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时间:2019-05-13 03:12: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第一篇:《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提升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课 题 名 称: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负责人:曹文忠 所在单位:恒口镇中心校 课题参与人员:何爱明、张先勇、张为民、李荣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的背景:

1、落实《新课程标准》的需要。《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促使教师从自身教学实际出发,探究有效的教学准备、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价来促使学生学习和全面发展。

2、初三化学教学现状的需要。初三化学教学内容涉及“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一级主题,十九个二级主题,教材内容有十二个单元,内容庞杂,学完教材内容需要近80学时,而初三学生面临中考,各科学习、复习任务繁重。再加之我区大部分学校地处农村,学生学习基础差,厌学氛围浓厚,学校实验条件简陋,好多实验无法做,有的教师干脆不做实验。所以只有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探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打造化学高效课堂,才能让学生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完成“提高科学素养、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等学习目标。

3、教育发展现状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需要。教师是教育的第一资源,《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的教学实施能力中,要求教师能恰当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必须进行有效教学,优化课堂结构。目前,市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都在积极倡导教学改革,探讨如何落实“高效课堂”,这给本课题的研究留下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也使得研究本课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的意义:

1.通过开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对我区初中化学教师在化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帮助化学教师走出误区。

2,通过课题研究,能带动我区初中化学教师更深入学习新课程标准及理念,对自身的教育教学进行系统地梳理与提升,明确其教学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及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从而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

3.通过在教学实践中边教边研,努力实现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有较大的转变,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创造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有序的新型课堂,使学生乐于学习,全面发展,促进我区初中化学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4.通过开展本课题研究,在教学实践中边教边研,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使教师的专业水准得到全面提升。

二、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1.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化学》上下册。

2.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校学习时的第一课堂,即以教室、实验室为教学场所,以班集体为教学单位的,以45分钟为一个教学时段的课堂教学。选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从课堂教学准备(有效备课)、课堂教学行为(导入、师生活动、作业设计、评价检测)、有效练习巩固等环节入手,通过调查初中化学教学实际情况,归纳梳理现实中教学低效的原因,探索提高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途径及方法。调研当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探讨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研究如何优化课堂结构,设计有效而合适的师生活动、生生活动方案。探讨如何优化作业设计,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让学生学得轻松快乐。

3.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进步、有提高。具体而言是指使学生在认知上,由不懂到懂,由不会到会,由知之甚少到知之较多;使学生在情感上,由不喜欢到喜欢,由不感兴趣到感兴趣在学习态度上,从“要我学”到“我要学”即关注学生在三维目标领域上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和提升。

4,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完成三维目标,根据教学的主客观条件,特别是学生的实际,对所选用的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等的总体考虑。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研究准备和启动阶段(2013年五月)

成立课题组;学习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课题组成员短期培训、交流,收集资料;研究文献综述;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制定总的课题研究方案,撰写开题报告。

负责人:曹文忠,张先勇

2、实施研究阶段(201305~201401)第一阶段:(2013年六月)

(1)、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完成开题报告,启动课题研究。

(2)通过走访,听课等形式调查了解当前我区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状。

具体负责人:曹文忠,何爱明,李荣,张先勇。

(3)设计调查问卷,在学生中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化学的现状及其成因,将问卷进行统计分类,撰写调查报告。

具体负责人:张为明,何爱明,张先勇 第二阶段:(2013.7~2013.11)

根据研究方案,开展好各子课题的研究,在课堂教学中具体实施,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反思再学习,实践,总结出研究过程的心得体会,及时撰写教学反思和经验文章。

依据研究内容,子课题如下: 子课题

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负责人:曹文忠)

子课题

2、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有效的师生活动,生生活动方案,让课堂有效率(负责人:何爱明,张为民)子课题

3、优化作业设计,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负责人:张先勇)子课题4,如何编写高效的教学设计,开展有效备课的研究(负责人:李荣)

具体措施有:

(1)制定子课题研究方案,请专家对参与研究的教师进行辅导。

(2)以学校教研组为依托,开展 “如何有效导入——即情境创设”、“课堂教学中 师生互动活动设计”、“如何优化作业设计” 集体备课研究、课堂教学观摩研讨;

(3)借助各种类型的公开课,进行有效教学实践研究,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注意调控,不断完善操作过程。

(4)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经验。

第三阶段:(2013.11~2014.2)

