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技能大赛赛前心理辅导讲座
技能大赛赛前心理辅导讲座
(2012年12月)现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可以说,选手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技能高手,在技术上他们几乎可以代表当地职业院校师生的最高水平,然而,比赛就一定要分出胜负。胜者,实至名归;至于负者,不少教练和领队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总是会提到这么一句话:选手的心理素质还是不过硬。那么,竞赛场上,心理与技术,哪个更重要呢?
郭建球老师是广东省技能竞赛汽修专业部分选手的教练,他认为,竞赛场上,选手心理处于第一位,体力耐力位居第二,第三才是技术。就技术而言,为了备战技能竞赛,各地无一不是精挑选手,并从教练、训练设备、竞赛工具等方面加大投入,因此,在各方体力、技术、战术训练水平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心理素质往往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的作用。这一点在体育比赛上也充分得到证明。世界跨栏冠军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就曾说过,刘翔能夺取冠军,和他过硬的心理素质有着很大关系。
赛前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现象:
(一)、高原现象
技能训练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成绩停止不前,甚至完全找不到感觉。其实这是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练习效果与成绩停止不前的时间,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这是由于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造成的,技能大赛之前的备战训练是相当紧张的,不少同学日以继夜,全力投入,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练越糊涂。但“高原现象”不是极限。它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技能成绩是还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成绩到了极限。
(二)“瓦伦达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瓦伦达效应”。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时候球大多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做任何事情,总是想得太多,太在乎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太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说三道四,太在乎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可我们恰恰忽略了事情本身。我们的大脑成天被各种欲望塞得满满的,身体被压得气喘吁吁的,在这样的重荷下,我们能把事情做好吗?结果我们总是偏离预定的轨道,离成功越来越远!
法拉第说过一句话:“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这就是成功的奥秘
(三)“心理饱和”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精加人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所谓心理饱和,就是人已经处于一种非常厌烦的,不想再继续某项任务的心理状态,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名工人,成天做着”拧螺丝“的活,干久了,他看见过路女人胸前的一对钮扣,也用扳手去拧。又如:一位领导参加书法大展,工作人员请他题字,他信手写下”同意“二字。这虽属笑话,却也是心理饱和的典型例子。
心理饱和现象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有个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见那里的编织草帽很漂亮,于是问道:”买一顶多少钱?“对方回答:”10元。“"如果我买100顶同样的草帽呢?”“每顶20元。”“为什么我买批发反而更贵?”“做一顶我们感到很新鲜,做 10顶我们要耐着性子,而要做100顶相同的草帽,我们将要怎样强忍着性子!”心理饱和导致这笔生意流产。
常见赛场心理偏差
1、焦虑
2、怯场
怯场是指临场时过于紧张,致使思维、记忆、动作的准确性降低,行为紊乱的情绪失调。又称为“临场怯”或“临场晕”。通常情况下,一般人都可能有过明显的怯场体验。如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与恋人约会、第一次面临重大考试等。这种由“第一次”造成的怯场,通常会随着第二次、第三次„„的逐步适应而渐趋减弱以致最终消失。但如果每逢临场过于紧张的情绪始终难以消失,即怯场成了经常性的习惯性的表现,有些人甚至越演越烈,同时还会伴有心悸、头昏等生理症状,这就成为典型的心理问题。
作为心理问题的怯场,轻者仅表现为心理失调。包括感受性降低,视听发生困难,甚至产生错觉;注意力难以集中,心猿意马;熟记的内容不能顺利回忆;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地进行分析、归纳、判断、推理和论证;动作笨拙,即使是熟练的动作也会出错等。所有这些心理失调现象在离开现场后都会迅速消失,即这些心理失调现象只有在临场时才会发生。重者还同时伴有生理失调,例如心悸、胸闷、头昏、耳鸣、出汗、颤抖、无力、发冷、尿频、尿急等,这些生理症状同样也会在离开现场后消失。
3、因环境陌生、他人旁观或突遇意外性事件造成的应激式紧张。
出现应激式紧张时,可舒展身体深坐于整张椅子里,背部贴紧椅背,双手轻放于身体两旁,头部微微后仰,做三次鼻吸口呼的全息呼吸后,稍作停顿,再回复原始状态。这样做,有助于自身暂时抽离紧张状态,令头脑清明,思维更灵敏。
主要应对方法
一、调整心态,正确面对
二、合理饮食,规律作息
三、提前预热,胸有成竹
四,处变不惊,泰然自若
心理调整常用技巧
一、表象潜能重现法
在训练参赛以前,通过回忆重现过去获得成功时的比赛,运用联想尽可能回想过去获得成功时的身体感觉和情绪状态,这对提高运动成绩和心理调节是有帮助的。据研究资料表明,有的马拉松运动员通过运用表象重现法,比赛成绩提高了三分钟。因为表象重现是一种积极的意念,可以简洁的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进而促进心跳加快,呼吸加强,使血流量加大,糖分解加速,热能供应充足。所以通过表象重现,可以促进青少年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
二、表情潜能调节法
即有意识的改变自己面部和姿态的表情,因为情绪状态与外部表情存在着密切而有机的联系,俗话说: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情绪的产生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过程的变化,并由此而引起面部、姿态等外部表情。如愉快时兴高采烈、笑容满面、手舞足蹈;愤怒时横眉冷对,咬牙切齿、紧握双拳;情绪低沉时垂头丧气,肌肉松驰、萎靡无力等。既然情绪状态与外部表情存在着密切而有机的联系,我们就可以用改变外部表情的方法而相应的改变情绪状态。例如,当情绪紧张而感到焦虑时,可以有意识的放松面部肌肉,不要咬牙,或者用手轻搓面部,使面部肌肉有一种放松感。当心情沉重或情绪低落时,可以有意识的做出笑脸,强迫自己微笑,假使做不到,可以看看别人的笑脸,或者想一想自己过去最高兴的某件事,也可以想想自己过去得心应手的比赛情景,这些都可以用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三、放松潜能开发训练
放松训练是以一定暗示语集中注意,调吸,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统兴奋的方法。它使疲劳的肌体得到迅速和充分的休息,使心情得到迅速的调整,信心倍增地准备下一轮的比赛。做法是运动员闭目静坐或仰卧,聚精会神地想己的放松情景。也可用语言进行暗示放松,放息的暗示语言有:①我安静下来了;②我的全脑都放松了;③心跳平稳而有力;④呼吸平稳松。进行动员“活化”的暗示语言有:①我全肌肉都得到了休息,有力量了;②我积蓄了力量;③头脑休息过了,很清醒;④我感觉很好;⑤我比赛了;⑥看我的。
四、呼吸技能调节法
利用呼吸调节,这是运动员临场处理情绪波动的一种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即通过深呼吸可以使运动员的情绪波动稳定下来。当情绪紧张、激动时,呼吸短促,这时采用慢慢的呼气和吸气练习可以达到放松情绪的目的。当情绪低沉时,可以采用常吸气与有力的吸气练习,能提高情绪的兴奋水平。这种方法之所以能奏效,就是因为情绪状态与呼吸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情绪紧张时,呼吸快而浅,由于快呼吸,使体内进入大量氧气,呼出大量二氧化碳。问题在于二氧化碳呼出过多,会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失去平衡,时间一长,中枢神经便会迅速做出抑制的保护性反应,这时,运动员可以采取加深或放慢呼吸频率的方法来消除紧张,一小段时间内,使呼吸放慢和加深,就会得到安静的效果,就会对呼吸功能重新获得控制。
(一)腹式呼吸原理
●呼吸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又是重要的养生之道。人的一呼一吸承载着生命的能量。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的肺平均有两个足球那么大,但大多数人在一生中只使用了其中三分之一的能力。美国健康学家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呼吸方式不正确。很多人的呼吸太短促,往往在吸入的新鲜空气尚未深入肺叶下端时,便匆匆地呼气了,这样等于没有吸收到新鲜空气中的有益成分!
