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感受名家魅力
感受名家魅力,享受精神盛宴——“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小学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作者:吴曼凉 来源:深沪中心 发表时间:2014-3-23 12:46:53 点击数: 143
2014年3月15日——16日,“中国教育梦”——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好课堂观摩活动在福清市金鹰酒店举行,来自全省的一千四百多名小学语文老师齐聚一堂,有幸享受了这场珍贵的精神盛宴。活动时间虽短,但安排很丰富:有肖绍国老师的示范课《山中访友》,有石景章老师的《三年级作文课》、《灭绝的恐龙》,有田保华老师的讲座《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有梁林老师的《看戏》,还有窦桂梅老师的示范课《皇帝的新装》。
此次福清之行,有幸走近小语界的各位名家名师,与他们零距离的接触,让我的心一直激荡着、澎湃着,甚至可以说是震撼。他们另类的设计、灵动的课堂、精彩的互动、智慧的语言、高超的调控能力、娴熟的教学技艺以及他们所表现出来的知识视野、教学素养、文化底蕴、创新思想、人格魅力,让我由衷地赞叹,收获满满,同时也引发了诸多的思考。
一、课堂教学引导得法、精彩纷呈。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用教材教一种语文知识。石景章老师上的语文课清清楚楚一条线,不仅目标明确,还能链接生活。他执教的三年级作文示范课让我知道了:快速作文不是神话,要把速度当成学生习作训练的目标。课堂一开始,石老师让学生体验用左手写字的感受,并让学生畅所欲言,随后,让学生当场写作,只用了12分钟的时间,竟有三分之二的学生就完成了。在执教《恐龙的灭绝》,他首先明确课文的写作方法:先果后因,然后把“恐龙灭绝了,是因为—— ”写在黑板上,这样做既让让学生明白这节课就是要找出恐龙灭绝的原因,又让学生懂得写作上除了平时的惯性思维“先因后果”,还有课文中的“先果后因”。
来自深圳市的肖绍国老师执教李汉荣先生的《山中访友》,教学方式别具匠心、不拘一格,教学观点让人耳目一新。课堂上,他带领孩子们循着作者的脚印,一点一点地捕捉那隐藏在山林中的绚丽与奥秘,师生共同徜徉在“诗画语文”的长廊里,体悟课文语言的“对应”之美(首尾对应、排比对应、动作对应、夸张对应、句词对应、物我对应)。在品读描写山泉等景物的文段时,教师化身为所读景物,以幽默风趣的诗一般语言,回应学生的朗读,让学生完全沉浸在文本所描绘的美妙情境中,将文字化为幅幅优美画面,让人沉醉其中,体会到文字与画面打通之后的节奏之美。
最触动我的是窦桂梅老师执教的《皇帝的新装》,窦老师一出场,就吸引住了所有的听课老师,她是那么优雅、淡定,在她的课堂上处处体现着窦老师的睿智与幽默,而更让我感动的是她时时把学生摆在首位,为学生着想。《皇帝的新装》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并且是常人体童话。基于这一文本事实,窦老师在一开始便让孩子们说说你所理解的常人体童话,紧扣文本,让学生自主与文本对话。随后,她带领学生通过预学、共学、延学三个板块,展示了“儿童站在课堂正中央”的教育理念。在预学阶段,教师激发学生思考,学生提出问题和困惑;在共学阶段,教师与学生一起通过中英文对比、角色扮演、为故事配乐配图片等形式共同研读文本;延学阶段教师留给学生思考、辩论的空间,并向学生推荐延伸学习的资源,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与期待走出课堂。课堂中,所有对人物的评价和分析都是学生自主思考和感受的结果,老师只是默默地穿针引线、帮助、点拨学生,让学生学会思考和分析,不漏痕迹地让学生走进文本,走入人物内心,走向人物背后所折射出的人性,走向对人性的思考和感悟。课堂不时出现师生、生生之间思想碰撞的火花,掌声、笑声洋溢整个会场。
二、专家报告见解独到、引人深思。
田保华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所谓“教”即上所施,下所效也;所谓“育”即养子,使作善也。教育的道德标准就是教人做人,使人为善,使人向上。教师教学生,一教做人,二教学业,学生在自己的心目中认可了教师的人品和学识,才会心悦诚服地跟着老师学习。教师要将教学智慧、人格魅力、价值取向、人生态度渗透于课程实施过程中。田老师的讲座让我深深地明白我们的课堂应该充满生命活力,应该站在为学生一生负责的高度。
