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答疑

时间:2019-05-13 03:48: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答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答疑》。

第一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答疑

问: 专家您好,请问专家,延聘教师计入教师总数时,折合系数是多少?是否与外聘教师一致折合系数为0.5?谢谢!

问: 专家你们好!我校制定了“低职高聘”的相关政策,也就是说我校将一些科研能力强、授课效果好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聘为副教授或教授,享受副教授或教授相关津贴待遇,请问在计算高职比时,这些教师能否计入到具有高级职称人数中。

答:不可以。

问: 专家您好:在刑教授的回答中说“专任教师必须是学校在编的”。我的理解是“专任教师”和“外聘教师”对应的概念,“在编”是对“外聘”而言的。我校2006年7月招聘的本科学历的教师,目前没有正式编制,只要他们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又承担教学任务,就可以算专任教师。我的理解对吗? 可以计入专任教师。否则不可计入。

问: 专家您好:请问在统计新办专业的数据时,是统计本科的,还是本、专科都统计?谢谢!

答:只统计本科专业。

问: 专家您好!用来计算学年度的数,学生数应为7月底数,还是8月底数?谢谢!答:以不计入当年秋入学的新生、计入当年夏季毕业的学生为原则。

问: 你好!专家!问一事:教育硕士等非高校教师类硕士在评估中是如何使用的?高校评估中是否存在不承认教育硕士一说?

答:没有这种说法。

问: 专家:您好!请教一事,关于学缘结构分析问题,目前高校中有一些是本科毕业,又在职进修了硕士学位(只有硕士学位证书,没有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在进行学缘结构分析时是分析教师本科时毕业院校的学缘结构,还是分析最后取得的硕士学位院校的学缘结构呢?

答:一般不应计入。

问: 请问专家:双语教学的四类专业中;我校的生物工程(08180)与电气信息类(0806)中的专业是否属生物技术(070402)与电子信息科学类(0712),都要按10%的要求上双语课吗? 答:属于。

者 问: 请问专家:专业(建设)、学科(建设)、课程(建设)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专业建设是指学校所设置的本科专业的建设;课程建设是指学校所开设的本科生课程的建设。专业要有学科支撑,课程也与学科相联系,但是他们不等同于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指对学校所有的学科包括学科研究方向的确立、学科梯队的建设、学科条件的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与学术合作在内的建设。2007-01-15 冯婉玲 问: 专家您好!学历教育的留学生是否也在被评估之列,例如教授留学生课程教师的大纲是否在被查之列 多谢!祝金猪全顺!

问: 请问专家:我们是一所综合性院校中的护理学专业,学校对我们按照“文管类”进行要求,可不知道教育部对护理学专业“毕业论文”如何要求?

答:这些要求应该由学校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科学地确定。

答:只要是本科教学,就都在考察的范围之内。

答:你这里没有编制的含义不清。如果证实招聘,但是实行人事代理,可以计入在编的教师,符合条件的也

答:延聘教师数与在职人员,不需要折算。问: 请问专家:为满足财务预算的口径要求,以及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够及时入学圆满完成学业,我院针对特困学生以及享受国家奖学金的特困学生,采取特困补助发放给学生本人用以缴纳学费的办法,保证了学生不会因为欠费而辍学。在统计学费收入时,这一部分金额在账面上反映在学费收入中,在计算四项教学经费占学费收入的比例时,这部分金额能否从学费收入中剔除?谢谢!

答:不可以。

问: 请问专家: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否属于双语教学要求的信息技术类专业?

答:属于。

问: 请问专家,在统计教学行政用房面积的时候,在建用房面积是否可计入?

答:除西部地区高校外,均不可以计入。

问: 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个有什么特色?

答:学校教务处应该知道专业课与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区别,专业主干课(在专业目录中,准确的称谓应该是主要课程)是指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中的主要课程。

问: 专家您好!请问评估是否要要考查学校的中长期规划?

答:应该考察。

问: 专家您好: 有几个问题向您请教。1.在校本部就读的预科生(未取得学籍,预科期间在校本部接受一年文化补习),是否可以不计入折合在校生数。2.挂靠我校招生的其它学校学生(即列入我校招生计划,但学生不在我校学习和生活,毕业时由我校发给毕业证,但日常教学和学生管理全部由挂靠招生学校负责),是否可以不计入我校折合在校生数。3.高等函授教育校外教学点的学生,是否可以不计入折合在校生数。请专家帮忙指点迷津!十分感谢!

答:

1、因为预科生也要占用学校的资源,所以应计入在校生。

2、如果是你所说的情况,属于专以办学权,是严重的违规办学行为,是不允许的;如果学校参与教学与教学管理,必然占用学校的资源,应计入在校学生。

3、应该函授生的折算系数(0.1)计入在校生。

问: 专家您好!请问课程设计的指导教师算在实验?实习?还是实训教学的教师呢?谢谢!答:既不算实验,也不算实习,但是属于实践教学指导教师。

问: 请问:我校即将于2007年10月迎接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将对我校2004年--2007年办学情况进行评估,因我校有3个校区,每年功能房变动频繁。因此,学校每年上报教委的“高基报表”中的“校舍状况”,在统计时,是按照每幢楼使用的主体功能性质上报的,没有如现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要求的“将一幢楼按不同使用功能分类分解进行统计”,这就会形成我们现在统计的各功能房面积与高基报表不一致,如:综合行政教学楼,因主要作学校行政办公楼房,而其中又有部分教室、实验室等,在报“高基报表”时,就按主体使用功能“行政办公用房”统计了,而教室、实验室也一并统计在其中,没有将教室、实验室分割出来。请问尊敬的专家:我们现在是否按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要求分类,重新地统计这近三年的数据?谢谢专家!

答:应分别按照三个学年的情况进行统计。

问: 专家您好!评估考察要考察四个规划,我校今年评估也就是要考察四个“十一五规划”,请问学校的中长期规划在不在此次评估考察范围之内?谢谢

答:在内。

问: 请问专家:我们是师范类院校,我们体育系拥有的舞蹈教室,武术教室,形体训练教室,乒乓球教室是否可以算做教室?谢谢!

答:指标体系并未要求分别统计教室、实验室等用房面积,只要求统计教学行政用房。这些房屋均应属于教学行政用房。

问: 专家您好!我们是医学院校,学制为五年,请问如果按学年度统计学生数,统计至8月底是不是应统计前四个年级的学生数(不含当年毕业的学生)?

答:不是,应包括当年的毕业生。

问: 各位专家辛苦,能不能简单谈一下图书馆藏书和进书指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根据是什么,多谢!!具体情况,可向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咨询。

问: 请问专家:计算生均占有体育场地中的学生数是不是全日制在校生数。谢谢!

答:是的。

问: 请问专家:某教师甲2003年9月至2006年6月在外读硕士(我校委培的),且按时毕业回校,那么根据学年度时间,甲可以统计为2005-2006学年的主讲教师吗?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吗?谢谢!为主讲教师。

问: 尊敬专家您好!请问开卷考试还必须有标准答案或答案要点吗?急盼回复,万分感谢!

答:当然需要。

问: 政工教师包括那些人员?

问: 请问,课程建设的质量标准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问: 专业建设的质量标准体系包括哪些内容?

问: 专家您好!有两个问题向您请教。

一、在计算教学行政用房面积时,是把每间教学行政用房的面积相加求和,还是只用整栋教学行政楼的建筑面积就可以了?

二、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是指当年新购置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吗?还是需要减去当年报废的仪器设备值?对于这个问题,网上专家的说法不一,所以再次麻烦专家给予解答。多谢!

问: 专家您们好!请问我单位的老师已经到其他单位上班了,关系档案也走了,那设计到这位老师的所指导的毕业设计与论文等有关教学材料在评估范围里吗?非常感谢!答:在考察范围。

问: 专家您好!在本科教学评估中,我们学校的有很多专业的实验是同一样的内容,比如是全校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请问在统计学校实验开出率、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时,这些实验总体是按一个算呢,还是按个每个专业的一个一个累加,重复计算?谢谢专家的指点。

答:按实际开出的是严格数进行统计,相同的实验不应重复统计。

答:

1、应按实际使用的房屋的建筑面积计算,不是指整栋楼房。

2、应为新购置的扣除报废的。

答:应该由学校自己确定,以能体现专业建设的水平与质量、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原则。

答:应该由学校自己确定,以能体现课程建设的水平与质量、能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为原则。

答:指具有德育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答:主讲教师是指实际承担本科生课程主讲任务的教师。如果这3年该教师一直在外读硕士,当然不能统计

答:是按照国家对各类高校生均藏书数量的要求,适当降低(降低部分是为电子图书留有的空间)确定的。

问: 请问专家:关于主讲教师资格 副研究员职称、硕士学位,且有高校教师资格证者,是否具备主讲教师资格?

问: 尊敬的专家: 您好!我校将于07年评估,关于我们院系实验室情况想向专家请教。我们音乐学院的两间电钢琴教室承担钢琴大课、钢琴教法、即兴伴奏等课程(均为系内必修课)的开设。另有一间多媒体电脑音乐教室,承担电脑MIDI音乐课程(系内选修课)的开设。三间教室除上课外并未开放,但教室内配备有较为昂贵的仪器设备,请问是否应将其归为实验室? 期盼回答,谢谢专家!的房屋,均属于教学行政用房。

问: 尊敬的专家,您好!我急切想知道这样一个问题:作为一名本科专业教师,主讲课程门数有没有限制?比如说,教授主讲2——3门课程,讲师主讲1——2门课程。之所以问这个问题,主要是因为有的学校由于师资不足,有的本科专业教师要讲4门课以上,质量上能保证吗? 能确保教学质量为前提。

问: 专家好: 关于主讲教师资格,即为本科生主讲课程的教师,在专家考察时是考察编制内的还是包括外聘的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都考察。专家对此回答不一致,请在适当的文件中正式注明,或是统一一下这方面的回答,深表感谢!

问: 请问专家: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是否可指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有可能还没有办理高校教师资格证)和非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但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人员。

答:是的。

问: 请问专家,毕业率与学位授予率应该如何算?

许茂祖教授答:指标体系为对这两个比例作要求。一般可以理解为,取得毕业证书的人数与修完规定年限的学业的人数的比例为毕业率;毕业生中取得学士学位的人数与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为学位授予率。

问: 专家您好!请问:《评估方案》中“设计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分别是如何界定的?能否自己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定义这两个概念并加以对一些摸棱两口的实验加以分类,给出的全理的解释即可。

答: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的定义在《评估方案》中已有明确的叙述,可参阅。学校可以根据此定义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它细化。

问: 各位专家,您好,辛苦了!请问:1.在评估中,学校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的上机是算作实验、实训还是实习?2.如果一们课程中,一个学期有很多的实验,前面的比较独立,但是在后期有一些实验是综合性的,由学生自行完成的,请问这们课是综合性的,还是设计性的实验?

答:上机是实验还是实训(或校内实习)要具体分析。一般可作为实验,如果集中一段时间,以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技能为主的计算机上机可作为实训。计算机基础课的上机一般应作为实验。一门课程只要有一个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就可算作有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的课程。

问: 请问专家,我们学校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教授、副教授还要给大专生上课,这算不算给本科生上课呢??非常感谢

答:教授、副教授上课是指给本科生上课,所以,单给专科生上课的教授、副教授不统计在内。

答:凡是为本科生课程承担主讲任务的教师均应统计在内。

答:没有具体的规定。至于学校是否要对授课门数做上限规定,应视具体的课程、具体的教师情况考虑,以

答:不可以。请注意,指标体系并未要求单独统计教室和实验室的面积,只要求统计教学行政用房。你所说

答:可以视为具备主讲教师资格,但是硕士中属于新教师的,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问: 急问专家关于专业主干课和专业基础课的界定问题:(1)如某教授在三学年中的 A、B 两学年内承担了某一门专业主干课.而在剩下的一学年 C 内未承担该门专业主干课.则在C学年内,该教授能否计入到该专业主干课中。(2)类似问题(1)中的情况,如某新来的具有教师资格证和讲师职称的教师,在某学年 A 中未带任何课程。但准备培养该教师,使之在未来承担某门课程。则该教师在A学年中能否统计在该门课程的师资中?(3)专业主干课的界定除教高厅函[2006]35号中的界定之外,有否别的较明确一点的界定?如有没有课程明细之类的?

答:教授、副教授上课按学年统计,所以不存在您说的第1点。如该教师只是准备上课,而没有上课,当然就不能统计在任课教师中。专业主干课的界定按文件,没有别的说明。

问: 专家您好:请问教学行政用房包括哪些具体的房屋类型?谢谢!

答:教学行政用房包括教学用房(如教室、实验室、校内实习基地用房、图书馆等)、教学辅助用房(备品库房、实验准备室等)和行政办公用房。

问: 专家你们好!我在统计四项经费时,感到头痛的是;你们有时说学生实习补助可以记入本专科生业务费当中去,但又说外请的模特费不应记入本专科业务费当中去,因为这是人员支出,但我认为学生实习补助也是人员支出,为什么有的可以记入?有的又不能记入?我们会计做帐时,都是按业务的用途归类,就是说,只要是用在了本专科生业务费当中的事项当中去了,我们就都记入本专科业务费当中去,不管是人员支出也好,其他支出也好,这样一年完了,我们就可以看出,本专科生业务费究竟用了多少钱.而像你们说的,有些支出不能记入,这样的话,我们又要重新统计,而工作量特别大,请专家帮我指点指点!万分感谢!

答:四项经费与目前的会计项目不一致,因此给材料准备带来麻烦,但四项经费又必须按其内涵来做,没有别的办法。实习补助作为实习经费可计入四项经费,模特费属于工资性的经费,是不可计入的。

问: 专家:您好!请问实验开出率如何计算?如果教学大纲中实验项目的名称与教材中的不一样(因为我们是根据大纲选教材),但要达到的实验目的是一样的,这样的实验项目能否算开出?

答:应开实验按教育部课程指导委员会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要求(按教学大纲或教学基本要求、如没有规定,则按同行公认的要求)来确定。学校实际开出的实验数与应开实验数之比,就是实验开除率。实验名称不一样,但内容一样,也可以。如有这种情况,建议你们将它改成大家通用的名称。

感谢专家,我想问的问题是:如果一所学校2008年5月评估,那么他们被“抽查材料的年限从3年变成了1年”,这一年是指2006年9月-2007年7月,还是2007年2月-2008年2月?他们“学校当年现有材料”是指2008年还是2007-2008学年?

答:评估考察需准备的材料是近三年的,2008年上半年评估考察的学校,经费考察05、06、07三个自然年度的,其他材料和数据是前三个学年度的(2004-2005、2005-2006和2006-2007,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的材料供专家参考)。教高评中心[2006]1号文件说“专家组进校考察评估,原则上只抽查在校学生近一年的试卷、实验实习报告和调阅最近一届毕业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对于2008年上半年评估的学校,原则上抽查试卷和实验实习报告的近一年是指2006-2007学年度的第二学期和2007-2008学年度的第一学期,毕业论文(设计)的最近一届指2007届毕业生。

第二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答疑师资队伍

师资队伍:

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师资的数量与结构”的主要内涵是什么?

答:师资的整体结构要合理,要符合学校的定位,要适应教学和学科、专业发展的需要。“师资的数量与结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全校师资的自然状况。数量、学科、学缘、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各院系分布状况等。(2)学科发展状况。教师科研状况;重点学科、重点专业、新学科、新专业的师资状况。(3)主要基础课和主干课教师队伍状况。(4)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状况。师资队伍发展趋势良好,它应有学科带头人,已形成学术梯队,并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

问:如何界定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公共课,要查阅什么文件?

答:根据教高厅函[2006]3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部分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及体育类、艺术类高等学校评估指标调整的说明》的通知)文件(教育部评估中心网站站“文件汇编/教育部司局文件”中有):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系指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主要课程,不包括体育、外语、计算机基础等公共课。计算时应以完整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为标准,按课程门次计算。

问: 请问专家:在进行师资队伍结构分析时,同一名教师是否能出现在不同专业的专业带头人或学术梯队基本情况一览表中?事实上,有些教师是跨专业任课,跨专业指导毕业论文,跨专业从事学术工作的。

钱仁根教授答:每一个学科或专业都应有自己独立的教师队伍,少量的教师,特别是高水平的教师可以跨学科,跨专业。但如多数教师跨学科、专业,是不允许的。

问: 专家你们好!我们想咨询一下:至少要多少名教授才能组建一个(本科)学科系呢?学生与老师的比例应该是多少?

答:学生与专业教师的比多少才合适,一般可以这样推算,即到毕业时,一个专业教师指导的学生数是否符合规定,例如,1个专业有90名学生,如1个专业教师指导8个学生,则至少应有11—12名专业教师。至于要有多少名教授,没有明确规定。

问: 专家您好,我们有一个问题急盼解决.我们在一些已评高校自评报告中看到中专任教师和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的数据大小的问题,专任教师数量大于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数量,是因为其中计入了实验系列和工程系列的原因吧???但是现在有规定实验工程系列不能办理教师资格证,我们不知应该怎样解释这个问题?? 答:一般说,专任教师的数量大于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数,只是因为前者的范围更宽泛,它包括其他非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即使实验工程系列的人员不计,这种现象仍然存在。

问: 尊敬的各位专家:想请教您们一个问题:物理实验课是教育部指定的基础课之一,担任此项授课的人员是否一定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如果已经通过岗前培训和普通话考核,只是因为学校不给办理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可否可以担任实验课授课任务??恳请专家给予解答为盼!谢谢!!

答:担任实验课讲授任务的,必须要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协助指导实验课的可以不要。

生师比:

问:(1)学校在每个学年初(9月份)都会将有关统计数据上报教育部,计算生师比时,是不是可以用学初的统计数据?其他指标如教学仪器设备、图书、占地面积、教学行政用房等是不是也相应地使用上述数据?(2)计算折合学生数时,进修生如何计算?与进修时间有关吗?在计算学生自然人数时,要计入进修生人数吗?

答:都用。进修生要计入,系数为1:1;进修生一般是指进修时间为一年及以上的学生。

问:新办专业的教师一般多少人合适,教育部有无相关规定?多谢

答:教育部无具体规定,但作为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对此要存清醒的认识,要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

问:我校有部分老师具备高校教师资格证,他们给我校成教、电大学生代课,请问这部分老师在统计时能否算作专任教师?

答:如果属学校编制的,在统计时应算作专任教师。

问:聘请的外籍教师在计算教师总数时,系数是按1计算还是按0.5计算。恳请专家给与答复。谢谢!答:应按外聘兼职教师计算,即系数为0.5。

问:在师资队伍统计中,具有高级教练职务的教师在体育院校任教,可否算入师资队伍? 答:现在还没有这样的规定。“师资”是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技术职务的人员。

问:在新专业的师资队伍统计中,有的新办专业招生人数为一个班,但这个专业的教师只有四名,能否将该新办专业所在院曾给该新办专业承担专业课教学任务的教师统计在内?

答:不可以。

问:在我校实验教学中,承担实验教学任务的教师基本都是承担理论课教学,那么这些教师是否可计入实验教师队伍,另外实验技术人员也承担部分实验教学任务是否可计入实验教师队伍.另外实验教师队伍是否是一支专门从事实验教学的队伍.答:可以统计这些人员,并未要求专门从事实验教学。

问:在统计成人学生数时如果是春季招生,在3月份毕业,那么在统计7月份学生数时是计算3月份的成人毕业生在内还是不计? 答:可以不统计,但在前一学中要统计。

问:请问专家两个问题:1.教师岗或管理岗的工作人员(有教师资格证)在04-05学年指导5名本科生的毕业设计,没有其它教学任务,可否算作专任教师;2.如果算作专任教师,而05-06学年没有任何教学任务,是否还可以算作专任教师,因为只要三年内承担教学任务就可以算,对吗?

答:

1、04-05学年因为这5位同志承担了教学任务,所以可以计入专任教师。

2、05-06学年因为这5位同志没有承担教学任务,所以不可以计入专任教师。也就是说,专任教师的统计应该分学年进行。

问:我校的成教生中,一部分是各教学点上课(授课地点不在我校),一部分学生攻读的是地方学历(非国家学历).请问在计算师生比时,这两种情况的学生应当如何计算.答:按照指标规定的系数折算,如全日制为1,函授生为0.1等。

问:请问在计算生师比的时候教师总数是年底数还是7月份的人数,学生数是几月份的人数? 钱仁根教授答:生师比是按学年计算,一般计算到7月底,教师和学生人数都按7月底的数计算。” 请问,7月底时,新生未进校,老生已经离校,统计学生数时不就少了一届学生吗,师生比就很容易达到了?我记得原来在教育部开会时,教育部专家提到“教师和学生人数以自然年年底截点数字为准”,现在要按学年统计,是有调整吗?为什么这样调整?可不可以“以自然年年底截点数字统计教师和学生人数”?谢谢!

答:除经费外,其他数据都按学年计算。计算生师比时,7月底的学生数,应包括已毕业的那届学生数,不能去掉。

问:请问专家:在“师资”中,是否包括见习的教师?谢谢!

答:只要具有高等学校教师技术职务的教师(含助教)均包括在内。问:1.在生师比统计中,对于外聘教师是否有具体要求? 2.外聘教师的总数统计是否是连续的?例如,04~05学,我校聘请外聘教师A,B两人;05~06学,聘请外聘教师为C,D,请问专家我们统计外聘教师总数时,是否为A+B+C+D?

