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原教学要点2012

时间:2019-05-13 03:04: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原教学要点201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原教学要点2012》。

第一篇:马原教学要点2012

绪论、教学要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回答: ①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 从它的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物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这个人类社会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物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④ 从它的理论体系构成要素来看,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的 ⑤ 从概念上来说有广义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答: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分别对应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① 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为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② 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一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③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教学要点

1.怎样理解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的原理?

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他的物质性。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2.为什么说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答:马克思主义认为,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生活的本质,因为:(1)劳动实践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的决定性环节。(2)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得以存在的基础。

(3)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以及其他各种实践活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3.如何理解唯物辩证法关于联系的特点?

答: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知主观臆想的。坚持联系的客观性,要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

联系具有普遍性。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具有内在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务处于一定的联系中。第三,整个世界都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联系具有多样性。联系的主要方式,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等。不同的联系构成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存在状态和发展趋势

4.怎样理解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

答:(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它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即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趋势。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首先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其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一方面,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5.如何理解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矛盾无时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无处不在,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性质、地位以及解决矛盾的具体形式各有其特点。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绝对与相对的关系。(1)对立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反 2 映了事物的本质,因而是抽象的;矛盾的特殊性反映了事物的个性,因而是具体的、丰富的;(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另一方面,特殊中包含着普遍性;(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这一场合是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变成了特殊性。反之亦然。

6.怎样理解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相互转化?

量变:事物的量的规律性的变化,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质变:事物的质的规定性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关系:(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质变巩固着量变的成果,并引起新的量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

7.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扬弃”,是既克服又保留。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的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

8.如何理解规律及其客观性?如何理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规律是事物发展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物质世界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不能任意创造或者消灭物质,也就不可能创造或消灭规律,只能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关系:⑴遵循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为了达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的目的,人的活动就必须合乎客观规律,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不能实现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有效地改造世界的目的。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的必要条件。只有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才能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成功地改造世界。总之,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是一个辩证统一的过程,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更好地遵循客观规律。

第二章 教学要点

1、怎样理解主体和客体的关系?

答: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时间关系。辩证唯物主义论认为,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不仅仅是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而且也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

2、怎样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 答:(1)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2)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3、怎样理解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答: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两个阶段,二者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是对立统一的关系。(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是对事物表面的、之间的具体的、个别的反映,是不深刻的、片面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全体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深刻的、全面的、相对稳定的认识。

(3)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联系:①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②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③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不可分的,如果将二者割裂开,就会犯经验论或唯理论的错误。

4、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答:(1)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的意识中的正确反映。

(2)真理的客观性有两个含义:第一,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任何真理都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真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

5、怎样理解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绝对性 答:(1)任何真理总是包含不依赖主体和人类的客观内容,这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承认真理的客观性同承认真理的绝对性是一致的。

(2)无限发展的物质世界的存在是绝对的,人的每一个真理性认识,都是向着这个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接近,这也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相对性 答:(1)从广度上看,任何真理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的某些方面的正确认识,在广度上是有限的、受条件制约的,需要进一步扩展。

(2)从深度上看,任何真理都只能是对客观世界某一部分一定程度、一定层次近似正确的反映,在深度上是有限的,是受一定条件制约的,认识有待于深化。

6、如何理解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

区别: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联系: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

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7、怎样理解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关系?

• 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 ②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要有效改造世界,又必须正确认识世界。• ③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统一,决定了理论与实践必须相结合。

第三章 教学要点

1.如何理解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的原理?

答:(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的内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意识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在社会存在中的地位决定的。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第二,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必须通过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

2.如何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及其重要意义?

答: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具有内在的本质的必然联系。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概括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的两个方面,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和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的统一。一方面,生产力的状况决定一定生产关系能否产生,决定它产生后变化发展的方向和形式;另一方面,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它适合或不适合于生产力的状况,对于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促进或阻碍的作用。

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它的实现是具体的、现实的。它并不单纯取决于生产力水平的绝对高度,而是取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所达到的状态。自觉地把握这个规律,对于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具有直接的现实意义。

3.如何理解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及其相互辩证关系的原理?

