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水墨画的校园传承
中国水墨画的校园传承
学校:浦东新区书院幼儿园 作者:潘丽君 手机号码:***
一、案例描述:
(一)教学背景:
小班幼儿在水墨画方面刚刚接触,并不是很了解,基于他们的年龄特点,我给他们调好了墨和颜料,并且给了他们棉签代替毛笔进行作画。但是有一桌的几个孩子蘸的水和颜料太多了,于是滴在了宣纸上,变成了一大坨色块。其他孩子们都在笑,而我看出那个孩子快哭了,于是灵机一动,找来一根小吸管,对着这个色块的颜料轻轻往四周吹开,不一会儿,孩子们就炸开了锅:“好漂亮,好漂亮”、“像烟花一样”、“像花一样”„„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着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而我似乎看到了另一种教学的体验方式,这才有了之后我的教学活动设计。
(二)教学过程:
当孩子们完成的作品张贴在大黑板上时,孩子们都开心的欢呼雀跃,可见孩子们都玩的很开心。接着我请小朋友将自己手中的小贴纸,贴在自己的作品上,留作记号,并进一步加深他们对水墨画活动的喜爱程度。
二、案例评析:
1、更新教学理念,学习使用探究性教学。
“教学不是模式,教学者不但教会学生怎样看,怎样画,怎样设计,更重要是怎样想,让学生标新立异,打破常规。由学知型转变为创造型,由被动型转变为主动型,由表象型转变为感受型,由技巧型转变为素质型。”在美术教学中,除了理论知识和传统技法的学习之外,最重要是通过美术为手段,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能力、创造力。
2、创新教学方法,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题。
这一案例的创设,正是抓住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偶然情景,通过动手操作,引领学生从美术角度自主发现、探究问题,无疑体现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找到了科学依据,并非凭空想象。同时,教学情景的创设,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利于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利于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尽力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奠定了活跃的学习气氛。教学效果归根到底是要落实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效果上得到充分体现。在美术教学中,应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这一案例的设计,首先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上的转变,在教师的教学理念引领下,逐渐得到养成和实现,在传统教学中,过分突出和强调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掌握,冷落和忽视了发现和探究,使学生的学习美术知识完全控制在“你说我听,你示范我复制”的被动型学习。其次,体现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把学习过程中发现、探究等认识活动突显出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创新问题、解决问题,成为本案例教学思想的一个重要亮点,更有利于中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借鉴。
4、运用了综合的教学评价。
传统的美术教育评价,往往只要求学生提供美术作业,而对于学生如何完成作业,并不是很关心。对学生学习的教学评价完全是取决于教师对学生美术作业评价“像与不像”来实现的。因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而这一案例的创设,展示出教学评价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多地关注学生求知、探究的过程。这样的教学 评价,才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有效地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全面发展。
5、学生的作品还不是很成熟。
有的同学觉得自己画的并不理想,我告诉他们,这很正常,国画是要有多年的功夫才能掌握好笔墨的效果。一位画家曾经说过“所谓 大师,只是失败最多的劳动者”。我相信,只要有热情、有恒心,就一定会有收获的。
第二篇:校园文明传承
“校园文明传承”主题晚会圆满结束
2012年11月16日20时许,由教育科学学院学生会文明督导队、劳动生活部、本报讯
纪检部主办的主题晚会“校园文明传承”在一片欢声笑语中落下帷幕。参加此次活动的有以教育科学学院团支书第一副书记简惠副书记、教育科学学院劳动生活部王宇部长等为代表的教育科学学院团委、学生会的干部们以及教育科学学院大一各班的同学们。
