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之路

时间:2019-05-13 03:38: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寻,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寻,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之路》。

第一篇:探寻,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之路

探寻,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之路

——以五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为例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镇山海小学

赵秀琴 联系电话

*** 邮编

312072

【摘要】

关于阅读教学,不断有人做出尝试,越来越多教师不满足只教课本,尝试自己做教材的开发者、建设者。目前,得到了广泛传播的有:“新教育”课题组的整本书共读,提倡师生共读经典儿童文学作品;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用两周时间教完教材,其余时间补充大量选文;陈琴老师的素读经典,课本之外,补充大量国学;蒋军晶老师的群文阅读,课本之外,补充大量主题性群文……相比而言,本人比较崇尚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下面本人将以五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为例从自己对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的探索进行具体阐述。

【关键词】 基于教材

群文阅读

尝试策略

关于阅读教学,不断有人做出尝试,越来越多教师不满足只教课本,尝试自己做教材的开发者、建设者。相比而言,本人比较崇尚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基于对群文阅读的理解,本人根据教材在群文阅读教学上也尝试了一些做法,现以五年级下册第二组课文为例谈谈自己在践行群文阅读之路上的初略尝试。

(一).一篇带多篇

这一单元的第一课是《古诗词三首》,这三首诗分别为吕岩的《牧童》,杨万里的《舟过安仁》和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这三首诗词都是描写儿童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天真烂漫的童趣。在教学完文中的内容后,我让学生自己去寻找古诗书中还有哪些诗词同样也是描写儿童这样的生活和天性的。同学们的积极性很高,一会儿时间就找到了很多首,如《牧童》、《所见》、《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等,然后我结合学生的一本《同步阅读》,一起学习了《池

上》《溪居即事》和《牧童词》。学生学得高兴,学得轻松,通过学一篇课文带学了多篇课外阅读,可谓一举多得!

(二).一篇带一本

在学习《冬阳童年骆驼队》和《祖父的园子》时,我借机向同学们介绍了林海音的《城南旧事》和萧红的《呼兰河传》,并把学校图书馆里的50本书借给每一个学生看,于是略有效仿管建刚老师那样的“林海音周”和“萧红周”拉开了序幕。看得快的同学一个星期就看完了,我要求他们看第二遍第三遍。一个月下来,每一个同学都看完了这两本书,于是,我们就进行了一次特殊的班级读书会——对比阅读,简称“比读”。对比阅读就是把内容或形式相近的或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甚至两本书放在一起,对比着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将其有关内容进行比照、鉴别,这样即可开阔眼界,活跃思维,使知识更充分、深刻,又可看到差别,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进行阅读,在这次阅读活动中我让学生同时读了两本书,所以我觉得此时运用比读的方法进行班级读书会更合适更有效些。那么,在这次班级读书会上要进行有效的比读,就必须找到文本间能够比照的“切合点”,如果老师没有给学生一定的比读“切合点”,学生很难说的清楚,于是我给了学生几个参考点:

1、两本书的共同点是什么?

2、两本书有哪些不同点?(可以从主要内容、文字特点、语言风格、作者背景等方面进行考虑)。然后几个小组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学生分别从以上几个方面作了相互交流和比较透彻的分析,我没有想到学生能读得这么深入。譬如林海音的文字总是用善良的、美好的眼光看待世界,而萧红的文字自由洒脱,充满野性的童心。再如,林海音的童年生活比萧红幸福很多,萧红的作品中只有和祖父在一起的时间才是快乐的。可见,比较阅读可以让我们的眼光更深邃,思考更深刻,见解更独特,能发展学生的阅读及分析能力,增强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和深刻性。这次我采取的“一篇带一本”的策略虽然持续的时间比较久,但我们班语文教材的教学进度并没有比平行班落后,反而有所超前。因为被这些经典文学浸泡过的孩子,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大大提升了。如果总是抓住语文教材中的几篇课文训练来训练去,就好比一条鱼在一个脸盆里,拼命摇头摆尾,也终究学不到真本领。以“一篇带一本”的阅读策略其实在我们的语文教材中可以在很多地方运用,如也是本册书中第五组课文都出自

古典名著,《史记》、《三国演义》、《西游记》等都可以带领学生整本阅读。

(三).一篇带多本

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为《童年的发现》。关于这篇课文的阅读我采取了以“一篇带多本”的策略。《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儿童惊人的想象力和求知若渴、敢于提问、不断探索、刨根问底的特点。像这样的儿童文学作品就有很多,如《长袜子皮皮》、《草房子》等。所以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结合学习了《长袜子皮皮》的节选片段。

皮皮的果园实在可爱。说实在的,它保养得太糟了,可是有一大片从来不割的可爱青草,有很老的玫瑰树,开满白的、黄的和淡红的玫瑰花。这些玫瑰花的品种也许不怎么好,可是香气扑鼻。这里还有不少果树,最好的是一些很老很老的橡树和榆树,爬起来简直没说的。

汤米和安妮卡的果园里可惜就少可以爬的树。他们的妈妈老怕他们爬树会掉下来跌伤。因此他们从小到大没怎么爬过树。这时候皮皮说:

“爬上那边一棵橡树怎么样?”

