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_中学生作文如何提档升格1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中学生作文升格之路
河南省商城县达权店高中 王云飞
笔者深入高中语文教学已达十年,深切地感受到作文教学的挑战性与紧迫性,身边的一些老师常常抱怨说,教学生写作文难,教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更难。而学生也常常苦恼不已,明明想写好,可总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作文一名语文教师,我发现只要老师有信心,有毅力,有方法,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空中楼阁,只要按照一定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练习,就能提升学生作文的档次,使师生共同找到满足感,成就感。
一、丰富的阅读是写作成功的桥梁。
著名文学家叶圣陶老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写作必须以阅读记诵为基础,“勤于读书”才可“易于文”。读得多了,记得多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和内容早已泉涌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就可经顺理成章。这是多读作用的初步,因而笔能达意”。其次,“进一步,多读,熟悉各种表达方式,领会不同笔调的短长轻重,融会贯通,还可以推陈出新,把意思表达得更圆通,更生动”。再次,“吸收‘思想’。另外,学“思路”,即“条理”,“多读,熟了,积蓄在两方面增多,既有内容可写,又熟悉如何表达,作文的困难自然就没有了”。
因此,我们平时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诵记指导:古今中外名著,名篇佳句集锦,教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等。并要求他们能“读以致用”,比如,我在教学《烛之武退秦师》时,并没有把文言知识学习当做课文的惟一重点,对文中的人物性格的分析和写作技法的总结也是必须了解和掌握的,对烛之武性格的分析就能为今后作文写作素材增砖添瓦,对文章中的伏笔与照应、情节设置、详略得当等技法的剖析也对学生的记述文写作有着非常必要的帮助。
二、作文教学生活化,从生活中去发现,去挖掘
中学生的生活其实是简单而相对封闭的,作文所涉及的内容大都是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几方面,当然也会涉及到社会的,但由于受各方面的限制,学生要读懂社会以及人生还是比较困难。因此,我们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圈子里,引发他们发现美,进而抒写心中的情趣。
1、在家庭生活中挖掘亲情和最感动的作文素材。
在家庭生活中,母爱永恒而伟大,但决不只是嘘寒问暖,关心孩子的衣食住行。母亲如何培养儿女的品行、意志、理想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个很大的作文金库。而人性中含蓄而深沉的父爱情结不可或缺,却是常被遗忘的弱势主题,从中可挖掘的东西很多也很新颖感人。
2、学校生活是知识与理性交织的宝库。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获取知识的沃土,是提升智慧的熔炉。这里有琅琅的读书声、沙沙的写字声,更有用爱心写就的感人故事。校园,热闹里充满单纯与童真;宁静中孕育希望与憧憬。爱的故事就在这里发生:失去自信后,老师的一次谈心敲碎了自卑,老师的爱心,让学生心底藏下了一个美丽的梦;同学间或轻如烟、淡若水,或甜如蜜、甘如醴的感情故事言而难尽„„“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恰如其分的引导,定会使学生的作文充满活力,充满生活情趣。
三、强化个性化语言,力求避俗出新
在我们很多学生的作文中,更多的是“套子式”的语言。习惯了“流水账”般的叙事,语言苍白、平淡、雷同;习惯了“成人化”的空发议论,空话、套话、漂亮话比比皆是;习惯了哲学原理、人生信条的套用、滥用,矫情的高论、真实的谎言构建了看似喧嚣激越实则寂然无声的语言虚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写作中,要求学生在阅读诵记中“取其精华”,力求凸现个性化的语言特色。
1、指导学生从课本中吸取有个性化的语言。
用好课本,这是最基本的积累途径。教科书所选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每篇文章的作家都向我们展示了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风格,而这些语言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个性化语言的范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文中多处使用比喻、通感、叠字等,不但传神地描摹了景物特征,而且使得文气舒展律动,给人以音韵和谐的美感。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语言犀利充满冷峻励志,文中多处的反语,排比,既写出了“三·一八惨案”的惨烈,又给人以强烈的悲愤感。
