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前言、第1-4章
一、填空题
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 文化 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 执行 的计划,它应当规定培养的目标、内容和方法,应当有一套具体 实施 的策略,也应当具备恰当的评价方法。
2.教学设计可以看作是文件课程向教学活动的转化,将规定的目标与内容在教学活动中体现出来,并且根据具体学校、学生和环境的变化进行创造和调整。
3.在现代的学习观中,人本主义、建构主义的影响越来越大,更加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的主体作用,并提倡学习者了解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自主控制学习行为。
4.不论是正式的课程还是非正式的课程,都起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使儿童能够胜任成人后的生活,掌握学生技能、社会习俗、伦理道德,因此要进行特定的教育训练。
5.赫钦斯认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引出“人性”的共同要素,为培养这种“永恒”的人性服务。
6.课程设计的含义是指按一定“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对学校课程的整体结构以及一门课程的各“构成要素”进行规划与安排。
7.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学习者、学校以外的现代生活和学科内容。
8.目前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有目标模式、过程模式、集体审议模式、自然设计模式。
9.我国学者借鉴外国经验,一般把课程与教学目标分成行为取向、生成性取向、表现性(表意)取向的三种。
10.布卢姆长期从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
11.生成性目标可以说是在教育情境中、在解决的过程中产生,是学生和教师由内在的价值观引导的关于经验生长的方向感。
12.生态整合取向试图把课程的三大来源,即“学科内容”、学习者的需要及社会的需要兼收并蓄。
13.斯坦豪斯认为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而且发展的最好的手段不是通过明晰的目的,而是通过批评实践。
二、单项选择题
1.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课程与教学问题,但对教学问题的研究越来越离不开课程问题的分析,而课程问题的研究,也更注重(A),以及实施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表现。
A.实施过程 B.教学目标 C.教学成果 D.教学环境
2.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B)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A.教育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 D.哲学
3.教学过程是实现课程(A)的一个重要途经,是学校教育中发展学生知识、技能、情感和态度的最重要的载体。
A.目标 B.教学 C.内容 D.方法
4.(D)总结出学习的四条规律:习得律、条件强化、泛化作用和消退作用。
A.华生 B.罗杰斯 C.杜威 D.斯金纳
5.(B)认为:学校或课堂是一个由表达一定的社会意义的各种符号所组成的社会环 境。
A.冲突理论 B.互动理论 C.“结构一功能论” D.分析学派
6.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B)。
A.泰勒 B.斯坦豪斯 C.施瓦布 D.塔巴
7.课程注重教学的内容,强调传统文化的传递与继承,通常以逻辑组织严密的分科课程的面貌出现,这是哪一种课程取向?(B)
A.人本主义取向 B.学术理性主义取向
C.认知发展取向 D.社会重建取向
8.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课程设计的特点是(C)
A.课程的适应性 B.课程设计的体制以统一的模式为主
C.注重学生发展与贴近生活实际 D.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9.生成性目标在英国著名课程论专家(D)的理论中得到了发展和传播。
A.泰勒 B.艾斯纳 C.杜威 D.斯坦豪斯
10.行为取向的课程、教学目标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教学目标要着眼于(A);第二,课程、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
A.学生的行为 B.社会 C.教师的行为 D.学科结构
三、简答题
1.如何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
答:从静态的角度理解课程时,可以说课程是目标、是学科或教材、是计划。这时,课程与教学既有本质上的区别,又有实践上的联系。课程作为目标、学科(教材)、计划,体现着教育目的的要求,反映着人类文明的成果,代表着社会各阶层的利益与需求,并且最终必然体现为物质形态的文件和材料;它是预期的,先于教学实践而有所规划。教学作为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二者是不同的。但教学活动一旦展开便与课程发生了联系。教师必然以各种计划、学科、教材为中介,与学生发生到动与交往,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育阶段不同、学科的内容不同、方法亦不同;教学评价也必然要参照课程中的教育目的和目标来进行。
2.简述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
答: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是确定课程与教学目标、选择课程与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的依据。课程与教学研究本质上是探索有利于学生发展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认识课程与教学的规律和特点。研究课程与教学的理论基础一般需要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即课程与教学的心理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哲学基础、课程与教学的社会与文化学基础。
3.简述心理学对学生观的影响。
答:心理学对学生观产生影响。学生观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学生发展的主体观,学生发展的整体观,师生之间的平等观。
4.简述人本主义的课程与教学理论。
答:人本主义的心理学思想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创始人马斯洛将基理论称为继行为主义、精神分析之后的美国心理学的“第三势力”。70年代后,继承人罗杰斯提出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思想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为实现他的主张,他提出了“非指导性教学”的主张,该理论高度重视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充分尊重学生个体,有利于学生的学习风格和个性的发展,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强调学生的主动精神。
5.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哪些趋势?
答: 当代课程设计表现出的趋势有:
(1)多种取向的综合。(2)课程内容选择的基础性和时代性。
(3)学习活动的探索性与实践性。(4)评价的过程性和发展性。随着研究的进展,课程评价从观念到技术正在发生重大的转变。在功能上由注重甄别选拔转向注重促进学生的发展、改进教与学的质量;在评价对象上不但注重对结果的评价,而且注重对过程的评价;在评价方式上则使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主体呈多元态势,学生、家长与教育行政人员、校长、教师共同成为评价的主体。所有这些转变都表现出过程性与发展性的特点。
6.简述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特点和评价。
答:课程设计过程模式的代表人物是英国课程学者斯坦豪斯。主要特点:
1、过程模式的教育观。课程设计的过程模式在知识观、学习观上都持与目标模式较炙不同的主张。过程模式与目标模式相比,其课程设计的哲学、心理学基础都是大不相同的。
2、过程模式的课程设计。在设计活动时只要遵循了这些原则,课程就是有意义的,而活动的结果则是开放的。
3、对过程模式的评价。过程模式是在对目标模式进行系统批判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试图解决目标模式无法解决的问题,直接关注教育过程的不断调适,以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学习和发展。但它对模式的建构并不是很成功,尽管提出了很富有吸引力的课程思想,却没有说明具体的行动方式,让人感到难以把握。而且过程模式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7.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特点是什么?
答:泰勒课程目标研究的优秀点在于:第一,在课程发展中,关注学习者的因素,注意发展个体适应社会的能力,体现了“生活适应教育”的精神。第二,强调课程发展的计划性、目的性和可控制性。第三,把科学管理原理应用在课程管理中,体现了课程发展的科学性和逻辑性。第四,将课程与教学密切地联系起来,增强了课程理论的实践性。第五,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了课程发展过程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循环关系。
泰勒课程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第一,受实证主义研究范式影响,只重视课程具体方面的改进,强调课程与教学的效率、预测和控制,尤其重视实现目标的手段,忽视对教育教学本质的理解。第二,对课程问题采取了一种实证主义的态度,课程内容大多只叙述“如何”的知识,教学只是将这些知识“有效”地转让给受教育者。第三,把教学过程视为纯粹“技术性”的过程,过分强调其组织性、计划性和目的性,忽视了学习者的一人的因素。
8.简述行为取向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功能及其设计的步骤。
答:行为取向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就是期待的学生的学习结果。包括两个重要含义:第一课程与教学目标要着眼于学生的行为而不是教师的行为;第二,课程与教学目标要描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学生的学习过程。其功能: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设计步骤为:目标分解、任务分析、起点确定、目标表述。
9.简述新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体系。
答:培养目标中的改革要点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课程目标中,形成从抽象、宏观到具体、直接的目标网络。具体表现:(一)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一向是我国教育的传统,基础知识是学会学习的基础,是学会做事的基础,是形成人的整体智能结构的基础。(二)过程与方法。新课程目标中增加了过程与方法这一维度,这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在过程中学习,在过程中培养,而不仅仅注重行为的结果,这一目标宗旨对素质教育中提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是很好的呼应。(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新课程目标新增加的一个维度,说它新是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真正渗透到各科的具体目标之中,创造情境,使学生产生主体性的体验和建构。从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到培养目标,到学科课程总目标再到段目标,形成从宏观到微观,从抽象到具体的目标层次,其间知识、技能类的结果性目标与体验、尝试类的过程性目标相结合,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相结合,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面向21世纪的新课程目标体系。
四、论述题
1.分析说明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调查研究法。是研究者通过亲自接触和广泛了解教育现状,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以发现某些规律或倾向性问题的研究方法,选择调查方法,选取研究的对象,制定调查计划,设计调查表或访谈提纲,进行准备性调查,修订调查工具和调整被试,进行正式调查,统计资料和分析结果,撰写调查报告。观察研究。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具有目的性、客观性和能动性。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搜集文献资料,编制观察提纲,实施观察,收集记录资料,分析资料并得出结论。
实验研究法。是通过人为地控制某些因素,以揭示某些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方法。研究者可以主动控制某些条件,重点在于论证教育现象中的因果关系,具有可重复性。研究的基本程序包括:确定研究的课题,选择实验设计,制定实验方案,实施实验方案,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撰写实验报告。
人种学研究法。又叫实地研究或者定性研究,是为特定表境中的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以及教育现象提供完整和科学的描述。这种研究方法强调被研究者的经历,强调实地研究并强调“情境性”,强调以整体的、全局的观点看问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包括:确定被研究的现象和研究对象,收集资料,分析并得出结论。
2.试述文化与社会制约课程、教学的维度。
教育目的。课程、教学与政治理想、社会理想以及对人性的理解有关,持不同哲学信仰的人会有不同的课程、教学目的。
价值观。课程与教学价值就是学生、教师、社会对凝结在课程与教学中的教育元素的需要、判断与取舍,持不同哲学倾向的人有不同的课程、教学价值观。
知识论。有的哲学观强调永恒的定理、公理,有的重视实用性、技术性、操作性的课程,有的强调儿童在活动中学习、掌握知识,还有认为知识是学生主观上对它的感受、吸收和利用的程度。
在宏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制约着课程与教学的发展水平。任何时期、任何类型的课程、教学都离不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与科技这四种社会系统要素的影响。
在微观领域,社会系统要素对课堂教学组织、人际关系产生影响。教师本身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社会经历会影响到课程的现实表现,不同的学生对同一教师课程的接受也是不一样的。
3.论述我国现阶段课程设计。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的改革越来戛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入了实验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以往课程改革的继承与发展,既吸收了以往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又在课程取向、目标、结构等方面有诸多的创新。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对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在课程的设计取向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具体表现为:1)增强课程的适应性,把课程结构的调整作为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采取有效措施,优化课程设置。除学科课程之外,自小学三年级开始至高中,增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以之作为必修课。初中“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高中“要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从而建立了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合理并存的课程结构。明确施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纵向的课程结构上以国家课程为主,给予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以适度的空间,以增强课程对地域、学校差异的适应性。2)体现基础性与探索。一方面由“授之以鱼”转变为“授之以渔”,使学生通过学校教育而“学会学习”;另一方面要把各学科中最基本的概念、原则、原理教给学生,“精选终身学习的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突出课程内容的基础性、范例性,进行学生主动参与的、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探究性学习,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已有基础上终身学习的能力。3)注重学生发展,贴近生活实际。具体规定了对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了解、体验、掌握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过程,形成健康向上、科学合理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加强课程的综合化。新一轮课程改革把课程综合化推向深入,将综合课程置于课程结构的重要地位。“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设置“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体育与健康”、“艺术”等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综合课程包括“历史与社会”、“科学”、“艺术”、“体育与健康”等课程。“鼓励各地选择综合课程方案”;在小学三年级至高中新设置的必修课“综合实践活动”是跨学科的综合课程。
