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创新语文教学思维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 创新语文教学思维
金坛市水北中心小学 严 峰
我们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发展中,祖先创造了深厚的民族传统文化,如:古诗词、《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等,它们都是我们现代人要得以珍藏的瑰宝,对于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有着指导性的作用,因为在这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无数为人处事的道理,恰恰语文教学又承担了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但如果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死记硬背、死搬硬套的话,学生并不能深刻领会其中的含义。那我们就必须进行创新,江泽民主席说过:“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的确,如何在语文语文教学中创新思维,传承民族传统文化,这是摆在我们这些一线语文教师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近年来在这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分作系 列。
“三百”系列
《三字经》、《百家姓》是中国古代儿童早期教育的启蒙书,也就是今天说的小学教科书。《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这四本书流行之广,影响之大,可想而知。大约当时凡开蒙的儿童,不论是私塾还是官学,都要先从这几部书读起。明人黄佐的《泰泉乡礼》说,乡学儿童,先读《孝经》及《三字经》,再读《千字文》、《百家姓》、《幼学诗》然后才读四书五经。知识要打基础,要积累,一些古代有名的学者,还有当代一些有成就的老学者,都谈到幼年时期读过的这些启蒙书,打下了一定基础,对他们以后一生的学问事业,发生过积极的影响。这些大约就是这所谓的“三百”的基本内容和价值。
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往往决定他今后的发展,中国早就有“一室不扫何以扫天下”的古训;孔子也曾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说明了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近代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英国哲学家培根在《随笔录》中谈到:“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有很多时候都是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行为习惯的培养。我在教学中先后运用《三字经》和《百家姓》进行了尝试。
《三字经》:根据其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且有深刻的含义,我让学生在课前和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要求每日一句,以固定的学习小组为单位,探究其中的奥秘,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进行必要的研究,以加深印象,能够理解内在的故事所包含的深刻为人处事的方式与道理。在语文课前全班一起诵读,再由其中一个小组派代表讲述其中的意思,让全班学生都能明白;在课堂中也能用稳重的故事来诠释《三字经》某句话的意思或用《三字经》的话来总结文章所说的道理;课后积极鼓励学生进行《三字经》的学习,以加深学习,周五专题活动课进行对《三字经》的检测。
《百家姓》:我设计了“顾名思义”的系列活动:“说说名字的由来”,让学生在课前问问父母、爷爷奶奶,他们该孩子取名字的情况,以及名字的含义,从;而得出不同时代取名字方法和时代特征;“夸夸我的同姓人”,由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同姓名人、伟人的笔名与故事,讲给同学听,增强荣誉感;“仿名家,取己名”,根据自己掌握的名家的笔名,给自己去一个笔名;“制名片,激自我”,用自己的名字或笔名和自己所喜欢的一句名言,做一张名片,来激励自己,奋发向上。
通过系列活动,学生对姓名学的研究有了初步的认识,不但增长了知识,又让他们亲密的接触了民族的传统文化,体味到了其博大精深。
古诗系列
按“新大纲”和“新课标”的要求,小学阶段学生该诵读98首古诗。为了让古诗的学习和背诵落到实处,从2004年秋季开始,我班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了“古诗诵读”活动,采取“不求甚解”与“直面经典”的方式,开展了许多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
一周诵读一首诗。充分利用课前两分钟的时间,把“课前一支歌”和“课前一首诗”相结合,各组推选“古诗小博士”引导同学们诵读古诗,每周固定读一 2 首,或指名读,或听读,或一起诵读,到了周五,再由“古诗小博士”来检查同学们的诵读情况,不能达到诵读要求的,还要利用课余时间补上来。一周诵读一首,一学期下来至少可以背诵20首古诗,一年就可以诵读40首,古诗诵读的任务自然是水到渠成。
一月上一次古诗活动课。每个月上一节以古诗为主题的语文活动课,如:漫读古诗园,唐诗拾趣等,已成为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切入点。每当上古诗活动课时,邀请其他语文老师来指点。在上《漫游古诗园》活动时,设计了五个部分:古诗数字园、古诗动物园、古诗植物园、古诗颜色园、古诗四季园,让同学们对含有数字、颜色的诗句,描写动、植物的诗句,赞美春、夏、秋、冬四季的古诗进行系统归类,有效地复习诵读了古诗。
一学期开展一次赛诗会。赛诗会以小组为单位,按学生的特点和认知规律,分别安排不同的内容,如: “古诗,你能背多少”、“古诗巧对接”、“读古诗学成语”、“中秋节赏诗会”、“春联比赛”等。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寓教于乐,既诱发学生学古诗的兴趣,又使古诗教学得到了有益的扩展和延伸,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
一学期举行一次古诗诵读等级考核,由语文老师进行检测。20首一级,40首二级,60首三级,80首四级,100首五级,100首以上为特级。必修内容就是全班学生必须参加“古诗考级”项目,级别根据学生背诵古诗的篇数来确定。