结合学生特点,按照编写好的教学设计精心组织课堂教学,探讨出是课堂教学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开展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的研究,具体措施如下:

(1)组织全校范围内观摩课、示范课教学研讨活动,开展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优质课评比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经验,并请专家指导。(2)及时收集研究信息,根据研究进度,及时调整实施方案。(3)整理材料,撰写教学案例、论文、阶段小结。负责人:曹文忠,李荣,何爱明,张为民,张先勇

3、研究总结阶段(2014.02~2014.04)

(1)对课题研究进行总结、梳理并展示研究成果,组织现场展示活动。

(2)申请结题验收,出成果集,含论文、教学反思、教学设计、课例光盘等。撰写研究报告

负责人:曹文忠,李荣

四、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1、各种课堂实践活动的记录资料、文字材料

2、调查报告

3、教学论文、教学案例、教学反思

4、完成《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

第二篇:《提高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的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的研究》

——开题报告

1.研究背景(问题和原因分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准确、恰当、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课堂教学中提问几乎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的始终,可以说是各个问题串联起课堂教学的。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既是重要的教学手段,又是完美的教学艺术,它是联系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的纽带。日本著名教育家斋滕喜博甚至认为,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反思我们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有调查发现:小学教师平均要用80%的课堂时间来提出问题、回答问题和评价学生的回答。他们还发现,小学教师平均每天要问大约300多个问题,平均每天都要问约定俗成2个问题。这么多问题中,很多是粗放式提问、问题随意,缺乏科学设计与组织,提问中有没有真正关注到全体学生,这些都反映出教师缺乏教学提问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教学实践中,很多专家学者一线教师也关注到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作了很多研究和探索,形成了课堂提问策略、课堂提问方式、课堂提问注意事项等一些研究成果和理论。这些丰富而深入的研究,对我们教学实践有很大的启发作用,我们学校中青年教师比较多,而他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和学习还比较少,灵活驾驭课堂提问的能力不是很强,因此我们很有必要研究艺术化的、有效性的数学课堂提问的策略,使有效的数学课堂提问成为沟通教与学的桥梁,促使课堂效率的提高。

2.本课题相关的研究现状综述

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学生掌握创造方法具有决定作用。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必须改革课堂提问的方式。事实上,当课堂提问成为我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时,我们才发现,这种最古老、最常用的教学方式被轻视与忽略了。我们往往看到的是教师简单、随意、重复的提问,课堂上占半数还要强调的提问是缺乏科学的依据与科学设计的;学生则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或不能、不善于提出问题。当我们力图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在思维情境中学会思维,在探究问题中学会探究时,我们不能不把研究重点放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性提问的研究上,使有效的课堂提问成为学生创造能力培养的桥梁、火种与催化剂。

课堂内的有效提问,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既可以此时他们集中注意力听好课,又可以帮助他们及时弥补知识上的缺漏;既可以及时诊断他们的思维障碍,并及时得到矫治,又可以开启他们的心扉,产生巨大的成功感与自信心,因此,有效提问是帮助学有困难的学生的有效方法。

3.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研究内容: 教育心理学提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古语亦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课堂提问是教师在组织、引领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教学行为,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小学数学课上,有价值的提问是促进学生思维、评价学习效果、增进师生情感、活跃课堂气氛以及激活学生自主学习潜能的基本控制手段。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把学生带入“问题情境”,使他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事物、现象、定理或专题上;能够引导学生追忆、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一个好的课堂提问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有价值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言语表达能力;有助于教师及时得到反馈信息,不断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小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研究》课题的开展,将通过定期组织课题组人员学习、调查分析、案例研究、经验总结、反思交流等形式,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加强对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思考和策略探索,创设平等轻松的师生交流空间,提高课堂提问预设和调控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1)、有效性数学问题情境的研究。

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尽力去创设这样一个氛围良好的交流空间,因为学生回答错误或提出一个与老师想法不一致的问题而生气甚至“大动干戈”的情况比比皆是,教师不是和学生平等地沟通,而是以武力和权威去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所以我们课题组开展对有效问题情境的研究是促进教师的提问艺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之一。(2)、教师教学理念与有效性提问的相关性研究。