答:对外聘教师无具体要求,但学校要注意外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质量。外聘教师总数按实有人数统计,不能连续相加。

问:我还想问一下实践教学人员如何界定,包块哪些人员,不包括哪些人员。另外就是财经类院校计算机房也有学生作程序设计等活动,算不算实验室?

答:实践教学人员是指进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学人员,实践教学环节对于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内涵,所以无法说哪些人员算,哪些人员不算。举例说实验教学人员,是指实验课讲授的教师、指导实验课的教师和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其他的实践教学您可类比。计算机室可以作为实验室。

问:当年7月入校的研究生是否可计入当年的教师数?如2005年7月入校的研究生是否可及入2004-2005学年的教师数?另外如果2005年7月入校的研究生暂未聘任助教职称,是否计入2004-2005学年的师资队伍的相关统计中?谢谢!

答:一般7月底以前入校的可以计入教师数中,但如没有助教职称不能作为“师资”。

问:生师比是学校统一计算,还是需要各院(系、部)分别计算?

答: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对学校的整体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而不是对各院系部进行评估。因此,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不对各院系部的生师比提出要求,只考虑全校的生师比。但是,各院系部应该按照满足教学科研任务需要的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问: 如何计算生师比?

答:生师比是用折合在校生数除以教师总数,一个就是必须区分专任教师和师资是两个不同概念,所以两个数字应该不是一样的。计算生师比的时候教师总数是用专任教师数加上50%的外聘教师数。专任教师两个条件,一是必须要有高等教育的教师资格证书,二是必须承担教学任务,不一定是讲课,承担其他教学任务也可以。过去统计时要求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现在有些放宽,只要高校教师资格证,从事了教学工作就可以统计在内,也包括了行政岗位的教师、临床教师、实验教师。

问: 请问专家在学校的师资数量统计中,我院有部分老师具有讲师职称,但是他们在作带队教师(辅导员性质),没有上课任务,是否可以计算在生师比的师资数量中?谢谢

答:只要承担教学任务,可以计算在内。

问:具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长期从事本科实验教学工作的实验系列人员,可否计入主讲教师基数。谢谢!答:只要是承担独立设课的实验课的可算。

问:我校与外校联办的本科专业,(招生计划毕业证学位证)都属于我校,请问专家:在计算师资时,对方学校的师资可否作为我校的外聘教师?学生数图书等与联办有关的硬件有哪些可作为我校的统计范围之内.谢谢!答:与你们联办的学校是否有自己的学生,如是则在计算师资、教学条件时按实际情况计入,但应单独列出,供专家参考。

问:我有两个问题理顺不好,请指出。我校是包括法、教、史、文、理、工、农、医、管理等专业的综合性学校,授课人员包括在编教师系列、其他系列人员(如卫生系列)和外聘教师。1.在统计主讲教师资格时如何掌握教师基数?如果所有授课人员为基数的话其他系列人员的主讲教师资格如何掌握?中级以上可不可以认为符合资格? 2.在统计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时如何掌握其基数?(1)是所有在编教授、副教授职称人员?(2)是所有聘任教授、副教授(包括低职高聘、高职低聘)人员?

答:学校在编的主讲本科生课程的教师是主讲教师,是统计主讲教师资格的基数。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可认为符合主讲教师资格。所有在编的教授、副教授都应统计在内(学校自聘的教授、副教授可除外)。

问: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对“师资”的涵意是指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而我校近三年以教师身份引进的教师至今未能落编(我院教师人员远未达到编办核定人数,但由于地方政府的原因,每年核定编制给学校分的太少,而我院如不引进这些教师,又无法完成正常教学),但都在从事教学工作,这些人员如不能计入师资,那么我院师生比则达不到合格标准。而这些人员事实上已经成为我院正式师资,2004、2005年新进教师已通过了岗前培训,并已颁发了教师资格证书,只是在身份上得不到解决,请问,这种情况下,是否可以破例,把这些教师列为师资?谢谢!

答:计算生师比时用的是专任教师的概念,不是师资。在分析师资结构时,还是应该按照规定统计,有特殊情况可以在自评报告中另外加以说明。

问:我校是一个新升本的院校,目前校内设有一个初等教育学院(非独立学院)专门从事专科教育(系原中专学校合并的),其学院的教授、副教授按照初等教育学院的培养计划,均在上专科课程,未上本科课程。请问其学院的教授、副教授是否纳入教授、副教授上课的统计范围?我们初步设想了三套方案:

1、纳入统计范围,计算上本科课比例时将他们视为上本科课程进行统计;

2、不纳入统计范围,把这批教授、副教授单列,用其他教授、副教授来核算上本科课比例。

3、纳入统计范围,但计算上本科课比例时不列入基数,作出客观陈述。请问应该怎么办?

2、按照我们看到的专家对上饶师范学院人事处:龚建华“请问在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既从事行政工作又从事教学工作的具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能否作为专任教师? ”问题的答复是“可以作为专任教师”,那么在进行统计和分类时这类双肩挑人员可否同时出现在专任教师名册和行政人员名册中?如可以同时出现,则与上报的基础报表统计数有出入如何办?

3、在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委员会通过的研究员、副研究员,是否算在“师资”中,计算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时要纳入其中吗?

4、请问对于教师个人,是否要提供教师资格证作为“专任教师”的支撑材料之一;是否要提供毕业证、学位证、岗前培训证作为“主讲教师”的支撑材料;是否要提供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证书作为“师资”的支撑材料。如果这些东西遗失怎么完善?

5、高等教育基层报表数据时间为学年初,而评估需要的数据时间为学年底,提供的数据有一点差距如何办。而且我们现在理解的评估指标与上报数据时理解的指标偏差,是按原来理解的严格按上报数据统计,还是按现在正确理解的来统计?

6、我院有极少数老同志由于学历原因,未能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但有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且一直在教学一线工作,请问这些同志应归入哪一类人员?如不能归入专任教师,那么在计算生师比时可否归入外聘教师?

7、相近专业的教师可否交叉使用?如某老师既是甲专业的教师,可能又是乙专业的教师。谢谢解答。

答:你的问题有一些可以参阅以前的答案。此次回答你的以下问题:(1)对于教授副教授上课问题,教育部05年1号文件有明确要求,我以为应严格执行文件要求,按你的方案三较合适。(2)双肩挑人员可同时出现在专任教师名册和行政人员名册中,因为这是从不同的两个方面对不同范围的人员进行评估,没有矛盾。只要实事求是也不会与上报的统计数据有出入。(3)在分析师资队伍状况时,不含研究员、副研究员,也不计入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4)对于教师个人的所有证件,只要是真实的,都不必事前收集起来或复印一套提供给专家,只要专家根据考察需求,提出查看某一人的某种证件时,能提供就可以;确实丢失了,学校给予说明或证明即可。(5)按评估要求进行统计。(6)可以归入。(7)教学生可以交叉使用,但在分析专业教师状况时不能交叉统计。

问:计算学生总数时,留学生按实际在校学习的时间折算,折算的标准是什么? 答:详见《评估方案》合格标准备注(5)。另外,如是短期培训班的学生,不应计入学生数。

问:对于“非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如高工等)人员能否作为师资的一部分?”这个问题,钱仁根教授授答:非高校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如高工等)人员不能作为“师资”。对于“请问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且长期在教学岗上从事教学工作的非高校教师系列职称人员(如工程师以上职称),能否作为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这个问题,许茂祖教授答:你所说的人员,如果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可以考虑为符合主讲教师资格。上述二专家回答似乎不一致。是否我理解错误?请指正。

答:请注意准确理解评估方案中“2.1.1”的“专任教师”、“2.1.2”的“师资”、“2.2.1”的“主讲教师资格”这三个称谓的确切含义。其作用在于从三个不同的方面对学校师资队伍的数量和质量进行评价。具体到某一位教师,也可能三个基数都应计入,也可能只计入一个或两个基数。例如,一名具有教师资格、指导毕业设计的高级工程师,应计入“专任教师”的基数,但不能计入“师资”的基数。如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且长期在教学岗上从事教学工作的非高校教师系列职称人员(如工程师以上职称),如果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可以考虑为符合主讲教师资格。所以,是您理解错误了,不矛盾。

问:在折合学生数统计时,我们遇到对独立学院学生的统计问题,主要是因为我校独立学院于05年正式成立,05年以前招的学生在每年的高基报表中均由学校上报,这部分学生如统计入内,存在与目前独立学院办学资源不应统计入内的要求相矛盾,是否可以理解为独立学院的学生无论以前还是现在均不统计入内.谢谢!

答:评估要求学校统计近3年的数据,你校如需统计05年以前的数据,那么05年以前“独立学院”的学生、办学资源还都属于学校,评估数据应予统计。05年以后独立学院正式成立后才能算真正的独立学院,其学生数从05年开始可不统计,其资源也不应统计。

问:我校是2007年6月份评估,那么2006年4月份新进的硕士生是否在师资数量的统计之列?盼回复,谢谢!

答:能。

问:我有几个有关师资的问题想请教:

1、我们学校是2007年11月接受评估,那么在统计教师数时,07年6、7月新进教师是否可以计入教师总数?

2、在我们学院的成教学院和高职学院任课的教师,是否可以计入教师数?

3、学校实验剧场的一些工作人员在学生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担任指导任务,但他们都属于技术人员,没有教师资格证,也不属于教师编制,请问这部分人员该如何统计?

4、统计学生人数时应该以学年初为准,还是以学年末为准?成教学院的学生是春季入学,学生人数的统计应该以哪个时间为准?谢谢!

答:教师数按学年计算,因此,8月底以前进校的教师都可计入。一般考察教学条件是,成教学院和高职学院的学生要计入,教师当然也应计入。没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的人员,不能计入专任教师中。如按自然统计的数据(如经费),学生数统计至年底,按学统计的数据,学生数统计至8月底。成教的学生也按此时间统计。

问:我校将于明年接受教育部专家现场评估,在统计折合在校生数时,有一部分成教函授学生不准备折合统计进去,理由是:这部分成教函授学生虽是我校的招生计划,但这部分学生是在各函授站上,各函授站负责这部分学生的教学,管理等工作,我校只负责对其教学等工作给予指导,监督,抽考,毕业论文指导,答辩等来保证教学质量,也即我们认为这部分成教函授学生基本上没有占用学校本部的教学资源,所以在统计折合学生数时对其不予统计在内.请问专家,我们这种统计可行吗.答:按您所说,这部分学生要占用学校的教师,与学校不能完全剥离,因此应该计入。

问:在统计实践教学(不含教育实习)师资队伍时,校外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是否应该统计在内? 答:不能统计在内。

问:我校由于地域限制,所在城市只有我们一所大学,返聘的老教授在工作量、地域、时间上和正常情况下基本没有区别,请问,在计算生师比时,能不能乘系数1?

答:只要属于退休后返聘的教师,在计算生师比时,不能乘系数1,只能按“外聘教师”计算。

问:

1、请问“在编”师资的统计口径是如何确定的?

2、目前高校的人才流动非常频繁,尤其是教授、博士,各地的人才政策也比较灵活,对于那些原单位不同意其调离或辞职,没有办理人事档案的转移,但已经长期不在原单位提供实际服务的高校教师,是否能够统计在原单位的“在编”之内?事实上许多高校存在这种情况。

答:“在编”教师是指在人事关系上属于学校正式编制的教师,对于在编而长期不在学校任教的教师,在自评报告中可据实作为“不在岗”人员给予客观陈述。

问:请教专家: 1.专任教师是否包括校、院(系)两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干部? 2.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副院长(副主任)计入教学管理人员,那么在教师的哪些统计中还应计入他们?校长、院长(系主任)是否计入教学管理人员?在教师的哪些统计中还应计入他们? 3.在统计教授、副教授本科生上课情况时,是否包括校院两级干部中的教授、副教授? 答:只要具有教师资格证且从事教学工作的干部可计入专任教师。校长、院长不应计入教学管理人员。计入教学管理人员的副校长、副院长,只属于“5.1.1”观测点所指的人员,与其他指标没有关系,在“2.1”、“2.2”指标中该计入的还应计入。

问:专转本学生是否列入本科评估对象!

答:专转本的学生如与本科生混合编班,则一起考察。如单独编班,则考察教学资源时要考虑,教学质量不单独考察。

问:计算生师比时,“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问题一,校部机关有教师资格,兼任了教学工作的人员,可否计算为专任教师?问题二,辅导员有教师资格,兼任了教学工作,可否计算为专任教师?对以上问题,已经评估过的学校,为什么存在理解上的差异,有的算,有的不算?

答:按照定义,均可计入专任教师。

问:港澳台华侨学生不属于来华留学生.请问在计算学生折合数时,港澳台华侨学生是否归入留学生系列按3倍系数计算,还是按在校本专科生按1倍系数计算.谢谢

答:港澳台学生按本科生计算。

问:请教专家:我校是一所本科大学,院校结构调整时,省内某专科院校并入我校,原专科院校的校园资源、师资、图书设备等与我校互不共享,但发我校毕业证书。(1)原专科学校的学生数、师资教学资源等是否计入我校数据?(2)原专科院校的成人学生和3+2学制省内生是否计入?敬礼!

答:既然专科学校已并入你校,一切均应按一个学校对待。计算生均教学资源时,这部分学生都要考虑。

问:请问在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对新办专业的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有何具体要求?生师比是学校统一计算,还是需要各系部分别计算? 答:新专业的师资数量与结构应该以能保证新专业的基本教学质量、实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原则。因为各学校、各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多样化的,不宜用统一的数量与结构比例来要求,但是,一般地说,新专业的专业课教师中,该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的高级职称教师不应少于2人。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是对学校的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评估,而不是对各院系部进行评估,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不对各院系部的生师比提出要求,只考虑全校的生师比。但是,各院系部应该按照满足教学科研任务需要的原则,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配备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

问: 请问专家,我校有三个校区,其中一个是中专升格后并入我校的,学生全部是高职和中专生,其师资、设备、图书等资源完全独享,和其它校区距离较远,也没有借用其它校区的资源。请问,评估时,能否不算这个校区的所有资源,如果不行,中专生怎么算?恳请回复,谢谢

答:既然是一所学校,则应按一所学校考虑,计算教学资源时要考虑这部分学生,全日制中专生可参照高职生计算。

问: 请教专家:我校是一所本科大学,院校结构调整时,省内某专科院校并入我校,原专科院校的校园资源、师资、图书设备等与我校互不共享,但发我校毕业证书。(1)原专科学校的学生数、师资教学资源等是否计入我校数据?(2)原专科院校的成人学生和3+2学制省内生是否计入?敬礼!

答:既然专科学校已并入你校,一切均应按一个学校对待。计算生均教学资源时,这部分学生都要考虑。

问: 为保证师资质量,我校从前年开始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对新进入学校而没有教学经历的硕士研究生实行人事代理(试用)制度:即档案暂时挂在当地人才交流中心,其工作安排及待遇与在编教师完全相同,从事教学工作三年后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即可转为正式在编教师。请问这部分人是否能算作专任教师?请予以回答。谢谢!

答:这部分人如果符合专任教师的规定,即有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证并承担了教学任务,可以计入专任教师。问: 专家您好!请教两个问题,一是“实践教学师资”与“实验教学师资”是否分开统计?二是“实验教学师资”可否含实验系列职称人员(教辅人员)还是严格按照“师资”的要求只统计教师系列职称的人员?恳请回复!谢谢.答:实践教学师资主要指实验教学的师资,它可以含实验系列职称的人员。

问: 专家您好:我想请问,统计2004-2005学年校内教师系列学缘结构时,04年6月进的教师,第一学年他们没有职称,但有教师资格证,又教课.这部分教师能算是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吗?盼回复!急!谢谢!答:教师到学校后,由于各种原因,短时间内还没有确定职称,但肯定是作为教师使用的,可以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统计。

问: 尊敬的专家:向您请教两个问题,盼尽快答复。谢谢!

1、从外校调入从事教学工作的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办理了高校教师资格证,学校聘为教授(副教授)后可否计入师资队伍? 2、4月13日许教授关于高级讲师的答复能否进一步明确——职称一栏应如何填写?

答:原则上评估方案中说的教授、副教授是正式评定的,不包括学校自己聘的,但现在有些学校经批准,实施了“以聘代评”,或因合校,教师的职称出现一些特殊情况,对于这些情况应做具体分析。如果出现上述的情况,我想可以考虑按教授、副教授计入,但需向专家组说明。

问: 《评估方案》附表中要要求“具有高级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的合格标准是30,请问我们在建设时,应该要求大于等于30,还是小于等于30呢?谢谢!

答:评估指标体系中的指标要求,都是具有导向性的,作为学校,从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出发,应尽量提高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

问: 专家您好!我们理解到外籍教师和返聘教师属于外聘教师。请问:(1)一个学校的名誉、特聘、客座、兼职教授是否属于外聘教师?(2)兼职教师和外聘教师有什么关系?(3)具体地讲外聘教师包括哪些?

答:如果这些教授仅仅是荣誉性的,不承担教学任务,则不应作为外聘教师。外聘教师是指人事关系不在本校而聘其担任教学工作的人员,兼职教师是外聘教师。返聘教师按外聘教师对待,延聘教师按在职教师对待。

问: 专家您好!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对师资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的考察,需要提供有关实验教师队伍的材料。请问:(1)实验教师的具体内涵是什么?(2)只为实验做准备工作(如设备、试剂等等)的实验员是否算实验教师?(3)既上理论课,又上实验课的非专职实验教师是否能算入实验教师中?(4)实验教师如何统计是合理的?

答:分析实验教学教师队伍结构的基数是专职在实验室工作的人员,考虑到实验教学的特点,分析时的基数既包括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人员,也包括非教师专业技术人员。

问: 专家您好!我校近几年每年都有内地高校的教师来支教,他们每学期都实际承担了本科生的课程主讲任务。请问:他们是否能算我校的外聘教师?

答:可以作为外聘教师。

问: 请问专家:考查师资队伍结构时看基础课和主干课的师资状况,请问主干课师资是指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中的全部主干课程还是仅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主干课程。

答:主干课是指支撑专业的主要课程,具体的可参考1998年教育部的专业介绍。分析师资结构时可找覆盖面较宽的主要基础课和主干课的师资队伍来分析,不必将全部基础课和主干课师资进行分析。

问: 专家: 您好!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的教师是否算实践教学教师?请回信指导 谢谢!

答:这个观测点所指的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只统计从事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

问: 师资队伍的数量与结构包括哪些? 1.师资队伍是否包括教学岗位和管理岗位? 如:管理岗位包括在师资队伍里面,管理岗位又包括哪些?

答:这一观测点所考察的对象,仅指具有教师技术职务即具有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职称的教师,不论是在教学岗位上的还是在管理岗位上的。

专任教师

问: 请问:怎样解释高校“专任教师”?

答:按照教育部规定,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且专门从事教学的人员就是专任教师。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将其放宽到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且承担教学任务的人员。

问:请问本校教师在外脱产攻读学位或在国外留学如何统计,能否算入专任教师

答:凡是没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或虽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但是不承担教学任务,就不能计为专任教师。问:非教师职称,具有教师资格,从事行政管理工作,但本科生上课的双肩挑人员可否算专任教师? 答:可以。

问: 请问在统计专任教师时,是否在某一学年内具备教师资格的教师,不管是否给本科生上过课,都算专任教师?

答:专任教师只要是指从事教学工作的,如指导实习、毕业设计、实验等,不一定是讲课

问:有一位教师第一年有教学任务,后两年没有教学任务。在计算生师比的时候,第一年可计入专任教师,后两年可不可以继续计入为专任教师。

答:生师比按每个学年计算,原则上没有教学任务当然不能算作专任教师。

问:专任教师是指具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并担任教学任务的人员,教学任务可以是讲课,也可以是其他的。这里的其他教学任务可指什么?另外辅导员具有了教师资格,平时又在履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这样能不能计入专任教师。谢谢!

答:所谓的其它教学任务,如: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带实验、实习、课程设计等列入培养方案中的各种教学活动。辅导员只要参与了以上教学活动可计入。

问:1.研究员(博导),从事本科教学工作,可否计入专任教师? 2.已经脱离教学工作的教授,是否必须计入专任教师? 答:分析师资结构时,前者不计入,后者计入;统计专任教师时,这两类人如果有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并有教学任务,均可计入,否则不可计入。

外聘教师

问:评估指标体系中有”聘请校外教师经折算后计入教师总数,原则上聘请校外教师数不超过专任教师总数的四分之一“的备注说明,请问是折算之前不超过四分之一还是折算之后不超过四分之一?还有一个问题,教授、副教授给留学生上课算不算给本科生上课? 答:是折算之前的。

问: 我校和计算机研究所合作成立软件学院,办学地点在计算机研究所。我校负责招生、承担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工作,对方承担专业课程的教学工作。请问,对方的师资、校舍、图书、经费、运动场、仪器设备等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如何计入我校的办学条件。谢谢您的回答

答:对方的师资,可按照外聘教师计算,其它条件原则上不应计算。

问:什么是兼职教师?我们学校有些教师既是行政领导,又担任讲课任务。他们是否属于兼职教师? 答:不属于。兼职教师是指外聘(包括返聘)的教师。学校领导如果有高校教师证又授课,应统计为专任教师。

问:请问(1)外聘教师如果仅仅作一些讲座,能否算承担了教学任务?(2)学生辅导员工作算教学任务吗? 答:均不能。问:我校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的大学,实践教学环节较为关键,本人认为聘请一部分工厂、设计院等一些单位的高级工程师来指导学生的毕业设计、课程设计以及一些实习会有很好的效果,不知可否将这些高工计为外聘教师,进而计入教师总数,敬请专家答复为盼!谢谢!