古诗诵读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两年来,同学们诵读古诗的能力大大增强。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是建设国家的生力军,只有让他们从小就充分了解我们的国家,才能更加激发他们建设国家的斗志,而民族传统文化又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只有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不断的渗透民族传统文化,才让我们这博大精深的文化代代相传,才不至于出现“曹操写的《满江红》、兵马俑在北京”的尴尬局面。
第二篇: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
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之我见
我国共有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祖国各个地方。各民族在不同的生存背景下孕育了风格各异的民族文化,这是我国文化资源中相当丰富和宝贵的一笔财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给我国的经济腾飞带来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将会给各少数民族文化带来诸多影响。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概述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指以中华文化为源头的、中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创造的、长期历史发展所积淀的文化,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一切文明成果。它强调的是文化的本源和沿着这个本源传承下来的全部文化遗产,是迄今为止中华民族经过筛选、淘汰,不断丰富又不断发展的人文精神的总和。民族文化是一个不以时代划分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历史范畴。
与汉文化相比,少数民族有其独特的区域性特点。少数民族多居住于荒僻偏远地区,很多地方没有公路,交通只能靠牲畜和步行,人们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生活,因此,其传统文化也具有相对稳固的传承空间。在这样一种空间里,不同的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
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覆盖音乐、舞蹈、建筑、医学、历算、文学等许多方面,以物质文化、口头和非物质文化等形式存在。而这些文化基本上都源于生活,而融于生活。无论是舞蹈、音乐、或是建筑,服饰,文学,科技典籍等,都从不同方面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或农耕、或游牧,或捕鱼、或狩猎,或结婚生子、或养老送终……并且各民族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不同文化间共享优秀的劳动成果。[2]中国各少数民族的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和鲜明特色,形成了中华五千年文化中的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
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各族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中国最早的文化活动和文化成果,闪耀着各民族的智慧之光。例如,一些出土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陶器,记录5000多年前的文明,上面所绘图案所反映的歌乐形式仍留在许多少数民族生活中。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成书于20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当时汉民族尚未形成,诗集中的许多作品,实际上是当时各民族中流传的歌谣作品。至今,湖南湘西土家族在婚礼之前的告祖仪式上,还要演奏诗经音乐,所唱歌词恰恰是《诗经》中有关篇章。
(二)清朝前期我国各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清前期已形成为多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各民族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加强了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影响。汉族在学术思想、伦理道德、教育、史学、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了发展,各少数民族文化也有所发展。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彝族的史学出现繁荣。
蒙古族的天文学、数学、地理学、医学,藏族的医学,维吾尔族的农业技术,壮族的织造技艺,彝族的火器等方面都取得了相当的进步。汉族和各少数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清前期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影响加强的基础。
这其中既有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有各少数民族相互之间的交流,形式多种多样。在东北地区,满族吸取了汉族的先进文化,满族文化也影响了汉族。蒙、汉两个民族在编纂书籍、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生活习惯等方面都相互产生了影响。在西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人民都会说汉语,文学、艺术、学术等方面在汉族文化的影响下得到了较大发展。在西南各少数民族中,汉族文化对藏族产生了很大影响,藏族医学在汉族医学的影响下,在医治地方性疾病和牲畜疾病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彝族逐渐接受了汉族人的生活习俗。许多白族人说汉语,习汉字。一些纳西族封建领主的服饰渐同汉制。苗、羌等族也都接受了汉族文化的许多影响。通过兴办学校和书院,汉族文化也影响了中南、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壮族中出现了许多有成就的知识分子。
