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小学语文跨越式教学心得
学习小学语文跨越式教学心得
在“国培计划(2011)”-----吉林省农村骨干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学习中。今天我非常有幸地聆听了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何克抗老师的“小学语文跨越式课题”的录象中,让我心中为之一振,同时也让我打开眼界,尤其是教学实践的结果真是惊人。
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进行的顺序的时间分配。构成课的组成部分有组织教学,检查复习,学习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不论综合课还是单一课,一般都是由这几个部分或由其他某几个部分组成的。而跨越式教学结构模式,在何克抗教授的《儿童思维发展新论》中有了新的理解,儿童思维发展新论基础上形成的语文创新教学理论,其教学模式是既要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要突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主导—主体相结合教学模式”
主导——通过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完成课文教学目标的基本要求(这部分包括“激发动机引入新课、识字教学、朗读指导、阅读理解”等环节,约占20分钟);
主体——通过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巩固、深化和拓展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这部分包括“扩展阅读、邻座俩俩讨论、打写(或手写)习作”等环节,也占20分钟左右)。归纳起来就是“20(完成课标人物)—10(拓展阅读)—10(拓展写)”模式。
(1)网络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大量扩展阅读提供了可能性
根据孩子的心理特点借助网络环境进行的,每位学生都可以在学校的终端机上直接上网,扩展了学生阅读的环境和内容。目前在我国面向少年儿童的中文网站中,已拥有相当多图文并茂甚至配有声音、动画的多媒体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或成语故事。儿童本性就是好奇,就是爱听故事、爱看小人书。多媒体的童话、寓言或成语故事是一种“动态小人书”,对于少年儿童尤其具有吸引力,满足了孩子们如饥似渴地从网上的相关网站上找来看。根据儿童的这一特点,老师每次上课都不占用过多时间去讲解课文内容,在突破了教学难点完成本课的基本教学任务之余,可以引导学生上网去阅读那些经过精选的多媒体材料,并腾出一定时间鼓励学生之间交流在网上学习的心得。这样,每位学生都可以在一节课中多看好几篇课外阅读材料。
2)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将识字、阅读、作文三个环节孤立、割裂的做法,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了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教学(这是语文教学的重大改革)。
将识字教学是与阅读过程密切联系在一起,大量扩展阅读又为识字教学效果的巩固与迁移提供了理想的条件。小朋友们在阅读了网上的材料以后,或是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可以随时在校园网的班级留言板里向老师谈自己的感想。老师对学生在留言板上的文字表达及时给予肯定或修改,并对写得好的学生在班里当堂表扬。于是,学生由原先只能打一两句话,不到半年就发展到能流畅地打出几百字的小短文,部分优秀学生的一次习作,可以达千字以上,且言之有物,个性鲜明。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就是由于本试验把识字、阅读和作文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快速识字以后,立即大量阅读,接着就鼓励每位学生在留言板上“写”(用电脑打出来),整个语文教学过程完全以语言文字的运用为中心,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环境中来学习语文,而不是主要通过词语讲解、语法分析来学语文。
(3)将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尤其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通过鼓励发散思维、启发联想、想象、逻辑分析等多种方式结合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通过跨越式教学大大的提高了儿童的写作,阅读和识字量,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一名小学老师和一名学生的家长我期盼着这种跨越式的教学能尽快的走入我们的课堂。
第二篇:跨越式教学心得
跨越式教学心得 隔河头小学 章丽茹
