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参加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听课有感
参加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听课有感
海澄中心小学
杨海菊
4月23日至4月26日,福建省第十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在厦门隆重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聆听了14位参赛选手的赛课和两位历届获奖教师的公开课。这十六名教师都是来自全省各地的教学精英,有着扎实的基本功,先进的教学理念和丰富的教学手段。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的课堂风格各异,精彩纷呈,高潮迭起,令我受益匪浅,感悟和收获颇多。下面谈谈几点体会:
一、精心研读教材,用好、用足教材。
省普教室的彭晓玫老师在研讨活动总结会上曾经说过:撇开教材的课不是好课!以前的优质课、公开课大都重新创造教材,有的老师整节课教学设计有张其华的情景导入,有黄爱华的新授部分,有刘德武的练习设计,撇开教材设计教案;有的只用到教材里的一、两道练习题;整节课都没有让学生翻开教材,明白这节课学的是书上哪部分的教学内容,令听课者一头雾水。这一现象至今还影响着我们。课改教材中的主题图、准备题、例题以及练习题,都来自一线的教师和专家,经过严格的层层论证和审批才通过进入教材的,具有普遍和推广性。作为实验教师,我们首先要用好它,在用好它的基础上,再作创新。
这次听到的16节课,教师们在引入课题时虽各有不同,但大部分老师都使用教材里的情景图引入,如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两节课,在引入时都使用了教材里的情景图,向学生展示了分数产生、演变的过程,感知分数产生的现实意义,激发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欲望。在进行新知教学时,基本上都是用了教材上的例题,同样创造了精彩的课堂。既然16位优秀的教师都这样尊重教材,不轻易抛开教材,我们就更应该脚踏实地研究好教材,使用好教材。就像彭晓玫老师会上说的,备课时要精心研读教材,注意发掘教材中的素材,理解教材编排意图、知识体系、逻辑结构、知识点细节处理等,用好教材,按教材教学,上好每一堂课。
二、精心设计教案,灵活、富有创意。
精彩的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的灵魂。它能把索然无味的数学课堂演绎成生动有趣、高效的课堂。16位教师性格不同,教学设计思路也不同,这样一种个人所具有的“特色”形成了一种富有个性魅力的课堂,时时吸引着学生,令听课者耳目一新。如潘丽老师教学《确定位置》一课时,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手段动态地把具体的学生“座位图”抽象成“点子图”,再进一步抽象成“格子图”,层层递进的设计,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的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李丽蓉老师的《找因数》一课,设计了“借摆图形巧入门——试找因数悟方法——综合比较觅规律——活用因数解问题——拓展认识妙升华”的教学环节,层层相扣,环环相因,让学生思维一直处于爬坡状态,教师只在恰当的时机给予必要的引导,把学生巧妙地引向认知轨道。最后在课的末尾设计了“感受因数的神奇奥秘”一环,完成了数学文化渗透的升华与蜕变,给全课划上了完美的句号。„„老师们富有创意的教学设计令我感悟与收获颇多。
三、教师基本功扎实,驾驭课堂能力强
新理念的课堂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探究的能力。课堂上有许多事难以预料,学生思路也不是千篇一律,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有时候学生的想法会让教师大跌眼镜,但有时候学生也会让教师眼前一亮,教师如果能抓住课堂上的动态生成,那将是一节非常生动的课。此次观摩会上教学的教师大多数都是尊重学生的, 正是由于这一点,体现他们很强驾驭课堂的能力。
如泉州市第二实验小学汤其鸣老师执教的《乘法初步认识》一课,把会场气氛推向高潮。她以独特的构思、风格,端庄亲和的形体语言博得了满堂彩,二年级的教材用于一年级学生教学,学生们仍然学得轻松、愉快。下课了,学生们富有童趣的话语令听课者不禁莞尔一笑:哎呀,怎么这么快就下课了?课堂上汤老师灵活地处理预设与生成,及时调整预案,巧妙地引导学生亲身经历乘法的产生过程,认识乘法产生的必要性。课堂的原生态味儿十足,师生间精彩的互动,令学生思维火花不时碰撞,既吸引着听课教师,更拨弄着每一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与向往。充分展现了汤老师深厚的教学功底,临时应变的能力很强。这也是我们所有教师应该学习的地方。
总之,此次听课活动,让我受到了很大的触动。教师走上了讲台,不是重复一次教案,而是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进行的一次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平时应深入解读教材,了解课堂,寻找到合适的方法进行课堂生命的再创造,争取使我们的学生真正理解数学、走进数学,让学生有兴趣学、愿意学,并且能自主地进行尝试,为学生真正营造一个生态课堂,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善于理性思考、积极开拓应用、勇于创新变革的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努力加强学习,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不断改进,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第二篇:参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参加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11月9日和10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芜湖举行的“育师启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通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受益匪浅。活动的第一天,著名特级教师,博士,现任清华附小党总支书记、校长窦桂梅给我们上了《皇帝的新装》示范课,以及进行了说课和“1+X课堂实施”讲座。第二天,著名特级教师张学伟给我们带来了精彩的《三国演义》阅读课和以“回归教师主体,实现文本突破”为主题的讲座。最后,著名特级教师魏星给我们上了“语言的联想”示范课。
