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课程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时间:2019-05-15 02:24:4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论新课程教学中的提问艺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论新课程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第一篇:论新课程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论新课程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艺术,它是语文教师必备的一项技能,也是“以教师为主导”这一教学理念的直接体现。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这里的“重要”,对于教学而言,就是指提问直接影响到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果。而当前语文课堂提问存在诸多问题,例如:习惯性提问,未经设计,随意提出,满堂问,形同口头禅;表面性提问,一问齐答,场面热烈,实则空洞;惩罚性提问,对精神不集中的学生突然发问,借机整治,使学生视提问为畏途,等等。我认为,要高度重视课堂提问这门教学艺术,不仅要对问题本身进行精心设计,而且要注意问题提出的方法和技巧。一.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与训练

一般来说思维品质包括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反映了人与人之间思维的个体差异,是判断智力层次,确定智力是正常、超常、或低常的主要指标。同时也是提高提问水平的必要步骤。

1.比较,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思维方式。就是将两篇相同类型的课文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可以是段与段之间也可以是全文之间的,例如《蝉》和《贝壳》组成的《短文两篇》在学完后通对比后可以了解中心,都是由一个小小的生命引发出人们对生命的思考。但又有写作方法和感悟的不同。这样就能比较直观、清晰、深刻的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

2.课堂抢答,实现思维的敏捷性

如教鲁迅的《故乡》时,通过提前预习,学生很快就能在标题下课文导读中找到“变”这个字。学生就可以从这个字入手把握小说的整体内容,再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既然是小说,所以学生马上会想到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就可以根据这三个方面提出相应问题:小说重点写了哪些方面的变化?(人物、环境、“我”回乡的心情等变化等几个方面),学生又可以根据这些“变”的内容,提出了相对应的问题:

a、文中写了哪些人物的变化?这些人物是怎样变化的并且说明了什么?

b、故乡的环境是怎样变化的并说明了什么?

c、文中的“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改变?“我”回故乡的心情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这样就充分体现了新课程中强调教师的在课堂中起到引导作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提到一个“变”字,其余的都让学生自己抢问抢答,进行比赛,最后评出“思维敏捷高手”,这样学生不仅成了课堂的主体,而且个个学习积极性高涨,课堂气氛既紧张又生动活泼。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学习兴趣。

3. 迁移,实现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现在很多课上都有知识的拓展和延伸,如教《珍珠鸟》的过程中,大家知道文中的“我”对小鸟一家都很好,精心的照顾,为它们添食加水。就可以问“文中的我精心地照顾珍珠鸟一家,那么你认为我们现在该为大自然做些什么。”这样就延伸到现代人对大自然的破坏,对动物的残害等社会问题。另外还可以继续延伸到人与人相处上,国家与国家之间交往上,这样范围就逐步扩大。从单纯简单的内容记忆到知识灵活的应用。同时学生的理解及思维也就变得多元化、灵活。

4.设陷,提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

如教学周素珊的《第一次》,文章中强调“生命中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那是不是说所有的“第一次”我们都该尝试?这时,需要把学生从陷阱里拉出,教会他们要用批判的观点、批判着看待问题,做人一定要明辨是非。让他们明白好的“第一次”,有益的“第一次”我们才应该多尝试,像杀人、放火、偷盗、吸毒等这类不良的“第一次”就坚决不能尝试。因此得出结论:生命中的有益的第一次愈多,生命也就愈益多姿多彩。这样就有利于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

5.设疑,发展思维的独创性

尽可能在学习时提出问题,但也不强求人云亦云的解答,只要有自己独创性的见解,能够自圆其说。比如《社戏》中“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是渔火”,“料想”已是肯定,“也许”却是不肯定的假设。为什么两个词要放在一起?作者想表达一种什么意思?又如“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体现了洁身自好和守身如玉的情操,一直受到人们称赞,而现在社会上也有很多人有和以往不同的看法。他们却认为,这样的想法有时与现代社会所要求的良好人际关系发生冲

突,不能在社会交往中取得良好的效果,也就是不能很好的融入社会交际中,那么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你又是怎么想的呢?你又会怎么做呢?

