第一篇: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体会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体会
徐闻县角尾乡中心小学
李小宇
《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提起写作文,一些小学生往往唉声叹气,视作文为畏途,不会写,不爱写。三年级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半独立性写作实践,引导其摸索作文的一般规律。下面结合本人教学实践,浅谈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养成积累的习惯,培养作文自信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能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激发学生的写作之情。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是写好作文首先应该解决的问题。学生作文就像盖一座房子一样,房子没有材料盖不好,同样,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培养学生的积累兴趣及积累习惯。
1、力求让学生明确作文训练的目的和意义,让学生感受到写作是学习、生活、交流思想的需要,从而产生稳定而强烈的写作动机。如三年级的学生在学习口语交际时,我就开展口头表达能力比赛活动,让学生将每天看见的、听到的、说的话、做的事用笔记下来,告诉老师和爸爸、妈妈,还有认识的小朋友。我将比赛中看到的精彩的句子读给全班小朋友听,让所有的小朋友都了解小作者的生活、感受,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写的心情和氛围,使他们产生摩拳擦掌之势,写起作文来水到渠成。
2、系统的布置积累任务。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教师可以系统、细致地布置每天的积累任务。学生刚进入三年级,教师就可以要求每人多看、多听作好读书笔记,摘抄好词好句,然后用专门的时间,安排专门的负责人来检查记录情况,不好的要返工补充。
3、鼓励学生多积累。教师平时应多给学生表扬,多给他们展示的机会,给他们露脸的机会,将他们的观察笔记,读书笔记当范文,读给同学听或修改张贴在学习园地里,学生受到了鼓励,尝到了甜头,有了成就感,就更有积累的兴趣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教师的引导,鼓励中,学生会渐渐养成积累的习惯,他们构建习作的材料会越来越丰富,哪一天遇到机会,文思自然就会不断涌向笔尖。
二、细致观察,丰富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写什么,怎样写,是我们许多小学生写作时深感头疼的问题。三年级学生在写作时,通常是只有三言两语,无法对所要描写的事件进行细致的描述。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具体。
如在三年级上册中有“笔下生花”一栏中让学生自我介绍,许多学生在作自我介绍时,大部分学生笔下的自己都是一个模子“大大的眼睛,塌塌的鼻子,个子不高也不矮,身子不胖也不瘦,爱学习,爱劳动。”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我想都是因为三年级的学生不善于观察。为此,我特地让同学们展开一次观察比赛,让他们根据老师的提示去细致观察,展开调查,如:自己的长相与别人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平时自己言谈举止有什么特点,别人眼中的自己又有哪些性格特点,优缺点,自己的喜好,理想又是什么等等。在老师的提示下,每个学生利用时间充分观察,准备相应的材料,并一一整理出来,他们写出来的语段效果明显提高了,平时很粗心的李昭同学这样写道:“……我有一个小习惯——爱舔嘴唇,平时一紧张或一高兴就老是不由自主地舔嘴唇。同学们都让我改掉这个坏习惯,我想我得时刻提醒自己别再这样了……”一遇到作文就头疼的王明同学这样描述:“……我平时爱看课外书,有时我被书中精彩的故事吸引,连上课了都不知道,结果被老师发现了,老师都站到我面前了,我还不知道,同学们都哄堂大笑。从此,我再也不敢在课堂上看书了。……”这次写作练习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收获不少,他们的习作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总之,作文是生活的反映,生活是作文的基础,离开生活,作文教学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在三年级这个作文的过渡阶段,教师可以解除学生对作文的神秘感,按一定的方法去引导去训练,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学生树下写作的信心,耐心地引导他们走上提高写作水平的科学途径.写出一篇篇具体又精彩的文章。
二○一○年六月
第二篇: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浅谈小学三年级作文教学的几点体会
南吕小学 吴莲花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可是很多语文老师都觉得作文教学是很头疼的事情。每当遇到教授作文时,总觉得无从下手,不知道怎么讲,就即便是给学生讲了,在学生动笔的时候也还是觉得没有内容可写,更谈不上动口表达了。那怎么样才能做到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
本人从事语文教育工作多年,从中悟到一点:“作文是对学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的训练,他既是字、词、句、篇的综合训练,又是多种心理活动的综合训练。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学生认知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因而,作文教学历来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学生作文能力的好坏,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去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小学三年级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启蒙阶段,学生要从一二年级的字词句段转到篇,这是一个艰难的上升过程。那么教师如何把好这个关?从下面五点我们可以试着去探讨一下: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以记叙文为主。这一环节到底要向学生传授什么样的知识?要教学生什么呢?很多教师都知道作文就是字、词、句、篇的训练。因此,他们在字、词、句、篇上狠下功夫。再然后就是把记叙文的要素一股脑儿的灌给学生,再把一篇篇例文让学生模仿。结果是学生无话可写,什么也写不出。学生为什么会没有话可写?问题很简单就是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因而才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老师们很是懊恼,到底怎么做才好呢?其实在这里,我们的教师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跟学生认知活动有关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 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但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呢?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指导观察的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所得,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分析概括,那么他所表达出来的语言就会显得有生机。