4.结合我国不同时期的中小学课程,分析其在课程取向上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建国以来我国的课程设计长期以中央统一的模式为主,课程结构以学科课程为主。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课程设计思路已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对教育的要求。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陆续进行了一系列课程改革摸索试验适合我国国情的、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取得了很大成绩。目前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现了我国新时期在课程设计取向、体制、模式等方面的特点。在课程设计取向上由以社会、学科为中心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具体表现在:
1、使课程更好地适应地域、学校和学生之间的差异;
2、体现基础性与探究性;
3、注重学生发展,贴近生活实际;
4、进一步加强课程的综合化。
在课程设计模式上表现出关注实践、集体审议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1)课程设计建立在较为充分的理论研究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2)课程设计注意吸引社会各方参与,构建了具有广泛参与性的课程开发共同体;
3)注意吸取多种课程设计式的优长,以指导课程设计活动。
5.结合工作体验,谈谈你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认识。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进,课程的改革越来戛受到重视。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课程是教育改革的核心,教育目标的实现要通过课程这一载体。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进入了实验阶段。新一轮课程改革是对以往课程改革的继承与发展,既吸收了以往课程改革的成功经验,又在课程取向、目标、结构等方面有诸多的创新。新一轮课程改革基于对学生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关系的辩证认识,在课程的设计取向上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
1、培养目标的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培养目标体现了培养21世纪新人的时代特征。表现为兼顾继承传统与面向未来、国际的视野和中国特色、全瞻社会与关爱个体。
3、培养目标与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课程目标形成体系。培养目标中的改革要点体现在各科课程标准的具体课程目标中。形成从抽象、宏观到具体、直接的目标网络,并表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个维度中。
6.试评述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体系。
布卢姆长期人事教学目标研究,他把教学目标分成三个方面,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技能领域”。他把“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分为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亚类。各亚类又分成若干层次。布卢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为指导教学实践提供了一套价值观念和保障体系,它以外显行为作为它的统一基点,以行为的复杂程度作为划分教学目标类别的依据。各类教学目标之间有明显的层次性,容易区别,便于教师具体操作,教育工作者有史以来第一次可以系统地评价学生的学习。特别对于一些可以量化或可以客观地加以描述和评价的知识技能比较适用。但是布卢姆的分类学的弊端也是很明显的,如分类领域层次过多、分类过细,而教学过程中并非如引刻板、机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一些难以清楚地观察学习结果的行为,需要培养学生的直觉、灵感和创造性的学科较难适用。
第5—8章
一、填空题
1.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研究主要解决如何选择和组织某一门课程的内容,即决定 应该教什么 和以什么样的方式呈现这些需要教的内容,泰勒提出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遵循连续性、连续性 和 顺序性、整合性 原则。课程内容的纵向组织,或称序列组织,就是按照某些准则以 先后顺序 排列课程内容。
2.课程组织有两种功能:基于学生的心理发展来安排 学生学习经验,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习经验产生最大的累积效果,达成 教学目标。泰勒根据课程的组织结构把学校课程分为四大类:学科课程、广域课程、核心课程 完全未分化的课程。3.根据各学科知识综合程度的不同,可以把综合课程划分为 相关课程、融合课程、广域课程 三种形态。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就是 强制性 它是社会权威在课程中的体现。选修课程一般分为 必选课与 任选课 两类。
5.课程结构是指 课程各部分的组织和配合,即探讨课程各组成部分如何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问题。中小学课程结构的安排,基本上是由 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 与社会实践活动四个部分组成。6.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 一个预期的课程在实际中 是如何运用的。
7.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可以分为三大类: 改革本身的因素、学校内部的因素、学校外部因素。8.课程学者霍尔(Hall)和霍德(Hord)提出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对课程的关注程度分为七个层次:低度关注、了解信息、个人层面的、管理层面的、结果、合作、再关注。
9.美国课程专家麦克尼尔(J.D.McNeil)将课程实施的策略分为三种: 从上至下的策略、从下至上的策略 和 从中间向 的策略。
10.课程管理是包括 教育行政部门 和 学校 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
11.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 教育哲学,通过与外部力量的合作,采用 选择、改编、新编 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并在校内实施以及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
12.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教师的水平高低、素质优劣直接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因此要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 教师专业成长。
13.影响校本课程参与者的因素包括教师、学校领导者管理者、学生 及 家长 和 课程专家。
二、单项选择题
1.课程内容的选择不受以下哪一种因素的制约?(C)。A.课程目标 B.学生的需要、兴趣和身心发展水平C.国家统治阶级的需要 D.内容本身的性质 2.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特别注重(B)。A.课程内容的科学逻辑组织
B.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 C.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
D.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于学习者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
3.(B)是最早为分科课程提供心理学理论基础的人。A.杜威 B.赫尔巴特 C.夸美纽斯 D.泰勒 4.必修课程的本质特点是(A)。
A.强制性 B.自由性 C.开放性 D.自主性
5.将课程的实施过程看作课程形成过程的一部分,认为在教学之前并没有一种完整的、规定好的课程,这是(C)。
A.课程实施的忠实观 B.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 C.课程实施的参与制定观 D.课程实施的实践观
6.霍尔和劳克斯认为,在课程实施中,教师使用水平的最低限度要达致(A),才算已经实施了新课程。A.常规化 B.精致化 C.机械地使用 D.整合
7.(B)的课程管理模式强调社会需求多样化,强调学校自身的独特性,强调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发展人的个性,实质上强调以人的发展为本。
A.中央集权型 B.地方分权型 C.混合型 D.蛋糕型
8.下面各国中比较典型的实行中央集权型课程管理模式的国家为(A)。A.法国 B.美国 C.日本 D.瑞典
9.下列哪一项不是当前课程管理的趋势与特征:(D)A.民主化 B.多元化 C.规范化 D.差异化
三、简答题
1.课程内容的选择有哪几种不同的取向?每一种取向各有什么特点? 答:课程与教学内容三种取向的特点: .课程内容即教材。将课程内容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这些知识采取事实、原理、体系等形式表现。.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泰勒认为,学习经验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些什么内容或要求做些什么。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职责是要构建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这种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课程不再是文本,也 远非某 一过程,而是一项行动,一次教学实践。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特别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
2.课程内容的选择必须遵循哪几个原则? 答:必须以课程目标为主要依据;必须适应学生的需求与兴趣;注重内容的基础性;应该贴近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
3.隐性课程有哪些特点? 答:隐性课程也称潜在课程,是指非正式的、非官方的课程,是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是计划表上看不到的课程。
(1)隐性课程的特点: 1)涉及范围的广域性 ;2)实施过程的潜在性 ;3)影响的持久性 ;4)结果的难量化性。
(2)隐性课程的类别: 1)物质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中的建筑物、设备、景观和空间的布置等。2)制度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学校的组织制度、知识的物、管理评价、利益分配制度等。3)文化心理方面的隐性课程,主要指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校风、班风、教师的行为作风等。
4.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必须遵循哪些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主要指以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为基础,以与学生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类现实性、综合性、实践性问题为内容,以研究性学习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导学习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及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为主要目的的一类新型课程。它体现了对活动课程的继承和超越,是与学科课程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的。它具有整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合作性的特点。
5.怎样更好的完善课程的选修制度? 为了有效地推进选修制度,需要解决下列一些认识或实际的问题:第一,变革教育的意识,即转变教育思想,更新课程观念,真正地把发展选修课程置于课程领域之一的高度。这是课程改革的大前提。第二,保障教育经费,逐步改善相应的教育条件,充实教学设备。第三,确立选修学科的评价尺度,变维评价“为多维评价”,把学生的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列入评价体系之中。第四,选修制度的学科构成及其运作比之必修课程更为复杂,更需要全体教师的通力合作和全社会的支援体制。6.对比说明课程实施的互动调适观和参与制定观??。
课程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研究一个预期的课程是如何在实际中运用的。目前对课程实施的研究形成了三种取向:忠实观——所期望的课程改革结果应当是忠实于原计划的;互动调适观——将课程实施看作一个连续的动态过程;课程的参与制定观——课程并不是在实施前就固定下来的,课程实施过程也是制定课程的一部分,课程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育实践的结果。7.要达到成功的课程实施,必须解决好哪些问题? 为使课程实施更加有效、不断走向成功,必须综合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认真分析课程实施的影响因素,认识实施在课程改革中的重要作用,了解课程实施的复杂性,充分发挥教师在课程实施中的作用,为课程实施安排足够时间,对课程实施效果进行适时和恰当的评价。
8.谈谈你对教师、学校领导与管理者、课程专家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的理解。
开展参与者因素:教师是关系因素。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态度、课程开发技术、精诚合作精神、行动研究素养等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质量。
学校管理与领导者以特定的学校管理方式形成管理特色,从而影响整体的校本课程开发。学生是校本课程的直接服务对象。家长的支持是校本课程成功的重要支持力量。课程专家是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支持者和帮助者。9.校本课程开发的特征有哪些? 校本课程开发不同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其开发、编制、实施、评价各方面都表现出相应的特征。1 .体现教育的服务性 2 .促进教育民主化的进程 3 .表现反思性的行动研究过程 4 .促进课程资源与权力的重新分配 5 .是对国家课程的补充 6 .要求教师转变角色
四、论述题
