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初探(小编整理)

时间:2019-05-13 03:38: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初探》,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初探》。

第一篇: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初探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初探

从音乐历史看,乐谱为音乐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没有乐谱就无法记录稍纵即逝的音乐,就会给音乐的保存、传播、学习带来困难。因此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但是单纯的识谱教学很枯燥也很乏味,学生若臵身于死记硬背、苦练技术的氛围中,兴趣的扼杀是必然的结果。识谱教学难,这几乎是所有音乐老师的共识;识谱教学枯燥无味,这又几乎成了所有学生的感受。如何使学生识谱学习富有趣味?如何更有效的在四十分钟的音乐课堂教学环节中落实渗透识谱教学?针对上述问题,把美育作为目标,体现以审美为核心,以实践为重点。把知识融入音乐实践中去学习,避免单纯而枯燥的讲授,从感性入手、深入浅出、逐步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一、在演唱活动中学习识谱

唱歌是培养学生识谱能力最有利的实践活动,人手一本的音乐教本中每首歌曲都附带使用了歌谱,重要的是学生对唱歌的兴趣较为浓厚;在这兴趣的驱动下,将会克服识谱这样的困难问题。在适当的引导下,就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在学习节奏的基础上学习识谱

音乐语言最重要的两个要素是旋律与节奏,而节奏可以脱离旋律而单独具有表现力。节奏训练先行,能使视唱教学中的难点得到解决,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低年级音乐课中的节奏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恰当地利用语言中的自然节奏、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进行节奏训练,通过学生熟悉的各种动作来理解节奏,收集一些韵律匀整的儿歌,教孩子们按节奏朗读,进行节奏训练,学生学得有趣,记得牢固,易于掌握,效果显著。

2、在理解和熟悉音乐的基础上学习识谱

经过欣赏,歌曲已经“整体输入”到学生的脑中。虽然歌曲还没有学,学生却能轻声跟着唱了,达到了“似曾相识”而还不十分“熟悉掌握”的状态。此时,用母音进行旋律的模唱,即统一学生歌唱的声音,又能更进一步熟悉乐曲。

3、选择熟悉简单的歌曲进行识谱

分析学生的识谱水平,确定识谱曲目。依据学生年级和班级水平而定,选择学生会唱的、喜爱的歌曲来学习识谱。但歌曲选择把握几个原则。一是趣味性。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被迫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首歌曲的教唱能否成功,在于歌曲是否优美、是否为孩子们所喜欢。如在低年级选择童谣歌曲《两只老虎》、《数鸭子》等歌曲,都取得了惊人的效果。二是熟悉程度。歌曲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识谱的效果。从会唱—喜欢唱,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利用学生“闭着眼睛都能唱”的歌曲进行识谱教学,让学生深切体会“识谱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对识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堂教学效果喜人。

4、在解决难点的基础上进行集中识谱

在教授一首新歌的时候,先让学生认真的聆听范唱,歌词多段的聆听一遍即可,再由师抽取其中两句旋律在钢琴上弹奏出来,要求学生在歌谱中迅速找出来,跟着琴声用一个母音哼唱,接着再去尝试试唱这两句旋律,这样当歌曲中的重点和难点都找到并会唱谱后,这首歌曲也就基本已经学会了。

二、在欣赏活动中学习识谱

在现实生活中到处充满了音乐,学生每天都要“被迫地”接受许多音乐信息,这种无意识的听,往往都是“听而不闻”,这在客观上造成了这种不良的听觉习惯。这种不良的听觉习惯如果不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地加以纠正,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听觉分析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而且,这种听觉的不良习惯还会延续到课堂教学上,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学校的音乐教育。由此可见,加强音乐欣赏教学,在欣赏音乐中培养学生“识谱”的艺术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小学欣赏教学课堂,如果单纯地让学生聆听音乐,学生的兴趣不高,且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只有采取串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抓住他们的兴趣点,方能吸引学生专注地聆听音乐,从而提高识谱能力。

首先,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发展儿童的听力是音乐课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听是音乐体验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学生对欣赏音乐有着较浓厚的兴趣,要求也是十分强烈的,所以,在欣赏音乐活动中进行识谱教学,是一个最容易产生效果的做法。

借用熟悉的欣赏曲中拓展本课欣赏的教学目标借机落实识谱教学。例如:在人教版八册第七课《运动员进行曲》教学中,随着08年奥运会的刚落幕学生对这首耳熟能详的乐曲已经非常的熟悉,当音乐一响起时,同学们都能跟着哼唱出来。因为对此乐曲的喜欢和熟悉,我要求学生在复听的时候看着书本中记出的主旋律曲谱跟着视唱出曲谱。这十六小节的旋律在被学生反复聆听与模唱后,全班学生几乎都能完整准确的视唱下来了,在紧接着的歌曲《校园多美好》旋律视唱教学中,很多学生举一反三,将歌谱中的后十六分音符与附点八分音符唱得非常到位,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三、在演奏活动中学习识谱