答:只要真正承担教学工作,可以作为外聘教师,但应有相应的手续。

问:请问我校长年聘任的外教,是否可算入专任教师及师资,请尽快答复,谢谢。答:算外聘教师。

问:我校2008年上半年接受专家评估指导。目前我们在统计生师比的过程中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请专家解答。我校存在联合办学的情况,我们知道在统计联合办学的师生数字时,这部分学生数量计入我校学生总数,但是,联合办学这部分的教师数量我们该如何对待,如何计算呢?

答:按照指标规定的标准,符合条件的可计入外聘教师。不符合条件的不应该担任本科教学任务。不少所谓的联合办学,实质上是在转移办学权,是一种违规的办学行为。

问: 教师岗前培训始于九十年代末,目前,部分中年以上教师有讲师以上职称并具有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但未通过岗前培训,请问在统计“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比例时应如何计算?

答:可以作为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统计进来。这里要求经过岗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是针对新教师来讲的,即具有硕士学位但还没有讲师职称的教师。

问: 评估中的师资与高校统计报表中的专任教师是一个概念,但与评估中的“专任教师”不一致,准备材料时以哪个为准?

答:请以评估指标中对内涵的说明为准进行材料的准备。

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

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中“师资”专指什么?

答:专指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即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包括教学、科研、管理等岗位上的教师。非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和外聘教师,即使担任教学工作,在分析师资整体结构状态时也不能考虑在内。

问:专家在回答:“具有专任教师资格的研究员、副研究员能否算在编师资?”时说:“2.1.2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只指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即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其他人员均不属于该观测点所指的师资。那么如果一个具有教师资格证书,现在是研究员职称,而此前是副教授职称,现又正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可按副教授职称列为“2.1.2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中所指的师资吗?

答:《评估方案》中的“师资”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专指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在分析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时采用“师资”。您说的一位教师以前是副教授,现在是研究员,则在分析学校师资队伍结构时不应作为基数统计在内。

问:

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中要分析基础课和主干课程的师资队伍状况,请问如何界定基础课和主干课程,是根据院校的专业培养计划,还是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

2、系部作为院校教学评估的重心,其评建任务十分繁重,请问,作为学校评建部门怎样指导系部准备评建材料,系部的评建材料应包括那些方面?那些材料?谢谢!

答:(1)不是“主干课”,准确地讲应是“专业主干课”,按学校专业培养方案决定。(2)作为系部不要像学校那样按照教育部颁发的评估指标写自评报告和组织支撑材料,但要按照评估指标中与系部工作有关系的指标内涵要求,对系部工作进行总结,并向职能部门和评建办提供评估所需数据和有关材料。

问:是否国家有规定:大学外语与体育课主讲教师可为助教?

答:文件中没有这个规定。在专家组进行考察时,如有必要可将此情况向专家组另作说明。问:在考察“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时,发展趋势良好是指“有学科带头人,有梯队,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请问骨干教师有明确的定义吗?盼回答,多谢!!

答:应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

问:承担理论课的教师作为主体完成实验教学任务,而专职的实验教师很少,问这种实验教师队伍状况是否满足评估要求?谢谢

答:什么样的实验教师队伍是合理的、能满足教学要求的,专家会从多方面进行考察评价,不单只依据你所讲的这一种情况。

问:在分析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这个观测点时,实验教师队伍是否一定要求有单独的实验教师系列? 答:否。

问:师资指的是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高级实验师、实验师等不属于师资,那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包括哪些人呢,包括实验系列的人吗?谢谢。

答:在“2.1.2”整体结构状态与发展趋势观测点中,要对实验师资队伍状况进行分析,这里所指的师资队伍不包括实验技术职务系列的老师。

问:我想请教一下关于学缘结构的问题,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是用哪一个阶段的学缘来做统计?是统计最后那个阶段的学缘就可以了呢还是三个都要?

答:一般是指最后学历。

问:我校是一个行业性比较强的学校。根据行业人才需求,我校成人教育学院在外省市设有校外函授工作站。校外函授工作站均设在当地的相关院校,有较好的教学设施和较完善的学习和生活条件。经上级有关部门同意,我校在校外函授工作站开设了脱产教学班(专科),招生指标、毕业证、教学质量监控及学籍管理等由我校成人教育学院负责,师资、校舍等办学资源由函授工作站负责。本次我校的本科教学评估中,校外函授工作站的脱产教学班(专科)学生是否应统计到我校的学生总数中?校外函授工作站的师资是否算外聘教师?请指教,多谢!

答:校外函授工作站与学校的关系如不可剥离,即经费、教学资源、师资等与学校有关,则在计算教学资源和生师比时,该站的学生应考虑,同样,其师资和教学资源也可考虑。如与学校没有任何关系,则可以不计,同样,其教学资源和师资也不可计入。我看你们的情况属前者。

问:再次询问“实践教学人员”的外延。许教授讲“凡是从事实践教学的人员均应统计在内”,实践教学包括“实验、实习、社会实践、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论文(设计)等”,范围很大,这样下来,学院80%以上的教师都是实践教学人员了,其中社会实践的指导教师有的还是学生工作人员,属干部编制,这怎么算呀?敬请答复!

答:如果学生工作干部具有教师资格、且指导的社会实践是教学计划规定的,就应该统计为实践教学人员。

问:我院实验室没有专职的实验课教师,上课主要靠没有教师资格证的实验员及抽调理论课老师来临时打工,实验室建设规划主要也靠实验员。请问这种实验教学结构能否符合要求?

答:实验室工作人员最好由教师和实验人员共同组成。讲授理论课的教师可以讲授实验课,但没有教师资格证的实验人员不宜讲授实验课,可以做实验的辅助工作。

问:如我校留校的专任教师中有在外院校攻读研究生课程班并取得结业证书或去国外进修一年以上的(有使馆及学校证明)情况,他们确实优化了自身的知识结构.在我们准备评估的实际工作中,在计算学缘结构时,可否视为其改变了学缘? 答:如果在外院校(包括国外院校)攻读研究生课程班并取得毕业证书或学位证书,可以视为其改变了学缘,但是结业与进修不能视为其改变了学缘。

问:专家您好,我校在分析师资队伍结构时遇到了两个问题,请给予帮助。

1、我校为突出办学特色,对课程设计进行改革,将部分教学系部的专业课程变为全校通修课(每个学生都上),在分析基础课教师结构时,可不可以将这部分教师算作基础课教师?还是只分析公共基础课教师结构?

2、新办专业的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中有部分课程是由其他专业系部为其开设的,分析新办专业师资结构时承担这部分课程的教师算不算新办专业教师?

答:分析基础课教师时,取哪些课程来分析学校自己确定,通修课程如果具有基础课性质可以作为基础课对待。分析新办专业教师时,一般是指专业教师,少量的教师跨专业是可以的,但每个新专业必须要有自己独立的专业教师队伍。

问: 谢谢专家对我过去提问的回答,我们还有一些问题想请教专家,恳请专家尽快回答。非常感谢!

1、医学门类是否包括药学?专任教师是指校本部符合条件的教师,还是指公共基础课和医学基础课程的教师?预防医学、药学、影像专业课程由校本部教师担任,可计入专任教师吗?

2、主讲教师怎样界定?它和本科教学工作的量有多大关系?计算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比例时,分子和分母应该是什么?按照前面专家解释,主讲教师首先是专任教师,那么外聘教师就不应计入主讲教师?

3、计算生师比时,参与我校教学的非在编人员聘请的校外教师是否不考虑基础或专业,也不考虑学生层次,也不考虑理论课或实践教学?

2、医学

答:一个专业属于哪一类(包括是否属于以学门类,教育部制定的本科专业目录以作了明确规定,请按照目录的规定执行。主讲教师就是指担任本科生课程主讲任务的教师,凡担任主讲任务的教师均应计入。计算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比例时,分母是统计学年中实际担任主讲教师的人数,分子是其中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人数,其中新教师必须经过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外聘教师原则上不统计。凡是从校外聘请(包括离退休后返聘)的、实际从事教学任务的教师均可计入外聘教师,但折算后的总数不能超过本校专任教师的25%。

问:在考核师资的自然状况时,学科结构是指一级学科还是二级学科?是现在从事的学科还是上学时学习的学科?谢谢

答:在说明“4.2.2”中“结构合理”时,教师的学科背景是指教师学习时所学的学科。

问:我想请教一下关于学缘结构的问题,如果在本科、硕士、博士三阶段的学习中,其中有一个阶段是在外校的,那么在统计学缘结构时,可否统计为外校的?

答:分析学缘结构意在导向学校尽量减少“近亲繁殖”,增强“杂交”优势。所谓“外校的”,严格讲是指由外校培养,毕业后来本校任教的。对于原是本校培养学校任教,后又就读外校取得更高一级学位的教师,也可以计入“外校的”

问:请问专家:针对评估,“主干课教师”、“基础课教师”应该如何划分?谢谢!

答:如何对教师进行分类,应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进行,不应该针对评估的要求。具体分类的方法,凡是从事主干课程教学任务的教师,就是主干课教师,凡是从事基础课程教学的教师,就是基础课教师。

问: 请问专家:在反映学科、专业师资状态材料中,同一名教师是否可以同时出现在不同学科、不同专业学术梯队名册中?事实上,有些教师是承担着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科研、专业课程教学和毕业论文指导工作的.答:你讲的情况,确实存在,但在分析师资队伍状况时同一名教师不能出现在不同专业的名册中。

问: 请问专家:分析师资的学缘结构时,学缘是指教师本科的毕业学校,还是最后学历的毕业学校?谢谢!答:在读学位和工作过程中,只要有在外校读学位的经历,即可认为有非本校的学缘。

问: 请问专家: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应该如何统计? 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又应该如何统计?校院两级实验管理人员,实验室工程技术人员,实验室仓库保管员,校级专职设备维修人员如何统计?恳请尽快指教,谢谢!答: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是指从事实践教学工作的所有教师。并未要求单独统计实验教学师资,也未要求统计校院两级实验管理人员,实验室工程技术人员,实验室仓库保管员和校级专职设备维修人员。

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

问:如何理解“具有硕士、博士学位”?

答:“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是指已取得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研究生班毕业的、获得第二学士学位的、现在攻读研究生学位尚未取得学位的,均不统计在内。

问: 在“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比例”中,有工程硕士学位的教师算不算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答:算。

问: 请问:师资整体结构中具有硕士以上的比例和专业教师中硕士以上比例不一致,是由于统计基数不一致,前者是基于教师系列职称的,后者是指专任教师(有资格证),理解是否正确?

答:在观测点2.1.2中是指具有教师技术职务系列的教师,2.1.3中是指专任教师中的教师。

2、主讲教师:

主讲教师资格:

问:请问(1)属学院教师偏制,本科学历,具有国家运动健将称号,并通过岗前培训合格或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在体育院校任教,是否算为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2)非教师系列职称的(如研究员、经济师、高级实验师等)教师,有高校教师资格证,长期从事教学工作,是否可算入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还是主讲教师一定是师资队伍内的教师,才可算入主讲教师。

答:(1)按照[注4]不能算为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2)也不能算入。只有符合[注4]中规定的教师才能算为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

问:我们学校有一部分助教,且没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承担了某门课程的主讲任务,他们是否能够统计为主讲教师?我们是否能够根据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规定,聘他们为主讲教师?

答:不论什么情况,只要承担了主讲课程的任务,就是主讲教师。符合岗位资格是指:主讲教师具有讲师及以上职务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通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的教师。主要观测点“主讲教师资格”就是要计算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占所有主讲教师的比例。

问:在考察主讲教师资格时,学年内所有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数为分母,其中符合主讲资格的教师数的分子。关键是考察时是考察编制内的还是把所有(在编的和外聘的)一起进行统计?关键是其基数(分母)是在编的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还是在编加上外聘的全部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

答:是全部主讲教师。

问:比如学校在07年10月接受评估,那么07年4月—7月接收或引进的教师能否计入06-07学年专任教师名册内?这些教师估计大多暂时还没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且在该学年学校也较难安排教学任务。有专家回答可以计入,是否会与专任教师概念有矛盾之处?谢谢!

答:如果他们具有高等学校的教师资格,且在07年4月—7月间承担了教学任务,可以计入专任教师,否则不可计入。

问:我想请教一下,承担任选课的教师是否也必须符合主讲教师资格!

答:是的。

问:主讲教师和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可以重复吗?也就是说一个老师既是主讲师,又是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

答:从实际出发,确实是主讲教师,又从事了实践教学,则既可以计入主讲教师,同时也可以计入实践教学人员。

问:主讲教师必须是学校在编的教师。为本科生担任课程主讲任务的外聘教师可以算作主讲教师,但他们不是符合资格的主讲教师,这样理解正确吗? 答:只要承担主讲任务的教师都是主讲教师,并未规定主讲教师必须是在编教师。外聘教师担任主讲教师,是否符合资格,应按实际情况确定。

问:指标中主讲教师的“主讲”二字如何理解,是否是指独立或主要承担一门课程的讲授任务?医学院校的课程教学中存在这样的情况:即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多人共同承担一门课程讲授任务,这种情况下是否有“主讲教师”,如果有,如何界定?

答:一般一门课程只有一位主讲教师。如因培养教师的需要,助教在其他教师指导下承担一门课程的少量内容的讲授,助教可不计入主教教师。除了这种情况,确实有几位教师共同承担一门课程的教授,则这几位教师均应计入主讲教师。

问:我校有一些管理岗位上的干部是由原来教师队伍中选拔出来的,他们原来都具有教师系列职务,从事管理后还坚持带课,但因为处在管理岗位,结合自身工作他们又申报了其他系列的职称,如研究员、译审等非教师系列职务,那么他们是否还符合主讲教师岗位资格?谢谢!

答:非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可以成为主讲教师,他只是在考核教师结构时不作为基数考虑。

问:请问专家:1统计主讲教师的人数时,体育教师是否也需要统计进来;

2、是否是主讲了本科课程无论是否具有教师资格都列为主讲教师的统计基数。

答:体育教师应统计进去。都应列为主讲教师的基数。

问:是否可以说:专任教师就是具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并为专科以上层次的学生(含成教)授课的教师?而主讲教师是特指考察期内为本科学生(普通本科)系统地讲授理论课程的专任教师? 答:请注意“专任教师是指具有教师资格,专门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而不是你所指的“授课”的教师,因为“从事教学工作”与“授课”不是一个概念。另外,主讲教师不一定是专任教师,专任教师也不一定是主讲教师。

问: 请问专家:主讲教师在一个学年究竟如何统计?是指在一个学实际主讲过本科课程的教师吗?还是指学校认定他是本科课程的主讲教师,而不管他实际是否在本学主讲本科课程?谢谢!答:是指在一个学实际承担本科生课程主讲任务的教师。

问: 在统计主讲教师中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百分比时,是以每个学年主讲课程的老师作为一个基数,还是把学校全体教师作为一个基数?

答:是前者。

问: 哪些教师符合主讲教师资格?

答:统计主讲教师资格时,基数是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不包括指导毕业设计、毕业论文、指导课程设计、指导实习的这些教师。符合主讲教师资格指要么具有硕士或硕士以上学位,要么是具有讲师或讲师以上职称,二者必居其一。新教师还要具备一个条件,就是进行了岗前培训,通过系统的学习经考核取得了教师资格证书。按学年统计,一般各学年主讲课程的教师人数是不同的。考察内容:主讲教师资格的有关制度、近三学年讲授课程教师名册(注明主讲课程、哪些具有主讲教师资格)、课表等。

问: 评估中心专家,请问一门课程可以有两位或以上主讲教师吗?

答:原则上一门课程有一个主讲教师,特殊情况也可有两位主讲教师,但两位主讲教师都应讲一定的学时数。

问: 实验室是否必须有主讲教师,据我所知,目前一些新办合并学校实验室基本上都是兼课教师,甚至是实验员分摊实验课。

答:评估指标体系中无此项具体要求。

问: 在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在统计主讲教师资格时,是否只计算承担理论课教学的人员,而不计算承担独立设课实验的人员?2.在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具有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并承担独立设课的实验教学任务的本校非教师职称系列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实验师、高级实验师)的人员是否符合主讲教师资格? 3.在进行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时,如何考察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状况?恳请回复,谢谢!

答:1.是的。2.实验课的教师原则上不应统计为主讲教师。3.主要从实验教师的数量与结构进行分析。

问: 请问:钱仁根教授在回答2006-03-23 畅通的问题时说:有主讲教师资格者的比例是符合主讲教师资格的人数和主讲教师的比,主讲教师是给本科生主讲课程的教师。“给本科生主讲课程的教师”里的„主讲‟比较抽象,应该如何理解?有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如一门课程有四部分内容并分别由四位老师承担,这种情况主讲教师该怎么算?谢谢!答:至少应独立讲授一门课,由几位老师共同讲时,每人也至少应讲2学分以上的内容。

问: 专家回答的问题是否不一致?2006-04-12 丁连元 问: 请问专家:计算符合主讲教师比例时,外聘教师如何计算,是按一个外聘教师计算一个,还是一个外聘教师按0.5计算.某教授答:外聘教师如果承担主讲任务,在计算主讲教师中符合岗位资格的比例时,可以与校内教师一样统计。2005-12-03 孙敬霞 问:

1、主讲教师是否必须是专任教师?外聘教师上课是否作为统计主讲教师的基数?外聘教师符合主讲教师资格是否统计?

2、近三学年中我校有少量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非专任教师)上课,在统计符合主讲教师资格比例时是否作为统计基数?

另一教授答:1.主讲教师必须是专任教师。统计主讲教师时,不统计外聘教师。2.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不能作为专任教师,当然不能作为主讲教师。请问外聘教师到底统计在主讲教师资格中吗?恳请回答!

答:外聘教师不统计在主讲教师基数中。

问: 请问专家,我们认为:在主讲教师资格中,主讲教师的基数是指当年主讲本科课程的专任教师数,符合资格是指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且新教师通过岗前培训取得合格证。是否正确

答:正确。

问: 请问教授,体育教师,有特殊的专业性,尤其是专业技术课,往往研究生理论能力较强,但技术较薄弱。在计算体育教师主讲教师资格,是否应还按是讲师或研究生毕业工作一年的教师才能担任主讲教师呢?,答:在分析主讲教师资格时,是分析学校宏观的情况,不是分析某一门具体的课程,所以还是应该严格按照指标体系规定的标准统计。

问: 我们省内有专家说具有硕士学位且取得岗前培训合格证的助教,虽具有主讲教师资格也不能作为毕业设计指导教师,是这样吗?

答: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教师原则上都应具有讲师及以上职称,因为指导毕业论文(设计)教师,要有相应的教学和科研经历。

问: 请问专家:主讲教师和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可以重复吗?也就是说一个老师既是主讲师,又是实验(实践)教学环节的教师。

答:从实际出发,确实是主讲教师,由从事了实践教学,则既可以计入主讲教师,同时也可以计入实践教学人员。

问: 专家好!我想请教一下,承担任选课的教师是否也必须符合主讲教师资格!

答:是的。

问: 请问专家:

在考察主讲教师资格时,学年内所有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数为分母,其中符合主讲资格的教师数的分子。关键是考察时是考察编制内的还是把所有(在编的和外聘的)一起进行统计?关键是其基数(分母)是在编的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还是在编加上外聘的全部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请专家尽快回答,谢谢!

答:是全部主讲教师。

问: 请问专家:关于主讲教师资格 实验师(中级)职称,硕士学位,且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书,是否具备主讲教师资格?

答:可认为具备。

问: 专家好!想请教一下,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承担系列讲座在学时和次数上有何规定(我院没有学分制度),盼能尽快答复,谢谢!

答:没有规定。对于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的要求,还是应以1号文件的要求为准。

问: 专家好: 关于主讲教师资格,即为本科生主讲课程的教师,在专家考察时是考察编制内的还是包括外聘的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都考察。专家对此回答不一致,请在适当的文件中正式注明,或是统一一下这方面的回答,深表感谢!

答:凡是为本科生课程承担主讲任务的教师均应统计在内。

问: 请教专家:教育部要求教授和副教授每学年都要为本科生授课,这里的本科生是指全日制本科生,还是包括学校的函授生,高职学生,进修生等所有的本科生。二是,对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所开的课程有具体的要求吗?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是否都算。

答:指的是普通全日制本科生,你所说的课程都可以。

问: 根据教高厅函[2006]3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部分重点建设高等学校及体育类、艺术类高等学校评估指标调整的说明》的通知)对设置研究生院的重点高校的评估指标进行了调整,要求95%以上的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由教授副教授承担。是否可以理解为:这个调整只针对设置研究生院的重点高校,其他院校仍然执行原来的指标?

答:这个调整只针对教育部批准设置研究生院的普通高等学校。

问: 尊敬的专家:请问观测点“主讲教师资格”中“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达85%-90%”,该如何计算呢?在下面三种计算方法中:(1)所有专任教师中,符合主讲岗位资格的教师所占比例数;(2)所有专任教师中,有多少符合主讲岗位资格的教师(假设A),其中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假设B),那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所占比例为B/A;(3)所有专任教师中,有多少主讲本科课程的教师(假设A),其中符合主讲岗位资格的教师(假设B),那符合岗位资格的教师所占比例为B/A。以上三种计算方法中,该为哪一种呢?恳请专家回复!谢谢!

答:首先确定主讲教师人数:主讲本科生课程的人数。主讲教师中,讲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为符合岗位资格,其人数与主讲教师之比,即得符合岗位资格的比例。您说的第三种情况是对的

问: 请问专家:关于主讲教师资格 副研究员职称、硕士学位,且有高校教师资格证者,是否具备主讲教师资格?

