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和制约双语教学的因素及对策(勒者阿日)

时间:2019-05-13 03:52: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影响和制约双语教学的因素及对策(勒者阿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影响和制约双语教学的因素及对策(勒者阿日)》。

第一篇:影响和制约双语教学的因素及对策(勒者阿日)

影响和制约我校双语教学的因素及对策

吉米九年制学校·勒者阿日·联系电话:***

摘要:在国家民族政策的扶持和地方政府的重视下,我校的双语教育教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由于地域经济的落后,教育基础的脆弱,办学规模、办学水平和发展速度,与县级以上的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很大差距,教育教学工作仍然面临师资短缺、外文资料缺乏、师资队伍建设不难以适应教育发展需求等问题。

关键词:双语教育教学;影响因素;困境;对策

双语教学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两种语言,通过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并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水平和专业能力的。近年来,我国的各行各业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逐渐加快。为了适应全球化的发展,双语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成为教育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我校实施彝汉两类模式双语教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我校的彝汉双语教学,由于地域经济的落后,教育基础的脆弱,师资力量的短缺,外文资料的缺乏,加之民族心理的落后,仍然也存在一些问题 ,在此 ,我们将对影响与制约我校彝汉两类模式双语教育的因素进行粗浅的分析。

一、双语教学的办学形式分析

甘洛县吉米九年制学校的双语教学,经过20多年的办学实践,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依从学生母语和遵循儿童认知规律的双语教学模式,且已基本进入稳定发展轨道。目前形成的两类模式有:以彝语言授课为主、单科加授汉语文的“一类模式”和以汉语文授课为主,单科加授彝语言的“二类模式”。双语教学的实施极大地推动了普及义务教育的进程:大大提高了彝族人民送子女入学的积极性。从双语教学两种模式的分布情况来看,我县只有我校办了一类模式班级。

二、双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经过20多年的努力,甘洛县吉米九年制学校的双语教学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我校自2003年恢复九年制学校以来,双语教学工作成绩较为明显。如:毕业于我校一类模式班级的国家工作人员达36人次,现在高校就读学生达31人次,其余各类中职学校及中专技术学校就读学生不计其数。但在双语教学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汉语环境差。我校地处彝族地区,几乎没有汉语言环境,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师生交流局限于母语,彝族学生在初中毕业后仍不能很好地用汉语进行交流学习。用母语为主授课的高中毕业生因受汉语水平限制,不能报考或考不上较好的高等院校,专业选择方面也存在障碍,制约了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的培养。

(二)双语师资培养培训体制不健全。完善和健全双语师资的培养和培训机制,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根本保证。双语模式师资培养和培训体制环节较为薄弱。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是我校急缺彝文科和彝理科专业教师。另外有些汉语文教师在对彝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过程中,照搬普通汉语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彝族学生学习第二语言的特殊规律,在施教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汉语的困难程度缺乏认识和了解,教学方法不够灵活,不能将教学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不能创设跨文化的教学情景,有效利用教学辅助工具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动机,给汉语教学造成一定的障碍。问题之三是,目前我校双语教师队伍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仍然是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特别缺乏彝汉精通的双语类教师。

(三)一类模式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选择空间小,教学模式为以彝为主类的高中学校太少,学生升学后只能到喜德县民族高中就读,而到了高中毕业升学时,升入大学的专业选择空间也较小,然而从目前的初高中升学情况来看,这类学生的升学门路十分狭小。这种现状的存在,导致学生初中毕业或高考毕业后选择的余地小,直接影响着学生前途的发展。

(四)一类模式学生教材缺乏外文资料,学生训练量少,见到的考题面不足,导致学生在中高考时无法与普通班学生处于同一水平上,从而影响学生的考式成绩。

(五)缺乏教学软件。近年来,在国家支持下,通过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有了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初步条件。但硬件配置标准较低,特别是缺乏适用于信息技术教育的教材、手段和双语教学软件,缺乏掌握教育信息技术的教师。许多课程教学只能依赖传统的教材和教学手段,学生学习语言和掌握知识的周期长、成本高、效率低、质量差。许多教师感到:严重缺乏彝语软件、光盘、课件,并急需培训如何制作彝文课件。