窦桂梅老师还以她那富有激情、睿智、爽朗的个性和丰富经验给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讲座——《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她的话富有诗意:语文老师站在台上,你就是语文;语文老师站在学生中间,你就是语文的化身。超越自己,让孩子们因你的存在而幸福,而享受,而美好,而自豪!在讲座中,我学到了“对待儿童要像对待玫瑰花上的露珠”,要改变,从阅读经典开始;要超越,也是从阅读经典开始。在观看《窦桂梅与主题教学》的视频中,我明白了:原来,窦老师并不是天才,她高超的课堂艺术是从一次次的失败中磨练出来的。她说:“有痛更有累——并且快乐着。”我感动于窦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对生命的尊重。她不仅仅是教授单一的语文知识,她更多的是教给学生如何去思考,如何去敬畏与尊重。我感动于窦老师深厚的文化底蕴。她提倡的是多角度、多元化、创新化的深度解读与挖掘课文;强调的是课堂中师生之间的“深度”对话与互动;注重的是课堂的“文化含量”、“思维含量”和课程资源的整合,力求“为学生打下一个精神的底子”。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自身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支撑的。视频也让我了解到清华附小“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学生的核心素养:健康、阳光、乐学,第一次知道了什么叫“1+X”课堂结构……
不知不觉两天的观摩学习悄然结束,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密密麻麻的笔记,珍贵的照片,更是名家们对我们思想的洗礼。感谢领导提供这样可贵学习的机会,这种学习活动对我教育思想的触动、提升,将让我今后的教育教学之路走得更宽更远,方向更明确。
第二篇:聆听名家讲座,感受文化魅力
聆听名家讲座,感受文化魅力
——观《文化三秦大讲堂》霍松林专访有感
要想灭亡一个国家,就要消灭它的文化,这是霍老先生在讲座时说的一句话,我想,学习乃至研究文化,不仅仅是一种兴趣形式,更是作为一国之民的一份担当与责任。
——题记
4月14日,可以说是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日子,因为这是第一次,能够亲临现场,聆听人文社科名家霍松林老先生的讲座,心情的激动,无以言表。
我校和陕西省社科联、省人民广播电台联合推出了“专访社科名暨家《文化三秦大讲堂》系列专题节目”,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一直对文学有浓厚兴趣的我,得知霍松林老先生将要在我们学校做讲座,内心无比激动。和名家对话的机会屈指可数,这一次,有幸去了现场,置身其中,感受文化魅力。专访一开始,我就感受到了霍老先生的伟大的人格魅力,全场掌声如雷,观众的神情充满了对霍老先生的敬慕爱戴之意,这位从教70年的90岁高龄的老人,带给大家的是无穷无尽的震撼与感动。我没有见到所谓的老学究的一点点固执或是迂腐,从霍老先生的言辞中,我能感受到,老先生精神矍铄,关心国家政事,时代的进步与变迁,老人都有所了解。这一点,让我很是佩服,人老心不老,在霍老先生身上得到生动的体现。
从“百家争鸣”,到“儒学鼎盛”,从“休养生息”,到“汉唐风采”,我感觉老先生并不是在讲述中华五千年文明的源头历史,而是对过去的一切做一次回顾,独到的见解,精辟的言论,让我觉得文化的魅力太大了,你不必把它当做一种负担,其实它只是作为一国之民应该知道的常识,在面对一切的时候,不一定要把它当作任务,用心体会,认真感受,那就是一种艺术,而这种艺术,每个人都可以得到它的熏陶,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升华。
在专访过程中,有一个细节令我动容。霍老先生讲到一半,问主持人自己讲了多长时间,主持人告诉后,考虑老先生年纪大了是不是要休息一下,老先生摆了摆手,说道,“我继续讲。”全场再次爆发震耳欲聋的掌声,我觉得这就是老先生的人格魅力,这就是大师风范。
霍老先生在讲座中全面的讲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仿佛在我们眼前展开了一幅幅画卷,每一幅都在讲述着古老的中华是怎样一步步地进步、升华的,在霍老先生的讲述中,你不会觉得学习是枯燥的,也不会觉得文化只是死死板板的年事统计,那些文化大家,在思想、学术、文学上的造诣,经过霍老先生的讲解,变得更加的合情合理,我们不会因为年代的久远而难以理解,反而会因为那些生动而愿意更加亲近历史、更加喜爱文学。
