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我校正在践行探索的语文生本课堂模式
我校正在践行探索的语文生本课堂模式
沐川县金星小学
林小群
课改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也吹进了我们沐川的大小课堂。“杜郎口”的教学模式,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学模式,或多或少对我们的课堂教学都有所启迪。如今,我校老师通过学习,比较,觉得实验二小的“五步”自主教学法可操作性极强。而且我校也在不断践行中逐步探索,总结出一种适合我们自己的语文生本课堂模式。
一、导入新课。
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型,选择恰当的导入方式,目的就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后面的课文学习。
在执教《匆匆》一文时,为了激发学生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匆匆”的含义,我设计了如下的导入。
1、出示同题诗歌《匆匆》。
匆匆,太匆匆,今朝有酒今朝醉,昨夜星辰昨夜风 匆匆,太匆匆,年华不为少年留,我歌我醉如梦中 匆匆,太匆匆,春回何处无人问,夏去秋来又到冬 匆匆,太匆匆,潮来潮去无休止,转眼几度夕阳红
2、学生读诗,谈谈自己的理解。
3、引入:朱自清先生写过一篇散文,名字也叫《匆匆》。(出示课题)你对朱自清先生了解多少,来说一说。
二、目标定向。
每个同学针对前置性作业的完成情况提出有价值的问
题或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梳理,达成共识,形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但是目标要根据不同的课文类型进行合理的取舍,以保证目标的高效达成。
还是以《匆匆》为例。师生经过讨论,制定出如下的学习目标,既有知识与能力的目标,又有过程与方法的目标,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而且目标也不算太多,能够保证当堂课目标的顺利达成。
1、我要学会本课2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理解“匆匆、遮挽、徘徊、蒸融、凝然、茫茫然、伶伶俐俐”等词语的意思。
2、我要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
3、我要体会、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修辞等方法。
4、我要弄懂 “匆匆”的含义,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我还要结合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学生的目标都以“我要”开头,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没有老师强加的意思,他们学起来就更有劲头了。
三、自学展示。
有了学习目标,每位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任务。自主学习完成后,与同伴交流学习成果,不懂的问题与同伴互助解决。小组展示后,派代表到全班展示,其他同学对展示的内容作出补充或进行质疑,让所有的学生在展示过程中思维都处于活跃状态,人人有事可做。
《匆匆》一文的展示部分,学生通过交流,不仅找出了
文章的表达方法,还体会了文章的思想感情,更重要的是在激烈的思维碰撞中,学生感受到了作者是怎样把时间匆匆描写得细致入微的,继而他们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写出他们生活中的时光匆匆,完成了既定的学习目标。
四、拓展升华。
学生的发展是教学的落脚点,因此,每节课我们都要留几分钟让学生静下心来总结归纳,整理课堂所学内容,加深记忆;也可让学生将本堂课所学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还是以《匆匆》为例,我设计了如下的拓展迁移。
1、迁移拓展:古往今来,从凡夫俗子到达官贵人,在面对时光匆匆而逝时,都曾感慨万千。
大文豪鲁迅先生就说:“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挤,总还是有的。”
你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话?
2、课堂创作:这些都是名人说的,那么你们又会说些什么呢?请动手写下来吧!(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我还做了这样的总结升华。
1、出示诗歌《人生》,生读,感悟。
早晨是上眼睑,晚上是下眼睑,两眼一眨,就是一天; 正月是左脚板,腊月是右脚板,两脚一跨,便是一年; 人生如此短暂,人人都是利箭,在追求的箭靶上,你射中了几环?