晚会围绕“校园文明传承”这一主题,演出了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中国少年说》讲出了少年与中国这一紧紧联系的孩子与母亲的关系。《流放的文明》呼呼起了同学们心中对文明的向往,加深了同学们对文明的理解。一首《让世界充满爱》更使晚会扬溢着爱的快乐与气息。激情昂扬的《文明礼仪伴我行》更是道出了同学们对文明传承的坚定之心,争做文明大学生的决心。
文明是一个看似简单,但做起来却相当困难的词语。“礼仪之邦”的中国在今天更是需要文明这一灯塔来照亮前进的道路。相信通过“校园文明传承”这一主题晚会,文明会更加深入每一个同学心中。以后的校园将会因为文明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感人。
通讯员王艳梅
第三篇:中国传统文化传承范文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祭祀
提到中国传统文化,我们很容易想到礼仪廉耻孝等一些内容。纵观中国五年前的华夏文明进程,文化之博大精深为我们所折服。在这样包罗万象独具特色的文化系统中,祭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
祭祀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被称为吉礼。“祭祀”也意为敬神、求神和祭拜祖先。
在原始时代,人们认为灵魂可以离开躯体而存在。祭把便是这种灵魂观念的派生物。最初的祭祀活动比较简单,也比较野蛮。人们用竹木或泥土塑造神灵偶像,或在石岩上画出日月星辰野兽等神灵形象,作为崇拜对象的附体。然后在偶像面前陈列献给神灵的食物和其它礼物,并由主持者祈祷,祭祀者则对着神灵唱歌、跳舞。
祭祀的对象就是神灵。在人类的童年时代,人们思维简单,富于幻想,对于自然物和一切自然现象都感到神秘而恐惧,于是产生了万物有灵的观念。人类感激这些神灵,同时也对它们产生了畏惧,因而对这众多的神灵顶礼膜拜,求其降福免灾。
同时,人类对自身的生老病死、幻觉梦境,也是难以理解的。古代先民相信,人死后其灵魂有一种超自然的能力,人的灵魂能与生者在梦中交流,并可以作祟于生者,使其生病或遭灾。这种敬畏众神的心理便是祭祀行为产生的重要因素。
进入文明社会后,物质的丰裕,使祭祀礼节越来越复杂,祭品也越来越讲究,并有了一定的规范。
祭祀神灵,是以献出礼品为代价的。人们对神灵的归顺,可以跪拜叩头,可以焚香燃纸,但对神灵来说最实惠的祭祀方式还是献上祭品。人有七情六欲,神灵也是如此。人们既然对神灵有所祈求,理应舍得拿出自己最好的东西祭献,以博得神灵的欢心。
食物民以食为天,最初的祭祀以献食为主要手段。《礼记·礼运》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可以致其敬于鬼神”。意思是说,祭礼起源于向神灵奉献食物,只要燔烧黍稷并用猪肉供神享食,凿地为穴当作水壶而用手捧水献神,敲击土鼓作乐,就能够把人们的祈愿与敬意传达给鬼神。
神讲究衣着饰物,祭品中少不了玉帛。《左传》载:“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人有时也以人做祭品祭献神灵,古书称“用人”,后世称“人祭”。人祭,不仅在原始宗教中有过,而且在往后发展阶段的宗教中也有过,这是宗教史上最黑暗的一页。人祭起源于原始社会的部落战争。血,是一种特殊的祭品。古人相信,血是有灵魂的,因此有血血祭的。
祭祀,总要在某些地点举行。早期的祭祀没有固定的场所,随时随地均可祭献。随着祭祀规范化,逐步出现了固定的场所。
最初的祭祀场所是比较简单的。如祭天,或在高山上,或在大树下,或在水边,或在杆下。后来为了表示对神灵的虔诚,便修建了神庙或祭坛。祭祀场所主要有以下几种:
(1)平地。古人认为,最重要的祭祀,祭祀场所反而最质朴,往往不用封土作坛,只把一块平地扫除干净即可祭祀,古人称之为“墠”。《礼记·礼器》称:“至敬不坛,扫地而祭。”《礼记·祭法》说:“除地为墠”。
(2)坛《礼记·祭法》注:“封土为坛”,即用土石堆砌成一个高出地面的祭坛。因祭祀对象不同,坛有不同的形状。祭天用圆坛,古称“圆丘”;祭地用方坛,古称“方丘”。坛的高度和宽度因时间、地点、等级而不相同。坛和墠通常位于城郊,偶尔也有设于山上的。秦汉封禅礼,就是在泰山顶封土为坛以祭天,叫“封”;又在梁父山扫地为墠以祭地,叫“禅”;合称为“封禅”。
(3)平坑 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大平坑作祭坛,古人称“坎”。
(4)宫庙 在坛或墠的基础上又筑墙盖屋,即成为宫;宫中陈列上祭祀对象以后,就成为“庙”。宫庙最初只是为人神而建造的,后来许多神灵有了庙,如土地庙、龙王庙、城隍庙等等。但社坛上不得盖房,否则被视为“丧国之社”。
(5)坟墓 在坟场墓地祭祀神灵是较原始朴素的方法,它多用于祭祀祖先神。古人认为,到坟墓祭祀离祖先最近,祖先神听得最清楚。《礼记·檀弓下》记载:孔子出外游说时,“去国则哭于墓而后行,返其国不哭,展墓而入”。
关于祭祀制度,是中华文化独有的特色部分,值得我们每个人去研究探讨。
第四篇:传承中国精神
传承中国精神,做龙的传人
“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江,它的名字就叫长江。遥远的东方有一条河,它的名字就叫黄河。虽不曾看见长江美,梦里常神游长江水。虽不曾听见黄河壮,澎湃汹涌在梦里,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就叫中国,古老的东方有一群人,他们全都是龙的传人,巨龙脚底下我成长,长成以后是龙的传人,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动人的旋律中,歌颂着我们伟大的祖国。是的,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犹如一条驰骋在世界东方的巨龙,凭借他神奇的力量,保卫着这片广袤而又神圣的疆土,守护着十几亿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的龙的传人。
