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识字教学与文字学的结合(范文模版)
字理识字教学
一、什么是字理识字
当前的识字教学,可谓流派纷呈、方法各异、风格多样,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对汉字科学研究的重视还是很有够的,师范学校《语基》教材中有关文字学的知识非常有限,因而,即使师范校毕业的小学语文教师,文字学基础仍是非常薄弱,在教学中很娴熟而灵活地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原理进行识字教学,多为独体字数数笔画、合体字说说结构而已。如“大”字,只要学生能说出一横一撇一捺,有三画;“男”字只要能说出是上下结构,老师即夸其“顶呱呱”。诚然,在学生初识笔画和结构阶段,这样的笔画和结构教学也是必要的,但在些之后仍千字一律地、毫不讲“理”(构字原理)地机械教学和机械识记,其结果当然就是生字回生率高、书写错别字多。如果我们的教师在识字教学中能依据构字原理,把上述两个字分别析解为:“人”跨腿伸臂表示“大”,古代在“田”间出“力”劳作的是“男”,那么,像“大”、“男”等字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不会是抽象的笔画符号,而是一幅幅图画,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性的内心视像,较之抽象的符号识记,这样讲“理”的识字,其“质”是根本不同的。识字要以感知为先导,并有分析、综合以至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参与,而最主要的过程是记忆。机械记忆容易遗忘,意义识记则印象深刻。因此,评价一种识字方法方法的优劣,首要的标准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忘记汉字。从这个意义上讲,讲析字理的识字方法是最根本的方法。
由前面的讲述我们已经知道,汉字的形体不是随便画成的,而是遵循着一字的原则和方法的,也就是说,汉字的构形有一字的理据。如果我们在汉字教学中把汉字的构形理据分析出来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某个形体的构形原理及其演变过程,这就是字理教学。字理教学对于原构字(结构理据没有发生变化的字)来说,主要解释形体构造跟所记录的词语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变异字(结构理据发生了变化的字)来说,则应该进一步说明形体的演变过程。因此,我们所说的“字理”实际包括构造之理和演变之理两个方面。动态演变是纵向的,贯通古今的;而静态构造是横向的,可以分为字源构造、历变构造和现实构造等不同的构形模式。
二、字理识字的好处
汉字构形既然是有理据的,在进行汉字教学时就应充分利用这些理据,让学生明白某个形体的来源及其结构功能这对于辨析字的形义,掌握字际关系、字词关系和词义系统,甚至对古代历史和文化,都是有好处的。我现在从以下几方面简单让大家体会一下字理识字的好处。
(一)、字理有助于辨析形近字和纠正错别字
由于汉字形体的局限和客观事物相互联系的复杂,汉字在据义构形的时候就难免出现一些形近字,加上长期的发展演变,现代汉字中形近字更多。形近字给学生的认读和使用带来很多麻烦,所以是汉字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形近字的辨析,通常是在形体上作机械对比,看哪儿多一横,哪儿少一点,哪儿跟哪儿不一样,然后让学生查字典比较相互之间在音义方面的差异;学生呢,只好死记硬背,并不明了形近字之间何以会有这些异同,结果自然记得少忘得多,错别字照样大量出现。
其实,汉字构形是有理据的,汉字的演变也是有规律的,因而现代汉字大都仍然是可以讲解的,如果我们能从字源上讲清楚形近字各自的构造原理,又能从演变过程中说明某些因变化而形成的形近字的现实依据,然后结合辞例用法,让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那么学生的印象肯定很深,读错用错的机会就可能大大减少。例如:“寇”与“冠”,前者的构形理据是手持棍棒之类的武器侵入房舍敲击主人的头部,所以指外来的强盗、敌寇;后者的构形理据是手持帽子加戴于人的头上,所以指帽子,也指戴帽子的行为,冠冕堂皇、衣冠禽兽是也。者的共同点是都从“元”(人头),不同的地方有两个:一是“攴”与“寸”,前者以手持物,表示敲击,后者是由“又”字变来的,表示手;二是“ ”与“ ”,前者表示房子,后者表示帽子。