另外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也是一种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所谓换位思考:是指人在遇到问题,解决问题时,不自私于自己的主观立场,而是善于改变思考的角度,兼顾当事各方的实际情况、思想感情,对所用方法权衡利弊,使思维更客观、科学、合理。

记得在教学文言短文《买椟还珠》时,一直以来的说法是:讽刺那些做人或做事只看外表,没有重其内在的人。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大胆设疑:比如说你是否也有这样的观点或想法?你还有其它独到的见解吗?先让我们站在郑人角度想,他一直就是对做工精致的盒子一见倾心,这样看来郑人的“买椟还珠”那就是在情理之中,买自己喜欢或需要的东西,这时旁观者对他投来的嘲笑、讽刺反而让我们觉得可笑,别人说什么也就说什么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立场与见解,随波逐流;再站在楚人的角度想,为了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并从中寻找出路,就只能在外包装上等一些附加产品上动足了脑筋,这也是向自己的促销成功,拓宽市场经营有了一定的飞跃。因此可以这样认为经常性的进行健康的换位思考训练,有利于帮助培养学生的思维的独创性,还有利于拓展学生的人文性,为人提供科学的思维模式。更有利于理顺现代生活中困扰青少年乃至成人的各种社会人际关系,对和谐社会也可以做出一定的贡献。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指出质疑是发现和创造的基础,但无批判地兼收并蓄,是永远不会有创新。在新课程的大前提之下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没有问题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只有强烈问题意识会才会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促使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能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造思维。没有问题也就很难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就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的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一直停留在事物表面与形式。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提出问题时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既要立足于文本,又关照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领着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去深入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或作者要表现的写作意图,也能增强学生自身的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对文本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和钻研。让学生在一种轻松的质疑氛围中,让他们学会思

考,培养他们质疑的意志、品德,并指导最佳质疑解难的方法,真正实现语文课以学生为主体。

二、采用形式多样的课堂提问策略

1.切中要害,启迪思维。所提的问题,要能联系学生的实际,激起学生思想上的波澜,点燃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比如分析《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时,我抓住这篇文章思想内容深刻、语言鲜明准确的特点,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这篇文章中,恩格斯对马克思的逝世,不用“停止了呼吸”“心脏停止了跳动”,而用“停止了思想”来表达?这个问题学生是感兴趣的。于是,我抓住词语对表达思想感情的作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学生懂得马克思是无产阶级的伟大的思想家,他创造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学说,他给人类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思想财富。因此,他的逝世不同于一般的人,用“停止了思想”来说明,就十分准确地突出了马克思作为伟大的思想家的形象。

2.捕捉信息,开拓思维。教师在学生回答提问时,一定要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延伸引导,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教授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当讲到洞天美景时,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描绘了一幅美丽的仙人盛会图,可作者为什么不让自己也融入美景中呢?”第一个学生站起来答道:“诗歌贵在含蓄,所以作者不愿把所有的内容都写尽了,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就像……就像……”我接过话茬:“就像维纳斯的断臂,给人带来的不是遗憾,而是美好的想象,这也就是所谓„残缺美‟吧.是吗?”那个学生显得很兴奋:“对、对!我要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第二个学生说:“我认为作者自己太喜欢这幅画了,他怕自己入画惊动了神仙,破坏了美丽。”我接着说:“就像冬天的一个早上,你推开门准备去上学,却发现满地是一层无瑕的白雪,你站在门口,实在不忍心挪动双脚去破坏那洁白,是吗?”课堂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虽然我明知学生的答案与自己心中的“标准答案”不一致,但对学生带有创意性的思维,必须给予热情的鼓励,及时捕捉学生答话中有价值的语言信息,延伸疏导,说出学生想说不敢说,不知如何说的,帮助学生完善认识,顺利完成回答。——这正是提问中的引导艺术,“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

3.巧选角度,变中求异。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不能

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而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

