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题二 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与教学建议1
专题二 识字与写字学习目标与教学建议
话题一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基本理念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基本理念是“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
(一)小学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
课程标准规定的识字与写字的总目标是: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每个学段的具体目标略讲。)
(二)识字与写字的教学建议
1.要充分认识小学低年级认一定量的字的战
略意义(略讲)
2.多认少写,为尽快实现独立阅读创造条件
小学低年级以识字为重点,是语文课程发展过程中的一贯要求。但是,不同时期的课程标准,对识字的具体要求也不同。课程标准在具体陈述“识字与写字”的阶段目标时,明确提出来“认识”和“学会”两种不同的目标,继续体现了实验稿提倡的“认”“写”分流,多“认”少“写”的理念。
课程标准识字写字的基本理念是多认少写,认写分流,认写讲用,不是齐头并进,采取的是分进合击的思路。在教学实际过程中要很好地落实这个理念。比如说,要认识一个字,首先字音和字形能够对上,但是对这个字的理解,对这个字的应用,要进行分流。同时认写讲用也要分流,对于一个字,字音和字形对上了,但是怎么写这个字,以及怎么理解这个字,怎么用这个字,要实现分流。很多人认为汉字学一次就可以完成认写讲用的任务,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它要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当中大量重复地出现,在不同的语言情境当中反复地体会和认识才能够理解,才能够会使用。
“认”“写”分流,多“认”少“写”,是符合汉语言文字自身规律的做法,它汲取、继承了传统语文教育的成功经验。传统语文教育在识字写字方面的教学经验是分进合击,即不追求认、讲、写、用的一步到位,而是四者先是各走各的路,到了一定程度才合而为一。众所周知,传统的识字教学是先让学生读《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开始认的是“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而开始写的则是“上大人,丘乙己„„”认和写不是同步的,讲和用也不是同步的,认、讲、写、用更不是同步的。“为什么有那么一段时间,要各走各的路呢?因为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规律、步调。一切从客观事物的实际出发,当分则分、当合则合,别看都是‘字’,认、讲、用、写可并不是一回事。”可以说,认写分流,是根据汉语言文字本身的特点作出的选择。
3.降低写字量,关注写字过程,注重写字基本功的培
养
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适当降低了实验稿中对第一、第二学段写字量的要求。如第一学段,写字量由“800 ~1000”降为“800 左右”。又如,第二学段的写字量由实验稿的“2000个左右”降低为“ 1600个左右”。识字写字量不是越多越好。到了一定程度,多认字对于学生阅读的帮助概率会越来越小。1600~1800个字可以覆盖目前出版物的90%以上。这样既为学生阅读创造了基本的条件,也为学生继续多认字留有空间,学生遇到一些不会认识的字,可以尝试不同的识字方法,识字策略自己去解决。
课程标准要求保持好写字的姿势,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因为写字的姿势好了、习惯好了,字才写得好。写字的姿势正确还能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写字是培养一个人心气的有效途径。郭沫若先生说,中小学生写好字能培养细致耐心、为他人着想的品质,粗枝大叶,不为别人着想,将来是会误事的。写好字还是一种审美享受。人们常说:“文如其人,字如其表。”这是因为字写得如何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学识、性格、气质、风度等。《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如何培养学生写字的基本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a.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
红红同学才上小学二年级,就已戴上了厚厚的眼镜。一位眼科大夫说,放假以来,像红红这样的孩子占有相当比例,主要原因是平时不注意写字姿势及用眼卫生。由于学生写字姿势的易失性,写字作业的久存性,再加上纠正学生不良的写字姿势既费时又费力,见效迟缓。因而在功利思想的左右下,个别老师只顾学生把字写漂亮,不顾学生的写字姿势,这实际上还是“应试”式的写字教学。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发育的麻木不仁
b.培养学生写字时的注意力、观察力
汉字是一种形体优美的文字,书写时讲究结构、笔势和神韵。实践证明,写字是一项十分精细的活动,它要求写字者必须神情专注、注意力集中。指导小学生写字,首要一环就是抓好学生写字注意力的培养。具体地说,就是通过多途径、多层面的训练,引导学生做到“静心、专心、细心”。
静心——心神平静,即写字时要坐立端正,凝神静气,把全部心思都用到写字上。从这个角度看,写字指导与训练是在练学生“静”的工夫。现在不少学生写字,总是浮躁不安,心神不定,写字时手中的笔漂移在纸上,缺乏底力。
专心——精力集中,即写字时要心无旁骛,笔无虚发,把所有神情都凝聚于笔端。从这个角度看,写字指导是在练学生“稳”的功夫.爱说爱动是小学生的天性,要他们“稳”坐写字,难以做到。这就要求教师采用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的热情,体验写字成功的快乐。
细心——用心细密。即写字时要一丝不苟,把整个身心都倾注到一笔一画中,这就是指导学生练“细”的功夫。然而小学生写字粗心大意,这就要让学生养成细看细写的习惯。
有了良好的写字注意力,是学生写好字的前提。另外,还得训练学生有敏锐的观察力,分析发现汉字的构字特点。
