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语文教学论文

时间:2019-05-13 03:04: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三疑三探语文教学论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三疑三探语文教学论文》。

第一篇:三疑三探语文教学论文

三疑三探语文教学论文

面对在全县启动的“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准确把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正确解读“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操作要点,无疑是一项十分紧迫且非常必要的工作。感谢学校给我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共同交流我对“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理解。我的发言谈不上是解读,权作一次与大家的共同学习。更权威的解读,应该来自于一线的实验教师,来源于各实验学校的不断研究和艰苦实践。

一、主要环节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三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这样,共四个环节。这四个环节还可以用八个字来说明和概括,即“先疑后探,编题自练”。第一环节:设疑自探

教师围绕教学内容,创设问题情境,学生提出想要解决的问题,形成本课的“自探提纲”并开展自主学习。第二环节:解疑合探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初步完成本课主要学习内容。第三环节:质疑再探

鼓励学生再次质疑,针对本节内容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以达到深化认知的目的。第四环节:运用拓展

师生围绕自探提纲和学习内容,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反思归纳本节知识并进行适当评价。

二、操作要点 1.设疑自探环节

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也是课堂导入的过程,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这一环节一般涉及三个步骤。

步骤①:创设问题情境。上课伊始教师就要设置问题情境,尽快形成问题氛围,使学生生疑,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步骤②:设置自探问题提纲。根据学科特点,针对不同课型,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教学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后产生。步骤③:学生自探。学生针对自探提纲,开展自主探究。

“自探提纲”作为统领全课的核心问题,是本课学习目标的具体体现,也是学生开展自主学习的明确导向,其问题的解决程度体现了一节课目标的达成度。因此,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下,教师必须要对教学内容和课程标准有深刻的理解把握,为学生的学习指明具体的方向。倡导在实施初期,使用“导学案”,在学生问题意识没有得到较好培养的情况下,教师应围绕三维目标补充设疑。2.解疑合探环节

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这里要解的“疑”既包括设疑自探中所设的“疑”,也包括自探中派生出的新的疑问。“合探”一般包括三种形式。

第一种形式:提问与评价。一般由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补充,中等生或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主要在这一环节培养和体现。

第二种形式:讨论。通过提问检查,如果学困生回答正确,则立即转入下一个问题;如果中等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要定主持人,定先后发言顺序。

第三种形式:讲解。通过讨论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讲解、点拨。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解之前不讲。3.质疑再探环节

在基本完成本节学习任务的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质疑,勇于向教材、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让不同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再次提出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并且引导学生自己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学生对于新知的学习是一个“自主建构”的过程,新习得的知识要纳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之中,才能达到理解和掌握的程度。给学生再次质疑的机会也是让学生反思学习内容、解决新知学习与原有经验冲突的过程。“质疑再探”体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同时也是引领学生走出教材、深化拓展的必由之路。质疑再探的主体仍然是学生,问题由学生自己发现、提出,主要由学生自己来解决,可沿着“学生思考——学生质疑——学生解疑”的思路进行。教师要把握好学生质疑的方向,淡化与本课无关的问题,如果涉及到以后要学习的内容,可直接指出,暂时不做回答。所提问题要忌杂、忌碎、忌全、忌大、忌空。教师要把握好知识的外延,做好学生质疑的问题引导。课初的“设疑”是“走进教材,用好教材”,这里的“质疑”则是“走出教材,超出教材”,这是一个深化和拓展知识的过程,也是从教材知识向实际应用升华的必由之路,是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过渡的关键环节,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最佳时期。4.运用拓展环节

师生围绕学习目标,针对本节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问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并在此基础上反思归纳本节知识。此环节一般有三个方面内容:①让学生围绕本节所学知识编拟一些基础题和一些拓展延伸性习题,教师通过巡视选择有价值的展示给全体学生练习使用。②教师编拟一些基础性试题,作为本节教学任务的“底线”,要求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基础性习题解决以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的习题,让中等生展示、优等生评价。③反思归纳。也是对本节所学内容的梳理,是对整个探究过程的回放和体会。

三、实施建议 1.先学习,后批判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肯定不是包治百病的神丹妙药,不可能解决现实课堂教学中的所有问题。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不适合学情、校情之处。但我们建议大家先学习、理解、消化、吸收。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再研究如何改进、改良甚至批判。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提倡一种模式,体现的是决策者们对区域发展的政策导向和价值追求。学习模式是为了建立模式并最终走出模式。从教师发展角度看,每位教师都是沿着“学习他人模式,形成自我模式,最终忘记模式”这样一条轨迹,不断走向成熟、不断完善的。因此,无论从区域发展的角度看,还是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建议,各实验校在实验初期必须扎扎实实学习、原汁原味操练,切忌不负责任地说三道

四、盲目批判。只有我们真正理解了,明白了,懂了,才能真正发现其不足之处,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才有资格谈改造和批判。2.准确把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先进理念和精神实质