答:(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 5 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2)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它免予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4.如何理解社会形态?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形态包括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意识形态。

*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和进步是通过社会形态的更替实现的。

5.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科学不是生产力的独立要素,科学是知识形态的生产力,是潜在的生产力,把它应用到生产的过程,可以转化为直接的现实的生产力。

(1)被劳动者所掌握,可以转化为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2)渗透到劳动资料中去,可转化为劳动工具。(3)渗透到劳动对象中去,可扩大劳动对象的范围。(4)应用于生产管理,可提高管理水平,进而提高生产力水平。

6.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一,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供给全世界以衣食等等社会物质生活资料,创造了人类的物质文明。第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不仅以其实践活动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取之不尽的源泉,而且以其千

百万创造者的伟大的力量和智慧,为人类社会提供不可胜计的精神财富的成品。第三,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类社会经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演变,都必须通过人民群众自觉的革命斗争,劳动人民是革命斗争的主力军。总之,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

造者

7.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生产方式是人类借以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它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是特定社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第一,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既是人类和人类社会产生和存在的基础。第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社会其他一切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基础。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第四章 教学要点

1.如何理解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答:(1)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2)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分工这两个条件的存在,客观上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必然具有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双重属性。(3)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这一矛盾决定着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2.怎样理解价值规律及其意义?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

意义: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2.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3.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及其意义是什么?

价值论: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价值的质和量的规定性及其变化规律、价值形式的发展和货币的起源、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和基本规律以及其作用,形成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

意义:1.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4、如何理解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而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

5、如何理解产业资本循环?

产业资本的循环是经过购买阶段、生产阶段和销售阶段,资本的运动要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三个阶段,因而产业资本循环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

6.什么是资本的循环与周转

循环: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周转:资本在运动中增殖的,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循环,才能不断地带来剩余价值,这种周而复始、不断反复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的周转。

7.利润和剩余价值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这里的剩余价值,即资本主义的剩余价值,本质上也是劳动者创造的超过自身及家庭需要的那部分价值。

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它表现为商品价值超过成本价格的余额。利润实际上来源于资本家用可变资本购买的劳动力在生产过程中所创造的剩余价值,但却在现象上表现为资本家全部预付资本所带来的增加额。

剩余价值和利润不仅在质上是相同的,剩余价值是利润的本质,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表现形式,而且在量上也是相等的;剩余价值和利润所不同的只是,剩余价值是对可变资本而言的,利润是对全部资本而言的。因此,剩余价值一旦转化为利润,剩余价值的起源以及它所反映的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就被掩盖了。在资本主义社会,利润所造成的假象就是:它是资本的产物,同劳动完全无关。

8.怎样理解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劳动力价值或价格的转化形式。资本家购买劳动力付给工人的工资,不是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而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而实际上,工人的工资只是工人所创造价值中的很小一部分,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作为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其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所有制。

现实生活中,在现象上之所以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特点引起的。第一,资本家购买劳动力,工人出卖劳动力,同其他商品交换一样,买者支付一定量货币,卖者交出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劳动的能力。由于劳动能力潜藏于人体,只能在劳动过程中体现,所以,人们直观见到的是工人的劳动。这样,工人出卖的好像是劳动,工资就表现为劳动的价格了。第二,工人往往是在劳动之后才得到工资,也给人一种假象,认为工资就是工人出卖劳动所取得的报酬。第三,工人劳动时间越长或劳动熟练程度越高,工资也越多,这些都进一步加强了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的假象。揭示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可以进一步认清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第二篇:马原教学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要点

红色字体部分为教学重点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二、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即马克思主义最基本的四个方面内容

第一章

物质世界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哲学基本问题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物质观及其意义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其意义

四、实践的含义、特点以及基本形式

五、“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的内涵及其表现 第二节

世界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联系普遍性的含义及其方法论意义

二、发展的实质,发展是一个过程

三、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三节

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一、规律及其特点,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异同

二、意识能动作用的含义及其表现

三、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及其辩证关系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主体与客体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二、实践与认识的相互关系

三、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四、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五、认识运动的反复性与无限性及其意义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

一、真理以及客观性的含义

二、真理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

三、真理与谬误的关系及其意义

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标准的唯物论与辩证法)

五、价值的含义、特征、价值评价的特点、真理和价值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第三节

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内涵及其意义

二、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第三章

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第一节

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含义、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及其意义

四、社会形态发展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的内涵(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主体选择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第二节

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一、社会基本矛盾的内涵以及对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作用

