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时间:2019-05-13 03:06: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第一篇: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扬州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

《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效性的研究》

大桥中心小学课题组

主持人:朱慧 黄洁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实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的提出源于“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之后,关于教学实效性的话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从学习美国的Carol Marra Pelletier的著作《成功教学的策略——实效的教学实习指南》、顾明远和孟凡华主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等著作中可以看出国外的实效教学研究开展的时间比较长,研究的较为深入。我国学者张璐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1期发表了《实效教学的定义》一文,文中指出了国际实效教学的五条标准: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语言发展、学习背景化、挑战性的活动和教学对话。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教育也乘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里面,教学的实效性成为音乐课堂新的追求,如音乐课程标准就确定了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课标”已经向我们提出了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这次音乐艺术教育改革中为了更好的践行“科学发展观”,广大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都在不断的努力探索着。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实效性:是指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成效的发展。

课堂实效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效性不仅指效率,还包括质量,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有机统一体,讲“实效性”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为代价。二是实效性不仅指教师教学的实效性,还包括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其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实效的学习。

音乐课堂实效性: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是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因此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把握课堂的实效性,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活跃思维、审美创新、交流发展的智慧场。

三、该课题国内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实效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专家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以及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是未能从实际操作中的进行深入研究,缺乏具体课程的实践性的支撑,尤其缺乏一线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所积累起来的、具有切身体会的课堂教学经验。

因此,基于国内外研究经验、理论积累以及我们教师自身的特点,本课题紧扣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师原有知识结构及个人业务素质的基础上,以小学音乐课堂为主阵地,以课例为载体,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践研究、经验总结等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的行动研究,来探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构建适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途径和手段。

不过,大家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仅仅停留于初级阶段,还未上升到音乐艺术的研究,研究颇深的无外乎是那些音乐教育家了。作为音乐教学的实施者大家均在学习着,摸索着,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教育部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明确在小学开展音乐课堂实效性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以中国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理论为向导,重视对学生的音乐艺术感觉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听、唱、律动、创编的指导,实现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效性。

3、以教育学、心理学为依据,力求使音乐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实现研究效益的最优化。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文献资料,了解、确定自己研究课题所及的范围,明白“搜索”方向。其次还要熟悉国内外主要教育期刊以及每种期刊的特色,国内教育图片、音像资料的种类和统计资料的类别。通过这样的加工,形成对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科学的认识。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的科学认识及了解。结合实验教师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整理成问卷。充分了解学生对现行音乐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验过程中,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研究,要求实验教师将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进行探讨、研究,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4、个案研究法。通过一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变化进行深入调查,着眼于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调实践与反思,强调合作与分享,从而让教师调整与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增强小学音乐课堂艺术指导的实效性。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要求实验教师把教育实践能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的程序,分析现象,探索规律,撰写相关的经验文章,变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

六、课题研究内容

1、音乐教学的实效评估设计,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课堂教学的评估。

2、音乐教学的实效性设计,包括低年级的游戏设计,合作设计。中高段的合作创新设计,音乐课提问设计,拓展设计等等。研究这些设计的步骤和特点,如何利用这些设计更好地促进音乐课的实效性。从而建构实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七、预期的目标和结果

1、通过欣赏、演唱、综合等智力因素的培养,将美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升华。

2、引导学生学会体会音乐的一系列变化。并能发现音乐的这一系列变化正是它的奥妙所在,从而能实现小学音乐教学实效性的完全体现。

八、研究过程

(一)课题启动(2010年4月—2010年6月)

1.、确立课题,设计课题实施方案。

2、确定课题研究人员。

3、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申请立项。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2年4月)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确定人员分工,责任到人。

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3、调查分析阶段。设计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学生对音乐学科的理解掌握,为更好的开展下阶段工作奠定基础。

4.、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根据调查资料、学校实际、教师个性以及知识的不同特点等具体情况,设计实践活动方案。课题组以月为单位,定期组织成员进行活动:探讨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流自己取得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不断对实践活动设计方案进行整改。进行活动尝试,积累心得体会。

5、实验教师上课题研讨课。

6、教师教学生活经验积累。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2年5月—2012年7月)

1、对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整理。

2、收集资料,汇编成册。

3、完成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九、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2、典型的案例分析材料。

3、各阶段素质检测成绩及相关资料。

十、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音乐实效性教学本身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继新课改以来,小学音乐教学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

2、本校经常有机会参加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校“小白帆”艺术团的学生也能经常参加市级的比赛和展示。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拥有一批基本功过硬的骨干教师,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已经有浓厚的兴趣。

3、学校领导重视音乐教学工作,同时也获得了家长及社会的大力支持。本校还被定为江苏省实验学校,常得到专家的垂询与指导。

4、学校硬件实施不断改善,为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第二篇:《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德育实效性的研究》课题,已经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 小组批准,正式列为山东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今天 我们召开课题开题会,对课题的研究工作进行部署和安排,从现在起,全面启动课题的研究工作。

一、课题的提出

自全国“九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国中小学德育课题研究工作 开展得轰轰烈烈,在各级科研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各地投入了大量 的人力、物力资源,德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广大小学生热爱祖国,积极上进,刻苦学习,朝气蓬勃,乐于接受新知识和新事物。但是,也应该看到面对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任务和 小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情况,德育工作还不适应小学生身心发展 的新特点,不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 新要求。思想教育的方法和手段滞后,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没有 形成符合社会发展、学生年龄特点及品德形成规律的具体、连贯、层次化的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在教育方法上,多单项、直接、正 面灌输或简单的照本宣科,教育的针对性不强。在一些学生仍然存 在“是非观念模糊、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理想追求、自我中心严重、自控能力差、知行脱节”等问题。因此,加强“小学德育实效性的 研究”这一课题是刻不容缓的。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开展德育实效性研究就是要探索提高德育效果的途径,本课题的 意义就在于通过研究找到如何使学校的德育有效,如何让学生信服学 校的德育。通过研究从理论上弄清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性、必要性 和紧迫性,了解当前学校、家庭、社会在学生德育中所扮演的角色,找出存在的问题,从理论上阐述学校、家庭、社会如何相互配合已取 小学各年级课件教案习题汇总 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

得德育的最大效果,探讨学校各部门及班主任、科任教师之间如何相 互配合以提高学校德育效果,摸索学校有效开展德育的最佳方法。在 实践上,一是通过研究探索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相互配合的互相促 进的学生德育工作网络机制,使家庭和社会的教育与学校的教育相互 协调、良性互动、形成合力,防止

5+2=0

现象的发生,建立起第一道

防线。二是探索建立学校内部有效的德育网络机制,学校的各部门之 间、班主任与各科教师之间要共同承担起育人的责任,要形成有机整 体,协同作战,共同开展德育工作,建立起第二道防线。三是通过研 究探索提高德育的途径和方法,要灌输与渗透相结合,正面教育与反 面警示相结合,面上的普遍教育和点上的个别辅导相结合,德育内容 与学生心理接受性相结合,建立起第三道防线。

总之,通过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找到提高学校德育实效性的最 佳途径和方法,切实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使学生形成主体性 道德素质或自律素质,充分保证学生在接受文化教育的同时,接受良 好的道德教育,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生存。

三、研究的目标、根据新时期少年儿童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探讨德育教育时

效性的新途径,通过教育者组织的和学生自发的实践、参与、合作、交往活动,更有效地促进学生自律道德素质的形成。、以全体学生为德育对象,以班级为单位,以育人为核心,广泛

开展学校、家庭和社区相结合的德育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

展”,使学校真正做到“为学生的成才奠基,为社区的发展服务。”

四、研究的内容

为了确保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实验前期着重抓了对德 育现状的调研工作,按学段分年级采取走访、座谈、对话、问卷等形 式,摸清学生的思想状况,切实加强新时期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思

想品行形成规律的研究,对“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管理、德育 环境、德育评价”等方面进行改革与探索。具体内容如下:、从规划德育内容入手,建立教育系列。

()规划教育内容。坚持以“五爱”内容为中心,以日常行为规

范教育为基础,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将德育内容 具体规划为: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 育、社会公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艰苦奋斗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理想前途教育。

()

建立教育序列。

按照教育内容,通过

“集中学习、学科渗透、社会实践、班队活动、课外阅读、兴趣活动、环境熏陶、榜样激励” 等渠道,将内容分解到学年、月份、周次和学科,使教育内容具体化。

()开展主题教育。

本着立足实际,突出重点的原则,开展

“月份主题、周次主题、主题班队会、主题板报”四个主题活动。、从提高认识入手,建立完善的德育管理机制。

从领导到教师,从学校到社会,只有人人重视,齐抓共管,才能 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取得整体效应。

()统一领导的原则。在校长的领导下,党、政、团、队、班主

任共同组建一支德育工作队伍,实行分级包干责任制,做到目标、计 划、方法、评价四落实。

()目标合一的原则。把德育纳入教育、教学目标管理体系,把

德育和教学工作一起列为校长重大决策的主要内容,使德育和教学工 作真正融为一体。

()全方位的原则。坚持“大德育”的教育观,建立多层次、立

体化的教育管理网络。一是由政教处——班主任组成一个教育管理网 络;二是由教导处——任课教师组成一个教学育人网络;三是由总务 处——职员组成一个服务育人网络;四是由少先队——中队组成一个

活动育人网络;五是由大队委干部——中队干部组成一个自主教育网 络。、从转变教育观念入手,拓宽德育途径。

()更新教育观念,实现方法转变。

()抓课堂渗透,促进德育与各学科有机结合。依据教材,挖掘

德育因素,找准结合点,把德育内容贯穿于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把课堂上的思想教育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动之中。

()

坚持德育人格化,实现教育活动化。针对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计划的开展集中性教育活动、传统性教 育活动、阵地性教育活动、实践性教育活动、开放式教育活动,把德 育内容贯穿于各项活动之中。

()

建立三结合教育网络,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主要建立三种

制度——家校信息通报制度、家校联系卡制度、学校开放日制度,做 到要求统一、目标明确、步调一致、相互配合。、从抓常规管理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坚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

生守则”具体化,便于学习,便于操作。一是开展学习“规范、守则” 知识竞赛,坚持明理到位;二是执行“规范、守则”,坚持行为训练到

位;三是指导“规范、守则”,坚持矫正到位;四是教师率先垂范,坚

持示范到位,帮助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行为定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爱生入手,构建情感性德育新模式。

