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返璞归真
摘 要
本文结合新课程改革的实际需要,从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出发,在分析新课改条件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的基础上,结合作者自身的工作实际,论述了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返璞归真”的具体表现。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返璞归真,朴实,扎实,真实
前 言
随着国家教育部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我们这些奋战在基础教育第一县从事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老师有了越来越多地感受。新课程改革在为我们的教育教学带来了缕缕春风的同时,我们也间或地发现: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并非新课改的所期待的效果,诸如很多老师就课改而课改,出现“华而不实,浮而不深,燥而不爽”的现象。这样的一些问题对于新课程改革虽无大碍,却也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语文,凭借着多彩的语言,丰厚的人文,绵延的情感,深邃的哲思,滋润着孩子的心田。语文,又承载着太多的使命: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提高语言能力,丰富精神世界、传承民族文化„„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千头万绪,模糊一片,有的甚至失却了语文课特有的个性、本色和本体。鉴于此,语文教学必须返璞归真,体现一种简约之美,这样才能把语文的内涵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语文教学向来就应该提倡返璞归真。《辞海》上是这样注释“返璞归真”的:去掉外在的装饰,恢复原来的质朴状态。语文教学中提倡“返璞归真”,就好像是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现代人崇尚鲜花与绿草的气息一样,是从把语文能力看作语文知识的叠加的想法与做法中,走向让学生自由走进文本呼吸的教学。就小学语文教学来说,所谓返璞归真就是指让学生自由地走进文本呼吸的教学。这种教学的特色可以用一个“实”字为中心来概括,诸如朴实、扎实、真实等等。在这里“朴实”小学语文教学中返璞归真的需要,作为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做到质朴实效,首先一点就是不能脱离具体的文本。脱离具体的文本而一味地追求课堂的热闹与浮华是明显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的;其次是不能滥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运用多媒体教学原本是为了在适应网络媒体内容的新颖等而采取的拓宽学生知识面,增强学习的形象性,但他也有自身无法弥补的缺点,那就是在无意中剥夺了学生感悟文本的权利和享受;最后不能单纯地为了活动而活动,冲淡教学的本质内容。“扎实”是小学语文教学中返璞归真的关键。做到扎实,就要通过阅读理解、诵读记忆、加强交流来促进积累;通过赏读,体验来感悟文本,让学生实现与作者的对话。其实,语文实践既可针对课文设计练习,还可拓展课堂的空间。“真实”小学语文教学中返璞归真的追求。它将引导师生走进自然而真实的课堂情境,唤起师生共同的真实情感,鼓励学生“说真话,质真疑”,达到做真人的目的。这种教学,能引导学生潜心读书,深入体验,智慧讨论,感受语文的美丽。
一、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于识字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都制定出具体详实的目标。要达到这些目标,就要求教师把课上得质朴实效,课文要读到孩子的心里,训练要练到孩子的心里,多给予孩子一些实实在在的东西。那么,怎样的课才算是天然而去其雕饰呢?我们或许能从以下三个语文教学的误区中搞清楚它的真谛。
(一)脱离文本,追求课堂教学热闹浮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无疑,在这样一个“对话阅读教学”中,“文本”是一个重要的对话者。“文本”是三者对话的基础。从教育传播理论来说,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信源”是课文。课文是师生在阅读教学中共同讨论的一个话题,是师生情感依托的一方家园,是师生展示才华、提升感悟的一个舞台。舍此,就不是真正意义的阅读教学。可是,时下有些教师只顾表面上的轰轰烈烈,脱离教材任意发挥。例如,在听过的一堂公开课上,教师执教《落花生》,在讲到父亲的话“花生的好处很多„„必须挖起来才知道”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你更喜欢谁”的讨论。“花生派”和“桃子石榴派”针锋相对,结果“不但对别人有用,而且讲体面”的观点占了上风,花生精神被否定。虽然课堂上学生小手举个不停,说个没完,可惜学生得到的是不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究其原因,在于教师对文本的内涵把握不准。其实《落花生》的本意并没有否认桃子、石榴的价值,只是赞扬花生更朴实、有用,以此达到教育孩子做人要踏踏实实,对社会作贡献。这种道理是要让学生自己静心读书体会的呀!如果教师脱离课文,一味追求教学中的气氛活跃,那往往会变成画蛇添足,结果只会误导学生,人文熏陶更无从谈起。
(二)滥用媒体,剥夺学生感悟文本的权利。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其特有的优势走进了课堂,给语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革命。它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弥补学生感知经验的不足,还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但是现在,多媒体似乎成了一把万能的“金钥匙”,有的教师将所有的环节、所有的生字、所有的问题都做在媒体上,觉得这才是现代教学的一个标志。其实不然,我们把文本变为各种各样的画面,表面上是借助于画面来解释文本,而实际上,画面在解释文本的同时,也就消解了文本的主题意义。这样易把学生引向一种固定的视觉形象,剥夺了他们再创造的自由。因为,一个最好的课件,也无法包含文本的所有内涵,反而容易给学生造成思维的定势,于是学生琅琅的书声日渐稀少,学生的思维时空在多媒体的泛滥展示中渐趋狭窄,学生对文本言语的感悟在富有动感的媒体演示中浅尝辄止„„因此多媒
体要慎用,要牢牢把住媒体是手段,不是目的这个关,媒体只有用在教学的难点之处,文字无法表达之处,文本的重点必需解释之处,或用在创设情境感染学生之处,才能显示媒体的优越性。诚然,需用媒体而惰于不用,这是对学生的罪过。如教学《海底世界》一课,教师如果配上海底录像和各种海底动物的叫声,把学生“带入”美丽的海底,让他们产生无限的遐想,就很容易读出喜爱之情。
滥用媒体,究其根源,是对事物两重性的认识不足所致,它既是认识的问题,也是教学理念的问题,还有一个评价体系疏漏的问题。
(三)活动形式纷繁,冲淡教学的本质内容。
新课程提倡让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更为丰富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这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这是符合个体认知规律的。但是,如果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只是“为了活动而活动”,那却是不足取的,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那种表面上看似“生机勃勃”的活动场面,实际上是散漫的、肤浅的活动。主要是由于教育者所提出的问题不具有挑战性,学生看似热烈讨论,其实是在浪费时间。由于过多地注重形式,教师看似也在作指导,其实并没有突出教学内容的本质。这样的活动学生也不会有多大的收获。笔者以为,形式和内容是对立的统一。课堂教学中组织一些活动,应把“以活动促发展”作为指导思想,遵循形式服务于内容的原则,使活动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二、“朴实”是返璞归真教学语文的需要。
真实朴素是语文课的基石。小学语文顾名思义姓“小”名“语”,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课程。因此小学阶段,严格的字词句篇基本功训练,是学习语文永恒的主题。正如崔峦教授所说: “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因此,当前,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很好把握好语文教学的方向,做到“面向现实,课堂真实,教得朴实,学得扎实”,让语文教学回归常态,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一)简单教语文,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学得朴实
“老师讲,学生听;老师讲,学生记”教师“讲风兴盛”,学生却“读风不起”。学生读书时的情景,这是与新课程理念是格格不入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是我国传统的宝贵经验。“把握并准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这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基本观点,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教学就应该确立“读为主线”的基本理念。通过读,既让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让学生感受
文中“有血有肉有生命”的语言材料;又说出将文本语言内化为学生自身的语言。《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书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新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一直从事高年级语文教学的我,经过低年级的教学实践,我也从中积累了一些阅读教学经验。
