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效课堂重在高效,未来教育关乎未来
高效课堂重在高效,未来教育关乎未来
——赴枣庄听课心得
4月14日,我跟随颜主任和几位语文教师一起去枣庄参加了名为“未来教育”的“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此次活动的内容有名师课堂教学,专家专题讲座。通过这两天的学习,让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下面我就在活动中领悟到的东西谈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扎扎实实提高语文能力,教给学生语文学习的本领。在新课程标准试验的十年里,语文教学一直浮于空中,公开课太花哨,不够实在,常态课乏味、枯燥。扼杀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学生的语文能力没有得到很好的培养。新课程标准修订稿颁布以后,众多语文教师走出迷茫,找到语文教学方向,几位名师的课堂教学展示和专题讲座,更是让我们明白了语文应该教什么,怎样教。
王文丽老师的课《迎接绿色》教学非常严谨,环环相套,丝丝入扣,目的明确,利用情境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能力。韩军老师在教学《匆匆》一课时,入情入境,引人入胜。他们的课堂并没有波澜起伏,高潮迭起,但他们都在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思,指导学生理解品味、积累语言文字,把语文课上出了语文味。韩军老师每节课用三分钟让学生背诵课文经典句段,王文丽老师每节课有十分钟在进行语文演练。学生在课上学到了知识,提高了能力,这才是语文课。
其次,用好教材,发展学生。魏星老师教学《石灰吟》《墨梅》两首古诗时主要运用对比、联想、对话对古诗进行品读、吟诵和赏读。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仅仅学到了两首古诗,还自己创作古诗,不少学生的作品引得与会老师掌声不断,频频点头。这就是名师的教学艺术,学生在这样一堂课上得到了真正的发展。王文丽老师还告诉我们,不同学段诗歌教学的要求是不同的,低年级要求认字、写字、读诗、背诗训练学生“这些字和以前学过的字能组成那些词。”中年级要求背诵古诗、默写古诗、用自己的话说诗的意思。高年级要求收集诗歌、诗歌分类、欣赏、创作诗歌。所以我们要辩证看问题,不能“拿来主义”人家怎么教,咱就怎么教。
第三、选对角度,提高教学效率。《新课标修订版》指出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所以,拿到一篇课文,你要先问自己,我要用这篇课文训练学生哪方面的能力,教给学生哪些新知识,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成了满堂灌,教学效率差。
总的来说,这次外出听课学习,它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给我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想我是应该阅读更多的书,更努力地钻研教学这门学问了。
第二篇:高效课堂重在高效1
晋中市太谷二中校长 赵万科:课改重在改课
曾经的太谷二中,身处困境、步履维艰。困则思变!于是,我们二中人“在困境中奋起,在逆境中赶超”,本着“师生共同发展”的办学方针,勇于探索有效教学的路子,终于实现了一个跨越式的发展!
“三·五·三”学导型思辨课堂:
为探索轻负担、高质量、低耗时、高效益的课堂教学模式,特聘请中央教科所韩立福博士等专家上门培训授业指点,实践性地提出了“依标施教,以学定教,先学后导,问题评价”的有效教学理念,构建了“三·五·三”学导型思辨课堂教学模式,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学生学习方式。我校“三·五·三”学导型思辨课堂教学模式,在学生行动上突出如何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在教师行动上突出如何引导、指导学生研究学习。
“三•五•三”学导型思辨课堂教学模式的第一个“三”为课堂的三种课型,即“问题生成学导课”、“问题展示解决课”、“问题拓展提升课”。“五”为三种课型中课堂教学的五个环节,即“情境设置”、“自主合作”、“展示交流”、“师生互导”、“拓展提升”。第二个“三”为支撑三种课型的三个评价单,即“问题生成—评价单”、“ 问题解决—评价单”、“问题拓展—评价单”。
“问题生成学导课”五环节
第一环节:情境引导,激发欲望(2分钟)
第二环节:自主学习,结构预习(20分钟)
