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探寻郑和之路》中队活动设计方案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中队活动,希望同学们热爱海洋、保护环境,弘扬郑和探险精神,树立远大志向,扬起理想风帆,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活动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小影片
邀请省太高的有关师生
凤凰号起航的录象片段
学生:准备《郑和下西洋》的小故事
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组诗)
小品《以物易物》
小组唱《郑和与海》片段
活动过程: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主持甲: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我宣布,探寻郑和之路中队会现在开始。
(出队旗;唱队歌)
主持人甲(以下简称“甲”):嗨!你猜外乡人进入太仓地域后,最早知道什么有关太仓的情况?
主持人乙(以下简称“乙”):我当然知道。不过我暂时不说,哪位同学先来发言?
(学生自由发言:在进入太仓的一瞬间,你首先可以看见的就是“郑和七下西洋起锚地:太仓”。)
甲:郑和——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深刻在太仓人民心中的名字。
乙:下面让我们随着同学们带来的郑和小故事与郑和来一次零距离的接触。
(生讲《郑和下西洋》故事三则)
甲:郑和下西洋时还创了许多世界之最呢!
乙:让我们进入下一个环节《郑和之事知多少?》
(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为?——?年?
(2)郑和下西洋时先后到达过哪些国家?
(3)郑和七下西洋中哪次所带船最多?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何在?
(5)郑和的宝船是什么样子的?
(学生进行抢答)
甲:看来这些题目根本难不倒大家。
乙:当然,郑和是太仓的骄傲,作为一名太仓公民,如果不了解情况怎么说得过去呢?
甲:嗨!你瞧,说曹操,曹操就到。
(小品《以物易物》:学生表演郑和下西洋过程中与各地人民交往的情景)
甲:同学们,郑和是中国历史上对外交往的一位杰出人物,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一个重要事件,他也被国际上公认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乙:郑和下西洋作为中华民族历史上、人类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了不起的事件,凝聚并体现了中华民族开放进取、和平友好、交流合作、经略海洋和敢为天下先的精神,这种精神和品德是我们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生生不息的动力.(学生观看《郑和下西洋》的小影片并谈观后感)
甲:正因为他的功绩卓著,后世人民时刻牢记他。特别在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我们忍不住要用诗歌来赞颂他。
乙:下面请听我们心中的歌
(全班合作朗诵《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组诗)》配乐)
甲:更有一些英勇之士沿着郑和当年下西洋的路线探寻郑和的足迹。
乙:让我们回顾去年“凤凰号”在浏家港起航的那激动人心的一幕。
(播放凤凰号起航的录象片段)
甲:你知道吗?就在XX年4月9日,“凤凰号”下西洋的三位船员翁以煊、郑浩、何明礼在学术报告厅里与500多名师生零距离接触,向师生们作了一场生动的报告。
乙:真的吗?哎!真可惜,如果我们能参加该多好?
甲:你别急,今天我们请来了与三位勇士零距离接触的太高的几位老师和同学。下面我们有请他们为我们讲述当时的有关情况。
(学生对太高的师生进行自由提问,以求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甲:其实,郑和七下西洋的过程中经历了许多挫折,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不断地在开拓,在征服。
乙:无怪乎!研究郑和精神的专家对其做出如下概述:
忍辱负重,献身国家。
甲:英勇顽强,不屈不挠。
乙:勇于开拓;征服海洋。
甲:坚定不移,勇往直前。
甲:其实,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同学都有着郑和的优良品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甲:郑和,一个永恒的人物.乙:一个永恒的话题。
甲:郑和,我们的先驱。
乙:我们的骄傲。
甲乙:让我们在歌唱郑和的歌曲中结束本次活动。
(小组唱《郑和与海》片段)
辅导员讲话:
队员们,此次队会你们召开的非常成功,老师祝贺你们。通过本次中队活动,希望同学们热爱海洋、保护环境,弘扬郑和探险精神,树立远大志向,扬起理想风帆,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乘风破浪,勇往直前。
(呼号,退旗,宣布活动结束)
第二篇:中队活动设计方案
“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会活动方案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中队长:全体立正,各小队整队,报告人数。
小队长:稍息,立正,报数。(转身跑到中队长面前互相敬礼,报告)报告中队长:第xx小队原有队员xx人,实到xx人,报告完毕。
中队长:接受你的报告!
小队长:(跑回原位)稍息!
中队长:全体立正!(跑到中队辅导员面前,敬礼,报告)报告辅导员,三(3)中队原有36人,实到36人。“红领巾心向党”主题队会一切准备就绪,邀请您参加我们的活动!
辅导员:接受你的报告,并预祝你们活动成功!(互敬礼)
中队长:全体立正!出队旗,敬礼;唱队歌;全体坐下。
二、进行活动
辅导员导入:2011年,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90载艰苦卓绝,90载荣耀辉煌。9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实现复兴的奋斗凯歌。下面让我们跟随一组图片,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年来所经历的风雨历程和光辉岁月。
播视频。
第一部分:艰苦岁月 爷爷出场。
主持:老爷爷,您怎么到这里来呀?
爷爷:小朋友,你知道吗?爷爷今年90岁了,爷爷跟党是同一年诞生的。在庆祝建党90周年这么重大的日子里,怎么可以少得了爷爷的身影呢?