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同时是识谱的过程,说到底乐器引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竖笛以它本身具有的形式美,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们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我表现的欲望。学生通过竖笛视谱演奏,可以促进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1、利用器乐吹奏学生喜欢熟悉的歌曲,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从心理学上说,演奏器乐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希望在器乐演奏中实现自我,表现自我,引起同学、老师对自己的注意与赞扬。演奏器乐,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使学生获得音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2、利用器乐进行作品二度创作,提高学生音乐理解能力和识谱能力

通过学习器乐演奏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是因为器乐演奏如同演唱一样是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二度创作,在演奏器乐活动时,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识谱上,比如音符、节奏、调号等。我们把一些主旋律简单的欣赏曲,在分析情绪、曲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乐器再次表现出来。不但能提高识谱能力,也能加深学生对欣赏曲的理解。如在高年级的《欢迎进行曲》的欣赏中,学生通过吹奏两段不同的主题,感受两段主题所表现的思想内容。通过视奏,学生“眼到、心到、口到”,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又如教师用《我有一只小羊羔》的旋律,以《玛丽的一天》为题编成一个故事,在钢琴上通过节拍、速度、音区、节奏等变化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把会的一些简单的乐曲如《闪烁的小星》、《粉刷将》等歌曲也变化看看,学生从羡慕到摸索着自己创作,兴致盎然兴趣十足。

3、利用器乐巩固所学的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新课程中,音乐的演唱逐渐演化为表演。通过多种形式进行歌曲的再表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学习完一首歌曲后,我们在用动作表现、用歌声表现的基础上,再用乐器进行演奏活动练习,如用打击乐和吹奏乐器为歌曲伴奏,不但会增加学习的兴趣,更会加深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认识,从而培养他们的识谱能力。

四、在创作活动中学习识谱

音乐创作做为《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在音乐教育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为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心理基础。另外,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他们喜欢创新,创作的理论基础是识谱,在创作活动中学习识谱,对两者都是起着相互促进的作用。

1、从模仿中学会创造,应用节奏与旋律

小学的音乐创造活动常常是从模仿入手的,模仿是音乐创造的必经之路。通过模仿,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进行创造学习。就拿竖笛教学来说,当学生能熟练吹出各音时,我让他们把陌生的谱子进行吹奏。当一个乐句被学生吹奏的很好以后,我就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即根据此乐句的节奏吹奏出不同的旋律,然后教师把它出示在黑板上,大家共同演唱,这样学生的创造力得到了锻炼,识谱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2、从即兴创造进入创作,学习音乐基本知识

即兴创造是指学生根据当时的感受而产生的一种音乐创造行为,是事先不必做准备的临时创作,它往往与即兴表演联系在一起。如在教授完竖笛1、2、3、4、5的指法后,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创编由这三个音组成的小曲,体裁不限,三拍子、二拍子、四拍子都可以,然后选几首比较好听的小曲,抄到黑板上,让全班同学唱,一定要强调是我们班某某同学作曲的,再让学生用竖笛吹一吹,在兴趣、惊奇的驱动下,使学生不仅对学竖笛产生了信心,对识谱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可谓是一举二得的好事,从而达到了一种兴之所至,无形渗透的境界。让识谱教学在学生不知不觉中进行,融入音乐实践活动中,渗透着“教”,顺带着“学”,识谱学习才不难,识谱学习才不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教会孩子们识谱,能让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更加的得以持续和发展,为他们进一步感受和学习音乐打下坚实的基础。也为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感到愉悦,激发学生学习音乐基本知识的兴趣,增强自信心,从而使学生顺其自然地识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篇:浅谈小学音乐识谱教学

浅谈小学音乐识谱教学

音乐识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主要内容,是教学过程中进行知识传授和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学习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项基本技能。是以培养学生独立识谱能力为主,同时也注意乐感的培养和唱歌技巧的训练。所以无论是学习声乐、器乐,还是欣赏音乐,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识谱基础,才能更深入地理解音乐、感悟音乐。然而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音乐课“识谱”教学被视为教师的教学难点。也成为学生学习音乐的“厌烦点”,因为教师把识谱教学教得太死板、太理论化,不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下面,我结合自己的点滴教学实践,谈谈在“识谱教学”方面的一点想法和做法。

