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李镇西老师的
让爱心与责任同行
——读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心得体会
中华路中学
陈虎
中C教师应该真诚地喜爱学生,并走进学生的心灵。这个暑假我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一书,书中的一个个小故事就像电视剧情一样深深的吸引着我。我的内心不是感动,而是震撼。不得不为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深深折服。李镇西老师细腻的师生感情、人性的教育方法无不深深地吸引着我,给我启迪,他用自己的真诚和爱心为我们刻画了崇高的教育,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
一、李老师的教育是智慧的。
他总能恰到好处的处理一些让我们头痛的学校事故,如万同同学拿了别人价值不菲的随身听。李老师旁敲侧击,既维护了他的自尊又让他主动认识了错误承认了错误。对于万同这个角色,相信我们每个老师都遇到过。我们每个班又不会出现一两个“万同”呢。面对我 们自己班中的“万同”我们是一味的责罚,还是放之任之呢。而我们的李镇西老师对万同的教育方法值得我们每位老师的思考和学习。他的教育方式已经深深地感动了我。读了这篇文章我开始决定用另一种方式来面对自己班里的“万同”。我学会用他们的心理思考,想着维护他们的尊严,让他们主动地改过自新,而不是我们主观的硬塞和强制。因为我们的主管可能会让他们更加叛逆,更加反感。
二、李老师的教育是大爱的,崇高的。
他经常鼓励学生的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鼓励学生为社会上的老人做家务,给烈士陵园捐资,给圆明园修建捐资。我想这样的行动一定深深地扎根在学生们的心中,直接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身教胜于言传,李老师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心中种下爱的种子,让学生学会了爱别人,爱社会,爱生活。这样的学生不正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人么?李镇西老师这样的教育行动也一定会激励他们一生向善吧。
李老师毫不掩饰自己对学生的爱,他也收获着学生的爱。李老师做的许多事情都很普通,其实许多老师都做过。为什么李老师能成为名师,我们却在日常工作中变得越来越平庸,工作越来越没劲?这当然有本身素质的不同,但更重要的是对教育的执著,对爱的坚持。正如李老师所说:“爱心与童心”是我教育事业永不言败的最后一道防线。他把教育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把带给学生一生的幸福当成一生的追求,我们只是把教育当成自己谋生的职业。正如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一个老师创造一个感人的场面并不难,但一个老师,能够长期像李老师对待万同同学那样对待每一个学生,难!李老师说:“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情感投向那些极度缺爱的同学。弱势群体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长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很难拥有健康、快乐、自信、向上的精神生活。如果我们能还他们健康、快乐、自信、向上,那该是多么好的教育!”是啊,爱是我们的语言,和学生相处,只有爱是打开学生心灵大门的钥匙,只有爱才能换来学生的真心和信任,成为真正受学生爱戴的老师。作为老师,你将你内心深处的爱心传递给你的学生了吗?自省过后,我发现自己做得的确不够。身为一名数学老师,由于带多个班,周课时也多,所以平均与每班孩子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常常是这节课进这班教室,下一节又要到另一个班级上课。很少有时间和学生交流、谈心,所以学生对我也并不是特别亲近和了解,其实我是很爱他们的,我由衷地为他们的进步而高兴,为他们的失败而难过。但作为老师,我总是在潜意识里把学生看成是教育的对象,可能太过追求在学生面前的威严了。其实,“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应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
三、李老师爱的教育是细致的。
李老师对学生的教育和帮助真的是无微不至啊,他不但关心学生的学习,关心学生的家庭生活,还与已经毕业的学生通信交流,帮助他们的生活。在高考以几分之差落榜后,宁玮情绪波劝很大,李老师一直鼓励她,八年如一日的通信,电话联络,成为宁玮成功人生的最大动力。李镇西老师不惜带领学生步行三十里山路来到伍建劳作的田头,大声齐喊:“伍—建—你—好!”感动的伍建泪水长流;李老师的学生家长送来一篮鸡蛋,他就每天煎一个送给学生。这样的爱感动了学生,也感动了我。试问我们的老师有几个能做到这样的情怀。也难怪李老师的学生尊敬他,喜爱他,信任他。因为他付出比别人多几倍的爱给学生。在学生心中,李老师不仅是老师,还是朋友,是亲人。
从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拥有一颗爱心,真心付出,孩子们也同样对你真心喜欢。爱心还表现于对学生的赞美与宽容,尊重孩子的成功,哪怕只有一点点的成绩,不要吝啬赞美,你会发现他们脸腮甜甜的微笑让人陶醉,这种无名的爱融入彼此,也教育了他们要继续努力争取更好的成绩;犯了过错,要细心教导,让他们感受老师是因为爱他们才教导他们的,这种爱不需要言语来表达,他们也能感受到老师的一颗爱心,于是,他们就会注意下次类似的错误。因为有了爱心,让孩子努力争取,改错,会发现,这样的教育更有意义,也让人更容易接受!也就是说,我们不仅需要有颗爱人的心,更要的是一颗智慧的爱心!
