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心得王芳梅
学会用教材教语文,使课堂更高效
————汉中市2016年“名师大篷车”学习心得体会
镇巴县城关小学
王芳梅
2016年9月24至25号,我参加了汉中市教育局组织的“名师大篷车”集中培训活动,两天是根据学科分组进行听课、评课、互动活动。我参加的是语文学科,第一天分别听了汉中市讲师团王文娟、顾亚静两位老师的示范课以及我校省级和县级教学能手何倩霞和郑宁琴两位老师的研讨课,并参与了说课、评课活动,第二天分别听取了王老师和顾老师所做的题为《在备课中锤炼自己》和《高效课堂之我见》专题报告。通过为期两天的集中学习培训,使我感触颇多。
一、听课学习感触多
1、四位做课老师都注重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引入新课的学习,如王老师和何老师的小游戏引入,顾老师的问题导入,郑老师的谈话导入等,使学生从感兴趣的事情中开始新课学习,使整节课堂的学习氛围非常浓厚。
2、四位做课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既注重知识技能方面的形成,又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这足以体现了他们对教材的挖掘非常深刻。如王文娟老师在教学《秋思》一课时,除了让学生读准字音和读懂诗句以外,还借助课件出示诗句的相关画面引导学生进行大胆想象说话,让学生体会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感情。再如顾亚静老师在教学《乡村四月》和郑宁琴老师教学《长相思》一课时,对学生课堂上良好的表现和精彩的回答都会让学生报以掌声,增强了学生 的学习自信心。
3、四位做课老师课堂中不光教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如王文娟老师在做课《秋思》和《老人与海鸥》时,引导学生一边学习一边总结出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是:品味,想象;学习讲读课文时可以采取读故事、悟情感、探秘妙等方法。郑宁琴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总结出了学习古词的方法是:读、看、查、画、想。顾亚静老师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和《乡村四月》这两课中分别引导学生按照读、悟、写和读、想、悟的方法进行学习。何倩霞老师执教的略读课文《桂花雨》一课,不但在教学中采取了读、悟、说等方法,还采取了情景表演等形式,使课堂充满了生趣。
4、四位做课老师课堂中都力求用教材教语文。四位老师在课堂中不光完成了对教材的学习,都还相机对教材进行拓展学习或说话、写作方面的训练。真正做到了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如王文娟老师在教学《秋思》一课时首先对诗人张籍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而且在引导学生感悟诗情时拓展了许多相关的诗句,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积累。她在教学《老人与海鸥》一课时,进行了串词练说。即引导学生用文中的关键词练习说话等。再如顾亚静老师在教学古诗《乡村四月》之后,又出示了《过故人庄》一诗,引导学生同桌合作进行了自学,从学生的交流中看出,学习效果很不错。还有郑宁琴老师在教学的最后环节进行了课堂小练笔的完成及交流。她们这些用教材教语文的做法,既增长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专题讲座收获多。第二天的专题讲座使我收获很多。从王文娟老师的讲座中,我感受到,要想上好一节课,教会学生语文,自己必须要下功夫去钻研教材,读懂文本,查阅大量的相关资料等,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本班学生学情的教案来,真正做到“用教材去教语文”。而不是依赖教师用书和现成的教案书,那样只能称之为“教书匠”而已。
顾亚静老师的讲座给人质朴、真实的感觉,从她介绍的自己平时教学的一些真实事例中,我感受到,一定要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在平时的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与他们交心,对他们的每一滴成长进行真诚的鼓励。落实学生的课前预习、扎实的训练学生的朗读等,使课堂真正的实现高效。
三、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对照自己,才知道同为人师,我与她们的距离相差甚远。无论是新课程理念上,还是对教材的整合处理方面,都觉得自己做得比较肤浅,通过这次学习活动,让我感受到,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只有扎扎实实地学习,勤于思考、乐于钻研,勤于在实践中寻找经验,真正把新课程理念落到实处,在教学中学会用教材教语文,使课堂更高效,才能拉近我与名师的距离。