一、强化音准、音高训练

少年儿童在接触音乐学习识谱的开始,就必须十分重视其正确音准、音高的培养与训练。教学中,根据儿童活泼好动,注意力不能持久的特点,结合生活中学生已有的经验,多运用学生身边的动物入手,让学生辨别音准音高的能力,并对音准音高进行识记和加深巩固。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出示三幅分别画有小鸟、鸭子、老黄牛的图画,请学生分别模拟三种动物的呜叫声,来辨别不同音区的音准音高,通过钢琴弹奏,让学生懂得高音区可以描绘小鸟的形象,中音区可以描绘鸭子的形象,低音区可以描绘老黄牛的形象,这种趣味性的游戏让学生区别了音区的音色和表现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音准音高的掌握,以达到让学生懂得音准音高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进行唱名和音阶的训练,让学生熟悉会唱音阶。

二、用打节奏过渡到识谱

节奏是构成旋律的一个方面。节奏训练是学生掌握识谱的有效途径之一。课堂上,学生对敲敲打打比较感兴趣,许多节奏可以从生活中直接感受,如汽车声、马蹄声、小跑步等。学生很愿意通过动作拍击来表现这些节奏,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加大训练强度,继而再加入若干小节的节奏进行练习,此时,老师并用琴声弹出相应节奏型的旋律。同时,老师要让学生注意听琴,边听边想边唱边模仿,学生很有兴趣,效果很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视唱的欲望。

三、通过音程练习曲来进行识谱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学生音唱不准,把握不住音高的现象,导致了学生视唱不敢放松的心理,造成了学生学习视唱积极性不高。在教学中,我运用音程听唱的片断练习曲来进行识谱技能训练,如纯五度练习、小三度练习、主和弦大、小三度音程练习、五度以内大、小三度练习、五度内的极进练习以及八度以内大、小、三度混合练习。像这样的音程练习,我们可以采用儿歌、趣味性较强的歌曲片断来进行教学,如《粉刷匠》、《洗手绢》等,让学生分别采用听唱、视唱、默唱和接唱等不同的练习形式进行训练,这样让学生有意识地加强音高的听辨、记忆,使之掌握音准,熟练地进行识谱。

四、利用民歌和民族音乐来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提到唱歌,首先就要识谱。不会识谱,学生的歌唱就无法谈起。歌谱的实用价值能够直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唱歌活动系。在教学中我让学生熟悉和掌握一些民歌和民族器乐来提高学生的视唱兴趣。因为流行的民歌与当地语言、民俗的生活密切相关,以易于学生接受和掌握,如安徽《凤阳花鼓》、江苏《茉莉花》、陕北《信天游》、《拥军秧歌》等民歌和民间音乐,让学生多接触老师进行很好的分解和讲解,通过艺术化了的旋律,严格把握音阶、音程的准确性,结合我国民族五声性调式音阶、旋律的分析过程,对学生建立起良好的音准概念,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识谱能力。

五、在器乐演奏中锻炼识谱能力

器乐演奏也是进行识谱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生在识谱中,还要增加操纵乐器的负担。在演奏中,学生自然会把注意力引向谱表、音符、音高、调子等细节问题。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熟悉乐谱,还要兼顾乐器,同时还少不了用耳朵辨别其音准音高的过程。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竖笛或口琴来锻炼学生。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用打击乐器练习节奏,然后识谱,再让学生在竖笛或口琴上吹奏。此时,我严格而认真地提示告诉学生要注意乐句的句法、短句的意义及感情,注意乐器演奏的技巧,熟练之后,让学生一边吹奏一边演唱,这样学生便在“动手一动脑一动口”三动实践中锻炼识谱、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识谱能力。

六、在音乐欣赏活动中识谱

欣赏音乐最容易激发学生兴趣,也最容易产生识谱要求,这对丰富学生的音乐素养的全方位接触和理解音乐具有重要的作用,而欣赏之中对学生识谱的培养也很有积极意义的。在音乐欣赏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听主题、唱主题、背主题。而主题都具有旋律性强、节奏鲜明、容易记忆、容易演唱等特点。在音乐欣赏中,我们例,这对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识谱技能都具有强烈感染渗透能力,让他们在欣赏活动中感受记忆节奏与节拍,感受乐曲的旋律性,唱旋律、记旋律谱都能诱发出他们对识谱的欲望,从而强化他们的识谱能力。

七、用音乐创作等其它辅助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识谱水平

创作音乐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识谱并不是创造音乐的目的,但是学生在创作音乐的过程中利用乐谱记录乐谱,这当然是对学生识谱的更高一层要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创作旋律,同时还要将写出的乐谱进行视唱,这就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学生的识谱问题,通过编写节奏、旋律等音乐活动来培养音乐思维,这无疑是有利于学生识谱的。当然,这样的创作,要简单通俗,八及十六小节为宜,学生容易接受。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借助舞蹈的启迪、多媒体和电教等教学手段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学习。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来说,识谱练习确实不是件易事。但只要我们激趣到位,要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强的特点,依据大纲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识谱的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识谱教学,并能持之以恒,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们从害怕识谱,到接受识谱,喜欢识谱,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品尝成功的喜悦,体验音乐世界里的无限乐趣。

