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的生成策略(共5篇)

时间:2019-05-13 03:24: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的生成策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的生成策略》。

第一篇:基于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的生成策略

基于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的生成策略

文章来源自 3 e d u 教育网

识字与写字作为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历来都是语文学习的一项重要任务。基于近年来有关识字写字教学的调查研究,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识字写字教学的批评与建议,同时积极吸纳传统语文教育识字写字教学的经验,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工作组对《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标实验稿》)中“识字与写字”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修订共计20余处,主要分布在“学段目标”“教学建议”“评价建议”和“附录”中。现将几个热点问题说明如下:

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愿望和独立识字的能力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文化物化的成果,是民族心理积淀的成果。从小学开始就应该培养学生喜欢汉字的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逐步感受到汉字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价值与意义。但是,这些内容不应该简单地作为口号,向学生灌输或强迫记诵,而应该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学习识字、写字的过程中。另外,应该让学生逐渐感受到学习汉字对自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性,只有意识到学习汉字的价值和意义,才能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汉字的愿望。当然,这需要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要让学生直接感受学习汉字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的作用和价值,也要让他们逐渐感知汉字本身的魅力,而这些都是简单的说教不能够奏效的。因此,《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2011年版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和“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一学段),“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第二学段)。这样的目标与原来仅仅注重识字与写字的知识和技能的目标是不同的,培养学生对汉字和汉字学习的态度与情感,其价值本身就异常重要,而不是仅仅局限在为了解决学习汉字的动力问题。

在识字教学中,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体会和认知,以及识字方法的尝试和探索。因此,不能把识字数量的多少当成识字教学的全部目的,也不能将其当成衡量一种识字方法是否有价值的唯一标准。识字教学不是教学生识了字就算完成任务,学生能否自己独立识字才是关键。《2011年版课标》对此有明确而连贯的要求:第一学段,“学习独立识字”;第二学段,“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第三学段,“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第四学段,“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

一些识字教学实验单纯追求识字数量,并以此作为互比高低的标志,实际上也走入了误区。短时期的识字量是显性的,而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识字方法的掌握等则是隐性的,也是一时难以评判的,而正是被忽视的后者决定着学生以后识字能力的发展。同时,由于自主识字能力的发展,学生识字的范围得到拓展,不再局限在课堂和教材,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也可以学习识字。因此,传统的识字教学评价观念也要相应地转变,在重视学生识字兴趣和方法等的同时,要注意学生识字能力发展而产生的差异。随着学生识字兴趣、方法和能力的发展,每个学生都会根据自身的客观条件和实际情况自行拓展识字的范围和数量,即使同一班级的学生,差异也会很大。如果全体学生还在一个固定的识字数量范围内比高低,这种“一刀切”的评价必然忽视学生识字的个体差异,甚至扼杀学生潜能的发挥。

最近几年,人们对于小学语文写字教学功能的认识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逐渐意识到写字的过程不能简单地等同于掌握写字技能的过程,写字在学生语文素养形成过程中具有基础性作用。人们往往简单地把书写汉字的目的等同于为了有效地进行书面交流而必须掌握的技能。如果仅仅停留于这样的认识,就会在实际教学中产生偏失,例如为了技能的形成而反复训练,增加学生的负担,甚至有的教师把要求写多少遍生字当成惩罚学生的手段。或者与此相反,产生轻视的态度。必须认识到写字与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关系、写字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的关系,而不应该简单地将其当成一项技能。写字的过程不仅是掌握字形的过程,同时也是体会和认识民族文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中华民族文化的理解。另外,写字可以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审美能力。

关于“认写分流”和“先认先写”

《2011年版课标》在具体陈述“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时,明确提出“认识”和“学会”两种不同的目标,继续体现了“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理念。

以第一学段为例。《2011年版课标》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这样的要求,明确地体现出了认、讲、写、用不是同步发展,而是重在保证一定的认字数量,以使学生在二年级末实现独立阅读成为可能。事实上,“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外在客观推动力正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要。学生开始学习的强烈欲望是能够尽快阅读,但是如果识字速度很慢,识字量很少,根本无法实现阅读的要求,时间拖得越长,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要求就越无法满足,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只能先解决认字问题,尽可能快一些认识一定数量的字,从而能够初步形成阅读能力。根据这样的现实需要,开始阶段以认为主,在讲、写、用方面的速度放慢。例如对一个字字义的理解会在多种语言环境的阅读过程中逐渐发展,而试图通过一次学习就完全解决理解字义的问题是不可能的。另外,学生读得多了,自然有表达的要求,去写去用。与此相反,每学一个字都要达到认、写、讲、用,其结果必然是相互牵制,互扯后腿,只能是一齐放慢速度。

“认写分流”和“多认少写”是符合汉语言文字自身规律的做法,它汲取、继承了传统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传统语文教育在识字写字方面的教学经验是分进合击,即不追求认、讲、写、用的一步到位,而是四者先是各走各自的路,到了一定程度才合而为一。“认写分流”是根据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作出的选择。

