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融和“传统文化”经典 创新作文教学天地(2014.5.11稿)
融和文化内涵 创新作文天地 ——浅谈中小学“文化作文”现象
【摘要】 文化作文以文化精神、文化底蕴、文化认知、文化品位和文审美化,在中小学成长语文课堂生成,受到人们关注。其理念是“中学生写作的文化化”。该教育现象的产生有其广阔的社会背景和自身规律。高品位的文化作文应具有:文化自觉,文化视角,文化生成和文化表达等特征
【关键词】 中小学 文化作文 特征
近十年来,一个独特的作文现象在中小学成长语文课堂生成,它以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经典内涵,凝练含蓄的诗词语句,耳熟能详的名人名言,精巧雅致的积极修辞手段,深邃悠远的人文意境,高扬传统文化的大旗,走入校园、走入课堂,进入作文教学天地,注入学生笔端。——这就是“文化作文”。
对此,褒扬者有之,批评者有之,研究者有之,实践者有之。其实,“文化作文”作为特殊的语文教育现象,其酝酿、产生,有其特殊的背景和自身的规律。作为新生事物不能一棒打死。下面就“文化作文”现象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何谓“文化作文”:
莫怀戚教授倡导的“中学生写作的文化化”就是“文化作文”的诠释。
从2001年全国高考压轴之作《赤兔之死》开始,富有文化底蕴的作文走入人们视野,逐渐成为语文教师关注的“语文现象”。
其后,在高考作文中,文化作文比例大幅上升,而且得分明显高于一般文章。特别是2005年之来,这种作文现象得到广泛的关注和实践。比如四川省2005年五篇高考满分作文均为文化作文,分别是: 《在忘记与铭记的两岸》、《烟随风逝,名随史流》、《那阵风吹过》、《永远的苏武》,其中《永远的谭嗣同》成为2005年全国高考作文中最夺目的佳作。
分析以上作文,它们均用文化的眼光审视话题,用文化的意蕴丰美话题,用文化的笔法写作话题,用文化的思辨挖掘话题,以其扑面而来的文化的芬芳与鲜妍成为一种“作文文化”现象。
二、“文化作文”兴起的社会背景和原因
(一)、兴起于上世纪末的“传统文化热”“国学热”是其社会背景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何处去”,是文化哲学的三大基本问题。上世纪末,江泽民总书记和国学泰斗赵朴初的“国有事当问谁”的世纪问答,触发和兴起、繁荣了“文化寻根热”“国学热”和“传统文化热”。
传统文化的复兴具体体现在三方面:首先体现在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三项规模空前的文化出版工程《大中华文库》、《佛藏》和《儒藏》相继启动。第二个方面体现为一系列以研究和授受传统文化为主的三类学院的陆续成立。这分别体现在民间意义上书院的重振,高校里国学院的设立以及全球范围里孔子学院的开张。第三体现在与传统文化有关的活动的展开。一为发表宣言——以张岱年、季羡林为首的七十六名文化界人士签署了《中华文化复兴宣言——为促进新世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而奋斗》;二为读经祭孔;三为改革课程。
在此社会背景下,“文化作文” 的兴起和创新是自然的事。
(二)“文化作文”是新课程改革和新课标的要求,是语文教育的回归。
新课程改革最核心的理念就是解决教育 “为了什么”和“把学生培养成怎样的人”的问题。德国哲学家亚斯贝尔思指出:“教育要培养一代人的精神,必须先使历史进驻个人,使个人从历史文化中汲取养分。培根也说:“历史给人类以智慧。”《全日制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在语文“课程性质和地位”里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把培养“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确立为及其重要目标。
把积淀和承载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文化作文”的实践作为实施新课标的途径之一。
(三)“文化作文”是作文教学走出困境,寻求“突围”的突破口。
语文教师最头疼的是作文教学,学生感到痛苦的也是作文习作。当前学生作文写作存在许多问题:心理上,普遍怀有程度不同的畏惧心理。内容上,一是空洞、僵化,缺少灵气、无个人观点等等。结构上,套范文,仿模式记“流水账,比较机械、缺少变化。语言上,八股调、学生腔,不自然,不活泼,缺少朝气和活力。
材料丰富、立意深刻、构思精巧、形式多样、语言凝练、意境诗化的“文化作文”能给教师多样化的作文指导的途径和学生作文立意构思习作的空间。是作文教学创新、走出困境,寻求“突围”的突破口。
三、关于“文化作文”的特点
解读当前浮躁的“文化作文”现象,分析“文化作文”走向,我认为,真正的“文化作文”应具有:文化自觉,文化视角,文化集成和文化表达等特征。
(一)“文化作文”是语文教师的文化自觉。
文化是一种生命现象,是生命衍生的具有人文意味或生命意味的现象,是与生俱来的。教师生命的言语或行为是先天赋予的文化自觉。
在中小学各学科中,语文教师是人文素养和传统文化精神的拥有者和传承者,必须有文化的自觉和自信。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认为:文化自觉指生活在一定文化历史圈子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有对中华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二)“文化作文” 是作文立意的文化视角和文化意识。所谓的文化视觉和文化意识要站在文化的高度,学会用文化的眼光去审视话题,要体现文化精神与文化品位。看落霞孤鹜,感觉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化,看秋水长天,从文化的视角去欣赏,感觉千年文脉承载的文化沧桑。