土家族中产生了一批诗人。少数民族在接受汉族文化影响的同时,本民族的文化对汉族也产生了诸多影响。在各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中,满族和蒙古族在文字、音乐、服饰等方面相互产生了影响,形成了许多共同的文化取向。随着清朝在西藏地区统治的加强,满族和藏族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加强。蒙古族和藏族有着共同的宗教信仰,其文学、史学、医学、建筑等方面自然有着共同发展的特点。其他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面临的危机
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讲将打破少数民族地区原有的封闭状态,造成内外文化的互动,使当地本土文化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与冲击下发生各种变化。相对少数民族自身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而言,这种变化可以说是一种“瞬间”的突变和巨变。[4]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为少数民族地区凝固的生活秩序注入了无穷动力,随着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封闭落后地区同外界的接触与联系越来越多,尤其是广播、电视和网络,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城市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形形色色、光怪陆离的城市文化倾泻性地展示在那些单纯、朴实的人们面前,为他们送来各式各样的“文化大餐”。丰富多变的现代网络平台使其视觉神经受到强烈的刺激,得到从未有过的感觉,同时,因经济落后而导致的自卑心理和崇外思想以及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会促使其中的一些人(尤以青年人)对这些新鲜、时髦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导致本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竞争中丧失大量原有的受众群。另外,生活水平的提高带动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逐步向城市化趋近,而其原有的生产、生活习俗也在悄然蜕变。在很多少数民族村落中原本的民族服饰已完全汉化;原有的高栏建筑已改为土石结构的平居。显然,当人的意识因受外界的影响而日益走向开放,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削弱了群体意识,增强了个体意识时,那种集体性参与文化艺术活动的生命力将会因其所依附的传统社会活动(民俗活动)的逐渐减少乃至消失而逐渐减弱甚至终结。[5]现在,“死了一个人,亡了一门艺”已不是个别现象。
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可见,许多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已到了濒临解体的境地,如何对其实施保护已是迫在眉睫的文化发展大事。
三、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一)少数民族文化拓展了受众与传播空间
20世纪末世界范围内多元文化思潮的兴起引发了人们对过去未被注意或重视的民族的文化之兴趣。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使得东西部之间、大中城市与贫困地区之间的人才交流日益频繁。在此背景下,许多鲜为人知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将逐步向外界揭开其神秘的面纱,逐渐被外界所了解,并部分地被接受和认同。求异求新是人类发展的本性。在钢筋水泥堆积的现代化城市里,喧闹的环境、压抑的空间与飞快的生活节奏令现代都市人感到身心疲惫,回归自然的意识得到越来越多人的推崇。例如:这种心态在音乐需求方面的反映,就是在城市中形成了一股少数民族音乐热潮:《青藏高原》、《珠穆朗玛》等作品久唱不衰;《盘王之女》等“新民族根源音乐”得到普遍好评;在今年的第12届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上,增加了原生态组,并且这种原生态唱法成了本届大赛的最大亮点和热点。这些事实说明,少数民族音乐所具有的纯真质朴的风格很符合现代城市听众的口味,那么同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能带给他们无尽的遐想,使其失落的心灵得到慰籍,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少数民族风格的作品及少数民族演员的表演已得到了城市听众的接受与认可,在现代文化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为自身拓展了发展空间。
(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可以促进新文化的创造
作为原生态的传统文化,它在创建新文化的过程中,具有着其他文化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起来的少数民族基因库,为新艺术的创作提供了前提条件。如服装设计师可以根据保存下来的少数民族桶裙,设计出最时髦的时装,艺术家可以用少数民族中最优秀的民歌民谣,创作出最赋现代气息的音乐歌曲。以乐曲为例,我们现代乐坛上的许多著名的乐曲,都是从这个基因库中调取资料,创作而成的。电影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小提琴曲《梁祝》、动画片《白鸟衣》都是根据民间素材创作出来的。