采取六动预习法(查、划、写、记、练、思),进行结构化预习。
第三环节:问题发现,小组评价(5分钟)
第四环节:组内展示,合作探究(10分钟)
第五环节:归纳共性,生成问题(3分钟)
本课型的核心要素是——充分预习。
“问题展示解决课”五环节
第一环节:问题引领,合作学习(2分钟)
第二环节:小组展示,生生质疑(25分钟)
遵循“展、思、论、评、演、记”六原则。
第三环节:师生质疑,拓展延伸(5分钟)
第四环节:问题训练,评价指导(10分钟)
第五环节:归纳总结,知识升华(5分钟)
“问题拓展提升课”五环节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提出问题(5分钟)
第二环节:小组拓展,总结归纳(5分钟)
遵循拓展的“忆、练、思、展、论、提”六原则。
第三环节:问题训练,合作评价(15分钟)
第四环节:关键问题,师生共探(10分钟)
第五环节:归纳总结,体验成功(5分钟)
这三种课型之间紧密联系,以螺旋式动态相互支撑。五个环节之间相互促进,三个评价单相辅相成,他们彼此之间融为一体,相互交错,相互联系,共同作用于课堂使课堂成为师生之间思维共振、情感共鸣、个性共扬的活动场所。
为了能让“三·五·三”学导型思辨课堂有效实施,特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工作:
一、抓有效教研,反思提升
课堂教学改革刚刚起步,还存在着好多问题:比如:1.“三·五·三” 学导型思辨课堂中三个评价单中三个评价单的容量与时间比例的研究。2.如何有效先学、有效后导、有效生成问题、有效评价。3.学生展示方式的多样化与有效性的思考。真诚地希望教育界的同仁们能给我们指点迷津。这些问题更值得我们不断地反思,因此我们在教研上做了一系列工作:
1.有效教研,探索思辨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基于“三·五·三”学导型有效教学课堂的推广,我们又推出了“有效教研”的教研模式。
首先是确定教研目标、教研主题:目标,是黑暗中引导行为、激励行为、照看行为的一盏明灯。教研工作要善于将远景动机和近期目标有机结合起来,长短有别,因人而异;用切实的教研目标来感召组织成员的探索精神,在话题生成主题,在问题中生成课题。围绕一个课堂展开课标、课时、课本、高考题、学术方面的讨论和探究。
其次是采取多形式下展示讨论的研究方式:积极采取“问题——研究”、“理论——行动”、“实践——反思”的策略,探究阅读量、书写量等的分析与探究,变理论学习为问题解决、实现理论着陆;变浅尝辄止为深度反思、实现经验提升;变结果呈现为全景阅览、实现过程开放。
再次是确定主谈人、讨论小组、展讲代表、专家代表等:变一锤定音为各抒己见、实现差异引领;促使教师行为跟进,经受智慧的挑战、精神的历炼。
教研方式有学校学科教研、年级学科教研两种。学校学科教研包括:教师专业考试、同题赛讲活动、视频学习、课标解读、完善教师成长记录袋;年级学科教研包括进度安排、教学常规检查(教学设计、听课记录、师徒结对表、教学反思)、听评课、“一三九”课题解读、试题研究、课例研究等。
在具体的活动中,努力突出“五性”,即“目标的主题性、行为的主体性、过程的互动性、内容的开放性、时空的保障性”,基于真实的问题,不空谈;基于主体的行为,忌封闭;基于条件的充实,少空想;基于客观的考评,不随意;力破传统教研“个人为主、学科封闭、形式机械”的格局,形成开放、互动、多元的生动的有效教研局面。
2.校本融合,紧张有序
我校已经开发出了9套校本教材,正在开发的是以三单为基础的校本教材,人本结合文本,新课标结合校本,有效教学方能有效推广!
3.科学评价,扎实推进
(1)学生评价。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发挥评价的激励与促进发展功能。通过平时观察、访谈等多种方法,把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起来。在评价内容上,既重视知识与技能的评价,也关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与主动性、自信心、兴趣等方面。
(2)教师评价。摒弃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用新课程理念评价教师。评价与考核教师教学工作时,主要观其课程改革实验中的态度、实践、创新、成效。在评价教师的备课、上课、辅导、科研时,把教师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放在首位。
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我们的教师就得反思我们的教学方式了。就好像一个厨师一样在确定好营养成分的基础上(深入体会课标与高考),按照学生的饮食爱好去做一桌色香味俱全的饭菜(一堂好课)。有效教研正是反思提升的最佳形式!