2、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格。
训练学生在写作中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格,会让文章的语言更加亮丽。巧设比喻,以求形象生动;铺陈排比,以增奔泻气势;拟人摹物,以求逼真生动;大胆夸张,以显飞扬灵气;多用设问,以求启人深思;反复吟哦,以抒绵绵之情。如同样写春夏秋之季的雨。有人写“春雨如少女,夏雨如少妇,秋雨如大嫂”,“春雨如油,夏雨如泼,秋雨如私语”;有人写“春雨细腻,夏雨奔放,秋雨凄艳”;有人写“春雨温柔,夏雨粗鲁,秋雨缠绵”;有人还写“春雨,最是湿润的春意。没有夏雨的激情奔放,却有着悄然入心的体贴细腻;没有秋雨的层层凉意,却有着沾衣欲湿、迎面不寒的清新生机”。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格来作文,增强文章的生命底线。
3、训练有个性的开头和结尾。
(1)悬念开头法,开头巧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如:
夜半清醒的烛头,不忍荷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以入喉„„
翻着日历倒数,让时间回到起点,只是跟不上它的速度,一切恍如隔世。只愿回想,看那些肥皂泡在空气中、阳光下飘啊飘,就像用水晶搭建的小小天堂。然而,碎了。
(2)修辞开头法。或用排比比喻,或用设问反问,或者综合兼用,壮大语言气势,使语言色彩绚丽,缤纷多姿。如:有一位学生在以“人与自然”为话题中写了这么一个精彩的开头: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岁月的车轮无休止地转动着。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牵扯出四季轮回,哺育出生生不息。大自然选择了美,那么令人难以抗拒,而人类又能否在心灵的湖泊上划出那道美的孤线?(综合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等)精美的凤头,光彩耀人。
(3)景物描写结尾法。让学生清楚以特色化的环境描写结尾,常常令人回味无穷。如:
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是滑过了一阵悦耳的琴声。哦,月若有情月常吟!
漂亮的豹尾,美丽动人。(4)反问式结尾。
„„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只要老师平时注意做好学生作文能力的训练,不断地注入“活水”,高考中就一定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享受“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
第二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中学生作文如何提档升格
中学生作文如何提档升格
一些老师常说,教学生写作文难,教学生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更难,其实,要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并非空中楼阁,只要按照一定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练习,就能提升学生作文的档次。
一、指导学生构建阅读记诵和写作的桥梁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见阅读与写作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写作必须以阅读记诵为先导,“劳于读书”才可“逸于文”。
鲁迅开始写小说,“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巴金写散文也是以“两百多篇古文”为“启蒙老师”。关于阅读带给写作的益处,著名学者张中行先生曾从表达与内容的角度分成四点进行阐释:首先,“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就可经顺理成章。这是多读作用的初步,因而笔能达意”。其次,“进一步,多读,熟悉各种表达方式,领会不同笔调的短长轻重,融会贯通,还可以推陈出新,把意思表达得更圆通,更生动”。再次,“吸收‘思想’(包括各种知识)”。另外,学“思路”,即“条理”,“多读,熟了,积蓄在两方面增多,既有内容可写,又熟悉如何表达,作文的困难自然就没有了”。鲁迅先生也曾说过:“必须和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因此,我们平时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阅读诵记指导:古今中外名著,名篇佳句集锦,教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等。并要求他们能“读以致用”,比如,我在教学《我的空中楼阁》时就以“人与自然”为话题作文。有个学生在透彻领悟课文内容后写下了这么一段精彩的文字:
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溪水淙淙,都是宇宙的精灵,是大自然赋予人们最美妙的文章和乐章。但这些文章和乐章却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有的人,泉水叮咚,在他听来是大自然描绘的最美最好的图画;青山绿水,在他读来是大自然书写的美妙绝伦的山水诗。而有的人,面对大自然的美景,听到看到的只是声音、颜色,这样的人是无法领略大自然的情趣的。
可见,阅读记诵对作文的作用巨大。而且通过阅读记诵,学生可积累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造句等方面的大量知识,然后才能在借鉴中求异,在模仿中创新,才能获得飞翔的翅膀。
二、创设一定的生活情趣,将作文教学生活化。
中学生作文所涉及的内容大都是学校、家庭和自我等几方面,当然也会涉及到社会的,但由于受各方面的限制,学生要读懂社会还是比较困难。因此,我们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圈子里,引发他们发现美,进而抒写心中的情趣。
1、在家庭生活中挖掘亲情和最感动的作文素材。
在家庭生活中,母爱永恒而伟大,但决不只是嘘寒问暖,关心孩子的衣食住
行。母亲如何培养儿女的品行、意志、理想及良好的生活习惯等是个很大的作文金库。而人性中含蓄而深沉的父爱情结不可或缺,却是常被遗忘的弱势主题,从中可挖掘的东西很多也很新颖感人。母爱的作文写多了,要写出震撼力更强的文章是有些难度了。我们要“审时度势”,指导学生去挖掘“父爱”这一主题,去读懂父亲这部大书。多给学生点拨,定能使父爱主题顿放异彩。近几年高考高分满分作文,如《父爱如山》《父爱二十三》《那刻在名字里的父爱》等,都是感人肺腑的佳作。另外,兄弟姐妹血浓于水的手足深情,温馨而难解的祖孙情,只要我们老师轻轻的一点,都会让我们的学生感动不已,只要学生充满了感动,亲情就会溢满笔端,文笔则会处处是情趣。
2、学校生活是知识与理性交织的宝库。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摇篮,是获取知识的沃土,是提升智慧的熔炉。这里有琅琅的 读书声、沙沙的写字声,更有用爱心写就的感人故事。校园,热闹里充满单纯与童真;宁静中孕育希望与憧憬。爱的故事就在这里发生:失去自信后,老师的一张贺卡敲碎了自卑,老师的爱心,让学生心底藏下了一个美丽的梦;同学间或轻如烟、淡若水,或甜如蜜、甘如醴的感情故事言而难尽……“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恰如其分的引导,定会使学生的作文充满活力,充满生活情趣。
三、强化个性化语言,力求避俗出新
在我们学生的作文中,更多的是“套子式”的语言。习惯了流水般的叙事,语言苍白、平淡、雷同;习惯了“成人化”的空发议论,空话、套话、漂亮话比比皆是;习惯了哲学原理、人生信条的套用、滥用,矫情的高论、真实的谎言构建了看似喧嚣激越实则寂然无声的语言虚空。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写作中,要求学生在阅读诵记中“取其精华”,力求凸现个性化的语言特色。
1、指导学生从课本中吸取有个性化的语言。
用好课本,这是最基本的积累途径。教科书所选的文章,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每篇文章的作家都向我们展示了富有个性色彩的语言风格,而这些语言都可以作为我们学习个性化语言的范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语言典雅充满诗情画意,文中多处使用比喻、通感、叠字等,不但传神地描摹了景物特征,而且使得文气舒展律动,给人以音韵和谐的美感。又如《南州六月荔枝丹》,除具有说明语言准确、简洁的共性外,更值得学生注意的是,作者在文中引用古诗文、史料、故事等达二十多处,形成了有别于其他说明性文章的个性化语言,这样的语言运用,不仅把说明对象和内容客观地、科学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而且增强了文章的文学色彩,充实了文章内容。我们在教学时,要求 3 学生反复诵读、揣摩、体悟,使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储备,从而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
2、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格。
训练学生在写作中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格,会让文章的语言更加亮丽。