为期两天的活动的确没有让大家失望。尽管风格不一,课文各异,但却心有灵犀,殊途同归,不约而同地演绎出语文教学的新境界。这两天的学习令我大开眼界,我收获很多,感触颇深。尤其是窦桂梅老师的课令我回味无穷,感触极深。
在我们平时的语文教学课堂中,我们老师总充当着课堂的主角,而真正留给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其实很少。而在窦桂梅老师的课上,她把课堂真正地还给了学生。教师的教被大大地弱化了、淡出了、隐没了,而学生的学则相应地被突显了、发扬了,这样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这些方面:
一、以学为主,先学后教
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中,窦老师主要设计了预学、共学、延学三个教学环节: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孩子充分地预学、自学,给孩子的自主学习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课上和孩子共学,课后让孩子延学,整个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的教转为孩子学的过程。
二、以学定教,顺学而导
课上教什么,孩子学什么,不是来自教师的设想和拟定,而是来自学生学习的实际,即孩子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上课伊始,窦老师便启发组织学生质疑提问,提出初读《皇帝的新装》,我的感受、我的疑问是什么。学生在课上纷纷发问,提出了二十多个大大小小的问题,既涉及到课文的具体内容,也牵涉到课文的写作方法、人物心理、课文主题等。这些就是窦老师教的基础,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从孩子的质疑出发,窦老师顺学而导,第一步,安排学生尝试在小组合作中自己解答问题,并生成新的问题。第二步则重点围绕皇帝、大臣、百姓等人物,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关系来共同学习,初步读懂课文内容。第三步,组织学生学习讨论课文是“怎么写的”,抓住课文的语言、情节、情感、线索等,领悟《皇帝的新装》在写作形式、表述方式上的基本特点。第四步,组织学生表演童话。这样的安排每一步都立足于学生的学,落实到学生的学,顺学而导,逐步深入,可谓简约有致,学生学得丰富,学得扎实。
三、强化朗读,在朗读中感悟童话,展开联想。
《皇帝的新装》是安徒生写的一篇著名的童话故事。故事中有丰富的人物心理描写。在教学过程中,窦老师则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反复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以引导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提升学生的朗读水平。在朗读的基础上,窦老师提出许多假设,让学生展开联想,发挥想象。我认为此环节的设置,既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想象力。让学生在阅读文本中,不断地思考发现体验领悟,使学生与文本之间达到情感的共鸣,让学生更想学,更会学,学得更多。
听了窦桂梅老师的课,我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需要努力学习、革新和改进。而张学伟老师在《三国演义》阅读课上的侃侃而谈,令我深刻感受到一名有涵养的优秀教师,必须提高自己的阅读量,丰富自己的知识,开动自己的思想,能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虽然只有短短两天的学习,但是它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令我受益匪浅。
第三篇:小学信息技术省评优课听课观摩活动有感
小学信息技术省评优课听课观摩活动有感
济师附小
李 睿
2008年10月28日至31日,山东省小学信息技术评优课活动在海滨城市日照举行。我们一行六人在区教研室赵主任的带领下参加了此次活动。据赵主任介绍,这是自99年以来举办的第一次省现场评优课活动,也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参加。来自省内各地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汇聚一堂,各展风采,令我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一、新课程理念
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把以往仅停留在字面上的对新课程的理解通过真实的课堂教学过程切身体会了一番,认识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济南市长清区井老师的《图文混排》一课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童话故事把教学内容巧妙串联起来,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利用故事的悬念,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让我们切切实实体验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探究学习过程。来自青岛的姜老师一节《学聪聪当导演》也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认可。课堂的导入环节朴实无华,没有精美的课件,但是取得的效果却是事半功倍。课堂中引入卡通人物“聪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学生进入“小导演”的角色,给学生以真实的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教学中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展示自己的作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理念。
二、教学策略
此次观摩活动,大致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种教学模式及教学策略。
(一)情境教学模式
画图及金山画王部分的教学大多采用情境教学法。利用童话故事把教学内容串联起来,学习活动在教师的带领下一步步推进,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得更充分。来自龙口的田老师教学内容是如何给图形着色。在导入环节,通过《巨人的故事》把学生引领到一个童话世界,向学生发出挑战性的任务:你能帮它们找回春天吗?学生的积极性被有效带动起来。并以此为主线,引领学生学习了“倒色”工具的使用方法。最后,又回到童话故事,充分体现了课堂情境教学的完整性。为我们展现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创设情境,设置问题;布置任务,分配角色;组织课堂,新知传授;组织评价,归纳总结。