(1)、观察笔画。表面看来,汉字的笔画似乎就是6种基本笔画和20多种复合笔画。其实,在不同汉字中,同种笔画的写法是不同的。如点有长点、短点、中点、侧点、左点、右点之分,类似的细微差异,不让学生观察辨别,怎能把字写正确美观呢?
(2)、观察部件。汉字中许多独体字作为部件组合到合体字中时,其中的有些笔画要发生变化。如“耳、车”等字作部件时,末笔的横要变成提;如“木”作左偏旁时,捺要变成点。
(3)、观察结构。汉字有自身的结构特点和组合方式。如“想、烈”等字,必须写得上大下小,否则就会影响整体美。用田字格写字的,要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比例等情况,再描红、练写。
c.培养学生欣赏,互相学习的好习惯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人,也不存在完全一样的字。“三人行,必有我师。”为此,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多种活动,以提高学生的书写水平,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d培养学生提笔即是练字的习惯
我们常常见到的情形是:学生练字是一种书写,做作业时又是一种书写。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学生作业多,难以顾及书写质量,另一方面是没有形成自觉练字的习惯。因此,教师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处理好书写与练字的关系;各科教师要相互配合,适当减轻作业量,尤其是书写作业量,保证学生有认真书写的足够时间;教师要不断提醒和督促学生运用书法知识,并注意示范,从而不断增强学生“提笔即是练字”的意识。这样就能养成这样一种良好习惯: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时间,只要一提笔,就能一笔一画地写,认认真真地写,间架合适、行款整齐。
e培养学生写字整洁的习惯
整洁是写字最基本的要求。整洁不仅仅指作品的整洁,还包括书写工具以及书写者自身的整洁。因此,教师不仅应该要求学生保持作业本的整洁可观,还要求学生注意保持桌面的整洁,注意衣着和手指的清洁。
好习惯终身受益。学生有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对提高他们写字水平和文化品位,对他们健康成长,都将产生不可轻视的作用。
4.降低要求,减缓难度,突出拼音的使用价
值
(1)从“背诵”到“熟记”、从“默写”到“正确书写”,降低记的要求。
(2)从熟练拼读、直呼音节到准确拼读音节,降低拼读的要求。
(3)降低书写的要求。
第二篇: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
“识字与写字”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和反思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了“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目标。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的教学目标,对实施和改进识字与写字教学,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总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指出: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左右个常用汉字(小学阶段为3000左右个,编者注);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二、识字与写字教学的阶段目标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阶段目标中指出,第一学段(一 ~二年级):(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体会汉字的形体美。(4)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学习独立识字。
第二学段(三~四年级):(1)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其中2000左右个会写。(3)会使用字典、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字帖。(5)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
第三学段(五~六年级):(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其中2500左右个会写。(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3)能用毛笔书写楷字,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三、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解读
“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渗透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行动策略,我们从结构、内容两个方面去解读。
1.在目标结构上,《语文课程标准》分“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两个层面,有层次地提出了识字写字的教学目标。
(1)总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识字写字的教学任务和要求。①学习汉语拼音:要求“学会汉语拼音”。②学习普通话:要求“能说普通话”。③识字:“认识常用字”,达到“3000左右个”。④写字:要求“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速度”。目标对识字与写字,包括汉语拼音、普通话学习的基本要求和精神是:“学会”,“认识”,“能写”,“能说”,1 注重的是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和实际运用。这些要求,既明确适当,又具有弹性,比较符合学生学习和认知规律。