霍老先生的造诣不用我多说,大家都知道:我国著名的古典文学专家、文艺理论家、诗人、书法家。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杜甫研究会会长,陕西诗词学会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美国国际名人传记中心终身研究员、指导委员会副主席,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日本明治大学客座教授,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秘书长及会刊《中国唐代文学研究年鉴》主编等。现为我校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这些殊荣不是死板的简介,而是老先生从教70年,在文学研究方面的见证,每一个头衔背后,有着常人难以想象的辛苦和汗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有这样的成就,更难得的是自始至终,老先生都以一颗平常心对待一切。
这位可亲可敬的老先生,桃李满天下,还有许多人和老先生子在我校任教,作为老先生的身边弟子,他们说自己是幸福的,留在老师的身边,时刻谨记老师的教诲,能够经常和老师见面,他们比其他学生要幸福。主持人介绍来到现场的霍老先生的学生,她说很感动,因为大家散落坐在会场各个角落,我想这是对于老先生的尊重吧,因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介绍老先生的学生时,会场又是掌声如潮,我知道,老先生的学生得到了自己学生的爱戴。
从始至终,会场都保持这一种郑重而又温馨的气氛,对话大师,对于我们而言,是对自己的历练,也是思想的升华。大家在向霍老先生提问的同时,不忘向老先生送上自己的祝福。我们衷心希望老先生永远健康,永远幸福。
这次的讲座,不仅仅是一次中华古代文化畅游之旅,更是对我自己的人格以及思想的升华。霍老先生的讲述不仅仅是风华绝代的精神食粮,更是对我们这些罪过未来建设者的鞭策。身处校园,心怀天下。这是当代大学生在学习文化的同时,应该做到的。
聆听霍老先生的讲座,我们受益匪浅,精神得到升华,思想得到启迪。文化三秦大讲堂,让我们对话大师,提升自我。
第三篇:感受古城魅力
文化浸润心灵,理念升华教育
——南京师范大学学习心得 满载着对幼教知识的渴望和希求,怀着无比激动与感恩的心情,6月14至20日,在威海市教育局宫科长的组织下,在环翠区教育局学前科卞老师的带领下,我和几位园长及骨干教师一同南下,开始了为期八天的南京学习之旅。南京,是一个古老的城市,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南京,于教育而言又是一个最先进的城市,最新颖的教学理念,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教育方法让许多教育者对这里向往已久。在南京这片古老、深沉、文明、凝重的大地上,在南师大美丽的校园里,我得到的不仅仅是视野的拓展、理念的提升,更是思维的碰撞与升华。南京之行,既是一段古城文化的品味与享受,又是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的一顿饕餮盛宴。
与许多教育者一样,我对南京这座城市充满向往。许多我喜欢的书籍作者都是来自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我们幼儿园研究的关于美术方面的课题的书籍《幼儿园主题式美术教育活动》正是出自南京师范大学孔起英教授和王绪兰教授。而也正因为这本书是我最近在读的,所以感情特别深厚。当我拿到课程安排的时候,我的心随着一个个熟悉而崇拜的名字加速的跳动,小宇宙即将在瞬间要爆发。且看这庞大的专家阵容和优秀的幼儿园名字就能让您瞬间停住呼吸。
6月14日,南京军区联勤部三八保育院 观摩活动两节,园长特色介绍,参观幼儿园
6月15日,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 观摩活动两节,园长特色介绍,参观幼儿园
6月16日,程晓明,早期教育主编,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此次讲座内容《做为幼儿园课程资源的绘本》。王春华,连云港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省学前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此次讲座内容《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
