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祖昌学院心得体会(熊瀚晖)(共5则)

时间:2019-05-13 03:31:5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甘祖昌学院心得体会(熊瀚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甘祖昌学院心得体会(熊瀚晖)》。

第一篇:甘祖昌学院心得体会(熊瀚晖)

甘祖昌干部学院学习心得体会

没来沿背之前,我对甘祖昌干部学院只有着基本的认识——一座没有“围墙”的学院,相对于其他学院也许意味着简单。来到沿背之后,看到不远有河流穿过大片农田,脚下是不宽却干净的柏油路,以及在学院短短几天,集中授课、交流访谈、现场教学以及观看《并蒂莲花》采茶戏等轮番而上的学习内容,都让我心灵受到了震撼,真切感受到这所不一样的干部学院,简单只是外表,却给我们带来了满满的精神财富。

唯有淡泊名利,才能无私奉献。甘祖昌从农民到将军,又从将军到农民的事迹为全体党员树立起了一座闪亮的灯塔。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都始终把永远听党话、坚定跟党走作为最重要的人生信条,不恋高位、不忘初心,这正是我党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所在。如今,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总书记对“中国梦”一系列深刻的阐述,正激荡着亿万群众的心,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更要学习他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精神,以等不起、慢不得的紧迫感,谋划发展,加快发展,顽强拼搏奋力实现赶超发展,为我区实现“年年有变化、三年大变样”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甘祖昌将军》观后感

《甘祖昌将军》观后感

今天,我们看了一部电影《甘祖昌将军》。这是一个不愿意当将军的农民,为什么不当呢?还是看下面的电影吧。

甘祖昌是江西省莲花县人,他的头部受过三次重伤,一次是打土豪时被棍子打的,一次是战争中摔的,还有一次是车祸发生时被撞的,他身上共有这三处重伤。苏联专家预言:甘祖昌他这辈子活不过六十岁,可他却创造了奇迹,他活了八十一岁!

我觉得甘祖昌叔叔是一位尽职的人。他不愿多拿国家的一点东西,就连病终是也不愿多占医院一个床位。他还是一位诚实、不摆官架子的人。甘祖昌叔叔当上了将军,他没有向国家索要一分一毫,也没有在战士面前趾高气昂,就连在植树大会上头疼病突然发作,发出了十年前的命令,他认为自己不能当领导干部了。于是,甘祖昌叔叔就递交辞职书,上面不同意,他就一直递交,整整三年,才同意被辞职,回乡下。

甘祖昌叔叔回到他的家乡沿背村后,为他们村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他拒绝了政府给他盖新房、配车,并赶走了警卫员,坚决不让政府给他特权。甘祖昌叔叔帮村民改良了土壤,让原本寸草不生的红土地长出了新苗,还带领村民们修好了水坝,在雨季来临时成功抵挡住了山洪,为村民们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甘祖昌叔叔一生就是这么无私奉献着,他永远是我们心中的英雄。

第三篇:学习甘祖昌将军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甘祖昌将军精神心得体会

朱宇驰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甘祖昌同志,缅怀他的事迹,学习他的精神。甘祖昌精神是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的内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集中反映,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和传统美德的继承发展,是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在新时期的自然延续和时代折射。

甘祖昌(1905—1986)。江西省莲花县人。一九二七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江西莲花县独立团军需处处长,湘鄂川黔兵工厂总务科副科长,红六军团工人连副连长,补充团政治处主任,红六军团供给部材料科科长。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一二O师三五九旅供给部军需科科长,三五九旅供给部副部长,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供给部副部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军区三五九旅供给部部长,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后勤部部长,第一野战军二军后勤部部长,第一兵团后勤部副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兼供给处处长,兼财务处处长,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第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共产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甘祖昌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斗争和两万五千里长征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全国解放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在长期的革命战争中,甘祖昌头部三次负重伤,严重的脑震荡后遗症使他难以坚持领导工作,领导和同志们都建议他到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去长期休养,但甘祖昌要求回到家乡务农。1957年,经组织批准,甘祖昌带着全家回到了阔别20多年的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从此踏上了新的征程。甘祖昌一到家乡,就投入了建设家乡的劳动。从那以后,他几十年如一日,除了生病、外出开会以外,几乎天天和农民们一起参加生产劳动。乡亲们关切地说:“老部长,过去你为革命吃了那么多苦,现在身体又不好,就不要和我们一样干了,指点指点就行啦。”甘祖昌笑着说:“我是回来种田的,不是当官做老爷,怎能不劳动?”

