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青春期孩子家庭教育的话题
关于青春期孩子家庭教育的话题
各位家长朋友: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和各位相聚在这里来讨论青春期孩子家庭教育的话题。天下有多少家长,就有多少颗望子成龙的心。可实际的教育操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麽轻松。青春期的孩子都是一个耳朵,偏听偏信,叛逆性很强,话都是横着出来的,你想跟孩子说话,他连听都不听,有的孩子上网成瘾,自己宁肯不吃不喝也要上网,甚至为上网去偷家长的钱,说到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个实例:前段时间在我们兴平街道最繁华的地段,有一个家长双手合十,对着一个网吧下跪,祈祷着在网吧的孩子能出来。看到家长那满脸泪水,充满期待的眼神,我的心也在颤抖。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根源是什么?问题孩子源于问题家长,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景象,是由于我们的家长不懂得家庭教育,更不懂得与青春期孩子的交流,错误的教育方式源于对孩子心理特点的无知。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只有了解不同时期孩子的心理特征、发展规律以及感受,才能“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因此作为家长要教育好青春期的孩子,就要懂得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懂得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
下面就和大家来谈谈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的特点:(青春期孩子的从11-12岁进入青春期但还是不成熟。15六岁时期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身体发育进入人生第二高峰期,加上知识能力的增长、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心理上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儿童的生活模式逐渐被打破,而成人的生活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这一时期,少年的发展充满了矛盾的色彩,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二、性心理发展和心理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三、心理的闭锁性与强烈要求交往、要求理解的矛盾。
我们先看
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生理的发育,社会接触面的拓宽,开始使初中生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成人感”,他们对自己日益增长的体力和智力产生了较高的估计,因而在心理上的独立要求与自尊随之增强,表现为:开始有了独立的见解;要求象成人一样独立生活;争强好胜,不甘示弱。但现实地看,他们还嫩得很,从经济上和应变力上都只能是依赖。
2、性心理发展和心理上准备不足的矛盾。即性意识的萌动与调节自控能力落后的矛盾,青春期是摔不起跟头的,哪怕一丁点的偏差,一丁点的伤害,都会留下深远的痛,都会左右以后的人生。这是多事之秋。(比如:苍溪县月山乡南华村十四岁少女服毒自杀8月5号去看病 8月12日复查 8月31日服药没有过男朋友,只和男生板过手腕,没有过性教育,只是让孩子好好学习)
3、即闭锁性与合群性的矛盾,但闭锁并不等于一定不合群,相反,可能更合群。初中生人际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同学间的相互关系逐渐多样化,胜过师生和与父母的关系;少年的友谊具有绝对的忠诚、坦白;有较多的自发伙伴群,其中女生多于男生;人际关系中两性距离在形式上依然很严格,内心深处开始模糊地对异性有好感。(青春期的孩子异性之间只是朦胧的好感,并没有说相互的要去谈情说爱,但如果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孩子之间的交往,下负标签,同学之间的玩笑,会使孩子无所侍从,因此就有可能影响孩子的心理,影响孩子的学习)这样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无聊,而对孩子来说,意义却十分重大,是他们成长的必经过程。同时青春期孩子心理的诸多矛盾,不是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所能解决,若不能得到帮助和引导,只能依据自己的主观想象或本能盲目的寻求一些途径来消除一些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矛盾,必然收不到好的效果。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他们需要家长的帮助、理解,和肯定。当我们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就不要和青春期孩子较尽,要关注他们,引导他们走过心灵的疾风暴雨期。
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那麽如何能更好的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想办法与孩子搞好关系。
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出生于内蒙一个普通家庭,兄妹六人五个大学生、三个博士生。董进宇在总结自家兄妹成长过程的基础上,又大量调查了家庭教育的案例,研究总结出一套“教育成功学”理论,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他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就一定出问题。”河南2003年轰动全国的两大案件:平舆县的黄勇杀死17个男孩,漯河的杨新海因失恋四年杀死67人,这两个人都是亲子关系紧张,没有家庭温暖,心理变态,走上犯罪道路的。