又如“即”与“既”,左旁相同,读音也相r近,所以常常用错。考其字源,二者皆为会形字,“即”字甲骨文作,象一个人面向食器即将进食之状,故有靠近(若即若离)、即将、立即等义;“既”甲骨文作,象一个人吃完饭扭头向后准备离开食器之状,故有完成(既成事实)、既已、既往等义。“既然”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认可,当用“既”;“即使”是假设的事实前提,客观上尚未发生,当用“即”。再比如“盲”和“肓”,“盲”指的是眼睛看不见,所以从目;“肓”是指人肉体的一个部位:心和隔膜之间,故从肉,而“肉”跟“月”同形。这样学生就容易区别了。上述各字经过样一番讲解之后,学生现认错写错的可能性就比较小了。如果能联系其他相关字形作系统的讲解,效果当然会更好。
(二)、字理有助于系统地掌握汉字
汉字教学如果孤立地进行,一个一个地教,一个一个地记,这样效果不会太好。其实汉字是一个互有联系的符号系统,它们的组合有理据,有序列,有层次,有类别,只要我们掌握其中的规律,就可以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从而以简驭繁,成批识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昭”字,从“日”、“召”声,“召”又从“口”,“刀”声,共得三个基础字,然后构字原理循序渐进地联系相关字形进行教学,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互有联系的字形。如以“日”为义符,可以组成“明、杲”等会意字,“暖、晴、晚、旺”等形声字;以“口”为义符,可以组成“名、鸣”等会意字和“召、叫、喊、啡”等形声字,以“口”为声符,还能产生“扣、叩”等形声字;“刀”作为构件,同档能构成“利、则”等会意字和“刺、刻、叨、忉”等形声字;进而“召”又组成“昭、招、沼、诏、迢、笤、龆、苕、绍、邵、邵、韶、劭、髫”,“昭”又组成“照”;……诸如此类,先识字成为后识字的基础,相关联系的字互为背景,互有联系又互有区别,这样从字理出发按构形规律成系统的教学汉字,比起忽略字际关系的死教硬记来,效果无疑会好得多。我们讲字理教学,特别要强调字理的系统性,讲一个字可以联系一串字、一批字。
(三)、字理有助于掌握词义系统
汉字是记录语言的,记录汉语语词的。汉字在构形的时候,与语词的某一个意义有联系,这样一个意义我们通常把它看作是字的本义。本义是其他意义产生的根源,如果我们掌握词的本义,其他的意义会与它发生联系,掌握起来就比较容易了。比如说“兵”,现字形已变异,其理不显。追其字源,甲骨文作“ ”上从斤,底理从两个手,就是两个手拿着一个斤,斤表示斧头,而斧头是古代战争中常用的武器,古代经常用斤的本意是武器的代表,因此从源字的构形上看,这个字的本意是武器。“短兵相接”里的“兵”就是指武器。武器是由人拿着的,所以拿着武器去打仗的人就叫做兵,这就是士兵的意思,所谓“兵来将挡”的“兵”就是指士兵。
士兵拿着武器去打乱,这是种军事行动,“兵”可以指代战争,因此“兵”还有军事、战争的含义,“纸上谈兵”、“兵不厌诈”的“兵”不是指士兵,也不是武器,而是指战争、兵法,是更抽象的含义。这些义项都与本义“武器”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都可以叫做引伸义。我们在掌握字形的本义后,就能将一串引申意义联系起来,这比单个记忆掌握要牢固有效得多。再比如说“节”,繁体字是从竹即声的形声字。“节”字从竹,其本义当然与竹子有关,就是指的竹节。竹节有两个特点,一是把竹竿分成大致相当的若干段,每人段叫做一节,节与节之间叫做节巴。从这个特点出发,凡把事物切分成若干段的,都可以叫做节。如一年24个节气就是把风一年分成24个时段,从一个时段到下一个时段叫过节;把组成音乐的音符分为若干段,这是节拍;把文章切成若干个段叫章节;把一台演出分成若干个部分叫节目等等,这都跟竹节是有关系的。另一个特点是节巴在分割竹竿的同时对每节竹竿的长度起到限制作用,因而它又有动词性的节制之义,把情绪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是节制,把消费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就是节约,用来约束人的言行的规则就是礼节。这些意义都是相互关联的,很容易记。所以从字的本义出发,可以更明确更深入地理解别的引申义,这样就方便多了,可以把很多意义联起来,这对学生理解词义和掌握记忆词义很有帮助。
三、字理识字教学的基本方法