对跨越式教学涉猎较少的我听了县教育局组织的跨越式教学的两节课,在学习过程中,我第一次了解了跨越式教学的模式,感到这种教学方法很好,在我的教学过程中如果应用可能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好好贯彻落实,应该对学生是大有好处,至少是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量。
在教学中我尝试用了这种方法,学生的反应良好,但是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细节的问题,例如:对于跨越式教学的模式运用不够熟练,对于时间的设计和把握上不够科学,这也是与学生习惯和基础有关,学生由于基础不一,造成了课堂教学进度的延缓和质量不高,今后还学要下大力气来加强班级的课堂管理,尤其是要进行科学的管理,教师的忧虑意识是有的,但也不能过激,要保持在中等水平,这对学生形成的习惯很重要。
在跨越式教学的理论学习阶段,我主要就跨越式的教学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细致的研究、学习,另外还学习了何克抗教授的讲座和关于跨越式教学的一些视屏的资料等,现在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跨越式教学的模式,并且进行运用,但在运用的过程中就像上面所说的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学生基础和习惯的问题,影响着教学的效率,我在这方面也查了大量的资料进行学习,主要是学生习惯的问题探究和班级管理方面的一些资源进行了学习,是我进一步体会到了班级管理的科学性很重要,还有教师的耐心很重要。这还需要一个过程,慢慢来改善这一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这就需要我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付出更多更大的努力,当然,在解决问题前我还和校领导,总课题组进行了这些问题的探讨,总课题组的领导给了我思想上很大的鼓励,使我增强了信心,相信我的努力一定会在跨越式教学的过程中会有一个很大的进步,最后能有可喜的成绩。
第三篇:语文跨越式教学浅见
语文跨越式教学浅见
跨越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需要与可能,超越知识积累的某些固定的程序,跳过某些知识序列,打破某些知识的顺序,大跨步式地引导学生学习那些对于学生来说较重要和较新的知识的一种教学方式。跨越式教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压缩式跨越,“三步并作两步走”,每个阶段都经过,但快速完成,提前进入新知识领域;另一种是跳过式跨越,学习序列出现中断,留下一段未曾问津的“空白”。
语文学科“20—10—10”的跨越式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三年级或以下的跨越式语文教学中起到了一个很好的模型作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模式设计跨越式教学设计,只要严格执行,效果很快可以出来。但这需要庞大的教学资源支持,针对东北地区的现有教学环境,只有少数学校能够实行,针对绝大多数学校还不能实行。
语文学科中,阅读时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抓好阅读,语文课就成功了一般。我认为跨越式教学在阅读环节最容易成功。多年来,很多老师已经习惯了教语文就是教语文教材,一学期下来就让学生学了二、三十篇课文。但是,仅靠一本语文书二、三十篇文章,学生是没可能获得较高的语文素养的。没有一定阅读量的支持,学生的听说读写根本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会在反复地嚼一篇文章中逐渐消磨掉。而我们老师的智慧也只会在年复一年的重复一本教材的教学中不复存在。
跨越式教学的理念就是通过高效的课堂,丰富的课外阅读,充分的写作空间,让学生在识字、阅读、写作等方面得到更大的提升。跨越式的课堂教学是利用每一节课的前20分钟完成课标的教学任务,后面10分钟是扩展阅读,10分钟是扩写练习。但由于学生阅读材料是涣散的,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仍受市场流行趋势的影响,偏向喜欢阅读畅销书,忽略了经典。主题阅读围绕每单元的学习主题展开,使得一个主题的文学对学生的影响更深远,有了专门的阅读课,阅读指导更到位。
第四篇:跨越式教学2011工作总结语文
2012——2013学第一学期
跨越式教学工作总结
(娄丈子中心小学 胡新月)
经过了一年的跨越式教学工作,曾经的忙然、迷惑已逐渐清晰。工作中少了一分苦恼,多了一份忙碌,时值学期末,回顾过往,进行工作总结。
刚接触“跨越式教学”是在2012年9月份,那时自己真的不知如何是好,加之又要应用多媒体课件上课,内心一片茫然,甚至有些害怕。怎么办?必须尽快消除这种担忧与焦灼,那最好的办法就是“笨鸟先飞”。开始上课的日子,为了尽快适应这种教学模式,每天下午放学办公室的老师都走了我就一个人静心备课。早上我又去的最早,就怕制作的课件在上课时出问题,所以提前回顾修改。后来我掌握课件制作技巧,就下载资源在家里备课,深夜十一二点休息,已是“家常便饭 ”,但不再像先前那么紧张了。那样的日子持续了近1个月,当时我觉得真累啊!可看看别的实验老师,她们都已很轻松的应用这种教学模式上课了,所以自己不得不多下功夫,奋起追赶。原先的焦灼与担忧反而成了我前进的动力。