第二篇:271 学习心得 王芳
高效课堂之我见
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培训结束了,笔记本上已经写得满满当当,心里也有一股迫切尝试改革的冲动。结合在昌乐二中教学课堂的观摩,以及这两天和专家领导的近距离交流,探讨,感受颇深,下面是我的一些收获和感想。
一、对于271 高校课堂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新的认识。
271高校课堂模式的内涵 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展示。
张海港老师从山东昌乐二中进行课改的历史背景出发,利用图文并茂的PPT,从数据的对比、新旧两种课堂教学模式分析,用教育的本质,学校的办学定位、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给大家进行教学改革理念的思想“覆盖”;用“三段六步”全面解读271高校课堂的真正内涵,用校园文化的基础地位来诠释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
其理念下的育人观,“把每个孩子的一生变成一个成功而精彩的故事”,真正的体现了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能完全自由地运用已有的经验,采用自己的方法去获取知识。这一点非常值得每一个教师去体会、学习。
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了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住了高校课堂的灵魂。几位专家领导对小组建设的具体阐述、指导,更是让人印象深刻。
二、小组建设——271高效课堂的动力之源
271高效课堂的最大成功是其“三驾马车”打造的学习动力小组。“三驾马车”具体来说包括班级行政管理、高效学习小组和高效学习科研小组。通过这两天集中培训,以及徐玲老师对小组建设的打造、实施过程,让我真切的体会到这“三驾马车”的威力。尤其是,徐老师在面对一群完全陌生的学生时,所表现出的耐心和亲和力,让旁观的我们也在瞬间情不自禁地喜欢上了这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这正是我们作为教师,所追求的,与学生应该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而不应该只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指挥者。
另一方面,课堂上学生表现出的积极踊跃的合作、竞争,正是271模式在课堂上的集中体现,更是新课改的核心内容。小组长态度积极,率先垂范,勇于担当,小组成员积极配合,互帮互助,为组争荣誉,人人参与,人人行动,真正让课堂活了起来,真正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探究中收获知识,不断成长。
不难看出,昌乐课改的成功,是每一位昌乐人的共同努力,校领导的决策有方,老师们的辛勤付出,以及全校学生的积极配合。尤其是小组长的作用发挥,课前预习、课上展示、课后检测保证了课堂的效率及最后的成绩。因此,我们学习“271 ”的关键就是要学习其如何选择得力的组长,如何把每个小组长培训成为老师的左膀右臂,成为学生和老师交流沟通的纽带桥梁,以及整套完整的评价奖励机制,从而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勇于展现,敢于担当。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整个小组建设中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班内划分小组时要做到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的合理分配,保证“组内异质,组间同质”;对学生的评价、奖励,应以“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为准则,多关注待优生、待优小组,保证人人有收获,个个有进步。
三、实施适合自己的课改方案
虽然课改的号角已经吹响,但我们并不能急于盲目照搬照抄别人的模式。改什么,怎么改不能直接拿来为我所用,而应做到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认真学习他人课改新模式的同时,时时刻刻以自身实际出发,能应用的方法尽快掌握,尽早运用,不符合自身条件的认真学习,改了再用。