甘祖昌同志用堂堂男儿血肉之躯,干出了既轰轰烈烈、又平平凡凡的感人事迹,实现了由一个平常人到高尚人,大写的“人”的超越;实现了由一名普通党员到优秀党员,模范党员的超越;实现了由一个普通干部到人民公仆,领导干部楷模的超越。

学习甘祖昌,就是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时刻表现出爱人和助人的优秀品质,学习甘祖昌,就是要做一个模范共产党员,始终体现出一个先锋战士的无私奉献精神。

甘祖昌对党无限忠诚,他总是用““我是回来种田的,不是当官做老爷,怎能不劳动?”来告诫和约束自己,他一生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了他人幸福,自己节衣缩食,继承和发扬了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他对事业鞠躬尽瘁,不怕苦、不怕累、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精神气概。他脚踏实地,真抓实干,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以自强不息,开拓进取的干劲改变着坊楼镇的落后面貌。为了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甘祖昌像当年打仗一样地豁出命来干。沿背村是个山穷土瘦的地方,全村三分之一的土地是冷浆田,产量低。甘祖昌带领农民详细察看了冷浆田,开了几十次的调查会,终于找到了改造这种田的途径。在甘祖昌的带领下,村民们连续奋战5个冬春,改造了冷浆田,使亩产量提高两倍以上,学习甘祖昌,就是要做领导干部的楷模,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甘祖昌是高尚的,纯粹的,又是普通的,具体的。他的事迹和精神既感人至深,又真实可学。他是一面旗帜,是一面镜子,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他为榜样,对照自己,鞭策自己。甘祖昌的形象是丰富的、立体的、真切的。

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应该经常折射我们思想的不足和差距。从现在学起,从现在做起,扎根警营,热爱警营,奉献警营;进一步强化“事业重于家庭,任务重于生命,使命高于一切”的责任意识,模范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努力成为一名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跨世纪的党员干部。

我们要把学习将军精神与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起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革命先辈创造的革命精神一脉相承的,是将军精神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我国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行动指南。我们要弘扬将军精神,就一定要像将军一样,高举旗帜,坚定信念,不折不挠,众志成城,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克服前进中的重重困难,锐意进取,开拓前进,把将军所希冀的、所奋斗的事业进行到底。

我们要把将军精神转化为我们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发展是第一要务。加快发展是将军梦寐以求的理想,人民现实的需要。我们要发扬甘祖昌将军艰苦奋斗,勇争一流的革命精神,按照十九大的要求,关注民生,造福人民,努力构建和谐社会。在当前,我们要立足本职,创造优异成绩,以实际行动发扬将军的精神,以告慰将军伟大的情怀与崇高的向往。

第四篇:我与甘祖昌同行活动方案

“我与甘祖昌精神同行”队会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通过介绍甘祖昌的生平简介以及他亲身经历的真实故事,弘扬“甘祖昌精神”。

2、让同学们以实际行动来学习甘祖昌 淡泊名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的精神。

二、活动准备:

1、准备一些相关的甘祖昌图片和他亲身经历的有先进代表性的真实故事。

2、观察生活中的小甘祖昌。三.具体活动过程: 主持甲:尊敬的老师!主持乙:亲爱的同学们!合: 《我与甘祖昌精神同行》主题队会,现在开始!第一项:整队、报告人数

中队长:(行队礼)报告辅导员,三(4)中队原有队员49人,实到49人,现在一切工作准备就绪,报告完毕。

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希望你们的活动开展得顺利成功。第二项。出旗。全体起立。敬礼。礼毕。请坐。.唱队歌。

主持人甲:

同学们,有一个将军级的农民,你们知道他是谁吗?(甘祖昌)

是呀,有这样一位将军——甘祖昌,1927年入党,1928年参加红军,历经战火洗礼,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两年后主动请辞回家乡务农,带领乡亲改变落后面貌。他的精神和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第二项:走近甘祖昌----------了解甘祖昌的生平主持人乙:请同学们畅谈自己对甘祖昌的了解。