(六)双语教学办学条件不能满足全部需要。我校有70%的学生都通校就读,给学校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学校后勤人员缺编,给我校寄宿制管理带来了各种困难。目前管理工作还没有走上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目标化的轨道。

(七)彝区人们的民族心理相对而言落后。我校地处在边远偏僻的农村,这些务农的彝族人民知识是有限的,在家务农的几乎是小学毕业,有些甚至小学都没有毕业,所以不会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把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灌输给自己的孩子。故此彝族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高。

三、双语教育教学改革及对策分析

(一)为实现双语教学的培养目标,双语教学必须按照“强化汉语,精化本民族语,优化外语,双语或三语兼通”的总体要求,强化教学管理。狠抓双语教学的教育教学管理,要有分管领导专门负责,相关人员具体抓此项工作,做到任务明确,责任落实。

(二)强化双语师资培训工作。《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少数民族和西部地区教师队伍建设要把培养、培训双语教师作为重点。”这是民族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原则和根本目标,必须认真落到实处。双语师资队伍的培训必须坚持三级培训原则,县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双语师资的培训作出规划,并分期分批对现有中小学双语教师进行全面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和师德师风的培训,以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工作责任心。

(三)优先录用新增双语教师。在录用新教师时,对彝语文专业毕业的学生应当用本专业语文参加考试或适当降分录用;非彝语文专业毕业的少数民族考生要加试民族语文,并计入总分录取,充实到双语教学第一线。根据学科需要每年从师范类毕业生中招录一批优秀的本民族本科毕业生进行强化培训后,充实到的学校。

(四)增加双语教学的教师编制。针对双语教学多一门学科和需要寄宿制学生专职管理人员等因素,应比普通中小学适度提高师生比例,增加编制,配齐教师和管理员。为了保证学校教育教学的正常开展,保证质量,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核定双语学校编制并出台相关规定,争取统筹解决双语学校教师不够的困难。

(五)加强双语教育理论和教学实验研究,努力构建完善的双语教育体制。教研部门要积极开展双语教育教学的研究,要不断总结和探讨双语教学中的新问题、新情况,在改革和完善双语教学体系,制定双语教学的发展规划,在探讨双 语教学的规律和提高质量方面有新的突破,让双语教学更适应民族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要健全双语教研机构,配备、配齐、配强相关学科教研员。

(六)建立双语教学督导评估机制。教育行政部门和督导机构,必须将双语教学规划、领导配备、机构设置、规划落实、措施兑现、师资培训、学生巩固、教育教学管理作为考核的内容,建立督导评估机制,加强督导评估工作,督导评估工作每年要进行一次,对于工作突出,成绩显著的,每年要进行表彰奖励。

(七)进一步完善彝族文字教材体系,提高教材质量,开发与双语教材配套的信息化教学软件和辅助教材;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参加中、高考和升学的政策措施和途径。

(八)在彝族地区广泛开展成人教育及终身教育,政府必须对落后的彝族地区做大量的投资——广泛开展成人教育和科学技术的培训。这样父母才能把知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大脑灌输给自己的孩子,这才是教育孩子的关键。有效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资源,切实增强农村教育培训。人活到老就要学到了,人生的学习和教育是一个无止尽的,要进步就必须终生教育。所以政府应该把加强对彝族地区成人教育和培训纳入各级政府发展规划里,这样层层教育才能让彝族孩子茁壮成长。

尽管目前双语教育教学还处于探索阶段,还存在许多问题,开展双语教育教学应当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逐个解决,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彝汉双语教学是继承和发扬彝族优良文化的起点,也是彝族人民融入现代主流社会的起点;彝汉双语教学是培养彝区学生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彝族人才的重要通道。