汤米听见这主意高兴极了,马上从院子大门上跳下来。安妮卡有点犹豫,可看见树干上有大树瘤可以停脚,她也觉得不妨爬爬,一定很好玩。

离地几米橡树就分成两叉,交叉的地方像个小房间。三个孩子马上在那里坐下了。橡树在他们头顶上张开浓密的树叶,像一个绿色的大天花板。

“咱们可以在这儿喝咖啡”皮皮说。“我这就进屋去烧。” 汤米和安妮卡拍手叫好。

皮皮很快就烧好咖啡。小面包她头一天就烤好了。她站在橡树底下,动手把杯子扔上去,汤米和安妮卡赶紧接。可杯子一再让橡树接了过去,两个杯子打破了。可皮皮又跑回家拿来新的。接着轮到扔小面包,小面包在空中飞了半天。至少它们一个也没打破。最后皮皮用头顶着咖啡壶上树,口袋里放着一瓶牛奶,还

有一小盒糖。

汤米和安妮卡觉得从来没喝过味道这么好的咖啡。他们不让每天喝咖啡,只有人家请才喝。现在总算有人请他们喝咖啡了。安妮卡洒了点咖啡在大腿上,先是湿而暖,接着是湿而凉,可她说完全没关系。

等咖啡喝完点心吃好,皮皮把杯子扔到下面草地上。

“我要看看现在的瓷嚣质量好不好,”她说。一个杯子和所有三个碟子都经受住了考验。咖啡壶也只摔坏了壶嘴。

……

过了一会儿,他们听见当当响,汤米和安妮卡家打钟叫他们去吃晚饭了。(1)这个故事主要讲了什么?

(2)“汤米听见这个注意高兴极了。”“这个注意”指什么主意?汤米为什么听见这个主意高兴极了?

(3)你希望拥有皮皮这样的好朋友吗?为什么?

(4)《长袜子皮皮》是瑞典儿童文学家阿林格伦的作品,故事中的皮皮和她的伙伴们作了许多有趣而又有意思的事。建议你找来这部作品读一读。

在此基础上我把《长袜子皮皮》这本书发给学生人手一本,开始了“林格伦周”,接下来还将继续开展“曹文轩周”。相信效果肯定不错。

(四).一篇带整单元

这一组课文是以童年为主题,其下分设《古诗词三首》、《冬阳童年骆驼队》、《祖父的园子》、《童年的发现》、《儿童诗两首》及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在学习《儿童诗两首》时,我把整单元内容的复习也整合在了一起,也就是学一篇课文融合整单元的课文。因为《我想》这首诗表达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往,就像《冬阳童年骆驼队》和《童年的发现》里的小作者一样,充满着美好的幻想。《童年的水墨画》里展现了三幅儿童无忧无虑、自由自在的画

面,正如《古诗词三首》和《祖父的园子》里描绘的儿童那样生活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童性。所以学这篇课文可以带动复习其他几篇课文。同时,我还设计了写作的过程,让学生回忆自己童年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进行创作,编一首小诗,说一段故事,这样一来就把口语交际和习作也结合在里面,即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吸引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基本完成了以一篇带整单元的目的。

上述阅读的策略也可以运用到其他几册或其他几单元的阅读教学中去,关键是教师如何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选材和安排。如学《猫》这课时,可以把老舍的《母鸡》等结合着读,进行对比阅读。虽然我们一线老师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开辟自己的阅读领域,但只要我们能在一学期内把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活动认真地进行一两次,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肯定会有所提高。

探寻,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之路,本着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教学理念,我一直在努力。

【参考文献】

[1]刘晓军等.群文阅读教学探索[J].小学语文教师 2013.05 [2]岳乃红 蒋军晶等.主题阅读和群文阅读[J].语文教学通讯 2014.3 [3]陈波.比读,打开名家名篇教学另一扇窗[J].教学月刊 2013.11 [4]《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1年版

【作者简介】

赵秀琴,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马鞍镇山海小学教师

1980年1月出生,女,浙江绍兴人,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阅读教学、古诗文教学、国学经典诵读教学。

第二篇:探寻“差生教育”之路

探寻“差生教育”之路

据全国少公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5000万人,也就是说,每6个学生中就有1个差生。这一总数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或1000个卢森堡的人口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刻不容缓。

本人虽然已有几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但看到上述材料的第一感受仍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5000万”这个数字可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所有关心中国教育事业、关注青少年成长的人们所始料不及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数字,想象一下这庞大的差生队伍,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真正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来迎接这一艰巨的挑战呢?

虽然中国的教育事业有着引以为傲的辉煌悠久的历史,但在差生教育这一问题上拿出的对策却“乏善可陈”。纵然弟子三千的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但真正有影响的七十二人无一不是“少年聪慧、勤奋刻苦”的好学之人。真正能使学生“由差到好”的例子和教育方法也是“鲜有耳闻”。古代是如此,如今的教育也未能真正冲破“差生教育”这道“藩篱”。尽管当今的教育界已普遍意识到了“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素质提高的妨害性,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实行“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广大教育工作者也“集思广益”,纷纷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探索、追求。但“差生教育”仍是当今许多人不愿提及的难题之一。

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教育教学必须面临中考、高考等一系列重大考试的检验。许多学生从懂事起就明白了“分数是学生命根”这一道理。在中学时代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每一位学生都无可避免地要接受无数次考试的洗礼。这势必将会从中分化出成绩优劣不同的学生群体。而其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又缺乏 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在多次的打击之下,难免会缺乏学习的动力与信心,沦为“差生”。再加上中学时代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广大教师不能及时抽出时间与这些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或沟通方式不合理等因素,最终导致了成绩的下滑和“差生”人数的增加。