但是,教育仅有爱心也是不够的。这一点,李镇西老师多年以前就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值得思考,然而正是这些问题,反衬出了李镇西老师的伟大,反衬出了李镇西老师的人格魅力!而我在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也在想,其实这本书里面记载的许多案例,都有它具体的背景甚至特定的时代背景,而现在的社会又发生了许多的变化,刻舟求剑,胶柱鼓瑟式的阅读或许并不聪明,重要的是这本书里所体现出来的教育者的爱心,教育者对教育这一份深沉的思考,教育者对大写的人的张扬,应该成为我们从事教育的这个群体的出发点。
教育的爱心是空气,是阳光,是土壤,是水源,是食粮,是布匹……你可以把它比喻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一切,而且绝不过份。所以,老一辈教育家夏丏尊说: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读完了李镇西老师的《爱心与教育》,我的感受还有很多,李镇西老师值得我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虽然他的方法可能针对中学老师更实用,教育方法虽然不能复制,但我可以学习他的教育情怀,学他的教育机智,学习他的教育精神。爱心是他教育的精髓。也是我们每一个老师的基本职守。关爱学生,也让学生爱上你。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学生就会主动地追随你,用真善美充实着自己的人生,这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吧。
第二篇:李镇西老师的读书经
李镇西老师的读书经
[ 2009-9-10 10:44:00 | By: 维胜工作室 ]
推
荐
转帖自“与青春同行”
博士毕业后到现在,时间的脚步渐渐走到了新世纪第一个十年的尽头。这六年多里,我除了有近两年时间在成都市教科所,其余时间都在学校。我又开始了自由阅读(相对来说,读博阅读不是那么“自由”,是课程的迫使)。
我的阅读越来越集中于三个方面,一是历史著作,主要是中国近代、现代和当代史和国际共运史,如麦天枢的《昨天――中英鸦片战争纪实》、张建伟《世纪晚钟――紫禁城里的最后改革》、袁南生的《斯大林、毛泽东与蒋介石》、笑蜀的《历史的先声――半个世纪前的庄严承诺》、胡平《禅机――1957苦难的祭坛》、李锐《庐山会议实录》(重读)、马立诚的《交锋三十年――改革开放四次大争论亲历记》等等;一是反映中国现代和当代知识分子命运的著作,包括报告文学、人物传记、回忆录等等,比如瞿秋白的《瞿秋白写作生涯》、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万同林的《殉道者――胡风及其同仁们》、老鬼的《母亲杨沫》、余英时的《重寻胡适的历程》、孙郁的《鲁迅与胡适》、陆建东的《陈寅恪的最后20年》、邓超麟的《邓超麟回忆录》、丁东的《反思郭沫若》、李辉的《沧桑看云》、陈徒手的《人有病,天知否》、郭小川的《郭小川1957年日记》、谢泳的《血色闻一多》、傅国涌的《1949年中国知识分子的私人记录》、傅光明的《口述历史下的老舍之死》等等著作;一是关于自由主义思想的著作,对此我得多说几句。
当今中国,没有什么思想学说能够比自由主义更能引起人们真诚的追求、狂热的崇拜、无知的误解和理性的质疑的了。但“自由主义”究竟是什么?包括许多拥护者和反对者在内的人恐怕都没有认真地了解过,包括我――在少年时代,心目中的“自由主义”就是毛泽东著名文章《反对自由主义》中所批评的那种“自由主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之类。从八十年代开始,我对自由主义产生了兴趣,因而零碎地读过一些相关的书;但我从来没有相对系统地读过自由主义大师们的著作。尽管凭着一些感性的了解,我对自由主义有着情感的向往;但我承认,我对自由主义的了解往往是只言片语一知半解,因而是非常肤浅的。