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

时间:2019-05-13 03:39: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高中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高中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

第一篇:关于高中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

高中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

张莉

江西赣州市第四中学 341000 摘要: 语文学科,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赖于建立良好的阅读教学模式。本文以“板块教学理论”、“发现学习理论”为理论支撑,以高中课文《定**》为案例,运用诗歌教学的一般方法---“读文、析情、探法”,来探讨高中语文新授课有效教学模式。

关键词:有效教学,有效教学模式,“四步”教学模式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理念源于20世纪前期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钟启泉教授是我国较早开始研究“有效教学”理念的学者。他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从钟启泉教授的研究我们可以明确,有效教学中的“效”主要指效益,尤指教学效益。有效教学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实施有效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提高教学效益。

有效性教学模式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实现教学目标和学生的个性培养与全面发展,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的模式。

语文学科,要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有赖于建立良好的阅读教学模式。凡是良好的教学模式,都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而这四种能力是构成学生智能的主体。有没有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它可以集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和学习方法为一体,充分兼顾师生互动和工具性人文性,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一个极其灵动、既便于操作,其结果也可以控制的过程?笔者在多年语文教学模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语文阅读四步教学模式,觉得这个模式能回答上面的问题。

一、理论支撑

(一)板块教学理论

“板块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创始者是著名特级教师、湖北省荆州市语文教研员余映潮先生。所谓“板块式”教学,“就是在一节课或一篇课文的教学中,从不同的角度有序地安排几次呈块状分布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即教学的内容、教学的过程呈板块状分布排列”。“板块式”设计中的每个板块都有当作一节微型的课时来处理,它有严格规定的教学任务和为教学内容量身定做的操作方法,教学中按照事先确定的程序一块一块地落实。

“板块式”阅读教学的内核是教学内容的选点,是教学内容的整合。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对课文的有深刻钻研、提炼与体悟。在教学技艺比较成熟的时候,“板块”也就“隐形”一些,这样的课就更加自然和生态了。

(二)发现学习

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和教育改革家布鲁纳认为,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是发现学习。所谓发现学习,是指学生利用教材或教师提供的条件自己独立思考,自行发现知识,掌握原理和规律。

二、“四步”教学模式框架及其论证

以苏轼《定**》这篇课文的完整教学为例。

(一)检查反馈——听默写,检查预习。

预习是一种新课学习前的准备。预习应该包括两个内容:一个内容就是把与新课相关的旧知识进行回忆和接触,发现和强化,对必备的旧知识缺陷进行补救,以架起“认知桥梁”。另一个内容就是对新知识进行初步理解,对实验操作进行实践准备,以便从中提供信息和问题,实现“常识反馈”。以听默写形式进行检查,积累语言基础知识和文学知识。

苏轼,字______号________,他一生坎坷,因 _________被贬黄州,一贬再贬的经历,却造就他的文学艺术最高峰。

词: 开_____一派,与_______并称“苏辛”。文: 与________并称“苏欧”.诗: 与_______并称为“苏、黄”.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____________。

“三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大江东去,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如梦,_____________.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方法:让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积累相关的背景知识(信息)和摘抄自己喜欢的美词佳句,并给予吟诵赏析。“词语”在于理解与积累,句子在于赏析。

这一板块达到的要求是:

⑴背景知识:了解与课文相关的背景材料、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写作缘、社会影响及相关文体知识等。

⑵词语:会写(正确书写积累的新词)、能释(理解意义)、能运用(根据语言环境运用)。

⑶佳句(生动活泼的、极有表现力的句子):会赏析(明白“佳”在哪里)。

(二)知识讲解——指导“泛读”与“精读”

指导“泛读”,初步感受文本。阅读教学应从整体结构入手,通过预习、泛读,让学生在心中对文章主要内容有个大致的轮廓。不要把字、词、句、段、篇孤立起来,而应围绕文章中心有机地联结起来,从整体结构上去认识,这样才能获得阅读教学的最佳效果。

指导“精读”,鉴赏课文。要做到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就必须“精读”,明白文章为什么要这样写,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从而达到领悟文章中心、结构、线索等问题的目的。通过精读,对文章的字、词、句、段进行深入的分析理解,从而达到对文章有更深层次的理解。

其次,要突出重点段落的精读。突出重点,并非为教而教,而是要把“作者”、“教者”和“学者”三者统一起来,达到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有了局部具体形象的认识之后,还要回到整体上来,通过整体的认识,引起认真全面的思考,达到认识的升华。

这一板块要求我们的教师眼中和心中时时都有课程标准,对三年的教材和教学有一个系统的观念、统筹的安排,对我们高考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与把握,找到我们语文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化繁为简,直指我们语文教与学的终极目的: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的能力。

继续以苏轼《定**》为例,设计的教学步骤是:读文——析情——探法.读文,指导学生把握诗歌节奏,有感情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歌内容。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析情,指导学生精读品味语言,分析情感。

设计问题:

1、该词仅仅是表现自然界的风雨变化吗?

2、面对穿林打叶的大雨,主人公是怎样的态度?

探法,根据了解苏轼其人及相关背景得出鉴赏诗歌的一般方法。

知人论世:鉴赏诗歌时联系诗歌创作时的历史背景、作者的际遇、情感抱负。

当然,在教学当中,这环节重在传授程序性的知识、策略性的知识,用课文教,不是教课文,是教语文。

这一板块好处:教师的阅读指导落到了实处,避免平时阅读训练与考试脱节,避免两眼一抹黑,语文阅读教学目的指向明确,学生的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得到了实质性的训练和提高。

(三)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是针对教材的和课堂教学而言的,离开了教材就无所谓课内外衔接,也就谈不上向课外延伸。语文课外延伸必须建立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那么,我们该确定什么样的延伸角度?又该向哪个方面延伸?

笔者认为阅读课堂教学中对文本的拓展教学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以课文为中心点,进行作家、题材、文体、表现手法、结构特点、语言风格等多层面和多维度的拓展,以突破时空限制的适当的知识延伸,丰富学生感知信息和思维的层次的教学方式。

遵循的两条原则:

1、文本性

文本拓展,要超越文本,更要反哺文本。学生只有在亲密地与文本进行了接触之后,在教师的引领下自主阅读、感悟、发现、体验和创造。

2、有度性

有度的拓展应该是原有文本的拓展,恰当的延伸更是原有文本的延伸。我们不能因为尊重个性、开展个性化阅读,就没有了原则。语文教学的拓展应该“有度”,应努力寻求超越与守本之间的和谐与平衡。

依旧以苏轼《定**》为例

苏轼这种旷达胸襟的根源是什么? 拓展延伸一:自题金山画像 苏轼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事业,黄州惠州儋州。拓展延伸二:苏轼宦海沉浮经历

京城杭州密州徐州湖州黄州登州杭州颍州扬州定州惠州儋州 河南浙江山东江苏浙江湖北山东浙江河南江苏河北广东海南 拓展延伸三:苏轼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你什么启示?

(四)巩固训练

训练是指思维训练,积累是指语言积累,这是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阅读教学是一种以理解为核心的思维训练,而思维的工具是语言,思维离不开语言,因此思维训练必须和语言训练结合起来。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 归来仿佛已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 敲门都不应, 倚帐听江声.长恨①此身非我有, 何时忘却营营②.夜阑③风静彀纹④平, 小舟从此逝, 江海寄余生。

注释: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九月作于黄州 ; ①恨;感到缺憾。②营营:为名利所扰。③夜阑:夜深。④彀:hú有皱纹的纱,彀纹:喻水面上的波纹。

这首词写了一件什么事,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理想?(联系作者际遇)

三、实践经验

四步阅读教学模式在赣州市第四中学大力推行,受到了教师们的好评和有关专家的肯定,认为该模式重新认识了阅读教学的基本矛盾,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益、效率和魅力,改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效果,变革了学生阅读学习的方式,提升语文学习的智慧含量,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该模式其理论和操作会日臻完善,越来越完美,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高慎英, 刘良华.有效教学论[M] 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5.2、黄启东,余映潮.老师课型创新艺术例谈[J] 语文教学通讯A刊,2002,4

3、刘奇志,谢军.布鲁纳教育心理学思想及其启示[J] 教学研究.2004.5

4、肖成全等:《有效教学》,辽宁,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姓名:张莉

单位:赣州市第四中学 邮编:341000 邮寄地址:江西省赣州市第四中学高中语文组 电话:***

第二篇: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1

在大力推行“提质减负”的当今教育界的潮流和趋势下,面对新的形势,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没有理由不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更何况“语文教育”在基础教育中是最大的受害者。众所周知:语文教育先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口号冲击,再有“语文费时又费力,学也无法得高分”的高考制约,后有“不懂英语、计算机和驾驶技术的是新时代文盲”的观念打击。语文教育要走出低谷,怨天尤人是无济于事的,只有不断反思自我,瓶颈一破才会天地宽。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我觉得必须走好三步:

一、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

记得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课和别的课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语文的机会:逛马路,马路旁的广告牌;买东西,附带的说明书。到处都可以学习语文。”由此,我常在想:既然语文无处不在、语文无处不有,学习语文的条件得天独厚,学好语文理应小菜一碟。但事与愿违,不少学生对语文失去了兴趣。你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父母,有的竟然也“横眉冷对方格纸,俯首甘咬钢笔头”,让你哭笑不得。症结究竟在哪里?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我觉得:语文教学缺失生活,学生生活缺失语文。

在高考的背景下,很多语文课变成了习题课和考试课,一定程度上使语文失去了应有的人文性和情感性;以往,在成绩与排名的压力下,语文也渐渐失去了轻松与活跃的氛围,变得沉重与凝滞;在追求“效率”的名义下,语文删去了活动与场景,只剩下知识与思辨。在应试的背景下,学生认为语文只要上课听听讲,做做练习就万事大吉了;却不知道要学好语文的根源——在生活之中。学生不肯观察、感受、思考生活,势必降低了语文方面的认知能力。再者,学生也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学科“厚积薄发”的特点。在花了时间,做了题目,却不能立竿见影的情况下,学生便在功利心的驱使下,把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其他学科上。难怪学生时常诙谐地说:“语文,想说爱你真的不容易;数理化,我的的眼里只有你。”在新形势下,语文教学要提升人气指数,我觉得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是首当其冲的。这虽然已经不是什么新的观念,但却是语文教学必须具有的语文教育观。

语文教学渗透“语文教学生活化,学生生活语文化”的理念,我觉得可通过两个途径:一是以语文的形式对话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大语文的学习环境,保证学生学习和历练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二是以生活的内容丰富语文,变平淡的生活为丰富的精神世界。寒假让学生自创贺岁短信和迎春对联,我看就是很好的例子,这样能达到“从语文回归生活,再从生活升华语文内涵”的目的。这是新形势下语文教学必须走得第一步。

二、阅读和写作。

有位语文专家说过这样的话:一个负责任的语文教师,只需教会学生两件事,一是阅读,二是写作。高再明老师曾向我推荐过一篇文章《如果我是语文教师》,该文发表在《光明日报》上,作者是社科院哲学研究员周国平先生。在文章中,周国平先生说:“我没有当过中学教师,但我当过中学生。让我回顾一下,什么东西提高了我的语文水平,使我在后来的写作生涯中受益无穷,我发现是两样东西,一是读课外书的爱好,二是写日记的习惯。”专家就是不一般,三言两语便道出了语文学习的真谛。语文学科本身有“厚积薄发”的特点,讲究“课内打基础,课外练功夫”的方法。语文课外学习究竟应该练什么功夫?其实就是阅读和写作。当然,阅读和写作也是语文教学的真功夫。好多年啦!上海高考就是这样考查学生的,语文试卷只有两个大题,一个大题是阅读部分,另一个大题是作文部分,阅读和作文平分秋色,分别占80分和70分。再来反思我们的语文教学,实事求是的说:老师有点空就讲、学生有点空就练,阅读和写作这两块阵地坚守的确实不牢、不死。当前,大力实施素质教育,极力倡导将时间还给学生、将能力还给学生。我觉得实施素质教育对语文教学特别有利:以前,学生“两眼一睁,就开始竞争”,丝毫没有自由支配的时间;现在,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自然而然阅读的时间也会多起来。“既然留得阅读在,学生就莫怕作文难啦!”。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可以开拓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可以为学生铺垫一个良好的“精神底子”;可以促进学生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心灵富裕,热爱祖国语言的人。写作,可以帮助学生成为一个情感丰富的人,成为一个富有爱心的人,成为一个能正确欣赏自我的人,成为一个热爱多彩生活的人。显而易见,阅读和写作对学生终身发展益处多多。所以说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坚守阅读和写作这两块阵地。

三、学习习惯、思考习惯和积累习惯。

国外研究表明,学生学习的好坏20%与智力因素有关,80%与信心、意志、习惯、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其中,习惯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从一个人的发展来说,习惯伴随着人的一生,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好的习惯是种能量,也是能量的储蓄。我觉得语文教学最值得关注的三种习惯就是学生学习的习惯、思考的习惯和积累的习惯。打开网页你会发现信息是按秒来更新的,学生的“教科书”就是现在的世界。语文教学不关注学生学习的习惯能行吗?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学习的习惯应包括:说普通话的习惯、写规范字的习惯、查工具书的习惯、独立阅读和独立写作的习惯等等。“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虽然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但是人类始终没有停止过思考,因为思考了才可能有思想,有了思想才可能有定力,内心才会真正强大起来。看来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思考的习惯也是不言而喻的。“积沙成塔,集腋成裘。”语文学科包罗万象,浩瀚无边。这就要求语文教学还必须关注学生积累的习惯。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2