上述观点似乎有些悲观,其实差生教育也并非真的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纷纷将手伸向了这块烫手的“山芋”。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其目的就在于将学生的学习范围扩大化,使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摄取,而是将自己融入到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之中,通过劳动等途径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扩展视野、拓宽思路,以便于其更好地学习成长。近几年出现的“行走学校”所采用的“一千公里定人生,人生必须这一课”的教学理念和“徒步行走”的教学方式未尝不是对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在当代的延伸。该学校并不开设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让学生上的只是大距离行走的“体能训练课”;没有老师,管理学生的工作人员一律被称为“管带”,进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学生徒步跋涉,将自己的脚印留在了泰山、大别山、雁荡山、井冈山、韶山等多个地点。令人吃惊的是,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对现今许多老师头痛的“差生”教育上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差生”纷纷通过“行走教育”,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我们姑且不论世人对于这种教育是否完全认同,但是,从这种独特的“行走教学”上,我们不难看出其教学方式的实质,即通过行走来树立自信、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用军事化的管理来规范其行为,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用艰苦的生活来磨练他们的意志,使他们懂得学习的重要与难得。而这些恰恰是现如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对“差生培育”方面没有注意或没有落实的。以下本人就实际工作中的感悟和经验针对“差生教育”提出的一些个人见解,以期与广大同行共同交流。

首先,在树立自信心方面,采用“视线转移法”。

虽然现今的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素质”,但分数的多少仍对学生的自信心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差生”恰恰是在这一方面缺乏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形成了成绩日渐下滑的恶性循环。而“行走学校”的教育方式则是通过行走的方式来树立信心。由短程的行走到长距离的行走,在一次次地完成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进而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这种自信心的培养方式,使学生走出了学校、书本的小圈子,来到“社会”这一广阔的空间中。从“差生”身上寻找其他方面的闪光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也可以做好一些事情,进而培养其自信心。

这也就是目前在学校教育中推行“赏识教育”的必要性。要做到对差生也“赏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要善于运用“视线转移法”,勇于冲破“喜优恶劣”的习惯心理,勇于摘下对待差生的“有色眼镜”,保持一颗平和之心、博爱之心,炼就一双善于寻找优点的眼睛,坦诚地、认真地给予差生更多的关注,从他们身上发现优点、加以肯定,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

其次,在日常行为习惯方面,采用“适当强制法”。

俗话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日常行为习惯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对于学生的成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行为习惯,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差生”的习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与加强之处,这就需要教师“恩威并重”:既注重与其语重心长的谈话、交流、劝勉,从心理方面为他们克服不良习惯提供帮助;又要注重“惩戒”的适当使用,从行动上规范其日常行为,帮助他们进一步纠正不良习惯。“行走学校”在 “差生教育”上取得的成功,与其“半军事化”的管理、适当的惩戒措施的使用等都是分不开的。

第三,在人格品行方面,采用“以身作则法”。

教师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接触最多的“社会人”。由于师生间“教与学”的特殊关系,使得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传授学生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因而,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自己的“表率性”(即用“丰富的知识教人”的同时,用“良好的品格育人”),通过自己的勤奋好学,对于真理、理想、完美人格的追求,对于正直、善良、谦虚、有礼的培养,对国家忠诚、对百姓关心,等等,来影响、感染差生,以促进其人格品行的培养。

第四,在思想心理方面,采用“爱心渗透法”。

现在的“差生”普遍在生理上早熟、自尊心强,加上年轻气盛、自控能力差,而心理尚不成熟,具有较强的“叛逆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不能完全用成人标准去苛求他们,而应以“爱心”来融化“差生”心中的“坚冰”,用“关爱”来抚平“差生”心中的“创伤”。平日里,一句体谅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近的举动,都可能会在“差生”心中产生巨大的反应,促使其奋发向上。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爱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多给予阳光来照耀他们阴霾的心灵、多给予微笑来感染他们冷漠的眼神。用心走进他们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感受。惟有如此,才能使“差生”对你充满信任、满怀希望。

教师这一职业是崇高的。有幸担任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对于“差生”的教育决不能视而不见、畏首畏尾,而应勇敢地去面对、迎接这一挑战;关心“差生”、关注“差生”;在“差生”的教育之路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促进其成长、培养其成材,使其也能成为我们辛勤耕耘的“百花园”中的一朵朵“奇葩”。

第三篇:探寻启蒙英语教学之路

探寻启蒙英语教学之路

——非智力因素下英语教学策略的思考

盱眙县观音寺中心小学 陈群

【摘要】 小学阶段英语重在“激发”,仅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这时一种新型的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本文从

非智力因素角度,分析小学生学习认知特征,初步探索多媒体时代下适合学生的英语教学。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多媒体,英语教学

一、现状分析

随着多媒体教学深入推广,我们农村小学也迎来了多媒体教学的春天。一方面多媒体设施配备逐步完善,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加强了对农村教师多媒体技能的培训。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多媒体对于教学不仅仅是停留在辅助层面,我们更应该将之融入到教与学的点点滴滴中。

然而,我们教师在推广和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应该深刻分析我们的教学对象——农村小学生的真实需求,我们不仅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于新生教学手段的认知,还应该关注学生认知情况,要循序渐进,切不可盲目跟风。我们教师在学习其他先进多媒体教学案例的同时,要真实考虑学情。

根据初步的教学经验所得和一系列学习理论的认知,笔者认为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其学习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能够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

二、非智力因素与多媒体教学的联系

“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 70lexander)在其论文《具本智力和抽象智力》(1935)中最先提出来的。他认为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关键在于多听,多读,多说,多练。然而我们一星期只有四节英语课,如何让这仅有的课堂发挥无穷的潜力,我们从教者责无旁贷。通过对学习理论的认知,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着手,调动其学习英语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对英语学习的情感和意志。

