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写结合,优化作文教学
读写结合,优化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语文教学中注意读写结合,能有效地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一、学习观察方法,训练“抓住特点”
在课文教学中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如教学《荷花》一课,就可以学习作者从整体到部分和抓住事物特点认真观察的方法。作者写荷花,先总写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再分别具体地写了白荷花的三种不同姿态,层次清楚,详细具体,这是作者能抓住荷花特点认真观察的结果。学习这篇课文后,我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观察一种自己喜爱的花,然后写下来。有一位学生这样写红玫瑰:“花圃里,玫瑰已经开了不少了。红玫瑰在枝头间昂首怒放,傲立而出,颜色是那么红、那么浓,没有一点儿杂色,简直像燃烧的火焰。许多花瓣有规则地簇拥在纤纤花蕊的身边、层层包裹着。每片花瓣都鲜活活、细嫩嫩、水灵灵的,好像只要轻轻一掐,红色的浆液就会涌流出来似的。多么可爱的玫瑰花啊!”写得逼真传神。
在语文教材中这样的文章还很多,像《翠鸟》《珍珠泉》等都能引导学生从中学到很好的观察方法,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二、学习构段形式,训练“言之有序”
为了培养学生在作文时能言之有序,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段式结构,掌握组句成段的规律,引导学生入门悟道。例如《和时间赛跑》中的一二自然段的承接式,《海底世界》三四自然段的总分式,《惊弓之鸟》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因果式,《太阳》前三个自然段的后半部的并列式等。作文课上再强化这些段式的单项训练,引导学生写得自然有序、层次清楚,文章的质量肯定会大有提高。
三、学习描述方法,训练“言之有物”
阅读教材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里面有很多描述方法值得学习模仿。如《鸟的天堂》第二部分作者运用了以静衬动,动中寓静的方法,按照点―面―点的思路运用多组排比短句,十分形象逼真地 描绘出千鸟荟萃、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学习这一段时,我把学习重点放在领悟表达方法上,然后指导学生仿写一只动物或一群动物。学生在写时犹如心中有纲,写得得心应手,文章也比往常美多了。
四、开展课外阅读,训练“综合积累”
一是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的阅读指导,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二是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摘抄优美词句或精彩片断,丰富词汇;写心得体会,或进行仿写等。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举行“读书汇报会”,开办“读书专栏”,进行“优美文段朗诵”等,增强学生读书与写作的兴趣。
通过这种读写结合的方法,我感到学生对作文越来越喜爱了,写起文章来也越来越有“道”了。我想这不失为优化作文教学的一种好方法。
(作者单位 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
第二篇:读写结合,优化作文教学
读写结合,优化作文教学
一、学习观察方法,训练“抓住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如教学六年制七册《基础训练 4 》作文题“写一种植物”。习作前,引导学生复习《高大的皂荚树》,荚树》,学习的两点观察方法:⒈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的方法。⒉学习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观察方法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观察一种你喜爱的花,观察后写下来。有一位学生这样写红玫瑰:墨绿色的茎上长满了小刺,尖尖的、硬硬的,谁也不敢去惹它。枝条上长满了齿形边的叶子,叶子是绿色的,刚长出的却绿中带红。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叶丛中,枝头上花儿昂首怒放,颜色是那么红、那么浓,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燃烧的火焰。许多的花瓣组成了一朵精美的花。这些花瓣有规则地簇拥在纤纤花芯的身边、层层包裹着。就连花瓣之间的空隙也自然地被下一层花瓣所遮盖。每片花瓣都鲜活活、细嫩嫩、水灵灵的,好像只要轻轻一掐,红色的浆液就会涌流出来似的。凑到花前闻闻,清香阵阵,那是散发着诗意的芬芳,沁人心脾,使人陶醉。啊,多么娇媚、可爱的玫瑰花啊!