二、抓有效课堂,扎实推进
课改重在改课!为了能够确保课堂教学的顺利、稳步实施,我们采取了以下一系列措施:
(1)召开全体教职工代表大会,把“三•五•三”学导型思辨课堂有效教学行动方案决定为学校全面工作的“一号工程”。(2)构建新的理念,铸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3)更新课堂理念,向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效率。(4)以活动为载体,大力开展震撼教师心灵的校本教研活动,创建校本教研新境界。(5)落实“五大教学常规”,确保教学目标落实到位。(6)启动“课堂学生学习常规培养习惯” 工程,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7)加强常规检查评价,落实“教学校长、主任周工作检查评价制度”。(8)突出课堂过程设计,向优化过程要效率。
1.抓三单的质量
三单的制作要符合学科的特点、操作性强。“问题导读—评价单”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针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导读的设计。让学生预习得有效;“问题解决—评价单”根据有效备课的预案,生成的问题来进行设计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展示得有效;“问题拓展—评价单”供学生进一步学习、理解和拓展,以拓宽学生知识视野,实现多元智能的提升,达到三维目标,让学生落实得有效。
要求:
(1)层层审核,层层把关;
(2)题题落实,生生修正;
(3)单单装订,时时复习。
2.抓课堂的效果
(1)提出一堂好课的标准:
教师的教永远代替不了学生的学,学生是课堂“自主、合作、探究”的主人,应把课堂的空间与时间尽可能还给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思维的生成过程,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明确的目标意识,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真正实现学导型课堂。(2)节节有人查,课课有人管
每节课都有学校、年级的值班领导推门查课。查完后及时点评课堂,提出改进方案。
3.抓课后的反思
课后有反思,听课有记录。反思要从课堂设计、三单设计、课程环节、学生学习效果等方面去落实,实现思辨的课堂。
“态度决定高度,细节决定成败”我们注重每一个环节的落实和每一个细节的打造,专家的引领,校长的动员,亲临课堂指导,教师团队的协力合作,学生团队的意见反馈,三单的流水作业,层层把关,检查的落实都为课堂教学改革落到实处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的实施只为能有效促进各项工作的展开,而有效教研的开展却可以真正推进教学工作的提升!
三、抓有效德育,潜移默化
课改的最终问题是——活生生的人的素质问题,抓有效德育,势在必行。
1.实现养成教育
课内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教育。重视培养学生作业清楚认真的习惯。课外注重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常言道:“无以规矩,不成方圆。”在班会课、活动课中不断渗透,以21天为一个周期反复强调,家校结合反复提升。
2.坚持诚信为本
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通,国无信不稳。
(1)学习上的诚信
学习上的诚信就是要求真务实,是则是,非则非,会则会,不会则学,知识方可以落实,学问方可以。
(2)考试中的诚信
考试中,场场设置屏蔽仪,监考基本按照高考的要求去实施,让学生有庄重感、严肃感,发自内心地认真对待;严肃处理不诚信考生,该记零分则记零分,该适度扣分则适度扣分。诚信考试,才会有诚信人生。
(3)生活里的诚信
从拾金不昧到遵守交通规则,从不迟到不早退到对兄弟要“义”,对国家要“忠”。从小处着眼,从大处落实。人人讲诚信,处处讲诚信。多一份诚信,就会少一份丑恶,多一份美好,多一份诚信,就会少一份低劣,多一份和谐;多一份诚信,就会少一份黑暗,多一份阳光。
3. 落实感恩教育
我校的感恩教育以活动为载体,让高中学生从活动中体验感恩,并回归现实生活,从点滴做起,在生活中实践感恩。曾邀请全国著名感恩教育专家——彭成来校做感恩教育专场演讲,并在教学在一步步渗透,让学生意识到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所有帮助过你的人。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情理交融,感人心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使其知、情、意、行在情理交融中实现自我完善,最终回报生活。
德育工作不是孤立的,而是与我们的有效课程彼此渗透的,课堂上心灵的触动就实现了在潜移默化中育人的效果。
教研促教师成长,课堂促学生进步,德育促师生修养,这三个方面都为改课做好的积淀,实现了师生共同发展。实现了今天的步步提升、节节攀升!今日的太谷二中已经成为改革和发展的先锋学校,是最具思辨活力、最具和谐魅力、最具发展潜力的现代化特色名校。
我这个太谷二中的校长三十年前,是教授知识的;二十年前,我是和老师们、孩子们一起学知识的;最近十年,我是组织老师们、孩子们研究知识的。改革的康庄大道期待你我共参与!我真诚的欢迎各位教育界同仁的考察与指导,相信在大家的支持和帮助下太谷二中的明天会更好!
