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幼儿音乐游戏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整合

时间:2019-05-13 03:47: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幼儿音乐游戏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整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幼儿音乐游戏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整合》。

第一篇:论幼儿音乐游戏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整合

论幼儿音乐游戏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整合

【概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以儿童为主体,以适宜儿童的音乐为主体,经过教员设计和组织的多种方式的音乐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培育和开展儿童的音乐才干,促进儿童身心片面开展为进程的教育活动。音乐游戏是音乐教育活动的重要方式,教员可以经过:创设音乐游戏

【概述】幼儿园的音乐教育是以儿童为主体,以适宜儿童的音乐为主体,经过教员设计和组织的多种方式的音乐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培育和开展儿童的音乐才干,促进儿童身心片面开展为进程的教育活动。音乐游戏是音乐教育活动的重要方式,教员可以经过:创设音乐游戏情形,让幼儿感受音乐;设计音乐游戏,让幼儿扮演角色学习音乐;应用音乐游戏,让幼儿开展音乐等措施到达予音乐于游戏,到达音乐教学的目的。

【中心词汇】

本文出自:骆驼论文www.xiexiebang.com 音乐游戏;音乐教育;整合

Theory kid music game and kid park music education of integration

Wang Qiao-hong

【Abstract】Music education in kid's park take child as corpus, with in keeping with the child's music for corpus, pass a teacher design and organization of variety form of the music activity make host and guest body interaction, with development and development the child's music ability, promote child's mind and body overall development is process of education activity.Music game is music education activity of importance form, the teacher can pass:Establish music game scene, let a kid feeling music;Design music game, let kid impersonation role study music;Make use of music game, let a kid development music etc.the measure attain to attain the purpose of music teaching at the game to music.【Key words】Music game;;Music education;Integration

美国音乐教育学家雷默曾指出:“音乐教育的中心,是经过音乐的方式及其情感原理的教育,促进幼儿开展音乐审美的感知与领悟”。幼儿音乐教育可经过丰厚的方式和多彩的内容为幼儿提供十分共同的非文本学习的形状,让幼儿充沛调动自己的感官、举措和头脑,经过在音响世界的徜徉和体验而丰厚、开展自身的认知和社会情感。其中,幼儿的音乐游戏就是一种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手腕。

1.音乐教育与音乐游戏的概述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主要的教育课程,对幼儿停止音乐教育,不只可以熏陶幼儿情操,增强幼儿对美的看法和了解,还可以激起和培育幼儿发现美、发明美的才干。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仔细的分析教材,充沛应用教材中的教育要素,引导幼儿了解、感受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并取得音乐才干的开展,是使音乐教育活动到达教育目的的重要条件。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停止的游戏,游戏中的举措要契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并有一定的规则。音乐游戏具有音乐和举措相结合的特点,对幼儿举措的开展、音乐的感受力以及生动失望心情的培育,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2.以后幼儿园音乐教学存在的效果

2.1教员无法保证孩子在音乐课中自在、自主地创作发扬。

虽然国度教育部门在教材教法上做了一系列革新,但音乐教育依然跳不出“孩子围着教员转”的形式。有的教员总是觉的孩子不了解音乐欣赏课中替代孩子去体验、去判别。有的教员要求孩子依照成人的思想方式去想象去感受,使孩子没无时机去亲身感受、体会,自在的想象。孩子在学唱歌曲时,逐句模拟跟唱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在孩子充沛欣赏音乐后,依据自己的了解和感受去大胆学唱。

2.2幼儿园音乐教材内容比拟单一。

歌曲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像音乐游戏、唱唱画画、节拍乐这些孩子感兴味的、便于入手操作的题材较少。音乐游戏这种题材能使孩子在美丽 愉快的气氛中,纵情的游玩,激起孩子们的想象力、发明力,让他们充沛的与音乐停止交流。唱唱画画能使孩子在充沛了解歌词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挥舞手中的画笔,去想象、去发明,这种方式孩子歌词学的快,记的牢。节拍乐能锻炼孩子的节拍,提高孩子手脚及身体的协调才干,促进孩子安康开展。各种不同的音乐题材,可以让孩子充沛的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2.3教员为了完成教学方案而牺牲孩子们享用音乐的时机。

每学期末尾,教员都要制定一学期的教学方案。两节课学一首歌,一周学一个舞蹈,教员有时分为了赶进度,往往一首歌还没有完全把握 , 又要学习新的内容。这样一来,孩子们还没有充沛享用音乐,了解音乐,还没有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所以体会不到音乐的魅力,对音乐就不能够有太大的兴味,影响了以后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开展。

2.4教员往往过于注重幼儿对教学资料的把握。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员往往把活动的重点放在让幼儿在很短时间内把握 预设的教学资料上,而无视对幼儿音乐才干的培育。实践上幼儿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在于给孩子多少音乐知识,而在于学习进程中孩子取得了多少的音乐感受,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幼儿可以倾听、了解、扮演和发明。

3.音乐游戏与音乐教育的整合

所谓“教学游戏化”,就是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进程中,尽能够淡化教育目的,强化游戏的手腕,轻结果重进程。音乐游戏与音乐教育的整合可以经过以下途径:

3.1创设音乐游戏情形,让幼儿感受音乐。

每一种音乐、每一首歌曲都描画了一种心情、情形。当幼儿进入游戏,进入游戏中的情节时,他们也就进入了音乐之中。我们可以依据教材设置不同的情形,让幼儿在我们营建的气氛中感受、体验音乐。在教学中,经过停止对音乐情形的模拟,引导幼儿在设置的心情及情形背景下,做相应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学会在音乐伴奏的方式下做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3.2设计音乐游戏,让幼儿扮演角色学习音乐

3.2.1角色游戏。

在幼儿园音乐教材之中,很多歌曲都是以植物、小冤家等角色为主题的,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音乐,感受音乐当中描画的角色,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角色的音乐游戏,让幼儿体会每个角色的笼统、心情,这样幼儿就会发生新奇 感,学习歌曲的兴味高涨。

3.2.2听觉游戏。

我们在解释音的上下、音的强弱、节拍的快慢等一些知识时,单纯的实际解释,幼儿觉得单调有趣,对这些知识的了解也只是主动的,假设我们经过听觉游戏,幼儿在玩的进程中,自己去感受、了解,就会惹起幼儿的兴味。如《声响的强弱》活动时,让幼儿接触、感受自然界、生活中的声响的强弱,搜集不同外形、不同大小、不同质地、不同音色的各种资料所收回的强弱不同的声响,我们可以设计音乐游戏《一个雨天》,让幼儿去表现。经过不同音响引发幼儿不同版本的“雨天”,让幼儿在静中有动,动中有乐的听听、想想、打打、敲敲、玩玩、创创中停止音乐实际活动,幼儿的兴味浓重,在他们玩的进程中知道了音的强弱。

第二篇:幼儿音乐游戏与幼儿园音乐教育

论幼儿音乐游戏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整合

美国音乐教育学家雷默曾指出:“音乐教育的核心,是通过音乐的形式及其情感原理的教育,促进幼儿发展音乐审美的感知与领悟”。幼儿音乐教育可通过丰富的形式和多彩的内容为幼儿提供非常独特的非文本学习的形态,让幼儿充分调动自己的感官、动作和头脑,通过在音响世界的徜徉和体验而丰富、发展自身的认知和社会情感。其中,幼儿的音乐游戏就是一种幼儿音乐教育的重要手段。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游戏的概述

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学中一项主要的教育课程,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不仅能够陶冶幼儿情操,增强幼儿对美的意识和理解,还能够激发和培养幼儿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在幼儿的音乐教学中,认真的分析教材,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教育因素,引导幼儿理解、感受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并获得音乐能力的发展,是使音乐教育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的重要条件。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调,并有一定的规则。音乐游戏具有音乐和动作相结合的特点,对幼儿动作的发展、音乐的感受力以及活泼乐观情绪的培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当前幼儿园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师无法保证孩子在音乐课中自由、自主地创作发挥。尽管国家教育部门在教材教法上做了一系列改革,但音乐教育仍然跳不出“孩子围着老师转”的模式。有的老师总是觉的孩子不了解音乐欣赏课中代替孩子去体验、去判断。有的老师要求孩子按照成人的思维方式去想象去感受,使孩子没有机会去亲自感受、体会,自由的想象。孩子在学唱歌曲时,逐句模仿跟唱也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在孩子充分欣赏音乐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去大胆学唱。

2.幼儿园音乐教材内容比较单一。

歌曲是主要的学习内容,像音乐游戏、唱唱画画、节奏乐这些孩子感兴趣的、便于动手操作的题材较少。音乐游戏这种题材能使孩子在优美欢快的氛围中,尽情的玩耍,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让他们充分的与音乐进行交流。唱唱画画能使孩子在充分理解歌词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挥舞手中的画笔,去想象、去创造,这种形式孩子歌词学的快,记的牢。节奏乐能锻炼孩子的节奏,提高孩子手脚及身体的协调能力,促进孩子健康发展。各种不同的音乐题材,可以让孩子充分的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3.教师为了完成教学计划而牺牲孩子们享受音乐的机会。