学习实践“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绝不是要求每位教师的每一节课都要设计“三次质疑”,搞“三次探究”。在中国汉语中,三者,多也。“三疑三探”的核心无外乎是“多疑多探”,“先疑后探”,“有疑有探”。一味固守“三疑三探”中的数字“三”,必然会将我们的学习实践活动推进死胡同。有时,只需要一探或再探即可解决问题;也有时,可能在三探的基础上还要四探、甚至五探六探。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可以在中小学的各个年段、各个学科同步开展。但具体操作过程中,切不可一个尺度,一个标准。要充分考虑不同学科、不同年段的现实差异,遵循规律,讲究科学,注重个性。根据学科、年段和具体教学内容的不同,模式中规定的四个环节完全可以进行合理调整、适当整合。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希望以后在具体运用过程中,注重领会该教学模式倡导的先进理念和精神实质。3.充分重视并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训练

我校学生普遍具有比较好的质疑和提问能力,这个能力的培养对于尝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至关重要。对质疑能力、提问能力的培养,是实验初期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研究解决的迫切重大问题。既需要实验教师不断探索,也需要教研人员及时跟进,寻求解决之道。与此相关的,还有其他一些基本能力的培养。第一,学生的板书能力,包括规范性、字迹工整,书写速度等诸多方面。第二,学生的表达能力,尤其是合理运用学科语言表达学科思想方法的能力,我们要大力加强这方面的针对性训练。第三,学生的批判能力。我爱我师,但我尤爱真理。这种精神是学校教育应该大力弘扬和树立的。课堂效率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提高,本质上讲,是与模式本身无关的,而是模式背后所孕育或蕴含的思想方法,对这些基本能力的积极训练和逐步培养,达到一定程度后自然而然产生的作用。因此我认为课堂教学模式改革的东风,充分重视并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训练,使学生的质疑能力、提问能力、书写能力、表达能力、批判能力等有一个全面的、质的提升。4.坚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和核心理念

第一,不能忘记课程改革的根本宗旨:深入实施素质教育。那些打着改革的幌子,行应试教育之实的种种错误做法,我们必须清醒地加以甄别、清除,去伪存真。这样,当我们听到“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等各种谬论的时候,能够坚守教育本真,坚守教育科学,坚守课程改革的应有之义、应有之本。不浅薄,不功利,不盲从、不浮躁。

第二,不能忘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为学生发展服务。有人将其概括为“一切为了学生的一切”。基于此,我们应该毫不动摇地坚守过去十年多我们已经确立的课改方向,发扬长处,补齐短板,均衡发展。所谓发扬长处,是指在过去的十年,我们已经在追求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用宗局长的话说,可以概括为:优化布局,让资源配置更加合理;调整学区,让生源更加均衡;强化师资,让队伍更加优化;平行分班,让机会更加均等;阳光排座,让教育更加公平。这些是我们的成绩,是我们的长处,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所谓补齐短板,目前我县的正在推进的课程改革,本质上,就是直面课堂教学,进行课改攻坚。这也是全国第二阶段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我理解,如果说公平与质量是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那么现阶段我县课程改革的中心任务,就是在初步解决公平的基础上,关注硬币的另一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概括我县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策略,主要有两条:关注后三分之一,让所有学生主动发展;构建高效课堂,让教育质量全面提升。这两句话实现了,均衡发展自然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课程改革不是简单否定过去,更不是完全否定自己。在当前课程改革步入深水区,开始课堂教学改革的攻坚战的时候,我们尤其要重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坚守课堂教学改革的根本宗旨和核心理念,确保我们的改革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前行。教育是对明天负责的,是对未来的一种定义:教育是为了未来的,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是创造未来的。今天有什么样的教育,明天就可能有什么样的未来。

听了海阳教师高效的课堂,我认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和“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一节课的内容是讲会还是学会,是授之于鱼,还是授之于渔的问题,新课改倡导“合作探究”,“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正是体现了这个精神,不同的是新课改实验中依然是由教师提出问题,再由学生探究答案,后者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头脑中没有问题是教育的悲哀,由学生自己去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再去探究解决这些问题,才是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

1.在“设疑自探”这个环节里所有授课教师都能根据所教内容的特点,简洁恰当的导入新课,都能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归纳、梳理和补充,尤其是语文课教师能通过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的期待,在润物细无声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化学课中,由于有些知识较难,教师适当地为学生扫清障碍,再要求学生提出问题,这样显得课堂更真实,更实用,也体现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2.在“解疑合探”这个环节里,几位教师都能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交流自己问题的答案,教师审时度势,适时地引导学生回答,有效地在回答中让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完善问题、评价问题,以此达到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张扬个性的目的。坚持让学生回答、补充、评价,绝大部分学生都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也敢于评价,质疑别人的观点,在这方面,语文教师做的非常好。教师注重引导学生多角度,有创意的问与答,联系以往所学知识,让学生在探究与参与中享受着学习的快乐。