《2011年版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了“多认少写”的教学原则;—“低年级阶段学生识字量与„会写‟的字量要求有所不同。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语文课程标准的发展历程及多年来识字写字教学经验都表明,越是力图把识字的认、写、讲、用同时推进,越是在削弱、忽视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为了切实扭转多年来形成的每学一字必须达到“四会”的教学观念和做法,《2011年版课标》中“多认少写”的理念是鲜明的,多认是为了尽快阅读,少写是为了以后能够写好、写快,从而真正提高识字写字教学的效率。

《2011年版课标》在“多认少写”基础上还提出“先认先写”的理念。也就是说,附录4《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300字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一直以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对具有不同教学难度的字,在不同教学阶段,教师往往采用同样的方法平均用力。比如,每学一字一概要求学生抄写十遍甚至二十遍。而实际上,不同的字学习难度不尽相同,不同的学习阶段识字写字的难度也不相同。针对这一现实状况,《2011年版课标》推出的《基本字表》集中了300个“构形简单,重现率高,其中的大多数能成为其他字的结构成分”的字。这些高频字里面包含汉字的各种笔画类型和基本间架结构类型,《基本字表》中的300字是低年级识字教学的重点。

“先认先写”基本字的理念符合汉字学习的规律,反映出对传统识字写字教学经验的借鉴。传统写字教学遵循自己的程序,开始练习写字先写“上大人,丘(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仁,可知礼”。根据现有的资料(包括敦煌遗籍),一般认为这个专供童蒙练习写字用的教材大约从唐代就开始流行了。之所以流传至今,是有其原因的。“古人先教孩子们写那似通不通的„上大人,孔乙己……‟干什么?那是在练习基本笔画,基本部件,基本结构,为写复杂的字练基本功做准备呢!”[1]这正是古人经过长期的摸索,逐渐积累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非常值得我们在今天的识字写字教学中学习和借鉴。

下调认字量,确定字种

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从来都是对字量作规定,对字种没有明确规定。由此,不同版本的语文教科书在处理字种、字量的问题上也就呈现出很大的差异。《2011年版课标》对识字量和字种的规定有突破。一方面,在“阶段目标”中适当降低第一学段的识字量,即由“1600~1800”降为“1600左右”。另一方面,在国家语委和有关专家组的支持下,在“附录”中新增了两个字表:《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附录4)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常用字表》(附录5),它们将为教材及教学中字种的选择提供依据。

对于识字量的确定,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长期以来的语文教学经验;二是根据定量的统计,看多少识字量能够覆盖学生的日常读物。

各个时期的识字教学积累的经验值得很好地借鉴。传统集中识字读物《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三种合起来的总字数是2700多,剔除重复字后得字种1462。考察各时期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不论要求达到什么程度(认识、掌握、学会),除1992年之外,小学低年级的认字量大多都在1500至1800,与传统语文教育的经验基本吻合。另外,根据一些机构的统计,常用的3500字,其中1000字占当代出版物的88.6%,2000字占当代出版物的97.4%。

从上述这些教学经验和统计数字可以发现,学生认1600~1800字,占当代出版物的90%以上,这就为阅读创造了条件,可以基本满足阅读的需要。因此,《课标实验稿》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2011年版课标》为什么要降为1600呢?这是因为经过10年的实践之后,我们发现,认识1600和认识1800,虽然相差200个字,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显着的差异。认识的字越多,只意味着阅读读物时遇到的生僻字会越来越少。统计结果也显示,多认的字占当代出版物的百分率越来越低,也就是说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所认的字对阅读帮助不是很大。从效率的角度讲,也不应该这样做。因此,《2011年版课标》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只强调认1600字左右的最低要求,这是保证学生能够尽快阅读的参考底线。

写字质量与写字数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量”的降低,在一定程度上是为“质”的获得提供保障。根据写字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在开始写字阶段,应该注重的是基本功的培养,注重写的质量。要求写字的数量不代表学生真正会写的字的数量。如果打好基础,学生会写的字可以远远超过要求写的字。否则,急功近利的思路和做法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会写汉字数量的降低,为学生打好写字的基础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学生可以摆脱疲于奔命地学写新字,把节省出来的时间和精力用在写字的基本功上。按照《2011年版课标》的要求,认字取1600个,写字取800个,第一学段平均每学期认字400个,写字200个,这样推算,平均到每个教学周的认字量和写字量其实并不会给学生造成负担。