在“知识与能力”目标方面,我将结合中国文学史讲授《诗经》的产生、内容、艺术手法等知识,努力提高自学《诗经》其他篇章的能力。

在“过程与方法”目标方面,立足于《氓》与《采薇》的内容和艺术手法,立足于品味具体的诗句,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人物形象与人物情感,并结合文学史作适当大拓展,达到“点、面”认识的目的。

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方面,重在从古代婚姻制度及妇女特殊的社会地位上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女主人公的爱情悲剧,把同情的情感上升到对女性的尊重上来。适时联系现代社会的婚姻现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婚姻家庭观念,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有责任的好男人。

另外,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我在教学时,采用“话外音”,即把现代流行音乐中关于爱情主题的歌词作摘要引用,以浅解深,通俗易懂,又能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例如,讲解“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时,我就引用流行歌词——“爱你没商量”。同时,为了配合这种教学方法的落实,我把课文内容的解读设计为五个“乐章”,即“婚姻的第一乐章:我的美丽的追忆”;“婚姻的第二乐章:我的伤心的反思”;“婚姻的第三乐章:我的难平的怨恨”;“婚姻的第四乐章:我的痛苦的呐喊”;“婚姻的第五乐章:我的毅然的决绝”。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3

本学期我继续担任高二1、2两个班的语文课教学工作。现将本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小结,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促进今后的教学工作更上一个台阶。

一、主要工作举措与成效、

1、精心备课,让学生学有所得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参考,学习好新课标,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做到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吸引学生注意力,课后及时对该课作出总结,写好教学后记。备学生,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尽量做到分层教学,让学生学有所得。同时加强自身业务理论学习,多研究精品教学设计,吃透教参,精心设计知识点,进一步促进课件制作的精良化。

2、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我在教学中有意识的从最基本的字词句入手,引领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基础较差,学习兴趣淡薄,通过基础知识的公固加强,诱发这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就其学习的薄弱环节进行专项训练,强化语言表达和综合运用能力,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以周记和作文为平台,训练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侧重思维品质训练,积累语言和作文素材。

3、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很重要的,而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而“先学后教”就是适应了这一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自学发现问题,同学相互讨论,问题明了,深入探究后,如果还有疑问,教师给予适时的点拨和讲解,这样就可以加深印象。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围绕问题,展开讨论,进行评比,极大的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4、开展多种多样的语文学习的活动,强化语文积累。学习语文,最重要的就是积累。因而,在抓住课堂这一主渠道的同时,还通过多种方式来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我除要求学生认真做好课堂记录听好课外,还建立了《语文学习积累本》,做好语文的学习积累。

5、认真搞好培优辅差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成绩现在的在校生的学习程度参差不齐,因而,做好培优辅差就显得很重要了。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在教学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利用每一节的培(详细定稿版)优辅差课分别对优生进行强化训练,对基础较差的学生加强基础训练。

二、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方面,教师讲授占用的时间多,学生自主探究和巩固训练的时间少,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还处在较差水平,限于学生的能力,老师也不敢轻易把课堂交给学生。

2、巩固练习的方式和质量需要变革。学生课下主动学习语文的不多,作业预留也限于练习册或周记、作文,针对性和系统性都不高,不能完全贴合课堂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教师下功夫,多印发、收集一些习题作业,即贴近课堂,又符合学生学习实际,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3、检查力度需要加强。我的一个最大的缺点就是落实抓得不够,作业面批的数量少,惩戒力度不够,导致有些学生得过且过弄虚作假,学习不踏实。

4、作文和语言应用整体水平不高,对考察文采和创造性的题目解答不够好,暴露出学生在语文的深层次能力方面还有很大欠缺。

三、下期工作的思路和改进方向:

1、基础字词和课文背诵强调指导有余,督促检查不足,下期将加大督促检查的力度。

2、平时练笔相对较自由,系统性和层次性不够,要借鉴同组其他老师经验,探索作文高效系列训练的方法,同时拓展信息阅读量。

3、加强高考意识的渗透,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瞄准高考,根据教学实际,掺入高考的相关要求和题型,让学生在平时就熟悉高考,不畏惧高考,一方面在训练中把握解题规律,一方面树立起学习的信心。

4、强化检查,抓落实,抓优生,尽心辅导,尤其是在语文方面“瘸腿’的学生,要开动脑筋,多想办法,宽严相济,努力提高他们的成绩。

5、针对二班和一班末尾学生,强化基础训练,着力作文教学,提升整体语文学习水平,确保平均分和及格率。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4

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体育委员李圆上语文课时总是趴在课桌上,显得很懒散,多次提醒他要注意,可效果却不是特别明显,但他也不是班上的学困生。留心观察之后我发现:还有好多的学生听讲时的状态也不是很好,回答问题很被动。批阅学生的周记,我读到这样一段文字:“老师,您不要生气,我总觉得进入高二以来,语文课上得沉闷了些,总想睡觉。虽说语文课上您也让我们畅所欲言,可您不觉得那些课文离我们太遥远了吗?与其让我们对那些遥远的事件发表意见,倒不如把时间放在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上,希望老师考虑。”说实话,读了这段话,想到出现的这些情况。我有些悲哀,也有些埋怨,但我也在思考:我们的语文课是不是远离了学生的生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展了没有?为什么有些学生,读书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而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然而,这些问题却往往被我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我在讲解古典诗歌的艺术创作手法时,《诗经》里“赋”与“兴”手法的运用往往成为学生理解的难点。朱熹关于“赋”“比”“兴”的定义虽然准确简洁,但老师如果照本宣科,学生会感到既难以理解,又枯燥无味。怎样才能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形象,化枯燥为生动?我在讲“赋”和“兴”时引入了同学们喜欢和熟悉的流行歌曲。讲“赋”时,在解释了“赋”的含义实际上就是直接进行叙述或描写后,我引了《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这种从多方面进行描写的方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所说的“赋”。讲“兴”时,我引了《纤夫的爱》的歌词:“天不刮风天不下雨天上有太阳,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讲清了“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的含义。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在这节课中,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也较好。

这个案例说明:教师一定要具备课堂开发的意识与能力,善于把握和调控课堂气氛,增加课本知识容量和密度,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从而让语文教学走向生活,走向实践,走向智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爱好和兴趣以及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往往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教学实践中,虽然我不善于创设诱人的情境,但我感到应该朝这方面努力。因为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我想,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与能力,以往那些被我们忽视的生活场景与生活体验,才会被拿来当作语文教学的材料,从而为语文教学开辟出一片新天地。

同时,我认为语文学习既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活动,也是一种学生创造性的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需求,因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离开了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效果当然不会很理想。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这样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认真备课,把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让学生学得聪明一点、灵气一点,让学生课堂所获得的各项语文能力、语文知识,在综合实践中整合起来,并加以积淀,成为一种综合素养。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如果教师死守教案,那么最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以上是我近来思考的问题,或许在正确理解新课标之后这些问题会迎刃而解。不可否认,这也正是解决问题的源泉所在,源活则水清,只有深刻地吃透新课标精神,才能解决好语文教学中教师教无成就、学生学无兴趣的问题。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5

本学期我担任高三年1班和2班的语文教学工作,该两班是高三理科基础教学班。学生基础薄弱,学习语文兴趣偏低,信心不足。教学过程中,我本着“教有耐心,教有定法”的原则,从努力激发学生学习兴欲望着手,坚守传统语文教学理念和方式方法,想方设法开展各种语文教学活动,坚持“每课能得、每课必得”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发展学生审慎、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授课中摒弃随意性和遍地开花的教学局面,抓住教书育人的重点,艰难推行启发点拨和自觉自主式教法、学法。

教学实践中,我以课本和高三复习用书为主要学习内容,积极培养、发展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三位一体”的能力;借助《传统文化和语文教学》的主要宣传(CN)期刊《新读写》,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阅读,认真大量地写作,将语文融入广阔博精的读写交流之中;坚持每日一读古典名著《孟子》、《庄子》或一诗一美文的课前活动,注重挖掘、发挥中华传统文化里能对学生产生正面、积极作用的精髓知识,引导学生能正确认识、思考社会、生活中的各类现象,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以中华传统美德为核心内涵的正确有价值的人生观价值观。

本学期我完成了高中第五、六册和第一轮总复习用书的教学工作,还引导学生完成了6本《新读写》、3本〈〈中学语文〉〉和部分〈〈孟子〉〉、〈〈庄子〉〉的阅读任务,带领学生到校阅览室上了5次自由阅读写作课;指导林永昌同学撰写了一篇《存善修身正本清源——探究中学生通过阅读《孟子》对确立正确道德价值观的影响》综合性学习论文。认真落实了八篇作文全写全批的教学任务。指导全体学生参加《名著之旅——校第6届科技艺术节子活动之一》,部分学生效果良好。

遵循终身学习,不断自修,努力提升自我的思想,为了不断的提高端正教书育人的能力和品行,我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的业务学习、培训和交流活动,先后到泉州五中、晋江养正、季延、南侨等中学听课,广泛学习更先进实用的教学方法;怀着求真若渴的愿望,我认真研读《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课题培训教材》(1234期),利用网络和电话与同课题的同仁交流切磋,撰写了一篇经典文化读本案例《论语导读》,一篇论文《到底该怎样读论语》及多篇教学反思、心得。兼为组长,我能深入课堂,指导青年教师,担当课题教研联系工作,帮助他们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组织带领大家一起着手编写课题研究《校本教材》。指导何旋珠、张婷婷等老师撰写案例、论文。一学期来,所任教班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道德品行有所提高。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总结经验,扎实进步,教学相长。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6

在我们的课堂上,有时学生似乎很有学习的积极性,师生之间提问、回答频率很高,同座之间也有讨论,结果却是“问之不切,则其所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所取之不同。”其实,这只是形式上的互动,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作用不大。当今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倍受人们关注,语文已成为众矢之的。作为身在语文教学一线的教师应冷静思考语文教学的高效性。所谓“高效”可以从两个维度上来界定,一是效能与效率,着眼效能,提高效率;二是效果与效益,注重效果,追求效益。“高效”是效能、效率、效果和效益的综合体现。

新课程提出了一个重要理念:鼓励学生对文本的自主理解、自我解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这无疑为传统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求新、求活的清泉,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然而,在新课标的实施过程中,有的教师却主动放弃了自身的主导地位,把课堂完全交给了学生,似乎“读书找难点——合作解疑惑”的“讨论课”方彰显其对课程改革的真正践行。似乎一堂好的语文课就以教师讲的“少”和学生讨论的时间“长”和“热烈程度”作为评价的主要标准。难道这就是新课改的主要精神吗?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可见,新课程所倡导的师生合作方式,不是让教师退而做课堂的旁观者,而更应以学习上的激励者、教学上的对话者角色进行课堂点拨和调控。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不能忘记自己是“师生平等对话的首席”,而必须确保对文本衍义的主线明晰,决不能让语文课堂衍变成自由沙龙,否则教学目标与教学意义也就从根本上被消解了。

因此,从这一意义上说: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需要语文教师在解决“教什么”、“怎么教”和“教得如何”的问题上反复斟酌、精心设计。

一、教什么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都是死抓教材和教参不放,对教材毕恭毕敬,对教参唯唯诺诺,以致语文课堂教学普遍存在内容过“全”的现象,40分钟的一节课,从课文的正音正字开始,涉及段落划分、内容分析、中心提炼、写作特色归纳等等,面面俱到,俨然一桌“满汉全席”,教师的“苦口婆心”越发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情绪。其实,教师对文本教参应作出适当的“裁剪”,取舍之间、增删与否,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相宜的安排,切忌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或优秀的教案,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因此,组织语文课堂教学,总得有个“抓手”,找准“基点”才行。抓住什么,找准什么才能突出教学过程的高效性,一篇课文可以学习、把握、挖掘的要素有很多,但总要找准一个明确的目标。勿庸置疑,许多教师备课很认真,在上课时也严格遵循教参上的教学目标去实施自己的教学设想,领着学生一项一项地去完成每一项目标,结果是目标有了,过程有了,学生却丢了。我觉得:为目标而目标,围绕的只是课本,面对具体的人而设定目标,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无论是哪一堂课,都应有属于自己的教学目标,它应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根据课堂的知识反馈去设立和修正。

在学习《琵琶行》时,小序中“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对解读白居易的人生际遇、人生感慨,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互为慰藉之情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由此放射出去的问题“点”更直接与主旨关联:“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何如此动人心扉?”“何以最终引至‘江州司马青衫湿’”?因此,一节课的基点,就是我们开展课堂教学的一个着力点,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触发点。教学目标的拟定,应该是细化的,可具操作的,有实效性的。

二、怎么教

“亮点”的营造将带动整个课堂,对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导向,使课堂教学的境界升华。“亮点”可以是先行“预设”的,也可以是随机生成的。那么,“亮点”该何时带出,又该设置在什么环节?这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师的智慧和意识。

