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改进篇培训讲稿
时间:2015年 3月 26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王世应
内容:向实践学教学——实践反思
没有谁天生就是成功而有效的教师,我们都是在课堂上学习教学的。实践是获得经验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可以说是一种必要条件,但实践并不必然带来经验,并不成为经验的充分条件,把实践的经验转化为自身的经验,需要对实践加工,对原有的经验进行改造和反思。
一、作者的经验分享
从自身课堂教学实践中获得经验的最有效的方式是对自己的平常课堂教学进行录像,课后自己利用录像“照镜子”,看出自己的成功和得意,也看出自己的失误和教训。再进一步,是利用录像整理课堂实录。在整理实录的时候,多想一想怎么教才能够更好,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能用理想的方式教。这样的过程可以触及过去的经验和头脑中的教育假设,而只有触及经验和假设的思考,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反思。另外,整理实录不必原样照搬,在大体结构和思路不变的情况下,对你可以理解的状态作出调节和补充,使它成为未来教学寻找更理想方案的过程。
1、学习《我喜欢》教学实录与反思(1)默读实录 ①、导入
②、总体感受文本 ③、总体感受后的细读 ④、理解作者的情感(总)⑤、在质疑中引向原文(2)畅谈实录
各教师就本实录发表自己的看法。(3)学习作者的反思
一有贪多求全的毛病。二是节奏快了一些,慢一点做得不够,教师的语言比较自然是优点,但显得随意则是缺点,教师课堂用语的精致功夫不够。三是多媒体的位置在黑板中心靠右的一角。从空间管理的角度看,这显得不够公平和正义。
二、学写反思日记
1、我看老师们的教学反思,大多是过五关斩六将的得意之作,往往回避自己的失误和教训。如果是为了自己,就不能这样写了,它更需要直面问题。可以说,写反思必须有“挑剔问题”的意识。另外,写反思日记是反省自己,在反省自己中一定要有思。这样,反思日记就不仅仅是描述行动,而是要思考行动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思考自己的行动依据和背景,把潜伏在行动背后的价值观念和思路拿来反思和改造。
2、教师阅读作者的反思日记《林海》。
时间:2015年 4月2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王世应
内容:向书本和专家学教学——专业引领
专家和书本是什么?就我看来,他们是带来“天比井大”的“小鸟”。我们都是坐在生活环境和过去经验的“井里”的“青蛙”,我们需要“小鸟”介绍“井”外的环境,我们需要一种新的信息反思和改造原有“天不过井口那么大”的经验。
现在的问题是,当我们得到“天比井大”的信息后,我们怎么办?我想,我们不能用“我天天坐在井里,天不过井口那么大,我是不会错的”来拒绝排斥外来的经验。合理的处理方式是既不要轻易迷信,也不要固步自封,最好能够“跳出来”看一看。
听专家报告也好,读书也好,最好结合自己的生活,结合自己的教学想一想,设计出改进自己的方案实践一番。只有这样,专家的报告和书本的知识才能成为改造自身实践的营养。
1、案例《生活中的负数》(1)、教学追求
一方面从表达矢量的需要体会负数的产生。生活中存在两种不同性质的量:标量与矢量;而负数和引入就是为了清楚表明量的方向性。进而,又只有通过正负数的对照,我们才能准确地表明量的方向性。第二、从生活中抽象数学。学生学的数学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这里的“高”一方面是指结果,另一方面是“高”的过程,它是指在此过程中学生体会到了。第三、让更多同学参与数学活动。教学质量和效率源于同学们对相关学习内容的比较紧张的思维过程。
(2)参读教学节录《生活中的负数》(3)教师谈感悟。
2、遗憾与改进 教学是充满遗憾的艺术。抓住主要矛盾自我反思,这一节课的遗憾和改进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前进与后退的方向性问题。二是对学生的准备了解不足。
时间:2015年 4月9日 地点:会议室
主持人:王世应
内容:
1、在观课议课中学教学——同伴互助
2、坚持持续而系统的教学改进 ——行动研究
对于课堂教学,我们从同伴身上学得更多,从他人身上学得更多。这样,观摩课堂就成了教师研究课堂的主要方式。基于对现有教研活动问题的分析,基于变封闭自足的文化为反思超越的文化,变被动接受的文化为主动参与的文化,变迷信权威的文化为理性批判的文化。变冲突攻击的文化为和谐共进的文化的建设是学校教研文化和教师文化需要。
一、走向有效的观课议课
1、建设进取、合作、民主、创新的学校文化。
建设进取、合作、民主、创新的教师文化既是观课议课的目标,又是有效观课议课的基础。
2、有效观课议课从观课准备开始。
(1)提前协商观课主题;
(2)让授课教师先作观课说明;
(3)提前进教室与学生沟通。
3、有效观课要致力发现课堂。
(1)观课是用心灵感悟课堂;
(2)有效观课需要主动思考;
(3)有效观课要为议课作准备。
4、有效观课致力理解教学
(1)有效议课以平等对话为基础;
(2)有效议课是基于教学案例的讨论;
(3)有效议课需要“同在同行”的立场和方式;
(4)有效议课要致力于推进有效教学;
(5)有效议课要致力于发现教学中的关系和可能。
二、网络议课的一个实践案例
1、教学流程简记(1)学习目标(2)教学过程(3)教学设计说明(4)课后反思
2、网络议课实录
(1)、教学设计到教学实践:加法还是减法。
(2)、单篇教学与主题单元如何有机联系。
(3)、如何认识和处理文章的特色。(4)、生活是源还是文学是源
三、坚持持续而系统的教学改进 ——行动研究
行动研究的循环过程可转化成一组以教育活动为背景的陈述:
1、当我的教育价值观遭到实践否定时,我碰到了问题。
2、我设想着解决这个问题。
3、我实施这个想象中的解决方案。
4、我评价我行动的结果。
5、我根据自己的评价重新系统阐明问题。
第二篇: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讲稿)2
时间:
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杨丽 参加人:全体教师
有效首先意味着结果有效,它应该有利于学生学习生存、学习生活、体验生命;其次,有效教学是减轻师生课堂教学负担,让师生共同经历和享受美好课堂生活的基础和前提。
理念篇:
辑一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是有效果的教学。杜威:‚一个有效的反应就是能完成一个可以看到的结果的反应。‛有效教学需要以学生付出努力愿意跟随和效法教师为前提。看教学行为是否有效果,首先要看教师的行为是否引起了老师期望的学生的跟进反应。从发展的角度看,学生自觉地跟随最终将主要基于对老师的信任。
学生对教师的信任首先基于对师爱的信任,我更愿意听从爱我的人,关心我的人;当学生认定老师是关心和爱护自己的,他们就更愿意接受老师的教导,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某直辖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抽取100名教师,问:‚您热爱爱生吗?‛90%以上的被调查教师回答‚是‛,然后对这100名教师所教的学生进行调查:‚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的仅占10%。面对这巨大的反差,林崇德教授指出:‚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
这里有一个观点‚让学生体会到‛。对于教育,对于学生,我们有关心的动机,我们为此有了付出。但付出不是终点,爱的艺术在于被学生体会到,并衩学生接纳,以此产生爱的回报——这里的回报主要表现为愿意听从你的教导,接受你的影响——‚重要的是他要爱你‛。
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信任和跟随教师,就我看来,没有爱万万不能,但仅有爱远远不够了,还需要什么呢?还需要学生对教师能力和水平的信任,也就是相信老师有能力把自己带到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上,使自己的未来生活更加美好。
除了师德和师能,教师的人生态度、行为方式也影响学生的跟承行为,这就是所谓的‚身教重于言教‛。
一个老师,如果不你自己不爱读书,你恐怕很难让班上的学生喜欢读书;一个对知识缺乏敬畏感的教师,也很难让学生敬畏知识。
我们对幸福的教师生活表现有以下想象:课前有期望,老师盼望进教室,盼望见到自己亲爱的学生,盼望去实践具有创造和超越性的教学设计;课有有创造,教学过程中能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地回就教育事件和情境,能创造性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后能审美,对课堂教学回望和审视,能获得符合期望的怜悯和温暖体难,它包括对自身能力和发展的审美,对教学劳动过程的审美和对劳动效果的审美。归结起来,我们认为,幸福的教师生活来源于创造性的劳动和对创造性劳动的审美性体验。
超越、创造的能力从何而来?应该说没有天生的优秀教师,只有实践中不断成长和发展成成长为幸福教师的教师。有效教学是有效益的教学
卢梭曾经说:‚误用光阴比虚掷光阴损失更大,教育错了的儿童比未受教育的儿童离智慧更远。‛
在老师多次把欣喜的感情当成工具以后,同学们不再信任老师,在课堂上已经不再动情。
关注教学效益需要防止过于学科本位,画地为牢。教学生学会生存和生活
什么是学生?学生学生,简单地说就是学会生存,学习生活。教育该教给什么呢?也无非是生存的本领,生存的规范,生命的意义,生活的智慧。
教育的过程是生命活动的过程,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一方面是生命的成长,另一方面是生命的流水和逐渐消失。理想的教育不仅要为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奠基,而且能使学生享受现实的学习快乐和幸福。
时间:
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杨丽 参加人: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
理念篇 辑二 怎样达成有效教学
一、先学后教 自学领先
蝴蝶和蜜蜂的故事中三位家长的作法,表明有效的教学最好是先学后教,让自学领先。
价值:首先是:立足培训学习者的学习责任和学习意识,让学生知道学习是自己的事。并且通过先学的实践锻炼,可以培养学习者勤奋自学的习惯,并能尝试发现解决问题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说:‚一定要有学生的独立工作,使学生在独立工作中思考事实,得出概括性的结论‛。其次是先学可以让学习变得有准备。再次,先学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发现的需要。
由于学生在学校很难真正自主先学,先学可能是盲目或低效的,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要留出时间,从这个意义说,备课就是备学,教学设计的实质就是这个,我们教学设计中精心选择和组织学习材料,使同学们在具有挑战性质的智力活动中收获探究和成长的快乐。促成了有效的教与学。
我们有些老师不善于让学生预习,甚至怕学一预习了,影响上课,因为他要从头开始上每一节课,而不是建立在了解学生对课的理解和预习水平之上进行的,这就大大浪费时间,一些语文课常常如此,每一课都是按部就班,(当然这种现象减少了,我们有的学校做得很好,基本上按新课程要求进行,值得坚持,学习)。
二、不会才教 以教导学
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正如‚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会学习不仅意味着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和适合自己的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意味着有终身的愿望和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和快乐。