每学期开始,教师都要制定一学期的教学计划。两节课学一首歌,一周学一个舞蹈,教师有时候为了赶进度,往往一首歌还没有完全掌握, 又要学习新的内容。这样一来,孩子们还没有充分享受音乐,理解音乐,还没有真正走进音乐的世界,所以体会不到音乐的魅力,对音乐就不可能有太大的兴趣,影响了以后孩子在音乐方面的发展。

4.教师往往过于注重幼儿对教学材料的掌握。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教师往往把活动的重点放在让幼儿在很短时间内掌握预设的教学材料上,而忽视对幼儿音乐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幼儿音乐教育的重点不在于给孩子多少音乐知识,而在于学习过程中孩子获得了多少的音乐感受,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幼儿能够倾听、理解、表演和创造。

三、音乐游戏与音乐教育的整合所谓“教学游戏化”,就是要求在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尽可能淡化教育目的,强化游戏的手段,轻结果重过程。音乐游戏与音乐教育的整合可以通过以下途径:

1.创设音乐游戏情景,让幼儿感受音乐。

每一种音乐、每一首歌曲都描绘了一种情绪、情景。当幼儿进入游戏,进入游戏中的情节时,他们也就进入了音乐之中。我们可以根据教材设置不同的情景,让幼儿在我们营造的氛围中感受、体验音乐。在教学中,通过进行对音乐情景的模拟,引导幼儿在设置的情绪及情景背景下,做相应的音乐游戏,让幼儿学会在音乐伴奏的形式下做游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2.设计音乐游戏,让幼儿扮演角色学习音乐

(1)角色游戏。

在幼儿园音乐教材之中,很多歌曲都是以动物、小朋友等角色为主题的,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当中描绘的角色,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角色的音乐游戏,让幼儿体会每个角色的形象、情绪,这样幼儿就会产生新鲜感,学习歌曲的兴趣高涨。

(2)听觉游戏。

我们在解释音的高低、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等一些知识时,单纯的理论解释,幼儿觉得枯燥乏味,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只是被动的,如果我们通过听觉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理解,就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声音的强弱》活动时,让幼儿接触、感受自然界、生活中的声音的强弱,搜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地、不同音色的各种材料所发出的强弱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设计音乐游戏《一个雨天》,让幼儿去表现。通过不同音响引发幼儿不同版本的“雨天”,让幼儿在静中有动,动中有乐的听听、想想、打打、敲敲、玩玩、创创中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幼儿的兴趣浓厚,在他们玩的过程中知道了音的强弱。

(3)利用音乐游戏,让幼儿发展音乐。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而音乐游戏能很好地启发幼儿创编音乐,发展音乐。如在《牧童》这首歌曲,幼儿在情景中,扮演角色之后,提出了置疑,“为什么牧童放羊时,牧童哼着快乐的歌,小羊怎么都不叫呢?”幼儿产生了疑问,可以让幼儿想想自己刚刚表演过的情景。于是幼儿就自己编创出了新的歌词,分组来唱,一组是小羊的叫声,一组是牧童放牧的吆喝声。于是当歌曲唱到第三段时,幼儿自觉分成两组表演,当幼儿唱着自己编的歌曲时很是得意。

四、结语

音乐没有固定的意义,体验音乐实际上也是一个个性化地创造音乐的过程。艺术作品其实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做出的各种艺术决定。音乐教育本身就应当使幼儿尽可能地投入音乐创作,通过创作让幼儿来体验他们自己对感觉的探索和发现。“在音乐课上应当鼓励幼儿生动、活泼地动起来,尽情体验音乐的没和力量,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哪怕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只要出自于音乐本身的内涵和幼儿自己的内心,都是好事。

第三篇: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游戏

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游戏

摘要

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幼儿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研究表明,音乐游戏教学将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变为有趣的游戏教学,既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又满足幼儿好动好玩的特征。游戏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文深入地剖析了游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合理运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并指出了在音乐教育中进行游戏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游戏;幼儿音乐;音乐教学

目录

摘要及关键词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游戏的概述

(一)音乐游戏的定义

(二)音乐游戏的分类

1.节奏训练类游戏 2.音准训练类游戏 3.音乐感受力游戏 4.音乐协调类游戏 5.识谱类游戏

二、幼儿音乐教育中开展音乐游戏的必要性

(一)音乐游戏符合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二)音乐游戏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音乐游戏突出了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幼儿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游戏

(一)音乐游戏的目标 1.明确音乐游戏教学的目的

2.注重音乐游戏对幼儿音乐想象力的培养(二)音乐游戏的设计

1.充分挖掘音乐内容中蕴含的游戏素材 2.幼儿兴趣入手进行音乐游戏活动多元设计 2.1角色游戏 2.2听觉游戏

2.3利用音乐游戏,让幼儿发展音乐

(三)音乐游戏的控制、评价 1.做好游戏课堂的组织工作 2.给予及时充分的鼓励

四、结语 参考文献

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对于幼儿音乐课堂教学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积极利用儿童的这一性格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音乐游戏活动,创造出一定的形象和意境,可以让其在集体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实践表明,音乐游戏已成为儿童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本文立足幼儿音乐教育,针对游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研究,既符合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素质化、质量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又有利于将理论问题具体化,为幼儿音乐教育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

一、音乐游戏的相关理论

(一)音乐游戏的定义

音乐游戏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将教育内容与游戏活动相融合,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从音乐游戏的定义可以看出,音乐游戏与一般的游戏有所不同,其以游戏为手段,以音乐为灵魂,强调让学习者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去体验音乐节奏和情境,感受音乐艺术和内涵,并最终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

(二)音乐游戏的分类

根据音乐游戏的功能,我们可以它分成以下几类:

1、节奏训练类游戏。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儿童的节奏感可以通过语言的节奏和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节奏训练类游戏就是在教学中把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法穿插起来,克服单纯节奏训练的单调。

2、音准训练类游戏。

将活泼的游戏融入枯燥的音准训练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练习音准的训练中加入“问好”,老师唱着向同学们问好,学生反过来向老师唱着问好,既可以训练音准,又增添了课堂趣味。

3、音乐感受力游戏。

即是通过游戏动作感受音乐的游戏。比如教师给学生放一段带有休止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自由行走,当听到休止的时候立刻停住。反复训练学生可以体会到乐句的特点和规律。

4、音乐协调类游戏。

声势是音乐协调类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老师可以根据教授的乐曲的音乐特点设计声势,让学生在边听边唱的同时训练身体协调性。

5、识谱类游戏。

对于儿童来说,识谱是比较困难的。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好动爱玩的特点来设计训练游戏,例如可以让他们扮音符做“小音符找家”游戏,也可以在地上画出五线谱让他们“眺谱”或进行读谱比赛。

二、幼儿音乐教育中开展音乐游戏的必要性

音乐游戏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将教育内容与游戏活动相融合,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从音乐游戏的定义可以看出,音乐游戏与一般的游戏有所不同,其以游戏为手段,以音乐为灵魂,强调让学习者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去体验音乐节奏和情境,感受音乐艺术和内涵,并最终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从现实来看,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开展音乐游戏,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

(一)音乐游戏符合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普遍赞同和推崇的一个教学理念。对于幼儿音乐教育来讲,顺应儿童成长发展规律,迎合儿童个性心理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就地取材,让其在游戏活动中学习音乐知识,无疑是比较有效的一个方法。可以说,游戏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个重心,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他们能以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来表现自我,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现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我国各民族儿童民歌为例,其中游戏歌谣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这些游戏歌谣所表现的内容也大都是孩子们生活感兴趣的事物。另外,争强好胜也是儿童比较普遍的一种心理特征,而音乐游戏中的竞赛性因素,恰恰能让他们在优劣胜败中体验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例如“听歌取名”就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音乐游戏。游戏中幼儿根据听到的乐曲,给乐曲取名,并积极说出取名的理由,然后再讨论谁的名字最贴切。通过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让儿童感受到竞赛的有趣,而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所以说,游戏与幼儿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把游戏与音乐教育相融合将在孩子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音乐游戏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各感觉器官得到锻炼,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记忆及思考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获得对教学内容最基本的认识。其次,游戏抓住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其音乐素养的发展。音乐游戏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容易地引起孩子们的无意注意,让他们在游戏中,对音乐的认识从无意识向有意识发展,积累起较多的感性认识,为音乐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二)音乐游戏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只有让幼儿体会到音乐的乐趣,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兴趣培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儿童尤其如此。由于发育特征及认知能力的限制,儿童还处于感性学习的起始阶段,简单的声像和情景的设置很难让其产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出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情景,才能将更多的感性认识植入到幼儿们的大脑中,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遐想空间。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现在儿童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情况比较普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音乐课堂中缺少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音乐教师比较看重音乐知识的传授。发声练习、范唱歌曲、唱歌谱、读歌词、学歌曲,过于死板单一的教学程序缺少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视谱、听聋练耳、节奏训练等过于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往往使幼儿感到厌倦,并逐渐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最关键的还是要通过创新教学设计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研究表明,音乐游戏是音乐教学中最受儿童欢迎的一种课堂形式,其通过集体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基本音乐素质,让他们在自由体验中发现知识、培养兴趣,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人文诉求。可以说,音乐游戏是儿童学习音乐知识的一座桥梁,它不仅符合幼儿认识新事物的意识倾向,而且创造性地将音乐教 学与儿童的兴趣爱好联系在一起,让其在游戏中创造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世界。