(2)阶段目标从三维角度贯穿和落实总目标的任务和要求。如:第一学段共提出6项目标,其中包括了识字的兴趣、习惯、能力、方法、态度等。这些目标正好体现的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设计,有很强的操作性。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总目标和阶段目标,是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就总体而言,它表现出学习阶段的九年一贯设计,语文知识能力素养的和谐发展,学习领域的有机交融,课内外的相互紧密联系。就阶段性来说,它表现为合理的分段要求,自然的渗透衔接,有序的内容安排。这种整体性与阶段性的统一,促进了纵向的知识能力发展与横向的综合素养提高,形成的是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科学实施框架。
2.在教学内容上,识字与写字目标依据小学生的实际和汉字识、写规律,呈现出以下一些特点:
(1)重新确定了汉语拼音的功能地位。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把汉语拼音定位在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三项功能上。《语文课程标准》不再把“帮助阅读”作为汉语拼音的重要功能,只把它作为认读汉字音节和学习普通话的工具,这样一来就降低了教学要求。比如:把“熟练地拼读音节”调整为“准确地拼读音节”;把“默写声母、韵母”调整为“正确书写”;把“默写字母表”调整为“熟记”,删去直呼音节的要求等。这种定位和调整,更符合儿童学习的实际,有利于大面积达成汉语拼音的基本教学要求,有助于改变拼音教学内容过多,时间过长,学生感到单调、枯燥的状况,突出了一~二年级的教学重点。(2)分层次提出了识字和写字教学的要求。目标不仅把识字作为一 ~二年级教学的重点,明确提出识字“量”和“质”的要求。“量”的方面,第一学段任务最重,第二学段次之,第三学段较少;“质”的方面,提出“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掌握了识字的基本知识,具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就为以后学生识字打下比较扎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贯穿的指导思想是“认写分开”和“多认少写”。“认写分开”分散了学习难点,减轻了学习负担。“多认少写”意在多认字,少写字。这样有利于儿童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识字,以便及早进入语文的阅读阶段,给学生提前打开一个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
为此,识字写字目标提出了“认识”和“学会”两种要求。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读准字音,这类字不抄,不默写,也不考。要求“学会”的字,达到会读,会写,懂得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能逐步做到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即可。
(3)更加重视写字教学,注重良好习惯的培养。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技能,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写字教学,明确指出写字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汉字的笔顺、结构,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从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弘扬祖国文化,培养民族精神。为此,总目标和阶段目标,特别提出了写字的要求。
总目标的要求是:“正确工整”,“有一定速度”。所谓“正确”,是指把字写对,不写错别字,不写不规范的字,不生造字。所谓“工整”,是指把字写得整洁,美观,书写认真,不潦草,不马虎,不歪斜,偏旁部首位置要恰当,比例合适,结构匀称,行款整齐,字迹清楚,一丝不苟。所谓“有一定的速度”,是指在规范认真工整的基础上,要求书写达到一定的速度。
阶段目标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有梯度有层次地为写字教学提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从写字姿势和写字习惯的培养,到书写技能的要求,再到审美情趣的培养都作了详尽安排,而且,针对不同学段学生的实际,各学段又有不同的侧重。
问题探讨:
不少老师在谈到识字目标时,认为识字和阅读、习作不一样,它的任务很单纯,就是认识汉字。在“三维”目标中,只有“知识和能力”目标是实的,比如识字数量便于操作,也容易落实,其他目标都比较虚,无法把握和落实。你认为是这样吗?请写出你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篇:浅谈识字与写字教学
浅谈识字与写字教学
学科:小学语文 丰城市筱塘小学 温建民 内容摘要: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准确把握识字与写字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识字、写字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都有重要意义。
一、识字与写字教学的三个维度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和阶段目标中,都明确提出了识字与写字的学习目标,每个学段的学习目标都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这三个维度。例如,在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识字与写字”方面的五项目标中,第一项“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是关于“情感态度”的目标;“会使用字典、词典”“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有条件的地方,可学习使用键盘输入汉字”等内容则是侧重于“过程和方法”的目标。可见,《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的安排是很注重全面性的。