另外,对低年级学生写字的要求也不能过分地拔高,一方面做不到,另一方面也容易误导实际的教学。1992年语文教学大纲对低年级写字的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以及“会按照田字格里的范字写字”。这些要求存在以下三个问题:第一,要求掌握笔顺规则,容易造成教师和教材过于注重讲解笔顺规则的知识。然而要求学生记住或背诵这些知识,并不等于学生会按照笔顺规则写字。另外,既然是规则性的知识,相对而言应该严谨,一般的笔顺规则没有问题,但是有些字的笔顺出现了例外怎么办?第二,掌握间架结构,也容易产生注重间架结构知识的倾向,同时汉字的形体结构也较为复杂,掌握汉字的间架结构是不太容易的,最多也只能是基本的间架结构。因此,《2011年版课标》要求“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强调在写字的过程中按照笔顺规则写字,并关注所写字的间架结构,及其安排、搭配的合理与匀称。注重写字过程中的指导,重在书写行为,而不是写字知识。第三,明确提出按照田字格的范字写字,会造成所有教材和教师都要求学生使用田字格。开始写字时让学生有所依傍是可以的,但是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如果要求只是在田字格里写,必然会不利于其他方法的探索和实验,这从最近几年各地的实验也得到了证明。因此,没有必要对此提明确的要求。另外,1992年语文教学大纲三年级写字要求“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这样的要求也过高,学生通过两年的学习对书写单一的字才刚刚开始熟练,还很难照顾到行款问题。为此,2011年版课标第二学段的要求是熟练地书写,第三学段才要求“行款整齐”和“有一定的速度”。这样的要求变化,也是强调写字基本功的表现。

此外,与《课标实验稿》只在第一学段的“目标”中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做法不同《,2011年版课标》从第一学段到第四学段始终强调“写字姿势正确”和“有良好的书写习惯”,就是因为现在孩子的写字姿势存在严重的问题,甚至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

汉语拼音教学目标明确“工具”特点

自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八条规定:“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汉语拼音方案》作为拼写和注音的工具。《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初等教育应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课标实验稿》在这个法规的基础上,确定了汉语拼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定位。经历了十年实践的检验,《2011年版课标》秉持了《课标实验稿》的提法:在总目标中明确“学会汉语拼音”的要求;在阶段目标中,没有把汉语拼音和识字与写字、阅读等并列,而是放在了“识字与写字”部分,强调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和查字典,即汉语拼音与识字之间的关系仅仅如此,同时也避免产生与阅读、写作进行联系的节外生枝的理解。不难看出,课程标准对汉语拼音的定位更加明确了其作为工具的使用价值。

理解汉语拼音作为识字、学普通话的工具,需要注意两点。第一,对于识字而言,汉语拼音仅仅是帮助性的工具,绝对不能代替识字。在教学中,对于常用字除了要读准字音外,还要理解字义,学会书写和运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汉语拼音读准字音,也可以通过学习环境读出字音,例如根据教师、同学、家庭成员等读出的字音来实现。学生在学习汉语拼音之前的识字如此,我国千百年来传统语文教学的集中识字也如此,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字形和字音的对应问题。另外,汉语拼音也不是完全解决学生在没有学习环境的帮助下独立读出字音问题的唯一途径,学生还可以根据一定的语言环境和在一定识字量的基础上总结出来的规律猜测、推想生字的读音。尽管有时难以猜测,但是这恰恰是学生实现独立识字必然要走的过程。学生识字,应该紧紧围绕着汉字,尽可能地消除其他干扰因素。如果不适当地强调汉语拼音的作用,对于汉字的学习有时会产生消极影响。汉字与拼音文字毕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汉字所负载的信息远远多于汉语拼音。在识字的过程中,如果只是获得语音的信息无疑是巨大的浪费,或者说走了弯路,不符合汉语言文字的规律。第二,对于学习普通话,汉语拼音的工具特点更为明显。作为拼写普通话语音工具的汉语拼音,其作用与功能是正音。如果是把读拼音当成普通话的学习,实际是本末倒置,但是在教学实际中这样的现象却很多。因此,要准确地把握汉语拼音在学习普通话过程中的作用,不应该对其盲目地夸大或者过分地忽视。

基于上述认识,《2011年版课标》在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中,提出了汉语拼音学习的具体要求:“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学习目标定位在“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而不是“默写”;要求“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而不是“背诵”;要求“准确拼读”音节,而不是“直呼”音节这样设定要求,正是因为只把汉语拼音作为认读汉字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立足于“用”,起一个辅助的作用,突出其作为工具的使用价值。除此以外,不再有烦琐的知识要求

第二篇: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和反思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目标,对实施和改进识字与写字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左右个常用汉字(小学阶段为3000左右个,编者注);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二、识字与写字教学的阶段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阶段目标中指出,第一学段(一 ~二年级):(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体会汉字的形体美。(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左右个会写。(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字帖。(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左右个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字,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解读

“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渗透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行动策略,我们从结构、内容两个方面去解读。

1.在目标结构上,《语文课程标准》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个层面,有层次地提出了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

(1)总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和要求。①学习汉语拼音:要求“学会汉语拼音”。②学习普通话:要求“能说普通话”。③识字:“认识常用字”,达到“3000左右个”。④写字:要求“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速度”。目标对识字与写字,包括汉语拼音、普通话学习的基本要求和精神是:“学会”,“认识”,“能写”,“能说”,1 注重的是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和实际运用。这些要求,既明确适当,又具有弹性,比较符合学生学习和认知规律。

(2)阶段目标从三维角度贯穿和落实总目标的任务和要求。如:第一学段共提出6项目标,其中包括了识字的兴趣、习惯、能力、方法、态度等。这些目标正好体现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设计,有很强的操作性。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是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就总体而言,它表现出学习阶段的九年一贯设计,语文知识能力素养的和谐发展,学习领域的有机交融,课内外的相互紧密联系。就阶段性来说,它表现为合理的分段要求,自然的渗透衔接,有序的内容安排。这种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促进了纵向的知识能力发展与横向的综合素养提高,形成的是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科学实施框架。