主持:欢迎您参加我们的中队会。那么,爷爷,请分享一下您对建党90周年感想吧。爷爷:好。啊~90年了,爷爷我小时候就经历战争的痛苦,几岁就失去了父母。记得我当时加入了中国共产儿童团,用我的一点力量跟鬼子作斗争。团歌我还记得呢!不信?我唱给你听。
爷爷唱《共产儿童团歌》,队员伴舞。
主持:爷爷您唱得实在太棒了!爷爷突然伤心地哭起来了。主持:爷爷,您怎么啦?
爷爷:唱起了这首歌,我就想起童年的往事,好像我的童年就在昨天。我突然想起了我的好朋友王二小,他是一个机智勇敢的孩子,但是他在一次鬼子扫荡中牺牲了,那年他只有13岁——
歌剧表演:《王二小》。主持:鬼子太可恶了!
队员:他们抢我们的财产,烧我们的房子!
他们杀我们的人民,凌辱我们的国家!他们不是人,是禽兽!连小孩子都不放过。对!作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我们要抵抗!对,我们不怕年纪小,只怕不抵抗!表演歌曲《只怕不抵抗》。全场欢呼:鬼子被我们打走啦!中国人民解放啦!
第二部分:发展中国
主持:爷爷,不用伤心,苦难的岁月已经过去了,中国人民解放了。而且我们祖国如今发展飞快,取得了可喜的成就。看,我们东莞厚街的变化也不少啊!请看短片——
播视频。
爷爷:啊,实在太精彩了!我与党共同成长,见证了祖国的变迁。如今祖国如此繁荣富强,让我有一种想唱歌赞美的冲动。
主持:爷爷别急!您的心情我们充分地体会得到,但是我们的队员已经先您一步,准备好了一首快板,唱一唱我们祖国如今的瞩目成就。爷爷,请您坐好观看吧!
快板《说说祖国新变化》。
爷爷拍着手出来:太精彩了!祖国富强,人民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爷爷苦了大半辈子,总算幸运能赶上这会的好光阴。
主持:爷爷,您知道我们能够过上如今的好日子要感谢谁吗? 爷爷问队员:要感谢谁呢?
队员:要感谢救我们于水深火热中的党,要感谢领导我们走上发展正路的党,要感谢让我们拥有和平稳定社会环境的党。主持:下面请听朗诵《党啊,我们的党!》
爷爷:伟大的党啊,历史选择了您,沧海变桑田;人民选择了您,才有了美丽家园。主持: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红星是咱工农的心,党的光辉照万代。下面请欣赏表演:《红星歌》。(歌舞,二胡演奏)
第三部分:幸福童年 主持:“跟着毛主席、跟着党”——道出了少先队员和党的血肉关系。党啊,亲爱的妈妈,有了您才有了我们今天的一切!没有党的阳光雨露,我们就不可能幸福生活、健康成长。
播视频。主持:我们快乐,因为有您有呵护;
我们幸福,因为有您的富强; 我们坚强,因为有您的力量; 我们成长,因为有您的温暖; 我们自豪,我们是您的未来。
主持:新世纪莘莘学子牢记胡总书记的教导,争当“四好”少年。下面请欣赏《四好少年之歌》和“快乐生活秀”表演。
爷爷:如今生活如此的美,我还想再活90年。爷爷我决定了要每天锻炼,迎接每天的好日子。
主持:爷爷说得好!不过锻炼不仅爷爷要做,我们少年儿童也应该强健体魄,坚持锻炼的。让我们一起来锻炼,健康每一天吧!
爷爷、队员合唱〈〈健康歌〉〉。
三、结束部分
主持:7月1日是党妈妈的90岁生日,请队员们给党妈妈献上一张小卡片,并写上你对党的美好祝福。
(在“我向党来唱支歌”的音乐声中,学生在祝愿卡中写下祝福语,大声读出来后,粘贴在黑板上,形成一面党旗的形状。)
主持人总结:请记住这难忘的时刻!我们红领巾齐心向着共产党,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鲜艳的党旗增添光彩!
中队长:请辅导员老师作活动总结。
辅导员:队员们,今天大家在队会上表现这么出色,我非常自豪!今天的队会让我们了解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九十年的光辉历程,看到了在党的指引下,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队员们,你们是党的后代,是革命事业的继承人,美好的未来是属于你们的。虽然时代的今天不再需要我们抛头颅、洒热血,但是时代的今天也有当今的使命,我们应该时刻准备着,做好党和国家的接班人!
让我们对党、对祖国大声说出我们的决心吧:(大屏幕出示,全体队员齐诵)亲爱的党啊,请检阅我们吧!我们用高尚的情操,用优异的成绩,用健美的体魄,用美好的心灵,回报祖**亲。
看,我们鲜艳的红领巾,那是一篇铿锵的誓言,我们以红领巾的名义宣誓。
中队长:呼号。
辅导员: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队员答:时刻准备着!