坐办公室的人,由于坐姿的局促和固定,通常是浅短、急促的呼吸,每次的换气量非常小,所以造成在正常的呼吸频率下,依然通气不足,体内的二氧化碳累积;加上长时间用脑工作,机体的耗氧量很大,进而造成脑部缺氧。于是白领们经常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等办公室综合征。
(二)呼吸方式
●常见的呼吸主要有两种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由于呼吸时,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故胸腔会因此而扩大,腹部保持平坦。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正常的胸式呼吸一次约10-15秒,能吸入约500毫升空气。腹式呼吸时,横隔肌会下降,腹压增加,感觉好像是空气直接进入腹部,这时若把手放在肚脐上,会感觉手上下微微抬放。腹式呼吸即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腹式呼吸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肺组织,充分进行气体交换,使身体充分摄取氧气,促进脑细胞活化,舒缓紧张情绪。做腹式呼吸需把握: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用鼻吸而不用口;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慢出声喷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一吸一呼间要吸尽气,呼尽气,若屏息时感到呼吸困难,可不屏息直接换气。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我们大多数人,特别是女性,大都采用胸式呼吸,只是肋骨上下运动及胸部微微扩张,许多肺底部的肺泡没有经过彻底的扩张与收缩,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这样氧气就不能充分地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时间长了,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状况,很多慢性疾病就因此而生。
所以学会呼吸,能有效地增加身体的氧气供给,使血液得到净化,肺部组织也能更加强壮。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抵抗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同时由于横膈膜和肋间肌也在呼吸中得到锻炼,我们的活力与耐力也都会相应得到增加,精力也就更充沛了。以下方法能帮你判断自己的呼吸方式是否健康:
如果吸气时胸部和腹部收紧,呼气时反而鼓起,则说明呼吸方式错误。
如果放在胸部的手比放在腹部的手起伏明显,或者放在腹部的手几乎静止不动,则说明呼吸方式不健康,呼吸过于浅短。
要学会深呼吸特别要采取腹式呼吸,这样你会更健康!
五、音乐潜能调节法
音乐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和大脑,这一概念早已为人们所接受。人们可以听着催眠曲进入梦乡,唱着歌曲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科学研究表明,音乐能使人产生兴奋、镇定、平衡三种情绪状态。音乐给予人的声波信息,可以用来消除大脑工作所带来的紧张,也可以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使大脑的冥想状态井然有序。因此人们喜爱的曲子或一种具有特殊节奏的音乐,可以导致人体的放松,使大脑处于机敏状态。运动员赛前如果有异常的情绪表现,听一段有节奏的轻音乐或喜欢的歌曲就能起到适度的调节作用。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每跨越一个高度后,都要戴上耳机听一段优美的音乐,这样既减轻了竞技赛场的压力和繁杂的噪声,也能调节身心的焦虑情绪状态。
六、颜色潜能调节法
颜色是视觉刺激物,但通过视觉观看不同的颜色,可以引起其他感觉。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黄色的西瓜汁分成两份,一份是原来的黄色的,另一份是染成食用红色,让几个味觉正常的人来品尝,结果大部分人都说红色的西瓜汁好喝。其实色素并没有改变西瓜的味道。这种由某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联想。在体育竞赛中可利用联想现象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例如,运动员临场感到太紧张,看带绿、蓝、紫的色彩,具有镇静作用,设法用绿色毛巾擦汗,饮用带绿色的饮料,把运动员带到蓝色的环境中休息一下。因为绿色和蓝色能给人以凉爽的意境,使过度兴奋得到缓解,立即镇静下来。如果运动员临场精神状态不振,则应多给以红色刺激。
七、暗示调节法
目前很多国家对暗示调节的研究非常重视,它是通过用语言,思想或表情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是调节运动员临阵状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自我暗示对心理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能使运动员保持一定的心理稳定的状态,临场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不少运动员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帮助他们的比赛获得成功。例如:有的运动员说,为了消除比赛前的惊慌,使大脑安静下来,暗示口诀是:镇静,镇静,镇静就是胜利。我相信自己的力量,我一定会取得胜利!