2.在教学内容上,识字与写字目标依据小学生的实际和汉字识、写规律,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重新确定了汉语拼音的功能地位。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把汉语拼音定位在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三项功能上。《语文课程标准》不再把“帮助阅读”作为汉语拼音的重要功能,只把它作为认读汉字音节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这样一来就降低了教学要求。比如:把“熟练地拼读音节”调整为“准确地拼读音节”;把“默写声母、韵母”调整为“正确书写”;把“默写字母表”调整为“熟记”,删去直呼音节的要求等。这种定位和调整,更符合儿童学习的实际,有利于大面积达成汉语拼音的基本教学要求,有助于改变拼音教学内容过多,时间过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的状况,突出了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2)分层次提出了识字和写字教学的要求。目标不仅把识字作为一 ~二年级教学的重点,明确提出识字“量”和“质”的要求。“量”的方面,第一学段任务最重,第二学段次之,第三学段较少;“质”的方面,提出“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掌握了识字的基本知识,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就为以后学生识字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贯穿的指导思想是“认写分开”和“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分散了学习难点,减轻了学习负担。“多认少写”意在多认字,少写字。这样有利于儿童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以便及早进入语文的阅读阶段,给学生提前打开一个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

为此,识字写字目标提出了“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这类字不抄,不默写,也不考。要求“学会”的字,达到会读,会写,懂得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逐步做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即可。

(3)更加重视写字教学,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写字教学,明确指出写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笔顺、结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弘扬祖国文化,培养民族精神。为此,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特别提出了写字的要求。

总目标的要求是:“正确工整”,“有一定速度”。所谓“正确”,是指把字写对,不写错别字,不写不规范的字,不生造字。所谓“工整”,是指把字写得整洁,美观,书写认真,不潦草,不马虎,不歪斜,偏旁部首位置要恰当,比例合适,结构匀称,行款整齐,字迹清楚,一丝不苟。所谓“有一定的速度”,是指在规范认真工整的基础上,要求书写达到一定的速度。

阶段目标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有梯度有层次地为写字教学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从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到书写技能的要求,再到审美情趣的培养都作了详尽安排,而且,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各学段又有不同的侧重。

问题探讨:

不少老师在谈到识字目标时,认为识字和阅读、习作不一样,它的任务很单纯,就是认识汉字。在“三维”目标中,只有“知识和能力”目标是实的,比如识字数量便于操作,也容易落实,其他目标都比较虚,无法把握和落实。你认为是这样吗?请写出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一年级汉语拼音与识字写字教学目标及策略

一年级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教学

目标及策略

老师们:

下午好!

今天我们交流的内容是《一年级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教学目标及策略》。我们将围绕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写字教学来着重谈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的教学要做成什么样?”(即:教学目标)这是一个导向性的问题。只有熟知教学目标,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才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怎样去做?”(即教学策略)这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教学方法来源于实践,好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践检验,富有实效的方法。我相信,老师们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就能够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

从接到这次培训任务,我就开始把平时从各种渠道搜集到的一些教学资源以及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教学经验进行归类和整理,接下来,我将和老师们分享。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教学启示。讲得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课标解读。

首先,让我们对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包括汉语拼音)课程目标作了解和分析。

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分析。1.横向目标,渗透三个维度。

识字写字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者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提高,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知识与能力: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过程与方法:

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一个人只有在有了良好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时才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它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此外,还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才能水到渠成获得知识与技能。因此,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是目光短浅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2.纵向目标,体现连续和渐进。以写字要求为例:

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学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第三学段: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老师只有对现在要做什么,以后要做什么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才能轻车熟路、运筹帷幄。3.对比分析,了解重点。

从新课改以来,教学在取得显著改善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才会有一次又一次地修订,每一次修订都会针对当前问题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课改中修订的内容作深入分析,有利于扬长避短。新课标与之前相比,在识字写字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识字写字量有所降低,从认识1600-1800个,降低为认识1600个左右;从会写800-1000个降低为会写800左右。

对写字的要求有所提高。在新课标实施建议部分针对写字提出: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老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二、汉语拼音教学建议。

(1)学前准备。在学习汉语拼音之前,应结合书中入学教育的几幅插图让学生简单、直观地了解语文学习的好处和作用,再告诉学生汉语拼音就是来帮助我们学好语文的一位好老师。我们得先把它请回家,才能轻松快乐地学语文。

(2)教学形式。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体的、直观的事物易于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便于他们记忆储存。因此,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听故事、念歌谣、编口决、做游戏等都是很不错的方式。

声母、韵母的学习,主要采用创设情境、观察插图、练习说话,指导发音,形象记忆,练习书写的步骤进行教学。

拼读的训练,主要采用看图感悟方法、老师示范拼音、学生模仿练习、游戏强化训练、尝试拼读识字的步骤进行教学。

(3)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巩固课内所学,形成生活处处皆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做字母卡片、给自己做拼音名片、给教室物品贴上拼音标签、换张拼音课程表发拼音鼓励卡等都是都不错的方式。

