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育类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简介五篇

时间:2019-05-13 03:56: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化学教育类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简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化学教育类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简介》。

第一篇:化学教育类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简介

附件:化学教育类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简介

化学课程与教材研究(The Research on Chemical Curriculum and Material in Secondary School)(必修3学分)

“化学课程与教材研究”课程是化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必修课程。开设该课程的目的是使化学全日制教育硕士能够运用当代先进的课程理论,反思当前中学化学课程设计与评价、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中学化学教材的编制与分析、中学化学教学过程和方法以及当代中学教学范式的构建等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展开理论与实践的探讨,以提高教育硕士对中学化学课程,教材及教学本质的理解,从而使他们能从更高的视野和理论水平上审视当代中学化学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

本课程主要包括当代主要的课程论、中学化学课程的设计、中学化学课程评价、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发展、中学化学教材编制与分析研究、中学化学教学过程和方法、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设计及现代化学教学模式的构建等内容。

主要参考书目:

1.刘知新.化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2.王策三.教学论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3.贺湘善等.化学教育学.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施良方.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5.施良方.学习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6.叶 澜.新编教育学教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美]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8.吴文侃等.比较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9.[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2.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3.化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14.新思考化学课程网

15.化学教育、化学教学、中学化学教学参考、教育研究、课程·教材·教法等杂志。

化学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Chemical Instruction Design and Cases Analysis)(必修

3学分)

本课要求学生运用前面所学课程的理论与方法,通过查阅文献、专题研究、案例讨论和教学设计等多种学习方式亲身对当前科学教育和化学教学改革的一系列重要而现实的问题(例如,基于探究的多样化教学方式、基于观念建构的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基于STS教育理念的教学设计与案例等)进行参与式学习,真正形成和建立现代、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学习先进的教学设计策略和方法,提高进行科学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教学能力。

主要参考书目:

1.王磊主编,初中化学新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磊 胡久华主编,高中新课程必修课教与学·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王磊 刘克文等主编,高中新课程选修课教与学·化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王磊等翻译。中小学科学教育——基于项目的策略和方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5.吴俊明、徐承波.化学教学设计与实践,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6.刘知新主编.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各种科学教育和化学教育的期刊 相关的研究生学位论文

化学学习的理论与方法(The Study on Learning Chemistry)(必修2学分)

本课设有科学学习理论简介、化学学习动机研究、化学知识的学习机制和有效策略、学生对化学概念的认识和理解、学习迁移与化学问题解决、化学探究性学习与创新能力培养等专题内容,将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原理与化学学习的实际密切结合,并针对化学学习的具体而特殊的问题和现象进行专门研究。

主要参考书目:

1.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施良方.学习论—学习心理学的理论与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3.陈琦等.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皮连生等.学与教的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5.王磊等.科学学习与教学心理学基础,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6.邵瑞珍.教育心理学,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 7.D.P.奥苏贝尔著.佘星南等译.教育心理学――认知观点,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The Measuring and Evaluating of Chemical Education)(必修2学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教育测量和评价的意义,掌握教育测量、评价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能针对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法对测量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做出解释;了解中学化学习题及考试编制的基本思路和发展趋势;了解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改革趋势与进展。培养学生从事中学化学教学测量与评价研究的初步能力。本课主要包括四大部分:第一是教育统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第二是如何利用教育统计软件处理化学教学研究的数据资料;第三是中学化学试题与考试的编制及结果分析;第四是化学教学评价的理论和方法简介。

主要参考书目:

1.周谦主编,教育评价与统计,科学出版社,1997 2.刘知新主编,王建成著,化学教育测量和评价,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3.张敏强主编,教育与心理统计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4.周青主编,化学教育测量与评价,科学出版社,2006 5.李文玲,教育与心理定量研究方法与统计分析:SPSS实用指导,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现代化学与中学化学(Modern Chemistry and Basic Chemical Education)(选修3学分)

本课程以专题构架,主要包括:化学与能源、化学与材料、化学与环境污染、化学与生命、化学与生活、化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基于现代化学的视野对中学化学核心内容的分析和研究。

主要参考书目:

肖超渤、胡运华.,高分子化学,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 戴数桂主编.环境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叶大均.能源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日本高分子学会高分子实验学编委会主编.李福绵译,功能高分子,科学出版社,1983 王明星.大气化学,气象出版社,1999 王连生.环境化学进展,化学工业出版社,1995 王荣国等主编.复合材料概论,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

化学教育研究设计与方法(Methods and Design of Research on Chemical Education)(2学分)

本门课主要包括,查阅国内外有关科学教育和化学教学研究的文献,了解化学教育研究的主要领域和类型,学习不同类型化学教育研究的范式和案例,掌握调查、访谈、实验、数据分析、模型建构等具体的研究方法。

国内主要大学的化学课程教学论专业学位论文

台湾科学教育研究学刊

化学教育杂志

国外科学教育杂志

化学史(The History of Chemistry)(选修1学分)

该课程是一门主要介绍化学事实、基本概念定律和原理以及化学基本理论产生和发展的化学专业基础课程。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介绍和分析化学科学的萌芽、近代化学科学的诞生和现代化学的发展三个阶段中化学科学的重大发现和主要代表人物,使学生了解这些重大发现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掌握化学科学中的研究方法,理解和尊崇前辈化学家的科学精神、治学态度、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以形成正确的自然观和对化学科学的本质性认识。

主要参考书目:

1.张家治,化学史教程,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2.何法信,化学史纲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5.3.周嘉华,世界化学史,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4.山冈望(日),化学史传,商务印书馆,1995.5.郭保章等,中国化学教育史,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6.张文朴,从金丹术到工业化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第二篇:化学类专业教育实习报告

本人为********11届*****专业实习生***,在****中学从2011年4月10日开始至5月14日结束,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实习。在实习期间,深受学校领导的照顾和关怀,并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认真负责,做好各项教学工作,完成任务要求,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在这期间,我主要完成了3方面的实习工作:一是教育见习,第一个星期听指导老师讲课,学习教学方法和吸取教学经验,二是亲自上课和实验操作指导,在上课过程中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上课。指导老师和其他实习生听课并点评,指出不足,保持优点。三是实习总结和经验交流。

一、基本情况:

1.课堂教学:听课8节,撰写教案数为6份,讲课节数为6节。

2.班主任工作:组织一次主题为“文明校园,文明你我”的班会,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3.教育报告;完成一份教育实习论文。

二、具体情况:

(一)课堂教学

这一个月的实习我们主要进行了课堂教学和班主任工作课堂教学令我们感受颇多。一方面,我深感知识学问浩如烟海,使得我不得不昼夜苦读好好利用在大学里剩下的光阴;另一方面我也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要学识渊博,其它各方面如语言、表达方式、心理状态以及动作神态等也都是要有讲究的。每上完一节课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当好一名老师真不容易!