八、食品调节法
巧妙利用食品特性,缓解紧张的同时适度提高兴奋度。
蛋糕
巧克力
1.巧克力能缓解情绪低落,使人兴奋;
2.巧克力对于集中注意力、加强记忆力和提高智力都有作用,有些司机把巧克力作为提高驾驶能力的精神振奋剂,考试的学子也可用来健脑;
总之,健康心理学中有句至理名言:好的心理是前进的助力器。最后祝老师同学们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谢谢大家。
第二篇:高师技能大赛赛前选读参考书目
五、赛前选读参考书目
1.《第五届全国中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教师手册》,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编制,2009。
(一)文件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同志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3.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国教育报,2007年9月1日。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人民日报,1999年6月17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2006年9月1日起实行。6.教育部2000年修订的初、二级(本科)英语教学大纲(修订试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7.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教育部制订,普通二级(本科)英语课程标准(试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9.教育部审订通过的各种一级(专科)、二级(本科)英语教材(可侧重读自己教的教材)。
(二)专著10.王初明,应用心理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1.包天仁,英语“四位一体”中、高考复习教学方法再实验研究,吉林教育出版社,2000。12.束定芳,外语教学改革:问题与对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13.朱晓燕,中学英语新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发展(英语本),南京师大出版社,2004。14.何广铿,英语教学研究,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5.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16.吴道存,怎样教好英语,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17.李力、陈治安,Language Culture and TEFL,西南师大出版社,1997。18.李观仪,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19.李少伶、周真,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学改革研究,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20.沈畔阳,语境理论与教学实践,高师英语教学与研究,2006.3。21.张正东,外语教育学,科学出版社,1999。22.张正东、杜培俸,外语教育实验理论与实践,四川教育出版社,1993。23.张正东、杜培俸,外语立体化教学法的原理与模式,科学出版社,2000。24.张正东,张正东英语教育自选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25.杨小鹃,透视国外二语习得理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26.胡春洞,英语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8。27.桂诗春,心理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5。28.桂诗春,应用语言学,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9.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0.曾葡初,英语教学环境论,人民教育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5。31.魏立明,英语课程与教学论,东北师大出版社,2005。
(三)论文32.张正东,谈谈怎样教外语,《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3-4。33.桂诗春,当前外语教学的几个误区,《桂诗春英语教育自选集》。34.包天仁,运用母语教授外语,《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35.包天仁,中国英语教学—困局与出路,《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2。36.包天仁,参加“两会”启示录,《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9.5。37.包天仁,论知识能力,《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6。38.包天仁,“有效教学”的无效成因,《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7。
39.包天仁,如何评价一节英语课,《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10。40.包天仁,聚焦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12。41.宋晓梦,是二语教学还是外语教学?访包天仁教授,光明日报,2001年3月30日《教育周刊》。42.陈昌义,“外语”与“第二语言”不能混为一谈,《外语界》,2001.3。43.杨小鹃,从语言教学看语言的分类,《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1.3。44.曾葡初,“二语教学”与“外语教学”没有本质区别吗?光明日报2001年5月10 日《教育周刊》。45.Donald Freeman and Jack C.Richards(编),语言教学中的教师进修,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46.中小学优秀外语教师出国留学奖学金项目全国统一选拔考试指南,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2009。
(四)期刊 47.中小学外语教学,北师大主办。48.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华东师大主办。49.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50.英语考试研究,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主办。51.外语界,上海外国语大学主办。
第三篇:考试心理辅导讲座
考试心理辅导讲座
与取得优秀成绩有关的因素依次是:
一、考场心态,二、考前心态,三、学习方法,四、复习方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影响学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的因素主要有知识因素、应试技巧因素、考试焦虑因素。由于考试是在竞争状态与一定压力条件下进行的心理活动,所以大多数学生在应试时都会产生焦虑,它是影响学生考试成绩的一个重要原因,适度紧张可以精力集中、全力以赴,对考试是有利的,假如考前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整天逛商店、打游戏机则一定考不好。过度紧张是一种不良的反应,对学生来说,考试焦虑可导致心理紊乱、思维不清晰、考前心理烦躁、坐立不安、脾气变坏、做恶梦,不能集中精力复习,考场上手脚冰凉,甚至心颤、手抖,慌张的连字也写不下来。因此克服考试焦虑情绪,对于促进身心健康,提高学习成绩是非常必要的。为迎接高考我们应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一、考前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指的是通过对主客观情况的正确分析和自我调整,使自己保持稳定的情绪和向上的精神状态。考前心理的准备和知识准备是同等重要的。它包括;