中队长:退旗(敬队礼,礼毕)
中队长:白濠小学三(3)中队“红领巾永远心向党”主题队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第三篇:探寻“差生教育”之路
探寻“差生教育”之路
据全国少公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5000万人,也就是说,每6个学生中就有1个差生。这一总数相当于1个法国、10个瑞士或1000个卢森堡的人口数。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已刻不容缓。
本人虽然已有几年从事教育工作的经验,但看到上述材料的第一感受仍只能用“触目惊心”来形容。“5000万”这个数字可能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以及所有关心中国教育事业、关注青少年成长的人们所始料不及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数字,想象一下这庞大的差生队伍,作为教师的我们是否真正做好了足够的准备来迎接这一艰巨的挑战呢?
虽然中国的教育事业有着引以为傲的辉煌悠久的历史,但在差生教育这一问题上拿出的对策却“乏善可陈”。纵然弟子三千的孔子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但真正有影响的七十二人无一不是“少年聪慧、勤奋刻苦”的好学之人。真正能使学生“由差到好”的例子和教育方法也是“鲜有耳闻”。古代是如此,如今的教育也未能真正冲破“差生教育”这道“藩篱”。尽管当今的教育界已普遍意识到了“应试教育”对于学生素质提高的妨害性,提出了“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实行“赏识教育”的教学理念,广大教育工作者也“集思广益”,纷纷在教育教学这条路上探索、追求。但“差生教育”仍是当今许多人不愿提及的难题之一。
我国特殊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教育教学必须面临中考、高考等一系列重大考试的检验。许多学生从懂事起就明白了“分数是学生命根”这一道理。在中学时代这十几年的时间里,每一位学生都无可避免地要接受无数次考试的洗礼。这势必将会从中分化出成绩优劣不同的学生群体。而其中成绩较差的学生又缺乏 心理的自我调节能力。因而在多次的打击之下,难免会缺乏学习的动力与信心,沦为“差生”。再加上中学时代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广大教师不能及时抽出时间与这些学生进行必要的交流、沟通,或沟通方式不合理等因素,最终导致了成绩的下滑和“差生”人数的增加。
上述观点似乎有些悲观,其实差生教育也并非真的是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许多教育工作者都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并纷纷将手伸向了这块烫手的“山芋”。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经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观点。其目的就在于将学生的学习范围扩大化,使他们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知识的摄取,而是将自己融入到社会、生活这个“大课堂”之中,通过劳动等途径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扩展视野、拓宽思路,以便于其更好地学习成长。近几年出现的“行走学校”所采用的“一千公里定人生,人生必须这一课”的教学理念和“徒步行走”的教学方式未尝不是对陶先生的教育理念在当代的延伸。该学校并不开设语文、数学等文化课程,让学生上的只是大距离行走的“体能训练课”;没有老师,管理学生的工作人员一律被称为“管带”,进行的是半军事化管理;学生徒步跋涉,将自己的脚印留在了泰山、大别山、雁荡山、井冈山、韶山等多个地点。令人吃惊的是,这种独特的教学方式对现今许多老师头痛的“差生”教育上却起到了很好的效果。许多“差生”纷纷通过“行走教育”,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与勇气。
我们姑且不论世人对于这种教育是否完全认同,但是,从这种独特的“行走教学”上,我们不难看出其教学方式的实质,即通过行走来树立自信、培养克服困难的勇气;用军事化的管理来规范其行为,帮助他们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用艰苦的生活来磨练他们的意志,使他们懂得学习的重要与难得。而这些恰恰是现如今我们的学校教育在对“差生培育”方面没有注意或没有落实的。以下本人就实际工作中的感悟和经验针对“差生教育”提出的一些个人见解,以期与广大同行共同交流。
首先,在树立自信心方面,采用“视线转移法”。
虽然现今的教育强调“提高学生素质”,但分数的多少仍对学生的自信心具有较大的影响。而“差生”恰恰是在这一方面缺乏信心,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形成了成绩日渐下滑的恶性循环。而“行走学校”的教育方式则是通过行走的方式来树立信心。由短程的行走到长距离的行走,在一次次地完成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豪感,进而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这种自信心的培养方式,使学生走出了学校、书本的小圈子,来到“社会”这一广阔的空间中。从“差生”身上寻找其他方面的闪光点,使他们认识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也可以做好一些事情,进而培养其自信心。
这也就是目前在学校教育中推行“赏识教育”的必要性。要做到对差生也“赏识”,教育工作者特别是教师要善于运用“视线转移法”,勇于冲破“喜优恶劣”的习惯心理,勇于摘下对待差生的“有色眼镜”,保持一颗平和之心、博爱之心,炼就一双善于寻找优点的眼睛,坦诚地、认真地给予差生更多的关注,从他们身上发现优点、加以肯定,从而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学习兴趣。
其次,在日常行为习惯方面,采用“适当强制法”。
俗话说:“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日常行为习惯无论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还是对于学生的成材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行为习惯,培养正确的行为习惯”也是我们教书育人的重要内容之一。“差生”的习惯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有待改进与加强之处,这就需要教师“恩威并重”:既注重与其语重心长的谈话、交流、劝勉,从心理方面为他们克服不良习惯提供帮助;又要注重“惩戒”的适当使用,从行动上规范其日常行为,帮助他们进一步纠正不良习惯。“行走学校”在 “差生教育”上取得的成功,与其“半军事化”的管理、适当的惩戒措施的使用等都是分不开的。
第三,在人格品行方面,采用“以身作则法”。
教师是学生步入社会之前接触最多的“社会人”。由于师生间“教与学”的特殊关系,使得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影响,成为他们模仿的对象。教师对于学生的影响,一部分是通过“言传”,通过学习语文知识传授学生技艺,而更多的、更为深刻的则是“身教”。因而,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应注意自己的“表率性”(即用“丰富的知识教人”的同时,用“良好的品格育人”),通过自己的勤奋好学,对于真理、理想、完美人格的追求,对于正直、善良、谦虚、有礼的培养,对国家忠诚、对百姓关心,等等,来影响、感染差生,以促进其人格品行的培养。
第四,在思想心理方面,采用“爱心渗透法”。
现在的“差生”普遍在生理上早熟、自尊心强,加上年轻气盛、自控能力差,而心理尚不成熟,具有较强的“叛逆性”。这些特点决定了教师不能完全用成人标准去苛求他们,而应以“爱心”来融化“差生”心中的“坚冰”,用“关爱”来抚平“差生”心中的“创伤”。平日里,一句体谅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亲近的举动,都可能会在“差生”心中产生巨大的反应,促使其奋发向上。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爱心”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多给予阳光来照耀他们阴霾的心灵、多给予微笑来感染他们冷漠的眼神。用心走进他们的生活,体验他们的感受。惟有如此,才能使“差生”对你充满信任、满怀希望。
