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中国古镇保护与发展之路

时间:2019-05-13 03:5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探寻中国古镇保护与发展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探寻中国古镇保护与发展之路》。

第一篇:探寻中国古镇保护与发展之路

第一、如何对历史核心保护区实施合理规划与有效保护

南浔核心保护区是用于保护历史建筑、传统街区和景观的有效工具。首先,专家们围绕对南浔核心保护区的限定和内涵、核心保护区规划中遇到的问题、保护区规划的策略等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

在会议中,很多专家对我国古镇保护区的保护现状的疑惑和质询,也是发人深思的。由于我们在上个世纪经济发展的初期,急于追求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忽视了历史遗产的保护,大面积拆毁历史街区,待经济达到一定水平进而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时,却无可奈何地发现许多历史遗产已不复存在。如南浔古镇在近现代进程中,对文化遗产的破坏是极其严重的,现在的保护已是背水一战,势在必行。

经过探讨和交流,专家们一致认为,完整保护有历史意义的古镇街区是很有价值的。怎么保护呢?它应与对单个建筑的保护区别开来,保护区应包括建筑和城市历史文化遗存及与其有关联的环境景观;在具有重要地下文化遗迹的地区进行城市改造应充分考虑遗迹的存在,并不得对其造成损害,包括对遗迹本身的伤害和对古迹所辐射区域的影响;在古镇发展与遗址保护有矛盾时,应优先考虑遗址的保护;核心保护区的规划应能提高区域内居住者的生活水平,应该允许对一般性历史建筑内部进行少量或局部的改造,对外部则保持历史环境风貌;在历史核心保护区中,不同时期、不同形式的文化遗产应同时并存并得到同等程度的保护。

第二,如何正确处理古镇保护与文化旅游的关系

在讨论中,专家们首先对南浔古镇保护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了澄清。专家们指出,中国当前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日益兴旺的旅游业发展上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问题。现在人们都已认识到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给历史遗存带来了很大损害,但同时,我们一定要看到,许多国家都在依靠其悠久的历史文化来吸引游客,我们也应看到,科学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旅游业,会给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带来巨大的利益。

在许多情况下,传统、风俗、习惯可能正在逐步失传,而旅游业的开发要保存这些文化并展示给游客,从而使其复兴,并赋予其时代的精神与新的含义。此外,旅游业能够在思想认识和资金保障上促进历史文化的保护:它提高了历史文化遗产本身的知名度和社会地位,对其保护就容易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保护工作也就容易开展;它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从而使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资金得到落实。

专家们强调,古镇保护与旅游业的良性循环的关键,在于充分认识古镇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价值,严格遵循在保护的前提下永续利用的原则,从而要看到,旅游业在给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有的专家还提出,我们要借鉴国外一些新兴旅游的方式,在原有古镇的基础上开发新的旅游点,扩大旅游范围。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文化遗产是发展文化旅游的基础,保护好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可持续旅游的前提条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和文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文化旅游正在迅速发展,文化遗产地已成为旅游热点,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古镇保护与文化旅游的关系并不矛盾,双方是相辅相成、互相支撑的关系,重点在于我们的合理规划与引导。

第三,如何正确营造古镇经济圈

在这次研讨中,不少专家对南浔古镇经济发展的何去何从作了进一步分析。19世纪工业革命初期,欧洲热衷发展经济、改善生活和崇尚现代建筑,大批珍贵的古建筑和历史环境被破坏。然而,欧美国家醒悟得早,抢救得快,立法定规,合理规划,最终使得经济依旧飞速发展,同时古典欧美风情仍然大量流传于世。

正确营造古镇经济圈,这绝非古镇规划设计者所能解决的课题。古镇受到伤害,该反思的是政府,无辜受累的是人民。此时,要进行多大的城市形象工程才能愈合创伤?有直面现实、直面“杀手”的勇气,这是最重要的。开放进程中的混乱、无知与失误,时局变化中的头脑发热、意志动摇与飞来横祸虽在所难免,但受伤之后发起的古镇复兴运动,会使古镇决策者更理智、更高效、更富有经验。

如何经营一座古镇?新兴古镇经济可以在全世界找到样板,而受伤的历史文化遗产则发起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文化遗产复兴运动。

专家们以史为鉴,将历史的古镇经济发展的缩影倒映在新兴的古镇发展之上,它给人们的启示是:第一、古镇的兴起与发展关键是如何将这些有利条件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第二、保持自身特色是古镇经济能否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关键;第三、经济和产业调整应根据区域发展状况明确自身定位和发展空间。

江南水乡古镇拥有得天独厚优越的地理和文化作为后盾。扩大水乡古镇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整体旅游市场规模和市场占有率,有利于水乡古镇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做大做强做精江南水乡古镇品牌。这些都有利于古镇经济圈的发展,专家们在会场上开展的热烈讨论与提出的诸多建议,给与会者留下了很多耐人寻味的启迪。

第二篇:探寻中国零售银行发展之路[模版]

探寻中国零售银行发展之路 2011-07-06

仲夏的古都西安,因为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而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同样是在西安,一场汇聚了诸多金融行业精英的思想碰撞也在热烈的进行。由《金融时报》与神州数码融信软件公司共同主办的“2011中国零售银行发展与CRM应用论坛”,将零售银行这一行业热点话题再度升级。如何看待零售银行的发展前景与未来走向?如何构建以客户为中心的零售银行服务体系?IT技术在零售银行发展中可以有哪些创新应用?围绕这些话题,国内外近百位银行高管和专家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沟通。通过理念的梳理、经验的交流、案例的分析,为中国零售银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可兹借鉴的经验和启示。