好的关系胜过一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当我们善于与孩子相处时,孩子才会当我们为朋友,才会向我们敞开心扉,只要孩子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事,就会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那些教子成功的家长,都和孩子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
要与孩子建立好的关系,首先要学会与孩子沟通。
有的家长说:我的文化程度差,我跟不上孩子的脚步,不会与孩子沟通,其实,我在这里告诉大家,沟通很简单,就是倾诉加倾听,尽量多听听子女的倾诉。尤其是在子女高兴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伤心的时候,不要错过倾听子女诉说的机会。父母应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创造一种“听的气氛”。让十几岁的孩子坐下来谈,很不自然,要创造一种自然的氛围,增加随意性和亲和感。学习“平行交谈”的艺术。当你正在忙时,留意一下孩子在干什么,并与之讨论,这叫平行交谈。作一个顾问,而不是经理。不要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出现在子女面前,对任何事不要急于发表意见,遇到不赞成的观点时,也不要马上表态,对子女做的事情不满意时不要唠叨、埋怨、指责、或者打骂,而应提出问题让子女思考,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通常孩子认为他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事例:有一个孩子,回来对他的妈妈说不去上学了,老师如何如何的坏,----)在不方便语言沟通的时候,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一些专家建议父母写下那些孩子不愿听或拒绝接受的话,当你把道理、事情写下来,当孩子们一遍遍地读它时,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利用赞美,缩短心理距离。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如看孩子成绩单时,不要只盯着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从优点看起。如孩子数学考得不好,语文考得好。可以说:“这次语文考得不错。”这时孩子自己会明白,这是说:“数学没有考好。”但如果说“怎么搞的,数学考得这么差!”这会打击孩子自信,也不利于亲子交流。
第三、对青春期孩子不断的鼓励,能很好地支持这些正处在一生中很有挑战性时期的孩子,而且恰当的鼓励能帮助建立起健康的亲子关系。你可以用下面的几种方式来鼓励自己的孩子:
告诉其他人,你为孩子感到自豪-尤其是在他听得到的时候。悄悄地在他的桌子上或是书包里放一张自己亲手写的鼓励他的便条。用身体上的接触来鼓励他,尤其在他难过的时候。当你口头鼓励他的时候,眼睛要注视他。
第四、给孩子一个笑脸 像我们这样的中年人,在单位工作压力很大,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真的很累,有时就不想说话。甚至还免不了受一些闲气,心里很窝火,脸色不自觉地就有些难看。因此在进门之前要提醒自己:调整好心态,当孩子开门迎接你的时候,给她一个笑脸。这点很重要。让孩子看到你笑容满面,其实也减轻了她的心理压力,让她觉得父母很容易接近,这样一来,就少了一份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有话也愿意和父母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倾诉的欲望,我觉得我们最好做一个认真一点的听众,因为这表明你重视他,这种倾听本身就是对他的一种安慰。否则,他会觉得受到冷落。受到冷落怎么办?到外面去找能安慰他的人。为什么有的小孩子会结交不良少年,会早恋?原因当然很多,但我觉得其中根本的一点,就是缺少家庭的关怀,缺少亲情的温暖。我希望我的这个观点不会偏激。
与孩子角色互换,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特别强,不愿意像小时候那样听话,老师和家长说啥是啥,当我们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知道孩子出现了“叛逆行为”是很正常的事,就不会发很大的火,生大的气,甚至于去体罚他。心里要想着:想当年,自己不也是这样吗?只要耐心地去教育,过了这一关,孩子就会长成大人。就会宽容孩子心平气和的帮助孩子走出困惑的青春期。
要向孩子“索爱”
我们不仅要会爱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孩子爱我们,我们要学会索爱,不少家长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这时,家长们的爱就会贬值,孩子们会觉得父母的爱是应该的。要向孩子索爱,让孩子学会感恩。过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低,如果孩子在饭桌上给自己夹菜就会感动万分,其实家长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俗话说“聪明妈妈会撒娇”,要让孩子觉得家长的不容易,也可以向孩子多要求一点,孩子自然也会多回报一些。重视孩子对家长的要求 让孩子在了解父母每天在干什么,懂得父母的艰辛,孩子就会体谅父母,运用同理心去对待你,(要鼓励孩子多做点事,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对男孩要经常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对女孩要经常说:有个女儿真好!让孩子知道父母需要他,---事例: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的,我刚开始学习家庭教育,很投入的,一是由于自己喜欢,再就是觉的学这东西很实用,因此就整天趴在电脑上学呀,看呀,晚上睡的很晚,白天还要上班,做家务,人累的,---)除了与孩子搞好关系外,家长还要注意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给孩子个人空间。孩子不希望父母完全控制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房间是十分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的领地,在那里交谈、吃、玩,虽有许多闹声,但那是快乐。我想对各位在座的家长说一句话:让你的孩子爱你,愿意接近你;而不是怕你,刻意疏远你!当我们用无条件的爱来包容孩子的一切,孩子的心灵会得到支撑,这样的支撑将终身成为心灵的珍宝。让我们做孩子真正的朋友吧,与孩子共度这人生的疾风暴雨期。谢谢大家!