3.在“质疑再探”这个环节里,语文学教师不满足让学生解决自己所发现的问题,还引导学生不断挖掘问题,提出更有深度、更有价值的问题。教师一方面引导学生解决新问题,另一方面慎重处理、运用生活实际和精彩的画面解答学生提出的有难度问题,收放有度。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语文课教师的课堂,真是孔子笔下的这种情境,一步步通过介绍实验、讨论、评价、设例,让学生将问题和疑惑,将知识点和能力的培养巧妙地融合起来,很好地解决了学生的困惑。

4.运用拓展环节是一节课的亮点,是教学改革的大胆设想,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不同的需求对所学知识不同的理解,自己编写不同的练习题,这样做一方面在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的同时,巩固了所学知识,在编写和习作别人的习题中也灵活掌握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还把所学知识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使问题进一步升华,在完善认知结构中,实现求异创新。

4、解决了课堂改革的难题

课堂教学的操作方式不改变,即使教材再变,要求再多,教师知识在渊博,课程改革也不会有质的变化,从我们近几年来的课改情况看,虽然素质教育喊得惊天动地,但是始终受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也知道培养学生的能力比传授知识更重要,可面对各种考试和排名,教师不知道采用什么方法才能两全其美。而“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其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反复推进过程,是一个培养创新能力步步升华的过程,从设疑、解疑、质疑到最后的编“疑”,四个环节实际上是一个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和解决深层次的问题、用问题创新问题的思维递进过程,学生能编拟习题,教师素质也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得到突破性进展。因此说“三疑三探”为广大教师更好的实施新课改找到了一个目标和载体。能从根本上解决新课程实施“敷衍了事,生搬硬套”的问题。

第二篇:三疑三探论文

浅谈“三疑三探”语文课堂教学高效策略

希望中学 语文 苏丽萍

怎么样才能学好语文?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的教师和同学。可往往是我们教得很苦,学生学得很累,然而我们的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高耗低效”现象严重。面对这样的实际情况,“三疑三探”教学模式走进了我们的课堂,使我们的语文教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更注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综合性。随着课改的深入,“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诞生,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综合性学习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因此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有效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真正减轻教师的负担,从而达到使学生愿学、教师乐教、共同提高的至高境界,所以与传统的语文教学相比,“三疑三探”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把如何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我们必须关注的课题。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

由学生自由支配时间对学生的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都是采取“灌输式”,教师整节课都在给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只能无条件接受,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上充当主角,学生都是配角。这样被剥夺了学生思考空间,也占用了学生的课堂时间。即使装进肚子里的,也不会被有效地吸收。因此,“三疑三探”中教师转换角色,把学生变成主角,把自己变成配角,给足他们质疑、自探、合作讨论的空间。这样他们才能想办法充分发挥主角的作用,且把这台“戏”演好。当然教师在这里面也要发挥配角的作用。久而久之,他们就会想方设法筹划下一台“戏”如何演。

二、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积极有效的学习。

“三疑三探”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思维活跃积极探求,深入钻研,充分表现,思维得到启迪,智力得到开发,能力得到培养。不仅“学会”,而且“会学”。一讲到底的语文课不一定是好课,但只字不讲或者少讲也不一定是好课。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内容该讲,什么样的内容不该讲呢?孔子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就告诉我们,教学中要让学生自学思考,不到学生求知时,不去开导他;发问后不到学生有所领悟,想说又说不明白时,不去启发他。只有这样整个课堂教与学的活动结构才合理,才能产生好的效果。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和知识积累的阶段,他们不仅对各种问题感兴趣,而且已经不满足接受某种现成的结论,开始进一步探求结论的依据。他们喜欢独立思考,钻研问题,并愿意在同学间展开争论,寻求令人更为信服的答案。他们在学习上有一种自尊、自理、自强的心理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我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处理教材时,往往根据学生喜欢独立思考的特点,估计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思索能够理解的就不讲;而对于那些教学难点、重点,一般先不讲,让学生产生疑问,启发学生讨论后,学生说不透或不当的地方,我要讲清讲透。如果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学生阅读后稍加思索便可明白,在这样的地方却不厌其烦地大讲一番,学生势必越听越烦,产生逆反心理。相反,对于那些教学重点、难点,有的连我自己也搞不明白,于是“绕着走”,回避不讲,必然会使学生大失所望,认为这样的教师水平太差,从而产生瞧不起老师的心理。当然,对于那些难点、重点,我往往不是先讲,而是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先设疑、激疑,促使学生积极思维,造成学生完全被问题所吸引而认真思考,钻研和探索的课堂情势,使学生产生急于解开问题的心理。难点、重点问题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得出答案的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让学生有成就感,学生可能争执不下或者寻找不到正确的答案。这时,学生迫不及待地期待老师讲解,时机成熟,我可以尽力讲清讲透。至此,“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中,他们就会产生满足的心理快感。

