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过技巧

时间:2019-05-13 03:20:3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2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过技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2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过技巧》。

第一篇:2012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过技巧

1、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广阔兴趣

2、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3、人工智能是属于()

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D、机器学习

4、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6、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7、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A、奥苏贝尔 B、加涅 C、布鲁纳 D、塞伦

8、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9、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注意力B、动机 C、情感 D、意志

10、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11、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12、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A、奥苏贝尔 B、加涅 C、布鲁纳 D、塞伦

13、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14、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A、自我评价

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C、自我定义。

D、自我同一性(个体对“我”是谁,是干什么的,“我”的期望、信仰和价值观是什么的一致和内化的认识)

15、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16、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17、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18、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 B、斯金钠 C、加涅 D、金布尔

19、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20、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

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1、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22、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23、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24、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25、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

A、布卢姆 B、加涅 C、澳苏贝尔 D、奥斯本

26、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27、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

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28、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29、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30、人工智能是属于()

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D、机器学习

31、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32、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33、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34、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35、态度的核心成分是()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36、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37、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的有意识地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称为()

A、学习计划 B、学习策略 C、学习方法 D、学习规律

38、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39、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

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

40、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41、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42、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43、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44、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45、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A、奥苏贝尔 B、加涅 C、布鲁纳 D、塞伦

46、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47、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48、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49、奥斯本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50、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5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52、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53、根据性别、年龄、技能、拥有物、居住地以及朋友对自己进行相应的分类,称为()A、自我评价

B、自我概念(将自我作为客体进行观察,形成一系列关于自己特质与特征的认识)C、自我定义。

D、自我同一性(个体对“我”是谁,是干什么的,“我”的期望、信仰和价值观是什么的一致和内化的认识)

54、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5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4 2 B、5 2 C、6 2 D、7 2

56、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57、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58、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59、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60、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它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称为()

A、刺激分化 B、消退 C、刺激泛化 D、获得 61、有研究者通过分析学生的家庭背景,成长历史、档案、日记、书信等来了解其心理特征,这种研究方法是()A、、个案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观察法 62、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来源:考试大 D、欲望内驱力 63、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64、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65、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66、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67、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68、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69、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70、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71、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7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A、桑代克 B、巴甫洛夫 C、奥苏贝尔 D、金布尔

73、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D、分离焦虑

74、人工智能是属于()

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D、机器学习75、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76、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77、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78、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79、人工智能是属于()

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D、机器学习

第二篇:2012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综合素质》考试技巧与口诀

1、奥斯本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2、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3、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4、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5、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6、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7、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8、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9、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10、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11、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1岁 B、3岁 C、5岁 D、7岁

12、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13、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14、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15、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16、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17、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 B、顺化 C、平衡化 D、自动化

18、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19、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20、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21、人工智能是属于()

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知识和技能的学习D、机器学习

22、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23、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4 2 B、5 2 C、6 2 D、7 2

24、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25、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26、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27、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广阔兴趣

28、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29、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30、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31、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32、奥斯本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33、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34、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 B、顺化 C、平衡化 D、自动化

35、根据强化物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36、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37、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38、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39、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40、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41、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42、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43、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

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

44、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45、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46、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47、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48、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 B、顺化 C、平衡化 D、自动化

49、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50、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 B、斯金钠 C、加涅 D、金布尔

51、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52、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53、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54、儿童对父母和权威表现出尊重与顺从,或者把成人的规则看成是不变的阶段称为()A、自我中心阶段 B、他律阶段 C、自律阶段 D、公正阶段

55、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56、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57、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58、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59、认为学习是外部行为变化的学者是()A、桑代克 B、斯金钠 C、加涅 D、金布尔 60、人格的核心是()

A、能力 B、智力 C、性格

D、气质 61、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62、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63、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64、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第三篇:教师资格证:综合素质之材料分析题答题秘籍(考试必过)

综合素质考试经验心得

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

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目一是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察,试卷满分150分,材料分析题52分,其中职业理念和职业道德必会各出一道材料分析题,本文主要针对这部分内容讲解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