具体说来,由于我们学生跑校生居多数,对于课下预习任务质量难以保证,效果无法及时检测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请家长配合的方式,监督孩子的家庭作业质量;另外,昌乐学生之所以能在课堂上有话说,敢表现,与其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也希望我们能多重视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做文明人,从说普通话开始。在校期间说普通话,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帮助学生提高交际能力和整体素质,也就能避免作文中口语话的现象。教师要大胆地把手放开,让学生自己去做,自己去发现问题,自己去寻找答案,也许我们会有更大的收获。课改名校昌乐二中用了六年的时间,才走到今天。如今,面对课改,我们曲折的探索之路也才刚刚刚开始,每位一线教师都应走在最前沿,积极主动地学习、研究、试验。“万事开头难”,第一步最重要,也最艰难,我们要慎重。
但我们也应当坚信“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只要用心,我们总会有发现,总会有突破,总会有成长。总有一天,我们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高校课堂模式。
刘家堡乡二中学校
王
芳
2012.05
第三篇:王芳外出学习心得
美,就在你我身边——参加全省市区美术教研员研讨会活动所见
2017年11月7日,山东省市、县(区)美术教研员教学研讨暨周村博物馆文化观摩活动在周村正阳路小学拉开了精彩的帷幕,直至11月9日,热火朝天的观摩教研活动才在我们敬爱的肖刚老师“跳出圈子”和“跳进圈子”精进而又接地气的教研互动讲座之中徐徐落幕。回顾本次观摩研讨活动,脑海中久久挥之不去的是周村美术教研员孙瑞涛老师课堂中的那句“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古句。此句源自唐代大画家张躁之言,艺术角度上讲,这八个字概括了客观现象——艺术意象——艺术形象的全过程,道尽中国画画中之味。在我个人看来,即现实美――意象美――艺术美的升华过程,不仅适用于中国画,各类艺术又何尝不是从不同角度诠释着这一境界呢?对于这次的美术盛会,以此名句来形容却也恰切如是。
一、“美”在校园
踏入学校门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几位老年人在楼前展示的太祖拳。动作娴熟,体态轻盈,令人惊叹不已„„紧接着我们参观了该校的美术博物馆及国家课程区本化特色现场展示。一幅幅作品汇集了老师和孩子们的智慧与心血,各种新型材料及综合材料的运用也让我大开眼界:电脑绘画,水拓画,纸塑,烙画,盖里板版画......(一)博物馆
正阳路小学的博物馆落成,剪彩被我们赶上了。我起初觉着这可能只不过是这段浪潮里的一朵不起眼的浪花,但是在我转到第二圈的时候,一幅介绍云冈石窟的海报忽然给了我一点提示,让我改变了想法。平时我老是抱怨,教给学生的知识隔一段时间再来看,又成了新知识,可以想象,如果有这么一个空间,它可以让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转一转、看一看,甚至有时能流连忘返,岂不是很有意义?正所谓“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这些由文字、图片和实物搭建起来的平台带给学生的,恐怕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此。
(二)老物件
有些学生会问我是不是把美术课错上成了历史课。我说没错,美术就是人类留下的最直观的历史。这所博物馆里陈列的不只是美术作品,还有很多老物件(说文物好像不太合适)。这些老物件很“杂”,一是种类杂,从三眼火铳到清代的国产留声机,遍布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二是时间跨度大,从红山文化的玉龙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缝纫机,时间横跨华夏五千年文明。这些老物件好像都在默默的诉说属于它们那个年代的故事,对于学校的孩子们,通过它们我们看到了这所学校显示出的人文关怀。
(三)小细节
会议间隙抽空在校园里随意转了几处。首先,给人的观感首先是干净,洗手间做清洁的阿姨也是一身不算新但是非常整洁的制服,给人感觉很朴素。其次是真实,我在这些一周要上满大小16节课的老师身上没有看到倦容,看到的是平和和自信。他们在辅导学生时有一种满足感,如果不是他们演技太好,这至少证明他们还是很喜欢手里这些工作的。还有博物馆里的布置,从平面作品的摆放到展柜的布置都非常用心,很少能有学校在布置这些时能考虑到光线,单从这一点来说就很值得提倡。
能走出去看到别人的生活和工作状态是一种幸运,我们能从中汲取很多阳光和积极的东西,希望接下来能有更多的收获。
二、“美”在高端