三、创造性增值

“三疑三探”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要求每节课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都应得到训练。“三疑三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通过示范引路给学生展示思维的过程,点燃思维灵感的火花,把凝结在知识背后思维方法及思维发生发展过程展现出来,启发引导学生去发现、理解、领悟、掌握新的学法,提高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学过程既是教法的实施,又是学法的体现。因此教师要有强烈的学法意识,对一些最基本的学习规律、学习方法见缝插针,随时渗透,让学生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掌握学法,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往往以典型意义的内容为重点,通过“解剖麻雀”让学生找出规律,并引导他们主动去获取知识。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三疑三探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就能激活学习的主体,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思维状态,最佳地接收教学信息,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教和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所以说“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激发兴趣无论对教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是一个很好的策略。

第三篇:实用语文三疑三探教案

1、秋天向我们微笑

累计课时数(1-2)教材分析:

《秋天向我们微笑》这首诗歌通过对果实的成熟、动物的活动,黄叶的飘落和孩子们拾起黄叶悄悄珍藏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秋天的成熟、迷人和欢快,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充满童趣,作者主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描写景物的香味、情态、声响、颜色,动物的欢歌,孩子们的行为,让读者领略了秋天的欢快明丽,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教学准备: 教师:生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学生:观察秋天,收集相关资料。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烦恼”、“觅食”等词的意思。

2、品味词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1、品味诗句,了解秋天的特点,感悟“微笑”的内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境导入,审题质疑(5分钟)

1、同学们,秋天到了,你在郊外看到了哪些变化?感觉如何?(学生畅所欲言)是啊,大家都很喜欢秋天,秋天也爱着我们。瞧,它迈着轻盈的步伐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了。

2、板题:秋天向我们微笑

(1)指导朗读,你认为题目应该怎样读?试着读一读。(2)读了课题,能提出哪些问题?

预设:秋天微笑着向我们走来,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为什么说秋天向我们微笑?

二、自读课文,感知大意(25分钟)

1、自由读课文,要求:

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新词,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或工具书解决。

2、教师巡视,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及时在黑板上板书。

3、解决字词类阅读障碍。

(1)出示生字、新词卡片,采用指名读、抢读、轮读的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嚷”、“缨”、“粱”、“酿”等字,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究记字形的方法,交流把字写美观的策略。注意“袄”是“衤”旁,“粱”不要少写了点,“酿”不要少写了横。“衔”与“街”的区别。(2)说说有哪些字难记难写?你准备怎样记住它?(3)理解词语:

通过读课文,你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用你喜欢的词语说一句话。

4、指名分节读课文,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5、默读课文,想一想:

(1)课文哪些诗节描写了秋天的美丽景象与丰收的喜悦?其它的诗节呢?

(1)课文每一小节分别写了秋天的什么景象?是怎样具体描述的?(2)试着说说的主要内容。

三、熟读课文,初步感悟。(10分钟)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把你喜欢的词语抄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10分钟)

(一)温故导入,明确问题

1、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回顾上节课所提出的主要问题:

秋天微笑着向我们走来,它给我们带来了什么? 为什么说秋天向我们微笑?

(二)提示引路,自主探究

1、请同学们带着这两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思考,并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旁边空白处。

2、教师巡视,点拨。

二、解疑合探(20分钟)

(一)汇报第一个问题:

师:微笑着向我们走来的秋天,给我们带来了什么?谁来谈一谈。(相机板书:桂子飘香 果实成熟 动物欢歌 黄叶飘落„„)

1、体会秋风轻柔、桂子飘香的美景。(1)指名朗读第1节。(2)说说从“抓、轻轻地、涂掉”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轻轻地”写出了秋风轻柔的特点;“涂掉”指去除了夏日的暑气。)(3)指导朗读:你认为这节内容该怎么读?为什么?

2、感受秋天的丰收景象。

(1)指名朗读2、3小节;从“穿红袄、披紫袍、举红缨、红着脸儿”这些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作者用拟人的手法,通过颜色的变化来表现它们的成熟,充满了童趣。)(2)读了这两句诗,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一幅怎样的画面? 指导朗读,注意读出丰收的喜悦。

3、感受动物的欢乐。(1)指名朗读第四小节。

(2)从“快乐的音符”、“衔入”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朗读。

4、感受黄叶飘落的情景。

(1)指名朗读5、6小节;读了这几句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黄叶飘飘洒洒,它好像还在说些什么?

(2)从“悄悄地珍藏”这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品味“珍藏”一词,感受孩子们对黄叶的喜爱蕴涵着对秋天的喜爱、对大自然的喜爱。末句“秋天永远会向我们微笑”点题,诗意地表达了孩子们对秋天的喜爱之情。)(3)指导感情朗读。

小结:通过朗读课文,我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课文题目说秋天微笑着向我们走来,为什么这样说呢?