一、材料分析题的类型

1、考察考生运用教师职业理念评析教学实例的能力。通过展示教学实例,让考生在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的角度评析实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或者从教育理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教师观)的角度进行评析。

2、考查考生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的知识评析教学实例的能力。通过展示教学实例,让考生运用教师职业道德相关知识评析教学行为。

二、作答步骤

1、先审题,通过阅读题目要求,确定题目类型。

2、回忆相关理论知识,对于掌握不熟练的考生,建议将相关理论知识罗列于草稿纸上,避免遗漏要点。

3、阅读材料,并结合理论知识,确定作答要点。在阅读材料时,注意把握关键信息,如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帮助我们筛选信息、理解材料;通过阅读材料,将材料与理论知识一一匹配。

4、结合材料,组织答案。答案的逻辑思路是总-分-总的结构,即总体评析材料、结合理论分析材料、总结意义和做法。总结历年考题,材料的性质包括好的行为、不好的行为及好坏结合的行为,其中出现好的行为的材料比例最大,以下分别论述。

材料中出现好的行为,总体作答思路为:(1)总体评价材料,如:“该教师行为合理,践行了„„理念”;(2)分析部分,将要点逐条列出进行评析,如:“理论一+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二+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三+材料做法+分析”;(3)总结材料,分析意义。

材料中出现不好的行为,总体作答思路为:(1)总体评价材料,如:“该教师行为不合理,违背了„„理念”;(2)分析部分,将要点逐条列出进行评析,如:“理论一+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二+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三+材料做法+分析”;(3)总结理论列举具体做法。

材料中出现好坏结合的行为,总体作答思路为:(1)总体评价材料,如:“„„行为合理,践行了„„理念,„„行为不合理,违背了„„理念”;(2)分析部分,将要点逐条列出进行评析,如:“理论一+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二+材料做法+分析”,“理论三+材料做法+分析”;(3)结合理论列举具体做法。

三、真题举例

以2015年下-中学材料分析题为例:

任教六年的李老师回忆道:读初二时,新来的语文老师以“春游”为题。让我们写一篇作文。我写了一次与爸爸上山采杨梅的经历,由于是自己的亲身经历,所以写的有声有色。这个语文老师对班上的情况不了解,并不知道我是

综合素质考试经验心得

班里最差的学生,在批改完作业后,我的作文成了班上唯一优秀的范文,老师拿着我的作业本声情并茂地大声朗读着,我一听是自己的作文,心狂跳起来。语文老师读完了以后,就对全班同学说“请写这篇作文的同学站起来。”我在后排怯生生地站了起来,全班同学以惊奇的目光注视着我,我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自豪。老师在读完了我的作文后,还分析了作文好在什么地方,并给了我几张空白稿纸让我再誊写一遍,然后在班里墙壁上开辟来一个作文园地。我的作文就是作文园地里的第一篇范文。由次,我找到了自信,发现自己原来并不是一无是处,我也有很多闪光点。自从那以后我开始要求自己坚持写周记和日记,并送给老师批改。老师在看完之后要么写一句评语,要么盖上一个“优秀”字样的图案,我非常满足。写日记这个习惯从初二开始一直保留至今,现在我的日记本已达五十多本了。

问题:请从学生观的角度,评析材料中语文老师的教学行为。参考答案:

语文教师的行为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值得我们学习。

首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处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强的发展潜力。材料中,教师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于学生的作文非常认真详细的加以指导,并且给予不断的鼓励,不但促进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更给予学生未来发展的自信。

其次,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学生是独特的人,不同的学生之间有其独特性,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材料中,语文教师发现了学生在写作上的闪光点,给予了有的放矢的教育,帮助学生批改日记,不断鼓励学生在写作上的成就,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积极性。

其三,以人为本的学生观强调教育公平,面向全体学生,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材料中,语文教师并没有关注“我”在班级中的“差劲”表现,而是一视同仁,对学生的作文大加赞赏,评选为范文,给予学生莫大的鼓励,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因此,作为教师,要践行以人为本的教师观,公平公正的面向全体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发展中的人,具有自身独特性的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

以上为综合素质材料分析题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材料分析题考点及解题模板

第一章 第一节 教育观

考点:五个关键词“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创新”、“实践”、“合作”; 答题模板:

一、(教师行为正确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综合素质考试经验心得

(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3)素质教育观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材料中某老师„„符合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二、(教师行为错误的)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1)素质教育观要求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不是面向少数学生,而是面向每一个学生,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2)素质教育要求教育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3)素质教育观要求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质疑的精神以及动手能力。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4)素质教育观是一种合作性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材料中某老师„„违背了素质教育观的要求。

第一章 第二节 学生观

考点:

一、学生的本质属性: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独立的人

二、因材施教:了解学生---针对个体---多表扬、多鼓励

1、(教师行为正确)

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正确的,遵从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材料中„„ 遵从了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材料中„„遵从了学生是独立的人的学生观。

2、该教师的教育行为是错误的,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1)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是连续不断发展的个体,其身心发展具有巨大的潜能。材料中„„违背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的学生观;

(2)学生观认为学生是独特的个体。对单个学生的发展而言,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材料中„„ 违背了学生是独特的人的学生观。

(3)学生观认为学生是发展的主体、是独立的人。每个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的的主体,都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材料中„„违背了学生是独立的人的学生观。

二、因材施教(很少单独作为材料分析的考点,一般是可以添加到学生观之中)把这几点回答出来;

首先,教师要先了解学生的特点,学生自身的个性以及家庭情况; 其次,针对学生个体进行引导; 最后,要多引导 多表扬。

综合素质考试经验心得

第一章 第三节 教师观

该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符合素质教育下教师观的要求//该教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违背了符合素质教育下教师观的要求。

(1)教师观强调,教师要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教师应该把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作为自己工作的主要目标。材料中„„..(2)教师观强调,教师要从课程的忠实实践者转变为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教师必须要在课程改革中发挥主体作用,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材料中„„

(3)教师观强调,教师要从“教书匠“转变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倡导教师在教学改进而研究和反思工作中的不足。在材料中„„

第三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4字规范要求:“爱国守法 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终身学习“

一、(教师做法正确)

该教师的做法是正确的,他践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教师践行了“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热爱祖国和人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材料中„„

(2)教师践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材料 中„„

(3)该教师践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严慈相济保护学生安全,关爱学生健康,不讽刺、挖苦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

(4)该教师践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

(5)该教师践行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之为之便谋取私利。材料中„„

(6)该教师践行了“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用于创新。材料中 „„

二、(教师做法错误)

该教师的做法是不正确的,他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

(1)教师违背了“爱国守法“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热爱祖国和人民,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材料中„„

(2)教师违背了“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材料 中„„

(3)该教师违背了“关爱学生“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严慈相济保护学生安全,关爱学生健康,不讽刺、挖苦体罚变相体罚学生。材料中„„

(4)该教师违背了“教书育人“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材料中„„

(5)该教师违背了“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关心集体,尊重同事,尊重家长,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之为之便谋取私利。材料中„„

综合素质考试经验心得

(6)该教师违背了“终身学习“的职业道德。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用于创新。材料中 „„

作文范文

一、请以《爱的教育》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正确,语言通顺,文体不限。爱的教育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需要一批有爱心的教师。教师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不仅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专业知识与技能,最重要的是要有一颗纯洁的爱心。爱是教师最基本的素质,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首要条件,也是教师师德的灵魂所在。

爱是教学成功的关键。课堂教学的过程,是师生交流的过程,是心与心碰撞的过程。要使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首先爱护学生,用满腔的热情对待每个学生,以最大的耐心引导学生。而学生得到了教师的爱,自然而然地会激发出学生对教师的爱,形成爱的双向交流,即产生“动情效应”。这种效应会产生良好的效果,学生会更尊重、接近老师,与老师合作。爱能使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使教育教学过程进入良性循环的状态之中。

爱是学生身心健康的精神需要。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认为,归属与爱是人的正常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如此。如果孩子感受不到教师的爱,就缺乏安全感,对身边的人缺乏信赖,以致对其身心发育造成不良的影响。教师的任务是将爱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中,为学生身心发展提供精神营养。