上狠下功夫。再然后就是把记叙文的要素一股脑儿的灌给学生,再把一篇篇例文让学生模仿。结果是学生无话可写,什么也写不出。学生为什么会没有话可写?问题很简单就是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因而才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老师们很是懊恼,到底怎么做才好呢?其实在这里,我们的教师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跟学生认知活动有关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 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但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呢?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指导观察的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所得,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分析概括,那么他所表达出来的语言就会显得有生机。上狠下功夫。再然后就是把记叙文的要素一股脑儿的灌给学生,再把一篇篇例文让学生模仿。结果是学生无话可写,什么也写不出。学生为什么会没有话可写?问题很简单就是缺乏对周围事物的观察和分析,头脑中缺乏材料,因而才觉得无话可说,无从下笔。老师们很是懊恼,到底怎么做才好呢?其实在这里,我们的教师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那就是跟学生认知活动有关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的训练培养。首先,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什么是观察?所谓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要远“观”近“察”,事事留心,时时注意,并养成一种习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的法国作家莫泊桑曾拜当时著名作家福楼拜为师。一天,他把自己坐在屋里编的准备写成小说的故事讲给福楼拜听。福楼拜听后,说:“我劝你不要忙于写这些虚拟的东西,你每天骑马到外面转一圈,把路上看到的一切准确地、细致地记录下来。”于是莫泊桑意识到福楼拜是教他首先学会用眼睛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练好观察这一基本功。从此他花了一年左右的时间,每天外出观察,终于写成了小说《点 心》,并成为世界著名的小说家。后来莫泊桑在总结自己的创作经验时,说:“对你所要表现的东西,要长时间很注意地观察它,以便发现别人没有发现过和没有写过的特点。任何事物里,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由此可见,要想写好文章必须重视观察事物,提高观察能力。但怎样才能引起学生对周围事物的注意呢?那就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指导观察的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所得,再加上合理的想象分析概括,那么他所表达出来的语言就会显得有生机。
第三篇: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体会
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体会
仁怀市长岗小学
杨伶燕
习作,是学生学习语文知识后的高度综合。所以大多数语文老师都有“作文难教,作为难写,作文难改”的感受。而小学三年级的起步作文,更是棘手。从未写过作文的小学生对作文有一种高深摸责的神秘感,总觉的写作文很难,不知怎么写,写些什么。针对这种情况,如果一上课就布置作文题,就可能使学生紧张胆怯,无从下手,进而由怯生厌。所以,在三年级作文起步阶段,淡化作文的程式,从“字词、兴趣、阅读、范文以及讲评”这五方面做好具体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一、打好拼音、字词的基础关,让学生下起笔来无阻碍
俗话讲:“万丈高楼平地起“,我发现很多学生在习作课上说的很好,但不愿写,其中有一个原因上老有不会写的字,下起笔来障碍太多,自己构思好了,也说好了。但一写老有不会写的字,问别人还好一些,如果查字典速度慢,影响思路。尤其到三年级,字词虽不是重点,但万万不可忽视字词。老师一忽视字词,学生很自然就会轻视,学生对字词往往会出现见了认识但不能正确书写。所以我认为,从一年级起一定打好字词的基础关。然而,习作起步的学生难免有不会写的字。针对这一情况,我要求学生完整的写,不会写的用拼音代替,写完在请教别人或查字典解决。把习作补充完整。
二、保护学生的习作兴趣要从低年级做起
提起作文,似乎与低年级没什么关系,因为从课程上看,低年级是没有作文课的,但是,新大纲在对低年级的要求中,明确提出“对于写话有兴趣,乐于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让学生说完整话,写完整句,从一句话到几句话再到一段话,为三年级的习作奠定基础。新课程第一学段对写话没有统一的要求,但强调了对写话有兴趣。“从兴趣入手,首先让学生喜欢写,乐于写,为第二阶段的自由表达奠定基础。”写话要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因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话的兴趣和自信上,联系生活,引导并鼓励学生自由表达,让学生愿意写、热爱写。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习作最重要的内驱力。教师应该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和认知发展规律,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采取种种方法,创设各种情景,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尽情地发挥自己的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勇敢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感情。教师要善于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设计符合他们的口语表达的情景,让学生有话可写。让学生从自己熟悉的生活素材中找内容写,可以激发学生表达自己的动机和兴趣,发展他们的语言能力。实践证明,只有从低年级开始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才能获得习作的比竭动力,提高习作教学质量,并在习作过程中发展语言,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丰富学生的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因此,要从低年级开始注重习作的启蒙和兴趣的发展。
三、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新课标强调了积累语言的重要性,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是第一位的,也是提高学生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是学生学习和积累祖国语言的重要手段,厚积才能博发。三年级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有限,要想提高三年级学生的习作水平,就必须增加学生的语言积累。在阅读教学中,把握教材中的因素,通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在朗读中积累语言素材,增强语感。如北师大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篇主题课文《五彩池》,这篇课文内容丰富,语句优美,描写的色彩艳丽,让人充满神奇感。作者抓住五彩池“神奇”的特点,从奶奶讲的神话故事引入,引出了人间的五彩池。课文讲述了五彩池的数量、大小、颜色,深浅、形状以及池水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课文使用了大量的比喻局生动的描写了五彩池美丽的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的神奇。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想象读、比赛读、配乐朗读等多种形式地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句子,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通过朗读使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和祖国语言文字的深刻内涵,从而积累优美的词句,为今后的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选好引路文