“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对教师提出了从三个维度综合、全面评价学生识字与写字水平的要求。从总目标来看,这包括:不仅要考查学生能否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会写其中的3000个字,而且要考查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态度,考查学生是否具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是否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是否有把字写对、写美观的自我要求等。识字与写字教学评价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在于,片面强调“知识和能力”的教学目标,使评价局限在这个单一维度上,从而使识字与写字教学产生了两个方面的缺陷:其一,忽视学生识字与写字过程和方法,不能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与不足进行及时的反馈和指导;其二,人为地将识字与写字教学与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割离,不能激起学生对识字与写字的兴趣,也不能充分发挥出识字与写字教学的人文性价值。只有实施全面的评价,才能使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重视识字的主动性和写字的美感意识,重视培养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这不仅对于识字、写字,对于学好语文,而且对于终身学习,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识字与写字教学的阶段性和连续性
对于识字与写字,各学段学习目标的阶段性十分明显。同时,从学段之间衔接关系来看,又很好地体现了学段之间的连续性。识字与写字教学评价要严格掌握阶段目标要求,注意分步实施。教师不能要求每名小学一至二年级的学生都认识2000个以上的汉字,或者要求他们会写所有认识的汉字。过高的要求可能会增加小学生的负担,也可能会使小学生丧失识字与写字的兴趣,这是得不偿失的。应当说明的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各学段目标,是每名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而不是他们可以达到的最高要求。因此,我们所说的“严格掌握阶段目标”,并不是要教师死守目标要求,不敢越雷池半步。我们所倡导的是,教师在严格把握阶段目标的同时,激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达到更高的识字与写字目标。
三、识字教学中注意区分“认识”与“学会”两种识字要求
识字的要求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识了多少字,即识字的数量;二是识字的质量,以往对识字质量要求做到“四会”——会读、会讲、会写、会用。会读,指能读准字音;会讲,指能了解和解释字义;会写,指能认清字形,正确书写;会用,指能在实际语言环境中应用汉字,如说话、造句等。识字教学实践证明,要求学生对每个字做到“四会”给教学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它使学生负担过重,部分学生识字速度过慢,难以达到教学目标所要求的识字量,而识字量少又直接影响了他们的阅读;“识”与“写”可能相互制约,导致学生认不快又写不好等等。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将识字要求分为“认识”与“学会”两种,以多识字、少写字(主要指低年级),“识写分开”为制订识字教学目标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一指导思想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有利于他们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
识字教学评价应遵循多识字、少写字、“识写分开”的指导思想,教学目标中只要求学生“认识”的字,评价时也只能要求学生认识——在本课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只有对目标中要求“学会”的字,才应全面评价学生是否会读、会写,是否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并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应当认识到,这样的评价要求,有利于增加学生的识字量,使他们及早进入阅读阶段,进入一个丰富多彩的文本世界,从而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发展他们的情感和思维。
四、写字教学中注意发挥书写汉字的审美功能
写字除了一般意义上的书面交际功能之外,从美育的角度看,它还有审美功能。诚如《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教基[2002]8号,以下简称《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所指出的:“中国书法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汉字书写的美学价值得到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学使用范围的承认。因此,写字教学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既有利于写字技能的提高,也有利于增进学识修养。”