参考文献:

1、杨艳红 《浅谈影响双语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

2、《民族教育研究》 2000年2期 《影响与制约凉山彝族社区学校彝汉两类模式双语教育的因素与条件》

3、教育研究专刊《卓尼县双语教育现状、困境及对策》

第二篇:如何看待幼儿园双语教学及对母语的影响

如何看待幼儿园双语教学及对母语的影响

摘要:双语教学又称双语教育,是一种培养和塑造人们能够熟练使用双语的教育模式。“双语教育”是近年来十分流行的一种早期语言教育形式。让孩子在语言发育时期就接触英语,同时运用英语和汉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对孩子的语言发育有很大的好处。实践证明:3岁以前,是孩子学习外语的最佳时期,家长,老师在此段时期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外语的环境,对孩子的智力开发以及表达能力都有极大的好处。

关键词: 幼儿 双语教学 如何看待 影响 正文:我个人认为,对于幼儿的双语教学我们应该用辩证的思维来看待,幼儿在学习第二语言时可能会影响第一语言的学习,也可能会促进第一语言的学习。双语教育应该说是育儿的好方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所以,如果我们教给孩子不确切的语法或不标准的语音语调,孩子也会“全盘接受”,并可能影响到他日后的学习。所以,如果要教,就一定要准确。幼儿时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时期,因此,当我们教幼儿学习语言时,我们一定要注意自己的发音是否准确,才能正确地培养儿童辨析性的听音能力,便于引领儿童正确地发音。在这个时期有人认为学习第二语言会影响母语,我却不以为然。我个人认为条件和环境是非常关键的。如果有条件的话,母语和第二语言可以同步进行,但是必须在我们的家庭环境当中,有一个人专门是母语的对象,有一位是承担第二语言的对象。比如说妈妈交流第二语言,爸爸交流第一语言,让孩子形成这种有规律的、固定的交往对象,促进孩子两种语言同时发展。如果我们没有这条件,没有这样的能力,或者我们没有让孩子去固定的去交流,反而会打乱了孩子的语言,两种语言都互相影响。

创设双语教育环境对孩子学习双语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们不是处在一个有第二语言的这样的环境当中,所以幼儿园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包括精神环境、物质环境的这样的一个双语教育环境。精神环境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让孩子处在一个非常和谐、宽松这样的环境当中,让孩子想说、敢说、会说,充分的让自己的语言得以发挥。因为在这个期间孩子不单单是第二语言的发展,他的母语也要得到充分的发展,所以让孩子想说、敢说、会说是非常重要的。在良好的精神环境当中,孩子心理放松、不紧张,敢于跟别人交往,所以他就有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想做的事情大胆的说出来,大胆的去做,他不担心教师的批评,小朋友的指责,完全处在一个放松的状态当中。物质环境主要给孩子创设一个利于他说、帮助他说的环境,比如墙饰上有很多让孩子想去说的语言、墙饰的主题是孩子非常喜欢的主题,根据这个主题,孩子把自己的想法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再有就是各个区角投放的材料,是非常有教育价值的,如小班孩子喜欢玩娃娃家的游戏,里边的角色之间的互动就发展了孩子的语言。大中班孩子喜欢建筑,那么在建筑中既发展了孩子的动手能力、思维,孩子之间的交谈、互动也发展了语言能力。如果在这个时候,我们老师有目的性的去指导孩子进行双语的交流,既可以达到我们双语的教学目的,也不会对母语产生影响。

如果我们能利用好有效的时机及其把握好一定的度,以及幼儿的学习环境,双语教学会促进母语的学习,反之,则会影响母语的学习。所以只要教学方法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并且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幼儿园双语教学就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个人认为在幼儿园进行双语教学不但对提高幼儿学习兴趣和口语表达能力有帮助,而且对开发幼儿的智力,发展其他各种能力都有很大帮助。综上所述,是我个人对于双语教学的理解及其第二语言的学习对母语学习的影响的阐述。

参考文献:

1、何克抗.语觉论——儿童语言发展新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2、高敬.试论幼儿园英语教育的目标[J].幼儿教育,2002(7).3、潘光玲.幼儿园英语教育活动化的方法.早期教育,2004(2).4、朱晓梅.我园双语教育实践的思考[J].早期教育,2004(2).