字理识字教学既然是一种教学法,那么,常规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等也适合于字理解析。同时,字理识字教学还可按生字和课型的实际灵活运用归类、循环、听读、猜认、基本字带字等多种教学方法,不管使用哪种方法,都要突出字理,便于学生形象地意义识记。根据汉字的特点和教学的需要,字理识字教学可运用如下教学方法。
1、图示法
图示的作用重在解决对汉字的溯源问题,即用图画将汉字的本义表示出来。如教学“飞”,可以画一只鸟与“飞”这个字作对照,说明这个字的“飞”是鸟的身躯,弯钩里的两笔是小鸟展开的翅膀。教学“采”字可绘出手在树木上采摘的图。由于图画形象、具体,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将汉字的形与义紧密联系起来记忆,以加深对汉字本义的理解。图示法适用于对大多数的象形字的教学。
2、演示法
用动作演示来表示字的音形义的关系。如“掰”,两手掌相对合拢,然后向两边分开,做一个掰的动作。又如“灭”字,用一块木板盖在火上,让火熄灭。看、交、大、步
3、描述法
描述法就是运用精炼的语言去阐明汉字构形原理。这种方法多适合于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教学。描述法是在图示法的基础上,通过对汉字部件本义的解释,领会汉字组构的意图。如教学“牧”字,只要解析“ ”是“牛”的变形,“攵”是物拿鞭、棍的意思,与“牛”合起来指手拿鞭子放牛,就是“牧”的本义,有用图示,只要这样点拨讲述,学生也就不难理解、掌握了。秋、安、友、败
4、联想法
联想法是在解析定理时引导学生合理联想,经加深对形、义、音的理解,如教“沙”字,可引导学生从河水少想到沙子出现,这就是沙字的由来。与些同时,为便于记忆,还可引导学生奇特联想,创造出独特有效的记忆方法,这样的记忆方法,虽然有的离开了字进,但是它符合学习者独特的思维方法,生动活泼,有助于识记的巩固,符合教育学原理,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作为一种学习方法是有益无害的。秉、兼
5、故事法
故事法是指教师运用故事阐明字理的方法。一般要求故事简短有趣。这种方法是各类学习者喜闻乐见的方法。如教学“家”字,就可通过故事的形式介绍古代先民的游猎生活习性以及养豕定居为家的情况。这样,就使学生不但理解了“家”的构字,还了解了人类生活的演变历史。取、尾、男、美、阔。
6、比较法
通过比较可以把汉字的个别部分和特征分析出来,发现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利抓住字与字的本质联系和区别,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运用比较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1)、比整体:对于某些形近字,可以从形音义结合上进行综合比较。如有学生常把“束”写成“ ”,我们可用比较其形义的方法进行教学。这两字全体字形相似,相同的是都从木,不同的是中部束从口,从冖。口像捆木的绳索,冖由刺形变来的。因此,“ ”即刺树的形,即刺的意思;而束是用绳索捆为束。这样一比学生再也不会混淆了。寇、冠
(2)、比声旁:这是指对若干形旁相同声旁各异的汉字找出构形的差异,如案、架、梨、栗等 字,我们可以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其共同点是形都是木,本义都与木有关;其读音都由声旁决定,与声旁相近。
(3)、比形旁:这是指对若干声旁相同而是菜旁不同的汉字找出构形的差异。如忠、钟、种、冲、肿等字,我们可把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它们的共同点是声旁都是中,其读音都 可从“中”的读音上得到提示;而本义都与不同的形旁有关。
7、歌诀法
歌决法是指教师运用歌诀来帮助学生识记汉字的方法。可以运用
前人和他人的琅琅上口的歌诀,也可师生自编自用。一般要求歌诀简易上口,既表示字形结构,又指明字义。常见的叙述歌诀和谜语歌诀。
(1)、叙述性歌诀:叙述性歌诀是指将字形、字义用歌诀的形式告诉读者,如“办”字,歌诀可编为:“办事要用力,累得汗直流”、“互”字可编为:“上一下一,正七倒七,互相学习”;“狂”字可编为“小狗也想称在王,你说狂不狂”。
(2)、谜语性歌诀:谜语性歌诀是指歌诀式的字谜。如教学“功”时,有人编了这样的歌诀式的谜语:“出工又出力,工作有成绩”;“臭”字可编为“只因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哥”字可编为“可上又可下,老二喊老大”;“古”可编为“一字有十口,历史很悠久”。编这样的字谜一字要兼顾字的形义,缺一不可。