2、朱自清先生在面对时光匆匆而逝时,如果只是一味感慨,那还能给我们留下190多万字的精美文章吗?他的散文还能成为现代散文的典范吗?相信我们的同学们也能珍惜时间,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
五、当堂检测。
检测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堂检测是语文课堂中检查学习效果、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我们不把当场检测作为课堂教学中一个独立的环节,那是因为,检测贯穿于我们的各个教学环节之中。自学的时候,检测了学生的自觉学习习惯和能力;展示的环节,检测了学生当堂学习的情况;而拓展升华的部分,检测的则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所以,只要老师注意及时反馈、及时评价、及时矫正调控,课堂上的任何机会都是对学生的检测,都有助于学生的成长。
当然,无论生本课堂的模式怎样,都是为提高课堂实效服务的,所以,我们还要加强前置性作业的布置与检查,真正做好课前的自学,把前置性作业落到实处。还要加强学习小组的构建,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体现实至名归的生本教学。
第二篇: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模式
小学语文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讨论研究稿
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如何有效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成为时代对教育提出的一个重要的命题。本学期我乡语文学科结合“有效教学”课堂过关活动,尝试“目标导学”的研究。
首先,从教案到“学案”。
设计好教案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前提。传统教案教学普遍存在两种倾向:一是教学的单向性,即以老师和课本为中心,更多考虑教师如何把课本知识内容讲得精彩完美,而忽视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二是教案的封闭性,即教案是老师自备、自用,没让学生参与,缺少公开性和透明度,学生在课前对老师的教学意图无从了解,上课只能被动学习。在当今教学改革中,又出现另一种极端: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弱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只注重课堂的“活跃”场面,而忽视教学的最终效果,一些课堂教学改革搞得“轰轰烈烈”,最后却拿不出实效。其原因在于只看到学生自主意识强,而忽视自主能力弱的现状。要认识到教学法的核心是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关键,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为此,我尝试把传统的“教案”改革为逐步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
从“教案”到“导学案”的改革,我们把教学重心由老师如何教转移到如何让学生学会、会学,用“导学案”来沟通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增强了教学的民主性和双向交流性。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现有知识,自学能力水平和教学要求,编制出指导学生每一课时导学方案。学生借助“导学案”自主学习,初步掌握基础知识,并尝试用掌握的知识解答有关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其次,“学案”的基本结构和内容。
“导学案”的编制一般分为以下几部分:
一、基础知识:包括课文中要求掌握的字词(包括会读、会写等),课后要求背诵的精美段落等。
二、基本技能:
1.运用能力训练:运用能力训练是检验学生自主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让学生运用在课堂上所学的学习方法阅读相关的文章或者写一些小练笔。
2.探究、反馈和讨论:从创造力开发的角度看,提出新问题比解决旧问题更具深远意义。在“导学案”的最后预留一部分空间,作为学生自学中探究、反馈和讨论的记录。学生自学过程中会遇到许多新问题、提出各种不同的思考,他们可以把自己发现或设想的新问题记录在“导学案”上面,在课前或课堂上提出,供师生在教学中交流、讨论。
三、“目标导学、自主探究”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1.基础知识的助学与检查:强调把学生的自主学习同教师的辅助指导有机结合起来,做到教与学互动。首先,可根据不同情况,适当给学生一部分时间,自学预习中没完成的内容。接着,采用提问等方式,让一些学生根据自学所得,对本课各部分知识进行简单概述,并阐述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体会。老师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及学习能力状况,及时纠正学生学习中的偏差;另一方面又可发现一些同学独特高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从而加以启导和推广。2.运用能力的检查和指导:采用问答、探讨、辩论等方式进行运用能力的训练。先让一些同学上来解答“导学案”中的思考训练题,再让另一些同学加以补充或评价,要充分发挥教学的民主性,在一些问题上引导学生提出各自不同的观点和论据,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平等交流、辩论,互相促进。同时注意教师的主导作用,要适当进行点评总结,在传授解题方法技巧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总结经验,把学生积极的开拓性思维引入正确轨道。
3.创新和研究能力的开发:指导学生以本课学习的内容为中心,提出自己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课前在“导学案”中准备好的,也可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感发现、设计的。具体操作可参照上述能力训练的方法。学生提出问题后,老师不要急于解答,可先反问学生:如何想到这个问题?思路或目的是什么?接着,让班级其他同学讨论、回答,再由设题同学说明,到适当的程度,老师才介入讨论或指导、点评。对学生提问题要从创新、求异、实用方向加以引导,给予正面鼓励。
当然,“导学案”仅仅是一个起步,要进一步的优化和提高,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并吸取更多先进经验加以改进,我相信“目标导学”之路会越走越开阔!