所谓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必然涉及到多种信息渠道,包括图、文、声、像等等,加上如今盛行的交互式媒体的出现,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接受学习,更是一种参与学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非智力因素”与“多媒体”殊途同归,或者可以这样讲,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影响着多媒体在教学中所能达到的效果,而多媒体本身的运用就能体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我们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兴趣,而这两者恰恰是在追求这一共同教学目标的情况下被研究和运用。

三、从非智力因素角度提出多媒体时代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明确学习英语的动机

很多小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从刚开始就很茫然,以至于后来随着英语难度加大,他越发的茫然甚至迷失,直到放弃。所以,从英语的启蒙阶段,我们教者就应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比如,给学生播放迪士尼优秀英语原声动画片,或者寻找一些小学生和外国友人用英语熟练打招呼、交流的视频给学生看。小学生的求知欲是很饱满的,在他们渴望与羡慕的眼神中,教师可以顺势引导,鼓励每一位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

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学生刚步入英语学习的门槛时,熟悉和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力争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最强。所以,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们再给学生制作课件时候要把握“度”,循序渐进。

(二)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今,网络的普及带来了知识的共享,教师们可以下载到许多多媒体英语教学的课件,但由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学生所处环境的不同,包括教师教学特点的不同,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明白不是所有的课件都适合你的课堂教学。这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是:注意剖析学生认知特征,精心制作课件,认真设计课件,合理运用课件。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让电子互动教学环境带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权。

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爱表现自己的特征来开展教学。比如我们在学习“Self-

introduction ”一课时,我们所运用的课件要注重呈现交互式,像Hi,I'm XX./Hello,I'm XX.这样的简单句型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说出来,然后进一步鼓励学生们上台表演,互相打个招呼,也可以扮演课文中的Nancy或Mike等小人物,用英语对话。再比如,学到What's your name?时候,老师可以问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自豪的说出I'm XX。这种交互问题在我们的龙芯电子互动教室环境下是可以得到充分的解决,老师可以通过点名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或者通过给学生网络分组,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学习的更加深入。

研究表明学生对于自己主导的课堂更感兴趣,在电子互动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自己不只是个传统的求知者,而是一个生动鲜明的参与者。在这里,他们可以积极发言,可以热烈讨论,可以激情评价他人甚至教师,可以最快速度得到学习的反馈。因此,我们积极倡导教师充分利用互动电子教学环境,当然,在这里,并不是不需要教师,反而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这种教学环境,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

2、让教学游戏带给学生学习娱乐权。

在英语课堂上,如果只是一遍一遍的带着学生像复读机一样读单词读句子,这样的结果大多是无效的。我们需要想方设法的变换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播放录音,或者适当的开展一些小游戏,比如,在学习小动物cat,dog,monkey等单词的时候,让学生上台扮演小动物,并模仿动作和叫声,让其他同学通过能否正确读出单词来认领。我们一定要清楚无论是开展游戏还是学生上台表演,这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所以,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所谓“寓教于乐”,不能只乐不教。

比如,我们学校到了冬季通常会开展跑操活动,恰好,我们学到Let's go to the park.这一单元,学生就会问我,让我们去操场怎么说,去跑步怎么说,于是,每次去跑步时候,我会带领大家一起说Boys and girls,Let's go to the playground.或Let's go running.学生会很激动的跟着说OK.Let's go.再比如,学习Let's go to the cinema.我会跟学生说,周末回家可以跟爸爸或者妈妈说,Dad,Let's go to the cinema.或Mum,Let's go to the cinema.可以顺势复习dad,mum单词,通常这时候,学生会想出一串问题:“老师,去逛超市怎么说,去爬山怎么说„„”因为给了一个活跃的气氛,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走向了发散。

3、让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带给学生享受学习的权利。

好多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是他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我们教师应该努力打造一个愉快轻松的课堂,要倡导“快乐学习”理念,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小学英语整体处于启蒙英语的阶段,因而,我们教师应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为教学带来形象和生动。

比如在学习“family member”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做大量工作,将我们的班级看做一个大家庭,在课件中呈现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头像,包括任课教师的头像,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这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无比亲切的喜悦感,更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暖。然后教师告知学生“This is our family.We are every members.”,接着通过学习让学生介绍这里面的成员,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我们教师也可以到网上搜寻一些简单的英语flash动画,通过自己的加工改编呈现给学生。在我的尝试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简单的flash动画非常感兴趣,有一次给学生播放了三只小猪学英语系列中的“Happy birthday”,我们的学生情绪特别高涨,大家一边看这视频,一边不由自主的齐声唱了起来,连平时胆小害羞的学生也被整体愉快的氛围所感染,大声跟着唱了起来。这一堂课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用英语唱生日歌,还学会一个句型Here's a present.最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学生感受到了快乐。

(三)培养学习英语的情感和意志

1、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增强学生的情感

情感通常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教师只有持之以恒的创设良好课堂氛围,才能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的情操。因而,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所应呈现的应该是生动形象的画面,精彩幽默的语言,交互参与的平台。总之,要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在情境中体验英语的学习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真实的情境在启蒙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我们不光要创造情境,更应该注重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激发他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的情感。那么,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应该注重情感的设计,而不应让学生觉得只是个工具,只是多了一本英语书。比如,学习感叹句How nice!要让学生感受到模仿出赞美别人的语气,可以现场表演,赞美同学的新衣服新文具等;再比如,学习介绍家庭成员This is my sister,Nancy.要让学生表演出介绍人的动作;又比如,学习A dress?这样的疑问句,要带领学生表达出疑问的语气。像这样在情境中积累的学习经验都是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情感积淀。