1、正确评价自己。面对父母、师长、亲人的关爱和督促,建立自信心,正确评价自己,相信自己经过平时的努力和充分的复习准备,是能够达到的目标的。即使不能达到,只要尽力而为,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如果你是个平时成绩优秀的学生,你要戒骄戒躁,问问你自己“我平时遇到的障碍都解决了吗?还有没有遗漏的知识点?”当你对一系列问题仔细审查后,看到了自己的优势,查出了弱点,有利于建立自信。如果你平时不太拔尖,你也可以问问自己“难道我最近没有值得自己欣慰的进步吗?我最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在哪儿,赶快堵住漏洞。”对弱点进行补救,发扬优势,于是你也充满了信心,如果你成绩较差或者某门课比较差,你也不要泄气,相信自己经过努力,可以取得比以往好的成绩,自己和自己比,每天都有进步,就是成功的开始。只要辛勤的耕耘,总会有收获,紧扣课本,认真复习,一定会取得比较理想的成绩。
2、调整考试动机。把考试作为检验自己知识和才能,战胜自我,锻炼意志的一次挑战,作为查缺补漏的一次机会。应时刻提醒自己、反省自己,把考试作为实现自生价值,承担社会责任的起点。人生一世总要有几次拼搏,赢有赢的快乐,输有输的教训,而每一次失败都是你成功的开始。
3、期望值要适当。在考试之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或考试的相对难度调节期望值,既不要把目标订得太高,超出自己的实际能力,也不要过分自卑,低估自己的真实水平。例如你是中等水平的高三学生,把目标定位清华,可能导致每次考试后心情都痛苦、焦虑,成绩一次不如一次,反尔考不出自己的真实成绩。因此只有期望值适当,才能以最佳的心态考试,从而考出好成绩。
4、控制考前情绪。考试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需要良好的情绪和冷静的头脑,良好的情绪可以使人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思维敏捷,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在大考之前缺乏信心,心境不佳,处于生理低潮,注意力分散,思维迟钝,将会严重影响复习效果和考试成绩。使自己紧张起来进入兴奋状态的有效办法有很多,如到有学习气氛的地方学习,也可增加紧迫感,看到别人都在发愤读书,自己也可身不由己的融入到其中。
5、制定考前的复习策略。
①、制定自己的复习计划。考前根据教师的复习进度复习,是必要的,但许多考生只是被动的跟随,而没有根据教师的复习计划,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复习策略。教师的复习计划是针对全体学生的,它根据绝大多数的学生情况和学校的整体安排,并不一定完全适合所有的学生,例如一个知识点大多数学生掌握不太好,教师用的时间要多一点,而这个知识点你已滚瓜烂熟。你没有完全掌握的知识点,可能教师一语带过。所以考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师的复习进度,合理的制定适合于自己的复习计划,对提高复习效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有的内容自己掌握的比较好,教师的复习计划中有安排,你就不必利用课外时间复习了,有的内容你比较生疏,就多安排一些时间提前复习,等到教师复习时,再仔细领悟,这样既保证了复习进程与老师的复习计划相同,又掌握了复习的主动权,取得较好的复习效果。
②、要以教材为主,统编教材其权威性、实用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已被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经验证明,任何复习资料都无法与之相比,考生只要将教材理解透彻,融会贯通,就不难考出好成绩。不必四处搜集复习资料,当然在教师的指导下,补充一些课外练习,也有益于对教材的理解,但这只是对教材的一种补充,决不可舍本求末在题海中拚搏。
③、重视旧错的搜集整理,关键要常回头翻翻看看。有的同学在平时作业或小考中出现了错误,自以为改正以后就可以丢之一旁了,结果在下一次考试或大考中,故错重犯,后悔不已,实在令人遗憾。这些平时出现的错误,由于心理定势的影响,经过一次改正,大脑很难清除它们的痕迹,事过数周或更长一段时间后,如果把正确的和错误的混在一起,大脑往往很难分辨。对这些题目一定要常回头翻翻看看,特别是临考前,要重点过目,这样在以后的考试中,它们再也难以蒙混过关了。
④、系统小结。在系统阅读完教材后,对所学的知识一个单元一个单元的进行系统小结,这是通过积极的独立思考,达到全面、深刻、牢固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小结要以教材为依据,参照课堂笔记、作业和有关资料,对要进行小结的知识系统复习,通过大脑积极的思维,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概括化。小结的形式有多种:表格式的,有定义,分析、比较、归纳等项内容;提纲式的,把所学的问题总结出一、二、三几个大问题,大问题中又有几个小问题;绘制学习地图,把所学的知识用简单明了、色彩鲜明的图画呈现出来,既可节省时间,又根据大脑的记忆规律复习,效果好。具体应用那种方式,要根据你自己的的爱好、习惯和学习的内容,目的是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把旧知识重新组合,这就是一种创造,可以起到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更牢固地记忆知识和灵活应用知识的目的。小结的过程就是发展你的智力,增加你的能力的过程。从大的分类来讲,系统小结的内容也有三种,A、纵的体系,指每门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要弄清本学科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章节之间的联系。B、横的体系,指的是性质相近的两门学科或几门学科之间的联系,例如数学和物理、物理和化学。C、是综合体系,指的是把全部学科的知识组成一个概括化的知识整体,这对于综合考试来说是很重要的。
在小结过程中,要注意培养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性的思维能力,例如做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结合学习的基础知识写一些专题文章,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科学设计和试验。在小结的基础上,检查学习计划执行情况和学习效果,进一步修订或制订下一阶段的学习计划或复习计划。在高考前的复习阶段,如果你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准备,进行科
二、考试的策略和技巧
考试的策略和技巧直接关系到考生已有知识、能力水平的发挥,在以往的考试中,许多考试成绩优秀的考生却出人意料地考砸了,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很好地掌握考试的策略和技巧,下面分几点谈这个问题:
1、认真了解考试说明和注意事项。考试说明和注意事项特别重要,如果把某一点弄错的话,有可能导致试卷作废,那就太令人遗憾了。考生进了考场后,先用深呼吸法放松,稳定情绪,然后认真听监考教师宣读考场规则和注意事项,特别注意听有关考卷内容的说明,如果说到考卷中有印刷错误,应立即动笔修改,此时一定要集中听监考教师讲话,不要被周围考生的议论所干扰。对于高考来说,发下试卷到动笔有几分钟的时间,这段时间内,不要忙于阅读试题,首先,应检查试卷有无漏页、空页;然后按规定填好姓名、考号,填写或涂抹号码要认真规范;再认真阅读考试说明和要求,粗略翻一下试卷,大体了解有多少个大题、每题多少分,做到了解全局,心中有数。例如作文要求300字以内,如果你构思成500字,既浪费了时间又违反了考试要求。一旦违反了考试要求,任你试卷答得多么出色,也不会得高分,甚至会影响下一场的考试情绪。