教学工作开始以后,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听其他教师讲课,写教案再修改教案,这样反复练习,完善。直到把一节课要讲的内容练到烂熟于心为止。即使这样,在我们第一次深入课堂时,我们还是遇到了许多师范学校里没学过、事先也没有料到过的难题。毕竟备课的时候和正式去教室上课的时候的心态是很不一样的。

教学生知识如果我们仅仅只懂得书本上的知识的话,那是远远不够的。俗话说的好要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上好一堂课不仅要求我们能够旁征博引,而且平时学生也会提一些书上没有涉及到的知识,这时候你不仅要自己对这些知识点有所了解,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你要能够以学生容易理解的平实的语言将它表达出来。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兴趣对于一个学生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条件。兴趣是学习入门的阶梯兴趣孕育着愿望,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其实这不只是学生的问题,老师也要有激情与耐心,这是做一名老师应该具备的。激情与耐心,就像火与冰,看似两种完全不同的东西,却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其实,不管在哪个行业,激情和耐心都是不可或缺的。激情让我们对工作充满热情,愿意为共同的目标奋斗;耐心又让我们细致的对待工作,力求做好每个细节,精益求精。激情与耐心互补促进,才能碰撞出最美丽的火花,工作才能做到最好。

(二)班主任工作

实习中,我得到原班主任刘老师的悉心指导,她给予我充分的信任和机会,让我体验班主任工作的点点滴滴。

1、班主任工作实习情况:

(1)深入了解班级的基本状况。

通过找原班主任了解情况,找学生个别谈话,悉心观察等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学生的主体思想,学习现状,学习成绩,优秀学生和后进生。同时,还通过批改周记、作业,课余时间找学生聊天,深入班级,广泛接触学生,与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流沟通,通过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慢慢地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样,我很快就熟悉了班里的日常工作、班委的工作职责掌握,也了解了学生的基本情况。

(2)认真负责地做好班级日常管理工作。

每天监督学生收作业、早读、早操、眼保健操;中午要看管学生午睡;放学后,要监督学生整队离校,检查值日工作,检查门窗、电器是否关好等。工作虽琐碎,但更需要付出百分百的认真、耐心和责任心。

(3)处理好各种偶发事件。

由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各种各样的偶发事件时有发生,如争吵、打架、意外受伤等,我基本能做到沉着冷静,互帮互助,发挥我的教学智慧,有效地解决各种偶发事件。

(4)上好主题班会和团队活动。

在实习的第五天,我举行了名为“文明校园,文明你我”的主题班会,由于认真对待,准备充分,主题班会和团队活动都完满成功,并得到了实习指导老师的赞赏。

2、反思总结

经过实践体验和反思总结,我总结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作好计划,繁而不乱。

班主任工作异常繁琐,这是众所周知的。因此,在开展班主任繁重的工作之前,应先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制定详尽的工作计划。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说明制定计划的重要性。

(2)了解学生,对症下药。

深入了解了班里的每一个学生,为做好班级辅助管理工作做好了准备。尤其在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时,充分利用学生的性格特征,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对勤奋好学,成绩优秀的学生就可以采取开门见山的教育方式,对缺点多、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在可以先与学生从情感上融洽,然后由浅如深,有层次地涉及教育的内容,而对那些产生对抗性心理的学生就可采取商谈式的教育方式。

(3)尊重学生,贵在坦诚。

在管理班级上,应把学生当作一个平等的主体来对待,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彼此无高低、尊卑之分。老师在建立威信的基础上,应该与他们平等、友好的相处,建立起了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出现问题时,千万不能立即就获从新生、斥骂学生,而是要先弄清事情的缘由要通过讲事实、摆道理,使学生心悦诚服的接受。人无完人,要允许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过错,只要知错能改就可以了。当学生提出批评意见时,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虚心地接受,没有因为“我是老师,我接受学生的批评,这样多没面子”而拒绝接受。作为班主任更要有一种大度的气量,宽阔的胸怀,不要斤斤计较,平等地对待学生,这样才能赢得越来越多的学生的信任。

(4)善待后进,施予爱心。

对待学生不能有偏爱之心。在处理班上问题时,班主任要努力做到一视同仁,就事说事,从不歧视后进学生,让他同其他学生在公平、和解的气氛下解决问题。当好学生和差生犯同样的错误时,不要因为他是差生而严加指责,或他是好学生而装作没看见。要坚持平等原则,实事求是,公正对待。平时多找后进生进行特别辅导,了解其家庭、学习、思想等各方面的情况,给他们爱心与关怀。并找出原因,耐心劝导,这样后进生会重新燃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积极地去发展他们自己。(5)做好自己,为人师表。

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及综合素质尚未成熟,思维活跃,很容易就会模仿身边发生的行径。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无论是在穿着打扮方面,还是在言行方面,无论是在教学能力方面,还是在个人修养方面都以一名正式老师、班主任的身份要求自己,在班中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支持。只有尊重自己、为人师表的老师,才能从学生那里得到爱戴与尊重,在班中建立起学生对自己的威信,这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础。

(6)钻研教学,发展自己。

要教会学生知识,首先自己要有丰富的知识。实习期间,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做好班主任工作,应首先把自己的学科教学搞好,积极钻研,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班里学生喜欢上你教的课,进而喜欢你、佩服你,使自己的教学得到学生的认可,这对于班主任工作是至关重要的。

三、结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实习虽已经过去,可当我回过头来看一下自己留下的脚印,我们相信那不会是我们旅途的归宿,而是我充满挑战和希望的开始!