理念决定行动.教师的教学理念也会影响他在课堂上的问题设置方式与和教学预期。在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存在误区,导致教师在课堂提问与解决过程中成了主角。高效的数学课堂提问应该科学设计与组织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3)、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课堂提问设计的恰当与否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提高及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提问的技能方面,不少教师不能有效地运用教学提问这种教学技术,使课堂提问的设计与实施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制约着课堂提问的有效性,使其低效甚至无效。所以我们旨在通过教师数学课堂提问方法技巧以及策略的研究提高教师们的提问艺术。(4)、有效提问与全体学生互动性研究。

这个问题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我们的老师对学生回答问题的评价和反馈上。在反馈时,教师对学优生采用正反馈多,对学困生则采用无反馈方式多;在语言风格上,对学优生教师采取民主型,而对学困生采取专制型的言语风格多。教师行为的不公平,导致学困生与学优生学业上的进一步分化,这样课堂提问的功效和作用必然受到消极影响。另一方面,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比例严重失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这也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学习主人”这一新课标基本理念要求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主探索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学会提出疑问,让学生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研究目标:

1、以研究科学有效的课堂问题设计为核心,扎扎实实地开展课例研究,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探索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技巧,形成一套有效提问的设计方法技巧及策略。3.总结出课堂教学中巧妙提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兴趣等方面的影响。4.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形成成果材料,为成果的推广提供范例。

5.通过研究,更新教育观念,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引导教师把握好教材,树立问题意识,真正做到用教材教。6.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探索出设计问题的策略,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7.在个人实践、同伴互助、专业引领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形成团队合作品质,增强专业发展的意识。

4.主要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实验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文献检索法、总结法为主,加之以统计法、分析法、个案研究法进行研究。通过对现行教学中学生的关注情况的调查,找出关键性问题,寻找有针对性的策略与手段,一面搜集国内外的相关资料,一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心得体会使课题的研究内容更丰富、方向更明确、方法更科学。尤其重视行动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选择自己和他人的典型案例,为实验研究提供依据,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及时总结经验,促进课题的开展和课堂教学的高效益。

5.研究详细计划

本课题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7年7月——2017年9月)

成立课题研究小组;制定课题计划(确定实验学校、班级、时间、课题组人员及分工);搜集课题有关论文、案例并结合新理念进行理论学习,启动研究,让课题组成员有明确的研究方向,作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二阶段,实验阶段(2017年10月——2018年2月)从调查研究入手,广泛深入地调查小学教学中课堂提问现状;探讨课堂教学提问的策略、形式、方法;

探讨可以怎样有效地组合利用各种形式,让全体学生都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和发展;撰写调查报告和论文。这是课题研究的关键性一步,是进行下阶段研究的基础。

第三阶段;再实验阶段,形成特色(2018年3月——2018年6月)

综合上一阶段的研究成果,进行探索实践,再次深入实验阶段,形成特色,把相关材料进行整理汇编成文集,撰写实验报告。这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

第四阶段:展示、扩大成果阶段(2018年7月——2018年10月)利用观摩课、讲座等形式进行实验效果展示,扩大研究成果;展示各种论文与文集;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化研究成果;拟定结题报告,迎接验收。

第三篇: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摘要 寻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要原因。笔者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师的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的转变等方面探究,通过发现探究式、自主交往式、过程活动式开展有效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关键词

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1.问题的提出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1〕

。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创新精神的培养,课堂教学仍为主渠道。经调查,学生手中的资料名目繁多,如:学习指导、同步导学、精析精练„„。可谓要有尽有,教师作统一要求完成的作业资料至少有两种,每天大部分学生要做到晚上12:00后才能完成,住宿生甚至要打着手电筒在被窝里借光完成作业,严重催残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第二章第五条之规定: 学校应当合理安排学生的学习时间。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中学不超过八小时。学校或者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和方式,增加授课时间和作业量,加重学生学习负担〔2〕。笔者教学时并未使用这些资料,用一个实验班跟踪对比,所得的效果与前者相差无几。看来,好的教学效果,并不是用题海战术练出来的。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

略。

2.课题假设

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三个要素(学生、教师、课程资源)出发,在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今天,假定课程资源相同的条件下对教师,学生、教学行为进行研究。

3.研究方法

3.1 文献法:

已有的文献研究表明,课堂教学有效性,是从变量的特征进行理论分析,或从教学实践进行归纳总结。本研究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谈提高课堂效率的措施及策略。