二、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双重作用及其意义 第三节

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一、人的现实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二、考察历史创造者的基本原则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辩证思考

四、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原则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第一节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一、商品的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及其相互关系

二、价值规律及其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双重作用

三、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四、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二节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

一、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二、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重性

三、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分及其意义

四、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及其意义

五、资本有机构成的原因、含义、结果及其意义

六、个别资本的运动,即个别资本循环与周转及其条件

七、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一、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本质)

第五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第一节

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

一、垄断的含义、原因以及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

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必然性及其双重作用

三、经济全球化的含义、表现、原因以及双重影响

第二节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实质 第三节

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

一、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被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第六章

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列宁对俄国如何建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贡献(精辟论述)第二节

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

一、社会主义基本特征

二、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及其意义 第三节

工人阶级政党在革命和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

第七章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第一节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

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共产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

第三篇:马原要点

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现实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只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 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崇高的社会理想。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谁是第一性的问题,这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另一方面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这是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3.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何以成为哲学的基本问题?(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必须回答的问题。(2)研究和解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研究和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核心。(3)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派别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全部哲学中具有不可超越性,是区分不同哲学派别的唯一标准。

4.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是马哲关于世界本质问题的一个基本原理。其内容包括:(1)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2)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3)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以具体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为前提,而物质形态的差异性、多样性又以它们的客观实在性为基础。

该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5.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意义:

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去思考和理解并且解决问题。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不仅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也具有物质性,世界的真正统一性 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世界的本原,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人的实践活动依赖于客观世界,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制约着人的实践活动。我们通 过实践改造世界,就是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作用于客观世界。人们要取得实践的成功和胜利,就必须正确认识客观实际的发展规律,按照客观 规律办事。这也就是坚持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所以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一切从实际出发是唯物主义一元论的根本要求。

6.世界的物质统一性、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脱离物质的运动。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的过程中又包含着某种相对的静止。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7、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第一,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第二,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是物质性的活动。第三,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8、为什么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败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的内容

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9.对对立统一规律的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4)唯物辩证法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而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这一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内容,即矛盾分析的方法。10.矛盾的同一性与矛盾的斗争性的含义: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矛盾着得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得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1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辩证关系。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接,相辅相成的没有统一性,也就没有斗争性。

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1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双方中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条件。发展是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发展。

2、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3、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1、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竞长争高,此消彼长,造成双方力量发展的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过渡的决定力量。矛盾的相互排斥、否定促成旧的矛盾统一体破裂和新的矛盾统一体产生,从而促进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1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矛盾普遍性: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特殊性:一是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正确理解矛盾学说的关键,不懂得它,就不能真正掌握唯物辩证法。14.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质量互变规律: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换的规律性。

15.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1、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

2、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

3、否定是旧事物联系新事物的环节。

4、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16.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17.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是指人们的认识过程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前进,而是螺旋式的曲折上升运动

造成认识过程反复性和无限性的原因:第一,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第二,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来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18.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客观性:首先,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其次,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

真理的绝对性即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都不能被推翻。其次,人类认识按其本性来说,能够正确认识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真理的相对性即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首先,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其次,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的、有限的。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

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既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又是辩证转化的。

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向具有绝对性的真理转化 19.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在对待社会历史发展及其规律的问题上,历来存在着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一种是唯物史观,一种是唯心史观。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应。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而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以理论 观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存在,这是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依赖性。但社会意识又有其相对独立性,即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还有自己特有的发展形式与规律,主要表现为:

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 ;

二、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 ;

三、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

20.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及其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需要的物质资料,生产力是人类社会生活和全部历史的基础,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其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 劳动对象 劳动者)生产力还包括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能够应用于生产过程 渗透在生产力诸基本要素之中而转化成实际生产能力

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表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的最基本的关系,其他社会关系都受生产关系的支配与制约(在生产关系中,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是最基本的,它是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前提,生产分配换和消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由这种前提决定,是最基本的方面)

生产关系依据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性质区分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 另一种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关系。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行的规律。生产力是生产的物质内容,生产关系是生产的社会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是居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的方面;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客观要求时则阻碍生产力发展。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这一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彻底否认以“道德说教”作为评判历史功过是非的思想体系,第一次科学地确立了生产力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最高标准”。其次,它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依据。

21.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首先,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其一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因素;其二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其三,改变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22.简述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及其二者的关系