第三篇:音乐识谱教学[定稿]

浅谈小学低年级识谱教学

维则青联希望小学 毕刚

【摘要】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鉴赏音乐、表现音乐都需要乐谱加以记录和表达的。文章剖析了小学低年级学生在识谱教学中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提出了只有有效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应用形象化、直观化、生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讲、认、唱、听、记等教学手段,来争取最佳的识谱教学效果并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享受到美的愉悦。

【关键词】音乐审美;小学低年级;识谱; 心理特点;音程感 乐谱是记载音乐的符号,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没有乐谱就无法纪录稍纵即逝的音乐,就会给音乐的保存、传播、学习带来困难。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乐谱也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工具之一,鉴赏音乐、歌唱等等都需要乐谱加以记录和表达的。因此中小学音乐教学有必要进行识谱教学。识谱教学的过程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如何让识谱教学走进学生心中,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呢?下面谈谈我对低年级识谱教学的看法:

新课标对低年级(1-2年级)的识读乐谱要求是:认识简单的节奏符号;能够用声音、语言、身体动作表现简单的节奏;能够用唱名模唱简单乐谱。

从心理的角度对识谱(视唱)的过程(主要是音高的训练)进行分析,视唱有三个心理过程:第一、视觉反应的过程,即用眼看乐谱(识别音符)的过程;

第二、听觉反应的过程,即从听觉的印象中“检索”出相应的音高的过程;第三、是动作反应的过程,即指挥发声器官或其他动作器官进行唱或奏的过程。当然,这是我们对视唱过程的心理分析,这三个方面是一个不能分开的过程。

上述三个方面当中,视觉反应(第一个过程)基本上属于智力的范畴,与其它过程相比较,它对学生来说是比较容易掌握的。课堂中,我采用多种形式的游戏法,帮助学生认识音符,识别音符的唱名和时值。如:游戏①《什么动物出来玩》:根据不同动物的叫声特点来确定相应的音符和节奏。如:小猫

3、小狗ii小鸡77

7、小鸭66 66,公鸡5 5.等,游戏时,要求学生把——这些音符送到小动物的家中,再唱出动物背面的音符,唱对了就算找到了家,请他进家门。游戏②《音乐树》:将乐谱写在各种色彩鲜艳、形象可爱的水卡片上,把这些“水果”挂在“树”上,游戏开始后,让学生取下后唱出卡片上的音符。

让学生掌握音符的唱名(123唱do re mi),这些都属于知识方面的快速反应,对于小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来说并不困难,稍作说明和练习就能够掌握。

动作反应(第三个过程)的前提是听觉印象(第二个过程)是否已经熟练地建立起来。课堂中我利用柯达伊手势,帮助学生进行音阶练习和音高训练,培养音准能力,有效提高音符教学效果。我在一年级第二学期音乐课中有意识的让学生开始认识音符,有计划的让学生分阶段认识、学唱音符。一节或几节课中只要他们掌握一个音符即可,循序渐进学会7个基本音。在认识的过程中让他们用柯达伊手势表示每个音的位置(do握拳朝下,拳放腹部下方位置。re手指伸出斜向左上方,手放腹部上方。mi手掌朝下,放在胸下方。fa拇指向下手上移至胸上方。sol手背朝外放锁骨处。la手腕自然下垂放耳朵下方。si食指向上指太阳穴位置。)通过手势及位置的变化,更形象的让学生感受音的高低,帮助学生唱准音高。

如果已经建立了“听觉的快速反应”,那么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动作反应也是并不很困难的,那是属于对发声等器官的控制问题。三个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对中小学生来说最难以掌握的是熟练的“听觉反应”,因为,首先它要求音高的高度准确性,否则就“走调”了;再则,音准观念的获得需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反复练习才能获得。这个获得用“唱名表示音高”的观念,在国外的教育理论中,称为识谱教学中的“唱名音程感”的训练。

“唱名音程感”是识谱能力的基础。“唱名音程感”的训练是识谱教学的十分重要环节。训练“唱名音程感”的最佳时期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这个时期的儿童在听觉的辨别力和记忆力方面都是发展得最快的阶段,牢固地掌握音高感,对这个阶段的儿童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如:游戏《小鸟飞》:请几位学生分别做小鸟,手拿或头戴小鸟的图片、头饰,边飞边听音乐。当飞到黑板前时,听到老师弹什么音,就把“小鸟”放到线谱相应的位置上,排完后把黑板上的音符唱一遍。也可配上节奏唱。

此外,还可利用《卡片组音游戏》、《唱名填空法》、《跳房子》等进行复习巩固所学的音符。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用听唱法进行唱歌等教学,在听唱的过程中大力进行“唱名音程感”的训练,为今后的识谱做好准备,打下良好的基础。