1.课程内容的呈现方式有哪几种?试分析每一种呈现方式的特点。课程与教学内容三种取向的特点: .课程内容即教材。将课程内容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这些知识采取事实、原理、体系等形式表现。课程体系是以科学逻辑组织的;课程是社会选择和社会意志的体现;课程是既定的、先验的、静态的;课程是外在于学习者的,并且基本上是凌驾于学习之上的——学习者服从课程,在课程面前是接受者的角色。.课程内容即学习经验。泰勒认为,学习经验指学生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呈现了些什么内容或要求做些什么。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决定学习的质和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职责是要构建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课程往往是从深层得角度出发和设计的;课程是与学习者个人经验相联系、相结合的;强调学习者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课程内容即学习活动。这种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课程不再是文本,也 远非某 一过程,而是一项行动,一次教学实践。以活动为取向的课程,特别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创造者。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及作为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强调活动的完整性,突出课程的综合性和整体性,反对过于详细的分科;强调活动是人心理发生发展的基础,重视学习活动的水平、结构、方式,特别是学习者与课程务因素的关系。
2.试述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1)课程本身的因素)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
地方、学校与教师对改革的需要程度,直接影响人们实施课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校和教师对课程方案的态度如何,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开展。2)实施者对改革的清晰程度
课程实施的主体是学校和教师。只有学校和教师对改革的目的、方法以及其它方面有关问题有明了清晰认识,才能保证课程实施顺利进行。要加强培训,使中小学教师了解新课本的特征,而不是按原有课本的理解来认识新课本。3)改革本身的复杂性
课程改革的内容复杂的程度,对课程实施影响较大。复杂性表现在要改革的东西太多或是改革的内容跳跃性大。改革的内容越多越广,成功的机会就越大,但也可能因所要做的东西多而导致更多的失败。4)改革方案的质量和实用性
课程方案本身的内容设计以及课程方案的价值取向影响着课程实施。具体包括课程内容的选择、编排和价值取向。
课程方案的内宾选择影响课程实施。内容应是可懂的,清楚而非模糊。
课程方案的内容编排影响课程实施。是以学生心理发展顺序为主线编排,还是以学科内容的逻辑顺序为线索进行编排;课程内容是问题 型知识 多,还是陈述 型知识 多;是以能力为主,还是以知识掌握为主。这些问题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课程的实施。
课程方案本身的价值取向影响课程实施。课程方案着眼于课程理论的完善,填补某一理论空白,还是为了学生的实际发展,或是为了教师的技能适应和能力发展,都能影响教师和学生对课程的实施。(2)学校内部的因素
学校是课程实施的机构,是把理想课程变为现实课程的主要场所,是真正发生课程教育的地方。实施课程方案的第一步便是学校决定采用某一方案。1)校长
校长在某种程度上是学校的代表。在课程实施上,校长的积极参与无疑对改革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包括实施课程中教师的组织,争取多方帮助等。另外,校长对一个新方案的理解与支持也很重要。作为学校领导人,校长应该意识到,实施新课程方案能够在某种程度上锻炼教师,提高教师的素质,也是学校发展的一个好机会。2)教师
教师在课程实施中起关键性作用。特别是在课程教学层面上,教师成为课程实施的核心。在课程实施中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文明的代表,凝聚着教育理念,体现着人文的关怀。可以说,任何课程理论与方案,只有被教师内化后,才能被合理、有效地运用在教学实践之中,体现其理论价值。
教师对课程方案的理解影响着课程的实施。一般说来,教师在理解实施的过程中很少是原原本本地按照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去做,教师在自己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或多或少地有自己一套具体的想法和做法。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不同,对课程实施的方式就有差异。只有教师对与课程改革有关的理念、材料有比较深入的理解,才有可能比较有效地实施课程改革方案。
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影响着课程的实施。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与能力,教师之间的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别,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与学校环境的文化之间也不同,这些都会影响教师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以及课程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和确定。
教师对课程方案的决策也直接影响课程的实施。课程决策是指课程的执行者对有关课程问题所做出的判断和决定。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要面对许多与课程有关的问题。要熟悉各种教学资料,如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参考书、学生以及具体的教学环境等;在进行教学设计的课堂教学中,一些因素又经常会发生变化,如教学环境、学生情况等。教师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随时做出相应的专业判断。不同的判断会导致不同的实施效果。(3)学校外部的因素 1)家长
现代的家长比以往更关注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内容和发展程度,家长成了影响课程方案实施的一个因素,家长的支持会促进课程的实施。2)地方教育行政部门
教育行政部门与学校教育改革直接相关。如果制订和调整有关的政策,理解、鼓励和支持学校进行课程改革,在人力、物力上给予帮助,就为成功实施课程打下了有力的基础。因此,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也要参与课程方案的具体实施工作,组织课程实施的师资队伍,提供课程实施材料,调查和监督学生的学业成绩等。3)社会团体。学校改革得到社会团体的支持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学校外部环境的改变会对改革起冲击的作用,得到必要设备和材料而难以进行实质性的改革。
以上这些因素在不同水平上不同程度地影响课程的实施。在考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时,要从具体课程实施的特征,以及这个课程在具体环境下的实施历史等因素来综合考虑,以确定哪些因素可能对课程实施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3.试运用课程管理有关理论分析我国课程管理现状。
课程管理是指包括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在内的整体上对课程的编制、实施、评价等工作的组织与控制。课程管理的意义与作用体现为三方面: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实现课程系统的优化运行;促进课程改革深入。我国目前确立了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取得了如课程权力下放、课程管理民主化增强等效果,但同时也存在如各级管理权限不明确、管理手段老化等问题。
课程管理的模式分为三种:中央集权型,地方分权型,混合型。前两种模式各有优缺点,第三种模式是力图融合二者之长,寻求最佳平衡点。当前世界各国课程管理体现出相同的趋势:民主化、规范化、弹性化、整合化及课程管理越来越受重视。
新课程中的课程管理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国家层面主要是宏观调控,制定各项课程政策与法律,制定各学科课程标准;地方层面主要是保证国家课程的实施,开发地方课程;学校层面主要是保证国家课程与地方课程的实施,进行校本课程开发。
4.试论软性环境因素在校本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软性环境包括教育行政管理体制、政策、学校领导及文化方面。开发校本课程首先要求具有实行民主、开放的国家政策的背景,只有通过政策使校本课程开发在社会大环境下合法化、合理化,才能放开手脚有所作为。在政策背景的大环境下,学校领导和学校文化的小环境对校本课程开发又起着具体的重要促进和制约作用,其中学校文化对校本课程开发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效果。学校文化的范围很广,包括学校的管理特色、教风、学风、师生关系特点、学校变革的历史传统、学校员工的协作意识与奉献精神、学校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习惯性的传统特色、学校的物质建筑体现的文化与价值观念等。这些方面都会对校课程开发产生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影响,但其中学校的管理特色、学校员工的协作意识与奉献精神、学校的变革传统会对校本课程开发起较大的促进或制约作用。此外,学校领导者个人也发挥着重要作用。5.列举实例说明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支持策略。
根据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因素分析,结合学校自身特点、校课程开发与实施的过程及成果,可以看出,学校的优良改革传统、雄厚的师资力力、领导的高度重视、专家的及时支持、资金的外部支持及教师 专业发展,是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取得一系列成果的有效因素与策略。政策支持是校本课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有效保证;增强校本课程开发意识,开展广泛的社会动员,以使全社会都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完善教师教育体系,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发挥教师的骨干作用;课程专家进行理论支持;加大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经济和物质基础。完善整体课程系统;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特色形成;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3(第9—11章)
一、填空题
1.教学过程是一个认识过程、发展过程、交往过程的统一。我国学者对教学过程本质问题作了一些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教学过程认识说、教学过程发展说、教学过程实践说”。
2.教学过程的两种动力包括“内部动力和外部动力”。3.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在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
4.系统性与循序渐进相统一的原则,是指教学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的认识发展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5.教学方法是为了达到—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括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的方法”。
6.“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基本程序为:激发学习动机——复习旧课——讲授新知识——巩固运用——检查评价。
7.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的指导贯穿于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8.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演示法 和 参观法”。9.“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或者说,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10.“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上课的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是我国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11.学校除了课堂教学之外,还要让学生通过自然或社会实践获得必要的直接经验,验证或运用理论知识,借以开阔眼界,扩大知识,激发学习热情,培养独立工作能力,陶冶品德。、这种在“自然和社会现实活动”中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便是现场教学。
12.“复式教学” 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
13.课堂管理是指教师为了保证课堂教学的秩序和效益,协调课堂中“人与事、时间与空间”等各种因素及其关系的过程。
14.课堂管理包括“课堂时间管理、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和恰当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的策略。15.一般情况下,课堂气氛可以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三种类型。
二、单项选择题
1.教学过程的功能包括探索知识、形成技能、(B)。A.培养智能、发展思维 B.培养智能、发展情感与态度 C.培养技能、发展思维 D.发展技能、培养感情
2.教学动力不是无规则动力,而是有方向的,教师引发的教学动力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的。这说明教学动力具有(A)特征。
A.方向性 B.动力性 C.动态性 D.转化性
3.引导—发现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为(A)——拟定计册——验证假设——总结提高。A.提出问题、建立假设 B.提出问题、寻找答案 C.给出概念、建立假设 D.给出概念、理解概念
4.(A)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A.非指导性教学 B.自学 C.个别教学 D.程序教学 5.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包括讨论法和(C)。A.实验法 B.实践法 C.研究法 D.练习法
6.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包括(A)和环境因素。A.教师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 B.教师的因素、教材的因素 C.教材的因素、学生身心的因素 D.教材的因素、同伴压力
7.分组教学制中对学生的分组主要有(A)、外部分组、内部分组等形式。
A.能力分组、作业分组 B.年级分组、能力分组 C.作业分组、年级分组 D.能力分组、差异分组
三、简答题
1、简述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与意义。P205 答:教学过程认识说的基本观点: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认识世界的过程,是接受前人积累的知识经验的过程。教学过程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一个通过传授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从不知到知,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认识、探索世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和技能、技巧,使学生由不知到知、由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而发展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
