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28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期末复习题

时间:2019-05-13 03:20: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9528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期末复习题》,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9528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期末复习题》。

第一篇:9528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期末复习题

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 期末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命题画是指由教师提出绘画的主题和要求,儿童按照这一要求完成的绘画

2、幼儿园手工活动是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的造型操作游戏。

3、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是以儿童为主体、以适合儿童的音乐为客体,通过教师设计和组织的多种形式的音乐活动使主客体相互作用,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音乐能力,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发展过程的教育活动。

4、社会中的音乐教育活动,一般泛指幼儿园和家庭以外的社会其他机构和场所提供的早期儿童音乐教育形式。

二、简答题

1、幼儿教师如何指导幼儿进行物体画活动?

答:第一,调动幼儿学习的兴趣性和主动性。

第二,引导幼儿认真观察,把握物体基本特征。

第三,通过示范讲解物体画的方法,让幼儿掌握表现物体画的基本方法。

第四,在幼儿物体画活动中,教师应多启发、鼓励,而不是只一味地强调

幼儿是否画像物体。

第五,在物体画活动中采用多种技法和系列命题方式。

2、如何有效地对学前儿童绘画教学活动进行指导?

答:(1)指导学前儿童绘画技能。

(2)诱发学前儿童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

(3)激活学前儿童的生活经验。

(4)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观察

3、如何对学前儿童的手工活动进行指导 ? 答:(1)准备精美有趣的范例,引起幼儿操作学习的兴趣。

(2)提供练习的环境与时间,使幼儿从分体验工具材料的性能。

(3)教师清楚地讲解演示制作的基本技巧。

(4)制作过程中耐心的帮助与指导。

(5)对作品的处理应妥善、重视。

4、美术欣赏活动的内容有哪些?

答:美术欣赏活动的内容包括:绘画欣赏、雕塑欣赏、工艺美术欣赏、建筑艺术欣赏、自然景物欣赏、环境欣赏

5、幼儿园环境装饰设计原则有哪些?

答:(1)教育性原则(2)审美性原则(3)趣味性原则(4)参与性原则(5)发展性原则(6)动态性原则

6、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哪些内容?

答:学前儿童音乐课程评价的对象包括三部分:

(1)幼儿园课程方案(方案及方案的各要素、各部分是否科学;课程结构是否合理);

(2)方案的实施过程(包括幼儿在活动中的反应;教师的教育态度和行为;师生互动的质量;学习环境的创设与利用);

(3)实施效果(通过对幼儿的音乐发展评价来确定)。

7、在组织学前儿童节日庆祝活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组织学前儿童节日庆祝活动时应注意

(1)面向全体儿童,每个儿童都有参加表演的机会;

(2)节日庆祝活动的方式要多样化,如组织小音乐会、服装表演展示会、家园同乐会等等:

(3)节日庆祝活动可采用全园集体性活动、各年龄段班集体活动、各班独立活动等形式;

(4)节日庆祝时间不宜过长。

8、简述家庭音乐教育的意义

答:(1)家庭是儿童最早的音乐教育环境

(2)家庭音乐教育有助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3)家庭音乐教育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基础和补充等色。他们画性。幼儿对色彩的美感取决于各幼儿开始将色彩同他们对事物的情感联系起来。还是尽其所愿地给形象赋色。

六、论述题

1.阐述学前儿童音乐感受(趣味)的特征。

耳的声音是非

严格地按照教师所要求的拿乐器的方式、教师所要求的节奏型去打击。体动作来感知、感受音乐。型是关于某些事情的音乐。

第四、学前儿童音乐学习的意义与制约条件很多音乐观察研究、神经生物学的解释的关键年龄是0-8岁或9 9岁或10岁以后在进行音乐学习已经太晚。

2.论述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

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_A、对话B、讲述C、临摹 一是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二是教师应给儿童利用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时间。三是教师不但要自己学会提问题,还要教会儿童提问题。四是教师不应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的看法。五是教师要引导儿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指导儿童欣赏时,形式分析阶段主要从哪几方面入手?形式分析主要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以及构成原理的应用,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能力。要用启发诱导性的语言,引导儿童深入感知、体验作品;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浅显而简明的描述,让儿童理解这些艺术语言与形式美原理的内涵;启发儿童对作品形式美的感觉;可以经由美术创作活动使儿童获得对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和形式美的原理的认识。1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而应让儿童有自己的探索。

2、教师自己首先要会和美术文本进行对话,做好儿童与美术文本之间的“审美期待”中介。

3、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大量的欣赏的机会,提高其欣赏“视界”。

4、教师应给儿童利用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时间。

5、教师不但要自己学会提问题,还要教会学前儿童提问题。教师自己首先与美术作品进行对话,找出作品欣赏的要点,然后,将这些要 点转化为开放性的一些问题,如:这幅画上画着什么?(引导儿童欣赏内容),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受?(引导儿童进行主动的审美体验),你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引导儿童从内容美和形式美方面进行分析),你喜欢这幅画吗?为什么?(引导儿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深刻内涵),这样层层深入地引导儿童认真观察、自由讨论,少提一些“ 为什么?”“是不是?”的问题。

1、试述幼儿园大、中、小班歌词创编活动共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一般只向幼儿提供一段歌词

2、针对班上幼儿的具体情况做好创编要求和程序设计

3、注意提高创编活动的参与“密度”

4、应注意在一次音乐活动中把握好创编时间片段的长短

5、应注意使创编的结果达到相对完美的程度

2、发展幼儿乐器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一)舒适有效地演奏1.选择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式2.选择合适的空间安排3.选择合适的练习速度4.采用明晰、准确的指挥暗示

5.创造愉快、轻松、舒适的演奏氛围

(二)有表现力地演奏1.提供有表现力地伴奏音乐 2.传授有关的演奏技能3.采用富于感染力的示范、讲解、指令和指挥暗示4.调适演奏时的兴奋状态

(三)准确流畅地演奏1.选择节奏明晰的伴奏音乐2.培养相互倾听、相互配合的良好习惯3.运用合适的“变通乐谱”作辅助工具4.运用准确的示范、讲解、指令和指挥暗示5.创造适度紧张的演奏氛围

2、如何发展幼儿动作表演的艺术表现力?

(一)发展动作的协调性

1、分行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

2、选择循序渐进的动作学习程序

3、采用儿童最作乱的进度逐步加快速度

4、从儿童的自然动作开始过渡

5、不适宜分解学习的动作可以采用“拖”的方法

(二)发展动作的随乐性

1、让幼儿边唱边做

2、用哼唱或弹奏的曲调跟随伴和儿童的动作过程

3、让儿童有机会跟随比较熟悉的音乐做动作

4、让儿童注意动作与音乐的情绪、风格、结构相协调

5、动作组合有整体美感,又便于儿童记忆和表现

(三)发展动作的表现性

1、让幼儿有机会看见更多由幼儿和教师提供的表现范例

2、让幼儿有机会观察和用动作摹仿各种事物及其运动状态

3、让幼儿有机会在美术、文学作品激发下进行动作的表现

二、名词解释

1.意愿画:是指幼儿自己独立地确定绘画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作为支持者协助他们 完成的绘画。

2.韵律活动:泛指所有伴随音乐进行的身体艺术表现活动。这种活动主要分为创造性律动和集体舞 蹈两种类型。

3.有效迁移:是指能够将原有经验应用于新学习情境或新的真实生活情境,并能够解决自己需要解 决的问题。

4.即兴歌唱说话活动:是指用歌唱或类似歌唱的方式来进行对话、讲故事或其他语言活动或语言游 戏活动。

5.幼儿的手工教学活动: 是儿童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直接用双手或操作简单工具,对具有可塑性 的各种形态(点状、线状、面状、块状)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摸的多种艺术形象的一种教育活动。

五、实践分析题

传统打击乐教学的程序是先分声部学习和练习,然后将所有声部合起来演奏,现在的打击乐教学往往采用整体教学法,请你谈谈对打击乐器演奏的整体教学法的理解?

整体教学法的程序:一是“先整体后分部”二是“累加”程序

(一)“先整体后分部”程序

1、导入,引起兴趣

2、欣赏或进行简单的身体节奏活动,初步感知。

3、模仿学习变通总谱,或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创作变通总谱的具体内容。

4、在熟练掌握总谱的基础上,进行分声部的选手练习。

5、个别约略学习指掌,集体练习合奏。

6、在教师的指挥下,集体练习合奏。

7、个别幼儿练习指挥,集体练习便有。

8、练习,根据需要行色乐器逐步到乐队中去。

(二)“累加”程序

1、与“先整体后分部”的程序

相同。

2、模仿学习或创作一个比较有特色的、复杂的、有独立性的声部,把握作品的横向结构。

3、在熟练掌握该声部的基础上,将其他具有伴奏性质的声部用“先整体后分部”的程序学习掌握,最后将伴奏声部“累加” 到独奏声部上去。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试题

一、填空题

1.加登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这三大系统 是:一--制作系统 知觉系统 感受系统。

2.培养幼儿拍感的两个规定性,一是 在歌曲中进行,二是-在动作中进行

3.要求幼儿理解的段落结构内容是 结构主副歌结构 二段体结构 三段体结构 回旋体结构 引子与尾声

4.幼儿园音乐作品的四种实用性是__教育性 说教性 知识性 娱乐性主副歌结构 二段体结构 三段体结构 回旋体结构 引子与尾声 5.旋律经验的年龄目标有---声音的高与低 旋律的上行与下行 旋律的跳进与级进

6.力度经验的年龄目标有---重与轻--和---渐强与渐弱----。7.----邀请舞----是一种找舞伴并与舞伴对舞的集体舞。

二、名词解释

1.音乐作品的表现性:答:指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2.档案夹评价:答:指根据课程目标,有意识地将各种有关幼儿表现的作品及其其他证据、信息收集起 来,并通过对档案夹制作过程和记录结果的分析与解释,反映幼儿在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反映幼儿在达到目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取得的进步。

3.音乐技能:答:指对感知到的音乐再现性与表现性做出符合音乐形式特性的表达,即音乐能力。4.自发咏唱:答: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

5.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答: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

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1.符号运用阶段儿童的艺术感知特征是什么? 答:这一阶段儿童艺术感知的特征是脱离了对事物、对人物的“直接知识”,可以借助符 号间接地来理解事物、人物了。

2.学前儿童的音量趣味给学前音乐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答:(1)在让幼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我们有责任让幼儿听到最好的音响效果;(2)在让幼 儿感知器乐作品时,教师尽量少用嗓音;(3)在歌唱学习中,教师发出悦耳的声音很重要;(4)对 打击乐器的演奏,幼儿感兴趣的是让他自己去探究如何发出好听的声音并演奏,而不是严格按照教师所要求的拿乐器的方式、教师所要求的节奏型去打击。

3.进行即兴表演的两个条件是什么? 答:(1)经验铺垫;(2)明确的任务意识。

4.器乐曲动作意象有哪三种方式?