观察也是有序的:可从整体到部分,表达时也做到了有主有次,不面面俱到,着重抓住花的特点写具体。由于观察得仔细,观察方法得当,所以把玫瑰花写得逼真传神。
二、学习构段形式,训练“言之有序”
为了培养学生在作文时能言之有序,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段式结构,掌握组句成段的规律,引导学生入门悟道。例如《黄继光》中的三、四自然段的承接式,《海底世界》
三、四自然段的总分式,《惊弓之鸟》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因果式,《南京长江大桥》第二自然段的后半部的并列式等。在作文课上再强化这些段式的单项训练,例如,一次菊展后,全班 60 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出了 20 多种菊花,五彩缤纷。
三、学习描述方法,训练“言之有物”
阅读教材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里面有很多描述方法值得学习模仿。如《鸟的天堂》课文第二部分是动态描写。运用了以静衬动,动中寓静的方法,先淡淡描写一句:“起初周围是静寂的”,为群鸟活动的“热闹”场面铺设了背景。接着,按照点 面 点的思路,从鸟形、鸟声、鸟色、鸟类和鸟的动作等方面,运用多组排比短句尽情描绘,十分形象逼真地描绘出了一种千鸟荟萃、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让人想象到群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怎样的快乐和幸福。学习这一段时,我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表达方法上,而不是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为了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并转化为写作技巧,我指导学生仿写一只动物或一群动物。
四、开展课外阅读,训练“综合积累”
⒈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的阅读指导。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的讲读分析,给学生作课外阅读示范,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
⒉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一是抄一抄,要求学生阅读时把优美的词句或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地摘抄在读书笔记中,日积月累,丰富词汇。二是写一写。每读过一本课外书后,让学生练练笔。如写心得体会,或模仿文章的精美语段进行仿写等。
⒊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如:开展“读书汇报会”,激发说的兴趣;开展“读书专栏”,激发写的兴趣等,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3
第三篇:读写结合优化作文教学
读写结合优化作文教学
河东西小学教师
刘昌琪
一、学习观察方法,训练“抓住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如教学六年制七册《基础训练 4 》作文题“写一种植物”。习作前,引导学生复习《高大的皂荚树》,学习作者的两点观察方法:
⒈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的方法。
⒉学习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观察方法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用这两种方法观察一种你喜爱的花,观察后写下来。有一位学生这样写红玫瑰:墨绿色的茎上长满了小刺,尖尖的、硬硬的,谁也不敢去惹它。枝条上长满了齿形边的叶子,叶子是绿色的,刚长出的却绿中带红。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叶丛中,枝头上花儿昂首怒放,颜色是那么红、那么浓,没有一点杂色,简直像燃烧的火焰。许多的花瓣组成了一朵精美的花。这些花瓣有规则地簇拥在纤纤花芯的身边、层层包裹着。就连花瓣之间的空隙也自然地被下一层花瓣所遮盖。每片花瓣都鲜活活、细嫩嫩、水灵灵的,好像只要轻轻一掐,红色的浆液就会涌流出来似的。凑到花前闻闻,清香阵阵,那是散发着诗意的芬芳,沁人心脾,使人陶醉。啊,多么娇媚、可爱的玫瑰花啊!
小作者的观察顺序是从整体到部分。部分的观察也是有序的:茎 叶 花。表达时也做到了有主有次,不面面俱到,着重抓住花的特点写具体。由于小作者观察得仔细,观察方法得当,所以把玫瑰花写得逼真传神。
二、学习构段形式,训练“言之有序”
为了培养学生在作文时能言之有序,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段式结构,掌握组句成段的规律,引导学生入门悟道。例如《黄继光》中的三、四自然段的承接式,《海底世界》
三、四自然段的总分式,《惊弓之鸟》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因果式,《南京长江大桥》第二自然段的后半部的并列式等。在作文课上再强化这些段式的单项训练,例如,一次菊展后,全班45个学生,在日记中写出了10多种菊花,五彩缤纷。
三、学习描述方法,训练“言之有物”