第三篇:旅游类专业简介

旅游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本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旅游管理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具有旅游职业的能力,了解中外旅游业的发展动态,能够在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会展公司、旅游营销公司、旅游行政管理等部门从事旅游服务、管理、策划与规划等工作,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原理、旅游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旅行社经营管理、国际酒店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电子商务与信息系统、旅游礼仪等。

学制与层次:四年,本科。

就业方向:(1)就业。到旅游局等行政事业管理部门;或者从事导游服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会展经营与管理;旅游车船公司管理;旅游行政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以及商业、相关休闲服务业的经营与管理。(2)考研。本科生毕业后考取经管类专业,或者文科类专业的研究生。(3)出国留学。

旅游管理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和职业技能强,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旅游管理专业基本知识,能够从事旅行社、星级饭店、旅游景区、旅游车船公司、旅游营销公司、旅游行政管理以及相关领域工作,适应我国旅游业发展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沂蒙精神特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导游与旅行社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礼仪等。

学制与层次:三年,专科。

就业方向:(1)就业。从事导游服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饭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会展经营与管理、旅游车船公司管理、旅游行政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以及商业、相关休闲服务业的经营与管理。(2)升学。国内升本,国外直升本科。(3)出国留学。

空中乘务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和职业技能强,具有国际视野,系统掌握空中乘务专业基本知识,能够从事空中乘务以及相关领域工作,适应现代经济以及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沂蒙精神特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政治经济学、基础英语、英语口语、乘务英语口语、英语听力、乘务英语听力、机场服务概论、形体训练、旅游经济学、民航旅客服务

心理学、空乘礼仪、客舱设备运行与管理、航空安全管理与急救等。

学制与层次:三年,专科。

就业方向:(1)就业。从事国内外航空公司的空乘服务、地勤服务及民航商务工作;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旅行社、旅游景区、酒店、旅游咨询公司、旅游电子商务企业、旅游规划策划机构、主题公园的旅游经济管理和企业管理工作;或旅游与休闲行业的自主创业。(2)升学。国内升本,国外直升本科。(3)出国留学。

涉外旅游专业

培养目标:

培养理论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全面发展,基础知识扎实和职业技能强,具有国际视野,具有扎实语言基础、良好中西文化素养、熟练运用英语的技能,并初步掌握韩、日语等小语种的基本日常口语,了解旅游市场规律,谙熟国内外主要旅游资源,获得英语、电脑运用等级证书及导游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具有较强的涉外交际能力、熟悉涉外旅游有关法规和服务规范,掌握涉外礼仪、公关、导游、宾馆服务、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具有组织跨地区、跨国旅游的专业知识和实务能力,具有沂蒙精神特质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主干课程:管理学、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心理学、导游与旅行社管理、旅游饭店管理、旅游规划与开发、旅游礼仪等。

学制与层次:三年,专科。

就业方向:(1)就业。从事涉外导游服务、涉外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涉外饭店服务与管理、旅游景区涉外服务与管理、涉外会展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等以及商业、相关休闲服务业的经营与管理。(2)升学。国内升本,国外直升本科。(3)出国留学。

第四篇:化学类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范文模版)

化学类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

一、化学学科发展的历史沿革

1661年,波义耳在其著名论文“怀疑派的化学家”中提出“元素”的概念,从而把化学确定为一门学科。1803年道尔顿提出原子论,1811年阿伏加德罗提出了“分子”的概念,1860年康尼查罗提出了原子一分子论,经历了这些重要的发展阶段,到1870年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奠定了化学学科的理论基础。19世纪末,化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分析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相继建立,这种分工大大推动了化学研究的深化。进入20世纪后,量子力学的诞生,近邻学科特别是物理学、生物学和数学的发展,以及各种新的实验技术及精密仪器的发明和计算机的出现,使化学学科得到迅猛的发展。20世纪化学的发展可从化学基础研究和化学工业两个方面作简要回顾。1.基础研究的重大突破

(1)放射性和铀裂变的重大发现

20世纪在能源利用方面一个重大突破是核能的释放和可控利用,其前期基础研究经历了半个世纪。最有代表性的是约里奥一一居里夫妇用人工方法创造出放射性元素,在1935年荣获诺贝尔化学奖。1942年在费米领导下成功地建造了第一座原子反应堆。(2)化学键和现代量子化学理论的建立

鲍林在化学键本质研究和应用化学键理论来阐明物质结构而获1945年诺贝尔化学奖。经许多化学家近半个世纪的努力,使现代量子化学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化学进入实验和理论计算并重的时代。化学家们由浅入深,认识分子的本质及其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从而让人们进入分子的理性设计的高层次领域。(3)创造新分子新结构——合成化学

近百年来化学家(特别是有机化学家)已经设计和合成了数千万个化合物,几乎又创造了一个新的自然界;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的新反应、新试剂、新方法和新理论。1912年格林尼亚因发明格林尼亚试剂,开创了有机金属化合物在各种官能团反应中的新领域而获诺贝尔化学奖。现代有机合成化学是经过20世纪近100年的研究、探索发展到今天已可以合成像海葵毒素(Polytoxin)这样复杂的有机分子(具有64个手性中心的7个骨架内双键的分子,存在271≈2×1021个异构体)。(4)高分子科学的建立和发展

20世纪的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是合成材料的出现。1920年德国施陶丁格提出了高分子这个概念,创立了高分子链型学说,认为原子按正常价键结合几乎可以构成任何长度的链状分子。在此理论指导下塑料、纤维、橡胶三大合成材料得以发展,33年后的1953年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其后,弗洛里发展了非线性聚合物的理论,荣获1974年诺贝尔化学奖。(5)化学动力学与分子反应动态学的发展

揭示化学反应的历程和研究物质的结构与其反应能力之间的关系,是控制化学反应过程的需要。1956年由前苏联的谢苗诺夫和英国的欣歇尔伍德在化学反应机理、反应速度和链式反应方面的开创性研究而获诺贝尔化学奖。同时研究快速反应的技术得到发展,现在可以研究十亿分之一秒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美籍华人化学家李远哲及美国化学家赫希巴赫首先研制成功能获得各种态信息的交叉分子束实验装置,从微观角度来认识化学反应,发展了分子反应动态学,亦称态一态化学,对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做出了重要突破。(荣获1986年诺贝尔化学奖)。

(6)分析科学的发展

20世纪70年代,生命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分析化学进入了分析科学的崭新阶段,它不只限于测定物质的组成和含量,而要对物质的状态(氧化.还原态、各种结合态、结晶态)、结构(一维、二维、三维空间分布)、微区、薄层和表面的组成与结构以及化学行为和生物活性等做出瞬时追踪,无损和在线监测等分析及过程控制,甚至要求直接观察原子和分子的形态与排列。分析化学成为一门仪器装置和测量的科学,1990年开始的人类基因组计划(HGP)中,由于DNA测序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从板凝胶电泳到凝胶毛细管电泳、线性高分子溶液毛细管电泳、到阵列毛细管电泳,直至全基因组鸟枪测序技术。终于使人类基因组计划提前到2001年完成。分析化学在推进人们弄清环境和生命有关的化学问题中起着关键作用。

以上是化学基础研究20世纪在六个方面的重大突破,值得一提的是从1901年至2003年142位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高等院校的教授有109位。占76.8%,可见高等院 校的化学基础研究在整个化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地位。2.在化学基础研究推动下化学工业的大发展(1)石油化工成为支柱产业