没有对自由主义大师们原著(至少是中译本)的直接阅读,简单地赞美和指责都是不科学的,也是不严肃的。读博期间,开始接触自由主义学者的一些原著;博士毕业后的一段时间,我又比较集中地阅读一批自由主义理论家的著作。于是对自由主义有了比过去更深入的了解――当然仍然谈不上理解乃至精通。不过,在阅读的过程中有一些感想,边读边抄边写,做了几万字的读书札记。印象中,我主要读了这些著作:托克维尔的《论美国的民主》、杜威的《新旧个人主义》、霍布斯的《利维坦》、斯宾诺莎的《神学政治论》、孟德鸠斯的《论法的精神》、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罗素《西方哲学史》、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哈维尔的《哈维尔文集》、顾肃的《自由主义基本理念》、王炎《自由主义与当代世界》、李慎之与何家栋的《中国的道路》、王元化的《思辨随笔》、秦晖的《问题与主义》、朱学勤的《书斋里的革命》,徐友渔的《自由的言说》等等著作。
我时不时也读一些教育学著作,但读得不多了。最近几年读过大卫·杰弗里·史密斯的《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保罗·傅莱叶的《被压迫者的教育学》马克斯·范梅南的《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和《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对最后一本书,我赞口不绝,逢人便推荐。记不清是05年还是06年,在铁皮鼓的推荐下,我读过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的哲学》,还写下了万字长篇读书笔记,虽然我基本上不同意作者的观点(我得实话实说),不过这本书对于拓宽我对德育的思考还是不无裨益的。最近我又读了目前比较流行的《教学勇气――教师心灵漫步》,还是说实话,我是读懂了的,也同意书中的观点,但这本书句法比较别扭,甚至还有病句,当然,我估计是翻译者的水平所致。
我重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青年校长的谈话》《帕夫雷什中学》,这些书上再次留下了我的笔记。逛了一大圈,又回到苏霍姆林斯基这里,还是觉得这位教育家和我的心贴得最近。
按道理说,我已经做了校长了,应该看一些管理方面的著作,但我的确很少读关于管理的书。彼得·诺斯豪斯的《领导学:理论与实践》我翻了翻,印象不深。倒是我的同龄人的著作让我颇有收获,如程红兵的《做一个书生校长》、李希贵的《学生第二》《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不少人给我推荐一些企业管理的书――这方面书很多很畅销,但我有一种不讲道理的排斥,我固执地认为,学校不是企业,教师不是工人,管理学校和教师应该按知识分子的特点来管理。
我阅读文学的时间显然大大减少了,但也还是读了一些文学作品。王蒙的“季节系列”和三卷本自传我读完了――我对王蒙的作品依然关注,但因为王蒙过于“机智”过于长袖善舞,也因为他在自传中的一些言论,我对他的敬意已经大大减弱。还读过几部长篇小说,印象比较深的有阎真的《沧浪之水》、王蒙的《青狐》、张平的《国家干部》、郭敬明的《梦里花落知多少》――最后一本是女儿给我推荐的,但我只读了一半就读不下去了。
对了,说到文学作品,这里我得谈谈沈从文和张爱玲。这两位作家是我以前不曾或至少是很少关注的。更多的是因为受某种时尚的影响,我开始关注了沈从文和张爱玲。沈从文的作品我读得并不多,但其小说《边城》、《长河》、散文集《湘行散记》,那意境,那语言,实在让我感到“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但对张爱玲,我很难有许多读者那么高的评价。《倾城之恋》《小团圆》《金锁记》《红玫瑰与白玫瑰》„„她的确太有语言天赋了,在她的作品中,随处可见多姿多彩的精妙比喻,还有着流转自如的音韵节奏。有人说,张爱玲以其灵动飞扬的想象开创了一个美不胜收的语言世界。