第三篇:”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

崔敏(湖南省衡阳县第三中学 湖南衡阳 421000)

摘要:本节课教学设计思路是以“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为主线,采用视频、课件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通过对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实验的讨论分析,不仅让学生对科学探究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从中领悟科学探究的原则和方法,更加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环境因素 光合作用强度 教学设计 自主学习

1、教学内容

《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是高中生物学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五章第四节的内容,从知识体系和认知能力上看,本节课是对“光合作用”认识的最高点,也是历年高考必然涉及的重要主干知识。它在已学过的光合作用知识的基础之上,让学生深入地剖析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将所学理论知识联系实际,从而体会到环境因素对生产上的指导意义。本堂课重点探究光照强度等三大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初步学会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

2、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利用观看视频、ppt展示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对实验过程有直观感性的认识;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通过师生共同总结并同步板书,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通过课堂实验探究,及时加深巩固本节所学习、涉及到的实验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

3、教学目标 3.1 知识目标: 1.简述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

2.分析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 3.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3.2 技能目标: 1.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

2.学会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绘制坐标图); 3.3 情感目标:

1.参与“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的合作学习和自我评价; 2.体验自主性、探究式学习成功的快乐;

4、教学重难点 4.1 重点:

尝试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构建相应的数学模型

4.2 难点:

构建光照强度、CO2浓度与光合作用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绘制坐标曲线图);

5、课程类型:高一新授课

6、教学过程的实施 6.1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引导:视频播放一段全球粮食危机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粮食危机提高粮食产量的措施有哪些?

学生讨论:及时灌溉、适时施肥、合理密植、一年多熟等。

教师总结: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提高光合作用强度。光合作用强度指的是什么?光合作用强度到底与哪些因素相关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今天的新课《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6.2 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及表示方法

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P.104最后一段文字,简述光合作用强度的概念,要求思考答出光合作用强度的表示方法。

课件展示:⑴概念:光合作用强度指光合作用的强弱,也称“光合强度”、“光合速率”可以通过测定一段时间内原料消耗或产物生成的数量来定量地表示。⑵表示方法:①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数量②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释放O2的量③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

6.3 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

教师引导: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思考和短暂小议后,提问学生。

教师评价并补充学生的回答:光照强弱、CO2浓度、温度是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此外,含水量、矿质元素、叶龄等也影响着光合作用强度。6.3.1光照强弱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教科书P.105中的“参考案例”,让学生分步思考本实验的实验原理是什么?自变量是什么?如何设置自变量?因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如何观测的? 带着疑问观看教学视频,抽问学生,适度评价。课件展示:(1)实验原理:叶片在正常情况下,组织细胞间隙中充满了空气;可采取真空渗入法(排除间隙内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利用不断产生的氧气在细胞间隙中的积累,致使下沉的叶片又逐渐上浮。

跟踪练习1:明白了这个原理之后,我们来做个练习。

(2003年广东江苏卷)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见图及图注),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学生回答:C 教师总结:叶片小块需进行光合作用才会浮起,此过程需要光照、适宜的温度、CO2、H2O等条件。课件分步展示:(2)自变量:光照强度;设置方法:调节台灯与实验装置间的距离或改变灯的瓦数;因变量:光合作用强度;观测指标:观测同一时间段内被抽去空气的小圆叶片上浮数量。

提示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结果,学生回答:距离越远,小叶片浮起的数量越少,距离越近,小叶片浮起的数量越多。

教师补充:前提条件是在相同的光照强度下,相同时间内观察。教师引导:那么我们由这个实验结果可以得到什么结论呢? 学生回答:光照强度增大,光合作用速率随着增强

教师总结:光合作用的强度受光照强度的影响,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随光照强度升高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

实验进一步探究:同学们想一想,这个实验是否完美,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提示学生,白炽灯会产生热量,是否对烧杯内水温产生影响?