3.2 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问卷内容主要以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习方式,课外作业等情况为主,共设计了10道是非选择题,调查范围是本地区具有代表性的3所中学,其中包括一所市级重点中学及两所普通中学。调查对象为随机抽出的初三年级学生(每校各70名)共210人,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可信度。本次调查发出问卷210份,有效问卷201份。被统计的学生中,男生111人占55%,女生90人占45%,为了保证调查的真实可靠,要求学生实事求是,集中填写,当场收回。

4.结果及原因分析

从统计结果分布可以看出:

(1)没有明确的目的,学习兴趣不浓、学习动力不足,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2)课堂教学时仍以集中讲授为中心,以教师、课本为中心,学生几乎没有亲自实验、体验、探究的学习时间,教材虽然是新的,课堂教学要求、理念、方法是传统的。

(3)教师靠增加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这说明教师上课之前没有精心准备课堂设计。或是课堂上废话太多,补充内容太多等原因。

(4)课外学生学习时间严重不足,作业负担过重。做题一对照答案—做题成为学习的主要方法,忽视对学习过程、学习质量的反思。

5.措施及策略

5.1注重学习兴趣的培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乐学”是对学习有浓厚兴趣,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学习和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学习动机和爱好,进而发展成为最重要、最强大、最有效的学习动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水平,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初中化学是化学启蒙教学,要特别重视对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学习热情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使学生热爱学习、善于学习、乐于学习。要精心设计化学实验,在实验目的、操作程序、实验现象、结果分析等环节上多下功夫,设置悬念,让学生在“观察—惊叹—疑问”中获得体验,感受化学世界的 神奇。如:启蒙第一节课并不急于上新课,而是演示一组有趣实验:如“魔棒点灯”、“清水变果汁”、“白纸显字”、“烧不坏的手帕”等,通过感知这些神奇的变化,动脑(问题的实质)、动口(描述实验现象)从而达到引发、调动、培养、激发兴趣的目的,兴趣一旦形成,将会转化为积极、主动、自觉的学习动力。

5.2 课堂教学中的人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决定性因素

教学活动中人是最重要、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教学过程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人与内容、人与技术、人与手段的活动。

首先,一个有效的教师要努力做到具有亲和力,表达流畅清晰,思维具有逻辑性,条理性,善于组织协调。教学行为上应该清晰授课、多样化教学、任务导向明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学习过程、确保学生成功率〔3〕。努力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注意学习过程中获取知识的经历和体验,勤于动脑,独立思考,重视学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过程,实现对知识的再创造,培养创新品质。此外,教师不只是教知识,还要传播人生的信念,力争做一个热情、期望、值得信任的教师。

〔5〕其次,学生是发展的、具有独特和独立意义的人。

学生是发展的人。为强化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熟悉并掌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发展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发展的阶段性和规律性安排教学活动,从而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另外,学生的发展有巨大的潜能,教师应相信每个学生都可以积极成长,有培养前途,可以获得成功。同时,还要承认处在发展中的学生、有个性差异性,肯定会存在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均可以在教师指导下得以解决。

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不是一个单纯的学习者,是一个完整的有着丰富个性的人。有效教学活动中,还学生一个完整的生活世界,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给予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舞台。由于学生受不同遗传因素、社会环境、家庭条件的影响,形成独特的心理世界,具有独特性。

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由于每个学生均有自己的思想性格、意愿、情感、价值取向和知识基础。教师只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感受、自主观摩、分析和思考探究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5.3 “以学论教”全面改进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

教师首先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才能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新课程理念要求教师做到如下转变: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知识探究转变,树立问题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师道尊严”向“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由研究教师教什么和怎样教向研究学生学什么和怎样学转变,树立角度转换意识。从有效课堂教学的表象看,学生的学习情绪是否高涨,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师生、生生思维碰撞中有无新火花的迸现,课堂上是否做到了动口、动手、动脑,从反馈中知识掌握是否牢固等方面都要求教师随时调整课堂的教学行为。

5.4 精心准备的教学设计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提供了有力保障。

集体备课是精心准备课堂教学设计方案的重要途径,通常按以下四个阶段进行集体备课:

一、集中备课。(1)引领:由备课中心发言人在教研活动会上以“说课”的形成发言。说教材、大纲、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件准备、习题精选、教学理论等。(2)合作:讨论发言人的内容。(3)交流:由个人代表或小组代表发言交流。(4)整合:由教研组长整合大家意见,小结备课情况。做好整个过程必要的发言记录。