1、驾驭全局处设亮点

学生在阅读文本时,由于知识的限制与经验的不足,往往不知从何下手,这就需要教师结合自己对文本的深入研究,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为学生提供一些思维的激发点,预设一个或多个“亮点”——即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联系的问题。尽量使问题提得巧,问得新,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在教学设计时,要善于抓住一个关键句、一个场景、一个细节等,由其贯穿全课,如教《祝福》可抓住“眼睛”二字,从而带出对“人物形象的变化、心理的变形、人生的遭遇”这三个层面的理解。教《林黛玉进贾府》可以从林黛玉步步留心,时时在意的行踪为突破口,拎起全文。再如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确是一篇情辞慷慨的至情文字,文中表达其发愤著书观的一段文字就是一个重要的“亮点”,我尝试以此“亮点”贯穿听说读写训练的全过程:一是让学生熟读成诵,积累语言精华;二作思维迁移:有许多封建文人在屡遭贬官后创造了流传千古的文学名著,许多文人在官场站得很低时,在文场就站得很高,对于这种“贬官文化”现象,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写作短评,并将探究学习的结果整理成历史人物故事,在课前进行三分钟演讲;三是写作视角的延伸:让学生思考这些事例在作文中至少可论证哪些观点,凡此总总设疑,找准切入点,教师只要抓住课文的“亮点”,进行多角度发散思考研讨,点到即止地抛给学生一条条的“钥匙”,就能让学生在求知索道上轻松地开启了“知识的大门”,这种方法远远要比教师包揽一切的整堂翻译要生动得多。

2、导课时设亮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形象的、生动的、具体的事物感兴趣,而对一些抽象的、概念的东西不愿接受。教学中如何顺应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呢?如何使学生的心理从上课依始就高效地定格于课堂?我认为导课时设亮点不失为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情趣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导入《陈情表》一课时,我注意以疑促思:李密作为亡国之臣,多次拒绝召见,除了因“孝顺祖母,暂不出仕”之外,还要对侍奉晋武帝的顾忌或是对前朝的忠心,那么这番“衷情、孝情、忠情”他该如何“表白”呢?开讲作为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确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正如特级语文教师于漪所说:“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就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能否精心设计教学的“突破口”——在导课时设亮点,是奠定课堂教学成功基础的关键。我们要在瞄准教材的重点、难点的情况下,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与教学内容灵活设计、巧妙运用,也只有这样,才能“第一锤”就敲在学生的心灵上,迸发出迷人的智慧火花。

3、打破课堂困局时设亮点

例如在讲授《宝玉挨打》时,我本怀着一股教学的激情想与学生交流一下对《红楼梦》的阅读心得,没想到反应者寥寥,这是教者“预设”所未及的,我也正懊恼自己忽略了学生的基础和知识储备情况,如果按既定的教案“照本宣科”,势必“冷场”。我决定改变一下教法,在黑板上写下一个问题:作为老祖宗眼里的“命根子”,宝玉为什么会挨打呢?学生对此也只是懒洋洋地看着课本。更有甚者是有几个“捣蛋鬼”故意“找茬”:老师,金钏是谁?她为何“含羞赌气自尽”?她跟宝玉有什么关系?我一阵欣喜:有问题就有“戏”了,面对其他人同样疑惑的眼光,我灵机一动,又写下了第二个问题:有人说《红楼梦》有一种非常“经济”的写法,就是经常借一个事件,把很多人卷进来,再“逼迫”每个人出来一一表态,从而让其相互烘托与对比来凸现人物性格。那宝玉这次挨打事件,都把哪些人卷了进来?问题一出,同学们果然来了精神,课堂上探究的气氛开始形成了。教材拟定的学习重点“小说的情节和人物性格”等,不攻自破。语文教学过程的动态性决定了教学本身是充满着“变量”的,教学过程中的种种“突变”是无法“设计”的,而这样的“突变”又往往是课堂教学的“亮点”所在。正如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叶澜教授所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信息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教师不能过分重视预设性目标而忽视生成性目标,过分重视既定任务的完成而忽视对学生的适时引导,只有力图唤起学生的思考意识,才能使其积极参与而成为课堂的主人。

4、质疑探究、争议处设亮点

我们在教学中往往会碰到这样的情况:有些问题并非都是教师预先设定的,有的是师生互动中,教师及时把握、整合学生的观点而临时生成的,这时,教师能否依据文本的中心,适时引导尤为重要。例如在学习《阿q正传》时,当问到学生对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何评价和体会时,却会出现这样的场面:一方持欣赏的态度,一方对此却嗤之以鼻。对此,如果任由学生争论得“不亦乐乎”,那只会让讨论变成“打嘴仗”的肤浅的“热闹”,教师就要取得教学的主动权,主动亮出这样的问题:鲁迅创作《阿q正传》的意图和初衷是什么?如果今天给“精神胜利法”作新的诠释,它将会有什么内涵?问题解决的过程也是反复回扣文本、品味语言、领悟内涵、感受情感的过程,“问题”的“亮出”具有导学、促思的作用,也不断驱动着课堂教学的展开。又例如学习李白的《将进酒》,在学生领略“酒仙”的豪放与不羁的同时,我抛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嗜酒反映着李白的失意人生,联系李白的人生经历,分析他为何会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各抒己见:有仕途失意说,有内心平衡说,有自我麻痹说,一时谁也说服不了谁,在质疑探究、争议不一时,教师不能避重就轻或匆匆带过,也不能任其发展而不作引导。亮点探究的最终指向应是对学生人生观的正确引导:我们该如何正确看待李白的嗜酒如命的放浪行为?

三、挖掘拓展点(即“教得如何”的效果巩固)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研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并积极创设探究的学习环境——挖掘课文的拓展点。拓展教学是巩固学生知识、帮助理解教学内容、活跃学生思维的高效手段,恰到好处的课堂拓展与延伸,就如一支乐曲回味无穷的尾音,常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课堂上的亮点。但不能纯粹为拓展而拓展,紧扣文本还是第一要义。

语文课堂是灵性的课堂,因为它承载了几千年的文化熏陶。因此,如何延展教学文本,把文本放置于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将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在我们的脚下,有一条滋养了这个民族几千年的文化长河: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夸父在烈日下奔走,精卫鸟在蓝天里歌唱;嶙嶙魏晋风骨,巍巍盛唐气象;苏东坡月下把酒,声声向苍天发问;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夜夜梦里点灯……语文教师就应该和学生一起漫步这历史和文化的长河,和学生一起沿着历史长河古道逆流而上,拾一块女娲补天的彩石,借一弯汉宫的冷月,摘一支渭城朝雨中的柳枝,带领学生走上精神和文化之旅,将语文课堂放置在古老的文化长河中,即使是枯燥的文本,也会变得灵动起来。这样,教师教起来可以得心应手,左右逢源;学生学起来可以举一反三,集思广益。而且广度成就高度,学生在文化之旅和文学殿堂中可以自由的翱翔,释放心理能量,激发心灵畅游,变得“腹有诗书气自华”。

例如在讲授爱国主义主题的作品时,可以将其置于儒家思想的光环下,从理想主义、集体意识、济世救民等精神品格中抽取出“忧国忧民”这一精髓。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杜甫的“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再到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等中发掘其历史渊源。这样,一部爱国主义文化史就源源不断地流淌在课堂上。

又如在讲授戏剧单元时,结合本地和当代学生实际,大力拓展文本,弘扬传统文化。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对戏剧知识的低认识、低兴趣的实际,认真设计活动课。一方面举办传统戏剧知识讲座,让学生大致了解祖国传统戏剧常识及其艺术魅力,同时精选一批经典的京剧、黄梅戏、川剧等让学生欣赏,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结合课堂教学,开展“我编”“我演”“我评”的综合性教学,让学生自己编剧,自己表演、自任评委,如通过要求学生将老舍的《茶馆》某段改为四川方言版,并当堂表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四川方言那极具表现力的文化魅力。同时,还要求学生编演了《守财奴》《药》《套中人》等剧目,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以致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充分发挥其想像力和创造力,真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广泛的拓展文本,以文化充实课堂,我们的课堂便不会再沉闷,不会再枯燥,而是精彩纷呈,活色生香,特色彰显。

总之。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的高效教学既是一种理念, 又是一种策略, 充满挑战, 呼唤智慧。如何实施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 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 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努力追求的!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7

《获得教养的途径》是我上的第一篇现代文。其实,我自己并不是很喜欢这篇文章,也不知道对于这样的文章要怎么去给学生讲解。对于文本,我并没有做深入的研究,或者说,我自己也没有很好地去解读文本,最后求助于多方资料,包括教参和网上的相关备课资料。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东拼西凑,面面俱到,仅仅只是把知识点记在了书上,却不知道这两个课时应该让学生掌握什么样的内容,模糊了教学目标。

由于没有对文本进行透彻地解读,只是照搬照抄教参上的教案,而一般的教案都是只列几个大问题,帮助把握整体脉络的,至于用来衔接的小问题就没有了。所以我上课都是东讲一点,西讲一点,并且中间的衔接很不自然。我常常说 “好,下面我们来看第几段”“现在我们看到这句话”之类的语句权当衔接句,显得相当得生硬、不自然,学生也是很被动地翻到第几页,看到第几段,找到第几句,对学生的思维发展一点帮助也没有。

作为新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或许不如老教师,但也要尽量地去钻研文本,吃透文本,要更精心、更详细地准备教案,努力使课堂流畅自然,使学生开动脑筋。

《获得教养的途径》这篇课文我分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解决第一部分,第二课时解决第二部分。结果,时间掌握不好。这篇课文比较难懂,学生基本沉默,问题抛下去学生都没有反应,应该对问题的设计再上心些,更好地引导学生去理解课文。

课文第二部分有个知识点是说对于文学名著要“常读常新”。学生对于这一部分很有感触,应该多给时间让学生自己讲讲自己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经历,能够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8

在提倡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高中的语文需要在如何提高学生素质方面给予更多的思考。拟定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案,并有效地落实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因而,我们所要追寻的应该是也只能是在保证学生对语文有足够重视,并有一定语文基础与写作基础的前提下,怎样有的放矢地传授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基础知识大有卑益的教学内容和写作训练方法。以此为基点,高中语文教学迫切需要在教师、教材和学生这最基本的教学三环节中进行认真检验的基础上,确定有别于其他学科的不同的教学原则,从而有力地促进高中语文的素质教育。

我认为,首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当前的中学语文教学,我们不难发现仍然存在着许多旧的观念,无法摆脱旧的思想、习惯势力、旧的传统的影响,注重45分钟课堂知识的讲授传播,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开发。语文科的本质属性,就是语言的学习和应用,而语文课是多种因素的综合,读写、听、说、修辞、逻辑等等,每节课就不可能面面俱到的讲授,只有集中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符合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获得实效。

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由于初三的中考使许多初中语文教学在应试的束缚中,热衷于大量的词、句、篇的所谓“基本知识训练”,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仅囿于语文课本中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死记硬背,看似“双基”知识训练,而实际效果却降低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造成有的学生语法混乱,表达不清,错字、别字成堆,标点符号乱用等,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句子成分都不清楚,这样,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就有明显影响。

新编的高中语文教材,就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想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而且注重培养学生写作实用文及口语交际能力。这就明确地指明高中语文教育指向“人的发展”。因此就要求我们,高中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语文实践,能力训练,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础,做到切实有效,课内课外有机结合。但我认为,无论课内课外,都必须围绕一个核心、两个基本点,也就是围绕“能力训练”这个核心而展开,两个基本点就是课内与课外。课内注重于练习,课外致力于阅读,课内课外相互结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而延伸到课外阅读教材,并穿插一些课外读物,这样课堂教学气氛就比较活跃,对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堂教学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前提。

其次,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注重了语语知识的传授,始终让学生在课堂上都是被动的接受,而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认识和实践,完全是处于一种肤浅的认识状态,有时在思想上有所认识,但一到实践中,就缩手缩脚,担心打破原来的定势模式,引起课堂混乱,不可收拾。这样学生根本无法体现自己在学习中的自主性创造性。

要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9

从文史角度来进行语文教学,大胆创新。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规定,新课程强调“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索能力”。依据这样的一条理念,我尽管是在复习课文,但我依然不忘融入语文的审美教育,无论是讲《论语》等古典文化,还是讲中外名著;无论是上作文课,还是在做语言文字的训练,我都会力求从语言的.角度去引导学生感受汉语的丰富性与生动性;运用的角度引导学生去领会语言的灵活性和多变性;从比较的角度引导学生去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例如,我们在本学期开设的公开课《氓》,这是一篇诗经作品。《诗经》的出现不仅是我国文学发达很早的标志,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相当高的地位,尤其是《诗经》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在篇目数量上,选入课文的《诗经》作品仅《氓》与《采薇》两篇。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这两篇的诗歌,从思想性与艺术性两个方面对《诗经》有一个比较全面、清晰的认识,对《诗经》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重要源头也有一个线索性的认识,达到“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弘扬祖国优秀文化,提高自学鉴赏《诗经》能力的目的。为此,我教学《诗经》两首总的教学目标是:以《氓》和《采薇》为教材例子来解读《诗经》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及其巨大的影响,让学生对《诗经》的认识不是仅停留在局部篇章上,而是有整体的感知,为他们今后学习打下基础。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10