2、先易后难,稳扎稳打。在答题时先易后难,会的、容易的先做,小小的成功可以使人的心理需要和期望得到满足,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使自己在不断满足、不断鼓励中,愉快地做完全部试题。试卷上的题难易都有梯度,有的同学答题按试题顺序,遇到难题硬钻研,不绕道,平时做题可以说意志力可嘉,但考试不会应先做后边的。也许有的同学想,考试题先易后难,这一道不会下一道就更不会了,整体出题人都是这样安排的,但个人情况不一样,对每一个人并不都是越往后越难。做一个题思考1—2分钟或者3—4分钟,还没有头绪,就应暂时放一放。如果焦急了,应注意平静,揉揉脸。全做完了,再全力以赴解决难题,决不言放弃。稳扎稳打就是要求处理好快和准确的关系,这是一条很重要的应试策略。由于人的活动具有思维定势倾向,先前进行的心理活动往往影响同类后继的心理活动,使人习惯于按照已经形成的思路去思考问题,所以第一遍答题出错,第二遍检查很难发现,当然就谈不上纠正了。因此答题首先要求对,在对的基础上再要求快,如果能做到对,即使速度慢一点,也比做错了再改错快。如果抱着“反正还要检查”的态度草率从事,不但难以保证答题的准确性,反复检查,浪费了时间,更重要的是,发现太多的错误,容易导致情绪紧张。
3、科学安排时间。科学安排时间,是临场发挥的一项重要策略,许多考生在重大考试中的失误,就是因为时间掌握不好造成的,或者是慢条斯理,一味精雕细刻,或者局限于局部,被一道难题缠住了无法脱身。科学安排时间的原则是:与其用10分钟的时间去攻克一道1分的选择题,不如用10分钟的时间去攻克一道15分的题。保证能得分的地方决不丢分,不易得分的地方争取得分。例如一个比较大小的题,有的同学计算出来大小用10分钟,绝对正确,得1分,后来做大题没有时间了,但不计算用数学原理、公式判断,照样可以比较,时间一分钟,题上没问具体大小,你算出来耽误了时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试题量大,写得要快,平时作业工整、整洁是好习惯,但考试时应适当加快一点。对于计算题宁可慢一些,也要准确,决不能出错,第一步错了,整个题都要重算一遍。在答题的过程中,有时还要临时改变时间的安排,例如用5分钟的时间去解决一道题,3分钟了,还没有头绪,不如跳过去,如果接近解决,则延长一点时间也是必要的。
4、检查的技巧。(1)留出一部分时间检查,做一次全面检查后,再尝试解答难题。(2)检查时不要忙于从第一道题检查,而检查整个试卷的正反面,看是不是所有的试题都答了,有无漏答的,是否按要求答题,既先系统检查,再一道题一道题的检查。(3)对不同的题形采取不同的检查方式。填空题、选择题检查时放慢眼睛的扫描速度,论述题、分析题重点放在对题目的理解是否正确,重新审查题目的关键词,分析问题的层次,思路是否明晰,阅读时注意纠正笔误。特别是选择题,答题卡上最重要的是对准题号,中间遇到你不会的题,题号对错了,答到最后,少了一题,重新计算,麻烦就大了。铅笔、橡皮软硬合适,错了一定擦干净,不干净机器显示不出来。(4)采取逆向检查方式来发现问题。人们解决问题时往往形成一些习惯性思路,仍按原来的思路,很难发现问题,因此采取逆向检查的方式,从结论推到问题,或用另一种方式解答,可以很快发现错误。
三、解除考试焦虑的办法和放松法
1、自信训练。它是考试焦虑者自我表达正常情感和自信,使消极的自我意识得到扭转、削弱或消除的一种自我训练方法。其步骤如下:(1)学会觉察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有些考试焦虑者在临考前对自己消极的自我意识往往觉察不到,这是因为消极的自我意识已成为习惯化的东西,自己不觉为奇,为改变这种状况,考试者在考前应仔细留心个人细微的生理变化,以便通过身体反应的知觉来促进自己对消极自我意识的觉察。一般说来,如果在大考之前,出现神经性倒胃、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或一到大考前就拉肚子等、头晕、发烧,注意力分散,丢三拉四,什么事都干不下去,心烦意乱什么事都不顺心,不顺眼等,说明你大脑中已经出现了消极的潜意识,针对这些朦胧的念头,你把自己担忧的想法逐条清晰地用书面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可以把你朦胧的潜意识提高到意识水平,这是自信训练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2)养成向消极意识挑战的习惯。所谓挑战,就是指向消极的自我意识中不合理的成分逐条进行自我质辨,指出这种消极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阐明对自己的危害,并明确今后应有的态度。例如担心考试会砸锅,自我质辨:这种担心有必要吗?与其担心考不好,不如集中精力认真复习,只要自己努力了,这次考试完全有可能考好,这种担心对自己当前的复习有百害而无一利,它只会扰乱自己当前的精神状态,干扰复习。当前最要紧的是有条不紊地搞好复习,即对考试充满信心,又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这才是自己应取的态度。在考前所有的担忧,都可以用这种自我质辨的方式来处理,通过向消极的自我意识挑战的练习,可以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增强参加考试的信心,缓解或克服考试焦虑的担忧成分,以一种新的姿态,新的情绪面貌,出现在应试环境中。
2、深呼吸放松法。深呼吸要领:用鼻子吸气,吸的深,吸的满,往下沉,肚子鼓起来,胸腔、腹腔之间的横膈肌要往下沉,呼时要慢要匀,每天睡前或考试前连续几次,即可收效。
3、肌肉放松法。肌肉放松法就是有意识的放松全身肌肉,由此产生舒适的感觉和平静的心态,从而克服紧张、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的心理疗法。舒服地坐在座位上或躺在床上,微闭双眼,排除杂念,意念集中,用意识放松肌肉,从头部——颈部——肩部——胸部——背部——腰部——腹部——下肢,逐步放松,反复5次,每次5——10分钟。连续半月,就可以达到解除考试焦虑的目的。
4、音乐疗法。音乐疗法是用音乐陶冶性情,调整心境的自我心理保健法。考试焦虑的同学宜在清静幽雅、舒适美观、光线柔和、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听旋律清丽、节奏缓慢、情调悠然一类的乐曲,以解除焦虑的心情。
5、心像法。想像你经历过的最高兴的事,事情发生时的情景和自我感觉,或想像你游历过的美好的景色,找到心旷神怡的感觉,再自我陶醉一次。
第四篇: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考前心理辅导讲座
国家心理咨询师
江骏
如何调整考前心态
套用一下压强公式:P=F/S,就是说承受心理压力的强度等于所受压力大小与自身排解压力的经验或渠道多少的比值。
减少压力的一般方法:
1、不计较(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2、学会放弃
3、放慢生活节奏
4、懂得找人倾诉
5、听听轻音乐
6、大笑或大哭
7、„„ 高考(或中考)是考生智力(知识和技巧)、毅力(心态)和体力(身体素质)等综合素质的较量。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激烈)——手心出汗、心跳加快、头晕头痛、脸色苍白(怯场)进场一片空白,出场什么都知道——影响真实水平发挥
据心理学家测试,75%的学生临考前都有紧张、焦虑情绪,只是程度不同。
一、正视自己的实际水平,降低心理预期目标
压力来源于自己对自己期望过高,他人对自己期望过高。
老子《道德经》33篇: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高考表现有三种:
1、超常
2、正常
3、失常(田忌赛马)
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站,只是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考好高考也只是人生的一个短期目标。
希望越大往往失望越大。(动机与效果成倒U字形关系)
不要过分考虑我将要上什么样的大学、学什么专业这些问题,活在当下就好。
二、进行自我质辩,端正考前心态
1、我为什么过度紧张?有必要吗?
2、即使考得不好,我以后就毫无作为吗?我不可以复读吗?