(二)汇报第二个问题:

1、小组交流:你认为“微笑”是什么意思?你是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的?

2、除了诗中介绍的礼物外,你还知道哪些礼物也是秋天送来的?(鼓励学生尽量多说)

3、品读诗句,感悟秋天的美。过渡:秋天是这样美,使人这么快乐,让我们再一次在优美的音乐中,去体会美丽迷人的秋天吧!

4、引导学生在优美的轻音乐中,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5、背诵课文。(如果时间有限,课上只让学生背诵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或段落。)

(三)读写结合,提升认识

1、请同学们试着吟一首诗,或者写几句话,来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2、引导学生在练习本上写话,然后交流。

三、质疑再探(4分钟)

1、想一想,课前提出的两个问题弄明白了吗?

2、快速阅读课文,看还有没有其它的疑问?引导学生自主解疑。问题预设:

有哪些赞美秋天景色的诗句和词语?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四、运用拓展(6分钟)

1、盘点收获。

2、自主测试

(1)自编题: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编题。(自编题建议: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语言积累、写法运用、字词巩固等方面设计自测题)

(2)组织学生自我解答或相互解答。教师查看学情,收集典型测试题。

(3)在班级交流典型测试题,引导学生评价。

3、老师补充习题:教师结合年段教学目标及课文的教学目标,补充习题。

摘抄描写秋景的文章读一读、背一背。课堂总结:《秋天向我们微笑》这首诗歌通过对果实的成熟、动物的活动,黄叶的飘落和孩子们拾起黄叶悄悄珍藏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秋天的成熟、迷人和欢快,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板书设计:

秋天向我们微笑 桂子飘香

秋天(带来了)果实成熟 秋色迷人 动物欢歌 惹人喜爱 黄叶飘落 教后反思:

5、火烧云

累计课时数(18—19)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描写的是乡村傍晚火烧云从上来到下去的过程中,其颜色和形状的变化,表现了自然景象的瑰丽和变幻无穷。作者观察认真、仔细,叙述中语言优美朴实,自然流畅,把火烧云的动态之美表现的淋漓尽致。此外,课文想象丰富、有趣,引起了读者的无限遐想。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积累好词佳句。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火烧云的绚丽多彩和美妙奇异,激发学生热爱自然、观察自然的兴趣。

3、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是怎样写火烧云颜色和形状的变化。

2、学习作者观察事物和积累材料的方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 课时安排 :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6分钟)

1、同学们,大自然是美丽而神奇的,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美丽的自然现象呢?(生自由说一说)并及时表扬孩子们能在平时养成细心观察的好习惯。

2、(出示火烧云图片)同学们,我们看到的这些绚丽多彩、千姿百态的画面,就是美丽、神奇的火烧云。(板书

5、火烧云)

3、《火烧云》是已故的优秀女作家萧红的作品。

谁来简单介绍一下萧红?(萧红是三十年代的青年女作家,曾受到过鲁迅先生的关怀和帮助。)

二、初读感知(25分钟)

1、自由读课文,要求: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工具书解决。

2、教师巡视,及时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在黑板上板书。恍惚 揉 模糊 红彤彤

3、解决字词类阅读障碍。(1)读准字音

乘凉 红彤彤 跪着 脖子 模糊 小庙 揉眼睛(2)认清字形

提醒学生注意一些生字的字形。如:“跪”、“揉”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字形;“糊”与“湖”,“脖”与“勃”引导学生在字形、字义上进行区别;“彤”字的左边是“丹”而不是“舟”。出示:“紫檀色”注意“檀”的右下字形(3)理解词语

说说通过读课文,自己新认识了哪些词语,弄明白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4、指名分节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及时纠错。

5、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观察火烧云的?(上来——变化——下 去)课文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颜色 形状)

三、熟读课文,深入感悟。(9分钟)

1、熟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多读几遍,读出感情。

2、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段落。

第二课时

一、设疑自探(10分钟)(一)温故导入,梳理问题:

1、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火烧云》这篇课文,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火烧云的变化的?

2、大家觉得学习这篇课文应该解决哪些问题? 预设:

1、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2、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变化?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定以上两个问题为本节课的探究重点。

(二)“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出示自探提示:

请同学们带着“火烧云的颜色有什么变化? 火烧云的形状有什么变化?”这两个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批注阅读感悟。

2、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巡视,注意关注学困生有效自学。

二、解疑合探(20分钟)

(一)感受霞光的美

1、出示课件:画面展示霞光照耀下的地面美景。同学们,看到这里,霞光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多指名说。

2、霞光照耀下的地面景色那么美,如果你也被这一片霞光所包围着,你的心情会怎样?(赞美、惊奇„„)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感受霞光的美。指名读、评读、品读。

3、思考: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火烧云,而是先写霞光,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二)感受火烧云颜色的变化

过渡:火烧云上来了,在霞光的照耀下,大地呈现出绚丽的景象,连天上的云也变得更加迷人。(齐读第二自然段。)我们来探讨一下火烧云在怎样变化?