6月17日,孔起英,教育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硕士点负责人。此次讲座《3-6岁儿童发展指南》《图画书阅读与幼儿园教学》
6月18日,许卓娅,学前教育博士,硕士生导师。此次讲座内容《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
6月19日,南京市第一幼儿园 观摩活动两节,集体教研活动,参观幼儿园 6月20日,张俊,博士,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此次讲座内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反思》
每天的学习旅程是幸福而充实的,每天会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天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天都能欣赏到来自名园的风采,每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耳濡目染的东西也有很多。但要采他山之玉为我所用,纳百家之长解我所困需要一个过程。虽然我不能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质等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也让我通过此次南下加厚了自己的行囊,背起背包走的更远。下面几点与大家进行分享交流。
一、名园风采,叹为观止
南京军区联勤部三八保育院:第一天我们坐车来到了南京市联勤部三八保育院,如果光听名字,我们就能猜想到这个幼儿园的特色应该是保育工作做的到位吧!这只说中了一半,除了保育工作的完善化外,三八保育院更注重的是美术特色的打造。进入该园,你就会停下你的脚步仔细的欣赏着每一处利用废旧物品制作出来的漂亮至极的美术作品,生怕错过每一处细节。然而更令我惊叹的是这所幼儿园的文化建设,一切都是那样的水到渠成,教育无声的作用在我们每个参观人的眼中是那样的自然和谐。每个楼层不同内容的展示、每个班级不同废品的利用,墙面上富有童趣和艺术的装饰画、走廊内充满艺术气息的作品展,让我目不暇接。这就是名园的风采呀,在古典和现代之间架起了一道亮丽的园所风景,徜徉在这样的校园里,让我的思绪在飞扬„„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如果说第一天让我们威海的园长和老师品尝了富有艺术特色的文化大餐,那么今天的参观可谓是给我们的精神世界填充了能量。南师大幼儿园注重内涵文化的打造,尤其是在课题的深入挖掘和课堂文化的打造。进入该园所,首先最让你佩服的是幼儿园六十年的文化底蕴和园庆标语。六十年呀,让我不得不驻足去品味幼儿园走过的每个足迹和发展历程。幼儿园全新的课题是全纳教育,何为全纳?全纳的优势在哪里?年轻的业务园长精彩的讲解让我们对全纳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尊重、平等、关怀每位幼儿,让全纳教育真正的在幼儿园教学中被接纳。针对全纳的理念,我们有欣赏了幼儿园关于全纳理念的民间游戏的区域活动,各个班级的游戏都是针对全钠性展开的,民间游戏让每个孩子都回归到本真中,体会着游戏带来的乐趣,真是让人忍俊不禁,想参与到孩子们中间去,和他们共度这欢乐的时光。
南京第一幼儿园:这是一所历史悠久有着深厚的教育文化积淀的教育办幼儿园。进入该园,就感觉与之前的两个幼儿园有着截然不用的风格体现。“园容像幅画,创业像首诗,管理像本书”,这是对一幼历史的高度评价。而今天,“画”他们继续在描绘,“诗”他们继续在谱写,“书”他们继续在构思与创作。而我们,只是来欣赏与品位高档作品的鉴赏家,需要多少的沉淀才能品味到这难得的文化底蕴呀!尽管班级里面的创设没有让我们欣赏到,心里稍微有些遗憾,但走廊的文化创设足以让我们体会到“高档”二字的真正含义。走廊处处的文字与图片的呈现无不显示着该园的深厚底蕴,字字句句深入人心,连我都希望成为这所园所的其中一员。而更令我折服的是在下午的教研活动中,园长及教研组长我根本就没有看到,只有一位男老师带着我们教研,教研的方式也是我从来没有体验过的,老师的那种从容、淡定,教研的内容新颖、活跃,让我学到了许多从未有过的教研体验。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叫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叫创新,想别人没想的东西叫创新。我想这所园所之所这样的成功,就是因为有着创新的管理思路,有着创新的管理模式,才能让老师如此的优秀,教育如此的灵活,管理如此的到位。惊喜之情难于言表!