4.利用矛盾,激发疑问。如魏巍《我的老师》一文中,写蔡老师从来不打骂我们,为什么又写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又打了呢?又如《本命年的回想》文中有这么两句话:“小米、玉米糁儿、红豆、红薯、红枣、栗子熬成的腊八粥,占全了色、味、香,盛在碗里令人赏心悦目,舍不得吃。可是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不愿放下筷子。”教师可以提出:既然“舍不得吃”,却又“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两者是否矛盾?这一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通过思索会明白:“舍不得吃”是因为腊八粥太珍贵、太可爱、太好吃,出于珍惜、俭约、好日子要细水长流的心理,从而舍不得吃它;“吃起来却又没有个够”也是因为“太好吃”——吃起来就忘了其它,怎么吃也不过瘾,吃了还想吃。这两句话看似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它们是统一的。这种写法使人感到真实可爱,富于情趣。学生弄懂了这两个句子,就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5.化难为易,深题浅问。课堂提问必须符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如果问题难度过大,就会导致学生思维“卡壳”,课堂冷场,达不到提问的目的,因此,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要做降低难度的处理。

6.此意在彼,直题曲问。现行的语文教材深入浅出,可读性很强,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地提问,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这就需要教师力求避免所提的问题太直太露,而要做到直题曲问,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求知的热情。如教《美丽的西双版纳》,我采用曲问法,假设场景:如果你是一名导游,正带着游客游览西双版纳,那你将如何向游客介绍西双版纳的美景?这样提问,就活跃了学生的思维,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并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学生们争先恐后的来当导游。

7.多层设问,化整为零。对于一些繁难复杂的问题,教师必须循循善诱,由近及远,由易及难,顺藤摸瓜,逐步抓住问题的实质。要做到这点就要在提问中化整为零,多层设问,在解决一个个小问题的基础上深入到问题的中心、实质。

当然,上述课堂提问的艺术并非是孤立的,单独存在的,一堂课并非只是运用其中的一种方法,更多的是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互相渗透。这就需要教师对问题教学法有更深的理解,努力掌握,灵活运用这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总之,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认真地对待课堂提问应该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风格。这样教师也必可以从中获得教学的愉悦、心智的启迪,达到“投石冲破水中天”、“教学相长”、“引而不发,跃如也”的美好境界。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才能成为知识、情感的主体,让学生更快乐的学习,才能更好的带着教师和学生向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更快的迈进。

第二篇: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惠阳区新圩镇长布小学 梁丽梅

课堂提问是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一种手段,也是一门教学艺术,提问艺术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一线教师,近年来,上了不少公开课,也深入课堂听了大量的随堂课、公开课、观摩课等,课后交流时大多数教师都有这种感觉:许多学生上课不爱举手发言,课堂讨论气氛不够热烈,启而不发,呼而不答,这给语文教学带来很大的障碍。这跟我们教师的提问艺术分不开,良好的提问艺术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间不断地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效果。而如何有效地突出课堂提问的艺术,在当今以学生为主、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新课程改革中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下面结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谈几点有效的提问艺术。

一、抓住兴趣点提问

学生就像一池水,教师的提问便是投石激水,一些灵感火花往往就在这样的提问中产生。通过提问,学生讨论,寓教于乐,激发兴趣,把有些学生‚要我学‛的情绪迅速扭转过来,变成‚我要学‛的认知内驱力,从而消除了学生对学习的内心疲劳,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能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如:我在上《小猫种鱼》时,引趣提问:‛世界上哪些东西可以种植?鱼可以种植吗?小猫会种地吗?‛小学生经我一问兴趣大增,纷纷举起小手列举出许多可以种植的东西,又列举出小猫没见过种地,只会乱挖等习性,并一致认为鱼不可以种,借此揭示课题,再请学生认真翻开课本先自学,学生们看完课文一个个瞪大好奇的眼睛,望着我。我抓住机会继续问道:‛小猫为什么种鱼?它是怎样种的,结果又是怎样?‛至此学生学习新课的欲望被充分调动起来。所以教师恰当的提问,不但可以激活课堂,引导学生思维活动的方向,使教学过程与学生思维发展相融合,而且可以培养其良好的思维品质、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二、导入新课时提问

一堂课,如果头开得好,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带着问题,通过自身的主动探索去洞悉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导入新课时候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加入到探知过程中来。例如我在教学《盘古开天地》一文时,教师一出示课题后即刻提问:看到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学生会立刻想到‚盘古是谁?‛‚盘古为什么开天地?‛‚盘古怎样开天地?‛‚盘古开天地的结果如何?‛等等由于一下子抓住题眼发问,学生想读书的欲望油然而生。