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56个民族相亲相爱、共同发展着。作为许许多多中华儿女中的一员,那份骄傲和自豪,那份喜悦和幸福,真的是溢于言表。因为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是伟大的,是进步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比资本主义制度更公正、更公平、更先进、更科学的社会制度。在这种优越的社会制度下,中国共产党带领全体中国人民,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着。
新中国的建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中国的先进的社会制度的确立离不开中国共产党,中国的建设、改革和发展壮大更是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
而我的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展开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领导下的坚强后盾和中坚力量。
党和人民的伟大铸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辉煌灿烂的今天,而其中,起着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柱的,正是我们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的综合反映;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这种伟大的精神把亿万华夏儿女凝结在了一起,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认同感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排解内忧、抵御外侮,支撑起中华民族的脊梁。而在社会不断的发展进步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过程中,许许多多刻上了时代烙印的精神,例如雷锋精神,抗洪救灾精神,奥运精神等,共同丰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种伟大的精神——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为民族精神注入了时代的内容,赋予了更多的内涵,增添了更新的神韵。可以说,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的中国历史进程中的进一步升华;中国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大发扬。是中华民族不朽的民族之魂,是我们中华儿女血液中流淌的中华民族精神的精华,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她将激发中华儿女建设祖国的激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焕发出无穷的创造力。
中国精神是我们行动的精神支柱,是我们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他指引着我们在当代中国,克服种种困难,取得更多骄人的成绩,发扬优秀传统,摒弃错误思想和行为,为中国的建设和发展贡献力量。2010年5月1日,第四十一届世界博览会,在中国上海隆重举行,这次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盛会,向全世界宣传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夙愿,也让世界注视了中国,了解中国,并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中国精神在世界各国人民面前展示。世博会的恢弘气势,吸引着全世界的眼球,这次的世博会的规模之巨大,举办之成功,都是空前的,无与伦比的。取得这些瞩目成绩的根源,毫无疑问的是,我们有一个强大进步的祖国,我们又一支英明的领导队伍,我们有最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还有,始终贯穿其中的中国精神的引领。
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总是难免碰到一些艰难险阻,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是对我们中华民族的考验和磨练。而我们是最坚强的战士,任凭困难如何肆虐咆哮,我们仍然可以乘风破浪,奋勇前进,克服困难,再创辉煌。