(三)音乐游戏突出了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其不仅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作出判断,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评价。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通过分析和观察来找出学生的问题,然后通过详细的解说来分析这些问题,并通过亲身的示范来让学生模仿,让学生在不断更正错误,提升音乐水平。可以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作出判断,让音乐教学更具针对性,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让教学过程偏重于师徒传承,教学的单一性容易让儿童学到的音乐知识比较单一。其次,教师解说示范、儿童演唱模仿的教学模式始终是将教师作为音乐教学的中心,教学过程偏重于教师的教授而不是儿童的学习,孩子们的主动性受到了抑制,难以形成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音乐游戏的出现是对传统建构式音乐教学的一个突破,它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中的主人,成为游戏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学习音乐对于儿童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这种融合了新型师生关系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且也全面促进了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游戏的策略

从目前的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来讲,在教学方法上,范唱教学、情境教学、动画教学及音乐游戏教学往往是交叉进行的。但是从进行程度上来看范唱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大,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比较简单快捷,但是其不容易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往往只是为了唱歌而唱歌,孩子们从中也体验不到音乐的美妙,学习不到歌词以外的其它东西。其它教学方法而言,虽然都优于范唱教学,但是受传统幼教理念的影响,一是开展频率较低,二是教学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完全。就本文着重探讨的幼儿音乐游戏而言,许多幼儿教师并不明确音乐游戏教学的目的,不注重从音乐中挖掘题材来设计游戏,有些音乐游戏过于陈旧而且方式单一,还有些幼儿教师不注意对音乐游戏的组织,往往使幼儿只沉浸在游戏本身的活动中,迷失了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为此笔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下策略。

(一)音乐游戏的目标策略

1、明确音乐游戏教学的目的

在音乐教育中开展音乐游戏教学活动,必须要明确音乐游戏的目的是什么。音乐游戏只有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和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但是其却不是课程教学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进行音乐游戏教学设计必须要有计划性,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不能为了形式的生动性,而忽略了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否则本末倒置,事倍功半。在游戏前应该要先把游戏内容精熟并且详细的解说课程内容给幼儿听。要避免让孩子们产生错误的观念,还没有完成学习就急着去玩游戏,否则,这样的音乐课堂将失去教学质量。比如在教授《蛐蛐和蝈蝈》教师可以结合课件,伴着具有京剧风格的歌曲伴奏讲一个“蛐蛐和蝈蝈”的故事作为教学导入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但是要及时将他们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切不可让小朋友们在故事中想象的太深太久,影响音乐课的正常进行。

2、注重音乐游戏对幼儿音乐想象力的培养

富于想象是儿童一种普遍的个性心理特征,而且也是游戏本身的一种属性。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灵活设计一些具有想象力的音乐游戏,变传统的抽象教学法为具体生动的实例演示,不仅可以避免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枯燥单调,而且可以让幼儿音乐课堂呈现出其生动活泼的一面。在音乐游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两类游戏。其一是角色类游戏。就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在幼儿音乐教材之中,以动物、小朋友等角色为主题的歌曲占了较大的比例。所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当中描绘的角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比较有趣的角色游戏,让幼儿体会每个角色的情绪和形象。实践证明,角色类游戏不仅会让幼儿感到新鲜好奇,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其二是舞蹈类游戏。如在学习《下蛋啰》这课时,为了让儿童体验到母鸡下蛋时高兴的情绪,使他们充满激情地进入了角色。音乐教师可以设计“母鸡抢窝”的舞蹈游戏。在玩这个游戏时,提醒学生倾听音乐,并注意遵守游戏规则:在前奏部分幼儿两两结伴围着”窝”边走边拍手打节奏,头有节奏地摆动。开始唱歌曲的第一个字时,一个幼儿做立、跳的舞蹈动作,迅速跳进圈里蹲下占窝,扮演母鸡。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不仅对这首歌曲产生兴趣,而且能更深刻地感悟歌曲的意境。(二)音乐游戏的设计

1、充分挖掘音乐内容中蕴含的游戏素材

幼儿音乐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教学中的音乐和歌曲一般都按照既定的教材来进行。如何将丰富多样的游戏教学合理设计进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化,需要音乐教师树立起一种强烈的游戏教学理念。虽然教学目标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教学内容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其实每一个音乐和歌曲都描绘了一种情绪和情景。音乐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将这些情绪和情境进行模拟和再现,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不管游戏形式如何,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例如,在教授《龟兔赛跑》这首曲目时,可以先让学生说故事设定情节活动的内容,营造某种环境,说明需表达的内容情节。让他们自由发挥,用形体动作来展现他们所理解的音乐中的乌龟和兔子。在让他们聆听曲目时,可以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情节发展,帮助其感受音乐的不同乐段和情绪,了解并感受乐曲的结构以及在力度、速度、节奏及音程上的变化。这样学生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的变化来用动作和表情来反映故事情节的变化,不仅会让他们觉得曲目本身生动有趣,而且有利于加深他们对这首曲目意境与旋律的理解。

2、从幼儿兴趣入手进行音乐游戏活动多元设计

如前所诉,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内在心理基础,培养儿童音乐学习兴趣的关键是要不断创新音乐游戏的方式。《课程标准》也指出:“兴趣是儿童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他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去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游戏活动,必须要以具有吸引力的教学导入为前提。要通过有创意、有创新的教学导入设计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中来,然后再因势利导地引导幼儿积极思维,提高音乐素质。进行音乐游戏活动设计最重要的是要从儿童的“兴趣”入手。例如在教授《火车开啦》这一曲目时,教师可先引导幼儿用强、弱的对比,伴着咔嚓咔嚓,轰隆轰隆的象声词模拟火车由远及近、又由近向远行使的声音。之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来扮演火车司机和乘客。从家乡出发游览祖国各地的大好山河。一路上,师生与歌曲《火车开啦》的音乐相伴相随。在设计音乐游戏时,还应注重游戏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尽量避免单一重复的游戏方式。音乐幼师应尽量进行丰富有趣的音乐游戏设计工作,然后再课堂上让学生来参实施,每一种音乐游戏,游戏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教学功用。例如在教授《如今家乡山连山》一课时,针对合唱乐段的特点。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替进行听音游戏、节奏游戏及识谱游戏,这样才会让学生不觉的乏味单调。此外,在开展音乐游戏教学时,可以视具体活动的需求来制作一些简易的教具,也可以根据现有的教具来设计一系列活动,不要浪费了制作好的教具,让它重复的使用,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小星星变奏曲》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裁剪出一些许多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的星星戴在头上,或贴在教师中,让学生在静谧的乐曲中感受氛围,快速融入到音乐角色中去。2.1角色游戏。

在幼儿园音乐教材之中,很多歌曲都是以动物、小朋友等角色为主题的,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当中描绘的角色,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角色的音乐游戏,让幼儿体会每个角色的形象、情绪,这样幼儿就会产生新鲜感,学习歌曲的兴趣高涨。2.2听觉游戏。

我们在解释音的高低、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等一些知识时,单纯的理论解释,幼儿觉得枯燥乏味,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只是被动的,如果我们通过听觉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理解,就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声音的强弱》活动时,让幼儿接触、感受自然界、生活中的声音的强弱,搜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地、不同音色的各种材料所发出的强弱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设计音乐游戏《一个雨天》,让幼儿去表现。通过不同音响引发幼儿不同版本的“雨天”,让幼儿在静中有动,动中有乐的听听、想想、打打、敲敲、玩玩、创创中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幼儿的兴趣浓厚,在他们玩的过程中知道了音的强弱。2.3利用音乐游戏,让幼儿发展音乐。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而音乐游戏能很好地启发幼儿创编音乐,发展音乐。如在《牧童》这首歌曲,幼儿在情景中,扮演角色之后,提出了置疑,“为什么牧童放羊时,牧童哼着快乐的歌,小羊怎么都不叫呢?”幼儿产生了疑问,可以让幼儿想想自己刚刚表演过的情景。于是幼儿就自己编创出了新的歌词,分组来唱,一组是小羊的叫声,一组是牧童放牧的吆喝声。于是当歌曲唱到第三段时,幼儿自觉分成两组表演,当幼儿唱着自己编的歌曲时很是得意。