1、火烧云颜色变化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师相机板书:快、多)

2、课件出示: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生自由读句子。

3、“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三种颜色,能不能分别用“像_____一样的_____颜色。”这句话描述一下。

4、天空中还有哪些颜色?(课件展示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录像。)生试着说说这些说也说不出、见也没见过的颜色。提示:用“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种带比喻的形式来说。(如:苹果绿、桃红、玫瑰紫、石榴红、杏黄、秋叶黄、黄瓜绿、草莓红、橘黄、橄榄绿、柠檬黄„„)

5、天空中这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那是多美的呀!能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颜色变化多呢?(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绚丽多彩、色彩斑斓、五光十色„„)

6、读读这段话,比一比谁能读出对火烧云的赞美之情?指名读、评读、再读。

(三)感受火烧云形状的变化

过渡:火烧云的色彩如此缤纷,那它的形状变化又怎样呢?

1、火烧云形状变化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语体会到的?

2、集体交流。(教师相机板书:快 多)

3、作者在描写形状变化时,描绘得真是精彩。马的样子是怎样的?它是怎样变化的? 它又是怎样消失的?(课件出示)

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像等人骑上它的背,它才站起来似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腿伸开了,脖子也长了,尾巴可不见了。看的人正在寻找马尾巴,那匹马变模糊了。教师引读。

4、你觉得这里什么地方写得好?为什么?多指名汇报。

5、指导朗读:谁能把这种有趣的情景用朗读表达出来?

6、自由读读 “大狗”、“大狮子”的部分,你觉得哪里描写得也很有趣?

7、把自己觉得有趣的情景有感情地读给同桌听听。

8、你觉得天空中还会出现怎样的情景? 千变万化的火烧云还会像什么呢?你想展开想象尝试描绘这美丽的景象吗?请你学着作者的写法,按照“出现”-------“ 变化”------“ 消失”的顺序说一说。(出示课件)

9、火烧云形状变化这么多,请你用学过的词语概括出火烧云形状变化多。(变化多端、变化莫测、千变万化、绚丽多姿、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10、火烧云的形状如此有趣,谁想用朗读带着同学们再去享受享受?指名读。

过渡::火烧云下去时又是怎样的情景呢?此时孩子们的心情

怎样呢?(留恋 惋惜)指导读第七自然段。指名读,评价,再读。

(四)、积累运用,升华认识

1、这么美的景象,一转眼就消失了,怎能不使人留恋呢?不过,细心的作者已经用优美的语言把火烧云最为绚丽的一刻描绘了下来。让我们再一次用心去领略火烧云的美吧。欣赏火烧云图片、2、火烧云真是太美了,读了课文让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么美的景观你们愿意背诵下来吗?选择一段你喜欢的景色背诵下来吧!

三、质疑再探(5分钟)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静下心来想一想探究的两个问题自己弄明白了吗?还有没有其它的疑问?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疑问。预设:

1、我想知道作者怎样把火烧云写得这样美?

2、萧红还写有哪些精彩的文章? 推荐书目:萧红的《呼兰河传》

四、运用拓展(5分钟)

1、同学们,通过品读课文,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师可引导:从写法上谈;从文本内容上谈;

2、自编题:你想给自己设计一份什么作业来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自编题。(自编题建议:希望同学们可以从语言积累、写法运用、字词巩固等方面设计自测题)

3、组织学生自我解答或相互解答。教师查看学情,收集典型测试题。

4、在班级交流典型测试题,引导学生评价;教师结合年段教学目标及课文的教学目标,适当补充检测题。如:观察朝霞、晚霞或雾,仿照课文写一段短文。

教师总结:火烧云那美丽的景色,作者那优美的文字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只要你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更多的大自然的绮丽景象,就会发觉我们的世界是这样的美丽,我们的生活是这样的幸福和多彩!愿你们用明亮的眼睛、美好的心灵不断地发现美、享受美、创造美。板书设计:

颜色(多)色彩斑斓 5 火烧云 令人叹为观止 形状(多)瞬息万变

第四篇:三疑三探教学案例

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叫好

张志堂

我是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执教近40年,语文教案写了200多本,如今,面对一本初三语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感慨万千。

众所周知,教案(即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教师讲课必须要有教案。只有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提高教学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教师写教案的目的,就是把备课所得用文字形式记录下来,使之系统化,在上课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在上课以后便于检查效果,总结经验。因此,尽管教案还不是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师的工作态度和教学水平,所以无论是刚涉足教坛的青年教师,还是从教数载的老教师,都应该认真写好教案。