阅读教材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里面有很多描述方法值得学习模仿。如《鸟的天堂》课文第二部分是动态描写。作者运用了以静衬动,动中寓静的方法,先淡淡描写一句:“起初周围是静寂的”,为群鸟活动的“热闹”场面铺设了背景。接着,作者按照点 面 点的思路,从鸟形、鸟声、鸟色、鸟类和鸟的动作等方面,运用多组排比短句尽情描绘,十分形象逼真地描绘出了一种千鸟荟萃、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让人想象到群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怎样的快乐和幸福。学习这一段时,我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表达方法上,而不是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为了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并转化为写作技巧,我指导学生仿写一只动物或一群动物。
四、开展课外阅读,训练“综合积累” ⒈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的阅读指导。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的讲读分析,给学生作课外阅读示范,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
⒉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一是抄一抄,要求学生阅读时把优美的词句或精彩片断分门别类地摘抄在读书笔记中,日积月累,丰富词汇。二是写一写。每读过一本课外书后,让学生练练笔。如写心得体会,或模仿文章的精美语段进行仿写等。
⒊开展丰富多采的读书活动。如:开展“读书汇报会”,激发说的兴趣;开展“读书专栏”,激发写的兴趣等,从而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第四篇:读写结合优化作文教学
读写结合优化作文教学
——烈山区新蔡镇宁山小学
张少华
一、学习观察方法,训练“抓住特点”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因为作文来源于生活,又是为生活服务的。那么如何观察生活呢?这就要求我们教学生从阅读课文中去学习、借鉴。例如教学六年制第七册《积累·运用四》作文题“写一种植物”时,习作前,引导学生复习《高大的皂荚树》,学习作者的两点观察方法:
1、从整体到部分,层层认真观察的方法。
2、学习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特点的方法。在学生学习了观察方法后,我因势利导,让学生用这两种观察方法观察一种你喜爱的花,观察后写下来。有一位学生这样写红玫瑰:
墨绿色的茎上长满了小刺,尖尖的,硬硬的,谁也不敢去惹它。枝条上长满了齿形边的叶子,叶子是绿色的,刚长出的叶子却是绿中带红。在阳光的照射下,显得生机勃勃。叶丛中,枝头式样花儿昂首怒放,颜色是那么红,那么浓,没有一点儿杂色,简直像燃烧的火焰。许多的花瓣组成了一朵精美的花,这些花瓣有规则地簇拥在纤纤花芯的身边,层
构段的形式多样化,作文的形式多样化,在作文中言之有序,读起来朗朗上口,语言精练。
三、学习描述方法,训练“言之有物”
阅读教材文质兼美,情文并茂,里面有很多描述方法值得学习模仿。如《鸟的天堂》课文第二部分是动态描写。作者运用了以静衬动,动中寓静的方法,先淡淡描写一句:“起初周围是静寂的”,为群鸟活动的“热闹”场面铺设了背景。接着,作者按照点面点的思路,从鸟形、鸟色、鸟类和鸟的动作等方面,运用多组排比短句尽情描绘,十分形象逼真地描绘了一种千鸟荟萃、百鸟争鸣的“热闹”场面,让人想象到群鸟在这样的环境中是怎样的快乐和幸福。学习这一段时,我把学生的注意力放在学习表达方法上,而不是放在内容的理解上。为了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内化,并转化为写作技巧,我指导学生仿写一只动物或一群动物。
四、开展课外阅读,训练“综合积累”
1、通过课堂教学进行经常性的阅读指导。教师在课堂上的精彩的讲读分析,给学生作课外阅读示范,指导学生运用迁移规律,把课内所掌握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
2、鼓励学生写读书笔记。一是抄一抄,要求学生阅读
第五篇:读写结合,优化作文教学
读写结合,优化作文教学
四会市城中街道中心小学
严木连
摘要:“读写结合”是中国语文教学的精华之一,是中国语文教学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丁有宽老师提出的读写对应规律,为学生读写结合训练创造了条件,解决了读写之间的学习迁移问题。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一些具有可操作性的环节:“重视在写作中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使课内外阅读与写作相联系,学与用相结合。”下面就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如何具体运用,谈谈我的一点肤浅看法。
关键词:优美词句
简略处或空白处
典型的段落章节
文章的结构 写作手法
多种形式
(一)抓课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读写训练