1、读中结合图文训练。
小学语文课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动、活泼的插图、动画、音像等,并且大部分插图、画、音像都有一个声情并茂的故事。小学生处在阅读的起始阶段,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课文中的插图等,让学生先看图,把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说说图上画的是什么,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然后图文对照说话。在教学《咕咚》一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装认真仔细地看书中的插图,再说说插图中介绍了哪些动物?讲了它们分别在做什么?紧接着让学生读课文,看课文是怎么样写小兔、狐狸、猴子等小动物们听到响声以后是怎么样的情景,再对比狮子的不同表现,让学生体会到小动物们茫然若失、盲目跑走,猴子却沉着冷静、善于动脑了解事实真相,为朗读作了充分的准备。这样由图像住处转化为文字符,让学生进一步了课文内容。这种安排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对学生的理解词语都是大有好处的。
2、读中进行思维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出: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读书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注意把读书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在教学《世界多美啊》一课时,我就采用了以读你讲,以读促思,在读中感悟的方式。道德让学生读文,想想小鸡孵化过程中对周围世界的认识。然后让学生自由讨论小鸡孵化的过程以入对周围世界发生的变化。在学生发言过程中让大家思考你相信谁的话?为什么?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小鸡孵化的过程。这样在读中进行思维训练,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特别是在讨论关于小鸡孵化的过程时,学生们异常活跃,各抒已见。只有经历了模糊到清晰的过程,学生的认识水平才会发生质的变化,思维能力才会不断地提高。
3、读中进行说话训练。
如果说“读”是对信息的输入,那么“说”就应该是对信息的输出了。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是学习说话的过程。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给学生以读与说有机结合。我在教学《猫和老鼠》第一节的第三、四两句话时,我让学生自由朗读后,再指名读后,我说:你们读得很认真,只是听了你们的朗读,老师头脑中没有出现花猫“睡觉”的情景。请你们想一下,花猫在“睡觉”,如果我们用望远镜看一下,你会看到什么?当学生的思维一打开,他们就会产生许多奇特、丰富多彩的想像,并滔滔不绝,口若悬河。有的说,我看见花猫趴在地上睡觉;有的说我看到花猫眯着眼睛假装睡觉;有的说,花猫根本就没有睡觉,它在等待机会抓老鼠。这样,把学生带入
课文,他们由“局外人”变成“局内人”,体会了花猫等待机会、胸有成竹抓老鼠的心情,这时再让学生读课文,学生读得很投入,读出了文中的形和情。读书、说话、情感陶冶三结合,真可谓是“一石三鸟”。
4、读中进行展演训练
情境表演是儿童最受欢迎的表现形式。小学语文课文很多都是声情并茂的文章,可以用富有童趣的表演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通过表演化抽象为形象,化难为易,使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在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一课时,我先要求学生图文对照仔细地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故事情节,看学生是否把课文内容读懂了。结果学生表演让我非常满意。学生把小青蛙、啄木鸟、水牛、蜜蜂的动作语言,表演得淋漓尽致。在学生愉快地表演中,他们也理解了从小青蛙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认识到了做对别人有用的事是最快乐的事。如在教学《世界多美啊》一课时,我就让小朋友们自读课文,一边读课文,一边在脑子里想象画面。读完后,请学生分组创作这幅画。教师分发给各组画有自然背景的画,并准备各种图片素材,如:各种动物、植物图供学生选用。学生可以有的贴图画,有的在图上用彩色笔涂涂画画,并将有代表性的学生作品贴上,让学生进行评比谁的画片画得最好。有的在自然风景图上贴上了许多树,有的在地上画上了许多的小草,有的在图上画上各种动物,有的还在图上画了几座房子,就像是小动物的家,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画。听着学生的讲解,我真为学生的想象力叫好。学生通过这种形式,让文字转变成为形象的画面,再用自己的语言将画面的内容表达出来,有效地促进了其创造性阅读能力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我让学生再拿起课本来读,效果就大不一样了,学生读得有声有色,有高有低,声情并茂。在读中结合画的训练不仅帮助了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真是一箭又雕。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学生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让每个学生又喜又爱地读书,进而视读书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我们只要把听、说、读、思、画等有机结合,互相相得益彰。真正把课上得朴实。
(二)本分为学生,以“生”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地学
《课程》明确指出:教师是课堂是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而学生则是学习的主体,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才可以放飞自己的心灵,让学生在朴实的课堂中,感受成长的愉悦。
1、珍视学生的阅读期待,在互动对话中增强意识。
珍视学生的阅读期待,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在新闻记者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一些策略:
1、利用期待,填补空白。接受美学告诉我拉,作品,意义的不确定需要读者以自己的感觉和经验去填补。在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在“疏可走马”处进行想象,使学生在阅读期待中与伤口产生共鸣,引发学生主动探究。如
在学习课文“我在小小的船里坐,只见„„”在感受作者的意境时,就允许学生有自己独特的感受,所以,设计提问“如果你坐在这小小的船里,你会看见什么?”学生的回答是丰富的:“看见了流星雨”、“看见了太阳系的行星”、“看见了长城”、“看见了北斗七星”„„让学生自由地去创造,可以与观察力、想象力以及果断的判断力相结合,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加工创造。
在一系列的阅读对话互动中,学生的这种阅读期待下的阅读已悄是机械地接纳文本,而是他们充分独到的见解、体验、意愿,在与老师的交流感悟中发挥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想像力,从而对体意境进行挖掘,对文体空白进行的填补,对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行重塑和再创造。
2、利用期待,设置悬念。要抓住学生好奇渴求的期待心理,让学生的期待视野与作品之间构成一定的美学距离,配成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景,能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如教学《狐狸和乌鸦》,可设计这样的问题:乌鸦为什么会上狐狸的当?乌鸦上当以后,会怎么样想,怎么样做?读读课文想想问题,再在小组内进行这样的预设性悬念,很好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读体验,进行猜测,在阅读中沿着各自的思路充分展示自己的思考,发挥了自身的主体作用。此外,教师还可以期待设置景蓄情,利用阅读期待故意设疑等等。
在阅读期待中,满足好奇心是其中的不念旧恶重要心理倾向。一成不变地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也只是预设方式,只能使学生生烦生厌,而教学程序或方法的陌生化,会使学生不断产生一种新的期待心理。因此,在教学中,呈现教材的方式、讲解的方法、引导讨论的方式都应该常中有变,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随着阅读教学进程而巧妙地把“生成”与“预设”结合,从而使阅读期待在阅读教学中焕发出巨大的生命力。
2、调动学生的阅读情感,在互动对话中情趣共济。
师生是教学的参与者,他们真诚地敞开自己,彼此欣赏,互相悦纳。学生感受平等、自由、尊重和理解,同时受到关爱、激励、鞭策和鼓舞,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这种人文关怀使使教学处处充满着奔涌的激情。这些是师生对话得以存在和舒展的人文情境。在互动对话中,师生参与对语言文字的诵读、感悟、积累和运用的实践,谈见解,磋感受,挖掘语言的人文底蕴,求得情感的共鸣和思想的共振。《轻轻地》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爸爸昨天上晚班,工作到很晚才回家。“我”和“妈妈”轻轻地起床,穿衣、走路、说话,怕影响爸爸休息的事。下面是我教学这课的一个片段,足以印证师生的平等对话,建构了一个富有情趣的阅读教学情境:
生:轻轻地穿衣,轻轻地穿鞋,轻轻地走路,轻轻地说话„„(该生读得很响亮)师:爸爸夜班天亮了才回家,现在终于睡觉了,让我们轻轻地读,别吵了他,听老师读。(老师的手势和表情,读得有声有色,学生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赞叹)
生:老师读得真好听,我也要象你一样读。
师:(播放多媒体,边述说)天在蒙蒙地发白,爸爸拿着工具终于回到家里,一副疲倦
的样子。谁来读好这一段?