答:(1)依据作品原意进行情节性的动作意象;(2)离开作品原意,进入幼儿能理解的生活情节的动作意象;(3)带有舞蹈意味的无情节的动作意象。

5.打击乐器音色经验的获得机制是什么? 答:(1)用打击乐器模拟日常生活音色;(2)探索录音中的打击乐声音是如何发出来的,并实践尝试;(3)即兴创作打击乐器作品的演奏。

四、论述题

1.柯达伊教学法中,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哪些?幼儿歌唱教学的要点有哪些? 答:(1)歌唱教学的主要方法有:字母谱与节奏谱;手势;指挥。(2)幼儿歌唱教学的要点有:按照准确音调歌唱;克服幼儿的不良音调;歌唱能力的发展步骤。

2.表现性目标准确表述的要求有哪些?举例说明。答:表现性目标的的制定准则是情境与任务的双维度制定,即交代儿童需要完成的任 务情境与具体任务。举例(略)

五、音乐材料分析题(共10分)写出双圈舞“德国波尔卡”的动作说明。

答:动作说明: A前半段:全体幼儿拉手朝顺时针走。A后半段:全体幼儿拉手朝逆时针走。B前半段:里圈左手搭前面舞伴的左肩,右手拉右边舞伴的手;外圈左手拉左边舞伴的手,右手侧平举。双圈共同朝顺时针方向走。B后半段:反向同B前半段。C段:里圈拍腿二下,拍手一下,拍左右侧一下。在里圈舞伴的右边,外圈左侧身八拍进里圈,右侧身八拍出里圈。

《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B)。

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C)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D).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B)。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

5.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D)。

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 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 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 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 6.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艺术的(C)。

A.理解 B.表现 C.敏感 D.创造 7.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B)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教育目标又依据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品格的内化程度,分成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

A.感知、情感、想象 B.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C.感觉、知觉、想象 D.感知、认知、动作技能 8.韵律活动的材料包括(A)。A.动作、音乐、道具 B.音乐、道具、舞蹈 C.动作、歌曲、道具 D.学生、音乐、道具

9.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B)。

A.确定性 B.不确定性 C.时代性 D.不可塑性

10.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C)A.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 B.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 C.色彩冷峻,构图凝重凄凉 D.色彩鲜艳,构图简洁

11.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A)。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 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 C.分句欣赏的方法 D.反复练习法

12.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第一基础是(A)。

A.目标和谐 B.过程和谐 C.方法和谐 D.评价和谐

13.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是(C)。A.音乐感的发展 B.学习能力的发展 C.全面发展 D.音乐知识技能的发展

14.音乐教材必须体现幼儿教育(D)的特点。

A.艺术性、节奏性 B.感知性、随意性 C.活动性、艺术性 D.活动性、实践性 15.《梦幻曲》的曲作者是(A)。A.舒曼 B.圣桑 C.丁善德 D.汤普森 16.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B)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

A.肢体 B.动作 C.情景 D.音域 17.《梦幻曲》的曲作者是(A)。A.舒曼 B.圣桑 C.丁善德 D.汤普森 18.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B)造型、声音造型三个方面。

A.肢体 B.动作 C.情景 D.音域 19.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一般不包括下列哪一类()。

A.绘画 B.手工 C.欣赏 D.表演 20.下列不属于绘画的形式语言的是()。

A.线条 B.形状 C.手工 D.色彩 21.由幼儿自己独立地确定绘画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作为支持者协助他们完成的绘画属()。A.命题画 B.意愿画 C.装饰画 D.写意画

22.就儿童整体发展观而言,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A.儿童应该被看成一个有机整体 B.儿童的艺术生活应该被看成一个有机整体 C.幼儿园的教育和艺术教育应该被看成一个有机整体 D.艺术教育领域内外不同领域应独立不能交融

23.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操作各种直观教具向儿童提供活动范例的方法是()A.演示法 B.示范法 C.观察法 D.导入法 24.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主要是指教师通过现场的演唱、演奏、动作表演,以及用绘画、制作演示等的方法来向儿童提供活动的范例。A.演示法 B.示范法 C.观察法 D.导入法

二、名词解释

1.审美性原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艺术教育的核心原则,即指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必须具有能使参与者获得审美愉悦的特质。

2.艺术审美活动:是一种高度实践性和高度游戏性的人类社会活动。3.有效迁移:指能够将原有经验应用于新的学习情境或新的真实生活情境,并能够解决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4.示范法: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示范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现场的演唱、演奏、动作表演,以及用绘画、制作演示等的方法来向儿童提供活动的范例。

5.演示法: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演示法主要是教师用操作各种直观教具的方法向儿童提供活动的范例。6.接近联想:是借助自身经验中两事物或多事物在时间、空间、因果等关系方面的接近性,由一事物而连带想起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

7.构思:是以表象为基础的,教师要注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8.歌曲:是用音乐的方式演唱出来的文字。

9.韵律动作组合:指按一首完整的音乐的结构组织起来的一组韵律动作。

10.意愿画:由幼儿自己独立地确定绘画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作为支持者协助他们完成的绘画。

12.装饰画:是指幼儿运用各种花纹、色彩在各种不同的纸形上按照纸形美的规律进行装饰。

13.美术活动中的审美感知:是视觉器官对欣赏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形象的整体性把握,是一种区别于日常感知的,能够揭示事物的情感表现性的特殊感知。

14.击节奏型指挥法:是相对专业指挥使用的“划拍指挥法”而言的一种变通方式。教师使用幼儿

15.命题画:是指由教师提出绘画的主题和要求,幼儿按照这一要求完成绘画。

16.音乐欣赏:是怀着欣喜之情反复倾听音乐的活动。

17.幼儿园的韵律活动:泛指所有伴随音乐进行的身体艺术表现活动。18.幼儿园的唱歌活动:泛指所有运用嗓音进行的艺术表现活动。

三、问答题

1.艺术教学中创造性培养的策略。答案要点:

(1)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动机;(2)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对内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3)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4)正确认识、使用示范和范例

2.“适应性功能”发挥作用的立足点。

答案要点: 顺应儿童生理、心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片段能够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产生最佳的综合性影响效应。3.幼儿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答案要点:

(1)幼儿因素的调节。满足幼儿对探究、创新的需要;满足幼儿对秩序的需要;满足幼儿对参与的需要;满足幼儿对接纳的需要。

(2)教师因素的调节。情绪表达;行动方式。

(3)材料因素的调节。音乐材料和动作方面;其他辅助性操作材料方面。(4)程序与方法因素的调节。活动程序的调节;活动方法的调节。(5)时间和空间因素的调节。时间因素的调节;空间因素的调节。4.对幼儿进行评价和引导幼儿自我评价。答案要点: 1.对幼儿进行评价。(1)根据幼儿发展差异建立评价层级;(2)根据幼儿发展缺憾建立评价角度;(3)根据幼儿发展优势建立评价角度。2.引导幼儿自我评价。(1)给予幼儿引导和激励作用的评价;(2)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5.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结构设计的原则。

答案要点:

(1)有重复、有变化的原则;(2)层层深入、不断提高的原则;(3)动静交替的原则。

6.集体中唱歌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

7.新歌的教学导入可采用哪些方法? 答案要点:

(1)从动作开始设计。教师直接提出并直接展示一种或一套简单有趣的动作或动作游戏;教师提出某种形象或活动,指导幼儿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进行表演。(2)从歌词创编开始设计。(3)从情景表演开始设计。(4)从故事讲述开始设计。(5)从歌词朗诵开始设计。(6)从游戏开始设计。(7)从填充式参与开始设计。(8)从无意义音乐玩唱开始设计。(9)从歌词创编开始设计。(10)从直观形象开始设计。

8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特殊的发展标准主要体现的在哪些方面?

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特殊的发展标准主要体现在:

一、身体各部分之间以及身体与头脑之间能够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二、身体运动时能够与音乐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三、身体运动时能够与他人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四、身体运动时能够与周边环境中的物体以及空间保持基本的协调性。9.如何用音乐教育促进幼儿主体性。答案要点:

(1)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一次表演的机会。

(2)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一次受表扬的机会,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批评及否定、消极的语言,看到幼儿的任何一点微小的成绩,都不要忘记给予及时的表扬。(3)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不要强求每一个幼儿都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程度喜欢你教给他们的每一首歌或介绍给他们的每一首乐曲,应当允许幼儿有它自己的选择性。10.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音乐的本质? 答案要点:

(1)音乐的本质是人类对现实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应。(2)音乐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性的主观反应。(3)举例正确。

11.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与指挥有关的知识技能有哪些? 答案要点:(1)知道如何用动作表示“准备”“开始”和“结束”,并能使自己的动作清楚、明确、易于让被指挥者作出反应。

(2)知道在指挥时将身体倾向于被指挥者,用眼睛注视被指挥者,并能用体态和表情激起被指挥者的合作热情。

(3)知道如何用指挥动作表现节奏和音色的变化,并能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

12.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音乐的本质? 答案要点:

(1)音乐的本质是人类对现实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应。(2)音乐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性的主观反应。(3)举例正确。

13.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戏剧的本质?

戏剧用“动作”模仿人的行动,这是从表现手段这一角度界定戏剧的特性。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原意,“动作”主要是指演员的形体动作(外部动作),它正是戏剧形成的基础。可是,即使在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中,形体动作也并不是惟一的手段,它还包含着大量的诗体对话。据此,有人又把戏剧的表现手段归之为动作与对话。实际上,“动作”作为戏剧的表现手段,它自身的内涵也愈来愈宽泛。在近代戏剧理论中,也有人把外部形体动作之外的其他手段归属于“动作”,像“言语动作”(对话、独白)、“静止动作”(停顿、沉默)等。作为戏剧特殊语言的动作,既是把人的行动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手段,也是人物内心生活外现的手段。

14.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哪些唱歌的知识技能? 四:论述题

1、为了能够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落实审美吸引和审美感动是贯穿始终这一理想,教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1.让儿童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1)以艺术活动的内容吸引幼儿;

(2)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艺术活动,是艺术活动充满生机和趣味;(3)提供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以刺激幼儿从事艺术活动的积极性。

2.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1)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2)结合具体的艺术活动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环境。例如在活动室里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轻音乐。3.提升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1)引导幼儿注意对象的形的特点、色的特点、声的特点及事物变化的特点。(2)注意有距离的感知。(3)注意语言的运用。

2、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哪些唱歌的知识技能? 答: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唱歌的知识技能: 1.正确的歌唱姿势; 2.正确的发声方法; 3.正确的呼吸方法; 4.正确的演唱技能; 5.自然、恰当的表达技能; 6.正确、默契的合作技能。

3.论述如何发展幼儿乐器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答:

(一)舒适有效地演奏 1.选择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式 2.选择合适的空间安排 3.选择合适的练习速度 4.采用明晰、准确的指挥暗示 5.创造愉快、轻松、舒适的演奏氛围(二)有表现力地演奏 1.提供有表现力地伴奏音乐 2.传授有关的演奏技能 3.采用富于感染力的示范、讲解、指令和指挥暗示 4.调适演奏时的兴奋状

(三)准确流畅地演奏 1.选择节奏明晰的伴奏音乐

2.培养相互倾听、相互配合的良好习惯 3.运用合适的“变通乐谱”作辅助工具 4.运用准确的示范、讲解、指令和指挥暗示 5.创造适度紧张的演奏氛围

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培养幼儿参与歌唱、韵律活动、倾听等幼儿园各种音乐活动形式的兴趣和热情,挖掘每一个幼儿与生俱来的音乐潜力,使幼儿在亲身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音乐能力,以音乐能力的发展来进一步巩固和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与热情。(2)教给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美的方法、手段与途径,使幼儿通过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即通过音乐本身所特有的路径走向对音乐美的感受和表现,而不仅仅停留或结束在音乐的知识与技能上。

(3)使幼儿以一种自我肯定的、创造性的态度去对待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并有能力以声音、节奏为手段去表现他所感受到的音乐和情感。(4)积累一定数量的音乐作品,能够富有热情、富有表现力和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第二篇:《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期末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

2、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3、探讨美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必须在整体与部分的辩证运动中进行。为此,加达默尔提出了“”的方法。

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5、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6、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是绘画表现的手段。

7、幼儿审美取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8、里德生平著作等身,最重要的著作是。

9、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10、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描绘,可以使幼儿自觉地去注意周围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帮助幼儿提升观察能力和专注能力。

2.卢梭将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智育的前提。

11、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结构和色彩。

12、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13、阿恩海姆以心理学的理论为依据,认为感知力是从整体到局部,通过一个知觉分化的过程发展而来的。

14、美术也称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

15、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16、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四种水平: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和。

17、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18、色彩的运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并通过颜色的对比、、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19、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

20、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2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22、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和三大方面。

23、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分为以精神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前者被称为重“艺”的美术教育,后者则被称为重“”的美术教育。12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美术教育的一般含义,但它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美术教育的一些特征,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也可通过美术和两方面体现出来。