3、你事前的态度决定了你行为的结果。正确看待高考,尽心尽力就行。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改变不了他人,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心态。
三、严格遵守作息时间,养成正常的学习规律
1、确保充足睡眠,注重睡眠质量。改变错误认知(睡不着考不好),构建积极心理暗示(偶尔失眠不影响考试,睡5、6个小时就行了),创造有利入睡的条件反射机制(洗热水澡、泡脚、喝点醋等)。大愚之举:睡不着就去跑步,跑累了就好睡了。睡不着就干脆看书、做题,时间别浪费了。吃点安眠药好睡些。
2、也不要走极端,考前大睡(或大醉)、登山游玩、专调心态将适得其反。
3、考前一周早睡早起,调整生物钟与高考同步。
4、一切不要标新立异,正常、平常、自然最好。(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四、注意饮食、适度锻炼、调控情绪
1、注意饮食卫生,注重食物品质(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
2、不要过度运动,更加注重静养。(听听轻音乐、看看轻喜剧、聊聊童年趣事)
3、情绪是思维的催化剂。培养积极情绪,增强思维能力。
五、保持适度焦虑,周全安排一切
1、焦虑程度与考试成绩呈倒U形关系。
2、遵循遗忘曲线,及时复习、择要复习。
3、整装(准考证、身份证、文具用品、水杯、手表等)待发(吃早吃好、考前20分钟适时到校)
考场实战技巧
1、考前肢体运动,增加兴奋感。
2、谈点或想点与考试无关的高兴事。
3、进场后按揉两侧太阳穴,轻重缓急要适度。
4、轻闭双眼做做深呼吸。(绵长)
5、凝视考场一个点1分钟,缩小视野、集中注意力。
6、答题先易后难,允许蒙的题目绝对不要空在那里。(大愚之举:看到不会的就PASS。先攻高分数题。先做作文吧。)
7、还紧张那就“洗洗脸”、挠挠头、叹叹气。
8、考完一场过一场,考后不谈试题难易与对错。
考前焦虑测试
下面是十二道心理测试题,主要是测试一下你考前焦虑程度。
答题说明:“从来没有”测试题中提及的情况,得一分,“偶尔有”得两分,“经常有”得三分,“总是有”得四分。
1、考试之前,我总是担心考不好;
2、对考试已有充分准备,但我还是非常紧张;
3、考试时,我总是很自信并且感到非常轻松;
4、在重大考试中,我紧张得连肠胃也不舒服了;
5、遇到重大考试时,我就会发呆发愣;
6、考试时,我总会想是否能拿到高分;
7、开始发卷时,我就非常紧张;
8、中考、大考、月考时,我总感觉心跳加快、心里发慌;
9、在考试中,我老是想着考不好的后果;
10、考试中我很紧张,连平时会做的题目也忘记了;
11、考不好的想法老是干扰我无法集中思想答题;
12、考完试后,天天想着我的得分是多少。
得分解释: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得分情况分析一下,总分在21分以下都正常,22分—35分轻度焦虑,36分以上请找心理老师咨询。(2012年5月15日)
第五篇:高三心理辅导讲座
调试心态
轻松迎考
一年一度的高考又将来临。我想同学们都知道,我们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必须做好三方面的准备工作,这三个方面是知识准备,心理准备,物质准备。从进入高三到高考前10天左右的这段时间,我们要把知识准备放在第一位,而到临近高考的时候,要把心理准备放在第一位,物质准备放第二位。虽然高考70%是考实力,20%是考心理素质,10%是你的机遇和运气。但是如果心理素质不好,在高考的考场上发挥失常,失去的就不仅仅是20%的分数,会导致连锁反应而前功尽弃。
下面具体谈谈如何来调整考前不良心理及简单的应试技巧,希望对同学们复习备考有帮助。
一、克服考试焦虑带来的不良心理
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一种特殊 的心理反应。包括对考试情景、考 试过程或考试的焦虑。焦虑水平与 学习成绩呈倒“U”形,无焦虑或焦
虑水平也低,就会使考试无紧迫感,对什么都无所谓,造成动力不足,而焦虑水平过高,人的精神极度紧张,又会影响正常的思维。所以焦虑达到中等适度程度,才会对考试、学习起到最好效果。
表现:①考试即将来临,就坐立不安,身体发僵,苦恼,脾气变坏。
②考试时出汗、手冰凉、注意力不集中、书写不流畅,头脑一片空白。
考试焦虑易引发的现象(1)“克拉克”现象:
是指平时训练水平高、成绩好的运动员在比赛中屡屡失常的现象。其由来是一位名叫克拉克的澳大利亚长跑健将,从63年到67年曾17次打破世界记录,被称为田径场上的奇才。然而在他运动巅峰期的两届奥运会上,却连连失常与金牌失之交臂。由此,人们以这位运动员的名字来形容大赛中的失常现象。与此相似,我们许多考生平时成绩都相当好,但每次大考下来,都成绩平平,就是这种现象的典型表现。
(2)高原现象:
相当多的高三学生在复习过程中会出现一段时间学习成绩和复习效率停止不前,甚至学过的知识感觉模糊的现象,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高原现象。
在这一阶段,高三学生的“脑袋里一团浆糊、学习效果不好,以致不少学生认为自己的脑子不行,失去了对高考的信心,影响到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在高三复习阶段出现“高原现象”很正常,但这种现象存在并不意味着学习、成绩到了极限,主要是因为进入高三阶段,重复性的学习和过量的练习造成了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高原阶段往往是人反思、积累的重要阶段,应及时地调整,尽快走过这个阶段,学习就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3)舌尖现象
一些很容易的题目、答案就在嘴边盘旋,但就是写不出来,心理学家称之为舌尖现象。在平时的学习或考试中有时会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因为在回忆信息过程中出现暂时性遗忘。遇到此时情况,考生应努力回忆相关的知识结构和网络,如果还是不能记起来,就应暂放下这道题,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题身上,以免由此浪费时间和影响学生的情绪、信心。
(4)饱和现象
在生活中,我们有这样的经验,将盐不断加入水中,最后盐不能再溶解,就会出现饱和溶液。在人的心理上也存在这种饱和现象。高三学生由于明确考大学这一目标而不再参加其它活动,只是重复地进行着大量练习,结果致使学习中出现疲惫、学习效果不佳的现象。这就要求高三的学习和复习阶段要不断变化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并注意劳逸结合。
对于进入高三阶段的学生,产生考试焦虑是很正常的现象。但重要的是怎样使这种焦虑水平保持一个适当的程度?