三、抓‚关键句‛进行提问。

课文中有的关键句可以点明中心,起警策全文的作用。我们在教学中可以抓住这样的警句,可令孩子们‚令其善诱,诱于审问‛。如教学《香港,璀璨的明珠》时,围绕‚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这个关键句可以提问:什么是璀璨无比?为什么说香港,真是我国南海之滨一颗璀璨无比的明珠?连贯地进行一系列的追问,把整个文本的内容融会贯通,然后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以上问题深入阅读课文。

四、抓‚矛盾点‚进行提问

教材中的许多耐人寻味的矛盾处是作者有意安排的点睛之笔,抓住这些地方提问,不但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愿望,而且能把课文理解得更透彻。如我在教《捞月亮》这篇课文时,一开始就板书‚捞‛,然后走到讲台上拿起一本书问:这是不是‚捞‛(拿)?又从地上捡起一个粉笔头问:这是不是‚捞‛(捡)?那么‚捞‛是什么意思?在学生理解‚捞‛的意思后板书:‚月亮‛,又问:月亮在天上,能‚捞‛吗?而文中却说捞月亮,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样启发学生探求课文的愿望。又如我教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时,就可抓住‚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双手拄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一句提问:‚‘焦急’是着急的意思,‘耐心’是不着急的意思,‚焦急而又耐心‛不是矛盾了吗?‛这一提问学生思维火花被激活了,通过讨论探究,学生进一步理解了词语背后蕴藏的感情。教师抓住这对‚矛盾的词语‛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从中体会到老奶奶想快一点见到总理灵车,又无论多久都要等到总理灵车到来的矛盾心情,反映崇敬总理的情感,总理的伟大形象在深深扎根在学生心中。

五、从文章的‚疑难点‛进行提问

课文中的疑难点,往往是教学中的重点,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很难通过自读自悟快速弄清楚的,必须依靠教师的巧问设疑,深入剖析,层层引导,才能使学生恍然大悟,解除疑点,突破点,留下深刻印象。例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例,让学生围绕‚我的同一首诗,父母的评价为什么会截然不同?‛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很多同学认为父亲太严厉,甚至有点不尽人情。于是再让学生细细体会写父亲的句子后,学生才发现父亲这样也是一种爱,不过他的表达方式不同。教材中的难点,往往是学生掌握知识、理解内容的障碍所在,抓住难点进行设问,能化难为易,点要害,通关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巧妙的提问,如一条纽带,架起师生交流的桥梁,将师生的认识、情感紧密相连,使学生打开思想的闸门,有所发现和领悟,奔腾向前。因此,每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应精心设计、把握好每一个提问,做到恰如其分,合理运用,同时,倘若我们还能坚持课前、课中、课后反思的习惯,及时总结自己在问题设臵、提问过程、提问效能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并不断加以发扬和改进,这样才能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和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第三篇: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京山五中

胡艳萍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无疑是培养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手段。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加强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推动课堂进程的顺利拓展,协调好教与学的关系,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效果。日本著名教育家斋藤喜博也说过,教师的提问是“教学的生命”。可以说,提问也是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艺术。教师只有善于提问,才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善于提问呢?

一、精心准备,提高教学效率

适度的课堂提问可以诊断学习,激发兴趣,集中注意力。研究表明,目前中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提问仅占56%,尚有近一半的提问是无效的。为了减少课堂上的无效提问,我们在备课当中,就应当充分考虑好上课时要提到的问题。要善于把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加以整理,抓住要害,重点突破。特别是那些能体现作者感情基调的句子,如《荷塘月色》,文章一开始就写到,“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为什么不宁静呢?这句话放在句首,有什么作用呢?根据写作背景我们知道,这是社会现实的剧烈动荡在作者心中激起的波澜。放在篇首,一锤定音,为全文定下抒情基调。有了“不宁静”方求排解,这才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引出下文。问题设置应当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尽量做到准确、具体。这样才能使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二、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创造思维基于实验始于问题。”学生的迫切需要是积极思维的开始,创设问题情境是教师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发表不同见解,形成师生能动“对流”的良好开端;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逐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运用自己的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触龙说赵太后》,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天下父母无不关爱自己的子女,那么大家认为父母应该如何关爱自己呢?是把自己放在温室里养着,不受风吹雨打;还是让自己拥有一片天空,接受风雨的洗礼,接受考验呢?本文触龙就是从‘父母应该如何关爱子女’这个问题切入,来劝说赵威后的。”这样创设问题情境,既联系了学生实际,又能引发学生思维,把学生推向一种“急盼”“渴求”的心理状态中,还可以引出“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观点。