2010年4月14日,我国青海省玉树县发生了严重的地震灾害,造成2220人。面对巨大的伤亡和损失,我们没有坐以待毙,而是以最短的反应时间,以最大的抢救力量和最有力的抢险措施来尽量去抢险救灾,来尽量减少伤亡。灾难无情人有情,玉树的灾情牵动着中国每个人的心,广大群众纷纷响应号召,以各种形式积极参与到救灾的行列中。
在青海玉树一家孤儿院做慈善义工的香港人黄福荣,14日在协助搜救孤儿院被困师生过程中遭遇余震不幸罹难。
黄福荣本是到青海玉树的“慈行喜愿会”孤儿院做义工,于8日到达玉树。14日地震发生后,孤儿院受到严重损毁,本已跑出倒塌院舍的黄福荣,得知3名孩子和3名老师仍被困后,即折返现场协助搜救。其间余震频发,黄福荣在一次余震中不幸罹难。46岁的黄福荣,原是香港一名货车司机。他生活并不富裕,但多年来热心公益,救援足迹遍及大江南北。2002年,他用7个月时间独自从香港步行到北京,为中华骨髓库筹款,还捐出自己全部的积蓄;在2008年汶川地震后,黄福荣到四川灾区做了两个月义工,为受灾民众运送物资。地震发生时,他为救两个孤儿英勇献身,年仅46岁。
像黄福荣一样的英雄在我们周围数不胜数,他们是我们当代社会最可爱的人,是中国精神最有力的证明。他们的英勇事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强大的中国精神,更是我们要传承和发扬的。
有了伟大的中国精神来指引我们的前进道路,约束和规范我们的行为,我们才能够更好的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把自己培养成祖国伟大事业的接班人,才能肩负起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
第五篇:传承中国优秀文化营造校园读书氛围
传承中国优秀文化营造校园读书氛围
——记09电子2班《弟子规》诵读比赛及读后感征文活动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发展中形成的优秀文化遗产。它的精华不仅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光辉灿烂,在当代也日益受到世界范围内国家和人民的重视。因此,传承中华文化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现实意义。
为了让学生在读书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我班举办了为期两个月的传承中华文化读书节活动。通过班级同学的集体讨论,我们选择了《弟子规》作为此次活动的推荐书籍,组织大家集体学习。
在两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每周全体同学共同学习其中一篇。通过朗读、抄写原文及翻译、联系自身实际写学习感想、班会课交流学习心得等方式,让学生首先理解文章含义,再对照文章检讨自身行为思想,从而认识到自身不足,找到差距,纠正不良行为思想,真正把对《弟子规》的学习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将几千年以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再次深深植入到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去。
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和活动的开展,同学们普遍意识到自身存在诸多方面不足,既有待人接物,也有行为习惯、品质修养。在认识到不足后,同学们都表达出了愿意改正、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并从生活细节开始规范自己的行为思想。有几位同学还在班会课的交流中做了自我检讨,为自己过去的行为给周围同学造成的伤害道歉,并表示在以后的生活中努力改正缺点,重新赢回了大家的友谊。
学习结束后,为了巩固学习成果,班级中又依次开展了《弟子规》诵读比赛和《弟子规》读后感征文活动,要求每一位同学都要参加,同学们也积极响应。古文中有很多生僻字和通假字,为了能够准确地
读准每一个字,同学们找来了字典仔细推敲。每天早自习,班干部自发带领全班同学朗读《弟子规》,力求达到熟读成诵。经过精心地准备,比赛中同学们的朗诵都比较熟练准确,但大部分同学因为过去很少在讲台上发言,表现较为紧张,这就说明这类活动需要多多开展,以加强学生们的表达能力。
征文比赛中,同学们的表现也很踊跃,都通过文字认真表达了自己学习后的切身体会。虽然有些同学因为基础薄弱,文章缺乏文采,但朴实的语言反而更能表达出真情实感。认真阅读后,我给每一篇文章都写了评语,肯定了同学们的学习成果,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希望。
活动结束后,全班同学又集体投票选举出学习中表现最为突出的三位同学,对她们发放奖品进行表彰,为期两个多月的学习至此圆满结束。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深远且博大精深的,因此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时代赋予我们每一个人的使命,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使之源远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