附:
中高年级语文第一课时教学环节初步安排
一、揭题,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可从质疑课题开始,带着问题去初读课文。
三、生字词的学习。
1.小组合作学习。
因课前学生已通过预习单对生字词进行了初步的学习,所以在小组合作过程中,要求学生从音、形、义等方面交流自主学习中的收获和疑惑。
2.班级交流。
在小组汇报的基础上,教师有侧重点地引领学习进行生字词的学习,正音,描红,释义等等。
四、再读课文,理清课文大意。
1.小组合作学习。
(1)小组内可采取开火车等形式自主朗读正音,特别是朗读能力较强的同学可带领其他同学学习朗读课文。
(2)讨论课文主要内容,如有必要,进行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2.班级交流。五、三读课文,对课文内容进行质疑,归纳出一两个重点问题。
六、根据不同的课型,学习课文的一到两个自然段,为下堂课作准备。
七、布置作业。
中高年级语文第二课时教学环节初步安排
一、复习旧知,自主表达
可以朗读或听写有关词语,引导学生选用词语表达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表达上一课的学习收获。
二、精读品味,感悟语言,体会感情,品评人物
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围绕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或教师预设的核心问题,细细品读,提醒学生读书动笔,写出研读体会等,从而感悟语言,体会感情,品评人物。
2.小组内自主交流研读感悟,全班交流,师生补充。
3.练习有感情朗读课文或根据要求背诵相关段落。
三、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引导学生自主积累规范化的语言,关注语言表达形式,以文为本,进行有针对性的小练笔。
四、拓展延伸,自主阅读
根据课文的主题或体裁进行相关的课外阅读指导,引导学生自主阅读。
五、检测反馈
第三篇: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成功有效的教学是教师在语文教学课堂上设计出恰到好处的“读、设、讲、练”,有效运用语文的工具性,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为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上要树立 “生本”意识,做到把“玩”的权利还给学生,把“做”的任务派给学生,把“说”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创”的使命交给学生。努力做到: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学会的教师不教;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教师不代替;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讲的,教师不暗示。从而将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中提出:生本教育就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就是以激扬生命为宗旨而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在生本教育中,教育教学的真正主体是学生,把以往教学中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转变为主要依靠学生的学,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体现在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上。生本教育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生本课堂就是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课堂。具体表现形态为——“四突出”、“三转变”和“四个基本流序”。“四突出”即突出学生;突出学习; 突出合作;突出探究。“三转变” 即变教师灌输式的教为学生自主性的学,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 变“听懂了”为“学懂了”、“会学了”,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变“他律”为“自律”,使学生获得自信、自尊,激发内在的学习潜能。“四个基本流序”即学生先学; 小组合作学习;班级交流;总结和巩固。在郭思乐教授的生本理念指导下,结合我校学生语文学习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在小学语文中段课堂教学中构建“预、导、疑、悟、练、结”即“预习——导入——质疑——感悟——练习——自结”六步教学法,并将进行初步的实践与研究。具体做法:
一、预(即预习)
为了收到好的预习效果,我们教给学生预习课文的常规性方法步骤,即四步预习法:“读——查——学——赏”
(一)读
1、读课题,通过课题揣摩课文大体内容,可针对课题提问。
2、第一遍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想一想课题和课文内容的联系。
3、第二遍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内容,思考:课文告诉我什么?读了课文,我知道了(懂得了、明白了)什么?
4、第三遍读课文,给课文加批注,把课文中的“中心句”、“过渡句”“总结句”、“修辞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勾出,把自己有所体会的地方适当加上批注。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做个记号,带到学校跟老师同学交流。
(二)查——查资料,了解背景及相关知识
(三)学——自学生字新词
1、查阅字典、词典,读准生字字音,口头组词、扩词。
2、用各种方法记住生字字形。
3、理解要掌握词语,口头说说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选一些词语口头造句。
(四)赏
反复朗读,品味文章精彩的句子或段落。
值得提出的是,我们要加强对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养成教育,加强课堂预习的检查力度。同时,逐渐探索当堂预习的好方法。
二、导(即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教学新课成功的导入,要富有魅力,要一下予就扣动学生的心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教学实践及学生的年龄特征,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导入新课的方法:故事导入法、表演导入法、问题导入法、猜谜激趣法、咏诗诵词法、悬念导入法。当然,导入新课的方法,还不止这些。我们将在教学中认真总结,精心设计出更多更好的方法。导入新课后,便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疑(即质疑)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通过预习,在“质疑”这一环节中,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的收获与感受,及时地了解学生对基础目标的掌握情况、对文本的兴趣点和不理解的地方。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马上进行梳理归纳,粗浅简单的问题及时解决,有价值的、有一定难度的重点问题则板书到黑板上,在教学中学生未提及到而又是语文重点的问题,教师可提出来,一并放到“感悟”一环中去理解。