现场参观过后,我们来到二楼报告厅。周村区教体局副局长路兰英致开幕辞。随后,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胡知凡作了题为《高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业水平划分》的讲座。胡教授虽然从高中美术学科角度出发来解析美术学业质量标准的研制,但也对中小学标准的制定具有启示作用。胡教授的讲座从六大方面进行: 1.利用大概念统整学习内容; 2.学业质量标准与核心素养; 3.学业质量标准的水平划分;
4.学业质量标准与核心素养水平划分; 5.国外经验介绍; 6.结束语。
整个报告虽没有刻意详细解读“核心素养”,但胡教授所讲的每一句话都涉及到核心素养问题,每个版块也分别从各类美术形式中举例。总而言之,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不是简单的对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它是将美术学科或跨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整合,为了使学生形成这些素养,一方面通过课堂中的各种教学模式,另一方面通过评价方法来促进学生素养的形成。
一上午的时间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坐上车回去吃了午饭没等休息,紧接着又坐车赶到会场,聆听了上海市奉贤区教师进修学院教研中心美术教研员徐韧钢老师的报告——《美术学科教与研的点滴思考》。徐老师讲课幽默风趣,使本来已经疲惫的我们被深深的吸引。两个半小时全程站立,徐老师从八个方面分享了他对实现有效教研的经验。1.创设平台,评价多元; 2.项目驱动,激发热情; 3.借力技术,改进形态; 4.内容丰富,注重实效; 5.深化主题,审辨问题; 6.分设组别,共同进步; 7.挖掘特色,辐射引领; 8.构建团队,分层培养。
针对每项内容,他都列举了些许很有特色的事例。比如重考资格证、配音秀、教学实践基地、创作基地建设、拓展类培训课程中国风摄影、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同时,他还和大家分享了很多新技术应用,比如运用皮影客APP制作动画、同屏器的使用、滤镜大师等应用程序。
徐老师报告的亮点来自于他手里的硬盘和他那台苹果手机。徐老师的硬盘有八百多节分类明确的微课,用他自己的话讲这就是他的导弹防御系统,有问题,导弹直接打过去。解决不了的,大家一起商量,继续录微课解决。比起八百多节课的硬盘,手机更让人眼前一亮。据我个人目测,徐老师的iPhone手机上各种类型app加起来,差不多有五十个。这只少能证明两件事:第一,徐老师根据自己的需要已然做过大量的尝试;第二,徐老师的iPhone容量最起码是128g(光是imove的工程文件就会把32g的手机挤爆)。
徐老师有一句话讲的很好,“技术的进步可以让我们提高效率”。我们教师群体里也不乏各种手机品牌的粉丝,但是除了美图秀秀和国产手机自带美颜,我们还了解手机的哪些功能呢?曾几何时,我也想过摆脱沉重的笔记本电脑,拿着小巧的手机,在教室里一边跟学生们讲课一边潇洒的用手机翻动ppt,可是当时的校园里并没有覆盖Wi-Fi。这就比较尴尬了,一直尴尬到上个月月底。手机的自动投屏功能很方便,退一步讲,即使我们没有徐老师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就能用手机完成一个ppt的能力,我们也可以将电脑中做好的ppt传到手机上用。为了响应徐老师,我今天晚上写的东西也都是由手里的iPhone完成的。
手机的功能远不止这些,只要肯研究,喜欢去发现,我相信总有一天会用得上这些眷顾“懒人”的高科技。
三、“美”在课堂
第一天下午最后一项内容是观摩周村区美术教研员孙瑞涛的一节公开课《走进美术世界一一什么是美术》。得知孙老师已经55岁还站在讲台上为大家上这么一堂课,我们倍感钦佩,他整堂课也给人很亲切的感觉。
本课以大树为主线,从开头到结尾,整体统一而呼应。本课属于欣赏·评述课,为了降低难度,孙老师选择了从绘画方面来理解,主要涉及到从时间到空间的穿越,用比较的方法让学生归纳总结以及从工具到材料的选用等问题。整体设计上,步步推进,依学生的回答而提问,通过提问,促进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对于难点的处理也极为巧妙,如在对比中外两幅作品中的透视问题时,对焦点透视进行复习,而学生对散点透视相对陌生,老师就没有再强调它的定义,而是说:边走边看。这样的解释让学生更容易理解。还沉浸于昨天的花团锦簇,新的一天又迎来一位名师和两位教研员的锦上添花。看!学生们专注的眼神,老师们认真的举止,不容得我有半点马虎,生怕错过每个精彩的瞬间„„
周村区正阳路小学美术教师王传蒙执教的《对印版画》。菏泽市定陶区教研室美术教研员王静静老师执教的《艺术表现的新探索—-西方现代绘画作品欣赏》。青岛市市南区教育研究中心美术教研员臧旭东老师执教的《“鱼”美同行—-现代版画》。
每堂课都带给我不一样的感受,同时也让我有更多的收获„„王传蒙老师作为一名名师,看得出来他的泰然自若,对学生的关注,对细节的处理等,三年级的对印版画我也曾在课堂中讲过多次,无非告诉完孩子如何操作,注意事项后让孩子自由创作。每次却都会出现时间不够,学生操作过程中意外发生,纪律不好等问题„„而王老师从一开始上来就亲自演示,趁学生兴趣高涨,紧接着让学生去尝试。短短的时间里孩子们就画出几个简单的几何形状,初次领会了对印的乐趣。接下来王老师展示出几个学生作品让学生去分析,找异同,从而发现问题,而此时此刻,老师也在有序的在学生回答问题中逐步完善起初示范的作品,无声胜有声。