20世纪30年代催化剂进入石油化工,催化动力学的发展及催化剂的作用使石油的各种馏分成为各种不同用途的化工产品,石油化工迅速发展,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中占重要地位的工业领域。世界化工总产值中80%以上的产品与石油化工有关。(2)三大合成材料时代

20世纪前半叶,由于基础化学中的高分子化学的兴起和发展,逐步形成了塑料、纤维、橡胶三大合成材料工业。到20世纪末,世界年产合成橡胶能力已1200万吨,合成纤维达1500万吨,合成塑料已超过6000万吨。以塑料为主体的三大合成材料,以体积计算其世界总产量已超过全部金属的产量,所以有人称20世纪为聚合物时代。(3)化肥工业的巨大作用

20世纪面临人口大幅度增长和粮食需求迅速增加的局面。在解决这一困难中,化肥起了重要作用。其中氮肥的生产关键问题是如何利用大气中的氮大规模合成肥料。1909年德国化学家哈伯用锇作催化剂成功地建立了每小时产生80克氨的实验装置。哈伯因此而荣获1918年诺贝尔化学奖。1931年德国博施建成第一个用铁催化剂的合成氨工厂日产量为30吨。(荣获1931年诺贝尔化学奖)。60多年来,不断对合成氨工艺进行改进并引入现代化工技术。我国是农业大国,肥料是增产的关键措施。目前已达年产2000万吨的规模,占世界第二位。

(4)医药工业的大发展

20世纪人类寿命显著延长,70岁以上的老人比例显著提高,估计20世纪人类平均寿命增加30岁左右。人类寿命延长的原因之一是医疗条件的改善,其中针对人类常见病、多发病的新药的研制成功是关键因素。医药工业的发展与化学紧密相关。化学合成药在医学工业中占主导地位。磺胺药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惟一有效的抗细菌感染的药物。Domagk因此而在1939年荣获诺贝尔生理及医药奖。磺胺类药物的问世标志着化学疗法方面的一大突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磺胺药逐渐让位于治疗效果更好的抗生素类药,如青霉素、四环素、红霉素、氯霉素、头孢菌素等。目前世界药物市场的年销售量约为3000亿美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化学工业已成为某些国家的支柱产业。例如,美国90年代化学工业产值约占30%,化学品出口占总出口的30%,位居世界第二位。美国的调查报告“化学中的机会”指出,化学工业在国际市场上要保持竞争力,主要看作为基础学科的化学能否保持领先地位。可见,没有基础学科的发展为后盾,国民经济、高新技术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基础研究和工业生产紧密联系的一个典型事例是2001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不对称催化合成的先驱化学家:美国孟山都生物技术公司的威廉·s·诺尔斯博士,日本名古屋大学的野依良治教授和美国The Scripps研究所K·巴里·夏普莱斯(K.Barry Sharpless)教授。他们的研究成果使化学家们能够有效地操纵化学反应,开发了使化学反应向着只生成其中的一种手性分子的不对称合成技术,这些化学技术被广泛用于工业生产,特别是高纯药物分子,如抗生素、消炎药、治疗心脏病的药物以及神经传导阻滞剂等工业合成中。

二、化学学科发展的现状

1.化学是为人类进步提供物质基础的基础学科

化学不但能够大量制造各种自然界已有的物质,而且能够根据人类需要创造出自然界本不存在的物质。它们不但为人类吃、穿、用提供了大量适用的物质,而且使化学家迈向蛋白质、核酸等大分子。化学能够提供组成分析和结构分析手段,使人们能够在分子层次上认识天然的和合成的物质与材料的组成和结构,掌握和解释结构——性质——功能的关系,并且能够预测某种结构的分子是否可以存在?在什么条件下存在?有了这些基础,化学就能针对需要裁剪和设计分子。化学掌握了决定化学过程的热力学、动力学理论,并用于解决生产和生活问题。而且能从理论上指导新物质(如催化剂)和反应新条件(如高压、高温、超临界状态)的设计和创造,从而能够达到大自然所不能达到的目标。2.化学是促进交叉学科兴起的中心学科

20世纪初化学已深入到原子、分子层次。化学成为在原子、分子层次上研究物质结构和性能的科学,建立了一套物质分子的研究方法(包括理论研究和计算,分子层次上的测量,微观结构和宏观性质的研究)化学的原理和这些研究方法广泛使用于其他学科,使化学渗透到其他学科形成许多新的交叉前沿学科,从而使化学处于中心学科的地位。以下介绍几个最重要的交叉学科。

(1)生物化学与化学生物学

生命过程中的基础物质——蛋白质、核酸、糖和一些激素分子等,通过20世纪的研究已相继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并通过化学和生物方法可以进行合成。但这些基础物质如何配合起来产生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则需进一步研究。现今这方面的研究途径大体上是从化学出发,模拟生命过程,合成生物功能分子及其类似物,组装成模型生物功能结构等等。(2)材料化学

材料、能源和信息构成现代文明的三大支柱。材料科学的发展十分迅速,它是物理、化学、数学、生物、工程等一级学科交叉而产生的新的学科领域。材料化学处于核心地位,它具有十分鲜明的应用目的,是人类进行生产的最根本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衣、住、行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原料。

特别是许多纳米级材料在电、光、磁、力学以至生物学等方面的性质发生了突变,这种变异开拓了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纳米化学。纳米材料已成为高新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纳米科学技术将成为21世纪关键的高新技术之一,而合成与研究纳米材料是纳米化学的主要任务。

(3)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是研究环境中物质相互作用的学科。包括研究天然物质、生物物质和合成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大气、水体、土壤、生物)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环境化学的研究任务包括分析检测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有害物质,跟踪它们的来源以及在环境介质中的环境化学行为,了解有害物质对生物和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规律,因此又推动了环境分析化学、大气环境化学、水环境化学、土壤环境化学、元素化学循环、环境计算化学等三级学科的发展。绿色化学的核心是要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绿色化学是指化学反应和过程以“原子经济性”为基本原则,即在获取新物质的化学反应中充分利用参与反应的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不仅充分利用资源,而且不产生污染。并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助剂和催化剂,生产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身健康的环境友好产品。因此,绿色化学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化学家不仅要研究化学品生产的可行性和现实用途,还要考虑和设计符合绿色化学要求、不产生或减少污染的化学过程。绿色化学将使化学工业改变面貌。3.技术进步大大推动化学的发展

科学按照研究对象由简单到复杂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数学、物理为上游,化学处于中游,生命、材料、环境等为下游。其他科学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促使化学学科的发展。例如19世纪中叶蒸气机的发明,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了热力学第二定律,解决了判别化学变化方向和限度的标准问题。20世纪初,低温实验技术的发展及低温性质的研究,确立了热力学第三定律,为化学家解决了如何从物质的热力学测量数据求算物质间化学反应的平衡限度问题。