这一环节体现了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教师要引导学生抓住兴趣点、疑点展开自主探究性,以达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目的。所以,这是关乎整节课成败的重要一环,教师备课时要做到心中有数。
四、悟(即感悟)
问题提出后,学生围绕问题自读自悟,读议批画,找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课外资料,生活实际,自己解决问题,并将自读所得在书上作批注,同时记下自己还未懂的问题。
学生自读自悟不能解决问题在学习小组上提出,由组内解决,通过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学习,解决疑难。
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待汇报阶段提出来,全班讨论解决。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主要问题,以“读”的方式感悟品评、释疑解惑、内化吸收。
通过学生的自学、小组学、全班学这样的信息交流过程为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使创新教育的火花在具体学习互动中闪现,这一环节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
五、练(即练习)
有效教学基本要求中提出:“课堂练习是保证和检测学生知识获取率的有效途径。每节课学生即时训练时间不得少于10分钟。练习可以采取口头或书面形式。”我们的语文课也应象数学课那样改掉“课课动口不动手”这一教学习惯。因此,我们每节课都要留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根据不同课型,不同的教学重难点,练习形式多样 化,大致可以包括以下内容:
1、练习生字新词。对课文中出现的基础字词通过听写、形近字组词等形式进行巩固训练,当堂检测。将问题及时在课堂上予以解决,避免课后再出现错误,让学生将当堂所学重难点落到实处,达到当堂巩固的效果。
2、写体会。当课堂上学生分小组讨论只成为一种形式时或一些同学思想已开小差时,可以发挥写的作用,让每个同学将自己心中的答案写在纸上,这样可以使那些游离课堂之外的同学重新回到课堂;使那些问题考虑不成熟的同学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答案;使那些胆怯的同学的答案得到老师的肯定重燃自信;使那些回答有困难的同学及时引起老师的注意,适时地进行指导,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写的训练真正地解决问题得到提高,从而培养他们的理解能力。
3、摘抄。小学课本中的课文,许多都是文情并茂的名家之作,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语句和精彩句段,积累学生的语言,对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大有益处。
4、仿写。文中重点句子、段落篇章的仿写,或是续写等。要求仿照作者的写法,让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
总之,一堂有效的语文课,肯定要有语言实践,也就一定要有语言的积累,一节课中,学生该记住的东西就要让他记住,会认的字,会写的字词,要求背诵的篇章都尽量在课堂内完成,让学生在课堂内就感受到成功感。不能把这些任务留到课外,使语文教学走到高耗低效的老路上来。力求把课外的时间用在广泛阅读课外书上,让学生在 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六、结(即自结)
下课前,每个学生在自己座位上口头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学习方法和主要收获等,再在不同类型的学生中选一两名单独总结,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得到及时反馈。
课堂教学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动,俗话说“教无定法”,对不同的学生和教材在不同的情况下,教学方法应是灵活多样的有针对性的,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成不变的。对于中年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还较差,需要我们逐步培养、逐步展开。为此我们依据学生认识事物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各环节的具体操作内容和方式,还可根据具体课文的教学目的进行调节、变通,设计并提出适应具体授课情境的方法。我们将在教学实践中坚持“教中研、研中教”,不断探索完善教学模式,最终把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推向自主探索获得知识的舞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最大限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时效性。
第四篇: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1-6年级
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1-2年级)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前置性作业:
1、动口: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熟课文。
2、动手:制作字卡(正面字音、字形,背面组词),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3、动脑:想想记生字的方法,教师设计能统领全文的问题让学生思考。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两分钟:
交流与课文相关的故事;古诗;名言警句;谚语;在课外识记的生字、词;展示图画。
二、导入新课:
三、学生在小组中读文交流,识字交流。
四、学生班级展示。(1、读文。
2、识字交流:主要交流难读的字音,难记的字形及识字方法。)
五、巩固识字。(以游戏形式展示)
六、送字回文,拓展阅读。
第二课时
一、课前两分钟:
二、复习巩固字词导入(学生活动)。
三、小组练读(要求:读正确、读流利、有感情。)
四、学生在全班展示。
1、学生交流对统领全文问题的感悟。
2、展示朗读,教师适时点拨,读出感情。
五、质疑和拓展。(质疑以生字提出问题为主。拓展:进行语言训练、想象训练。)
六、书写生字。(学生自主交流写字的方法)
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4-6年级)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前置性作业:
1、动口: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
2、动手:搜集并内化资料。
3、动脑:思考统领全文的问题(要求学生的批注不少于50字),质疑问难。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两分钟(名人名言、历史故事、与文本相关的资料等)。
二、导入新课。
三、检测整体感知情况(主要检测小组成员熟读情况,对生字、词的理解,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四、小组讨论。