值得研究的问题是,我们应该怎样去看待教案。过去,由于一些领导一味强调写好教案,给教师定下很多条条框框,限制过严过死过于繁杂,但每位任课教师都必须不厌其烦地坚持写下去,必须做到每节课都如此,而且要天天写,月月写,年年写。由于领导的“严”要求,学校里写得多,写得工整的教案屡见不鲜,有的同志在一个学期里,仅语文一科就写了厚厚的四本教案。仔细看下去,无论文科、理科,教案大多是教材教参的翻版,“条条框框逐个填,目标设计逐个编,白纸黑字写个遍,要求样样都齐全。”如此这般,无论是学校领导检查,还是上级领导检查,教案个个都是“典范”教案,都是“认真细致”,“值得推广”。难怪有人编出打油诗:“编、编、编,编教案,编好教案给官看,字迹工整项目全,官们看了好喜欢„„”面对如此状况,我们不但要说:这些表面文章无论做得怎样好,这些花样形式无论搞得怎样好,到底有多大用处?充其量不过是学校领导可以受到上级领导“治校有方”的嘉奖,任课教师可以获得学校领导“备课认真”的表扬。如此做法,不仅害苦了教师,而且危害了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近年来,河南省西峡县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近年来为深入推广“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水平,推出《“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系列读本,老师们如同久旱逢甘霖,拍手叫好。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系列读本,着眼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本质,阐明了“三疑三探”的核心理念、学科思想和教学方法,并以开阔的视野

对各学科运用“三疑三探”模式进行系统整体的解读,是提高教学能力的良师益友。读本以“三疑三探”模式的课堂基本框架,对教师的备课、教学给予具体的示范、指导和建议,同时对教师在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与困惑进行澄清和提示,有极强的指导性和实用价值。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即充分体现了实用价值,又体现出教师的个性风格。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艺术。由于教师的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实践经验、课堂应变能力等各方面的差异,各班学生情况亦不同,教学方法也应有个人特色。教学设计中每个页码在编排时特意留下三分之一空间,供教师添减改进和教后反思,根据教学实情设计出自己的精彩课堂。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县教研室的改革精神和创新意识,真正解放了教师,解除了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重复抄写繁杂教案的沉重负担,不搞文字游戏,让教师抽出时间在教案外狠下功夫,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作出深入刻苦的钻研,在教学改革上作深入的探讨,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如今领导检查教案不在凭篇幅的长短论优劣,不再凭条款的齐全论高低,在对待教案上表现出更多的灵活性,既不放任自流,又不死抠格式,检查侧重于添加的内容和教后反思的内容,表扬侧重于有改革特色,有创意的教案,真正起到了督导作用。

衷心感谢教研室领导把教师们从编写教案的沉重负担中解放出来,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三疑三探”是西峡教育的课堂革命,而深得人心的教案的改革和创新则是西峡课堂革命的有力见证。

(作者单位:西峡双龙二中 联系方式:***)

第五篇: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如何更好地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开 展 课 堂 教 学

赤土店镇初级中学 课研组

三疑三探的概述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合格公民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 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 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所谓“三疑三探”是指课堂教学过程的几个主要环节,即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但就整个课堂操作步骤来说还应包括对知识的运用拓展环节,所以用八个字更能全面地涵盖这一教学模式的全部过程,即“三疑三探,运用拓展”。?

第一步:“设疑自探”。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它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第三步:“质疑再探”。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第四步:“运用拓展”。是指学生针对本节所学的“新知”,围绕学习目标,尝试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和拓展性习题,展示出来供全体学生训练运用,如果学生编题达不到目标要求,教师要进行补充,在检查运用情

况的基础上予以订正、反思和归纳 如何正确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主要通过疑问与探究结合等相对固定的教学环节,促使学生学会主动提出问题,独立思考问题,合作探究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

设疑自探:这是课堂的首要环节,即围绕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设置具体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探。

这一环节主要涉及三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设置具体自探问题。根据学科特点,自探问题可以由教师围绕学习目标直接出示,也可以先由学生发散性提出,然后师生归纳梳理,如果问题还没有达到目标的要求,教师再补充提出。自探问题的“主干”就是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是学生自探。这里的自探是学生完全独立意义上的自探。自探前,教师一般要适当进行方法的提示、信心的鼓励和时间的要求。自探中,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热切关注和期望。无论关注的形式怎样变,有一个底线不能变,那就是不能打断或干扰学生独立学习的思路。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设置自探问题层次不清,不能紧紧围绕学习目标,问题太碎、太杂,或太大、太空。要么一看就会,课本上有直观的答案,要么思维跨度太大,缺乏递进性,学生难以接受。二是自探走过场,时间安排不足。三是在学生自探过程中教师出现两个极端,要么唠唠叨叨,使学生不能专心思考,要么漠然视之,认为学生自探与己无关。

解疑合探: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共同解决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