师生介绍甘祖昌的生平简介。(3分钟)

《甘祖昌将军的生平》

甘祖昌将军,原新疆军区后勤部部长,少将军衔,是新中国一千多名开国将军中,第一位要求回乡当农民的将军。甘祖昌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经受了严峻考验,在革命战争中三次负重伤,为人民屡建功勋。一九五七年申请回乡后,国家按规定给予他适当的待遇,但甘祖昌严以律己,始终保持了一位红军老战士的优良传统和高尚情操,一直过着节俭简朴的生活,却把70%的工资收入捐给了家乡的建设事业,被称为农民将军。

主持人甲:沿背村的人说:“你们不认得甘将军吗?好认!

主持人乙:瘦高个子,腰板笔直,拿一根没烟嘴的烟筒。袖口有补丁,膝盖屁股的地方也有补丁,一双赤脚,走路飞快,你看到这个人,不用问,就是甘祖昌!”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甘祖昌的故事。

第三项.感悟甘祖昌--------------之一:讲甘祖昌故事

故事

(一)大公无私

甘祖昌一生清贫,大部分积蓄都捐给集体办公益事业,回乡二十九年来,每月照领三百三十多元工资,可是,仅乡、村政府有据可查的,这期间他为支援家乡建设,共献出现金八万五千七百八十三元多,光是这个数字,就占他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七十以上,而他自己一家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有一次甘祖昌去北京开会,老伴给他准备了很多点心。可是开会回来以后,所带点心往往原封不动。问他沿途吃了些什么?他说三碗面到北京:上车一碗、车上一碗、下车一碗。某次去吉安出差,服务员以为他是流浪汉,拒绝给他登记住宿,后来地委书记来了才解围;1963年他到萍乡买种子,到萍乡饭店住宿,服务员给开了个最便宜的房间,每晚8元钱,他却说:“8元钱能买一担谷种哩!我住不起。”要服务员换了一间4个床位的房间,每晚7角钱,他才住下了。

故事

(二)扶贫救危

为给家乡建设积累资金,甘祖昌回到农村后,全家一直过着节简的生活。他养猪种菜,连抽的烟也是自己种的,延安时期的一条毛线裤烂得无法穿了,他就找块布补补继续穿。可是,支援家乡建设,为乡亲们扶贫救危,他却十分慷慨。

离甘祖昌住处不远的图田村有个青年叫刘海清,从小因病不能站立,父亲又有肝病,一家日子艰难。甘祖昌处处关心着刘海清一家。上面派医生来给甘祖昌看病,他总要把医生带到刘家。他写了十多封信去外地访医求药,一心想让刘海清站起来。后来,当他得知刘海清的残腿无法治愈时,又给买书订报,出钱请师傅上门教手艺,鼓励刘海清自强自立。刘海清学到了一手娴熟的编织技术,增强了生活的信心。过了不久,刘海清的父亲刘新胜肝病复发,要住院又缺钱,全家遇到了新的困难。甘祖昌立即给县医院打电话:“现在有个危重病人要入院,住院费记在我名下。”

刘新胜动过手术后,脸色苍白,生命垂危。甘祖昌赶到医院一看,就不走了。他在病房里一陪就是九天九夜。刘新胜转危为安后,一把拉住甘祖昌的手,热泪夺眶而出,哽咽着说:“祖昌哥,过去你为我们打江山,吃尽了苦。如今你也七老八十了,还来照顾我,我受不起呀!”

甘祖昌说:“快别这样说,你我都是兄弟。你有病,我来服侍你,不是应该的吗!”

故事

(三)言传身教

艰苦奋斗

甘祖昌是1957年回乡务农的,到家第三天清晨,就带孩子们背着粪筐到野外捡粪。为了适应南方人种水稻的习惯,甘祖昌要孩子们打赤脚下地。孩子们从小没打过赤脚,过了两天,健荣脚上就打出了十多个水泡,十分疼痛,不愿再干了。父亲教育他说:“只有不怕吃苦,坚持锻炼,才能取得成功。”在甘祖昌的坚持下,孩子们终于很快适应了环境,以后个个养成了自觉劳动的好习惯。

4、主持人: 同学们,听了甘祖昌的故事,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提示:------甘祖昌是一个淡泊名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人。

之二: 课本剧表演-----------《补鞋》

甘祖昌的小女儿公荣有一次穿了一双鞋帮破了的鞋子上学,有同学开玩笑

说:“将军的女儿还穿这样的鞋?”