第二篇: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
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
安茹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和各位相聚在这里来讨论青春期孩子家庭教育的话题。天下有多少家长,就有多少颗望子成龙的心。可实际的教育操作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麽轻松。青春期的孩子都是一个耳朵,偏听偏信,叛逆性很强,话都是横着出来的,你想跟孩子说话,他连听都不听。有的孩子上网成瘾,自己宁肯不吃不喝也要上网,甚至为上网去偷家长的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景象,根源是什么?问题孩子源于问题家长,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景象,是由于我们的家长不懂得家庭教育,更不懂得与青春期孩子的交流,错误的教育方式源于对孩子心理特点的无知。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因此作为家长要教育好青春期的孩子,就要懂得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懂得青春期孩子的心理需求。
下面就和大家来谈谈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发展的特点:青春期孩子的从十一二岁到十五六岁时期进入青春期。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由于身体发育进入人生第二高峰期,加上知识能力的增长、外界环境的变化影响,心理上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儿童的生活模式逐渐被打破,而成人的生活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因此,这一时期,少年的发展充满了矛盾的色彩,主要是三个方面:
一、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二、性心理发展和心理上准备不足的矛盾;
三、心理的闭锁性与强烈要求交往、要求理解的矛盾。
我们先看:
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生理的发育,社会接触面的拓宽,开始使初中生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和“成人感”,他们对自己日益增长的体力和智力产生了较高的估计,因而在心理上的独立要求与自尊随之增强,表现为:开始有了独立的见解;要求象成人一样独立生活;争强好胜,不甘示弱。但现实地看,他们还嫩得很,从经济上和应变力上都只能是依赖。
2、性心理发展和心理上准备不足的矛盾。即性意识的萌动与调节自控能力落后的矛盾,青春期是摔不起跟头的,哪怕一丁点的偏差,一丁点的伤害,都会留下深远的痛,都会左右以后的人生。这是多事之秋。
3、心理的闭锁性与强烈要求交往、要求理解的矛盾。即闭锁性与合群性的矛盾,但闭锁并不等于一定不合群,相反,可能更合群。初中生人际关系有其自身的特点:同学间的相互关系逐渐多样化,胜过师生和与父母的关系;少年的友谊具有绝对的忠诚、坦白;有较多的自发伙伴群,其中女生多于男生;人际关系中两性距离在形式上依然很严格,内心深处开始模糊地对异性有好感。
这样矛盾的心理,使得他们的行为在大人眼里是如此荒唐和无聊,而对孩子来说,意义却十分重大,是他们成长的必经过程。同时青春期孩子心理的诸多矛盾,不是完全依靠自己的能力所能解决,若不能得到帮助和引导,只能依据自己的主观想象或本能盲目的寻求一些途径来消除一些不良的情绪和心理矛盾,必然收不到好的效果,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他们需要家长的帮助、理解,和肯定。当我们了解了青春期孩子的生理心理特点,就不要和青春期孩子较尽,要关注他们,引导他们走过心灵的疾风暴雨期。
那麽如何能更好的与青春期孩子相处呢? 我觉得最主要的就是想办法与孩子搞好关系。
教育专家董进宇博士出生于内蒙一个普通家庭,兄妹六人五个大学生、三个博士生。董进宇在总结自家兄妹成长过程的基础上,又大量调查了家庭教育的案例,研究总结出一套“教育成功学”理论,在全国引起很大的反响,他认为:“教育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亲子关系,亲子关系出了问题,孩子就一定出问题。”十年前轰动全国的金华徐力杀母案,就是由于亲子关系紧张,没有家庭温暖,心理变态,走上犯罪道路的。