王静静老师的课让学生欣赏了大量的名作,作为一节欣赏评述课,学生也能够在欣赏中提炼自己对作品的理解与认识。她用自身的热情去感染孩子,引领孩子感悟作品。尤其是她在引导学生分析作品:格尔尼卡,又是那么细致入微,分解成若干小部分讲解让学生知道画面又是怎么组合的。臧老师的课也是讲的版画,初中二年级的版画。她的课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看视频,看作品,直接进入主题,并让学生体验,这也是本课的亮点所在,臧老师一直注重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展问题解决问题。她还制作了微课,刀刻操作方法一目了然。到最后评价作品也是学生自主评价为主。
讲课结束后,先后又有十位来自不同市、区的美术教研员针对四节课发表了不同的见解,最后由省教科院肖钢老师总结。从专家们的总结中,让我看到了他们的格局之大。以前我对一堂课的评价无非从环节设计,某个环节不当之处,教学方法等方面分析,而他们对课的评价不然,比如,对课题划定的范畴提出不同见解,关注学生的收获,关注整个结构及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学习教师的研究精神强调教师的研究性......格局虽大却不失细微之处,肖主任就目标达成度,以作业为中心分别点评了三节课,他细到数的出展过多少作品,有多少又是相同题材。他细微到每节课中作业设计与教学目标的紧密联系。
下午,我们参观了周区实验学校和周村三中的第23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和美术馆。
四、“美”在心间
(一)整体印象—“宽”
所谓“宽”,主要是指本次活动涉及的范围足够广。从正阳路小学的美术博物馆剪彩到胡凡之教授的学科标准大概念,既有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又有对教师的具体指导。
美术博物馆的落成意义非凡,它是一种沁润学生的平台,博物馆里的老物件和介绍各种艺术知识的展板就像教堂的唱诗班,学生在这种环境下总会有所收获。
胡凡之教授的讲座让我们从更高的层次了解到我们美术教育的趋势,让我们从观念上对我们正在从事的工作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与看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与国际接轨,让我们知道全世界的同行都在做什么、怎么做这种交流对我们产生的积极影响可想而知。孙韧刚教授的讲座则更看重具体的方法。科技的进步快到在十年之内数次改变我们传统的生活方式,这些改变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小小的手机作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我们又对它了解多少呢?
(二)观课印象—“全”
所谓“全”,一是指本次活动中安排的精品课例展示的亮点全。王传蒙老师的课专注、朴素,示范精致;王静静老师的课自信、有气势,处处展现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臧旭东老师的课从示范到PPT中BGM的播放时机都透着对学生体验的重视。二是指课例中暴露的问题全。比如示范不足与示范过度的问题,与学生互动的问题,这都是我们日常课堂教学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观课的最后环节,肖钢老师的点评也很到位,幽默中透着犀利。各位教研员的发言有时让我恍惚中觉得这是一次日常的校本教研活动,气氛非常的热烈。
(三)“走出去,跳进来”
肖钢老师的报告用这句话做标题,告诉大家作为美术教师就像我们当年学专业的过程,要时不时放下手中的画板站远一些,这样才能观察的更全面,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逐渐进步。美术教师一直是两条腿走路,专业不能荒废,教学教法心理学更是要烂熟于心,我们想做好这个职业就要用心去平衡它们。就 像肖钢老师讲的那样,不要只盯着脚下,眼光要往更长远的地方看。
我还想用孙韧刚教授讲座的标题来勉励自己—“小学科、大作为”。我们的学科由于种种原因“门槛”略高,但这并不是我们没能让它发光发热的理由。我们在平凡之路上的求索是否能有所得,还得看自己有多想让这条路变得宽阔,通畅。
总之,在如此高端的美术教学研讨活动中,我们受益匪浅,收获了不足以用文字形容、不足以用语言表达的至真至善的“美”。看到听到太多新的知识,新的理念,引起了新的更深的思考。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继续保持此刻学习的热情,尽可能快的消化与吸收此次获取的营养,未来的日子里,将本次会议上撷取的“美”全部释放到工作中、传递给孩子们,让“美”徜徉身边,润泽心田!