最弱的短板最大的机遇

——我国零售银行的发展前景与挑战

在国际银行业,零售银行已经有近百年的发展历史,来自于零售银行业务的利润是商业银行利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大中小型商业银行,无论全球性银行还是地区性银行,也无论专业性银行还是综合性银行,没有一家商业银行不开展零售业务。美国私人银行业务的利润率高达35%~40%,花旗银行、恒生银行、德意志银行、汇丰控股的零售银行业务利润贡献,分别占到了总利润的69%、51.25%、54.4%和46%。上述数字表明,零售银行业务已成为外资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我国居民金融服务需求的多样化对商业银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金融监管的变化、资本市场的蓬勃发展也挑战着银行传统的盈利模式,使我国银行业从传统的批发业务开始向零售银行转型。著名咨询机构麦肯锡公司分析指出,未来十年,零售银行业务将成为银行收入与利润的更重要的来源。目前,国内银行80%以上的利润来自商业贷款与储蓄。未来十年,资本市场的发展将削减约1/3银行借贷业务,迫使银行拓展其他盈利方式。随着金融市场多元化以及对风险管理的强化,公司银行业务、存贷款业务占银行的营收比重和利润率将不断下降,零售银行业务已成为银行新的业务发展重点,在银行的未来战略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国际经验充分表明,随着商业银行发展重心向零售业务转移,银行在管理模式、服务模式等方面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起步和发展,使如何进一步把握零售市场快速增长的机遇,如何优化零售业务的盈利模式,如何建立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已成为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紧迫课题。

曾有专家预言,中国银行业最大的发展机遇在零售银行,而原有体系中最弱的也是零售银行业务。我国零售银行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与国际银行同业相比还有相当的差距。把

握市场机遇,快速实现向零售银行的战略转型,如今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的一场“集体突围战”。中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体系乃至金融体系的主体架构,正在这样一场普遍的转型中酝酿着变革和突破。而这样的变革对于中国银行业的未来、对于中国金融服务的市场格局,将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提升客户价值构筑忠诚壁垒

——CRM在零售银行业务中的创新应用

随着零售银行业务的发展,在可预见的未来,我国银行业的竞争将日趋激烈,推动银行业务发展的主导因素也将从金融产品价值转向客户需求,客户将成为银行的核心资源和竞争力。而在数量众多的零售客户中,如何运用先进的方法和工具,选择高回报的客户群体并为之提供优质、多样化的服务,以增加对客户的吸引力,建立持久赢利的客户关系和较高的客户忠诚度,这些将是我国商业银行在激烈的零售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客户关系管理(CRM)是公认的、成熟有效的经营策略,对银行掌握客户资源、加强市场营销和服务、提升客户忠诚度等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国外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中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日常管理和运作,并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尤其是财富管理和客户忠诚度管理这两大零售银行的主要业务内容,导入CRM的管理理念、方法和工具,对于银行提升客户价值,构筑忠诚壁垒具有重要的意义。

对于零售银行业务来说,二八理论更加适用,少数高端客户往往是其利润的最主要来源。这些高端客户对于银行服务的个性化(差异化)、专业化和投资回报要求更高,简单的理财服务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要保留住这部分高价值客户并持续发掘客户的价值,就必须要依靠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的帮助,来系统地提高银行财富管理和私人银行的服务能力。据中国银行总行个人金融部专家王颖女士介绍,我国银行业财富管理应用的发展趋势是:从单一银行业务平台向综合理财业务平台、从单一网点服务向多渠道服务、从同质化服务向品牌化服务、从大众化服务向个性化服务、从无偿服务逐步向收费服务进行转变,银行在此基础上将实现财富业务完整的前中后台销售规划与管理,积累完备的客户信息,建立全方位的理财平台、完善的投资组织管理体系和先进的理财专员绩效考评机制,从而为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很快,特别是在高端客户的全球化投资理财服务方面,已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为进一步提高财富管理服务能力,中国银行和神州数码融信软件一起规划建设了新的财富管理系统,目前已在该行国内各分支机构上线使用。该系统具有丰富的客户数据和数据模型,将财富管理所涉及到的资源、产品和数据都纳入其中,为前台的理财客户经理以及中后台的管理人员提供了高效的服务平台,形成了标准化的作业流程和多条线、跨

部门的服务管理模式,为中国银行财富管理业务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发展零售银行意味着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经营模式要逐步转变成以客户为中心,因此提高客户对银行的忠诚度也就变得特别重要。近年来,我国各大银行发行的借记卡和贷记卡数量庞大、不断普及,银行的持卡用户及理财客户以每年翻倍的数量在增长,但基于银行卡和客户积分的忠诚度管理在银行的营销管理中却略显薄弱。而从国际经验来看,基于客户积分进行丰富和有吸引力的积分兑换和营销活动,是银行提升服务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的有效方法。目前,我国大多数银行都意识到了客户忠诚度管理的重要性,并且都想通过一些工具、手段、业务形态来提高客户的忠诚度、降低客户的流失率。而且银行业务人员普遍希望“客户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越多,积分累计和消费的速度就越快。这些分数可以根据客户的希望兑换各种礼品”。但大多数银行的客户忠诚度管理沿用的还是原有卡系统中附带的简单客户积分方式,是卡片级的初级积分管理,对客户的吸引力很低,距离国际通行的企业级客户统一积分管理和跨业综合积分应用还有相当的差距。