好的关系胜过一切,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当我们善于与孩子相处时,孩子才会当我们为朋友,才会向我们敞开心扉,只要孩子把内心的真实想法说出来,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就没有什么可怕的事,就会避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那些教子成功的家长,都和孩子有着良好的亲子关系。
要与孩子建立好的关系,首先要学会与孩子沟通。
有的家长说:我的文化程度差,我跟不上孩子的脚步,不会与孩子沟通,其实,我在这里告诉大家,沟通很简单,就是倾诉加倾听,尽量多听听子女的倾诉。尤其是在子女高兴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伤心的时候,不要错过倾听子女诉说的机会。父母应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创造一种“听的气氛”。让十几岁的孩子坐下来谈,很不自然,要创造一种自然的氛围,增加随意性和亲和感。学习“平行交谈”的艺术。当你正在忙时,留意一下孩子在干什么,并与之讨论,这叫平行交谈。作一个顾问,而不是经理。不要以一个教育者的姿态出现在子女面前,对任何事不要急于发表意见,遇到不赞成的观点时,也不要马上表态,对子女做的事情不满意时不要唠叨、埋怨、指责、或者打骂,而应提出问题让子女思考,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观点。通常孩子认为他自己有能力解决问题。
在不方便语言沟通的时候,把自己想说的写下来,一些专家建议父母写下那些孩子不愿听或拒绝接受的话,当你把道理、事情写下来,当孩子们一遍遍地读它时,可能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第二,利用赞美,缩短心理距离。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赞扬,家长一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如看孩子成绩单时,不要只盯着考得不好的科目,可先从优点看起。如孩子数学考得不好,语文考得好。可以说:“这次语文考得不错。”这时孩子自己会明白,这是说:“数学没有考好。”但如果说“怎么搞的,数学考得这么差!”这会打击孩子自信,也不利于亲子交流。
第三、对青春期孩子不断的鼓励,能很好地支持这些正处在一生中很有挑战性时期的孩子,而且恰当的鼓励能帮助建立起健康的亲子关系。你可以用下面的几种方式来鼓励自己的孩子:
告诉其他人,你为孩子感到自豪——尤其是在他听得到的时候。悄悄地在他的桌子上或是书包里放一张自己亲手写的鼓励他的便条。用身体上的接触(比如拥抱)来鼓励他,尤其在他难过的时候。当你口头鼓励他的时候,眼睛要注视他。
第四、给孩子一个笑脸。像我们这样的中年人,在单位工作压力很大,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真的很累,有时就不想说话。甚至还免不了受一些闲气,心里很窝火,脸色不自觉地就有些难看。因此在进门之前要提醒自己:调整好心态,当孩子开门迎接你的时候,给她一个笑脸。这点很重要。让孩子看到你笑容满面,其实也减轻了她的心理压力,让她觉得父母很容易接近,这样一来,就少了一份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有话也愿意和父母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都有倾诉的欲望,我觉得我们最好做一个认真一点的听众,因为这表明你重视他,这种倾听本身就是对他的一种安慰。否则,他会觉得受到冷落。受到冷落怎么办?到外面去找能安慰他的人。为什么有的小孩子会结交不良少年,会早恋?原因当然很多,但我觉得其中根本的一点,就是缺少家庭的关怀,缺少亲情的温暖。我希望我的这个观点不会偏激。
与孩子角色互换,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想一想,处于青春期的孩子独立意识特别强,不愿意像小时候那样听话,老师和家长说啥是啥,当我们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知道孩子出现了“叛逆行为”是很正常的事,就不会发很大的火,生很大的气,甚至于去体罚他。心里要想着:想当年,自己不也是这样吗?只要耐心地去教育,过了这一关,孩子就会长成大人。就会宽容孩子心平气和的帮助孩子走出困惑的青春期。