答:可以视为具备主讲教师资格,但是硕士中属于新教师的,还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问: 政工教师包括那些人员?

答:指具有德育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

问: 专家您好!我们从网上看到1月15日专家在“回答问题”时提到“延聘教师数与在职人员,不需要折算”.请问专家:延聘教师的概念是什么?我院退休的教师返聘后算不算延聘教师?

答:延聘教师通常是指到了退休年龄而没有退休并继续从教的教师,退休后返聘的教师不算延聘教师。

问: 专家您好.请问第一,主讲教师资格中提到通过岗位前培训取得合格证.这里的合格证指的是教师资格证吗.

答:不是教师资格证。

问: 专家你们好!请问:主讲教师是指在统计的学年内为本科生担任课程主讲任务的教师。这里的课程是否有具体规定,也就是说是否有理论课和实验课之分?

答:是指在统计的学年内为本科生担任课程主讲任务的教师,无理论课与实验课之分。

问: 专家您好!在你们的回答中说“主讲教师是指承担本科生课程主讲任务的教师。”请问:这里的“课程”是否有具体的规定或限制,也就是说是否有诸如理论课程算,实践课程不算等等的规定?

答:这里讲的课程是指《培养计划》中规定的,包括理论课和单独设课的实验课,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

问: 专家您好!请问:在计算生师比时,当年7月1日至新生入校前新进教师,是计入上学年专任教师总数还是计入下学年专任教师总数?急盼回复!谢谢!

答:按学年统计的数据截至时间为8月31日,8月31日前进的教师算在上一学年,之后的算在下一学年。

问: 请问,某一教师只承担本科生就业指导课教学任务,算不算主讲教师?

答:如果是列入教学计划中的课,算主讲教师。

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问:在计算生师比时,学生数中包括高职生,请问给高职生上课的教授、副教授是否可以算给本科生上课? 答:可以计入。

问: 您好: 我是广东省韶关学院本科教学评建办公室专职人员,我校近几年在校生结构大致是:本科生60%,专科生40%,没有独立招收的研究生.请问:在统计“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时,对本、专科生并存,又没有独立招收研究生的学校,是否可以理解成统计“教授、副教授为本、专科生授课”?

答:不,只指为本科生上课。

问: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这个观测点中,教授、副教授指主讲教师中的教授、副教授吗?它的外延如何届定?

答:是指所有具有教授、副教授技术职务的教师。

问:请教专家:教育部要求教授和副教授每学年都要为本科生授课,这里的本科生是指全日制本科生,还是包括学校的函授生,高职学生,进修生等所有的本科生。二是,对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所开的课程有具体的要求吗?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是否都算。

答:指的是普通全日制本科生,你所说的课程都可以。

问: 请问:教授职称但在管理岗位上工作的人员,如果不上课,在计算“教授给本科生上课”比例一项时,该如何处理?如果教授只给专科上课,没给本科上课,怎样处理? 答:只要是教授、副教授,都要按照教育部的要求为本科生上课。

问:

1、在统计55岁(含)以下教授、副教授上课比例时,分子是55岁(含)以下教授、副教授上课人数,分母是55岁(含)以下教授、副教授还是所有的教授、副教授数?

2、在04-05学年我校有的教授、副教授所在系虽升本但暂无招生而未为本科生上课,是否可不计入统计数?

3、在04-05学年第二学期调入学校而尚未安排本科课程的教授、副教授,是否可不计入统计数?

答:1.分母为55岁(含)以下;2.可不计入,但可说明情况;3.从实际情况出发,在04-05学年可以不计入,但需注明原因。

问:教授、副教授每学年担任主讲教师的课程,是否包括在校内组织的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和网络教育的本科课程。

答:不包括。

问: 如何理解主要观测点“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中的等级标准?学校应当怎样做好这个环节的工作? 答:根据“教高[2005]1号文件”要求,教授、副教授每学年至少要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连续两年不讲授本科课程的,不再聘任其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2004年底以前按《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执行,2005年开始A级标准按“教高[2005]1号文件”执行。学校应制定政策,采取措施,鼓励教授和副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应把它作为学校的一项基本制度。要把教师承担教学工作的业绩和成果作为聘任、晋升教师职务、确定津贴标准的必要条件。同时,积极聘请国内外著名专家承担讲课任务或开设讲座,完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从事助教工作的制度。

问: 如何统计教授、副教授上课情况?

答:教育部2005年1号文件指出,高等学校要把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上课作为一项基本制度,教授、副教授每个学年至少为本科生讲授一门课程,连续两年不承担本科教学任务的不再聘任相应的技术职务。如何把握,2005年以前,仍然执行评估方案,2005年及以后,A级标准按照教育部2005年第1号文件执行。注意,在这个指标里,C级标准似乎要高于A级标准。在考察学校是否达到A级标准的时候,首先要考察是否先达到了C级标准,即55岁以下教授、副教授每个学为本科生上课的比例是否达到了95%。在计算教授、副教授讲课的时候,是要把学校所有的教授、副教授都要统计在里面。就是说即使你是校长、处长没有上课,不管在什么岗位上只要你的职称是教授、副教授,都作为统计的一个基数。有这样几种人可以不统计,即出国、进修、病休这一学年都不在岗的。返聘的教授、副教授可以不统计,但是延聘的教授、副教授要算在里面。这里的上课要求是主讲一门课程,不包括讲座和实践教学。考察内容:近三学年在编教授、副教授名单(不在岗的注明原因)、近三学年教授、副教授为本科生讲授课程情况、相关制度、激励措施和实施情况等。

问: 1.对于外聘教师中的教授、副教授是否要求给本科生上课? 2.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的教授、副教授讲授党课、团课,是否也算作给本科生上课?

答:不要求。不能算。

教学水平:

问: 在统计教师科研成果时,是统计全部专任教师的呢,还是只统计这一学年主讲教师的? 答:指全体教师的科研成果。

问:专家您好!请问毕业论文带教老师每人最多可以指导多少名学生完成论文?

答:具体人数有学校确定,一般指导毕业论文不超过5-7人,指导毕业设计,学生数可适当多些,10人左右。

问: 请问专家:对于非重点建设学校,“主干课”是否是“专业主干课”?这类课程是否需要在全校有一定的覆盖面? 答:在教高厅函[2006]35号文件中规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系指实现专业培养目标所开设的主要课程”,这一概念适用于各类高校。

医学院校:

问: 教高司函[2004]209号关于“非直属附属医院教师按聘请校外教师折算原则---不超过全校教师四分之一统计”是否理解为:按非直属附属医院聘请教师数×0.5后,得数不超过全校教师四分之一统计

答:不是乘0.5后,而是之前不超过四分之一。

问: 您好,尊敬的专家,我校在计算每学年的折合学生数和全日制在校生数的时候,均以12月31日为准计算得出,即年底的学生数据和学年的学生数据是一致的,而没有按照每学年的7月31日计算,不知道这样是否可以?谢谢

答:不可以。

问:我校是一所综合性大学,含有医药类专业,在考察生师比这一指标时,请问①在计算学校总体的生师比时,附属医院医师职称系列的15%是否计算进去?②单独对医学类评估时,生师比中的专任教师含两项(普通基础课和医学基础课教师),对普通基础课教师应如何折算?请明确具体的折算方法;医学基础课教师的界定范围是什么?谢谢

答:①否;②这个问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普通基础课由哪承担?分别承担?单独承担?;③医学基础课教师从解剖课开始的教师。

问:我对专家与2006-06-10对"疑问"关于医药院校生师比折算的的答复有些质疑:比如我校„临床类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折算数有2000多人,而在C级标准的师资中却不包括临床类教师;A级标准的计算把学校在教育厅编制的教师也按15%折算,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也不公平。这个问题我也疑问重重,恳请专家详细解疑。

答:师生比的C级标准按评估方案附表规定进行,学校专任教师(不含临床);A级标准时医学类专业学生指临床、检验、影像、麻醉、口腔、基础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藏医、蒙医、维医等本专科生的自然数。

问:线福华教授在解答医药类本科院校计算C级标准的生师比时,讲教师总数中不包括临床教师,请问:学校在编,讲授预防医学和临床药理学的教师能计入基础课教师总数吗?

答:教高厅[2004]21号文附件《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的注解中说“电子类图书、附属医院临床教学人员已在相关指标的定量中予以考虑,测算时均不包括在内”,因此,线福华教授的回答是正确的。

问:附属医院教师中有副教授、教授职称的可否纳入学校专任教师里?

答:C级指标计算不含临床教师,无论有没有教学职称。

问:在这里的临床老师是指附属医院编制的老师吗?属于学校编制,为学生讲课,没有课的时候在附属从事临床工作的教师包含不包含在里面?

答:附属医院中有副教授、教授职称的教师不可纳入学校专任教师。附院中医师职称的15%计入学校编制的临床教师不再计算。

问: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医药类院校部分评估指标的调整说明》中,有如下描述,“A级标准数据采集为医学门类各专业学生与医学门类各学科教师并包含附属医院(直属)具有医师职称系列全部人员的15%的比例,原有的临床教师编制不再重复计算”,请问,“原有的临床教师编制不再重复计算”应如何理解? 答:由于学校的情况各异,为统一临床教师的核算标准,且考虑到附属医院(直属)具有医师职称系列全部人员的15%已能够完成学校的临床教学任务,且原在学校编制的承担临床课的教师数已包括在内,故原有临床教师不再重复计算。

问:您讲的"四条规定标准的临床教师"所指的是哪四条规定标准。

答:对非直属附属医院的认定:

1、指必须经行政部门批准,2、能完成临床教学全过程的三级以上医院,3、临床教学组织机构及管理制度健全,4、有一届以上毕业生。对尚未评定等级的非直属附属医院,由专家组根据医院的医教研条件、师资队伍状况以及完成临床教学任务等情况确定是否达到相应标准。

问: 专家您好,我校为医学院校,请问:1.附院编制、有高校教师资格证的人员,是否可计入学校的师资基数?2.附院编制的教师,承担了本科生主讲教学任务,在统计主讲教师岗位资格符合率时,是否纳入主讲教师的基数?

答:附院教师无主讲称呼,只按具有医师职称以上人员总数的15%计入学校教师数内。并提供近三年授课教师名单。

问: 请教专家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必须承担有临床全程教学任务方能认可,但是多数非直属附院的医生没有取得高校教师资格证,如果按主治医生(讲师)以上就符合主讲教师资格,对是否有教师资格证的要求如何处理?我理解只要是主治医生以上担任临床教学讲授的即可是吗?谢谢!

答:主治医师可以作为主讲教师。

问: 医学类临床主讲教师如何确定主讲与实习带教

答:医学院校的附属医院没有主讲教师与专职教师,故应按具有临床医师职称的情况来定授课教师与实习带教的资格。

问: 请问专家,高校会计制度规定,对于教学及实验开支的水电费支出,在没有单独安水电表,不能直接算出水电费支出时,应按学校水电费总支出的70%记入本专科生业务费当中去,我们会计一直都是这样做帐的,我们统计四项经费时,也应统计到四项经费中的本专科生业务费当中去,不知可否?请专家在百忙之中给予答复.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会计做帐是按经费开支的用途及性质类型归类做帐的,像我们把美术院系教学开支的模特劳务费,都记入本专科生业务费当中去,因为这些确实是本专科教学当中必须的开支,都应记入到本专科生业务费当中去,而你们专家又说,这些劳务支出不应记入本专科生业务费当中去,请专家给予我们一个足够的理由.谢谢!

答:现在的四项经费是1988年的会计制度中规定的,水电费不能计入四项经费。模特费属于工资性的经费不能计入四项经费。

问: 尊敬的专家,我还有几个问题想确定一下:

1、各教学单位购买的未形成资产的报刊杂志,能否入本专科业务费

2、各教学单位的电话费能否放入本专科业务费?

3、各教学单位邮寄资料的邮寄费能否放入本专科业务费?

4、盼尽快得到确切的回复!

答:各教学单位的杂志合订本可作为纸质图书,但他们的费用不能计入本专科业务费。问题中所说的其他费用如是各教学单位办公所用,则不可计入本专科业务费,如是实习、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所用可以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问: 请问专家:我们在统计四项经费时是先将学校的全部支出从账务系统中导出,再进行剔除处理,处理时可能会有几种情况:

1、一笔业务中既有四项经费,也不是四项经费的内容,要对数据进行筛选

2、摘要在平时账务处理时写得过于简单不准确等,请问在进行四项经费的统计时对这些情况是注明还是直接改摘要,怎样处理数据材料的真实性和四项经费的筛选统计的关系

答:建议将已发生的经费,按照“四项经费”的内涵进行组装,组装时可写明每笔经费的用途,但原始的的内容,包括单据和“摘要”,不能修改。

第三篇: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

《普通高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指标及基本要求解读

1.一级指标: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

二级指标:学校定位;领导作用;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的办学思路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它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办学思路是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中,合格评估的各级指标都会与办学思路有关。考察一所学校的办学思路,不仅要看它的二级指标,还要看合格评估指标体系其他指标,如师资、资源配臵、专业设臵、教学计划、课程设臵等。领导作用则侧重考察学校是否具有一支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强的各级领导班子。

1.1 学校定位 主要观测点:学校定位与规划

1.1.1学校定位与规划.基本要求:学校办学定位明确,发展目标清晰,能主动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科学合理,符合学校发展实际需要;注重办学特色培育。

考察学校定位主要看其是否符合“四个为主”:一是以服务地方为主,看其专业布局是否面向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二是以本科教育为主,看其本科生比例是否适当;三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看其是否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四是以教学为主,看其是否科学处理教学与科研关系,依据自身的条件优势和发展潜力,注重形成办学特色。

“学校定位”是指,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找准学校在人才培养中的位臵,确定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体目标,培养人才的层次、类型,人才的主要服务面向。

所谓“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就是学校的定位要适应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的要求,要适应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学校的实际(或是经过努力可以实现的)条件。

“学校的总体目标”是指学校在国内外高等学校中的位臵;学校的学科结构(理工农医管经文等);学校的类型(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型);学校培养不同层次人才的结构(研究生、本科生、高职高专生)。

“人才的类型”是指应用型、研究型、研究应用型。

“服务面向”有两层含义:一是服务范围(为行业服务,为区域经济服务,为全国服务)。二是毕业生的工作性质(从事研究、开发、基层的一些实际工作)。

学校规划的目标应体现学校的定位,其相应措施是为了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专业建设规划对保证本科教育的健康发展、稳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考察学校定位必须考察学校的规划,尤其是专业建设规划。

专业建设规划要合理,要适应社会、经济、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要符合学校自身条件(有相应学科支持),要遵循教育规律。

专业的总体布局和结构要符合学校的定位,有在行业或地区有一定影响的优势或特色专业。

学校规划的目标应体现学校的定位,其相应措施是为了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考察学校定位必须考察学校的规划,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和校园建设规划。

1.2领导作用 主要观测点:领导能力;教学中心地位 1.2.1领导能力 基本要求:各级领导班子遵循高等教育办学和教学规律,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教育教学管理能力较强。

(1)各级领导具备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办好一所学校,必须要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学校的一切改革离不开思想观念的转变。

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要具有时代特征,要随时代的进步不断转变。现在要更加重视教育教学质量,要树立具有时代特征的质量观、人才观。学校要强化质量意识,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这样的观念。结合学校的定位,制定质量标准并切实实行。

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要遵循教育规律,处理好扩大规模与提高质量、统一性与多样性、“成人”与“成才”、规范管理与改革创新等关系。

(2)学校的党政一把手是教学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负有重大责任。学校的党政一把手要统筹学校的各项工作,把主要精力真正放在教学工作上,把质量意识落实到具体工作中。学校领导要带头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在观念、制度、工作上有所创新。

(3)各级领导要树立“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认真落实学校发展规划和目标。

(4)侧重考察学校是否具有一支尊重教育规律、教育理念先进、管理能力和执行能力较强的各级领导班子,这对新建院校的建设和未来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

1.2.2教学中心地位

基本要求: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的政策与措施,重视建立并完善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明确,各职能部门服务人才培养情况好,师生基本满意。

高等学校的核心任务是培养人才,人才培养的中心环节是教学工作,因此,教学工作始终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根据以下几点进行考察:是否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基本构建了质量保证体系;党政领导是否重视教学工作,经常研究教学工作,并能深入教学第一线进行调查研究,解决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是否正确处理人才培养、教学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关系;对教学的经费投入是否处于优先地位,并有稳定的来源;各级教学管理人员责任是否明确;各职能部门是否都能围绕育人进行工作,并能主动为教学服务,师生满意度高;学校的各项政策和规定(尤其是利益分配方面)是否都能体现对教学的重视;在对教师的考核中,是否实行教学质量考核一票否决制;育人工作是否已经成为学校的舆论中心等。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抓好本科教育是提高整个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因此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时,学校应把加强本科教学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

1.3人才培养模式 主要观测点:人才培养思路;产学研合作教育

1.3.1人才培养思路

基本要求: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清晰,效果明显;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注重因材施教。

主要考察学校是否坚持育人为本,是否注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是否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要在专业层面考察学校对应用型人才的规格要求是否清晰,人才培养是否有效,培养方案是否注重德育为先、能力为重,能否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因材施教等等。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办学定位的核心内容。目标定位是行为主体为了实现行为规范而对多种可能达到的目标所进行的理性选择。目标体现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追求,标志着人们对未来的理性判断和科学思考,相对于理念来说具有针对性和具体性。明确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办好学校教育,为当地社会和经济服务的前提。

(2)人才培养方案对人才培养目标的体现与支撑。人才培养方案是高等学校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确定教学编制的基本依据,它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关系到深化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3)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构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培养目标和规格;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如果以简化的公式表示,即:目标+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

(4)人才培养思路、措施与效果。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出台行之有效的措施与办法,制定培养计划、构建培养体系、建立评价系统、形成培养机制,就业率达90%以上。1.3.2产学研合作教育

基本要求: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在与企(事)业或行业合作举办专业、共建教学资源、合作培养人才、合作就业等方面取得较好效果。

主要考察学校是否主动服务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否有明确的服务面向和具体的服务对象,人才培养是否以业界为主导,是否与业界建立长期、稳定、互动的合作关系,效果如何。

指标体系中的合作教育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包括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等等。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办学方式,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教学;强调对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实践环境的培育;强调与区域经济社会及产业的合作育人平台拓展与实际效果,利用学校、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在大学4年期间交替安排学校理论课程学习和校外顶岗工作,使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为一体,真正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2.一级指标:教师队伍

二级指标:数量与结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培训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深化教学改革的关键在教师,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是主导,是关键,教师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将来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2.1数量与结构。主要观测点:生师比;队伍结构 2.1.1生师比

基本要求:全校生师比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各专业的教师数量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合理的控制班级授课规模,有足够数量的教师参与学生学习辅导。

生师比为折合学生数与教师总数之比,教师总数为专任教师加外聘教师的一半的和。专任教师承担的教学工作可以是各层次的授课工作,也可以是其他教学形式,如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和实验等。外聘教师包括返聘教师、外教和其他不在编教师。研究生学位是指已取得博士、硕士学位的,在读的可以作为参考。在分析生师比时,除考察全校总师生比外,还要分专业考察各专业教师数量,尤其是新办专业的专业教师数量是否满足人才培养基本要求,避免用总师生比掩盖个别专业师资不足等问题。

2.1.2队伍结构

基本要求: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的比例≥50%;在编的主讲教师中90%以上具有讲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并通过岗前培训;

教师队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等结构合理,有一定数量的具备专业(行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整体素质能满足学校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分析教师的结构状态时采用的是师资。这里的师资专指学校在编的、具有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即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包括教学、管理等岗位上的教师。

师资的整体结构要合理,要符合学校的定位,要适应教学需要,要适应学校专业发展的需要。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考察(都合理才算合格):

(1)全校师资的自然状况。数量、学科、学缘、年龄、学历(学位)、职称、各系分布状况等。

(2)学科发展状况。教师的科研状况;重点专业、新专业的师资状况。(3)主要基础课和主干课教师队伍状况。重点考察基础课教师的职称和学历情况等。

(4)实践教学环节,特别是实验教学师资队伍状况。

师资队伍发展趋势良好,它应有学科带头人,已形成学术梯队,并有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

在考察师资结构式,除分析年龄、学历、职称等常规指标外,还要依据办学定位,考察教师队伍的知识能力是否符合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尤其是教师中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情况。一般讲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认为属于具备专业(行业)从业资格和任职经历的教师:

有本专业实际工作的中级及以上职称;

有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或有专业资格考评员资格;

近五年在行业内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连续一年或累计达到二年;

主持过(或主要参与)三项及以上应用技术研究,成果已被使用,效益良好; 主持过(或主要参与)两项校内专业实践教学建设,这些项目在教学中产生了较好效果。

2.2教育教学水平主要观测点:师德水平;教学水平2.2.1师德水平

基本要求:履行教师岗位职责,教书育人,从严执教,为人师表,严谨治学,遵守学术道德规范。

学校要重视师德建设,制定教师岗位职责,采取措施,促使教师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并引导教师正确处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教师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严谨治学,从严执教”是指领导和教师集体具有现代教育思想,科学的培养方案和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严格的考核制度,规范的教学管理,全身心投入的教学态度。“教书育人”是指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以自身的道德行为和魅力,言传身教,引导学生寻找自己生命的意义,实现人生应有的价值追求,塑造自身完美的人格。教学质量高低,是以实施培养方案的效果,能否达到预定的培养目标来衡量的。评估时要综合看:对教师进行各种教学评估的资料,专家抽查情况,考试试卷和毕业论文(设计)审阅情况,学生对调查问卷回答情况,专家随机听课时对教师的评价以及专家对用人单位和学生考察的结果。