爱是架设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桥梁。爱是维系教师与学生的纽带,不论是教师一道道真诚鼓励的目光,还是一个个灿烂的微笑,不论是一句句谆谆的教诲,还是一行行娟秀的隽语,都传递着信任和尊重,给学生以温暖、鼓励和力量,同时也加深了师生双方的感情沟通。

鲁迅先生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只有爱学生的教师,才可能教育好学生。但是,教师的爱不应是偏爱,应无选择地、公正地、无例外地爱每一个学生。教师要以爱的教育面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偏爱优秀学生,不少爱后进学生。每个教师都应认真领会爱的教育的内涵,用自己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的赤诚之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第四篇:2012台湾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技巧重点

1、已有研究指出,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是()A、2岁 B、4岁 C、6岁 D、8岁

2、根据维纳的两维成败归因理论,属于稳定的内在原因是()A、能力 B、努力(不稳定的,内在原因)

C、任务(稳定的,外在原因)D、运气(不稳定的,外在原因)

3、浪漫的爱的组成是()

A、亲近和激情 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

C、激情和承诺 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

4、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5、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6、浪漫的爱的组成是()

A、亲近和激情 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

C、激情和承诺 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

7、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

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

8、奥斯本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9、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10、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11、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 B、自我强化 C、直接强化 D、替代强化

12、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13、认知学习理论是谁提出的()

A、布卢姆 B、加涅 C、澳苏贝尔 D、奥斯本

14、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15、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16、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

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17、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18、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广阔兴趣

19、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20、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21、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22、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23、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以下哪一种记忆术?()A、位置记忆法 B、关键词法 C、缩简法 D、视觉想象

24、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 B、Y-G人格测验

C、主题统觉测验 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

25、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26、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27、当教师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时,这是教师成长过程中的哪一阶段特征?()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学生阶段 C、关注情境阶段 D、关注生存阶段

28、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4 2 B、5 2 C、6 2 D、7 2

29、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自我提高内驱力来源:考试大 D、欲望内驱力

30、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31、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D、分离焦虑

32、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33、揭示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和机制的“发生认知论”的创始人是()A、华生 B、加德纳 C、皮亚杰 D、斯腾伯格

34、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35、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 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 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 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36、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37、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38、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

A、荣格 B、华生 C、斯金纳 D、班杜拉

39、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40、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D、分离焦虑

41、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42、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43、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

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

44、一个联结的使用,会增加这个联结的力量,是指()A、效果律 B、应用律 C、失用律 D、准备律

45、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46、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47、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48、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1岁 B、3岁 C、5岁 D、7岁

49、根据强化的性质和目的可以分成()

A、自然强化物和人为的近似强化物 B、积极强化和消极强化 C、正强化和负强化 D、强化和惩罚

50、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 B、谢尔顿 C、威特金 D、霍兰德

51、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 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 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

52、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53、平时我们所讲的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等属于以下哪种迁移?()A、顺就迁移 B、同化性迁移 C、重组性迁移 D、具体迁移

54、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55、在比纳-西蒙智力测验中,每完成一个题目代表几个月的智龄?()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4个月

56、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57、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注意力 B、动机 C、情感 D、意志

58、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59、浪漫的爱的组成是()

A、亲近和激情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

C、激情和承诺 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60、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61、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行为成分 B、认知成分 C、情感成分 D、理智成分

62、心理学关于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以通过观察人的外显行为探讨人的内在心理规律 B、人的行为受内隐心理活动支配 C、心理学只研究人的外显特征

D、同样的心理活动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63、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64、不爱与人交往,有孤独感,动作显得缓慢、单调、深沉的特征属于()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65、提出认知地图理论的心理学家是()A、桑代克 B、苛勒 C、布鲁纳 D、托尔曼 66、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

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 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 67、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68、浪漫的爱的组成是()

A、亲近和激情 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

C、激情和承诺 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

69、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

A、讲授法 B、发现法 C、掌握学习法 D、头脑风暴法 70、研究者认为创造性思维的核心是()

A、发散思维 B、聚合思维 C、形象思维 D、抽象思维 71、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第五篇:2011青海省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考试技巧重点