三、难易适中,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课堂提问要适合学生的认识水平,注意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如果问题不切实际,超出学生的实际能力,答案可望而不可及,就会影响学生探求问题的兴趣;如果问题过易,答案一望便知,唾手可得,那就失去了提问的意义。故而,所提问题要新颖有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思考,每个学生只要“跳一跳就可以摘到桃子”。如《项链》一课,这样提问:作者刻画路瓦栽夫人在当时有什么现实意义?显然,问题较难。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分层提问,降低难度。(1):路瓦栽夫人是怎样一个人?学生很快答道:“是一个追求享受,梦想过豪华生活的小资产阶级的妇女。”(2):当时法国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学生答:“当时的法国在工业革命后,生产力高度发展,资产阶级追求豪华奢侈,讲排场、爱虚荣之风大盛。”这样,就把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解决了。

四、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性

种子发芽,孕育生产都是有时机的。不按时机,不顺其自然,就难以凑效。课堂提问也是如此。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内心茫然,回答问题捕风捉影;过晚发问,引导过甚,问题苍白无价值。这就需要提问要选择恰当的时机,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如《回忆我的母亲》,作者在记叙了母亲对自己的巨大影响之后,结尾写道:“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上到这里,就可以联系课文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是回忆自己的母亲,为什么要提到我们的民族、人民和中国共产党呢?”通过对这个问题的解答,就能使学生明白作者是由爱母亲到爱党和人民,使感情升华,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五、形成互问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意识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仅仅做到单向发问还不够,还应该起到投石激浪,推波助澜的作用。让学生展开讨论,在讨论中互问,把课堂交给学生。我在上《阿Q正传》时,设计了一个讨论问题:“生活中是不是人人都应该有一点阿Q精神?”问题一出,同学们都积极思考,踊跃发言。有的同学说,应该有一点阿Q精神,因为它可以在我们痛苦、失意时起到平衡心理的积极作用。有的同学则持反对意见,因为从课堂上的分析得知:阿Q求得心理平衡是靠妄自尊大或自轻自贱或拿别人当儿子占人家便宜,这种精神胜利法是一种病态的精神胜利法,所以我们不可有。这样一来,同学们就继续讨论什么是“健康的精神胜利法”。从而认识到我们平时公认的处世哲学——生活中人人都该有点阿Q精神,只关注了阿Q精神所起到的积极作用,却忽略了阿Q精神的病态过程。这样就活跃了课堂气氛,拓展了学生的思维,还有助于学生在天灾、人祸、疾病、失败面前及时找到心理平衡,拥有快乐的人生。在师生的互问中,在特有的民主气氛中,学生就能逐步养成独立思考,沉着自信,多角度考虑问题的思维习惯。

六、教师要给予恰当的评价和引导

提问的艺术不仅仅表现在怎样提出问题,还应该表现在学生回答问题之后如何给予恰当的评价。教师对于学生的回答,不能只是简单的下个断语“对了” “错了”。语文《新课标》指出,评价要根据总目标和分类目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评价要有利于鼓励学生,促进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作为教师要科学地运用“无错原则”来评价学生的每一次发言。比如一句口头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一次表现的机会,都可以树立起他们的自尊、自信,帮助他们驱逐心灵的阴云,帮助他们获得一种质疑、批判的胆量,异想天开的创意,标新立异的观点。如果学生对问题一时回答不出,教师应该适当点拨、引导。也许学生可以进一步深入到问题中,在“山穷水尽”之际,因为你的引导而“柳暗花明”。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课堂提问既是引导学生登入科学殿堂的先导,又是促进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准确把握学生心理,设疑、巧问必定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奏出最美妙的乐章!