1、对核心问题的理解。
2、质疑问题的理解。(小组内理解不了的问题,在班级展示时提出。)
五、班级展示及教师点拨。
1、学生对核心问题的理解。
2、教师点拨(教案中一定要预设点拨的内容及方法,包括:难解问题;学习方法;资料的补充。)
第二课时
一、课前两分钟(名人名言、历史故事、与文本相关的资料等)。
二、全班继续交流展示。
三、总结学习收获(知识、方法上的收获,思想上收获。)。
四、拓展训练。
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片段的仿写。
2、精彩片段的赏析。
3、课外阅读及积累。
语文生本课堂教学模式(3年级)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前置性作业:
1、动口: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
2、动手:搜集并内化资料。
3、动脑:思考统领全文的问题(要求学生的批注不少于50字),质疑问难。
课时:
第一课时
一、课前两分钟(名人名言、历史故事、与文本相关的资料等)。
二、导入新课。
三、学生在小组内读文交流
1、读书交流。
2、交流重点字的音、形、义。
四、班级展示:
1、读书展示交流(主要看学生读书的熟练程度)。
2、交流理解词语及所采用的方法。
五、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对统领全文的问题。
六、班级展示交流:
1、学生交流对统领全文问题的理解。
2、学生交流对精彩句子的感悟及理解,教师适时点拨并指导朗读。
第二课时
一、课前两分钟。
二、继续全班展示交流。
三、总结学习收获(知识、方法上的收获,思想上收获)。
四、拓展训练。
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生字扩词。
2、仿写句子及片段。
3、课外阅读及积累。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数学新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
大家好,今天的课前两分钟由我主持,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节的课前两分钟到此结束,请大家做好上课准备,下面把时间交给**老师。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三、班级展示,获取新知
汇报方式:大家好,我是**组的成员,我给大家汇报交流的是„„。
以上是我们组汇报交流的内容,请大家对我们的汇报进行补充和评价。
另一组上台尽量不交流同样内容。
四、分层练习,拓展提升
教学手记
附:前置性作业:
“*****”课前小研究
班级
姓名
组名
1、自学课本P——P页,了解***相关知识。
2、探究“*****”并填写研究报告单。
我学会的 知识我的例子
或方法我的发现我的提醒我的疑问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数学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
大家好,今天的课前两分钟由我主持,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节的课前两分钟到此结束,请大家做好上课准备,下面把时间交给**老师。
一、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二、小组内纠错改错
三、班级纠错交流
四、教师点拨,总结提升
教学手记
生本课堂教学模式(数学复习课)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
大家好,今天的课前两分钟由我主持,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节的课前两分钟到此结束,请大家做好上课准备,下面把时间交给**老师。
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二、小组交流,互相补充
三、班级交流,质疑释疑
汇报方式:大家好,我是**组的成员,我给大家汇报交流的是„。
以上是我们组汇报交流的内容,请大家对我们的汇报进行补充和评价。
另一组上台尽量不交流同样内容。
四、综合练习,拓展提升
教学手记
英语学科生本课堂模式
一、前置性作业
1、单词教学:听录音跟读本课新单词、新句型。
2、对话教学:了解对话的语言环境,跟读对话。
3、阅读教学:听录音,初步感知,了解大意,完成课后练习。
二、课前两分钟
复习旧知识(游戏活动巩固)
三、新课呈现
呈现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四、小组合作
小组互帮互学,完成教学任务
五、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分小组展示,学生评价,共性、难点问题教师点拨。
六、拓展应用、拓展创编、汇报表演
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本节重点、布置作业(本节作业,下节课前置性作业)
品德与生活(社会)生本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课前两分钟:
大家好,今天的课前两分钟由我主持,我给大家带来的内容是„„。这节的课前两分钟到此结束,请大家做好上课准备,下面把时间交给**老师。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二、学生自学,获取信息
(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前置性作业的布置,有些可以课内完成,有些可以提前布置。)
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
四、班级展示,获取新知
汇报方式:大家好,我是**组的成员,我给大家汇报交流的是„„。
以上是我们组汇报交流的内容,请大家对我们的汇报进行补充和评价。
另一组上台尽量不交流同样内容。
五、教师点拨,质疑拓展
教学手记
科学学科生本课堂模式
一、前置性作业
1、收集、整理新课教学重、难点的资料
2、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
二、课前两分钟
小主持人介绍本课的背景资料、小故事
三、新课呈现
呈现本节课要完成的教学目标。
四、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讨论完成教学目标
五、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分小组汇报,学生评价,共性、难点问题教师点拨。
六、拓展应用、拓展创编、汇报表演
可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并加以拓展创新
七、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本节重点、布置作业(本节作业,下节课前置性作业)
第五篇:构建“换位”后的语文生本课堂
构建“换位”后的语文生本课堂
摘 要: 自2001年我国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教育界及社会各界人士都开始注意到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开始着眼于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出“生本课堂”这一新的教育理念,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营造平等和谐、民主科学的课堂氛围为目标,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能力。
关键词: 换位 生本课堂 小学语文教学