针对这一现状,神州数码融信的客户忠诚度应用专家王敬义,在论坛上介绍了该公司引入国际先进理念研发的的银行客户综合积分管理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旨在帮助银行建立一个开放的客户积分管理平台,通过整合银行、客户和商户三方面的资源,使各方都能积极参与到整个积分应用中来,赢得最大的客户忠诚度与商户益利。该解决方案能帮忙银行加强客户了解,针对不同的客户群提供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形成有效的客户奖励和保留机制,从而增强客户的忠诚度,降低银行客户的流失率。目前该解决方案已经在光大银行、东亚(中国)银行、邮政储蓄银行、深圳发展银行、齐鲁银行、重庆农商行、晋中商行以及台湾的20多家发卡行成功应用,有力的促进了这些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和客户忠诚度的提升。区隔与交叉

——零售银行业务拓展的辩证法

曾几何时,招商银行用一张小小的卡片创下我国零售银行业务的神话,“一卡通”从9万张起步到3000多万张。招商银行先后推出的“一卡通”和“金葵花”等零售服务品牌,成功打造出了面向高、中、低端客户的完整的零售服务体系,并由此成为我国零售银行发展和创新的典范。类似招商银行的故事仍在继续,但时下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重点已不仅仅是客户数量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如何在庞大的零售客户群中发掘最有价值的客户。

“作为消费者,很多人都不希望自己只被当成一般的消费族群。”论坛上台湾鼎鼎联合行销的总经理梁锦琳女士说,“为什么客户的区隔在行销引领上是重要的,原因就是要让消费者觉得被重视了,你所提供的服务正是他所需要的。”当前各大银行守着海量的客户信息,如何从中精准地分析和识别客户,为其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对于零售银行业务而言还是很

困难的事情。对此,梁锦琳女士的建议是,“只有对数据进行分类,不断地定时更新,才能知道你的客户的最新情况,知道他的喜好是什么,他需要什么样的服务。”

提到区隔客户,国外银行在这方面早已做到炉火纯青,可以给我国的零售银行发展带来很多借鉴。“国外银行在客户的分群方面,私人银行和财富管理高端客户的特质不在于如何筛选,在银行运作过程中已经自然会分到这个地步。”原UBS高管郑明祈在论坛上表示。“已经成为财富管理高端客户或者私人银行客户的这些客户群,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色,就是都是有钱人,也需要进一步做客户细分。他们会有不同的交易习性,有的交易比较活跃,比如更倾向于在证券交易;他也可能需要融资,为了单一交易做融资,除了信用的评选外,还要给他更多有关标的物的咨询。另外,他们对于风险的偏好可能有很大不同,有的要保存家族资产,有的可能需要进行资产转移,在服务的过程中需要为这些不同的客户提供不同的理财计划。第三,有的需要家庭性的特殊服务,比如帐单不能寄到家里等等。”灵活的操作使国外银行的零售服务充满了魅力,而且支撑国外银行形成这些独特竞争优势的要素,却远非想像中那么简单。

来自中国银行的专家王颖则说,现在各大银行所采用的以客户金融资产规模来区隔客户的方式,只是银行区隔客户的一种方式而已。“很多银行在分隔客户时不一定要特别注重客户资产的数量,客户的质量同样重要,因为高资产客户所占用的银行资源也很多,并不一定都能给银行带来高收益。”王颖强调。

那么银行究竟如何从客户区隔中创造更多价值呢?郑明祈对此给出的答案是——交叉销售,这种做法在外资银行中比较通行,而且效果非常显而易见。郑明祈举了一个例子,在财富管理或者高端客户中,有些人其实并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对于冒风险那么有兴趣,他们的财富很可能是静态的。“如果他的资产是静态的,银行可以用同样属性的交易为他提供服务。比如,可以建议他把财产用境外保单的方式做趸交,这样的利润会比普通保单要高;而把趸交的保单拿回来做质押的时候又可以收他的利息收入,这就可以在不同的产品之间做交叉销售。”

以客户为中心塑零售银行之根本

“以客户为中心”已经成为我国银行业的共识,但正如有的专家所言,“目前,我国银行业在产品服务上,„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还没得到真正的落实,以客户为导向的专业化服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尤其是以客户为中心的零售银行服务体系仍有待完善。”论坛上,神州数码融信的多位咨询专家分别从客户识别、服务流程优化、核心系统支撑等维度,为零售银行的发展提供了专业的意见和建议。

在银行加强客户识别方面,神州数码融信的专家石杰认为,零售银行要提高客户拓展能

力和客户价值,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即细分客户、提升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促进交叉销售。而这三方面工作的开展,要依赖于一套科学、完善的客户识别体系(ECIF)。可以说,客户识别体系是零售银行业务发展的基石,没有它,以客户为中心只能是一句空话。当前,银行迫切需要实时地获得客户在不同业务中的一致的、完整的、连贯的信息,而银行的成功销售取决于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而银行的每一项业务都有不同的系统在支持,客户的信息被分割在这些不同的系统中,而且每个系统中同一个客户的信息往往还不一致,这使得银行很难获得完整的客户信息列表,没有客户的完整视图。银行客户信息的分散、质量的低下,则必然导致营销工作的重复和低效。

石杰表示,由于客户识别体系需要服务并依赖于银行的业务,而每家银行的业务系统和业务模式各有差异,所以客户识别体系的建立需要在真正理解银行业务和流程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其成功的关键是深厚的银行业务积累和成熟的数据模型经验,在这方面神州数码融信拥有丰富的服务经验和一流的咨询专家团队。