就这样,一年多来在跨越式教学专家组和课题组的领导们,一如既往的听评课,培训,在他们的悉心指导和启迪下,在我的不懈努力下,自己各方面都有了不小的进步,现在上课若不按跨越式教学模式组织上课还真有些不适应了。所以,我一直坚持用211模式上课,真正的将这种教学模式常态化。经过一年多的跨越式教学实践,让我自豪地是,我已经比较熟练地掌握了跨越式教学中低年级语文教学的211模式。然而孩子们在课堂中精彩纷呈的表现,更让我感到自豪。尤其是这一学期,我班的好多学习中下的孩子有了较大的进步。孩子们的自信强了,学习兴趣浓了,自然成绩也就提高了。记得在11月24日我校举行的学生经典诵读比赛中,我们跨越式一年级实验班的三名参赛学生,在全校参赛选手当中是表现最优秀,最突出的,他们的表现让全校师生都为之赞叹。校长总结点评时说,跨越式教学的优势已渐次显现,高年级的学生都逊色于一年级。
一年多的教学实践让我获益匪浅,针对跨越式贯穿始终的工作如下:
(1)尽自己的努力,协助新一年级的试验老师开展好试验工作,做好集体备课、讲课;挤出时间多听课,从新试验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协商解决。
(2)鼓励学生课外阅读,开阔学生的视野,以逐步锻炼实验班学生的自信心。
(3)总课题组提供的教学资源不是很齐,所以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进行了调整、修改、优化。
教学中收获虽不少,但我深知自己和其他跨越式实验教师的差距还很大,对跨越式的教学理念还未领会其深邃,所以还没有形成“211”模式的高效课堂。学生的两极分化现象仍未能得到实质性的解决,下了很大功夫4名后进学生已发生了不小的转变,阅读、说话和写话水平都较以前进不了许多,其主要原因是识字量增加了。测试成绩也由原来的不及格边缘已提升到70分以上,这让我觉得很欣慰。可还有6名后进生始终未能转化过来,这又着实令我恨担忧。一年级第二学期我班有29名学生,期末测试平均成绩83.9,及格率88%。且每次测试成绩都非常低,大大影响了我班的总成绩,而且这几名学生在家更本谈不上有家长的辅导。面对这些问题我真的是辗转难眠,但我相信这些问题都会在专家组和课题组各位领导以及同仁们的帮助下一一解决的。我将会不断努力、探索,不断反思、总结,争取把跨越式教学做的更实更好。
第五篇:对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跨越式教学
对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跨越式教学
实效性的几点探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耗低效”的想象一直困扰着我们,语文课上读书少,在设计课堂提问上缺乏思考的价值,只停留在表面,使学生失去宝贵的思考力。随文练笔的读写训练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工具性萎缩,语文课上缺少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忽视语言学习,特别是忽视体会词句的表达效果,忽视揣摩作者是怎样用语言表达思想内容的,忽视从读学写、了解文章写法,是造成阅读教学实效性不高的重要原因。如何在低年级跨越式语文课堂中提高效率,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和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一、精心设问,发展思维
跨越式语文课堂注重学生思维和语言的训练,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师要设计好问题,找准切入点。教学中提问是一种学问,不仅要有效,讲究科学性,还要无痕,讲究艺术性,在对话中完成教学。课堂教学思路应当清晰有条理,力戒那些“是不是” “对不对”“有没有”一类没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因此要精心设计不能随意而问。课堂提问要有“画龙点睛”的效果,要做到提领一顿,百毛皆顺。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那么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把握好课标的要求,找准重难点,找准切入点,设计核心问题。首先要切分好课时,第一课时通读课文初步了解内容,学生要回答“是什么的”问题。第二课时要研究“为什么”的问题。例如在教学《乌鸦喝水》时教师提出“乌鸦找到水还遇到什么困难”第二个问题是“乌鸦动脑筋想了一个什么办法?”“最后喝到水了吗?”引导学生围绕着主打问题深入研读文本。教师的提问不要太多、太碎,不分层次。所提出的问题应该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并能运用语言进行综合性地回答。例如学习了《贺年片》这一课教师提出作者收到哪四种不同的贺年片?你想画一个什么样贺年片送给谁呢?这样的问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积累的语言,促使他去愿意表达。