没有把语文教育当作给学生‚精神建构的基础平台‛,语文必定是从识字到语文表达的开始,这是生存基本需要(除生理外),我们老师经常代替学生阅读思考,满堂灌、满堂问,没有把语文学习主动性还给学生。‚抖包袱的教师‛和‚无为的教师‛,前者类似演员,后者是舞台的背景,从‚以教导学‛的角度,我们更需要无为方式促进学生的无不为。
如何有效的‚导‛:《道德经》老子,说‚弱者,道之用。‛本义就是道在发挥作用时,是用柔弱方法,就是说自然地发生长成长,创造万物,而是不用外力强加。在教育中:道就是导,我们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导而弗牵,牵而弗达‛古人的思想告诉我们一个基本原则。
第一:要让学生自觉承担学习的责任。第二、为学生提供发现真理的创设可能条件。第三,要信任、耐心、主动成就学生。
如:有位名师在讲《新型玻璃》一文时,有位学生在读‚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罪犯被抓住了‛这句时,读错了,老师耐心的说,这句比较难,再读…….又错了,再读,‚你深呼吸一下,再来,没关系,不要怕错‛,第九回,读的很流利。成功了。(耐心)
三、注重优化 体验成功 杜威把教育看成是经验的改造。作为课堂教学实践,我们要实现经验的优化。也就是让学生的经验得到合理的改造和提升,最终帮助学生学会生存的本领,感悟生活的智慧,体验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教学更丰富精致,并能开拓创新,充分发挥好导的作用。促进新经验面抽未来。比较聪明的教师注重系统地引导学生利用过去的功课来理解目前的功课,把教材和现实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和习惯,苏霍姆林斯基‚只有当知识在变为个人信念,变为人的精神财富,影响他生活劳动和思想方向时,知识的获取过程才能转化为智育的要素。‛这是教学转识成智的必由之路。
(以上观点还是从理念上提升,更实际切近课堂的有效教学是从教学设计开始的,包括了教学实施过程及教学评价反思,将在实践篇第二讲学习)
四、有效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在推行新课程中,教师必须以新观念来实施新课程。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包括你的教学设计、评价方法、教学各过程各环节都要细心的组织、体现你的教学水平。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时间:
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杨丽 参加人: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
理念篇 辑三 有效教学散谈
一、从一幅画谈有效教学
‚建构主义‛中‚鱼牛‛的故事,利用这个故事我们可以获得如下有效教学的启示:
一、学习是怎么实现的呢?
从画中我们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是,学习是学习主体的自我建构。无论青蛙如何仔细地观察、详细地描述,都不能代替小鱼对‚奶牛‛形象的建构,小鱼的‚奶牛‛形象只能通过自己获得。
它对教育实践的启示意义在于:学习必须通过学习者自己的主观努力才能实现,要实现教育教学的目标最求,根本出发点在于激发学生的主观努力,促进学生自主建构。基于这种认识,我以为,要提高教育质量,最求有效教学,就 必须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重视学生主体性的调动和发挥上;从课堂教学评价看,关注焦点也应该在学生的学习参与、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上,而不能过于关注教师的表演和活动,要明白教师活动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是不是一堂好课应该看学生,看学生喜不喜欢。有没有收获、负担重不重。
二、小鱼对‚奶牛‛的形象是怎样建构的?
是根据小鱼自己的经验建构的。小鱼生活在池塘里,没有其他动物的形象,没有看见奶牛,它的经验就是自己同类的形象,所以当它听了青蛙对奶牛一些形象描述‚有两只角,四条腿,吃草,身上有花纹‛以后,就在小鱼身体基础上,建构了‚鱼牛‛的形象。
教学能否找到原有经验的起点,实际上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所以奥苏贝尔说:‚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成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根据学生原有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三、教学需要交流,需要学生发言。如果小鱼不说出来,不画出来,青蛙知道小鱼的‚奶牛‛吗?肯定不会。建构主义有‚问题情境、会话、协商、意义建构‛四个要素,我个人理解,会话实际上就是要求建构者抛出自己的理解和建构,和其他参与的同伴协商,大家在协商和碰撞中完成意义建构。
在有效教学的实践中,也需要学生把自己的理解说出来,需要学生把自己的问题抛出来。可是很多时候教师没有这份耐心,不给学生机会,或是对学生的错误建构冷嘲热讽,消极的评价使学生不敢闭口不言。这样,老师根本不知道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学生懵懵懂懂,教师糊里糊涂,教学质量必然大打折扣。
四、必须重视教师的价值引导,重视教师作用发挥。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学生意见的独特性和价值,另一方面又要看到学生是不成熟的人,他们的知识和经验还比较有限,而且他们的思路和建构方法也需要发展,因此必须重视教师的作用发挥。
五、怎样有效避免错误的建构?