近几年,流程银行的发展理念在我国银行业日益深入人心,是银行发展零售业务、改善客户服务的重要基础。而流程银行的建立,需要依靠良好的客户服务流程。此次论坛上,神州数码融信的专家王孝东,则从服务流程优化的角度提出了零售银行转型的全新观点。他认为,银行关注以客户为中心,除了客户、渠道、产品、服务这些基本要素外,更重要的就是银行是否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管理上是否建立了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架构,是否优化了客户服务的流程,是否将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意识融入到了银行的血脉。在优化服务流程方面,王孝东认为操作型CRM(OCRM)能给银行带来很大的帮助,对于零售银行业务优化客户服务流程具有重要作用。OCRM的重点是与客户的交互接触,它基于银行基本的客户信息,通过客户经理与顾客进一步的沟通和交互,更好为客户提供服务。OCRM为银行的业务整合、客户服务和营销等各个环节提供综合的服务平台,使银行提供的产品更有针对性,将银行最重要的资源集中在重点客户上,获得事半功倍的经营效益。此外,OCRM还能优化银行市场的价格链条,为银行各业务部门提供共同参与、共同分享的信息平台,对于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规避经营风险也能带来切实的补益。

此外,零售业务的发展与银行最重要的核心系统的支持能力也有很大关系。要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核心系统作为银行各项业务的运作基础,也需要提供很多的支持和保障。神州数码融信核心解决方案部的总经理牛晓莉认为,“以客户为中心”的新一代核心系统,需要建立以业务条线为模式的应用体系,提供丰富的金融产品和快速创新能力,建立涵盖相关业务领域的客户、额度、风险等一体化管理与控制。为此,核心系统从产品、服务到核算体系都要紧紧围绕客户来进行,需全面支持灵活的金融参数配置,应采用产品驱动的设计思路,要具

备灵活的核算体系,全面支持新会计准则,应具备贯穿整个系统的安全控管和风险预警能力,并支持高效的直通式处理和业务集中处理,并满足全国统一监管报送的要求。只有这样,核心系统才能为银行零售业务的快速发展保驾护航。

2011中国零售银行发展与CRM应用论坛已胜利闭幕,而论坛上各位专家所揭示出的我国银行业面向零售银行转型所面临的问题和可能的对策犹在耳边。我国零售银行的发展已如箭在弦上,成为银行机构调整经营结构、改善经营绩效、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突破方向。这些理念和意识各类银行均已形成共识,未来的成败就要看谁的行动更迅速、更有效。而利用先进的CRM管理理念和IT技术,优化客户服务体系,将“以客户为中心”落到实处,则将是我国零售银行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方面勇于尝试的银行,必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把握机遇、赢得主动。

第三篇:探寻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

探寻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

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农村信用社如何通过持续的改革发展,更快地提升自身整体素质和服务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农村金融的新要求,带着这些问题,银监会组织专门力量,先后深入到东中西部九个省(区),地方政府、银监局、信用社和农户、农村小企业等多个层面,开展了广泛的调查研究。通过九省调研,得出一个基本认识:这几年来,农村信用社改革的方向和路子是对的,面貌变化是大的,发展前景是好的,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与此同时,当前农村信用社也确实存在一些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尤其是产权改革不彻底,管理体制不通畅,机制转换不到位,历史包袱和潜在风险比较大,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服务意识与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改革发展是我们解决所有问题的根本出路和不二法宝。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靠的是改革发展;要解决存在的问题,说到底还是要靠改革发展。下一步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之路应该怎么走,着力点应该放在哪些方面,又如何通过改革发展的进一步推进,谱写新阶段农村信用社的新篇章,为破解“三农”难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贡献,九省调研给我们以很大的启迪和启发——着力点之一:进一步推进产权改革

这几年来,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迈出的步子是大的,九省(区)农村信用社已基本完成由合作制向股份合作制或股份制的改制。但从实际情况看,这项工作仍然不够到位、不够彻底。股份合作制虽然比合作制有进步,但社员分散、股金不稳、所有者缺位等痼疾并没有根本解决。目前,股份制为主导的改革方向已明确,但推进的深度和广度还远远不够。首先是认识上还不统一。一些地方政府担心股份制改革会使农村信用社偏离支农方向,思想上还有一些不必要的顾虑。二是行动上还有阻力。基层社的一些高管担心股份制改革可能损害个人利益,因此态度消极,行动迟缓。三是操作上还有难度。相当数量的农村信用社历史包袱还很沉重,对社会资本吸引力不强,资格股短期内转化为投资股或普通股的压力不小。改到深处是产权。按照市场原则推进改革,回避不了产权问题。不触及产权的改革不是真正的改革,没有建立清晰的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就难以巩固,公司治理、体制机制、服务创新也就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为此,下一步改革必须紧紧抓住产权这个核心,继续向改革的纵深大力度推进。

坚持股份制改革方向,实际工资中有这样几个问题需要正确认识、很好把握:第一个问题是坚持股份制改革方向,并不排斥农村合作制金融的发展。作为一种有效的产权安排,合作制在国际上有很多成功的实践,事实上,国内各种类型的合作制也正在迅速发展。第二个问题是,对农村信用社实行股份制改造,既是市场本身的选择,也是多年来改革探索的结果。实践证明,以行政力量推动的合作没有生命力,长期“官办化”而偏离合作宗旨的农村信用社也不能再回到合作制的轨道上,股份制应该是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主导方向。第三个问题是,经过股份制改造的农村金融机构是可以做好服务“三农”工作的。事实是,一些经过股份制改造的机构,支农力度不是减弱了而是增强了,支农服务水平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以江苏为例,近两年,改制后的农村商业银行农业贷款都保持了17%以上的增长速度。因此,只要从监管政策上作出安排,在强调农村信用社经营社区性的同时,给予相应的政策激励和引导,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革后信贷资金不外流、支农力度不减弱、服务方向不改变的目的就能够达到。