读书要强调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没有无语言的思维,也没有无思维的语言。阅读语言文字是把抽象的语言符号转化为可感知的形象,学生必须积极思维才能实现;而学生积极的思维是靠老师精心设计问题诱导的。一节好的语文课是教师一连串的好问题的设计。好的问题应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的思维产生激越奔涌、一泻千里的态势,运用综合性的语言来表达,达到语言的内化,并能举一反三,产生“灵感思维”的效应。这样提问题既有利于学生思维发展和语言的运用,还提高了课堂实效。
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理解
对小学生来讲,最主要是培养他们的形象感、意蕴感、情趣感,通过多种方式训练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感知词语的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感受语言的精妙所在。课上的朗读指导,要注意层次,每次的朗读,要有不同的要求,例如教学《阳台上的小鸟》一课时,我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了一个家的阳台的美,还有阳台上的小鸟浑身湿漉漉地。请学生观看小作者是怎样做的,然后请学生大声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对小作者说几句话。有的说“小作者你善良了!”有的说“小作者你救了小,自己却化成了水,真了不起!,我也要像你那样,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主动去帮助别人。”此时学生们已深深地被舍小作者舍己为人的精神所打动,教师请同学们带着对小作者的喜爱和感动之情再来朗读这一部分课文,学生的头脑中仿佛出现了,对小作者进,一步一摇抱着小白兔往屋外走,化了的雪水顺着身体往下流,渐渐地化成了一滩水。多媒体课件的使用生动、直观地再现了故事的情景,既培养了学生的语感,又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渗透了审美教育,使学生感到学习是充满情趣而又愉快的艺术欣赏,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课堂上回荡起朗朗的读书声。
三、创设情境,注重思维训练
语文课堂的情境创设是十分重要的,张焕庭在他的“情景教学法”中曾提出:“把学生带入一定的情境之中,使他们产生一定的内心体验和情绪,从而加强对教材的理解和体验,产生表达的欲望,同时也是学生受到性情的陶冶。”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注重发展学生思维的训练,提高其语言表达的能力。达到“形真”、“情深”、“意远”、“理明”的境界。“语言是外壳,思维是内核,要创设情境,激发情感,点燃思维的火花。例如《司马光》这一课的教学,讲到一个小朋友掉进水缸里时,我趁机出示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想一想,当时水缸里的小朋友会怎样做,回说些什么,他的处境会怎样?有的说“他会使劲挣扎,向爬上来”,有的说“他大声叫喊还会喝到水呢”!在学生大胆的想象中,通过画面充分的感受够到水缸里的孩子处境危险,学生们的心一下子被水缸里的孩子牵动起来,为学习课文做好了铺垫。讲读《司马光》一课时,我们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去救那个落水儿童并分析能否使之安全得救。有的学生提出在水缸上放一根木棍,让落水的小孩抓住木棍,有的学生提出用一根绳子让落水小孩抓住爬上来;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司马光的办法是最合理的,因为当时情况紧急,不让小孩被水淹死的最好方法就是让水流出去。从这个孩子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他能抓住水的多少和孩子得救这两件事情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有效办法。这就是一种直觉思维能力,而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显然有利于这种思维能力的培养。阅读教学是学生吸收语言的重要途径,只有在阅读教学中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理解的意识行为,学生才能将文本中平面的语言文字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文字,并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四、注重方法的迁移和运用