文化作文在立意上把话题放到一个广阔深厚的文化背景上去审视、对比、碰撞。在文化的积累与思辨,文化的共享与独思,文化的阅读与创造,文化的
文化意识的培养需要一定的文化积累,需要不断增强个人的文化素质,才能培养出一流的文化眼光。
(三)“文化作文” 的文化集成。
“文化作文”的文化集成是我国几千年来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经典素材、元素的积淀、积累,生成和融和,是学生文化美学的构建。包括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观等。
余秋雨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文化集成需要积淀积累,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浩如烟海,如何了解文化长河的发源、走向、成长、辉煌与曲折、断裂;如何了解文化波涛中动人的浪花,美丽的细节,用它们阳光般灿烂的语言作为考场作文或文学创作的优秀文化基因,用它们的光芒照亮读者的眼睛。文化集成需要民族集体文化人格的创建。
(四)“文化作文” 是文化的表达。
“文化作文”的文化表达是学生作文的立意固化、优化、美化和艺术化,是表达的艺术技巧和艺术表现,是学生写作的文化归结。它是在积淀积累的基础上,以文化的视野和人文视角的集成和生成,以“文化”的审美立意、构思,用富有感染力的表现手法表达出来。是按照审美尺度的艺术建构和创造。
需要强调的是,这种表达不应是程式化的合成,不能是花哨的浮夸,更不是浅显化表述和机械式的材料堆积。最后要说的是,文化作文是新课程改革的尝试,需要我们关注和呵护!文化作文是作文教学的求索,需要我们实践、创新!文化作文是教育文化现象,需要我们研究、完善!正如台州中学洪方煜老师说的 “让作文真正成为承传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真正的文化气息与魅力,以净化文化的生态,提高作文的品位,进而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钟启泉等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何谓文化》 余秋雨
4、《“文化作文”讲座》 谭蘅君
5、《警惕“文化作文”的几个误区》 洪方煜
第二篇:弘扬传统文化 开拓方寸天地
弘扬传统文化 开拓方寸天地
--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
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围绕的中心议题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发表讲话,他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在传统文化里。千百年来,中华文化中凝聚、积淀、总结了许多优秀、精辟、独特的思想精华,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之中,为一代代中华儿女所敬仰、认知、学习、传承。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文化是民族的根。一个民族的崛起或复兴,常常以民族文化的复兴和民族精神的崛起为先导。
邮票,作为最具文化特质的载体之一,其中的传统文化题材邮票,更是具有激活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基因。
建国以来我国发行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邮票,如先后发行过3套青铜器邮票、京剧系列邮票、书法系列邮票和民间故事邮票等,都相当精美,令人爱不释手。
建国以来传统文化题材邮票的发行一直与政治形势紧密相关。粗略统计,在全部发行邮票中传统文化题材的邮票所占比例,文革前的纪特票约占1/14;文字票为0;编号票1/22;改革开放以后逐步发生
了变化,80年代中期以后的JT票约占1/3;1992年至2003年间的编年票约占1/4;2003年之后猛增至1/2,目前基本稳定在1/3左右。
传统文化邮票具有历史悠久、关注度高、群众基础好等题材优势,设计完美、印刷精良,一般都会很受欢迎且备受人民群众关注,现在的传统文化题材邮票规划,更需要加以反思从长计议、统筹兼顾,进行总体规划合理安排。
一是传统文化邮票的发行,在数量比例上要保持相对稳定,具体维持在全年邮票的1/3比重为好。每年发行邮票的总体数量也应该保持稳定,避免随意追加。
二是有关传统题材、传统系列邮票的规划应该合理恰当。就拿古代名著来说,如四大名著的邮票都发了一遍,但却很不平衡,《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各发了五套,有点滥,而《红楼梦》只发了一套,而且是十二金钗,相对偏少。从传统题材角度看,历史上有影响的文学、儒学书籍超过四大名著的很多,如四书五经,至今却没有发行,诗词也只发了唐诗三百首。所以,传统文化邮票的发行不仅内容选择上要均衡,而且在选题与系列规划上要避免失秩,应着眼长期,恰当确定邮票的系列及其称谓,为今后开发这类产品留有余地。