《语文课程标准》对发挥写字的审美功能有明确的要求,如一、二年级要求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五、六年级要求学生“能用毛笔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等。因此教师在实施写字教学评价中,既要积极促进学生写字技能的提高,又要注重发挥写字的审美功能。这就要求教师重视评价学生对汉字书法艺术的了解以及对汉字审美价值的领悟,促进学生在书写汉字的过程中进一步养成热爱汉字、尊重汉字的态度。
参考文献:《语文课程标准》《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第四篇:写字与识字教学
一、转变观念
1.由“认写同步”,拖长识字时间,变为“认写分开,多认少写,识字提速,降低难度”。
2.写字要加强指导,提高质量。前面谈到的“认写分开,多认少写”,既是识字的策略,也是识字、写字教学的一个原则。这个原则要求写字教学,一写字量比识字量要少;二写字与识字不同步。写字量少多少?拿人教版实验教材来说,一年级上册要求认400个字,要求写100个字;一年级下册要求认550个字,要求写250个字。
3.重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调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识字要采取两条腿走路。─条腿是在教师指导下认识教科书中要求识的字;一条腿是学生自己利用各种资源,在生活中自主认字。
二、改进策略
1.低年级的语文教学,包括阅读教学,要落实课程标准提出的识字、写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的思想。一方面要在教学中突出这个重点,在教学时间、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认记写等方面予以保证,另一方面要相信儿童的认字能力,调动小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在自信的心态下,识字、写字的效果会事半功倍。
2.要求认的字,要明确要求,努力做到当堂认记,及时巩固。
要想取得理想的认字效果,一要第一次见面力求给学生以强刺激,使学生对要认的字第一印象强烈。如,利用音像、动作、情境等加强汉字与事物的联系,鼓励学生用自己想到的办法记字,以加深对生字的第一印象。有的老师在教蔬菜、水果用字时,让学生对照实物看标牌,看看、摸摸、读读、认认,甚至尝尝,调动多种感官认字记字。二要当堂采取多种方式复现,力求做到要认的字当堂大多数学生都认得。这就需要时间充裕,形式多样,全体参与。如,分组玩字词卡,玩魔方(每一面写有本课要认的生字词),做摘苹果、找朋友、夺红旗的游戏,读含有本课生字的词语句子、儿歌,让每个学生在游戏中、活动中,在语言环境中,在合作学习中,特别是在语言环境中整体识记本课生字。三要及时复习巩固。根据儿童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刚刚认识的字一定要在以后的两三天中及时复习。
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巩固识字的办法,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在口头组词中,在生活中的各种场合,留意生字的变化,做巩固认字的有心人。
3.重视对学生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引导与交流,不断扩大识字成果。一方面可以联系教科书中的识字内容,引导学生增识字词。如,学习《操场上》一课,结合认识“打球、拔河、拍皮球”等字词,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认识一些体育机械,增识一些汉字。又如,学习《自选商场》一课,结合认识食品、日用品、文具用字,引导学生到自选商场看一看,由集一些商品包装袋,认认上面的字。另一方面,借助教材中的有关提示,鼓励学生自主识字。如,人教版教材在“语文园地”中,陆续出现了认班上同学的姓氏字,认广告、路牌上的字,认电视屏幕上的字,认书报杂志上的字的提示。教师可据此进行课外识字的引导与交流。再一方面,教师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经常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机会。如,指导学生把课外认的字,制成卡片装进识字袋,或剪贴成册,定期在班上交流。又如,在班上开辟“识字园地”,鼓励学生在园地中展示课外识字的成果,与大家分享,把一个人认的字,变成全班认的字。又如,定期围绕一个专题(动物、植物、玩具、文具、生活用品„„)或开展的活动(春游、秋游、种植、养殖、开动动会、搞竞赛„„)组织自主识字的交流与展示。只要老师有意识,有措施,无论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学生,在这方面都会有令老师、家长吃惊的表现。
4.写字指导要到位,要加强板书示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
如果说学生认字可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有时可以“无师自通”,而小学生写字,入学儿童大多是零起点,一定要“有师指导”。课程标准,十分重视写字。强调打好基础,包括“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体现了加强写字、提高写字质量的指导思想。
加强写字,一要从思想上重视。电脑时代仍需要把字写得规范、端正、美观,这不仅是交流的需要,还是提高个人文化修养和民族素质的需要。二要以身作则。语文教师一定要练习就一手规范、美观的板书字。三要加强写字指导。对低年级学生,写字指导一定要到位。每次写字,一定要提醒写字、执笔姿势,直至养成良好的习惯。每写一个字,一笔一画的起笔、止笔,一笔一画的占格、占位,每个字的间架结构、每个部件的高矮肥瘦,部件、笔画之间的穿插挪让„„都要交代得清清楚楚,并且要边讲解边示范。而后让学生先描后临,发现问题,在评议中指导。随着学生写字能力的提高,要鼓励学生说出写每个字要注意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提高书写水平。四要保证写字时间。低年级每节课都应安排写字,由写字渐渐过渡到写词,每节课三五分钟,细水长流。还要利用每用一节的写字课,按写字教材的要求,练写硬笔字、毛笔字(从三年级上学期开始练习用毛笔描红),力求使每个学生不仅把字写对,而且书写规范、端正,进而达到整洁、美观。
第五篇:一年级汉语拼音与识字写字教学目标及策略
一年级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教学
目标及策略
老师们:
下午好!