一条路走不通赶紧想办法找另外的出路。曾经看到过一个谈话节目,嘉宾说:‚如果我讲了99遍,学生都不懂,我就要讲100遍。‛真用到实践中,其态度和精神可嘉,但做法不科学,甚至十分愚蠢。我的看法:第一遍就要争取让学生懂,第二遍可以调整方法,第三遍如果还不懂,是不是可以先放一放等有了机会再讲?你讲100遍,你自己不觉得辛苦,学生觉得辛不辛苦?烦不烦?
在这里,青蛙不要再自己描述了,变一变:再到岸上,看奶牛还在不在,如果在,让小鱼跳出水面,自己看一看;如果奶牛不在,先做另外的事,等奶牛出现时再来说。让小鱼跳出水面,获得对奶牛的直接感受,效果远远超过青蛙仔细地描述。
二、实践有效教学,留下生命痕迹 《匆匆》课教学案例
请您转过头来往前看,未来还有一段教师的日子,您准备留下什么痕迹?你将如何留下自己的痕迹?我们该如何避免在回首往事时因为没有痕迹而‚头涔涔而泪潸潸‛?
让我们用成功而有效的教学为生命留下痕迹!
时间:
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杨丽 参加人: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实践篇 辑一 有效教学设计
一、不要轻率地说‚教学内容很简单‛
案例一 作者观课《滥竽充数》后的思考,不要轻率地说教学内容很简单。不能只看教材文字的东西,还要看一看作者本人的意图和可能的演变。案例二 《圆圆的沙粒》听后感,教材读得不同,教学处理必然不同,要‚深入地阅读教材,读出新的理解和自己的理解,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避免教学的时候‚照着讲‛。
二、教学设计中的儿童视角
课例《山沟里的孩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教学行动从教育假设出发,教育假设是否合理,是否有效,需要通过学生的学习实践来检验,来发展。因此读懂学生,是教学设计时不能不多下的功夫。即教学设计要从‚儿童视角‛出发。
三、备课备课,不备一课,美国入职教育事例、课例《俗世奇人》、《孔子和学生》
备课要瞻前顾后,注重‚整体意识‛,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王敏勤教授关于提高课堂效率的两个观点:
1、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需要两个支点,即教师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把握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2、老师们要‚煮‛教材,煮熟煮透。
四、教学设计例谈
有效教学需要一课一得,在教学设计时需要把‚一得‛的东西想清楚,使教学有一个保本的东西。
五、让教学具有结构
设计‚教学结构‛时,需要教师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首先要能够理解和把握结构,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走不出一颗,走不出眼前的文字和教学内容,你很难教出有结构的东西来。
六、利用先行组织者进行有效教学 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这类引导性材料与当前所学新内容(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之间在包容
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
这种引导性材料就称为‚组织者‛。由于这种组织者通常是在介绍当前学习内容之前,用语言文字表述或用适当媒体呈现出来,目的是通过它们的先行表述或呈现帮助学习者确立有意义学习的心向,所
以又被称为‚先行组织者‛。最好能利用‚先行组织者‛进行有效教学
七、根据文体样式和风格设计教学
根据文体样式风格设计教学,意味着教师要对文本样式和风格多下功夫。附:‚长方形面积计算‛中的数学活动设计
八、有所为,有所不为
教学生生存的本领、让学生获得生活的智慧,并在教学活动中体会生命的价值、尊严和意义,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教学时,不求贪多,面面俱到,避免蜻蜓点水,要有所选择,有所放弃,在有所不为中‚有所为‛。
九、选择合适的媒体和方法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多媒体和信息技术运用需要注意:
1、多媒体运用要和板书等传统手段结合起来,不要猴子掰玉米。
2、多媒体不要成为课堂生成的障碍。
3、不要让多媒体成为师生交流的障碍。
4、充分利用课件组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时间:
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杨丽 参加人:全体教师
内容:实践篇 辑二:和谐师生关系
一、善意地信任和理解学生 现状,一些中小学教师对自己学生的抱怨,说他们基础差,说他 们不喜欢学习,说他们不听话„„。孟子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 敬。行有不得,皆反求诸己‛。意思是说,我爱别人而别人不亲近我,应反问自己的仁爱之心够不够;我管理别人而未能管理好,应反 问自己的知识能力够不够;我礼貌地对待人而得不到回应,要反问自 己态度够不够恭敬;任何行为得不到预期效果,都应反躬自问,好好 检查自己。作为老师,首先要改变如何看待学生的问题,要敢于主动改变和 尝试。更好的理解学生,需要我们放下教师的面孔,站到学生的位臵上 去,换位到孩子的位臵想。
二、培养兴趣也要培养责任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承担学好功课的学习责任,需要让学生 意识到学习内容与未来生活的紧密关联。
三、与学生共同成长
1、和学生‚同学‛,共同成长和进步,享受课堂教学的快乐与 幸福。
2、教学是收获,而不是付出,教师要生长,要从学生身上获得 滋养,要和学生建立一种‚同学‛关系。
3、教学是学生经验和教师经验的对话,是教师话语系统与学生 话语系统的交流。教师要对学生的经验施加影响,就必须学习和了解 学生的人经验,进入学生的经验系统和话语系统以后,教学才能找到 合适的基础,才能更好地与学生经验对话,完成学生经验改造。
4、不仅从学生身上了解他们的经验,我们也从儿童身上学习他 们的境界,要学习学生的童心和童真。
时间:
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杨丽 参加人:全体教师
内容:实践篇 辑三 有效实施教学
一、建立良好的纪律秩序
(一)为什么需要良好的纪律秩序
1、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说:‚没有好的纪律,教学就难以进行。‛这话有道理,但并不全面。其实,纪律本身也是目的。一般来说,纪律有三种意义:
(1)纪律是指惩罚;
(2)纪律是指通过施加外来约束达到纠正行为目的的手段;(3)纪律是指对自身行为起作用的内在约束力。
2、作为目的,学校纪律追求什么呢?