但我依然不喜欢张爱玲!道理很简单:我无法容忍国难当头,有一个女人能够从容而精致地抒发与整个民族格格不入的个人情感。就以很多人所赞赏的张爱玲的一篇“美文”《夜营的喇叭》为例。这篇文字不长,作者开头写道:“晚上十点钟,我在灯下看书,离家不远的军营里的喇叭吹起了熟悉的调子。几个简 单的音阶,缓缓的上去又下来,在这鼎沸的大城市里难得有这样的简单的心。”最后作者写道:“外面有人响亮地吹起口哨,信手拾起了喇叭的调子。我突然站起身,充满喜悦与同情,奔到窗口去„„”孤立地看这些文字,很美呀,但是,这篇文章发表于1944年5月5日,敌伪《新中国报》以大块的文章欢呼日军在我国河南“大获全胜”,而在同一天的这张报纸上,就赫然刊登着张爱玲特为该报写的一篇散文,就是上面所提到的《夜营的喇叭》。一听到“皇军”的喇叭的调子,竟然那样的“充满喜悦与同情,奔到窗口去”!在这里,我无论如何没办法把文学和民族的灾难分开。她与胡兰成的关系,我就不多说了。我只想说的是,类似的文字和情感,在张爱玲作品中绝不是个别的――赞美皇军的喇叭声,就不止一次。不要给我说什么“别‘因人废言’”呀,什么“别‘因人废文’”呀,抱歉!对张爱玲,我做不到――
国难当头,你可以不发出激越的呐喊,你可以沉默,但你不可以公开歌颂侵略者!也许在现在一些“思想前卫”的人看来,张爱玲不过是写出了她的真实感受而已,是“说真话”而已,但我认为,人可以不高尚,但不要太无耻;或者再退一步,人可以无耻――那是你的“自由”,但请不要宣扬无耻,而且用精美的语言宣扬龌龊的无耻!正因为如此,我特别赞赏哥伦比亚大学唐德刚教授1995年写的一段评论:“一个社会,纵在异族和暴君统治之下,也不能无文艺,因此在敌人豢养之下的汉奸报刊崛起之后,另一种作家艺人也就应运而生。这种作家艺人的作品,一定要有个大前提———那就是他们作品的内容和风格,一定要为凶残的异族统治者和无耻的本族汉奸所接受。换言之,这是一种„顺民文学‟、„皇民文学‟,写得好的,也颇能承继战前„性灵文学‟的技巧;写起男情女爱来,也颇能惹出读者一掬眼泪,一声叹息,一丝微笑……这种作品兜来转去,只在个人情感小圈圈内,装模作样,惹人怜惜;山鸡野狐,终非上品———这就是张爱玲了。”
写到这里,我想到了2005年10月巴金去世时我在纪念文章中的的一段话,请允许我再次大段引用――
我曾读到著名海外学者夏志清在其《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巴金刻薄的评价,我当然不敢苟同。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读者,我没有夏志清那么渊博的学识,但我仍然有权利为巴金辩护。夏志清认为,中国现代作家过多地将精力集中在社会问题上,许多具有很高天赋和才华的作家之所以没有最终创作出一流的世界经典小说,则是因为他们过多地将自己的才情挥洒在社会事物上,小说的创作仅仅成为他们思想的传递方式或政治见解的宣传品。他说,“中国作家由于整日惦念的都是国家与社会问题,因此他们所求之于西方小说家的,主要还是知识上的同情与支持。他们对这些作家的思想和说教,拼命吸收,却很少去注意艺术上的技巧问题。”我认为,20世纪的中国有着太多的苦难,夏志清坐在书斋里做学问的优雅心态是无法真正贴近20世纪上半叶中国作家的心灵的!面对苦难的中国以及这片土地上呻吟的人民,面对残暴到极点的侵略者和独裁者以及奋起抵抗的弱小民众,任何一个有良知的作家如果不“整日惦念的都是国家与社会的问题”,他会感到羞愧甚至可耻!和平时期读有些纯文学的文字,我们会感到生活的有趣或美好,但在三十年代民族危亡的时候,一些悠闲的文人置民族苦难与视而不见,通过娴熟优美的文字谈“喝茶”,谈“女人”,谈“幽默”!这样的文字放在今天我一样喜欢,但在当时,“文学”是有了,良心却没了!巴金多次否认过自己是作家,他说他不过是面对令人窒息的中国,写出了“我控诉”!他没有想过所谓“纯艺术上的技巧”,只是凭着知识分子的善良与正直写出了自己的见闻和心声,因此他便成了中国的良知!这一点,外国人或者某些华裔学者是否认可,无关紧要,关键是巴金因此而获得了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敬意!