这次调研发现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目前农村信用社股权改造中的资格股问题。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资格股占比已经很低了,江苏、浙江等东部省份正在尝试全部取消资格股;而东北、西北地区资格股还占绝对比重,如甘肃占比高达92%,辽宁、黑龙江占比也都在80%以上,而且还面临着三年期限届满后的退股压力。为此,要尽快明确农村信用社股权改造工作分类指导的总体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机构的具体情况,提出有针对性的工作要求:符合条件的,一步到位改制为股份制机构;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实行股份合作制,但要以省为单位制定规划,设定过渡期,逐步压缩资格股比例,限期达标;目前确实有难度的,按合作制原则把重点放在规范上。同时,在股改过程中,注重建立健全以下三项配套机制:一是分散小股东的权益保护机制,可以借鉴美国等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共同持股基金或持股会等形式,按照委托代理原则集合和保护分散股东意志;二是大股东和关联股

东的控制防范机制,严格按照公司法要求,对大股东、关联交易股东的持股比例和权利分配实施严格监管,防止大股东利用其地位侵害分散农户和企业股东的利益;三是股权流转交易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股权定价机制,规范股权流转交易,逐步发挥“以脚投票”约束作用。与此相配套,在制度安排上,可以把资格股转化为长期次级债,计入附属资本,以增强农村信用社加快股权转化的压力和动力。对历年挂亏较多、盈利分红能力较低的机构,要在切实加强管理和提高自身盈利能力的同时,进一步争取政府的政策支持。

着力点之二:进一步深化省联社改革

省联社的改革问题是近年来各方面关注和争议的一个焦点。调研中了解到,各方面对加快推进省联社改革的认识是一致的,但在如何推进改革特别是如何界定省联社的职能定位上存在不同看法。政府的同志认为,既然中央要求省政府承担风险责任,作为省级政府管理平台的省联社,其管理权力就不能受到过分限制和削弱;省联社的同志认为,辖内农村信用社的管理权力来自于政府授权,鉴于这样一种管理体制和目前农村信用社自我管理能力普遍不足的现状,省联社的这种管理不能受到制约,一定意义上还要进一步强化;银监局的同志认为,现阶段对农村信用社加强管理是必要的,但这种管理应当是一种行业管理,而不是行政化的人财物直接控制,同时应当加强和改进对基层社的服务;基层法人社的同志认为,省联社应更多地注重服务,而不能将履职重点放到管理上,等等。应该看到,目前省联社实际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以及将行业管理实际操作为行政管理的问题,根源在于前期改革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在目前四部委已经联合下发个人债权收购办法,存款保险制度即将建立的大背景下,对其管理职能进行适时的研究和适当的调整是需要的。当然,由于涉及管理体制机制这样的重大问题,调整过程必然是复杂的,其推进也应该是逐步的、稳妥的。从农村信用社的现状看,我们要更多地依靠和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推进采取更多措施化解农村信用社的风险,推进规范约束省联社的管理权力,推进出台优惠政策支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发展,进而为全面理顺体制关系创造条件。

省联社的改革之路不管怎样走,都必须牢牢坚持这样三个原则:一是改革要求上,要坚持稳定县域原则。“稳定县域”是中央的明确要求,深化省联社改革必须按照中央关于“维护和保持县(市)级联社的独立法人地位”的精神稳妥推进,并按市场原则构建省联社与基层法人社之间的股权连接关系,增强基层社服务县域和“三农”的能力。现在许多省份都有搞全省统一法人的要求,对此,要全面分析,科学把握,正确引导。除服务半径小、城乡一体化程度高的省份可以尝试外,至少在现阶段,大多数省份不宜采取这种模式。当然,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趋势,对于城区机构,特别是城乡一体化程度较高、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可以探索机构的有效整合。二是在改革模式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由于各地经济发展差异大,省联社的改革模式也不能搞一刀切,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充分发挥当地的积极性,鼓励大胆探索创新。只要有利于增强农村信用社“三农”服务功能,有利于化解农村信用社风险,有利于提高农村金融市场活力,应该说各种模式都要允许试验。三是在改革步骤上,要坚持积极稳妥原则。深化省联社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态度上要积极,措施上要周密,推进上要稳妥。改革的总体进展要与政府职能转化的进程相协调,与辖内机构“四自”能力培育相适应,与市场退出机制特别是存款保险制度建设进度相衔接,与“三农”发展的阶段性特点相配套。当前,应以规范完善现有省联社管理体制为重点,在此基础上,在东中西部各选择少量省份先行试点。着力点之三:进一步健全政策扶持体系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各方面对农村信用社前期改革中出台的各项扶持政策及其实施效果,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但同时也普遍反映,由于过去风险意识薄弱、财务管理混乱、贷款分类不科学等原因,原有的历史包袱没有得到真实反映,许多农村信用社在政策落实时吃了亏。另外,国家扶持政策的设计,方向是正确的,但力度还显不够,主要是所得税政策持续期限较短,差别准备金政策优惠幅度有限,信贷风险转移分担机制缺失。农村信用社要实现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讲,要靠深化改革,靠自身努力。但从现实情况看,还有相当部分农村信用社仍没有摆脱历史包袱的困扰,还不具备自我发展的能力,甚至有走下坡路、回头路的可能,如果没有相应的扶持政策,实现更大发展是有