2、简述间接知识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P221 答;间接知识和直接经验相结合,这是一条重要的教学规律。它的主要观点是:学生获得知识有两种来源: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一般说来,学生以学习书本知识等间接经验为主。但学生要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深刻理解和运用的知识必须要以一定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因此教学过程中必须把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结合起来。除了让学生利用好已有的经验外,教学中要用各种不同方法,引导学生获得一定的感性经验,增加一定的直接经验,引导学生把间接经验运用到实践中去,加深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要以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是学好间接知识的重要基础和必要条件。教学就是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把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的过程。要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3、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主要矛盾。P208-209 答: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有(1)双边性,即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教和学的双边活动过程。(2)认知性,即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的特殊的认识过程。(3)实践性,即教学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的学习实践活动。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有(1)学生与所学知识之间的矛盾。(2)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矛盾。(3)教师与教材之间的矛盾。
4、简述情境——陶冶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P236 答:情境——陶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一种情感和认知相结合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气氛中获得知识,同时得到情感陶冶的一种教学模式。它的教学目标:通过情感和认知多次交互作用,学生情感不断得到陶冶、升华,个性得到健康发展,同时又学到科学的知识。它的操作程序的步骤包括:创设情境——情境体验-——总结转化。
5、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P241 答: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的主要趋势:(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在教育学、心理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管理学、工艺学等学科上呈融合化趋势。(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当代教学模式研究既非单一的“教的模式”,也非单一的“学的模式”,而趋向两者的辩证统一。(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当代教学模式研究越来越重视能力的培养。(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当代教学模式研究强调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和谐发展。
6。简述道尔顿制的主要内容。P259 答:“道尔顿制”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兴起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潮的一种表现形式。“道尔顿制”是由美国道尔顿城的教育家柏克赫斯特提出并试行的。它是一种典型的自学辅导式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师每周进行有限的集体教学,然后指定学习内容,学生接受学习任务后,在各专业课堂自学,独立完成作业,接受教师考查,然后又接受新的学习任务。
7。简述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及优缺点。P261-264 答:班级授课制的特征有(1)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将学生编班。(2)把教学内容按照学科和学年分解为小的教学单元——课。(3)教学在规定的课时内进行。(4)教学场所较为固定。班级授课制的优点:(1)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和学生的社会化进程。(4)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获得系统的、连贯的知识,保证教学质量。(5)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班级授课制的缺点:(1)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2)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教学内容固定化、程序化,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需要,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4)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预先设计,不能及时吸纳一些新的必要的科学成果。(5)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个性的发展。
8。简述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的主要内容。p276 答:对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主要有(1)运用先行控制策略,事先预防问题行为。其中包括确立学生的行为标准;促成学生的成功经验,降低挫折水平;保持建设性的课堂环境。(2)运用行为控制策略,及时终止问题行为。其中包括采用社会强化,活动强化和榜样强化等方式;选择有效方法,及时终止问题行为。(3)运用行为矫正策略,有效转变问题行为。其中包括掌握课堂行为矫正的内容;遵守课堂问题行为矫正的原则;应用问题行为矫正的有效步骤。
四、论述题
1、试论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的规律的主要观点及现实意义p221 答,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结合是教学的一条规律。—般地说,知识是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智力是人反映客观世界的能力,是顺利完成反映的主观条件,智力发展得好,才能深入地掌握知识。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进程、广度和深度。二者在教学过程中是互为条件、相互促进的。
智力是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发展的,但并不是只要传授了知识,学生的智力就会自然地发展起来。实际上,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有的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有的非但不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甚至会阻碍学生的智力发展。就是说并不是任何知识的教学都能促进学生的智力得到较好发展。
当代教学越来越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关键在于正确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二者关系,只有把握好二者的联系,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才能把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这在当前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论选择与应用教学方法的原则。249--250 答: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原则主要是:(1)坚持启发式教学,反对注入式教学。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体,应用各种方式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独立性、主动性和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学习活动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和促进个性健康发展。启发式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的智力,是一种科学、民主的教学方法。注入式教学把学生置于被动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把学生看成是单纯接受知识的“容器”,片面注重知识传授。注入式教学方式既不利于学生真正领会掌握知识,又不利于其智慧的发展,是一种不科学不民主的教学方法。
(2)要与教学目的和任务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具体体现教学目的和任务。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任务,依据实际条件,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防止教法格式化。
(3)与教学内容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适合教学内容特征,如概念性内容可选用讲授法,自然现象的规律揭示可选用演示法等。
(4)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知识水平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性和特殊性,要依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要。
(5)与教师特点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和经验,具有自己的教学风格特征。(6)与教学环境及教学条件相适应。教师选择教学方法要充分考虑和利用有利的教学设备,努力自制教具,为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创设条件。
3、结合实践分析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P269-270 答:目前中小学班额人数过多,学生座位古板老套,教室设备落后。作为基础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深感当前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必须改革,学习课程与教学论后,了解到当前教学组织形式改革的重点主要是:(1)缩小班级规模。班级规模大小影响课堂教学管理。针对班级规模过大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在适当缩小班级规模,以加强人际情感交流。如美国教育部1998年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把每班人数控制为18人,法国改革班级授课形式的目标是每班学生不得超过25人。(2)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例如,特朗普制就是大班、小组、个别教学三种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的产物。近年来我国沿海省市的一些中小学进行了“分层递进教学”的研究与试验,是一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策略。(3)座位排列多样化,加强课堂教学的交往互动。如,不超过20——25个学生,可采用马蹄形、圆形;25名以上学生可采取双矩形、同心圆形和双马蹄形;小组活动或个别学习的座位安排,可采取模块型。根据特殊的需要座位还可设计为弧型、辩论型。(4)探索现代化、个别化教学。欧美等国试验并推行许多以个别化教学为标志的组织形式。其特点是:第一,在采用师生一对一的关系时选择了相应的学习内容和教材,如程序教材、自学参考资料等;第二,由学生在自己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自定学习进程,安排学习活动;第三,采用了新的教学技术手段,如教学机器、音箱设备等。
4、试论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P273-274 答;优化课堂气氛的具体方法有(1)多陈述性语言,少评价性语言。一般地说学生不喜欢对自己行为加以评价,特别是消极性评价。教师拟多用客观的陈述性语言,不包含评价,学生能较为客观地对待。(2)与学生平等相处。教师视自己与学生平等,会产生一种积极的交往氛围,促进合作和积极的反馈。(3)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价值的问题情境能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创设与学生现实生活和现有学习能力相适应的问题情境,可大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注意物理环境的布置。良好的课堂氛围的形成高不开整洁、舒适的课堂物理环境。教师应该组织同学有特色地布置本班教室,注意座位、光线等对课堂的影响。(5)加强师生互动。教师要对学生的反映做出反馈,尤其要关注学生提出的反对意见和“异想天开”的看法。让学生感到教师关注自己,以形成进—步探究的兴趣。
5,举课堂教举实例,分析其中所运用的教学原则或所体现的教学规律,说明教学实践中遵循教学规律或教学原则的重要意义。P223-225 答:案例:小学语文第三册《美丽的丹顶鹅》中第二自然段:“丹顶鹤有一身洁白的羽毛,而脖子的翅膀边儿却是黑的。它的头顶就像嵌着一颗红宝石,鲜红鲜红的,怪不得人们都叫它丹顶鹤。”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丹顶鹤的底稿,请你根据课文第二自然段介绍的内容,给它填上合适的颜色。完成后,各小组内互相介绍一下自己画的丹顶鹤,大家评一评,把你们这组认为最美的画推荐出来,贴到黑板上,让同学们—起与你欣赏。
在这一片段中,教师运用了“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的经验,通过直观手段,引导学生形成对所学的事物的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获得生动表象的基础上,对学习材料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论思维。在这里,为了让学生理解抽象的文意,采用画一画的形式,使学生对丹顶鹤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刺激了他们的感官。
6、分析某一课堂教学片断,找出其中所运用的教学方法。245—248 答:苏教版语文第二册《雨点》的教学片断:
师:雨点从天空落下来,落进了池塘里。你们看,池塘里的水很平静,一动不动。书上用了哪个词语? 生:睡觉。
师:小雨点落进了池塘里,它闭上了眼睛,舒舒服服地躺在池塘里睡觉。小雨点会想到什么呀? 生:„„
师:小雨点睡得多香多甜哪,我们千万别打扰它。谁能读好这个词? 生练读“睡觉”。
师:读好了词,你能读好第一句话吗? 生练读。
师小结学法:刚才我们通过看看图,读读词,已经读懂了第一句话,请小朋友用这样的方法自己来读第二句,看看能不能读懂。
这一片断的教学,主要运用了谈话法和读书指导法。谈话法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片断中,师生通过谈话法理解了课文的语言,感受了雨点在池塘里睡觉的轻柔。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教师通过读书指导法,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组织学生交流心得,让他们学会自己按照方法来读懂课文,感受语言。
课程与教学论作业4 第12~14章
一、填空题
1.师生为实现预期的教学目的、工具、媒体或设备。2.光学媒体、文字图象媒体、综合媒体 3.传播者、信息、媒体和受害者 4.课堂教学模式和个别化学习模式 5.副语言、体态、面部表情
6.叙述论语言、论证性语言、说明性语言、描述性语言 7.教学内容、学生特点
8.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决策功能、促进发展功能 9.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0.收集与选择作品和反省评价
二、单项选择题
1.C2.3.D4.B5.6.B7.C8.B9.C
三、简答题、1.教师掌握了教学手段,就能更好的发挥一个教育者、知识传递者、组织者和经验者的作用。教学手段有助于教师更全面、深入地揭示教材的内容,有助于教师简明诡要地叙述教材的内容,有助于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恰当地使用教学手段,能够优质高效地输送教学信息,使教师在课堂上摆脱大量的纯技术性工作,从而更多时间同学生一起从事创造性劳动。
2.直观形象的思维和记忆要比逻辑抽象的思维和记忆发达,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对他们可以较多地使用电影、录象和多媒体教学软件。
3.(1)教室内的计算机网络(2)校园网
(3)基于因特网的网络教学 4.(1)教学艺术的创造性
(2)教学艺术的形象性
(3)教学艺术的情感性
(4)教学艺术的审美性特征
5.(1)教学语言艺术影响教学效果