三是注重创新,挖掘传统文化的鲜活成分,采用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农村楹联、传统节日题材等活生生的传统文化的内容都可以适当表现。再如传统文化题材中也有研究(如甲古文)和比较性质的,有故事情节、有图书载体等都需要挖掘,通过对各种大系列、小系列的传统文化邮票的统筹和挖掘,以保留题材的可延续性、系列性和鲜
活性。
四是要出精品。传统题材每套邮票都应该成为精品,因为所有传统题材本身就是精粹,应该出精品否则有愧于历史。
五是适当增加其他民族的传统文化邮票,包括中国少数民族和国外的传统文化邮票。中外联合发行的邮票中有许多是中外传统文化的邮票,本身很好。如中波联合发行的金银品,中瑞(瑞士)、中法、中德联合发行的园林宫殿,中巴(巴西)、中埃联合发行的古物等,这些邮票中可以看出中外文化的反差。象中伊(伊朗)、中印联合发行的古代建筑邮票是将中外文化进行相互联系,前者有丝绸之路相联,后者以佛教相联。不过因为中外文化背景不同,国人对某些外国传统文化可能知之甚少,因此选择和宣传都很重要。另外,单枚邮票实在容量太少,无法表示丰富的文化内容,也难以起到画面的冲击力。因此,建议今后对中外联合发行邮票时,一是要进行严格审查,避免发行影响力少的邮票,二是可以采取更灵活的发行形式,如联合系列发行,重点选择有群众基础的活的文化题材的挖掘上。比如每年与一个国家联合发行一套圣诞节或感恩节邮票或伊斯兰节日邮票等,每年发行一套少数民族节日或重大活动邮票(如今年的少数民族运动会)。象唐卡等少数民族工艺品等邮票也大有可为。
第三篇:文化创新天地宽
文化创新天地宽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共有的价值和信念体系,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并受社会政治、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深刻影响,因此,客观上要求企业文化要不断地创新与发展。
文化发展具有延伸性,未来的企业文化是今天的企业文化的延续。这种延续不是简单地传承,而是扬弃、演绎、创新和发展。
在打破僵化文化中觅创新
企业文化不是一成不变的,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化的加速对企业创新提出了挑战。“创新则兴、不创新则亡”,已经成为企业存亡的一条定律。纵观一些失败的企业,如:王安电脑公司,就是在面对市场变化、面对新经济挑战中缺乏创新,守着僵化的文化理念,最终败于竞争对手。
企业文化创新的实质在于突破与企业经营管理实际脱节的僵化的文化理念和观点的束缚,实现向新型经营管理方式的转变。作为国家特大型建筑施工企业的中铁五局,在传承优秀企业文化精髓、弘扬“勇于跨越、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构建先进企业文化体系、为企业基业长青、创先争优、永不懈怠、勇争第一中进行了积极探索。
中铁五局是中国中铁股份公司下属企业。在企业改革改制中,中铁五局积极引进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思路和模式,从企业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和形象文化等方面进行全面创建,初步建立了具有五局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中国中铁股份公司上市,中铁五局又按照小品牌服从大品牌的原则,及时调整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提出了“改版升级,突出特色”的新思路,确立了“简洁、节俭、整洁、实用”的构建原则,对全局现行的企业文化体系从理念层、制度层和识别层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梳理、清理和改造,实现了“改版升级”后统一品牌的目标。在这方面,主要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广泛开展形势任务和职业道德教育。如:开展了“争当中国中铁领军企业”发展战略和“坚定一个思路,推进两大转变,突出三个加强”总体工作思路宣传,大力倡导“四种作风”和“五种风气”,努力建设“五型五化”机关等。
二是大力树立企业形象,加强工地有形化建设。全局始终把企业文化建设摆到企业施工生产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企业形象建设与工程项目安摊建点工作同进场、同部署、同推进。全局从各项目部到工地现场、职工着装及施工设备,都严格按照《工程项目文化建设VI手册》规范制作,充分展示了中央企业文明施工的良好形象,尤其是武广、京沪、哈大、成绵乐客专等一大批重点工程的现场有形化建设,向社会传递、展现五局的精神风貌与企业风采。
三是探索发展之路,注重企业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企业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上,中铁五局近年来派出多人次参加企业文化知识岗位培训,有10多人取得了全国企业文化管理师资格认证证书。2010年5月,《构建具有中铁五局特色的先进企业文化体系》论文荣获全国企业文化科研成果一等奖。
积极创新使中铁五局企业文化建设明确了发展方向,摸索出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的核心文化,形成了以形象文化为代表的特色文化,成为中铁五局以质量求生存、以形象显实力、以诚信谋发展的新活力。