传统文化对于新文化的创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没了它,新文化的产生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四、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工作的主要内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所经历的发展并不是那种由历史积累所形成的一点一滴、自然而然的渐变式进化过程,而是一种历史发展的突变,这种变化是由初级到高级的直接跨越,在文化传承上很容易产生断层现象。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50年过后,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我们只能像研究恐龙一样,去研究已经失去的少数民族文化。人类历史上有多少遗失的文明,多少永远无法解开的历史谜团,为后世留下了永久的遗憾,这种损失一旦产生,是无法弥补的,那将是整个人类的悲哀。这样的悲剧,不应在我们这样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重演。如今,少数民族文化不仅要经历历史发展时期的跨越,同时也要承受异类文化的冲击,如果不能够及时完成其自身的适应性发展变化过程,那么,其传承便无法持续,如此便会造成一种民族文化的灭绝!因此,我们所言“保护”实际上包含了保存与发展两方面的内容: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文化大环境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
(一)对少数民族文化制定和实施特殊的政策和措施
如文化部根据民族地区的实际,提出对这些地区实行文化设施建设、人才培养、文物保护和对外文化交流“四优先”的政策。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又把它作为国家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列入其中。国家民委和文化部还曾举办过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每年都要请少数民族艺术团体到北京进行文化展演,少数民族聚居的省区定期举办少数民族艺术节。[8]国务院最近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二)依据法律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
近年来我国积极建立法律法规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制定工作已经启动。
据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继承、保护、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法律依据和准则。作为专门法,《文物保护法》已于1982年由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实施。自1985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以来,我国已有30处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有5处分布在民族地区(比如:西藏的布达拉宫、云南丽江古城等)。去年8月,我国又加入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并成为这一公约的发起国之一。继古琴和昆曲被列为联合国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之后,维吾尔族的《十二木卡姆》已被作为中国2005年的申报项目上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建国以来,我国少数民族口头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整理、出版工作也取得成绩。比如,少数民族三大英雄史诗之一的《格萨尔》目前共记录了300多部,总计有6000多盒磁带;北京和各有关省、自治区出版部门总共出版了藏文《格萨尔》75部。为了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我国政府拨专款于2003年正式启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
(三)设立保护少数民族文化的机构和设施
如建立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博物馆。它采取全面收集、集中贮存、科学管理的方法,使其保存对象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养与维护。
根据收藏对象的不同,博物馆可以分为少数民族文化实物陈列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档案馆、少数民族文化生态展览馆三种类型。
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
(一)形式的更新将迎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本土的兴旺发展
前文我们谈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给少数民族文化带来了巨大冲击,在自卑心理、崇外思想及好奇心的共同作用下,本土文化一时被现代文化抢占了市场。但这种现象通常只会是暂时的,因为每个民族在自己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都奠定了自己独特的文化根基,选择了最能代表本民族个性与审美趣味的文化发展模式。其文化传统充分体现了本民族的精神实质,是民族凝聚力的内核,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一个民族如果完全丧失了自己的文化传统,那么这个民族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10]对于少数民族来说,“摩登”的现代文化毕竟距离他们的现实生活较遥远,而本土文化无论在语言上还是在表现内容上都与他们更贴近,同他们有着难以割舍的“血缘亲情”。因此,他们决不会只甘于接受“舶来品”而放弃自己从祖先那里继承的东西。在国内外巡回演出的集云南各民族的文化风情精髓,以原生态环境为背景,结合各民族性格和原生态歌舞特色的大型原生态歌舞集《云南印象》就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受到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好评;著名作曲家谭盾在《地图——多媒体大型实地景观音乐会》上,以现代高科技多媒体与古典交响乐队相结合的手法,将湘西的原生态音乐一一记录。这些现象用事实说明,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化在本土应朝着具有时代特征,以新形式来满足人们新的精神需求的方向发展,这样,它就可能拥有更多的欣赏群体和更广泛的听众基础,重新焕发出光彩与活力。
(二)人才是文化传承的基础