2.2.2教学水平

基本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指导总体上能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效果较好,学生基本满意。

教学水平是指学校整体的教学水平,不是指个体的。看学校教学水平最重要的是看教学效果好不好,学生满意不满意。学校及各系要制定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对于青年教师着重培养教学能力,并采取措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践指导要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学校、各系要认真组织教学督导,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要建立健全教学水平评价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让学生基本满意。

2.3培养培训 主要观测点:培养培训

基本要求:有计划开展了教学团队建设、专业带头人培养等工作,初见成效;有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措施;有加强教师专业职业资格和任职经历培养的措施,效果较好;重视青年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有规化、有措施、有实效。

考察教师培养培训,一是看学校对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视程度,看是否采取了“导师制”、“助教制”、行业实践等有效措施,全面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和专业实践能力;二是看专业带头人培养和教学团队建设计划及成效;三是看是否采取有效措施促使教师脱产或在职“充电”,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3.一级指标:教学条件与利用 二级指标:教学基本设施;经费投入

教学条件与利用主要考察办学的基本条件,要充分理解对办学条件提出要求的目的是充分利用已有条件提高培养质量,也就是说要考察学校的经营思想,考察投入产出比,考察现有条件的利用程度。

3.1 教学基本设施

主要观测点: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与利用;校舍、运动场所、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与利用

3.1.1实验室、实习场所建设与利用 基本要求: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及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所占比例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实验室、实习场所及其设施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较高。

教学科研仪器值是指单价在800元以上的仪器设备值。计算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所用的学生数为折合学生数。统计实验室使用率和生均使用面积。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

学校的实践教学除在学校的实验室、实习场所进行外,还应根据学校性质和人才培养要求,规划、选择、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形成完善的实习基地群。实习基地应具备:稳定的场所;明确的实践教学目的和内容;稳定的教室和辅助人员队伍;实习项目;场地、设施能满足教学需要。

3.1.2图书资料和校园网建设与利用

基本要求:生均藏书量和生均年进书量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图书资料(含电子类图书)能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利用率高;重视校园网及网络资源建设,在教学中发挥积极作用。

生均图书和生均年进书量所用学生数是折合学生数。图书馆管理手段先进,使用效果好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现代化手段采集、交流信息、管理,能做到使用方便、效率高、利用率高。

校园网建设主要考察建设水平、运行情况、在本科教学中的作用。在校园网建设中,要加快建设数字图书馆、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

3.1.3校舍、运动场所、活动场所及设施建设与利用

基本要求: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达到国家办学条件要求;教室、实验室、实习场所和附属用房面积以及其它相关校舍基本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利用率较高。运动场、学生活动中心及相关设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

校舍状况标准中提出的要求是参照教育部教发[2004]2号文件。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中,教学行政用房是指教学用房、教学辅助用房及行政办公用房,这里用的学生数是全日制的在校生数。建筑面积指已经使用的,有产权的建筑物的面积。在建的建筑物可以统计,但仅供参考,不作为打分的依据。

教室、实验室、语音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绘画绘图教室等能满足不同形式的教学需要,能给教学内容的方法的改革提供良好的条件。

3.2经费投入 主要观测点:教学经费投入

基本要求:教学经费投入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其中,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注6]占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民币,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而逐步增长。

教学日常运行支出,指学校开展普通本专科教学活动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支出,仅指教学基本支出中的商品和服务支出(302类),不包括教学专项拨款支出,具体包括:教学教辅部门发生的办公费(含考试考务费、手续费等)、印刷费、咨询费、邮电费、交通费、差旅费、出国费、维修(护)费、租赁费、会议费、培训费、专用材料费(含体育维持费等)、劳务费、其他教学商品和服务支出(含学生活动费、教学咨询研究机构会员费、教学改革科研业务费、委托业务费等)。取会计决算数。计算公式为: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经常性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拨款(205类教育拨款扣除专项拨款)与学费收入之和的比例≥13%。

学校要调整经费投入结构,切实把教学工作作为经费投入重点,加大对教学经费投入力度,并保证教学日常运行支出逐年有所增长。特别要大幅度增加实践教学专项经费。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增长的情况,是考察学校近三年用于每个学生的教学运行基本经费在数量上的变化趋势。分别统计近三年内,教学日常运行支出的分项值和总值。计算生均值所用学生数为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的自然人数。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1200元人民币

特别要注意统计教学日常运行支出和学生数所用的时间应统一,规定是用每年12月31日的数据。

4.一级指标:专业与课程建设

二级指标:专业建设;课程与教学;实践教学

重点要看学校依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建设、改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加强实践教学等方面,思路是否清晰,措施是否得力,效果是否明显。4.1专业建设 主要观测点:专业设臵与结构调整;培养方案 4.1.1专业设臵与结构调整

基本要求:有明确的专业设臵标准和合理的建设规划,能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本校实际调整专业,专业结构总体合理;注重特色专业的培育。

主要从三个方面考察。一是看是否符合学校的办学定位,是否制定了专业建设规划,是否重视特色专业建设;二是看专业布局是否符合地方(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是否有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结构是否合理;三是看专业设臵是否符合教育规律,有无专业设臵标准及条件要求。

新办专业是考察的重点,主要内容为:新办专业的开设是否符合服务面向,开设依据和论证是否充分,专业口径、布局是否符合学校的定位,教学条件,尤其是师资队伍是否满足培养要求,教学质量是否有保证,学生是否满意等。

目前新建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依据地方经济发展开设或调整专业的能力不够,新专业设臵存在急功近利,基础较差,建设滞后,自身评估不足等问题。

4.1.2培养方案

基本要求:培养方案反映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构建了科学合理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其中,人文社会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学时)不低于20%,理工农医类专业实践教学比例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不低于25%,师范类专业教育实习不少于12周;培养方案执行情况良好。

培养方案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重要文件,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基本依据,它是学生在校学习几年中,课内、课外的总体安排。培养方案这一观测点重点考察制定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原则、内容和执行情况。指导思想和原则要体现学校的定位,体现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观念,体现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流。内容要体现学校所确定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执行培养方案严格,有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文件作保证。专家进校要考察培养方案、教学任务书、课表是否一致,有否相应的变动手续等。

目前新建高校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把握不准,课程体系与传统本科差异不甚明显,课程设臵的目的性差,存在因人设课和因无人而不设课问题,实践教学的体系性不足,方案执行的稳定性差,调整较多。

4.2 课程与教学 主要观测点: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

4.2.1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

基本要求:课程建设有规划、有标准、有措施、有成效;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开设了足够数量的选修课;教学内容符合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够反映本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教学大纲规范完备,执行严格;注重教材建设,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质量监管制度;多媒体课件教学效果好,能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

课程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单元。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集中体现学校的办学思想和人才培养特征。

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重点考察教学内容与课程资源建设的总体思路、具体计划、配套措施、执行情况和已取得的成果。学校应根据本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从对人才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出发,进行课程改革与建设,进行系列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内容整合,逐步形成一批教学质量高、有特色的本科课程群。

专家从以下几方面考察课程:(1)改革和教育思想观念相适应。(2)重视学生考核方法的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能够考核学生的能力。(3)教学改革的成果即获奖情况。

要注重健全、完善教材评估和选用机制,严把教材质量关。要选用高质量的精品教材和新版教材。有条件的学校,要做好教材编写的规划,并采取措施,支持出版有特色的教材。

要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特别是多媒体技术。根据教育部[2005]1号文件的精神,国家重点建设(即“211”建设)的大学,必修课应用多媒体授课的课时不低于30%,一般院校仍为15%。

4.2.2教学方法与学习评价 基本要求:有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政策和措施,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教师能够开展启发式、参与式等教学,课程考核方式科学多样。

主要考察学校是否制定了鼓励教师积极参加教学改革的政策以及教师参加改革的参与面;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否突出;教学方法是否能够体现师生互动,是否有利于增强学生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考试考核是否体现能力培养导向等等。

4.3 实践教学

主要观测点:实验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4.3.1实验教学

基本要求: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有一定数量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有开放性实验室;实验指导人员结构合理,实验教学效果较好。

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既有密切联系,又有相对独立性。它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有着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要强化实践育人意识,合理制定实践教学方案和实验教学大纲,科学地设臵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要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符合学校学科的结构。不断改革实践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方法,通过政策引导,吸引高水平教师从事实践环节教学。创造条件使学生较早地参加科研或创新活动。实验开出率达到教学大纲要求的90%。要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实验室开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能力,而且是教学管理改革的重要内容。实验室开放要考察开放的范围、开放的时间、开放的内容和对学生的覆盖面。

4.3.2实习实训

基本要求:能与企事业单位紧密合作开展实习实训;时间和经费有保证;指导到位,考核科学,效果较好。

实习和实训主要考察时间、措施、效果。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实习和实训的时间、经费、效果。要建立健全指导教师选拔制度,实习实训考核制度,切实加强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特色鲜明、效果显著的实习实训体系,满足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4.3.3社会实践

基本要求: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学计划,规定学时学分,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提出时间和任务要求;把教师参加和指导大学生社会实践计入工作量。

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育人的有效载体。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臵,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制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计划。每个本科生在学期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累计应不少于4周,每个学生在学期间要至少参加一次社会调查,撰写一篇调查报告。要倡导和支持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和公益活动,鼓励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参加勤工助学,支持学生开展科技发明活动。要抓住重大活动、重大事件、重要节庆日等契机和暑假、寒假时期,紧密围绕一个主题、集中一个时段,广泛开展特色鲜明的主题实践活动。

4.3.4毕业论文(设计)与综合训练

基本要求:选题紧密结合生产和社会实际,难度、工作量适当,体现专业综合训练要求;有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教师指导学生人数比例适当,指导规范,论文(设计)质量合格。

毕业论文(设计)是学生专业能力的综合训练,包括不同科类毕业汇报演出、作品展示、社会调查报告等。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既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也反映教师的水平和学校管理的水平。要有50%以上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

考察毕业论文(设计),首先看选题,选题的性质、难度、份量、综合训练等能否达到培养方案目标要求,选题是否结合实际,有无明显的错误等;通过选题看指导教师有否科研工作背景、实际工作(例如工程)背景,每位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适当,保证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与学生交流、讨论。其次是考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的质量;除考察本身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外,还应考察以下几方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综合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在工作中应用各种工具(包括查阅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某些学科的经济分析能力;撰写科研报告、论文、设计和表达、交流的能力;在工作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5.一级指标:质量管理

二级指标:教学管理队伍;质量监控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这就决定了教学质量管理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5.1 教学管理队伍 主要观测点:结构与素质 5.1.1结构与素质

基本要求:结构较为合理,队伍基本稳定,服务意识较强;注重教学管理队伍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管理研究,有一定数量的研究实践成果。

教学管理队伍包括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领导、教务处等专职教学管理人员、系部分管教学的主任、教学秘书等教学管理人员。要求管理队伍在年龄、学历、学缘、专业、职称、任职时间、能力等方面结构合理,发挥最佳的整体管理职能。对管理者个人要求具有适应管理工作的德与才,在重要岗位工作的管理人员应有从事教学工作或教学管理工作的经历。规范教学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促使管理人员把主要精力投入管理和服务工作中。

教学管理的改革必须以教学管理研究和教育研究为基础,因此,开展教学管理和教育研究是教学管理人员的重要任务之一。

5.2质量监控 主要观测点:规章制度;质量控制 5.2.1规章制度

基本要求: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完备,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执行较严格,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教学管理文件和制度健全,体现先进教育思想,并积极采用现代管理技术,促使管理制度创新。采取措施,确保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保证了教学运行平稳有序。如教师的调停课有无相关的制度和相关的手续等。有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没有质量标准就无法评判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质量是多层面、多样化的。各学校的定位不同,培养目标不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因此考察时要注意学生实际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情况。重要教学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考察这些环节有无标准,并且这些标准要能体现好坏,并确保严格执行。

5.2.2质量控制

基本要求:学校建立了自我评估制度,并注意发挥教学状态数据库的作用,对教学质量进行常态监控。

建立自我完善、自我约束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教学质量监控的重要保证。学校有否建立、制定相应的机构、组织、制度、措施,实施质量监控。实施效果是否明显。教学评估与检查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质量进行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学校开展教学评估的重点是课程评估、教师授课(实验教学)评估、学生学习评估、系部评估等。评估工作应有目的、有目标、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学校开展评估工作,应有一个科学、合理、易于操作的评估指标体系,有实施办法和相应的奖惩制度。

6.一级指标: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 二级指标:学风建设;指导与服务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为了体现人本教育理念,考虑到新建高校的生源特点,合格评估指标体系突出了学风建设,强化了对学生的服务与指导。

6.1 学风建设 主要观测点:政策与措施;学习氛围;校园文化活动

6.1.1政策与措施

基本要求:有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开展了行之有效的学风建设活动。

学校要制定政策、采取措施规范学生行为,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学习生活,树立良好的学风。学生要以学为主,勤奋刻苦。学校要大力开展学风建设活动,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6.1.2学习氛围

基本要求: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学生学习主动、奋发向上,自觉遵守校纪校规,考风考纪良好。

学习氛围是学生在校学习生活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是学生在校园中,经过长期教育和影响逐步形成的行为风尚。学习氛围是一种无形力量,它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方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学校的学习氛围主要体现在:(1)校园氛围。校园环境和校园文化;(2)学生管理。完整的管理体系,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的日常管理;(3)教育载体。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课外实践等;(4)形象表现。氛围的营造可以是对校园文化建设效果的的直观感受,也可以是从考察学生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和良好的考风考纪中体现出来。

6.1.3校园文化活动

基本要求: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指导学生社团建设与发展,搭建了学生课外科技及文体活动平台,措施具体,学生参与面广泛,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起到了积极作用,学生评价较好。

学校要注意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机结合,第二课堂要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搭建了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平台,鼓励开展与学科专业联系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各类科技创新活动,以提高大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扩展学生专业知识为目标。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人数是指以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拓宽专业知识为目的的各项科技活动的参加人数。统计时,应以较长时间、系统地参加的人数计入,这个人数占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可认为“人数多”。有一定数量反映效果的研究论文、科技成果、竞赛获奖证书、先进事迹报告等,可认为“效果好”。

重视开展富有时代特点、体现学校特色的文化艺术活动,丰富校园生活,活跃校园文化。参加课外文化、艺术、体育活动的人数是指以提高综合素质和拓宽专业知识为目的的各项文体活动的参加人数。统计时,应以较长时间、系统地参加的人数计入,这个人数占学生总数的一半左右,可认为“人数多”。有一定数量反映效果的研究论文、文艺作品、展演展出、竞赛获奖证书、先进事迹报告等,可认为“效果好”。6.2指导与服务 主要观测点:组织保障;学生服务 6.2.1组织保障

基本要求:每个班级配有兼职班主任或指导教师;按师生比不低于1:200的比例设臵一线专职辅导员岗位;专职就业指导教师和专职工作人员与应届毕业生的比例要保持不低于1:500;按师生比不低于1:5000的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且不少于2名,并设臵了相关机构;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机制。

学校有专门的学生工作队伍和机构,职责明确,能有效开展工作;有调动教师参与学生指导工作的政策与措施,通过各种渠道,包括利用现代网络技术构建和形成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和机制;多方位、多层面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如学习、生活、活动、竞赛、实习实训、毕业论文(设计)心理、就业、考研等,大多数教师积极参与,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体现“育人为本”、“学生为本”效果显著。

6.2.2学生服务

基本要求:开展了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与服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学生比较满意;有跟踪调查毕业生发展情况的制度。

牢固树立“育人意识、服务意识、发展意识”,在有关机构的组建基础上,切实开展服务学生、关爱学生活动,如开展大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创业教育指导、就业指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心理健康咨询等服务,服务学生求知求学,服务学生成长成才。有专门机构负责跟踪调查毕业生发展情况,并根据调研情况调适服务方向与服务措施,培养服务能力。

7.一级指标:教学质量

二级指标:德育;专业知识和能力;体育美育;校内外评价;就业 7.1德育 主要观测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 7.1.1思想政治教育 基本要求:学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较强,学生比较满意,评价较高。

思想道德教育主要考察学校是否重视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提高思想政治类课程教学效果,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民族团结教育方面成效显著,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勇于奉献,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学生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以及所表现出的社会责任感。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要贯彻“三进”方针,要形成教育体系,构建长效机制。

7.1.2思想品德

基本要求:学生展现出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表现出服务国家和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具有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学生能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

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时代要求当代大学生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树立社会主义信念、牢固树立热爱祖国、振兴中华民族的使命感;培养探索精神、创新思维、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恒心和毅力;培养诚信守法、团结合作精神。

道德素质是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进行价值判断、行为选择、处理与他人利益关系的内在枢纽,当代大学生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修养。

文化素质的内容是广泛的、多方面的,它是需要长期的培养和熏陶的。文化素质教育要开设以人文科学为主要内容的课程、讲座和开展相应的活动,同时要营造校园文化,形成浓郁的人文教育的氛围。人文教育除了讲座和选修课外,要有相应的校园文化。要重视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注意学生的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7.2专业知识和能力 主要观测点: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专业能力 7.2.1专业基本理论与技能

基本要求: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学生掌握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该指标是要看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培养的现状、实际水平,判断学生的学习质量、基本素质和进一步学习、发展的基础。考察时,要了解学校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培养方案)的要求,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了解选修课程、学校的文化科技氛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在校学习的成绩、试卷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考试改革,严格考试管理、严肃考场纪律、严格评分标准为前提);在横向可比较的考试与竞赛中的成绩、专家组考察结果等考察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生在校期间学习质量提高程度。

7.2.1专业能力

基本要求: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

学校要根据培养方案、培养目标和专业、行业、社会技能要求,切实培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构建所需基本技能要点,在教育教学中付诸实施,效果优良。

7.3体育美育 主要观测点:体育和美育

基本要求:《国家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达85%,学生身心健康。开设了艺术教育课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

按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7]8号),测试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率为85%以上。体育除考察《大学生健康标准》合格率外,还要看学校开展群体性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的情况。

学校在公共课、选修课等课程设臵中,开设有艺术教育课程,或者开设了全院性艺术教育专家学者讲座,学生参与程度较高。同时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性艺术活动,这些活动富有时代性、艺术性、审美性,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效果较好。

7.4校内外评价 主要观测点:师生评价;社会评价 7.4.1师生评价

基本要求:学生对教学工作及教学效果比较满意,评价较好;教师对学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状况比较满意;

以访谈方式进行。主要考察师生对学科布局、专业结构与设臵、本科教学、教学基本建设、教学基本条件、队伍建设、教学管理、教学水平、教学质量、质量监控、课程教学与改革、课堂教学质量、考核评价方式与效果、教师待遇、人才培养方案等设计本科教学工作的满意度。还要看以上层面有否开展切实有效的校内评估,有否形成建设与发展的长效机制。

7.4.2社会评价

基本要求:学校声誉较好,学生报到率较高;毕业生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认可度较高,评价较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较高。

主要指社会对学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评价,反映在社会对该校人才的需求方面。可以通过学校的录取分数线与当地的控制线的差异、第一志愿录取率、新生报到率,用人单位、家长、校友等对该校毕业生的反映,尤其要重视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7.5就业 主要观测点:就业率;就业质量 7.5.1就业率

基本要求:应届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达到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70%,年底就业率可作参考。7.5.2就业质量

基本要求:就业面向符合学校培养目标要求,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性较高,就业岗位适应性较强,有良好的发展机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对就业工作的满意度较高。

着重考察学校在就业方面的工作,采取什么措施,取得什么效果。主要看应届毕业生就业去向、岗位分布。

第四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手册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

手册(学生版)

评建办

二○一三年十月 1.什么是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未参加过上一轮教学工作评估的各类新建本科院校,按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简称“合格评估方案”)来接受教育部评估。

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国家教育部为加强宏观管理、施行分类指导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水平、办学条件、办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根据高等教育发展及运行规律,严格按有关评估指标、标准对新建本科院校办学进行的综合测评,也是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重要举措。它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新建本科院校本科教学工作的总体情况进行评判的一种方式,是对一所高校综合实力的评估,是对学校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评估,是衡量一所学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评估,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对一所高校教学质量进行的国家级、权威性的评估。

2.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工作的重要性是什么? 教育部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国家对学校办学条件、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检查,评估结果将由教育部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通过评估,促使学校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学生是学校的主人,学生应当积极参与学校的评建工作,严格按照学校要求做好评估准备工作。

评估结果将直接影响学校的社会声誉,而学校社会声誉又必将影响学生的就业和社会声誉,因而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命运。

3.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指导思想与目标是什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区域经济社会需求与就业为导向,着力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推动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促使学校教学条件基本达标,教学管理基本规范,教学质量基本保证。

4.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重点是什么?

四个“促进”,即以“促进经费投入,促进教学建设,促进管理规范,促进质量提高”为重点。

5.梧州学院校训及其内涵是什么?

梧州学院的校训:明德、博学、求是、创新。6.梧州学院的办学理念是什么?

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人才为支撑,以服务求发展。7.梧州学院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把学院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地方性大学。8.梧州学院的服务面向是什么?

立足梧州,服务“一区一带”(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辐射两广,面向东南亚。

9.梧州学院的办学层次是什么?

以本科教育为主,高等职业教育为辅,积极发展以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为主的研究生教育。

10.梧州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什么?

根据“实基础,适口径,重能力,能创新”的人才培养要求,培养具有良好人文素养、扎实专业基础、合理知识结构、适应地方需要、富有实干精神和具有较强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

11.梧州学院的办学特色是什么?