坚持从情感入手,着眼于建立一种合乎道德教育本性的学校教育 新模式,充分运用情绪、情感的感染性功能、激励性功能和动力性功 能,促进学生对学校道德教育的认同。

()广泛开展爱心教育活动。坚持用爱去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用情去感化一切学生,唤醒其自觉力量,使每个学生真正感到成长是 幸福,不断超越自我是幸福。

()开展师表形象设计活动。重塑新型师生关系,用理智的爱、健康的爱、严格的爱去产生精神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在关爱中帮助学 生形成自尊、自爱的健康心理品质,用自尊、自爱约束自己的行为。

五、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对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德育教育现状进行 调查,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 进行课题研究,寻求解决的办法。

(2)观察法:在德育教育过程中,注意仔细观察学生的个性与 发展,以对学生的关爱去打动学生的心,以情动人,教师还要在观察 的基础上,经常与学生沟通,与家长沟通,与社区沟通。学生只有通 过沟通达到相互理解,才会接受老师、家长或别人的思想教育。

()行动研究法:综合运用电影、电视、网络、广播、书籍、刊

物、报纸、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传播媒体,充分依靠学生督委会、班委会、队组织等,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 德育熏陶,施展才智,发展能力。

()

个案研究法:

选择个别学生或个别学生群体有针对性地展开

调查分析,收集数据,寻求德育教育的最佳方法和途径,进一步了解 研究取得的成效,总结经验,以便推广。

()

经验总结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分阶段及时总结经验或教

训,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六、研究时间安排

本课题研究共分三个阶段。

(一)起始阶段:这一阶段完成四方面工作: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和计划。

第三篇: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课题研究计划

《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效性的研究》

课题研究计划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实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它的提出源于“教学是艺术还是科学”之争。之后,关于教学实效性的话题一直被人们所关注。从学习美国的Carol Marra Pelletier的著作《成功教学的策略——实效的教学实习指南》、顾明远和孟凡华主编的《国际教育新理念》等著作中可以看出国外的实效教学研究开展的时间比较长,研究的较为深入。我国学者张璐在《教育理论与实践》2000年第11期发表了《实效教学的定义》一文,文中指出了国际实效教学的五条标准:师生共同参与创造性活动、语言发展、学习背景化、挑战性的活动和教学对话。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教育也乘上了高速发展的列车。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课程改革,在新的音乐课程标准、艺术课程标准里面,教学的实效性成为音乐课堂新的追求,如音乐课程标准就确定了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课标”已经向我们提出了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来实现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在这次音乐艺术教育改革中为了更好的践行“科学发展观”,广大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及专家学者都在不断的努力探索着。

二、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

实效性:是指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和学生学习成效的发展。

课堂实效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实效性不仅指效率,还包括质量,是高效率和高质量的有机统一体,讲“实效性”不能以牺牲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全面发展为代价。二是实效性不仅指教师教学的实效性,还包括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二者的有机统一,其核心是学生学习的实效性,是学生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进行实效的学习。

音乐课堂实效性:音乐课程目标的设置是以音乐课程价值的实现为依据,通过教学及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提高文化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因此我们要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师的自身素养,把握课堂的实效性,让音乐课堂成为学生活跃思维、审美创新、交流发展的智慧场。

三、该课题国内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从国内外专家和学者对实效教学理论的具体论述中可以发现:专家都比较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教学效益的提高,以及教师的反思意识和效果的可测性或量化。但是未能从实际操作中的进行深入研究,缺乏具体课程的实践性的支撑,尤其缺乏一线教师作为教育的实践者所积累起来的、具有切身体会的课堂教学经验。

因此,基于国内外研究经验、理论积累以及我们教师自身的特点,本课题紧扣新课程的相关理念进行课堂教学实践。在教师原有知识结构及个人业务素质的基础上,以小学音乐课堂为主阵地,以课例为载体,通过课堂观察、案例分析、实践研究、经验总结等具有强烈的反思意识的行动研究,来探究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从而促进教师转变观念,构建适合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途径和手段。

不过,大家对于小学音乐教学实效性的研究仅仅停留于初级阶段,还未上升到音乐艺术的研究,研究颇深的无外乎是那些音乐教育家了。作为音乐教学的实施者大家均在学习着,摸索着,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以教育部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为指导,明确在小学开展音乐课堂实效性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2、以中国小学音乐教学研究理论为向导,重视对学生的音乐艺术感觉进行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听、唱、律动、创编的指导,实现小学音乐课堂的实效性。

3、以教育学、心理学为依据,力求使音乐教学中的实效性研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和创新性,实现研究效益的最优化。

五、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文献资料,了解、确定自己研究课题所及的范围,明白“搜索”方向。其次还要熟悉国内外主要教育期刊以及每种期刊的特色,国内教育图片、音像资料的种类和统计资料的类别。通过这样的加工,形成对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科学的认识。

2、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效的科学认识及了解。结合实验教师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整理成问卷。充分了解学生对现行音乐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从而实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验过程中,课题组围绕课题研究目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的研究,要求实验教师将根据学生不同水平和存在的问题,在平时的工作实践中进行探讨、研究,不断总结,在总结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从而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4、个案研究法。通过一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变化进行深入调查,着眼于解决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调实践与反思,强调合作与分享,从而让教师调整与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增强小学音乐课堂艺术指导的实效性。

5、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课题组要求实验教师把教育实践能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的程序,分析现象,探索规律,撰写相关的经验文章,变感性认识为理性认识。

六、课题研究内容

1、音乐教学的实效评估设计,包括对学生的评估和对课堂教学的评估。

2、音乐教学的实效性设计,包括低年级的游戏设计,合作设计。中高段的合作创新设计,音乐课提问设计,拓展设计等等。研究这些设计的步骤和特点,如何利用这些设计更好地促进音乐课的实效性。从而建构实效教学课堂新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效益。

七、预期的目标和结果

1、通过欣赏、演唱、综合等智力因素的培养,将美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能力,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升华。

2、引导学生学会体会音乐的一系列变化。并能发现音乐的这一系列变化正是它的奥妙所在,从而能实现小学音乐教学实效性的完全体现。

八、研究过程

(一)课题启动(2010年4月—2010年6月)

1.、确立课题,设计课题实施方案。

2、确定课题研究人员。

3、搜集和整理有关资料,申请立项。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0年7月—2012年4月)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确定人员分工,责任到人。

2、制定课题研究计划。

3、调查分析阶段。设计调查问卷表,进行调查问卷,充分了解学生对音乐学科的理解掌握,为更好的开展下阶段工作奠定基础。

4.、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根据调查资料、学校实际、教师个性以及知识的不同特点等具体情况,设计实践活动方案。课题组以月为单位,定期组织成员进行活动:探讨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交流自己取得的经验,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不断对实践活动设计方案进行整改。进行活动尝试,积累心得体会。

5、实验教师上课题研讨课。

6、教师教学生活经验积累。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2年5月—2012年7月)

1、对课题研究资料进行整理。

2、收集资料,汇编成册。

3、完成课题研究总结报告。

九、研究的预期成果形式

1、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2、典型的案例分析材料。

3、各阶段素质检测成绩及相关资料。

十、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音乐实效性教学本身是小学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继新课改以来,小学音乐教学又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

2、本校经常有机会参加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校“小白帆”艺术团的学生也能经常参加市级的比赛和展示。在音乐教学中我们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拥有一批基本功过硬的骨干教师,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已经有浓厚的兴趣。

3、学校领导重视音乐教学工作,同时也获得了家长及社会的大力支持。本校还被定为江苏省实验学校,常得到专家的垂询与指导。

4、学校硬件实施不断改善,为实验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保障。

第四篇:小学音乐开题报告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1

一、课题名称:《小学音乐课堂中电子白板运用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背景: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师不但要在音乐课堂上进行音乐知识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比如,在进行唱歌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学会唱,还要运用白板技术对资源进行整合,把音乐歌曲所表现、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等都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体验到音乐中所包含的美。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这方面的运用与研究还相对薄弱。

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迫使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要更为广泛。小学音乐课堂中课本加电子琴组合已经很难适应多角度、高层次的教学和互动教学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中有视听结合功能,把声与像合为一体,教学内容丰富且容量大,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现在使用较广的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它的有效运用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了技术基础。电子白板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满足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宠。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代表课堂教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这种全新的教学媒体能使教师提升常态教学,使教学自如,课堂和谐,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轻松和高效,为课堂教学增添动感和活力。

三、课题研究现状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教育要跟上科学和社会现代化发展步伐,就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上世纪后期以来,我们经历了从黑板到书写白板、从书写白板到电子白板、从电子白板到交互白板三个主要阶段。从电子白板发展到电子交互白板,这是白板发展史上关键的一步,它不仅是教学技术的变革,也是教学手段的更新,更是教学理念的革新。

20世纪末,世界上有此国家已经开始普及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其中又以英国最为盛行。在欧洲、美洲,有些国家也开始在教育中普遍采用电子白板。国外电子白板普及应用的实践表明:交互白板能与基础教育的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学相整合。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交互式白板有利于教师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有利于开展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基于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电子白板在音乐课堂期待有新的突破!