25、绘画的题材是指创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改造

或想象而进入作品的一定。

26、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与整体练习。

27、格式塔心理学家发现,有些完形给人的感受是愉悦的,这就是那些在特定条

件下视觉刺激物被组织得最好、最规则(对称、统一、和谐)和具有最大限度的的完形。

28、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

术能力的发展分为“涂鸦”期、、“概念画”期三个阶段。

29、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程度,在七种基本色相中,最亮的色彩是。

30、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教师与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31、曾提出幼稚园应实施和谐的生活教育,对束缚幼儿个性发展的封

建传统的教学方法,他的思想对当时的幼儿美术教的发展起了一定的影响。

二、选择题

1、是指分析上述指称对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分析作品中各部分之间

组合的情形,如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和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等构成原理的应用。

A、形式分析B、描述C、解释

2、阿恩海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索美术是如何与和视思维联系在一起的。

A、听知觉B、触知觉C、视知觉

3、屠美如认为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儿童只能画出一个物体的空间,但是不能参照一条轴线表现一系列物体的相对高度,是的表

现。

A、双轴阶段B、单轴阶段C、前轴阶段

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手工和欣赏三大板块,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

系。

A、素描B、绘画C、色彩5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A.遮挡式B.零乱式C.并列式

6、主张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的发展,认为儿童生来具有艺术潜

能,并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他将其概括为八大类型)。

A.里德B.阿恩海姆C.西泽克

7、儿童的审美情感具有,他们常常将审美过程中的那种情感带入其他活动中,把自己当作是某个形象本身,沉浸在角色之中。

A.外显性B.直觉性C.弥漫性

8、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的教育

家是。

A、蔡元培B、陈鹤琴C、张雪门

9、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中需要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颜色的搭

配,并初步学习根据画面的需要,恰当地使用颜色表现自己的情感。

A、2-3岁B、3-4岁C、4-5岁

10.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和。

A、绘画能力B、作画灵感C、手的控制能力

11、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类型有、写生画、命题画、意愿画。

A、素描画B、临摹画C、色彩画

12、民主教育家在对学校教育进行了一些重要改革的同时,也提出了幼儿教育体系,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

A.陈鹤琴B.蔡元培C.陶行知

13、台湾地区资深美术教育工作者其著作《幼儿画教学艺术》一书中 从五个方面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这些正是在进行学前儿童美术学习成果评 价时值得注意的方面。

A、潘元石B、潘公凯C、潘元丰

14、幼儿审美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

A.完形性B.主动性C.情感性15、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造型美术教学方法主要是摹仿采纳经由日本传来的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

A、蒙台梭利B、福禄倍尔C、冈仓觉

16、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个人成长特征时,分别从智慧成长、社会成长、知觉成长、生理成长、美感成长、、创造性成长七个层面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

A.性格成长B.感情成长C.心理成长

17、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废物利用B、物尽其用C、因意选材

18、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和。

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B、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

C、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19、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

A、成熟期B、写实期C、概念期

20、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

A、对话B、讲述C、临摹

21、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涂鸦”期、“象征”期、。

A.“概念画”期B.成熟期C.形象期

22、是德国的教育家,德国幼儿园的创始人。他把艺术教育纳入幼儿的教育活动之中,A.卢梭B.罗杰斯C.福禄倍尔

23、对于儿童为什么喜欢绘画,陈鹤琴不赞成“天赋说”和“生理机能说”,他提出“”说。

A.模仿B.本能C.刺激一反应24、1923年幼儿教育家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B.陶行知C.陈鹤琴

25、在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两个方面。

A、教师的教学效果B、教师的可持续发展C、天赋

26、也认为通过图画教育,可以“美备欢乐”。

A.梁启超B.康有为C.蔡元培

27、教师在指导儿童进行美术欣赏过程中,应注意从他们的特点出发,启发、引导其进行美术欣赏。

A.兴趣B.年龄C.能力

28、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B、家长给以提示帮助C、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29、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装饰阶段、三个阶段。

A、兴趣阶段B、游戏阶段C、再现和表现阶段

30、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和表现阶段。

A、具象B、表象C、抽象

3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组织原则有审美性原则、原则和实践性原则。

A、实用性B、目的性C、创造性

32、方向不定的弧线、曲线、波状线等自由曲线组成的形状称为非规则的自由形状。这类形状常见于大自然,如波浪、河流、海滩、花、草、枝、叶等。

A.自由形状B.想象形状C.涂鸦形状

33、幼儿在表现物体的深度上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A、第一,统为一形。第二,多面变形。第三,单一面。第四,正侧面同在。

B、第一,单一面。第二,正侧面同在。第三统为一形。第四,多面变形。

C、第一,统为一形。第二,正侧面同在。第三,单一面。第四,多面变形。

34、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布置。

A、原创性B、实用性C、活泼性

35、写生画可分为写生画和两种。

A、物体画B、默画C、情节画

36、从幼儿实际的涂画行为和过程上看,涂鸦是的画线活动。

A、有意识B、表达思想C、没有表现意图37、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这时的儿童有了结构的雏形,即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

A、审美心理B、创造心理C、制作心理

38、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三个阶段。

A、装饰阶段C、兴趣阶段D、游戏阶段

39、认为儿童绘画的原因是来自于儿童内心的一种冲动。

A、天赋说B、生理机能说C、刺激反应说

40、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A、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B、家长给以提示帮助C、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41、不同年龄的幼儿,在能力上相差很大,而不同类型的绘画使用的工具也不同,因此要根据幼儿的能力选择合适的绘画种类,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如低年龄段的幼儿宜用硬笔,不宜用。

A、油画棒B、蜡笔C、毛笔

42、深刻揭示了美术与道德的关系,他说:“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

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A、鲁迅B、陶行知C、蔡元培

43、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

A、福禄倍尔B、皮亚杰C、冈仓觉

44、在线条上,水平线意味着放松、平静与休止;意味着静态张力、准备就绪、抵抗力、支撑;斜线意味着动作、活力和不平衡;弧线、曲线、波浪线给人以流畅、舒缓、优雅之感。

A、直折线B、垂直线C、曲直线

45、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A、废物利用B、物尽其用C、因意选材

46、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和。

A、绘画能力B、作画灵感C、手的控制能力

(二)简答题

1、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注怎样的评价方法?

2、学前儿童绘画的内容类型有哪些?

3、在对话法的实施中,教师应注意哪几点?

4、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应注意哪些?

5、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

6、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动的评价应根据哪几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

7、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的注意点有哪些?

8、简述概念画期的含义。

9、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

10、3岁~4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

11、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

12、成就感方面是观察和评价幼儿对自己美术成果的看法如何的标准,幼儿在这方 面的行为表现可以为哪几种类型?

13、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什么?

14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倾向是什么?

15、美术教育的含义体现为哪两方面?

16、幼儿命题画的三个条件?

17、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

18、美术与其他各种艺术的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9、简述陈鹤琴先生的“刺激—反应”说

20、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什么?

21、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涵义?

22、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实施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什么?

23、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描述阶段?

24、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

25、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

26、指导儿童欣赏时,形式分析阶段主要从哪几方面入手?

27、4岁~5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的目标?

28、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注意哪几个层次?

29、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倾向是什么?

30、如何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观察?

31、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中美术角活动的延伸包括哪几类?

三、论述题

1、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绘画教学中技能与创造性的关系?

2、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活动中如何创设有效的环境?

3、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注意哪几个层次?

4、谈谈幼儿涂鸦产生的原因。

5、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影响?

6、简述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的准备。

7、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利用色彩的基本特点?

8、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如何合理利用教学资源?

9、简单论述儿童对色彩的选择和描绘的特点。

10、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第三篇:2013.6《管理方法和艺术》期末复习题

《管理方法和艺术》期末复习资料(2013.6)

期末复习题一

甜甜蜜蜜的爱情中或许隐藏着多种潜在的危机,这种危机被所谓的甜蜜所覆盖,令人无法发觉、无法预知。

1.从一见钟情到从一而终的感情是不多见的,这种童话故事般的情感经历是可遇不可求的。有人把与异性交往比喻成在海边捡石头,大家都在捡自己喜欢的那一颗,一旦捡到了你最喜欢的石头,就把它带回家去,然后再与市场上的对比一下,发现还有比这更好的石头,危机就这样降临了。

2.跟一个人交往最重要的不是他人有多好,而是他对你有多好,一个人条件很好,有100分,他在这100分中只能给你30分或20分,相反另一个人只有80分,但他可以全心全意对待你,你应该选择哪一个呢?其实每个人的条件都一样,不管你有多好,都有人比你更好。但在爱情中,我们总想着找一个多么好的人,我们也幻想着我们的将来会多么好。可是,梦想总是大于实际,怎么办?

3.对感情而言,发生过一定是存在的,只要是存在的就一定是有价值的,恋爱时,人们可以花两小时来打份自己,努力向对方表现体贴与温柔。所以在谈恋爱时看不到的缺点在结婚后就会呈现出来。如果不能把恋爱中的缺点变成优点,那么爱情危机就会在结婚后慢慢呈现出来。此时,我们怎么办?

4.一段令人轻松愉快的感情可以长久,一段令人感到艰难而痛苦的感情不易长久,这时我们就应该是有所选择。对感情来说过程比结果重要。

请根据上述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300字以上)

1.你对爱情和婚姻是怎么看的?如若碰到上述情况时你会如何处理?

2.请列出自己的爱情或婚姻有哪些可能出现的危机?并分析危机的原因是什么?

3.你是如何化解这些危机?

4.如果在工作中出现这样的危机,你会怎么办?

期末复习题二

某公司新旧总经理交接典礼,王董事长亲自主持。他循例先说一些旧任张总经理的贡献,肯定其5年内的改革,对公司有很大的助益。

然后介绍新任总经理的简历,并且推崇他的宝贵经验和出众能力,相信公司在他的主持之下,必定有更为灿烂的未来。

张总经理致词的时候,忽然间好像变成另外一个人,平日的果敢和气魄,顿然消失。他十分客气地表示,由于过分重视绩效和士气,对于某些同仁,似乎疏于照顾,希望大家体谅他的苦心,多多包涵。

他又表示虽然离开公司,但是仍然在本地任职,以后见面的机会很多,请大家秉持原来的爱护之情,不吝指教。

李总经理是新人,大家对他所知不多。他诚惶诚恐,深怕大家一下子不能接纳他。致词时尽量镇静而和缓,偶尔添加一些幽默,希望博得大家的好感。

这些情况,各公司、机构大致相同,好像有一定的模式,大家不约而同地,说同样的话,采取同样的态度和语气。久而久之,似乎形成一套不成文的公式,非如此不可。交接典礼的主持人,无论旧任总经理的退休、荣升、迁调或革职,一定要说些赞扬的好话。请根据以上的案例,回答以下的问题:

1.为什么交接典礼,差不多都说些如此这般的话呢?

2.王董事长先肯定旧的总经理,再推介新任,为什么?

3.你碰到过这种现象吗?如果由你来主持这个典礼,你会如何?

4.如果你是新接任的总经理,你会如何做?请详细说说你的理由。

5.如果你即将离任,你会说什么?为什么?

期末复习题三

假设现在是星期一的晚上,你要计划未来5天的日程,面前是这5天要做的事情:

1.你从昨天早晨开始头疼,想去看医生;

2.星期六是一个好朋友的生日——你还没有买礼物和生日卡;

3.你有好几个月没有回家,也没有给父母写信或打电话;

4.有一份夜间兼职不错,但你必须在星期二或星期三晚上去面试(19点以前),估计要花1小时;

5.明晚8点有个长达1小时的电视节目,与你的工作有密切关系;

6.明晚有一场演唱会;

7.你在图书馆借的书明天到期;

8.外地一个朋友邀请你周末去玩,你需要收拾行李;

9.你要在星期五交计划书之前把它复印一份;

10,明天下午2点到4点有一个会议;

11.你欠某人200元钱,他明天也将参加那个会议;

12.你明天早上从9点到11点要听一场讲座;

13.你的上级留下一张便条,要你尽快与他见面;

14.你没有干净的内衣,已经有一大堆脏衣服没有洗;

15.你想好好洗个澡;

16.你负责的项目小组将在明天下午6点开会,预计1个小时;

17.你身上只有5块钱,需要取钱;

18.明天晚上大家聚餐;

19.你错过了星期一的例会,要在下星期一之前复印一份会议记录;

20.这个星期有些材料没有整理完,要在下星期一之前整理好,约需两小时;

21.你收到一个朋友的信一个多月了,没有回信,也没有打电话给他;

22.星期天早上要作一次简报,预计准备简报要花费5个小时,而且只有用业余时间;

23.你邀请恋人后天晚上来你家分享烛光晚餐,但家里什么吃的也没有;

24.下个星期二,你要参加一次业务考试。

请将这份事件清单中的各项事件划分不同的优先级,按优先级把它们重新排序,然后根据这些事件,制订这五天的时间表。并请考虑:

1.哪些事情可以放弃不做,为什么?