识谱教学要符合音乐学习的规律。小学低年级从感性欣赏积累音乐的节奏感和音高感,通过听唱法学习唱歌,用模唱唱名的方法学习唱谱,有了大量的感性积累,就能比较牢固的建立起唱名音高感。为以后的识谱教学打下基础。这种积累的根基在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没了兴趣不利于音乐审美教育的实现。这是二十一世纪音乐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新理念,在实践这一新的理念中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

例如:在教授一年级《过新年》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初听歌曲,热闹的锣鼓声一下子引起了学生的兴趣。随后引导学生说出过新年热闹的场面,在学生随音乐表演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了歌曲的情绪,同时对歌曲旋律更加深了印象。在此基础上,学生又带着过年时的欢快心情随琴轻声模唱,再次刺激了学生对旋律的欣赏和记忆。他们在多次欣赏、自觉记忆歌曲旋律后自己就能够将歌曲旋律模唱出来。这种成功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乐趣。学生在主动的参与着课堂教学,发挥着自己的主体作用。这节课上没有看到同学们眉头紧皱、疲惫不堪的样子,反而一个个精神饱满,兴趣十足。下课后一边走一边还哼唱着歌曲,好像真的过年了一样。曲谱就这样在欢快的气氛中轻松、愉快、自然地学会了。化解了的识谱难度给学生带来的是美的享受、以及快乐和自信。随着这种感性积累的逐渐增多,为今后学生的识谱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首歌曲的教学中我抓住了以下几点:

1.先学歌曲,再识谱。学生通过多次聆听演唱,把所学的歌听熟,并能整首跟唱后,再让学生视唱曲谱。这样学生在会唱歌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印象,再视谱进行视唱,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在线谱上的音高位置。

2.先学节奏,整首识谱。识谱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加强节奏、节拍的训练。如果学生能正确地掌握歌曲的节奏,又能准确地把握节拍的强弱规律,然后再进行整首识谱就容易多了。如:X XX XX |X.X X X | X X X O |,是本课的难点,我先给学生训练附点节奏的读法、打法,再将整首歌词按节奏朗诵。用听唱法学习全曲旋律的曲谱,这样学生学得较快,也不易错。

3.先攻难点,再识谱。在整首歌曲中,有些乐句旋律较难一些,学生不易掌握和学习,如果把这些部分加以重点讲解和练习,突破难点后再进行全曲视唱歌谱,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将歌曲中的附点八分节奏、前八后十六节奏及八分节奏等几个典型的节奏型在歌曲学习前先请学生练习拍击并加上旋律进行演唱,然后再学习歌曲。这使得学生在学习歌曲中觉得非常的轻松,而且错误率也很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我还总结出:

1.有的识谱教学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分句、分段逐一识谱。以乐句为单位进行视唱练习,或先学一个乐段后,找出乐句与乐句,乐段与乐段之间的相同点,通过比较再进行识谱学习。这样不但减轻了学习的重复性,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如:《好朋友》(第三册音乐教材)这首歌曲有四个乐句,每一个乐句的节奏都完全相同,一、二乐句的旋律就最后一个音不同。我在教学中首先请学生学习第一乐句,通过听辩、看谱,请学生找出后面三个乐句与第一乐句的共同点,然后再学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在思考中使学生除学唱歌曲本身以外进一步地认识了歌曲的音乐结构。

2.视听结合,训练音准,提高识谱能力。识谱教学的重点不在于理论,而在于视唱实践,我们可以利用趣味识谱,帮助学生进行视唱练习。如:在旋律视唱方面可进行顺唱;变换小节视唱练习,即由学生将卡片任意放进空的小节内,接成曲调视唱,卡片变动位置接成新曲调再视唱;将音阶里的各音由学生按指定的拍子,组成曲调进行视唱。

3.结合器乐教学,强化识谱。乐器引进课堂是识谱教学的最佳实践活动,学习器乐演奏的过程,同时也是识谱的过程,通过竖笛的吹奏,使学生不仅能正确地奏出乐谱中各种音符,还能通过反复的听音训练,使学生在多听中潜移默化地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有效地增强识谱能力。

总之,我们在识谱教学中,对音乐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团材施教。多应用形象化、直观化、生动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充分运用讲、认、唱、听、记等教学手段,有效地调动学生识谱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是一味的灌输,而是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感知、体会主动的学习和表现,以争取最佳的识谱教学效果。

音乐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作为音乐教师就要让学生每节课都带着浓厚的兴趣走进课堂,让他们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在音乐实践活动中使学生享受到美的愉悦,受到情感的陶冶,学生更学会了“学海无涯‘乐’作舟”,音乐课堂便成了学生精神上的家园。