(4)对拼音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容易出错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老师要预见性地指导,要让学生第一印象深,回忆时有所凭借和方法技巧。如:声母q、b、p、d的辨认。以下案例供老师选择和参考: 动手做一做:一根小棒一个圆圈,动手做一做q、b、p、d,边做边背口决: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左下半圆ddd,左上半圆qqq;

游戏“猜拳”:左手右手顶呱呱,左手b右手d,两拳相对念bd,左下p右下q,两拳相对念pq;

形象记忆:天线上拉听广b,手拿红旗上山p,dddd是马蹄,q是气球线朝下。

拼音教学中,像这样的教学难点,还有很多:如介母u和ü的区别;形近字母ei和ie,iu和ui,音近字母in和ing,en和eng;ü上两点省写原则等,都需要老师们多想办法,运用教学技巧,突破这些教学难点。

(5)教学中还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如:学习完单韵母,要进行简单复习,我们一共学习了几个单韵母?你能背出它们吗?

又如:声母最后一课情境创设:你们看!声母列车开来了,上面坐着哪些声母宝宝?你们能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最后四个声母宝宝送上车吧!

学习复韵母之前,先做“看口形,猜单韵母”的游戏,有助于帮助学生发复韵母时从前一个单韵母向后一个单韵母滑音。

学完整体认读音节,让学生来观察观察整体认读音节有哪些特点?学生会发现,它们要么后面跟小i,要么前面加大y,只wu例外,非常便于学生记忆。

(6)学习汉语拼音除了帮助我们识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能说普通话。因此,老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说普通话的氛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地方音对学习汉语拼音带来的影响,有学有练,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7)拼音认字、拼音读词、拼音读儿歌打破了拼音学习的枯燥和乏味,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练习带调拼音,树立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汉语拼音部分中的情景图和儿歌帮助学生尽早地借助拼音识字学词、读句读文。

三、识字与写字教学建议。1.“识”与“写”说明。

对于“识”与“写”,我们首先要进行一个简单地说明。用两个词来说它们各自的要求。那就是“再认”和 “再现”。一个汉字不管它出现在任何一个语言环境中,你在没有其他的凭借情况下,轻松地读出该汉字字音,了解其基本意义就是“再认”。而“再现”要求要高一些,须达到在无任何凭借的情况下,在脑海中或其他媒介物上显现出该字的字形,并且做到准确无误。老师切不可把“识”与“写”混为一谈,同等对待。

正确认识识写分开。教材在安排识字写字教学内容上,遵循了多认少写,先认后写,识写分流的原则。这主要是为了减小识字难度,加快识字速度,使学生尽早完成进入阅读的飞跃。不要为了提高所谓的教学成绩,想当然的给学生增加难度。比如:要求识的字也要求写,还要听写等。这样不但造成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更是重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学生学习和发展,对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2.识字教学建议。

(1)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借助拼音读准音,通过观察记清形,去除拼音再试读,练习组词知含义。

(2)第一印象要深。所谓“一见钟情”的效果学习生字。老师要尽可能地创设一些学生乐于接受、意想不到的方式把生字“放大”摆在学生眼前。

(3)加强复现。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的道理。

(4)渗透识字方法。音、形、义合一的识字方法是最有效的方法。如:生字“飘”:“西+示+风”加一加的方法与“风吹门票,飘走了”的识记方法相比,前者只记清了形,而后者却把音、形、义一并识记,形象又便于记忆。

(5)激发识字兴趣。以各种形式组织识字活动。如:游戏、猜谜、我做你猜等方式。

(6)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识字教学方式。分散识字、随课文识字、集中识字、归类识字等。

(6)课外识字值得关注。

(7)尽早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3.写字教学建议: 严格要求、耷实基础。规范示范,模仿训练。当面练习,及时指导。平台展示,以赛促练。书法知识,适当灌输。

第四篇: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奠定了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样也是今后学习的一个基础,因此,小学语文的识字与写字教学尤其重要,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总结了如下几点见意:

(一)关注发展规律,形成扎实的识字写字基础

1、学好汉语拼音。汉语拼音只是汉语的音标。它本身并非语言符号,学汉语拼音不应成为目的,目的是会读字音。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了不认识的汉字,能借助于汉语拼音掌握字音,汉语拼音的作用就完成了。儿童一入学,最渴望的是以字形为凭借进入汉字阅读。所以,课程标准削减了汉语拼音的功能,降低了汉语拼音的学习要求。如果将汉语拼音学习的要求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学会拼读音节”,目的仅在于”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从这个认识出发,我们不要拔高学习要求,够用即可;同时要注意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增强学习汉语拼音的主动性,维持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增强汉语拼音学习的实用性,在学以致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创设情境,予以强烈的刺激。形象化是儿童思维的主导方式。汉字形体的图画性、字理的会意、象形、指事、形声又与儿童的思维相适应,这就有利于借助于多种媒体创设生动的识字情境,突现汉字形体的美、字理的趣和字音的多变。只有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才能留下难以磨灭的第一印象。这就需要我们以教材为凭借,创造性使用各种手段,给学生创设能充分展示汉字形体美、音韵美、字理趣的情境。