教师这一职业是崇高的。有幸担任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我们,对于“差生”的教育决不能视而不见、畏首畏尾,而应勇敢地去面对、迎接这一挑战;关心“差生”、关注“差生”;在“差生”的教育之路上,勇于探索、开拓创新,促进其成长、培养其成材,使其也能成为我们辛勤耕耘的“百花园”中的一朵朵“奇葩”。
第四篇:探寻启蒙英语教学之路
探寻启蒙英语教学之路
——非智力因素下英语教学策略的思考
盱眙县观音寺中心小学 陈群
【摘要】 小学阶段英语重在“激发”,仅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这时一种新型的教学技术——多媒体教学的出现正好弥补了这一不足。本文从
非智力因素角度,分析小学生学习认知特征,初步探索多媒体时代下适合学生的英语教学。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多媒体,英语教学
一、现状分析
随着多媒体教学深入推广,我们农村小学也迎来了多媒体教学的春天。一方面多媒体设施配备逐步完善,另一方面,教育部门加强了对农村教师多媒体技能的培训。我们也深刻的认识到多媒体对于教学不仅仅是停留在辅助层面,我们更应该将之融入到教与学的点点滴滴中。
然而,我们教师在推广和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应该深刻分析我们的教学对象——农村小学生的真实需求,我们不仅要正确引导学生对于新生教学手段的认知,还应该关注学生认知情况,要循序渐进,切不可盲目跟风。我们教师在学习其他先进多媒体教学案例的同时,要真实考虑学情。
根据初步的教学经验所得和一系列学习理论的认知,笔者认为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其学习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充分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作用能够有效的促进课堂教学。
二、非智力因素与多媒体教学的联系
“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是由美国心理学家亚历山大(W.P.A 70lexander)在其论文《具本智力和抽象智力》(1935)中最先提出来的。他认为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关键在于多听,多读,多说,多练。然而我们一星期只有四节英语课,如何让这仅有的课堂发挥无穷的潜力,我们从教者责无旁贷。通过对学习理论的认知,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方面着手,调动其学习英语的动机,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对英语学习的情感和意志。
所谓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多媒体”必然涉及到多种信息渠道,包括图、文、声、像等等,加上如今盛行的交互式媒体的出现,给学生带来的不仅是一种接受学习,更是一种参与学习。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发现“非智力因素”与“多媒体”殊途同归,或者可以这样讲,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影响着多媒体在教学中所能达到的效果,而多媒体本身的运用就能体现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我们小学阶段英语教学所追求的重要目标是:激发和培养兴趣,而这两者恰恰是在追求这一共同教学目标的情况下被研究和运用。
三、从非智力因素角度提出多媒体时代下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一)明确学习英语的动机
很多小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从刚开始就很茫然,以至于后来随着英语难度加大,他越发的茫然甚至迷失,直到放弃。所以,从英语的启蒙阶段,我们教者就应该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帮助学生明确学习动机。比如,给学生播放迪士尼优秀英语原声动画片,或者寻找一些小学生和外国友人用英语熟练打招呼、交流的视频给学生看。小学生的求知欲是很饱满的,在他们渴望与羡慕的眼神中,教师可以顺势引导,鼓励每一位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动机,朝着自己的理想迈进。
阿特金森在其成就动机理论中指出,当问题的难度系数为50%时,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强。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学生刚步入英语学习的门槛时,熟悉和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力争使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最强。所以,这就要求英语教师们再给学生制作课件时候要把握“度”,循序渐进。
(二)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如今,网络的普及带来了知识的共享,教师们可以下载到许多多媒体英语教学的课件,但由于学生学习情况的不同,学生所处环境的不同,包括教师教学特点的不同,所以我们教师应该明白不是所有的课件都适合你的课堂教学。这对我们教师提出的要求是:注意剖析学生认知特征,精心制作课件,认真设计课件,合理运用课件。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让电子互动教学环境带给学生充分的表现权。
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爱表现自己的特征来开展教学。比如我们在学习“Self-
introduction ”一课时,我们所运用的课件要注重呈现交互式,像Hi,I'm XX./Hello,I'm XX.这样的简单句型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说出来,然后进一步鼓励学生们上台表演,互相打个招呼,也可以扮演课文中的Nancy或Mike等小人物,用英语对话。再比如,学到What's your name?时候,老师可以问每一个学生,让他们自豪的说出I'm XX。这种交互问题在我们的龙芯电子互动教室环境下是可以得到充分的解决,老师可以通过点名的方式让学生畅所欲言,或者通过给学生网络分组,可以让学生在不同的组内互相交流讨论,这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让学生学习的更加深入。
研究表明学生对于自己主导的课堂更感兴趣,在电子互动教学环境下,学生能够充分的感受到自己不只是个传统的求知者,而是一个生动鲜明的参与者。在这里,他们可以积极发言,可以热烈讨论,可以激情评价他人甚至教师,可以最快速度得到学习的反馈。因此,我们积极倡导教师充分利用互动电子教学环境,当然,在这里,并不是不需要教师,反而对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熟悉这种教学环境,更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
2、让教学游戏带给学生学习娱乐权。
在英语课堂上,如果只是一遍一遍的带着学生像复读机一样读单词读句子,这样的结果大多是无效的。我们需要想方设法的变换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在课堂上。我们可以播放录音,或者适当的开展一些小游戏,比如,在学习小动物cat,dog,monkey等单词的时候,让学生上台扮演小动物,并模仿动作和叫声,让其他同学通过能否正确读出单词来认领。我们一定要清楚无论是开展游戏还是学生上台表演,这都是为了更好的学习,所以,教师要组织好课堂,所谓“寓教于乐”,不能只乐不教。