3、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意志

通常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他能够通过努力去克服掉,那么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他的意志力也在不断的加强。我们学生在起初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的困难是发音不准,这时候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仔细告知舌与齿和唇的位置,帮助学生练习。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某个小动物学习英语的过程,让学生与自己进行比较。当学生取得哪怕一点的成功,要鼓励他。当学生在努力的时候,要让他看到成功就在对岸,给他前进的动力。

4、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保障

英语学习需要教师精心营造和谐愉快的气氛,我们教师应该注意到多媒体教室兼具了视频、音频等特征,给学生带来兴趣的同时也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有可能导致整个课堂氛围“爆掉”,这样就会适得其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严格把握。我们必须清楚一点:良好的纪律是成功的保障。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往往能够很快得到知识的反馈,教师在相信学生具备自觉性的同时,也要注重个别检查,或者可以选择小组长进行检查,这样才能保障学习的整体效率。同时,教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一个最直接、最现实的榜样,做到“为人师表,表先行”。

四、结束语

笔者从学生非智力因素角度,联系多媒体英语教学深入农村的趋势,提出了有助于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发展的策略。当然,随着我们农村学校多媒体设施的逐步完善好,我们农村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自身不断适应多媒体教育的发展,我们要肩负起教育不断发展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李振宇.多媒体课件设计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 方晓璐.浅析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培养.海峡科学,2008.04期.[5] 李颖.教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成人教育,2010年01期.[6] 袁丹.让小学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起点.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New Curriculum Research.2010年08期.[7] 刘伟伟.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08.[8] 金燕.多媒体教学课件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因素探析.电化教育研究,2007.(5)

第四篇:“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群文阅读”教学初探

摘要:

“群文阅读”是新生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逐篇阅读教学模式,而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方式组合在一起,然后指导学生一起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面对这新的阅读教学模式,只要教师结合自身和孩子实际恰当选择方式方法,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

小学

群文阅读

策略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就要多读书,多积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阅读量不少于145万字,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孩子“群文阅读”就尤为重要。“群文阅读”是新生的一种阅读教学方式。它打破了传统的逐篇阅读教学模式,而是把一组文章,以一定方式组合在一起,然后指导学生一起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产生并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考能力。面对这新的阅读教学模式,我也结合学校的“群文阅读课题”的开展,针对农村小学孩子实际,在实践中探索,采取了以下应对措施:

一、让孩子爱上读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让孩子们对阅读产生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地阅读书籍,养成阅读的习惯。农村的孩子,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再加上大多是留守儿童,家庭没有阅读氛围。所以很多孩子对阅读没有兴趣和习惯。因此,在平常的课堂教学中,我常注意课前准备时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例如,教学《盘古开天地》这类神话故事时,就叫孩子课前去阅读一些诸如《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精卫填海》等神话故事。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就给孩子推荐《安徒生童话集》让他们课前阅读。这样一来,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浓厚了,每次一提到自主阅读课外书,他们便情绪高昂,兴奋不已!

二、采取“分组递进式”阅读方式,恰当整组教材,补充文章。

“分组递进式”阅读教学方式就是先引导读一组文章,再读另一组文章。例如我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单元“我爱读书”为主题编排的文章时,就进行了“单元整组群文阅读”。这些文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窃读记》重点小女孩在书店尝尽了“窃读”的滋味;《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通过小女孩与季羡林对阅读的交流,从而得到读书的有益见解,从中得到启示。《走遍天下书为侣》,则在假定和选择中,告诉我们一生要以书为伴,以书为侣。《我的“长生果”》通过著名作家叶文玲童年时读书,作文时的影响,点明读书对写作的影响。教学时,我不是逐篇教学,而是让孩子集中把几篇文章通读,再引领孩子们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情感,最后自己补充了组编了几篇课外的有关读书的文章,指导孩子们“群文阅读”。综合性学习时,还让孩子们收集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或者名人的读书故事,与爱读书的人交流学习体会,写自己的读书经历或故事等。在教学“走近伟人——毛泽东”这一单元时,我先让孩子了解毛泽东,去阅读毛泽东的故事及作品。然后再引导“群文阅读”本单元的文章及我整组补充的文章。这样孩子们的阅读量大大增加,阅读能力也不断提高。

三、教给“群文阅读”

方法。教学中指导孩子尝试多种阅读方法,让其“会读”。古人云“授人鱼,不如授人渔。”“群文阅读”不是放羊式阅读。孩子有了兴趣读,但很多不会读,尤其是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阅读一组文章,甚至一本书,这无疑就要引导其读法。阅读的方法很多,我一般采用的是“举一反三”的阅读方式教给其阅读方法,即先引导精读一篇文章,教给阅读方法。再批注,交流,悟情,悟法。然后引导其用所学方法阅读一组文章。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组主题为“父母的爱”,课文有《“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地震中的父与子》《慈母情深》《学会看病》,我就先让学生精读最有特色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感受别样的父母之爱。体会父母之爱的深沉。学习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方法的阅读策略,再去“群文阅读”学习其他三篇文章。

四、保证有书可读。有了兴趣,还得有书可读,农村孩子,有的家庭条件差,没钱买书;有的家里即使有钱,家长们观念落后,他们认为孩子读课外书就是看“闲书,”横加指责,要求一心一意学习“教科书”。巴不得自己孩子时时刻刻都在背诵,做练习题。也不愿意让孩子读课外书,所以也不愿意给孩子买书。基于这种现状,一是我利用家长会向他们讲解读课外书的重要性,改变他们的观念,并且要求家长必须给孩子买一本或多本科外书。二是让孩子们互相交换读物。三是鼓励孩子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图书,每周不得低于一本。少数家庭有电脑的,还可以在网上阅读喜欢的书籍故事等。这样孩子们的读物就增容了,书籍种类更多,内容也精彩纷呈。