3、充分激活学生的经验。已有的汉语语境给学生以丰厚的汉字经验,这是识字教学的巨大财富。如果承认学习是学生经验不断丰厚的过程,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对学生已有汉字经验的调动。所学的汉字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见过,或某个部件是学生熟悉的,具体到字音与字义更是耳熟能详的。我们不能另起炉灶,而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经验,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拙为趣。

4、在运用中复现巩固。有了汉语拼音这个够用即可的拐棍,以生动形象的识字情境给学生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又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予以内化,识字教学是否可以完成了?不是的,还需要在实践运用中通过不断复现予以巩固、扩展、深化,最终达到灵活自由地存取。学生言语实践中出现的错别字、误读音,往往是一些学过的生字,证明识字不是一次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给学生创造运用所学生字的机会,让学生多次认识,多次学习。复现是最好的巩固方法,运用是最终完成识字的必由之路。

(二)关注情感体验,培育自主识字写字的动力

1、突现汉字图画美的特质,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学习材料自身的丽质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第一要素。如果说汉字形体的繁杂是识字的最大障碍,那么,汉字固有的图画美、意境美又是识字的最大优势。繁杂只对外国人学习汉语构成障碍,对汉语环境下成长的中国儿童算不了什么。图画美、意境美、理趣美的优势是外国人难以理解的,而对中国儿童却一点就通,一拨就能心领神会。当教学充分展示、利用了这些丽质,识字兴趣必将盎然,汉字情感必然纯正。所以,在识字中要展示汉字的图画美,阐释汉字的意境美,揭示汉字的理趣美,更要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图画美,感受汉字的意境美,参悟汉字的理趣美,逐步形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在写字教学中要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形体美(读帖),拷贝汉字的形体美(描红),表现汉字的形体美(写字)。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深厚宽广的汉字功底,既能参悟字理,又能表现字形。

2、以成功的识字过程,确立学生识字的自信。学习过程的成功是维持、强化学习动机、内驱力的关键要素。感兴趣的事很多,但兴趣往往只限于兴趣,难以形成自信,甚至于最终失去兴趣,因为过程是失败的。兴趣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兴趣只限于有趣时候。只有学生能快乐地识字,成功地识字,才能有识字的自信。识字失败可能因为负担过重,难以承受;也可能由于方法机械,缺乏个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识写分开”,低年级“多识少写”的原则,不要任意拔高要求。满足了自己的虚荣,放任了自己的随意,学生苦不堪言,就会消极怠工,甚至于破罐子破摔。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让学生感到识字的快乐;指导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地识字,让学生感到识字的乐趣;给学生创造运用汉字的机会,让学生感受识字的有用和自豪感。轻松的、快乐的、有用的识字过程,必能使学生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新一轮识字活动。

3、玩中识字,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带学生进入“快乐园”,满足他们好玩好动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始终保持愉悦的心境,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形声字时,根据汉字形声字的特点,教师可以把一些偏旁和独体子写成许多卡片分给每个学生。大量的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教师启发学生用音形结合的方法学习这些形声字。例“妈、奶、娘、姑”等他们都是女的,所以都有表意的“女”字旁,但这些字的右边分别为表音的“马、乃、良、古”字旁,其读音跟“妈、奶、娘、姑”的本身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这样使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尽量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在理解这些形声字时,再让一部分学生出示手中的卡片“找朋友”,指名学生说出这些“朋友”的读音,又使学生记清了这些字的组成。

此外,用顺口溜,儿歌等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去掌握生字,寓教于乐,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从而体现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既提高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三)关注习惯养成,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1、主动识字的习惯。课内识字是有序的,但识字还有无序的一面,那就是课内外随机、自主的识字。如果学生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识字,那识字将是高效的。主动识字的习惯也需要严格训练。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见一个字识一个字,不放过一个生字,还要让学生见一思十,识一个字想想与之相类的还有哪些字。当识字成为一种习

惯,识字教学的目标才算真正完成了,或者说有了一定的高度。

2、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习惯。如果所有的字都需要别人来教,那识字必将是有限的、低效的、缺乏张力的。如果学生能运用字典独立识字,识字教学又上了一个台阶。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个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翻一翻字典,会读了、理解了,学生必是自豪的。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摆脱教师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还需要我们促使学生勤于乐于使用字典,最终形成有益终生的一种习惯。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将字典作为一种须臾不离的学习用具,把识字的任务作为皮球踢给学生,教着,引着,甚至逼着学生查字典识字。

3、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教师应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识字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持久的任务,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随时提醒,及时纠正。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可以教学生读一首《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一尺一拳距离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心要静。”

培养学生认真的写字态度也非常重要。学生必须按照教师所教的写字方法认真写字,做到一丝不苟,始终如一。但是,不能急于求成,应该逐步提高要求。先要求学生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再要求行款整齐,逐步提高写字速度。良好的书写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耐心细致地知道学生反复练习。学生一旦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书写习