比如,我们学校到了冬季通常会开展跑操活动,恰好,我们学到Let's go to the park.这一单元,学生就会问我,让我们去操场怎么说,去跑步怎么说,于是,每次去跑步时候,我会带领大家一起说Boys and girls,Let's go to the playground.或Let's go running.学生会很激动的跟着说OK.Let's go.再比如,学习Let's go to the cinema.我会跟学生说,周末回家可以跟爸爸或者妈妈说,Dad,Let's go to the cinema.或Mum,Let's go to the cinema.可以顺势复习dad,mum单词,通常这时候,学生会想出一串问题:“老师,去逛超市怎么说,去爬山怎么说„„”因为给了一个活跃的气氛,从而促进学生的思维走向了发散。
3、让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带给学生享受学习的权利。
好多学生厌学的重要原因是他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我们教师应该努力打造一个愉快轻松的课堂,要倡导“快乐学习”理念,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享受。小学英语整体处于启蒙英语的阶段,因而,我们教师应充分使用多媒体教学,为教学带来形象和生动。
比如在学习“family member”一课时,教师可以提前做大量工作,将我们的班级看做一个大家庭,在课件中呈现班级每一位学生的头像,包括任课教师的头像,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看,这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无比亲切的喜悦感,更能给学生带来一种发自内心的温暖。然后教师告知学生“This is our family.We are every members.”,接着通过学习让学生介绍这里面的成员,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感受到真正的快乐。
我们教师也可以到网上搜寻一些简单的英语flash动画,通过自己的加工改编呈现给学生。在我的尝试中,我发现学生对于简单的flash动画非常感兴趣,有一次给学生播放了三只小猪学英语系列中的“Happy birthday”,我们的学生情绪特别高涨,大家一边看这视频,一边不由自主的齐声唱了起来,连平时胆小害羞的学生也被整体愉快的氛围所感染,大声跟着唱了起来。这一堂课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用英语唱生日歌,还学会一个句型Here's a present.最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学生感受到了快乐。
(三)培养学习英语的情感和意志
1、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增强学生的情感
情感通常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教师只有持之以恒的创设良好课堂氛围,才能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的情操。因而,多媒体英语教学中,所应呈现的应该是生动形象的画面,精彩幽默的语言,交互参与的平台。总之,要让学生感受到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2、在情境中体验英语的学习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创设真实的情境在启蒙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我们不光要创造情境,更应该注重将学生带入情境中,激发他的兴趣和求知欲,培养他的情感。那么,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应该注重情感的设计,而不应让学生觉得只是个工具,只是多了一本英语书。比如,学习感叹句How nice!要让学生感受到模仿出赞美别人的语气,可以现场表演,赞美同学的新衣服新文具等;再比如,学习介绍家庭成员This is my sister,Nancy.要让学生表演出介绍人的动作;又比如,学习A dress?这样的疑问句,要带领学生表达出疑问的语气。像这样在情境中积累的学习经验都是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情感积淀。
3、在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意志
通常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他能够通过努力去克服掉,那么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他的意志力也在不断的加强。我们学生在起初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常常遇到的困难是发音不准,这时候需要教师耐心的指导,仔细告知舌与齿和唇的位置,帮助学生练习。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某个小动物学习英语的过程,让学生与自己进行比较。当学生取得哪怕一点的成功,要鼓励他。当学生在努力的时候,要让他看到成功就在对岸,给他前进的动力。
4、严格要求是培养学生意志力的保障
英语学习需要教师精心营造和谐愉快的气氛,我们教师应该注意到多媒体教室兼具了视频、音频等特征,给学生带来兴趣的同时也有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甚至有可能导致整个课堂氛围“爆掉”,这样就会适得其反。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引导,严格把握。我们必须清楚一点:良好的纪律是成功的保障。
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下,学生往往能够很快得到知识的反馈,教师在相信学生具备自觉性的同时,也要注重个别检查,或者可以选择小组长进行检查,这样才能保障学习的整体效率。同时,教师更应严格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一个最直接、最现实的榜样,做到“为人师表,表先行”。
四、结束语
笔者从学生非智力因素角度,联系多媒体英语教学深入农村的趋势,提出了有助于小学英语多媒体教学发展的策略。当然,随着我们农村学校多媒体设施的逐步完善好,我们农村教师应该不断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使自身不断适应多媒体教育的发展,我们要肩负起教育不断发展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何克抗.教学系统设计[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 吴庆麟.教育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3] 李振宇.多媒体课件设计理论与实践[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4] 方晓璐.浅析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培养.海峡科学,2008.04期.[5] 李颖.教育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成人教育,2010年01期.[6] 袁丹.让小学英语课堂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起点.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 New Curriculum Research.2010年08期.[7] 刘伟伟.互动式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应用研究.山东师范大学优秀硕士学位论文, 2008.[8] 金燕.多媒体教学课件质量与教学效果的因素探析.电化教育研究,2007.(5)
第五篇:探寻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