(2)教学语言艺术影响学生能力的发展
(3)教学语言艺术促进教师自身思维品质的发展
6.副语言一般由辅助言语和类语言构成。辅助言语是语言的非语词方面,它包括音质、音量、音调等。7.第一、背景评价
第二、输入评价 第三、过程评价
第四、成果评价
8.第一、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打颤。第二、与课程功能的转变相适应 第三、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评价发展的趋势。
第四、评价内容综合化,重视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的发展,尤其的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一适应人才发展多样化的要求;评价标准分层化,关注被评价者之间的差异性和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其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和发展的独特性。
第五、评价方式多样化,将量化评价方法与质性评价方法相结合,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丰富评价与考试的方法、如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情境测验、行为观察和开放性考试等,追求科学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
第六、评价主体多元化,从单向转为多向,增强评价主体见的的互动,强调被评价的需要者成为评价者的一员,建立学生、教师、家长、管理者、社区和专家等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制度,以多渠道的反诡信息促进被评价者的发展。
第七,关注发展过程,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而综结性的评价结果随着改进计划的确定又成为下一次评价的起点,进入被评价者发展的进程之中。
9.一.目标评价模式
二、外观评价模式 三CIPP模式
四.自然探究评价模式 四论述题
1.(1)依据教学目标(2)依据教学内容(3)根据学生变量
(4)依据教学媒体自身的特征 2.导课的方法:1.直接导课
2.故事导课 3.创设情境导课 4.悬恋导课
5.新旧知识联系导课 6.解释题目导课 7.演练导课 8.设疑导课
结合教学实际谈,在教学中自己是如何运用以上的某几个方法导课的
课程与教学论 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自学一指导教学模式是指教学活动以--------为主,教师的____贯穿予学生自学始终的教学模式。
2.在泰勒的设计模式中,课程目标的来源有三个方面:____、学校以外的现实生活和学科内容。
3.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非言语表达艺术是非常丰富的,它一般要通过____、手势、-----------、眼神、体态等来表达。
4.综合一---------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
它注重使学生获得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的____,体现对---------和能力的综合运用。
5.在设计板书时,应该以教材的内容为出发点,围绕-------一目的,结合---------的态度,考虑各种因素,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使板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为促进学
生的发展服务。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6.现代教学手段的网络化是指()。
A.教学媒体可以随时记录和存储信息,以供在需要时再现 B.教学媒体所固定的信息符号是可以随时随地再现出来 C.若干种教学媒体能够任意组合使用 D.国际互联网和卫星电视网络的快速发展
7.()就是非操纵的教学,教师不是直接地教学生,而仅仅是促进他们学习。A.非指导性教学 B.自学 C.个别教学 D.程序教学 8.根据课程与教学评价的主体,可以把评价分为()A.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 B.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 C.学生评价与教师评价 D.相对性评价与绝对性评价
9.下面不属于教学语言艺术特点的是:()A.科学性 B.教育性 C.启发性 D.正规性
10.在西方历史上重视教学手段研究的代表性人物,首推:()A.裴斯泰洛齐 B.福禄贝尔 C.夸美纽斯 D.布鲁纳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12.简述教学艺术的特征。
13.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哪些趋势? 14.简述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
15.试分析新中国课程管理演变及改革实验现状。16.请谈一谈自己对隐性课程方面的认识。
五、实例分析题(共30分)
7. 题目:下面是一则关于上海某中学的报道,试用学过的课程理论分析这所学校的课程。
上海某中学推出了“个性课程”体系,高中开设了选修课23门,活动课34门,初中活动课35门。除了必修课之外,将原来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分化为5个层次的“个性课程”,即“讲座型”、“发展型”、“课题型”、“竞赛型”和“补缺型”。每周按文、理科及综合科开设4至5个讲座,以社会热点和传播新信息为主,聘请专家学者担任主讲,学生可自由选择参加学习。对学有余力和有特长的学生,通过“组织发展兴趣小组”、“导师带研究生”、“强化训练”等各种方式,施以个性化教育。而对个别学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学业再辅导,帮助他们顺利完成高中的学习任务。
试卷代号:115 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半开卷)课程与教学论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学生自学 指导 2.学习者
3.副语言 面部表情
4.实践 日常生活 知识 5.教学 学生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6.D 7.A 8.B 9.D 10.C
三、筒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1.班级授课制的优点: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扩大教学规模,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优势,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促进学生个性健康的发展和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确保学生获得系统的连贯的知识,保证教学质量;有利于进行教学管理和教学检查。班级授课制的缺点:学生的独立性与自主性受到很大限制;学生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内容固定化、程序化,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需要,脱离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预先设计,不能及时吸纳一些新的必要的科学成果;不能很好地照顾学生个性的发展。12.教学艺术的特征,体现在:
①教学艺术的创造性。
②教学艺术的形象性。
③教学艺术的情感性。
④教学艺术的审美性。
13.当前教学模式的改革呈现下述趋势:(1)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趋向多样化(2)由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化
(3)注重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4)教学模式的目标趋向情意化 14.教学过程的主要特点体现为:(1)双边性(2)认知性(3)实践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课程管理经历了一个中央统一集中管理到中央地方二级管理,再到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过程。(3分)从1949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统一管理的模式(1分)。80年代中后期,中央、地方二级课程管理体制的萌芽(1分)。90年代中后期至今,逐渐提出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系(1分)。该体系的特点是;力图在国家统一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多样化、灵活化和弹性化,通过统一性保证国家的教育基本质量水平,而通过灵活性和弹性化满足地方和学校的实际需要。(6分)
目前,我国的三级课程管理体系开始实验,取得一些初步成果,如新课程实验区可根据本地区特点制订地区课程开发指南,学校可根据本校特点选择、调整教材,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等。但实践中还存在许多具体问题。(3分)16.[题2评分参考] 在课程类型的讨论中,将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包括物质环境、社会环境和文化体系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或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视为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无形课程、潜在课程等。(10分)
它涉及的范围广泛,实施过程具有潜在性,而影响持久,且结果不易量化。在学校中普遍存在的隐性课程体现在三个方面:物质方面,制度方面和文化心理方面。(5分)
五、实例分析题(30分)17.[评分参考] 在传统课程体系中,全国实行统一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使用一套统编教材,课程结构和教学要求也比较单一。学科课程为主,缺少活动课、综合课。(3分)
新课程改革中非常强调课程结构的调整,强调课程结构的(1)综合性原则(3分)(2)均衡性原则(3分)(3)选择性原则(3分)
事实上校本课程开发作为一种新的课程开发策略,一种新的课程变革模式,一种新的课程管理模式,作为对国家课程的补充,作为学校特色的体现,具有重要意义与作用。(3分)(1)完善课程体系(2分)
(2)促进学生个性的形成(2分)(3)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分)(4)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2分)
(5)充分利用地方和学校的课程资源(2分)
上海市这所中学的改革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校课程体系范例。这所中学在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基础上,重新构建了学校课程体系,把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结合起来,普通课与职业课结合起来,国家课程与学校的特色课程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课程资源,满足不同资质、特长、发展方向的学生的需要。(5分)
第二篇:新课程语文教学论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读书笔记
一、精彩摘录
1、。《义教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2、今天的人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言语活动就像空气与阳光一样不可或缺:蜂拥而至的报刊、书籍,扑面而来的广告,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言语的需求还在与日俱增,人类仿佛落入了语言文字的罗网之中。
3、颁布施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义教课标》)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在题为《学会生存——教育界的今天和明天》的报告中,提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教育理念,这四个方面都离不开言语活动。其中,“学会学习”被摆在了教育的首位。在怎么“学习”这个问题上,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学习通过写作”的口号,认为在各科的学习中,应运用写作的方式来获取知识,推动、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写作是提高学习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
5、人的发展,人生的美丽,需要人文熏陶和人文积淀,学习语文将为学生开拓了解历史、人生、社会、世界、文化、艺术、科学等的广阔视野。通过广泛的阅读,我们在增长知识和学养的同时,也将感受文化和文明的八面来风,汲取人类丰厚的精神财富,成为有内涵、有操守的精神健康的人。言语活动,将促使人与他人、社会、历史之间的对话和融通,这是人类成长所不可或缺的精神建构过程。
6、。《礼记·大学》开宗明义地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老、庄的“无为无不为”“无为而治”“法自然”等思想,表现了对客观规律的尊重:“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为无为,则无不治”,“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至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7、课改,首先是改教师,教师专业化问题因而浮上了水面。教师专业化,意味着教师不能仅凭教参和经验执教,不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教书匠,而是要不断地学习、研究、反思,成为一名学习型、创造型、学者型的教师。教育部课改专家组组长钟启泉说:“教师即课程,教师即学校文化。”
8、位语文教师,具备深厚的人文素养和博大的人文情怀,是语文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有了深厚的人文素养——丰厚、广博之文化修养,仁爱、宽厚之道德修养,才能有充沛、丰盈的人文情怀。语文教师的人文情怀主要表现为对学生言语人格和个性的尊重、理解、养护。有了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语文教学就有了浓郁的文化氛围,语文教师就有了人格魅力。语文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是从事语文教学的思想和情意基础,也是其他各种素养得以健康培育的心理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各种素养只有在它的浸润下才能发挥出良好的教育效能。因此,语文教师自身的人文精神基奠至关重要。
9、。语文教师应有这样的认识,学生不喜欢语文,语文能力低下,不是学生的智力低下,而是教师的过错。出现这种状况的责任不在学生,而在于教育环境和教师自身。
10、在语文教师的能力结构中,会写是基础,是前提。会写,势必会读;不会写,也就不会读。这一点已得到语文界较为普遍的认同。老一辈教育家叶圣陶就非常强调教师自身写作经验的作用,他说:“经常写些东西,语文教师更有必要。„„自己动手写,最能体会到写文章的甘苦。自己的真切的体会跟语文教学结合起来,讲解就会更透彻,指导就会更恰当。”他认为“凡是有关作文的事,老师实践越多,经验越丰富,给学生的帮助就越大
11、多数教师靠的就是一本教参和有限的教学经验进行教学,自给自足,闭目塞听,不但对新的专业理论和教育理论所知甚少,而且有的甚至发展到排斥理论、排斥教改的地步。绝大部分的语文教师凭借的所谓“理论”,超不出“三老(叶圣陶、张志公、吕叔湘)语文观”的范围,大量的还是辗转抄来的只言片语。这也是造成现阶段语文教育水平不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素养教育,对教师素养也提出了从实践型向理论型、从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的任务,是到了提倡教师学者化的时候了。
12、文教师,应成为一名批判型、反思型的语文教育学者,要善于对自身的教学经验和普遍的教学现象进行批判性反思。担负着传递言语生命意识使命的语文教师,进行语文教育科研活动,便意味着自身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不应是教育的传声筒,而应是时代教育精神的建设者。每一名语文教师都应该是一个有教育理想和理念的人,对言语和言语生命有着深刻体认的人。不久的将来,教师在教育科研能力方面,有没有自身对教育的思考,有没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势必将成为评价教师的一个重要指标。
13、一位教师要想拥有自己的教育理想和信仰,在教学中,有喷涌而出的言语灵感、言语智慧,真正享有话语权,就得守得住“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寂寞。寂寞,是言语生命丰满壮硕的沃土,也是培育语文教育家的沃土。一位语文教师,超脱于喧嚣尘杂、物欲利诱,“致虚极,守静笃”,在言语创造和言语生命的培育中,构建自己的也是人类的精神家园,还有什么能比这更幸福呢?