二、树立自信心
心理学家曾做了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一下就能从杯中跳出来。然后,心理学家在杯上盖上透明盖,跳蚤仍然会往上跳。但碰了几次盖后,碰疼了,慢慢就不跳那么高了。这时心理学家再将盖拿走。却发现那只跳蚤已经永远不能跳出杯子了。实验启示我们:如果说自信不一定能让你成功,那么丧失自信你却注定会失败,因为你已丧失进取的勇气。我想这与中国的一句俗话的意思大抵相同:“哀莫大于心死”。因此,树立自信心是高考成功的第一秘诀。如何树立自信?
(一)、要学会微笑
人在充满信心时往往春风满面,面带笑容,而人在丧失信心时往往愁眉苦脸、无精打采,面带愁容。笑是使人充满信心的表现,是人内心快乐的外部表现,笑和人的信心体验是一致的,和人的自信心相互促进,自信心使人充满微笑,微笑使人更加充满信心,两者相互产生促进作用。因此,我建议同学们学会微笑,经常微笑。学会发自内心的微笑,信心就会在心中滋长起来。
(二)、走路挺胸抬头
人外部的姿势和步伐是和人的内心体验有着密切关系的,人在充满信心时挺胸抬头,走起路来步伐坚强有力,速度也稍快。人在丧失信心时会低头哈腰,走起路来无精打采,步伐软绵,速度缓慢。同学经常挺胸抬头,走路步伐坚强有力,速度稍快,有助于增强考生的信心。
(三)、运用积极自我暗示
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心理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人的心理可分为意识和无意识{潜意识}心理两部分。如果我们将人的心理比喻成为大海中的一座冰山,意识就是露在海上的很小一部分,而绝大部分是隐伏在海水下面的潜意识。人们的心理暗示作用与潜意识有关,每个人都能通过自我暗示让激励的言词起作用。当一个人每天都有感情地全神贯注地高声朗读几遍激励自己的词语时,就能使自己所希望的目的同潜意识相同。人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培养良好的性格,发挥潜意识的作用,采取积极的心理平衡方法等,就是一种积极的自我暗示法,其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有一位退休工人,因癌症复发,被权威医院的大夫“叛处死刑”,预计半年内死亡,然而出乎人们的意料,如今已过15年,这位退休工人还愉快地或着,经医院检查症状已基本消失。根据这位老人介绍,他出奇制胜的法宝不是别的,就是积极的“自我暗示”。他的具体方法包括3个方面:首先是多回忆过去愉快的事情,使自己保持平静而愉快的心情。其次是排除杂念。“今天感觉特别好”吃饭前默念:“这饭又香又好吃”,睡觉前默念:“今晚一觉睡得香”,吃药时默念:“这药特别有效”,化疗时坚信:“现代科技一定能战胜癌魔”,走路是念叨:“生命在于运动”等等,另外还利用想象力战胜疾病,想象白细胞打得落花流水。这样长期坚持,自己对自己的身体越来越充满信心。这就是“良性暗示”的巨大力量。
还有一种消极的心理暗示,其作用与良性的心理暗示相反。根据一个资料介绍,有一个人进入冷藏室后被无意地关在了里头,顿时他极度紧张起来,越想越怕,越怕越冷,最后被“冻得缩成一团,竟在惊恐中死去。可是,当时冷冻机压根儿就没有打开。冷藏室的温度并没有冷到冻死人的程度。那么这个人是怎么被“冻”死的呢?这就是“消极的心理暗示”作用的结果。他老想着“我快要冻死了”。
据我了解,不少同学在高考前受到消极暗示较多,不利于自己信心的增强。我建议同学生在备考过程中,在考试前后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自我暗示来改变自己的心态,来增强自己的信心。比如可以做这样的训练,每天大声的朗读这样的句子“我很阳光,我很健康,我很诚实,我很开朗,我很自信,我有实力,我有能力,我会成功,我一定会成功”
训练时一遍比一遍声音大,一遍比一遍音调高,一遍比一遍有激情,至少朗读五遍,训练后你会感到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激情。长期坚持下去,一直到考试结束。
(四)建立合理期望
在考试心理辅导中,我们反复强调一个问题,就是合理期望。因为期望与压力、焦虑成正相关,期望越高,压力越大,焦虑程度越高。只有保持合理的期望,才能达到比较佳的压力状态,最终形成中等程度的焦虑,这才有利于考生在考试中正常发挥。合理期望,同学们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将成绩目标控制在“跳一跳,够得着”(挑起来摘苹果原理)的范围内。尤其是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的规律,通过自己的努力便可达到设置的目标和期望。比如:可以根据诊断性考试的成绩来设置你高考的目标,假设诊断考试考分450,高考就应设置在450-500分之间适宜,如果目标和期望设置不合理,便会加重心理负担,丧失自信心。
(五)多与同学、老师、家长交流
不少同学当高考信心不足的时候,把自己的心事憋在心里,越想越别扭,越想越失去信心。其实,这个时候主动与同学、老师、家长多交流,把自己的心里话说出来,把自己内心的苦衷倾诉出来就会得到心理上压力的释放,老师、同学、家长再给你一点安慰,鼓励和支持,就有助于改变信心不足的状态。我还建议同学们在信心不足的时候看看那些高考非常成功的和状元们介绍经验的文章,他们是怎么在没有信心的状态下从挫折中走出来的,对同学解决信心问题也颇有益处。
三、考前及考中心理调适
(一)考前心理调适
1.考前两天:增强自信择要复习
考前复习要有所侧重,只要检查一下重点内容是否基本弄清就可以了。所谓重点:一是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二是自己最薄弱的、经常出错的地方。如确认这些方面已没有问题,就可以安下心来,并反复暗示自己“复习很充分,一定会考好的”。
2.考试前夕:睡眠充足情绪愉悦
在有了信心之后,考试前夕的休息十分重要,切莫在考试前夜以牺牲睡眠时间去复习,这是得不偿失的。曾有一位考生高考前夜(6号)仍看书复习到深夜,总觉得没有把握,由于过于紧张和疲劳,影响了她第二天的考试,语文本来是弱项,考糟了,心里更慌,晚上饭也没吃,又疲倦地复习到深夜,加之家长不断讲:“这是人生的关键一博,可不能大意”。种种压力导致这位学生考前几乎虚脱,严重地影响了正常水平的发挥。因此临考前夕,要尽情放松,看看花草散散步,减轻心理紧张度,听听音乐愉悦心情,打打球调剂大脑,早些休息...一定要避免思考过多,精疲力竭。同时我们的家长或老师也都要尽量为学生创造一种和谐、轻松、愉悦、安静的家庭氛围,不要用言语刺激学生,给予积极暗示:“你行,一定行!”让学生充满自信地步入考场,因为自信是成功的第一要素。