公荣听了脸红,回家把鞋扔到墙脚。

甘祖昌见了,把鞋子捡起,戴上老花镜,一针针把鞋子补好。他对公荣说:“我在你这样的年纪给老板挑脚,每天来回120里,春夏秋冬都打赤脚。现在生活好了,可不能忘了艰苦奋斗的传统呵。”

以后甘祖昌给每个孩子发了个针线包,衣服破了,自己动手缝补。主持乙:同学们,甘祖昌的故事,当然不止这些!甘祖昌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什么是淡泊名利,艰苦奋斗,无私奉献!

主持甲:说起甘祖昌,我们就忘不了他的一言一行!他留给我们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齐读《格言朗诵》

人民给了我们荣誉,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群众谋幸福。只要还能动,还能讲,就要为社会做一点事,永不掉队。”

“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

第四项.践行甘祖昌

主持人甲:甘祖昌已经离开我们很久了,但我们作为甘祖昌中队的队员要处处向甘祖昌爷爷学习。播放龚全珍奶奶的录音。

主持人乙:来我们一起找找生活中的小甘祖昌,并说说他们的事迹吧。评评我班的小甘祖昌。(爱心捐款捐款、帮老师抬水、我班有很多同学帮助别人讲题……)

小品:《小华后悔了》

人物:小华、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小华:(星期天早上九时半,小华在床上伸伸懒腰。)唉,真累,奶奶,几点钟了? 奶奶:(急急忙忙走过来)哎哟!我的小宝贝,快十点了,快起来。小华:(马上起床,看了看衣服)这衣服有些旧了,给我换件新的吧。奶奶:好,好,这就换,这就换。(马上递上新衣服)小华:(满意地)嗯,这还差不多。爷爷:(端来早餐)华华,快趁热吃,这是爷爷亲手做的面条,还香喷喷的。小华:(瞪大眼睛,连连摆手,大叫)什么?又吃面条,我不吃,我要去广州宾馆买意大利粉吃。爷爷:(陪笑着说)好好,我的乖孙孙,这面条留给我和奶奶吃,你吃意大利粉。小华:(满意地点点头)这还差不多!(晚上,一家人在吃饭)小华:(饭掉了满桌子)

妈妈:华华,你看,满桌子都是饭,要注意点。小华:(无所谓地)才那么几粒饭,算什么?米缸里有的是大米,要做多少饭都行。爸爸:(严肃地)华华,你这样认为就不对了。要知道,一粒饭是来得非常不容

易的。农民伯伯要经过播种-插秧-除草,施肥-收割-晒干,再加成大米。最后,我们还要把大米煮熟,才变成香喷喷的米饭。从播种到加工成大米起码要半年的时间。你每天都浪费几粒米,一年下来就有一麻袋了。你要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呀!小华:(低下头)爸爸,我真后悔。以后再也是浪费了。我要做个勤俭节约的好少年。

主持人:我们找到了那么多的小甘祖昌,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那你 以后有什么打算?让我们一起表一表决心吧!第五项、齐唱《甘祖昌中队队歌》 第六项、活动总结

1、辅导员作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大家体会到:学习甘祖昌精神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心每个人,关心每件事,同学相处要像兄弟姐妹般相亲相爱,生活处处才能都洋溢着和谐融洽的温暖。我们应该在日常的生活中发扬甘祖昌精神,使其成为生活的一部分,让甘祖昌精神成为我们的一份良好品格。最后希望大家能够发现多一些身边的“小甘祖昌”,更希望大家成为“小甘祖昌”吧!)