一、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一)传统语文教学方式单一,内容枯燥乏味,效率低下。
在我国大多数小学语文课堂上,对于语文的教学,教师一般采用拼音、字、词、句逐步讲解的方式分析和讲述一篇课文,但这种方式较为单一且枯燥,尤其对于处在童年阶段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很难集中精神,听教师逐字逐句地讲解。再加上语文这门课程知识点零散的特点,教师难以把握学习的进度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这就导致小学语文课堂上出现枯燥乏味、效率低下的问题,往往花费大量时间在整顿课堂纪律上,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严重影响学生对于语文的兴趣。
(二)课堂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目前我国的小学课堂上,教师几乎都是整个课堂的主导者,教师的讲解贯穿整个课堂,语文的教学内容全部由教师一个人完成,学生之间的讨论时间少,有效的自主学习活动少,大多数课堂活动、讨论和游戏等都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事先安排与准备好的,几乎没有根据课堂实际情况生成的教学活动,课堂上缺乏有价值的课堂引导活动,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散和发展,抑制了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三)教师职业素质低下,不尊重学生,打击学生自信心。
小学教师不因学生家庭背景、种族地域的区别而平等地对待每个学生是基本的职业道德,但有的小学教师因学生家庭背景的好坏或成绩的高低对学生区别对待,给学生的心灵造成不良影响。在课堂上,教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讽刺挖苦成绩较差的学生的现象层出不穷,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教师的职业道德,更重要的是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了阴影,失去了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打击了学生的自信心。
二、构建“换位”后的生本课堂的措施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就能在一堂课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的最有效办法就是营造一个生动有趣的课堂,寓教于乐。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越来越普遍,教师应该与时俱进,熟练掌握现代多媒体课件及其辅助软件的制作方法,根据教学情况制作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课件,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画、影音相结合,能有效地吸引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活跃课堂气氛,给学生自我学习的空间,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同时能节省教师书写板书的时间,减轻教师的备课压力。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通过换位思考,多为学生考虑。
学生个人会因为性格的差异、成长环境的不同,使每个学生产生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不同的价值取向,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的不同,教师应当因材施教,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学生对语文的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制订真正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案,重视培养学生的个性。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以鼓励为主,逐步教导学生体验和感悟,再对知识点进行学习。对于小学生常有的天马行空的想象,教师不能否定和批评,要找到并肯定学生思考过程中的发光点,再结合实际对其进行教育和引导。
(三)改革教学方式,实现教师主导。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地方,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课堂上一切教学活动的根本目的都应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完全按照教学大纲和教案进行授课,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不能以自己的思路和标准答案禁锢学生的思维及想象。教师必须重视备课阶段的准备工作,在上课前认真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从教学大纲中提炼出教学重点,尽量多留课堂上的空间给学生自己发挥,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教学观。如果课堂上教师自己对教材理解不透彻,教学重点不详细,就会使学生对语文产生厌烦感,更无法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文学素养。
因为小学生具有想象力丰富、精力旺盛、注意力难以集中等特点,在课堂上,把充足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讨论和自主学习,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师要多设计课堂活动,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主动积极地探索研究新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加深学习到的知识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有利于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
总之,生本课堂的根本在于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的一切教学目的都在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能力。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教学的讲述者转变为教学的引导者。同时通过换位思考,教师要能理解学生的想法和需求,根据实际情况耐心地解决学生的问题。这样才能把生本课堂的优势发挥出来,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姜明红.让语文课堂真实生长――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价值提升的策略.江苏教育研究,2010(16).[2]倪学勤.如何让语文课堂情趣飞扬.教育科研论坛,2011(03).[3]陈丽华.构建充满灵性的语文课堂.吉林教育,20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