当前民族文化发展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加强教育,培养人才。首先,民族地区的各级领导要对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有整体规划。其次,要重视民族文化进课堂。从孩子们抓起,从中小学的教育做起, 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我们的传统艺术,培养他们的艺术情趣。比如,可以考虑使我国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知识进入中小学教材,使得孩子们了解中国各民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小就树立起珍惜和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意识。在民族地区的中学和大专院校增设民族传统文化课程,国家相关艺术院校也要增设民族艺术课程。再次,制定规划,系统地培训民族文化专业人才,扩大专业人才队伍。要为从事民族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提供必要的经费,创造必要的工作、生活条件。如恩施自治州、长阳自治县评选“民间艺术大师”活动,给民间艺人定发生活补助,解决生活困难,激发积极性,传承新人,从而避免“人亡歌灭”。
(三)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20世纪末,我国已将“可持续发展”作为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因而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亦不能背离这一总体文化背景,也须和中国的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一样,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传统文化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当前的意义
所谓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指:在当代人发展的同时,不能影响下一代的发展。对于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来说,新文化的出现对其无疑是一种强有力的冲击。传统文化很有可能在这种冲击下衰退、变异、甚至消亡。但是,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认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就应该永远停滞在原来的发展阶段才是“正宗的”、“原汁原味的”,认为少数民族人民因生活方式的改进,而导致一些以原有生存方式为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的消亡是令人遗憾的之类的想法,是与历史发展规律相违背的,不符合少数民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既要抢在那些已丧失生存环境的古老文化消亡之前进行大量的收集、整理、记录、保存工作,以保证我们民族传统文化基因库的相对完整性;同时又要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时寻找到一条能与现实相适应的发展之路,以避免其传承出现断裂,在中国大文化的体系中依然保有其独特的成分。这就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与有形资源相比,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这种无形的资源更具潜能,只要我们认真保护,科学开发,这将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但同时,这些传统文化有着不可恢复的特点,一旦被破坏将不能恢复。这就需要我们用可持续发展的方式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
2.走向可持续发展的传统文化
第一,营造理想的生态环境,调整“阴阳平衡”。这里主要是指在文化传媒、文化教育、文化创作等方面的人为调控。在传统文化传媒方面,电视编辑在节目的选题、制作上不能仅以物质利益为唯一导向,而应有高度的文化生态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特别在当前更应对传统文化给以“过度的注意”,让传统文化以新的方式依然“活”在我们的生活中间。[1]在文化教育上,我们要积极推行多元文化教育,不仅应在中西、古今上保持一定之比例,而且还应在政策上对传统文化给以一定的倾斜。文化创作是文化发展的重要推进器,我们应鼓励多种创作方式和多种风格的新作出现,但更应注意和大力倡导具有本民族风格的文化新作。“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不仅是中国大众的需要,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也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
第二,培养全民的生态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文化观。保护传统文化资源是以“人”为中心来实现的,我们不仅要在成人中,更要在青少年中培养热爱传统文化的思想,力求改变青少年对自己的“母语”不熟悉、不了解、不喜欢的不正常状况。要教育青少年,必须像保护珍稀动物、爱护历史文物一样的看待传统文化,并使其成为一种全新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如何看待文化发展中的“新旧”关系。由梅兰芳先生提出的“移步不换形”,是对传统文化在农业文明时期发展演变规律的精辟总结。今天,将其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动态保存方式不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其中所蕴含的“可持续发展”的合理内核——既发展变化,又不以破坏原有风格为前提——对我们考虑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应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许多发展中的国家、民族在经历经济发展巨变的过程中,其传统文化都经历了从被忽视到重新回归的过程。可以说这是其社会发展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之际,我们应该吸收这些前车之鉴,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问题上作好充分的心理准备,这样可以使我们少走些弯路,在文化发展史上少留些遗憾。