2.哪件事情有最高的优先级,为什么?

3.你会高兴地执行这个时间表吗?如何执行?

期末复习题四

在一次时间管理课上,一教授在桌子上放了一个铁桶、石块、碎石、细沙和水。教授将石块放满铁桶后问学生:“你们说这个桶是不是满的?”,学生说:“是的”,教授笑了一笑,拿出碎石子倒进去,摇一摇,再加一些,直到加不进去为止。教授再问:“满了吗?”,学生不敢回答,只有一个学生小声地说:“也许没满”,“很好!”教授说完后,又拿起细沙,慢慢地倒进桶里。“这下满了吗?”“没满”,学生们学乖了。“好极了!”教授又拿出水倒进

去。

请针对上述案例,回答下面的问题:(要求字数300字以上)

1.如果我们不先将石块放进去,还能放这么多东西吗?为什么?

2.这个例子对我们有什么启发?

3.如何才能有效地管理你的时间?

期末复习题五

从前有位老婆婆,她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染布的,二儿子是卖伞的,她每天都愁眉苦脸,晴天愁二儿子伞卖不出去,没有收入。雨天愁大儿子不能染布,不能挣钱。后来有位大师去开导这位老婆婆,他说:“当晴天的时候,您就想大儿子可以染布,雨天的时候,您就想二儿子伞可以卖出去,这样天天都有钱挣。”后来老婆婆每天都很开心。

请结合上述案例,回答:(要求字数300字以上)

你的心态怎样?你是如何培养自己的积极心态的?

你有什么压力吗?你是如何破解压力的?

你是如何有效管理自我的?

期末复习题六

LEE是一家港资企业培训经理,因为LEE工作表现不错,而且能力很好,受到老板的赏识,LEE被提升为人力资源部经理。公司对她的工作能力是肯定的,唯一就是做人方面欠缺。她人际关系搞不好,经常和别人发生冲突。其实工作中发生冲突是很正常的,但冲突后放在心上,就不正常了,用一个词那就叫小心眼,但往往“小心眼”的人自己不知道缺点,别人也不敢提出,所以形成恶性循环。一直以来公司想重用她,提升她为人力资源总监,但考虑这些因素,迟迟没有提升。最后只有自己离开这家企业。离开原因很多,其中至少有三点:第一,工作不快乐,工作中经常和别人发生冲突;第二,因为工作有压力,生活中有时候也会受到影响,导致生活质量不高;第三,等待一年没有升职机会,本来3个月提拔为人力资源总监,但一年过去还没有提升。所以做人和做事一样重要,也许你做事能力很好,但你不懂做人原则,那你会不快乐、,不幸福,抓不住机会。

问题:

1、你在工作中是否也会与人发生冲突?你是如何处理的?

2、案例中的LEE工作能力很强,但不会处理人事关系,最后只好离开单位,你如何看待这件事?要处理人事关系,你觉得要如何做?

3、你是如何做人和做事的?你认为你目前要改变哪些做人做事的方式方法?为什么?

4、你是如何看待工作和生活的关系?

期末复习题七

H单位主管空缺,张

三、李

四、王五都有意争取这一职位。

但是,他们心理有数:争得不剧烈,显得没什么力量;争得太激烈,反而引起决定者的不愉快,认为“凭什么非他不可”,岂不是弄巧成拙?

论关系,谈实力,三位都差不多,可以说难分上下。主管空缺只有一个,争来争去,很明显是一胜两败。

三、李

四、王五都无意跳槽,用不着孤注一掷。所以他们不约而同,采取“不争之争”的策略。既然没有获胜的把握,又不愿意争不到就离如何他去,干脆就“不争”来“争”,看看结果如何?

不久,张三获得晋升,很高兴地走马上任。李

四、王五落选,难免闷闷不乐。

老板做得很漂亮,分别安慰李

四、王五,说是“原本要升你职的,不料有一些流言,才临时改变”,希望“不要灰心”,并且承诺“只要好好工作,以后的机会还很多,一定不会忘记”。

四、王五的反应有一些不同。李四笑着回答:“升不上去没关系,我会好好工作,以后还请多多提拔。”王五则显得很不服气,愤慨地说:“升不上去没有关系,我会好好工作。不过平白遭受流言的伤害,我实在不甘心,希望能够彻查,以明是非。”

根据上述案例,请回答:(300字以上)

(1)如果你是老板,对李

四、王五的印象如何?以后真的有机会,会先考虑李四还是王五?

(2)张三上任后应该做出什么反应?

(3)李

四、王五没有获得升迁,他们的反应有什么优缺点?

(4)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你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是如何规划的?

(5)一个人要如何管理自己的的职业生涯?

期末复习题八

……大多数的同仁都很兴奋,因为单位里调来了一位新主管,据说是个能人,专门被派来整顿业务。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新主管却毫无作为,每天彬彬有礼进办公室,便躲在里面难得出门,那些紧张得要死的坏份子,现在反而更猖獗了。“他哪里是个能人,根本就是个老好人,比以前的主管更容易唬”,大家一致认为。

四个月过去了,新主管却发威了,坏份子一律开革,能者则获得提升。下手之快,断事之准,与四个月中表现保守的他,简直象换了一个人。年终聚餐时,新主管在酒后致辞:相信大家对我新上任后的表现和后来的大刀阔斧,一定感到不解。现在听我说个故事,各位就明白了。

我有位朋友,买了栋带着大院的房子,他一搬进去,就对院子全面整顿,杂草杂树一律清除,改种自己新买的花卉。某日,原先的房主回访,进门大吃一惊地问,那些名贵的牡丹哪里去了。我这位朋友才发现,他居然把牡丹当草给割了。后来他又买了一栋房子,虽然院子更是杂乱,他却是按兵不动,果然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却是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直到暮秋,他才认清哪些是无用的植物而大力铲除,并使所有珍贵的草木得以保存。

说到这儿,主管举起杯来,“让我敬在座的每一位!如果这个办公室是个花园,你们就是其间的珍木,珍木不可能一年到头开花结果,只有经过长期的观察才认得出啊。” 根据上述案例,请回答:(300字以上)

你认为这个主管的做法如何?谈谈你对这个主管的看法。

如何做一个优秀的主管?优秀的主管应具有什么品质?

如何你被任命为某个部门的主管,初上任的一段时间,你觉得有哪些事要处理?

期末复习题九

有一个妈妈把一个橙子给了邻居的两个孩子。这两个孩子便讨论起来如何分这个橙子。两个人吵来吵去,最终达成了一致意见,由一个孩子负责切橙子,而另一个孩子选橙子。结果,这两个孩子按照商定的办法各自取得了一半橙子,高高兴兴地拿回家去了。

第一个孩子把半个橙子拿到家,把皮剥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果肉放到果汁机上打果汁

喝。另一个孩子回到家把果肉挖掉扔进了垃圾桶,把橙子皮留下来磨碎了,混在面粉里烤蛋糕吃。

从上面的情形,我们可以看出,虽然两个孩子各自拿到了看似公平的一半,然而,他们各自得到的东西却为物尽其用。这说明,他们在事先并未做好沟通,也就是两个孩子并没有申明各自利益所在。没有事先申明价值导致了双方盲目追求形式上和立场上的公平,结果,双方各自的利益并未在谈判中达到最大化。

如果我们试想,两个孩子充分交流各自所需,或许会有多个方案和情况出现。可能的一种情况,就是遵循上述情形,两个孩子想办法将皮和果肉分开,一个拿到果肉去喝汁,另一个拿皮去做烤蛋糕。然而,也可能经过沟通后是另外的情况,恰恰有一个孩子即想要皮做蛋糕,又想喝橙子汁。这时,如何能创造价值就非常重要了。结果,想要整个橙子的孩子提议可以将其他的问题拿出来一块谈。他说:“如果把这个橙子全给我,你上次欠我的棒棒糖就不用还了”。其实,他的牙齿被蛀得一塌糊涂,父母上星期就不让他吃糖了。另一个孩子想了一想,很快就答应了。他刚刚从父母那儿要了五块钱,准备买糖还债。这次他可以用这五块钱去打游戏,才不在乎这酸溜溜的橙子汁呢。

请结合上述案例,回答:(要求字数300字以上)

上述案例能说明什么问题?

怎样沟通才能达到双方的价值最大化?

有效沟通有什么技巧?

期末复习题十

“布里丹选择”在企业决策、企业管理中是一个专有名词。故事情节是这样的:布里丹的驴子肚子饿了想要吃草,看看东边的草很多但不如西边的新鲜,看看近处的草好像是自己爱吃的那一种,却还想看看远处是否有更好的草,就这样反复地选择,终因在选择时无所适从而难以决断而饿死。

设若在茫茫大海上,有一叶独木舟在惊涛骇浪之中风雨飘摇,独木舟上端坐着一位经理,突然他发现左边三米处年迈的母亲落水了,右边三米处他的妻子落水了,前方三米处他年幼的孩子也落水了,他们都在海水里挣扎着,但这一叶独木舟容量有限,最多只能再容纳一个人,如果船上的人过多,大家都要淹死,这位经理该先救谁?

独木舟上的经理已经进入“布里丹选择”,这也是我们在企业管理时常常面临的一个处境,因为我们无论是部门主管、经理还是股东,无论是在企业还是在政府机关工作,我们的资源和条件都是有限的,我们只能在限制中做选择。

请针对上述假设,回答下面的问题(字数300字以上):

1.你一生中最重要的人或事是什么?