紧贴业界,校地协同,东融西联,通江达海。突出面向产业和行业、注重实践、服务地方的人才培养特色;培育校地紧密结合,与地方协同发展的办学特色;发挥服务“一区一带”,直至“通江达海”的地域特色。

12.专家组进校后的考察方法及内容是什么?

(1)实地考察:参观学校的各类基础设施,包括图书馆、体育馆、网络中心、实验中心、实训场所、实验室、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等,专家还会随机查看学生晨读、上晚自习、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等情况。

(2)听课:专家进校后要随机听不同类型的课程,如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实验课;对教师、学生、课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风等教学第一线的实际状况有感性认识。

(3)座谈会:专家针对需要了解的内容拟出专题,根据专题要求组织不同的人员参加。包括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学生的座谈会。

(4)走访:走访各系部和相关职能部门,深入了解学校各教学单位的教学条件、师资水平、教学状态、质量监控以及学校办学指导思想、教学中心地位、政策制度执行情况等重要信息。

(5)查阅资料:随机调阅学生毕业论文、试卷、作业、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13.什么是大学生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和能力?

专业知识指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理论的掌握。专业能力是指学生具备了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的能力。

14.如何考察学生的基本理论和与基本技能?

考察时,要了解学校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提高的总体设计(培养计划)、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了解选修课程、学校的文化科技氛围,在此基础上,通过学生在校学习的成绩、试卷质量、评分标准(进行考试改革,实现考试“三严”为前提)、在可比较的考试和竞赛中的成绩,专家组调查中的成绩和实地考察的结果等考察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质量的提高程度。

15.学生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应注意什么?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对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促使高校加大了本科教学的投入,改善了校园环境和教学条件,加强了教学管理,保证了教学质量。教学评估的最终受益者是学生,因此,教育部决定对全国高校每五年评估一次。在迎接教育部专家组评估中,全校学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了解本科教学工作评估的目的、意义以及与自身的密切关系,以饱满的热情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迎评工作。

(2)要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形成良好的学风。杜绝上课迟到、早退、课堂内吃东西、打手机等现象。

(3)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4)要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

(5)要注重自身思想道德修养的提升,讲究礼貌待人、文明用语,自觉参与各项迎评活动,努力展示良好的精神风貌。随时准备参加评估专家指定的问卷调查和专家组指定召开的学生座谈会,配合学校圆满完成本次评估工作。

16.梧州学院学生应以怎样的实际行动迎接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是一件大事,能否以优良成绩通过评审,关系到学校社会竞争力、办学水平的提升,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社会声誉,全校学生必须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对待。

一、全体学生要了解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目的、意义以及与自身的密切关系,对照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标准,以饱满的热情积极配合学校做好评估工作。

二、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和整洁卫生的校园环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 行为规范,树立崇高的责任感和荣誉感,维护好整个学校和广大师生的形象。

三、要更加努力学习,要清晰地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知识体系,了解所学专业的主要课程和主要实践环节,了解学院有那些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实验室、教学实践基地,有那些相关的科研机构,有那些主要科研成果等。

17.学生应该熟悉和了解的学校及系(部)领导和教师名单(1)进入梧州学院后,你认为对你影响较大的老师姓名;(2)本学期任课的各位老师姓名;(3)应该知道的梧州学院党政主要领导(4)应该知道自己所在系部主要领导姓名

第五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习资料-1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文 件 汇 编

(一)安徽三联学院 评建办2011年12月

目 录

1.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1

2.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深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袁贵仁)......4

3.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共同推进质量保障与评估制度建设(吴启迪)17 4.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26 5.安徽三联学院第一副院长易佑民教授在本科评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29

6.三联教育发展集团董事长张方振教授在本科评估动员大会上的讲话.....41

7.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问答-1...............................43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2011年4月24日

老师们、同学们、同志们: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经济社会发展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革。特别是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知识创新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

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我们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同时,从总体上看,我国高等教育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必须始终贯穿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各项工作之中。我们必须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进步的要求,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借鉴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不断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要坚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着力增强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注重更新教育观念,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人才培养水平的根本标准,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和人人成才观念,树立终身学习和系统培养观念,造就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积极营造鼓励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创新智慧竞相迸发,努力为培养造就更多新知识的创造者、新技术的发明者、新学科的创建者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要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要积极提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瞄准国际前沿,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学科融合,培育新兴学科,建设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以高水平科学研究支撑高质量高等教育。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积极贡献。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不断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要自觉参与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促进产学研紧密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步伐,着力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要自觉参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积极参与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进程,以服务和贡献开辟自身发展新空间。要自觉参与推动学习型社会建设,适应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时代需要,加快发展继续教育,广泛开展科学普及,为社会提供形式多样的教育服务,深入开展政策研究,积极发挥思想库和智囊团作用,努力为党和国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作出积极贡献。——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要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掌握前人积累的文化成果,扬弃旧义,创立新知,并传播到社会、延续至后代,不断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增进对国外文化科技发展趋势和最新成果的了解,展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风采,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努力为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积极贡献。

总之,我国高等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人才培养新优势,努力出名师、育英才、创一流。各级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源支持教育,形成优先发展教育的良好社会环境,让所有受教育者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广大高校教师要切实肩负起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光荣职责,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加强师德建设,弘扬优良教风,提高业务水平,以高尚师德、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做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要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事业发展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来抓,充分信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提升教师素质,提高教师地位,改善教师待遇,关心教师健康,形成更加浓厚的尊师重教社会风尚,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深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11年1月24日

同志们:

2011年对于全国教育工作来说,至关重要,非常关键。2010年,党中央、国务院颁布实施教育规划纲要,召开了新世纪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中国教育改革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今年是我们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教育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而深远。关于2011年的工作,教育部工作要点作了全面安排,各位副部长分别作了重点部署。总的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稳步实施国家重大教育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着力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深入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刘延东同志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坚持改革创新,狠抓工作落实,努力开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下面,我围绕2011年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特别是落实问题,讲三点意见。

一、全面落实是当前教育系统的紧迫任务

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指明了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方向,明确了各级各类教育的目标任务,形成了全社会关心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围。现在的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是抓好落实。落实,是2011年全国教育工作的关键词、核心词。抓好落实,这是中央要求、人民期盼、工作所需,既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对我们的重大考验。

一是中央的明确要求。2010年10月18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提出,要认真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落实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重大举措,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12月10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重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温家宝总理要求,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稳步实施国家重大教育发展项目和改革试点。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明确指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任务,是教育战线的主要工作。

二是人民群众的强烈期盼。教育是国计,也是民生,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关系着每一个孩子的前途命运。广大人民群众特别关注教育,强烈期盼把教育办得更好。在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之初,人民群众期盼出台一个好的规划纲要;规划纲要出台之后,人民群众期盼尽快落实。群众评价我们的工作,既看纲要写得好不好,更看落实得好不好。制定一个群众满意的规划纲要不容易,贯彻落实好规划纲要则更难。马克思有一句名言,“一个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把教育规划纲要付诸实践、见诸行动,一项一项地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三是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面临这样的问题:不少事情过去不是没提过,不是没说到,而是提出、说过之后只是热闹了一阵子,最后不了了之,没有真正落实,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工作不落实或落实得不好,是当前人民群众最不放心、最不踏实的问题。事实一再告诉我们:抓而不紧,等于不抓;抓而不实,等于不抓。我们必须下定决心,抓紧落实,抓好落实,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以真抓实干、一抓到底的精神和工作成效取信于民,不断提高教育工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于教育改革发展的信心,对教育部门的信任。

四是党的宗旨的集中体现。这是最根本的一条。我们党是执政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就是要把中央的精神、人民的要求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深入分析问题,切实解决问题,踏踏实实地做好工作。教育规划纲要作为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体现了国家意志,反映了人民意愿,作为共产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和中央大政方针的严肃性,坚决地、无条件地把教育规划纲要落到实处。“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干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教育事业的科学发展,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兢兢业业从每一天、每一件事做起,在各自的岗位上埋头苦干、真抓实干、攻坚克难。我们天天讲素质,不干事的人就是最没有素质的;我们天天讲马列,不干就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我们天天讲创先争优,不抓教育规划纲要的贯彻落实,就不可能成为教育系统先进的党组织和优秀的共产党员。我们必须从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贯彻执行、确保党和国家发展目标顺利实现的高度,把抓落实的问题十分严肃地提到大家面前。

作为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教育规划纲要本身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实”,集中体现在目标实、措施实、项目实、要求实。内容上,设计了十大发展项目和十大改革试点,对组织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制定过程中,坚持边制定、边试点、边实行的原则。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全社会迅速行动、狠抓落实,取得了初步成效。半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只要下决心抓落实、下功夫抓落实,工作就会有成效,群众就能得实惠,社会也就能给予更多的理解和支持。归结起来,半年来的主要做法: 一是凝聚共识促落实。及时编写印发教育规划纲要学习辅导材料,部党组成员分赴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宣讲,举办全国省部级分管教育工作领导、省级教育部门领导干部、高校主要领导干部研修班,指导学校师生学习研讨,用全教会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统一思想、统一行动,开阔眼界、提高境界,明确任务、落实责任。

二是加强指导促落实。国务院成立了20个部门和单位参与的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研究部署、指导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工作。成立了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对国家教育重大改革发展政策进行调研、论证和评估。部党组成员分别出席各省(区、市)教育工作会议,共同研究推动解决重大教育问题。

三是积极协调促落实。在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积极加强与各部委、各单位的密切合作,制定并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任务分工》方案,分解重大教育改革发展项目与任务分工,多部门联合出台一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全方位推进省部共建、部部合作,构建各尽其职、相互配合、协同推进贯彻落实规划纲要的新机制。

四是舆论宣传促落实。及时宣传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及时报道各地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研究制定情况,及时宣传各地优先发展教育、加强和改进对教育工作领导的重大措施,及时推广各地教育改革创新成功经验,努力营造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的崭新局面。

这些既是半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也是今后要继续坚持的有效做法。全面落实任务繁重,我们既要看到目前已经取得的成效,又要看到全面落实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各地、各部门、各学校落实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还比较突出,一些项目还处于理念化、概念化阶段,没有具体实化、细化、量化,更有不少内容还未真正启动,即使已经开展的工作,离取得工作实效、群众得到实惠还有相当的距离。半年来所做的工作只是万里长征迈出的第一步,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任重道远,我们务必大力增强落实意识,努力提高落实能力,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坚决的举措、更加积极的行动,狠抓教育规划纲要的全面落实。

二、全面落实必须整体推进突出重点

2010年是教育规划纲要“启动实施”之年,2011年是“全面落实”之年。今年的落实工作做好了,工作局面就会进一步打开,事业基础就会进一步牢固,教育体制就会进一步完善,我们就有了更为充分的条件和把握抓好本届政府的各项教育工作,抓好“十二五”时期各项教育工作,抓好今后十年各项教育工作。

全面落实规划纲要,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要求,注重整体推进、突出工作重点。通过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工作发展,通过加强关键环节带动整体建设推进,切实增强落实工作的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

(一)认真做好教育改革试点

改革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教育规划纲要确定并启动实施的十大改革试点,既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制度保障。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必须认真做好教育改革试点项目,进一步凝聚改革共识、加强改革协调、营造改革环境。

一要细化目标方案。制定一个好的实施方案是做好试点工作的基础环节。目前,各试点地区、试点学校都已制定了改革实施方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逐一提出了评审及备案意见。各试点地区和学校要进一步明确改革工作的路线图、时间表和任务书,落实责任制,建立检查工作机制,确保改革试点顺利推进。

二要制定推进政策。改革的深入推进,必须依靠政策的不断完善和创新。要在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高校科研评价标准、学前和研究生阶段资助政策、贫困地区学生营养改善政策等方面有新的突破。要及时研究出台指导性文件,颁布实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工作规程》、普通高中学生发展指导纲要、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工作指导意见、加快少数民族双语教育工作指导意见。

三要突破关键点。要抓准关键点,通过关键点的突破,闯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要着力加强课程教材建设,颁布新修订的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方案和学科课程标准,启动教材修订工作,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中小学生健康成长。要着力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公共教育资源,有效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要扎实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立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高等教育考试招生改革方案。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为推进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创造条件。要着力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坚持和完善公办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章程制定办法,促进高校章程建设。

四要创新体制机制。改革试点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解决一些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要研究制定2012年实现4%目标并保持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配合有关部门落实各地教育投入工作。加强和改进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完善推动地方政府落实教育投入法定增长机制。要改革教师管理制度,建立中小学教师国标、省考、县聘、校用的职业准入制度。要探索建立现代大学制度,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若干实施意见》,健全决策程序和议事规则。要创新民办教育发展体制机制,制定《关于进一步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改善民办教育发展环境。

五要加强分类指导。各项教育改革试点的内容不同,面临的形势任务相同,各地各校实际情况千差万别,确保改革试点顺利推进,必须强化分类指导。要充分尊重和鼓励各地各校的改革首创精神,因地制宜、因校制宜,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目标上保留一定幅度,不搞一刀切;模式上多一点允许,不搞一个样;进度上也多一些引导,不搞一阵风,最终都要以干成事为准,以有实效为准,以群众满意为准。

(二)稳步实施重大发展项目

教育规划纲要还确定了本届政府实施的十个重大发展项目,这些项目涉及当前教育改革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是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载体,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实施这些重大项目,不能就项目论项目、不能就投入论投入,要突出制度建设,突出标准建设,通过项目的设计实施,逐步建立依靠制度、依靠标准推动工作的有效机制,形成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一要加强统筹指导。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必须充分发挥各级政府的职能,协调好各方面关系。要明确各级政府和教育部门的职责。中央做好制定政策、宏观指导和推动发展、监督检查工作。各地要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加强对项目设计实施指导工作。省级统筹安排中央转移支付资金,统筹确定省级及省以下各级政府的经费分担责任。市、县因地制宜实施相关项目。要统筹规划项目布局,统筹项目建设内容,统筹已有项目与新增项目,把握好各项目的启动时机和建设规模,真正做到成熟一个,启动一个,做好一个。二要制定行动计划。实践证明,制定和实施行动计划是抓落实行之有效的办法。要启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全面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计划、职业学校教师素质提高和校长能力提升计划,制定实施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和高校高层次创新人才计划。

三要完善各类标准。标准是投入的依据、监管的依据和问责的依据。组织实施好各项重大项目,首先要完善标准体系,努力做到用标准加大投入、用标准加强监管、用标准加强问责。要研究制定学校办学基本标准、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标准、中小学校长专业发展标准和教师教育标准,制定和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生均拨款标准。

四要扩大优质资源。优质教育资源不足,是我国教育事业长期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实施重大教育发展项目要着力解决的问题。要推进形成加大教育投入的长效机制,努力扩大各级各类教育优质资源供给。要坚持以发展促公平,通过扩大中小学教育资源促进均衡发展,支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优质特色学校建设,推进建设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深入实施特色学科重点项目,引导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要加大力度、加快步伐,顶层设计、整合资源,问题切入、以用为主,认真抓好教育信息化建设,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

五要加强评估考核。每一个项目,都要明确实施进度和考核指标,保证可操作、可监控、可评估。要严格执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教育重大项目的布局和实施要广泛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的真实想法、真实意愿。特别是农村学校布局,要充分考虑城镇化进程、新农村建设和人口流动状况,确保布局的合理性、前瞻性和项目的实效性。要建立重大项目监督检查机制、重大项目进展专报制度,强化对重大工程项目和惠民资金的监管。教育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对各重大项目的组织实施进行全面检查。10项改革试点,每一项都有一个专家咨询组,同样,10个发展项目,每一项也要有一个监督检查组。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督促有关单位认真整改,对违法违纪案件要严肃查处,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切实维护教育系统和谐稳定

保持教育系统和谐稳定,是加快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关系社会稳定大局,越是在改革处于攻坚克难的阶段,越是在发展任务繁重的时候,越是要高度重视稳定工作,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对此,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2011年是我们党建党90周年。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精心设计、组织好纪念活动、主题教育、访问活动、表彰活动。要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科学发展。

一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工作、推动实践。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积极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要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始终站稳群众立场,不断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关心群众生活,倾听群众呼声,畅通网络、电话等渠道。加强信访工作,实行群众来信来访、来电来帖处理情况办结制度、通报制度,凡实名反映情况的,要做到件件回复、限时回复,依法按政策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

三要切实纠正和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要落实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10项措施,坚决治理中小学教辅教材散滥问题,严格规范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制定学前教育收费管理办法。要制定招生信息公开办法,规范和调整高考加分,加强对特殊类型招生的监督。全面推行中职学生资助专用银行卡,规范助学金发放行为。要切实加大查处力度,对在社会上造成严重影响、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违纪违法案件,严格追究有关当事人和主管领导责任。四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化解工作。要完善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五要切实加强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要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的意见》,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及周边治安防控措施的落实,提高学校安全防范水平,确保校园安全,确保校园和谐稳定。

(四)紧紧围绕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促进公平、提高质量,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两大战略重点。实现我国教育“由大到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关键是要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和提高教育质量。无论是推进教育改革试点,实施重大发展项目,还是维护和谐稳定,都要始终紧紧围绕而不能偏离这两大重点。

要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教育政策。重大发展项目的实施要针对薄弱环节,坚持雪中送炭。在全国或一省范围内,从项目的整体设计、评审立项到经费分配,都要向农村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倾斜;在同一城市和县域范围内,要向薄弱学校倾斜;在不同群体中,要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和孤儿倾斜。要通过改革试点,完善促进和保障教育公平的领导体制、经费分配机制、教师流动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考核机制和学生资助体系。

要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核心任务。改革试点要探索突破影响质量的关键环节,建立以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引导各级政府和学校把教育资源配置、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发展项目要突出加大教学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水平和促进优质资源共享。要深化教育质量问题调查研究,建立健全适合中国国情、具有国际视野的各级各类教育质量标准;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监管监测;创造条件发布有关教育教学质量报告。

三、全面落实必须转变职能改进作风

通过实施教育体制改革试点,解决落实的动力问题,通过实施重大教育发展项目,解决落实的抓手问题,还要通过转变职能和作风,解决落实主体也就是教育系统的精神状态问题。为政之首,贵在力行,重在履责。实践证明,规划可以复制,思路可以借鉴,唯有落实者的精神状态不可替代。没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改革试点落实不好,发展项目落实不好,维护稳定落实不好,最终促进公平和提高质量也落实不好。

一是更新观念。抓落实,首先要抓思想观念。一要用新的理念指导落实。各地各校要对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进行再学习、再宣传、再动员,深刻领会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和刘延东国务委员重要讲话精神,深刻把握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新思想、新理念、新部署。各级领导干部尤其要学在前面、用在前面,不仅要做持久学、深入学的表率,而且要成为学以致用、用有所成的模范,成为勇于探索、善于思考、敢于实践的模范。二要满腔热情抓落实。落实就是工作,工作就是落实。在当前这个特别重要的阶段,教育系统的全体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把忠于党、忠于人民的深厚感情体现在落实行动之中,一心一意抓落实、聚精会神抓落实。三要创造性地落实。创造性地落实,就是要努力做到把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全国性目标具体化为地方性目标,把教育规划纲要的思路细化为本地的政策措施,把别人的成功经验转化为本地的有效举措。

二是转变职能。转变职能,是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抓好落实的关键环节。一要增强服务职能。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强化公共服务职能,切实履行公共教育服务职责。要大力增强服务意识,主动热情地为基层服务、为群众服务、为师生服务,努力建设高效、公开、透明的服务型机关,做到为民、务实、清廉。二要坚决简政放权。坚持依法治教,界定政府和学校的责、权、利,把政府该管的切实管好,把不该管、管不好的坚决放开,克服政府缺位、越位、错位现象。要修订本科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落实和扩大高校专业设置自主权,研制省级政府依法审批设立专科学历高等学校的具体办法,落实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要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对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的教育类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该清理的清理,该废止的废止。三要科学评估评价。学校办学自主权的落实,必然要求政府加强评估评价。要按照新的设计、新的标准、新的方式开展高校教育教学评估。要指导高校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加强教学基础数据信息库建设,完善监测评估体系,发布监测评估报告。

三是改进作风。作风决定落实,落实体现作风,完成艰巨繁重的落实任务,必须要有好的作风。要按照党中央要求,深入推进党风党性党纪教育,以党风带政风促行风正学风。切实抓好创先争优活动,把政风、行风、学风建设作为2011年教育系统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和载体,组织动员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创科学发展之先、争校园和谐之优。围绕“全面落实”,狠抓教育系统政风、行风、学风“三风”建设,让人民群众真切感受到教育系统在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中的新变化、新气象。一要着力加强政风建设。要大力倡导奋发有为、真抓实干的政风,坚决反对不思进取、庸懒散慢。要认真解决一般性工作布置多、一般号召多、虚话多、浮在上面多的问题,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要树立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勇于创新,追求卓越,创先争优,不断开拓工作新局面。要切实改进会风,从严控制会议数量、规格和时限。要大力提倡优良文风,真正做到讲短话、讲实话、讲管用的话。二要着力加强行风建设。要大力倡导心系人民、服务人民的行风,坚决反对敷衍塞责、麻木不仁。要真正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忠实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全面分析、认真研究、努力解决教育乱收费问题和种种不正之风。全面贯彻落实《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坚决反对奢侈浪费,严厉惩治腐败行为,坚决查处和纠正各种形式的“小金库”。要认真落实干部谈心谈话、巡视、审计制度,采取通报、公告等形式,提高巡视、审计结果的利用度。要建立并发挥好教育部经费监管事务中心的作用,切实加强教育经费监管。制定出台《高等学校总会计师管理办法》,试行对直属高校总会计师由教育部直接委派,推动高校纪委书记异校任职。三要着力加强学风建设。要大力倡导淡泊名利、科学严谨的学风,坚决反对急功近利、弄虚作假。要完善学术规范,加强教育引导,将校风、教风、学风考核结果作为学校、教师绩效考核、评优奖励的重要依据。要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形成重质量、重效益、重长远的正确导向。要严肃惩处学术不端行为,坚持“出重拳、零容忍”,举报一起、调查一起、处理一起、公布一起。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青少年学生养成勤奋好学、诚实守信、踏实严谨的良好品质。