我们学校的新课程改革已经有两年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各个学科都已经较好地完成了从旧课程向新课程的平稳过渡,全校教师在学校的领导下都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理念,积极开展教研活动,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作为一线的高中语文教师,没有任何理由不对语文教学进行反思,语文教育要走出低谷,只有不断反思自我,瓶颈一破才会别有洞天。如何在课改新形势下建立高效的语文课堂,我觉得必须在总结成功经验的同时,对存在的问题,应引起我们冷静的思考和探索。

语文是一门内涵十分丰富的人文学科。语文之所以充满魅力,就在于其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形式,以及解读语文的灵活性与不确定性。 但是,传统的语文教学,给别人的印象就是老师在不断地对每一篇文章的字词句进行不厌其烦的讲解,而学生就是大量地背诵,花的时间多,但成效似乎不大。学生普遍对学习语文兴趣不大,觉得学的东西与考的东西不一样,没有能意识到学的过程其实是一种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的过程。所以,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为了提高课堂效率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要内修外治

学无止境。见贤思齐。一位语文教师要想很好的进行新课改,就必须注重修养和才学的提高,于内要提高文化修养,于外要勤奋治学,要做专家型老师,这样才能更好的掌控课堂。高瞻才能远瞩,深入才能浅出。

对当今的教改教研动态,要入乎其内,也能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是指作为一个课改参与者的身份积极融入其中去亲身践行;“出乎其外”是指作为一个评判者的身份对我们付出的劳动和成果进行冷静的审视和探讨。有了深厚的学识和才干,研究深入了,思想深刻了,对“课标”以及一些新思潮新流派就不会出现全盘照搬的情形,而是会采取“拿来主义”。点滴的积累成不了海洋,也能成为小溪甚至是江河。

二、自主·合作·探究应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课程标准》提到,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学生自主学习,学案是关键

学生自主学习的第一步是学案,新课程通过问题的解决进行学习是教学的主要途径,因此编写学案的关键核心是问题,问题的设置是需要我们教师集体备课完成的,要根据课本内容和学生的特点有针对性的选择问题,问题要有梯度化。

万丈高楼平地起。高一的同学基础还比较薄弱,所以我们在编写学案时要重基础知识,学案上的内容让大家通过预习课解决百分之五十,通过小组讨论课解决百分之七八十,剩余的百分之二十属于课外拓展,开阔大家的眼界,训练大家的能力,充分发挥同学们的想象力。

2、讨论·交流是课堂的重点

课堂上的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和合作研究的习惯。正所谓“取他人之长,补一己之短”“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每个学习小组中都有语文程度较好的同学,他们在小组学习讨论中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可以促进本小组成绩的提高。

三、注重课堂教师“导”的作用

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与学生平等对话的合作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点拨和指导,实现教学相长”。“自主”不是“放任自流”,“合作”不等同于“几个人围坐在一起”;不能由过去的“填鸭子”变为“放羊”,不能把学生主体性与教师的主导作用对立起来。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教学,就是教学生如何学。”这里强调两个方面:一是教师的教法,二是学生的学法,丝毫没有贬低或削弱教师“导”的意思。学生如何能学会学习?主要是依靠教师的导:诱导、引导、指导。离开教师的科学指导,则势必如一盘散沙,学习具有极大的盲目性。因此,在用课改新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做到民主而不迁就,自由而不放任,有目的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进行。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其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向科学的方向发展。

四、建立合理的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学习热情。

1、口头的赞扬和鼓励

很多同学在课堂上不敢站立起来独自发言,害怕回答错了遭到其他同学的嘲笑,因此我们要给大家以口头的赞扬和鼓励,让他们多些自信敢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爱默生曾说:“自信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只有大家敢在课堂上畅所欲言,才能把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

2、适当的分数奖励更能让学生有自我肯定的价值。

我在课堂给学生制定了一个标准,比如课堂展示讨论成果可得1分,若答案百分之八十正确就可得2分,课堂上提出质疑即可的1分,回答质疑可得1分,有了分数的奖励同学们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了。只是慢慢我发现学案上的难题被遗留了下来,一了解才知道,大家为了让自己小组分数增加更快都不愿意做难题,这样一些语文程度好的同学优势体现不出来,长此以往大家的答题水平和能力可能会降低的,于是我改变了一下策略,既然在意分数我就在分数上做文章。我就把分值直接标在导学案上且对分数进行了区分,根据提的难易程度,分值设在2分至5分之间。分值有区别了,同学们就可以根据自己小组的实际情况来自主选择展示的题目,同学们开始积极挑战有难度的题目,这样不仅学案上的问题都解决了,而且学生的探究能力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还要鼓励学生多质疑,只有在质疑释疑过程中,只是才得以巩固。

五、学案落实要到位。

在经历自主学习和课堂讨论后,同学们应该把自己的答案整理到学案上,学案上的重点内容一定要画出来,并写好课堂反思。这个步骤需要我们教师好好检查,督促同学们把学案完成,教师需要对学案进行批改。

课改之路注定是充满荆棘的,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但世界上所有的桂冠不都是用荆棘编织而成的吗?所以我们要做好应对各种问题的准备,披荆斩棘赢得属于自己的桂冠。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11

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改革步伐逐渐加快,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提出较大挑战,同时也对高中语文教师的综合能力提出一定要求,这是教师实施反思性教学的根源所在。当前,一些全新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受益匪浅,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深刻进行教学反思,以此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终提出解决方案,改变以往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将教学创新与教学改革和实践相结合,增强教学实效性。有关反思性教学的实施,可具体采取如下方法:

一、教学目标的反思

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教学目标是整个教学过程的引导,如果确定的教学目标不合理,将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都产生影响,造成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影响教学效率。因此,合理的确定教学目标,是反思性教学优先要解决的问题。有关教学目标的反思,主要从以下三大方面着手:首先,知识目标。也就是经过课堂教学后,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点,落实知识学习目标,如语法知识、古诗词的掌握等;其次,能力目标。新课改目标的落实,要求学生除了掌握基本的学习知识以外,还应注重综合能力的提升,能够运用新方法、新技巧掌握语文知识,增强综合素质,如文言文鉴赏能力、与人沟通和协作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等;再有,情感目标。通过课堂学习,学生的情感应该有所共鸣,得以领悟。例如,学生在反复阅读课文的过程中,将课文所讲内容联系个人生活实际、学习实际等,品味文章的中心思想与情感,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教学结构的反思

教师针对每一节课,都设计了一定的结构。优秀的课堂结构,每一环的联系较为紧密,学生不会感到枯燥,而是紧跟教师的步伐,学习效率较高。语文课堂与英语课、数学课相比,其多元化特征更加明显,语文知识可拓展到课外,教师无需完全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但是从高中语文课堂结构来看,教师也要进行一定的反思,例如,很多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认为课堂的学习方法单一,不能激发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优化课堂结构,选择更多受到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在满足基本教学需求的前提下,迎合学生的兴趣点,让学生轻松学、认真学、主动学。因此,科学、合理的课堂结构设计,将对落实教学目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教学内容的反思

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关键所在。有关教学内容的反思,也是反思性教学的重要一环,可从两方面分析:一方面,课内知识的反思,包括课堂要传授的知识点,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否有遗漏等;另一方面,课外知识的反思,包括向学生推荐更多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课下如何自学等。另外,考试成绩能够较为直观地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那么教师就要认真分析学生的试卷,以此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如考试中出现的知识点,容易混淆的内容等,是否在课堂教学中讲解清楚;教学思路是否正确;是否及时纠正学生错误的答题方法等。实际上,反思活动的进行,就是从一个全新角度去分析、审视课堂传授的内容,在反思过程中不仅教师获得成长,学生也有所进步,真正做到查漏补缺,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四、教学方法的反思

教学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积极创新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工具,可极大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对提高语文学习成绩大有益处。反思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不难发现一些教师往往采用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如课前准备一些问题,课堂以教师问、学生答的方法进行,整节课的氛围压抑,学生自主思考与学习的空间受到限制。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法,综合思考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注重调动课堂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通过合作学习法、导向学习法、情境学习法等多种方法,鼓励学生课前准备资料、课中积极思考、课后主动复习,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另外,教师还应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能够反思学习的内容,是否存在疑问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并通过自学、讨论等形式获得答案。总之,反思性教学在高中语文课堂的运用,更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反思性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改革中的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当前落实新课改目标,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重要方法,语文教师也要加强对反思性教学的重视,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这一方法,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提升教师教学水平与学生学习成绩。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12

教学目标:

1、感知文章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把握文章思路:墨子劝阻楚攻宋的三个步骤。

3、能联系人物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4、体会墨子高超的劝说艺术。

助读资料

1.《墨子》及墨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人,一说宋人,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先秦堵子散文代表作家。曾为宋国大夫。早年接受儒家教育,后聚徒讲学,创立与儒家相对立的墨家学派。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反映了小生产者反对兼并战争,要求改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愿望。 《墨子》是先秦墨家著作,现存五十三篇,其中有墨子自作的,有弟子所记的墨子讲学辞和语录,其中也有后期墨家的作品。《墨子》是我国论辩性散文的源头,运用譬喻,类比、举例,推论的论辩方法进行论政,逻辑严密,说理清楚。语言质朴无华,多用口语,在先秦堵子散文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公输

公输,名盘,也作?“般”或?“班”又称鲁班,山东人,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能工巧匠。现在,鲁班被人们尊称为建筑业的鼻祖,其实这远远不够.鲁班不光在建筑业,而且在其他领域也颇有建树。他发明了飞鸢,是人类征服太空的第一人,他发明了云梯(重武器),钩钜(现在还用)以及其他攻城武器,是一位伟大的军事科学家,在机械方面,很早被人称为“机械圣人”,此外还有许多民用、工艺等方面的成就。鲁班对人类的贡献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科技发明之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语(参考)

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是和平与发展,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罄竹难书.今天我们走近一位热爱和平的人,他凭借自己雄辩的口才,巧妙的词锋以及果敢勇毅阻止了一场不义的战争,他就是墨子。

二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郢敝舆 短褐犀兕麋鹿 鱼鳖鼋鼍 雉兔鲋鱼文梓 楩楠豫章 守圉

三 再读课文 疏通文意

(结合文下注释疏通文意,标出疑难,师生释疑。)

解释以下加点词语和句子

夫子何命焉为?

吾义固不杀人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不可谓智

知而不争,不可谓忠

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

宋所为无雉兔鲋鱼者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吾请无攻宋矣

四、理清文脉,把握文意

1本文对应的双方是谁?主要人物是哪一位?墨子前往楚国的目的是什么?

2谈谈你对本文思路的看法。

学生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精读课文,探究墨子止楚攻宋成功的奥秘,体味墨子的劝说艺术

墨子止楚攻宋战略三步走。

1、学生分角色朗读2~12段。

思考:墨子是如何劝说公输盘的呢?

2、分角色朗读13~16段。

思考:墨子又是如何劝阻楚王的呢?

3、分角色朗读13~16段

思考:墨子最终是怎样迫使楚王放弃攻宋的?

四、人物分析

墨子:

楚王:

公输:

五、总结升华

墨子与公输盘,楚王的这场斗争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请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六、中考链接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⑴ 子墨子曰 ( )

⑵ 愿借子杀之 ( )

⑶ 吾义固不杀人 ( )

⑷ 不可谓知类 ( )

2.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B.不可谓知类 为与此同类

C.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杀所不足而争所有余

D.于是见公输盘 胡不见我于王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夫子何命焉为?

译:

⑵宋何罪之有?

译:

4.用原文回答:(4分)

⑴墨子与公输盘一见面,就向他提出了怎样的请求?

答:

⑵墨子采取什么措施让公输盘答应他的请求?