第三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而独特的民族,它拥有悠久的历史;曲折的发展历程;顽强的生命力。更重要的是它拥有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的传统文化的第一次大变革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对推进中国文化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文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在远古时代便有的是最早的图画文字。之后随着文字的发展开始出现甲骨文、金文、小篆、大篆和隶书以及与隶书同时并行的楷书、行书和草书。在文字领域中国有很多著名的书法家,如王羲之、颜真卿、欧阳询、柳宗权等。这些书法家的字体被现在很多人临摹和学习。
字画是不可分割的,有字便有画,有画便有字。中国画历史悠久,远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就出现了画在丝织品上的绘画——帛画,这之前又有原始岩画和彩陶画。这些早期绘画奠定了后世中国画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的基础。两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由稳定统一到分裂的急剧变化,域外文化的输入与本土文化所产生的撞击及融合,使这时的绘画形成以宗教绘画为主的局面,描绘本土历史人物、取材文学作品亦占一定比例,山水画、花鸟画亦在此时萌芽,同时对绘画自觉地进行理论上的把握,并提出品评标准。隋唐时期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绘画也随之呈现出全面繁荣的局面。山水画、花鸟画已发展成熟,宗教画达到了顶峰,并出现了世俗化倾向;人物画以表现贵族生活为主,并出现了具有时代特征的人物造型。五代两宋又进一步成熟和更加繁荣,人物画已转入描绘世俗生活,宗教画渐趋衰退,山水画、花鸟画跃居画坛主流。而文人画的出现及其在后世的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中国画的创作观念和表现方法。元、明、清三代水墨山水和写意花鸟得到突出发展,文人画成为中国画的主流。
中华传统文化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诗歌、词曲和戏剧。最早的诗歌是人们的口头创作,靠口耳流传,可以不依赖文字。诗歌的起源和劳动有关系。公元前6世纪,我国就编成了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对后代诗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它实际上是中国诗歌的源头。至战国时代,各国政治、文化交流频繁,楚国开始大量接受中原文化,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文化特色。楚辞便是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诞生的诗歌体裁,其创始者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秦朝,存在的时间很短,几乎没有诗歌留下来。继秦以后的两汉(西汉、东汉)存在约400年,留下了价值很高的诗歌遗产,其中主要是乐府歌。唐代诗歌发展大致经历了初唐、盛唐和中晚唐几个阶段。初唐是唐诗繁荣的准备时期,重要诗人有被称为“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此外还有陈子昂、沈佺期、宋之问。唐代诗歌的样式,在初唐时期已经齐备,到盛唐时期就出现了诗歌创作的高峰。到公元8世纪初,唐王朝出现了所说的“开元盛世”,经济、文化发展到鼎盛。诗歌创作领域也出现大批优秀诗人,写下内容异常丰富的诗歌。其中田园山水诗和描写边塞战争的诗占相当比重,李白、杜甫也出现在这时。唐代中后期,王朝的鼎盛期已过,但诗歌创作仍未衰歇,先后出现了韩愈、柳宗元、张籍、李贺、白居易、元稹、刘禹锡、杜牧、李商隐、温庭筠、杜荀鹤等等风格不一的杰出诗人。他们的诗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唐帝国走向衰落过程中的危机和民间苦难,艺术成就很高,对后世影响也很大。我们经常说唐诗宋词。唐朝最著名的是诗,而宋朝最著名的则是。宋词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的代表此人为李清照、柳永最为著名。豪放派的著名词人有苏轼和辛弃疾等。戏曲中的京剧是我国的国粹。京剧也为世界其他民族所了解。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还有很多,我并不能一一详细叙述。文化的深厚内涵需要我们在逐渐的了解过程中去体会。文化的精华固然很多,金无足赤,文化也不例外。传统文化中也有很多不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内容。
中国素来有礼仪之邦之称。《弟子规》是传统礼仪的很好阐释。还有我们所知道的三纲五常。三纲五常束缚了古代众多人的思想,是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绊脚石。古代的重男轻女思想至今在落后的农村地区还根深蒂固。这种思想给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带来很多的麻烦。忠孝思想固然可贵,然愚忠愚孝则并不可取。在我看来诸葛亮是愚忠的,他的忠诚并没有带来蜀汉的兴荣。如果他取阿斗而代之或选举有能力之人统治蜀汉,也许历史将是另一番景象。《二十四史》中有很多愚孝的典例。如为了孝敬父母而将自己的孩子活埋。父母是该孝敬,但孩子也是生命,这种行为在我看来便是愚孝。
传统文化是新时代发展的基础。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继承是发展的基础,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过程中发展。推陈出新,革古典新。发展过程需要创新。是否创新是一个民族能否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重要标准。
文化的创新需要在植根于本民族文化的立足点上吸收世界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明成果。在创新过程中我们要坚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不能抛弃传统文化而空谈文化创新;不能全盘肯定外来文化,也不能全盘否定外来文化。
在新时代的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在中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东方与西方的交汇点上,积极传承和创新中国传统文化。让中国历史悠久,特点鲜明、内容丰富的优秀传统文化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领先地位。