①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的两个因素。商品的兼职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就是无用之物。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②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和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一方面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劳动过程的两个不同的方面,统一于同一劳动过程之中;另一方面,具体劳动反应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劳动的自然关系,抽象劳动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的社会关系,是劳动的社会属性,因而二者是相互排斥的。(3)无论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还是价值,都是劳动的产物,并且生产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是不一样的,即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之所以具有二因素,其原因在于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它们之间是结果和原因之间的关系,劳动二重性为因,商品二因素为果。

使用价值和具体劳动:每一种具体劳动,都能够生产出一种特殊的产品,而每种特殊的产品又都能满足人们一定的、特殊的需要,即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因此,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但不能形成商品的价值;

价值和抽象劳动:商品的价值是由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创造的,而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正是抽象劳动,即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23.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在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中,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具有两重性:既是具有社会性质的社会劳动,又是具有私人性质的私人劳动。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始终贯穿商品经济发展的始终,决定着商品经济的各种内在矛盾及其发展趋势:1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2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3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第四篇:马原要点总结(复习必备!!!)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1、物质就是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存在。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2、物质决定意识。①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其形成经历三个发展阶段: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为人类的意识。②意识是社会的产物:社会劳动为意识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客观需要和可能;在人们的劳动和交往中形成的语言促进了意识的发展;社会劳动丰富了意识的内容,推动着意识的发展。③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④从意识的内容来看,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是主观形式与客观内容的辩证统一;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简答题中不需要具体分析,如果问到物质是如何决定意识,就需要具体分析。)

3、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①这种反作用即意识的能动作用,即人特有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②意识能动作用的性质:先进正确的意识引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推动事物发展;错误落后的意识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行动,阻碍事物的发展。

二、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

1、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普遍性。

2、联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都是相互联系的,即事物具有内在结构性。②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③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事物普遍联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①要树立开放的思想。②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全面认识事物。

三、矛盾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1、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三个方面的含义:①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②矛盾双方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能绝对对立起来,双方相辅相成。③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2、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形式分为对抗性矛盾和非对抗性矛盾两种基本形式。

3、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在事物的矛盾中,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①力求共生、双赢。②尊重差别,求同存异。③建造工业共生体系。

四、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

1、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它们在事物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如果此题目单独列出,仍然需要说明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定义)

2、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①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②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③同一性规定着事物转化的可能和发展的趋势。

3、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矛盾双方的斗争造成双方力量发展不平衡,为对立面的转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4、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是相互结合、共同发生作用的,但在不同条件下,二者所处的地位会有所不同。方法论意义:保持竞争、居安思危;理解培练假想敌。(要使中华民族强大,就要以开放的胸怀勇敢迎接以美国为首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在斗争中壮大自己。)

五、重点论与两点论及其辩证关系。

1、矛盾普遍存在,但不同事物的矛盾又是具体的、特殊的,即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在矛盾的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重点论是一种有重点地观察问题的方法论。即在考察研究复杂事物的时候,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做到分清主次,抓住重点。

3、两点论是一种全面观察问题的方法论。即在考察研究事物矛盾时,既要抓主要矛盾,又要兼顾次要矛盾;在研究某一矛盾时,既要研究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兼顾矛盾的次要方面。做到统筹兼顾,照顾一般,全面分析问题。

4、重点论与两点论是辩证统一的。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不是等量齐观,主次不分。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不是只顾重点,忽视

一般。辩证法要求将重点论和两点论辩证统一起来,既要讲重点论,又要讲两点论。

5、在工作中,要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相结合,反对形而上学的均衡论和一点论。

六、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1、量变是事物的数量的增减或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性不显著变化。它有两个特点:一是不突破事物的度,二是具有连续性和渐进性。

2、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突破事物的度,二是连续性和渐进性的中断。事物的质变有两种基本形式:爆发式飞跃和非爆发式飞跃。

3、质变与量变的辩证关系。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③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这种部分质变分为阶段性的部分质变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中央制定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政策,先后批准并实施了多种经济技术开发特区,体现了局部性部分质变原理的具体运用。)

七、辩证否定观。

1、事物内部都存在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①肯定因素是决定当前事物的性质,维持事物存在,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因素。②否定因素是同事物性质相反,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③辩证否定指事物的否定的自我否定,是扬弃,是发展和联系的环节。