(1)需要让学生意识到:学习、生活和工作过程中都需要纪律、需要约束、需要规则;在纪律的环境中,群体活动会更有秩序,更加高效。
(2)要引导学生通过协商、共同约定等方式参与规则制定,参与制度建设。(3)通过纪律管理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的意识和习惯。
(二)课堂纪律的标准是什么
好的课堂从纪律上应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彼此尊重,有序运行‛!首先是严格要求,但不能管死了。严格要求是老师对教学、对学生负责任的基本表现。但严格应该有度,这种度就是不要管死了,不必一定要举手投足整齐划一,课堂毕竟不是军营,也不能成为军营。
其次是充满活力,但不是混乱得不能控制。自由是思想,需要约束的是行为,充满活力中的‚活‛是思想活、思维活。在思想和思维活起来后,是把学生思想的内容、思维的方向引导到教学内容中来。当绝大多数学生思想和思维都在教学内容上活起来时,课堂上就是热烈,而不是混乱了。再次是彼此尊重。思想和思维活起来以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都有观点、都有想法、都想表达和发言;热烈固然可喜,但过度以后就导致你不听我的,我不管你的,大家只顾自己参与和表达,不去接受和倾听。因为缺乏接受和倾听,成长和进步自然成了一句空话。这时更高的要求是相互尊重。从某种意义上说,课堂秩序管理的路线就是首先强调相互尊重,如果不能相互尊重就需要纪律强制和约束,然后在强制和约束中受到纪律教育,最后学会尊重他人,严格自律。
最后是有序运行。秩序井然、气氛和谐是好的课堂纪律的一种外在表现,也是好的课堂纪律的一种整体标志。
(三)建立纪律制度是课堂管理的一项必要工作
审视很多学校、很多老师的纪律制度,从形成过程看,缺乏学生的参与;从表达方式
看,成人化现象明显,缺乏儿童特点;从制度推行看,缺乏儿童理解的接受的过程。因此,从整体上看显得生硬,缺乏亲近感和可接受性。
能不能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来建立纪律制度呢?
(四)纪律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让有趣、有用、有价值的课堂教学活动占领学生在教室里的时间,让学生忘记吵。这是课堂纪律管理的一种追求和境界。
除此之外,课堂上的纪律管理中还有其他一些注意事项:
1、避免人为添乱。
2、树立遵守纪律的榜样。
3、让学生分享老师纪律管理时的情感。
4、走到学生身边去。
5、使学生产生纪律需求。
6、注意纪律要求的变化。
二、让教学活动更有实效
1、教学的活动要促进学生发展,要有用,要争取实效,而教学的实效不是一个好看的形式,不是精心准备以后的展示,而是在这个活动中参与者有了思考,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进步。
2、如何组织和实施学生的表演活动呢?
3、以两节数学课实例进行分析。
4、教学该怎么办?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们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快乐。‛方法是什么?就是让学生参与智力活动,承担有挑战性的智力活动任务。
三、有效指导学生思维
1、智力活动的核心是思维活动,教学如何通过高质量的思维活动实现有效教学呢?如何通过思维活动的有效指导使学生变得更聪明呢?
思维看不见,但语言却可以表达、传递和观察,这样,思维就可以借助语言的工具来认识和指导。如何通过语言指导学生思维呢?