答:

5.墨子抓住公输盘的哪句话进行批驳?从哪句话可以看出公输盘的虚伪性?(4分)

答:

6.怎样理解墨子的五个“不可谓”中的“智”“仁”“忠”“强”“知类”?墨子用五个“不可谓”的目的是什么?(4分)

答: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13

我的教学生涯开始了。这一个月,经过近期对学生的观察以及课堂和课后的与学生的交流,我发现我的学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他们平时非常的散漫,而且根本做不到严格要求自己,在课堂上表现的也很随意,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想到了一个可以督促他们的方法:在开始讲课之前,我会找到一个和本节课相关的典故或者讲一个有趣的事件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然后导入新课的时候尽量的让学生去说,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他们,让他们来发现问题,先从简单的开始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当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们自己身上时,就相对的避免了课堂上互相说话的场面,课堂的纪律也好很多。职业高中的学生,他们不是很重视文化课,由于他们的基础知识较差,所以在理解知识内容方面表现的不是特别的积极。针对这样的问题,我的解决方法是,在每一节课上都把生字和生词用多媒体展示上让他们去读去写,采取小学老师的教授方式,领着他们读和记,然后在下一节课的时候随堂考他们。今天在教学的时候我发现学生特别喜欢看小说,虽然题材都是些穿越的或是校园的,但是他们的兴趣在这上面很浓,我就借着这个机会要求他们在看小说时把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查会,并让他们做一定的积累,毕竟让他们认真的在课后完成一些学习任务有些困难,我就采取了这样的方式,希望可以有一定的效果。我的学生中,总有人喜欢在课堂上睡觉,我就制定了一个课堂的规定,睡觉的学生就站起来给同学们唱首歌,我其实是想用这种轻松的方式打消学生的睡意,而且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信,我的本意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来让学生充分的展现自己,但这个规定实施后,结果是没有学生再睡觉了,因为他们都不想在同学们面前唱歌,虽然我有点意外,但效果还是达到了,现在只要是上语文课,不管是下午第一节,还是下午第二节,都没有学生睡觉,我觉得这种方式针对职高的学生还是很有效果的。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教学,我了解到我的学生有好多人竟然没有理想,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好像除了玩就没有什么兴趣和爱好。我在这个周一的时候专门上了一节课,让他们谈谈自从来到职业高中后的想法和感受,以及他们的理想、爱好、特长。我的初衷是想借此来激励他们自信,激励他们积极向上,但我发现实际效果并不是我想的那样。面对这样的结果,我

虽然有一点意外,但还是很快的把自己的思路调整过来了,因为我觉得他们会表现出这样的反应是和他们从前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有关的。从生活方面来看,学生们的家庭大多是父母没有什么文化,所以这些因素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了他们的价值观的取向,他们更重视的并不是学习,所以大多数人在初中的时候学习成绩就不是很好,可能是当时老师的不重视、家长的忽视让他们在学业上放任自流,在学习上没有任何兴趣和自信。面对这个问题,我经过一段的思考,我想通过让学生改变自己的方式来激励自己。比如,在以后的课堂上,我会针对他们的实际情况来调整课程的深浅度,一定要让他们学得会,听得懂,从基础改变他们放弃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我觉得人如果没有理想就缺乏动力,所以我要让他们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理想,可能在开始时会是我强制的,但是时间久了会形成一种心理暗示,这样可以增强他们内在动力,有必要的时候我会请班主任帮忙加入到我的计划中去。以后的每一节课,我都要找一个学生来谈谈自己的理想,要求他们先查找一些在理想支撑下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实例,然后对比自己,用理想来激励自己。

我觉得,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做人,只有学会做人,才会有价值,希望在我的努力下能够不断提高我的教学能力,并且让我的学生都可以成为有理想的人。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14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有的学生把语文打入“冷宫”,认为语文可学可不学,即使学得再认真,在高考中也考不到数理化那样的高分;有的学生迫于高考和老师的压力,对语文只是应付老师,从不对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作积极的思考,学习始终处于被动状态;还有的学生投机取巧,认为高考语文不考课本,试题全部来自课外,大搞题海战术,企图能够“碰”上高考试题……那么,如何改变现状,增加学生的学语文兴趣,切实有效的提高学生语文的成绩呢?现在我结合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对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及成因作一些分析,并试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首先,从教师教学实践中,找出弊端。

1.语文培养模式单一。

中小学的语文教学,偏离了语言教学的正确方向,使学生陷入了纯知识的记忆。学生在学了许多年语文后,听说读写的能力得不到明显的提高。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普遍存在语文基础知识薄弱的现象,由于初三的中考使许多初中语文教学在应试的束缚中,热衷于大量的词、句、篇的所谓“基本知识训练”,迫使学生陷入漫无边际的题海中,仅囿于语文课本中应试知识的重复演练,死记硬背,看似“双基”知识训练,而实际效果却降低了学生的语文能力。造成有的学生语法混乱,表达不清,错字、别字成堆,标点符号乱用等,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句子成分都不清楚,这样,对学生阅读理解和写作训练就有明显影响。

2.课堂活动空洞热闹

在新课程实施中,有些教师片面理解新课改关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教学理念,片面地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和活跃。于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出现了一片“生机勃勃”、“热闹繁荣”的景象:演讲、小品、表演、辩论会……层出不穷的授课方式,让语文课有了盎然生机,但学生们在热闹的课堂中却收效甚微。

这是一种为追求课堂气氛,用“牧羊式”取代“填鸭式”的课堂活动。传统的教学活动,只是教师把教材的内容以“填鸭式”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课堂上师生双边活动是被动的、消极的、静态的。“填鸭式”明显束缚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思维,忽视了学生主体经验和个体感悟。为了改变“填鸭式”教学,许多语文教师便采用了“活动式”的教学形式课堂上教师一味追求让学生或分组讨论,或交流情感,或表演角色,而把自己仅仅作为一名“旁观者”或其中的“一员”,导致讨论交流的泛化、肤浅化。事实上,这种“牧羊式”教学片面夸大了学生的自主性和自控力,语文教学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课堂交往,学生不仅不能有效地接受信息、掌握知识、创新思维,活动能力也难以得到纠正和发展。

3.大语文化现象严重

当前语文课堂上,教师们比较重视人文精神,但同时又有弱化工具性的倾向。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对课文内容匆匆带过,字词难点都没理解清楚,就跨过课文做了许多引申和发挥,做些思想教育与“精神培养”的工作,好像教学中涉及“双基”就不是在搞新课程,仅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轻了文本的解读,轻了必要的双基,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连基本的语言问题都过不了关,语文教学更是成了镜中花,水中月。

使用多媒体不当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不少教师喜欢借助多媒体进行教学。然而,大量的教学实践表明,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许多语文课上,幻灯片、动画代替学生的朗读、分析、理解,而不注重引导学生去仔细品味课文的语言文字。学生看看录象、听听音乐、谈谈感想,似乎“有声有色”,热热闹闹,但过后却犹如过眼云烟,对课文内容一知半解。重要原因在于:语文课是语言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以语言为中心,而不是相反。脱离了语言教学的目的,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和功能。

由此看来,不当的课堂教学挫败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其次,从学生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1、认识的偏差

有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语文学科的特点。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而这些能力的提高需要我们一个一个词语的积累、一篇一篇文章的阅读、一次一次说话的练习、一个一个片断的写作,嫌麻烦就不行。而有些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这一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认为上课听听、课后做做练习就可以提高,从不注意观察生活,从不读课外读物,从不多写一篇文章。抱着这样的认识学习语文,其效果是可想而知的。“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生活中处处有“语文”,把语文学习仅局限于课内是不行的。近几年来,为有利于对考生能力的测试和人才的选拔,高考命题材料几乎全部取自课外,有些教师和学生便认为课本对高考已经没有作用,于是,本来就有投机心理的学生对复习资料倍加青睐,却把语文课本束之高阁。殊不知,“教材是个例子”(叶圣陶先生语),高考试题与教材的关系是“流”与“源”的关系,正所谓“题目在课外,答案在课内”。

2、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不强。学生偏科,重理轻文,则主要是因为理科的题目透明度高,答案标准,成就感强,而文科的题目透明度低,答案模糊,就是花了时间做了,也不知对否。特别是写作类题目,有时是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写出来的,自认为不错,常常因偏题等原因被老师判为不及格。与其这样吃力不讨好,还不如去解理科题目,“解题目多带劲,解出一道难题多够刺激”。就是喜欢文科的同学也宁可花时间在政治、历史上,因为这些学科投入少,见效快,在这种心态下,一些本来对语文感兴趣、语文学得较好的学生对语文学习也失去了热情。再加上高三复习阶段,各科老师都感到课时紧,任务重,往往通过发资料、做作业的方式挤学生的课余时间,真是“无边作业萧萧下,不尽资料滚滚来”,学生的课外时间都忙于完成这些需要上交的书面作业,不知不觉就把“语文学习要多读书”这些无需上交的“软作业”抛到九霄云外了。

最后,找到行之有效的好办法

1.抓住关键,从教师教学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创设诱人的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形式巧妙的引入课堂。可以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激活课堂气氛。比如,讲解诗歌鉴赏课时,我先从分析《月满西楼》,《但愿人长久》这些流行歌曲的美妙之处开始,引起学生的向往,再讲解诗歌鉴赏知识,学生学习的效果便很好。如在讲写作人物描写时,引入《小芳》的歌词:“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善良,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指明具体的动作,肖像等描写就会让文章生动。这种以俗解雅的方法,在教学中显得轻松风趣,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复习语文的兴趣。“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真的能化“压力”为“魅力”,让“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学生学习语文的消极心理就可逐渐消除,而走向积极。

2.必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挖掘学生的潜力,激发和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有自主的学习与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比如每节课在课堂上我都让一两个学生上台发言演讲,然后再请一两个学生上台针对同学演讲发言,发表评价。还有在自读课文的教学中,尽量以问题形式让学生充分讨论,共同解决。这样就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主体参与的感觉,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充满着活跃的气氛,个个踊跃讨论,积极发言。但在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让学生掌握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掌握阅读分析的方法要领,改变旧的学习状态,不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掌握和运用知识。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学生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有效的学习方法,才能融会贯通,终身受益。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变被动为主动的学习方式,是提高高中学生语文素质的基础。

3.培养学生的几个小习惯。

其一,记的习惯。掌握科学的记忆习惯。科学的记忆方式,无论是联想法,还是其他,记住一条,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的,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考试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其实生命的基本单位不是时间吗?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而且要及时复习,语文不是短时间能出成绩的,但是不要以为一次的好成绩,就忘乎所以。

其二,爱读书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不要以为名著就是买来放在那里看封面的,而伟人传记,则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旧时的说法文以载道是之。培养健全的人格,而且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看看那些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就的人,读的书,或者受某一个人的影响,都是一些小事情。欲成大事,必先做好小事。从应试来说,也有其现实意义吧。俗话说,手中有粮,心里不慌,可能对于今天没有挨过饿的孩子来说,是有点难理解了。看看高考的满分作文,多少在用旧的材料,所谓新瓶装老酒。

其三,动手的习惯:就是写的习惯。很多的学生背诵了不少,口中的话滔滔不绝如绵绵的江水,可是写得时候却如挤牙膏一般,巧妇有米不会“炊”,这不是找饿吗?平常就写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可以看出一个学生很多方面的问题。不要以为大作家都了不起,其实还不是都写出来的,真正的文章不是比技巧,看看那些历史上的状元,留下了几篇让你记住的文章啊。可能在中小学的时候特别羡慕文章语言等方面的技巧。不要一味追求那个。可以写写带有哲理性的话语啊,这个对现在的学生很简单了,谁没有个思想啊,尤其是青春期的男生女生。以前叫“代沟”,现在叫“愤青”,其实这正是我们的“优点”啊,正如说的,恰同学少年。可不要贪玩啊,呵呵,狗尾续貂了。其次,固定的八股文章格式,相信你练练,也会熟能生巧的。

其四,向别人学习的习惯:善于向别人学,甚至要会“偷”学啊,三人行,必有我师。此言甚之。那个人都有你学习的地方,而且一般语文好的同学都有点才,其实大家回忆一下自己从语文老师那里学来了什么。到底思考一下,学到了什么?你是不是突然发现没有啊,其实在语文老师当中流行这样一句话:语文好的同学不是教出来的。虽然这句话值得商榷,但是也说明了语文的学习不像数理化那样过多的依赖老师,可是当我们会过头来看看的时候,还真有几分道理。但是别忘记了本段中的第一句话。水平再凹(音wa,山东方言,低的意思),也有比你高的地方。最起码他能给你一个指导啊。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也要有的,现今的竞争,让我们不再有“铁饭碗”了,而从实际来说也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其五,怀疑,好问的习惯。老师几乎都特别喜欢好问的学生,而这恰恰是一些同学的“坏习惯”啊,不要担心你给他难堪。改编一个笑话,为什么嘴在耳朵前面啊,就是让你问的,让耳朵在后面好好听的

4.注重语文的渐进性,通过设置阶段目标,带给学生成功的喜悦。信心是人们完成任何一项工作的重要心理因素。信心对于高三学生更为重要。高三学生考试频繁,情绪波动大,一旦哪门学科有两次考试“滑坡”,马上就自暴自弃,这时,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善学生作为学习者的自我概念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简单问题开始,如注音、改错别字、找反义成语、名句默写等,容易得分,甚至容易得满分,使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再逐步过渡到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作文等难点上。使大部分学生排除了畏惧心理,从而,提高成绩。这样学生在阶段学习中有了收获感、成就感,尝到了学习的甜头,他们学习语文的胃口就会增加。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15

高中语文教学已经进入基础教育的尾声,许多学习习惯已经养成,教学工作的开展不是很容易见成效.虽然对于高考来说,学好语文对于学生选择自己满意的学校有一定的帮助.但总的说来,语文课作为陶冶情操激发思维,促进交流能力的工具性学科力量的发挥却还远不能尽如人意。据调查表明,有大量的学生对语文课有厌烦情绪,语文课作为人文精神的载体所应发挥的作用可能是所差更远。也就是语文越来越成为一门“得分机器,而不是人文精神的载体.”做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发现因受传统观念和现行考试制度和评价方法的影响,不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阻碍着语文课的工具性、思想性和人文性作用的发挥。

误区一:语文课堂--“问题全解决了”