第一阶段训练时,我注意从课文中的优美词句入手,找到读写结合点。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往往会对课文中的重点词、重点句进行精心品味,不仅要让学生读通读透,更应指导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悟出写法,领会意图,进而学会运用。如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中的“几只小鹿在溪边散步。它们有时俯下身子喝水,有时侧着脑袋欣赏自己映在水里的影子。”我设计这样问题:“小鹿可爱吗?课文把小鹿比作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接着我还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这句子的意境美,突出了小兴安岭原始森林的幽静、安闲,是动物们生活的天堂,表达出作者对小兴安岭的喜爱之情。待学生反复诵读、感悟后,我提出这样的要求:“你能运用这一手法,用一句话描写一种事物吗?”结果练习效果非常好,同学们写道:“大公鸡高昂着头,大摇大摆,展示着美丽的花衣裳,还大声地嚷着:‘喔喔!我真漂亮!’”“睡莲最具风姿,她浑身裹着一件红色的晚霞鲜衣,在阳光下如彩虹仙子从天而降!”“一阵风拂过,菊花仙子穿着各色的花衣裳,在风中翩翩起舞……”看,多么行生动的描述。这一期来,我坚持抓住课文中的优美词句作为读写结合 的训练,进行了大量的句子训练,为提高学生的遣词造句能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抓典型的段落章节进行读写训练
我在读写作文训练中,常挑选一些有特色的段落章节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理解写作意图,写作方法及优点,然后进行模仿练习。例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中的片断:“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多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好看极了;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种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教学这个片断时,我先让学生理解弄清文段的结构特点:先具体后概括。写作特点:运用排比、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抓住事物的特点(形状、颜色、动作)等进行描写。接着布置学生到水族馆观赏水族鱼,让学生学习这种构段方式和描写方法,把观察到的东西写下来。学生写出了生动的片断,其中一名学生这样写:
水族馆的鱼把水族馆打扮得异常美丽:有五彩海刀鱼,银子似的白鳞鱼,身体扁长的飞鱼……一群群的鱼儿在鱼缸里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有的活蹦乱跳,有的追逐嬉戏,有的嘴巴一张地合,顽皮地吐着水泡。可我最喜欢的还是金鱼,洁白的身子夹杂着大红和黑色的斑点,尾巴像长绸般飘飘摇摇,好看极了。整座水族馆就像色彩斑斓的水晶宫!
又如《原子时代的先驱》第五自然段“夏天……冬季……”也是一个非常好的读写结合训练段,也可以引导学生仿写。
(三)抓文章的结构进行读写训练
在第二阶段的训练中,我非常注重对学生进行布局谋篇的训练,而我们的教 材也为我们的写作练习提供了大量的典范,沿海版教材六、七、八册中,典型的
总分总结构的文章就有《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鼓浪屿》、《九寨沟》、《松树》、《颐和园》、《卧狮》、《我的家庭》等。结合这些文章,我设计了这些作文训练,让学生仿照课文的章法结构去仿写:《美丽的××》(××指一处景物)、《我喜爱的×××》(×××指一种动物、植物或物品、人物)、《我的一家》等,其中指导写《美丽的×××》一文时,我让学生学完《颐和园》后,讨论:你喜爱的一处景物是什么?你准备怎样安排提纲?其中在写《美丽的贞山公园》时,我引导学生仿照《颐和园》一文的写法设计了这样的写作提纲:
1、总起交代贞山公园是一个美丽的公园。
2、按参观游览路线介绍贞山公园的美景。
(1)走进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大草坪……(2)登上石阶,就是贞仙祠……
(3)沿着水泥大道往前走,就来到了天音山脚下……(4)沿着幽深的小径,寻访仙人的踪迹……
3、总结贞山公园景色优美,令人流连忘返。
一篇结构清楚,层次分明,前后照应的文章就这样写出来了,读写结合的确“妙”。
(四)抓文章的写作手法,进行读写训练
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应能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这其实就是让阅读教学为学生作文作铺垫。在教学《松树》一文时,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秋天,其他草木生长得怎样?松树又怎样?冬天呢?作者为什 么这样写?不写其它草木行吗?学生经过一番讨论明白这样写是运用了对比的手
法,写其它草木在秋天、冬天的生长情况,目的是更加衬托出松树的坚强,不怕困难的精神。学生马上学以致用,在写《我喜爱的一种植物》时,大部分学生采用了对比的写法突出自己所介绍的植物的特点。又如《红棉种子》、《小画眉说羊城》等文章的拟人手法,《马背上的小红军》、《幸福泉》、《小英雄于廉》等抓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描写去反映人物性格特点等,我在教学中都注意让学生读写结合,效果是令人满意的。
(五)、进行多种形式的练笔,由仿写走向创新
如果作文教学中只一味地沉浸于读写结合中,势必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因此,在读写结合之余,应进行多种形式的练笔,把学生从仿写中学到的各类写作知识应用于生活作文中,促使写作能力的飞跃。因此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把生活中、学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有重点地写下来,日积月累,定会形成自己个人的写作风格,迸发出灿烂的智慧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