二、实施教学方案。统一时间组织本组教师听课,观察。有条件者全程录音录像。让研究课真正回归到日常〔4〕教学中来。

三、教学反思。执教教师执教后对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学生表现以及教学的成功与失败进行理性分析,自我反思是教学过程的一个必要环节,是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四、形成新教案。同一教案多层次,多次上课。多次教学反思,反复讨论。结合本班级的实情,最终讨论定稿。把上次研究积累的经验作为下一次实践的起点。实现螺旋式上升。

5.5 有效的教学行为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课堂教学行为是指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中的一切活动和行为。有效教学行为指能够促进教学目标实现的行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特点和具体情况设计出多样化教学。

(1)发现探究式

探究学习是以发现并提出问题为起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聪明才智,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过程中获得经历和体验,达到过程和结果的开放性。开发学生潜能,引导学生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学习策略是构成课堂教学的有效行为。

案例1:鉴别食盐和纯碱

【教师讲述】

食盐和纯碱是生活里的常用化学物质。它们均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从外形上看,二者极为相似,难以区分。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方案鉴别它们。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

【学生讨论】

根据食盐和纯碱的不同性质,有多种方案鉴别它们。如:物理方法、手摸、口尝、观察是否潮解等。再如化学方法:用稀酸溶液(如稀醋酸、稀盐酸、稀H2SO4、稀HNO3等),碱溶液[如Ca(OH)2溶液、Ba(OH)2溶液等],盐溶液(如CaCl2溶液、BaCl2溶液,AgNO3溶液和稀HNO3等)优化答案时,选原理正确、现象明显、操作简便为最简方案。

【探索设计】 方案一:分别取白色粉末少许置于容器中,过几天后,有潮解现象发生的原样品为食盐,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纯碱。

方案二:用口尝两种的白色粉末,有咸味的原样品为食盐,有涩味的原样品为纯碱。

方案三: 用手分别蘸取上述溶液少许,有滑腻感的原样品为纯碱。

方案四: 分别取少许样品置于试管中,倒入少量稀醋酸(或稀盐酸、稀硫酸、稀硝酸),有气泡产生的原样品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食盐。

方案五: 分别取少许样品置于试管中,倒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或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样品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食盐。

方案六:分别取少许样品置于试管中,倒入CaCl2溶液[或BaCl2、Ca(NO3)

2、Ba(NO3)2溶液等],有白色沉淀产生的原样品为纯碱,无明显现象的原样品为食盐。(2)自主交往式

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有了兴趣后的学习活动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生会越学越想学,越学越爱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个性发展,共同提高是自主交往式的基本特征。

案例2:哪里来的煤气?

【问题背景】 冬天,在某些高寒农村地区,仍沿有用煤(或炭)烤火的习惯。

小男孩:“爸爸,天气太冷,我要烤火”。

(爸爸迅速取来一些木炭,放入炭火盆中,用火引燃木炭,很快炉火熊熊,然后打开门窗)。

小男孩:“爸爸,冷风吹来特别冷,快关好门窗呀。”

爸爸: 傻孩子,紧闭门窗,会煤气中毒的。

小男孩:哪儿来的煤气呀!

【问题】 密闭容器中一定量的碳和一定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CO2还是CO?

【学生讨论】根据C+O

2CO2,2C+O2

2CO,计算生成CO2时,m(C):m(O2)=3:8,生成CO时,m(C):m(O2)=3:4,分组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组:密闭容器中3 gC和10gO2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第二组:密闭容器中3 gC和2gO2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第三组:密闭容器中3 gC和6gO2充分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

【交流讨论】 通过讨论,学生不仅总结出生成CO2和CO时消耗m(C):m(O2)范围,还历经了由C+O2CO2和C+CO2

2CO生成CO的过程和体验,并用数轴表示。将讨论结果同全班同学交流。

(3)过程活动式

学生的探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行探究,用实验去探讨整个知识的全过程,这是以激励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为基本特征的教学。

案例3:中和反应后溶液成分的探讨

【问题提出】 学生进行中和反应(用稀盐酸滴到含有几滴酚酞的NaOH溶液中),善于观察的同学发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各组所耗盐酸体积并不相同,问溶液里的成分(水、酚酞除外)有哪些?