如果学生没有问题意识,就不会去独立思维,更谈不上创新。语文课上,教师为了“紧扣教材”,为了“调动”学生,便把“满堂灌”演绎成“满堂问”,而所问的那些问题基本上属于类似:“通过……你读懂了什么”“还读懂了什么”“作者用意何在”等形式化问题,学生回答这些问题都无须思考。还有些教师把教学参考书上的程式在课堂上“说教”一遍,把学生的思维完全限制在课本和教学参考书的框框之内。课堂上的阅读也成为一种被动的阅读,学生并没有真正对课文用心去感悟,他们所“读懂”的也只不过是根据以前的思维定势而得到的“微言大义”,至于课文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都无从知道。因而,课上学生自能“读懂”等课结束了学生没有问题可以问了。其实这种没有问题实则是最大的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一大误区,是学生缺乏独立思维的一种表现。

语文教学怎样走出没有问题的误区呢?我认为首先要转变观念,放手去让学生思考问题,给学生以自由思考的机会。学生一旦提出问题,就应该鼓励,语文教学反思,并顺着这一问题去引导学生,给他从小种下探索思考的种子。就象我们经常所说的那样“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课与活生生的生活实际的联系,而不应囿于书本和教参的框框。我们不应该带有“什么什么不是语文课要解决的问题”这种错误观念。我们只有打破学科分界,学生的问题意识才有广阔的空间。而且所提问题不一定当堂都能澄清,更重要的是要留给学生一个善于思考的头脑。最后,教师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要开阔学生的思维,先开阔自己的视野。以前我们经常谈论是:“如果课堂上学生提出老师没有想到的问题该怎么办?”而如今我们应该思考“学生提不出问题该怎么办”了。

误区二:作文--套用模式,写非所想

高中教由于面临着高考的压力,所以学生的写作也趋向模式化,都想着有好的模式能够给自己带来高分,老师教学过程中也潜意识的传达这一点.这就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而语文学科本来就是扩散式思维学科,作文更学要学生有良好的想象力.有调查表明,某班对某一作文题目,大多数同学写的都是同一题材,格式都一样,都是在遇到某情况后,先作一番思想斗争,最后如何如何,然后再喊几句口号。在现行的作文教学中,由于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套题,程式化,抹杀学生真实感受的现象仍很严重。有些学生经常购买<高考优秀作文><高考满分作文>之类的作品,进行简单的模仿,这样的作品代替学生的真实感受,形成语文教学长期未能逾越的一大误区。

要走出这一误区,寻找良好的改革途径,我认为,一定是让学生充分认识现实生活,让他们体验生活,从中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领悟能力,让他们从中学会独立表达,写出发自内心的话语;二是加强语文课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联系,讲课文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孩子去欣赏,充分发挥想象,按自己的感悟去描述课文中的情景或事件。例如在讲赤壁之战时,在让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之后,按照他们自己的想象,去描述或续写,也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即使是教师分析课文,也一定要确认学生是在主动地欣赏课文的语言和情景,而不是在被动地接受你的灌输。

误区三:语文作业--“背诵古文”

目前,很多高中生学习语文经常认为语文没什么好学的,语文作业就是遇到古文背一背,现代文中没有任何东西值得学习。这是很大的一个误区,很多时候也是由于老师的教学方向引导错误.

高中语文学生的语文作业相对于初中和小学来说,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的差别.而学生在这样的突然减负的情况下,往往不知所措.老师也会在学习古文后说把课文背诵下来.而背诵课文只是最基础的工作.如果不把课文理解了背诵,那背诵起来相当困难,同时考试的时候顶多能拿下默写题的分数.而考试的时候还有实词虚词的理解,这就有赖于学生平时背诵古文一定要理解,并学会把知识点转移才可以.

高中语文考试还有很多基础知识的考察,而这些很多都是在现代文中学习的,因此对于学生而言,真正的语文作业还应该包括积累字词这一工作.

同时考试更多的是进行阅读理解和写作的考核.学生如果不走出“现代文没什么可学的”这一误区,上课的时候不用心听讲,不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那么他的理解能力,总结概括能力就不会得到锻炼,考试的时候也会出现失分过多的情况.

写作更是占据了70分这样的分植,其重要性可见一斑.学生课后的语文作业,应更多的体现在写作练习上.多读书,多做读书笔记,多背诵优美片段.学习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等.这是长期的过程,学生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取得一定的成绩.

第三篇:基于交际的高中英语词汇有效教学模式初探

基于交际的高中英语词汇有效教学模式初探

问题的提出

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没有一定量的词汇,则无法用我们所学的句法结构进行有效的交际。因此,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在高中外语教学中,词汇学习是学生困难较大的学习任务,是听、说、读、写等一切学习活动的基础。英语词汇学习的困难成为制约学习者学习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之一。因而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组织有效的词汇教学活动,使不同程度的学习者都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进行有效的学习已成为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最关键的问题。

二、在交际活动中进行词汇教学

(一)词汇教学设计应解决的问题

1.词汇的呈现

词汇教学应该避免采用单一的呈现方式。实际上,呈现方式的多样化给学习者提供了一个语言学习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对语言学习将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克拉申(Krashen)

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提出的监察模式认为:外语教学应该尽量向学生提供可理解的语言输入,为学生习得语言创造一个有利的环境。教师可使用一切手段来增加语言输入的可理解性,创造一个轻松愉快、自由自在的学习气氛,只有这样,语言输入才能更为有效地为大脑所吸收。

其次,词汇呈现的例句及语境应用应与学习者的心智发育程度相适应,并且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所处的真实社会环境相一致,这样学习者才能在将新的词汇知识合并到其本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即图式)中去。

再次,在词汇呈现过程中应考虑由谁提供词汇呈现的例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词汇呈现的例句最佳的方式本应由学生自己提供。但由于课堂教学的有限时间限制和学生自我意义建构的不稳定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本文认为可遵循半指导原则。即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例如情景的描述等),再由学生根据情景条件利用新学的词汇创作例句。

2.词汇的运用

在词汇运用的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语言交际的原则,在课堂上设计模拟交际活动,利用信息沟使词汇的运用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调用。而学习者所调用的词汇是否语用得当(即语言的准确性、流利性、得体性)也在交际中得到呈现、反馈和检验。与此同时词汇运用根据由简至繁,由词遣句,再由句成篇的原则进行教学活动设计,有利于学习者克服畏难情绪,从而使词汇教学更有效地进行。

同时词汇运用教学活动的组织可采用多种手段,如一般课堂信息沟交际、影像配音、网页、交互论坛等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运用的形式多样化,能全方位多角度地使模拟活动更接近真实交际,在提高学习者兴趣的同时更能真实地反映其语用能力。3.词汇的检测

词汇的检测可采取测试、小组活动汇报等形式。以教师辅助,学生自评等原则进行。能有效地反馈教学效果,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得失。

(二)基于交际的高中词汇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以上的论述,笔者认为高中词汇教学可以探讨以下初步的教学模式。

由上图可见本文的词汇教学模式主要遵循词汇呈现、运用和反馈三大阶段。在此过程中强调在词汇输入和呈现阶段依赖语篇和单句输入,使语言以语块的形式(即language

chunk的形式)呈现给学习者,使学习者更易地将新的知识与其本身原有的图式产生联系。在运用阶段,设计真实情景单句和模拟真实交际活动使新的语块得到近一步强化而被学习者同化到原有的图式(即学习者原有的背景知识)中去。在模拟真实的环境中学习者原有图式产生顺应,强化新词汇知识的掌握。在词汇的反馈阶段,通过汇报、测试、写作等手段,在教师指导、学生互评活动中,进一步强化学习者的新图式(即新词汇知识的掌握)。

(三)基于交际的高中词汇教学模式在高中新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以上的教学模式,笔者以高中新课程选修8第二单元 Unit 2 Cloning 的词汇教学为案例,阐述该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

以下是该单元词汇总体教学设计。

课题:Book 8 Unit 2 Cloning

课型: Language Study-Vocabulary

浅谈新课程下初中英语词汇的有效教学

人类思维活动和思想交流首先是依靠词汇进行的,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是语言的建筑材料,离开词汇语言就失去了实际意义。没有足够的词汇就不能有效地进行听、说、读、写,就无法有效地用英语进行交际。而事实上,一个人词汇量的大小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这个人英语水平的高低。国家英语新课程要求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九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第五级的基本要求。第五级要求的词汇量为1500-1600个单词和200-3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第八级要求的词汇量为3000个单词和400-500个习惯用语或固定搭配。与教学大纲中固定的词汇量有较大的提高。随着学生学习词汇的不断扩大,很多学生的学习信心逐渐降低。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如何有效地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能否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能否切实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一、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没有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把“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观察、记忆、思维、想象和创造力”,作为主要的课程目标之一,但在课堂教学中,本应由学生自己观察、发现、理解、思考、归纳和总结词汇或规律,却由教师来完成。而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英语词汇有效教学

高中牛津英语词汇量大且难记。许多学生都为记单词而苦恼,要么记不住,即使记住了,很快又忘了。学生英语成绩的分化往往也从词汇开始。那么如何进行词汇教学才能激发学生记单词的兴趣,帮助学生轻松地记住并运用所学的单词呢?下面就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单元重点词汇重新组合,提高学生词汇学习效率

对于高中英语词汇的教学,大多数英语教师都是在讲解课文时串讲新单词。这种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猜测词义的能力,很适合英语基础好、已形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学生,但对那些英语基础差、不会自主学习的学生来说,这种方法效果并不好。我所教的两个班都是普通班,学生的英语基础不是太好。因此,我在进行新单元教学时,把第一节课安排为词汇教学,把单元的重点词汇按不同的方式重新组合(以后这项工作逐渐由学生自己完成),展示词汇学习的多种方式和策略,帮助学生快速记忆单词。

词汇重组的方式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每个单元词汇的特点来选择。我常用的词汇重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按词性重组,一种是按构词法重组。

我们还可以根据词的拼读规则、词的搭配等来重组单词,帮助学生产生联想记忆,减轻记忆单词的负担,提高词汇学习效率。

二、选择恰当的词汇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词汇记忆的兴趣

教师应根据单词的音、形、义等特点,采取恰当的词汇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感到记单词并不枯燥无味。

1.趣味联想法。教师在讲单词时要善于联想,把单词讲得妙趣横生,以便学生能轻松地记住所学的单词。如讲高二Unit10中的frightening 这个单词时,我先讲名词“fright”, 其词义为“惊恐”。我说:“发财(f)走正(right)路,心里不惊慌(fright)。”学生听后开口大笑,在笑声中轻而易举地就把“fright”的音、形、义全部掌握了。再根据构词法引出动词frighten,形容词frightening 和frightened。再如“pillow”的谐音为“纰漏”,为了使学生记住其意“枕头”,我联想如下:“为了不出纰漏,他把文件藏在枕头(pillow)下。”用趣味联想法教单词,可有效地激发学生记单词的兴趣,产生良好的效果。

2.故事讲解法。学生喜欢听故事,我经常通过故事来讲解单词。在教高二Unit8中的单词electric 时,CCTV-1正在播放电视剧《记忆的证明》,讲的是中国战俘被运到日本,从事艰苦的劳动,吃不饱,睡不足,许多人逃跑,但工地周围全是electric fence(电网),许多逃跑的人被电击死。当我用英语讲这个故事时,教室里一点声音也没有,连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也在认真地听。故事讲完,学生对electric fence 也有了很深的印象。

3.直观形象讲解法。教师利用实物、图片、挂图、动作、表情等直观手段或方式讲解单词,也会使学生对单词记忆深刻。讲chest一词时,我指着chest部位,并用英语解释:the upper front part of the body between the neck and the stomach。

4.图示讲解法。教师画一些简单的卡通画、简笔画来讲解单词,会使学生耳目一新。如讲高二Unit7 defenceless一词时,我先画了一栋带篱笆的房子,并指着篱笆问:What’s this in English? 学生回答:Fence。我紧接着讲:fence是护家的东西,防备其他人或动物进入。所以,defence根据构词法可知其义为“防御,防卫”,defenceless意为“无防御的,不能自卫的”。

三、指导学生掌握记忆策略,提高记忆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少学生记忆单词的方法单

一、机械,只是重复词汇表,费时多,效果差。针对这一点,我在进行词汇教学时注重对学生加强记忆策略的指导,使其掌握记忆规律和记忆方法,培养记忆能力,提高记忆效果。

1.拼读记忆。英语字母或字母组合都有其读音规则,教师要讲解单词拼读规则,引导学生利用拼读规则去记单词。

2.联想记忆。中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象,把有些单词放到一定的语言组合中去记忆。如学到高二Unit7中的radiation时,可让学生联想radio(收音机,无线电),radioactive(放射性的),radioactivity(放射性),radium(镭)。再如由Unit10中的 board一词,可想到blackboard(黑板)。board之意为“木板”,联想到古代船的“甲板”是由“木板”做的,所以board又有“甲板”之意,由“甲板”再联想到“上船”,由“上船”又可联想到“上车,上飞机”。这一串联想如下图所示:

对于有的单词,要引导学生创造联想进行记忆。如Unit10中的单词hurricane, 可创造联想为:“你得赶快(hurri-hurry), 才能(can)在飓风(hurricane)中逃逸(e)。” 这样创造联想可以增加学习趣味,增强记忆效果。

3.分类记忆。英语单词的拼读、构成都有一定的规律,教师可根据所学单词的拼读规则、构词规则、词性、形似词、同音词、反义词、近义词等进行分类,指导学生采用列表、图示等方式促进记忆。