(1)首先是倾听策略。原因很简单,你不用心听,你就不知道他说了什么,就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在怎么想。因为倾听不仅具有教学的意义,而且具有生活意义,所以倾听既是一种态度,又是一门艺术。
(2)其次是追问策略。追问是一种用语言指导学生思维的策略,目的在于促进学生自我教育。
(3)再次是引导小结策略。学习总要有效果,思维总要有成果。小结是将思维的成果系统化、体系化;是将追问和应答过程中发现的一颗颗珍珠用线串成项链,以避免珍珠散落和遗失。
一、贴近儿童教作文
首先,要让学生有话可说,题材最好就是学生就近生活的故事。看一看他们主要在做什么,在关心什么,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活动中找出题目来。其次,是让学生敢说敢写,不怕说错和写错,这样,无论是写作前的口头讲述,还是作文后的当堂讲评,都要支持和鼓励,对初写作文的同学,老师的想法应该是‚我是来欣赏你的‛,而不是‚我是来帮助你的‛。再次,要尽可能在作文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使学生越写越好,办法是把学生在口头讲述和实际作文中用到的好词、好句抄下来,欣赏和鼓励好的表达方式,并引导学生使用。
另外,老师要写下水作文给学生启示。
二、阅读教学要下好三次工夫
首先,对文章语言下工夫。叶圣陶先生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无论是‚语‛还是‚文‛,其本质都是运用语言符号来表情达意。这样,不论是口头的,还是书面的,语文里都既包含着语言知识和规律,又包含着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言语活动是人们对约定的语言符号系统的掌握和运用的过程,言语作品是这个过程所形成的结果。尽管言语活动是个体的实践行为,言语作品也往往具有个人特色,但言语中运用的语言符号系统却是约定俗成,并且相对稳定的。一方面,构成语言的那套词汇和语法是一种普遍使用的交际工具,具有社会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社会交往的工具,尽管语言会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发展,但在某一特定的时期和地区范围,它又是相对稳定的。
阅读本身是与作者言语活动的作品——文本的沟通和对话,不对语言本身下工夫,对话就失去了基础和前提,也就是难以理解作品和作者。在读明白语言上下工夫,就是在尊重语言文字内在的约束力和规定性的基础上,去认识文本本身相对确定的东西。
阅读是这样,表达也是这样。表达时如果不能有效运用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系统,别人就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也就难以达到交往和沟通和目的。其次是对作者用意下工夫。言语行为总是言语者表情达意的行为。相对平常的口头言语,作者在进行书面言语时一般有着更强的言语自觉。也就是说,作者在文本创造时总会
想告诉读者一些东西,他或有一定的‚情‛要表述,或有一定的‚意‛要传达。对读者而言,阅读就是在文本语言基础上,透过作者的眼睛和心灵的‚窗户‛去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他人、认识历史,它是体会作者‚情‛和‚意‛的一个过程。缺乏读懂作者,就可能关闭了作者的视角认识世界的一扇‚窗户‛。
1、读懂作者首先是一种态度和努力。
2、然后站在作者的立场上同情、感受和理解,进行同情性的理解、移情式的探究。作者的用意主要在作者的文字和表达方式中,尊重作者意味尊重作者的文字和表达方式,从作者的言语方式和言语作品中体会作者,避免‚得意‛动脑筋‚忘言‛,‚忘言‛的结果,又必然导致妄自揣度,得的‚意‛也就值得怀疑。
3、好文字往往有留白,留白是作者观点和情意的未尽、未及或有意遮蔽之处,读懂作者需要填充留白,需要面对作者用意的不显豁和不确定。再次是对读出自己下工夫。伏尔泰曾经说:‚我反对你的意见,但我却誓死维护你说出这个意见的权利。‛换一种表达,我们又可以说:‚我尊重你的意见,但我有权利不接受你的观点。‛读懂作者是尽可能理解作者的视角,但是否用这种视角来参照却应该由阅读者自己决定。‚阅读是个性化行为‛,阅读活动的本质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这种创造性活动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读出自己。读出自己是对自身阅读主休地位的尊重,是对阅读自由精神的一种释放。
1、读出自己意味着读者对文字和作者的用意可以有自己的观点。
2、读出自己更重要的是读出对自己生活的意义。
从读明白语言,到读懂作者,再到读出自己,阅读中的不确定性在不断增大,阅读者的阅读自由也在不断扩大,它也是一个从接受约定俗成的东西到张扬个性,鼓励创造,改善生活的过程。
一、慢慢教,因势利导
课程改革尊重课堂生成,很多老师渴望教室有精彩生成。精彩生成从何而来?除了在设计时不能太满,要为生成预留时间和空间,重要的还要有慢的心态,在课堂上‚慢慢才,想想啊‛!