(二)主题化的研究性学习
幻灯片制作的教学内容一般采用主题化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自潍坊的王老师给我们带来了一节《走进山东》。单从题目看,就可以反映出新课程理念:利用计算机学习,而不是学习计算机。教师把教学重点整合到“介绍家乡”幻灯片制作的综合任务中,为学生提供了图片及文字素材,引领学生一步步体验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进行交流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在课后展示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泥玩”电脑作品,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模式可以归纳为:设计主题,研究方案;组织筛选学习资源;布置主题,组织实施;总结评价,深化主题。
(三)分组协作的学习方式
此次活动的课例中,很多教师采用了学生分组协作的学习方式,但是取得的效果却不尽相同。来自龙口的田老师通过合理的分组,让四个小组分别绘出四季不同的色彩,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来自青岛的江老师以小组协作闯关竞赛的方式组织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活跃了课堂气氛。但也有的老师课前虽进行了分组,但在课堂中却没了踪影,形同虚设;有的老师机械化地套用分组形式,为了分组而分组,为了讨论而讨论,形式化比较严重,没有真正理解分组在教学中的作用。
我们应该明确,分组协作学习只是有效学习方式的一种,不能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而去机械化地套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合理选择教学方式,有的放夭,真正可以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方式才是最好的。
(四)分层次练习
此次活动的课例中,很多教师采用了分层次进行课堂练习的方式。来自烟台的王老师为学生设计了“在介绍福娃、水立方的文章中插入并调整图片”的练习作为全班必做题;同时,又设计了“为自己做一张图文并茂的小记者证”作为选做题,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练习的内容。来自潍坊的高老师在讲《超级链接》一课时,同样为学生设置了分层次的课堂练习,要求全班学生在完成第一个任务的基础上,有余力的同学可以选做其余两题。
采用分层次的练习方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得到发展。这种思想不仅体现在课堂练习环节,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都应该得到充分体现。
三、差距与不足
(一)不可忽视的教学语言
有精神气的教学语言对一节好课来说绝对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在课堂上用激情去感染学生,用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用准确的语言引导学生,有效提高了课堂的吸引力。教师热情大方,亲和自然,积极投入到课堂中去,营造出融洽的学习氛围,也给听课老师带来愉快的心情。
通过此次观摩活动反观自己:性格内向,不善张杨。所以课堂上缺乏激情,语气平淡,语调无变化,缺少幽默感。这就要求自己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重视日常教学语言基本功训练,努力成为一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
(二)教学预案的重要性
在外地上公开课,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行为很难预先做出准确判断。课堂中只要有师生互动,就可能产生“意料之外”的事情。这时需要的就是教师动态处理教学过程的智慧和艺术,能顺势而为,使突发事件成为有效教学的突破口,使探究自然发生,从而生成富有生命气息的课堂教学。
而这一点正是自己的弱项,心理素质不过硬,课堂随机应变能力有待提高。这说明日常的课堂教学缺乏真枪实弹的检验,同时也说明备课时教学预案做得不够充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还需要自已在平常的教学中日积月累,潜心苦练,才能成为一名成熟的教师。
总之,通过参加这次活动,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认识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为 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指出了努力的方向,不虚此行。
第四篇:参加《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参加《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活动》有感
海坨一小:薛嘉峰
乍暖还寒,进修学校组织全市数学教师赴哈尔滨学习,我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带着领导嘱托和老师们的希望参加这次《小学数学名师观摩活动》。在两天的学习过程中,先后听取了七位名师十三节的精彩讲课,受益颇丰,其中一位刘松老师的精彩教学深深的打动了我,刘老师诙谐的课堂语言,高超的课堂教学艺术,让我深深的感受到这就是明星,这就是我们这个行业的明星。
刘老师幽默诙谐的语言艺术让孩子们感到老师是那样的亲切。幽默是师生沟通的催化剂。教师的语言艺术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刘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用诙谐、幽默的语言与学生交流,他的平易近人、与学生交朋友的这种课堂语言艺术有效构建了师生沟通的桥梁。他在扮演自己的角色的时候,从不把自己当作长者、学生的长辈,而是实实在在地把自己当成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课一开始,从一个比较常见的说反话游戏玩起,刘老师积极参与,学生和他互动后,他总会说:“谢谢您!”这样,教学大师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听课者的脑海里。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着孩子的素质教育。学生讨论过程中积极参与。每节的知识在点滴中得到了拓展。