五、给予充足的阅读时间。毛泽东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但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为了让孩子们每天有时间读书,让他们成为阅读的主体,自主阅读。我把每周四下午的课辅活动定为“群文阅读”课。教师先确定一个主题,让孩子准备好读本,在教师的引导下一起在课堂上阅读,交流。另外尽量减少家庭作业,要求孩子每天回家读课外书至少一小时,让家长签字。然后利用每天的晨会课,交流阅读体会,或者讲讲阅读故事等。

“群文阅读”为阅读教学开辟了一片新天地,而农村小学开展起来遇到很多的困难相对城区学校对多一些。但只要教师结合自身和孩子实际恰当选择方式方法,及时的调整教学策略,一定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学周刊.上旬刊》2015.第五期

曹三

[2]

《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

[3]

《群文阅读教学的价值、课型及策略》张永荣

第五篇:探寻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

探寻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如何通过持续的改革发展,更快地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和服务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的新要求,带着这些问题,银监会组织专门力量,先后深入到东中西部九个省(区),地方政府、银监局、信用社和农户、农村小企业等多个层面,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通过九省调研,得出一个基本认识:这几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和路子是对的,面貌变化是大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当前农村信用社也确实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产权改革不彻底,管理体制不通畅,机制转换不到位,历史包袱和潜在风险比较大,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意识与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改革发展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出路和不二法宝。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靠的是改革发展;要解决存在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要靠改革发展。下一步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应该怎么走,着力点应该放在哪些方面,又如何通过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推进,谱写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新篇章,为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九省调研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和启发——着力点之一:进一步推进产权改革

这几年来,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迈出的步子是大的,九省(区)农村信用社已基本完成由合作制向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的改制。但从实际情况看,这项工作仍然不够到位、不够彻底。股份合作制虽然比合作制有进步,但社员分散、股金不稳、所有者缺位等痼疾并没有根本解决。目前,股份制为主导的改革方向已明确,但推进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首先是认识上还不统一。一些地方政府担心股份制改革会使农村信用社偏离支农方向,思想上还有一些不必要的顾虑。二是行动上还有阻力。基层社的一些高管担心股份制改革可能损害个人利益,因此态度消极,行动迟缓。三是操作上还有难度。相当数量的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还很沉重,对社会资本吸引力不强,资格股短期内转化为投资股或普通股的压力不小。改到深处是产权。按照市场原则推进改革,回避不了产权问题。不触及产权的改革不是真正的改革,没有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就难以巩固,公司治理、体制机制、服务创新也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此,下一步改革必须紧紧抓住产权这个核心,继续向改革的纵深大力度推进。

坚持股份制改革方向,实际工资中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很好把握:第一个问题是坚持股份制改革方向,并不排斥农村合作制金融的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产权安排,合作制在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实践,事实上,国内各种类型的合作制也正在迅速发展。第二个问题是,对农村信用社实行股份制改造,既是市场本身的选择,也是多年来改革探索的结果。实践证明,以行政力量推动的合作没有生命力,长期“官办化”而偏离合作宗旨的农村信用社也不能再回到合作制的轨道上,股份制应该是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主导方向。第三个问题是,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农村金融机构是可以做好服务“三农”工作的。事实是,一些经过股份制改造的机构,支农力度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支农服务水平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以江苏为例,近两年,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农业贷款都保持了17%以上的增长速度。因此,只要从监管政策上作出安排,在强调农村信用社经营社区性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政策激励和引导,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后信贷资金不外流、支农力度不减弱、服务方向不改变的目的就能够达到。

这次调研发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目前农村信用社股权改造中的资格股问题。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资格股占比已经很低了,江苏、浙江等东部省份正在尝试全部取消资格股;而东北、西北地区资格股还占绝对比重,如甘肃占比高达92%,辽宁、黑龙江占比也都在80%以上,而且还面临着三年期限届满后的退股压力。为此,要尽快明确农村信用社股权改造工作分类指导的总体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要求:符合条件的,一步到位改制为股份制机构;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实行股份合作制,但要以省为单位制定规划,设定过渡期,逐步压缩资格股比例,限期达标;目前确实有难度的,按合作制原则把重点放在规范上。同时,在股改过程中,注重建立健全以下三项配套机制:一是分散小股东的权益保护机制,可以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共同持股基金或持股会等形式,按照委托代理原则集合和保护分散股东意志;二是大股东和关联股

东的控制防范机制,严格按照公司法要求,对大股东、关联交易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权利分配实施严格监管,防止大股东利用其地位侵害分散农户和企业股东的利益;三是股权流转交易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定价机制,规范股权流转交易,逐步发挥“以脚投票”约束作用。与此相配套,在制度安排上,可以把资格股转化为长期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以增强农村信用社加快股权转化的压力和动力。对历年挂亏较多、盈利分红能力较低的机构,要在切实加强管理和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着力点之二:进一步深化省联社改革