二、思想风暴,洗去陈念
当下一个最常提起的学前教育话题那便是5月份刚刚颁布征求稿意见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该《指南》针对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五大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解读。遵循幼儿园的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并且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而孔起英教授和张俊博士作为《指南》的主编之一,给我们细致解读了《指南》中的内容,让我们初步了解了关于《指南》的内容,并讲解了国家许多关于学前教育政策性的文件精神,让我们对近阶段的学前教育有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尽管理论性的知识偏多,却毫不晦涩、导向性、教育性极强,极具实用价值。最后总结提出:我们现在缺少的是等待的过程观念,而更多的是拔苗助长的过程。我们要关注每一个幼儿朝着目标和指标方向发展和进步,尊重每个幼儿的发展速度和进程。莎士比亚曾经说过:“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没有书,那他的世界将是苍白的,就不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绘本,是一种以简练生动的语言和精致优美的绘画紧密搭配而构成的儿童文学作品。作为一种图文结合的阅读材料,是最适合孩子阅读的。学龄前儿童正处于“读图”年龄段,图画书对孩子的视觉震撼比知识效果更为直接,图画书对儿童情感、想象力、灵敏度以及审美感的启迪,正是他们日后成功与快乐的源泉。而一直对绘本处于萌芽状态的我们有幸听到了专家们高屋建瓴式的讲座,令我耳目一新,豁然开朗,原来自己的经验也有一些陈旧的色彩。各位专家的讲座深入浅出,指导我们从课程的理念和目标、素养和能力、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深刻把握绘本教学的精髓。东方娃娃的李慧编辑让我们知道了如何才能《让孩子喜欢上绘本》;而王春华则给我们讲解了《幼儿园绘本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本本充满童话色彩的绘本教材让我们在坐的听课者在互动与笑声中受益匪浅。此次培训犹如及时雨,为我们的知识宝库输送了新鲜的血液,为我们今后的绘本教学搭建了最前沿的平台。
一直期待着感受许卓娅教授的风格与魅力,所以一晃之间已到五点都不觉着,连续着几个小时丝毫不觉得累,仅有的只是欣赏着她特有的来自心灵感悟的音乐与舞蹈。欣赏她的教育理念,欣赏她的教育风格,欣赏她的大家风范,欣赏她的能歌善舞,欣赏她的朴素平易„„在培训中,许教授通过许多的音乐游戏让我们体会到无比的快乐。“库企企”“七式进阶”“狡猾的狐狸在哪里”等等,简单的游戏让我们玩的开心、快乐。许老师结合音乐教学游戏化与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给教师搭建起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台阶,让每一名孩子都能感受音乐律动的美妙与魅力,享受音乐,快乐游戏,快乐成长
几天的参观学习让我从专家们那或睿智、或深刻、或沉稳、或思辨的讲解中充实着大脑,滋润着我们每位前来学习者的心田、震撼了我们的心灵;而幼儿园的老师们则用他们高超的课堂驾驭能力,卓越而务实的教育理念,多姿多彩的教学风格和不待扬鞭自奋蹄的精神面貌留给我们感动和启迪。教之道在于“度”,学之道在于“悟”,此次培训会像一泓永不竭枯的甘泉滋润在我的心田,会像一架永不生锈的螺旋推动我们前进。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与其他幼教同仁一道共同开创我市学前教育美好的明天!
第四篇:感受英语课堂魅力
感受英语课堂魅力
-----Fun With English
摘要:新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作为一名英语老师,应该关注学生的情趣、情感、情景、情意,让英语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快乐的天地,健康成长的乐园。
关键词:情趣情感情景情意
孩子的心,教师的心!孩子的爱,教师的爱!孩子的感动,教师的感动!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如何来赢得孩子的心,把爱撒向每一个孩子,让每个爱你和你爱的学生有所感动„„,那么何不让我们走在阳光下,在充满着爱的阳光下享受英语呢?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对于天真活泼的小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让他们对英语感兴趣。因此,我们要设法向学生展示英语学习本身的魅力,在丰富的教学活动中让学生喜欢英语,体会到学习的无穷乐趣和动力。
一、注重情趣,感受学习过程的生动活泼。
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时,教师要多考虑活动的情趣性,创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把学生的兴趣引导到学习中来。
“唱”。一首首节奏明快的优美的儿童歌曲能牢牢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对那些朗朗上口的歌词,学生更会久唱不忘。我们还可以用学过的单词按照歌曲结构进行改编,加入欢快的动作。在音乐的节律中,学生们不仅得到艺术的熏陶,也能得到轻松的感悟,更好地掌握英语。