第四篇:浅谈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浅谈语文教学中提问的艺术

河南省林州市城郊乡刘家街第二小学

王珏香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任何教师都懂。但在实际教学中,怎样才能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关键是课堂教学中的提问艺术。艺术的提问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使学生感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情境,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熠熠生辉,学生终生难忘。

一、设置矛盾,激活思维。

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学习,不是一开始就感兴趣的,为此,教者应当深入钻研教材,抓住突破口,有意地给学生设置问题的“障碍”,形成他们心理上的一种“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开这些“冲突”(问题)时,也就意味着进行了思维训练,对课文重点、难点的理解自然也水到渠成。如《死海不死》一文,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却能使学生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师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再如学习《孔乙己》一文时,一开篇就问学生,“孔乙己姓甚名谁?”这样 一个看似简单却又难以一下子回答的问题,很自然迫使学生认真地研读课文。教师在此基础上,接着顺势利导学生认识孔乙己没有名字的深刻性,解决本文的教学难点。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二、设疑新颖,激发情趣。

好奇心人皆有之,强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因此,课堂提问,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例如:在讲《苏州园林》时,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这样设计问题:同学们,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桂林山水甲天下,桂林美在山水,苏州美在园林,苏州园林有什么特点呢?它美在何处呢?请同学们阅读《苏州园林》之后,回答老师的问题。”这样设疑导入,既创设了问题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问题的指向性非常明确,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三、变直为曲,引人入胜。

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的方式提出,就能迫使学生开动脑筋,并且要求他们在思维上“跳一跳”才能回答上。如在《老山界》一文中,引导学生分析红军战士在第二天吃早饭“抢了一碗就 吃”中“抢”字用法时,学生可能一下子难以理解,那么可以换个角度来问:“抢”字是否说明了红军战士不遵守纪律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抢”在这里该如何理解?例如小明今早起床晚了,当妈妈煮好早餐后,他抢了一碗就吃,然后急急忙忙上学去,小明的“抢”又说明了什么?到这里,经过教者设置的“曲问”和引导学生的类比分析,学生对红军战士“抢”这一动作的理解自然明确了。又如《小橘灯》一文中写道:我低声问:“你家还有什么人?”她说:“现在没有什么人,我爸爸到外面去了……”如果让学生分析小姑娘话没说完的原因,可以这样问:“小姑娘话没说完就停住,是不是她不知道爸爸到哪里去了呢?”当学生给予否定回答时,又继续问:“既然知道爸爸的去处,为什么不直说?”有的学生会说“怕别人知道”、“当时不方便说”等,在这个时候,就可以提出关键的一问:“文章这样写小姑娘,表现了她怎样的性格特点呢?”很明显,因为有了前面第一处的“曲问”,学生是比较容易理解小姑娘在此处“机警、乐观”的性格特点。所以说,这种要拐个弯才能找到答案的问法,不仅能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有时甚至产生“投石击破水底天”的教学效果。因此,因势利导、富于技巧性的提问,能有效地培养学生思维的各种综合能力,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四、分层设计,化难为易。

要上好一节语文课,单靠一两个提问是不够的,它需要教师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 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一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这样的提问处理,学生肯定乐于接受。如《变色龙》一文,可以采用这种分层设问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先提出问题:奥楚蔑洛夫的基本性格是什么?这个问题学生较容易回答出来---“善变”;然后再问:他“善变”的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下学生的热情高涨,纷纷答“变得快”、“反复无常”、“蠢”、“好笑”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问:他虽变来变去,但有一点是没变的,那是什么?学生由于有了前面的问题作铺设,可以较为容易地回答:“看风使舵”。最后,教师顺势利导,提出下面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是什么原因使他一变又变?作者为什么要塑造这个形象?教师设计这样一组从易到难,环环相扣的提问,使学生对本文重点难点的学习易于把握。也对今后的自学提问起到示范作用。