以上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几种字理识字常用的教学方法。事实上,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不同,课型不同,教师不同,教育对象不同,教学环境、条件不同,教学方法就可能不同。大部分的字还是有“理”可讲的,我们教学中应该灵活地采用多种方法,突出汉字的理据,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2)、谜语性歌诀:谜语性歌诀是指歌诀式的字谜。如教学“功”时,有人编了这样的歌诀式的谜语:“出工又出力,工作有成绩”;“臭”字可编为“只因自大一点,惹得人人讨厌”;“哥”字可编为“可上又可下,老二喊老大”;“古”可编为“一字有十口,历史很悠久”。编这样的字谜一字要兼顾字的形义,缺一不可。
以上我给大家简单的介绍了几种字理识字常用的教学方法。事实上,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不同,课型不同,教师不同,教育对象不同,教学环境、条件不同,教学方法就可能不同。大部分的字还是有“理”可讲的,我们教学中应该灵活地采用多种方法,突出汉字的理据,这样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第二篇:低年级阅读教学与识字的结合
低年级阅读教学与识字的结合
摘 要:低年级的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是:“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对阅读的要求是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注意将课内和课外的知识融会贯通,处理好阅读与识字教学的整合。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识字;阅读;有机融合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4-271-01
小学新课标对特别强调“喜欢”二字,新课标凸显关注孩子的年龄特点,明确识字与阅读的任务。多年来,我一直从事中低年段的教育教学工作,尤其在识字方面,我一直努力地探索高效的识字方法。那么,如何把识字与阅读更有机的融合在一起?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点滴体会:
一、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识字,是识字教学的重要原则和方法。“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是语文教学总结出的识字规律。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就是在学词中识字,在学句中识字、在阅读中识字,使识字结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而不是脱离语言环境单独识字。我的具体做法是以读课文为识字的切入点,以读生字、读词语、读句子为识字的着力点,引导学生识字,将自己认识的字、词、句与课文整合起来,培养学生识字方法。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有助于建立字的音、型、义之间的牢固联系,准确理解字义,提高识字学词的质量。难懂的字词变得比较通俗易懂了。如:(1)小弟弟口(渴)了的“渴”;要(喝)水的“喝”;(2)这个(办)法真好的“办”;(3)他(为)班级做了许多好事的“为”;(4)这种鸟叫(乌鸦)的“乌鸦”等。这些字都是在读文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结合故事内容进行识字,而不是孤立的识字。可见,学生识字是要以语言环境为依托的,离开了语言环境孤立地进行识字教学,必然是耗时多而收效微。只有借助语言环境识字,对于学生来说容易接受。所学的字就会扎根于语言的沃土之中。