合探的形式包括三种:一是提问与评价。操作的办法是学困生回答,中等生补充或中、优等生评价。让学生学会表达、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评价。二是讨论。如果中等生也难以解决,则需要讨论,教师在学生自探的过程中巡视发现的学生易混易错的问题也要讨论。

讨论要建立在学生充分自探的基础上进行,难度小的问题同桌讨论,难度大的问题小组讨论。三是讲解。如果通过讨论仍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则予以讲解。讲解的原则是“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自学和讨论后还不理解的问题,讲知识缺陷和易混易错的问题,讲学生质疑后其他学生仍解决不了的问题;“三不讲”即学生不探究不讲,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讲之前不讲。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抛开设疑自探中的问题,重新设置几个所谓难度较大的问题,在学生没有思考的情况下,直接让学生讨论。二是教师怕学 生自学解决不了问题,按自探提纲从头到尾重新讲解一遍,换汤不换药。三是提问回避学困生,怕浪费课堂时间,仅让中等以上举手要求发言的学生回答一遍了事,掩盖学情。四是试图烘托气氛,搞形式主义,很简单的问题也要进行讨论。五是小组讨论人员不固定,发言无序,时间没保证。

质疑再探:让不同学生针对所学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探究。

在具体的实践中,对于中等以下学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还是本节课学习目标的范畴,只是从不同侧面去提,这时让其他学生回答,实际上是起到了深化学习目标的作用。对于优等生质疑的问题,有可能超出书本知识,但教师还应先让其他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种种不同的解决办法,然后教师再解答。如果连教师也解答不了,应坦诚说出,师生课后通过查资料等其他途径共同解决。

如果开始学生不会质疑,教师可以根据课程的完成情况进行示范引领性质疑,启发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待学生养成习惯之后,教师考虑更多的应是如何应对学生可能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而不是再给学生预设问题。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学生无疑可“质”,教师即转入下个环节。二是教师质疑代替学生质疑。三是学生一问,教师一答。四是教师课前对学生可能质疑的问题没有充分的估计和预测。

拓展运用:针对本节课所学知识,分别编拟基础性和拓展性习题,让学生训练运用。在此基础上,予以反思和归纳。

此环节主要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教师拟题训练运用。教师首先编拟一些基础性习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情况。检查反馈的原则是学困生展示,中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学困生本人说出错误的原因并纠正。基础性习题解决之后,教师再出示带有拓展性质的习题。检查反馈原则是中等生展示,中、优等生评价。如果发现错误,还要让答错者本人说说错误的原因并纠正。二是学生拟题训练运用。如果学生所编习题达不到学习目标的要求,教师则进行必要的补充。三是反思和归纳,具体操作是学生先说,教师后评。

这一环节容易出现以下误区:一是编拟习题不能牢牢把握学习目标的“底线”,关注拔高题,忽视基础题。二是怕学生编题编不到“点子”上,浪费时间,干脆不让学生编。三是不给学生反思的时间和充分表达的机会,反思归纳都是教师“一言堂”。

另外,根据不同学科和同一学科的不同课型,还可以增删或调换某个具体环节,进行灵活运用。

下载三疑三探语文教学论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三疑三探语文教学论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三疑三探”课改论文

    走进 “三疑三探”,攻克新课改 【摘 要】 语文教学要拥有其魅力,不能离开改革创新这片沃士。在新课程理念的引领下,我们许多教师已清醒地认识到:在课堂教学中,老师要更新观念,与时......

    郭平—三疑三探论文

    三疑三探教学心得体会 大堡中学 郭平一、 对于三疑三探模式的认识与思考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积极贯彻“合作、交流、探究”的理念,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取知识。三......

    中心校三疑三探范文大全

    提高认识强力推进 扎实做好西峡“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习活动 中心校 在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教研室的亲切关怀下,镇中心校全体师生提高认识,快速行动,全力投入到西峡“三疑......

    三疑三探报告材料

    “三疑三探”报告会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 大家上午好!我叫吴富国,来自河南省西峡县五里桥初中。是学校的一名九年级物理教师。今天由我来给大家做一个简短的报告,汇报的......

    初探“三疑三探”教学法

    初探“三疑三探”教学法 马辉 吕峰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贯彻落实市、县教育局学习西峡,推广实施“三疑三探”教学法要求,切实提高我校教师运用新课堂教学模式的能力,规范教学行......

    三疑三探教案

    九 古诗四首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诗歌内容,领略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 2.了解诗人的身世、创作背景等,准确把握诗中的真正情感。 3.有感情地朗诵四首古诗并加以背诵。 学习重点: 理......

    三疑三探学习

    学习“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2010年11月21日早上八点,在平川区会展示中心,听了“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创始人、河南省特级教师、河南省西峡县第一高级中学校长杨文普老师......

    三疑三探学习心得

    “三疑三探”学习心得体会 2014年10月12日,参加了教育局组织的“三疑三探”示范引领课。·通过听课观摩、座谈交流、参加报告会等形式,对该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一般操作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