20世纪初量子力学的诞生而随后物理技术的进步建立了量子化学和分子层次的研究方法。

20世纪60年代激光器的问世及激光的发展和应用产生了激光化学,尤其使化学动力学。进入态一态反应层次。许多重要的快速反应得以研究形成“飞秒化学”。

信息科学的崛起是与电子计算机迅速发展分不开的。化学家们在研究中所需要获得的各种信息也逐渐通过电子计算机进行。如分子结构的测定可以通过计算机计算分子体系的能量和过渡态来判断;未知化合物的性能可通过计算机按结构和性能的关系进行预测,如药物设计,材料设计等;化学键及分子稳定性可通过量子化学计算得到确切的信息。计算机的迅速发展大大推动了化学的发展。化学和计算机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计算化学这个新兴交叉学科。

三、化学学科发展的态势

1.人类社会的发展对化学的需求

(1)化学仍是解决食物和健康问题的主要学科之一

食物问题是涉及人类生存和生存质量的最大问题。未来的食品将不只满足人类生存的需要,还要在提高人类生存质量、提高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方面起作用。利用化学和生物的方法增加动植物食品的防病有效成份,提供安全有防病作用的食物和食物添加剂(特别是抗氧化剂),改进食品储存加工方法。以减少不安全因素,保持有益成分等,都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2)化学在能源和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高效安全利用中起关键作用

21世纪初期,我国重点能源仍然为煤碳、天然气、石油等化石能源。这就要求研究高效洁净的转化技术和控制低品位燃料的化学反应,使之既能保护环境又能降低能源的成本。这不仅是化工问题,也有基础化学问题。此外还要开发新能源,新能源必须满足高效、洁净、经济、安全的要求。太阳能以及新型的高效、洁净化学电源与燃料电池都将成为21世纪的重要能源。

(3)化学将继续推动材料科学发展

2l世纪电子信息技术将向更快、更小、功能更强的方向发展。目前正在致力于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分子电路、生物蕊片等新技术,标志着进入分子信息技术阶段。这需要物理学家提供器件设计思路,化学家则设计、合成所需的物质和材料。化学家应该更加主动地研究各种与电子信息有关的材料的性质和功能以及与各个层次结构的关系,特别是物质与能的相互作用的化学特征,创造具有特殊功能的新物质和新材料。此外,化学还必须推进凝聚态化学的研究,如纳米科学技术、超分子凝聚态构筑、晶体工程等,创造新的聚集态构筑技术。(4)化学仍是提高人类生存质量和生存安全的有效保障

不断提高生存质量和生存安全是人类进步的标志。化学研究至少可以从三方面对保证生存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①通过研究各种物质和能的生物效应(正面的和负面的)的化学基础,特别是搞清楚两面性的本质,找出最佳利用条件;②研究开发对环境无害的化学品和生活用品,研究对环境无害的生产方式。⑧研究大环境与小环境(如室内环境)中不利因素的产生、转化与人体的相互作用,提出优化环境建立洁净生活空间的途径。健康是重要的生存质量的标志。预防疾病将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中心任务。化学可以从分子水平了解病理过程,提出预警生物标志物的检测方法,建议预防途径。2.化学的基础研究方法的发展(1)微观与宏观相结合

化学的发展不应只看到化学热力学和动力学的经典内容,而应该看到它们发展趋势。例如,非平衡态热力学

(普里高津,1977年诺贝尔化学奖)的贡献是教给化学家一把开启从分子层次洞察生命过程的钥匙。迄今还需要更好的理论和方法描述实际开放系统(生物体、河流、大气等)的时一空动态变化。尽管在沟通微观与宏观研究中已经取得一些成绩,也建立了一些方法,但是大多数工作还是微观与宏观分离。由于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也因为在理论上和方法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预期未来微观与宏观将会更深入更广泛的结合。(2)静态与动态(过程)相结合

化学反应历程的早期研究仅限于小分子参与的宏观动力学研究,而且只能研究速率较慢的简单反应。而后,停流技术的发展才使人们有可能研究快速反应过程。交叉分子束实验技术的建立使微观反应动力学有了重大突破。近年来单分子操作能够用来观察分子的动态过程,计算机能够模拟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过程。这些都预示着在不远的将来化学过程的微观动态跟踪的可能性。

(3)由复杂到简单,再由简单到复杂

经典物质科学(包括化学)研究物质世界的最终目的在于寻求简单的、普通的、永恒的基本解。他们或者用简化的方法、抽象的方法去研究复杂系统,建立各种模型和概念去解释实际生命现象。或者把生物系统拆成个别生物分子,研究它们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用微观来解释宏观。近年来大家逐渐意识到,研究现实事物必须回到真实条件中去,即必须研究复杂系统中的复杂过程。对于化学,首先需要建立对复杂过程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特别是过程中事件的动态跟踪;其次,需要分析和模拟,多反应组合的理论方法。从复杂系统的简化,到回归复杂性,再抽出个别问题进一步做简化研究,这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复杂系统进行化学研究的主要方法。(4)多学科的综合

未来化学将在与其他学科综合研究中有所突破,这种突破将会产生若干新的领域,是未来科学的生长点。未来化学研究模式将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从实际问题中抽出化学基本问题来研究;吸收其他学科的新理论和新结果,孕育化学生长点;与其他学科融合,开拓化学新领域;把握动向和时机,提出新的思路和新的研究方向;重视化学学科自身发展与整体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

预计2l世纪科学发展的趋势是各学科间纵横交叉而解决实际问题。对于化学学科,其自身的继续发展与相关学科融合发展相结合;化学学科内部的传统分支的继续发展和作为整体发展相结合;研究科学基本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3.化学学科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当今国际化学基础研究的重要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是如何创造具有特定性质和功能的新物质和新材料,建立和发展物质反应和转化的新方法,阐明物质结构一反应一性能的基本规律。

未来化学学科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 运用现代实验方法和理论计算及模拟手段,探索和阐明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之基本规律,揭示物质形成于转化的内在规律。

· 以绿色化学为准,发展分子物质(材料)合成的新概念、新反应、新试剂和新方法,使化学学科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发展新型分子物质(材料)合成与制备的催化体系,特别重视不对称催化,提高合成与制备反应的效率和选择性,为分子物质(材料)合成与制备提供高效、低耗的先进方法。