生:轻轻地穿衣,轻轻地穿鞋,轻轻地走路,轻轻地说话„„(轻轻地读了,很小心的样子)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呢?
生:爸爸太疲劳了,沉沉睡着,还发出鼾声,我觉得爸爸太辛苦了,所以我觉得要轻轻地慢慢地读,不要吵醒爸爸。
师:你真是一个又聪明又情事的孩子。
在老师的诱导下,学生人人参与对话,自己解读文本,形象地体悟文本的意境。由此可见,阅读教学的对话,犹如两块玉石的碰撞,只有在这样平等互助的氛围中,才能擦出火花。老师不宜以隐蔽的权威者角色操纵对话的进程,而应以“平等中的首席”参与对话,让阅读教学情趣共济,让对话充满人性的魅力。
3、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在互动对话中张扬个性。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应该还学生真正的读者地位。学生阅读文本是探索与创作的过程,是学生与文本作者对话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之间也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老师应该成为学生阅读的导师而不是居高临下、控制信息的权威。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和谐的气氛,创设有利于学生阅读的情绪化的“场”,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感悟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敏锐地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在对话中张扬个性。《谁住顶楼》一文涉及到众多的人物形象,分房结束后势必产生对人物的感情评判罗在执教过程将近尾声时,让学生表演分房过程,有下面的一组对话:“你们为什么都要争着住顶楼?”一个说:“反正要有一个人住,不如我住。”另一个说:“住顶楼,站得高,看得远。”再一个说:“把方便留给最需要的人”„„我赞赏他们独到的见解。同时引导同学们共同认识:处处把方便留给别人。学生阅读存在着一个对文本的叩问、质疑、充实、理解延伸和再创造的过程。由于受历史、传统、环境等文化背景的影响,加之学生本身的个性、学识、气质、情趣的不同,再现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
三、“扎实”是返璞归真教学语文的关键。
语文教学中的扎实,就是指扎扎实实抓读书,读课内书,读课外书;抓朗读、背诵、写作、写字这些基本能力的提高,然后才谈得上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等。语文毕竟是几千年来汉语言文化的积累与延续,是汉语言文化精华的集成,有它自身的特点规律,这一点不因时代的改变而改变。
(一)语文教学要注重积累。
语文学习是不可能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语言积累的薄弱成了他们持续发展的“瓶颈”。由于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奠基,那些方法和技能也就缺乏后劲。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把朗读作为语文教学的主旋律,引导学生“以读为本”,“潜心读书”,让学生充分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让学生走进课文,揣摩文字,拥抱语言,感悟情感,促进有效的积累。
1、阅读理解促积累。
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读多了,读熟了,才能加深理解课文内容,使课文的语言进入学生的心田,而只有在理解语言基础上的读,才会读有所值,读有所得。
《詹天佑》一文中“勘测线路”这一段,通过对詹天佑所做、所说、所想的具体描写,表现了他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和强烈的爱国思想,是课文的重点段。可以对教学作如下组织:初读感受语意,细读感触语脉,品读体味语意,美读体察语情。以上四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层次、反复地读,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必将有利于加快语言积累的步伐。
2、诵读记忆促积累。
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处于储存语言的最佳时期,多背诵一些好文章,有利于培养记忆能力,更有利于积累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背诵的指导,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背诵时间,要加强背诵检查的力度。除了课文中要求背诵的以外,还可以让学生诵读一些古诗文,名家名篇,格言警句、歇后语、成语等。这种诵读记忆,还可开展一些如《走进春天》的古诗欣赏活动,让学生们交流诵记描写春天的诗歌名句。从“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中感受绿柳似碧玉的柔美春光;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中品味早春时节万物萌动的勃勃生机。只有日积月累,博闻强记,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积淀。
3、加强交流促积累。
正因为阅读本身是个性化的生命过程,每个学生的选择会各有偏爱,各有对文本不同的见解。在动态的、合作的课堂上,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广泛。学生能围绕中心话题互相交流,彼此倾听,并作出补充、纠正、吸纳。他们能分享到众多个性的感悟与选择,在兼容个性和共性的心灵交融中才能采撷到更多更美的语言珍珠。比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文结束时,教师可适时引导学生交流是否应该修复圆明园。学生的发言会涉及到中国的历史、现实和将来;涉及到中国的政治、经济及国民素质;涉及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外交姿态等诸多问题。在此过程中,必将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积累、语言的发展、素养的提高。当然,这种交流切忌程式化,而应随机应变,见缝插针。
(二)语文教学要注重感悟。
感悟就是对事物在感触中有所领悟。它也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方法。阅读文本,要想感知作者的所思所想,必然要通过体验和感悟这个途径。
1、赏读,实现与作者的对话。
语文教学,必须让学生走进文本,深入作者内心与之进行心灵的对话,在鉴赏、玩味中,情感的积累、语言的积累水乳交融、相得益彰。《鸟的天堂》一文,是巴金老人秀美文字之一,文中关于榕树描写的奇美文字,让世人惊为叹之。为此,在朗读时,可引导学生抓住“不可计数”、“垂”、“卧”等词认识榕树的“形体美”;细读时,品味“一簇”、“不留缝隙”、“似乎每一片绿叶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等词句,领悟榕树的“内在美”;精读时,让学生展开联想,让学生分享榕树所蕴含的“意境美”。如此将读、议、品紧密结合,审美积累就被有机地渗透到美丽的阅读教学过程之中了。
2、尊重多元、独特的体验。