“猜”。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都很强,喜欢一些智力活动。我们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竞猜活动,如学食物时,让学生尝滋味,猜:“Is this a „?”学人物时,让学生蒙住眼睛摸对方,猜:“Is he /she „?”学职业时,做出代表性的动作,让学生猜:“Is this a doctor?”在愉快的学习状态中,通过反复运用所学句型,让学生更有印象。“画”。学生在阅读之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相关内容,例如,学习“there is /are”的句型时,如果单纯地读、说,很容易索然无味,但如果让学生根据短文画画,或根据画来说话,既会活跃学生思维,努力掌握和巩固所学内容,又能展示学生才华。“演”。为了能更好地深入理解课文,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英语交际氛围,表演是一种有效的措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同桌表演,小组表演,全体表演等,可以表演课文对话,也可以自由对话,即兴表演,通过不断变化的形式,避免机械背诵,将枯燥、抽象的课文语
言融进生动形象的表演乐趣中,激发学生思维,有利于记忆。
课堂活动形式灵活多变,教师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再设计一些活动情节,缓解紧张的学习气氛,把教学过程变得情趣盎然,使学生体会到生动活泼的学习。
二、注重情感,感受学习氛围的和谐热情。
教学不仅是一个传授的过程,也是一个情感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感的反应对教学活动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前苏联教育家休金娜说过:“学习的认识活动不应当是枯燥的,毫无热情的和纯理性的,因为认识不仅是对现实的反映,而且也是对待现实的态度。这些态度中包含着个性的情感表现、内心感受及带有深刻个性的意向。”在小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感主要受教师的情感影响,教师的情感主要源于对学生真挚的关爱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
首先,对学生满怀深情,给予学生充分的关心信任,就会增强学生的“向师性”。教师通过自身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把心里的热情和鼓励传递给学生,时时处处给学生一种亲切的感觉。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甚至是一个宽容的安慰,都能让学生充分了解教师对他的期望,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振奋精神,产生学习的动力,充分发挥各方面的潜能。
另外,课堂教学的情感启动离不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列夫托尔斯泰说过:“把自己体验的情感传达给别人,使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情感。”一个满怀激情的教师才会教出一堂热情洋溢的课。教师在工作时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全身心地投入教学活动,学生也会受到感染,体会到学习的热情。师生之间在认识、情感和意志上得到了和谐的发展,课堂效率切实提高。
三、注重情景,感受语言学习的实际功能。
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定的语言情景,使学生置身于逼真的语言运用环境,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用英语表达情感的动机,同时在语言的运用活动中,感受语言的交际功能,形成语言能力,从而以学习的实际效果更一步促进学习的动机。
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英语要在情景中学,要在情景中教,没有情景的言语交际难以体现语言交流的本质和功能,为了使小学生在目前正规的课堂学习中更多地利用语言的习得机制,我们在教学中应根据英语活动课的特点,尽量创设真实的情境,创设一个恰当的语言环境。例如,在教“This is......”这个话题时,我先让学生分组做游戏,让学生传单词或句子,失败者就用红颔巾蒙上眼睛,摸到任何同学便猜如“This is Wang Shixue.(这是王思学。)”其它同学便会作“Yes, it is./ No, it isn’t.”的答语。直到猜对为止方可换人。这个游戏使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气氛活跃,效果好,学生们
很感兴趣。之后,他们都已对“This is...”的句型朗朗上口。如此把原本枯燥的书本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把抽象的情节变得具体可知,一方面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激发对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在生动活泼的氛围里轻松地掌握知识,学会在一定的情景中用符合环境的语言来进行交流,培养运用英语的意识和能力,从而实现使学生在新的情景中自由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来交流信息的目的。认识到了语言学习的实用和实效,学生就更有动力去迎接新的学习。