14、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是在一种广阔得多的视野里来立论的。《义教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15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意志领域,触动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
16;“只有写,你才能真正会写。——巴金”。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写作前要多想,不要动笔就写。”
17茅盾先生曾说:“一个作家阅读古今中外的名着而能深刻领会其构思、剪裁、塑造形象的好处,并且每读一遍会有新的心得,这就意味着他的欣赏力在一步步提高;而欣赏力的步步提高反过来会提高表现能力。”(《漫谈文艺创作》)。实践告诉我们,大量阅读古今中外文学名着,阅读其他相关书籍。既可以继续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扩宽知识面,又可以引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提高鉴赏能力,还可以逐步丰富他们的语言、词汇、写作素材,领会和掌握一些基本的写作规律。“
18仿写是指仿其文(仿范文部分精言、警句),仿其格(仿范文布局、格式、结构、写作思路),仿其法(仿范文观察方法、思路方法)。
19叶圣陶曾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f{=i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学生写
第三篇:论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论新课程与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徐京飞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年第04期
一、实施新课程改革,必须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1.课堂教学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渠道是课堂。构建以学生积极参与、思考、提问、讨论等新型的课堂模式,来主动掌握知识和技能,并不是接受知识的机器。新课程改革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分类推进,保证每个学生都能享有公正、公平的受教育机会,使他们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贯彻新课改的主体性、合作性、开放性等原则,培养学生成独立的人格、精神风貌,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成长。
2.运用现代先进的教育思想。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老师们大量地灌输知识,却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高分低能。所以,要改变原来陈旧滞后的课堂教学模式,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为指导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模式。素质教育特别强调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更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
3.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在构建主体合作开放型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表现在引导、指导、教导等方面。引导就是在不改变课程标准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是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惑、障碍,进行有效地指导。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使整个教学课堂成为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形式,让课堂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思维更加敏捷,这样就有利于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主体合作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笔者认为,“主体合作开放型”教学模式就是一种比较好的适应新课改的模式。
主体性体现学习者在学习中所处地位以及所发挥的作用。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建构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学为主导,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合作性体现在各个方面,师生间、小组成员间等,通过合作增强学生间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在合作中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发现学习中的兴趣。在培养合作意识的情况下,也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多想多观察,启发学生发散性思维。开放是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不拘一格,兼容并包,形成一种民主、平等、活泼的课堂气氛。这种教学模式就是想要达到,既让学生充分参与、发挥其主体作用,又要以开放形式吸纳其他资源,形成一种自主开放的效果。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在实际教学中,一方面我们以“因材施教”为原则,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教师要“启”的得法,要“导”的及时,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要重视教与学的相互转换,体现出教与学的结合,营造互动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评价上,要以积极评价为主,要把愉快教育、成功教育贯穿于教育过程的始终,同时把目标评价贯彻于教育过程的始终,以有利于学生的转化。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师们的共同追求,也是体现课改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教师要依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教学环境,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当然,“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要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即定好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课堂的生成点。
诚然,新课改是一个具有开放性、动态性和发展性的创新型体系,它传输了新的教育观念和实践活动,以其丰厚的内涵、与时俱进的发展,吸取多方精华,采纳多种教学模式,择优补差。主体合作开放型课堂教学模式作为其中一种,更要不断创新完善,因材而宜,因人施教,才能走进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应注意的不良倾向
第四篇: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学习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学习
2012-09-05 14:07:29 来源: 热线电话: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学习
在新课程改革理论下,语文教师的招录对语文教法的考查也日益显著,在江苏省各地教
师招聘考试中,常州地区已经连续几年对语文教学论进行了考查,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第一节 课标精神
语文课程标准总结了现代语文教育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广泛吸收了外**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明确提出了自己的课程理念。在《义教课标》中,具体表述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高中课标》中,具体表述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这两种表述,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这就是:立足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改革语文学习方式;建构现代语文课程体系。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素养”是《义教课标》的一个核心概念。它的重要意义,要从语文教育核心概念的发展历史来认识。
在语文教育历史上,曾出现过“思想教育”“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核心概念,用以指导语文教育实践。“思想教育”主要是从教育的政治性、立场性着眼的。当时认为,语文是“文”“道”的统一,思想教育是语文课的重要任务。应该说,这一概念揭示了语文课的思想教育的功能,但不是对语文教育本质属性的全面揭示。“语文知识”着眼于语文本身,它的提出使语文教育从语文之外走到了语文自身。但是,一方面,语文教育并不仅仅局限在语文知识的传授上,语文教育还包括更广阔的内容;另一方面,这里所指的语文知识本身也存在局限性,主要是指字、词、句、篇、语、修、逻、文。所以,它对语文教育的意义也是有限的。“语文能力”是最接近“语文素养”的一个概念,但是,二者在内涵上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一般来说,在日常语言中,能力是指“能胜任某项任务的主观条件”,在心理学中,则指“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那些心理特征”。由此我们可以知道,所谓“语文能力”即指完成听、说、读、写活动所必需的心理特征。对于语文教学的目标来说,这一概念有两个缺陷:第一个缺陷是它重在功用性,而语文教育的目标有许多是修养性的;第二个缺陷是它并不能概括完成听、说、读、写活动所涉及到的所有心理特征。“能力是保证活动取得成功的基本条件,但不是唯一的条件。活动能否顺利地进行,能否取得成功,往往还与人的整个个性特点、知识技能、工作态度、物质条件、健康状况以及人际关系等因素有关。”而恰好是“人的整个个性特点”等因素,在人们通常理解的“语文能力”的范畴之外。
与前面提到的这三个概念相比,“语文素养”这个概念是在一种广阔得多的视野里来立论的。《义教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显然,课程标准中提到的这些内涵是“思想教育”“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这三个概念所不能概括的。更主要的是,这三个概念主要是从“条件”这个意义上来立论的,而“语文素养”则主要是从“高度”这个意义上来立论的,它指出了语文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而不仅仅是从事听、说、读、写活动所需要的条件。如果说,“思想教育”“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等,主要在学科的、心理的视界概括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功能,主要是从人的语文行为这个层次来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那么,“语文素养”则主要是在语文与人的发展的关系的视界,来概括语文教育的本质属性和功能,主要是从人的整个生命活动这个层次来揭示语文教育的本质。前者可表述为:要进行听、说、读、写等语文活动,必须接受思想教育,掌握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后者可表述为:要作为一个人在这个社会中生存,必须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其理论视界的不同,是十分明显的。
由以上阐释可以看出,所谓语文素养,就是指人的语文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境界和修养。它是一个复合概念,又是一个表示发展程度的概念。它概括了人的语文活动的各种要素,又揭示了人的语文活动所达到的一定境界。
当然,“语文素养”是一个层级结构,它所涉及到的各种要素并不是处在同一个层级上。要正确理解“语文素养”这个概念,一方面要正确概括它的要素构成,另一方面还要正确把握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根据相关专家研究,语文素养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层级。
第一层 级语文活动技能层级。包括语文动作技能与语文认知技能两个方面。语文动作技能是指表现于外的语文活动的操作技术,如写字、发音等。语文认知技能是指表现于内的语文活动的操作技术,如对文字、语词和句子的感知,对词义的记忆和组合等。这个层级是语文素养的操作层级。
第二层 级语文认知心理层级。包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两个方面。语文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语文能力包括语感与语文思维。这个层级是语文素养的主体层级。
第三层 级语文个性心理层级。包括语文意识、语文需要、语文意志。所谓语文意识,是指对语文的自觉关注和有意注意。所谓语文需要,是指人的活动和发展对语文的依赖性。所谓语文意志,是指在语文意识和语文需要的作用下对语文活动的向往和主观努力。这个层级是语文素养的动力层级。
第四层 级语文文化层级。包括语文审美趣味、文化知识视野、生活经验、思想道德水平等。这个层级对语文素养起基本保障的作用。
二、遵循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
《义教课标》关于“语文教育的特点”的论述,实际上就是关于语文教育客观规律的论述,具体包括三点。
(一)语文课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并不是从语文以外的什么地方强加给语文教育的。人们对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可以理解得不深刻、不正确,可以作这样的理解或作那样的理解,但语文教育本身的人文内涵却不会因为人们的理解不同而产生不同或不存在。在这个问题上,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一个误区,以为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是在语文以外对语文内涵的提升或增色,是把语文以外的某种东西从外界赋予给语文教育,有人文内涵的语文是“好的语文”,没有人文内涵的语文就是“不好的语文”。其实,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是由语文本身的规律性决定的,不存在着好不好、有没有的问题,只存在是否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强调人文教育的人和轻视人文教育的人都犯了同样的错误。有人认为,语文分为内容和形式,强调人文教育的人强调的是语文内容教育,轻视人文教育的人强调的是语文形式教育。事实上,语文内容固然是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之所在,语文形式也同样是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之所在。语文的形式,包括语音、语汇、语法、言语表达、言语风格、文章章法等,本身就是人的符号创造物,本身就是人的精神力量的体现,就是一种文化。把握住语文的这些形式性因素,就是把握住人的精神力量,就是把握住一种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确存在有的人能够深刻地揭示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有的人有意无意漠视了语文教育的人文内涵,把语文课上成一种工具操练课的状况。前者能够从人文这个角度来认识语文教育;后者缺乏人文视角,曲解了语文教育本身。
(二)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如何理解语文课的实践性,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有人把它简单地理解成语文课有很多的活动,比如说话、写作、讨论、练习等,这当然没错,但语文课的实践性不仅仅指语文活动,它是在一个较大的范畴内来理解活动这个概念的。这个问题涉及到语文活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和地位问题。人的生命活动,包括人的社会生活、个人生活,包括人的外部生活、内部(心理)生活,包括人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这些都与语文活动联系在一起。没有语文活动,人的生活就会失去大部分可能性,人生就残缺不全。人不是用语文来生活,人就生活在语文中,或者说,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活。人是符号动物,语文活动是人固有的生命属性,语文活动使人成为人。因此,语文的实践性这个概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语文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一是语文是一个生活、生命、人生的发展过程。强调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就是强调语文教育的动态过程,强调语文教育与生活、生命、人生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强调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与强调语文教育生活化、生命化、人生化是同一个意思。