巧设比喻,以求形象生动;铺陈排比,以增奔泻气势;拟人摹物,以求逼真生动;大胆夸张,以显飞扬灵气;多用设问,以求启人深思;反复吟哦,以抒绵绵之情。如同样写春夏秋之季的雨。有人写“春雨如少女,夏雨如少妇,秋雨如大嫂”,“春雨如油,夏雨如泼,秋雨如私语”;有人写“春雨细腻,夏雨奔放,秋雨凄艳”;有人写“春雨温柔,夏雨粗鲁,秋雨缠绵”;有人还写“春雨,最是湿润的春意。没有夏雨的激情奔放,却有着悄然入心的体贴细腻;没有秋雨的层层凉意,却有着沾衣欲湿、迎面不寒的清新生机”。
培养学生学会运用修辞格来作文,增强文章的生命底线。
3、训练有个性的开头和结尾。
(1)悬念开头法,开头巧妙设置悬念,引起读者兴趣。如: 夜半清醒的烛头,不忍荷责我。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以入喉……
翻着日历倒数,让时间回到起点,只是跟不上它的速度,一切恍如隔世。只愿回想,看那些肥皂泡在空气中、阳光下飘啊飘,就像用水晶搭建的小小天堂。然而,碎了。
(2)修辞开头法。或用排比比喻,或用设问反问,或者综合兼用,壮大语言气势,使语言色彩绚丽,缤纷多姿。如:有一位学生在以“人与自然”为话题中写了这么一个精彩的开头:
仰首是春,俯首是秋。岁月的车轮无休止地转动着。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牵扯出四季轮回,哺育出生生不息。
大自然选择了美,那么令人难以抗拒,而人类又能否在心灵的湖泊上划出那道美的孤线?(综合运用夸张、拟人、比喻等)精美的凤头,光彩耀人。
(3)景物描写结尾法。让学生清楚以特色化的环境描写结尾,常常令人回味无穷。如: 温柔的月光如流水般倾泻而下,仿佛是滑过了一阵悦耳的琴声。哦,月若有情月常吟!(4)引用结尾法。让学生明白,这样的结尾,会令文章的底蕴丰厚。如:
30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不再唤她为“死囚”,而是怀着敬仰的心情称她为:张志新烈士。又是一个荷花盛开的季节,我一边欣赏着这出水芙蓉,一边吟着一首小诗: 她把带血的头颅,掷在生命的天平上,让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
漂亮的豹尾,美丽动人。
总之,只要老师平时注意做好学生作文能力的训练,高考中就一定能写出高质量的文章来。
第三篇:提档函1
提 档 函
富民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因工作需要,需提取散旦镇工作人员赵光、款庄镇工作人员李会两位同志档案,请给予办理提取档案手续为谢!
中共富民县委组织部
2013年4月17日
第四篇:高中语文教学论文 浅谈中学生作文评语
浅谈中学生作文评语
【内容摘要】: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作文批改最集中的体现,是作文教学的继续,具有促进作文教学的重要功能。本文对当前作文评语存在的种种弊端进行了总结,并且在此基础上,对提高作文评语的质量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并基于自己的教学经验,创造性的提出作文评语中具有情感性和语言精美的重要意义。【关键词】:作文评语弊端情感性语言精美
作文评语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提出的有指导性意见的文字,是“作文指导的补充和深化,是一项特殊的再指导过程”,[1]它不仅对学生作文的内容、写作技巧进行了评价,还对学生对作文写作的参与程度进行评价,同时还包含着对学生后继作文学习环节及内容的调度和引导,其重要意义不言自明。但如何写好它,让它更好的发挥指导作用,很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在作文教学的诸多环节中,写好评语,做好评价工作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好的作文评语,往往会令学生激动万分,或茅塞顿开,或借此生发下去,成为学生语文学习的指南,成为老师和学生心与心对话的平台。反之,则会使学生不知所云,甚至望而生厌,失去写作的信心和兴趣。好的评语不仅对学生有巨大的指引作用,同时也是老师责任心的试金石,体现了老师对学生的使命感和殷切的爱护。因此,作文评语的探讨的已经成为当前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必须引起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一、作文评语存在的弊端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总发现学生每次对教师批改后发下的作文只是看一眼就束之高阁,等到作文讲评时再从一堆书本中找出来。通过对学生的询问和与其他老师的交流,我发现现实的作文教学中,作文评语存在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低迷,老师的教学计划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首先,套话空话现象。比如,“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晰”“取材不合理”等等。至于为何“不明确”如何“不清晰”为啥“不合理”,老师没有具体的指出,学生看了也不明白。就是那些肯定性的评价,也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结构尚可”“语言较优美”等,都是没有具体指出好在什么地方。这种“假、大、空”的评语是学生最不愿意看的,因为看不出什么内涵来,是对学生最没有用的评语。其次,一边倒的评语。一种是以批评指责为所有评语内容,从书写到结构内容,把学生的作文批的一无是处。例如“书写不工整,卷面不整洁,结构不合理,中心不突出。”从头至尾,没有一句肯定的。另外一种情况就是全是褒奖。例如“文章中心明确,有条理,书写也较为工整”。这是我曾很喜欢的一种评语,以为这就是“成功教育”,觉得学生就是要夸。其实,学生不仅要夸奖,也要批评,只有把批评和夸奖很好的结合起来才是最好的“成功教育”