要向孩子“索爱”
我们不仅要会爱孩子,更重要的是我们要教会孩子爱我们,我们要学会索爱,不少家长在“爱”的问题上,只尽“给予”的义务,不讲“索取”。这时,家长们的爱就会贬值,孩子们会觉得父母的爱是理所当然的。要向孩子索爱,让孩子学会感恩。过去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太低,如果孩子在饭桌上给自己夹菜就会感动万分,其实家长可以向孩子要求更多,俗话说“聪明妈妈会撒娇”,要让孩子觉得家长的不容易,也可以向孩子多要求一点,孩子自然也会多回报一些。重视孩子对家长的要求 让孩子在了解父母每天在干什么,懂得父母的艰辛,孩子就会体谅父母,运用同理心去对待你,(要鼓励孩子多做点事,增强孩子的责任心,对男孩要经常说,“有儿子就是不一样”。对女孩要经常说:有个女儿真好!让孩子知道父母需要他。)除了与孩子搞好关系外,家长还要注意孩子在场,父母不要吵架;对每个孩子都要给予同样的爱;父母之间互相谦让,相互谅解;任何时候,父母都不要对孩子撒谎;孩子的朋友来做客时,父母要表示欢迎;对孩子提出的问题,父母要尽量予以答复;在孩子朋友面前,父母不要讲孩子的过错;给孩子个人空间。孩子不希望父母完全控制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房间是十分重要的,是他们自己的领地,在那里交谈、吃、玩,虽有许多闹声,但那是快乐。我想对各位在座的家长说一句话:让你的孩子爱你,愿意接近你;而不是怕你,刻意疏远你!当我们用无条件的爱来包容孩子的一切,孩子的心灵会得到支撑,这样的支撑将终身成为心灵的珍宝。让我们做孩子真正的朋友吧,与孩子共度这人生的疾风暴雨期。
谢谢大家!
第三篇: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导 书籍
推荐阅读书籍
1.闫旭蕾
杨萍 编著《家庭教育新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2
2.【美】提莫锡 威尔逊 《最熟悉的陌生人》 人民邮电出版社
3.毕淑敏 《男生,我大声对你说》《女生,我悄悄对你说》中国青年出版社
4、刘墉 《靠自己去成功》长江文艺出版社
5、李开复《做最好的自己》人民出版社
第四篇:青春期孩子的家庭教育指导 学习建议
学习建议
课前:
了解和关注班级中相关孩子的情况,以及家长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困惑。
课中:
认真观看视频,学习、掌握青春期孩子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在孩子物质需求、异性交往、情绪管理及逆反方面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学习相应的家庭教育方法和策略,思考如何运用到今后的实际工作中。
课后:
阅读推荐书目,利用所学内容,进行相关的家庭教育指导。
第五篇:青春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1.通过本次调查,了解青春期少年对青春期知识的普及情况以及存在的成长困惑;
2.了解家长对青春期家庭教育和对青少年情感引导的态度和具体做法。
二、调查内容:
1.调查青春期少年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程度;
2.调查家长如何看待青春期家庭教育问题。
三、调查方法:
1.对区内100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发出学生问卷100份,收回91份;发出家长问卷100份,收回100份。
四、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卷)
1.对于青春期知识的获取渠道
对于你的青春期知识从哪里获得的调查中:30%的同学来自学校开设的课程,28%的同学来自书刊杂志,只有1人来自父母、家庭教育。青春期教育在孩子的眼中家庭教育还是极为缺失的。
2、对于青春期知识了解程度和对于在青春期后男女生出现哪些性征代表发育成熟的标志
40%的同学认为对青春期知识比较了解,34%的同学认为自己一般了解,认为自己非常了解和不了解的各有10%的比例。
54%以上的男生认为声音体沉就是发育成熟,不到三成的孩子认为出现遗精才是发育成熟,另有16%的学生分别回答肩膀变宽、长出胡须和不知道。