刘老师在课堂上充分利用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不断的思维碰撞中获得了知识:让学生和自己对话,让学生和学生“切磋”,把本来很枯燥的数学内容一下子变得简单起来,让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一下子调动起来,造就了生机勃勃的课堂。
听了刘老师的课后,我反思自己的教学,在钦佩名师之余,看到了自己与名师之间的差距,这种差距是巨大的,有教学能力上的,有个人素养上的,我自己认为学习名师,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学习他的教学方法,把它灵活的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当中,充实自己教学,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通过不断的努力,让自己也能成为一位“明星”。
第五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心得体会
刘成
9月26日,我有幸与同事赴长沙参加“全国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活动中有名师精湛的课堂展示,专家精彩的讲座点评,真的是感受颇深、受益匪浅。几位名师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对孩子亲切和蔼的评价、活跃的课堂气氛,让我充分领略到了数学课堂教学的精彩与魅力。
9月27日第一节课是由江苏省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蔡宏圣老师执教的《认识百分数》,蔡老师语言简洁,思路清晰,注重让学生动脑想,动手做,动嘴说,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全面培养,课堂教学效果很好,学生在课堂表现活跃,新知识接受快,掌握牢固。
第二节课是由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田立莉老师执教的《周长》,田老师注重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以运动的形式,让学生在运动中发现数学中的知识,课堂学生表现活跃,让学生既学习了新知识又锻炼了身体。
第三节课是有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钱守旺老师带来的《乘法的初步认识》,钱老师一步一步让学生掉入陷阱的方式,使课堂充满了乐趣,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师生互动构成了有效课堂。
9月28日第一节课是由北京市著名特级教师柏继明老师执教的《逆序推理》,柏老师注重数学课堂的反思,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课堂以方位判断为引,让学生理解“相逆”,又以算式让学生利用“逆
推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第二节课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长青老师执教的《烙饼问题》,徐老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在课堂上轻松学习。课堂以“节约”二字开始,学生懂得在生活中应提倡节约。在突破重难点上,又以快乐的游戏进行,老师幽默的语言,生动的肢体动作,学生积极的参与配合。课堂显得轻松而又紧凑,学生的个性得以彰显。
授课完毕,就是聆听专家的精彩讲座。我有如下几点感受: 首先是从蔡宏圣老师的课堂与讲座活动中,我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进一步理解“数学味”这个词,要注重课堂的数学性,学生的思考性,以及教师授课的过程性,在传授学生知识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时间,也要舍得花费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更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答案,有句话“错是好的反衬”更让我印象深刻。
其次是田立莉老师精炼的讲座,田老师联系自己真实的教学事例,让我体会了教师的伟大。一个伟大的教师应该是无私的,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能够给予学生足够的关爱与呵护,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效率,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作为当代教育工作者,教好每一个学生是教师应尽的义务,也是时代赋予的使命。我作为一名四年级的数学科任教师,班级里的学困生真是让我伤透了脑筋,听了田老师的讲座后,突然让我觉得他们也是有希望的,我将在今后的教育工作中更加尽心做好学困生工作,关注他们的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教给他们更合适的学习方法。
最后,徐长青老师的讲座:让教师做高度自觉的反思实践者,进一
步加深我们对课标的认识,促进我们教师自身教学能力及反思能力的提高。
听了专家的讲座,对照自己的课堂教学,我觉得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之处,并需要去改进与提升:
1、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基本功训练,特别是课堂语言组织的能力,既能做到简洁明了,又能起到正确引导的作用。
2、要对每节课认真做好课前准备,这次听课活动中,教师都能采取不同的方式创设情景教学,既贴近生活又有创意,一是调节好课堂气氛,二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只有集中的注意力才是学生学习的最佳状态。
3、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既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更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探索、思考中学习,并对学生的汇报及时评价,尊重学生的答案,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多鼓励,多关注每一位学生,使学生课堂活动参与面大,争取让每一节课都充满活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此次的学习让我对自己平时的教学工作有了更深刻的反省,也定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完善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多反思,逐步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