第四篇:王梅有关材料
随手倒一杯茶,微笑着坐在记者对面的,就是声名远扬的王梅。未曾开口,她的和蔼已然在不经意间感染了记者。
王梅服务的岗位是山东省济南市工商局长清分局登记注册窗口。王梅有名,是因为以她的名字命名的工作法——“王梅工作法”已经在山东省工商系统全面推广。王梅有名,是因为她的口碑,很多群众办理业务特意找她。
“王梅工作法”是山东省工商系统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工作方法。去年,王梅在山东省17个市工商系统作报告。济南市直机关工委将王梅作为全市机关干部学习的典型。
王梅的学历并不高,她工作的岗位也很普通,究竟是什么使她取得了今天这样的成绩?见到王梅后,看到她举手投足,记者有了答案。
用心用情
王梅1995年来到长清分局黄河工商所登记注册窗口工作。她取得今天的成绩,源于一个将心比心的故事。
一次,一名业主打电话咨询办理变更手续要带什么资料。王梅详细告诉了对方,却忽略了要对方带纸质的个体档案。结果这名业主跑了40公里冤枉路。王梅向这名业主道歉。对方却说:“我在你这个年纪的时候做过业务员,也曾因为一个小疏忽让我们厂里丢了一个大单子,我为此哭了一整天。年轻人刚工作有点失误是可以理解的。”
这件事对王梅触动很大。她觉得,服务对象能够这样理解自己,自己有什么理由不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呢?
但是,生活中的许多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将心比心就是这样。
王梅下决心让自己更多地理解服务对象。她把自己的工作体会写在便笺上。“社会中的每个人既是服务者也是被服务者,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假如我是前来办事的,会怎么想怎么做?”“宁可多付出一些,决不让业主多跑一次。”就是这些朴实话语,让刚刚工作不久的王梅把心沉了下来。
在济南市工商系统开展学习先进典型陶志捷时,王梅从典型身上汲取了力量。她认为,陶志捷能够在寒冷的冬夜来到市场,把温暖送给每一个业户,关键就是陶志捷能够体会业户的不容易。
一天,王梅接到一位身在四川的母亲打来的电话,说自己的孩子在济南有好几天没和她联系了,怕孩子进了传销组织。这件事并不属于王梅的工作范围。但是,王梅立即查找相关企业资料,联系企业负责人,确认这个孩子还在那家企业上班。王梅还是不放心,下了班骑车赶到这家企业,见到了那个因为丢了手机而没有同家人联系的孩子。王梅拿出自己的手机,让这个孩子给家人报了平安。那位母亲在电话中千恩万谢,哽咽不已。
注重细节
这样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再加上窗口工作的特殊性,让王梅进步很快。王梅意识到,要把工作做好,必须注意服务细节。正是这一点,使工作不久的王梅显得与众不同。在面对服务对象时,王梅总是要求自己保持微笑。然而,她发现,微笑是有学问的。
一次,王梅接待一名想开办五金杂货店的服务对象。按照“业务知识一口清”的标准,她简洁地介绍了所需材料和相关流程,并微笑着请对方填表。可这个人却一脸不高兴地说:“你说得那么专业,我都听不懂,你笑什么?是不是在笑话我不识字啊?”尽管心里委屈,王梅仍然没有发火,承认是自己解释不周全,请他原谅。
但有了这次经历,王梅意识到“微笑”不是微微翘一下嘴角那么简单,不恰当的微笑在服务对象看来可能就是嘲讽和应付。面对不同身份的服务对象,就要展现不同的礼仪,才能更贴近群众。她提醒自己,面对文化水平低的服务对象时,笑得憨厚一些,解释周全一点。
在王梅的办公桌上,一盒纸巾与企业登记材料摆在一起。因为有的办理登记手续的人员按完手印,总习惯性地把印油抹在服务台上,容易弄脏别人的衣服。王梅便专门准备了纸巾,及时递给按手印的人。这些看似点点滴滴的小事,王梅却把它记在心上。
总结经验
如果说,王梅在工作中做到用心用情,那她仅仅是一名很好的窗口工作人员而已。把好的经验归纳总结,进一步提升,才使她完成了从优秀到卓越的质变。