学生思考后回答:可以在白炽灯和烧杯之间放置一玻璃水柱,吸收热量,防止热量对烧杯内水温的影响。

学生回答:也可以使用冷光源。

教师总结:同学们想的很对,在今后的学习中,同学们也应积极思考,开拓思路。教师引导学生构建光照强弱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曲线图(横坐标用光照强度表示,纵坐标用CO2吸收量和释放量来表示光合速率),启迪学生对曲线图进行分析。教师点醒: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CO2释放量表示此时的呼吸强度。AB段、BC段:随着光照强度加强,光合作用逐渐增强。B点(光补偿点):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B点之后植物开始积累有机物。C点(光饱和点):最适光照强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

简要介绍提高农作物光能利用率的有效而适用的措施。跟踪训练2:P.106拓展题光合作用双峰曲线问题的讨论。

师生共同分析为什么7-10 h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12 h左右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14-17 h光合作用强度不断下降。重点讲清:7-10 h:在其他条件一定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增强。C点(午休现象):温度很高,蒸腾作用很强,气孔大量关闭,CO2供应减少,导致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减弱。14-17 h:光照减弱,光合作用强度下降。

进一步探究:B、D两点光合作用强度都达到了峰值,但D点相对较低,尝试分析其原因?

引导学生分析:D点所在的时刻气温继续升高,植物呼吸作用加强,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增多,因此D点的净光合作用强度小于B点。同种植物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略小于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3-5℃。(要求学生做好笔记)6.3.2 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启迪学生根据上面对光照强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分析思路,尝试完成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曲线绘制,并简要解释。

CO2浓度 要求学生重点分析曲线上的AB段、B点和C点。强调“最适CO2浓度”、“在一定范围内„”等表述。

跟踪训练3: 为了提高封闭大棚内作物产量,棚内人工释放CO2应控制在下图中哪一点?()

A. A点 B. B点 C. C点 D. D点 学生回答:C 教师点醒:为了提高封闭大棚内作物产量,应控制CO2浓度在光合作用强度最大时最低CO2浓度。

简要说明应用:农业生产上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措施,可以适当增大植物行间的CO2浓度,提高光合作用强度。

6.3.3温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提问学生:温度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实质是什么?

学生回答:温度靠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光合作用强度。

鼓励学生自行分析曲线。教师点醒: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在35℃左右,50℃光合作用停止。

教师引导:温室栽培,如何利用温度来提高光合强度呢?

学生回答:白天调到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增加有机物积累。晚上适当降低温度,减少有机物的消耗。

教师总结:温室栽培,可增大昼夜温差,使有机物多多积累。跟踪训练4:

我国青藏高原农区的小麦产量高,新疆、甘肃等地产的瓜果特别甜,其主要原因是()A.日照较强,昼夜温差较大 B.风力较强,CO2浓度较高

C.日照充足,雨量比较充沛 D.气温偏低,水分蒸发较少

学生答:A 6.4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共同探究了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因素(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重点进行了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问题研讨,同学们也多次比较成功地尝试了建立有关数学模型(曲线图的绘制和简单分析)的方法。希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对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三大环境因素有个深刻的认识。在课后,同学们可以继续探讨其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7 教学反思

新课程主张教学过程的重心由知识传授转向学生发展,教师的职责是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学生思考。因此本节课在设计上就是真正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表演代替老师的“讲”,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讨论代替教师的“灌”,教师只是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 “顾问”。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参考文献:

朱红梅,“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教学设计,中学生物教学[J],2009,(11):9-11。

高跃才,“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复习课的教学案例,中学生物学[J],2011,27(01):37-39。

第四篇:壮汉双语教学对学习汉语文的影响的研究

壮汉双语教学对学习汉语文的影响的研究

摘 要:本文将简要分析壮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主要障碍,其中包括语言障碍、思维障碍和心理障碍三个方面。并对实行壮汉双语教学对壮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重要意义,以及实现双语教学的主要途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壮语 汉语 双语教学 主要途径

一、壮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主要障碍

1.语言障碍

我国少数民族众多,一直以来各少数民族之间习惯运用本民族语言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在壮族学生学习汉语文时,存在语言上的障碍。汉民族语言与壮民族语言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中都呈现各自独立的状态,例如在壮民族语言中,北方壮语没有送气音,而南方壮语中不存在翘舌音。[1]

2.思维障碍

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思维能力十分重要,而思维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概括的、有目的性和规律性的反映。这种反映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因此语言和思维之间有着相互产生促进的关系。在壮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过程中,思维方式的不同也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原因之一。壮族学生在进行汉语文考试时往往会不知道怎么写或是写什么,有些同学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后,通常也是思维调理和语言逻辑不清晰的文章。其次,少数民族生活的地区多为我国边远地区中,受现代技术和先进思想的影响较小,因此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仍处于传统和闭塞的状态。[2]

3.心理障碍

我国少数民族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中,大多数的时期都是处于被压迫的状态,并且在现代化发展的今天,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少数民族仍生活在边远地区且经济水平和信息技术落后,继而存在自卑的心理。其次在我国建国后就确立了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国家制度,旨在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但有些极端的学生会在接受帮助时产生被歧视心理,从而影响汉语的教育事业发展。[3]

二、壮汉双语教学对学习汉语文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学生对汉语文深入理解

在壮族学生学习汉语文的过程中,由于语言和思维习惯的障碍,如果直接使用汉语授课会导致学生很很理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和效果。壮族学生学习汉语文时实行双语教学,有利于加深壮族学生对汉语文知识的理解,从而提学习效率和进度。多数的壮族学生对汉语不是十分熟悉,并且不能够完全理解,因此在进行汉语文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课本中和思维中找到对应的壮族语言和文化载体,使学生形成知识记忆,因此在汉语文的教学中,教师讲汉语知识转换成壮族语言进行讲授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并逐步提高汉语能力及知识储备。

2.有利于培养学生汉语思维习惯

在壮族学生学习汉语文时,实行壮汉双语教学有利于培养壮族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进行判断而得出的结论,需要用言语进行表示,因此可以理解为思维方式决定着语言的表达形式及能力。由于生活环境以及生活习俗的不同,各个少数民族之间的思维方式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思维上的差异属于正常现象,因为即使是同一民族之间,不同的人也会存在不同的思维习惯和想法,但是思维习惯会严重影响语言的表达与理解。

3.有利于知识和情感的相互渗透

实行壮语和汉语的双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壮族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也是促进汉民族和壮民族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首先在汉语文的教学中进行汉壮双语教学,能够帮助壮族学生更好的理解汉语文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成绩以及综合素质。其次,壮族学生学习汉语,能够帮助其更好的了解汉语言和汉民族文化,并能够促进汉语言及文化在壮族中的普及和传播。壮族学生对汉语及汉文化的喜爱与学习能够增强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是各民族大团结实现共同繁荣的前提条件,有利于语文知识和民族情感的相互渗透。