(三)音乐游戏的控制、评价策略

1、做好游戏课堂的组织工作

幼儿园的课堂组织有一定的自由性,所以在幼儿音乐课堂上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做好充分的安排。应充分考虑,进行游戏是否需要特别的道具,是否要求幼儿离位进行等等。同时还要安排好游戏进行的时间,是在教授新课之前作为导入,还是在讲解当中作为新授,或是放在后面作为巩固复习。这都要与音乐课程的总体安排相协调,以便更好地发挥音乐游戏的作用。例如在教授《声源寻找》这一个课时,在经过层层铺垫后,幼儿教师引导小朋友们做游戏,但是首先要事先讲明游戏规则:第一不允许用语言来表达情景的意境;第二应尽量利用更多的器具来表达丰富的声音;第三表现的内容必须丰富且形象,然后再对各小组进行分别指导。

2、给予及时充分的鼓励

“毕马龙效应”表明教师的热爱和期望,能让幼儿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其在各方面取得异乎寻常的进步。游戏虽然具有竞争性,但是游戏过程中孩子的积极参与,对音乐知识及音乐美感的了解和认知才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教师在对音乐游戏活动结果进行评价时,应善于发现儿童的优点所在,要抓住时机赞赏他们的每个亮点,每一点与众不同,每一点进步。教学实践一再表明,如果音乐教师对学生多进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感,能有效激起其参加音乐游戏活动的兴趣和信心。

四、结语

音乐没有固定的意义,体验音乐实际上也是一个个性化地创造音乐的过程。艺术作品其实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做出的各种艺术决定。音乐教育本身就应当使幼儿尽可能地投入音乐创作,通过创作让幼儿来体验他们自己对感觉的探索和发现。“在音乐课上应当鼓励幼儿生动、活泼地动起来,尽情体验音乐的没和力量,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哪怕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只要出自于音乐本身的内涵和幼儿自己的内心,都是好事。

参考文献

[1]丁丽霞.分步走,让幼儿爱上音乐游戏[J].新课程(下),2012年12期 [2]李志鸿、王娟.在音乐教学中游戏,在游戏中教学[J].音乐天地,2011年 06期 [3]徐玲.音乐活动角的创设与指导[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2年12期

[4]朱静.浅谈幼儿的音乐活动教学—以《小孔雀》的生成为例[J].生活教育,2012年16期

[5]黄毅凤.音乐游戏“匹诺曹变真人”的三次改进[J].福建教育, 2013年15期 [6]魏旭芹.幼儿园大班音乐教学的几点体会[J].校园歌声,2010年01期 [7]魏莉莉.幼儿音乐偏好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

第四篇:幼儿园幼儿音乐教育目标

铜仁市实验幼儿园幼儿音乐教育目标

前言:由于音乐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决定了幼儿园音乐课的教学方法也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通过我园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选择教学方法要与学科特点相适应,更要依据该学科教学活动的目的和任务。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对孩子进行审美的教育,就是通过一些歌曲、律动、器乐、欣赏和简单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来陶冶孩子的审美情趣,培养孩子审美的能力。

(一)总目标

1.初步感受、欣赏环境、生活和音乐作品的美。2.喜欢参加音乐活动,能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对艺术的敏感性。

3.培养幼儿的音乐素养,发展艺术表现能力。

4.能通过多种感官感受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用不同的形式大胆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

5.在音乐活动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能理解、接纳、欣赏、尊重他人的创作与表现,喜欢欣赏不同表现形式与风格的音乐作品,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二)幼儿音乐领域阶段目标

1.小班上学期(1)歌唱活动。

①喜欢参加歌唱活动。

②尝试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学习听前奏整齐地开始,音域一般在cl~g1。

③尝试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形象和情感。(2)韵律活动。

①愿意参与音乐游戏和有简单舞蹈的活动,尝试随音乐做简单律动。

②尝试感受音乐节奏、旋律的显著变化,并随之变换动作。③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情感和内容。(3)节奏活动。

①愿意玩弄打击乐器,参与集体的演奏活动。

②感受手铃、串铃等打击乐器的音色。

③学习随熟悉的音乐合拍地演奏,能参加两种乐器的齐奏,尝试看指挥开始和结束演奏。

④尝试用乐器演奏表达对音乐的感受。(4)欣赏活动。

①愿意倾听、观赏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形态、声音和运动状态。

②尝试听辨音乐中差异明显的音区高低、力度强弱、速度快慢。感受典型的摇篮曲、进行曲等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

③乐意用自己的体态、嗓音和动作参与欣赏活动。

④尝试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地倾听或观看自己喜欢的音乐舞蹈表演。

2.小班下学期(1)歌唱活动。

①喜欢参加歌唱活动。

②学习用自然的声音歌唱、正确的姿势歌唱,能听前奏整齐地开始,音域一般在cl~g1。

③初步理解和表现歌曲的形象和情感。

④愿意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换部分歌词,体验创造性地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2)韵律活动。

①喜欢参与音乐游戏和舞蹈活动,能随音乐做简单律动。

②能感受音乐节奏、旋律的显著变化,并随之变换动作的力度和速度。

③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进行创造性的表现,体验韵律活动中表达、创造和交流的快乐。(3)节奏活动。

①喜欢玩弄打击乐器,参与集体的演奏活动。

②进一步感受手铃、串铃、碰铃、木鱼等打击乐器的音色,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模仿各种声音感受其变化。

③继续学习随熟悉的音乐合拍地演奏,能参加两至三种乐器的齐奏,学习看指挥开始和结束演奏。

④鼓励幼儿大胆地用乐器演奏表达自已对事物的感受,体验节奏活动的快乐。(4)欣赏活动。

①喜欢倾听、观赏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形态、声音和运动状态。

②能听辨音乐中差异明显的音区高低、力度强弱、速度快慢,感受典型的舞曲、劳动音乐等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

③喜欢用自己的体态、嗓音和动作参与欣赏活动,进行多种方式的创造性表达。

④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地倾听或观看自己喜欢的音乐舞蹈表演。

3.中班上学期(1)歌唱活动。

①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姿势演唱自己喜欢、熟悉的歌曲。会听间奏,音城一般在c1一al。

②初步学习接唱、对唱等演唱形式。

③喜欢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替换歌词并尝试将创编的歌词填入歌曲。(2)韵律活动。

①学习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喜欢参与韵律活动。

②学习用相应的动作表现音乐的内容和情绪,基本能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力度、速度、节拍等。

③引导发现律动中的动作组合规律,初步学习创编韵律动作。

(3)节奏活动。

①喜欢随音乐演奏打击乐器,学习用几种乐器演奏简单的固定节奏型。

②自由探索和尝试几种打击乐器(铃鼓、圆舞板、鼓等)的演奏方法,学习简单的打击乐合奏并保持自己节奏型。

③会集中注意看指挥,在集体中学习保持与音乐、与他人协调一致。

④尝试用乐器、自然物的不同音色、节奏型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对事物的认识。养成爱护乐器的态度和习惯。(4)欣赏活动。

①喜欢倾听、观赏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形态、声音和运动状态。

②学习听辨音乐中差异比较明显的音区高低、力度强弱、速度快慢,进一步感受典型的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

③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乐(歌)曲的特点。学习用多种方式表现音乐作品的感受。

④能在一定的时间内比较集中注意地倾听、观看音乐、舞蹈、戏剧表演。

4.中班下学期(1)歌唱活动。

①能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姿势歌唱,学习用不同的速度、力度、音色变化来演唱。

②乐意独立或与同伴合作演唱,能自然地进行接唱和对唱。

③积极为熟悉、短小、工整的歌曲创编歌词,并尝试将新编 的词替换到歌曲中演唱。(2)韵律活动。

①继续学习随音乐做简单的舞蹈动作,体验参与韵律活动的快乐。

②尝试用眼神或身体动作与同伴、教师进行交流,表现音乐的强弱、快慢和节奏的变化规律。

③鼓励幼儿独立或结伴表演自己熟悉、喜欢或自已创编的韵律与动作组合。激发其大胆表现。(3)节奏活动。

①喜欢随音乐演奏打击乐器,继续学习几种乐器的演奏,学习设计简单的固定节奏型。

②自由探索和尝试几种打击乐器(增加沙球、蛙鸣筒等)的演奏方法,进一步学习简单的打击乐合奏并保持自己的节奏型。

③能对指挥的要求作出积极反应,提高合作意识、演奏水平,并积极尝试做小指挥。

④大胆地用乐器、自然物的不同音色、节奏型表现对音乐.的感受和对事物的认识。进一步养成爱护乐器的态度和习惯。(4)欣赏活动。

①喜欢倾听、观赏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形态、声音和运动状态。

②能听辨音乐中差异比较明显的音区高低、力度强弱、速度快慢,进一步感受典型的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