多元、独特的体验有利于学生个性心理的培养。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前前后后多次出现“体验”的字眼。朱熹也曾在《读书之要》中指出:“读书要切已体验,不可只作文字看。”可见,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往往会调动个人的生活经历,渗透自我情感理念,从不同的角度对作品进行不同的解读。而且学生对具体的阅读都有各自注重的焦点,并因为知识水平、认识能力、生活体验、审美程度和阅读习惯的不同,产生不同的感悟,因此,学生对于课文的鉴赏常带有很强的个性化特点。正是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
3、有机渗透,力促感悟的发展,情感的升华。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若教师能将课文中的内容进行有效地延伸,有机地渗透,对教材进行二次或多次开发,就会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语文材料,获得更丰富的感受。《只拣儿童多处行》是冰心的一篇散文,教师在教学时带着孩子品读课文,就会被冰心的童心和爱心所震撼。但不要就此停下,可再一次牵着孩子走近冰心,从《雨后》到《纸船》,从《母亲》到《繁星》,感受冰心爱孩子、爱母亲、爱大海、爱星星,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情怀,品味美文,感悟人生。至此,语文以它深刻的思想潜移默化地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净化着学生的心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应。
(三)语文教学要注重实践。
语言实践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深层目标,“重在过程”是课改中的一大亮点。阅读教学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创造机会,鼓励学生运用描述性的语言进行表达,既动口,又动手,在运用中更进一步地锤炼语言,提升运用语言的能力。
1、针对课文设计练习。
语言文字是工具,不练难以深刻理解,不练难以熟练运用。《黄山奇松》是一篇很好的习作范文。在教学时教师在引导孩子们品读课文后,展示出黄山“怪石”的图片:“我们不仅要学会感受美,而且也要像作者一样去创造美。黄山四绝中的怪石也别有情趣,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块怪石,用你细致的观察、丰富的想象让这美丽的石头动起来,活起来!”孩子们
稍作准备后便会妙语如珠:“我想介绍‘仙人指路’,所谓的‘仙人’,身材高大,比一棵黄山松还要高,‘仙人’手拿拂尘,嘴角带着微笑,好像在给游客指路呢。”“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天鹅孵蛋’。天鹅正蹲在一座高高的悬崖上,孵着天鹅蛋,它仰望着蓝蓝的天空,心想:什么时候,我的天鹅宝宝们才能出世呢?那个时候,我就可以让孩子看一看这美丽的风光了。”这种设计是立足于文本基础上的实践,学生无疑比较容易接受。
2、拓展课堂的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语文课堂不应只在几十平方米的教室里,还应该在自然、社会、生活中。为此,我们应努力将课堂向自然拓展,往社会延伸,与生活连接,让学生投身自然,接触社会,融进生活,享受美好!如《乡戏》第二自然段写乡戏很受农民喜爱。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呢?在讨论交流之后,很容易得出结论。但教师不能就此满足,可再一次启发学生:能举例说说你熟悉的人是怎样喜欢看乡戏的吗?学生静心思考后,必然会说出许多内容:
1、春节时,奶奶很早就煮好晚饭,让我一吃完就端板凳占座位。如果去迟了,只能坐在后面,那就看不清,也听不真了。
2、去年的一天,我跟外婆去三里路远的小村子里看乡戏,走了那么多路,外婆一点也不累,还非常精神。„„
四、“真实”是返璞归真教学语文的追求。
“真实”是语文之本,“真实”是教学之根。如果忽略“真实”,只在教学形式的浅层面上运作,就会使语文教学出现华而不实、浮而不深的怪现象。语文教学只有拥有“真实”,才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内心需求为出发点的,才能听到学生最真实的声音,才能唤起学生最真的感情。
(一)呼唤师生真实的情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书是用心灵去碰撞的。”“心灵”指的就是满怀的激情。首先,良好的师生情感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爱的结果,它是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情感提升的沃土,是和谐而温馨的氛围,是真、善、美的结合体。教师在教学中应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位学生,把尊重的话语送给每位学生,把温暖的微笑洒给每位学生。你轻轻的握手,表现出的是与学生之间的亲密无间;你抚一下他的肩膀,示意座下,传递的是对他的尊重和疼爱„„其次,教师自己要爱课文,善于挖掘课本的内在因素。教学的最佳状态,应是在教学双向互动中教师的情感、文本情感及学生情感达到的“情感共鸣”。要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先进入角色,充分挖掘课文中所蕴含的真挚感情,将作者之情化为自己之情,用自己之情感染学生之情,将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只有自己对邓小平这位伟大人物怀有深深缅
怀爱戴之情,才能在教学《在大海中永生》一课时激起学生的共鸣,唤起学生痛失伟人的悲哀,也让学生因有邓小平爷爷这样的伟人而骄傲;只有当自己沉浸于送别友人的离情中,才能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感染学生,让他们也体验到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的情感,才会产生惜别后无限思念友人的情绪;只有对地球母亲怀着深沉的爱,才能在教学科学小品文《只有一个地球》时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地球母亲的沧桑,从而让孩子树立起爱护环境的强烈意识,并成为自觉的行为„„
(二)走向自然真实的课堂情境。
课堂情境应充满自然真实、清新活泼的生活气息和生命活力。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胸有臆,入境始与亲。”在课堂上运用情境可以充分利用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从而引导他们从整体上理解和运用语言。在教学实践中,如采用以鲜美图画再现情景,用美妙音乐渲染情景,把自己当作角色进入情景等方法,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曾聆听过特级教师孙双金老师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当老师讲到坐在羊皮筏子上的乘客从容自若,谈笑风生时,老师的手指朝左边一点,说那边有一座千年古塔,塔雄伟壮观;又朝右边一指,说这边有一棵大树,树高大秀丽。这时有好几位学生的头不由自主地跟着老师的手指转动。可见学生已完全沉浸于老师所设置的氛围之中,完全投入到了老师所引领的知识层中。这样真实的课堂怎么能不让人为之喝彩呢?