第四篇:小学低段音乐识谱教学

农村小学低段学生音乐识谱能力的培养

内容摘要: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中“该不该教歌谱,该怎样教歌谱”,是我们每个音乐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难题,但许许多多的音乐教师对学生学歌谱不重视也无从下手,从而使识谱教学的效果一点也理想。我认为,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应该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好动、理解力差、可塑性强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运用形式多样、学生易于接受的各种游戏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识谱教学。关键词:农村小学

低段

识谱

在农村小学低段的音乐教学中,许多老师都认为识谱教学不重要,对于书上的音乐知识、节奏练习、学生的识谱能力训练更是不屑一顾。而且小学低段的学生在音乐课上对老师弹奏的旋律不认识,更不知道应该在哪个时候接入老师的间奏。课堂上孩子们各做各的的事情,没有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使得课堂秩序很难掌控。孩子们一节课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无法利用课堂时间完成识谱、演唱等教学任务。但是,低年级学生的模仿性很强,喜欢跟着老师一起做各种律动。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课堂上让学生随时都能动起来,增加教学活动的吸引力,让学生掌握节奏,进一步认识掌握旋律。

一、用生活中的事例掌握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也是乐曲结构的基本素材。先学节奏是识谱教学很重要的一点。要让学生很容易地掌握节奏,我常常会形象地举一些例子来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节奏。在进行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与节奏教学中,我采用儿歌的方法:(×—)二分音符块头大,一人要坐两条凳。(×)四分音符守本份,一人坐了一条凳。(××)八分音符个子小,两人挤着一条凳。接着我出示了一条节奏|×××|×××|×××|×—||让学生分小组按节奏坐板凳,看哪组坐的最快。这样的学习方法,把理论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使枯燥的乐理知识学习变成了轻松愉快的活动课,而且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从音乐故事中认识音符

孩子最感兴趣的事情莫过于听故事。所以抓住学生的兴趣,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是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在教唱人音版第一册《同唱一首歌》中,有四个四分休止符,这是小学音乐课中第一次接触休止符。怎样让一年级的小朋友能认识、理解并掌握四分休止符呢?

1、我讲了一个故事,并且是按照音乐的节奏讲的。我是这样讲的:“孩子们,你们有好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新的小朋友,是哪些呢?看谁听得最仔细!小冬木小卓玛(停),小古力小莲花(停),从小同唱一首歌,亲爱的祖国(停),像呀(停)像妈妈。我按照节奏朗读了一遍歌词,接着我又让孩子们再听老师唱一遍歌词,并且把演唱的速度放慢一些。听完以后,我就要求孩子们按照老师讲的节奏说出人名。这时,就有一部分孩子说出了四个小朋友的名字,并且能够知道在第二个人名后面停一下。

2、于是我就问孩子们为什么在第二个小朋友的后面要停一下呢?我让孩子们迅速地从书上仔细地找一找,看看哪里能找到“0”的符号,孩子们很快就发现了四个地方有“0”。这时老师告诉孩子们“哦!原来是因为有“0”我们才停了一下”。这样孩子们就认识了“0”表示休止符,知道有“0”的地方就要停顿。这首歌曲孩子们很快地掌握了哪些地方要停顿,节奏准确,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料,我真为孩子们的表现而高兴!

三、用柯尔文手势学习音符

在教唱人音版第五册《草原上》时,要求认识民族调式的音阶。教唱歌曲前,我首先让同学们看老师完整地用柯尔文手势范唱音阶,同学们看着非常的新奇,不知道老师在干嘛?抓住孩子们的好奇心,我介绍了柯尔文手势的动作,并把第一个音刻意地唱重一点,让学生理解“1”是最稳定的一个音,接着手伸直变化到“2”的位置,同时唱唱名。然后分别变化到“3”“4”“5”“6”“7”“ⅰ”的手形。并强调“4”“7”稍轻一些,“ⅰ”头上的小圆点表示比“1”要高很多,它也是很稳定的一个音。接着同学们都伸出小手跟着老师一起做,边做边跟琴唱音阶,孩子们很有兴趣,并且我还做一些节奏上的变化。比如说:“111”“222”“333”“444”“555”“666”“777”“ⅲ”“1 23 45 67ⅰ5ⅰ”同学们很快地掌握了音阶,而且每次课前都让孩子们伸手做一做。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音阶的认识,有提高了学生的音准。

四、用各种游戏认识唱名

唱名是唱好歌谱的基础,要让学生学习歌谱,必须先熟练的认识唱名。在过去的教学中,枯燥的学习歌谱,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学了就会忘,效果不令人满意。通过教学发现在游戏中教学生认识唱名有非常好的效果。

1、“人体钢琴”