·发展包括碳一氯键、碳一碳键和碳一氢键等非活性键的小分子活化方法,发展新的基于基本点石油产品的原子经济性反应,建立物质合成与备的新体系。

·发展基于生物转化反应的新的生物催化体系,将生物催化体系与金属催化剂及其他反应相结合,拓展生物技术催化反应体系,运用现代化学的理论与方法,结合生物技术手段来揭示生命过程的本质,并为实现对生物体系和过程的调控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外场(如超临界流体、离子液体等)中的特殊反应,探索物质合成和制备中新的现象和规律。

·发展合成方法学,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目标分子,实现新型无机化合物和高分子化合物、新的凝聚态和凝集态体系,以及具有可控性能和形态的新材料的合成与制备。

·发展分子识别和分子自组装的原理,实现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精确调控,构筑功能超分子材料和分子(电子)器件,创造病毒、单细胞等某些低级的生命形式。

· 揭示分子与生物大分子问的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及生物活性小分子诱导的生物大分子的构象以及功能的变化和生物活性小分子与细胞的相互作用及所引起的功能变化规律,发展新一代治疗方法与药物化学。

·探索并建立新的分离、分析测试理论与表征分析技术,为材料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为人口与健康、国家安全等领域提供强大的技术保障。

·结合我国经济建设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在能源、资源、环境、材料、重大疾病防治、农业、国家安全等方面取得一大批创新的、具有我国自己知识产权的成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提高做出重大贡献。

·发展与化学相关的新兴交叉学科新领域,如化学生物学、化学信息学、纳米化学等,占领前沿和交叉学科领域制高点。

四、化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 1.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

化学学科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但化学学科和化学教学必然依赖社会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时期即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因此化学教学也必然处于转型时期。

本科教学不只是传授基础的、前沿的知识,更要传授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品质,使学生具有潜在的发展能力和基础,即继续学习的能力、表达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本科教学又必然带有研究性,因此,担任本科教学的教师应有良好的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具有创新的经验和能力。据此教师应是既懂教学又会科研,能把科学前沿积累的新知识及时融入基础教学内容,又可把科研的体会教会学生探索研究方法和提高创新能力。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由于本科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的改变,本科化学教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也是随之而变。

(1)减少课堂学时 为了有利于素质教育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必须减少课堂讲授的时间,本科化学专业(含应用化学专业)授课的总学时(不包括军训和毕业论文)应控制在2500~2800学时为宜。(2)课程结构的三个层次

在基础教学中撤消过于专业的教学,例如应撤消专门化课和专门化实验,本科化学专业及应用化学(专业),课程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

①公共基础课学时约占50~52%。

②专业基础课学时应占40%,其中实验教学学时约占专业基础课学时的50~60%。

③选修课学时约占8~10%。(3)化学专业课程结构的多元化

化学专业基础课中课程的合理设置历来是化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回顾历史,1978年全国高等教育处于拨乱反正阶段,有必要全国大学化学教育进行统一规范,以保证教学质量。为此,曾制订了各门化学课的“教学大纲”,不但规定了化学基础课的课程结构,同时规定了教育内容和学时数。1992年第一届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当时教学改革和学科发展需要,制订了“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基本培养规格和教学基本要求”,作为大纲式的规定,为的是有利于各校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同时又在较宽松范围内统一全国高校化学教学。

长期经验表明,由于我国高等学校较多,分布面广(现有化学专业198个,应用化学专业224个)各高校所处具体情况不同(历史条件、师资力量、生源、设备条件、培养的具体目标等)很难采用统一的课程结构模式,而统一模未来必是最佳方案。其次,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引入,需要多种模式的化学人才,相应需要不止一种课程结构。第三,如何建立适合我国理科化学专业及应用化学专业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还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规定统一的课程结构将不利于这种探索,也不利于各校发展自己的特色。

鉴于以上原因,第二届教学指导会对化学基础课课程体系的改革采用如下方法:在较宽松范围内规定化学基础课和化学基础实验课的“基本内容”和总的学时规定前提下,对化学基础课课程结构不作统一规定,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推荐几种不同类型的化学基础课体系改革方案,供各校参考。

(4)制定专业基础课的“基本内容”

化学专业基础课内容历来是改革争议最多的问题,从历史上经过几十年的演化,化学专业基础课内容有愈来愈多的趋势,各门课程从自身发展特色,内容膨胀,陈旧,熟悉的内容难以拾弃,内容更新困难重重,这不符合目前的教育思想和培养目标。

但从化学工的主观审视,确有一些“基本知识”需要大学本科生所掌握,否则难以成为从事化学学科工作的人才。这些“基本知识”即为化学基础课的“基本内容”,选择应着眼于整个化学学科,着眼于为学生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不应片面强调知识的完整性,也不只以知识的新旧作为取拾标准,同时“基本内容”的内涵会随着时代的演进、科技的进步、学科的发展、社会的需要而有所变化。根据以上观点第二届化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了“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教学基本内容”,四年后由本届教学指导委员会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教学的需要,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见附件)。“基本内容”只是大学本科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知识,并不妨碍各校在此基础上发展自己的特色教学;“基本内容”并未规定课程设置,各校可以因校制宜,参照“基本内容”,通过组织不同课程来达到目的,“基本内容”未规定讲授深度(内容的讲授深度、方法、时间应由主讲教师决定)。这种改革观点为各校的基础课改革留有充分余地。而实际上一种成功的教学模式应既有基本要求而又不加过多约束,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富有弹性。3.实验教学

从化学学科发展历史看,化学基本上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家的创新劳动大多是在实验室中完成的,因此化学实验对本科化学教学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实验教学的目的不同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不仅能验证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掌握一定实验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观察、判断、抽象思维能力、总结表达能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及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基础化学实验是融知识、能力、素质教学于一体,培养创新意识的最有效手段,鉴于此化学实验教学必须独立设课,有充分的学时保证,实验课学时和课堂教学学时之比不低于1:1。

实验教学改革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管理体制改革

应改变由教研室、课题组管理基础实验室的局面,成立院(系)和学校二级管理体制。(2)实验教学内容、结构和方法的改革

①制订“化学专业和应用化学专业实验教学基本内容”文件,明确通过化学实验课学生必须受到的训练项目,必须掌握的操作技术和实验仪器,从宏观上规范基础实验教学。

②取消专门化实验而代之以综合化学实验是加强培养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能解决实际化学问题的能力。综合化学实验内容新颖大多来自化学前沿课题,实验以学生为主,不论在内容和方法上均有利于传统实验。

③实施“三段法”组织教学,整个实验内容分为基本训练、综合实验、研究型实验三层次,随着整个实验的推进三层次的比例可作调整。实践证明这种改革对培养学生的能力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3)开放实验室

尽早给学生提供一个科学研究的环境,使学生早期受到科学研究的熏陶,是培养创新意识的有效方法。为了创造这样的环境,设立开放式实验室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开放实验室是以学生为主,开放的形式可多种多样。例如:

一、二年级以开放基础课实验室为主(假日或假期),三、四年级以参加开放科研实验室为主。(4)实验室的建设

同课堂教学不同,实验教学同实验室建设密不可分。我国同国外本科化学教学相比,差距最大的就是化学实验条件。“基地”建设确使我国重点大学化学实验条件明显改善,但对大多数化学和应用化学专业而言,化学实验室建设尚处于十分困难的阶段。实验条件长期无法改善是实验课改革落后于理论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实验课各层次上,想方设法加大投入、认真配备合格的实验室主任、建设一支实验教师队伍,是解决这一困难局面的主要措施。

4.创新人才的培养

随着我国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在新的条件下如何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 由于大规模的扩招对一些学校带来教学资源短缺问题(包括师资、教学设备、实验室用房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加大教学投入,采取有力措施稳定教师队伍,花大力气培养大批合格的教师,以稳定教学秩序。但更具有 普遍意义的是需要转变观念,改变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体现,建立传授知识和探索研究相结合、推行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体现。创新意识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今后大学本科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核心问题。首先应该明确创新型人才和知识型人才有许多不同的特点:

(1)知识构成:创新型人才的知识应由直接知识和间接知识两部分构成。

(2)能力构成:创新型人才不但重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提倡具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思维构成:创新型人才思维应多元化,既应正向思维,更要培养逆向思维;既有演绎推理能力,更善于归纳、分析、渗透综合能力。

(4)培养过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个综合过程,例如要考虑知识传授、探索研究、个性化教育等等。由此看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本科教学的一个系统改革过程,涉及教育思想、教学管理、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

50多年来我国本科教育在培养知识型人才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很大成绩,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在本科化学教学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经过近十年的探索有以下几点共识:

(1)转变教育思想:改专业教育为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特别应强调人文素质对化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2)减少授课学时:课堂教学(第一课堂)不是教学的唯一形式,应有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如讨论、讲座等)和第三课堂(社会实践、开放实验、参加科学研究等)。

(3)科学研究渗入本科教学:一方面要把最新的科学研究成果引入本科教学更新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让本科生早期介入科学研究,使学生了解知识创新的过程。

(4)实施个性化教育: 教育应该以人为本,让学生接受教育、提高素质、开发智慧、挖掘潜力,使学生的聪明才智贡献于社会。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千差万别,因此成功的教育应是个性化教育,应因材施教。在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时,重要的是如何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使学生按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来学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激情,而这些往往是创新的动力。口

(因篇幅限制,本刊发表时略有删节)

第五篇:日常化学选修课论文

人与自然——环境保护 夏鑫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三班

201040501083 *** 摘要:我们周围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就像是鱼和水那样,密不可分,谁也离不开谁。

青岛是一座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是美丽的,但是美丽中隐藏着一种“奇特的色彩”。因为个别市民不注意卫生,给美丽的青岛添上了不和谐的“污点”。我们通过小组形式对我们的周围环境进行了调查。一:环境污染状况的调查 白色污染,可怕!

纸张的发明使到人类的发明迅速地发展。但是现实生活中,一张张洁白无暇的纸张让人类的周围环境遭到了极大的污染。

浪费纸张:在我们班级里和学校的垃圾池里,每天都有一大堆的纸张在垃圾池里。黄的、白的、绿的„„眼花缭乱。一张张色彩艳丽的作业纸揉成一团。

纸张回收:我在调查中,发现有95%的人是把可回收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混在一块。“混”,原来这就是纸张污染的主要原因!如果人们把垃圾分开来,分门别类进行回收,那白色污染对自然环境就会大大减少,并且我们生活环境也就大大不同。

一次性纸杯:现代生活中,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出现了。一次性用品浪费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比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喝水的杯子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喝水的杯子应该怎样选择呢?市民为了贪图方便,几乎家家户户都用上了一次性纸杯。人们说既方便,又便宜。可正是因为一次性纸杯的产生,使到我们周围的环境受到了极度的破坏。市民们使用了一次性纸杯,就随地乱扔,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污染。水污染,健康当心!

水是生命之源,没有水,地球的什么生物都会无法生存。“清凌凌的河水鱼在游”再也不见了,水受到了严重的污染。也许你会说,不是有桶装饮用水吗?但喝桶装水不是解决水污染的最好办法,喝桶装水一样要用到水资源。而且喝桶装饮用水对人们的身体不是很健康。所以,我们受到大自然的惩罚,我们的饮用水不是总会觉得有一股咸味吗?这是青岛的咸潮。在调查中,我深受启发: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我们组织了环保小分队,开展环保在行动的活动,争做环保小卫士。

地球是人类惟一的家园,在茫茫的宇宙中,除了地球之外,目前尚未发现其他适合人类生存的星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惟一家园.在这个家园里,人是地球的主人.除了我们人类以外,还有许许多多有生命的物质,如花草树木,虫鱼鸟兽等.这些生物与我们生活在同一环境中,共同组成了这个大家庭.水是生命之源,人的生命离不开水.人体中所含的水分约占体重的65%,如果人体损失10%以上的水分,就会导致死亡.空气,是人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无时无刻不在呼吸空气.氧气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各类植物是氧气的加工厂.如果地球上没有了植物,我们人类和其他生命将不复存在.野生动物依赖于植物,也可以保护植物.以鸟类为例,90%的鸟类以昆虫为食,许多益鸟是庄稼,树木的卫士,是害虫的天敌.100条树虫十几天便可以吃光一棵大松树的树叶,而一对大山雀一天可以吃400多条虫子.如果没有这些益鸟,害虫就会泛滥成灾

(一)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十五”环境保护计划指标没有全部实现,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0年增加了27.8%,化学需氧量仅减少2.1%,未完成削减10%的控制目标。淮河、海河、辽河、太湖、巢湖、滇池(以下简称“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和区域的治理任务只完成计划目标的6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远远超过环境容量,环境污染严重。全国26%的地表水国控(国家重点监控)断面劣于水环境V类标准,62%的断面达不到III类标准;流经城市90%的河段受到不同程度污染,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30%的重点城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不到III类标准;近岸海域环境质量不容乐观;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一些大中城市灰霾天数有所增加,酸雨污染程度没有减轻。全国水力侵蚀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许多河流的水生态功能严重失调;生物多样性减少,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一些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功能退化。农村环境问题突出,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危险废物、汽车尾气、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污染持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严峻,任务艰巨。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已经集中显现。我国已进入污染事故多发期和矛盾凸显期。