困难的。这种情况在东三省尤为严重,辽宁、吉林、黑龙江监管评级在6级以下的高风险农村信用社分别占51%、38%和37%,不良贷款率都在30%左右,化解风险、维护稳定的压力很大。不论是从巩固改革成果的角度,还是从支持“三农”发展的角度,对这些机构再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扶上马再送一程,确实是非常必要的。当然,扶持政策要做到导向明确、激励有效、约束严格,特别要注意防范道德风险。要以增强支农服务能力和调动支农服务积极性为出发点,完善扶持政策体系,切实解决“不想贷”和“不敢贷”的问题,确保农村信用社支农业务的持续发展和支农信贷投入的持续增长,更好发挥农村信用社的支农主力军作用。基层普遍反映,健全政策扶持体系,当前最重要的是这样几个方面:

化解历史包袱。可以有两种方案选择:一是延续2003年国发15号文件精神,对按原有资金政策应支持而未支持的部分予以追加支持,主要是对隐性不良和历年挂账亏损部分按一定比例给予消化;二是集中解决中西部地区、粮食主产区以及国定贫困县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问题,加大对这些地区农业和粮食生产的金融支持力度。

建立正向激励机制。综合运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手段,紧紧围绕支农这一核心,切实加大政策的正向激励和引导作用,使支农金融服务成为一种能盈利、可持续的业务领域,促进农村信用社安于支农、乐于支农、主动支农。财政政策上,重点要建立农业贷款贴息制度。如宁夏推行了设施农业贷款补贴,浙江对禽蛋养殖等需要重点发展的行业给予贷款补贴。从实施下来的情况看,这种贴息投入不大,但效果很好,确实发挥了“小补贴撬动大资金”的杠杆作用。对这些做法要认真总结,积极推进。考虑到财政资金安排贴息涉及利益调整,这一块资金也可以从每年的增量中安排,开始的时候补贴范围可以小一些,补贴比例可以低一些,重要的是要建立起这样一种运作机制,之后再逐步完善。货币政策上,重点要将差别存款准备金、支农再贷款政策用好用足。差别存款准备金要与涉农贷款挂钩,谁的涉农贷款比例高,谁的存款准备金率就低,增加的可用资金要用于“三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支农再贷款的规模要适当增加,期限要适当延长,利率要适当降低,使其真正成为补充支农资金供应便捷有效的政策渠道。税收政策上,重点要将所得税政策长期化、制度化,在中西部全免、东部减半的基础上,对东部地区的产粮大县也可以实施全免政策。营业税政策可以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额先征后返,用于弥补拨备缺口和增加附属资本。

健全风险转移分担机制。这个方面各地都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如浙江开展了农房贷款抵押试点,这个省的长兴县五四村自发组建了具有担保功能的土地股份合作社,宁夏同心县农村信用社开展了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的探索,都取得了较好效果。建立农村贷款风险的转移分担机制,可以参考借鉴城市领域的相关经验,但关键还是要紧密结合农村经济运行和农民财产结构特点来探索。现阶段,核心是要在农村土地流转抵押上寻求突破,解决其合规性问题,允许设定抵押,撬动农村信贷。同时,要加快发展农业保险,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和农业信贷风险的可控化,切实解决农村信用社“不想贷”、“不敢贷”的问题。

着力点之四:进一步激活基层的创新实践

分析农村金融服务存在的差异,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就是凡是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比较高的地方,都是创新工作搞得比较活跃的地方。近年来,基层农村信用社结合当地实际,重点围绕提高贷款的可得性、服务的便利度和成本的最小化,开展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政府满意、农民高兴、自身效益提升的多赢效果。与此同时,各地的创新工作开展得还很不平衡。浙江等农村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农村信用社的创新意愿强,创新力度大,创新实践非常活跃,在抵押担保创新、产品工具创新、服务方式创新等许多方面都进行了大胆尝试,较好地满足了当地多元化、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相比较而言,中西部和东北等农村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信用社虽然也围绕信贷产品开展了一些创新活动,但总体上业务品种还比较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还有待提高。农村金融是一个大有可为的领域,创新的空间很大,关键是要依靠基层,引导、调动和激发基层的创新积极性、内动力。要强化鼓励创新的政策导向。重点是加快建立健全以金融机构为主体、市场需求为导向、政策激励为支撑的农村金融创新体制和机制,鼓励和支持各地农村信用社创新适合当地实际、操作性强的金

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作为监管部门,一方面,要强调创新必须做到风险可控、成本可算、利润可获、信息披露到位;另一方面,又要强化创新激励,营造创新环境,支持和指导创新活动。凡是有利于改进支农服务的产品和方式,都要鼓励探索和试验;凡是有利于构建适度竞争农村金融市场的工作,都要积极支持和推动;凡是创新成效显著的机构,都要在业务准入上开绿灯,在扶持政策上多倾斜。要认真总结推广创新成果。树立和宣传创新典型,及时总结基层创新实践的经验和做法,推广那些适应性强、可复制、易推广的创新产品和手段。深入研究和借鉴国外在普及农村金融知识、建立流动服务机制等方面的先进经验,进行本土化改造,选择有条件的地区和机构开展试点。