在建设学习型组织中挖动力
与其说企业间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学习能力的竞争。如果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其中的关键是企业的学习能力。建立学习型组织是当今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和重要的行动。在世界排名前100家企业中,已有40%的企业以“学习型组织”为样本,进行了脱胎换骨的改造。因此,未来成功的企业一定是“学习型组织”。
学习型组织具有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等内容。学习型组织在共同的愿景下,有着崇高的信念和使命,具有实现梦想的共同力量,并且员工勇于挑战过去的成功模式及力量极限,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创造超乎寻常的成果。在学习和超越文化的导向引领下,员工通过学习提高素质,每个人从学习中体验工作的意义,从而超越自我,超越平庸,追求心灵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中铁五局在学习型组织建设中,按照“推进两大转变、实现三大目标、建设四型企业”的发展愿景,努力提高学习型组织的组织科学化、制度科学化、方法科学化。一是积极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建立和完善理论学习、调研决策、绩效考评等长效机制,努力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学习型组织。建立健全学习制度、培训制度、调研制度和学习成果转化制度,把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工作常态化、制度化。二是建立健全学习工作机制,坚持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党建工作责任制、党委会议事规则、党委办公例会制度、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制度、精神文明建设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关怀帮扶制度、项目文化建设达标建设制度等,并努力实现制度的科学化,增强制度的有效性和执行力。
推进学习型组织建设,促进员工特别是企业领导层不断增添新知识、认识新文化,使企业经营管理适应新形势、新环境,从而为企业做强做优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建设和谐文化中强基础
企业实际上是人的组合体,企业活力最终来自于人的积极性。建设和谐文化、打造和谐企业,是发挥企业员工积极性、增强企业凝聚力的前提。企业和谐的基础是协作意愿。企业内部是一个团队、是一个众人协作体,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是在同他人协作之中进行的。市场经济要倡导竞争,但不能忽视协作。协作是主旋律,通过协作创造整合力量,实现经济放大效应,实现企业与员工以及各种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共享。
企业倡导和谐文化是主张人与人要和谐、人与事要和谐、人与环境要和谐。人与人和谐,也就是要把员工与企业之间的法律契约升华为一种以共同愿景和价值追求为基础的心灵契约;人与事和谐,就是要有良好的人与机的关系;人与环境和谐,即企业既要与顾客、合作者和谐,也要与社会和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还要与自然和谐,保护生态环境,共享促进和谐,和谐推动共享。企业通过经营所创造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不仅要与员工、顾客共享,而且要与社会共享。好的企业大大超越了传统经济学有关利润最大化是唯一驱动力的理论,企业生存目的不光是获得自身的价值增长,而是追求员工价值最大化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指出:企业的目的在于企业之外。和谐与共享文化真正使企业面向社会,在谋求自身和谐的基础上,与投资者、竞争者、供应商、经销商、顾客、金融机构以及其他社会成员实现和谐,与自然界实现和谐,在和谐中实现价值的共同增长。
在推进诚信文化中赢市场
诚信文化是社会各个领域共同追求的价值观文化。当今时代,诚信是资源,也是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市场格局中,加强企业诚信文化建设已成为企业的共识,诚信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已为企业所认同。诚信是企业经营之本、文化之基、形象之源。加强诚信建设,对于企业与整个经济社会的持续蓬勃发展和提升企业竞争力与影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中铁五局在经营活动中提出“用一流的业绩赢得国内国际市场”的经营理念和“依靠科技、规范管理、持续发展、顾客满意”的质量方针,一流业绩和顾客满意就体现出了企业的诚信度,增强了企业在国内国际建筑市场的竞争力,推动着企业的稳步发展。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没有信用,不讲诚信,市场经济就没有良好的秩序,也不会产生比其他经济体制更高的效率。坚守信用是企业文化的底线,是根基;信誉是信用的积累,它构成企业的无形资产。因此,企业必须建立信用机制,维护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一是要建立人格和特殊感情关系基础上的特殊主义的信用机制,依靠道德约束;二是建立法律和契约基础上的普遍主义的信用机制,依靠法律约束;三是建立价值观基础上的体现终极价值理性和信仰的神圣信用机制,依靠文化约束。