曾看到过一个有关作文的问卷调查:1000名高中学生中仅有23%左右的学生认为以往的作文评价让他们觉得自己的写作能力较强,越写越有兴趣,或写作起点虽不高,但能感受到自己在进步;而77%左右的学生认为自己作文水平较低或低下,很少或未曾得到肯定与鼓励,对写好作文没有信心,甚至讨厌作文。不难想象,在这种状况下,作文教学的效果会是如何。
二、改进作文评语写作的措施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写了作文渴望得到老师的赏识,是学生作文的直接动力之一。作文评价应满足学生的这种渴望,以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与激情,帮助他们体验到写作成功的快乐。这就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了解学生心灵最细微的运动,以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并明确自己的成功和不足。要做到这些,我觉得作文评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具体明确
空话套话使学生不能发现其不足之处与可嘉之处,对学生作文的提高没有任何的帮助。我们 1 在写作文评语时要注意具体指出学生作文的问题及优点。旁批,眉批,总批相结合,使学生一看变明白评语的具体指向,然后对症下药,修改作文时有能有的放矢。眉批、旁批一般要简明扼要、一语中的,力求具体实用。总批则要适当长些,站得高些,努力从全面着眼,评出特点,评出方向,带有理论指导作用和实践意义。比如,学生的语言比较优美,可以划出他比较好的句子,然后在旁边适当点评。如果说文章的结构不是很合理,可以在总批中具体指出为什么不合理,并提出合理性的建议,以便学生修改时有方向。在一次随笔中,有位学生写了个议论文,观点很明确,但在论证过程中条理不清,结构有点混乱,我给他具体指了出来,并提出了修改建议,第二天这位学生就拿了他按照我的建议重新写了一遍的作文给我看。我看过之后,发现明显比前一篇好了很多。
2、肯定否定相结合
一味的肯定或者一味的否定都是不合理的。“成功教育”并不意味着不能否定。肯定固然可以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加以发扬,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但是,过分的肯定容易使学生沉浸于自己的成功之中,而看不到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不利于学生很好的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反之,单方面的否定往往会使学生失去信心,甚至可能出现破罐子破摔的情况。只有肯定和否定相结合,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的同时,还能清醒的认识自己还存在的不足,然后发扬优点,改进不足。这样,作文水平才能有提高。
3、有针对性
作文评语如果求其全面,会使学生不得要领。教师在评改是要抓住学生习作中的主要问题进行点评,给学生指明方向,使学生有所警惕和收获,即从大处落墨,如文章的立场观点、思想感情、立意角度、结构语言等主要方面,使学生明辨优劣,引起足够的重视。评语的着眼点要放在文章对写作意图的体现上。教师布置指导的每一篇习作训练,都是有目的的,或是训练组织结构能力,或是训练想象描写能力,批改时要注意将既定的写作意图做为点评的焦点和靶子,有的放矢。
针对性不仅体现在针对文章,还体现在针对学生。评语要考虑学生所能接受的限度;从个性特征上来说,我们要注意学生的性格特点,不要伤人或“棒杀”;从程度水平上讲,不能以同一尺度来衡量所有同学。所有这一切,都直接影响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评改作文时,应因人而异。
4、情感性