四是强化监管。推进工作落实,既要慎始又要慎终,尤其是慎终于始,加强监督检查。一要强化督查督办。对于重大事项,要紧紧抓住、全力推进,不论困难多少、阻力大小,只要是看准了的、确定了的,都要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紧抓不放,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盯住落实,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实现突破。各级教育部门要以落实工作为重点,健全充实督查工作机构,完善督查工作办法,切实加强落实工作的督促检查。要建立重点督办工作通报制度、公告制度,坚决防止几个月甚至几年过去,问题依旧,工作没有实质进展。二要强化信息公开。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群众监督落实。深化政务公开,扩大公开范围和层次,凡涉及群众切实利益的重大事项都要向社会公开。深化校务公开,贯彻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和《关于推进中小学信息公开工作的意见》,研究制定信息公开的考核评估指标体系。要畅通群众反映问题、表达合理诉求各种可能的渠道,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监督作用。三要强化行政问责。按照《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对决策失误、落实不力、工作失职、造成重大损失或影响的,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五是健全机制。没有有效的工作机制,再好的规划、再好的政策也难以保障落实到位。一要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决策正确、切实可行,是抓好工作落实的前提。要完善决策程序,把公众参与、专家咨询、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决策的必经程序。政策和文件出台后,要加强跟踪调研,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偏差。要加强教育政策研究和形势分析,提高工作的原则性、预见性、系统性和针对性。二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工作要落实,用人是关键,班子最重要。各级领导干部要在抓落实上起好示范表率作用,不仅要一级指挥一级,而且要一级做给一级看,坚持重大问题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协调、亲自督办。要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建立科学规范的实绩考核评估标准,把落实工作情况,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真正把那些在落实中有思路、有能力、有实绩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真正让那些在关键时刻勇于负责,重大问题敢于担当,复杂局面善于驾驭,用心、用情、用力啃硬骨头的干部得到鼓舞,受到奖励。对长期不换脑筋、只说不做、推动不力的,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决不让“只会干事、不会来事”的人吃亏,决不让敢于碰硬、勇担责任的人吃亏。三要完善沟通协调机制。按照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责任分工方案,加强各方面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分工明确、各尽其责、统筹协调的落实工作机制。

六是加强宣传。宣传是实现政务公开、争取群众理解、支持、监督教育工作的一个基本途径,也是增强执行力、促进落实的有效手段。一要大力宣传各地、各部门、各单位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思路、举措、方案,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二要及时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所忧,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教育需求,切实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忧群众所忧、办群众所需。三要大力宣传教育战线的感人事迹,大力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支持教育的有效做法,大力宣传社会各界关心支持教育的先进典型,以典型经验、典型人物带动整个教育工作。四要树立大宣传意识。教育系统每一位同志尤其是每一位领导干部既要做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家,也应当做教育改革发展的宣传家。各地各高校特别是试点单位都应当有专门的通讯员、观察员、评论员和新闻发言人,按照中央关于教育工作、关于宣传工作的要求,形成横向上和所有媒体密切联系,纵向上各级教育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有效对接的立体化宣传网络,形成一个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动员群众、依靠群众,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共同促进科学发展的舆论氛围。积极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共同推进质量保障与评估制度建设

教育部原副部长 吴启迪 《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第2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并把“建立健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积极发挥行业协会、专业学会、基金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促进管办评分离”等列为重要任务。前不久,“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以下简称“协作会”)正式成立,标志着我国构建起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的组织体系,表明了我国政府十分重视并积极发挥专业机构、行业协会等在质量保障中的作用。如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一段时期以来的热门话题,也是当前迫切需要明晰的现实问题。

一、认清形势,进一步明确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意义 1.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及质量保障的探索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把巨大的人口资源变为丰富的人力资源,是中国政府历来重视的一项重要任务。1988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为640余万人,招生规模215.75万人。从1999年起,我国高等教育连年扩大招生规模。到2003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接近19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17%(进入大众化阶段);到2006年在校大学生总数达到2500万,8年间增长了近四倍,成为世界大学生数最多的高等教育大国,毛入学率已达22%。到2009年底,中国有各级各类普通高等学校2600多所(其中普通本科高校1090所,高职高专院校1215所,成人高校384所;合民办高等教育机构812所)。在校学生人数达到2979万,是1998年的6倍多,毛人学率达到24.2%。这些年来中国每年GDP的增长都是接近两位数,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有效地缓解了民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专门人才的需要。我国高等教育十年来的大发展,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在校大学生人数中,高职高专学生约占48%,可谓半壁江山;二是扩招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如果没有足够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不可能完成这一使命的。所以,高校扩招是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在补文革中十多年不招生造成的“窟窿”。当然,高等学校在办学规模不断快速扩张的同时,在资源配置、教学条件以及管理工作等方面,确实有点捉襟见肘,因此,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应该格外关注。

长期以来,中国政府致力于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特别是近十年来,十分重视规模快速扩张后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问题,本着对国家、社会、学校高度负责的态度,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具体地说:一是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政府设立了严格的高等院校、专业和学科的国家设置标准(包括场所、经费、师资、设备等),由专家委员会评审,政府审批;二是加强高水平大学建设。从20世纪90年代起,分别启动了“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近年来又启动创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在不同类型中建设高水平大学,现在已经有200所了,总体上来说应该是成功的;三是实施高等教育质量工程。2007年,实施了“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包括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认证,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等;四是建立教学评估和质量监控制度。从2003年开始,明确建立周期性评估制度,统一实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4年成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简称“评估中心”)。在对普通本科院校进行评估的同时,也启动了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通过“质量工程”建设,初步解决了因为规模快速扩大所带来的突出问题,使高等教育质量得到必要的保证。办好一所大学需要有基本的办学条件保障,所以在首轮教学评估时,对经费投人和硬件条件有明确要求,这对各级政府也是一种督促;特别是周期性教学评估制度的实施,促进了高等教育管理的规范化,改善了高等学校的办学基本条件,强化了教学中心地位,也纠正了某些研究型大学认为研究工作高于一切而对本科教学工作有所放松的错误倾向。从而保障了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了内外结合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

2.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认识质量保障的重要性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适应了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的需要。但是,这种大发展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与矛盾。从高等教育内部看,整个高等教育从体制到结构都还不完善,难以承载迅速扩大的高等教育规模;从高等教育外部来看,从思想观念的转变到各类外部保障体系的构建都不够充分,不能完全适应大众化的转变。集中体现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整体办学水平和质量有待提高;高等教育结构不尽合理,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影响高等教育发展的体制和运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上述三个方面从根本上看,都是质量问题和影响质量的问题。因此,质量就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最突出、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这是未来十年我国教育发展的最明显特征。就高等教育领域而言,我们不能简单地把提高质量理解为,只是为了解决大众化带来的矛盾和问题,而必须放在国家发展的历史方位与高等教育的使命的关系中提高认识。从国内环境来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创新人才,都提出了强烈的迫切要求;需要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我们现在已经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也需要对现代教育体系进行具体的规划和实施。从国际环境来看,随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科技、人才、教育的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且,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面临着逐渐走向前台的新形势,教育改革发展必须超前部署。正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开启了我国“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历史新征程。同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可见,这两件事情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全面提高质量,对建设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强国,以及建设创新型国家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切合实际,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1.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是正常现象,也是难以避免的,西方发达国家也是如此。质量保障本是为了解决各国自身的问题,但因为人才市场国际化了,解决质量问题就不能仅局限于国内,也需要关注别国的实践。当然在研究国外的经验与教训的时候,不能脱离当时当地的具体背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构国际网络组织(INQAAHE)和亚太地区质量保障网络组织(APQN),为国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推波助澜,他们的经验也有很多我们可借鉴的地方。需要指出的是,各国在提高质量的方式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构建的质量保障评估制度也表现出各自特色。综观各国,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有些通行做法:普遍是政府支持成立专业评价机构和行业协会等社会组织,由政府、高校、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分工负责、齐抓共管,采取多种评价形式以外促内,强调高校的内部自我质量保障。国际上主要形成了三种质量保障的评价模式,即质量审核模式、质量认证模式和检查评估模式。值得注意的是,这三种模式在一个国家并不是完全单一的,多种评价模式的交叉融合、综合运用,是未来国际上的发展趋势。现实中有的国家既有审核又有认证,或审核、认证、评估三者兼而有之;有的国家既有政府行为,又有民间行动。如美国的民间认证机构直接的认证活动与政府间接的学校教育质量保障政策不断互补;澳大利亚的外部的质量审核与大学自我认证相辅相成;日本的政府评估日益走向政府评估与社会第三方评估的融合与并举。

国际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方式有多种,各国的质量保障体系的架构,本质上与其管理体制、大学传统、教育规模甚至社会文化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我国要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一定要从中国的国情和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出发。

要了解我国的国情和问题所在,并把握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国情和问题究竟是什么?我们需要研究和分析。对改革发展方向的把握,需要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

要坚持政府在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和评估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我国仍然是以政府办学为主体,这方面与美国的情况很不一样,他们有很多是私立大学,特别是一流的私立大学。欧洲、亚洲包括中国,公立大学是主体,政府用纳税人的钱办大学,办得好不好,要向纳税人有个交待,这叫对老百姓负责。也就是说,政府对质量保障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的主导作用主要应体现在:提供资源政策条件、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健全相关法规制度、建立质量评估监测机制等,对建设的方向进行指导、协调和必要的监控。因此,评估是政府必须要做的事。上一轮评估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加以纠正,但不等于要停下来,也不能停下来。评估工作也不是需要政府事必躬亲而是应加强宏观指导,要多听专家的意见,制定质量标准。

要完善质量保障的组织体系,实行政府、高校、社会相互协作。中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质量保障政府也不是唯一的主体,而且有的事情也不一定自己做。要强化高校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的主体地位,一个不注重质量的高校,是不可能持续发展的。同时,要积极培育评估认证专业机构行业协会,并积极发挥他们在外部质量保障中的作用。也就是说,要加强第三方服务,重视专业评估机构的建设,从而形成政府、高校、社会齐抓共管的质量保障组织体系。要探索构建主体多元、形式多样、以外促内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政府不是评价的唯一主体,评价也不是政府的唯一手段。要逐步完善政府评、学校评、社会评的多元评价体系。也要综合使用评估、认证、审核等多种评价形式。要根据高校分类体系,制定多样化的质量标准。同时,还要通过政府、社会的外部评价,促进高校自主评价和自我质量保障。在这些关系问题上,虽然外部可以起到促进作用,但最主要的还是靠高校内部建立自我质量保障机制。

2.政府、高校、评估机构和社会组织在质量保障中分工协作

政府、高校和社会都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力量,但是,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职责,所采取的方式手段也应有差异。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评估制度的建设,需要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其中政府是关键因素。具体地说:

政府要切实转变职能、政事分开,并建立有效的主导机制。《教育规划纲要》中对政府教育管理职能有明确的要求,政府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主导作用,是通过立法、制定标准、统筹规划、拨款资助、过程监控、结果认可等有效机制,对评估活动进行宏观管理、协调和监督。关键是要切实转变职能和实行政事分开,要善于利用各方面力量进行宏观管理。将行业能管的交给行业,“促进管办评分离”。

高校要在扩大办学自主权同时,强化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同时对质量保障的责任也增大了。高校应进一步提高自我约束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形成自主发展自我约束机制。要通过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和评价机制,根据社会需要和本校实际合理定位和科学规划,及时调整学科专业布局,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高办学整体水平和教育质量。

评估机构和社会组织要加强能力建设,主动提供专业服务。面对庞大的高等教育系统,必须大力发展地方性专业评估机构。同时,评估机构要加强自身能力建设,还可以学习国外一些评估机构的好经验,主动为政府和高校提供专业化的评估服务,“对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课程等的水平和质量进行评估”。社会行业组织现在已经参与到专业认证活动中来了,比如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工、冶金、电子等有不少行业协会参与了专业认证,这样才能确保高校的专业质量,增强高校办学的社会适应性,增强社会对高校办学的信心。

三、真抓实干,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质量保障中作用

1.协作会要积极探索运作机制,实行质量保障与评估行业自律

协作会的成立,得到了教育部领导的高度重视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得到了全国10多家省级评估机构和200多家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的积极响应。作为行业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的社会群体组织,不同于其他学术性社会团体和面向市场的行业组织。对于如何进行组织建设和开展活动,我们缺乏经验。虽然在德国、菲律宾、新西兰、印度、南非以及韩国等国家有类似的联合组织,但在成员构成上本协作会与美国高等教育理事会(CHEA)、国际质量保障组织(INQAAHE、APQN)最为接近。本协作会的运作可以从中借鉴有益的做法,当然不能生搬硬套,这需要大家共同商讨和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和完善。

工作思路。在教育部的直接领导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的业务指导下,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和质量观,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任务,致力于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的组织建设和能力提升,实行民主管理和行业自律,加强与国际质量保障组织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在教育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主要职能。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加强自律管理。在加强组织建设的同时,协调会员关系,维护市场秩序,受理社会投诉。二是开展认证认可。在会员中开展专业人员、评估专家资格认证,逐步实行持证上岗。同时,逐步对国内外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实行行业准入性资质认可。三是研制标准规程。在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基础之上,制定多样化的、行业性的质量标准及评价指标。制定质量保障与评估的工作规程,并开展元评价。四是负责指导培训。指导内外部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的业务工作,组织从业人员培训,开展相关咨询服务。五是开展交流合作。组织课题研究、学术交流和成果评奖,在会员之间以及会员与国外评估机构、国际质量保障组织之间,搭建信息交流和质量保障合作的平台,出版会刊及文献资料。

运作机制。协作会主要由负责高等教育内外部质量保障的评估认证机构、相关科研单位及社会团体自愿结成,它的成员一般是以机构为代表来参与。依据章程实行民主管理,通过认证认可进行行业自律,以会员费和接受社会捐赠为主要经费来源,主动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委托,依照章程开展职能活动,维护行业和会员的权益,并实现组织目标。2.常务理事会要做好工作规划,突出重点并积极组织会员活动

常务理事会的代表应该包括研究生、本科、高职高专等不同层次,目前会员及常务理事会的代表性还不完善,今后要不断发展。实践的经验告诉我们,社会团体组织的生命力在于组织活动。搞活动,要先规划,这样才能保证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对此,常务理事会要认真规划工作,突出工作重点,秘书处积极组织落实,切实开展活动。

配合教育部开展高校分类和质量标准的研制。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配合教育部组织会员开展高校分类研究,研制出适应社会需求、符合大众化特点、满足不同学校定位的高校分类体系。同时,在国家规定的教育质量标准基础之上,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差异,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以及社会对其培养对象的需求,制定多样化、可比较的质量标准和评价指标,形成科学的、行业公认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做的事。中国需要何类人才,还缺乏社会调研的基础。即使设计出不同的质量标准,让哪些高校用哪类质量标准,也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值得我们尽早研究。

指导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影响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很多,不同的外部环境、不同的人财物资源条件,以及不同的文化传统等,都需要质量保障采取不同的策略、模式、方式和措施。协作会要搭建会员之间经验交流的平台,组织不同类型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规律和范式研究。通过研制《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工作指南》,并发挥协作会的专家资源优势,加强对各类高校的咨询、指导,为会员提供行业服务。

加强评估机构能力建设。评价不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门科学;质量保障也是一种专业性的活动,涉及到管理学特别是新公共管理等先进思想和理论的前沿。虽然我国教育评价实践也有20多年的历史,但评价理念、评价技术和理论研究都比较落后。这些都迫切需要通过行业规范。课题研究、人员培训、学术研讨、国际交流,加强评估专业队伍建设,尽快提升评估机构能力。

配合教育部推动教育评估法规建设。尽管《教育法》中规定国家实行学校教育评估制度,《高等教育法》中也有关于评估的要求,但现实中却存在立法滞后现象。1990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评估暂行规定》,有些内容或应修改。只有依据法律规章,才能有效协调不同主体、不同层次、不同方面的相互关系,才能规范质量保障与评估行为,实现外部质量保障机构的权力法定化,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我们要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为契机,通过协作会的立法调研和材料准备,以及广大会员从多渠道的呼吁,推进教育评估法规建设。

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性和地区性质量保障组织都是由各国非政府组织结成的,并积极开展质量保障经验与信息的交流、指导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开发高等教育质量标准等活动,特别是在推行跨境教育的质量保障合作和促进学分互换、学历互认等方面,正发挥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因此,协作会要通过主办国际质量保障论坛、承接国际专项研究课题、参与国际组织规则和标准制订工作等方面,积极为会员搭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推进我国质量保障与评估的国际化,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作者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原副部长,全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机构协作会理事长】 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

教高[2011]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

为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切实推进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全面提高本科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现就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本科教学评估的意义目的

1.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开展教学评估的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本科教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能力;促进政府对高等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促进社会参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评价、监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

二、本科教学评估的制度体系

3.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国际评估和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

4.强化高等学校质量保障的主体意识,完善校内自我评估制度,建立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国家对高等学校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促进高等学校办出特色;鼓励开展行业用人部门深度参与的专业认证及评估,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设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实现本科教学质量常态化监控;借鉴国际评估的先进理念和经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鼓励在相关领域开展国际评估,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和评估工作水平;按照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分工负责以及“管办评分离”的原则,形成科学合理、运行有效的评估工作组织体系。

三、本科教学评估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形式

5.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反映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建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高等学校对数据库数据要及时更新,及时分析本科教学状况,建立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控机制,对社会关注的核心教学数据须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发布。国家建立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充分发挥状态数据在政府监控高等教育质量、社会监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6.学校自我评估。高等学校应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根据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院系评估、学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多项内容。应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评价,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资源使用效率的评价,注重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要建立有效的校内教学质量监测和调控机制,建立健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在自我评估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在适当范围发布并报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质量报告作为国家和有关专门机构开展院校评估和专业评估的重要参考。

7.实现分类的院校评估。院校评估包括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合格评估的对象是2000年以来未参加过院校评估的新建本科学校;审核评估的对象是参加过院校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学校。

合格评估的重点是考察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基本教学管理和基本教学质量,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能力,学校教学改革和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运行的情况。评估结论分为“通过”、“暂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通过”的学校5年后进入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重点考察学校办学条件、本科教学质量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状况,学校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成效。审核评估形成写实性报告,不分等级,周期为5年。

8.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在工程、医学等领域积极推进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要与行业共同制定认证标准,共同实施认证过程,体现行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并取得业界认可。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进行专业评估。

9.探索国际评估。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聘请相应学科专业领域的国际高水平专家学者开展本校学科专业的国际评估。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估机构合作,积极进行评估工作的国际交流,提高评估工作水平。

四、本科教学评估的组织管理

10.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制度。教育部制定评估工作方针政策、教学质量基本标准,统筹、指导和监督评估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制定本地区所属高等学校教学评估规划,组织实施本地区所属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工作,推动学校落实评估整改工作。

建立与“管办评分离”相适应的评估工作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作用,由具备条件的教育评估机构实施相关评估工作。教育评估机构要加强自身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评估专家队伍建设,严格评估过程组织,制定科学的评估方式方法。

11.教育部设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开展评估研究、政策咨询、指导检查、监督和仲裁等。

12.加强评估工作管理,切实推进“阳光评估”。评估机构、参评学校人员和评估专家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觉遵守评估工作规则规程,规范评估行为。建立评估信息公告制度,评估政策、评估文件、评估方案、评估标准、评估程序以及学校自评报告、专家现场考察报告、评估结论等均在适当范围公开,广泛接受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二〇一一年十月十三日 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迎评促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安徽三联学院第一副院长 易佑民

2011年12月19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今年,在全院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我院通过了省学位办组织的学士学位评审,获准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首批5个本科专业也顺利取得了学士学位授予权。这标志着我院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绩,也是我院历史上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最近,国家颁布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工作意见》(教高[2011]9号)文件。上月我们收到教育厅通知: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安徽三联学院已被列入五年一轮的评估计划,将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今天,我们召开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迎评促建动员大会,全面启动部署学院的评建工作。本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我院本科教学评建工作的帷幕已正式拉开,迎评促建将是学院今后一个时期的中心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的形势下,希望全院师生要发扬连续作战的精神,马不停蹄,再接再厉,从学士学位评估迅速转到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去。

下面,我就什么是教育部对新建本科高校开展的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我院将如何组织力量,做好评建工作?谈一谈有关规定、我们的认识和我院的工作计划。最后代表评建领导小组向大家提几点希望。

一、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开展高校教学评估,是今后十年国家提升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举措。

大家知道,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示,“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国家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要求,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教育部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在深入总结以往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广泛调研、进行国际比较研究和开展试点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新时期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新方案,形成了《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的意见》(教高[2011]9号)。该文件是教育部为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贯彻“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在“十二五”开局之年颁布的第一个关于本科教学评估的正式文件,它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正式启动。