四、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达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根本性转变,提高教师的信息技能和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通过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合理的使用电子白板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3、通过研究,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与素养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主体参与性,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知识水平。

五、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研究主要内容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这是本课题的重点所在。从学科知识维度进行的研究来看,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欣赏课、表演课等,结合白板的功能,分别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需要课题研究作出相应的解答,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并以其多种功能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被逐步普及和推广,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宠。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代表了课堂教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研究重、难点

围绕“有效性”来探寻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从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课堂变低效为有效,变有效为高效,变高效为优质课堂。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查阅有关白板教学,了解、整理当前电子白板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关于小学音乐课堂电子白板运用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包括他们的成效和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谈话等形式,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电子白板运用情况,掌握教学过程中白板运用存在的不足、困难及方法,为电子白板的有效运用打好基础,掌握第一手资料。

3.个案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状态下教学,有意识地搜集相关问题的个案和实例,为研究提供鲜活范本。

4.经验总结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分析白板技术对教学的实际意义,总结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从xx年9月至xx年8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前期准备阶段(xx年9月――xx年10月)。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明确分工,搜集、整理资料

2、具体实施阶段(xx年11月――xx年6月)。该阶段又分为三个具体的研究阶段:

(1)、xx年11月――xx年2月,调查了解本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

(2)、xx年3月――xx年12月,将电子白板教学引进音乐课堂,课题组老师进行课堂教学,集体对课例进行研讨,并作深入分析、反思、总结。

(3)、xx年1月――xx年6月,研讨交流,探索新方法、新发现,形成论文集。

3、课题结题阶段(xx年7月――xx年9月)。整理研究成果,申报结题评估验收。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1、负责课题的全面工作,课题申报,课题实施方案的策划、制定,课题实施的组织、管理、结题报告的撰写等。(江燕、倪世银)

2、摄影、资料收集与整理、课题相关报道。(许琳琳、陈金莹、周颖、潘姗姗)

3、会议记录、课题研究工作简报(张薇、李玉洁、刘苏燕)

4、理论学习指导、课题研究指导、培训研究人员。(汤晶晶、徐俊杰)

5、根据课题实施情况,开展研讨课活动,进行调查研究,形成研究资料(课例光盘、案例集、学生作品集等)。(课题组全体成员)

八、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人员结构。

本课题由是肥西县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成员及桃花镇中心学校部分音乐教师共同参与完成,他们都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以青年教师为主,肥西县教育局音乐教研员汤晶晶老师和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徐俊杰老师负责指导。

(2)设施配备。

最近几年,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了班班通工程、多媒体教室等教育设施建设,学校网站日趋完善,为保证课题实施创造了条件。

(3)科研手段。

主要采用“实践――反思――实践”的行动研究,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并把课题研究与平时的学科教研组活动相结合,保障研究,又实现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利用信息技术定期开展研讨课进行探究并采用案例研究、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资料汇集。

(4)经费保障。学校为本课题的启动和实施提供足够的经费,保证课题的正常开展。

九、预期成果及成果的呈现形式

1.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增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多元化。

2.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提升,对音乐课充满兴趣,提高课堂教实效性。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2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节奏,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却可以单独存在,一切音乐情绪都是以一定的节奏运动来体现的。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接受,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能力,使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学生未来的音乐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二、小学音乐研究现状分析:

节奏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他在音乐教学方面有两大独创:

1、声势活动,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感受音乐的织体美、和谐美。

2、歌朗读是他第二独创,这种方法最接近儿童的天性。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它一切从儿童出发,让儿童自己动手,完全打破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这种教学法生动有趣,发挥了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儿童在音乐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从节奏教学入手,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的音乐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去感悟音乐,创造音乐,唤醒孩子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本能,从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意学生的实际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造,在自己的空间里合作、学习。

3、将音乐与生活充分结合,使音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内容从感性入手,化难为易,使学生充分体验到音乐课堂的轻松与快乐,让学生的音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的内容:

1、歌曲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按节奏朗读歌词。

2、贴近生活,抓住生活节奏。通过模仿、体验、合作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近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欣赏教学中为音乐伴奏,抓住音乐的节奏。

(2)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文献资料法

3、行动研究法

4、案例分析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时段为20xx年3月——20xx年2月,具体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为实验研究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月,为研究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20xx年2月,为实验研究的总结阶段。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3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万物之始,先有。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奥尔夫奥尔夫更是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对于低年级,通过启发和引导,培养他们对节奏的创作意识和创造才能,让他们感受到音乐是美好的,但也不是随心所欲的,因为它有一定的约束──节奏。节奏训练是小学音乐课的重要学习内容,小型节奏器音色丰富、简便易学又易于寻找代用品,是音乐课堂常用的教学工具,广泛应用于音乐教学的唱、奏、演、听、创等音乐实践中,对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众所周知,唤起儿童对音乐的兴趣,激发儿童对音乐的情感,是培养儿童音乐感觉和情感的金钥匙,但是许多低年级学生欠缺音乐节奏感,不能操作简单的打击乐,更不能准确地表达音乐的节奏,所以在低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是十分重要的。

为此,我做了节奏教学要融入丰富生动的音乐内容、要符合音乐课教学内容、鼓励学生有明确学习目的的创编、教师如何布置任务与提出要求等方面的探索,尝试着摸索和运用新的节奏训练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寻求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的节奏学习方式,达到提高学生音乐感受力,提升音乐表现力的小学音乐教学目的。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次我校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一)、探索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低年级节奏教学的基本原则。

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音乐教学中节奏教学的重要性,准确的把握好节奏是小学音乐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音乐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节奏训练,是节奏教学的基本原则。

1、在律动中感知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2、在音乐游戏中渗透节奏训练,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3、在歌唱欣赏活动中贯穿节奏,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4、让节奏与生活紧密结合,巧妙设计节奏教学。

(二)、针对低年级音乐教学构建低年级音乐课堂节奏教学资源组件库。

1、通过多媒体及音乐包看文献等收集整理有关音乐课堂节奏教学资料,并将其整理为资源包,以便今后教学使用。

2、利用多媒体资源收集相关课堂实录音像资料,以便在今后的实际教学中进行参考分析和借鉴。

(三)、发展出课堂中节奏教学实施框架和方法。

学习节奏不能脱离开实践,相反,还在实践中加以运用。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要最终还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感知、去表现、去应用,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发展出以下四点学习方法,并将其作为实施框架运用到音乐课的节奏教学中去。

1、专门学习基本节奏以及由几种基本节奏组合而成的节奏小组。

2、在游戏中巩固基本节奏以及节奏组合。

3、在歌曲中学会运用。

4、在创作中熟练掌握节奏。

(四)、探索更多样更有效地教学模式和方法。

常规音乐课堂中的节奏训练比较枯燥,学生一般不感兴趣。如果此时不注意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去听、去练,那么教学效果肯定是枯燥无效的,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我探索出以下两点方法。

1、可利用客观存在的节奏,建立学生心理恒拍

节奏是客观存在于我们身边的。如:脉搏、呼吸、日落日出、潮汐、钟表、火车匀速行驶等都是客观存在的节奏。教师可利用这些客观存在的,就在孩子们身边的节奏,让他们从小就建立一个心理恒拍。心理衡拍对于学生的节奏感受是非常重要的,相当于建立参照物。

2、节奏朗诵促进节奏训练

奥尔夫在谈到他主张的音乐教育方式时曾说: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只是单独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语言是人人都具备的能力。每个人自出生后有两个基本的能力是每个家长都要教的:一是说话。二是学走路。所以利用说话作为起步的音乐教学,会使孩子们感到非常的熟悉、亲切、它无需专门的训练和技能技巧的准备,就可以开始音乐教学,学习中自然减少了心理障碍。这也充分体现了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从孩子们熟悉的环境与事物入手。择孩子熟悉事物作为节奏朗诵最佳。例如小动物的名字、自己的名字、交通工具、成语等等都非常好。这些可作为节奏训练的最初阶段,让学生对节奏有最初的概念。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本次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是通过探索节奏教学模式和方法在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从而培养学生的节奏创造能力,节奏感、音乐感受力,使之都有所提高。

音乐的本质在于对情感的反映。人类通过身体将内心情绪转为音乐,这就是音乐的起源。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它是一种智力的过程,不如说是情感的过程。审美体验。因此,音乐教育首先要通过音乐与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唤起人的音乐本能,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敏捷的反应能力,进而获得体验和表现音乐的能力。同时通过节奏运动的这种教育手段,可以使学生从小就开始在生理运动器官和思维之间构成一种自由转换和密切联系的媒介,以达到身心的和谐发展。

(一)、通过节奏运动使身心和谐发展

随着实验研究的深入,音乐和身体结合的节奏运动已经不只属于音乐学习的范畴,它实际上是把音乐当作一种人性化力量,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生命本身就是节奏,它由连续不断的多重组合单位构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同样作为由多种功能的综合和矛盾共存的个体,也可以看成是一种节奏。这种节奏是谁体节奏和精神节奏的统一,是潜意识的自觉和有意识的意志被同样控制着进行交替。

(二)、通过节奏运动唤起儿童的音乐本能

音乐与身体运动的结合训练特别适合于儿童的本能与天性。人无不具有天生的节奏本能,不过需要加以诱发和培养,进而为音乐所用。但是,孤立的听觉训练不会使儿童热爱和理解音乐。只有从儿童本身所具有的节奏要素入手,以听音乐和身体运动为手段,才能唤起儿童天生的音乐本能。

四、课题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1)理论方面:从重构的概念出发,深入探究小学音乐课堂中节奏教学设计特性和原则,研究节奏教学在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不可替代性和重要性,寻求其对于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创造力核心价值。例:初识节奏,可以让学生有节奏的喊名,如两个字,三个字,四个字,主要运用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李晓冬(xxx)、近处叫王刚,则用节奏(xx)、远处叫王刚,则用节奏(x—x—、)。又如欧阳春(xxx)、欧阳雪茹(xxxx)王晓丽等,来提高学生兴趣,让他们产生创造节奏的信心。

我们还可以采用节奏接龙游戏的方法,我唱前半句孩子们唱后半句。学生学习的兴趣非常高,学生不仅很好的掌握了节奏,还使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尽情享受。

(2)实践方面:力求积累和开发可应用于目前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中节奏教学的有效多样的教学方法,以切实提高低年级音乐课堂教学实效。

奥尔夫说过:让孩子自己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但不能只让学生进行单一的模仿,模仿是创造的基础,但是长期的单一模仿只会产生扼杀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副作用,使学生产生盲从的惰性与依赖性。一开始,我在课堂上的创编活动中,最容易听到的是学生手足无措的声音老师,应该怎么做呀?老师,我不会做老师,你教教我呀有时候,这样的叫喊声甚至让创编活动无法进行,最后还是我在指挥学生操作。经过课后的反思与分析后我发现,低段小学生接触的事物还比较少,尤其是低段的孩子,有些书本上提到的乐器,或者小动物是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甚至连见都没有见过,又如何让他们展开想象,或者去模仿动作或者声音呢?改变这种现状的策略是从生活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寻找原本性的音乐。