“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这一命题衍生出两个子命题。第一个子命题是:语文课不以掌握知识为价值目标。语文课的价值目标是语文素养,当然包括语文知识,但不能停留在语文知识这一层面,语文课的价值目标还有更广泛的内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语文课不以掌握知识为价值目标,并不是说语文课不学知识。知识是语文课不可或缺的内容,我们强调语文课不以掌握知识为终极价值目标,只是限制它的目的性意义,并不是把它排除在语文教育之外。第二个子命题是:语文课是学生的实践课。语文课特别强调学生的实践,所谓学生的主体性这个概念是针对实践主体而言的。换句话说,如果说语文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那么,是学生在生活,而不是其他人在生活,学生只是在一边看着。
(三)语文教育的心理过程主要是一个感悟、体验的过程
《义教课标》在语文心理和语文教育心理方面有所突破,它将语文和语文学习的心理过程和其他课程的心理过程的差异,提到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加以强调。
所谓感悟,是指文本对主体的一种言语唤醒、激活、生成与转换,也就是由对文本的“感”而生出的记忆、联想、想象与思维。它有三个特点。一是整体性的领悟。这个整体,一方面指文本的整体结构,另一方面是指将言语的各个层次和要素都放到语境中完整地感受。二是意象化的领悟。这个意象,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它是情感化的,渗透着情感的领悟;一是指它是直觉性的,没有经过严格的逻辑的推理。三是个性化的领悟。感悟之感的对象是文本,但感悟是对文本的超越,是由文本引发的记忆、联想、想象和思维。这种记忆、联想、想象和思维与言语主体的生活经历、知识结构、文化修养和人生态度等联系在一起,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
所谓体验,是将语文教育还原到一个具体的语文生活情境中,学生作为一个真实的语文活动者在这个真实的语文生活情境中参与语文教育,亲历语文教育过程。它也有三个特点。一是亲历性。没有亲历就没有体验,体验是相对体验者而言的,体验是体验者的体验,别人是无法替代的。二是感性活动性。体验是一个感性活动的产物,即便是一个思维活动,强调的还是这种思维的感性成果,即学生对思维的体验。三是情境性。体验者被置身于一个具体情境中,体验者体验到的不仅仅是文本,还包括文本所涉及到的生活。具体地说,体验者所体验到的,是文本与生活、生命、人生等的联系。
三、改革语文学习方式
语文学习方式是语文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语文学习方式的改革,具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自主学习与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相结合
学校教育最大的特点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作用是学校教育存在的基本前提,在任何时候否定学校教育的作用都是错误的,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个方面是,学习始终是学生的学习,教师永远也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教师的活动肯定要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但这种影响对学生来说始终是外在的,对学生的学习成果来说是条件性的,而不是主体性的。学生的学习成果,必须是学生自己学习活动的结果。上述两方面问题就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最主要的矛盾所在。一方面必须有教师的指导,另一方面主宰学生的学习质量的还是学生自己。对于语文教学来说,这一对矛盾显得尤为突出。语文自身的客观性不如数学、物理、化学等其他课程那样明显,它的学习内容、评价标准、活动过程等更多的是一种主观的把握,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及时评价。另一方面,语文课是一门实践性、个性化的课程,学生有着更多的自主性。因此,对于语文课来说,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习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学生的自主学习,具体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学生学什么的自主。过去学什么都是被教材和老师预先规定好了的,学生没有选择的权利,也没有参与意见的机会。当然,学生在学什么的问题上,他的自主范围实际上是有限的,因为在学习之前,学生并不完全知道有什么内容可供选择。自主是以选择权为条件的,而选择是以对选择项的整体把握为前提的。学生之所以是学生,恰恰是因为其在整体把握上的不充分。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发挥指导作用了。老师可以为学生的选择提供多个选择项,指导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二是怎么学的自主。这是学生自主权最大的一个方面。一般来说,学什么的问题,更多地要考虑到学习内容本身的结构和层次,老师的指导会多一些;但对于怎么学来说,却更多地是考虑学生自己的心智特点和学习习惯。教师应该确立这样一种观念,原则上来讲,只要能达成教学目标,学生的任何学习方式都是正当的,应该把这个权利完全交给学生。这一方面充分考虑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更主要的是,可以最大程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当然,教师也仍然负有指导和纠偏的责任,但最后的决定权,是在学生手上。三是学习成果的自主。这是过去最被大家所忽视的。我们习惯于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要求学生的学习成果,这样做一方面否定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语文教育的目标集中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学生发展哪一方面的素养、发展的速度、发展的程度,是完全应该因人而异的。这一方面是语文教育客观规律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语文教育以人为本的伦理准则。教师的作用,是推动学生的发展,是根据每一名学生的个体差异,为他们制订相应的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相结合
独立学习在任何时候都是需要的,不管是作为一种学习情境还是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独立学习都有它特殊的功能和效果。独立学习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思考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独立学习的作用也是有限的。在心理指向上,它主要是向内的,而不是向外的;在学习内容上,它主要是概念的,而不是实践的;在学习成果上,它主要是一种理解,而不是体验。语文教学,必须提倡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过去,在独立学习方面有许多成功的经验,但在合作学习方面,则强调不够。
合作学习的重要意义,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学会合作本身就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只有在合作中才能学会合作。合作学习作为学生最主要的一种合作方式,是实现学会合作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这是由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性决定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发展,其主要的资源是来自于外界。合作本身就是一种信息交流,中小学生的学习,更多要依靠外界的信息刺激与反应来强化学习效果。第三个方面,合作学习是语文学习的客观规律。语文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言语交往实践活动,学会语文与学会交往合作是一致的、统一的。过去语文教学的“少、慢、差、费”,与忽视合作学习是有关系的。
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要义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多向交流。首先是学生与作者的交流,这是语文学习中最基本的一种交流方式,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交流方式,其他交流都是围绕这一种交流展开的。与这种交流密切相关的是学生与教材编者的交流,这种交流也许是隐性的,学生可能没有明确意识到自己的交流对象,但这种交流却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取向和学习成果。树立与教材编者交流的意识,学会与教材编者交流的技巧,是学生学会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在语文教学中面对面的交流,即学生与老师的交流,这是学生感受最深的一种交流方式。这种交流既是一种信息交流又是一种教学交流,这种双重交流价值本身就说明了这种交流的重要意义。面对面的交流给予学生的信息是最丰富多彩的,是最直接、最生动、最容易感受到的。恰当运用这种交流方式,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当然,在语文教学中还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方式现在还没有被给予充分认识,也缺乏深入的实践。实际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伙伴交流,是平等性、合作性、互动性最强的一种交流方式,学生在这种交流方式下心态最好,发挥也最好。这种交流方式,在语文学习中应该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
第二是平等参与。平等参与既是语文教学的一种伦理要求,也是一种教学要求。一方面,平等参与是学生的人格权利,是在教学中尊重学生、爱护学生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合作就是对话,对话的前提就是平等参与,可以说,没有平等参与就没有对话,也就没有语文学习。平等参与的关键,是教师的学生观。在语文教学中,平等地对待学生不仅仅是一个教学态度问题,而首先是一个如何认识学生的问题。承认学生的人格平等这只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要承认学生的生活世界的个性价值。作为个体存在,每一个学生的生活世界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从根本上来说,学生的生活世界的价值主要不是由他的知识程度决定的,而是由他的个性化程度决定的。从知识程度这个角度看,学生与教师也许是不一样的,但从个性人格的角度看,却是完全平等的。
第三是体验生活。合作学习的意义是双重的,一方面这是一种学习方式,另一方面这是一种生活方式。学习指向知识、能力与素养,合作所指向的直接是现实生活。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一方面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养,另一方面是体验一种与他人交往互动的生活方式,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
(三)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相结合
语文学习包含了很多接受性的成分,语文学习不可能回避接受性的学习。同样,语文学习也有很多探究性的成分,探究性学习在语文学习中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理想的语文学习,是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这种结合有如下具体要求。
1.以言语实践为主体
所谓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就是指在语文学习中,有的学习内容需要采用接受性学习,有的学习内容需要采用探究性学习,有的学习过程需要使用接受性学习,有的学习过程需要使用探究性学习,不可偏废。不管是接受性学习还是探究性学习,都是以言语实践为主体的,都是统一在言语实践活动之中的。需要说明的是,在关于语文探究性学习的研究中,存在一种将探究的对象泛化的倾向,即将一切探究包括对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探究,只要其中涉及到语文活动,就都归于语文课的探究性学习。我们认为,作为一种语文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所指向的对象是语文。探究语文规律,或用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文,才是语文课的探究性学习。如果基本目的是探究语文以外的东西,或用探究的方式学习语文以外的东西,即使其中涉及到语文活动,也不是我们所讲的语文课的探究性学习。这种针对语文的探究性学习,具体表现为言语实践活动。在言语实践活动中,体验、发现并掌握语文规律,提高语文素养,这就是语文探究性学习的实质。
2.拓展语文学习空间
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这个学习空间,既指物理的空间,也包括心理的空间。从物理空间这个方面来讲,一是要沟通课堂内外,二是要沟通教材内外。相比较而言,课堂内和教材内的学习内容,以接受性学习方式进行的多一些,课堂外和教材外的内容,则以探究性学习方式进行的多一些。课堂外和教材外的学习内容,直接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些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思维活动联系在一起,等待着学生去解决。如果说,物理空间的拓展主要是一种横向的拓展,那么,心理空间的拓展则主要是一种纵向的拓展。所谓心理空间,其实就是知识的迁移、思维的深化以及能力的提高。这些不但指向接受性学习,更指向探究性学习。
3.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必须以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多元评价标准为前提条件。这三个维度中的有些要素,是主要通过接受性学习获得的,有些则主要是通过探究性学习获得的。只有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实现语文教学这三个维度的目标。
四、建构现代语文课程体系
现代语文教育一直面临着一个很大的困惑,就是它没有一个学科基础,语文课并没有一个“语文学”在支撑着它。在这一点上,它与物理、数学、历史、地理等其他课程不一样。因此,语文教育一直缺乏一种明确的“课程意识”。长期以来,不管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语文教育更多考虑的是这样两个方面,一是语文教育的功能,一是语文教育的方法,而对于语文教育内容的考虑,则处于蒙昧状态。与语文教学大纲相比,语文课程标准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它预示着语文教育的研究范型和实践范型有了重大转变,可以称之为“课程的觉醒”。其核心,就是建构现代语文课程体系。
建构现代语文课程体系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需要教什么”。关于这个问题,语文课程标准的表述思路是这样的:语文课程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教什么,什么就是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这个表述是正确的,尽管它没有指出具体内容,但却明确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那么,这个“什么”是什么呢?当我们试图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又面临了另一个隐蔽得更深的问题,这就是“关于语文素养的养成,我们知道一些什么”。皮特·科德(S.P.Corder)曾说过,我们所教的仅仅是我们知道怎样描写的那一部分,我们明白了语文教学内容就是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那些东西,但这些东西指的是什么,这就是语文教学内容的问题,是课程建设的问题,也就是课程论要解决的问题。应该说,解决这个问题,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建构现代语文课程体系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什么东西是可教的”。究竟是一些什么东西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问题的答案并不能直接当做教学内容即课程建设的问题的答案,因为这其中还有另一个问题,就是“这些东西中什么东西是可教的”。比方说,学生的语文素养与他的生活经验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的生活经验是他的语文素养养成的条件之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学生的生活经验当然就是语文教学应该教的内容。但是,任何一个人的生活经验却又是不可教的,生活经验是生活赋予的、自我生成的。一方面,这些内容是语文素养形成的内在要素,另一方面它又常常是没有可教性的,是无法在课堂里教给学生的。这是语文课程建设面临的又一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的现实选择有两种:一是多元化的语文教材建设,一是教师的专业化建设。