探寻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如何通过持续的改革发展,更快地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和服务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的新要求,带着这些问题,银监会组织专门力量,先后深入到东中西部九个省(区),地方政府、银监局、信用社和农户、农村小企业等多个层面,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通过九省调研,得出一个基本认识:这几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和路子是对的,面貌变化是大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当前农村信用社也确实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产权改革不彻底,管理体制不通畅,机制转换不到位,历史包袱和潜在风险比较大,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意识与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改革发展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出路和不二法宝。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靠的是改革发展;要解决存在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要靠改革发展。下一步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应该怎么走,着力点应该放在哪些方面,又如何通过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推进,谱写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新篇章,为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九省调研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和启发——着力点之一:进一步推进产权改革
这几年来,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迈出的步子是大的,九省(区)农村信用社已基本完成由合作制向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的改制。但从实际情况看,这项工作仍然不够到位、不够彻底。股份合作制虽然比合作制有进步,但社员分散、股金不稳、所有者缺位等痼疾并没有根本解决。目前,股份制为主导的改革方向已明确,但推进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首先是认识上还不统一。一些地方政府担心股份制改革会使农村信用社偏离支农方向,思想上还有一些不必要的顾虑。二是行动上还有阻力。基层社的一些高管担心股份制改革可能损害个人利益,因此态度消极,行动迟缓。三是操作上还有难度。相当数量的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还很沉重,对社会资本吸引力不强,资格股短期内转化为投资股或普通股的压力不小。改到深处是产权。按照市场原则推进改革,回避不了产权问题。不触及产权的改革不是真正的改革,没有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就难以巩固,公司治理、体制机制、服务创新也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此,下一步改革必须紧紧抓住产权这个核心,继续向改革的纵深大力度推进。
坚持股份制改革方向,实际工资中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很好把握:第一个问题是坚持股份制改革方向,并不排斥农村合作制金融的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产权安排,合作制在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实践,事实上,国内各种类型的合作制也正在迅速发展。第二个问题是,对农村信用社实行股份制改造,既是市场本身的选择,也是多年来改革探索的结果。实践证明,以行政力量推动的合作没有生命力,长期“官办化”而偏离合作宗旨的农村信用社也不能再回到合作制的轨道上,股份制应该是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主导方向。第三个问题是,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农村金融机构是可以做好服务“三农”工作的。事实是,一些经过股份制改造的机构,支农力度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支农服务水平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以江苏为例,近两年,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农业贷款都保持了17%以上的增长速度。因此,只要从监管政策上作出安排,在强调农村信用社经营社区性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政策激励和引导,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后信贷资金不外流、支农力度不减弱、服务方向不改变的目的就能够达到。
这次调研发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目前农村信用社股权改造中的资格股问题。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资格股占比已经很低了,江苏、浙江等东部省份正在尝试全部取消资格股;而东北、西北地区资格股还占绝对比重,如甘肃占比高达92%,辽宁、黑龙江占比也都在80%以上,而且还面临着三年期限届满后的退股压力。为此,要尽快明确农村信用社股权改造工作分类指导的总体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要求:符合条件的,一步到位改制为股份制机构;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实行股份合作制,但要以省为单位制定规划,设定过渡期,逐步压缩资格股比例,限期达标;目前确实有难度的,按合作制原则把重点放在规范上。同时,在股改过程中,注重建立健全以下三项配套机制:一是分散小股东的权益保护机制,可以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共同持股基金或持股会等形式,按照委托代理原则集合和保护分散股东意志;二是大股东和关联股
东的控制防范机制,严格按照公司法要求,对大股东、关联交易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权利分配实施严格监管,防止大股东利用其地位侵害分散农户和企业股东的利益;三是股权流转交易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定价机制,规范股权流转交易,逐步发挥“以脚投票”约束作用。与此相配套,在制度安排上,可以把资格股转化为长期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以增强农村信用社加快股权转化的压力和动力。对历年挂亏较多、盈利分红能力较低的机构,要在切实加强管理和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着力点之二:进一步深化省联社改革