有一次,我找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视频,在课堂上先给学生听,让学生猜一猜是什么乐器演奏的,学生听到叮叮咚咚的旋律,七嘴八舌的猜了好几种乐器,猜是钢琴啦、三角铁啦、碰钟啦等等,还有学生叫不出乐器名字,用手拼命比画了一番我都摇头说不是,孩子们急了,那是什么呀?我把视频打开,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个街头艺人用双手在敲打一口倒扣的铁锅子,敲出了清脆好听的旋律。这口锅子一下子启发了孩子们的灵感,一个小男孩马上从课桌里摸出了自己的不锈钢饭盒,用勺子开心的敲了起来,其他孩子见状也纷纷摸出了不少的乐器,调羹、不锈钢饭碗、保温水壶、铅笔盒、旺仔牛奶罐顿时教室里响起了一片锅碗瓢盆交响乐。我给了每个发现新乐器的孩子鼓励与赞扬,并引导他们敲击节奏,鼓励他们想象声音像什么?孩子们的思维渐渐开阔起来。书本、桌子、笔、玻璃窗都渐渐成为他们创编各种音响(如刮风下雨)的乐器。

奥尔夫教学法要求每一节课都是游戏。当然,这里所说的游戏并不是单纯地玩,而是有明确的目的性的。在音乐课堂里所进行的游戏都是具有音乐性的,是和音乐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只有这样,游戏才能成为音乐课堂中有效的教学手段与方式。游戏的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显得至关重要。

例如,小学二年级《可爱的动物》这一单元有一个了解二分音符、四分音符与八分音符时值的音乐知识,教材上有三只袋鼠摘果子的图片,并提出问题,每只袋鼠的口袋里分别可以装几个果子?这个内容就可以设计成多种节奏游戏,可以让学生扮演小袋鼠用脚蹦跳来练习节奏,也可以让学生用打击乐器敲出苹果上的节奏来摘苹果,还可以让学生将摘到的苹果按规律排列起来组成节奏,选择不同的打击乐器进行演奏。我在这里先将学生摘到的二分音符的苹果摆在第一行,四分音符摆在第二行,八分音符摆在第三行,让学生选择打击乐器有对比地进行观察与练习后,学生立刻发现了一个二分音符敲1下的相同时间里,四分音符需要敲2下,八分音符则需要敲4下,从而了解一个二分音符=两个四分音符=四个八分音符,这三种音符之间的时值关系。之后,我又让学生按这个时值关系来摆放苹果组成了一条简单的二拍子的伴奏节奏,让学生边演唱歌曲小袋鼠边用打击乐器做伴奏。学生个个玩得不亦乐乎。

游戏是最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方式之一,游戏的内容与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但必须根据教学的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设计,必须带有一定的目的性,音乐性,知识性。让学生游戏中相互团结协作,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学习音乐。学生越是感觉到心情愉悦,越是不清楚教师的目标,却越能在行为表现中处处达到了教师的目标,这就是教师的成功之处了。也是我一直以来最欣慰的教学方法。

五、课题研究对象

小学一、二年级学生。

六、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相关资料,参考或直接应用成果进行分析,寻求理论和实践创新。分类阅读有关文献(包括文字、图形、符号、声频、视频等具有一定历史价值、理论价值和资料价值的材料),得出一般性结论或者发现问题,寻找新的思路。文献按内容性质分,有零次文献、一次文献、二次文献和三次文献。零次文献是未经发表和有意识处理的最原始的资料。一次文献指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专著、论文、调查报告等文献。二次文献是指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包括著录其文献特征、摘录其内容要点,并按照一定方法编排成系统的便于查找的文献。三次文献是指工具书和在二次文献的基础上,又对众多一次文献的综合研究结果。

2、调查法:

在课题实施阶段,通过调查,把握学生学情,并根据结果及时调整研究方法。分析事实情况,得出结论,证实某种问题,以便改进工作(包括改进研究方法)或形成新的研究课题。包括问卷调查、访问调查等。了解事实情况、分析情况、认真研究,得出结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进一步研究的方案。

3、行动研究法:

通过对学生课堂生活化教学状况的分析和研究,制定出生活化教学的具体时间,开展实践与研究。

4、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学生实践中遇到的困惑进行记录、分析和研究,寻求解决及改进的方法。其中包括模仿节奏、敲打节奏、说读节奏、创编节奏。

5、经验总结法:

课题实施过程中,根据研究重点总结得失。这是教师可以常用的方法。教育经验总结法是根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分析概括教育现象,挖掘现有的经验材料,并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以便更好地指导新的教育实践活动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关键是要能够从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更加理性地改进自己的教学。进行教育经验总结要遵循以下基本要求:

1、要注意经验的先进性(观念必须更新)

2、要全面考察总结的对象,充分占有原始的事实材料。且做到有点有面,点、面结合,防止以偏概全的片面性。

3、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不能凭空想当然,那是毫无价值的。

4、要善于进行理论分析

当然,教育科研的方法不只是上述这些,以上方法是一般教师都可以方便使用的方法。所以,我们采用了这些方法。

七、研究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3月

1、根据教学实际,确定研究课题。

2、完成课题方案,制订研究计划书。

第二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

1、确定课题研究的方法。

2、搜集整理,撰写开题报告,进行专家论证。

第三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1、继续对学生进行节奏感的培养指导。

2、对低年级学生节奏感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和统计。

3、整理调查内容,统计分析的结果。

第四阶段:20xx年5月

1、进行前期、中期、后期测评以及实施参与研究具体做法。

2、从课堂中发现缺乏节奏感的学生,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用确定的研究方法,进行个体教育偿试,深入研究,反复实践,找到最有效的方法,用此方法进行大面积训练,达到最终目标。总结前三个阶段实验成果,并撰写研究报告。

3、结题,提交研究结题报告。

八、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让节奏与生活沟通起来,激发孩子对音乐节奏活动的兴趣,为孩子营造广阔的音乐节奏空间,培养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音乐记忆能力、音乐领悟能力、音乐审美能力、唱歌能力、欣赏能力、音乐表达能力,孩子有了这些能力,就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音乐,从中体验快乐,从而对节奏有更细致、全面、深刻的理解。使音乐课真正起到给孩子们以快乐,给孩子们色彩的艺术课。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4

一、课题名称及界定

课题名称:小学音乐创新型教学研究

界定

1.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是指教师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课本内容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统一教学。音乐教学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主要教学形式。在本课题中音乐教学主体内容是学生音乐学习和音乐教师教学评价。

2、音乐创新型教学

音乐创新教学,就是在运用创造与创新,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同时使他们内在创新意识、智力得到发展;思想得到启迪,提高创新能力,达到全面和谐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目、意义

1。小学音乐教学现状需要

(1)、教学方法单一。回顾音乐教学,不难发现目前大部分音乐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教唱、学生跟唱;教师动、学生做”现状,始终没有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依然停留在传统教学方法上。

(2)、学生主动性被遏制。音乐课相对于语文、数学课来说,是学生非常喜欢一门学科,只注重教师教而忽视了学生学主体性,没有让学生从知识与技能学习中获得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效果不明显。最终结果是,学生虽然当堂课所教歌曲会唱了,跟着老师能简单进行歌表演,但过一段时间又还给老师了。让学生学会唱歌、会正确处理歌曲情感、会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所学内容。因此,重视音乐课堂创新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小学音乐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全民素质奠定基础。

2。适应校情需要

(1)我校校情需要。作为乡镇级示范小学,我校一直重视素质教育,对于教育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全县前列,而各种教科研活动是我校提升办学品位需要。(2)艺术学科与时俱进需要。我校多年来参加市、县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教育改革发展,我校各学科教学都在改革和创新,我们音乐教学改革也是当仁不让决不落后。(3)学生提高艺术素养需要。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音乐素养,切实培养师生关系,让师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4)新课程改革需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人主题地位和素质教育。对教育多方面都提出了新更高要求。而教学研究应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这是摆在研究者面前新课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思想、创新、奉献精神。

3。教育发展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是一项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然而,长期以来,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我国教育一个突出问题。小学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思想上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目标和评价上单一、教学过程中单向灌输、方式上机械单调、内容上强调知识记忆等现象。这些现象,实际上,否定了学生是一个能够主动探索活生生主体,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和创造潜力,泯灭了学生思想火花。要想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正在呼唤着我们进行教育创新。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能创新之处

(一)研究现状

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以教唱为主,学生被动地机械学唱,许多教学资源和多媒体利用不够 ,教学气氛不民主、不平等,学生个性特长、创新意识很难有机会得到培养,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态,适应课程改革、适应素质教育,构建一种新教学结构,把学生从枯燥学唱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学会创新、引导学生创新。而学生创新意识不是自然生成,它需要一定氛围,一定情境来激发。因此,我们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建立一种适合学生主体主动发展、乐于创新教学活动框架,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人们普遍认为,创新教育不但是一次教育理念创新,而且更是一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教育实验。强调要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特别是把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创新教育主渠道。具体表现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尝试;二是学科教学中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三是创新教育中课堂教学评估体系建立;四是课程教材改革有益尝试。

当然,创新教育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创新精神、教师创新能力等指标量化评定仍有一定困难;传统教学模式和他主、单一、被动学习方式均阻碍创新教育深入研究。特别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对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方面,还不曾有人进行过系统研究,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进一步研究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创新点

1。 在音乐教学上提供一些有效教学理念。

2。 改变传统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寻找一条适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新模式。

3。 提高教师对课堂驾驭能力。改变教师:音乐课只是教会学生会唱几首歌曲观念。改变学生和家长:音乐课是一种可有可无课程思想。

4。 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造力提供一切有利条件。

四、本课题研究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在教学活动中能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教学环境,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又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那么教与学这一对关系将变得十分地和谐有趣而轻松愉快,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

良好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认知情感,产生学习知识积极愿望,并能调集学生课堂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场景,以激起学习情绪,这也正是创新思维萌发点。

在教学中注意和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上进心,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是创新意识潜能,也是创新意识萌芽,这些都是创新动力源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精神力量,它足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主要动力,他强调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乐趣,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依托这种教育思想,我们必须坚持鼓励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点滴进步都加以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充满自信投入学习,使学习成为他们创新乐园。

教育学理论指出: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是否融洽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一种不可忽视重要因素。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认为这位教师对学生热情、平等、关心,并且有很高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喜爱他所教此门功课,乐于接受他所讲授课程,从而产生积极学习态度。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不喜欢某一教师,认为该教师对学生不友好,不关心,不公道,知识水平不高,学生就会对此教师产生反感,惧怕或抵触情绪,并进而发展到厌烦该教师所教那门功课,对该门功课学习就会失去兴趣,从而产生消极学习态度。

因此,教师应创建一种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良好氛围中,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生活现实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去发现、操作、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运用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创新意识。