在课堂教学中,识字教学与阅读教学的整合就体现在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认识生字。如:通过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让学生在自主选择学习方法的前提下,通过小组的学习、研讨和比赛,找到生字的具体语言环境。在这里,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合作、自主识字的学习氛围,深入学生学习圈子,引导学生学习新知,适时地传授学生学习方法。在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时,通过变换颜色和大小,尽最大可能使学生对于本课要认和要学的生字产生视觉冲击力。学生在汇报中,不再是单独的生字,而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凸显的生字。这样,生字教学适时而生,达到了字在词中,词在句中,句摘于文。避免将生字的教学孤立于阅读教学之外,单纯的为了教生字而教生字。而是将生字的教学与课文语句的理解结合起来,于文、句、词中学习生字。并针对生字的特点,变化教学重点,字形,字音,字义各有侧重。
二、注意将课内和课外的知识融会贯通。
在处理要认的生字中,降低难度,因为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求认识的字只要求认识――在本课里认识,放到其他语言环境中也认识,不抄,不默,不考。要求学会的字,以往强调“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现在调整为会读,会写,了解字词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逐步做到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运用。所以,我在会认的生字教学中节省的大量课堂时间就可以用于将课文的资源与课外的资源有机融合,真正地把一篇课文当做例子来教,如:从开始的谜语导入,到后来走进学生生活实际体验词义,以及用自己知道的词语描绘春天等等。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将语文教学形成一个系统的理念,让学生在不断的积累和运用中达到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熟练应用的目的。
三、处理好阅读与识字教学的整合。
识字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阅读,而低年级的阅读,还在于更好地巩固识字效果。识字要在语言的实践交流中延伸发展。在阅读中识字可使阅读、识字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三个儿子》是一篇阅读课文,是一篇思想性很强的课文,识字写字教学是第一阶段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果整节阅读课都进行识字教学活动,与新课标的编排意图相悖,因为第一学段的阅读教学不仅承载着识字教学的任务,还担负着积累语言、朗读教学三大主要任务。阅读教学中应该将识字、朗读、积累语言有机的融合,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境界,而不能将三者割裂开来。阅读中的识字教学不应是“孤军奋战”,而应该是以语言环境为强大后盾,以培养综合语文素养为追求的“团体战役”。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教学以来,我本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教材为载体,注重识字与阅读有效地结合,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学法指导:在识字教学中,大力倡导见字识字、随文识字、以写促字、认读同步等识字方法,拓展学生的识字渠道,力求集中识字与分散识字相结合。
2、注重习惯的养成,注重读书习惯的养成。学生语境、语感训练,时时刻刻提醒他们读书要口到、眼到、心到。
3、注重课外阅读。我充分利用有效的时间,让孩子们每周学习、背诵古诗2―3首,这对提高小学生语文水平必将大有益处,不仅让小学生了解中国古文化,感受中国古文化的美,而且通过这些古诗来识字或巩固已学过的生字。
目前,孩子们的阅读量与识字量还比较少,在今后的教学中,坚持做到阅读与识文融会贯通,因为阅读与识字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是相辅相成的统一体。我将进一步学习和研讨,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让语文因生活而精彩,让识字因阅读而丰富!