2、全班朗诵

《 甘祖昌:一个不会忘记的名字》(领诵1:)那个饥荒的年代早已远去,(领诵2:)许多故事也被忘记,(领诵3:)但有一个人的名字穿越了历史,(领诵3:)崇高的精神感天动地,(合):他就是农民将军------甘祖昌。

(领诵1:)

大革命时代告别故乡,雪山草地经受洗礼,(领诵2:)

危难时刻选择了党,甘洒热血为信仰奠基。

(领诵3:)

三十个春秋冬夏,三十载枪林弹雨,(领诵4:)

南征北战东出西进,红旗插到大漠戈壁。(领诵1.2:)

和平的岁月,将军长思“两个务必”,(领诵3.4:)

有功有伤不能有“骄娇”二气,毅然举家回故里。

(领诵1:)

他------改造乱坟山的红壤土,(合)

湿漉漉的田头尽是他的汗滴。(领诵2:)他------栽下的果树枝繁叶茂,(合)

瓜果的藤蔓硕果累累。(领诵3:)他------修筑四十多里弯弯的水渠,(合)

让久旱的土地焕发了生机。(领诵4:)他------拿出全部薪金,把光明送进村村户户,(合)

让电灯最后照亮自己。

(领诵1.3:)手上常拿的烟袋锅,抽的烟叶是自我供给,(领诵2.4:)身上穿的毛线裤,从抗战到回乡都不丟弃。

(领诵1:)家乡人民可以作证,一个共产党员的人生轨迹,(领诵2:)从农民到将军是血染的长路,从将军再到农民又是何等不易。

(领诵3:)儿女们不会忘记,父亲留下的财富谁能堪比,(领诵4:)那土墙黑瓦的农舍,是和家人打砖做瓦自己盖起。

(领诵1.2:)低矮的土屋可以作证,风雨或许浸透了四壁,(领诵3.4:)岁月却为它涨价增值,纵是千万黄金也难买一个平米。

(合):井冈翠竹不会忘记,长征烽火不会忘记,天山南北不会忘记,乡野茅屋不会忘记。

(领诵1:)这就是共和国的将军,(合): 教我懂得什么是全心全意,(领诵2:)这就是立党为公的境界,(合):

让我看到一个无私的心底。

(领诵3:)

甘祖昌爷爷没有离去,(合):

红军魂生生不息,(领诵4:)

甘祖昌将军

(合):永远住在我们的心里。

(合):

今天,我们成为了

光荣的甘祖昌中队队员

我们将踏着甘爷爷的足迹,同怀复兴强国的中国梦,奋勇前行。

第七项 : 呼号

主持甲:队旗飘飘,歌声嘹亮。我们全体队员,欢聚一堂 主持乙:今天是个值得高兴的日子,让我们共同在火红的队旗下 呼号。

(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全体:“时刻准备着!” 第八项: 闭会、退旗。

主持人甲 :敬礼。礼毕 我宣布三(4)中队《我与甘祖昌精神同行》主题队会到此结束

第五篇:本色——甘祖昌将军夫人龚全珍的故事

本色——甘祖昌将军夫人龚全珍的故事

作者:刘士安 吴齐强 2013-05-28 来源:人民日报

有这样一位将军——甘祖昌,1927年入党,1928年参加红军,历经战火洗礼,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两年后主动请辞回家乡务农,带领乡亲改变落后面貌。他的精神和事迹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

有这样一位将军夫人——龚全珍,年逾九旬、60年党龄、扎根贫困地区56年,无怨无悔在江西莲花山乡,投身教育,爱心奉献。离甘祖昌将军崇高灵魂最近的她,时至今日依然在践行着一个共产党人为民、务实、清廉的不懈追求。

‚我忘不了老甘临终前留下的话:‘下次领工资,再买化肥,送给贫困户。’人民给了我们荣誉,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群众谋幸福。只要还能动,还能讲,就要为社会做一点事,永不掉队。‛

‚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

56年前,她追随信仰,跟从丈夫,返乡务农从教,无悔建设家乡;90余岁高龄,她情怀不变,本色不改,始终严于律己,心系群众——龚全珍,原新疆军区后勤部长甘祖昌夫人,用自己的行动,生动诠释着为民务实清廉的内涵。

信仰的力量

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

——甘祖昌

‚过九不过十,是莲花的风俗。去年已经热闹地办了90大寿,今年我91岁了。‛5月22日,龚全珍指着手中一只双面相框,告诉记者,‚算起来,跟着老甘到莲花县56个年头了。老甘最大的信念就是带领乡亲们一起建设家乡,让老百姓过上富裕幸福的日子。‛