课题研究实践价值

音乐创新教学,是建立较为完整、新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手段、新教学评价。促进学生音乐素养提高,促进音乐教育审美功能有效发挥,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更好地发挥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作用。

五、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

1、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灵活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由传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探索出不同学习方式。

2、根据学生特点、教材特点,探索新型教学结构。

(1)课堂教学不同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进行激趣、导学,调动学生探求知识欲望,获得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创新意识。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中培养和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3)利用已有教学内容或补充教学材料设计创新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火花,培养他们独创性、探究性、灵活性。

3、在不同情境中探索新型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评价方式。

研究方法:

在课题研究方法选择上 ,决定本课题以实验法、观察法、教育调查法、个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适时也采纳分析法,比较法、综合法及文献资料法等,保证得到资料信息全面性和深刻性,促使本题题价值深化。

六、本课题研究步骤和主要措施

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1)健全课题研究组织: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研究教师和研究对象。

(2)进行师资培训:将集中式通识培训、有计划校本培训、经常性及时培训相结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

1、加强课题研究教师培训。(1)理论培训:认真领会、学习课程标准,研读课题研究相关理论书籍。(2)课堂教学培训:观摩优秀课堂实录;深入课堂第一线进行指导;请教科研人员进行课堂指导。

2、共同研究新教学思路、模式。(1)集体组织进行现场说课、备课。(2)教师进行互听、互评课活动。(3)对先行班进行指导、示范。(4)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做研究课、示范课。

3、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年终总结。(1)个案分析、课堂随笔积累。(2)教学案例、课例整理收集。(3)阶段性经验交流研讨。(4)进行案例、随笔、课例、论文、等评比和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

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召开课题总结会(举行音乐创新教学展示课)推广先进经验。

主要措施

(一)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不受固有模式束缚而进行有创造性心理反应。就是鼓励学生以创新态度来对待学习,促使学生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所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二) 提高学生创新兴趣

1、巧设创新平台

当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创新兴趣时,使学生有了强烈创新意识,就该运用这个平台,借助于联想、灵感等思维方式,加以组合,从而使创新活动有可能变为现实。

2、体会创新乐趣

当学生体会到因为创新而带来成功和乐趣后,将追求成功, 由于音乐实践机会多,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逐步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创新,提出独特见解。因此,学生更爱上音乐课。

七、课题研究基础

1、具有一批有经验科研骨干教师。

我校有被市、县级认定多名“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 ,有市、县级先进工作者,校级骨干教师,他们丰富教育经验和甘于吃苦、肯于创新科研精神都是完成本课题有利条件。

2、具有较浓厚课题研究氛围。

我校从领导到教师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有多篇教科研论文获省、市、县级以上奖励或刊登;教科研骨干教师先后在市、县级评优课中获奖;有多名学生在市、县各项活动、竞赛中获奖。

当然,《小学音乐创新型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仍具有相当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同时勇于探索和创新,摸索出一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课堂教学途径,使创新教育实施得以延伸和拓展;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条件

1、人员保证:除了音乐组教师外,还有一些兼职语数骨干教师组成了课题组成员

2、学校保证:我校校长对教科研一直十分重视,注重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加强学校教科研人员配备。我校有多门学科都有课题在研究之中,教科研氛围浓。

3、物质保证:学校为课题组配备了相应硬件设施,每学期安排外出学习机会,提高我们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4、制度保证:我校建立了教育科学研究规章制度,要求课题组成员强化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校本研究,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说课、听课、评课,积极反思总结经验及时交流。

5、经费保证:我校在经费不宽裕情况下,还拨出一定资金,应用到课题研究上来,保证课题研究正常进行。

九、本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2、典型案例分析材料。

3、各阶段素质检测考核成级及相关材料。

十、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及分工

课题主持人解作慧老师,多次荣获县教育工作者称号。主持和参与过多个市县级课题研究,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作为教导副主任能更多地深入到教师教学实践中去,了解课堂教学实际与学生需求差距,协调广大教师参与有效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研究,积极争取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支持。多年来,她围绕小学音乐创新教学,进行了初步探寻。

课题组长吕云霞老师,多次荣获县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老师、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作为校长办公室主任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实绩显著。有很强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

课题组其他成员平均年龄不足35岁,多为一线教学人员,业务能力强,具有很强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对科研有浓厚兴趣。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5

音乐是人类现实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让小学生们从小就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也是很有意义的。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明确了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音乐课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它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的这些性质向人们说明了音乐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有它的合理之处,但怎样让音乐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乐于接受系统化得音乐学习,这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为了使小学音乐课堂更具现代化,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进入音乐课堂的方法,来使我们的小朋友们在轻轻松松的音乐课堂中学到丰富多彩的音乐知识.

二、课题的由来及研究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有其独特的教学特性。它所传播的教学信息生动、形象、直观,能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对其分析综合,获得抽象的概念,形成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多媒体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结合我国教育和现代媒体教学的实际,发现新的事实,探求其规律、原则和方法,建立现代媒体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指导现代媒体教学实践,以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

2、通过课题实验研究,掌握大量的教育教学第一手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研究,逐步发现某些新的规律性的东西,以加深对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的认识。

3、通过课题实验研究,可以为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有关理论提供新数据、新例证、新经验,并对新的理论进行验证,从而使课题实验研究有新的突破,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教育媒体和技术的理论体系。

4、从课题实验研究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再用于指导教学实践,教育教学质量必将得到提高,教育事业必将不断发展。

多媒体音乐课是通过多媒体电脑技术,把文字、音响、图像等多种信息媒体组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小学生抽象思维尚处在未形成阶段,而且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多媒体能够以生动的形象、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来给小学生以感官上的感受,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一系列的优势,例如它可以增加音乐课教学的信息容量;通过用画面展示将抽象的音乐变得通俗易懂,使音乐形象化。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习知识,让学生乐于接受系统化的音乐学习。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的运用研究》课题,希望改变目前传统的音乐课传授模式的现状,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界定:

音乐是人类现实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本身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为了使学生更能容易的学习接受音乐知识,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来辅助音乐课的教学工作,使同学们丰富了情感生活,音乐欣赏的能力也不断的提高,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二、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多媒体技术有其独特的教学特性。它所传播的教学信息生动、形象、直观,能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对其分析综合,获得抽象的概念,形成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多媒体教学刚好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特点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也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的目的。多媒体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点燃学生对音乐的创作火花,拓宽学生的视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音乐的欣赏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通过多媒体音乐课程学习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2、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船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3、从小学音乐课堂出发,通过多媒体的教学使学生丰富情感生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

实施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个案研究,对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方面的需求。

2、多媒体教学管理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上的重要作用。

3、研究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地位。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过程:

参与对象:竹峪镇中心学校全体学生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1、提出小课题的立项申请。自己的选题,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

2、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寻找理论依据。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3月)

1、根据自己的研究设想进行具体的研究。

一是查询相关文本资料,并运用到自己多媒体教学当中,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二是对自己所带学生的音乐知识能力掌握现状进行详细而深刻的分析,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之处以及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丰富的情感生活,并根据分析所反馈的信息,找到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方法。

三是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音乐课堂气氛,根据调查研究改进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充实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们在轻轻松松的课堂中学到自己想要学习到的知识。

2、做好研究过程中原始资料的记录、整理和展示,注重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进行反思和改善,反思存在的问题,撰写下一个阶段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1、汇总研究成果。

2、撰写总结性的课题研究方案,接受课题研究专家的鉴定。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个案研究法、观察法等。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通过我实践和研究,希望探索出一些适合我校学情的音乐课的教学模式,在今后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推广和应用,为学生以后学习音乐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习的快乐开心,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6

一、课题名称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当前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项复杂的社会系统过程中,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如果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我们音乐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帮助引导学生从理论法学习、创造、发展音乐,挖掘音乐的真理与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叫深层的感悟能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此项研究,不但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素养的需要也是新型社会下学校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通过研究这一课题,加强音乐理论教学,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提倡健康音乐的学习与欣赏,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发挥音乐教师的主要作用。

四、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有效的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

2、研究整理挖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优秀音乐资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素质教育,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策略的有效性。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的现实意义。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的方法:问卷调查统计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

1、明确实验目的,搜集相关资料。

2、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讨。

3、通过认真学习,观看《音乐课程标准》等书籍。

提供研究参考、借鉴。

具体时间为:20xx年9月――20xx年10月。

第二阶段:

1、抽查,了解围绕课题在所教班级实践操作。

2、分工明确及时展开研究工作。

3、同课头研讨、展示,兑现分析。

4、结合第二课题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展演。

具体时间为: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第三阶段:

1、围绕教材开展一系列与课题相关的音乐教学活动。

2、课题归纳总结。

3、收集,整理资料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撰写课题报告。

4、定期学习交流,互相听课,组织艺术实践活动。

5、总结报告。

具体时间为:20xx年1月――20xx年6月。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传统教学形式与现行的教学模式的碰撞,学生及社会思想的改变,课题的研究会有一些困难,但是课题经过一年的研究,学校领导的重视及各项配合再加上全体课题组人员,相信一定客服各种困难,取得良好的成绩。我们也将此研究报告及课件,调查结果,课案,表格等形式把结果予以展示。

第五篇:小学音乐开题报告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1

一、课题名称及界定

课题名称:小学音乐创新型教学研究

界定

1.音乐教学

音乐教学是指教师根据音乐课程标准、课本内容以教学班为单位进行统一教学。音乐教学是普通学校音乐教育主要教学形式。在本课题中音乐教学主体内容是学生音乐学习和音乐教师教学评价。

2、音乐创新型教学

音乐创新教学,就是在运用创造与创新,来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同时使他们内在创新意识、智力得到发展;思想得到启迪,提高创新能力,达到全面和谐发展。

二、本课题研究目、意义

1。小学音乐教学现状需要

(1)、教学方法单一。回顾音乐教学,不难发现目前大部分音乐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师教唱、学生跟唱;教师动、学生做”现状,始终没有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依然停留在传统教学方法上。

(2)、学生主动性被遏制。音乐课相对于语文、数学课来说,是学生非常喜欢一门学科,只注重教师教而忽视了学生学主体性,没有让学生从知识与技能学习中获得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效果不明显。最终结果是,学生虽然当堂课所教歌曲会唱了,跟着老师能简单进行歌表演,但过一段时间又还给老师了。让学生学会唱歌、会正确处理歌曲情感、会通过肢体语言来表达所学内容。因此,重视音乐课堂创新教学,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小学音乐教学新思路、新方法。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提高全民素质奠定基础。