③进一步感受二拍子和三拍子乐(歌)曲的特点。能用多种方

式创造性地表现自己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④能在一定的时间内集中注意地倾听和观看音乐、舞蹈、戏剧表演。

5.大班上学期(1)歌唱活动。

①积极地参与歌唱活动。

②用自然、饱满的声音歌唱,保持正确的唱歌姿势,会听间奏,音域一般在cl—c2。

③学习领唱、齐唱以及简单的两声部轮唱。学习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较恰当地表现歌曲情感。

④学习基本独立地即兴编、即兴唱。(2)韵律活动。

①初步掌握几种舞蹈的基本语汇和律动的组合形式,积极参与韵律活动。

②基本能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力度、速度、节拍、节奏型、难度等。

③学习用简单的身体动作组合表现音乐的结构及其形象、情感和内容,积极使用动作、表情、体态与人沟通。

④了解一些创编韵律动作组合的规律,积极参与创造性韵律活动。

(3)节奏活动。

①积极参与节奏活动,学习更多乐器(三角铁、双响筒等)的基本演奏方法。

②积极尝试自制乐器,辨别乐器的音色。

③初步体会各种演奏方案中音色、音量、节奏型配臵的表现规律,积极参与尝试集体设计演奏方案。养成对集体和乐器负责的积极情感。

(4)欣赏活动。

①倾听、观赏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形态、声音和运动状态。②进一步深入感受典型的不同类型音乐的特点。

③进一步学习使用多种音乐的、非音乐的表征方式(歌唱、舞蹈、演奏、语言、绘画、制作、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参与欣赏活动,表达自己的感受、体验、想象和创造,提高体验和表现音乐情趣的能力。

④初步养成有情感参与的安静倾听音乐、观赏舞蹈表演的习惯。6.大班下学期(1)歌唱活动。

①积极地参与歌唱活动。

②能用自然、美好的声音歌唱,保持正确的唱歌姿势,会听间奏,音域一般在c1~c2。

③继续学习领唱、齐唱以及简单的两声部轮唱、合唱,能较自如地控制、调节自己的歌声,较恰当地表现歌曲情感。

④基本独立地即兴编、即兴唱。(2)韵律活动。

①进一步掌握几种舞蹈的基本语汇和律动的组合形式,积极参与韵律活动。

②能较准确地随音乐的变化改变动作的力度、速度、节拍、节奏型、难度等。

③学习用身体动作组合表现音乐的结构及其形象、情感和内容,积极、熟练地使用动作、表情、体态与人沟通。

④进一步了解一些创编韵律动作组合的规律,积极参与创造性韵律活动。

(3)节奏活动。

①积极参与节奏活动,学习更多乐器(钹、锣等)的基本演奏方法。

②主动参与自制乐器,辨别乐器的音色。

③进一步体会各种演奏方案中音色、音量、节奏型配臵的表现规律,积极参与,集体设计演奏方案。进一步养成对集体和乐器负责的积极情感。

(4)欣赏活动。

①倾听、观赏周围环境中各种事物的形态、声音和运动状态。②进一步深入感受进行曲、舞曲、摇篮曲、劳动音乐的特点。③能够大胆地运用多种音乐的、非音乐的表征方式(歌唱、舞蹈、演奏、语言、绘画、制作、构造、戏剧表演、角色游戏等)参与欣赏活动,表达自已的感受、体验、想象和创造,提高体验和表现音乐情趣的能力。

④养成有情感参与的安静倾听音乐、观赏舞蹈表演的习惯。

铜仁市实验幼儿园保教处

2011年制

铜仁市实验幼儿园 幼 儿 音 乐

教 育 目 标

铜仁市实验幼儿园保教处

第五篇:幼儿园幼儿音乐教育总结

幼儿园音乐教育与幼儿发展

音乐教育是眉宇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的目的就是挖掘和发展人自身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涕泣幼儿园的音乐活动,我们便会象棋那些音乐形象鲜明旋律优美,节奏分明、又富有通衢的乐曲,如《高人和矮人》中高人的形象和矮人的形象,《五指歌。中的无个任务形象等等,我们常用音乐形象来对孩子进行教育;当孩子认真地排成一列听音乐开火车时,当孩子投入地表演大灰狼走路时,当孩子正用童声唱着“世上只有妈妈时”,我们有否深入考虑过,幼儿音乐教育对于幼儿的发展,究竟有什么样的意义? 在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内容包括歌曲韵律活动,乐器演奏,欣赏等四大类型。在我们那到一个音乐教育教材时,首先要确定它是属于哪个类型。如果是歌曲,就要求教师在组织各项音乐活动中注意培养儿童对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及不容音色的感受力,如果是韵律活动,就要求教师注意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旋律、节奏、力度、强度及表演力……总之,不管是哪个类型,教都需要考虑到幼儿对音乐感发展的要求,还应考虑到幼儿在认知、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由此,我们可以意识到,学唱一首歌曲或学一个韵律表演,对幼儿来说并不是简单的听听。唱唱、跳跳,而是在多方面接受熏陶和教育,幼儿正是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过程中成长着。幼儿园音乐教育对幼儿的发展的促进作用,已远远超过我们已有的认识程度。

一、音乐教育与幼儿的情感发展

音乐是儿童生活的灵魂,大凡健康的儿童生来就喜欢音乐,婴幼儿对音乐具有一种本能的反应。丰富的音响、鲜明的节奏、动听的音调会使他们情绪激动,表情愉快。音乐在时间中流动、运动的形态,不断地产生着新的变化,其音响对感官具有强烈的刺激作用。特别是音乐的节奏,间接地影响到血液循环,呼吸甚至内分泌,和人的心理更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也是最善于表达、激发情感的艺术,它可以使幼儿兴奋,也可以使幼儿镇静,消除紧张心情,获得情感的平衡,通过广泛的接触表现不同的情感内容的音乐,幼儿的情感世界将逐渐变的丰富、充实。音乐可以带给人快乐,并将幼儿引发对世间一切的兴趣。

二、音乐教育与幼儿的智力发展

音乐作为一种转瞬即逝的时间艺术,要求幼儿保持注意力的稳定,习惯于跟随音乐的运动和变化,以便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形成对乐曲的整体感受。音乐欣赏和演奏还要求儿童具有一定的注意力分配能力。在演唱中,既要控制自己的发声,使自己和音高、节奏和自己的声部协调统一,还要注意倾听其他的声部,注意指挥的手势和要求;由此可见,音乐可以训练儿童的注意力,促进幼儿发展,幼儿学习音乐不需要先认识文字符号,而是通过感知觉,对于音高、节奏、力度、音色等的辨别力,对于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都会提高幼儿听觉的敏觉性、选择性和对音乐的整体感受性。音乐的学习不仅市耳朵和手指的事情,它还会引起全身官能的反应,伴随着律动、舞蹈、乐器进行的歌唱或表演活动,要求幼儿的耳、眼、脑、四肢协调作用,可以培养幼儿的敏锐感觉,提高大脑反应的灵活性。研究表明,让幼儿学一种乐器,对开发幼儿一般的认识能力大有益处。有人指出,凡学乐器的儿童,上小学后动作灵敏、思维敏捷,学习成绩优良。这说明学习操作乐器的技能与一般认知心理的发展之间有很密切的关系。如果与脑的发展相联系,乐器的操作很可能更有助于左右脑的平衡发展。音乐艺术和其他艺术一样,具有形象性的特征,但音乐中最重要的乐音又是看不见、莫不着的,其高低与时值的长短、音乐的开始和结束、时间和空间的关系等等,因此,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幼儿的直觉、分析、想象、创造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音乐教育与社会性的发展 艺术活动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开拓人的交流手段,使人们得到更多的心与心的沟通。音乐内在的节拍、节奏,合奏中声部的安排、律动、舞蹈中的动作的编排,音乐游戏规则等等,都使幼儿在一种愉快的“不强迫”的形式中,养成自愿遵守规则的习惯,培养了自律、自我激励。也正是在这些 活动中,幼儿体验到集体创造的愉快,学习与他人非词语的交流,默契合作,学会理解、接纳、欣赏他人。音乐教育不仅能培养和提高幼儿的音乐能力,增强幼儿的审美能力,幼儿能够在音乐活动中通过感受美,体验美,表现美而逐步获得身心发展的和谐美,并的得以健康成长。幼儿只有学会认识音乐、驾权音乐、学会寻找体验音乐的美,才能进入音乐的天地,并借助音乐获得积极的人生经验,全面、健康地发展。