三、汉语文教学中壮汉双语教学的主要途径

1.在教材和教学中进行双语教学

汉语文教学中壮汉双语教学的实现,首先要在汉语文的教材中加入壮族文字,并且在教师教课的过程中应使用双语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课堂教学效果。并且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可以将汉语和壮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进行学习和比较,从而促进壮族学生对汉语文的知识的理解。具体的教学方式有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汉语文阅读、吟咏和函咏等,使学生在熟读的过程中加深对汉语文的学习和理解。其次可以引导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实际生活像联系和结合,从而培养壮族学生的汉语思维能力。最后充分利用教材,并增加关于阅读和写作的联系,从而切实的提高学生的汉语能力。

2.通过写作练习转变学生思维

思维是形成语言表达的前提,而写作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由于壮族学生的思维方式与汉民族不同,并且汉语词汇和语法等积累少,因此在写作练习时往往不知如何表达和描述,并且进行思维转换难度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能够在汉语文的课堂教学中顺利的实现双语教学,教师应重视对学生汉语写作等环节的练习。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在进行演讲或回答问题前,先写成书面形式的草稿,既锻炼思维和写作能力又能防止表述错误。其次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进行口头表述,当其能够明确自己要表达的内容后再写成书面作文。

3.坚持个体和群体齐进步原则

基于激励理论,在实行壮汉双语教学的环节中,应加入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激励制度,并坚持个体和群体一齐进步的原则,使学生在鼓励表扬和互相帮助下更好的学习汉语文。首先可以对学习热情高和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表彰和鼓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激情。其次不能只重视成绩较好的学生,要重视群体发展,因此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形式,其中优等生和进步较慢的学生各一半,通过成绩的较好的学生带动其他的学生一齐学习,从而保证个体和群体的进步。

结语

在壮族地区汉语文教育中实行壮汉双语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能够帮助壮族学生更好的学习汉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同时也是促进汉民族和壮民族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途径。通过对壮族学生的汉语教育,能够促进民族之间的团结,早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宁婵.民族双语教学的研究――以壮汉双语为例[J].许昌学院学报,2014,33(05):149-151.[2]曹红梅,李芳兰.广西壮汉双语教师语言使用、语言态度调查[J].民族翻译,2010(02):84-92.[3]?⑽渚?.城市化背景下壮语保护的困境及对策――以百色市为例[J].贺州学院学报,2016,32(04):38-42.

第五篇:浅析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篮球教学的影响开题报告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表

论文(设计)题目:浅析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篮球教学的影响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同智力活动的效益有关的一切心理因素。他们同智力因素结合,在智力活动中发挥作用。燕国材认为,在其他条件相等的情况下一个人的成功=智力因素ⅹ非智力因素。可见非智力因素对一个人的成功有着多么巨大的作用。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全面发展。学生是有思想感情、有个性、活生生的人,所以我们要以“教育学生必先了解学生”为原则,注重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发扬其个性特点,激发学生对篮球学习的真正热爱与追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我省全面展开,《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从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它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和学生运动的愉快感。篮球运动是一项深受青少年喜爱的体育项目。但是学生的篮球水平参差不齐、学生对篮球基本技术的学习兴趣不高、篮球战术教学效果不明显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不断探索与改革的今天,篮球选项课的如何完善与改进,以期在教学内容上能满足学生的知识渴求,在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能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学生在篮球技能上能有一定的提高,并能终身受益,是我们目前必须探讨的重要研究课题。

国内外学者对非智力因素的论述多集中于心理学层面,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已逐渐受到重视。本文旨在通过对非智力因素在中学生篮球教学的影响作用分析,为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为促进中学篮球教学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预期目标

研究的主要内容:

1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篮球教学影响作用进行调查分析

2非智力因素对中学篮球教学影响研究

2.1动机与篮球教学

2.2焦虑情绪与篮球技术教学

2.3情感态度与篮球教学

2.4.意志、思想品质与篮球教学

3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对篮球教学的深远意义

3.1对转变、更新篮球教学观念有着积极作用

3.2对篮球教学内容的多样化有着促进作用

3.3对篮球教学目标的多元化发展起着积极作用

3.4对完善篮球教学原则起着积极作用

预期目标:

1.非智力因素在体育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维持与调节、补偿与抑制等作用。它不是单独的某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它与智力因素相互渗透交织在一起,共同制约又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非智力因素对篮球教学影响很大,具有重要意义。非智力因素与教学效果之间的联系是双向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对一个学生的成功往往起决定性的作用。

3.教师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价值培养至关重要。应采取最优化的激励方法,才能培养学生持久的学习动机,稳定而积极的学习兴趣,热情愉快的情感情绪,果断坚毅的意志品质,进而开发出他们的学习潜力。

三、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步骤

1.本选题研究步骤:

本选题研究步骤分三阶段,分别是: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包括:技能迁移与干扰规律研究方向的确定、收集资料、查阅文献、访谈调查、导师指导、文献综述撰写、题目确定、确立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包括:论文撰写工作的实施、走访调查、访谈调查。

第三阶段:完成阶段。包括:研究内容归纳分析、撰写论文、修改论文及答辩。

2.课题的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利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搜索关于非智力因素在中心篮球教学中运用的相关文献。

2.2访谈调查法:在研究的选题论证阶段,针对本课题的研究视角、研究内容等走访部分专家,广泛征求其对本课题研究中一些问题的看法和建议。进行实地走访调查,与体育教师、学生和社区篮球爱好者进行随机的交流与咨询,以帮助拓宽论文的分析视角与分析深度。

2.3逻辑归纳法:通过得到的资料与调查进行逻辑归纳与总结,得出较为科学合理的结论。

2.4数理分析法:运用数理统计法对所得数据进行系统分析,得出相关重要结论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毕业论文开题

3月20日—3月30日第一周2.收集论文资料

4月1日—4月15日第二、三周3.形成论文初稿

4月1日—4月15日第二、三周4.修改论文

4月30日—5月5日第六周5.论文二稿的形成与修改

5月6日—5月12日第七周6.答辩稿的形成5月13日—5月20日第八周五、已查阅参考文献

[1]

刘福军.篮球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

宁贺男.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J].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3]

徐海滨.篮球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科技信息.2009(34)

[4]

贺建福.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5]

李加奎.目标——导控式教学法在篮球教学中的运用[J].科技信息(学术版).2006(04)

[6]

李俊平.体育游戏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作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30)

[7]

费洪林.对篮球专选课教学中学生能力培养的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08)

[8]

宋子祥.对篮球专选课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0(11)

[9]

侯志岚,马侠.体育教学中应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科学大众.2007(09)

[10]

陆培祥.试谈体育教学对非智力因素的促进作用[J].科学大众.2009(03)

[11]

李菲菲,葛文,刘丹.浅析非智力因素对竞技运动员运动寿命的影响[J].四川体育科学.2006

[12]

王力.非智力因素在速滑运动员体能训练中的作用[J].冰雪运动.2006(02)

[13]

聂武生.浅析非智力因素对篮球教学的影响[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7)

[14]

赵素云.对田径运动训练中运动员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28)

[15]

刘福军.篮球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6]

王建密.试论篮球教学中大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2)

[17]

荣敦国,刘一民.非智力因素在不同运动项群中的作用等级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6)

[18]

崔树林.东北地区体育院系篮球专选班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与学习成绩关系的研究[J].松辽学刊(自然科学版).2000.六、指导教师意见:

本题研究具有一定意义,研究内容明确,研究方法可行,研究步骤合理。同意上报。

指导教师(签字):

****年**月**日

七、系(教研室)意见:

系(教研室主任)(签字):

****年**月**日

注:1.开题报告应根据教师下达的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在毕业论文(设计)开始二周内完成,交指导教师审阅,并接受教务处抽查。

2.此表需正反面打印。

下载影响和制约双语教学的因素及对策(勒者阿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影响和制约双语教学的因素及对策(勒者阿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