二、我国新一轮本科教学评估的制度体系。1.本科教学评估新制度体系的特点

我国本科教学评估的新制度体系重在顶层设计、制度建设,要“以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建立健全以学校自我评估为基础,以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分类的院校评估、专业认证及评估和国际评估为主要内容,政府、学校、专门评估机构和社会多元评价相结合,与中国特色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学评估制度”。新方案是一个整体的制度设计,突出了分类指导、分类评估的理念,强调了国家、省、学校分级分层评估的组织体系,体现了低重心、常态化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更加重视和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新方案体现了多样的评估标准,多种的评估形式,多元的评估主体,多渠道的评估结果发布方式。

2.本科教学评估的意义和目的

本科教学评估的新制度体系指出,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教学评估的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本科教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能力;促进政府对高等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促进社会参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评价、监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

3.本科教学评估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形式有下列五种

(1)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高等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采集反映教学状态的基本数据,建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高等学校对数据库数据要及时更新,及时分析本科教学状况,建立本科教学工作及其质量常态监控机制,对社会关注的核心教学数据须在一定范围内向社会发布。国家建立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充分发挥状态数据在政府监控高等教育质量、社会监督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本科教学评估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我院今年暑期已首次参加,今后每年都须进行。)

(2)学校自我评估。高等学校应建立本科教学自我评估制度,根据学校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围绕教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包括院系评估、学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多项内容。特别注重教师和学生对教学工作的评价,注重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学资源使用效率的评价,注重用人单位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要建立有效的校内质量监测和调控机制,建立健全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在自我评估基础上形成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在适当范围发布并报相关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学校质量报告作为国家和有关专门机构开展院校评估和专业评估的重要参考。

(3)实行分类的院校评估。院系评估分为两大类:合格评估和审核评估。合格评估的对象是2000年以来未参加过院校评估的新建本科学校;审核评估的对象是参加过院系评估并获得通过的普通本科学校。

合格评估的重点是考察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基本教学管理和基本教学质量,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应用性人才培养的能力,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和运行的情况。评估的结论分为“通过”、“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通过”的学校5年后进入审核评估。

审核评估重点考察学校办学条件、本科教学质量与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程度,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及运行状况,学校深化本科教学改革的措施及成效。审核评估形成写实性报告,不分等级,周期为5年。

(4)开展专业认证及评估。在工程、医学等领域积极推进与国际标准实质等效的专业认证。要与行业共同制定认证标准,共同实施认证过程,体现行业需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并取得业界认可。鼓励专门机构和社会中介机构对高等学校进行专业评估。

(5)探索国际评估。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聘请相应学科专业领域的国际高水平专家学者开展本校学科专业的国际评估。探索与国际高水平教育评估机构合作,积极进行评估工作的国际交流,提高评估工作水平。

4.本科教学评估的组织管理

——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分工明确、各负其责的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制度。教育部制定评估工作方针政策、教学质量基本标准,统筹、指导和监督评估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结合本地区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制定本地区所属高等学校教学评估规划,组织实施本地区所属高等学校的审核评估工作,推动学校落实评估整改工作。

——建立与“管办评分离”相适应的评估工作组织体系,充分发挥第三方评估的作用,由具备条件的教育评估机构实施相关评估工作。教育评估机构要加强自身专业化和规范化建设,加强评估专家队伍建设,严格评估过程组织,制定科学的评估方式方法。

——教育部设立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专家委员会,开展评估研究、政策咨询、指导检查、监督和仲裁等。

——加强评估工作管理,切实推进“阳光评估”。评估机构、参评学校人员和评估专家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自觉遵守评估工作规则规程,规范评估行为。建立评估信息公告制度,评估政策、评估文件、评估方案、评估标准、评估程序以及学校自评报告、专家现场考察报告、评估结论等均在适当范围公开,广泛接

受教师、学生和社会各界的监督。

三、关于我院作为新建本科院校即将接受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前面介绍了国家部署的本科教学评估的主要形式有五种。我院已参与了其中的第一种“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今后每年都还必须参加这种活动。而最近收到教育厅通知,要我们参加的是其中第三种“分类的院校评估”中的一类:作为新建本科院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合格评估。

从2008年开始,教育部组织了一批课题组、近千名高等教育的专家、管理干部和教师研究制订分类的院校评估方案,我有幸参加了其中的部分调研和研讨工作。最近,教育部组织研制的对新建本科院校开展本科教学合格评估的新方案接近成熟(尚未形成正式文件),已用之对30余所新建本科院校开展了试评估。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总体框架大体如下。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指标体系(试行)”共设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20个、观测点39个。其中:

7个一级指标为:办学思路与领导作用;教师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专业与课程建设;质量管理;学风建设与学生指导;教学质量;

20个二级指标为:学校定位;1.2领导作用;1.3人才培养模式;2.1数量与结构;2.2教育教学水平;2.3教师培养培训;3.1教学基本设施;3.2经费投入;4.1专业建设;4.2课程与教学;4.3实践教学;5.1教学管理队伍;5.2质量监控;6.1学风建设;6.2指导与服务;7.1德育;7.2专业知识和能力;7.3体育美育;7.4校内外评价;7.5就业;

每个二级指标下还设有若干个观测点,共39个。(如:在第2个二级指标“1.2领导作用”下设有两个观测点:“●领导能力”和“●教学中心地位”。)每个观测点设有基本要求,作为判断该观测点是否达标的标准。

合格评估的结论分为“通过”、“缓通过”和“不通过”三种。

对一个学校合格评估的总结论将根据近十名专家进校实地考察,对被评学校39个观测点是否达到基本要求的情况作出判断、按一定规则表决决定。

四、我院将如何组织力量,做好评建工作?

1.本科教学合格评估是我院加强内涵建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办学实力的重大机遇,也是对我院生存发展的一次重大考验。

安徽三联学院是新建的民办本科高校,本科办学历程短,各项工作迫切需要进一步上规范、上水平,而教育部的合格评估指标体系本身,就是我们搞好学院教学工作的基本规范,是本科教学工作的国家标准,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和衡量教学工作水平的基本依据。通过评估,可以对我院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做一个综合的、全面的鉴定;可以进一步总结我院教学工作的经验,明晰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同时能够发现我们在教学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有助于我们找准改进和努力的方向,促进教学工作建设的改革和发展。迎评促建工作是我院不断加强基本建设、改进教学工作、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抓手”,是凝聚全院人心、再创新辉煌的动力源之一,是全院各项工作的主旋律。

另一方面,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成败对一所处于优存劣汰激烈竞争中的高校也具有生死存亡考验的意义。哪所学校通过了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它就取得了合格办学的资格,就获得了生存与发展的“通行证”;反之,就意味着这所学校不具备合格办学资格,就势必不会被政府管理部门和社会认可,那么这所学校就必然面临被停止招生甚至被淘汰的危险。在此背景之下,作为后发展的新建普通本科高校,认真落实教育部相关评估要求,以教学评估为契机,促进并加强学院各项教学建设,有着尤为迫切和重要的意义。如果我院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将是我院“上水平、上层次、上特色”,进入全国民办高校前列和提高知名度的一个极好机遇。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扎扎实实地抓好学院的教学工作,促进学院的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2.教育集团和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教育部对我院进行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评建工作,决心借合格评估的东风促进学院各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

教育集团和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我院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以评促建工作,已迅速决策做出决定:

——成立了以金会庆院长任组长、桂宁东书记(督导专员)任顾问、全体院领导参加的安徽三联学院评建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评建工作的领导;

——安徽三联教育集团成立了有主要领导和重要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对三联学院评建工作的指导小组,加强对评建工作的指导、给予人、财、物力的大力支持;

——积极筹措经费、加强基本建设,兴建图书馆综合楼,改善实验实践条件; ——调集力量,成立评建办公室,促进教育教学的建设、改革和管理; 我们评建工作的指导原则是: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我们的评建目标是:不仅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更要借合格评估的东风促进学院各方面工作再上新台阶。

3.认真设计评建工作计划,精心组织以评促建工作。我院对整个评建工作计划安排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学习动员和启动阶段

工作目标:通过广泛深入的动员、宣传,组织学习《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试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使全院师生员工进一步明确评估工作的意义与重要性,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投入到迎评促建工作中,认真落实迎评促建工作的各项任务,全面用评估标准指导日常工作。

对照评建指标,全面查找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抓紧时间投入评建工作。基本任务:召开全院迎评动员大会,成立学院迎评促建组织机构,制定迎评促建工作方案,分解工作任务;系(院)要成立相应的迎评促建组织机构,系(院)主任是系(院)迎评促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广泛动员教职员工,积极行动起来;要组织学生学习迎评促建的有关文件,做好对学生的宣传发动和爱校教育工作。在认真学习文件和《合格评估方案》并深入理解指标内涵的基础上,制定系(院)迎评促建工作的计划和措施,细化工作任务,明确职责,落实到人。拟组织相关人员赴1至2所高校学习考察评建工作经验,院内全面启动评建工作,特别是基本建设工作,早谋划,早落实。

第二阶段——自查、自评、整改阶段

工作目标:依据评估指标体系,按统一规范及要求,全面检查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加强对工作薄弱环节的整改。收集、整理基础数据和教学资料,做好评建资料的建档工作。

基本任务:各系(院)、各部门按照评估指标体系,对教学工作进行全面自查、自评。仔细检查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寻找差距和漏洞,对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组织好学生的基本及专业技能强化训练和模拟测试;做好考试、试卷评阅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组织开展听课活动,模拟专家听课;加强日常教学工作检查;做好本部门在质量保障体系中所承担的工作;收集整理三年(2009、2010、2011年)来的教学管理档案材料;完成系(院)的自评报告。学院迎评促建各工作小组要完成各自所负责的工作,保证教学基本条件达标,保证教学工作、教学管理工作规范达标;将教学管理材料整理到位,形成评估支撑材料;完成学院自评报告;完成迎评的各项准备工作。

第三阶段——测评阶段

工作目标:邀请有关教育教学专家对学院本科教学工作进行诊断和指导。根据专家的意见和建议作迎评前的最后整改,为迎接教育部对学院的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打好基础。

基本任务:邀请省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来学院考察指导,进一步完善迎评工作。检查完善各种迎评材料和文件;检查完善各种迎评宣传、展览工作;检查完善教学条件保障和支撑工作;检查完善后勤保障工作以及安全保卫工作等。作好各个方面的应急处理预案工作,组织相关部门、系(院)、教师和学生做必要的迎评演练,全面完成迎评的准备工作。

第四阶段——迎评、参评阶段

工作目标:以饱满的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接受教育部的评估,确保学院本科教学评估工作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目的。

基本任务:做好教育部评估专家进校前和进校后的接待工作。组织人力,为

专家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服务,积极配合教育部评估专家开展工作。在评估结束时,根据专家的反馈意见,认真整理分析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形成初步的整改思路。

第五阶段——整改阶段

根据教育部评估专家组提出的评估意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开展整改工作,形成整改报告并上报教育部。

五、院领导班子就评建工作对全院教职员工的几点要求。

教学评估是一项国家级的“质量认证”,教学评建是一项涉及到全院方方面面工作的系统工程,要做到真正理解和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20字工作方针。

1.提高思想认识,正确对待评估

(1)积极转变思想观念。“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先导”,要做好合格评估这项大的系统工程,首先要正确理解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目的和意义;其次要进一步明确我院的办学定位,端正办学思想;第三,要进一步提高对质量生命线的认识,特别要树立教学工作的经常性中心的地位。学院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员工必须充分认识评估工作的目的、意义和作用,牢固树立以教学为中心的思想,高度重视,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全员参与,切实做好迎评促建的各项工作。

(2)认真学习有关文件。合格评估的指标之间不是割裂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需要我们准确把握评估指标体系及各指标的内涵,这是确保迎评工作扎实、有序、高效进行的基础性工作,是迎评工作取得成功的前提。各级领导和管理干部要主动学学习、领会和吃透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与内涵;学院评建办公室要组织专门培训和考核;广大师生要针对性的去学习和了解评估的内容与要求,提高做好自己分内工作的针对性。

2.建立三级体制,形成长效机制

(1)建立三级领导体制。我们教育集团、学院已经成立了评建工作指导小组、领导小组及评建办公室,各单位要建立三级评建工作领导组织,落实每项任

务,真正做到“政策到边,任务到人”,组成系统完整、反馈迅速、领导有力的评建工作组织领导与管理决策网络。

评建工作领导小组是统领全院评建工作的领导和决策机构,负责全院评建重大问题的决策和部署。院领导要率先垂范,按照专项评建工作的分工要求切实加强对分管事项的指导和协调。院评建办公室要发挥好承上启下、协调左右、联系内外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起到传递信息、研究政策、辅助领导决策的参谋和助手作用。各系部处评建领导小组要负责自己职责范围内评建工作的实施、协调和督促检查。

(3)明确评建工作职责。按照上述的三级建设体系,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各级评建组织的组长是评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对职责范围内评建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做到层层落实,层层负责,层层把关,使每一项工作都达到高标准、高质量。

需要指出的是,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不能只当“二传手”,不能当甩手掌柜。迎评工作是对干部队伍的一次重大考验。如果哪个单位、哪个人出了问题而影响迎评工作全局,要严肃追究一把手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在迎评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学院当然会给予表彰。希望全院广大领导干部和师生员工切实负起责任,积极认真地对待迎评工作,全力打赢评估这场硬仗。

(4)落实评建工作措施。在迎评工作中,要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善于借鉴兄弟高校评估经验,结合我院迎评工作实际,科学制定评建工作质量控制体系。同时要注意与学院各项制度和运行机制的对接与互动,将评建指标融入学院的日常管理之中,达到以评促管的目的。

在工作安排上,领导同志要注意综合协调,要在千头万绪的情况下,学会弹钢琴,注意整体系统思考,抓住重点,兼顾一般。在工作的推进上,要精细运作,把迎评任务一一分解下去,一定要做到“横向到岗位、纵向到时段”。每一个部门、单位都要明白在迎评中承担的任务,每一个科室、教研室、干部、教师、学生都要明白在迎评中的位置。

3.软硬件建设并举,重在以评促建

(1)积极改善基本办学条件。近年来,学院购买改造了二校区、进行教学资源大整合、启动建设图书馆大楼、努力构建质量保障体系、深化推进扁平化改革等,我们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对照评估指标,我们在软硬件等方面离本科教学工作评估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我们要紧紧抓住评估机遇,采取有效措施,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为学院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提供有力保障。

(2)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教育教学秩序。我们学院2008年始招第一届本科生,完整的一轮本科教学还未完成,所以我们在本科在教学上只能说还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我们的基本教学规范还在不断建设的过程当中,需要借助评估这个“东风”,加强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标准的建立、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过程,保障良好的教学运行秩序。

(3)大力推进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见实效。我院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建设目前也仅仅处于起步阶段。需要我们全体教职员工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质量意识,首先要把机构人员制度完善,才能保证基本教学规范,最终才可以保障基本教学质量,同时要查找教学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在专家组进校前的建设时间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基本建设、专业内涵建设和课程建设,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的改革,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3.研究探索应用性本科人才改革之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性本科人才培养新模式的探索是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大热点和难点问题。我们要积极开展社会调查,积极调整学科、专业结构,适应区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要起步开展对本科毕业生就业后的跟踪调查,摸清社会对应用性本科人才要求的知识、能力结构,探索实践能力培养的新路子,培养经得起社会风浪淘练的未来栋梁。

(4)高度重视档案建设工作。全院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管理活动和基本建设,都必须留有完整的活动记录,活动结束都应整理归档,特别是原始记录

一定要保存好,否则,事后再难获得。有了完整的文献档案,不仅对迎评促建非常重要,而且对学院的长远和未来都有好处。现在大家就要有意识地收集和整理档案,免得今后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去再建档案。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推动校风、教风、学风不断优化。良好校风、教风、学风的形成绝不是一日之功、一蹴而就的,必须常抓不懈,日积月累才能见效。学院要继续推进和加强“三风”建设。全院各部门、各单位和教职员工,都要将“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落实到自己的工作中去,一切为了学生成人成才。只有将平时的“三风”抓好了,才能经得住评估专家组一个星期在校的听、看、查、谈、问,也才能真正达到重在建设的效果。

同志们,老师们!从今天起,我校即正式启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工作,全校师生要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20字工作方针,立即行动起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共同努力,团结一心,狠抓落实,强化督查,确保本科教学评估取得圆满成功,通过我们辛勤付出把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谢谢大家!

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迎评促建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三联教育发展集团董事长 张方振

2011年12月19日

各位老师,同志们: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召开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动员大会,这次会议很重要。刚才易校长的动员报告说的很全面,我都很同意,在这里,我想说三点。

第一点,今天的会是动员大会,也可以说是誓师大会,是打响新一轮评建工作第一枪的大会。刚才易校长回顾了上半年的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我想再往回看,把目光定格在1999年,13年前,我们就接受过专家组同不同意办三联学院的论证评估;5年前——2006年,我们经历了高职高专阶段的人才培养水平工作评估;中间,2004年第一次升格本科院校评估失败,到2007年底第二次设置本科院校评估,正式迈入本科高校行列。可以说,从1997年我们筹建安徽省第一所民办院校,走到今天,风风雨雨,沧桑曲折,我们一路拼搏,现在又即将迎来新的战役。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第二点,我想再次强调此次评估的重要性。合格评估的意义、目的和重要性,刚才易校长已经详细地跟大家做了阐述,说的很到位,我在这里主要强调一点:这次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学校能否生存下去,关系到招生就业、学科发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文化传承、国内国际合作等一系列重要问题。评估暂缓通过,对我们而言就是不通过,评估不通过,等于全盘否定了学院以及在座各位十几年来的所有努力,将来三联学院还能不能位列全国88所民办本科高校花名册当中,都将是一个问题。

同志们都知道,2004年我们第一次升格本科失利,可以说在全省民办高校中失去了领头羊的位置,而且一落后就是3年。这一次我们和新华学院同时启动合格评估工作,既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更要脚踏实地,练好内功,抓好学校的教学工作,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建,推动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迈上一个

新台阶。

第三点,我想和大家报告一下目前三联教育发展集团整体的局面和形势。今天是2011年12月19日,金总曾经说过,2012年将是整个三联集团的冲刺年。大的集团中,产业板块“三联交通”,或将在2012年第二季度或第三季度创业板上市。科技板块今年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国家工程中心已经设立,国家支撑计划项目也已获得批准,有近1000万元的国家资金支持,将来还有省级重点实验室甚至是国家级实验室。就教育集团而言,今年招生不错,专修学院今年也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作了新的探索,红十字会卫校势头也很好,国际动漫学院、国际护理学院都在谋划当中,竹稞公司在很多项目上面都做出了新的尝试,开拓新的领域。应该说,教育集团现在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三个学校一个公司,奋勇争先,都在冲刺,都在争取新的突破。

作为集团和教育板块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安徽三联学院这些年来,在各位的努力下,为整个教育集团发展贡献了很大的力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三联学院的合格评估,教育集团也将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毫无保留,全力支持。大家都已经知道,教育集团层面成立了评估指导小组,皖生同志是组长,金厅长、叶校长都在组内担任重要职务,协调整体教育资源的配置,为学院的本科合格评估保驾护航。我相信,我们有金厅长、桂书记、易校长这样的大专家,有这么多次评估的经验,有在座的各位以及更多的师生的合力,一定能够取得新的胜利。

同志们,这次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时间紧,任务重,责任大。全校师生员工必须增强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即行动起来,深入学习理解文件精神,齐心协力,分秒必争,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加强监督,扎实做好各项迎评工作。各级领导干部要发挥骨干作用和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无私奉献;广大师生员工要强化岗位意识,恪尽职守、勇挑重担、真抓实干、开拓创新,以积极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评建工作中去,确保评建工作取得圆满成功,打好、打赢本科教学合格评估这场硬仗!谢谢大家!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问答-1

1.教学评估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

1.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评估是评价、监督、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开展教学评估的目的是促进高等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本科教学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能力;促进政府对高等学校实施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引导高等学校合理定位、办出水平、办出特色;促进社会参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和评价、监督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

2.我国现阶段教学评估制度的要素是什么?

3.我国现阶段评估制度体系的六项政策及意义是什么?

4.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在教学评估中的作用?

5.如何建立学校自我评估?自我评估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6.我院参加的是哪类评估?

7.合格评估的重点内容有哪些?

8.合格评估的结论有哪些?

9.合格评估对我院发展的重要意义?

下载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答疑word格式文档
下载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答疑.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校团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学习情况记录

    校团委《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习情况记录 第一次学习学习时间:7月6日 15:30-17:00 学习地点:办公楼一楼团委办公室 学习人员:邹宁、杨帆 学习内容: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

    我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我校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2014年X月X日至X日,以XX教授为组长的教育部评估中心专家组一行人莅临我校开展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在X日上午举行的评估见面会上,XX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实施办法 为切实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方案》(以下简称“评估方案”),规范评估活动和评估行为,提高评估工作质量,根据教育部......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宣传手册[大全5篇]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宣传手册(教工版) 校 训:明德 博学 求是 创新 办学定位:小综合,宽领域,有特色,重实用 办学理念: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为支撑,以质量为生命 发展目标:建......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手册(通用篇)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 (通用篇) 1.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含义 在我国,本科教学工作评估有五种基本形式:一是学校自我评估;二是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测;三是分......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问答(四)

    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问答(四) 专家看什么?怎么看? 答:一、关于“学校定位”的评价 学校定位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具有统领和指导作用。“学校定位......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36问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36问 1、开展高校教学评估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答:《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问答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知识问答发布时间:2012-05-11 浏览次数:1、教育部开展本科教学评估的意义目的? 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点是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