阅读教学一篇文章有的有长有短,教师要教给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首先要对教材进行提炼、筛选、整理,为学生铺路搭桥。教师要筛选出那些重点的段落精讲。仔细品读,由整体向部分深化。教师要帮助学生提炼文章的线索,掌握学习这类文章的方法,帮助学生更并更好地理解感悟文本内容。文章的线索一般分情节线和感情线两种,并且彼此呼应。例如《一分钟》情节线是:多睡一分钟—遇到红灯—没坐上车—走到学校。感情线相对应为:满不在乎—着急后悔—更着急后悔。有了文章的线索,课堂教学就会有秩序,而不是一盘散沙。课文的段式相同就可以精讲一段,在教师的引导下其他段落用这种方法自己学习,从而体现教、扶、放。例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我提出小壁虎向谁借尾巴了,它是怎样说的,为什么没有借到?如果借了,小鱼会怎样?引导学生学习小壁虎向小鱼姐姐借尾巴,从理解词句到有感情朗读把这一段精讲透彻。而后面结构相同的段式,则让学生运用这样的学法来自主学习,教师适时点拨。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我们要留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思考的空间,去主动获取知识。也避免了教师耗时费力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对于相同句式的训练和迁移可以促进学生的理解,有助于思维的发散。例如教学《春雨的色彩》一课,我提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春雨落在哪里,谁怎么样了?仿照这样的写法自己创编一段话。有的说“春雨是紫色的,落到丁香花上,开出了紫色的花朵,散发阵阵清香。”写作方法的迁移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让学生在模仿、尝试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的整体构思、布局、谋篇等写作技巧,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五、拓展阅读,深化主题 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不仅仅体现在利用教材培养学生语感、发展语言能力,还表现在它的拓展和发展功能方面。教材是有待开发的资源,文本背后海阔天高,是丰富生命的心际网络。所以阅读教学要以教材为源点,辐射阅读相关信息,让学生在阅读无数个信息“相似块”中拓展成个性智能发展的广阔的背景。这样教师就在超越文本理念的指引下带领学生走进一个文本背后稀有发展的广阔世界。
小学低年级学生阅读随意性很大,自主进行课外阅读的能力不高。因此,要使学生读得有目的、有兴趣,从而使课外阅读落到实处,首先必须在老师的引导下,把与课文相关的阅读资料引进课堂,丰富教材内容,使之成为课文的拓展与延伸,使课外阅读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同时,在阅读过程中有目的地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使学生逐渐做到“自能读书”,增强阅读效果,提高阅读能力,以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扩展阅读资源的选择与运用上需要认真分析和必要的筛选。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真正从内容及主题上去把握。课文与扩读材料之间的知识相关性,重视语文学科的人文内涵使阅读材料成为课文主题的延伸和升华。课堂上拓展阅读三到六篇文章,深化课文主题,为读写结合提供了丰富的语言资料,使语文课堂教学向纵深发展。
六、读写结合,促进语言内化
语文《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与阅读教学紧要结合”,密切读和写的关系,初步培养语言感知能力,扩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扩大学生的想象思维,提高写作水平和运用能力。读写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写作可以深化课文主题,提高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在上课时,我们经常进行了读写结合的实战训练。如我在执教《春雨的色彩》第二课时时让学生仿照课文进行春雨的写话训练,在学习《小壁虎借尾巴》后,让学生仿照课文把小壁虎向其他动物借尾巴的尾巴的故事写一写,学生兴趣很高,大胆想象。在设计打写主题时,需要教师多动脑筋,尽量找一些与课文主题相关的材料,这样才有利于突出主题。其他版本的教材中也有可取的图片材料,我们都可以有选择的拿来一用。例如《司马光》这一课要突出于到困难想办法,我找来《救小鸭》一课的图片,让学生面对生动的图画来想想,小动物们会用什么办法来救掉进大坑里的小鸭子?他们是怎样做的,结果会怎样?“以读促学,读写结合”是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不断地创编故事,深化了课文的主题,也促进思维发展和语言的运用。
以语言运用为中心,将阅读、写作有机结合起来,将语言能力的培养和思维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课堂,不但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了跨越式语文课堂的实效性,而且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也得到逐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