(三)鼓励学生说真话,质真疑。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质疑是学生在反思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学生的思维是积极主动、敏捷灵活的,同时又具有独创性。如《公仪休拒收礼物》的前文讲到公仪休特别爱吃鲤鱼,可是后文又说一位管家手提两条大鲤鱼,前来送礼时时,公仪休却说:“这鱼我不能收,你不知道,现在我一闻到鱼的腥味就要呕吐„„”这时,学生大胆地提出了他的疑问:“公仪休不是在撒谎吗?撒谎可不是好行为呀!”在成人看来,这个问题实在是太简单了,也太容易理解了,可在孩子眼里,这个问题却包含着出孩子多少难解的困惑和求知的欲望啊!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认真地思考,热烈地讨论,在仔细研读了公仪休“论吃鱼”的那段话之后,意见逐渐归于统一:如果说公仪休是说谎的话,那也是一种善意的谎言,是一种婉转的拒绝,更是一种聪明的自我保护。这位同学的大胆质疑引起了学生们深入的讨论,使正直、廉洁、机智的公仪休形象更丰满地呈现在大家的眼前。
返璞归真的语文教学会让学生潜心读书,书声琅琅;课堂上有丰富的情境,有体验、感悟和想像;课堂中充满了智慧的讨论、情感的交融;课堂里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享受着语文的美丽;课堂外感受着生活中的语文,体会着活用语文的愉悦„„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 语文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写 湖北出版社2002.5
3、《反思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十二种现象》 作者:薛连宝 刘春双
《教学月刊 小学版》2004.1上 第12—15页 2004.2上 第13—16页
4、《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断想》 作者:田本娜 《语文教学通讯 小学版》 2004.9 第13—15页
5、《在源头处做文章》 作者:潘照团 《语文教学通讯 小学版》 2004.12 第29—30页
6、《实践性——语文课程的本质特征》 作者:辛亮 《小学语文教学》 2004.4 第14—15页
致 谢
毕业论文已经接近了尾声,在这里,我要向我的指导老师——魏薇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
感谢魏老师这么多天来给我的帮助和指导!
第二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返璞归真论文
一、经典引领——唤醒孩子本真
现今社会是上存在的诸多功利心理,对幼小的儿童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现今的学校教育趋势。如今一些学校教育在功利思想的影响下,教学过程缺少了真、善、美、智慧与爱等非智力因素的渗透,缺少了对学生自身个性发挥和潜力挖掘的积极性,偏离了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目前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源还没有探明,但教师重点应放在如何改变这一现状上,纠正偏离了正确转道的学校教育。那么,面对这复杂、变化中的实际,如何来提倡智慧与纯真并存的课堂,打破功利思想的束缚呢?那就应该唤醒儿童的本真,唤醒教师尊重生命的本真。特级教师周益民在讲学中就曾进行过经典文化的诗化教育,为孩子们创造了诵读经典的文化氛围,使孩子们徜徉在中国经典的文化情愫中,尽情展现儿童的“童真”。如周老师在《童年的月亮爬上来》这一主题阅读中,就以中华古典文明现象为切入点,组织了一次童真化的经典诵读课。我们先看周老师的选题:月亮。这一话题是中国的经典内容。在我国五千年的文明里,月亮这一普通的宇宙星球被古人赋予了丰富的内涵,既可抒发心迹,又可寄托愿望。月亮被无数的诗词歌赋所描写、引用,甚至被演绎成流传千古的神话;月亮成为人们向往的希望之地,成为人们寄托理想的载体。虽然月亮更多是为成人所引用和理解,但生活中,月亮更被赋予了母性的颜色,富有童话的光泽。在儿童的眼睛里,月亮是诗,是梦,是可以对话交流的。这种合理的统一使月亮的童谣童诗里生成了儿童对文化的构建。于是,孩子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感悟,构建了自己的月亮印象。其实这样的文化构建,不只是简单的经典传承和知识的灌输,更是一种启发,一种心灵的滋养。儿童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了美妙的月亮世界,抒发了自己的心灵感悟,使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的丰富与满足。教师应在引领孩子走向未来的道路上,及时进行反思,重新审视自己走过的路,才能更好地走好未来的路。
二、语文阅读——感受心灵真实
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过多地分析课文结构已消融了孩子的兴趣;如今,机械的模仿训练,仍然充斥着孩子的语文学习;他们没有闲暇去读喜爱的书,没有精神的洗礼。背诵、积累、分析已成为他们学习语文的“头号大事”。我们从事语文教育的老师似乎没有发现,语文的学习其实需要在一种平静与闲暇之中才能完成,只有那样,我们才能摆脱“我要去记住”的桎梏,追求心灵的一份真实,让自己回归到阅读中,去感受,去领悟,才能“念‘文本’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孩子的兴趣只有站在孩子的角度,并以理性及感性交融的视角去关注,才能真正激起孩子对文化的渴望。当兴趣产生后,没有了阅读的欲望,于是,“择真而读,择善而读,择美而读”成了我们帮助孩子选择阅读材料的标准。另外,作为教师,仍需加强方法的引导。以同一种方式去阅读各种不同的资料也是当前的学生阅读中的问题之一。实际上阅读的种类是各种各样的,依据阅读动机和读物性质的不同可以将阅读分为探究性阅读、理解性阅读、评价性阅读、消遣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等,我们应根据不同读物内容的阅读目的,引领孩子选择合适的阅读方式。
三、智慧召唤——构建童话世界
在语文阅读中,学生的智慧从哪里来?智慧从文本中来,在反复研读中生成智慧。所有的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的智慧与情感,作者通过巧妙的构思、精美的语言描写、准确的语句表达,才赋予了文章以灵魂,展现了语言艺术的魅力。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将这种艺术魅力传授给学生,使之传承下去。所以,教师要首先从文章中有所领悟,得到启迪,然后再发挥自己的智慧,将这种能力传授给学生,使学生获得更有益的语文信息,使学生能够学中质疑,学中思考。在质疑中产生智慧,并独立寻找多种方法来解决疑问,理解和体会语言的表现形式、语言的结构特点,从而构建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模式。当然,这种自主构建的过程,首先需要教师的引导与帮助,因为儿童并不具备自主构建体系的能力。所以,教学中的文本解读、课堂生成、问题设计都很重要。在此过程中,学生也许会自我领悟,这是一种本能的直觉;学生也会经引导后才能理解课文内容,这就是引导;学生也许需要告知才能知道课文内容,这就是指导。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关注学生的阅读时,要学会倾听,学会发现,根据学生的学习状态去引导、激发、点化、启发。在语文的阅读中,为什么需要教师?正是因为文本中作者构建的智慧文本,学生没有能力“悟”透,才需要教师带领孩子们去感悟。阅读,只有阅读,才能打开儿童心灵的一扇扇窗;只有关注儿童的心智,才能走进“真童本”。
第三篇:小学语文教学应返璞归真之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应返璞归真之研究
摘要: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本无可厚非,可有的老师刻意雕琢课堂,使课堂显得过于模式化,失却了教与学的本来面目,课堂看起来热热闹闹,学生却难以真正学到知识。只有让语文课堂还原本色,返璞归真,才能得语文之真味。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返璞归真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4-0180-01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随着教改的推进,各种语文课堂教法如雨后春笋,各地的语文研讨观摩活动百花齐放,小学语文研究呈现出“万紫千红总是春”的生动景象。然而,学习观摩了一些课,笔者发现有些课“妆”化得太浓,遮盖了语文课的本真模样。