省联社的改革问题是近年来各方面关注和争议的一个焦点。调研中了解到,各方面对加快推进省联社改革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在如何推进改革特别是如何界定省联社的职能定位上存在不同看法。政府的同志认为,既然中央要求省政府承担风险责任,作为省级政府管理平台的省联社,其管理权力就不能受到过分限制和削弱;省联社的同志认为,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力来自于政府授权,鉴于这样一种管理体制和目前农村信用社自我管理能力普遍不足的现状,省联社的这种管理不能受到制约,一定意义上还要进一步强化;银监局的同志认为,现阶段对农村信用社加强管理是必要的,但这种管理应当是一种行业管理,而不是行政化的人财物直接控制,同时应当加强和改进对基层社的服务;基层法人社的同志认为,省联社应更多地注重服务,而不能将履职重点放到管理上,等等。应该看到,目前省联社实际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以及将行业管理实际操作为行政管理的问题,根源在于前期改革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在目前四部委已经联合下发个人债权收购办法,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建立的大背景下,对其管理职能进行适时的研究和适当的调整是需要的。当然,由于涉及管理体制机制这样的重大问题,调整过程必然是复杂的,其推进也应该是逐步的、稳妥的。从农村信用社的现状看,我们要更多地依靠和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进采取更多措施化解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推进规范约束省联社的管理权力,推进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进而为全面理顺体制关系创造条件。
省联社的改革之路不管怎样走,都必须牢牢坚持这样三个原则:一是改革要求上,要坚持稳定县域原则。“稳定县域”是中央的明确要求,深化省联社改革必须按照中央关于“维护和保持县(市)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的精神稳妥推进,并按市场原则构建省联社与基层法人社之间的股权连接关系,增强基层社服务县域和“三农”的能力。现在许多省份都有搞全省统一法人的要求,对此,要全面分析,科学把握,正确引导。除服务半径小、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省份可以尝试外,至少在现阶段,大多数省份不宜采取这种模式。当然,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对于城区机构,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可以探索机构的有效整合。二是在改革模式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大,省联社的改革模式也不能搞一刀切,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发挥当地的积极性,鼓励大胆探索创新。只要有利于增强农村信用社“三农”服务功能,有利于化解农村信用社风险,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活力,应该说各种模式都要允许试验。三是在改革步骤上,要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深化省联社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态度上要积极,措施上要周密,推进上要稳妥。改革的总体进展要与政府职能转化的进程相协调,与辖内机构“四自”能力培育相适应,与市场退出机制特别是存款保险制度建设进度相衔接,与“三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相配套。当前,应以规范完善现有省联社管理体制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在东中西部各选择少量省份先行试点。着力点之三:进一步健全政策扶持体系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各方面对农村信用社前期改革中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及其实施效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但同时也普遍反映,由于过去风险意识薄弱、财务管理混乱、贷款分类不科学等原因,原有的历史包袱没有得到真实反映,许多农村信用社在政策落实时吃了亏。另外,国家扶持政策的设计,方向是正确的,但力度还显不够,主要是所得税政策持续期限较短,差别准备金政策优惠幅度有限,信贷风险转移分担机制缺失。农村信用社要实现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讲,要靠深化改革,靠自身努力。但从现实情况看,还有相当部分农村信用社仍没有摆脱历史包袱的困扰,还不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甚至有走下坡路、回头路的可能,如果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实现更大发展是有
困难的。这种情况在东三省尤为严重,辽宁、吉林、黑龙江监管评级在6级以下的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分别占51%、38%和37%,不良贷款率都在30%左右,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的压力很大。不论是从巩固改革成果的角度,还是从支持“三农”发展的角度,对这些机构再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扶上马再送一程,确实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扶持政策要做到导向明确、激励有效、约束严格,特别要注意防范道德风险。要以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和调动支农服务积极性为出发点,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切实解决“不想贷”和“不敢贷”的问题,确保农村信用社支农业务的持续发展和支农信贷投入的持续增长,更好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军作用。基层普遍反映,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当前最重要的是这样几个方面:
化解历史包袱。可以有两种方案选择:一是延续2003年国发15号文件精神,对按原有资金政策应支持而未支持的部分予以追加支持,主要是对隐性不良和历年挂账亏损部分按一定比例给予消化;二是集中解决中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国定贫困县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问题,加大对这些地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金融支持力度。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手段,紧紧围绕支农这一核心,切实加大政策的正向激励和引导作用,使支农金融服务成为一种能盈利、可持续的业务领域,促进农村信用社安于支农、乐于支农、主动支农。财政政策上,重点要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如宁夏推行了设施农业贷款补贴,浙江对禽蛋养殖等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给予贷款补贴。从实施下来的情况看,这种贴息投入不大,但效果很好,确实发挥了“小补贴撬动大资金”的杠杆作用。对这些做法要认真总结,积极推进。考虑到财政资金安排贴息涉及利益调整,这一块资金也可以从每年的增量中安排,开始的时候补贴范围可以小一些,补贴比例可以低一些,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这样一种运作机制,之后再逐步完善。货币政策上,重点要将差别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政策用好用足。差别存款准备金要与涉农贷款挂钩,谁的涉农贷款比例高,谁的存款准备金率就低,增加的可用资金要用于“三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支农再贷款的规模要适当增加,期限要适当延长,利率要适当降低,使其真正成为补充支农资金供应便捷有效的政策渠道。税收政策上,重点要将所得税政策长期化、制度化,在中西部全免、东部减半的基础上,对东部地区的产粮大县也可以实施全免政策。营业税政策可以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额先征后返,用于弥补拨备缺口和增加附属资本。