语言与音乐巧妙结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热情

《拔萝卜》是一个歌表演活动,它主要是让幼儿倾听歌曲旋律和内容,感受生动有趣的音乐形象,尝试创编歌曲中各角色的动作。为了使幼儿更能理解音乐作品,在活动进行前我做了如下的知识经验准备:1.考虑到小班幼儿对一首音乐的兴趣大多是由于具体情境、材料引发的,所在事先在图书区角中我就投放了《拔萝卜》这本书意在让幼儿引发对这个内容的兴趣。并利用午间谈话时间给孩子们讲了《拔萝卜》这个故事。讲完后又一起讨论了故事中谁先拔萝卜,接着谁来了,然后又是谁,谁后面又是谁,最后是谁的人物出场顺序,使幼儿对故事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讲故事时,我发现幼儿对象声词“哎呦呦”很感兴趣。讲完这个故事后我观察到有这样的一幕:文杰小朋友在午睡时脱下鞋子后,也提着鞋子念到“哎呦呦,哎呦呦”。看到这个现象我很欣喜,欣喜到他把故事进行了仿编并表演。

2.《拔萝卜》的音乐版本有很多,人物出场的顺序也有很多种,所以我在网上尽量选择歌曲节奏较慢,歌词清晰,旋律优美的音乐且与故事人物出场顺序一样的版本进行教学活动。另外在物质准备上,我分别做了老爷爷、老奶奶、小姑娘、小狗、小花猫、小老鼠的头饰各一份。做好了这两项准备活动后,活动就正式开始了。我采取了先不听音乐用表演的形式将歌词贯穿在活动中进行表演,并请幼儿想象拔萝卜、请别人帮助等动作。教师在这过程中第一段哼唱,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师幼共同哼唱的形式,边哼唱边表演。随后再和幼儿边听音乐边表演。可是在接下来的环节时出现了一个问题:孩子们积极性很高,每个人物角色只有一个,而且一遍音乐就有两分多种,15分钟一会儿就要到了,考虑到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是这么高涨我就又请了几组进行表演,15分钟的课整整上了半个小时。可还是出现了很多幼儿表演不到的现象,沮丧出现在了孩子们的脸上。

课后仔细回想进行这个活动的前前后后,我体会最深的就是孩子们对音乐、对表演的热情。虽然这个活动整整进行了半个小时,但在这半个小时中,孩子们的热情始终是非常高涨的。在进行这个活动前我就进行了这样的思考:如何让幼儿对一个完全陌生的音乐作品感兴趣呢?我觉得最直接的办法就是语言描述。特别是对小班幼儿来说,语言描述更加的直观、清晰,可以有效地增进幼儿对音乐的理解和对音乐作品情感的体验。歌曲《拔萝卜》,对孩子们来说很陌生,但我通过讲述故事《拔萝卜》,使音乐与文学互相渗透,有机结合,使音乐具体形象化,有效地增进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幼儿对这种音乐欣赏方式非常喜爱,因为这种方式符合幼儿的思维、认知发展水平,符合幼儿的心理。但活动中还是出现了不能满足于幼儿兴趣的现象,我想如果我多准备几份人物的头像,采取分组进行表演的话,一定能满足更多孩子们对于表演的欲望。

浅谈音乐活动中兴趣的培养

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达尔文曾说过;“就我记得,在学校期间的性格来说,其中对我后来发生影响的,就是我有强烈而多样的兴趣,沉溺于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深入了解任何复杂的问题和事物。”可见,兴趣对学习是很重要的,幼儿对音乐有兴趣,这是提高音乐教学质量的重要的心理因素。那么,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呢?

一、根据不同年龄幼儿的心理特点

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法 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如在给中班幼儿上音乐活动“走路”时,可用儿歌朗读和打击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鸭走路的声音,让幼儿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节奏。又如在“打电话”这一活动中,可运用扮演角色的形式,来引发幼儿学习齐唱、分组唱的歌唱方法,让部分幼儿当打电话的娃娃,另一部分幼儿当接电话的娃娃,配上道具“电话”,幼儿便在感兴趣的氛围中学会了此种歌唱方法。

二.设计好教学语,增添音乐的特有情趣

1、活动组织的音乐教学语,是指在音乐活动中点缀性的音乐语言,如活动前后师幼问好等常规,就可用音乐的形式来表现,放一段欢快的音乐让幼儿做律动,表示音乐活动开始了,既可突出音乐活动的特点,又可激发幼儿的兴趣,还可间接传授知识。

2、节奏语,即用拍击身体动作来表示,用在活动中,可以使幼儿感受音乐速度、力度等,培养幼儿节奏感,这对歌曲进行打击乐可发挥较大的作用,如在打击乐活动“瑶族舞曲”中主要节奏型是X XX,变化节奏是XX,XX,结束句的加强节奏为XX,教师可分别编上拍腿、拍肩、和碰手指的动作,以拍手代表共同演奏的节奏。

3、手势语,即用老师的手势代替语言,它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在小班音乐活动中可结合所演唱的有鲜明形象的动物歌曲,通过手势形象地模仿出各种动物姿态,便能很好地把幼儿的情绪激发起来,特别在指挥分合唱和打击乐时,通过手势可更加容易和直接地向幼儿及时传递和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以入歌曲的内涵,因此,简明的手势(包括指挥)能启迪、激发小朋友的情感,使其节奏统一、速度统一,从而引起老师和小朋友间的情感共鸣。

4、体态语,体态语通过教师的动作表情传递给小朋友,能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应,一般来讲,主要是眼睛和脸部的各种神态和表情,它以无声的语言向幼儿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炯炯有神的坚定的目光和洋溢欢欣的笑脸,能使幼儿情绪激昂,精力倍增,如在欣赏歌曲《狮王进行曲》时,教师明亮有神的目光和神采飞扬的姿态,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儿,使他们充分感受狮王的神态,《摇篮曲》等较为柔和和抒****彩较浓的歌曲,教师应注意运用亲切、自然的眼神和表情来教唱,便能把幼儿的情感带入如 诗如画般温柔的意境中去。又如唱《大公鸡》《郊游》等轻快活泼的歌曲时,教师用充满稚气天真的笑脸和眼神,就更能激发小朋友的内在情感,并且能和老师的情感相融合,有表情地去进行唱歌和随着音乐节奏去进行律动表演,这样便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注重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来自我表达和表现

幼儿教育的全部艺术就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只有当幼儿需要的时候,教师的给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老师往往忽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过分的注重技巧训练。如在学律动时,老师一遍又一遍教舞蹈动作,幼儿机械地重复学,使本来很好的音乐活动变成枯燥无味的动作训练,幼儿的兴趣随着一遍一遍的“不对”声递减,其实,在教学中,只要充分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自编、自创中探索,产生动力和自信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得到了发展。总之,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溶入深厚的感情,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激发幼儿的美感,让他们喜爱音乐溶入音乐,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以音乐的形式开发幼儿的右脑

科学地开发幼儿的右脑,不仅能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的发展,从幼儿喜欢的音乐入手,逐步地开发幼儿的右脑,效果很明显,整个过程我是这样做的:

一、利用中班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逐步感受美的能力。在幼儿游戏及日常生活中,给他们播放一些喜欢的,旋律优美动听的世界名曲,如《天鹅湖》、《狮王进行曲》等,这些乐曲的形式内容符合幼儿的欣赏水平,幼儿也能理解,通过一首首优美的乐曲,把幼儿带入美好的想象世界。最初,我们将音乐用恰当的、幼儿能够理解的语言、图片讲述给他们听,如《梁祝》,逐渐地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幼儿在听乐曲时,也可以把自己的感受用简练的语言讲述出来,有的幼儿情不自禁地随着乐曲跳起了舞,虽然有的幼儿的舞姿不是很优美,动作还很稚嫩,但都是幼儿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这也是培养幼儿理解接受美的最好阶段。

二、通过扮演角色,培养幼儿初步的音乐听觉能力。音乐的听觉能力,它包括辨别音乐的长短、强弱等,我们针对中班幼儿的心理特点,让幼儿充分运用感官感知事物,调动他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认识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全音符时,让幼儿扮演小动物走路的样子。大象走路的时候很慢所以它就是全音符、小兔子代表四分音符、小鸭子代表二分音符,并用打击乐器代表小动物走路的声音。让幼儿知道音符之间有长、短之分,然后把各种小动物卡片放在活动区内,有机的与 活动区相联系,这样幼儿在学习中,不但加深了对音乐语言的理解,而且还认识了很多乐器的名称,掌握了如何正确使用打击乐器的方法。

三、为幼儿选好音乐素材,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了提高幼儿的欣赏能力,在选择音乐欣赏素材时,我们多选择了一些旋律优美节奏鲜明,具有一定风格的音乐,我们采用启发、引导的方式,如:《乡村姑娘》这段音乐就很有特点,我们启发幼儿讲述自己的感受,有的幼儿说:好象小动物在走路,还有的说:好象有小人在找宝藏等。不仅培养了幼儿的想象力同时也挖掘出幼儿的创造能力。同时我们在选择素材的时候,还选择了一些有强烈对比度的音乐供幼儿欣赏,例如:《动物狂欢节》乐曲里有好几种乐器,第一段用长号演奏,旋律比较低沉,幼儿听完后联想到大象、老虎、熊、狮子等很笨重的动物,第二段乐曲由笛子、散铃等乐器来演奏,旋律优美、节奏明快,幼儿听完后联想出猴子、小鹿、小兔子等一些灵活的动物。可见,音乐欣赏活动对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音乐教学活动,不仅仅培养了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而且开发了他们的智力,在愉快、轻松的氛围内学到了知识,达到了我们的目标,使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今后,在音乐教学上我们将会继续努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上。

为幼儿插上音乐灵性的翅膀 ——注重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

在重视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越来越多的幼儿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开发孩子的智力、陶冶孩子的情操、激发孩子的自信、锻炼孩子的意志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通过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来教育孩子,发展孩子,使之健康、和谐、全面地成长。

音乐是一门艺术,有它特殊的艺术表现手段,是构成人类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很早就发现音乐教育活动对幼儿的发展的起着重要的作用。他说:幼稚园应该是有音乐的环境,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发展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技能。需引导幼儿在艺术的环境中,有兴趣的与环境发生互动,充分激发其主动性、积极性,才能更好的培养和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理解、体验和表现的能力。兴趣是什么?通常兴趣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那如何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呢?