4.卡片记忆。教师可指导学生把每个单元筛选出的难记的单词制作成卡片,一面写英语单词,另一面写上词义,以便利用零碎时间随时随地记单词。

5.回忆记忆。教师要指导学生每天将所学单词在脑海中“放一遍电影”,加深印象。

6.间隔重复记忆。记忆单词的过程必然是由生到熟,这个过程由滚动式的记忆来帮助完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定期复习巩固所学单词,延长记忆周期。

四、设计趣味练习,巩固词汇记忆

“学得快,忘得快”是学生记忆单词过程中的通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使学生在学习单词之后的一定时间内反复通过听、说、读、写、译多种练习形式,加深对所学词汇的理解,并做到灵活运用。

我在词汇教学中经常设计一些有趣的练习,例如crossword puzzle及抢答题、情景题等,让学生在玩乐中巩固学过的单词。在进行抢答题练习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组进行比赛。教师用英语解释一个新单词,学生们立刻说出此单词的拼写形式和汉语词义。答对了加10分,答错了扣10分。由于比赛关系到各组的荣誉,在比赛前,学生一般都会自觉地记单词,为比赛做准备。

五、寻找课余词汇学习途径,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词汇,增加词汇量

和遗忘作斗争是词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如果学生所学的词汇只限于在课堂上运用的话,很容易忘记。教师应采取措施,寻找学生课余词汇学习途径。

1.每日单词造句。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不必要求他们写英语日记,但可要求他们用近期所学的单词造句。

2.写英语日记。教师应鼓励英语基础好的学生每天坚持写英语日记,并尽量使用刚学过的新单词、新句型。教师在批改日记时,要留意学生所运用的新单词、新句型,并写上激励性评语。

3.写英语作文。在课堂写作练习中,教师可列出学生在作文里运用到的含有新单词的句型,贴在教室里,让学生互相学习如何运用新词,并鼓励学生运用新词汇进行写作。

4.组织课外阅读。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买不起大量的英语课外读物,但每个学生可以购买一本适合自己阅读的英语书。教师可要求学生先看完自己所买的书,把生词查好,然后互相交换着看。如果学生能坚持每周互相交换一次阅读材料,他们必然会在阅读中巩固所学的词汇,同时还会认识许多新词汇。

上述方法是笔者在词汇教学中的初步尝试。我认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词汇教学必将推动整个英语教学,而英语教学的其它方面(如语音教学、语法教学、课文教学、阅读教学、听说教学、写作教学等)也很有助于词汇教学。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英语有效教学可行性策略

要] 新课程改革的颁布和实施,对教学有效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结合高中英语课前、课堂以及课后三方面教学,试探讨新课程背景下有效教学的几种可行性策略,特别强调通过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有效教学,可行性策略,自主学习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指出,高中英语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标准的提出体现着一种全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而这种教育思想的更新,教育内容的改革,最终都要体现于教学效果。因此,有效教学是课程改革实现的保证。二.有效教学的含义

对于“有效教学”人们有各种不同的理解。华东师大钟启良教授认为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华南师大教科院刘良华博士认为,“有效教学”意味着教师能够有效“讲授”,有效“提问”(并“倾听”)学生、有效地“激励”学生。而国外有效教学的研究则更强调教师的品质特征、教学行为等对有效教学的影响,认为教师的教只有通过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才会对有效教学起作用,鼓励教师灵活教学,展现教学机智,实现有效教学。

综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有效教学做出如下界定:有效教学就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而组织实施的活动。具体说,就是教育要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三.英语有效教学的特点

在新课程理念下,英语有效教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发展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四.有效教学的可行性策略

2006年至今,笔者所在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推广有效教学的活动,要求教师着眼于建立大课堂意识,着眼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来实施有效教学。而这其中所指的教学是指一切教学行为,包括备课、上课、改作、辅导、测试等环节和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等。笔者就此对课前,课堂,课后三方面有效教学的几种可行性策略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1.有效的课前预习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优质的课堂学习中最主要阶段是预习。姑且不论预习是否最主要,至少应是重要的阶段之一。这一阶段是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课堂的效益。

有效的预习作业,从内容上,应包括对词汇、课文内容、单元语法知识的预习;难度上,设计的题目应倾向于帮助中下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因此不可过偏过难,以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对于较难的知识点,点到即可,留到课堂上再分析讨论;题型设计上,除了常见的选择,填空,判断等,还应该加入一两个开放性问题,比如,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背景资料,以引起学生对课文的兴趣。以下是笔者以人教版 Module4 Unit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 单元为例,设计的课前预习作业。

Module4 Unit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节选)

I.New words and expression_rs 1.You may find it a____________ that Charlie was taught to sing as soon as he could speak.2.No one was ever bored watching him—his subtle acting made everything e____________.3.After five years’ hard work, the family was not well off, but even ____________.(更穷)4.She is such a tall girl that I can ________ her ________ easily in the crowd.(辨认出)„

II.Reading comprehension(True or False)1.Charlie spent his childhood looking after his sick parents.()2.The tramp in Charlie’s film is a homeless man with a moustache, wearing large trousers, worn-out shoes and a small round black hat.()3.The Gold Rush was based on the story of gold-searchers in the 1950’s.()4.Charlie wrote, directed and produced the films he starred in.()„

III.Multiple choices 1.The boy ________ at his jokes seemed quite happy.A.laughed B.laughing C.laugh D.to laugh 2.Seeing is __________ A.to believe B.believed C.believing D.believe 3.You will be fired, if you are caught __________ in the kitchen.A.smoking B.smoked C.smoke D.to smoke 4.It was such a __________ ending that everyone was _________.A.surprising;surprised B.surprised;surprising C.surprising;surprising D.surprised;surprised „

IV.Write down one humorous story or joke to compete for Mr/ Miss Humor in class.(You will be asked to act it ou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V.Write down the difficult sentences you came across when previewing this unit.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笔者所在学校的课前预习工作已经科学有序地进行了三年,卓有成效。对学生而言,通过课前预习,可以提前解决部分知识障碍,使听课更轻松;可以预先了解知识难点,使听课、做笔记更有针对性。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意识到预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最终逐步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另一方面,对教师而言,通过检查预习作业,可以使备课更有针对性,紧紧围绕学生所反馈的疑难点,有的放矢,使课堂教学更有效。2.有效的课堂教学

教师的主要工作是上课,因此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的效果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高低。一般而言,课堂教学可以分为起始阶段、进行阶段和结束阶段。(1)课堂的起始阶段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是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对整个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至关重要。精彩的开端不仅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迅速作好上课的准备,而且可以先声夺人,使学生对后续的课堂教学产生兴趣,充满期待,使整个课堂教学在一种融洽的气氛中进行,从而提高教学效益。以 Module4 Unit2 Working the Land 单元中的Using Language 为例, 这一课的教学内容包括:1.阅读关于有机农场以及绿色食品的短文。2.扮演“绿色食品”生产商,说服他人购买绿色食品。3.为绿色食品设计一个广告海报。考虑到学生对绿色食品没有很大的兴趣,对英语海报更是陌生,笔者做了如下的导入设计:

T: Today, I bring you a gift.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guess? What’s in my box? The first to guess right will win the gift.I’d like to give you some clues.(show the clues one by one)It(is)„ ·of good value ·certain to be necessary to our health ·rich in nutrition and high in protein ·breaks easily ·free of chemical fertilizers T: It’s a green egg.通过猜盒中的礼物,课堂一开始就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猜的过程中,又融入了阅读中将会出现的关键词和短语,减少了阅读理解的障碍,可以说是一举两得。然后,笔者通过幻灯向学生展示了一张“咯咯大”绿色鸡蛋的宣传海报,使学生在课堂起始阶段就对海报有一个大致的概念,为最后制作海报铺垫。

思考:作为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很多老师绞尽脑汁设计的导入费时费事,而且常常是“导而不入”。有效的起始环节应该具有以下几个功能:一是要尽快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课外转入课内,转入上课的状态;二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下一步教学做好热身和铺垫工作;三是要激活学生已有知识,补充必要的、新的背景知识,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2)课堂的进行阶段

教学的进行阶段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阶段,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技能的训练、情意的培养以及由此带来的多方面的发展,都主要是在这个阶段实现的。为了完成这个阶段的目标,教师在备课时应该:

①合理加减内容 灵活使用教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中不太合适的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其次,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也是英语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除英语教材以外,学校和教师还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其他课程资源,例如,广播影视节目、网络资源和报刊杂志等。外语学习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还要联系跨越语言的文化差异。因此,教师必须借助于其他课程资源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适当的补充延伸。

以 Module 4 Unit3 A Taste of English Humor 单元中的Using Language 一课为例,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包括1.让学生感受理解英语幽默;2.创作一个自己的幽默故事。笔者认为,感受幽默最好的方式就是阅读经典的笑话,幽默故事或小品,然而,这一课所提供的笑话,故事过于陈旧,并没有让学生真正的“乐”起来,更谈不上感受英语的幽默了。笔者想起在很多西方的电影电视中常常有一些有趣的答录机留言(the answering machine message),比如美国电视剧Friends中也有出现。于是,笔者上网搜索,精选了两条答录机留言作为补充材料,并对答录机留言的作用作了简要的介绍。以下是笔者整理设计的一篇补充阅读。

Humor in the Answering Machine Message

The answering machine is not often used in China.However, it is very popular in western countries.Having an answering machine with a clear message can help your callers know exactly what information they should record, for example, their names, their telephone numbers, the time they call, and a short message.However, in modern times, young people like answering machine messages to be both clear and entertaining, because they think a different message can show their different personalities(个性)and a good sense of humor.Here is an example of funny messages: Hi.This is John.If you are the phone company, I have already sent the money.If you are my parents, please send me money.If you are Bill Gates, lend me money.If you are my friends, don’t ask to borrow money.If you are a lady, don't worry, I have plenty of money.Haha„only a joke.Please leave your message, your name, if you are still there.这条留言很生动地展现了一种西方式的幽默,而且简单易懂,尤其加上惟妙惟肖的配音,学生都忍俊不禁。笑,就是对幽默理解的最直观反映。最后,笔者要求学生为自己家的电话编一个留言并表演出来,即创作一个幽默故事或小品。以下为笔者摘录的学生编写并表演的答录机留言,非常切题也非常有趣。S: Hello, this is Linda.You are lucky to talk to my telephone because I’m out.Please leave your name, telephone number and the color you like.I’ll call back if I like the color.Of course, you have the right to keep silent, but whatever you said will be recorded.Good luck!思考:新课程背景之下,教师活化教材显得尤为重要,即以教材为基础,激活教材,开发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新教材中,对于接近学生认知水平的教材内容,在完成之余,可以进行拔高和拓展,反之,则应该适当删减内容,或增加相关资料帮助学生理解。② 精心甄选例句 打造精彩课堂

例句作为课堂语言,既是传承教科书上所载信息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调节课堂气氛与学生交流沟通的一个重要手段。许锋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例句使用的调查与分析》一文中指出:所有的老师仍然在使用课堂举例这一传统教学手段(许锋,2007)。但是,许多老师在选择例句时,为求方便与准确,喜欢采用教参的例句,而教参的例句往往或缺乏新意,或脱离课堂话题,也就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备课时应精心地甄选例句。好的例句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1)科学性

例句是所学语言的知识载体,起着示范作用,因此科学性是例句所要具备的首要特点。学生通过教师所给的例句应当能清楚地理解其中所蕴含的某个知识点的用法。对于学术界观点上有分歧的句子应慎用,否则容易使学生越看越糊涂。2)思想性

教学例句是英语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教师可以寻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名言警句作为例句,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德育自然地融于课堂教学中。以人教版Module 1, Unit5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为例,围绕着伟人和英雄,结合这课的新单词willing,可以给学生如下两个例句,:

A great man is always willing to be little.----R.W.Emerson.Nothing is impossible for a willing heart.通过这两个例句,不仅使学生掌握了willing的用法,更激发学生要向伟人学习。3)趣味性 课堂上我们也不能一味地以名言警句说教,还要融入一些充满趣味性,新颖性和感染力的内容,以到达活跃课堂氛围,缓解学习压力的效果。例如,高三阶段倒装结构的复习,在学生总结归纳了倒装结构的一些规律之后,笔者选取了电影《大话西游》中一段最有名的独白,要求学生四人小组合作用倒装结构的句型翻译这段台词的前面三句,并给出一些相关的提示。

曾经有一份真诚的爱情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there be/ below my nose)等我失去的时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与此.(not until)如果上天能够给我一个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会对那个女孩说三个字:我爱你!(if)如果非要在这份爱上加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limit)A possible version: There once was a trustful love below my nose, which I didn’t treasure.(Or: Below my nose was lying a trustful love once, which I didn’t treasure.)Not until it was lost did I feel regretful.There is no such pain as is greater than this in the world.Should God give me another chance, I would say to the girl: I love you.If there had to be a limit of time, I pray it would be „ten thousand years.思考:其实,例句的来源是很丰富的,名言、警句,流行曲目的歌词,经典的广告以及电影对白等等都可以借用到课堂中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要时刻关注学生所关心的话题。此外,例句的三个特征中,思想性,趣味性都应该以科学性为基础。教师不可片面追求趣味,远离了语言学习的根本;也不可过分追求思想性,使课堂充斥着沉闷的说教。唯有恰当、巧妙地使用例句,才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课堂更加精彩。(3)课堂的结束阶段