第三篇:浅谈多媒体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结合
浅谈多媒体与小学低年级语文
识字教学的结合姓 名:
单 位:
年月日
浅谈多媒体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结合
摘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引发人类历史上的一场革命,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引入课堂教学。互联网和教育将紧密地结合,改变一个民族甚至是一个国家的历史和命运。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语文教学,可以创设一个优良的情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具体化,实物化,变成直观、生动活泼的视觉信息,并配上文字与声音,图、文、声、画并茂,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直观、富有感染力,对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运用
引 言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浪潮已经席卷全球。如今教育的思想观念、内容手段、教学方式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网络环境中,教育信息的显示呈多媒体化,教学信息组织成超文本形式,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交互性,教育信息的传递呈网络化、智能化,这使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更具魅力,教学模式也与传统教学有了巨大的不同,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过程突破了教室空间与课堂40分钟的局限,扩充了学生的信息量,简化了学习的复杂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了他们的创造力,给语文教学带来生机。
正 文
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主要围绕这三方面展开。接下来,本人就如何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运用多媒体促进行字音、字形、字义教学谈谈自己的粗浅的认识。
一、运用多媒体有效地进行生字音节读音的教学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关系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因此,一直以来识字教学都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心理学告诉我们:现代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感官越多,它们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对学习的知识越容易理解和巩固。正确使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可以多重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使学生心中唤起强烈的真实感受,从而为学生创造一个直观的学习环境。
小学低年级儿童,特别是一年级新生正处于从幼儿向儿童过度的时期。处于这一时期的儿童理解能力差,记忆全死记硬背,他们擅长于记忆形象,具体的材料。另外,一年级新生的记忆效果与他们的情绪有着极大的关系,即在高兴时记忆效果好,反之较差。拼音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生字的重要内容,也是识字教学的一道难关。在识字教学中教学生拼读生字音节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直观性,借形象直观富有情趣的多媒体的动画来进行直观演示,能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正确感知,从而突出教学重点,突破难点,让他们轻松愉快地学会生字的音节的准确读音。
例如:教学“爸”这个字的读音“ba”:(1)电脑出示“a”。
(2)再出示一个小女孩推着卡片“b”与“a”碰在一起,然后
告诉同学们一个声母“b”和一个韵母“a”碰到一起可以拼出一个音“ba”。
(3)课件演示动画效果,小女孩推卡片“b”变成音节“ba”。告诉学生在拼读时,声母“b”要读得轻短,单韵母“a”要读得响亮。把“b”和“a”快速连读成音节。借助前音轻短,后音重,两音相连不留空的要领帮助学生掌握拼读音节的方法。这一动画形式的直观演示,使学生很轻松地掌握了这拼读规则。在通过反复演示和朗读,学生就能很快地记住了这个字的读音。
二、运用多媒体,让识字中的字形的教学更加有趣
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识字教学,许多课时都是围绕识字展开。而整个识字教学过程中,字形的教学又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传统的教学中,字形结构的教学是仅凭着老师的一张嘴,一支粉笔或几张卡片,单调地、机械地、抽象地进行的。学生对字形的辨认、识别、记忆都比较无趣和乏味。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大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小学生天性是好玩、好动、好奇。他们的认知活动都是以兴趣和好奇为载体,知识的积累和智能发展也是在无意识下完成。特别是小学低年级,学生正处在直观形象思维阶段,创造学习语文的愉快情景尤为重要。
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其悦耳的声音,色彩鲜艳的图片,生动优美的动画等,在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方面有着
其他教学手段远远不及的优势。我们老师在教学小学低年级字形教学中,要善于正确利用这一优势,让小学生对字形及其结构的认识过程更富有趣味,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学象形字“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呀!(课件电脑演示:太阳图)生:太阳。师:喜欢吗? 生:喜欢。
师:太阳与我们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古时候的人呀也非常喜欢太阳,那他们是怎样记录太阳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电视动画演示)古人就是用这个符号来记录的。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为了方便书写,就把这曲线的笔画写成直的笔画了,(电脑动画演示“日”字)。同学们,在我们的汉字有不少的字就是这样从图形变化来的,以后的学习要善于运用这种方法去学习。