1.1教师不主导
因为课改提出课堂要以学生为主体,很多老师便在课堂上“退居二线”,把课堂演绎成学生的“学堂”。学习目标学生定,学习方法学生选,学习遇到难题,自己讨论„„有的老师为了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对学生的不管是否有道理的见解,总是说“好”、“不错”,即使是非常离奇的观点,也不置可否,只建议学生再听听别人的意见。
1.2学生不主体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这样的理念早就形成共识。为了实现所谓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常常设计让学生读书、练笔等主体活动环节。学生是老师叫读书就读书,让练笔就练笔,甚至有的老师还根据自己的想法规定了读的方式和写的时间。一次听课,老师设计了自由朗读课文这一环节,因教学课文较长,学生读课文的时间难免要长些,可是一节课的时间是固定的40分钟,整体感知课文的时间也是老师课前确定好的,为了能如期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在大多数学生还在书声朗朗时,老师却突然要求停止朗读。继而进行下面的教学环节。1.3教学情境貌合神离
课堂上创设的情境应达到一种境界:仿佛一切活动都是在最需要的时候自然发生的,而不是教师为了教学刻意安排的。一位老师在教学《安塞腰鼓》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感触安塞腰鼓的壮烈场面,让学生在课堂上拿起教室里的空的纯净水桶猛烈地拍打,顿时教室一片沸腾„„这样做给学生造成不爱护公物等影响暂且不谈,就语文教学来说,也只是刻意追求一种轰轰烈烈的与安塞腰鼓形似的场面,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却毫无帮助。
如此种种,对课堂过多地进行任性干预,背离了语文的“神”。笔者认为我们的语文课应该回归真实的常态,追求那种“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自然天成之趣。
小学语文教学回归真实的途径
2.1教师言行归真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师道尊严”,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权威角色。很多老师在办公室与同事之间谈话说笑亲切自然,可到了课堂上就不由自主地板起面孔,给自己戴上“权威”的面具。这样的老师,学生敬而远之,何谈亲而信之?新课程标准下的体验教育,要求教师由过去的知识权威变为教学内容的引导者、体验活动的组织者,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教师首先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走到学生中来,展现自己亲切和蔼的言行,发自真心地与学生一同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而不是公开课虚伪地“怎么想就怎么说”,“说错了也没关系”进行鼓励;家常课就斥责、羞辱说错的孩子,学生实在不会就将答案和盘托出,灌输给学生。事实证明:教师真实的言行能营造融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打消学生心里的顾虑,使学生敞开心扉、放开手脚,毫不拘束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2教学情境归真
新课程理念认为:学生的知识不是单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构建的。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的过程。因此,课堂上老师需要结合教学实际,科学有效地创设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地动参与学习。上文中教学《安塞腰鼓》的老师,如果能运用信息技术,将图片、音频、视频等引进课堂,将美妙的音乐、动人的画面、逼真的场景呈现给学生,让遥远的安塞腰鼓真正走进课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语言文字,让学生在读中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并进而创造美。这样不是更好吗?
2.3学生主体归真
我们的日常教学,不必刻意追求形式化的东西,顺课堂和学生之自然是十分必要的。一个春末,我校开展语文老师同题优课评比活动。刚上课不一会儿,起风了,天色也暗了下来„„作为活动组织者,笔者坐在教室里,忐忑不安,心里祈祷天公忍一忍。可事与愿违,只听“嘭”的一声雷响,狂风四起,窗外的杨絮逃难似的疯狂地往教室里窜。不一会儿,雨点急促地扑向玻璃窗„„教室里开始躁动,教师的精彩演绎成了徒劳。怎么办呢?正当笔者犹豫是否改期重上时,老师索性要求学生放下书本,一起来欣赏眼前的情景。学生忍不住议论开了„„在老师的引导下,有的背诵暴风雨的诗句,有的模拟暴风雨的声音。更多的学生展开想象,把自然说成是一个“英雄”、一个“魔鬼”、一个气吞山河的“诗人”,一个伟大的“作曲家”„„同学们斑斓的想象和诗意的语言,汇成了一段段文字,一首首小诗。
这节课虽然没有完成原来预设的教学任务,但谁能说这节课学生没有收获?谁能说这节课的教学效果逊色于预设的教学任务的效果?试想,天气骤变孩子们已经坐不住时,老师仍然按原计划教学,学生能收获多少?这节课,老师大胆地凸显了“学生是学习主体”的理念,果断地、顺着学生的认知意愿,根据课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的做法却给了我们莫大的启示。
事后,这位老师指导学生将自己的作品修改,集中装订成一本以《雨》命名的班级刊物。还以此为触点,开展了微课程――“雨”。学生们了解有关雨的知识,通过自己喜欢的方式歌颂雨,展现雨,领悟雨滋润万物的博大情怀。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自己是学习探究的主人,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堂是自然的流露,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只有与学生真心、自然地交流,学生才能处于自然的状态,真正投入课堂学习中。随着课堂改革的深入,一些作秀的课堂定会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真实、本色的课堂。“返璞归真”是我们孜孜追求的语文课堂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培英.课堂决策[M].高等教育出版社.[2]区培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3]方国才.新课程怎样教得精彩[M].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第四篇:返璞归真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返璞归真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
该文章转自[小学课堂在线]:何为一堂理想的阅读课?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随着新课程实验向纵深地带挺进,丰富的个性化教学理念给阅读教学带来了一片生机,但也使我们一线的教师陷入左右为难的窘境。在这语文教改的转折点上,我们的阅读教学该走向哪里呢?带着窘境和疑虑,我们一行六人到省城参加了“三晋之秋”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真正领略到了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返璞归真。
一、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
“学生为本,生活为源,内化为宗”听起来大,其实如果我们真正从思想上有了这种理念,就觉得这才是根本。
不少教师都看过虞大明教的《共有名字》录像。虞老师每个环节的设计所体现的就是“学生为本,生活为源,内化为宗”。学生感受到的仿佛不是一堂课,而是土耳其的小山村,在座的是村民。学生从思想上把课文内容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为村民的喜而喜,为村民的悲而悲。走出文本,孩子们从内心感受到的是我们都是太原人,山西人,中国人。这种情感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文本中内化了的。
王崧舟老师的《一夜的工作》是一种诗意化的语文教学。王老师本身就是一首诗,且不说课如何设计,单单课上的启发语、诱导语、激励语,我粗略统计了一下,不下15种,且不重复。
1.读了这段话,你脑海里冒出了什么问题?