教学实例分析(见书上143~147页)
二、更有效地管理教学空间
空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它主要指物体的位臵、规模和体积,它是物质的一种存在形式。教学系统应该包括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教师、学生、教学内容、教学工具六个要素。教学空间是教学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它涉及教学活动开展的场所、及教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的位臵关系。
(一)教学空间管理的安全性要求
教学空间是师生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场所,对师生健康和安全的保障是教学空间管理的第一要求。
(二)教学空间管理的民主性要求
教学空间的民主性要求指师生的位臵、空间关系要有利于营造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和氛围,有利于师生积极主动、富有创见地参与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师生、生生交流与交往。就师生的空间关系看,影响师生心理关系的因素包括师生间的距离、师生的位臵高度、学生的座位编排等位臵关系。距离是影响人际交往和人际交流的重要因素。笔都认为,在教室的公共场合,师生之间的距离应该有一种亲密的距离。
亲密的距离是学生感受和接受老师关心、爱护和帮助的前提之一;体现教学平等才教学民主,面向每一个学生,不仅应该体现在给每一个学生布臵最适合他的学习任务,给每一个学生以积极鼓励的评价;而且要体现在给每一个学生以亲密程度的距离(在教室的公开场合、为了更好地给学生以帮助),使学生感受到老师对我很在意,老师对我很关心。让亲密的距离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关键看老师在接近学生时以什么样拜访攻方式出现。
目前的课堂教学的利与弊。
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仅要求老师在和学生交流时用学生的眼光看世界和理解世界,而且要求从高度上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感受。
就学生座位而言,在条件可能的情况下,要尽量改进目前课堂座位排列方式,使座位排列具有多样性和动态性,更有效地师生、生生之间的真正互动。
(三)教学空间管理的教育性要求
人们学习知识一是由自己直接经验获得;二是间接由他人经验获得。
教学空间的教育性要求就是在进行教学空间的设计和管理中,要充分体现教学空间的真实性、直观性和感染性,使教学空间更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和掌握,体现教学空间的教育性,一方面可以突破教室的局限,扩大教学空间的范围,到工厂、到农村、到大自然中去,以社会作为课堂,以生动而现实的社会生活为教学内容,通过学生参观、访问、考察、劳动实践去感悟,增加直接体验。
时间:
地点:会议室 培训人:杨丽 参加人:全体教师
学习内容:辑四 有效实施教学评价
评价的意义和方式
1、关注过程行为的评价和关注结果人格的评价
2、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
3、高厉害评价和低厉害评价
4、横向评比和纵向评价
5、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
有效评价中的真 有效评价中的善 有效评价中的美
第三篇: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学习计划
南长城小学
2013~2014学第二学期的继续教育工作开始了,本人将结合自身实际,现将这一学期的《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继续教育学习拟定如下计划:
有效教学是需要以学生付出努力愿意跟随和效仿教师为前提。有效教学时有益的教学,在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培训中,我将认真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素。有效教学是对儿童身心发展有帮助的,并符合教育理想和追求的教学。
一、学习目标:
1.通过培训与自学,了解什么是有效的教学。
2.通过培训与自学,知道怎样教学生学会生存和生活,让学生在时间中更有意义地生活。
3.通过培训与自学,了解怎样达成有效教学,懂得注重优化体验成功。
4.通过培训与自学,学会有效教学设计,让教学具有结构。学会选择适合的多媒体和方法。
5.通过学习,学会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6.认真学习,做到在教学中运用有效教学,并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二、具体措施: 1.首先要认真学习,提高理论知识。其次,要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
2.认真听取培训老师的专题讲座或其他老师的示范课,并做好 相关记录,加以深入研究
三、学习形式:
1.专题培训、交流研讨、教学设计、说讲评课等形式,将培训学习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
2.网上学习与自学,充分利用我校网络资源优势,在网上查找所需学习资料,进行互相学习和交流。
3.积极参加学习,同时与同事互相学习、探讨,共同成长。
第四篇: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复习题
一、填空题。
1、有效教学需要以学生付出努力愿意跟随和 效法教师 为前提。
2、教学能否找到原有经验的起点,实际上是教学能否成功的关键。
3、时间 应该是衡量教学效率的主要指标。
4、是教师对教学、对学生负责任的基本表现。
5、建设进取、合作、民主、创新的教师文化既是观课议课的目标,又是有效观课议课的基础。
二、单项选择题。
6、“教育本身不是目的,学习本身也不是目的,升学当然更不能成为目的。”这句话说明的观点是(B)A、用生活来教育 B、为生活而教育 C、生活等于教育 D、教育即生活
7、读懂教材的目的是(C)
A、照搬教材 B、避免给学生讲错误知识
C、在理解教材以后更合理地处理教材,给学生呈现更合适的教学内容 D、把作者的观点无批判地呈现给学生
8、我县正在实施高效课堂教学改革,部分学校根据自身特点,打造了不同特点的课堂教学模式,无论哪种模式,都要(A)
A、围绕学生学会、会学、越学越聪明来设计 B、以提高学生成绩来设计 C、找出包医百病,应对所有教育情境的方法。D、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不刻意追求教学成绩
9、教学空间是师生共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本场所,对师生健康和安全的保障是教学空间管理的(D)A、民主性要求 B、教育性要求 C、科学要求 D、第一要求
10、“张俊同学认真听同学回答问题,表现很好!”这是(A)
A、评价行为和过程 B、评价纪律 C、评价结果 D、评价人格
三、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1、写反思日记必须具备“挑剔问题”的意识,有针对性地制订改进的计划。(×)
12、观课说明等同于说课,都要对课堂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说明。(×)
1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正是体现了有效教学的理念。(√)
14、“亲其师,信其道”说明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首先基于对师爱的信任。(√)
15、关注教学效益就要专于学科本位,画地为牢。(×)
四、简答题。
16、先学和自学有什么追求和价值呢?