认识字形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正确、规范地进行书写。书写过程中的难点是笔画的书写以及每个字的笔画顺序的记忆。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黑板上一笔一画范写来传授给学生的。限于空间和时间,这种传授过程效率低下,学生也对此索然无味。对此,多媒体可以辅助汉字教学,实现笔画笔顺教学的动态书写,并以标准楷体为蓝本,并在书写每一笔画时读出该笔画的名称,全部书写完,还会读出汉字的读音。
就这样,多媒体使枯燥的字形教学、书写教学生动化、趣味化。
它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对字形结构也能心领神会,轻松快乐地记住这个字,同时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加深了印象,是记忆更加牢固,书写也便会更加正确和规范。
三、运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字义的教学
字词是一家,在学习生字的字义时,可拓展学生的词汇量,点击汉字,就会出现相关的词语和相应的解释图片,并配有字词的读音,还可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词语输入电脑。每一个汉字一整套的动态呈现出来,而且可以反复播放,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而且对学生自主识字也很有帮助。
结
论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为我们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学习工具和方法,充满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多媒体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具有形象生动、直观性强、能优化教学过程等优点,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容易、乐意学、勇于思索、敢于创造,的确是一种提高教学效率的好方法。值得一提的是,多媒体的运用是为了提高效率,而不是追求形式。但当今多媒体辅助教学中的运用还存有一定的误区:片面地追求唯多媒体是从,唯多媒体是好,为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甚至已到了众“体”皆废,独尊多媒体的地步。多媒体确实拥有强大的功能,于是常见在公开课上纯粹以多媒体取代了黑板、粉笔,有些课例甚至只有多媒体从头到尾唱戏,多媒体成了独媒体,其实多媒体固然有其优越性,但其它传统常规媒体也有其不容忽视的独特功能,其功能是多媒体技术所不能取代的。因此
应以“扬弃”的观点来看待传统的教学手段,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媒体,正确处理好多媒体与粉笔、黑板、实物教具、语言表达之间的关系,让多媒体与传统常规语文教学媒体有机配合,从而正确发挥多媒体与小学语文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2、何克抗、张文兰、余胜泉:《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研究项目实施目标与策略》
3、张效民、禹明:《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教学案例》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4、韩绍祥、魏国栋:《试教通讯》 人民教育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第四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识字写字
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主要是通过汉字传承下来的。因此,语文课程作为我们的母语课程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识字和写字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对学生未来的发展会产生深远的意义。
识字写字是阅读的基础,又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从三维目标考虑,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如何在第一学段让学生认识了那么多汉字,尽早进入阅读阶段呢?兴趣是关键。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识字教学,对于多年从事语文教学的老师,都有丰富的教学经验。比如,创设喜闻乐见的识字教学情境,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认识汉字,建立“识字成长记录袋”。请家长帮助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汉字,在班级设立里展示台等等。以此来调动学生的识字兴趣。但我觉得汉字作为一种符号,不是无生命的符号,而是充满中华文化的载体。不能把它作为一种单纯的符号来识记。现在的孩子往往是会认字,但不识字,不清楚汉字的字法字理。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每个汉字都包含着一定的蕴意。比如“止”它原本表示一只脚的形象,因为脚印踩在地上是静止不动的,所以他读“zhǐ”这一前一后两个脚印就是一步的意思,所以用正反两个“止”字可以合成一个“步”字。这样学生在认汉字的同时,又了解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自然而然喜欢上了汉字。
关于写字教学,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写字教育一直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对写字缺乏科学的指导,只是机械重复的抄写。造成学生书写不规范,为完成作业而应付差事,所以书写质量普遍下降。课程标准指出“在每天的语文课上安排十分钟,在教师的指导下随堂练习,天天练。要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提高练字效果。”这是以前的语文教育从未提过的。我觉得写字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要操之过急,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对于每一笔的起笔、行笔、落笔。每个字的间架结构、部署安排。写字的姿势等方面。教师当堂课必须有示范引导。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汉字的形体美,由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老师的潜移默化,也就提高了书写的质量。