2.在这个假设中,你会作何选择?请说明你的选择及其选择的理由;

3.如何避免陷入“布里丹选择”。

第四篇:8286+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期末复习指导

2013年秋开放(本科)《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期末复习指导

一、单项选择题

1.歌唱活动本身的教育目标中,最基础的目标是(B)。A.发展幼儿运用嗓音进行艺术表现的能力 B.让幼儿享受参与歌唱活动的快乐 C.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 D.掌握粗浅的歌唱知识技能

2.艺术是学前儿童的一种游戏,他们对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地以动作、表情、语言和活动等方式表现,带有强烈的(C)的特点。

A.动作性

B.思维性

C.表现性

D.抽象性 3.在学前阶段进行的音乐教育,其本质是对人进行(D).A.美的教育

B.良好的个性教育 C.艺术的教育 D.基本素质的教育

4.经过大量实践和实验研究后提出“儿童自然发展法”的是(B)。A.达尔克尔兹

B.柯达伊 C.铃木

D.奥尔

5.教师在韵律活动中为发展幼儿个性所使用的下列方法中,不正确的是(D)。A.让每位儿童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和提高 B.对不同的儿童提不同的要求 C.给每位儿童成功表现自己的机会 D.让儿童相互竞争,相互比较

6.在艺术欣赏活动中,教师应尽力选择最好的艺术作品,使幼儿尽早开始发展对艺术的(C)。A.理解 B.表现 C.敏感 D.创造

7.美国教育学家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成(B)三个领域,每一领域的教育目标又依据能力的复杂程度或品格的内化程度,分成由低到高的不同层次,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目标体系。A.感知、情感、想象

B.认知、情感、动作技能 C.感觉、知觉、想象

D.感知、认知、动作技能 8.韵律活动的材料包括(A)。

A.动作、音乐、道具

B.音乐、道具、舞蹈 C.动作、歌曲、道具

D.学生、音乐、道具

9.音乐艺术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具有音乐形象的(B)。A.确定性 B.不确定性 C.时代性 D.不可塑性

10.在欣赏河北儿歌《小白菜》时,所提供的视觉材料应是(C)A.色彩辉煌,构图具有动感

B.色彩淡雅,构图呈静态 C.色彩冷峻,构图凝重凄凉

D.色彩鲜艳,构图简洁

11.为了引导幼儿感知音乐的细节,体验音乐的暗示性,表达音乐速度的适宜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采用(A)。

A.现场哼唱或演奏的方法 B.示范和讲解的方法 C.分句欣赏的方法

D.反复练习法 12.整个音乐教育和谐的

21.由幼儿自己独立地确定绘画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作为支持者协助他们完成的绘画属于()。

A.命题画

B.意愿画

C.装饰画

D.写意画 22.就儿童整体发展观而言,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儿童应该被看成一个有机整体

B.儿童的艺术生活应该被看成一个有机整体

C.幼儿园的教育和艺术教育应该被看成一个有机整体 D.艺术教育领域内外不同领域应独立不能交融

23.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教师通过操作各种直观教具向儿童提供活动范例的方法是()A.演示法

B.示范法

C.观察法

D.导入法

24.在艺术教育活动中,()主要是指教师通过现场的演唱、演奏、动作表演,以及用绘画、制作演示等的方法来向儿童提供活动的范例。

A.演示法

B.示范法

C.观察法

D.导入法

二、名词解释

1.审美性原则:是我们大家熟悉的艺术教育的核心原则,即指艺术教育的实践活动必须具有能使参与者获得审美愉悦的特质。

2.艺术审美活动:是一种高度实践性和高度游戏性的人类社会活动。

3.有效迁移:指能够将原有经验应用于新的学习情境或新的真实生活情境,并能够解决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

4.示范法:在艺术教育活动中,示范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现场的演唱、演奏、动作表演,以及用绘画、制作演示等的方法来向儿童提供活动的范例。

5.演示法: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演示法主要是教师用操作各种直观教具的方法向儿童提供活动的范例。6.接近联想:是借助自身经验中两事物或多事物在时间、空间、因果等关系方面的接近性,由一事物而连带想起另一事物的思维方式。

7.构思:是以表象为基础的,教师要注意帮助幼儿积累丰富的表象。8.歌曲:是用音乐的方式演唱出来的文字。

9.韵律动作组合:指按一首完整的音乐的结构组织起来的一组韵律动作。

10.意愿画:由幼儿自己独立地确定绘画的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作为支持者协助他们完成的绘画。

12.装饰画:是指幼儿运用各种花纹、色彩在各种不同的纸形上按照纸形美的规律进行装饰。

13.美术活动中的审美感知:是视觉器官对欣赏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形象的整体性把握,是一种区别于日常感知的,能够揭示事物的情感表现性的特殊感知。

14.击节奏型指挥法:是相对专业指挥使用的“划拍指挥法”而言的一种变通方式。教师使用幼儿 15.命题画:是指由教师提出绘画的主题和要求,幼儿按照这一要求完成绘画。16.音乐欣赏:是怀着欣喜之情反复倾听音乐的活动。

17.幼儿园的韵律活动:泛指所有伴随音乐进行的身体艺术表现活动。18.幼儿园的唱歌活动:泛指所有运用嗓音进行的艺术表现活动。

三、问答题

1.艺术教学中创造性培养的策略。答案要点:

(1)创造宽松的心理环境,激发幼儿的创造意识和动机;(2)丰富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对内在表象进行加工改造;(3)正确认识创造力与技能的关系;(4)正确认识、使用示范和范例 2.“适应性功能”发挥作用的立足点。答案要点:

顺应儿童生理、心理机能活动变化的规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教学活动片段能够对儿童的生理心理发展产生最佳的综合性影响效应。3.幼儿心理调节的基本方法。答案要点:

(1)幼儿因素的调节。满足幼儿对探究、创新的需要;满足幼儿对秩序的需要;满足幼儿对参与的需要;满足幼儿对接纳的需要。

(2)教师因素的调节。情绪表达;行动方式。

(3)材料因素的调节。音乐材料和动作方面;其他辅助性操作材料方面。(4)程序与方法因素的调节。活动程序的调节;活动方法的调节。(5)时间和空间因素的调节。时间因素的调节;空间因素的调节。4.对幼儿进行评价和引导幼儿自我评价。答案要点:

1.对幼儿进行评价。(1)根据幼儿发展差异建立评价层级;(2)根据幼儿发展缺憾建立评价角度;(3)根据幼儿发展优势建立评价角度。

2.引导幼儿自我评价。(1)给予幼儿引导和激励作用的评价;(2)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正确地进行自我评价。

5.集体艺术教学活动结构设计的原则。

答案要点:

(1)有重复、有变化的原则;(2)层层深入、不断提高的原则;(3)动静交替的原则。6.集体中唱歌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 7.新歌的教学导入可采用哪些方法? 答案要点:

(1)从动作开始设计。教师直接提出并直接展示一种或一套简单有趣的动作或动作游戏;教师提出某种形象或活动,指导幼儿用自己创造出来的动作进行表演。(2)从歌词创编开始设计。(3)从情景表演开始设计。(4)从故事讲述开始设计。(5)从歌词朗诵开始设计。(6)从游戏开始设计。(7)从填充式参与开始设计。(8)从无意义音乐玩唱开始设计。(9)从歌词创编开始设计。(10)从直观形象开始设计。

8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特殊的发展标准主要体现的在哪些方面?

幼儿园的韵律活动特殊的发展标准主要体现在:

一、身体各部分之间以及身体与头脑之间能够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二、身体运动时能够与音乐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三、身体运动时能够与他人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四、身体运动时能够与周边环境中的物体以及空间保持基本的协调性。

9.如何用音乐教育促进幼儿主体性。答案要点:

(1)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一次表演的机会。

(2)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为每一个幼儿提供一次受表扬的机会,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批评及否定、消极的语言,看到幼儿的任何一点微小的成绩,都不要忘记给予及时的表扬。

(3)在每一次音乐活动中不要强求每一个幼儿都以同样的方式、同样的程度喜欢你教给他们的每一首歌或介绍给他们的每一首乐曲,应当允许幼儿有它自己的选择性。10.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音乐的本质? 答案要点:

(1)音乐的本质是人类对现实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应。(2)音乐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性的主观反应。(3)举例正确。

11.在打击乐演奏活动中,与指挥有关的知识技能有哪些? 答案要点:

(1)知道如何用动作表示“准备”“开始”和“结束”,并能使自己的动作清楚、明确、易于让被指挥者作出反应。

(2)知道在指挥时将身体倾向于被指挥者,用眼睛注视被指挥者,并能用体态和表情激起被指挥者的合作热情。

(3)知道如何用指挥动作表现节奏和音色的变化,并能使自己的动作与音乐协调一致。12.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什么是音乐的本质?8 答案要点:

(1)音乐的本质是人类对现实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的主观反应。(2)音乐是一种社会生活的审美性的主观反应。(3)举例正确。

13.用自己的语言和例子来说明戏剧的本质?225 戏剧用“动作”模仿人的行动,这是从表现手段这一角度界定戏剧的特性。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原意,“动作”主要是指演员的形体动作(外部动作),它正是戏剧形成的基础。可是,即使在古希腊悲剧和喜剧中,形体动作也并不是惟一的手段,它还包含着大量的诗体对话。据此,有人又把戏剧的表现手段归之为动作与对话。实际上,“动作”作为戏剧的表现手段,它自身的内涵也愈来愈宽泛。在近代戏剧理论中,也有人把外部形体动作之外的其他手段归属于“动作”,像“言语动作”(对话、独白)、“静止动作”(停顿、沉默)等。作为戏剧特殊语言的动作,既是把人的行动直接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手段,也是人物内心生活外现的手段。

14.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哪些唱歌的知识技能?72

四:论述题

1、为了能够在幼儿园的艺术教育中落实审美吸引和审美感动是贯穿始终这一理想,教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答:1.让儿童在艺术活动中得到审美愉悦。(1)以艺术活动的内容吸引幼儿;

(2)用游戏的形式来进行艺术活动,是艺术活动充满生机和趣味;(3)提供多样化的工具和材料,以刺激幼儿从事艺术活动的积极性。2.为幼儿创设充满情感色彩的审美环境。(1)富有审美情感色彩的日常生活、学习环境;(2)结合具体的艺术活动创设与之相适应的审美环境。例如在活动室里播放一些优美悦耳的轻音乐。3.提升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

(1)引导幼儿注意对象的形的特点、色的特点、声的特点及事物变化的特点。

(2)注意有距离的感知。(3)注意语言的运用。

2、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哪些唱歌的知识技能? 答:在幼儿园中,儿童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唱歌的知识技能: 1.正确的歌唱姿势; 2.正确的发声方法; 3.正确的呼吸方法; 4.正确的演唱技能; 5.自然、恰当的表达技能; 6.正确、默契的合作技能。

3.论述如何发展幼儿乐器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答:

(一)舒适有效地演奏 1.选择合适的乐器和演奏方式 2.选择合适的空间安排 3.选择合适的练习速度 4.采用明晰、准确的指挥暗示 5.创造愉快、轻松、舒适的演奏氛围(二)有表现力地演奏 1.提供有表现力地伴奏音乐 2.传授有关的演奏技能

3.采用富于感染力的示范、讲解、指令和指挥暗示 4.调适演奏时的兴奋状态

(三)准确流畅地演奏 1.选择节奏明晰的伴奏音乐

2.培养相互倾听、相互配合的良好习惯 3.运用合适的“变通乐谱”作辅助工具 4.运用准确的示范、讲解、指令和指挥暗示 5.创造适度紧张的演奏氛围 4.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目标是什么? 答案要点:

(1)培养幼儿参与歌唱、韵律活动、倾听等幼儿园各种音乐活动形式的兴趣和热情,挖掘每一个幼儿与生俱来的音乐潜力,使幼儿在亲身参与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音乐能力,以音乐能力的发展来进一步巩固和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与热情。

(2)教给幼儿感受和表现音乐美的方法、手段与途径,使幼儿通过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即通过音乐本身所特有的路径走向对音乐美的感受和表现,而不仅仅停留或结束在音乐的知识与技能上。

(3)使幼儿以一种自我肯定的、创造性的态度去对待音乐的感受与表现,并有能力以声音、节奏为手段去表现他所感受到的音乐和情感。

(4)积累一定数量的音乐作品,能够富有热情、富有表现力和创造性地进行表演。

五、作品分析题

1.请对《卖火柴的小姑娘》进行作品分析。这篇作品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讲述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大年夜冻死在街头的故事。写实和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和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是这篇童话的特点,也是这个凄美的故事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作者开头描写了小女孩的处境:大年夜的街头又冷又黑,天下着雪,小女孩还在街头卖火柴。接着,写了小女孩为了暖和自己,五次擦燃火柴,在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暖和的火炉,喷香的烤鹅,美丽的圣诞树,慈祥的奶奶,直至跟奶奶一起飞走。最后讲小女孩被冻死在街头。

这篇作品,一是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切实关注课文中人物的命运,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二是体会作者实虚结合的表达方式,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三是通过课文,使学生走近安徒生,激发学生对《安徒生童话》的兴趣。

2.请对《小灰老鼠的故事》进行作品分析。

一、作品目的:

1.通过各种表现手段,理解故事情节和有关词语。2.体验快乐和友爱的情感。3.培养创造能力。

二、运用各种手段感受、理解故事情节和有关词语

这个活动构思新颖,处处呈现着爱、美和快乐的主题。教师寓教于乐,重视情感的教育和思维灵活性的培养。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感受,获得了审美和创造的快乐。

六、设计题(只列举了两个范例,请参照设计)

1.任选自己有兴趣并能够驾驭的戏剧教学模式,设计一个幼儿园戏剧教学方案。

2.请以音乐为切入点,设计一份小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答案要点:

活动主题 :音乐游戏--碰一碰

活动目标:

1、在唱唱、跳跳、玩玩中,乐意“找朋友”做游戏。

2、喜欢游戏,愉快地投入游戏。活动准备:玩偶两个、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创设宽松的音乐 活动氛围。

1、复习律动《跟着老师走》 重点:愿意跟着老师愉快地动起来。

2、复习歌曲《问好歌》。

重点:能够用自然的声音唱,不叫喊。

难点;能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用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替换“小兔”。

二、引导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学做游戏。

引子:有两个朋友听到了你们的问好,也想和你们做游戏,欢迎吗?(出示玩偶)引导幼儿有礼貌地打招呼。(音乐起)在音乐伴奏下,让幼儿欣赏玩偶表演。

1、提问:他们在干什么?它们到底是怎么玩的?请你看仔细。(再次欣赏)

2、小动物碰来碰去玩得真开心,你猜猜看除了碰鼻子,它们还碰哪里? 语言 要求:说请X X 碰X X以歌词贯穿。动作 要求:随旋律欢快地、大胆地表现。指导语: 找你身边的朋友来动动看,好吗?