相框常对着龚全珍床头的那一面,是甘祖昌在田间研究水稻的照片。另一面的照片,甘祖昌穿着将军服,俊朗而帅气。

1957年8月,甘祖昌主动向组织上辞去新疆军区后勤部长职务,回家乡江西省莲花县坊楼乡沿背村务农,龚全珍相随而归。那一年,她34岁。

将军当农民,甘祖昌是新中国第一人。龚全珍完全理解和支持丈夫的决定:‚老甘不是一个普通的农民,正像他说的那样,‘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

从新疆到江西,全家11口人的行装只有3个箱子,却带了8只笼子,里面装着新疆的家禽家畜良种。龚全珍说:‚当时走得急,生活用品老甘啥也不让多带。到了莲花,乡下蚊子多,买蚊帐、买被套的布票都是向亲戚朋友借的。‛

沿背村党支部书记刘淼林当年是龚全珍的学生,他向记者介绍,当时甘祖昌每月工资330元,生活上十分节俭,把2/3的工资用来修水利、建校舍、办企业、扶贫济困。他一共参加建起了3座水库、4座电站、3条公路、12座桥梁、25公里长的渠道。

龚全珍全力配合丈夫,也把自己工资的大部分花在支援农村建设上。回到莲花头几年,她没有做一件新衣服。

‚当农民我不合格,但老甘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淡泊名利的精神我可以学。‛龚全珍在家里呆不住。‚在新疆我是老师,到了莲花我还可以去教书。‛她步行25公里到县文教局联系工作,被分配在九都中学任教。这所学校条件很差,只有3名老师,她却一点不嫌弃,第二天就搬铺盖去了学校,每逢周末才回家帮丈夫和孩子缝补衣服、料理家务。真切感受到甘将军对家乡眷恋之情的龚全珍,开始把自己赤忱的爱投入到这片红土地。

1961年,县文教局安排龚全珍到同乡的南陂小学当校长,在那里一呆就是13年。后来,她又被调到离家不远的甘家小学当校长,依然还是老作风,吃住在学校,全身心地扑在工作上。

1986年3月,甘将军因病逝世,一只铁盒子是他留给妻子和儿女唯一的遗产,里面用红布包着3枚闪亮的勋章,那是1955年他荣获的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龚全珍明白,丈夫虽然没有留下任何物质财富,但这笔精神财富是拿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甘祖昌和龚全珍夫妇的点点滴滴,家乡老表看在眼里,记在心头。从江山水库下山,记者路遇坊楼镇江山村64岁的村民刘吉桂:‚当年龚老师教过我,她和甘将军都是造福乡里的好人。他们当年参加修造的江山水库,到现在还浇灌着近万亩农田呢。我们都习惯叫它‘将军水库’。‛

本色的分量

人民给了我们荣誉,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群众谋幸福。只要还能动,还能讲,就要为社会做一点事,永不掉队

——龚全珍

相濡以沫几十载,龚全珍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已经同甘将军融为一体、须臾不分了。

为了不给子女添麻烦,龚全珍住进县光荣幸福院。在幸福院度过的5年中,龚全珍没有把自己看作被照顾对象,而是当成院里的工作人员,拿出生活费帮大伙买营养品,自己动手擦地板、补衣服……

乐于伸出援手的龚全珍,自己却很少开口寻求帮助,唯恐麻烦别人。她在衣食住行、吃穿用度上始终保持着节俭朴素的作风。子女们心疼老人,给她买了几套质量好些的保暖内衣。得知一套要200来块钱,老人不停地念叨‚买得太贵了‛。

在萍乡琴亭镇小学,放学后,常能看到学校操场的树荫下,孩子们围坐在白发苍苍的龚奶奶身旁听她讲革命传统故事。在县老干部宣讲团,龚全珍年纪虽大,却最活跃,经常到机关、企业、学校、社区做爱国主义传统教育报告,很受大家的欢迎。