我们常常发现,学生对教师的评语,最关心的并不是技能技巧的指点,得失优劣的评价,而是破费心思地从字里行间窥察教师对自己的态度,是热情还是冷漠;是扶持还是厌弃„„每个人窥测所得不同,其情绪也随之起伏而波动。所以教师的评语要满怀深情。正所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本身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作文评语也是如此。评语中反映出教师对学生的爱,能给学生以亲切感,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例如:”你这篇习作写得非常逼真,非常感人。”这种亲近就犹如教师写给学生的一封充满热情的“复信”,也像一张对症下药的“处方”。学生一旦从评语中品出了鼓励和希望,他们马上兴奋起来,振作起来,花数倍于教师的心血投入到作文中去。因此,作文评语的写作出发点应该建立在亲切、和谐充满情感的基础上。以父母对孩子的慈爱为态度,以医生对病人的亲切作为基本的语调,使学生看了评语后,觉得老师好像在与他面对面地交谈,对他的劳动成果尊重、信任,从而使学生产生亲密感,碰到问题愿意请教老师。因此,教师在学生作文评语中要避免写那些淡漠、冷峻、责备、讽刺、挖苦的评语,以免学生产生厌烦、畏难、失意等消极情绪。如:“一塌糊涂”、“连起码作文常识都没有”、“胡言乱语”等。
5、力求语言的精美
示范是最好的老师,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种文字精美而富有个性的评语,那种句句珠玑、掷地有声的评语,则能以其独特的魅力,给学生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一种文学的熏陶,一种 2 审美愉悦的精神享受,令学生长久铭记,永志不忘。学生从中会感受到自己的老师也是一位写作能手,这样学生写作文时会写得更来劲,写得更好。另一方面作文评语其实也是老师的作品,既是教师价值观、审美观的自然流露,也是其文学功底、文化素养的直接展示。那种生硬呆板、千篇一律的评语,纵使评得正确、全面,也会因其面目可憎而“拒人于千里之外”。而面对文笔隽永的的学生的作文时,如果老师的评语干巴巴,那将和学生的作文极不协调,同时也会使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大打折扣。
三、结语
作文的评语是形象化的理性表现,其中融合着教师的道德、学识、人格等多种素质。作文评语虽小,但却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语文教学的顺利进行。在文中特别强调指出的作为战斗在第一线的语文老师评语不仅要求客观,还必须注意其情感性和语言的精美,时时锤炼自己的语言,关爱每个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一定能写出充满“人文关怀”、“声情并茂”的作文评语。
【参考文献】:
1、于漪《于漪语文教育论文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1996年版
2、翟启明、刘永康《中学语文教学论》成都:天地出版社2001年版
3、周卫勇《走向发展性课程评价—谈新课程的评价改革》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陈进栋《作文评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选自《教学与管理》2004年第9期
第五篇:作文升格指导1
作文升格指导:拥有心灵的阳光
【新题展示】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8年春晚之后,盲人歌手杨光这个名字已家喻户晓。他的身世颇多曲折,8个月时就因病失去了光明。但他一直在用心去感受阳光,触摸这个世界,虽然他的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却拥有灿烂的阳光。他一直在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他说:“我成功的标准就是把快乐、温暖传递给我的观众。谁又能说我不是真的阳光呢?”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
材料中的关键句有“因病失去了光明。„„虽然他的眼前一片漆黑,但他的心中却拥有灿烂的阳光”“他一直在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我成功的标准就是把快乐、温暖传递给我的观众”等,由此可从以下角度立意:
一、在困境中应当努力追求光明;
二、以昂扬、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实现梦想;
三、在自己拥有快乐、温暖之后,还要积极地传递快乐、奉献温暖。
参考拟题:
1、阳光最多的地方
2、追逐阳光。
【病文展示】
拥有心灵的阳光
一考生
无论是希腊人对阿波罗的景仰还是中国神话中“夸父逐日”的神话,都体现出人们对阳光的感激与崇敬。自然界不能没有阳光,否则万物无法生长;人类社会同样不能没有阳光,否则心灵只能在晦暗中消亡。所以每个人都要拥有阳光。
一
拥有阳光,就是要拥有“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
法国总统萨科奇小时家境贫寒,经常受同龄孩子的嘲弄与讥讽。有一天,他骑自行车穿梭于树林间,被邻家的富裕子弟拦住,一把拽过自行车摔在地上,说:“像你这种穷鬼,哪配骑自行车?”说罢,狂笑着离开。萨科奇并没有反抗,而是回到家里在日记本上写道:“我不是想当总统,而是一定要当上总统。”正是这种自信给他带来了无穷的斗志、动力,使他在挫折面前不低头,勇往直前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二