第三篇:高效课堂教育叙事
高效课堂教育叙事
自信才是精彩
凤县新建路小学张欣
新的学期开始了,刚送走了一届六年级,又接了一个五年级。刚接任五年级三班教学和班主任工作那天,上一任老师就悄悄告诉我,“你可要惨了,这个班的学生太难教了!住校生人数多不说,关键是这个班的学生太笨了。上课根本就没人发言,学生不会配合老师,不会听讲,上节课能把人累死。而且学习成绩也特别差。”听了他的话,我心里七上八下的。加上今年全面推行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要一改往日教师一讲到底的传统教学模式,要把学生推到前面,让他们自主学习,自由展示,老师则成了领路人。而且学生的座位也变成了八人一组的小组围坐式,以往课堂上看惯了学生专注的眼神,现在只能看见学生侧着的身子。走进高效课堂的第一天,我这个从教二十年的老教师站在讲台上尽然不知道自己该干些什么。一向自信的我,变的手足无措。老师是领路人,这路到底怎么个领法?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展示,怎么学?怎么展示?这一切对我来说,简直就是一门新的学科,看来得从头学起。
我开始查找有关高效课堂的资料,认真学习并作出笔记,先搞清楚高效课堂的实质;看教学视频,初步模仿;主动向高效课堂先行一步的兄弟学校的同事请教,学习导学案的设计;亲自观摩高效课堂。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有关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在我的头脑里逐渐变得清晰起来,我也逐渐的自信起来。接下来就是解决学生的问题了。
正如那位老师所说,这个班的学生的确太难教了。起初,每次上课,我提问时,基本没人举手,我不断的鼓励、启发,最后才会有一两个学生轻轻的举起手,但是回答问题的声音简直小的可怜,在我的不断激励下,说话的声音才勉强能让全班同学听到。
学生如此的不自信,怎么进行高效课堂?看来得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做起。人常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想,经常受到表扬的孩子自然就有了自信心。于是我细心寻找和捕捉孩子们身上的闪光点,一发现就不断的表扬和鼓励,哪怕是回答问题错了,我也对他敢于回答的举动大加赞赏。慢慢的,我发现课堂上举起的手渐渐多了起来,回答问题的声音也渐渐大了起来,听讲的眼神也逐渐地专注起来了,课堂讨论的气氛也逐渐地热烈起来了。此时,我发现不是孩子们太笨了,是我们没把他们学习的激情点燃,没给与他们学习方法的指导,没留给他们展示的空间和舞台。高效课堂不正是追求这样的目的吗?
通过对学生一个多月的培训和锻炼,我和学生之间配合得越来越默契。起初课文预习要在我的指导下一步一步完成,教学进度很慢。现在学生掌握了预习的方法,预习完全可以自主完成,课堂只是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以前不敢说,不敢上台展示,现在是抢着说,抢着展示,讨论的热火朝天,交流的唇枪舌剑。看着孩子们自信的样子,我明白了:自信才是真正的精彩!
孩子们,你们因课堂而自信,课堂因你们而精彩!
第四篇: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总结
高效课堂的实施,学习小组的创建是核心,和谐的班级管理是后盾,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学生保持学习热情的保证和催化剂。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小组建设的重大意义
利用学习小组的好处:(1)、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3)、培养了小集体的 团结(队)精神;(4)、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更多了;(5)、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6)、有利于实行分层次教学,教学中更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7)、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二、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小组划分的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1)、男女比例分配要适中(2)、学生性格搭配要互补。(3)、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要结合好。(4)、座位的安排要合理。我们座位的排布是优秀生居中(通常是组长),中等程度和待转化生同学在两边,这样优生与优生可以随时交流,优等生与待转化生同学也可以随时进行交流。小组的整体座位成S型。(5)、阶段性随机调整。
2、具体分组方法:我班以9个小组为宜,每组6人每组学生编好座位后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我们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人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这样分组,提供了A与A、B与B、C与C的交流合作条件,又有利于A帮B、B帮C,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三、搞好学习小组中的结对帮扶工作
1、建立帮扶对子以学科互补、自愿的原则。在组中,根据同学们的学习状况,在某一学科的优势科目与劣势科目的同学结成帮扶对子。
2、利用好帮扶对子。在课堂中,对建立的帮扶对子在每天的每节课中进行督促、赏识。发现帮扶对子互帮效果好的及时进行表扬
3、指导学生帮扶的方法。
4、帮扶并不是“包办”,要求帮扶的同学要把好脉。在哪个地方实施帮扶,怎么帮。也就是说,被帮扶的同学必须是在学生独立思考过程中遇到了困难了才要进行。
5、评选“黄金搭档”
四、怎样进行小组文化建设?