今天我们交流的内容是《一年级汉语拼音、识字写字教学目标及策略》。我们将围绕一年级汉语拼音教学和识字写字教学来着重谈两个问题。一个是“我们的教学要做成什么样?”(即:教学目标)这是一个导向性的问题。只有熟知教学目标,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我们的教学才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要解决的另一个问题就是“我们要怎样去做?”(即教学策略)这是一个实践性的问题,教学方法来源于实践,好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实践检验,富有实效的方法。我相信,老师们只要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就能够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
从接到这次培训任务,我就开始把平时从各种渠道搜集到的一些教学资源以及在教学中总结出来的一些教学经验进行归类和整理,接下来,我将和老师们分享。希望能带给大家一些教学启示。讲得不当之处,还请批评指正。
一、课标解读。
首先,让我们对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包括汉语拼音)课程目标作了解和分析。
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要求: 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4.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6.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识字与写字教学目标分析。1.横向目标,渗透三个维度。
识字写字目标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者着眼于语文素养的提高,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知识与能力: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过程与方法:
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小学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我认为:一个人只有在有了良好的情感、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时才能处于最佳的学习状态,它是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此外,还需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才能水到渠成获得知识与技能。因此,只注重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是目光短浅的教学,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2.纵向目标,体现连续和渐进。以写字要求为例:
第一学段: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第二学段: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第三学段:用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学中,老师只有对现在要做什么,以后要做什么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了解,才能轻车熟路、运筹帷幄。3.对比分析,了解重点。
从新课改以来,教学在取得显著改善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因此,语文课程标准才会有一次又一次地修订,每一次修订都会针对当前问题提出新的要求。因此,对课改中修订的内容作深入分析,有利于扬长避短。新课标与之前相比,在识字写字方面有两点值得注意的地方: 识字写字量有所降低,从认识1600-1800个,降低为认识1600个左右;从会写800-1000个降低为会写800左右。
对写字的要求有所提高。在新课标实施建议部分针对写字提出:每个学段都要指导学生写好汉字。要求学生写字姿势正确,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书写质量。第一、第二、第三学段,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10分钟,在老师指导下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
二、汉语拼音教学建议。
(1)学前准备。在学习汉语拼音之前,应结合书中入学教育的几幅插图让学生简单、直观地了解语文学习的好处和作用,再告诉学生汉语拼音就是来帮助我们学好语文的一位好老师。我们得先把它请回家,才能轻松快乐地学语文。
(2)教学形式。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具体的、直观的事物易于引起孩子们的注意,便于他们记忆储存。因此,汉语拼音教学要尽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听故事、念歌谣、编口决、做游戏等都是很不错的方式。
声母、韵母的学习,主要采用创设情境、观察插图、练习说话,指导发音,形象记忆,练习书写的步骤进行教学。
拼读的训练,主要采用看图感悟方法、老师示范拼音、学生模仿练习、游戏强化训练、尝试拼读识字的步骤进行教学。
(3)课外活动。课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丰富学生学习生活,巩固课内所学,形成生活处处皆知识的良好学习态度。做字母卡片、给自己做拼音名片、给教室物品贴上拼音标签、换张拼音课程表发拼音鼓励卡等都是都不错的方式。
(4)对拼音教学中的重难点和容易出错和容易混淆的知识点,老师要预见性地指导,要让学生第一印象深,回忆时有所凭借和方法技巧。如:声母q、b、p、d的辨认。以下案例供老师选择和参考: 动手做一做:一根小棒一个圆圈,动手做一做q、b、p、d,边做边背口决:右下半圆bbb,右上半圆ppp,左下半圆ddd,左上半圆qqq;
游戏“猜拳”:左手右手顶呱呱,左手b右手d,两拳相对念bd,左下p右下q,两拳相对念pq;
形象记忆:天线上拉听广b,手拿红旗上山p,dddd是马蹄,q是气球线朝下。
拼音教学中,像这样的教学难点,还有很多:如介母u和ü的区别;形近字母ei和ie,iu和ui,音近字母in和ing,en和eng;ü上两点省写原则等,都需要老师们多想办法,运用教学技巧,突破这些教学难点。
(5)教学中还要注意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
如:学习完单韵母,要进行简单复习,我们一共学习了几个单韵母?你能背出它们吗?