企业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是在新经济形态下立足原有企业文化的深厚基础,从现实生产经营管理中汲取激情,不断地选择、融化、重组、整合各种优秀文化元素,实现新的“突破”,形成新经济形态下企业价值观的新特质、新结构、新体系,并沿着“人本化”和“市场化”这两条路径健康发展,以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永葆企业基业长青。
(责任编辑:李万全)
第四篇:国旗下讲话稿:《崇文 融和 创新 致远》
国旗下讲话稿:《崇文 融和 创新 致远》
金蛇狂舞辞旧岁,骏马奔腾迎新春!首先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吉祥安康!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大的成绩!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过去的一年是我校业绩优良,社会声誉稳步上升的一年,也是锐意改革的一年,成果丰硕的一年。我校为造就一支整体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开展了“与名教师零距离”系列活动和校内“优秀教师开课研讨活动”;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竞赛中我校24位老师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奖项;在全国省市区各级各类竞赛中我校鲍成、王一帆等43名同学分别荣获一、二、三等奖奖项;我校2006年中考、高考取得了突出的成绩。2006届初三学生,在当年入学无一人达到立达、草桥分数线的情况下,勇创佳绩,实验班班均分达到582分,超过了很多名牌学校。我校实验班28名同学中,周赟玥同学以634分考入苏州中学国际班;王一帆,以625分的成绩被苏州中学双语班录取;杨成昊以总分624分的成绩考入苏州实验中学省招班。还有一批同学被木渎中学省招班、新区一中省招班以及其它四星级学校录取。我校2006届高三同学,入学分数600分以上的同学,高考达线率近70%,达一批资格填报线的人数(不含体艺类)占入学分数570分以上的同学71%,超过三星级学校,一大批同学被本科院校录取。我校申报的省级研究课题通过专家鉴定,申报的“十一五” 课题被列为苏州市教育综合研究类重点课题;随着学校的发展,新草桥正尝试加强国际交流,拓展国际视野,2006年10月20日,苏州新草桥中学与新西兰ACG教育集团缔结友好合作关系。这些成就的取得与我们全体师生员工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要再一次感谢我们的辛勤的全体师生员工,谢谢你们!你们辛苦啦!新草桥的发展也是苏州的进步。最近,苏州的各大媒体都在宣传苏州城市精神。下面我来谈一谈“崇文、融和、创新、致远” 的苏州城市精神。
我们先来看“崇文”二字。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是名副其实的人文荟萃之地。自唐至清一千三百年间,苏州就出了四十五名状元。苏州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劳动、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社会氛围以及苏州人善于学习、勤于学习的良好传统从古代一直沿袭至今。现代苏州更是涌现了百余名两院院士,最终形成了苏州特有的“状元群”、“院士群”现象,这些都极大地促进了苏州尚文崇教乡风民俗的养成。
我们再来看“融和”二字。它指的是博采众长、协调发展。苏州所要宣示的是开放与包容并存的理念以及和谐的发展追求。同时,融和还体现了继承和创造,既把苏州人2500年儒学思想、人文特色充分地表现了出来,又体现了一种动态追求,借鉴吸收一切先进文化所创造的有益成果,并在继承和吸纳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发扬光大。
接着我们来看“创新”二字。苏州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堪称奇迹。而创造奇迹的根本原因,就是苏州人民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敢于植根于现实,踏出一条条符合当地实际、大发展大变革的创新之路。改革开放初期,苏州凭一股“四千四万”精神,叩开了工业时代的大门;经济国际化阶段,苏州摸索出了一条依靠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新路;在全面推进“两个率先”的进程中,苏州在生动实践“三创”精神的同时,创造
了“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三****宝。苏州在与时俱进中不断赋予创新以新的内涵,使苏州发展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