在这个游戏中,我把全班学生分成7个人一组,每组的每个人依次代表“1、2、3、4、5、6、7”,并且每个人都要记住自己的唱名,按照我的口令唱哪个音那个同学就要蹲下去一次。刚开始的时候,速度比较慢,然后逐渐加快,每个组都有上台表演的机会。最后哪个组没有出现错误就加一分,孩子们非常认真,生怕自己没听清楚而出现错误,并且和语文数学课一样的总分纳入评比。就这样,同学们从游戏中无意识地记住了唱名。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写出一些简单的旋律,比如:31︱3—︱23︱1—︱35︱3—︱53︱1—‖,让孩子们看着歌谱边听老师唱旋律边蹲下去,几遍以后,我就让孩子们边唱边蹲。一首简单的人体钢琴曲就这样形成了。孩子们在游戏中得到了快乐,也学到了知识。

2、跳格子

平时的课间活动中,孩子们经常玩“跳格子”的游戏,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喜好,我也给他们画了各种形状的格子,里面有每个音的唱名。如:

我让两个组分别选一个代表站在两个空格中,让他们听到老师唱的唱名,迅速跳到相应的唱名格子中,看谁跳得又快又准。比赛开始了,各组都认真地听我唱的唱名,然后提醒跳格子的同学该跳哪个格子,场面非常的热烈。轮流几次以后,我要求学生独立听音,独立跳格子,每个学生都可以玩一次。渐渐地我发现孩子们对这些唱名已经很熟悉了,跳格子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自然学生在游戏中又认识了唱名。6 7 1 2

3、巧记唱名

歌曲中相似的乐句比较多,引导学生找出相似的旋律,使整首歌谱变得简单易学也是很重要的。如在教唱第五册《草原上》这首歌曲时,我先范唱了一遍旋律和歌词,让孩子们说说草原上的歌曲有什么特点。有的孩子说草原上的歌感觉很悠扬,也有孩子说感觉很辽阔。我太惊讶了!虽然还没有学习歌曲,但孩子们对歌曲的旋律有了一定的认识。我鼓励着他们,引导孩子们学唱旋律,从一个音到一小节,从一小节到两小节,最后让学生尝试唱旋律。我再唱一遍歌谱,让学生尝试唱唱,我问他们:“你会唱多少?你是用什么办法记住的?”有的学生说“这首乐曲有很多地方是一样的”,有的说“节奏很简单,我们很熟悉这些音”。听了孩子的话,我顿时发觉每个孩子都是那么的厉害,我对他们竖起大拇指,孩子们听了我的表扬,学习积极性就更高了。就这样我一句歌谱没教,一句歌词没讲,在欢快的气氛中,孩子们既学会了歌谱,也学会了歌词。

五、加强节奏、音准、唱名练习

音准、节奏、唱名是旋律的核心要素,每个要素都要完美地结合,必须要加强练习,每次音乐课中我都会选一些音比较少、节奏比较简单,又比较好听的歌曲旋律让学生练习唱唱。比如我讲了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就会把《闪烁的小星》的旋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练习,我讲了八分音符以后就会把《两只老虎》的旋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练习,当我讲了全音符的时候又会把《草原上》的旋律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练习。就这样我通过不断地练习来帮助学生提高识谱能力,并且每次练习都让学生划拍以便更好地掌握节奏。

第五篇: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反思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反思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但在我教小学音乐这短短的半年时间,便有着这样的深刻的体会:学校音乐重视识谱教育,但学生最没有兴趣,最弱的也是识唱简谱.对于音乐识谱教学,本人根据自己的教学,做了以下几点反思:

一.强化听的感觉.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都涉及到听觉的作用,审美主体对于音乐的各种听觉感受能力(节奏感、音高感、旋律感、和声感、结构感、形象感等等)是审美能力的基础。学谱的基础也应该首先放在听觉能力的培养上。听得多了,就自然会有一些音高的感觉,有了先入为主的音高再唱简谱,学生更容易掌握音准的概念.比如,在教唱新歌前我首先让学生欣赏,以听领先。重视“听”的教学,强化“听”的功能。当学生进教学时我用的音乐就是今天要学的歌曲,让学生有个无意识印象,但这种欣赏教师是有意指导,为下一步学好歌曲作好辅堑,而这时学生却在无意中学会倾听。在真正要学习这首歌曲前,我又安排了一次有意欣赏,这属于诱导性的欣赏,启发学生:“刚才你们在进音乐教学时听到歌曲是什么情绪的?你听了有什么感受?”„„诱发学生联想,指导学生欣赏,从而对歌曲的情绪、节奏、表现的内容等有初步了解,同时旋律、节奏,在学生脑中有一定印象,起来了熟悉旋律等作用。这也是许多老师提出的先唱歌词再唱简谱的方法.但一遍一遍的唱学生很容易分心,也提不起兴趣.所以在听的时候要变化多种形式,在给学生美的感受的同时强化他们听的感觉.二.利用创编旋律来提高识谱能力.创造性能力培养应该贯穿于音乐学习的各个环节、整个过程。识谱教学中的各项内容和能力培养,都应该以即兴活动的形式给学生机会,创造性地探索节奏、音响、旋律等音乐基本要素的各种变化和重新组合。在即兴活动中培养学生的敏锐听觉、迅速反应、富有表现力的节奏感,对音乐结构、形式的感知、对音乐的形象、表现的理解、高度的集中注意和默契的相互配合。所以在学唱新歌之前,我将乐曲中的旋律顺序打乱,以短小动机为单位排列在一起,先让同学们听每组动机的音高,在根据自己的感觉重新排列成流畅的旋律,并一起弹唱。这样,以听为先导,创编为手段,然后再让大家来听一听,唱一唱教材上的歌曲,这样提高了学生的识谱能力,也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同样的,创编旋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在学唱新简谱之前创编,也可以在学完了新歌之后来创编。这样都能让同学们在乐趣与自己的成就感之中学习简谱。