语文课教什么,可以直接回答为:教课程内容——主要是教材上有的东西。教材上有些什么东西呢?语文教材与其他课程的教材最大的不同,是它不直接呈现教学内容,而只呈现承载教学内容的文章。教材上其他一些要素,比如说练习、导语等,也都是围绕文章来设计的。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就隐藏在这些文章中。作为教材,第一,要选择原生价值丰富的文章,这是经典性的要求。第二,要按照语文教学的要求将这些文章组织起来,在原生价值的基础上,形成它特有的教学价值,这是科学化的要求。语文教材建设,一要符合经典性的要求,二要符合科学化的要求。
教材是静止的,是潜在的教学内容,它的教学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每一个教师的具体生成。一般来讲,其他课程的教师,不会面临一个教学内容生成的问题,其他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老师走进教室之前就已经存在于教材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将这些预先存在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转化为教学过程,就可以了。但是语文教师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篇课文教什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是语文课程实际的开发者和再创者,没有语文教师的具体开发,语文教学内容就只能尚处于“潜在”状态。虽然,语文教师根据教材开发教学内容比教材编写者对教学内容的开发要简单得多,但他们做的同样是属于课程开发的工作,其艰难程度并没有根本的改变,这就对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出了特别高的要求。如果说,现在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最大困难就是语文课程内容的开发,那么,这个最大困难的关键,又在语文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高上。
第五篇:高中新课程数学论文课程与教学论 论文
高中新课程数学论文课程与教学论 论文
高师《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对策
摘要: 当前高师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存在诸多问题,从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的要求出发,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环节、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促进该课程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关键词:数学教学论 存在问题 教学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与新课程的实施对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同时也向为基础教育培养数学师资的高师院校数学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高师院校能否及时吸收新的教育理念、接受新的教育思想、掌握新的教学方法至关重要。《数学教学论》是高师数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体现师范性的一门重要的特色课程。它对培养合格的、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教学工作的未来的数学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该引起高度重视。但是,一个不容乐观的事实值得注意,近几年,一些新建地方高师院校数学专业课程设置中,《数学教学论》的教学现状与培养师范生从事基础教育数学教学能力、积极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等方面严重脱节,面临丧失其师范特色的境况。本文主要对当前高师数学教学论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作以分析,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以积极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师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现状
长期以来,高师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基本上处在一种封闭的、脱离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需要的状态,一是缺乏对当前和将来基础教育数学教学的实际需求的研究,在对基础教育数学教学不了解或了解甚少的情况下自成体系、脱离实际的进行教学;二是缺少对基础教育数学教学的教学思想、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评估等问题的理论研究,对师范生从事基础教育数学教学能力的培养方面缺乏有效的指导。
面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审视目前高师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学内容更新滞后。现行的数学教学论课程内容基本上是最基本的数学教育理论知识,数学教学理论体系大都沿袭了传统的教学理论框架,很少涉及基础教育改革研究成果。教学中以教师的工作方式方法为研究对象,是建立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以“怎样教”为核心,着重研究数学教学中的具体方法。教学中所提出的一系列规律、原则、方法很少涉及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这一问题。基础教育新课程要求和强调教学活动的本质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是一种探索行为,教学理论不仅要关心教师怎样教,更要关心教师的教学如何影响学生的学。在这一系列方面,现行的数学教学论内容涉及很少。
教学方法陈旧落后。受教材编排体系、考试制度、课时安排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数学教学论课程基本上还是“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学思想落后,教学方法僵化,多采用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对师范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不够,学生死记一些教学条文,规律原则,教学中“要怎样”、“如何怎样”对师范生来说是一纸空文,他们没有也不可能对此有切身体会。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往往仅限于理论上的阐述,缺乏相应的实践基础,因此,学生普遍感到数学教学论课程枯燥,丧失了学习的信心。由此可见,高师数学教学论的教学方法、教学方式难以适应学生从事未来数学教学需要。
教育教学实践环节落不到实处。数学教学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按照教学计划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要集中到中学进行4-6周的教育教学实习,以检验和实践所学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思想。但根据实习情况来看,实习时间偏短,有限的教育教学实践落实不了,实习生进校见习听课时间少,每个实习点集中学生过多,有的多达三十多位实习生,而多数实习学校为了保证正常的教学不受实习影响,一般安排在初
一、高一年级实习,这样,每个实习生实际讲课机会更少,达不到教育实习的目的。有的师范院校没有固定的教育实习基地,一般安排学生回生源地自己联系实习(即所谓的自由实习),这样一来,实习学生分散,没有教师跟随指导和约束,放任自流,实习形同虚设。有的师范院校为照顾考研学生,明确规定准备考研的学生可以不参加
教育实习等等。这些情况并不是个别现象,在新建地方师范院校普遍存在。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修课程,师范生对所学教育教学理论没能得到有效的实践和检验,这势必直接影响到他们将来从事的基础教育教学工作。
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知识结构有待改进和提高。多数数学教学法主讲教师没有中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教学经历。由于教学工作任务重,教师也很少有机会到中学了解和体验中学数学教育教学,大多数不熟悉当前基础教育课改的实际情况,教学基本上是教材上有什么,教师就讲什么,在数学教学法课堂上,往往缺乏师生间的互动用,生动的教学情境无法展开,用“照本宣科”、“闭门造车”来描述当前高师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现状一点也不过分。这反映出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和知识结构有待改进和提高,教师应该从单一的数学学科中走出来,拓宽知识结构,熟悉基础教育课改的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提高专业教学能力。
高师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改革对策
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新的教育理念,“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新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基础教育新的数学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它要求数学教师要理解并认同新的数学教育的思想,树立新的课程观念、具有更宽厚的知识基础和更高的文化素养、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具备创新能力和较强的教学研究能力。如何围绕基础教育数学新课程的要求,调整和加快教学改革,是高师数学教学法课程的教学面临的一个紧迫任务。
2.1 重新审视和调整教学目标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对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性质、地位给出了明确的定位,体现了新的数学教育理念,同时在教材、教学、评价等方面给出了全新的建议。这给高师数学教学论课程的教学目标增添了新的教学内容。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一方面要让学生懂得基本的数学教育理论、熟悉教材体系、掌握数学教学方法、提高数学教学能力,另一方面,站在落实服务基础教育的角度上,数学教学论课程还应该要让能让学生能理解、领悟新的课程标准的要求,能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去理解、领悟、研究新教材;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开拓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2 更新教学内容,反映教改新成果
数学教学论作为一门研究中学数学教学的基础课程,其内容应该能够给学生从事数学教学与研究打下较坚实的基础。在基础教育课改的背景下,整合传统课程内容,吸收和内化相关学科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理论,拓宽视野,促进本学科的发展。(1)要渗透现代中学数
学新课程的教育理念、内容、思想和方法,围绕现代中学数学教学这条主线,在吸收原有教材合理成分的基础上,广泛涉及新课程意义下的中学数学教育教学的丰富内容;(2)根据中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际,以数学教学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解读数学课程标准,揭示中学数学内容体系、框架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和特点;(3)探讨新课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掌握分析和处理中学数学教材的基本方法,并具有一定的选择教材、选择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4)要介绍国内外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些新成果,关注当前数学教育改革中的现实问题和热点问题,使学生在实践中共同探讨研究。
2.3 改变教学方法,加强实践环节,注重学生从教能力培养 数学教学论的教学体现师范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就在于它的实践性,这是区别其他数学专业课程的主要特征。数学教学论的教学在方法上要大胆改革,把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首先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提供典型的、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的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主要引导学生研究案例中反映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施教者采取的措施、收到的实效三个方面的要点,找出三者之间的关系,重点研究施教者依据何种教育理论。第二,设计模拟课堂,学生模拟教师角色。应改变数学教学法课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的方法,把基本的教育理论、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通过模拟课堂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使学生在课堂上有间接的实践机会,身临其境
地体会有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问题;其次,结合教学内容,及时进行见习活动。通过见习让学生及时了解所学教育教学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对照和修正自己的认识,加深对所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和掌握。第三,加强教育实习环节。实践表明,教育实习对学生将来从师任教起着关键作用。要建立专业的实习基地,发展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聘请有丰富教育教学经验的指导教师。延长实习时间,可将目前的4-6周延长至10—12周分散在最后学年的两个学期进行。拓宽实习内容,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习学校的教学与管理,对学生进行一次职前全方位的实际训练。
2.4提高教师专业教学能力
对数学教学法专业教师的教学应该重新认识和定位。缺乏中学教育教学经历,不了解中学教育教学实际,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了解、不熟悉、少研究是目前数学教学法专业教师存在的普遍问题,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自觉运用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教学活动,以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其次,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主动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特别是加强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改革的目标、新的课程标准、性质、地位的理解和把握,拓宽自己的知识结构,以适应教学需要;第三,要建立数学教学法专业课教师联系中小学制度,创造条件或制度约束,让教师深入中小学教学实际,了解、熟悉当前
中小学数学教育教学的实际和新课程的改革动向,克服“闭门造车”式的教学,对提高数学教学法教学效果,改变目前教学现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语
新课改已经全面展开,基础教育呼唤着适合新课改的优秀教师,教师培养渠道的多元化,更体现了师范院校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本文所指出的当前高师(特别是新建地方院校)数学教学论课程存在的问题具有代表性,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与高校扩招以及高校自身定位和盲目向综合方向发展有密切的关系,使得高师院校教学法课程日渐成为可有可无的边沿课程。我们应该正确认识和重新审视数学教学论课程在师资培养中的作用,尽快改善目前教学中的种种现象,切实加强和落实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基础教育培养优秀的适应新课改的师资。
参考文献:
[1] 叶尧城,向鹤梅.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任长松.走向新课程[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3] 刘华祥.中学数学教学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4] 杨建辉.新课程标准与《中学数学教学论》教学应注意的几个变化[J].数学通报2004,(3)
[5] 梁梅.地方高师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亟待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4,(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