2。适应校情需要

(1)我校校情需要。作为乡镇级示范小学,我校一直重视素质教育,对于教育教学改革一直走在全县前列,而各种教科研活动是我校提升办学品位需要。(2)艺术学科与时俱进需要。我校多年来参加市、县课题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随着教育改革发展,我校各学科教学都在改革和创新,我们音乐教学改革也是当仁不让决不落后。(3)学生提高艺术素养需要。我们期望通过本课题研究,进一步提高我校学生音乐素养,切实培养师生关系,让师生形成科学世界观,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综合素质。(4)新课程改革需要。新课程改革强调人主题地位和素质教育。对教育多方面都提出了新更高要求。而教学研究应如何应对新课程改革,这是摆在研究者面前新课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做人,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积极向上思想、创新、奉献精神。

3。教育发展需要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民族素质,培养21世纪创新人才是一项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系统工程。然而,长期以来,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是我国教育一个突出问题。小学各科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思想上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目标和评价上单一、教学过程中单向灌输、方式上机械单调、内容上强调知识记忆等现象。这些现象,实际上,否定了学生是一个能够主动探索活生生主体,忽视了学生个性差异和创造潜力,泯灭了学生思想火花。要想全面解决这些问题,正在呼唤着我们进行教育创新。

三、本课题研究现状及可能创新之处

(一)研究现状

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仍然以教唱为主,学生被动地机械学唱,许多教学资源和多媒体利用不够 ,教学气氛不民主、不平等,学生个性特长、创新意识很难有机会得到培养,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状态,适应课程改革、适应素质教育,构建一种新教学结构,把学生从枯燥学唱中解放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改变传统教学形式,在教学中学会创新、引导学生创新。而学生创新意识不是自然生成,它需要一定氛围,一定情境来激发。因此,我们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利用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原动力,建立一种适合学生主体主动发展、乐于创新教学活动框架,使学生创新意识得到培养

人们普遍认为,创新教育不但是一次教育理念创新,而且更是一次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教育实验。强调要把创新教育落到实处,特别是把创新教育与课堂教学充分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作为实施创新教育主渠道。具体表现一是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尝试;二是学科教学中创新教育探索与实践;三是创新教育中课堂教学评估体系建立;四是课程教材改革有益尝试。

当然,创新教育研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学生创新精神、教师创新能力等指标量化评定仍有一定困难;传统教学模式和他主、单一、被动学习方式均阻碍创新教育深入研究。特别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对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方面,还不曾有人进行过系统研究,这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和进一步研究问题。

(二)本课题研究创新点

1。 在音乐教学上提供一些有效教学理念。

2。 改变传统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寻找一条适合农村小学音乐教学新模式。

3。 提高教师对课堂驾驭能力。改变教师:音乐课只是教会学生会唱几首歌曲观念。改变学生和家长:音乐课是一种可有可无课程思想。

4。 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创造力提供一切有利条件。

四、本课题研究理论依据和实践价值

在教学活动中能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教学环境,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教学气氛中有效地获得知识,又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那么教与学这一对关系将变得十分地和谐有趣而轻松愉快,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

良好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认知情感,产生学习知识积极愿望,并能调集学生课堂注意力,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通过语言描绘、实物演示、音乐渲染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场景,以激起学习情绪,这也正是创新思维萌发点。

在教学中注意和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满足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上进心,是美国心理学家丹尼尔戈尔曼提出,是创新意识潜能,也是创新意识萌芽,这些都是创新动力源泉。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成功欢乐就是一种巨大精神力量,它足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愿望。而学习兴趣是学习活动主要动力,他强调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乐趣,从而对学习充满兴趣。”依托这种教育思想,我们必须坚持鼓励每一个学生,对他们点滴进步都加以肯定,让他们体验成功,充满自信投入学习,使学习成为他们创新乐园。

教育学理论指出: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是否融洽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态度一种不可忽视重要因素。如果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学生喜欢任课教师,认为这位教师对学生热情、平等、关心,并且有很高教学水平,那么学生就喜爱他所教此门功课,乐于接受他所讲授课程,从而产生积极学习态度。相反,如果师生关系紧张,学生不喜欢某一教师,认为该教师对学生不友好,不关心,不公道,知识水平不高,学生就会对此教师产生反感,惧怕或抵触情绪,并进而发展到厌烦该教师所教那门功课,对该门功课学习就会失去兴趣,从而产生消极学习态度。

因此,教师应创建一种和谐融洽师生关系,在民主、平等良好氛围中,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

根据上述理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学生生活现实创设情境,引导他们在学习中去发现、操作、尝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学生在观察、思考、运用过程中,培养了他们创新意识。

课题研究实践价值

音乐创新教学,是建立较为完整、新课堂教学模式,体现新教育观念、新教学方法、新教学手段、新教学评价。促进学生音乐素养提高,促进音乐教育审美功能有效发挥,促进中小学音乐教育改革与发展,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更好地发挥音乐教学在素质教育中作用。

五、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和方法

主要内容:

1、根据教学内容不同,灵活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由传统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获取知识,从而探索出不同学习方式。

2、根据学生特点、教材特点,探索新型教学结构。

(1)课堂教学不同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境、故事情境、生活情境等,进行激趣、导学,调动学生探求知识欲望,获得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中培养创新意识。

(2)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开放教学结构,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氛围中培养和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3)利用已有教学内容或补充教学材料设计创新点,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火花,培养他们独创性、探究性、灵活性。

3、在不同情境中探索新型有利于创新意识培养评价方式。

研究方法:

在课题研究方法选择上 ,决定本课题以实验法、观察法、教育调查法、个案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适时也采纳分析法,比较法、综合法及文献资料法等,保证得到资料信息全面性和深刻性,促使本题题价值深化。

六、本课题研究步骤和主要措施

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工作阶段。(20xx年4月——20xx年5月)

(1)健全课题研究组织: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确定研究教师和研究对象。

(2)进行师资培训:将集中式通识培训、有计划校本培训、经常性及时培训相结合。

第二阶段:课题研究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

1、加强课题研究教师培训。(1)理论培训:认真领会、学习课程标准,研读课题研究相关理论书籍。(2)课堂教学培训:观摩优秀课堂实录;深入课堂第一线进行指导;请教科研人员进行课堂指导。

2、共同研究新教学思路、模式。(1)集体组织进行现场说课、备课。(2)教师进行互听、互评课活动。(3)对先行班进行指导、示范。(4)骨干教师、青年教师做研究课、示范课。

3、进行课题研究阶段性小结、年终总结。(1)个案分析、课堂随笔积累。(2)教学案例、课例整理收集。(3)阶段性经验交流研讨。(4)进行案例、随笔、课例、论文、等评比和交流。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1月——20xx年7月)

对课题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总结报告,召开课题总结会(举行音乐创新教学展示课)推广先进经验。

主要措施

(一)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是不受固有模式束缚而进行有创造性心理反应。就是鼓励学生以创新态度来对待学习,促使学生想得多、想得新、想得巧。所以改变传统教学方法,更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发展。

(二) 提高学生创新兴趣

1、巧设创新平台

当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创新兴趣时,使学生有了强烈创新意识,就该运用这个平台,借助于联想、灵感等思维方式,加以组合,从而使创新活动有可能变为现实。

2、体会创新乐趣

当学生体会到因为创新而带来成功和乐趣后,将追求成功, 由于音乐实践机会多,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逐步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能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创新,提出独特见解。因此,学生更爱上音乐课。

七、课题研究基础

1、具有一批有经验科研骨干教师。

我校有被市、县级认定多名“学科带头人”和“教学能手” ,有市、县级先进工作者,校级骨干教师,他们丰富教育经验和甘于吃苦、肯于创新科研精神都是完成本课题有利条件。

2、具有较浓厚课题研究氛围。

我校从领导到教师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并有多篇教科研论文获省、市、县级以上奖励或刊登;教科研骨干教师先后在市、县级评优课中获奖;有多名学生在市、县各项活动、竞赛中获奖。

当然,《小学音乐创新型教学研究》课题研究仍具有相当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认真学习同时勇于探索和创新,摸索出一条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课堂教学途径,使创新教育实施得以延伸和拓展;

八、完成本课题研究条件

1、人员保证:除了音乐组教师外,还有一些兼职语数骨干教师组成了课题组成员

2、学校保证:我校校长对教科研一直十分重视,注重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加强学校教科研人员配备。我校有多门学科都有课题在研究之中,教科研氛围浓。

3、物质保证:学校为课题组配备了相应硬件设施,每学期安排外出学习机会,提高我们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4、制度保证:我校建立了教育科学研究规章制度,要求课题组成员强化课堂教学。积极开展校本研究,结合课堂教学进行说课、听课、评课,积极反思总结经验及时交流。

5、经费保证:我校在经费不宽裕情况下,还拨出一定资金,应用到课题研究上来,保证课题研究正常进行。

九、本课题研究预期成果

1、研究报告及相关论文。

2、典型案例分析材料。

3、各阶段素质检测考核成级及相关材料。

十、课题承担者科研水平及分工

课题主持人解作慧老师,多次荣获县教育工作者称号。主持和参与过多个市县级课题研究,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作为教导副主任能更多地深入到教师教学实践中去,了解课堂教学实际与学生需求差距,协调广大教师参与有效课堂教学标准和评价体系研究,积极争取学校领导对课题研究支持。多年来,她围绕小学音乐创新教学,进行了初步探寻。

课题组长吕云霞老师,多次荣获县教育工作者、优秀辅导老师、艺术教育先进个人称号。作为校长办公室主任教学经验丰富,教学实绩显著。有很强教学研究和实践能力,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省市级论文评比中获奖或发表。

课题组其他成员平均年龄不足35岁,多为一线教学人员,业务能力强,具有很强理论知识和丰富实践经验,对科研有浓厚兴趣。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2

音乐是人类现实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让小学生们从小就有一定的音乐素养也是很有意义的。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课题的提出: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的热点问题,也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这就明确了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中也强调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系统中的一部分,对于小学生素质的提高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音乐课是实施音乐教育的主要手段,它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的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它的这些性质向人们说明了音乐课堂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有它的合理之处,但怎样让音乐课变得更加生动、有趣,让学生乐于接受系统化得音乐学习,这是我们现在应该做的。为了使小学音乐课堂更具现代化,更能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可以采用多媒体进入音乐课堂的方法,来使我们的小朋友们在轻轻松松的音乐课堂中学到丰富多彩的音乐知识.