指导重点:以语言辅助动作,给幼儿以多通道的感受,推动幼儿融于游戏之中。

3、引导发现好的、新的动作。

指导语:(以小动物身份)和我的好朋友一起做游戏真开心,你们有没有好朋友?你想找他做游戏吗?想想看,找朋友的时候,可以用什么好看的动作。

A、教师哼唱旋律,幼儿示范。B、个别幼儿示范,众幼儿学习。

C、两幼儿示范,引导幼儿做和别人不一样的动作。

三、完整进行音乐游戏:《碰一碰》 指导语:谁愿意和老师一起去找朋友玩?

1、你们说这一次碰哪里?

根据幼儿的回答,众幼儿听音乐愉快地游戏。

2、幼儿自由结伴,体验游戏的快乐。

重点:注意引导个别幼儿,使每一个幼儿都能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

3、幼儿交换朋友,大胆表现。

指导语:我们走得远一点,去找更多的朋友玩好吗?

3.请以音乐为切入点,设计一份中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4.请以音乐为切入点,设计一份大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5.请以美术为切入点,设计一份小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6.请以美术为切入点,设计一份中班艺术教育活动方案,并对其中方法的设计进行说明。

答案要点:

活动主题: 我们一起战胜大灰狼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战胜大灰狼的绘画活动,充分享受活动带来的快乐。2.初步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3.懂得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活动准备:

1.听故事《战胜大灰狼》,理解“篱笆”的含义。

2.小鸡头饰若干(数目和幼儿人数相等),鸡妈妈头饰一只,大灰狼头饰一只。3.录音机一台,录有欢快、沉闷的音乐磁带一盒。4.粉笔数盒放在“小鸡家”周围。活动过程:

1.老师扮作鸡妈妈,幼儿扮作小鸡,一起随音乐做起床、做操、吃米等模仿动作。

(评:活动开始,老师和幼儿以鸡妈妈和小鸡的角色出现,幼儿容易对老师产生依赖感和信任感。对于个别幼儿的“自由”动作,老师未加干涉,给了幼儿自由发挥的空间。)

2.插“篱笆”,学习用粉笔画密密、长长的直线条。(1)“大灰狼”

节,使活动自然过渡。)

(2)插“篱笆”,初步学习用粉笔在地上画直线。

师:“大灰狼就住在附近,实在太危险了,我们怎么办呢?” 幼a:“我要把大灰狼打死!” 幼b:“我拿枪把大灰狼枪毙掉!” 幼c:“我们躲在家里不出去!” 师:“我的孩子真勇敢,想了这么多办法,妈妈喜欢你们!这样吧,我们把家造得牢一些,在家的周围都插上篱笆,大灰狼就进不来了!好吗?” 老师先让幼儿观察插“篱笆”的过程,老师边插边讲:“我们在家的周围插上篱笆,要从上到下直直地插下来,插得长一些,多一些,不让”大灰狼“钻进来。”然后幼儿练习插“篱笆”。

(评:组织讨论,让幼儿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进行想象,老师的肯定也鼓励了幼儿战胜大灰狼的勇气。幼儿

挤“篱笆”,还气呼呼地说:“这里的篱笆太多了,怎么进不去!„„”然后灰溜溜地走掉了。老师和幼儿一起随着欢快的音乐庆祝胜利。

(评:结束部分也是对幼儿的画再次作肯定评价的部分。通过战胜大灰狼,幼儿懂得了团结起来力量大的道理,体验了胜利的喜悦,同时增强了幼儿作画的自信心。)

活动评价:

1.整个活动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以游戏情节贯穿始终,将绘画技能很自然地融入游戏中,使幼儿学得轻松,学得开心。同时,幼儿很轻松体验了粉笔的画法,让幼儿体会多种工具作画的乐趣,整个活动轻松有趣。

2. 整个活动环节紧扣,层层递进。从“大灰狼”的出现,激起幼儿作画 的愿望,到幼儿练习画直线,补画添画,到

第五篇: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

单选:

美术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通过自己独特的()所塑造的静态的在一定范围内展现的视觉形象来完成作品,表达作者对客观世界具体事物的情感和美化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A、艺术语言 B、线条 C、形体 D、色彩 A

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

A、空间 B、平面 C、色彩 D、立体 A

感知美术形象要通过()。

A、视觉 B、触觉 C、嗅觉 D、感觉 A

()认为通过图画教育,可以“美备欢乐”是的观点。A、康有为 B、鲁迅 C、陈鹤琴 A

()认为“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 A、康有为 B、鲁迅 C、陈鹤琴 B

()认为“游戏从心理方面说是儿童的第二生命”。A、康有为 B、鲁迅 C、陈鹤琴 C 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不能用成人的审美标准和意志去规范和扼杀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性和绘画热情,使儿童的绘画失去儿童特有的天真、稚拙和淳朴。()认为,艺术是一种自由的游戏。

A、康德 B、福禄倍尔 C、斯宾塞 D、里德 A

()认为,儿童游戏和艺术活动基本上是同一件事。A、康德 B、福禄倍尔 C、斯宾塞 D、里德 B

()把艺术看成满足爱好和感情的、由内在动机引发的游戏活动。这种活动没有目的,超脱个人利害,具有唯美特征。

A、康德 B、福禄倍尔 C、斯宾塞 D、里德 C

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______。

A、空间 B、线条 C、形体 D、色彩 A、20世纪初期,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_ __的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A、福禄倍尔 B、蒙台梭利 C、杜威 A

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_ __是这种教学的核心。” A、创造 B、共享 C、探究 D、快乐 A 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给儿童绘画以崇高地位的人是_____。

A、弗兰兹·西泽克

B、福禄倍尔

C、皮亚杰

D、冈仓觉 A

1923年幼儿教育家______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A、张雪门

B、陶行知

C、陈鹤琴

D、蔡元培 B

《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______。

A.加登纳

B.艾修勒和哈特薇克

C.里德

D.阿恩海姆 B

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_____ _三个阶段。A、“涂鸦”期、“象征”期和“概念画”期 B、“概念画”期、“象征”期和“涂鸦”期 C、“象征”期、“涂鸦”期和“概念画”期 A

______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的前后关系。

A、遮挡式

B、零乱式

C、并列式

D、多层并列式 A

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 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A、儿童、教师与美术作品 B、儿童、教师与美术课堂 C、教师、美术课堂与美术作品 A

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______。

A、对话

B、讲述

C、临摹 A

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写生画、______、命题画、意愿画。A、素描

B、设计

C、临摹 C

幼儿审美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______。

A、完形性

B、主动性

C、情感性 B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_____程度。A、明暗 B、色相 C、纯度 A

在七种基本色相中,最亮的色彩是_____。

A、黄色 B、红色 C、白色 D、黑色 A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A、对话法 B、讲授法 C、示范法 A

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个人成长特征时,其视角的出发点是()。A、儿童的发展 B、智能的成长 C、身体动作的成长 D、社会性的成长 A

台湾地区资深美术教育工作者潘元石在其著作《幼儿画教学艺术》一书中从()个方面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A、三 B、四 C、五 D、六 A

多选:

美术是一门艺术,也称为()。

A、造型艺术 B、视觉艺术 C、空间艺术 ABC

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

A、线条 B、形体 C、结构 D、色彩 ABCD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包括()。A、学前美术教师 B、学前儿童

C、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内容 D、美术教学媒体的使用 ABCD

根据幼儿园绘画教学领域的特点及其不同的教育作用,开展的绘画教学活动有()。

A、临摹画 B、写生画 C、命题画

D、意愿画 ABCD

学前儿童手工制作活动的内容和种类主要有()。A、泥工 B、纸工 C、综合材料 ABC

学前儿童可欣赏的艺术作品主要有()。

A、绘画作品 B、雕塑作品 C、实用工艺品 D、建筑艺术 E、自然景物 ABCDE

学前儿童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应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主要包括()。A、美术欣赏方面的简单知识,如冷色、暖色、变化、对称等 B、用自己的语言对欣赏对象作出适当的描述

C、用各种“语言”表达自己对欣赏对象的感受和认识 D、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ABCD

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A、涂鸦期(1岁~2岁)B、象征期(2岁一3岁)C、定型期(3岁~7岁)D、写实期(7岁以后)ABCD

屠美如把儿童绘画发展分为以下哪几个阶段?()A、涂鸦期(1岁半~4岁)。B、象征期(4岁~5岁)C、概念画期(5岁~8岁)D、写实期(8岁~15岁)ABCD

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_ __。

A、线条 B、形体 C、结构 D、色彩 ABCD

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_ __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A、福禄倍尔 B、蒙台梭利 C、杜威 ABC

美术也称_______。

A、形体艺术

B、造型艺术

C、视觉艺术 D、空间艺术

BCD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的板块有___ __,它们各自独立但又相互联系。

A、素描

B、绘画

C、手工

D、欣赏

BCD

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

A、涂鸦期 B、象征期 C、定型期 D、写实期 ABCD

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 四种水平。

A、杂乱线 B、单一线 C、圆形线 D、命名线 ABCD

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

A、涂抹阶段 B、装饰阶段 C、再现和表现阶段

ABC

幼儿在变现物体的深度上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A、统为一形 B、正侧面同在 C、单一面 D、多面变形 ABCD

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A、欣赏 B、绘画 C、手工 ABC

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A、分步练习B、整体练习C、模仿练习AB

学前儿童绘画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的流程包括。A、知觉 B、体验 C、反思 D、表达 ABCD

命题画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A、物体画

B、写生画

C、情节画

D、临摹画 A D

下列属于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的是______。

A、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B、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中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 C、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ABC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______。

A、审美性原则 B、创造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ABC

命题画的基本条件是______。A、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 B、图画形象基本是画过的 C、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ABC

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包括______。A、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手的控制能力 B、对工具和材料的理解和运用

C、对外界信息的掌握及对色彩,形状和空间的认识与使用 ABC

下列属于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的临摹画的作用的是______。A、帮助低年龄段的幼儿了解和掌握归纳形体的能力 B、提高幼儿的图形表达能力

C、在临摹中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 D、使幼儿更快地获得成就感 ABCD

下列属于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的临摹画的内容的是______。A、幼儿生活中的美好事物 B、幼儿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

C、有一定的代表性,并能联想开去的事物 ABC

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点? ______ A、提高学前儿童学习美术的兴趣 B、对以往的美术教育作出反思

C、更好地把握学前儿童教育美术活动成果 D、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B D

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学习成果的评价中值得关注的因素有_____。A、幼儿画的表现要符合幼儿身心的发展水平B、幼儿画要能表达出内心心象,并能宣泄个人情感 C、幼儿画要能发挥幼儿的个性,要有自我的表现 D、幼儿画要能表现出绘画材料的特征 ABCD