2、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①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②辩证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③辩证否定是事物联系的环节。辩证否定是包含肯定的否定,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因素、积极的成份,从而新旧事物又联系起来了。④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扬弃即既克服又保留,既否定又肯定。

3、辩证否定观的方法论意义:①在观察和思考问题时,既要看到肯定方面,又要看到否定方面。切忌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防止绝对化。②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时,应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③在对待外国的东西时,应采取批判学习的态度。

八、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①变化发展的实践不断给人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去进行新的探索与研究。②实践改造了人的主观世界,锻炼和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③实践的发展又不断给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或手段。

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人们从事认识活动不是猎奇,也不是纯粹的雅兴,认识的最终目的是为实践服务,指导实践以满足人们某种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判断一种认识是否是真理,不是靠主观自封,而必须依靠社会实践的客观结果来决定,因此,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

九、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1、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只要我们确认人的认识、思想、理论的真理性在于它们具有不依赖于主体、不带任何主观附加的客观内容,在于它们同认识的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相符合,实践最终一定能鉴别出认识的真理性。

2、不确定性即相对性,则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实践,任何具体的实践活动对于真理的检验作用,都会由于历史条件的种种限制而表现出某种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有限性的特点。

3、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要看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防止和反对否认真理标准问题的唯心主义、怀疑主义和相对主义,又要看到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防止和反对教条主义和独断论错误。

十、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辩证关系。

1、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组织和设施,包括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

3、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①体现在服务的方向上。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发展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②体现在服务的方式上。上层建筑通过对社会生活的控制来为经济基础服务。政治上层建筑力图把人

们的活动限制在一定的范围和秩序之内(强制性)。观念上层建筑通过影响人们的思想去支配人们的行动(非强制性)。③体现在服务的效果上。适合经济基础和生产力的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推动作用;不适合经济基础或生产力的上层建筑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十一、社会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社会改革是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在保持社会根本制度不变的前提下,主动地、有组织地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某些方面或环节进行调整和对某些具体制度进行变革,从而解放生产力,促进社会发展。

2、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它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3、古今中外,社会的发展离不开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更是一场伟大的改革。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其目的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十二、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1、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科学是 “历史的有力杠杆”,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①对生产方式产生了深刻影响:改变了社会生产力的构成要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方式;改变了社会经济结构,特别是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变革。②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出行方式、购物方式、交往方式更加多样化,更快捷方便。③促进思维方式的变革:新的科学理论和技术手段通过影响思维主体、思维客体和思维工具,引起思维方式的变革。

2、正确把握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①科学技术应用的消极后果:生态问题、社会和伦理问题。②导致消极后果的原因:一是对自然规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不够,或缺乏对科学技术消极后果的强有力的控制手段。如技术手段,具体制度等。二是与一定的社会制度有关。如资本主义私有制,把追求剩余价值作为第一目标,导致对其他因素的忽视。

十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群众观点: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2、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3、唯物史观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在我们党的长期奋斗中,把群众观点贯彻和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就形成了党在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作风。

十四、价值规律及其作用(包括消极作用)。

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①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②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

2、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表现形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作用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价值自发波动。价格波动没有违背价值规律

3、价值规律的作用:①自发调节社会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的配置。②自发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③自发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④消极作用:导致社会资源浪费;导致收入两极分化;阻碍技术的进步。

十五、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1、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资本家与雇佣工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就是无休止地采取各种方法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这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绝对规律。

2、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即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限制劳动日延长的因素有生理因素和社会道德因素。

3、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即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用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整个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又是通过个别资本家追逐超额剩余价值来实现的。

4、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或者说剩余价值资本化,就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本质就是资本家不断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资本积累的结果:社会两极分化及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所导致的社会失业。

十六、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原因和实质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①资本主义发展初期,私人资本所有制是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②19世纪末20世纪初,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取代私人资本所有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资本所有制形成并发挥重要作用,法人资本所有制崛起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①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资本家指挥下的劳动形式上隶属于资本。②随着机器大工业生产体系的建立,劳动对资本的隶属成为实质上的隶属。③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激励制度(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职工持股)