二、课题的由来及研究的意义

多媒体技术有其独特的教学特性。它所传播的教学信息生动、形象、直观,能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对其分析综合,获得抽象的概念,形成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多媒体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拓宽学生的视野。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从而优化课堂教学。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1、多媒体技术在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是结合我国教育和现代媒体教学的实际,发现新的事实,探求其规律、原则和方法,建立现代媒体教学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指导现代媒体教学实践,以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人才。

2、通过课题实验研究,掌握大量的教育教学第一手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分析研究,逐步发现某些新的规律性的东西,以加深对现代音乐教育技术的认识。

3、通过课题实验研究,可以为课堂教学中多媒体运用有关理论提供新数据、新例证、新经验,并对新的理论进行验证,从而使课题实验研究有新的突破,逐步建立和完善现代教育媒体和技术的理论体系。

4、从课题实验研究中总结出来的理论再用于指导教学实践,教育教学质量必将得到提高,教育事业必将不断发展。

多媒体音乐课是通过多媒体电脑技术,把文字、音响、图像等多种信息媒体组合起来,进行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小学生抽象思维尚处在未形成阶段,而且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多媒体能够以生动的形象、多种媒体的综合使用来给小学生以感官上的感受,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一系列的优势,例如它可以增加音乐课教学的信息容量;通过用画面展示将抽象的音乐变得通俗易懂,使音乐形象化。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心情中学习知识,让学生乐于接受系统化的音乐学习。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的运用研究》课题,希望改变目前传统的音乐课传授模式的现状,丰富学生的情感生活,拓宽学生的音乐知识面,激发学生对音乐学科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一、课题界定:

音乐是人类现实思想和感情的表现与交流必不可少的听觉艺术,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音乐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和能力。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本身特有的感染力,通过声情并茂的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形式对学生形成刺激,能够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心理需求,进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索求知的兴趣和欲望。为了使学生更能容易的学习接受音乐知识,我们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利用信息技术多媒体来辅助音乐课的教学工作,使同学们丰富了情感生活,音乐欣赏的能力也不断的提高,同时也拓宽了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二、理论依据:

《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多样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从中受益。音乐课的全部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

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多媒体技术有其独特的教学特性。它所传播的教学信息生动、形象、直观,能为学生提供大量感性材料,使学生获得具体的经验,并对其分析综合,获得抽象的概念,形成对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理性认识。多媒体教学刚好可以利用其自身的特点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也能更容易达到教学的目的。多媒体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点燃学生对音乐的创作火花,拓宽学生的视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对发展学生智力、培养音乐的欣赏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学生通过多媒体音乐课程学习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持久兴趣,涵养美感,和谐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2、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使学生能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船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3、从小学音乐课堂出发,通过多媒体的教学使学生丰富情感生活,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调查、分析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小学音乐课堂的现状。

实施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个案研究,对小学音乐教学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分析学生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方面的需求。

2、多媒体教学管理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上的重要作用。

3、研究多媒体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地位。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

(一)研究过程:

参与对象:竹峪镇中心学校全体学生

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

1、提出小课题的立项申请。自己的选题,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

2、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寻找理论依据。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3月)

1、根据自己的研究设想进行具体的研究。

一是查询相关文本资料,并运用到自己多媒体教学当中,理论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研究多媒体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二是对自己所带学生的音乐知识能力掌握现状进行详细而深刻的分析,了解他们对音乐的兴趣之处以及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丰富的情感生活,并根据分析所反馈的信息,找到小学音乐课堂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方法。

三是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音乐课堂气氛,根据调查研究改进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充实音乐课堂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们在轻轻松松的课堂中学到自己想要学习到的知识。

2、做好研究过程中原始资料的记录、整理和展示,注重教学过程中一些有意义的细节,对细节进行反思和改善,反思存在的问题,撰写下一个阶段研究方案。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xx年3月-20xx年6月)

1、汇总研究成果。

2、撰写总结性的课题研究方案,接受课题研究专家的鉴定。

(二)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法、访谈、个案研究法、观察法等。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通过我实践和研究,希望探索出一些适合我校学情的音乐课的教学模式,在今后的音乐课堂教学中推广和应用,为学生以后学习音乐兴趣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学习的快乐开心,学习兴趣越来越浓。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3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节奏,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是音乐的生命。旋律离不开节奏,节奏却可以单独存在,一切音乐情绪都是以一定的节奏运动来体现的。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合理多样的节奏教学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接受,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增强他们互相倾听、协作合作的能力,还可以很好地调动、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感受、理解、表现能力,使音乐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学生未来的.音乐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二、小学音乐研究现状分析:

节奏教学具有代表性的是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他在音乐教学方面有两大独创:

1、声势活动,用最简单的身体动作发出各种有节奏的声音,如捻指、拍手、拍腿、跺脚等动作。感受音乐的织体美、和谐美。

2、歌朗读是他第二独创,这种方法最接近儿童的天性。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强调要结合语言的节奏,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奥尔夫的音乐教学法是完全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它一切从儿童出发,让儿童自己动手,完全打破那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这种教学法生动有趣,发挥了儿童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使儿童在音乐上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奥尔夫在音乐教育中提出了“节奏第一”的口号,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从节奏教学入手,会更加有利于我们的音乐教学,采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知器官,去感悟音乐,创造音乐,唤醒孩子们与生俱来的音乐本能,从而潜移默化陶冶情操。

2、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注意学生的实际特点,充分挖掘教材资源,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创造,在自己的空间里合作、学习。

3、将音乐与生活充分结合,使音乐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内容从感性入手,化难为易,使学生充分体验到音乐课堂的轻松与快乐,让学生的音乐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研究的内容:

1、歌曲教学中的语言节奏——按节奏朗读歌词。

2、贴近生活,抓住生活节奏。通过模仿、体验、合作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近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3、欣赏教学中为音乐伴奏,抓住音乐的节奏。

(2)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文献资料法

3、行动研究法

4、案例分析法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及时间安排:

本课题的研究时段为20xx年3月——20xx年2月,具体分为三个研究阶段:

第一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为实验研究的准备阶段。

第二阶段:20xx年5月——20xx年1月,为研究实施阶段。

第三阶段:20xx年2月,为实验研究的总结阶段。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4

一、选题评估

(一)研究对象

中小学音乐课

(二)研究目的

钢琴即兴伴奏是一门独立的音乐表演艺术,由于它的重要性不容易被理解,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而中小学音乐课上的即兴伴奏是调动学生对音乐爱好的一种手段,所以对大学师范类的音乐学生应该注重高音伴奏的培养。随着初、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执行,对对教师的综合能力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钢琴伴奏又恰恰具有实用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综合特点,搜易我认为此题具有很多值得探讨的地方,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本人发现已有一部分学者对其进行了研究,如徐向黎于20xx年发表在辽宁教育研究中的《关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键盘乐器教学改革的初探》王月萍参与编写的全国教师培训教材《音乐教学基本功训练》

(三)研究意义

目前我省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音乐基础较差的教师问题

(一)钢琴弹奏技巧不扎实,或者说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伴奏的最基本音型如和弦及转位的弹奏指法和触键方法都不明确,因此连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都成问题,更谈不上伴奏音型的丰富多彩。

(二)缺乏键盘和声及曲式等理论知识,在和弦序进方面没有规范的设计,甚至调性都不准确,在键盘上每个大小调最基本的Ⅰ、Ⅳ、Ⅴ级还不熟,在伴奏中左手只是跟着旋律音弹八度或单音,没有用和声来衬托丰富旋律的效果。

(三)伴奏音型掌握的少,或不能适当地应用,对于不同体裁风格的歌曲所应使用的音型分辨和使用的能力差,千篇一律所以应该重视中小学音乐课上的钢琴伴奏的的重要性。

二、选题研究现状评述

(一)与中小学钢琴伴奏直接相关的文献资料有龚耀年的《小学-音乐教材歌曲钢琴伴奏集》。辛笛. 编配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简谱钢琴即兴伴奏儿歌68首》李万军的《偏远地区小学音乐即兴伴奏水平急待提高》王燕如的《论音乐专科学生钢琴即兴伴奏》

(二)分析原因

钢琴即兴伴奏能力是真正衡量一个人整体音乐能力的重要标准之一,这种能力的普遍不足是乌兰察布市音乐水平(即包括中小学音乐教师,也包括高师音乐教育)参差不齐、整体偏低的表现之一,通过调查分析发现,我区目前中小学音乐教师钢琴伴奏能力在音乐课内的发展,存在以下问题:

1、观念问题

多数教师大都赞成音乐教师必须掌握钢琴即兴伴奏能力,同时也认识到钢琴伴奏能力的教师必备的一项教学基本功,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10%的教师认为操作起来很困难,此项效果会不会都不会影响教学效果,这就涉及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都有待于提高。

2、师资问题

(1)教师工作量大。学校教师与在校学生不成正比,每位教师每周上课节数为20--25节,这就还不包括每周的课外辅导。

(2)教师学历职称不尽如人意。

(3)由于教师队伍的整体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教师的专业基本功出现偏科现象严重,有的教师能弹不会唱,有的教师能唱不能弹,而有别的教师既能弹又能跳,大部分老师即兴伴奏能力差有待与提于高。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通过中国知网、以及其他途径查阅了大量有关本研究的文献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加工、汇总,使其成为论证研究最为有力的依据。

(二)调查研究法

通过对学校教师及其团队成员等面对面的采访调查,获得最直观的研究资料。

(三)比较研究法

以中小学音乐课为主体,使之与其他不同地区的音乐课程活动作比较,从而得出钢琴即兴伴奏有待于提高的原因。

(四)个案研究法

对西岗小学的音乐课进行调查研究

四、研究过程

(一)问卷调查,调查开始之前先设计问卷

(二)访谈

(三)交流听课

五、研究条件和可能存在的问题

(一)钢琴弹奏技巧不扎实,或者说没有经过正规的训练。

(二)缺乏键盘和声及曲式等理论知识。

调查中了解到教师在高校学校期间往往不喜欢学习理论,学校的教学理论也不高,教学质量有待提高。而部分中学教师在把毕业前在校期间没有好好的学习理论知识,所以在理论上缺乏,从而影响伴奏是的旋律效果。