我读当代文学不能回避曹文轩。对于中国最近一二十年的小说,我同意这样一种评价:“有故事,没文学。”但我觉得曹文轩例外。的确,现在许多小说,作者太注重“一下子抓住读者”,可以编织惊心动魄的情节,却忽略了或者不屑于“文学”――美的情感,美的形象,美的景物„„这一切当然都是通过美的语言来实现。曹文轩的小说我读的不多,《草房子》《青铜葵花》等几篇小说。但我实在是被征服了。无论是桑桑、凸鹤,还是纸月、细马,或者青铜、葵花„„都是生活中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物,但曹文轩正是通过描写这些平凡的人们美好的心灵,演绎出了一个个催人泪下的故事、谱写出一首首感人至深的人性的颂歌。直到现在,我一直都还给我的学生推荐曹文轩。
进入新世纪,我一直订阅《随笔》《炎黄春秋》《同舟共进》《老照片》《中流》(后来停刊了),每次都认真地读,每篇文章都不放过。透过字里行间,我能够感受到一些人物或事件的细节,甚至能够触摸到《人民日报》或《新闻联播》上看不到的鲜活的历史灵魂。
我依然对历史充满浓厚的兴趣,读大量公开出版的或地下出版的纸质著作或网络书籍,让我了解到许多教科书没有的历史真相。比如,这几天,我一直在读沈志华的《中苏关系史纲》,这本书依据最新解密的档案(包括苏联解体后公开的档案资料),对过去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进行了更接近历史真相的叙述。我因此明白了,许多过去历史教科书中“不容置疑”的“权威”说法其实离历史的真相还差得远呢!
我继续喜欢读杂文随笔和政论文章。李锐、龙应台、邵燕祥、谢韬、杨继绳、杜光、鄢烈山、沙叶新、钱理群、资中筠、流沙河、黄一龙、杨东平、谢泳、傅国涌、卢跃刚、林治贤等人的文字,依然是我的“阅读最爱”。
必须提到吴非的文字。他的杂文,不但我读,我还给我学校的老师推荐。今年春节过后,我给我校每一位老师都发了吴非的两本杂文集《不跪着教书》和《前方是什么》。前不久我刚刚写了一篇短文《吴非的良知》:“吴非文字的一针见血,掷地有声,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深刻――我不认为吴非有多么‘深刻’,他洞察人们浑然不觉的虚伪和道貌岸然的假相,所用的武器无非就是‘常识’。我曾在冉云飞博客上读到一句话:‘比知识更重要的是见识,比见识更重要的是胆识,比胆识更重要的是常识。’吴非的胆识就在于他敢于说出常识。今年二月,我在给程红兵的信中写道:‘我之所以现在到处推荐吴非,是因为他从许多司空见惯的‘常态’中揭露除了病态,他说得不过是常识,但在一个互相欺骗的社会,说出常识便是深刻,更是勇气。读他的文章,我好多时候感到惭愧,因为从中读到了我的庸俗和苟且。’”
近十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我还有大量的网络阅读,有些网站,比如“五柳村”、“博客中国”、“乌有之乡”“毛泽东旗帜网”“中国选举与治理网”以及一些境外网站是我几乎每天都要光顾的。在这些网站上,我读到了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甚至尖锐对立,有时候我能感觉到各种思潮暗流汹涌的较量,比如,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大家都看到了――贫富悬殊、腐败猖獗、环境恶化„„有人主张深化改革,特别是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让公共权力受到监督与制约;有人则主张回到毛泽东时代,甚至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我认为,多看一些不同观点,总是好事。何况我相信自己的判断。正是在这样的自由阅读中,我感受到了,在《新闻联播》所展现的“盛世中国”“和谐社会”背后的重重社会危机,也感到了鲁迅所说的:“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我由此忧心忡忡甚至惊惶不安地关注着中国的现状与未来。
随着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以及中外文化交流的深入,我读到了越来越多的大陆没有出版的书籍。有人物传记,表达对人物的不同评价;有历史纪实,展示历史的不同侧面。这些书,真真假假,鱼龙混珠,但总只听比一种声音好。不过,这些书现在都还是“禁书”――有的书据说是“非法出版”。我就不明白了:香港难道不是中国的一部分吗?在香港合法出版的书,怎么到了大陆就成了“非法出版”了?这样说,对得起香港骨肉同胞吗?