教学是否成功、高效,教学的结束阶段也是不应忽视的环节。通过布置课外作业作为教学的结束是最常见的方式。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在作业布置环节也要力求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量”的方面来看,教师要把握好适量原则。从“质”的角度来看,在创新、开放式教学的要求下,教师应该注重实践性,让学生“乐”中求知,“动”中求知,精心设计多种形式作业,锻炼学生阅读、自主探究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其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作业的设计要尽量从各层次的学生实际出发,建立多层次的弹性作业结构,使每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都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3.有效的课后检查 课后检查,也就是作业批改,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无声的“对话”。通过这种“对话”教师可以从中得到教与学的信息反馈,以便于调整教学内容的进度;同时,学生也可以从作业检测中了解对所学内容掌握的程度。但是,很多教师都会无奈的发现,虽然批改作业耗费了教师大部分的课余时间,但是所取得的效果却使微乎其微的。因此,笔者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方法。(1)学生互改与抽查相结合

每一单元的巩固练习主要检测学生对本单元生字词、重要句型、语法等相关的知识的掌握情况,题量较少,题型多以选择,翻译,填空为主,一般让学生当堂完成。对于这类练习笔者通常提供参考答案,让学生交换批改。学生互改以后,教师再抽查一两个小组来了解学生的答题情况。这种方法既能使学生在寻找别人错误的同时巩固所学内容,并培养学生自主纠错能力。

(2)全批与面批相结合

很多学生反映自己高三的作文水平与高一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这就是教学低效的表现。笔者认为,学生练笔只是量的积累,还需要教师正确的评价和指导,才能达到质变。面批就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一般英语教师至少要担任两个班的教学,全班面批显然是不可能的。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将全班批改和抽小组面批相结合,保证每个学期每位学生至少面批一次。通过面批,学生可以参与评价的过程,与教师交流写作的体会,共同寻找提高的契机。

思考:笔者相信使学生参与到作业批改中来,不仅有利于减轻教师的负担,使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在精心备课上,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地从交换的作业中学习他人好的方法,屏除坏的习惯,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五.结束语

新课程针对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从课程理念变化带来的教学模式的变化,师生角色的变化,教学任务的变化等方面来看,都有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但是另一方面,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与参与是推行新课程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所以新课程背景下的英语有效教学还需要教师自身素养、教学技能的提高作为保证。当然,还有优化课堂教学的整体设计问题,推广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问题等等。所有这些,都有待我们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实践和探索。

第四篇:小学语文课改教学模式

小学语文“以问题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与研究

新授课的第一课时关键是引入,可以是激趣引入,也可以是故事引入,设疑引入,也可创设问题情境引入,以亲人一课为例,教师提出这样问题:“不是亲人为什么称作亲人呢?”这样从文题入手设疑引入的,之后检查自学,这部分内容一定要落实,小组长负起责任来,这是我们常规做法,它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和自学习惯的培养,为基础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有利于激发起学生读书的欲望。

第一环节:问题引线,明确目标。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学生有问题才真正地参与了语文学习活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往往是由于当前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发的。因此课堂上要让学生思考,教师必先教有疑,要疑在关键处,就必须给学生以思维的支点,这个支点就是课的切入点,切入点有的蕴含在文题上。像《伟大的友谊》、《我们家的猫》等。这样的文章我们从文题入手,提出问题。大部分课文切入点无聚焦成分,教学可借助书后思考题,课外资料,预习及课文内容,让学生自学后提出问题,学生会提出“中朝两国人民互作了哪些事”这样的问题,教师依据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点和学生共同梳理整合问题,接着学生带着问题整体感知课文,自读自悟,汇报交流,教师在学生汇报“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怎能忘怀”这一重点句后,教师拾级而上,及时追问“为什么说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比山高比海深呢?”将这一问题定位于第一自然段之中学习。在精读部分,我们仍要抓住切入点找主线,《再见了亲人》细读部分从“雪中送炭”“唯一”这两个词切入,《少年闰土》一课,从闰土的语言动作切入,提出“闰土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这个有价值的问题。从切入点入手,联系上下文,生活实际,借助课外资料,概括体会可将全文勾连成线,交融成面,感悟为体,解决了语文课无从下手问题,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目的。这样,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书探讨,实现了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教师,走向课本,走向学生这一阅读教学的高境界。

第二环节:感悟点拨,信息交流。

问题提出后,学生围绕问题自读自悟,读议批画,找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借助工具书,课外资料,生活实际,自己解决问题,并将自读所得在书上作批注,同时记下自己还未懂的问题,这是静态的自学阶段,学生自读自悟不能解决问题在学习小组上提出,由组内解决,通过寻找合作伙伴进行合作学习,解决疑难,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待汇报阶段提出来,全班讨论解决,这是学生动态互学阶段。在学生自学互学基础上,让学生讲清自己在学习中的选学内容,读懂什么,怎样读懂的,同时其他学生可以补充,也可以提出异议,提出小组尚未解决的问题,教师此时的点拨评价尤为重要,备课时要心中有数。在教学中学生未提及到而是语文重点问题,教师可提出来和学生一道研究,学生提到问题,教师要领学生拾级而上,集中攻破,通过学生的分——组——合,即自学、小组学、全办学这样的信息交流过程为师生、生生的思维碰撞,使创新教育的火花在具体学习互动中闪现,让学生选择喜欢句子读,选择喜欢的方式学也体现了差异化教学这一要求,是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集中体现。

第三环节:积累内化,迁移训练。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方式,也是语文语感积累的有效途径。教学中,让学生变换语气有节奏地诵读,采用多种形式的读能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具有训练思维,启发想象力的功能,在读中使学生进入作者描述的情景中去感受、去体验,但读不能无目的地读,读与学一致,《少年闰土》我们抓住了闰土的语言动作切入学习,从中了解到闰土的性格特点,读时也应该重点品读这部分内容,《再见了亲人》最后一句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是中心句重点句,读时也应在这个句子上用功,读出反问恳切的语气,有目的地去读,读后让学生评价,从中品味作者潜词造句,恰如其分的情感抒发,构思巧妙的表达方法,达到物我一体,体验情感的目的。

为使读写真正做到结合,练笔是最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通过练笔,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因此说练笔是深层次的积累,也是课文内容写作技法的延伸和运用,《再见了,亲人》想象中朝两国人民会说些什么呢?学生选取典型人物代表,借助课外知识进行合理想象,《少年闰土》阅读中抓住了闰土的外貌、语言动作,学习了闰土的个性特点,练笔时教师再迁移运用这样写法,让学生展开想象、联系课文内容及写法,及时练笔,再加上师生的及时点评,将学生想象的触角延伸到课外,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以求达到阅读与写作,课内与课外、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有机结合。

“问题解决”教学层次分明,过程中通过课文重点精华处的自读自悟自练,将全文融会贯通,为学习全篇奠定基础,体现了语文教学重感悟、重积累、重运用、重习惯、重体验、重个性差、重发展这一宗旨。

四、具体做法

第一方面,从备课入手,大胆实践。

期初,我校语文、数学、音美品德与生活等学科由领导包学科指导备课,学校拿出了语文和数学科表格式备课例证,对期初集体备课提出了具体要求。拿语文为例,每单元课文分课备(期初备出2个单元),即一单元之中一人一课,仔细研究,主备者备课用A4纸进行活页设计。主备者要从以下几方面主讲:

(1)对教材内容分析,即站在教者、读者、作者、编者角度分析。(2)对设计意图说明,为什么要这样设计。(3)从教学目标达成和重难点突破上分析。(4)设计读、说、写的内容,有选择地设计适应各个层次学生的练习。组内教师讨论研究,提出建议(写入补充意见栏目)。除常规备课项目外,我校语文备课第一课时还补加了“设计理念”、“预设问题”、“教学反思”等栏目,将教学过程改为设计思路,即从主干入手设计教程。

设计理念要求:从两个方面写,一是教材分析,二是从哪入手教学,即找准切入点,以此使教师能真正研究书本,钻研教参,把过去教师写的时间用于教师阅读思考上。

预设问题要求:阅读书后思考题、重点语句、单元训练重点、教学内容,提出有突出中心的问题1——2个,目的是督促教师把握重点,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反思要求:以写教与学活动中亮点或不足为主。

对以上备课,教学领导分学科检查,对模糊点进行了再指导,我校采用合订教案上课,检查时重点看补充意见栏目,这样要求能为教师提供一个资源共享、信息互补平台,使教师从繁重的书写中解脱出来,投入到阅读教材分析学生当中,群策群力,提高备课的实效性。

第二方面,对症下药,注重实效。

我们在开学第二周进行了语数赛课活动,全校45岁以下班主任都参加了此项活动,10月末全部结束。

从课堂上看,50%的课体现了问题意识,学生参与面广,活动性强,学生综合能力得到培养。但还有一半课走老路,基本上以传承知识为中心,老师牵着学生走,教学手段陈旧,在营造教学环境上不用心,学生主体问题意识不强。针对课堂上反应出的共性问题,张校长亲自主持月教学例会,以数学课堂教学为突破口,研究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第三方面,集体教研,提出要求。我们探索的小学语文“以问题为中心”课堂教学模式验。选取了1——5年班主任及其学生参与实验,集体教研的形式,并提出教学设计的具体要求:(1)教学设计要力求体现新课改形式下的学科特点,力求体现“以问题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力求体现多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力求体现教师教学个性。(2)、三维目标能切合教材及学生实际,利于落实和检测。

(3)、重难点确定合理,教学方法及手段选用得当。(4)、教学内容详实,过程安排得当,重难点突出。(5)、训练对应性强,有一定的拓展。(6)、能够体现三种学习方式的综合运用。

(7)、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教给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8)、版面设计合理,项目齐全,体现方法与习惯的培养。(9)、有独特的教学个性。突出师生的双为主作用。

五、研究意义与阶段成果

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现有效学习的活动过程,就是说,学习首先一种经历,一种身心活动过程。即然是活动经历,就不能脱离情境,新课程要求教师关注过程和方法,关注教学环境的创设。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关注两大环境,努力营造适合每位学习者的情境。这时的课堂教学,就会从统一走向分散,从以教材为主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学习回答疑问为主,这就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设计教学,1、改变师生关系。

要真正地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习的互动性,课堂上师生共同研究的应是学生的问题,学生带着自己的疑问积极思维,求解论证,才能真正实现有效学习,才能把教师从“权威地位”、“知识代表”的位置上拉到学生中来,教师把关注的焦点放在每位学生的认知活动与情感体验层面。因此说,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教学是把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动做为教师教学的首要职责。2、提高教研能力,发挥教师主体作用。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设计首先就是要以问题出发设计教学,关键之处在于把握学生原有认识与新现象、新事实的矛盾,但对小学生来讲,他们的知识、能力准备不足,反思能力与发现矛盾的能力处于发展初期,课堂上基本不能问到关键处。这样教师就要善于捕捉,从学生的表述中发现问题,精心追问,师生梳理问题,在师生互动中,引导学生在读书中,在讨论中,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解决,从而教师的引导、点拨、讲解、演示作用,得到发挥。

总之,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教学,是创新学习的重要特征和策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以问题为中心设计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学习,形成系统有效的实践操作方式和策略,具有深入研究和探索的必要。

六、困难与设想

实验教师应定期培训,要保障教研的时间,并保障实验人员的相对稳定,学校在经费上给予支持。学校的现有资料及设备不能很好的满足

第五篇:语文课改模式

语文课改模式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展示点评----探究感悟----梳理知识-----当堂检测-----巩固提升

下载关于高中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高中语文阅读课有效教学模式的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5篇

    高中语文课堂反思性教学对提高教学质量有重大意义,关于高中语文的教学反思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语文课教学反思篇......

    高中有效课堂英语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高中有效课堂英语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了深化高中课堂改革,提高课堂的有效性,体现松北高中“师有效,生乐学”的教学理念,并最终达到提高教学成绩的目的。决定在高一,......

    诗歌有效教学模式

    新课标下现代诗歌有效教学模式的探究 内容提要: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相比古典诗歌而言,现代新诗似乎更难理解,也更难讲解,所以“读不懂”“讲不好”的问题在现代诗歌教学中普遍存在,......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有效教学模式心得体会 篇1通过这次学习,我的收获很多,对于如何解决教学中的困惑和工作中的烦恼有了一些新的认识。其中,我最深的感受就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模式探讨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学习,强调课程的实施与设计要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向自主、合作与探究方式的转变。在此,本人结合多年的教学尝试与探......

    有效教学模式介绍

    介绍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 活动单教学近几年,江苏如皋正在实践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 ---- 活动单教学。 如皋是一个滨临长江黄海边上的人口大县。全县145万人,苦读求学的莘......

    有效教学最新模式(整理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学科性教学流派(模式) 【参见《中国教育报》2007年“暑期特刊——教学流派回顾”】 一、卢仲衡自学辅导教学: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辅导教学的七条教学原......

    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 有效教学模式学习心得1 我们语文老师都有这样的感觉,学生请了几天假,但似乎并没有落下什么。的确如此,语文课和数学课不一样。数学的知识是一环扣一环,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