着力点之五:进一步构建多方面参与的监督机制

这些年来,农村信用社监管力度持续加大,特别是分类监管和纵向进步度考核通报制度的实施,对省联社和基层法人社的触动很大,促进了守法合规意识的增强和经营稳健程度的提高。但由于农村信用社机构分散,点多面广,又各为独立法人,要按照“管法人”理念和“属地监管”原则来实施监管,目前在监管机构设置、监管人员配备和监管技术手段等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有限的监管资源难以有效覆盖星罗棋布的法人机构。当前,农村信用社陈案众多、新案也不少,这种情况虽然与机构自身经营管理和内部控制薄弱有关,但监管力量不足,监管工作难以做细做实,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一些案件尽管作案手段非常简单,但如不进行认真的现场检查是很难被发现的,而仅靠现有的监管力量,要做到这一点显然是有难度的。现在来看,做好农村信用社这类机构的监管工作,必须抓住监管重点,优化监管资源,发挥多方合力。做到这一点,重要的一条是必须发挥目前体制下省联社的稽核检查功能,加强行业自律约束。吉林、黑龙江省联社成立了专门的稽核检查大队,定期抽调各农村信用社的专业人员组织开展各种检查,这种做法效果很好,对监管工作是一个有益补充,可以在更大范围内探索推广。优化监管资源,就是说监管力量和资源的摆布也要“有保有压”,进一步向县域倾斜,向高风险的农村机构倾斜。抓住监管重点,关键是要抓住重点人员、重点岗位、重点业务,尤其是“一把手”。在现阶段,要特别注意选配好农信社的“一把手”。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好的“一把手”能把差的农信社治理好,一个差的“一把手”能把好的农信社折腾坏。要严格把好高管人员特别是“一把手”的准入关,严格履职监督,严格问责制度,坚决将那些不具备合规意识、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的人员拒之门外、清出场外,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机构的整体风险管控能力。

此外,对于农村信用社这种经营范围局限于县域、经营规模比较小的金融机构,要特别重视督促其加强自律管理,密切关注和控制风险。在内部,要通过进一步深化产权改革,建立一个股权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产生真正代表股东利益的董事会和监事会,实现自我监督和自我约束。在外部,要完善信息披露,强化外部监督。当前,农村信用社已经开展了信息披露工作,但农民社员普遍反映,披露的信息内容太复杂,而想知道的东西披露得又不多,利用价值不高。农村信用社有别于城市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村实际,及时调整一些披露项目,真正使农民社员看得懂、用得上,进而更好发挥外部监督作用。

第四篇:探寻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之路

探寻养老保险制度发展之路

2013-7-9 17:28:30 来源:京佳教育 [我要评论(0)]

字号:T|T

【背景链接】

6月21日,“大资管时代下的社会养老保障--2013年养老金高峰论坛”在北京成功举办。该论坛由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第一财经日报》、长江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人社部、保监会、国资委、全国社保理事会等单位领导、相关专家学者、知名企业代表以及国内主要金融机构养老金业务负责人共同出席本次高峰论坛。

【问题分析】

1.各类型养老保险制度缴费标准和支付待遇相差大。目前,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包含五个部分: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公务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五项养老保险制度之间一是缴费标准相差较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标准是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的缴费采取定额缴费,缴费标准大大低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二是支付待遇相差较大。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支付待遇按照基础养老金加个人账户每月发放额和调整数额之和计算,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与农村养老保险发放采取定额发放加个人账户每月发放额之和发放,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发放的基础养老金相差较大。

2.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滞后。行政事业单位职工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如果行政事业单位长期由政府财政拨付职工退休金,仅在企业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就会形成就业和人才流动的体制壁垒,不利于人才合理流动和市场公平竞争环境形成。

3.补充养老保险和商业人寿保险发展缓慢。我国提倡企业主办企业年金已经多年,但是仅停留在利润高的垄断企业,多数企业并没有建立企业年金,对人寿保险经营企业和参与个人也缺乏明确的支持政策。

【建议措施】

1.改革行政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按照“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模式对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养老金的收缴与发放可以由现行的征缴机构和发放机构执行,但资金可以分开管理。在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同时,推行职业年金制度改革,确保行政事业单位职工养老金待遇与改革前基本持平或略有提高。

2.完善现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现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虽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养老保险制度,是为了让广大农民和城市居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可以延续执行这一制度,但是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逐步提高对农民和城市居民定额养老金的额度,同时对农民和城市居民个人缴费和财政补贴形成的个人账户部分,也要逐步提高缴费标准和补贴力度,以增加个人账户的积累规模,提高农民和城市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

3.制定切实有效的财税政策支持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制度。行政机关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应从各级政府预算经费中安排,对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的职业年金应允许从事业收费中安排,并给予税收优惠。对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举办老年服务事业的,可以从人员培训、办公用房、文化设施等方面给予适当财政补贴和奖励政策,对老年服务机构的利润在规定用途的前提下给予减免所得税的优惠,扶植养老服务社会化事业发展。

4.实现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在城镇把还未建立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先建立起来,比如建立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和与之配套的职业年金制度,再与现行的城镇企业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相衔接,实现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统一与规范,解决当前反映较激烈的养老保险“双轨制”问题。