开始,王梅把自己积累的经验进一步提升,提出了“1+1>2”和“100-1=0”两个准则。
王梅说,所谓“1+1>2”,就是如果能多一份热情处理业务、多一种角度考虑业户,除了让服务对象满意外,自己还能获得更多的快乐体验。如果只顾埋头工作,像机器一样处理业务,就可能欲速则不达,引发不必要的争执,就成了“1+1=0”,与服务的初衷背道而驰。
王梅说,作为女儿,我能理解年迈的服务对象来工商所办理业务的不方便;作为母亲,我能理解创业的大学生办理营业执照时的踌躇;作为妻子,我能理解下岗职工依靠小生意养活全家老小的艰难。把自己的工作角色同家庭角色结合在一起考虑,就能做到“1+1>2”,就能用快乐、享受的心情工作。
而“100-1=0”,就是100次满意是应该做到的,一次疏忽大意却可能给别人、给自己造成难以补救的损害。王梅发现,当服务对象向你咨询时,抬头回答晚几秒钟,服务对象的心理就会发生微妙变化,他们可能怀疑自己是不是问错了问题,还是找错了咨询对象,还是自己根本不受欢迎和尊重。这几秒钟的延误,就可能引发不必要的误解,就可能需要花几分钟时间进行解释。于是,她把“100-1=0”这个准则进一步落实在业务中。比如,她把电脑屏幕调整到面向服务台的位置,以便让服务对象清楚地看到信息录入情况。
王梅说,对比“1+1>2”和“100-1=0”中的加减法,她深深体会到,唯有减去一丝懈怠、减去一丝侥幸,加上一份耐心、加上一份责任,才能更好地服务群众。
再造流程
王梅发现,理念固然是工作的先导,但是,仅有一些好的服务理念,没有在这些理念指导下简单实用的工作准则,有时候还是会出现懈怠情况。
于是,她为自己制定了一些必须遵守的规则。比如,上班前必须清理好窗口,服务时必须主动与业主打招呼,下班后必须日事日毕整理归档。她把这些规则运用到工作中,受到越来越多的业户欢迎。
能不能再造一个规范的流程,让更多的群众得到实惠?济南市工商局局长王宏伟多次和大家一起研究论证,准备为群众提供一个标准规范的服务。副局长葛春林多次到长清分局指导。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在王梅原有工作方法的基础上,不断充实完善,最后形成了一套工作方法。2009年,济南市工商局党委正式将这一套工作方法命名为“王梅工作法”。可以说,“王梅工作法”是王梅窗口经验的总结,也是济南市工商局全体干部智慧的结晶。
“王梅工作法”即窗口工作人员一天的工作流程。这个流程分为“班前准备、热情服务、高效服务、班后清理”四个环节,每个环节需要做的工作又细化为“一、二、三”。这样一来,全天的工作高效运行,忙而有序,保证了窗口服务“快、精、准”。
班前准备“一、二、三”,即一净、二查、三到位。一净,就是每天提前半小时到单位,将办公室打扫干净,不留死角,为服务对象营造一个窗明几净的服务环境。二查:一是检查办理业务所需材料,如各种表格、签字笔、老花镜、胶水、剪刀、服务指南等是否摆放在合适位置,二是检查网络连接和电脑终端设备是否能够正常使用。三到位:一是角色转换到位,到达工作岗位后,要立即把自己从社会上的其他角色迅速转入到上岗服务的公务人员角色;二是心情调整到位,调整心态,带着快乐的心情,以一颗平静的心、感恩的心开始一天的工作;三是仪表形象到位,尤其注意制服是否整洁,工作牌佩戴是否合适,仪容是否端庄大方。
热情服务“一、二、三”,即一个微笑、二个主动、三个一样。一个微笑,就是面对服务对象时面带微笑。二个主动:主动与业户打招呼,询问业户需要办理什么业务,使服务对象获得尊重感;主动递上服务指南,指导业户规范办理业务。三个一样:生人、熟人一样和气,对待表扬和批评一样诚恳,业户来早、来晚一样耐心。
高效服务“一、二、三”,即一快、二准、三规范。一快,就是要尽可能快速高效办理各项业务,减少服务对象等待时间。二准:准确识别业户业务需求,准确解答业户咨询。三规范:受理材料规范,信息录入规范,流程衔接规范。
班后清理“一、二、三”,即一清、二整、三记录。一清,就是清点注册登记费和票本。二整:整理业务资料,对一天办理的业务资料整理归档;整理工作现场,将办公桌上的物品放到抽屉里,保持桌面无杂物、地面无纸屑。三记录:记录工作日志,将一天的工作情况输入工作日志;记录疑难问题,将一天遇到的疑难问题进行分类,以便及时解决;记录服务收获,将一天来解决的问题进行记录,以便积累经验,指导以后的工作。