写到这里,我不禁笑了:我真正的阅读是从“禁书”开始的,现在依然在读“禁书”。如果要给这篇冗长的文字取个标题,最恰当的也许应该是:《从“禁书”到“禁书”》。
最后再罗嗦几句:
第一,这篇文章所提到的书籍,大多根据记忆和现在书房里的藏书。按现在大家比较认可的“专业成长阅读路径”衡量,我的阅读完全是“跟着感觉走”(读博期间例外),对其他老师缺乏指导意义。真的,这绝不是谦虚。
第二,作为教师,而且还是一个比较知名的教师,阅读的大多数书并非教育教学的书籍,这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似乎是个遗憾。但我不认为教育教学书籍读得越多越好,毕竟教育首先是一种实践。
第三,如果用一个特级教师的标准衡量,我的阅读还有许多盲点,我怕这篇文字误导许多老师。但我认为,读书和实践的关系很微妙也很复杂,书读得多不一定书就教得好,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得出结论,说搞教育可以忽略尽可能广博的阅读。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尽可能”。
第四,给青年老师推荐优秀的教育著作当然是必要的,但我从来都不认为教师“必须”读什么才能成为优秀教师。包括我特别推崇的苏霍姆林斯基,我也不认为是非读不可的――不然,在他之前,难道人们就没有办法教书了吗?阅读其实非常个性化的,绝对因人而异。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所处环境(包括时代)、志趣爱好、家庭背景、独特性格等等,都决定了他的阅读史是“唯一”的。不是没有共性,但更多的还是个性。
2009年8月14日-9月6日
第三篇:学习李镇西老师
学习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感悟
——在平等中培养平等
旧街中学胡全生
这学期,不仅参与了教师行动网学习,我还主要学习了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一书。通过学习李镇西老师的著作,再剖析自己18年的教育生涯,感觉很惭愧。今天我主要谈谈对李老师“在平等中培养平等”的一点认识与体会。
在教育中坚持平等。在我的脑海里,我对这一教育原则的理解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也就是说,不管哪一位学生,他的学习成绩好与差,家庭背景高与低,经济状况贫与富,我们对他们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
然而在李老师的著作中,在教育中坚持平等,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要求我们老师去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第二是坚持老师与学生的平等。
我想对于平等的第一层含义我们老师可以说比较容易做到。而对于平等的第二层含义要想做到恐怕比较难了。
例如,每当我们老师向学生借一样东西时,学生往往会争先恐后把东西借给我们,而且是毕恭毕敬的双手送上。而学生有求于我们时,我们是否也会以饱满的热情迎接他们?是否有懈怠的时候?在校园里师生相逢,当学生向我们问好时,我们是否送上一个微笑,或者回敬一声问候?是否存在爱理不理的行为?学生到医院看望老师我们总认为是“应有的礼貌”,而老师到医院看望学生成了难能可贵的“事迹”?到学生家进行家访,学生为我们搬来椅子,而学生到办公室很少享受“请坐”的“礼遇”?