一、根据幼儿年龄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

兴趣是幼儿学习音乐的原动力,幼儿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积极、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首先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紧密联系幼儿的生活实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具有鲜明特点,易被幼儿接受的乐曲,在不同场合出现不同音乐,能有效激发幼儿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方法力求生动、新颖。如运动时选择热烈的迪斯科;游戏时则选用活泼的钢琴曲……动人的旋律,明快的节奏促使幼儿跃跃欲试,参与活动的兴致顿然提高。如果教师生硬地要求幼儿唱一些晦涩难懂的歌曲,幼儿根本无法理解这些内容,也就无法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幼儿天真可爱、活泼好动,没有较好的自控能力,所以首先要运用动静交替,情景交融等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让幼儿在动、听、看、辨、唱的趣味实践中寻找音乐、感受音乐、理解音乐、鉴赏音乐、表现音乐。

如在给中班幼儿上音乐活动“走路”时,可用儿歌朗读和打击出象征小兔、小鹿、小鸭走路的声音,让幼儿很快掌握了切分音的基本节奏。又如在“恭喜恭喜”这一活动中,可让幼儿随着歌曲的节奏做动作,部分幼儿给另一部分幼儿拜年,配上一些过年用的鞭炮、灯笼等等,幼儿便在感兴趣的氛围中学会了此种歌唱方法。

二、提供欣赏的机会,培养幼儿倾听音乐的兴趣。

幼儿年龄小,接受能力却很强,可以说,每个幼儿都有一双音乐的耳朵。灵敏的听觉是感知音乐的前提,教师一定要让孩子从听觉入手,让孩子多听,自己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因此,运用各种有趣的音乐手段来激发幼儿听音乐的愿望,引起幼儿听音乐的兴趣,培养幼儿听的习惯,从而分辨出音乐中的细微差别。可以要为孩子创设了一个欣赏天地,尽量让孩子多接触音乐,通过多种渠道,如教师的演奏演唱,录音机磁带、VCD、电脑等让孩子欣赏、倾听悠扬的歌曲,优美的旋律,在每个孩子的脑海中结合成一幅幅动人的画面,把孩子带入诗一般的意境中,使他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同时,我还恰当利用一些空余的时间,如每天早晨孩子们陆续来幼儿园时、午睡以前、进餐、离园等时间播放音乐,让孩子生活在音乐中,使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从中诱发孩子倾听音乐的兴趣。孩子们耳濡目染地接近音乐,熟悉音乐,从而喜欢音乐、体会音乐,音乐的种子埋在了孩子们的心里。现在孩子们无论在什么场合,只要一听到音乐他们都会侧耳倾听,自得其乐。

三、运用多种感官语言,增添音乐活动特有的情趣。

1、手势:即用老师的手势代替语言,它可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如在小班音乐活动中可结合所演唱的有鲜明形象的动物歌曲,通过手势形象地模仿出各种动物姿态,便能很好地把幼儿的情绪激发起来,特别在指挥分合唱和打击乐时,通过手势可更加容易和直接地向幼儿及时传递和表达出内心的情感以入歌曲的内涵,因此,简明的手势(包括指挥)能启迪、激发小朋友的情感,使其节奏统一、速度统一,从而引起老师和小朋友间的情感共鸣。

2、体态:体态语通过教师的动作表情传递给小朋友,能起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应,一般来讲,主要是眼睛和脸部的各种神态和表情,它以无声的语言向幼儿表露和传递内心的情感。炯炯有神的坚定的目光和洋溢欢欣的笑脸,能使幼儿情绪激昂,精力倍增,如在欣赏歌曲《狮王进行曲》时,教师明亮有神的目光和神采飞扬的姿态,可以很快地感染幼儿,使他们充分感受狮王的神态,《摇篮曲》等较为柔和和抒****彩较浓的歌曲,教师应注意运用亲切、自然的眼神和表情来教唱,便能把幼儿的情感带入如诗如画般温柔的意境中去。

又如唱《金蛇狂舞》《新年带着幸福来》等轻快活泼的歌曲时,教师用充满稚气天真的笑脸和眼神,就更能激发小朋友的内在情感,并且能和老师的情感相融合,有表情地去进行唱歌和随着音乐节奏去进行律动表演,这样便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充满魅力的环境布置,激发幼儿学唱歌的兴趣。

秋天到了,活动室都换上了秋天的主题墙饰,教室里挂满了片片金黄色的树叶,墙面贴上了孩子们的树叶贴画。于是,就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新授了歌曲《小树叶》,在活动中孩子们纷纷地不由自主转头去看他们喜欢的“树叶”,这时我就抓住时机引导他们在挂满树叶的墙饰下学唱歌,在唱歌时,孩子们的情趣高涨,兴趣十足,不一会就学会了歌曲,这时孩子们在熟悉歌曲的基础上不由自主的为歌曲自编动作,并把树叶飘落的动作编了进来,还一边唱一边做小树叶飘下的动作,个个动作优美,兴高采烈。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歌词,趣味盎然地学会了新歌。还自编了这个歌曲的动作,为在表演区域活动做好了准备。孩子们在充满魅力的墙饰中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了歌曲之美,感受到了唱歌的乐趣,并用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在丰富多样的音乐天地中,激发幼儿爱歌曲的乐趣

五、给幼儿自我表现和表达的机会

幼儿教育的全部艺术就在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调动幼儿主动求知的积极性,只有当幼儿需要的时候,教师的给予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老师往往忽视幼儿的主动性、积极性,没有给他们充分自由的活动空间,过分的注重技巧训练。如在学律动时,老师一遍又一遍教舞蹈动作,幼儿机械地重复学,使本来很好的音乐活动变成枯燥无味的动作训练,幼儿的兴趣随着一遍一遍的“不对”声递减,其实,在教学中,只要充分调动幼儿的表现欲望,让他们在自编、自创中探索,产生动力和自信感,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就得到了发展。

音乐是孩子离不开的伙伴,孩子的发展需要音乐,音乐可以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音乐环境,是为孩子的音乐潜能开发奠定良好基础。能让孩子的生活充满音乐,提高孩子的音乐智能。能使孩子在浓厚的音乐艺术中,一点点,一滴滴地听懂音乐,理解音乐,表演音乐。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实施自主学习,要坚持从培养幼儿兴趣出发,精选一些妙趣横生、有趣味的教法,让幼儿多听多唱,放手让幼儿在音乐的环境中学习音乐、理解音乐、感悟音乐、表现音乐。真正给幼儿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锻炼的机会,一个成功的体验。让幼儿由教育教学的“被动角色”跃为“主动角色”,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

达尔克洛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情感过程”。我们要不断提高幼儿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溶入深厚的感情,通过音乐的艺术形象激发幼儿的美感,让他们喜爱音乐溶入音乐,让我们共同探索,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特有功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

做幼儿喜欢的音乐活动的“引导者”

论文提要:《纲要》指出:我们要引导、支持、鼓励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注重幼儿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积极地丰富幼儿的音乐经验和审美情趣,提供幼儿自主表达的音乐空间,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技能和能力,让幼儿真正成为了音乐活动的主人。艺术教育是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鲜明的人文性、综合性、创造性,对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有着特殊的功效。《纲要》明确指出要让幼儿“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艺术表现活动。”这就肯定了艺术在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中的作用。而音乐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音乐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幼儿潜在的音乐素质和能力,塑造幼儿活泼开朗的个性,促进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开展音乐活动时,我根据幼儿心理发展和年龄特点,从他们喜欢的音乐入手,注重幼儿的感受、体验和情感表达方式,让幼儿成为音乐活动的主人。