2.读了这段话,哪些词语会从你的心里跳出来?
3.孩子,在你眼中是这样的。
4.孩子,你怎么体会到的?
5.孩子,我多想再问问你。
„„
从以上这些和风细雨般的关怀中,可以看出教师是如何以学生为本的,是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的凸现。这些温柔的语言、情境的创设,为学生内化知识内化情感搭建了平台。学生的感悟与内化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中酝酿出来。我们如果有了全新的教学理念,我们教师与学生、文本三者之间就会出心灵的碰撞,智慧的火花就会在我们与学生中闪烁,就会创造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言语,无需模仿,无需作秀。所以,树立全新教学理念才是我们追求的根本。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资源
王崧舟老师的《一夜的工作》,用宋晓明在纪念周总理诞生100周年的一首小诗《你是这样的人》导入,开课伊始,学生认识了它;学习课文时,学生又读到它;上完课后,学生永远记住了它。
学生先感叹:原来是这样!然后惊讶:怎么会这样?最后感动:真的是这样!
这样学生对“极其简单”的理解一次次加深,对周总理的认识一层层丰满,课堂上洋溢着感悟的美、情感的美、人格的美。
为什么会达到这样的效果?正因为王老师能从“极其简单”这四个字中挖掘蕴含的资源。教师首先自己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主人公的内心,了解了主人公的一生,品出了周总理的灵魂。教师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再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一夜的工作》一文638个字,指导学生
学好、学懂这638个字就够了吗?我们要引导学生把厚厚的书读薄,但作为我们的每位执教者,心中应该每篇课文就拥有一本厚厚的书。用王崧舟老师的话:“孩子,我就是语文,请跟我来!”这是具有多深的文化底蕴才能这样说,才有勇气这样说呀!
三、明确教师的角色地位
无论是过去的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还是今天的感悟式教学、对话教学,仅仅是提法不同,没有明显的界限之分,不能今天提倡什么,我们就用什么。要根据实际而定,因文本内容、因学生、因当地情况而定,但不管选用哪种方法,阅读课堂唯一离不开的就是教师的引导与点拨。如何引导、怎样点拨,关键是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地位,我们只充当“介绍人”就可以,不要过多的居间舌燥、喋喋不休,要少而精,要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我们在引导的过程中努力做到“五准”。
组织与调控“准”,激发阅读兴趣“准”,创设情境要“准’,示范与点拨要“准”,评价与激励要“准”。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时刻铭记自己的角色,摆正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这是至关重要的。
听课回来,我把几位专家的精华,搭建了这么一座房屋,课堂教学结构作为屋顶,课堂教学设计的四大支柱,就是四根柱子,根基是读书、学习、求真、求实。
愿我们都能走进这座殿堂。如果真是这样,“要我教研”一定会变成“我要教研”。
该文章转自[小学课堂在线]:
教学的最高境界:真实、朴实、扎实
源头活水 发表于 2005-11-12 20:09:52
今天是校区大休的第一天,难得有时间在网络中阅读了小语专家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开幕式上的发言”,感受较多,颇受启发。他希望大家在观摩和研讨的时候,对以下问题予以更多的关注,进行深入的思考。现摘取部分内容,与小语老师共同分享。
1.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目前并不少见的角色错位的教学,突出教师“自我”、追求形式翻新的教学,甚至是以作秀来吸引眼球、用噱头博得掌声的教学,要有分辨能力,不仅不要效仿,而且要敢于说“不”。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要真真切切地做到“三实”,需要教师捧出一颗对教育虔诚、对学生真诚的心,一颗淡薄名利、无私“忘我”的心。我们欣赏并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
要加强对学习策略的研究与指导。譬如阅读教学,怎样使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怎样在学生每次读书、实践之前把要求提得明确、恰当?怎样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形成有价值的问题展开读、议?教师怎样在指导学生读议的过程中,通过点拨、示范、讲解等进行指导?怎样围绕学习重点,指导学生进行语文练习和适度拓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做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指导工作,是引领学生入境入情地、逐渐深入下去地读书,通过潜心默读和放声朗读,培养语感。
2.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此次课程改革是在继承前七次课程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在承继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的基础上展开的。有一种错觉,以为新课程不大需要知识了。我们要在思想上十分明确,知识是必需的,否定知识,课程便不复存在。关键是学习哪些知识,怎样获得知识。知识要不断地除旧布新,要学最必须的、先进的知识。拿语文课程来说,像汉语拼音、识字写字的知识以及词句段篇等基础性的知识,怎样听、说、读、写等策略性的知识,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开展综合性学习等所必需的新知识,都应进入语文课程和教学之中。语文教学是有情感、有生命的。语文课改倡导学生直接和文本对话,“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教学既要使学生获得知识,提高能力,又要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
崔老师提出: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要“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的回归常态的语文教学。不久前我与同事们参加了在杭州举行的情感型课文教学观摩课,整个过程大师云集,百家争鸣,各显神通。从年龄档来看,新生代的特级教师情感丰富,视野开阔,时尚创新的东西多,活用多媒体,与学生的沟通能力也强,但课堂的基础落实不够,文本理解不深;而老一辈的特级教师们钻研文本功底深,在继承和传承方面有独到之处,教风朴实,基本功扎实,但现代技术水平差,往往是粉笔加嘴皮。所以,如何走好中间的路线是令人深思的!观摩课仅仅是观摩而已,心动而已,不好仿效也!