抓住课本上的范文,给学生引好路。让教材充分发挥范文的的作用。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语言积累,其中对语言表达方法的积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学生通过阅读实践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渗透表达方法的积累训练,充分发挥语言表达方法的示范作用,是提高学生习作能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如《小镇的早晨》,这篇课文描写了我国江南水乡小镇——桃源,早晨安静、热闹、忙碌的景象,反映了改革开放给小镇带来的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小镇新貌的赞美。
第四篇: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体会
小学三年级英语教学体会
这一学期,我任教小学三年级的课程。在教学中,我对低年级的英语教学有了一些体会和认识。
首先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兴趣是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低年级英语教学的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活动要以学生活动为主,采用听、说、做、唱、玩、演等活动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感,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能持久保鲜。
其次是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中,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保持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方法的优劣,对能否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系很大。外语教学的实践性强,因此,就要以灵活多样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针对小学生喜说爱动、争强好胜、善模仿、怕羞等心理特点,开展各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例如,游戏是一种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尤其是低年级英语教学。灵活运用各种游戏,可以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鼓励学生玩,还要善于组织学生玩,和学生们一起玩,引导学生玩得有意义。
第五篇:小学三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体会
小学三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体会
徐小玲
现代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离不开语言,语言交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都起重要作用。九年义务教育新课标指出:“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小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标准语言,提高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但是我却发现农村小学由于受爷爷奶奶,父母之辈的影响,平时专讲方言,基础差,语言不准确;下课时我常与同学聊天,他们很乐意与我说话,上课时却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找不到适当的语言,因此培养农村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我经过不断反思,总结,下面就这个问题谈一谈几点口语教学尝试:
一、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及表达欲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1、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例我在教学第六册《介绍家乡景物》这一课时,因家乡景物是同学们所熟知,模拟现实生活,每个同学轮流当“导游”,向我们这些“游客”介绍家乡风景,比赛哪位“导游”介绍得最吸引人。有了竞争,同学们跃跃欲试,调动了同学们的表达欲望,提高了他们上口语交际课的积极主动性。
2、多种教学活动,及时鼓励,多元评价。
“填鸭式”授课往往让学生失去学习积极主动性,在教学中多给学生机会更为重要。例在教学第六册《路旁的橡树》,我把课堂设计成辩论会,把学生分为正反两方,辩题《该不该砍橡树》,在宽松的氛围中,鼓励每位同学都来发表自己的见解。其他同学也学会了倾听、表达及交流,在提高表达能力的同时也发展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当然,除此之外,也可组织故事会,诗歌比赛,角色表演,说影视作的等。在活动中除教师给予表扬之外,也应让同学们参与评价,尽量让学生多开口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括宽口语交际教学途径 中国有句俗语:“不下水,一辈子不会游泳;不扬帆,一辈子不会驾驶。”生活是语言的源泉。课内的口语交际是单一性的,应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做个有心人,随时捕捉生活中的每个瞬间,用语言来勇敢表达自己的感受。例在教学第六册《谈谈爸爸,妈妈对我的爱》这一课时,他们的爱来源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有些同学较腼腆,我便把黑板设计成一个“爱心墙”。先让学生们把心底的感触写下来,再贴到“爱心墙”,然后大声朗读给大家听,这样一个过渡,慢慢的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会更注重生活中的每一份感动。同时在课间也可开展“抓人”活动,关注身边的每一个同学,谁没说普通话便会被抓,让他在课前5分钟给大家表演节目,每个同学都会更加注意随时说普通话,时时学,处处学。
三、提高表达能力,丰富个人知识
古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能吟”,教师应有意识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吸取一些好词好句,在知识的积累中,口语交际也将随之提高。
每一滴水都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每个孩子身上都有可欣赏的地方,教师应用欣赏的眼光去挖掘每位学生身上的潜力,耐心倾听,让孩子快乐的表达自己,在循序渐进中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