30年来,没有人记得龚全珍去了多少地方、做了多少报告,但大家都记得,她从不要一分钱报酬,还经常自带馒头或面包,就着白开水当午饭。‚就在今年5月3日,龚老师还到我们乡讲了课。‛三板桥乡组织委员李亚琴说,中午11点半下了课,龚全珍坚持不吃乡里提供的午餐,要坐公交车回家。那天很热,乡里不放心90岁的老人坐公交车,谎称下午有人回县城开会,饭后可以搭顺路车,老人这才留下,破例吃了一顿工作餐。

从14岁离开山东老家,到1949年入党,再到1957年离开城市回山乡扎根,龚全珍这辈子与甘将军一样充满传奇色彩。但她总认为自己就是一名普通的老党员,为党工作是本分,离休不等于离岗,自己做的事情哪怕再小,都是在延续甘祖昌建设美好家乡的梦想。

曾有人这样问龚全珍:‚您这么大年纪了,不在家安度晚年,整天忙这忙那,图个啥?‛她回答:‚十几年来,每次从睡梦中醒来,我都会听见老甘临终前说的那句话:‘下次领工资,再买化肥,送给贫困户’。我们图个啥?不图啥!人民用小车推出了新中国,给了我们崇高的荣誉,我们没有理由不为群众谋幸福。只要还能动,还能讲,我就要为社会做一点事。我是一名老兵,要永葆党员本色,永不掉队!‛

榜样的能量

我们是甘家的后代,不能给父辈抹黑,要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干事,力所能及地多帮助人

——龚全珍的女儿

‚龚全珍‛就是一块真金招牌,我们都服龚全珍、都认龚全珍

——琴亭镇离退休干部党支书刘恩怀

龚全珍始终以甘将军为榜样要求自己,同时又为后人、为社会树立了一个可亲可敬的榜样。

‚我母亲就是这样的人,钱用在自己身上总觉得是浪费,总想着怎么能帮到别人。‛龚全珍的女儿甘公荣说,‚现在母亲因为身体原因不怎么出门了,但她总是念叨还有没有困难的学生,得帮帮他们。‛受母亲的影响,在当地工商银行上班的甘公荣也习惯艰苦朴素的生活,乐于扶困助学,先后捐款5万多元资助贫困学生。她经常这样提醒自己和子女:不管学什么做什么,都要先学会做人,最基本的就是做一名合格公民。我们是甘祖昌和龚全珍的后代,不能给父辈抹黑,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干事,力所能及地多帮助人。

2008年5月,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在县老干部局组织的会议上,龚全珍带头向灾区捐出1200元。老干部局局长王慧敏回忆说:‚在龚老的影响下,离退休老干部纷纷踊跃捐款,有些老同志还回家抱来干净的棉被衣服捐赠,让人非常感动。‛

‚‘龚全珍’就是一块真金招牌,我们都服龚全珍,大家都认龚全珍。‛琴亭镇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刘恩怀说,‚2008年龚全珍倡导成立奖学扶助基金,并带头捐助1000元,不少单位和个人积极响应,基金累计超过26万元,已经奖励优秀生139人,扶助贫困生175人。‛

2011年,琴亭镇组建了‚龚全珍工作室‛,聘请龚全珍做名誉辅导员,搭建起一个对党员干部和社区居民进行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的平台,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加入。琴亭镇因势利导,又组建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社区志愿者服务队,定期组织开展活动,扩大龚全珍工作室的影响力和示范带动作用。而在整个莲花县,类似坊楼镇甘家村甘祖昌事迹陈列室这样的红色陈列室已经完工21处,未来将建成100处,树立具有莲花特色的党性教育品牌。

‚甘祖昌将军体现了心系群众、革命到底的崇高境界,他的事迹和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4月1日,履新不久的江西省委书记强卫登门看望了龚全珍老人,深情地对她说,甘将军的精神对人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教育作用很大,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加强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教育有利于他们健康成长,‚您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夕阳如火,沿背村那座龚全珍与将军一块生活了近30年的老宅,如今一部分成为沿背村的幼儿园,放学的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跟着家长回家。房前两棵当年植下的柏树挺拔青翠,侧面的两株李子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似乎仍可嗅出花开的芬芳。

下载甘祖昌学院心得体会(熊瀚晖)(共5则)word格式文档
下载甘祖昌学院心得体会(熊瀚晖)(共5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