60%的女孩认为乳房增大、臀部变大就是发育成熟;有37%的认为出现月经是发育成熟。看来孩子们对男性发育成熟的标志很模糊,错认为出现第二性征就是发育成熟了。女孩比男孩的情况好些,但也存在错认为第二性征出现就是发育成熟的错误,看来他们对青春期知识了解的程度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多,对生殖器官发育成熟的概念还要澄清。
3、对于你是否在青春期教育课学到了你所感兴趣的知识
43%的同学认为还算有收获;28%的同学认为学到了很多,15%的同学感觉内容不够丰富,有10%的同学认为尽管听课还是不了解有关的知识。这说明我们的课本知识还有待丰富和更具有趣味性。
老师在课堂上讲有关生殖、发育等方面的知识时,42%的学生认为很好;35的学生认为无所谓,另有10%的孩子认为不讲这方面的知识好,没有人认为男女分开上课好。
4、对于进入或即将进入青春期的心理准备
近一半的孩子表示基本上可以应付,但还需要得到一些帮助;41%的孩子因为对青春期知识很了解,所以呈现出乐观积极的态度去面对。
5、对于获取青春期方面知识的途径
本次调查有80%的问卷来自小学六年级青春前期的孩子们,有20%来自15、6岁初三的学生。有32%的孩子希望教师和家长结合;其次有29%的孩子希望来自家长的教导;20%的孩子寄希望于书籍、网络;另有19%的孩子单纯依靠教师。
6、对于青春期的心理反应
100%的孩子觉得周围有同学发育早是正常现象,认为发育是有早有晚的,这个认识很自然,也很正常。
如果你因为发育早被人议论,63%的孩子会无所谓,不加理会;有28%的孩子会感觉很烦恼,觉得不好意思。
在遇到烦恼更愿意找谁倾诉的调查中,62%的孩子选择了父母或亲人,认为他们最理解自己;35%的孩子选择告诉同学或好朋友,愿意和老师倾诉的只有3%。
7、对于现在最需要了解哪几方面内容(可多选)
最渴望了解的是青春期的生理变化,有64%的同学选择了它;54%的同学选择了如何排解青春期的心理障碍;18%的同学希望了解如何和异性正常相处;另有10%和6%的孩子希望了解有关性传染病知识及其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和怀孕与避孕知识。
以上数据说明学生还是迫切需要了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知识的,这就需要我们的家长和教育部门认真对待此事。据调查,学校在学生的青春期开展的青春期教育课很少,甚至没有开设,只让学生自己看这一部分知识,其实学校担负着对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课的教育和学生性心理的教育任务。
(家长问卷)
1、对于家长是否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点的调查
70%的家长自认为了解,也有25%的家长不太了解,不了解的5%。这说明我们的家长在对孩子青春期教育方面需要提高,还不具备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条件。这也反映出我们的家长缺少学习的能力,作为父母讲授青春期知识是家庭教育的一部分不可缺少。
2、对于孩子的性知识教育应由谁来完成,是否做过?什么时间做合适的调查
74.4%的家长认为性知识的教育应由家长在家庭中完成,也有46.5%的家长认为这是学校的责任;大约56%的家长对孩子进行过性知识的教育,没进行过性知识教育的比例占到44%,青春期家庭教育的情况不容乐观;在什么时间段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有53.4%的家长认为在孩子生理发育前比较适合,有46.6的家长认为在生理发育后适合。
3、对于孩子异性交往的态度和对早恋的教育方式
有一半的家长赞成孩子与异性交往,有37.5%的家长持不太赞成态度,仅有2.5%认为要坚决反对。看来多数家长还比较支持孩子与异性正常交往。
发现孩子有早恋现象,64.2%的家长采取引导的方式处理,有7%的家长选择告诉老师,28.5%愿意采取说教的方式进行教育。
4、对于由家长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是否感到尴尬和是否教给青春期孩子避孕知识
77.5%的家长认为不尴尬,也有10%的家长感觉挺尴尬,没想过要对孩子进行性知识教育的占12.5%。说明多数家长还能够直面孩子的青春期性教育。60%的家长选择了可以教给孩子避孕知识,有40%认为不可以这么早就教给孩子避孕知识。
5、对于家长对孩子青春期教育的方式、态度等问题