(二)当前我国环境管理工作严重滞后

环境形势严峻,保护环境紧迫又重要,但目前我国环境保护的法规、制度、工作与任务要求不相适应。一些地方对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重GDP增长,轻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法制不够健全,环境立法未能完全适应形势需要,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较为突出;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投入不足,历史欠账多,污染治理进程缓慢,市场化程度偏低;环境管理体制未完全理顺,环境管理效率有待提高;监督能力薄弱,国家环境监测、信息、科技、宣教和综合评估能力不足,部分领导干部环境保护意识和公众参与水平有待增强。

(三)加强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发达国家上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近20年来集中出现,呈现结构型、复合型、压缩型的特点。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未来15年我国人口将继续增加,经济总量将再翻两番,资源、能源消耗持续增长,环境保护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必须把环境保护摆上更加重要的战略位置。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是坚持执政为民、提高执政能力的实际行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加强环境保护,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实现更快更好地发展;有利于带动环保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增加就业;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环境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人均寿命;有利于维护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为子孙后代留下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空间。因此,必须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环境保护工作,痛下决心解决环境问题。

二、当前必须切实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

(一)以饮水安全和重点流域治理为重点,加强水污染防治

一是要科学划定和调整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切实加强饮用水水源保护,建设好城市备用水源,解决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二是要坚决取缔水源保护区内的直接排污口,严防养殖业污染水源,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确保群众饮水安全。三是要尽快改善重点流域、重点区域的环境质量,加大“三河三湖”(淮河、海河、辽河、太湖、滇池、巢湖)、三峡库区、长江上游黄河中上游和南水北调水源地及沿线等水污染防治力度。四是要把渤海等重点海域和河口地区作为重点,加强海洋环保工作。五是要严禁直接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的工业污水。

(二)以降低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重点,推进大气污染防治

一是要加快原煤洗选步伐,降低商品煤含硫量。二是要加强煤电厂二氧化硫治理,新(扩)建燃煤电厂除燃用特低硫煤的坑口电厂外,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设施或者采取其他降低二氧化硫排放量的措施。三是要在大中城市及其近郊,严格控制新(扩)建除热电联产外的燃煤电厂,禁止新(扩)建钢铁、冶炼等高耗能企业。四是要根据环境状况,确定不同地区的脱硫目标,制订并实施酸雨和二氧化硫污染防治规划。五是要制订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治理规划,加大烟尘、粉尘治理力度,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六是要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生物质能等能源,积极发展核电,有序开发水能,提高清洁能源比重,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

(三)以防治污染为重点,加强城乡环境保护

一是要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二是要在建设中注重保护自然和生态条件,尽可能保留天然林草、河湖水系、滩涂湿地、自然地貌及野生动植物等自然遗产,努力维护地区的生态平衡。三是要开展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和超标耕地综合治理,污染严重且难以修复的耕地应依法调整。四是要合理使用农药、化肥,防治农用薄膜对耕地的污染。五是要积极发展节水农业与生态农业,加大规模化养殖业污染治理力度。六是要推进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搞好作物秸秆等资源化利用,积极发展农村沼气,妥善处理生活垃圾和污水,创建环境优美乡镇、文明生态村。

(四)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重点,强化生态保护

一是要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重点控制不合理的资源开发活动。二是要优先保护天然植被,坚持因地制宜,重视自然恢复,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天然草原植被恢复、退耕还林、退牧还草、退田还湖、防沙治沙、水土保持和防治石漠化等治理工程,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草原沙化。三是要使经济社会发展与水资源条件相适应,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建设节约型社会。四是要加强生态功能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五是要做好红树林、滨海湿地、珊瑚礁、海岛等海洋、海岸带典型生态系统的保护工作。

(五)以核设施和放射源监管为重点,确保核辐射环境安全

一是要全面加强核安全与辐射环境管理,国家对核设施的环境保护实行统一监管。二是要科学制订核电发展规划,核电建设要充分考虑核安全、环境安全和废物处理处置等问题。三是要加强在建和在役核设施的安全监管,加快核设施退役和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步伐。四是要加强电磁辐射和伴生放射性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监督管理,健全放射源安全监管体系。在地球上,人类植物和动物,实际上是一个互相依赖的“生物圈”、“朋友圈”,谁也离不开谁.人类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是因为生态平衡的缘故.地球给我们人类乃至所有生命的形式,提供了一个生命支持系统--空气、水、适当的光和热、以及能源等等.事实上,这种原始的生态平衡从全球范围来看是极其难得的,我们今天或许只能在人类未曾涉足的地方才得以看到.自然环境提供人类生存发展的环境资源的同时,遭到了人类机大的破坏.只有当自然环境处与一种生态平衡的和谐状况时,人类的前景才是乐观的.

下载化学教育类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简介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化学教育类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简介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大师选修课感想

    化学大师选修课感想 作为一个2系电子信息工程系的学生,化学对于我来说,可能已经伴随着高考结束了。但是,在这个学期选课的时候,当我第一眼看到化学大师这门课的时候,我突然觉得如......

    选修课《化学与人类文明》

    选修课《化学与人类文明》 题目: 现代生活化学的论文 院系: 医药商学院 专业班级:医药营销学生学号:指导老师: 刘环宇 1 现代生活化学 在高中学习化学时,我们不仅要像初中学习化......

    环境生态类专业简介

    环境生态类专业简介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2009级环境生态类招生简介 资源环境学院按环境生态大类招生,学生入学后分别进入“光炯创新实验班”和普通班学习,在前2年完成环境生......

    电气信息类专业简介

    电气信息类专业概述 人类当前处在信息时代,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早已经成为主流。电气信息类专业无疑是在这样的时代下最耀眼最璀璨的几颗星星之一。 本专业涵盖了许多当今最......

    化学类专业排名(共五则范文)

    无机化学(86) 排名 学校名称 1 2 3 4 5 6 南京大学 吉林大学 南开大学 北京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山大学 排等级 学校名称 名 A+ 7 山东大学 A+ 8 东北师范大学 A+ 9 兰州......

    化学化工类专业未来发展方向

    本文原写于几年前,那时候本人也正经历各类找工,在择业的过程中就对各个就业方向进行了归纳,重点对非技术类方向进行总结。去年在知乎上看到许多工科生关于就业的问题,尤其是非技......

    选修课《化学与健康》论文

    论题:关于人们经常食用的食物中的 化学与健康 作者:XX 单位:信息学院 摘要:从营养化学的观点论叙人们经常食用的几种食物中的化学与健康,同时提出建议,增强自我保健的意识。 关键......

    化学与社会选修课 论文

    环境保护与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自18世纪英国发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环境已经发生率巨大变化。煤炭资源、石油资源等大量消耗,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烟雾。使全球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