省联社的改革问题是近年来各方面关注和争议的一个焦点。调研中了解到,各方面对加快推进省联社改革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在如何推进改革特别是如何界定省联社的职能定位上存在不同看法。政府的同志认为,既然中央要求省政府承担风险责任,作为省级政府管理平台的省联社,其管理权力就不能受到过分限制和削弱;省联社的同志认为,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力来自于政府授权,鉴于这样一种管理体制和目前农村信用社自我管理能力普遍不足的现状,省联社的这种管理不能受到制约,一定意义上还要进一步强化;银监局的同志认为,现阶段对农村信用社加强管理是必要的,但这种管理应当是一种行业管理,而不是行政化的人财物直接控制,同时应当加强和改进对基层社的服务;基层法人社的同志认为,省联社应更多地注重服务,而不能将履职重点放到管理上,等等。应该看到,目前省联社实际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以及将行业管理实际操作为行政管理的问题,根源在于前期改革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在目前四部委已经联合下发个人债权收购办法,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建立的大背景下,对其管理职能进行适时的研究和适当的调整是需要的。当然,由于涉及管理体制机制这样的重大问题,调整过程必然是复杂的,其推进也应该是逐步的、稳妥的。从农村信用社的现状看,我们要更多地依靠和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进采取更多措施化解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推进规范约束省联社的管理权力,推进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进而为全面理顺体制关系创造条件。

省联社的改革之路不管怎样走,都必须牢牢坚持这样三个原则:一是改革要求上,要坚持稳定县域原则。“稳定县域”是中央的明确要求,深化省联社改革必须按照中央关于“维护和保持县(市)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的精神稳妥推进,并按市场原则构建省联社与基层法人社之间的股权连接关系,增强基层社服务县域和“三农”的能力。现在许多省份都有搞全省统一法人的要求,对此,要全面分析,科学把握,正确引导。除服务半径小、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省份可以尝试外,至少在现阶段,大多数省份不宜采取这种模式。当然,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对于城区机构,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可以探索机构的有效整合。二是在改革模式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大,省联社的改革模式也不能搞一刀切,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发挥当地的积极性,鼓励大胆探索创新。只要有利于增强农村信用社“三农”服务功能,有利于化解农村信用社风险,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活力,应该说各种模式都要允许试验。三是在改革步骤上,要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深化省联社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态度上要积极,措施上要周密,推进上要稳妥。改革的总体进展要与政府职能转化的进程相协调,与辖内机构“四自”能力培育相适应,与市场退出机制特别是存款保险制度建设进度相衔接,与“三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相配套。当前,应以规范完善现有省联社管理体制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在东中西部各选择少量省份先行试点。着力点之三:进一步健全政策扶持体系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各方面对农村信用社前期改革中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及其实施效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但同时也普遍反映,由于过去风险意识薄弱、财务管理混乱、贷款分类不科学等原因,原有的历史包袱没有得到真实反映,许多农村信用社在政策落实时吃了亏。另外,国家扶持政策的设计,方向是正确的,但力度还显不够,主要是所得税政策持续期限较短,差别准备金政策优惠幅度有限,信贷风险转移分担机制缺失。农村信用社要实现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讲,要靠深化改革,靠自身努力。但从现实情况看,还有相当部分农村信用社仍没有摆脱历史包袱的困扰,还不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甚至有走下坡路、回头路的可能,如果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实现更大发展是有

困难的。这种情况在东三省尤为严重,辽宁、吉林、黑龙江监管评级在6级以下的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分别占51%、38%和37%,不良贷款率都在30%左右,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的压力很大。不论是从巩固改革成果的角度,还是从支持“三农”发展的角度,对这些机构再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扶上马再送一程,确实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扶持政策要做到导向明确、激励有效、约束严格,特别要注意防范道德风险。要以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和调动支农服务积极性为出发点,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切实解决“不想贷”和“不敢贷”的问题,确保农村信用社支农业务的持续发展和支农信贷投入的持续增长,更好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军作用。基层普遍反映,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当前最重要的是这样几个方面:

化解历史包袱。可以有两种方案选择:一是延续2003年国发15号文件精神,对按原有资金政策应支持而未支持的部分予以追加支持,主要是对隐性不良和历年挂账亏损部分按一定比例给予消化;二是集中解决中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国定贫困县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问题,加大对这些地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金融支持力度。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手段,紧紧围绕支农这一核心,切实加大政策的正向激励和引导作用,使支农金融服务成为一种能盈利、可持续的业务领域,促进农村信用社安于支农、乐于支农、主动支农。财政政策上,重点要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如宁夏推行了设施农业贷款补贴,浙江对禽蛋养殖等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给予贷款补贴。从实施下来的情况看,这种贴息投入不大,但效果很好,确实发挥了“小补贴撬动大资金”的杠杆作用。对这些做法要认真总结,积极推进。考虑到财政资金安排贴息涉及利益调整,这一块资金也可以从每年的增量中安排,开始的时候补贴范围可以小一些,补贴比例可以低一些,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这样一种运作机制,之后再逐步完善。货币政策上,重点要将差别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政策用好用足。差别存款准备金要与涉农贷款挂钩,谁的涉农贷款比例高,谁的存款准备金率就低,增加的可用资金要用于“三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支农再贷款的规模要适当增加,期限要适当延长,利率要适当降低,使其真正成为补充支农资金供应便捷有效的政策渠道。税收政策上,重点要将所得税政策长期化、制度化,在中西部全免、东部减半的基础上,对东部地区的产粮大县也可以实施全免政策。营业税政策可以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额先征后返,用于弥补拨备缺口和增加附属资本。

健全风险转移分担机制。这个方面各地都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浙江开展了农房贷款抵押试点,这个省的长兴县五四村自发组建了具有担保功能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宁夏同心县农村信用社开展了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探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建立农村贷款风险的转移分担机制,可以参考借鉴城市领域的相关经验,但关键还是要紧密结合农村经济运行和农民财产结构特点来探索。现阶段,核心是要在农村土地流转抵押上寻求突破,解决其合规性问题,允许设定抵押,撬动农村信贷。同时,要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信贷风险的可控化,切实解决农村信用社“不想贷”、“不敢贷”的问题。