第四篇:传统文化传承
传 承 传 统 文 化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更加重视,人们对中秋等节日列为国家法定节日的呼吁一直不断;可尽管有上述呼吁,在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下,中国的传统节日备受青年冷落,却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在圣诞节、情人节互赠礼物,在麦当劳、肯德基庆祝生日,很多人不知道大阿福,没划过龙舟,没听过唢呐,不识艾草、菖蒲为何物。
为什么传统节日目渐被忽视,而“洋节受宠”,这是需要我们深刻反思的问题。有人从生活方式的角度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世界青年生活方式趋同;有人从文化的角度认为,西方传统文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而我国传统文化缺少适合年轻人的文化内涵;还有的人则把它归结为商家和媒体的炒作的错误方式,认为现在过节只注重形而下,形而上的精神全被抽空了,缺少传统文化产业去丰富、发展传统节日的内涵、外延,这样变味的节日过起来只能是空虚无聊。
上述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根本问题是目前传统节日中形而上的精神内容被掏空了。传统节日里,月饼、元宵、粽子等都是商家绝不肯放过的利润点,然而,过分地强调饮食使传统节日变成了“饮食节”。春节吃一顿年夜饭、元宵节煮一锅汤圆、中秋节送几盒月饼、端午节吃几个粽子,节便过完了。传统节日给现代人留下的似乎只剩了饮食,节日中大量美好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俗意境,则变得越来越淡了。没有烦琐仪式要求的洋节正好填补了这个空缺。圣诞节的彻夜狂欢、情人节的互赠礼物、万圣节的魔鬼面具,洋节的随意简单让都市人很容易找到情感的发泄渠道,于是它们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开来。
我国不缺乏文化内涵丰富的传统节日,缺乏的是传统文化与时代交融的过节理念和过节方式。要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只有不断地开掘传统文化的新内涵,寻找新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节日的文化渊源,才能把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传承下去。如在传统节庆日给出专门时间,组织大型、健康、寓教于乐的活动,不断倡导、继承、创新节日文化。
从商家的角度,应该把眼光放得再远一些、更宽一些。挖掘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不仅仅是扩展销售规模,更重要的是建立起消费者与企业、品牌间的情感联系,这是企业的最大利益所在。节庆消费要深刻挖掘消费者的情感价值,消费者最深层需求便是情感消费,这决定了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对传统节日的情感价值挖掘得不够是厂家和商家的一种短视行为,传统节日其实有很多独特的价值,从目前来看,反倒是一些跨国企业独具慧眼,将中国的传统节目的营销做得非常到位。
我国传统文化深刻而久远,传统节日正是传统文化中最精粹的文化,光大传统节日内容传承传统节日精神,是凝聚爱国意识、民族意识的强大力量。
第五篇:将语文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
将语文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 ——浅谈古诗词的教学 海口市遵谭中学 朱桂芹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涵盖了中国几千年来政治、经济、伦理、道德、文学、艺术等方方面面,它渗透在中国人的行为、意识、思想、灵魂等诸多领域之中,它决定了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理、个性、人格等基本素质的发展方向,这些都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什么是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含哪些内容。这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国内学术文化的定义上百个但这个并不影响我们,对于我们的理解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的群体其历史的发展形成的有利于该民族或该群体生存、繁盛的物资和精神的生活的方式。或者说本书使用的文化概念基本上以狭义文化为主,但同时也涉及一部分广义文化现象,以精英文化为主,辅以大众,民间民俗文化。
文化是一个生生不息的运动过程。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文化,都有它发展的历史,都有它的昨天、今天、明天。
传统文化是是中华民族的根,是华夏儿女的魂,弘扬传统文化就是把中华民族精神的精神道德的精髓植入每个人的心里。
当我们掀开那悠久的历史,深入那灿烂的文化,研读那深邃的思想时,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古代强国,领略到的是堪称世界奇葩的灿烂文化,赞叹的是凝聚着民族聪明的伟大发明。
伟大的祖国:不朽的文化、深刻的思想、精辟的学术,穿越历史的隧道,跨越无垠的时空,影响着的不仅是自己,还有全世界诸多的人们。被称为欧洲孔子的伏尔泰,面对中国古老的文化,谆谆地告诫欧洲人:一要赞,二应惭,三需仿。法国有名的军事家拿破仑,面对我们的《孙子兵法》,不无感叹地说:“倘若我早日见到这部兵法,我是不会失败的。”至于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其经济的迅速崛起,更是被公认为是中国儒学文化的直接影响。时至今日,尽管“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但中国传统文化在许多领域仍被公认为“顺之者昌,逆之者亡”的学习典范。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的文明,在世界文化史上,其功勋是何等的显著,其作用是何等的重大,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祖国传统文化对于今天我们语文教学所是何等的重要。