又如:声母最后一课情境创设:你们看!声母列车开来了,上面坐着哪些声母宝宝?你们能大声地叫出它们的名字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把最后四个声母宝宝送上车吧!
学习复韵母之前,先做“看口形,猜单韵母”的游戏,有助于帮助学生发复韵母时从前一个单韵母向后一个单韵母滑音。
学完整体认读音节,让学生来观察观察整体认读音节有哪些特点?学生会发现,它们要么后面跟小i,要么前面加大y,只wu例外,非常便于学生记忆。
(6)学习汉语拼音除了帮助我们识字,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能说普通话。因此,老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说普通话的氛围,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克服地方音对学习汉语拼音带来的影响,有学有练,效果才会事半功倍。
(7)拼音认字、拼音读词、拼音读儿歌打破了拼音学习的枯燥和乏味,让学生在享受成功的同时练习带调拼音,树立学习的信心。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汉语拼音部分中的情景图和儿歌帮助学生尽早地借助拼音识字学词、读句读文。
三、识字与写字教学建议。1.“识”与“写”说明。
对于“识”与“写”,我们首先要进行一个简单地说明。用两个词来说它们各自的要求。那就是“再认”和 “再现”。一个汉字不管它出现在任何一个语言环境中,你在没有其他的凭借情况下,轻松地读出该汉字字音,了解其基本意义就是“再认”。而“再现”要求要高一些,须达到在无任何凭借的情况下,在脑海中或其他媒介物上显现出该字的字形,并且做到准确无误。老师切不可把“识”与“写”混为一谈,同等对待。
正确认识识写分开。教材在安排识字写字教学内容上,遵循了多认少写,先认后写,识写分流的原则。这主要是为了减小识字难度,加快识字速度,使学生尽早完成进入阅读的飞跃。不要为了提高所谓的教学成绩,想当然的给学生增加难度。比如:要求识的字也要求写,还要听写等。这样不但造成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更是重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阻碍了学生学习和发展,对学习是非常不利的。
2.识字教学建议。
(1)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借助拼音读准音,通过观察记清形,去除拼音再试读,练习组词知含义。
(2)第一印象要深。所谓“一见钟情”的效果学习生字。老师要尽可能地创设一些学生乐于接受、意想不到的方式把生字“放大”摆在学生眼前。
(3)加强复现。正所谓“一回生,二回熟”的道理。
(4)渗透识字方法。音、形、义合一的识字方法是最有效的方法。如:生字“飘”:“西+示+风”加一加的方法与“风吹门票,飘走了”的识记方法相比,前者只记清了形,而后者却把音、形、义一并识记,形象又便于记忆。
(5)激发识字兴趣。以各种形式组织识字活动。如:游戏、猜谜、我做你猜等方式。
(6)根据课文内容,选择识字教学方式。分散识字、随课文识字、集中识字、归类识字等。
(6)课外识字值得关注。
(7)尽早要求学生进行课外阅读。3.写字教学建议: 严格要求、耷实基础。规范示范,模仿训练。当面练习,及时指导。平台展示,以赛促练。书法知识,适当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