【讨论假设】(1)酸碱完全反应:NaCl;(2)可能酸过量:NaCl、HCl;(3)有微量的碱过量不足以使酚酞变红:NaCl、NaOH。

【方案设计】(1)测溶液的酸碱性,(2)鉴定溶液中的阴离子,(3)鉴定溶液中的阳离子。

【学生实验】 教师提供有颜色变化的反应及其操作的相关知识,完成本实验所需的仪器、药品、各组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案进行验证,这样实验的开放性增加了,学生自主性增强了。

【组织交流】 学生总结、汇报鉴定结果,最后讨论,为完成该实验,在操作时,为什么要逐滴加酸?反应之前为什么要加几滴酚酞有了深刻的认识?

此外,课堂的高效率应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是一个内部加工的过程,这个过程始终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在外部环境中,心理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最大,安全相容的心理环境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释放,这种环境主要表现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课堂教学氛围。只有民主才能使师生真正成为“平等者”,和谐是指课堂教学中师生间、生生间积极相容,交往主动,共同发展的状态。自由安全才能有个性的张扬,个性张扬才有创新。

6.结束语

不管是传统的教学,新理念下的教学还是将来的教学,我们的基本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让学生得到发展,而它却离不开“实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个受方方面面、多种因素制约的复杂问题,要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笔者主要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设计,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行为转变等方面进行探究,经过一年的实验对比,重庆市2005年中考成绩实验班人平81.6分,有效分占68.2%,比对照班分别低1.8分和3.1%。这表明运用上述策略与传统方法所得的结果已经相差不大。

本研究不足之处,忽视了对课程资源的有效性研究,课程资源也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望广大同行对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几个主要因素的研究更进一步深入,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 http://edu.jl.cninfo.net.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吉林省教育信息中心.2004-8-9

[3] 加里·D·鲍里奇.有效教学方法[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8

[4] 孔企平.谈有效学习和有效教学[J/OL].www.xiexiebang.com

[5]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附件:问卷设计:

根据我们从教学中了解到的情况,编写了影响课堂效率因素的10个题目,如果您认为符合您的情况,就在答案纸上该题后边的括号内划“√”如果您认为这道题不符合您的情况,就在答案纸上该题后边的括号内划“×”;请结合你自己的实际,实事求是认真的回答。

1、学化学的目的,想在升学考试中得最高分。()

2、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想了解化学重要性。()

3、化学实验很神奇,但由于接触到的大多是有毒、有腐蚀性、有污染的物质,因此做实验有一定危险性。()

4、学化学以听课为主,大多数课堂听课的时间超过了4/5。()

5、课堂上遇到问题想问教师或同学,但缺少更多的交流时间。()

6、课外有较多自主学习化学的时间。()

7、化学课程抽象、零散难记,难学懂。()

8、复习化学时抓不住重点,不分主次。()

9、化学教师由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而时常施堂。()

10、能按时完成化学作业,复习当天所学知识,并发现纠正错误。(

第四篇: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1)

2013-08-28 10:37:37作者:来源:互联网文字大小:【大】【中】【小】

简介:【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化学课堂

教学有效性的保证...【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

生关系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随着新课改向纵深方面的推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建立一种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型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和追求的目标。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学方法的科学化和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

益。

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开发智力、形成能力的主要场所,所以,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课堂的时间,进行卓有成效的双边教学活动,无疑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有效课堂的作用在于摒弃掉“无效或低效”的课堂教学行为,达到“轻负高质”的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效益,使学生在牢固掌握“双基”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教师应及时抓住每一个课堂,对课堂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做法很多,以下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

践,谈谈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是初中化学教师首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1上好绪言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常言道:“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把第一堂化学课上得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兴趣将会大大增加。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把绪言课的教学重点定在激发兴趣和树立信念上。为此笔者通过在课堂放飞氢气球,“清水”变 “牛奶”,“隐身小猫“等“魔术”,向学生介绍奇妙的化学世界,让学生直观感受化学的神奇,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为以

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1.2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忽视的。化学实验在培养学习兴趣,发展观察、分析、判断能力,促进化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新课改更是突出了实验的地位,教学的主线应该围绕实验探究展开。虽然做实验耗费了不少的精力,占用了一些课时,但笔者始终认为实验是化学的灵魂,其功效是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没有实验,教学质量就无从谈起。教师进行实验时,为了增强实验的可视化效果,可以请后排的学生到讲台观看或者来回巡视。为了增加师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动脑、动手,可以让一两个同学上台配合老师完成实验。有些简单的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带回家完成,如在学习“溶液的酸碱度”后,发给每位学生一些PH试纸,要求学生回家测试