一、注重创设美好的音乐环境。

幼儿的音乐行为深受周围环境的影响,《纲要》要求:音乐活动要面向全体幼儿,让幼儿能感受并喜欢环境、生活中的美,得到美的熏陶。因此,我注重创设条件让幼儿生活在音乐的天地里。清晨,幼儿园的喇叭里就会准时响起美妙、悦耳、多样的音乐,结构完整、形象鲜明的外国音乐,优美、抒情的中国民乐,活泼愉快的儿童音乐┄┄好听的音乐,伴着幼儿愉快、轻松地踏入幼儿园,带给幼儿好心情,开始一天的生活、学习。一日活动的课间、晨锻、就餐、起床等环节,我会为幼儿播放一些适时、适宜的音乐。如:轻松、活泼的课间音乐;欢快、愉悦的晨锻音乐;悠扬、安静的就餐音乐;抒情、催眠的午睡音乐;活泼向上的起床音乐,带给幼儿丰富的音乐感受,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音乐欣赏能力,让幼儿在美妙的音乐中心情愉快、思维活跃。

二、激发幼儿喜欢音乐的情感

教学活动是音乐教育的载体,能丰富幼儿的音乐感性经验和审美情趣,激发他们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情趣,提高幼儿的音乐表现技能和能力。以往的音乐活动,我习惯采用“示范—模仿”的教育模式,重在灌输技能,干预束缚了幼儿的双手和大脑,禁锢了幼儿的思想情感,幼儿普遍缺乏童稚的审美直觉更谈不上喜爱音乐活动。《纲要》的学习,使我转变了教育观念,学会运用启发式等方法引导幼儿参加音乐 活动,注重幼儿在音乐活动中的感受和体验,提供幼儿自由表现的机会,充分调动幼儿的情感。活泼愉快的音乐教学活动,让幼儿感受并喜爱了音乐,更让有音乐天赋的幼儿发展了音乐潜能。如:小班音乐活动《我是解放军》,我引导幼儿通过说、唱、做了解可爱、尊敬的解放军,激发幼儿热爱解放军的情感,并提供小解放军的服装及玩具木枪,让幼儿学做解放军,通过一个教学活动,使全班幼儿更加热爱解放军,只要一听到《我是解放军》的音乐就会情不自禁地又唱又表演解放军。

三、尊重幼儿的音乐感受与表现 《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的,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因此,给幼儿一个自由宽松的艺术表现环境,赞同幼儿尚处于萌芽状态的艺术欲望和动机,能使幼儿出现更多的闪光点。

1.欣赏幼儿。每个幼儿都有自己发展的步调,有自己处理事情的策略,但得到了教师的尊重和欣赏,幼儿就愿意拓展自己的空间,发挥自己的潜能。如:课间时幼儿听到活泼、欢快的乐曲,会用各自不同的形式了表现音乐,有的 幼儿翩翩起舞;有的幼儿找同伴随乐游戏;有的幼儿欢快哼唱;有的幼儿做忠实的观众;有的幼儿为同伴拍手鼓掌。我充满喜爱地欣赏幼儿,有时也与幼儿一起快乐。我的参与与赞同,幼儿的劲头更足,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想象。

2.鼓励幼儿。音乐活动中,我始终支持、鼓励幼儿音乐表现。因为,幼儿都有自己的特点,他们的生活经验各不相同,对音乐的理解与感受也是不同的。如:欣赏《狮王进行曲》前奏时,幼儿凭自己的感觉去理解音乐,有的讲乌云来了,大风呼呼地叫,要下雨了;有的说凶狠的老虎欺负小动物;有的说大灰狼在想坏主意等等,我尊重幼儿的想法与创造,充分肯定了幼儿独特的感受。

四、分享幼儿音乐创造的乐趣。就如《纲要》中所说的那样我们要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和接纳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放手让幼儿去想象和创造,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有表现的自由,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大胆地表达,尽情地抒发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如学习歌曲《柳树姑娘》时,请幼儿说说怎样唱演歌曲,有的幼儿说用优美的声音演唱,因为柳树在春风中摇摆好象在跳舞;有的幼儿说柳树在温暖的阳光下发芽成长很快乐要活泼愉快地演唱……我觉得只要给幼儿空间,他们也会象柳树一样茁壮成长。小班幼儿学习歌曲《我是解放军》 时,我引导幼儿根据有力、雄壮的音乐,创编解放军神气的样子时,有的幼儿向解放军一样雄赳赳地走路;有的幼儿庄严地敬礼;有的幼儿象手握钢枪站岗放哨的战士……虽然他们的动作不一,但都能把解放军的形象通过自己的经验、想法去表现,发挥得淋漓尽致。另外,我在班里创设了一个表演区,提供幼儿喜欢的音乐、道具,让幼儿与同伴一起表演,既满足了幼儿的需要、兴趣,又给幼儿提供了音乐表现的舞台,促进幼儿音乐的技能和能力的提高。我积极地引导、支持、鼓励幼儿参加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音乐经验和审美情趣,提高了幼儿音乐表现技能和能力,培养了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增强了幼儿的自信心和成功感,而且发展了幼儿的创造力,更明显的是幼儿真正成为了音乐活动的主人。

对音乐教材的正确解读

同样的一个音乐活动,Z和S两位教师分别选择在中班和小班幼儿执教,我们感受到了两位教师不同的教学风格。如Z老师用她动听的琴声调动起孩子们的情绪及学唱歌曲的积极性。S老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深深吸引着小班的孩子。

在教学中,她们能够根据班级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各有重点和特点。其中Z老师在处理教材时,重点让幼儿感受歌曲中的说唱环节,发现和感知音乐的有趣;同时学习休止符的演绎方式,并通过拍手、跺脚等用肢体动作来表现音乐。S老师选择在小班幼儿中进行执教,由于歌曲里面歌词重复、递增,完整演唱歌曲比较长,她就把这个教学活动的重点落在,学唱第一段的念白加第一段的歌曲部分,并重点感知歌曲中的休止部分,这样的处理更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

建议S老师在教学的结尾处,可以引出让幼儿完整欣赏乐曲,并告诉幼儿在下次教学活动中继续学一学,保持对活动的兴趣。两位老师在组织幼儿游戏的时候,毛巾的落点应该在耳朵、脖子和眼睛,因为它在跟耳朵、脖子和眼睛做游戏(亲亲嘴),同时也在提醒幼儿洗脸时别忘了擦耳朵、脖子和眼睛。

小毛巾是幼儿生活中所接触和熟悉的,歌曲采用念白和演唱相结合的方法,在重复、轻快、节奏鲜明的旋律声中,激发幼儿想听、想唱、想动,重点感知歌曲中的休止符。我自己设计的歌曲《小毛巾》,觉得比较适合中班孩子教学,听了S老师的小班教学活动,觉得小班也适合,关键看老师如何处理教材、设定教学目标和设计教学活动。

听了两位老师的教学活动,感触最深的是:教材的分析、处理和把握很重要。这个教材很好,很吸引孩子,在教学的一开始要让幼儿静静地感知、欣赏歌曲,发现其中的休止符、间奏、念白等,再通过图谱、游戏等形式来加深对节奏的掌握,并让幼儿感知其中蕴含的教育意义。

教案的设计只是处于一种理想状态,只有尝试和实践,才会有更多的感悟。因此,一定要尝试和实践,并及时反思,才会有更多的收获。感谢两位老师给我们带来了这两堂音乐活动的展示。

下载论幼儿音乐游戏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整合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幼儿音乐游戏与幼儿园音乐教育的整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音乐教育》

    关于幼儿园音乐活动设置的调查与探讨 【摘要】在幼儿园教学中,艺术课程是幼儿相对喜欢的部分,尤其是音乐活动。音乐活动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音乐表现的能力是在大胆表......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形式[本站推荐]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形式 摘 要: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不仅包括唱、跳、演奏,它的手段应该趋于综合,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使幼儿在游戏化的活动中真正得......

    【二园】浅谈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

    浅谈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 单位:龙山县第一幼儿园 姓名:姜琪琦 联系方式:*** 【摘要】 幼儿思维活跃,将游戏渗透于幼儿音乐教育中,加强了他们的品德教育,更能促进幼儿身心......

    论幼儿园音乐教育新认识

    论幼儿园音乐教育新认识 (张家口市桥西区民族幼儿园贾薇 邮编:075000) [内容摘要]音乐作为人类的精神产品,它表达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各种感受、观念和情绪,它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

    论角色游戏与幼儿生活5

    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论角色游戏与幼儿生活 姓名:卞玲 指导教师:李晓华 专业:学前教育 年级:0903 层次:专升本 学习中心:无锡教育中心 完成时间:2011年 9月 22日 北京师范大学......

    幼儿音乐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探究

    幼儿音乐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探究 幼儿音乐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探究 单秀丽 (徐州开发区第一幼儿园,江苏徐州221001)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幼儿园音乐游戏

    快乐的小面条 活动目标:1、在了解煮面条的基础上,发挥想像,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表现。 2、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明显的节奏变化,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大胆运用......

    幼儿音乐教育心得

    幼儿音乐教育心得 作者林子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没有早期音乐教育,干什么我都会一事无成”。贝多芬也曾说过“音乐是比一切智慧,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