第五篇:浅谈阅读和识字教学的结合(陈丹)
浅谈阅读和识字教学的结合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基础,而低年段的阅读教学为以后高年级阅读打基础,一年级下学期较于上学期学生的识字能力有一定的提高,也有一定的识字基础,相对于一年级第一学期教学相对轻松,但随着年段的升高知识量也在不断加大,识字任务也在加大,伴随着识字要求学生阅读的课文逐步增加,课文内容加多,加深,在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面对这一系列的问题以及存在的问题我规划了一下阅读教学方法:
一.提高识字的趣味性,增加课堂识字的效率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步感知课文时,要求识字与阅读相结合培养学生结合拼音阅读课文,在阅读的基础上初步理解课文,让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在自读生字时,出示学生感兴趣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乐于认生字,然后,通过齐读、开火车读等方式加以检查、正音及巩固通过图片,ppt等形式反复训练识字能够认识课文中要求会认的字再读课文。
二.通过同桌互助小组互读的形式训练阅读培养语感。从刺激——反应的心理测量角度来看,动画最强,图形次之,文字说明最弱。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运用图片动画等形式。以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器官同时接受刺激,引导他们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从而为学习生字、感悟文章埋下伏笔。反复的训练反复的出现加深学生的记忆,为阅读课文打下基础。
例如:在教学《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篇课文时,先让孩子整体感知课文,然后让孩子简述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之后再把这篇课文的动画放给学生看,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课文内容,从而感受到诚实的重要性。等孩子们听完,看完后引导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圈出自己不认识或者不熟悉的字词同桌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交流读字认字。在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让孩子们自己读。如:“国王想找一个诚实的孩子做他的继承人,于是给每个孩子发一些花种让孩子们培育。”先请孩子读,然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同时引导孩子去认识“诚实”二字。
三.通过课外积累识字认字(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识字与阅读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识字是阅读的基础,不识字无法阅读只有识字才能调动阅读的兴趣;但是,另一方面,阅读又是识字的基本途径,在阅读中识字能提高识字的效果。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语言,字词运用是发展低年级学生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课本识字是任务性的嗲有教师以及任务强加给孩子的性质,但是在生活中一些广告或者店面等等名称都会出现一些书本上出现或者没有有出现的字,生活中在需要的时候有意识的去记忆,记忆会更牢固,在《手捧空花盆的孩子》的设计中,为了让学生识记这些生字,而又不造成心理疲倦,我除了让学生把课文中生字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外,还出示一篇有关国王的短文给孩子阅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阅读带拼音的文本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书本内容枯燥无味,初读才是最感兴趣的,课本基本上学生都读过对内容有大致的了解,座位课外读本于毒效果不是很好,而相关推荐的《红树林》《学习周报》等都是一些比较好的又适合孩子阅读的书刊,有拼音有图画,引导学生课外或者在教学任务完成的情况下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加识字。
五、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生字识字与阅读共同提高。
阅读的基础还是课堂,是教师的引导,课堂在识字的同时教会学生阅读,明确的阅读方法,其次才是课外读物。所以我们必须借助课堂,在课堂上让学生扎扎实实学会阅读方法,了解阅读的趣味这样,孩子们才会在课外阅读一些有趣的文章。通过各种方式,找准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多阅读,学生兴趣浓了,识字的兴趣就浓了。因此,培养学生的兴趣成了教学的又一重点。当孩子们不敢去阅读时,可以在课堂上给他们读一些故事以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文本区带动学生,当读到精彩部分时,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去看。这样能鼓励他们自主阅读。从而学会期中的一些字词。
识字为了帮助阅读,阅读也能帮助识字识字与阅读相辅相成也是低年段教学的重点。阅读与识字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辅相成,互为促进。我们只有把识字和阅读有效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阅读提高阅读能力训练理解能力,让学生通过识字去阅读,在阅读中更好地去识字,这样才能真正感受到识字和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更自主地去识字和阅读,做到轻松识字,快乐阅读体香语文教学的重点凸显第年段语文教学的基础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