(一)、班级文化有两种形式:有形文化、无形文化。小组有形文化:组名,组训(小组口号),值日本、组牌、、教鞭、粉笔盒、粉笔擦等; 无形文化:指做不出来的,通过长时间培养、认识的提高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如:小组目标、组规、小组集体荣誉感、组内风气、组内人际关系、组长威信等。两种文化的区别和联系:有形文化是表象,可临时建设,可强制强定;无形文化本质,需长期过程的积累才能形成,可以感化人感染人。有形文化是无形文化的反应,并且促进无形文化的完善,无形文化通过有形文化才能表现出来。
(二)小组文化建设的步骤
1、定组长带领组员定组名、组号、组歌、组牌、组誓词等,在制定时,应围绕学校的主流文化或者理念来引领学生起一个积极向上富有新意的响亮的名字,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组目标和团队精神。如至善、求知、雄鹰、学无止境、永不言败等。
2、由组长,带领组员依据老师指导,制定详细的组规。从常规的到校、卫生、午休、纪律到课堂的参与、学习状态、作业等都要根据班规制定本组的组规。
3、每日反思会由每小组组长反思每天小组成员表现。有表扬、有批评、有鼓励。
4、由班主任指导,班级策划,由组长组织一次形式多样的小组活动。如开组会、座谈、游戏等,和谐组员之间的关系,增强小组凝聚力,促进组内同学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协作,形成团结向上、勤于钻研、积极进取的组风。首先就要把本次培训精神传达给组员。
5、组建小组管理机构。在班主任指导下,安排自己的值日组长,给每个组员进行分工,让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6、以身作则,成为榜样,善于处理组员间的矛盾,做好组员的思想工作,团结小组组员一起为实现小组目标而努力!
五、小组的评价和考核
任何制度,任何方案的实施,如果没有考核,没有评价,就等于一纸空文。如果没有一定的评估,就很难证实小组工作的完成情况。所以评估工作是课程的收尾工作,也是决定合作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客观准确的评价工作就是对分组学习的画龙点睛,对于学习小组的成员日后更好的开展合作学习,起着良好的反馈促进作用。
(一)评价的原则
1、及时性
2、客观性
3、公正性
4、激励性
5、团体性:当然,评价除了这种量化评比之外,还可以有精神评价。组长利用一日反思,对组员进行表扬与批评,这就是一种精神评价。另外,对于组员的典型表现可以及时反馈给班主任、乃至组员的家长,这也是精神评价的有力手段。
(二)评价的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体现在协作过程和协作结果两方面。协作过程主要体现在小组是否有较强的内聚力,协作结果主要体现在是否达到了既定的学习目标。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价:
1、小组成员关系
2、与他人信息交流情况
3、学习动机
4、学习中的投入
5、问题解决结果:个人贡献是否突出结果本身的价值。
6、学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三)评价的要求 合作学习的成绩评价应该注意点面结合,小组成绩不等同于个人成绩,两者应该分开评价并分开奖励。另外,还要注意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对合作小组的评价应着眼于过程,而对个人的评价应该比较偏重于结果。教师在具体操作时要灵活把握,在兼顾效益与公平的原则下,最大程度地调动每一个学习小组和个体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是做好小组评价的关键。班级具体的评比要求如下:
1、每节课统计,每天评比,每周小结,每月、每期总结等。一个月进行一次大的评比、表彰、奖励(建议奖励采取多种形式)。
2、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优秀课代表、展示高手、点评专家等等),全班每周评选一次,设立专栏,贴照片进行公示。同样累计参选每月的文明称号的评选。
3、以组为单位,每个星期进行评比“高效课堂常规评比栏”的表格,规范好的项目就贴标签过关。每个月进行一次评比,规范到位的小组,组长可参加评选优秀小组长。
4、建立优秀小组、优秀个人、待改进学生的专栏,每日进行公布。
第五篇:271高效课堂
“271高效课堂”——让学生破瓮而出
一、“271高效课堂” :
——让学生破瓮而出
1、“满堂灌”、“填鸭式”传统课堂是我们教育的顽疾
陶行知先生是上个世纪的著名的教育家,曾经这样描述旧中国的教育:
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
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杜威:“学校的最大浪费在于儿童在学校中不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 ß 陶行知曾提出过教育的“六大解放”:
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
2.“271高效课堂”立足于三个改变:
1)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
2)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3)教室功能的改变:“教室”变“学室”,“讲堂”变“学堂”。
3.“271高效课堂”的内涵
1)学习内容方面:
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
20%学生——优秀学生,70%学生——中档学生,10%学生——后进学生,3)我们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4.“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
预习自学,自主探究
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5.“271高效课堂”的核心:让学习目标成为贯穿每堂课的的主线和灵魂