生活中常见的液体的PH。

1.3联系生活实际,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不仅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也是一门实际生活再现的课程,化学教学离不开生活。教师可以把学生所学的化学知识与日常生活和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释发生在身边的化学现象,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感悟化学,这些做法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利用“煮汤加盐”这一生活情景,引出溶解速度的影响因素。利用“树下闻花香”引出分子的概念。学完酸的性质后,引出厨房中的化学知识,让学生了解一些烹调手法-煮鱼、炖排骨时放些醋的原理。讲完“几种常见的金属”内容,联系到金属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教会学生缺铁会导致贫血、缺钙会得软骨病,吸收过量的钠会得高血压等生活常识。再如蒸馒头时为什么要加苏打?胃酸过多时应该服用什么药物?农民种葱为何加草木灰?这些走出课本、走入生活的化学知识就发生在学生的周围,直观、普遍而又贴切,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离不开化学,生活之中处处存在化学,感悟到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体验到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更加激起学习化学的强烈兴趣。

2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

问题是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推进剂,适当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要善于创造情景,让学生处于期待、困惑的心理状态,能有效激发并维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例如,在学习铁的性质时,我们将教材中铁钉生锈演示实验先提前一周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2)

简介:【摘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的根本要求。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提高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化学课堂

教学有效性的保证...置给学生回去做,到了上这一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让他们与自己所做的实验结果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再进一步讨论“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你能有办法防止生锈吗?”通过这一活动,学生很快就理解了铁生锈的原因并对铁器防锈的方法也有了较深的了解,不仅学到了知识也提高了生活的能力。很明显,这一课堂改革提高了课堂效

率,降低了学习的难度,更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

创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不要搞一言堂,如:野炊时,两个小组分别选择了通风很好和通风不好的地方生火,结果都燃烧不旺,这是为什么?通过热烈的讨论,学生既能理解了燃烧的条件,掌握了所学知识,通过平等交流,改善了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气氛,提

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设计好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是提高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证中学生有求知、求新、求趣、求异的心理特征。利用这些特征,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可以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从中享受到学习的乐趣。积极的情感和教学实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时刻记得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他们对化学课的情感影响着学习效果,备好课不如上好课,课堂教学不仅是教师教学生学的过程,也是师生

间情感交流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互影响,彼此依存。

总之,要完成“轻负高质”的新课改目标,教师应当科学理解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真谛和内

涵,为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作出不断的探索。

参考文献:

郑爱民,陈巧平.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11,(9).

第五篇: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课堂有效性的策略

研究开题报告

数学科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这种理念已渗透到了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当然也渗透到每节数学练习课堂中。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训练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进行反馈调节的重要措施。优化练习课堂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举措;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如何让数学练习课散发新课程的气息,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们应该共同思考的问题。

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任何年龄的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数学的兴趣和爱好,对数学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我校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素质参差不齐,又存在能力差异,使得不同学生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知识的能力差距很大。然而,我校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必然显得死板、机械、沉闷,阻碍了学生思维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脚踏西瓜皮,练到哪里算哪里”的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得不到主动的发展;也没有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这根本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不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这一课题的研究,正是探索如何使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形成必要技能技巧的要求并给予切实指导的研究,也是为好落实和实施《数学课程标准》,推动我校小学数学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我校教师和学生的整体素质,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标及内容

1、研究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堂中的练习设计有效性的策略:强化教师“预设”意识,促进学生“生成”达成,提高教师有效练习教学的策略,使学生更快速、更深刻地巩固知识,更熟练技能,同时更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研究内容:(1)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练习的设计的原则。

(2)探讨不同类型的数学课型的练习设计策略研究。

2、建构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合理的练习结构和学生喜欢的课堂练习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进而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研究内容: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的内容和形式。

3、探索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课堂有效性的策略研究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利用经验材料的数学组织化、数学知识的逻辑化和数学应用的三个过程中的逻辑思维因素,全面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辩证思维和形式思维等,优化思维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通过对练习课的精心设计、合理布置作业,能使学生巩固、内化学得的知识技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研究内容:小学数学课堂有效课堂练习中学生的情感体验。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一)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采用行动研究和问卷法为主,同时在研究中还辅之以抽样法、观察法、数学法,确保本课题得以高效地实施。

1、抽样法: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按一定的方式从各个年级中选取两个班做样本,对其进行调查研究,然后将这一部分调查研究的结果推论到总体上去,从而得出总的结论。为课题的研究作一个全面了解。