只有51.4%的家长选择了家庭交流对孩子进行青春期教育,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有41%的家长做好了准备并知道如何应对,有35.2%的家长有准备,但不知道怎么应对,更有17.6的家长认为孩子这时期特殊,但没有多想,也有5.8%的家长完全没有任何准备。
对于面对青春期教育该怎么做,家长认为客观明晰地讲解占55%,认为要适当模糊的占42.5%。
青春期健康教育该包括哪些内容,有80%的家长认为应该包括性心理知识,74.2%的家长认为包括性生理知识,40%的家长认为避孕及自我保护也很重要,另有26%的家长认为可以把性病及艾滋病传播及预防也包括进来。
6、对于是否与自己的孩子很容易沟通青春期问题及能否适时沟通
只有18%的家长能做到常讨论,10%的家长从不谈论;当电视屏幕出现接吻、拥抱镜头,有53.8%的家长能借机与孩子交流青春期问题,还有35.8%的家长忽视不见,10%的家长采取立即换台。
7、对于父母应该如何引导青春期少年情感
多数家长心中有数,能争取看待青少年正常交往,对有爱情萌动的也能做到疏导为主。但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很多家长简单粗暴的方式也屡有发生,看来急需对这一年龄段的家长进行引导,做到知行合一。
五、调查思考:
从上述调查情况看,虽然五十年前周总理曾明确指出要将性知识深入学校,但几十年来青春期教育(性教育)并未在学校普及和深入。
1988年国家教委、国家计生委发布了《关于在中学开展青春期教育的通知》。1992年卫生部卫生监督司和国家教委学校体育卫生司印发《中小学生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试行)》,将青春期教育内容融入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之中。1993年国家教委又发布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基本要求》的文件。至此,我国教育部门规定在小学、中学及大学的在校学生都必须接受必要的性健康教育。可是,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对性健康教育不重视,且有些家长的担心,所以学校并没有认真对待性健康教育课。中学阶段由于存在中考和高考的升学压力,就不重视性健康教育课,让学生以自学为主。学生在教育者及家长的双重影响下,自然对性健康教育课不重视,即便想学也不好意思提出要求。
学校要成为性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对学生开展性教育责无旁贷。如果性教育阵地学校不去占领,就会拱手让于其他非正规渠道,而非正规渠道的性知识传播,从某一侧面讲甚至是弊大于利。学校教育有着其他教育途径无法替代的知识优势、信息优势、方法优势、手段优势和经验优势,其教育途径和效果是一般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的。因此要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家庭教育也不容忽视。青春期,孩子的身体发育已基本成熟,而心理发展尚处于由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时期。前者的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都明显地超过了后者,出现了不平衡,并产生了冲突,在这个时期,孩子们一方面要应付青春期生理方面的突变,达到基本成熟;另一方面,他们又必须面对社会环境的变化,如进入初中以后有了新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要求,要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要适应家庭地位变化等等,这一系列生理、社会的变化,都要求他们去认识、去学习、去适应。然而,他们的心理发展却刚刚从幼稚向成熟过渡,远远不能应付这迅速而又复杂的自身和外界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性发育所引发的巨大变化。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性生理与性心理的冲突。在这种冲突下,就需要家长给予充分的切实的帮助和引导。为此,家长们就必须了解孩子成长的规律,以促使他们健康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