其实这一切都源于根深蒂固的潜意识:师生是不平等的。
现代社会要求人与人之间拥有人格上的独立与平等。让学生从小在心灵深处确立平等的观念并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这种“平等”,不仅是我们教育分内的事,而且是应有的职责。
怎样才能与学生实现平等呢?
现在我们教育中流行一句“蹲下来跟孩子说话”。我想这个“蹲下来”未必就是单纯让我们“肢体上的蹲下来”,它更重要的是要我们“心理上的蹲下来”。“肢体的下蹲”是一种“姿势”,而“心里的下蹲”是一种“境界”。这是能否与学生实现真正“平等”的根本。
真正与学生实现平等还要求我们拥有一颗孩子般的童心。与学生心心交流,给学生以“润物细无声”的感觉。
营造平等的校园、班级氛围,还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更要关注后进生。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心血,倾注更多的关爱。唤起他们的尊严感。
李老师说的太好了,让我把这段话抄录下来,与大家共勉吧!
“要让我们的学生意识到,同在蓝天下,都是大写的人!人与人之间的智力、才能、学习成绩、性格特点、家庭经济状况等等存在着客观差异,但每个人的尊严和权利都是绝对相等的。平等只能在平等中培养——今天的教师如何对待学生,明天的学生就会如何去对待他人!”
第四篇:读后感 李镇西老师
《做最好的班主任》读后感
用心拜读了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班主任》一书,心中感慨很多,李老师真正践行着教育的真谛,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为了孩子的终身幸福而无私付出,操真心,负全责,用爱把天底下最小的主任做得轰轰烈烈,有声有色,令人羡慕不已。
目前,很多班主任一提到班级问题,就感觉心情烦躁,怨声载道,有幸福感的很少。过去,面对难题,面对再难缠的学生,也有办法,而且能够从中获得一种成就感,可现在,觉得学生一届不如一届,无法与学生沟通,于是叹息,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因此,班主任幸福感的丧失是由于厌倦感的滋生,而厌倦感的滋生,我认为主要源于两点:远离学生,拒绝变化。
远离学生,不是指物理距离上的远离,而是班主任和学生心理距离在拉大。本来我们面对的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但因为感情的隔膜,学生在我们眼前成了物,是分数,是试卷,是学习和考试的机器!目中无人的教育,怎么可能会有幸福感?厌倦感焉能不油然而生?
拒绝变化,指的是一切都喜欢按经验办事,总希望以不变应万变,或者说总希望学生适应自己,而不是自己去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学生,学生的变化反映的是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不愿跟上社会和时代的变化的老师,面对前所未有的教育难题,很容易束手无策。如此一来,不厌倦曾经热爱的班主任工作才怪。
最近一段一有时间我就翻阅一些有关班主任的书籍,其中李镇西
老师的一段话让我茅塞顿开。他谈到教师的幸福来源是说:享受职业,赢得尊严,学生爱戴,同行敬佩,家庭幸福,衣食无忧,超越自己。一个人只有以享受的心境对待职业才可能获得职业幸福,享受职业本身就是坚守职业。只有把职业当做享受的人,才可能心甘情愿的废寝忘食,坚持不懈。作为班主任,我们能够以享受职业的态度对待我们的工作,怎么会有厌倦感呢?一个把职业和事业,生活融为一体的人,一定是幸福的。
另外他还说过,判断一个老师是不是真正的优秀,就看他对待后进生的态度和技能,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跌宕起伏,有时候甚至是惊心动魄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就是班主任不断享受教育并不断成长的过程。面对一个后进生,无论多聪明的教育者,也无法预料明天他会给自己惹什么祸事。在这个意义上,他还说: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这里的悬念,主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的难题。期待着每一天的“悬念”,进而研究,解决不期而遇的悬念,并享受解开悬念后喜悦,然后又期待着下一个悬念-----,如此周而复始,这便是教育过程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师成长的奥秘所在。其实就是把自己的工作当做一项研究,一个课题,每一届学生就是自己的一个实验田,自己只要用心灌溉,享受过程,幸福感就会自然产生。
陈元志
2010.3.1
第五篇:读李镇西有感
读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后感
马尚一中 房文宇
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那么教育过程便绝不仅仅是一种技巧的施展,而应该充满人情味;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都应该充满着对人的理解和尊重,应体现出民主与平等的现代意识。民主教育是充满爱心、尊重个性、追求自由、体现平等、重视法治、倡导宽容、讲究妥协、激发创造的教育。工作之余,拿起《李镇西老师做最好的老师》读了一遍。读过之后,深受启发。
全书集中展示了李镇西老师的教育思想、教学艺术和具体的操作方法。李镇西老师擅长把理性的思考倾注于可读性极强的教育故事之中,在一个个跌宕起伏、曲折动人、引人入胜的故事里,作者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育技巧、教育情感——浑然一体,读后发人深省,撼人心魄。李镇西老师说:“我为现在这种状态而感到高兴,准确地说,应该是感到内心的宁静。因为这种状态让我感到踏实,不浮躁,没有被所谓‘专家’的名声所累,毕竟我一直是和学生在一起的。”
在书中李镇西老师还提到“让学生阅读大自然,让班集体充满孩子们喜欢的活动,其意义决不只是停留于热爱大自然和不露的教育艺术的层面,我希望达到的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让学生的童年富有诗意,让他们的人生充满情趣,让学生的生命更加丰满!”