五、发散思考,灵活变通。

课堂中的提问,目的是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训练和提高思维能力,因而教师应注意提问的角度和问题的深度。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学生,可以使学生掌握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解答方法,既拓宽思维的空间,又能培养发散思维能力。例如对一篇课文的段落划分,有时是不只一种划分方法的,那么就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假如按其它标准,又该如何划分呢?强调要有理有据。学生通过这些训练,就会明确原来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时不是单一的。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 中,自然会举一反三,灵活变通。学生在掌握了课本知识后,我们如果引导学生把这些知识与课外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思考,就能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如在学习了《爱莲说》一文后,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莲”的精神品质可以与社会上哪些人联系起来呢?又如学习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一诗句后,可以问学生:在实际运用中,它还包含着什么耐人寻味的哲理?这几个思维发散的提问都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问”,让学生想得“深”,想得“广”,并把“问”与阅读、写作、做人联系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纵向、横向的发展,有些还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起到良好作用。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新源于“好奇”与“质疑”。课堂上适时适度、而且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能加快把知识转化为语文素质能力训练的进程,是发展学生思维,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要不断更新观念,改进方法,寻求更加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途径,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提问也就成了极具艺术性的教学活动。愿学与问伴随师生不断进步。

第五篇:谈历史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艺术

谈历史教学中有效提问的艺术

富源二中 李耀

“学史使人明智”,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设疑巧问,帮助学生把人类历史的一颗颗明珠串起来,把古今中外的优秀文化内化为精神食粮和智慧,这对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国家民族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苏格拉底所创立的“产婆术”教学法,把学生喻为大腹便便的“孕妇”,教师就是她的“助产士”,“助产士”的接生工作就好比是教师的引导工作。笔者认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实行“问题法”,可以很好地起到“助产士”的引导作用。然而教师要把问题设计得恰当得力,使之成为一种艺术信息传递给学生,绝非易事。那么怎样才能利用好这一手段呢?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

一、做好充分准备,做到了然于胸

《礼记·中庸》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预先准备的重要。充分准备包含两方面含义:教师的知识储备和课前的认真准备。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大量阅读有关的历史和哲学的书籍,从更深更广的角度去审视教材吃透教材。课前教师对所提的问题,所问的对象,学生可能如何回答,如何进一步做好启发引导,应拟出提问的提纲,对谈话所需的时间,并给学生能顺利的回答创造哪些条件等,都要做到了然于胸。其中教师的知识储备是一切教学设计的前提,没有教师自身的积极主动的学习,任何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都没有实际意义。因此首先强调这一点,在工作中也始终是这样做的。

二、掌握难易程度,着意激发思维 提问最忌大而空,细而浅,应把突破口选在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上,围绕中心,针对重点难点,将所要展示的内容设计为环环相扣的问题组,让学生钻进教师的“圈套”去寻根问底,直到问题完全解决。比如,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教学中,孙中山在国民党一大中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为此,我设计了以下五个问题:(1)孙中山为什么要重新解释三民主义?(2)新三民主义“新”在哪些方面?(从背景、内容、性质及作用方面分析)(3)新三民主义与三大政策的关系如何?(4)新、旧三民主义有何联系和区别?(5)新三民主义为何会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通过精心设疑,引发学生思维来完成重点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掌握基本史实和基本观点,在思考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培养。

设计问题要难易适中,具有启发性。如果总是向学生提问时间、地点、人名、内容等学生一眼就能找到答案的问题,时间长了,味同嚼蜡,使人厌倦,课堂就会如白开水般平淡无味;相反,如果设疑过难,“曲高”而“和寡”,容易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挫伤其积极性。因此,要善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逐步引导学生踏上问题之舟,使学生感到课文如同矿藏,需要不断探索和挖掘,这种探索是有刺激性的,而发现一块金子是妙不可言的。比如,在《鸦片战争》教学中,我设计了这几个问题:(1)这场战争为什么叫鸦片战争?英国政府仅仅是为了维护其商业利益吗?(2)如果没有中国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是否会发生?为什么?(3)1840-1842年的中英鸦片战争以中国失败告终,试结合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及其经过谈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上面这样的问题既可以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刺激求知欲望,又可以使教学过程跌宕起伏,一波三折,使课堂余味无穷,实现师生的良好互动。