1.学习目标应包括:学习内容……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等内容;
2.学习目标应设计科学、时间分配合理,切忌模棱两可;
3.板书要认真、工整、醒目,写在黑板右上角,不能擦掉;
4.学习目标要贯穿课堂始终,每个步骤都要围绕目标进行。
6.“271高效课堂”的关键:让“学习小组”成为“动车组
让课堂学习目标的达成、学生成功欲望的满足、小组集体荣誉的实现、课堂分组展示的竞争成为
课堂高效推进的驱动力。
7.“271高效课堂”带给我们的收获:
1)“271高效课堂” 师生情感交融、价值共享、共同创造、共同提升生命价值、丰富精神世界,学生们如沐春风,教
师们如鱼得水,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2)“271高效课堂”,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变学为思,变学为悟,学习成为享受,学习效益大幅提高; 3)“271高效课堂”,倡导民主、尊重、平等、宽容、欣赏、和谐、进取等现代理念,影响了学生思想。
二、“271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解读:
昌乐二中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从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度出发,总结出了以课堂教学为核心,以“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为特点,以“促进教师工作转变,变备教材、备教法为备学生、备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减下来”为目的,“包括“预习、互动、测评”三大模
块的“课堂教学271法则”,形成了昌乐二中教学的最大特色。
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课前准备紧锣密鼓
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各班老师就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为8―10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
任课老师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预习提纲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老师根据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方式提供预习提纲。此外,根据内容的难易,老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节课预习等方法进行预习提纲的学习。与此同时,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课前周密认真的预习准备为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课堂互动热火朝天
该课堂模式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调动各小组充分发言的同时,又要保证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课堂中段30分钟,教师针对各小组提出的问题迅速进行组织整理并结合自己已准备好的新授课的教学设计,对学生提出的疑点和相关的新发现问题进行点拨、引导、分析、讲解,此间尽可能地让学生回答,教师尽量减少完全不涉及教材内容的陈述,并及时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充分利用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同学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让课堂因互动而精彩。
课堂后段5分钟,要求学生迅速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及知识要点,并举手代表本小组提出一个与本节内容有关的最想提出的问题,教师根据问题的难易度酌情解答,或请学生回答。教师还要评出优胜组和最佳答题手。整个课堂学生的积极性都保持高涨状态,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后复习温故知新
成果测评是课堂效果的关键环节。昌乐二中课堂模式的成果测评可以是在学习小组成员间的相互测评,可以是教师事先设计问卷,也可以是学生在自主协作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向老师提出,由老师就各组共性的问题,结合自己的教学目的来归纳提升。
在此基础上,各小组成员进一步复习整理本节课的知识结构、未弄懂的问题以及新发现的问题,并进行组内交流汇总,由组员轮流抄写在小组专用本子上,交授课老师批阅或进行小组间交流、评价。
同时,由于许多简单的知识在预习和新授课时已经解决,所以,为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老师只需要针对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知识选择习题,少而精地布置一些强化训练作业,让学生以书面作业的形式按时交上,授课老师逐一批改。不管是课后对知识的梳理还是作强化训练作业,学生都很主动,这从侧面也反映了学生在高效率的课堂上收获很大,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被充分调动起来。
“271课堂教学法则”的成功推出,打破了教育的单向传授形式,打破了教师压抑学生学习天性的课堂霸权,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使得学生在灵动与鲜活的课堂上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分享成果,切实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