把童年还给童年,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力量来使我们的孩子有这个年龄应该有的纯洁、天真、梦幻以及由此带来的情趣与浪漫!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可以看到,现在的孩子由于“看透了世界”因而变得世故变得成人化起来,这样的孩子在小学的高年级里应该说在现在是相当普遍的。那么如何开展我们的教育呢? 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呢? 在李镇西老师看来“最好” 就是“更好”,虽然这个“最好”永远达不到,但一个一个的“更好”,便汇成了一个人一生的“最好”。因此,李镇西老师说:“我所谓的‘做最好的教师’不是与我所敬仰的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老师相比——但我可以和自己比呀!也就是用今天的李镇西与昨天的李镇西相比——我今天备课是不是比昨天更认真? 我今天上课是不是比昨天更精彩? 我今天找学生谈心是不是比昨天更诚恳? ”他说:“每天都不是最好,甚至每天都有遗憾,但每天都这样自己和自己比,坚持不懈,我便不断地向‘最好的教师’的境界靠拢”。强调自己和自己比—— 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这本书的序言中是这么说的:“每个人都是一棵树。你也许不是最美丽的,但你可以最可爱;你也许不是最聪明的,但你可以最勤奋;你也许不会最富有,但你可以最充实;你也许不会最顺利,但你可以最乐观„„我所谓的‘做最好的自己’,强调的是自己和自己比——昨天的自己和今天的自己比,不断地超越自己。‘做最好的自己’,便意味着要尽可能在自己的职业中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好程度。” 读到这里,我心理感触颇多,发现平日里自己所谓的在乎其实连自己都没超越,又何谈“在乎”呢? 比如第二章“提高教师的素养”,从“做有思想的教师”到“阅读和写作,提高教师素质”;从“做学生的‘灵魂工程师’”到“向学生学习”;从“学习陶行知伟大的师爱精神”、“追随苏霍姆林斯基”到“青年班主任怎样提高科研修养”;从“请尊重学生的选举权”、“应回答学生最关心的问题”到“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无不让我们感受到李镇西老师每天“自己和自己比” 的成长 轨迹:踏踏实实上好每堂课,仔仔细细批改每一本作业,认认真真对待每一次谈心,开开心心组织每一次活动。
书中这些朴实的语言,更是体现出了作者的真诚与谦逊。从教25年来,李镇西老师“一直都在一线,一直都在讲台,一直都和学生 零距离’”。他长期担任班主任,并从事语文教育,一直致力于素质教育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提出的一系列教育教学理念,在全国产生了轰动效应,有的已经深入人心,被教育界广泛认同。“‘做最好的老师’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望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凡的细节,也是辉煌的人生”。我会记住这些话,为自己的人生做航标。在以后的教育中慢慢地学会让自己今后的教育变得适合儿童的口味,让自己的教育能够充满浪漫的气息。从李老师的一个个教学实例中学习他的教学的艺术,从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中体会他不平凡的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