拥有唐诗宋词描绘的画般意境,如同拥有充满世界的心灵的阳光。
喜欢山水田园诗的幽静、淡雅与恬淡,恰似芳香四溢的茉莉,尊贵而含蓄,高雅而矜持。愿陪伴王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漫步在“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静谧与幽深之中,体会“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的神秘与安详。若有一天,我愿与王维共悟惮道,参悟人生的真谛,在辋川淅淅沥沥的丝般细雨中,行走,融化,与大自然合而为一。
喜欢婉约词派的缱绻、缠绵与温柔,恰似亭亭玉立的荷花,大方而挺立,纯洁而脱俗。最为欣赏的,既非“奉旨填词”的柳三变,亦非政才逊于文才的南唐后主李煜,而是身世飘忽、几经沉浮的李易安。愿陪伴年轻时的她乘船兴尽而归,有意无意惊起一滩嬉戏的鸥鹭;更愿陪伴离丧后的她倾听帘外雨疏风骤,细看院内绿肥红瘦。若有一天,我愿与李清照一同把酒东篱,感受“凄凄惨惨戚戚”的愁,品那“三杯两盏淡酒”,重拾那份本不应属于她的惘怅情怀。
李太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使我懂得一个人可以没有权势,但不可没有骨气;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使我明白一个人可以放弃生命,但不能抛弃气节;苏轼的“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使我坚信一个人可以被消灭,但无法被打败„„
先哲们的教诲如阳光般浸润我的心田,启迪着我的心智。
[升格指要]
本文第二个层次抒写的是“拥有唐诗宋词描绘的画般意境,如同拥有充满世界的心灵的阳光”。如果抛开作文供料看,这一层写得很有特色。作者从个性爱好出发,着重选取中国古典诗词浩瀚文化中的山水田园诗与婉约词入文,自成一种恬淡的文风,带给读者一股清新之气。
但是,考场作文必须切合题意,这几段所写内容虽说也算“拥有阳光”,但与命题人的限定(“阳光”主要指一种心态)毕竟有较大距离(宽容的评定,恐怕也是与题意若即若离)。这样一来,自然难得高分。评为二类卷,得分:44分。
[升格文]
拥有心灵的阳光
一考生
大自然中的阳光驱散世界的黑暗与寒冷,给人间带来光明和温暖。无论是希腊人对阿波罗的景仰还是中国神话中“夸父逐日”的神话,都体现出人们对于阳光的感激与崇敬。自然界不能没有阳光,否则万物无法生长;人类社会同样不能没有阳光,否则心灵只能在晦暗中消亡。所以每个人都要拥有阳光,像歌手杨光那样“用阳光般的心态去追梦”。
拥有阳光,就是要拥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自信与激昂。
法国总统萨科奇小时家境贫寒,经常受同龄孩子的嘲弄与讥讽。有一天,他骑自行车穿梭于树林间,被邻家的富裕子弟拦住,一把拽过自行车摔在地上,说:“像你这种穷鬼,哪配骑自行车?”说罢,狂笑着离开。萨科奇并没有反抗,而是回到家里在日记本上写道:“我不是想当总统,而是一定要当上总统。”正是这种自信给他带来了无穷的斗志、动力和激情,使他在挫折面前不低头、不畏惧,勇往直前并最终取得了成功。
拥有阳光,就是要拥有“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的豁达与超然。
这种豁达与超然不是陶潜“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南山的归隐之情,而是一种积极用世、乐观向上的心态。体操运动员桑兰正值青春飞扬时期,却不慎摔落器械,将后半生交付给了轮椅。她不仅没有沮丧、沉沦,反而更加乐观坚强,积极生活。现在,她上了大学并且是中央电视台特约奥运记者。她的人生更加富有意义,她的阳光更加灿烂。陶潜遇到仕途不顺却只想归隐避世、逃离现实,较之于桑兰,差矣!
拥有阳光,也是要拥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坚定的自尊与自爱。
2007年11月,重庆的一群农民工写信给温家宝总理,希望他们和专家共同创作的《农民工之歌》能登上春节联欢晚会。他们不仅收到总理的回信,并且获得了登上春晚的机会。“身上的是泥水,脸上的是汗水”“昨天我们还是农民今天当工人哪”“相信自己,相信未来,我们的人生一样好年华„„”如果不是因为他们的坚持,如果他们自己都觉得处在社会低层,受人歧视,他们就没有勇气向总理提出心愿。如果不珍爱自己的成果,他们的《农民工之歌》就难以震撼我们,并给他们自身带去诸多关爱和关怀。
我们只有自信、激昂、豁达、超然,自尊自爱,才能拥有阳光,才能真正驱走内心的黑暗与寒冷,撷得灿烂的人生。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拥有阳光!
[点评]经认真修改,文章由自然界的“阳光”写到心灵的“阳光”,由中外神话中的“阳光”写到法国总统的自信,写到桑兰的乐观坚强,写到农民工上春晚的自尊自爱„„所有这些材料,作者用并列式结构组织得浑然有序,读来思路严密,结构清晰。
通观全篇,选例新鲜,语言流畅(但“陶潜遇到仕途不顺却只想归隐避世、逃离现实,较之于桑兰,差矣”等个别语句表达不妥当)。评为一类卷,得分:5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