三.进行集中教学。我在网上看到过金彩云老师讲到的“识谱集中教学法”,我觉得很有道理。长期以来,我们的音乐教学都是把识谱随课文分散教学的,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在小学阶段基本完成简谱识谱任务,在初中阶段基本完成五线谱识谱任务。事实上,这个任务远没有完成,也不可能完成。首先,这种过分分散的识谱教学法违反了记忆规律。音乐课不是每天都有的,更不是每堂课都只学识谱内容,很难及时组织复习。学生往往是学了后面忘前面,缺少连续性,形不成系统,效果自然不佳。其次,分散识谱教学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按目前课程的编排体系组织教学,学生不可能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期内获得初步的识谱能力。小学学了两三年甚至四五年仍然无法独立视唱简谱。

集中识谱教学法是一种可以帮助我们走出困境的可行性选择。所谓“集中识谱教学法”,即缩短战线,集中一点打歼灭战,把原来需要用整个小学、初中阶段来学习的识谱内容集中安排到小学二年级或三年级、初中一年级,用二到三个学期学完。这样,一方面学习内容紧凑,可以克服识记方面的困难;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提前掌握简单的独立视唱技能,使他们学得积极主动,进一步激发兴趣,到小学或初中毕业时,他们就基本上具备了应有的识谱技能,能够比较熟练地听唱和视唱简单的曲谱了。

当然,运用“集中识谱教学法”,必须由专职音乐教师或识谱能力较强的老师任教。同时,音乐教材要按“集中识谱法”的要求重新编写,在时间分配上也要适中,不是越集中越好。因为过分集中会使难度增大,学生接受不了。

新的课程标准让我们一改以前依靠灌输,偏重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传承式教学取而带之的是一种综合知识的运用和注重创造性思维的现代教育理念。在音乐 识谱教学中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需要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走入音乐中去寻找,探索和创造,在美妙的音乐中挖掘自己的潜力,培养并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审美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下载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初探(小编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小学音乐识谱教学初探(小编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小学音乐趣味识谱

    灵动教学 寓教于乐 新课程强调了教学的活动性,而音乐课程又是活动性、实践性最强的课程之一。教师必须创设灵活多变、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音乐活动,并做到......

    谈音乐识谱教学

    谈音乐识谱教学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但识谱教学又是困扰学校音乐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据调查,学生普遍感到学习识谱枯燥乏味。一位学生这样说道:‚一提到上音乐课,我就头......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案例反思

    小学音乐识谱教学案例反思 案例: 我在音乐课里执教识谱时,发现了许多问题。 学生A说:“老师,这些‘数字’太难唱了。特别是他们连在一起就更加难唱,如果只有一个‘数字’那还勉强......

    小学音乐识谱创新教学方法初探

    小学音乐识谱创新教学方法初探 识谱是打开音乐大门的钥匙 "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 我认为小学的音乐教学中识谱教学是让学生学习音乐学科并学好音乐学科的必经之路 "然而识谱......

    小学音乐低年级识谱教学计划范文大全

    小学音乐低年级识谱教学计划 小学音乐低年级识谱教学计划音乐新课标指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识谱能力,规定了不同的学段不同的要求。因此,识谱教学是学习音乐的工具和手段,而识......

    浅谈识谱教学

    浅谈识谱教学 【摘 要】识谱教学是音乐教育中双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教学内容互相联系、密不可分,但不可否认的是识谱教学也是长期困挠众多音乐教师的一个难题。其......

    浅谈识谱教学

    浅谈识谱教学 小学音乐课要针对小学生求知欲强、可塑性强、理解力差、坚持性差的特点,依据大纲要求,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制定教学计划,确定音乐教学进度中识谱的内容,有......

    识谱教学[精选合集]

    标题: (中小学音乐识谱教学研究(小学版))作业 一.简述识谱教学策略有哪些? 二.结合教学实例,说说如何在歌唱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识谱能力? 答题内容:答:在音乐教学活动中识谱唱谱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