3、社会阶层和阶级结构的变化:①传统的资本家的地位和作用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②高级职业经理人成为大公司经营活动的实际控制者③知识型和服务型劳动者的数量不断增加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新变化: ①二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加强,对经济增长、稳定物价、充分就业和维护竞争秩序发挥重要作用。②经济危机形态发生变化: 破坏性减弱,失业率降低,企业破产数减少;周期长度缩短,四个阶段间的差别减弱;金融危机的影响加强。

5、政治制度的变化: ①国家行政机构权限不断加强②政治制度出现多元化趋势③公民权利扩大④重视并加强法制建设⑤改良主义政党在政治舞台上的影响日益扩大

6、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 ①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根本推动力。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力和利益斗争是重要力量。③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④改良主义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7、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 ①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②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变化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基本框架内变化,并不意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简答题只需说出哪些方面有变化即可,不需要说出具体变化)

十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1、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组织生产,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需要是社会主义生产的根本目的。

2、对社会生产进行有计划的指导和调节,实行等量劳动领取等量产品的按劳分配原则。

3、合乎自然规律地改造和利用自然,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4、无产阶级革命是无产阶级进行斗争的最高形式,必须以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目的。

5、无产阶级政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社会主义事业必须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

十八、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

1、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

2、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状况的制约。

3、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

4、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观条件制约)

十九、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1、必须坚持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

2、必须从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出发,坚持“走自己的路”。

3、必须充分吸收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二十、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1、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理想并不神秘,可以根据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对其轮廓和基本特征不断加深认识。

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①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是以马克思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及资本主

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发展为依据的。②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兴起和不断发展,已经并正在用事实证明着共产主义理想实现的必然性。

3、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①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在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是工人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奋斗的最高纲领。②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争取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最终实现,不仅是无产阶级彻底解放的标志,也是全人类得到解放的根本要求和体现。

第五篇:2016——2017年第1学期《马原》教学要点

2016——2017年第1学期《马原》教学要点

绪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产生;鲜明特征 第一章

第一节 物质观(包括运动观、时空观)

实践(把第二章的实践定义、内涵、特点提前讲,然后再讲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意识(起源、本质、作用)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提一下)第二节 联系和发展及环节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主讲)质量互变及否定之否定(略讲)

第二章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认识的实践观(先讲认识,然后讲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认识论的区别,引出实践这个特点。此处关于实践只讲在认识中的决定性作用)、认识的方法

第二节 真理与价值(真理的检验标准要讲,其余由教师控制时间)

第三章

第一节 全讲

第二、三节合起来讲(动力系统)第四章

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 第五章

1、垄断及变化,2、全球化及后果

3、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把第四章的资本主义矛盾及经济危机融入进去)

第六章

(1)讲清楚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过程

(2)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2)两个必然与两个决不会 《马原》期末考试题型分值如下:

1、单项选择题:1分×15题=15分

2、多项选择题:2分×5题=10分

3、辨析题:5分×3题=15分

4、简答题:10分×4题=40分

5、材料分析题(二选一):20分×1题=20分

下载马原教学要点2012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原教学要点201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原》教学重点

    绪论 P2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P3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狭义的马克思主义,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P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条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可以发挥) P8-9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及其代......

    马原案例教学

    NO1:一个真实的案例:智破人骨教堂迷案 2000年到2004年底,捷克斯洛伐克库那哈拉市发生了多起人口失踪案件,但直到2004年11月19日鬼节前夕,一名美国大学生在当地著名的圣巴巴拉人骨......

    马原教学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知识点 绪 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科学性和革命性高度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是最根本是世界观和......

    马原课知识要点总结

    1. 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2. 对立统一规律 3. 质量互变规律 4. 辩证否定 5. 认识运动规律 6. 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 资本原始积累......

    马原教学基本要求[大全5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基本要求 绪论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章主要从总体上理解和把握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认识马克思主义作为时代......

    2012马原社会实践教学安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社会实践教学安排(6-8学时) 一、自学第六章、第七章,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自学内容及资料撰写小论文。要求字数1000字以上。 论文题目参考: 1、列宁从“......

    马原教学课外阅读书目2009

    推荐读书书目一、原著类 1、《矛盾论》,毛泽东,人民出版社1965 2、《实践论》毛泽东 3、《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4、《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马克思......

    马原第二次实践教学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第二次实践教学的内容和要求 一、实践教学内容:课程论文及备选题目 1、马克思主义离现实有多远? 2、网络淡化还是密切人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