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设计注意点有()。A、活动目标要关注幼儿的发展 B、活动目标要注意整合性 C、活动目标要符合教学目标 AB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目标分为()。

A、总目标

B、年龄阶段目标

C、教育活动目标。ABC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A、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B、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中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

C、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ABC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的特点是()。A、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体现了审美教育的性质

B、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注意培养儿童审美心理结构中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审美创造等基本能力

C、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指出了达到这一目标的途径 ABC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帮助学前儿童建构审美心理结构,即促进()方面的发展。

A、其审美感知 B、审美情感 C、审美创造 ABC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分类目标则使总目标在()领域得到了进一步的展开。A、欣赏 B、绘画 C、手工 ABC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年龄阶段目标特点是()。A、对3岁~6岁年龄学前儿童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 B、充分考虑了学前儿童的最近发展区

C、为单元目标和教学活动目标的制定指明了方向 ABC

在美术教育中学前儿童所要学习的绘画形式语言主要有()。A、线条 B、形状 C、色彩 D、构图 ABCD

可以把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的过程分为()。A、描述阶段 B、形式分析阶段 C、解释阶段 ABC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组织原则包括()。

A、审美性原则 B、创造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ABC

对话法教学的主要特征是()。A、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交流 B、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互交流 C、主体自我交流 AB

在对话法教学的实施中,教师应注意()。

A、教师不能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 B、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大量的欣赏机会,扩大他们的视界

C、教师要为儿童创设利用多通道感受、体验的条件和充分的时间 D、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会提问,并能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ABCD

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

A、临摹画 B、命题画 C、意愿画 D、装饰画 ABCD

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命题画可分为()。A、物体画 B、情节画 C、儿童画 AB

在绘画操作表现阶段,教师的指导应着重在()方面。A、为儿童选择和提供绘画工具和材料 B、学习各种绘画工具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C、帮助儿童进行创造性的画面表达 D、提供游戏化的练习ABCD

引导儿童进行想象和体验,教师要注意的是()。

A、教师要用自己对对象的情绪表现来感染儿童,使儿童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审美状态

B、教师要利用学前儿童情感发展的特点,引导儿童进行“移情”和“拟人” C、可以引导学前儿童通过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来加深对对象的体验 ABC

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观察的方法有()。A、选择可供学前儿童欣赏感知的对象 B、注意感知内容的科学性 C、注意感知过程中方法的合理性 D、注意感知过程中语言的引导性 ABCD

学前儿童的平面手工活动主要的形式有()。A、粘贴 B、剪贴 C、撕贴 D、染纸 ABCD 教师引导儿童学习剪纸的基本剪法有()。A、目测剪 B、沿轮廓剪 C、折叠剪 ABC

学前儿童的立体手工活动主要包括()。

A、泥塑 B、折纸 C、厚纸制作 D、废旧材料及果蔬等的制作 ABCD

儿童审美知觉的特点是()。

A、完形性 B、主动性 C、多通道性 ABC

儿童审美理解的特点是()。

A、直觉性 B、情感性 C、外显性 D、弥漫性 ABCD

下列属于2岁一3岁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目标的是()。

A、引导儿童参加美术欣赏活动,体验美术欣赏活动的快乐,培养他们集中注意力欣赏的习惯。

B、引导儿童欣赏具有鲜明色彩和简单造型的物品和美术作品,使他们能对这类形象感兴趣。

C、引导儿童欣赏同伴的美术作品。ABC

下列属于3岁~4岁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目标的是()。A、鼓励幼儿用简短的话语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感受。B、引导幼儿对美术作品进行简单的形式分析。

C、引导儿童初步欣赏并感受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变化与统一美、构图的对称与均衡美 AB

下列属于4岁~5岁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目标的是()。

A、引导儿童欣赏并初步理解作品形象和作品主题的意义,使其知道美术作品能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

B、引导儿童初步欣赏并感受作品中形象的造型美、色彩的变化与统一美、构图的对称与均衡美。

C、引导儿童欣赏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关的、能理解的成人的美术作品、同伴的美术作品,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玩具、生活物品、节日装饰、环境置等,产生与作品等相一致的感觉和情感;培养他们关注具有美感的事物。ABC

下列属于5岁~6岁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目标的是()。

A、引导儿童学习欣赏感兴趣的绘画、工艺、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培养他们初步发现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的美的能力。

B、引导儿童了解作品简单的背景知识,进一步感受和理解作品的形象和主题意义,知道美术作品如何反映现实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

C、引导儿童积极主动参与美术欣赏活动,学习用语言、动作、表情等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联想。ABC

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的基本过程包括()。

A、描述阶段 B、形式分析阶段 C、解释阶段 D、评价阶段 ABCD

幼儿在工作的顺序性方面的行为表现分为哪几种类型?()A、有顺序、有步骤地完成作品

B、弄错步骤,发现后主动纠正,完成作品

C、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在混乱中完成作品,作品有缺陷 D、只完成局部,作品半途而废 ABCD

幼儿在工具材料的秩序方面的行为表现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A、保持工具材料的固定位置,用时取出,用后放回 B、大致保持原位置,放错后能找到 C、一片混乱,用后乱放,取时找不到 D、不会取放,拿到什么用什么 ABCD

学前儿童通过美术活动学习辨认色彩的要素包括()。A、色相 B、纯度 C、明度 ABC

学前儿童在色彩运用方面的学习主要经历的过程包括()。

A、按物择色 B、通过颜色变化来处理画面上的色彩 C、色彩的情感表达 ABC

下列属于直线的是()。

A、水平线 B、垂直线 C、斜线 D、折线 ABCD

在线条上,水平线意味着()。A、放松 B、平静 C、休止 ABC

垂直线意味着()。

A、静态张力 B、准备就绪 C、抵抗力 D、支撑; ABCD 斜线意味着()。

A、动作 B、活力 C、不平衡; ABC

较适合幼儿制作的版画的常见形式有()。A、对折印画 B、纸版画 C、实物版画 ABC

吹塑纸版画的制作步骤包括()。A、画稿

B、上版

C、刻制

D、印刷 ABCD

判断:(只要没划X的,都是正确!)

社会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的延伸和补充,除幼儿园、家庭以外的社会机构和场所所提供的早期儿童美术教育形式如,由国家和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美术训练班、儿童美术技能大赛等。

从奴隶社会到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国美术教育是以存在重“艺”和重“技”两种倾向为特色的。

重“艺”的美术教育主要以实用性为特征,包括画、塑、铸、剪、刻、雕、磨。贴等,技艺特色浓郁。×

重“技”的美术教育主要作为一种提升道德、陶冶性情的精神文化活动而存在,基本的学习内容是绘画和书法,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师徒式的。×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赋予儿童自发的美术游戏以极大的教育价值,使儿童能在这种具有明显的审美特征的游戏活动中愉悦自己,满足自己,表现自己。

幼儿人格的“种子”可以通过美术游戏这一自然生长的土壤得以发芽,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学前儿童所具有的先天的艺术潜质,不可能在教育的激发和影响下得到很好的发展。×

学前阶段是对儿童进行艺术教育的关键时期。

学前儿童的美术作品及其创作过程充分表现了他们的创造力。

儿童在视觉形象的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领悟审美思想和审美形态,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审美心理结构,审美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可以作为学前教育“各领域内容相互渗透”的载体,也就是说,艺术应为教育的基础。

美术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则着眼教育,以美术作为教育的媒介,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

教育取向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旨在延续和发展人类的美术文化而实施的教育的最初环节,这种价值取向将美术本身及其功能视为首要的东西。×

通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立足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要求艺术渗透整个教育,使幼儿能按其本来面目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美的人。

随着信息化的迅速普及,美术教学媒体也越来越多样化,视觉的参照物也更丰富多彩。如: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影视图像等。

儿童画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依葫芦画瓢的,而是对原物作了大幅度改造之后的形象,因而看上去极为简约。

儿童画大都是二维的;大都是较规则的圆形和椭圆形。

外部事物的刺激是儿童绘画的本源。

早期儿童由于知觉尚未分化,其绘画样式十分简化。

随着儿童的成长,其知觉能力不断分化,绘画样式也越趋复杂。

智能是一种处理讯息的生理和心理潜能。

加德纳提出的八种智能包括语言智能和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和空间智能,人际智能和自我认识智能,博物学家智能。

艺术的三大特征是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

多元智能理论虽然认为每一种智能都是独立存在的,但同时也认为人类个体在解决问题和制造产品时,往往运用组合在一起的几种智能来完成,因此各自独立的智能之间,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儿童对色彩的选择是循序渐进的。3个月的婴儿能分辨红,黄,蓝,绿等4种基本色。

3岁—4岁的幼儿分辨红,橙,黄,绿,天蓝,紫等6种颜色的百分率为97%,4岁后达到100%。

在颜色的细微区别能力在2岁后逐渐发展。×

4岁前,幼儿可分辨基本色;4岁后,幼儿渐渐能区别颜色的深浅和色调倾向。

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是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步骤,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在教学中,应以学前儿童审美心理结构的建构为主,应有潜在的审美价值,应注意审美环境的创设,审美特征的感知,理解和创造,审美情感的陶冶等。

在教学中,应发挥学前儿童的创造性,以其创造意识,创造力和创造个性为主要目标。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前儿童积极参与美术实践,在实践中发展和培养他们的美术能力和兴趣。

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 和儿童美术 发展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对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的状况、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和活动效果的评价。

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目的关注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

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应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幼儿。×

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应关注一种过程化的,多元化的评估观念,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

对幼儿的评价慎用横向的比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其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

幼儿教育评价应尽可能得地使幼儿的素质得到整体而充分的发展,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关注他们变化与成长的历程。

幼儿的绘画能力要配合他的身心发展,两者才能得以平衡发展。

美术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如绘画需要运用笔、纸、墨、颜料、布、绢等,雕塑需要运用泥、木、石、铜、刀等。

美术活动通过塑造一定的艺术形象来反映客观世界和社会生活,作用于人的视觉感官,引起人们的情感律动,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

美术教育的含义可以通过美术和教育两方面体现出来。

根据对两者的倚重不同,我们可以相应地将美术教育分成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和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

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着眼点在教育。×

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着眼点是美术本身。×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具有美术教育的一般含义,但它又具有不同于一般美术教育的一些特征。

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也可通过美术和教育两方面体现出来。

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是以教育为取向的普通美术教育为主。

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和中、小学校的普通美术教育有所不同,学前儿童的美术是他们本真的生命活动。

儿童的美术活动就是一种成长性需要的满足,没有直接的功利性,以活动过程本身为目的、为满足。

学前儿童的美术是一种特殊的纯艺术的领域,它的着眼点是美术本身,即由美术本位出发的美术取向的美术教育。

对学前儿童传授一些基本的、简要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在美术文化的意义上进行发展和延续也是必要的。

通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立足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要求艺术渗透整个教使幼儿能按照其本来面目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美的人。

学前儿童绘画教学领域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各种笔、纸、颜料等绘画工具和材料,用线条、色块、构图等艺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来表达思想、情感的一种活动。

幼儿通常喜爱用铅笔、水彩笔画线条,也喜欢用油画棒、蜡笔画出浓浓的、鲜丽的色块。

从儿童绘画的内容来看,有反映个别物体的物体画,有反映一定情节内容的情节画,还有图案画等。

美术教育要顺应幼儿的发展,并注重过程。

学前儿童的美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美术活动需要他们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用脑去想象、理解、加工审美意象,用语言去表述目己的审美感受,用手操作美术工具和材料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

一些思想家、教育家也认识到美术教育具有发展智能,培养创造意识和形象思维的教育功能。

广义的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也包含对整个社会文化环境间接的影响作用。

儿童画是一种帮助我们了解儿童心理发展的良好资料。

儿童的图画发展体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世界各国的儿童的心理发展过程是一致的,但是儿童绘画时期划分的年龄是各有不同的。

儿童先会画点,后会画圆,然后才会画线。×

儿童绘画技能的增进落后于他的感知认识。

在涂鸦期,儿童的绘画技能和他的认识水平是相差很远的。

到象征期,儿童的绘画表达能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但是他还不能很好地画出他所知道的,更谈不上他实际所看见的。