惯,必能终生受益。

写字是巩固识字的过程,更是接受汉字文化的过程。我们不能过多地强调前者,以大量的书写泯灭学生书写的兴趣。写字教学应求精求有效,在少写中培养学生的书写素质。”提笔既是练字时。”习惯必须从坐姿、握笔等点滴抓起,以一贯之。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在严格的操练中才能逐步形成。对此,教师不能心太软,更不能有松懈之心。严师出高徒,用在这儿是十分恰当的。专门的写字要严格,作业书写要严格,课中写几个字或课后写字也要严格,甚至于其他科作业也要严格要求。

第五篇: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策略

小学语文字词教学策略

——识字与写字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识字与写字教学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奠定了小学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样也是今后学习的一个基础,因此,小学语文的识字与写字教学尤其重要,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总结了如下几点见意:

(一)关注发展规律,形成扎实的识字写字基础

1、学好汉语拼音。汉语拼音只是汉语的音标。它本身并非语言符号,学汉语拼音不应成为目的,目的是会读字音。当学生在学习、生活中有了不认识的汉字,能借助于汉语拼音掌握字音,汉语拼音的作用就完成了。儿童一入学,最渴望的是以字形为凭借进入汉字阅读。所以,课程标准削减了汉语拼音的功能,降低了汉语拼音的学习要求。如果将汉语拼音学习的要求归结为一句话,那就是”学会拼读音节”,目的仅在于”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从这个认识出发,我们不要拔高学习要求,够用即可;同时要注意学习形式的多样化,以适应不同学习方式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增强学习汉语拼音的主动性,维持学习汉语拼音的兴趣;增强汉语拼音学习的实用性,在学以致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创设情境,予以强烈的刺激。形象化是儿童思维的主导方式。汉字形体的图画性、字理的会意、象形、指事、形声又与儿童的思维相适应,这就有利于借助于多种媒体创设生动的识字情境,突现汉字形体的美、字理的趣和字音的多变。只有给学生以强烈的感官刺激,才能留下难以磨灭的第一印象。这就需要我们以教材为凭借,创造性使用各种手段,给学生创设能充分展示汉字形体美、音韵美、字理趣的情境。

3、充分激活学生的经验。已有的汉语语境给学生以丰厚的汉字经验,这是识字教学的巨大财富。如果承认学习是学生经验不断丰厚的过程,那么我们就应该重视对学生已有汉字经验的调动。所学的汉字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见过,或某个部件是学生熟悉的,具体到字音与字义更是耳熟能详的。我们不能另起炉灶,而要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经验,化难为易,化生为熟,化拙为趣。

4、在运用中复现巩固。有了汉语拼音这个够用即可的拐棍,以生动形象的识字情境给学生留下强烈的第一印象,又通过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予以内化,识字教学是否可以完成了?不是的,还需要在实践运用中通过不断复现予以巩固、扩展、深化,最终达到灵活自由地存取。学生言语实践中出现的错别字、误读音,往往是一些学过的生字,证明识字不是一次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要给学生创造运用所学生字的机会,让学生多次认识,多次学习。复现是最好的巩固方法,运用是最终完成识字的必由之路。

(二)关注情感体验,培育自主识字写字的动力

1、突现汉字图画美的特质,激发学生热爱汉字的情感。学习材料自身的丽质是学生产生学习兴趣的第一要素。如果说汉字形体的繁杂是识字的最大障碍,那么,汉字固有的图画美、意境美又是识字的最大优势。繁杂只对外国人学习汉语构成障碍,对汉语环境下成长的中国儿童算不了什么。图画美、意境美、理趣美的优势是外国人难以理解的,而对中国儿童却一点就通,一拨就能心领神会。当教学充分展示、利用了这些丽质,识字兴趣必将盎然,汉字情感必然纯正。所以,在识字中要展示汉字的图画美,阐释汉字的意境美,揭示汉字的理趣美,更要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图画美,感受汉字的意境美,参悟汉字的理趣美,逐步形成咬文嚼字的习惯。在写字教学中要让学生欣赏汉字的形体美(读帖),拷贝汉字的形体美(描红),表现汉字的形体美(写字)。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有深厚宽广的汉字功底,既能参悟字理,又能表现字形。

2、以成功的识字过程,确立学生识字的自信。学习过程的成功是维持、强化学习动机、内驱力的关键要素。感兴趣的事很多,但兴趣往往只限于兴趣,难以形成自信,甚至于最终失去兴趣,因为过程是失败的。兴趣不是万能的,特别是兴趣只限于有趣时候。只有学生能快乐地识字,成功地识字,才能有识字的自信。识字失败可能因为负担过重,难以承受;也可能由于方法机械,缺乏个性。这就要求我们要严格按照“识写分开”,低年级“多识少写”的原则,不要任意拔高要求。满足了自己的虚荣,放任了自己的随意,学生苦不堪言,就会消极怠工,甚至于破罐子破摔。同时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自主识字,让学生感到识字的快乐;指导学生识字的方法,让学生轻松地识字,让学生感到识字的乐趣;给学生创造运用汉字的机会,让学生感受识字的有用和自豪感。轻松的、快乐的、有用的识字过程,必能使学生信心百倍地投入到新一轮识字活动。