1、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刻板印象效应

2、有系统地收集有关学生学习行为的资料,参照预定的教学目标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叫做:()

A、教学测量 B、教学测验 C、教学评估 D、教学检查

3、在相当的一段时期内对相同的被试组进行反复跟踪调查的研究方法是()A、横向比较研究 B、纵向跟踪研究 C、连续发生研究 D、跨文化研究

4、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5、对黑猩猩做“顿悟实验”的是()

A、苛勒 B、托尔曼 C、桑代克 D、巴甫洛夫

6、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7、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8、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比较稳定的独特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A、气质 B、性格 C、兴趣 D、能力

9、根据巴甫洛夫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强、平衡、不灵活的类型是()A、不可遏制型 B、活泼型 C、安静型 D、抑郁型

10、学生运用概念符号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技能是()A、言语信息 B、智力技能 C、动作技能 D、认知策略

11、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A、抑郁症 B、恐怖症 C、焦虑症 D、强迫症

12、在教“鸟”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概念的本持征,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 B、案例 C、反例 D、正例

13、奥斯本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14、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认为,通常要求成功地完成以下多少百分比的教学评价项目,才能进入新单元的学习?()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1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4 2 B、5 2 C、6 2 D、7 2

16、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临近性 B、形似性与互补性 C、外貌 D、对等性或互惠性

17、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18、个体积极探索事物的认识倾向是()A、需要 B、动机 C、兴趣 D、理想

19、教师在教学过程,对正在进行的教学活动进行不断的自我认识和反思能力是()A、教学设计能力 B、教学组织能力 C、教学决策能力 D、教学监控能力 20、指的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其目标指向是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A、同化 B、顺化 C、平衡化 D、自动化

21、奥斯本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22、编制16人格因素问卷的是()

A、艾森克 B、卡特尔 C、哈撒韦 D、霍兰德

23、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

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

24、根据布登的教学年限划分,成熟阶段是()

A、第一年 B、第2-3年 C、第3-4年 D、第五年以后

25、在《超越IQ》一书中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的是()A、皮亚杰 B、加德纳 C、斯腾伯格 D、戴斯

26、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

A、直接兴趣 B、间接兴趣 C、中心兴趣 D、广阔兴趣

27、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A、观察力 B、记忆力 C、意志力 D、思维力

28、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

A、差生行为 B、问题行为 C、逆反行为 D、心理障碍行为

29、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任务的是()

A、避免失败者 B、力求成功者 C、自我实现者 D、追求荣誉者 30、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

A、认知内驱力 B、附属内驱力 C、欲望内驱力 D、自我提高内驱力

31、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 B、初二 C、初三 D、高一

32、浪漫的爱的组成是()

A、亲近和激情 B、亲近和承诺(友情的爱)

C、激情和承诺 D、亲近、激情和承诺(圆满的爱)

33、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命题学习

34、提出“学习风格”概念的学者是()A、奥苏贝尔 B、加涅 C、布鲁纳 D、塞伦

35、注重训练的形式而不注重内容的学习迁移理论是()

A、关系转换理论 B、经验类化理论 C、共同要素说 D、形式训练说

36、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

37、奥斯本提出了()

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 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 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 D、头脑风暴法

38、课堂上人际关系出现双方相互亲近,认知协调,情感和谐,行动一致。这是一种:()A、吸引的人际关系 B、合作的人际关系

C、沟通的人际关系 D、平等的人际关系

39、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依据用心理方法和技术搜集得来的资料,对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进行评鉴,以确定其性质和水平并进行分类诊断过程,叫做:()A、心理评估 B、心理诊断 C、心理辅导 D、心理测验 40、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4 2 B、5 2 C、6 2 D、7 2

41、以下属于从外在观点对动机下定义的是()A、动机是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力量 B、动机是个体的内部过程

C、动机是为实现一个特定的目的而行动的原因

D、动机是一种需要所推动,达到一定目标的行为动力,它起激起、调节、维持和停止行动的作用

42、加涅的认知学习分类理论将认知学习分为()A、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 B、知识信息、智力技能、动作技能 C、言语信息、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D、智力技能、动作技能、认知策略

下载2012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过技巧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2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必过技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