四、注重情意,感受语言本身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一种社会交际工具。它不仅用来表达意思,也是表达情感意志的工具。语言的交际活动应同时实现这两种功能。因此,我们的英语课不能上成机械的句型操练课,更应重视激励学生的情感意志,培养学生相互关心,相互尊重,协作互助等精神,感受语言的文化内涵。
例如在上“Can you run fast?”时,我不仅让学生能流利地朗读或背诵,还顺势引出“We cannot get the flowers in the park.”培养学生爱护绿化,保护大自然的社会公德心;在课文中学习“Be careful!”这种句子时,我设置各种情景,如看见一蜂子要蛰Ms Yang,你们怎么办?同学们便忍不住激动地站起来大声说“Be careful!Ms Yang!”,我又假设在过马路时,看见一辆快速驶来的车,应对旁边的朋友怎么说?他们一样大声说道“Be careful!The car!”,我还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叫同学们设想在家里或同父母一起时,在何种场景使用Be careful!并鼓励要求学生使用它。有同学还当场起来告诉我说“妈妈切菜时就对她说Be careful!Mum!”......。在平时的会话句型中,提倡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像“Excuse me.”、“Thank you.”、“I’m sorry.”, “Don’t worry.”等。
在这些运用英语表达情意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知识,也体会到了语言的文化内涵,激励了学习的情意,促进个性的发展。
五、注重变通,感受语言学习的创造精神。
学习动力能导致创造的成功,而反过来,创造的成功又能带来无限的乐趣,更能激发学习动机。我们的教学要与创新相结合,尽量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训练学生思维的变通性,从一种新颖灵活的角度来展示英语课堂的魅力。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学生一听到“How are you ?”这个问句,马上就会想到“Fine , thank you.”太熟悉了,这似乎是种好现象,但遗憾的是当他们听到“Not bad.”或“Not so good.”等同类回答时,却可能反映不过来,长期统一的对话模式使原本灵活的日常会话僵化了。作为语言教师,我们要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可以尽量使用灵活多变的课堂用语来问候、赞扬、鼓励学生,给学生语言的变通起一个示范作用;鼓励学生用不同的形式,不同的言语来进行对话;用灵活的方法来取代学生熟知的练习形式,让学生在始终新鲜的感觉中保持思维的积极性和变通性。即使在同一形式的练习中,也提倡求异创新,从与众不同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得出自己的结论。比如,在学习方位词后,教师用一棵树的贴纸放在不同地方,让学生按“The tree is „”说出不同句子。说“The tree is beside the house.”的学生当然是正确的,值得表扬,但是如果说出“The house is beside the tree.”的同学我觉得更要受到夸奖。尽管与教师的标准答案不同,但他们仔细观察,不受例句约束,从自己的思维角度来思考问题。长期训练下去,学生的思维就会灵活起来,会发觉语言其实是一门聪明的学科,感受到创新学习的乐趣。
学习本身是艰苦的劳动,但我想,教师只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机智,充分发挥英语课堂的内在魅力,激励学生的学习情意和兴趣,那么对学生来说,学习就不是令人头疼的任务,而是一种乐趣了。所以,老师,你的脸上应充满灿烂的笑容,让每一个孩子感受到你所带来的阳光;老师,你心中的爱应是一盏醇酒。不必醉人,你早自醉!不必倾诉,你已陶醉!让我们一起努力,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在阳光下享受学英语的快乐,感受英语课堂的魅力。
第五篇:感受国学魅力
5月8号下午,丰台小学四年级学生迎着灿烂的阳光,带着似火的激情,来到保定市生态园新莲池书院,参加莲池区组织的国学体验活动。新莲池书院旨在“开展国学教育,弘扬中华文化”,在深入研究和挖掘书院文化底蕴、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的基础上,按照“一主两辅”的发展思路,即以国学教育培训为主业,以艺术体验和文创产业为辅,营造中华文化精神家园。努力开拓,像莲池书院那样,成为全省乃至全国中华文化研究的学术中心和国学传播的基地,也为家乡书画艺术提供一个创作、交流的平台,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艺术体验的殿堂。老树新花的新莲池书院不仅要重现昨日胜景,更将建成千年古城面向全国的文化窗口,建成全国复兴书院文化的示范基地。书院建筑借鉴了园林建筑艺术,充分展示保定古莲花池和莲池书院的艺术风格,以莲花池为中心,叠山竖石,花木扶疏,参差摇落,一派天然景观气象;院内亭、台、楼、阁,次第展开,错落有致。设有莲池书院博物馆、万卷楼、研北楼、学古堂、名人舫、碑廊等建筑,文化底蕴深厚,显示了对闻名全国莲池书院的传承与发展。书院启动,将以一池静水、满池碧莲,以及亭台间花木葱茏的清新幽雅,迎接八方学子和游客。
活动很快结束了,孩子们似乎还不够尽兴,带着恋恋不舍之情踏上了返程的大巴。本次活动让学生尽情体验了古代学堂,文学魅力,开阔了学生视野,激发了学生热爱国学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