3、玩中识字,提高学生识字写字的兴趣。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带学生进入“快乐园”,满足他们好玩好动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可以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始终保持愉悦的心境,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形声字时,根据汉字形声字的特点,教师可以把一些偏旁和独体子写成许多卡片分给每个学生。大量的形声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教师启发学生用音形结合的方法学习这些形声字。例“妈、奶、娘、姑”等他们都是女的,所以都有表意的“女”字旁,但这些字的右边分别为表音的“马、乃、良、古”字旁,其读音跟“妈、奶、娘、姑”的本身的读音相同或相近,这样使学生对生字的掌握尽量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在理解这些形声字时,再让一部分学生出示手中的卡片“找朋友”,指名学生说出这些“朋友”的读音,又使学生记清了这些字的组成。

此外,用顺口溜,儿歌等形象化的语言,让学生去掌握生字,寓教于乐,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从而体现了语文课堂的趣味性既提高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三)关注习惯养成,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

1、主动识字的习惯。课内识字是有序的,但识字还有无序的一面,那就是课内外随机、自主的识字。如果学生能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识字,那识字将是高效的。主动识字的习惯也需要严格训练。教育学生在生活中见一个字识一个字,不放过一个生字,还要让学生见一思十,识一个字想想与之相类的还有哪些字。当识字成为一种习惯,识字教学的目标才算真正完成了,或者说有了一定的高度。

2、运用字典独立识字的习惯。如果所有的字都需要别人来教,那识字必将是有限的、低效的、缺乏张力的。如果学生能运用字典独立识字,识字教学又上了一个台阶。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个不认识或不理解的字,翻一翻字典,会读了、理解了,学生必是自豪的。学习的过程其实是一个不断摆脱教师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教给学生查字典的方法,还需要我们促使学生勤于乐于使用字典,最终形成有益终生的一种习惯。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学生将字典作为一种须臾不离的学习用具,把识字的任务作为皮球踢给学生,教着,引着,甚至逼着学生查字典识字。

3、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写好字的基本条件,也是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教师应把培养正确的写字姿势,作为识字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持久的任务,对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随时提醒,及时纠正。为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姿势,可以教学生读一首《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要坐直,纸放正,一尺一拳距离要记清,手离笔尖一寸高,写字认真心要静。”

培养学生认真的写字态度也非常重要。学生必须按照教师所教的写字方法认真写字,做到一丝不苟,始终如一。但是,不能急于求成,应该逐步提高要求。先要求学生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再要求行款整齐,逐步提高写字速度。良好的书写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要耐心细致地知道学生反复练习。学生一旦养成了这些良好的书写习惯,必能终生受益。

写字是巩固识字的过程,更是接受汉字文化的过程。我们不能过多地强调前者,以大量的书写泯灭学生书写的兴趣。写字教学应求精求有效,在少写中培养学生的书写素质。”提笔既是练字时。”习惯必须从坐姿、握笔等点滴抓起,以一贯之。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在严格的操练中才能逐步形成。对此,教师不能心太软,更不能有松懈之心。严师出高徒,用在这儿是十分恰当的。专门的写字要严格,作业书写要严格,课中写几个字或课后写字也要严格,甚至于其他科作业也要严格要求。

下载基于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的生成策略(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目标的生成策略(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识字写字教学的目标(范文)

    请结合实际谈谈识字写字教学的目标要求。 课程标准中,对于识字写字教学目标分阶段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第一学段(1~2年级) 识字与写字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2.认......

    浅谈识字与写字教学

    浅谈识字与写字教学 学科:小学语文 丰城市筱塘小学 温建民 内容摘要: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写......

    写字与识字教学

    一、转变观念 1.由“认写同步”,拖长识字时间,变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提速,降低难度”。 2.写字要加强指导,提高质量。前面谈到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既是识字的策略,也是识字......

    识字 写字教学方法 策略

    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 要以身作则,语文教师一定要练就一手规范、美观的板书字。 二、知识和能力。对于一些识字的基本知识,采用传统的闭卷书面测试是最有......

    浅谈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

    浅谈小学识字与写字教学中华文化丰厚博大,凝聚着这个伟大民族的智慧。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三大文字系统之一,其中古埃及的圣书字、两河流域苏美尔人得楔形文字早已失传,只有中......

    浅谈识字写字教学[模版]

    浅谈识字写字教学 壶关县实验小学 王宇霞 直到目前,我们大多数教育工作者都认识到多认少写是实现独立阅读的必要条件。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在注重识字数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培......

    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和写字都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基本功训练,是识字和写作的基础。 今天我们交流主要内容: 一、识字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写字指导要到位 1、加强直观形象性......

    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教学 学习目标:了解识字写字教学的意义、目标。理解识字教学的理念。重点掌握并运用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识字写字的意义 (一)识字写字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二)识字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