3.考试当天:从容安排沉着镇静
①.吃早吃好要有充足的用餐时间,最好在考前一个半小时用餐完毕。否则会因过多血液用于消化系统,使大脑相对缺血,影响大脑功能的发挥。饭菜要清淡卫生,可选用高维生素、高热量的食物。②.欣赏音乐出门前十分钟听段欢快活泼的轻音乐,既可使人心情愉快,又可活跃思维。还可一面欣赏音乐一面检查准考证、文具用品等是否带全。
③.适时到校一般在考前二十分钟到达为宜。太早了,遇到偶发事件的可能性增大,极易破坏良好的心态。过迟,来不及安心定神,进入考试角色的心理准备时间太短,有可能导致整场考试在慌乱中度过,造成不必要的失误。
(二)考试应考心理
1“应考心理”作为一种心理现象,多数时候主要反映在思维活动中,但有时会在人的言、行、神态中表现出来。比如在考试前感到紧张不安、焦虑失眠,学习效率下降,甚至食欲不振,精神体力都有极度疲惫的感觉;在考试中有人心情激动,难以平静,不能很快进入“角色”;有人碰到一些问题就惊慌失措、悲观失望,甚至想退场;有人感到头昏目晕,心慌烦躁,身心不适等等。这一切其实都是不良“应考心理”的外部表现。有一些医学工作者称这种现象叫“考试综合症”。据最近几年的实际观察,有以上这些现象的考生不是少数,而占到相当的比例。现代科学研究证明:适度的压力,适当的紧张,可以提高人的工作和学习效率。无论是对人的身体健康,还是对人的心理锻炼都有益处。但是,如果压力过大,长期精神紧张,就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和效果,情绪不安、焦虑紧张、悲观失望等不良心理现象就会
2“应考心理”与“临场发挥”之间的关系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应考心理”的好坏,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临场发挥”的好坏。“应考心理”越好的考生,一般来说,“临场发挥”就越好。反之,则越差。经常有这种现象:有的考生平时成绩并不怎么好,甚至较差,但是高考的结果却出乎人们的意料,考得比较好,发挥得相当出色,甚至超水平发挥;而有的考生平时成绩还不差,甚至还相当好,但考试结果却令人失望,很不理想,甚至有人一落千丈。究其原因,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是“应考心理”在作怪。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可以这样说:“应考心理”与“临场发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临场
3有时,考生可能因为在作答时遇到了难题,或是碰到钢笔坏了一类的意外情况,或是冷不防从脑海里迸出“我要失败了”等消极想法,便突然慌乱起来。这种情况发生后,可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放松,一旦出现突然慌乱的最初征兆,你最好暂停作答,闭合双眼,轻轻地对自己说“放松”,重复六次,并注意体验全身松弛的感觉;你也可以全身高度绷紧十秒钟,然后突然放松。第二种方法是深呼吸,在你突然慌乱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呼吸变得急促,这时你该有意调节呼吸,在吸气时绵长、缓慢、深沉、呼气时也应达到同样要求。第三个办法是中断思路,一旦产生容易引起慌乱的想法,你可以果断地对自己说“停”,同时握紧一下拳头,这样你能中断原来的思路。当你自觉情况好转后,应迅速转入正常考试。
4记忆堵塞常伴随突然慌乱发生,并加剧慌乱程度。虽然感到对某个概念或公式非常熟悉,但就是想不起来,这是记忆堵塞的典型表现。发生记忆堵塞时,你首先要保持镇静,注意放松,调整呼吸;然后,通过情境、结构联想,回忆与该问题有关的内容,发掘出有用的材料和线索。另外,你还可以暂时放下当前的题目,先做别的题,过会儿再回头思考,说不定会从其他题目中得到启发而豁然开朗呢!
高考时,连续数小时处于注意力高度集中、思想非常活跃、书写量较大的状态下,考生很容易产生身体疲劳现象。在高考前,考生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的锻炼和良好的营养,从而为高考储备足够的精力。在考试当中,要不时给自己一些调整状态的短暂间歇,伸展四肢和腰背,活动手腕和头颈,摇摇手指关节,这样,才不至于过分紧张或疲劳,使你能维持良好的机能状态。有些考生在考试过程中感到手指非常紧张,严重时感到握笔和写字非常困难,这是手部疲劳的一种表现。出现这种情况时,请你先放下笔,活动活动手腕,手臂自然下垂轻轻地摇一摇;也可以双手交叉按压指关节,双手举至面部自上而下干洗脸五至六次,你的手便会放松许多。
6、发现时间不够了怎么办?
点子:如果还剩十分钟,可以考虑做大题的第一小题,把能拿的分拿到。如果只剩三五分钟,不妨放弃大题,回过头来把没有把握的小题检查一下。时间不够时不要轻易放弃,哪怕只剩最后一分钟,也有可能“抢救”分数回来。另外,不要老看时间,影响做题,监考老师最后会给考生提醒的。
7、考试结束后发现名字没写,怎么办?
点子:要向监考老师打一下招呼,不要让老师误会为作弊。
8、某场考试考砸了怎么办?
点子:有的考生第一科就考得不够理想,有的可能中途受阻。出现这些情况,考生容易产生消极情绪,不利于考试。这就需要考生提得起,放得下,方法是多样的。一是自我安慰法:我不会做,别人也不一定会做。不要攀比,树立“发挥出自己的水平就是成功”的信念。“天塌了砸大伙,谁笑到最后谁笑得最好。”二是后面补偿法:在一场考试中,告诉自己,前面的题不会做,后面的题来补偿;在整个考试中,树立前面科目损失了,后面科目来补偿的思想。三是考试期间做到三不:不同别人对答案,不讨论不会做的题,不找老师解题。
四、结束语 愿高三的全体同学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高考,预祝同学们考试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