首先,先学和自学立足于培养学习者的学习责任,通过先学和自学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对于自己的学习任务和遇到的问题,学习者必须承担自己的学习责任。其次,先学和自学可以让学习变得有准备。
再次,先学和自学可以满足学生自我发现的需要。
17、多媒体和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的便利有哪些?
18、怎样才能让有效议课致力理解教学?
1.有效议课以平等对话为基础
2.有效议课是基于教学案例的讨论
3.有效议课需要“同在共行”的立场和方式 4.有效议课要致力推进有效教学
5.有效议课要致力发现教学中的关系和可能
19、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怎样划分评价的类型?
(一)、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二)、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三)、标准化测验评价与教师自编测验评价
(四)、系统测验评价与日常观察评价
20、考察教学效率要关注学生学得如何,从哪些方面来评判学生学得如何呢?
1、从学生的学习状态看关注度
学生的目光是否跟随教师的一举一动,倾听是否全神贯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是否很投入,很积极的参入教学的全过程,是否对问题情境关注,表现出浓厚兴趣。
2、从学生的交流答问看参与度
一是看学生是否具有适度的紧张感和愉悦感,二是看学生能否自我控制调节学习情绪,三看回答问题是否自信确切。
3、从学生的动手操作看实践度
一是实验操作前的准备交流是否迅速,二是实验中的分工合作是否到位,三是实验后的总结与反馈是否有效。
4、从学生的提问质疑看思维度学生是否能大胆提问,能发表创造性的意见或见解,能做到乐问,善问。
第五篇: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的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心得体会
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者学了没有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再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因此,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
(一)课前的有效准备
大凡成功的课必定是充分准备的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有效的备课必须体现出:
目标的有效:清晰、简明。目标是方向,方向正确才能保证有的放矢,教学目标的高、多、空只能使教学任务难以在有限的时间完成。备课时制定明确、具体、科学的教学目标,围绕目标确立重点,优化教法,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内容的有效:适量、适度。一节课教师讲多少内容,并没有明确的规定,讲多了学生嚼不烂,讲少了学生又不够吃。教师要遵循教育规律和教学原则,科学地安排与搭配教材内容,合理地组织各部分的练习,不能“贪多忽效”,也不能“求少图便”。
教法的有效:灵活、恰当。同一教学内容,不同的教法效果就会不同,教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优化教学方法要从实际的教学内容、教材特点、学生情况出发,扬长避短选用教法。教法贴切,教学方有效。
(二)课堂的有效组织
这一环节,教师要做到:
语言组织准确、简练。纵观那些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的课,无一例外都是教师的喋喋不休、啰里啰嗦挤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一个教师,课堂上一定要组织教学语言,增强语言表达的科学性、针对性、准确性,做到清晰精炼、重点突出、逻辑性强。
时间组织恰到好处。教学各部分的时间分配,教者在备课时应预计,讲课时要调控。但有时候,因为课堂上不变的因素较多,也许不是重点内容的教学却占用了一些时间,这时候,教者一定要站在整堂课的角度来安排时间。不言而喻,课堂教学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越好,浪费的时间越少,课的密度越大,教学质量就越高。
教学组织面向全体学生。一位好的教师应该得到全体学生的尊敬与爱戴,一位好的教师应该使所有学生都受益。在课堂教学中,各环节的安排要尽可能以全体学生的参与为基础,以个别提问、小组交流、课堂检测等多种形式来了解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情况。
(三)课后的有效练习
课后练习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反复的抄写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有效教学给当代的教育注入了活力。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关注学生,力求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鉴于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实施有效教学,教师首先要在以下方面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
1.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理念是灵魂。教学理念是指导教学行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追求。对于教师来说,具有明确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应该是基本的素质要求。
2.丰富个人知识储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丰富个人知识储备。课堂上,如果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缺乏深度广度,那么教学就会肤浅,学生学习就无法深入。可见,作为新课程直接实施者的教师,一定要不断学习和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知识内涵。知识的厚度增加了,课堂就能深入浅出,左右逢源。
3.做一个有反思力的教师。叶澜教授有一句著名的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应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其次,要追求有效的课堂教学,可以从课前的准备、课堂的组织、课后的练习等几个环节来提高实效性,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然途径。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的做法:
1、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学习的内部动因。它与学习效果有着密切的联系。一般来说,学习动机正确、强烈,指向学习活动本身,则学习效果好、成绩佳。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们明确学习数学目的意义,旨在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增强学生的学习责任感。同时,多些鼓励,少些批评。对于学生的比较新颖、简捷的回答,加一两句评语;对于有一定进步的中下学生,进行表扬;对发言较好的学生一个会心的微笑等等,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进步的动力。
2.设计新颖的教学内容、灵活的教法激发学习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创设恰当的“情境”,激发丰富的想像,欣赏语言文字的美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低起点、小步走、中容量、勤反馈、及时补”的原则,设置有梯度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由易到难的过关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实施分层次教学,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已经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下,仍然采用传统的“大统一”要求的教学方法,会保全一部分学生而牺牲另一部分学生。因此,要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因材施教,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才能和专长,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