三、给予思考时间,把握提问时机

问题提出之后,应给学生动脑筋的时间,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阅读课文,努力寻找答案。教师应巡回指导学生阅读,要求学生用铅笔划划、圈圈、点点,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当学生还在“发愤”求知,但又不能立刻“知”,思维处在“困惑”时,教师就要善于做学生的知心人,了解学生的疑难,掌握“火候”,及时进行“解惑”,使其豁然开朗。从心理学角度看,当学生原来的心理状态和知识水平与新的求知需要发生冲突时,是提问的最佳时机。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正是强调在学生处于那种似明白又不明白、想说又不会完整表达的状态时进行“启”与“发”。这个过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掌握阅读技巧,又可以很好地完成教材中重、难点内容。这种教学理念和新课程教学精神是完全相符的。

四、及时分析评价,教会学生提问

学生回答有错误是正常的事,当学生思考探索的思路遇阻或偏离正确方向时,教师应能对学生的答案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等迅速而准确地作出分析判断与评介,及时给予点拨疏导,帮助学生及时纠正,使他们的思路畅通无阻,不断地向正确目标靠近,提高学习质量和效果。总之,注意到问题的方方面面,才能保证发挥问题的最大效用,从感性和理性上对学生产生深刻影响,使之成为一种美的享受。

除了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外,还应教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有经验的教师,不仅善于设计问题,而且善于引导学生直接参与问题的设计,鼓励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从这种意义上说,学生向教师提问比教师提问学生更有意义,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更有促进作用。学生是否学会提出问题,是他们是否学会学习的重要标志,也是他们思维能力高低强弱的重要标志。为此,教师在进行问题教学过程中,既要设计好问题,又要引导学生发问,要给学生讨论、发问的时间,要重视学生的问题和保护学生发问的积极性。如在教学《鸦片战争》时,可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既然鸦片输入对中华民族带来了如此深重的灾难,清政府为何还有人反对严禁鸦片呢?”“中国的禁烟是引起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吗?”。在教学《辛亥革命》时,学生提出质疑:“同盟会的纲领没有反帝的内容,孙中山对帝国主义仍存幻想,怎么说辛亥革命具有反帝性质呢?”这些问题的提出,充分说明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对帮助学生更深入理解清朝的腐败、鸦片战争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性质非常有用。

宋代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自惊奇和问题开始”。问题教学是激发学习动机、启迪求知欲望、点燃智慧火花、追求真知灼识的重要教学手段,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也可以使教师获得教学的信息反馈。新课程标准下的历史教学,教师不能局限于陈述性知识的教学,而应在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方面多动脑筋。虽说教无定法,但无论怎样都离不开一个重要手段——“问题”。教都是为了达到不用“教”,教师就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疑为思之始”,有疑才会思考,才会有探究,才会有钻研,才会有对真理追求孜孜不倦的兴趣、意志和毅力,从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下载论新课程教学中的提问艺术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论新课程教学中的提问艺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学艺术论

    现象:学生迟到是一种常见的教育现象,本身是一件轻度的违纪现象,可算是一件小事,但却不可小觑。因为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今日上学迟到、纪律散漫,明日就有可能......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作者:谢明珍 小河初级中学校 邮编(405803) 摘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是最有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说它常用,是因为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从新授......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内容摘要:所谓“教学艺术”,对教师而言,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去领悟、去发现、去创造的“导演”艺术,其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提问艺术 一位美国教学法专家曾说:“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低,大部分可以从他们所提的问题的性质和发问的方法查出来。中小学教师若不熟谙发问的技巧,他的教学......

    语文教学艺术 论文 提问艺术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艺术 [摘要] 语文课堂教学要讲究提问艺术, 根据教学内容, 结合学生实际, 科学而艺术地进行提问, 从提问中进行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开发, 培养学生的......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

    〈新课程语文教学论〉读书笔记 一、精彩摘录 1、。《义教课标》明确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

    新课程与教学论

    课程与教学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前言、第1-4章一、填空题 1.一般来讲,课程是按照一定的社会需要,根据某种 文化 和社会取向,为培养下一代所制定的一套有目的、可 执行 的计......

    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新课改下新课程的需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问题几乎都是由教师提出,而新课程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教师提问要艺术,还要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