(三)学习钢琴起步晚

大部分教师当初学习的时候都错过了学钢琴的大好时机,对于不同的伴奏音型不能正确的运用.然而在现在的教师岗位上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时间去提高钢琴伴奏能力,是我们要探讨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3月7日-20xx年4月24日,确定选题,查阅资料,撰写提纲;

20xx年4月25日-20xx年5月15日,撰写开题报告,答辩;

20xx年5月16日-20xx年6月30日,修改开题报告,答辩;

20xx年7月1日-20xx年8月30日,撰写论文初稿,交予指导老师进行修改;

20xx年9月1日-20xx年11月30日,对初稿进行修改,完成第二稿,交予指导老师进行修改;

20xx年2月-20xx年5月30日,完成定稿,论文答辩。

七、参考文献

[1] 约·霍夫曼:《论钢琴演奏》【M】,北京人民出版社20xx。

[2] 代百生:《钢琴教学法》【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3] 魏厅格:《钢琴学习指南》【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4] 《即兴伴奏使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4

[5] 张丽君 陆志成:《钢琴即兴伴奏教程》【M】河南大学出版社

[6] 高天康:《使用钢琴即兴伴奏编配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6月

[7] 王安国:《从实际到决策我国名校音乐教育发展》【M】花城出版社20xx年5月

[8]孙伟权 巢志钰:《键盘即兴伴奏指南》【M】上海音乐出版社20xx年1月

[9] 石峰:《音乐世界趣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3年3月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5

一、课题名称:《小学音乐课堂中电子白板运用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题研究的背景: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师不但要在音乐课堂上进行音乐知识教育,还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与审美教育。比如,在进行唱歌教学时,不仅让学生学会唱,还要运用白板技术对资源进行整合,把音乐歌曲所表现、描绘的美丽的自然风光、多彩的活动场景等都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从而体验到音乐中所包含的美。但是在教学实践中,这方面的运用与研究还相对薄弱。

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迫使小学音乐教学的内容要更为广泛。小学音乐课堂中课本加电子琴组合已经很难适应多角度、高层次的教学和互动教学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中有视听结合功能,把声与像合为一体,教学内容丰富且容量大,能很好地为教学服务。交互式电子白板就是现在使用较广的一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它的有效运用为课堂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供了技术可能和方便,为建立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奠定了技术基础。电子白板整合了现代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满足了时代发展的需求,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宠。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代表课堂教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这种全新的教学媒体能使教师提升常态教学,使教学自如,课堂和谐,帮助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的轻松和高效,为课堂教学增添动感和活力。

三、课题研究现状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指出:教育要跟上科学和社会现代化发展步伐,就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上世纪后期以来,我们经历了从黑板到书写白板、从书写白板到电子白板、从电子白板到交互白板三个主要阶段。从电子白板发展到电子交互白板,这是白板发展史上关键的一步,它不仅是教学技术的变革,也是教学手段的更新,更是教学理念的革新。

20世纪末,世界上有此国家已经开始普及电子白板的教学应用。其中又以英国最为盛行。在欧洲、美洲,有些国家也开始在教育中普遍采用电子白板。国外电子白板普及应用的实践表明:交互白板能与基础教育的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教学相整合。大量的研究成果表明:交互式白板有利于教师创设学生主动参与的情景,有利于开展引人入胜的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基于实施新课程背景下,电子白板在音乐课堂期待有新的突破!

三、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达到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根本性转变,提高教师的信息技能和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2、通过研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合理的使用电子白板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促进学生的整体发展。

3、通过研究,以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与素养为基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习主体参与性,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知识水平。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

研究主要内容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这是本课题的重点所在。从学科知识维度进行的研究来看,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着不同的教学策略,如欣赏课、表演课等,结合白板的功能,分别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也需要课题研究作出相应的解答,以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并以其多种功能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被逐步普及和推广,成为课堂教学的新宠。从一定意义上说,它代表了课堂教学技术发展的新趋势。

研究重、难点

围绕“有效性”来探寻基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从而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使课堂变低效为有效,变有效为高效,变高效为优质课堂。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查阅有关白板教学,了解、整理当前电子白板相关理论以及国内关于小学音乐课堂电子白板运用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包括他们的成效和不足,提出自己的见解。

2.调查研究法:通过调查、问卷、谈话等形式,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电子白板运用情况,掌握教学过程中白板运用存在的不足、困难及方法,为电子白板的有效运用打好基础,掌握第一手资料。

3.个案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状态下教学,有意识地搜集相关问题的个案和实例,为研究提供鲜活范本。

4. 经验总结研究法。在教学实践中,分析白板技术对教学的实际意义,总结实际经验中的规律,从而更好地改进自己的教学。

六、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从20xx年9月至20xx年8月,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1、前期准备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0月)。成立课题组,申请立项,明确分工,搜集、整理资料

2、具体实施阶段(20xx年11月——20xx年6月)。该阶段又分为三个具体的研究阶段:

(1)、20xx年11月——20xx年2月,调查了解本地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实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方案。

(2)、20xx年3月——20xx年12月,将电子白板教学引进音乐课堂,课题组老师进行课堂教学,集体对课例进行研讨,并作深入分析、反思、总结。

(3)、20xx年1月——20xx年6月,研讨交流,探索新方法、新发现,形成论文集。

3、课题结题阶段(20xx年7月——20xx年9月)。整理研究成果,申报结题评估验收。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1、负责课题的全面工作,课题申报,课题实施方案的策划、制定,课题实施的组织、管理、结题报告的撰写等。(江燕、倪世银)

2、摄影、资料收集与整理、课题相关报道。(许琳琳、陈金莹、周颖、潘姗姗)

3、会议记录、课题研究工作简报(张薇、李玉洁、刘苏燕)

4、理论学习指导、课题研究指导、培训研究人员。(汤晶晶、徐俊杰)

5、根据课题实施情况,开展研讨课活动,进行调查研究,形成研究资料(课例光盘、案例集、学生作品集等)。(课题组全体成员)

八、完成本课题的条件分析

(1)人员结构。

本课题由是肥西县小学音乐名师工作室成员及桃花镇中心学校部分音乐教师共同参与完成,他们都具有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以青年教师为主,肥西县教育局音乐教研员汤晶晶老师和名师工作室领衔人徐俊杰老师负责指导。

(2)设施配备。

最近几年,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完成了班班通工程、多媒体教室等教育设施建设,学校网站日趋完善,为保证课题实施创造了条件。

(3)科研手段。

主要采用“实践——反思——实践”的行动研究,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并把课题研究与平时的学科教研组活动相结合,保障研究,又实现了资源的交流与共享。利用信息技术定期开展研讨课进行探究并采用案例研究、座谈会等方式进行资料汇集。

(4)经费保障。学校为本课题的启动和实施提供足够的经费,保证课题的正常开展。

九、预期成果及成果的呈现形式

1.教师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增强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多元化。

2.学生音乐素养得到提升,对音乐课充满兴趣,提高课堂教实效性。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6

一、课题名称

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音乐素养的策略研究。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当前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推进素质教育已成为时代的呼唤,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这项复杂的社会系统过程中,作为学校教育基本组织形式的课堂教学,如果培养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是我们音乐教师当前的首要任务。我们要帮助引导学生从理论法学习、创造、发展音乐,挖掘音乐的真理与魅力。培养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外部事物叫深层的感悟能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此项研究,不但是提高教师和学生素养的需要也是新型社会下学校发展的需要。

三、课题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本课题,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通过研究这一课题,加强音乐理论教学,在教学中要求教师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达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提倡健康音乐的学习与欣赏,提高音乐教师的素质,发挥音乐教师的主要作用。

四、课题研究内容

1、研究有效的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多元文化的教育。

2、研究整理挖掘有利于学生发展的优秀音乐资源,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加强学生审美素质教育,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策略的有效性。

3、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的现实意义。

五、课题的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的方法:问卷调查统计法、个案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行动研究法、案例研究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第一阶段:

1、明确实验目的,搜集相关资料。

2、制定研究方案,组织研讨。

3、通过认真学习,观看《音乐课程标准》等书籍。

提供研究参考、借鉴。

具体时间为:20xx年9月-20xx年10月。

第二阶段:

1、抽查,了解围绕课题在所教班级实践操作。

2、分工明确及时展开研究工作。

3、同课头研讨、展示,兑现分析。

4、结合第二课题开展兴趣小组活动进行展演。

具体时间为:20xx年10月――20xx年12月。

第三阶段:

1、围绕教材开展一系列与课题相关的音乐教学活动。

2、课题归纳总结。

3、收集,整理资料对课题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撰写课题报告。

4、定期学习交流,互相听课,组织艺术实践活动。

5、总结报告。

具体时间为:20xx年1月――20xx年6月。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

传统教学形式与现行的教学模式的碰撞,学生及社会思想的改变,课题的研究会有一些困难,但是课题经过一年的研究,学校领导的重视及各项配合再加上全体课题组人员,相信一定客服各种困难,取得良好的成绩。我们也将此研究报告及课件,调查结果,课案,表格等形式把结果予以展示。

下载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音乐课堂实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 小学音乐开题报告1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以游戏的形式,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玩中练是完成体育教学目标,促进学生身心和谐......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努力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教育公平;正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 开 题 报 告 富平县漫町初中 田 江 寿 2012年12月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 开 题 报 告 漫町初中 田江寿 一、课题研究的背......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裴家堡初级中学 刘明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课改以来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轮课程改革的热潮......

    《文言文课堂创新研究》开题报告

    教研课题开题报告 课题编号:SJHYBKT2013024-14 课题名称: 文言文课堂创新研究 课题负责人:行政主持:别永娟 学术主持:李青宁 课题成员:关雪侠、刘娟、贠静莉、姚彬玲 一、课题研......

    小学数学课堂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开题报告 小学数学课堂开题报告1 本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练习研究》于10月向河南省教育学会申报立项,经河南省教育学会评审,准予立项,并被列为河南省教育......

    小学音乐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音乐课题开题报告 小学音乐课题开题报告1 一、课题名称:《小学音乐课堂中电子白板运用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课题研究的背景: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

    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课题研究开题报告1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节奏,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中音的长短、强弱的组织形态。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节奏则是音乐的脉搏,是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