最后我们来看“致远”二字。受吴地文化的影响,苏州一直在探寻和追求“宁静致远、内敛不张扬”的境界。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社会状态,成为了苏州人和苏州城市永恒的价值目标。在当前实践“两个率先”的进程中,需要各种生活要素、生产因素和环境要素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更需要我们发扬着眼长远、开拓创新、勇往直前的奋进精神抢抓机遇,争先发展,“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和“园区经验”都是致远精神不同形态的反映。同时,这种“不露也锋芒”、有深度的闯劲、韧劲也是苏州人一贯的追求风格。
“崇文、融和、创新、致远”。苏州城市精神,是这座充满古韵今风魅力的城市之魂,是这个城市的核心标识,体现的是苏州城的凝聚力、精神动力和持续发展的生命力。作为苏州的青少年,我们要牢记我们的城市精神,并且进一步弘扬这种精神,加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认真学习,健康成长,共同为苏州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而努力奋斗。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树立自己人生目标,学习目标、赶超目标,排除外界干扰,静下心来踏实学习,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自己学业成绩明显提高,毕业班同学更要树立雄心壮志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以优异成绩回报学校,回报家庭,回报社会,为自己开拓光明的未来。为了我们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让我们携起手来,齐心协力,共创美好的明天。
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第五篇:对待传统文化重在创新
当代社会,对待传统文化重在创新
谢谢主席,大家晚上好。今天我们讨论的辩题是当代社会,对待传统文化重在创新还是继承。首先,我们必须要明白,创新不是肆意的修改,而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包含着继承,并且是继承上的发展。而传统文化是指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
今天很荣幸可以和对方辩友对我们传统文化进行一系列的讨论。相信我们双方都不会否认,对于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都非常重要。我方也并不否认继承传统文化的 重要性。但是,在当今社会这个大前提下,我们是需要把继承还是创新,作为我们对待传统文化的侧重点,这个才是我们今天辩论的交锋所在。
下面,我将从3个方面论述我方观点。
第一,在当代社会,我们需要做的是,实现传统文化更好的与现代化的结合。传统文化是在相当长的人类社会历史进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文化,固有的滞后陈旧需要我们把对待传统文化的侧重点放在创新上。所以说,要让传统文化适合如今的社会体制和文化底蕴,我们只有把创新作为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侧重点,使之成为与当代社会相适应的高一级文明。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更具有生命力,更加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从而提高传统文化的存在价值。
第二,只有对文化进行创新才能在新的社会体制下更好的传播和延续.不同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必然导致它们的体制不同.而文化作为人类在一定的情境下衍生出来的智慧结晶,必然带有该时代的影子,而传统文化要让当前社会的人们所接纳继承就必须适当前时代的社会体制。我们都知道,无法相适应的两种文化是无法共存的,而我们又不能一味的摒弃传统文化,那么放在我们眼前的问题就是我们必须通过创新来揉合新旧文化,从而更好的延续,发展.第三,人类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发展的社会,而发展,就必然需要足够先进的文化来作为推动力.社会的发展,本身就是一个新陈代谢,不断创新的过程。社会在发展的过程中,实践中不断出现新状况,提出新问题,这就需要传统文化不断创新,以提供更大的推动力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前进。就像不同载重的车会有不同的动力系统,否则将会降低速度甚至停滞不前.同样的道理,我们的社会随着发达程度的提升,必然伴随着前进负荷的增加,那么我们要发展就要提供更大的推动力,而很明显传统文化不能适应这个要求.针对以上三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只有创新的文化,才能带动社会的发展.所以我方坚定认为:在当代社会,对待传统文化重在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