2、问卷法:根据课题研究的内容设计一套问卷,要求被调查者回答而收集资料。在实施阶段之前和实施阶段之后各设计一套问卷,为课题的研究和实验提供有效的数据。

3、观察法:根据研究课题,有选择地针对学困生课堂练习的各种情况,采取研究者或凭自己的感官,并借助于其他摄像、照片等,注视课题研究的现象,探寻课题研究的本质的方法。

4、数学法:运用数学方法进行综合,找出一些课题研究在数量上的相对稳定的关系。及时总结、修改、不断完善,力争使研究水平上升到一定的理论。

(二)研究进程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1年3月至2011年8月)

(1)制定课题方案与申报工作。对课题进行论证,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

(2)成立课题小组,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做好成员分工。

(3)建立学习交流信息的制度,组织学习理论,收集有关文献资料。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年9月至2014年3月)

(1)确定发展目标。培训参与研究的人员,边研究边积累资料,定时交流研讨,做好阶段小结。

(2)通过和实验教师的共同研究,撰写实验方案。

(3)前测,调查问卷

(一)。

(4)开展评价活动、验证实验方案。

(5)注意资料收集归档。

(6)后测,调查问卷

(二)。

(7)积累实验案例,分析实验效果。

(8)初步评选优秀案例及论文。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6月至2014年8月)

(1)按计划完成实验任务。

(2)分析研究过程,整理研究资料。

(3)指导参与课题的教师进行实验数据资料整理分析,撰写研究研究报告及相关教学论文,优秀研究案例等,总结研究成果。

四、预期成果及推广应用

(一)文本成果

1、研究报告:开题报告(研究背景及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阶段性报告(研究过程及成果);结题报告(研究结论及观点、存在问题及今后方向)。

2、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提高练习课有效性的《东怡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精编》;

3、形成提高练习课有效性的相关研究论文《东怡小学数学论文集》;

4、形成提高练习课有效性的《东怡小学数学练习课优秀课例》、《东怡小学练习课案例分析》;

5、进行提高练习课有效性的教后探讨与总结并作文字记录。

(二)非文本成果

通过本课题研究,对学生来说,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实践性、自主性,以及创造性思维的积极发挥,减低学生练习时的疲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分析、综合、猜想、证明、概括、判断、推理等过程的练习活动,让学生在练习中尽情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体验学习数学的现实意义,以发展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对教师而言,探讨出“有效练习的途径”,对传统的“练习观”进行反思,确立效率意识,从现状出发,从“有效”入手,反思当前哪些练习是有效的,哪些练习是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减负提质”,全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三)推广应用

1、探索并形成我校小学数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课堂的有效性策略,形成若干设计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法,切实提高教师练习课堂教学的设计能力、更加有效地发挥数学练习在使学生获得系统数学知识、形成必要技能技巧方面的知识能力;

2、通过实验,形成若干系列化的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练习有效性的案例及指导意见,作为教师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参照;

3、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提高数学教学效益和质量;

4、发挥小学数学练习课堂教学有效性练习在评定检测学生数学成绩方面的评价功能,以及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因此,本课题研究可以在所有小学学校数学科广泛应用,其价值在于能使师生享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知识的真正魅力,大大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果。

下载《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研究中期阶段报告 贺兰县第四中学李彦 2011年11月承担本课题研究以来,在全体课题组成员的不断摸索和实践下,目前本课题研究已取......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摘要:有效备课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有效备课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教师只有在课前对教材认真钻研、思考,充分利用......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措施与策略

    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措施与策略苏翰摘要寻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每个中学教师教学活动的根本目标,传统的教学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和教学行为是影响教学有效性的主......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

    如何提高化学课堂教学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让45分钟的课堂时间能焕发出无限的生命活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是我们老师不懈追求的目标。纵观......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开题 冯地坑乡学区 李广智 一、课题的提出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英语教学逐步普及,我校地处农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存......

    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识字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开题报告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逸夫小学课题组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教师要树立素质教育的大教学......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 自学校开设英语学科以来,在学校领导及教研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自己在英语教学上发展比较平稳,教学质量......

    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的策略

    提高课堂讨论有效性的策略陡子峪明德小学:王金山小组讨论学习是一种以小组为形式的合作学习,是一种多向信息交流活动,是探究式科学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组织形式和教学策略。在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