着力点之四:进一步激活基层的创新实践

分析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差异,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就是凡是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比较高的地方,都是创新工作搞得比较活跃的地方。近年来,基层农村信用社结合当地实际,重点围绕提高贷款的可得性、服务的便利度和成本的最小化,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政府满意、农民高兴、自身效益提升的多赢效果。与此同时,各地的创新工作开展得还很不平衡。浙江等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创新意愿强,创新力度大,创新实践非常活跃,在抵押担保创新、产品工具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等许多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尝试,较好地满足了当地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和东北等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虽然也围绕信贷产品开展了一些创新活动,但总体上业务品种还比较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还有待提高。农村金融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创新的空间很大,关键是要依靠基层,引导、调动和激发基层的创新积极性、内动力。要强化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重点是加快建立健全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政策激励为支撑的农村金融创新体制和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农村信用社创新适合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金

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作为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强调创新必须做到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利润可获、信息披露到位;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创新激励,营造创新环境,支持和指导创新活动。凡是有利于改进支农服务的产品和方式,都要鼓励探索和试验;凡是有利于构建适度竞争农村金融市场的工作,都要积极支持和推动;凡是创新成效显著的机构,都要在业务准入上开绿灯,在扶持政策上多倾斜。要认真总结推广创新成果。树立和宣传创新典型,及时总结基层创新实践的经验和做法,推广那些适应性强、可复制、易推广的创新产品和手段。深入研究和借鉴国外在普及农村金融知识、建立流动服务机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本土化改造,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机构开展试点。

着力点之五:进一步构建多方面参与的监督机制

这些年来,农村信用社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分类监管和纵向进步度考核通报制度的实施,对省联社和基层法人社的触动很大,促进了守法合规意识的增强和经营稳健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农村信用社机构分散,点多面广,又各为独立法人,要按照“管法人”理念和“属地监管”原则来实施监管,目前在监管机构设置、监管人员配备和监管技术手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有限的监管资源难以有效覆盖星罗棋布的法人机构。当前,农村信用社陈案众多、新案也不少,这种情况虽然与机构自身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薄弱有关,但监管力量不足,监管工作难以做细做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案件尽管作案手段非常简单,但如不进行认真的现场检查是很难被发现的,而仅靠现有的监管力量,要做到这一点显然是有难度的。现在来看,做好农村信用社这类机构的监管工作,必须抓住监管重点,优化监管资源,发挥多方合力。做到这一点,重要的一条是必须发挥目前体制下省联社的稽核检查功能,加强行业自律约束。吉林、黑龙江省联社成立了专门的稽核检查大队,定期抽调各农村信用社的专业人员组织开展各种检查,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对监管工作是一个有益补充,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探索推广。优化监管资源,就是说监管力量和资源的摆布也要“有保有压”,进一步向县域倾斜,向高风险的农村机构倾斜。抓住监管重点,关键是要抓住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点业务,尤其是“一把手”。在现阶段,要特别注意选配好农信社的“一把手”。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好的“一把手”能把差的农信社治理好,一个差的“一把手”能把好的农信社折腾坏。要严格把好高管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准入关,严格履职监督,严格问责制度,坚决将那些不具备合规意识、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的人员拒之门外、清出场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机构的整体风险管控能力。

此外,对于农村信用社这种经营范围局限于县域、经营规模比较小的金融机构,要特别重视督促其加强自律管理,密切关注和控制风险。在内部,要通过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建立一个股权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产生真正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实现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在外部,要完善信息披露,强化外部监督。当前,农村信用社已经开展了信息披露工作,但农民社员普遍反映,披露的信息内容太复杂,而想知道的东西披露得又不多,利用价值不高。农村信用社有别于城市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村实际,及时调整一些披露项目,真正使农民社员看得懂、用得上,进而更好发挥外部监督作用。

下载探寻,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之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寻,基于教材的群文阅读教学之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观群文教学有感

    观摩《群文阅读》教学有感 船山区长乐街小学 郑丽 经学校安排10月10日上午,我到遂宁南山国际学校艺术厅观摩了两堂群文阅读教学课。虽然早已听说过群文教学,可是没有实际体验......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

    绘本阅读教学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领学生置身绘本情境,展开丰富想象,激活言语思维,强化言语表达,丰富绘本内容。 2.培养学生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读书的热情。 3.通......

    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群文阅读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自主学习《主题丛书》中的“征程颂歌”和“梦想花开”中的文章。 教学目标: 1.通过入情入境地读、设身处地地想,使学生懂得表......

    群文教学 儿歌怎么教

    群文教学 儿歌怎么教 首先要明确儿歌教学的目标: 1、通过朗读、诵唱儿歌,让孩子感受儿歌明快的节奏、真挚的情感及蕴涵其中的文化,激起对儿歌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爱。 2、通过......

    《探寻郑和之路》中队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中队活动,希望同学们热爱海洋、保护环境,弘扬郑和探险精神,树立远大志向,扬起理想风帆,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活动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郑和下西......

    探寻中国零售银行发展之路[模版]

    探寻中国零售银行发展之路 2011-07-06 仲夏的古都西安,因为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同样是在西安,一场汇聚了诸多金融行业精英的思想碰撞也在热烈的进行。......

    感受异国风光探寻前进之路(合集五篇)

    感受异国风光探寻前进之路为宣扬公司企业文化,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8月10日—21日公司将组织各部门的中层管理人员和部分员工代表前往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进行为期12天的......

    探寻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之路(精选五篇)

    探寻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之路 2013-7-9 17:28:30 来源:京佳教育 [我要评论(0)] 字号:T|T 【背景链接】 6月21日,“大资管时代下的社会养老保障--2013年养老金高峰论坛”在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