第五篇: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童话教学
作 者:万菊
工作单位:重庆市江津区两岔小学校
联系电话:***
摘要:童话,是一类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其艺术形态,主要读者是儿童,研究童话教学艺术,无论是对于指导师范院校的童话教学,还是指导中小学的语文教学,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童话教学;童话类型;童话特征;存在问题;
童话,是一类具有特殊审美价值的虚幻故事,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其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其艺术形态,主要读者是儿童。童话深受儿童喜爱,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童话所占的比重相当大,这是因为童话中那些新奇的幻想可以启发儿童想象,培养他们崇高的理想。这些童话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以反映社会生活,传递人生经验、进行道德训练、幻想未知世界和宣传科学知识为主要内容;二是以幻想、夸张和拟人等手法来设计情节,刻画人物;三是故事曲折、语言浅显,富有趣味性,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为儿童所喜闻乐见。
一、童话教学的意义
(一)童话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朗读与复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和背诵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是学生理解语言、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朗读和背诵时,如果教师指导得当,学生就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童话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
俄国小说家邦达列夫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考的答案,不由自主会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哭、会笑、会同情和参与。”
(三)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小学儿童的情感发展特点是:情感的表现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儿童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多变,激情占优势,心境的持续时间短;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情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高级社会性情感逐步发展。
(四)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是童话的突出特点,没有丰富的想象,就没有童话。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是编写童话的主要核心。所以我们要因势利导,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的教具来引导他们先仔细观察,并教会观察的方法。
二、小学教材中童话的特征。
(一)幻想和现实的结合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也是童话用以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它是童话的核心,也是童话的灵魂,没有幻想就没有童话。幻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由个人愿望或社会需要而引起,是一种指向未来的想象。艺术幻想是一种创作手段,是作家不满足于模仿现实的本来形态,而按自己的需要来虚构形象的一种创作方法。
(二)拟人和夸张的运用
童话通过幻想把动植物和没有生命的物体拟人化,具有人的思想感情,会说话会思想会行动。一方面,这些主人公具有人的某种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又具有它自身的内在特性。例如《小猫钓鱼》,小猫天真活泼,顽皮好动,做事不专心的性格,和绝大多数儿童的性格有相似之处。同时,小猫爱吃鱼爱捉蜻蜓,又是猫这种动物的真实本性。这篇童话通过描写一只淘气的小猫,表达了做事不能三心两意的主题。
(三)语言简洁活泼,表现手法多样
童话的语言具有一般的文学语言所具有的情感性、形象性、含蓄性和音乐性等特征。童话的语言通过动物或人物之口来表达,这些语言来自生活发自内心,与儿童自身的语言比较接近。儿童在阅读童话时很容易进入童话创设的情境,同文本进行对话,与童话作者和作品人物进行思想情感的交流。
三、小学阶段童话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在教学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从以《卖火柴的小女孩》导入为例:同学们,去年的大年夜你们是怎样过的?(生答略)大年夜本来是非常高兴的一天,一家人在一起吃团圆饭,有鸡、有鸭、有鱼、有虾„„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啊!但在资本主义国家里的人民却过着悲惨的生活有一个小女孩, 她在大年夜还要在街上卖火柴,你们想知道她在街上卖火柴时发生了什么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板书课题),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
(二)教师在童话教学时偏重于灌输知识
许多教师在教学时最注重进行思想教育。在童话教学时,老师们都注重思想教育和学习知识,却忽略了童话本身的艺术特点。
请看童话课文《狐狸和乌鸦》的教学设计:
课文中狐狸和乌鸦的动作发生了几次变化?每一次都是怎么变的?(教师让学生读课文找答案)第一次,狐狸的表现是怎样的,乌鸦又是怎样做的呢?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次读课文,交流讨论)后来,狐狸和乌鸦的动作又有什么变化?用刚才的方法,自学交流。
(三)很少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缺乏和学生进行心灵交流
有38%的教师在童话教学时是按平常课文来教学的,只有18%的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进行表演和改写童话。教师面对文本,没有保持一颗童心和保留一份童趣,像儿童般投入生命的感觉去领悟、去体验,总是想着让学生来接受自己的知识与劝导,没有尽力激活儿童的阅读欲求。
(四)教师在童话教学时“深入深出”
有童话语言具有通俗浅显、明白易懂的特点。可是,我们很多教师习惯于深入文本,习惯于微言大义。老师往往抓住一两句话大做文章,意图让学生从浅显的文字中挖掘出好多深刻的内涵。这样的教学童话,是完全违背作者的写作意图的。
四、童话教学的方法和策略
童话教学这样重要,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如何针对童话的文本特点,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与之适应的教学对策呢?
(一)在想象中走进童话的神奇意境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童话常常采取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营造浓厚的幻想氛围。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在思维和情感上走进童话的幻想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理解小女孩在擦火柴的过程中产生的幻想。
(二)大胆创新,激发质疑,不通讲课文,只讲关键处
很多童话作品,因为情节曲折的缘故,篇幅相对其他体裁的文章而言较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大胆创新,采“用长文短教”的办法。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理解课文。学生在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提出疑难
问题或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只讲关键处,不需通讲课文。
(三)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尊重个人阅读感受
在“个性化”这个词日益被人们所关注的今天,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 来诊释“个性化”的内涵。但一般来讲,都是从教学的角度来解释的:“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个性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并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
(四)采取多种有趣的训练形式
1、续编童话故事
续编童话故事是诶样想象能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根据童话的内容,学生通过想,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构思新的故事情节,在中年纪的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童话的结尾可以用来给学生进行训练。最常用的以《狼和小羊》、《坐井观天》为多。
2、看图编童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动物是他们最好的朋友,抓住这个特点,可以用直接出示图片或用幻灯片或用电脑演示出一制小动物,如白兔.然后有序地出现一些相关的画,如有顺序地出示草地、树林、太阳、蘑菇、小鸟、一条河.一只大灰狼.兔妈妈及一些动物.每增加一个画面,就让学生进行想象练说,到最后一个画面出现后,一个“小白兔与大灰狼”之间的故事救灾孩子们独特的构思中漫漫形成了。
3、仿写童话故事
学生的认识规律一般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过程。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他们就接触到不少课本里的童话故事。这为训练提供了模仿的机会。以《小壁虎借尾巴》来仿写《小兔子借耳朵》......同时,也可以借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书、卡通片来仿写。
4、自由编童话的故事
童话故事的情节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中,让孩子们的潜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训练的目的。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所有的东西都有灵气,有生命。所以,在训练到一定程度上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想象王国自由遨游,怎样想就怎样写,鼻子、嘴巴、耳朵、牙齿、舌头会互相争功;铅笔、书本会捉迷藏;柳树会跳舞,花儿会唱歌;小鸟会变魔术;森林里会举行一年一度的音乐会......当你被孩子们带入童话世界时,你不得不惊叹,他们的世界是多么美丽。
以童话的形式打开写作大门,让学生用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感情,全部智慧去写作,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人生、热爱世界的情感。
总之: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教师只要能用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一定会让孩子们的心灵童话世界更美好。
参考文献:
[1]雷秀明.浅谈童话教学[J].小学教学参考,1996,(06):16-17﹒
[2]肖思平.童话教学方法谈[J].学会月刊,1996,(03):33﹒
[3]吴小梅.让学生感受童话的魅力[J].小学语文教学,2007.
[4]龚瑛.童话教学“四招”[J].湖南教育,2001,(23):27﹒
[5]史桂荣.科学童话教学规律初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2,(02)﹒ [6]刘晓东.论童话的教育学意义[J].教育科学,2000,(01)﹒
[7]覃江梅.童话对儿童发展的价值[J].教书育人,2003,(10):13-14﹒
[8]郝月梅.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学[N].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