第五篇:重工业发展与古镇保护的思考

**重工业发展与古镇保护的思考

一、古镇概况

**县**镇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旅游名镇、重庆市十大魅力小城镇、重庆市十大古镇之一,山清水秀,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民族文化源远流长。1.4平方公里的明清建筑群,是重庆市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古镇。古镇四合院错落有致,石板街光滑亮洁,封火墙鳞次栉比。万寿宫王家大院、吴家院子、赵家院子等古建筑彰显着精湛的民族文化工艺。吊脚木楼、古廊桥、古庙宇、古码头、古水井等体现了土家、苗族的聪明才智和楚汉建筑的独特魅力。1995年武汉建筑学院张教授和《老房子杂志社》联合考察了古镇石板街及古建筑和1998年四川大学和日本教授考察古镇后,认为“**古镇极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价值”。**古镇的石板街、封火墙、四合院等古建筑群和极其科学的排水系统以及众多的古码头、古水井、古石桥等,规模大且保存较为完好,极具历史文化保护和文物保护价值,是研究清代建筑风格和渝东南民居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二、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镇紧紧围绕“工业强镇、农业稳镇、三产活镇、和谐兴镇”的总体目标和思路,突出发展工业经济,位于**镇的龙江重工业园成为东西部加工贸易梯度转移的承

载区、重工业密集区、东部沿海纺织产业转移基地。目前如天雄锰业、九鑫水泥厂、强洪化工等重工业企业已入驻投产,有力地加快了农村就业结构和产值结构转化的进程,为**镇经济社会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同时重工业的发展也给环保带来严峻的考验。

堰堤至江丰是龙江重工业园企业密集地带,江尽管各重工业企业都采取了一定的污水处理措施,但是流入湄舒河的工业废水依然存在污染,而且成分非常复杂,使得河流中的鱼、虾锐减,**至**段河水不再呈现往日的清澈,人畜饮水不能直接从合理取用;水泥厂、铁合金厂、电解锰厂等企业不断排放着浓烟,远远就能看见,靠近了还能闻到刺鼻的气味;水泥厂附近的花草树木都失去了往日的光泽,厂区内更是铺上了一层灰尘。

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镇将会因为缺乏自然资源和环境承载力的支持而无法保持经济高速发展,同时影响整个古镇旅游产业的发展。

三、原因分析

一是存在排放污染的企业绝大多数是治理技术不成熟,治理资金筹措困难。污染治理设施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大多数企业治理资金筹措困难;二是重污染企业所承担的经济支持作用与环境保护的要求两者之间矛盾突出,由于部分污染产业仍为我镇地方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这给工业污染源

全面达标增加了难度;三是现行环保法律法规对违法排污行为的处罚力度小,不足以对违法排污者形成震慑,同时现行环保法律法规与环境管理现实需要存在滞后,如《大气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关于限期治理的规定,授权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上述法律生效多年,配套规定至今未见。

三、对策及建议

环境问题的显现和依靠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都具有滞后性,为了保护古镇的旅游环境,走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之路,首先要求企业自身重视并落实措施,同时需要政府投资和监管。

(一)企业要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将清洁生产作为工业污染防治的主要途径,加大实施力度。企业新改扩建项目及老污染源的治理,要优先选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不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和技术的,项目审批部门不得批准立项;老企业的治理改造,必须实施清洁生产。污染物排放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或总量控制指标的企业以及使用、生产、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要实施强制清洁生产审计,并按照清洁生产审核的方案进行改造。

(二)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当前,工业企业擅自停用污染防治设施超标排污的问题突出,有关部门应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环保队伍能力建设、在线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创建

条件,为加大查处力度提供保障。在严格环境执法的基础上,可以采取一定的经济手段和激励政策,引导企业主动治污,但前提是环境执法必须到位,企业真正能感受到法律的约束力。

(三)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和技术单位的作用。对工业企业实施有效的环境监管,必须熟悉行业生产工艺和相应的污染治理技术。与环保部门相比,行业管理部门和技术单位对行业特点、生产工艺和治理技术更为熟悉。应建立协作机制,充分发挥行业管理部门和技术单位的作用。

下载探寻中国古镇保护与发展之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探寻中国古镇保护与发展之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6千年古镇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6 千年古镇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江苏省千灯镇、安徽省三河镇、江西省临河镇、上海市朱家角镇是有着上千年历史的江南水乡古镇,在大规模现代化建设中,注重历史文化与环境保护,实现......

    探寻“差生教育”之路

    探寻“差生教育”之路 据全国少公委的一项统计,在我国现有的3亿学生中,被老师和家长列入“差生”行列的学生已达到5000万人,也就是说,每6个学生中就有1个差生。这一总数相当于1......

    探寻启蒙英语教学之路

    探寻启蒙英语教学之路——非智力因素下英语教学策略的思考盱眙县观音寺中心小学 陈群【摘要】 小学阶段英语重在“激发”,仅靠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英语教学的需要,这时一......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之路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之路 2011 年 07 月 25 日 22:28 铁路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产物,也是促进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建国以来,中 国铁路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到 2......

    浅析西塘古镇旅游保护与开发(本站推荐)

    浅析西塘古镇旅游保护与开发 1.历史背景西塘历史悠久,人文资源丰富,自然风景优美,是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同为申请世界遗产的六个江南古镇之一,西塘虽远没有周庄、同里出......

    喜洲古镇开发与保护探讨

    喜洲古镇开发与保护探讨 喜洲镇东临洱海,西靠苍山,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白族名镇。远在南诏时期,喜洲便是一个商贾云集的工商城镇,商贸发达。清末,这里诞生了著名的白族商业资本集团......

    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初探

    江南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初探 姓名:丁珂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旅游管理 旅馆41班 2224101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旅游......

    古镇旅游规划与保护研究专题

    在古城镇开发中如何把握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以湖南靖州渠阳古城为例 靖州,全国唯一的苗族侗族自治县,地处湘西南的一个神秘地方,经历了千年岁月的沉淀,“八邦会靖”的繁荣,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