我校是一所半个世纪老校,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有名的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和人民,在他的著作中处处流淌着对生活和生命的热爱,流淌着人间最美好的情感:真、善、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校园里流淌着清淡益远的书香。“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是我校的办学特色。作为语文教师,我努力将语文教学与民族传统文化相结合,现将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所得与大家交流。
我教七年级组的(172班)、(173班),我将以“古诗词单元”的教学作为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重点,力求找准语文教学与校本课程的契入点,精心备课,认真讲解。使学生在古诗词的学习中增加文化积累,提高文化修养与审美情趣。
一、通过学习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得到了提高,感受到了人间的挚爱亲情。
在古诗词的学习中,我与学生一起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事迹,初步感悟诗人写这首诗时的心境。同学们不但了解了一些作者相关的作品,拓展了知识,更为理解这首诗奠定了正确的情感基调,有利于更深入的理解诗境体会诗情。例如在教学李白的诗《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时,通过查阅资料学生了解了李白对朋有很关心,这是一篇以景传情的怀念友人的诗,诗人将月亮人格化,无知无情的月亮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意境新奇,令人回味无穷。又如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水调歌头》,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世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现了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因此在学习中学生通过朗读一下子进入了意境,感受到了诗人的心情,也懂得了诗词的含义,对朋友间的感情更加重视,对生命更加珍惜了。
在古诗词的学习过程中,我与学生共同选择自己最喜爱的古诗词进行诗配画或改写成小散文。在这一感悟与再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将自己的理解通过手中的小画笔进行描绘。例如在古诗《观刈麦》的学习中学生被诗人笔下的情景所感动,了解农民的疾苦,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比如描写刈麦场面的四句:“足蒸署土气,背灼人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不仅展示了农民辛劳劳动的情景,而且更深入到他们的内心进行刻画,写事与写心理完美统一。记叙拾麦贫妇人诉说的四句:“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让我们感受到诗人的心灵也被耳闻目睹的悲惨景象震动了。最后,诗人对自己“不事农桑”而“吏禄三百石”感到惭愧表达了他对农民的同情。这情景也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于是用淡绿、淡蓝、粉红、碧绿等色彩描画出一幅农民劳动的漂亮图画。在绘画的过程中,学生的理解更加深入了,感情更加充沛了,在二次理解的基础上,有些学生情不自禁,为图画配上了与词的内容相关的小散文。虽然谈不上什么文笔,但流露出孩子们自然真实的情感。通过这样的学习,孩子们更加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表现生活中的美,提高了审美情趣,懂得了什么是“真、善、美。”
二、在学习中学生爱上了古诗词,感受到了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
在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中,许多学生深深爱上了“民族艺术的瑰宝——中华古诗词”,被她释放出的美所沉醉。许多学生在课余时间交流自己有读到了那些名诗佳句,并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不但积累了好诗好词,更受到了美的熏陶。同学们不但进行诗文配画,还制作古诗词的小书签,还有些同学激发了创作的欲望,自己创作小诗。也许,学生们写的小诗既不合辙也不押韵,但有什么比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更宝贵呢?“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通过校本课程与语文教学巧妙的融合,使学生们成为民族文化的弘扬者,不正是我们这所老校的办学精神与最终目标吗?
三、在学习中师生获得了丰富的文化积累,提高了文学艺术修养。
由于学生深爱上了古诗词,自觉进行课外阅读,熟悉了许多有名诗人,积累许多好词佳句。这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有的孩子能背诵岳飞的《满江红》,被岳飞精忠报国的气节所感动,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有的孩子熟悉了范仲淹,被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高尚情怀所折服。有的孩子熟悉了李清照,懂得了一个女词人一样可以拥有大丈夫的胸襟……在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发扬老舍精神,做真、善、美的人”的思想教育也自然地进行了,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在这样的语文学习中,许多学生不但迷上了古诗词,对民族文化的其他内容也开始感爱好了。有的学生读上了《诗经》;有的学生熟悉了屈原,知道了他的千古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的学生开始认真阅读《红楼梦》、《水浒传》和《三国演义》等。在这次(四月五日)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与能力”测试中,我的那两个班(172班、173班)取得了比较好的成绩,但我相信这才是校本课程最终要达到的目的。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与学习远胜于他会背多少首古诗。
总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坚持不懈,与有经验的老师交流,相互学习,力争使我们的教学特色愈发现鲜明,光彩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