“王梅工作法”的服务理念是: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服务对象满意为标准。基本要求是: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工作,设身处地为服务对象着想,把本职工作做到最好,快乐地面对业户,快乐地面对工作,在服务对象满意中感受快乐。服务精髓是:用心用情,注重细节,换位思考,提升效能。
带动效应
2009年6月1日,济南市工商局发出通知,在全市工商系统推广“王梅工作法”。全市工商系统掀起了学习王梅,学习“王梅工作法”的热潮。
窗口的岗位不用说,就是其他岗位,大家也从王梅身上学到了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精神。很多单位结合不同的岗位特点,创新监管服务方式,加强能力建设。
在采访王梅时,很多同志说,王梅这个典型平实、可学。有的同志说,王梅的事迹说明了平凡的岗位也可以取得好成绩。有的同志说,王梅已经成了济南市工商局叫得响的品牌,自觉维护这个品牌,更加用心服务群众,群众因此将得到更多实惠
第五篇:王芳感悟2012
感悟2012
芙蓉山小学王芳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得知获此奖项,内心非常地激动。因为这个奖项承载着领导、老师对我的厚爱,承载着一路走过的2012的所有酸甜苦辣。
回想起走过的2012,对于我来说,可真是有史以来,最艰辛的一年了.一头是嗷嗷待哺的小宝宝,一头是44个稚气未脱的小淘气包,两头都很需要我,哪头我都舍不得放手。想想一路走来的2012年,自己真是在领导、老师们的关爱中艰难地挺多来的.为此,在这里,我要感谢领导们对我的问寒问暖,我要感谢班助鹤鹤无怨无悔地承担起了早读的任务,我要感谢同级部的费老师默默地为我分担了许多活,我要感谢众多同事们见到我,总是说,有什么要帮忙的尽管说,感动,真的很感动.2012年,班里人数多达44人,又包班。有时最忙碌的一天就是除了两节课喂奶时
间,剩下的4节课语文数学轮番上,真是忙得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人用。今年班里有24个男孩子,又各个个性鲜明,尤其有4、5个男孩子相当不好管理。为了管理好这些个性鲜明的孩子,我可真是费了不少脑筋.每天在学校里,我都尽量少喝水或不喝水,因为我怕课间上厕所的空档,这4、5个孩子再惹出个什么乱子。细想起一学期来,只要有学生在,自己在学校里竟没去过一次厕所。正是由于我对那4、5个男孩子的一刻都不放松,所以一学期来,那4、5个男孩子也开始慢慢入群,开始慢慢步入正轨了。
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一件事,老师往往要重复好多遍,孩子也不一定能搞清楚,所以每一件事都需要老师和家长亲力亲为。为了让孩子们尽快步入正轨,我每天中午和晚上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校讯通给家长们发短信汇报孩子们的在校表现情况,因为在学校,我每天除了上课就是批作业,根本没有时间给家长发短信,所以只能回家发。而且特殊孩子,我每天都会针对孩子每天的不同表现,为家长指明第二天的努力方向,家长有了抓手,自然就会协助老师教育好孩子。
为了保证课堂教学质量,每天晚上,我都是等到孩子睡着了,再准备第二天的课。2012年整个一年,自己每天都是深夜12点左右才睡觉,特别是学校让出一节习惯培养的课的那几天,教案一遍遍地修改,课件一遍遍的修改,每天晚上都是2点左右才睡觉。
“一分汗水,一分收获”。感谢领导和老师对我工作的认可,感谢大家对我的厚
爱,我一定会加倍努力,不辜负领导、老师、家长、孩子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