健全风险转移分担机制。这个方面各地都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浙江开展了农房贷款抵押试点,这个省的长兴县五四村自发组建了具有担保功能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宁夏同心县农村信用社开展了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探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建立农村贷款风险的转移分担机制,可以参考借鉴城市领域的相关经验,但关键还是要紧密结合农村经济运行和农民财产结构特点来探索。现阶段,核心是要在农村土地流转抵押上寻求突破,解决其合规性问题,允许设定抵押,撬动农村信贷。同时,要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信贷风险的可控化,切实解决农村信用社“不想贷”、“不敢贷”的问题。
着力点之四:进一步激活基层的创新实践
分析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差异,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就是凡是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比较高的地方,都是创新工作搞得比较活跃的地方。近年来,基层农村信用社结合当地实际,重点围绕提高贷款的可得性、服务的便利度和成本的最小化,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政府满意、农民高兴、自身效益提升的多赢效果。与此同时,各地的创新工作开展得还很不平衡。浙江等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创新意愿强,创新力度大,创新实践非常活跃,在抵押担保创新、产品工具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等许多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尝试,较好地满足了当地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和东北等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虽然也围绕信贷产品开展了一些创新活动,但总体上业务品种还比较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还有待提高。农村金融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创新的空间很大,关键是要依靠基层,引导、调动和激发基层的创新积极性、内动力。要强化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重点是加快建立健全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政策激励为支撑的农村金融创新体制和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农村信用社创新适合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金
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作为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强调创新必须做到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利润可获、信息披露到位;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创新激励,营造创新环境,支持和指导创新活动。凡是有利于改进支农服务的产品和方式,都要鼓励探索和试验;凡是有利于构建适度竞争农村金融市场的工作,都要积极支持和推动;凡是创新成效显著的机构,都要在业务准入上开绿灯,在扶持政策上多倾斜。要认真总结推广创新成果。树立和宣传创新典型,及时总结基层创新实践的经验和做法,推广那些适应性强、可复制、易推广的创新产品和手段。深入研究和借鉴国外在普及农村金融知识、建立流动服务机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本土化改造,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机构开展试点。
着力点之五:进一步构建多方面参与的监督机制
这些年来,农村信用社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分类监管和纵向进步度考核通报制度的实施,对省联社和基层法人社的触动很大,促进了守法合规意识的增强和经营稳健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农村信用社机构分散,点多面广,又各为独立法人,要按照“管法人”理念和“属地监管”原则来实施监管,目前在监管机构设置、监管人员配备和监管技术手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有限的监管资源难以有效覆盖星罗棋布的法人机构。当前,农村信用社陈案众多、新案也不少,这种情况虽然与机构自身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薄弱有关,但监管力量不足,监管工作难以做细做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案件尽管作案手段非常简单,但如不进行认真的现场检查是很难被发现的,而仅靠现有的监管力量,要做到这一点显然是有难度的。现在来看,做好农村信用社这类机构的监管工作,必须抓住监管重点,优化监管资源,发挥多方合力。做到这一点,重要的一条是必须发挥目前体制下省联社的稽核检查功能,加强行业自律约束。吉林、黑龙江省联社成立了专门的稽核检查大队,定期抽调各农村信用社的专业人员组织开展各种检查,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对监管工作是一个有益补充,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探索推广。优化监管资源,就是说监管力量和资源的摆布也要“有保有压”,进一步向县域倾斜,向高风险的农村机构倾斜。抓住监管重点,关键是要抓住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点业务,尤其是“一把手”。在现阶段,要特别注意选配好农信社的“一把手”。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好的“一把手”能把差的农信社治理好,一个差的“一把手”能把好的农信社折腾坏。要严格把好高管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准入关,严格履职监督,严格问责制度,坚决将那些不具备合规意识、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的人员拒之门外、清出场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机构的整体风险管控能力。
此外,对于农村信用社这种经营范围局限于县域、经营规模比较小的金融机构,要特别重视督促其加强自律管理,密切关注和控制风险。在内部,要通过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建立一个股权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产生真正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实现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在外部,要完善信息披露,强化外部监督。当前,农村信用社已经开展了信息披露工作,但农民社员普遍反映,披露的信息内容太复杂,而想知道的东西披露得又不多,利用价值不高。农村信用社有别于城市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村实际,及时调整一些披露项目,真正使农民社员看得懂、用得上,进而更好发挥外部监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