到了定型期,儿童的绘画技能就逐渐接近他的发展着的认识水平了。

儿童图画反映了对他印象最深的客观现实。

儿童首先是注意会动的东西,其次是有声音的东西,再次是色彩鲜艳和形状奇特的东西。

儿童绘画技能与他的生活经验和教育实践无关。×

“天赋说”认为儿童绘画的原因是来自于儿童内心的一种冲动。

“生理机能说”认为儿童喜欢绘画是为了满足手动的生生里需要,并通过绘画活动产生一种动觉刺激和动觉快感。

屠美如认为儿童绘画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欣赏领域更侧重于对学前儿童审美感知能力的培养。

绘画和手工领域更侧重于对学前儿童审美创造能力的培养。

审美情感的体验能力在欣赏、绘画和手工三个领域都能得到培养。

儿童在美术欣赏中,从来不是一种被动的吸收,而是一种能动的创造。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的中心任务就是帮助学前儿童建构审美心理结构。

学前儿童的欣赏活动是一种儿童面对美术作品或周围景物时所进行的带有情感色彩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大致包括感知、想象、理解等心理过程。

学前儿童的绘画活动是他们运用笔、墨、颜料等绘画工具在纸、墙壁等平面上创造出可视的、有空间感的艺术形象的一种造型活动。

学前儿童的手工活动是他们对各种形态(点状、线状、面状、块状)的、具有可塑性的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制作出占有一定空间的、可视且可触摸的多种具体艺术形象的一种造型活动。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分类目标体现了儿童美术教育实践的启蒙性质。

学前儿童绘画的题材往往来自于学前儿童的生活。

命题画是指由教师提出绘画的主题和要求,儿童按照这一要求完成的绘画。

命题画教育以帮助儿童学习造型、设色、构图等形式语言为主要目的。

物体画的主要描绘对象为单一的物体,侧重于对儿童的造型能力的培养。

情节画的主要描绘对象则是一组物体及其相互关系所反映的一定的情节,除了对儿童的造型能力的培养以外,更侧重于对儿童的构图能力的培养。

教师必须从幼儿的实际出发,深入地了解学前儿童,了解他们的生活,选择那些儿童感兴趣的、与他们的生活经验相关的内容来作为绘画的题材。意愿画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教师协助完成的绘画。

意愿画的主要功能在于发展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用“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样一类的开放性言来向学前儿童提问。

教师不要用“„„是不是?”这类封闭性的问题来提问,因为这类问题很容易造成儿童思维的惰性。

在实践中,我们有时会看到教师问儿童:“这朵花很漂亮,是不是啊?”而儿童也漫不经心地眼看着别处、拖着长腔说:“是——”这类做法应该避免。

平面手工活动主要是指学前儿童对手工工具和材料进行操作,制作出平面手工作品的活动。

教师可在美术角中陈放一些废旧的有形象的画册或挂历,供儿童在游戏时间里练习沿轮廓剪,剪下的形象可供粘贴用。

幼儿在开始学习用剪刀时可以采用目测剪的剪法,而对年龄较大的儿童,教师可要求他们先考虑好自己要剪的形象后再剪。

泥塑活动是通过双手的活动将泥塑造成立体形态的物体形象的活动,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立体手工造型活动。

泥塑活动的目的在于锻炼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学前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

泥塑的材料和工具主要有粘泥、橡皮泥、面团、泥工板、竹刀以及其他辅助材料。

教师可以引导儿童根据自己的或一个小组的泥塑作品来编故事,发展儿童的想象力。

考虑到儿童操作上的方便,教师在制订教育计划时,不宜将泥塑活动安排在寒冷和炎热的季节进行。

在幼儿园大班时,教师可引导儿童对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进行着色描绘以美化作品。

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应把重点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确与细致上,而应注重儿童泥塑操作的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

教师应注意将儿童的泥塑作品保存在通风阴凉处,若需重新使用泥料,则应与儿童商量或不当着儿童的面处理掉,避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折纸是利用双手的活动将纸折叠成立体的形象的活动,是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活动之一,其特点是利用几何形造型。

通过折纸不仅可以锻炼学前儿童手的动作的灵活性,而且培养了他们的目测能力、空间知觉能力和对图形变换的思维能力。

折纸取材方便,白报纸、挂历纸等薄而有韧性的纸均可用来折叠。

由于折纸的特点是容易忘记,因而,教师可引导儿童学习看图示折纸。

在折纸活动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儿童自己在折法上进行想象创造,折出具象与抽象的造型。

厚纸制作是指运用铅画纸、卡纸一类略硬的纸,通过剪、折、贴、组装等技法制作出三维形体的活动。

厚纸制作可以帮助学前儿童通过制作认识纸从平面形态到立体几何形体的变化规律,同时,发展其空间知觉能力、联想能力、造型能力。

废旧材料和果蔬制作是指利用废旧日用品或水果、蔬菜等自然物,通过联想“因材施艺”地进行建构,制作出立体形象的活动。

废旧材料和果蔬制作对于学前儿童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利用废旧材料来制作,也可以培养学前儿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工作的能力。

由于制作过程对儿童手腕力量和手指灵活性的要求较高,因此,废旧材料及果蔬等的造型活动大多在幼儿园大班开展。

废旧材料大多来自于日常生活,教师可以自己收集废旧材料,也可以发动儿童和家长一起。

妥善处理好儿童的作品,不仅可以使儿童体验到手工制作的成功感,而且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对废旧材料制作的兴趣。

要提供给学前儿童的手工材料要丰富多样,但不是说在同一次活动中堆砌很多的材料,而是要提供有表现力的材料,并且要让儿童有与材料充分接触的机会。

要把手工活动的基本技法教给学前儿童,让他们在这一基础上自由地进行想象、操作,可“因意选材”,也可“因材施艺”,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力。

手工活动不可与游戏活动结合起来。×

要养成学前儿童良好的手工活动的卫生习惯。

无数的实验表明,儿童在观看时,面对他一无所知的世界,首先是高度概括地“发现”对象的基本结构。

儿童把握视觉整体完形和结构性的倾向特别表现在:一是对轮廓块面的强调夸张性的专注;二是对引起注意的特征部分的异常敏感。

儿童审美知觉的主动性是指学前儿童总是主动选择那些对于他们来说富有审美意义的形象及其结构特征的对象作为自己的审美对象。

与成人相比,儿童感官的发育还不太成熟,因而他们常常用多种感官来帮助自己进行审美知觉。

由于儿童原先的视界与成人具有差异,因而我们不能用成人的理解标准来要求儿童达到同样的理解水平。

在儿童的眼里,他们的理解就是正确的理解。

儿童常常以自己的情感爱好为标准来进行审美判断。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儿童手舞足蹈、呜哇有声地借助动作、语言、表情等来表达自己对审美对象的感受。2岁~3岁的儿童尚处于本能直觉阶段向审美感知阶段的转变期,往往对色彩、形状、线条本身(尤其是色彩)更感兴趣,缺乏审美的感知。

3岁~4岁的儿童已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具有了审美心理结构的雏形,即对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及相应的美感体验。

4岁~5岁的儿童已有了明显的审美偏爱。

4岁~5岁的儿童一般偏爱色彩鲜艳的、具有夸张和拟人表现风格的美术作品,喜欢那些能带给他们愉快情绪体验的自然风光和景物。

4岁~5岁的儿童还没有一般的审美标准,喜爱或不喜爱某一幅作品往往取决于个人的喜好或其生活经验。

5岁一6岁的儿童已能区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并有了一定的审美标准,但带有明显的个体倾向。

5岁一6岁的儿童在对美术作品、歌曲、舞蹈等方面的评价上倾向于用自己的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其审美评价往往容易受到周围其他人评价的影响。

5岁一6岁的儿童的审美评价标准还较为模糊,正处于初步的、低级的萌发阶段。

幼儿表达的过程就是一个体验的过程,一个进一步感受、理解美术作品类的事物的过程。

教师必须给幼儿表达和交流的机会,让幼儿把自己对所欣赏对象的感受用语言、肢体动作等表达出来。教师要有意识地用一些优美的语言感染他们,如对自然景物、美术作品带有感情的艺术性描绘,让幼儿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习。这对培养幼儿的艺术感觉是非常必要的。

每个孩子的能力是不一样的,一定要以儿童能接受的程度作为课程教学的起点。

教师要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有较为广泛的艺术知识和技能,并能不断学习,富有挑战冒险的精神,为儿童提供丰富的美感经验,用富有创意的课题吸引儿童的兴趣。

教师可以选择经典性的艺术作品,向儿童作系列的介绍,可以开拓儿童的视野,训练儿童艺术的敏感性。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学习环境,有足够的画册、幻灯片、录像、录音等设置,能经常有机会接触画家,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有进行创作练习活动的场所。

教师应该以开放的态度,利用艺术作品本身的感染力激发儿童的探究欲望,要求他们用自己直接的感觉、知觉与美感意识去接触作品。

在儿童观看欣赏艺术作品以后,教师要引导儿童从主题、形式、象征、材料、构图等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观察。

教师要和儿童共同发掘所欣赏的艺术品的潜在美感价值,扩展其新奇性、原创性,并鼓励儿童在作品的潜移默化中创作自己的作品。

对作品的第一印象是一种瞬间的强力感受,一种单纯的视觉快乐,是儿童直觉地面对作品产生的闪光式的认识。为了使儿童产生对作品强烈的第一印象,在观看作品以前,教师要做许多准备工作,特别是丰富儿童生活经验的准备。

通过形式分析,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

形式分析阶段是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的关键环节。

在色彩方面,从单色到多色,从红色、黄色到绿色、蓝色,从暖色到冷色,儿童对色彩的偏爱及应用,遵循着人类对色彩偏爱的演变规律。

儿童是有可能理解和接受艺术家用激情和生命所描绘的色彩的。

教师必须鼓励儿童不要拘泥于教师的解释,甚至不必拘泥于创作者原有的创作意图,而是要求儿童根据自己对作品所传达信息的体验和理解,充分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发表自己的见解。

儿童美术欣赏活动的基本指导方法是对话法。

对话法是指在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

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中提出对话法,是针对长期以来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单纯采用灌输法所带来的遗憾。

灌输法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将教师掌握的有关美术作品的知识无条件地灌输给儿童,儿童缺乏自身的感知与体验,没有直接与美术作品对话的机会。

对话法教学会使儿童丧失自我感受、自我加工信息、自己主动创造的能力,最终导致审美素质的下降。×

在美术欣赏教育中运用协同合作式的对话法,教师、儿童与艺术作品之间不再是一种灌输与被灌输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式的、双向交流式的关系。

在美术欣赏教育中,儿童不应该是被动接受,而应积极参与,他们的潜力在不断的对话碰撞中得到新生和成长。

8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审美心理。×

3岁左右的儿童有了审美心理结构的雏形,即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

教师可以让儿童走进自然,激发、培养幼儿欣赏的兴趣。

教师可以为儿童创设优美的环境,可以对儿童进行美的熏陶和感染,使其经常感受环境中的美。

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实用性和美观性,更要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

幼儿园环境美化包括室内与室外环境的布置。

幼儿园室内环境的设计,除了让儿童具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以外,应在室内可利用的空间中作多种装饰,展示各种图片和儿童作品。

在幼儿园教学楼的过道、楼梯边的墙上可陈列幼儿的创作作品和名画复制品条件的幼儿园还可专设一间幼儿美术活动室。

幼儿园环境布置在色彩和形式上要有儿童的特点,应做到整洁、温馨、活泼及儿童化,使之成为花园和乐园,在不知不觉中影响儿童的情绪。

幼儿园环境设备力求实用、美观、整洁、有序。

儿童在多样而美观的环境中,能随时观察各种事物,或动手操作,这有助于提高其对美的欣赏力和审美能力。

教师要有意识地用一些优美的语言感染他们,如对自然景物、美术作品带有感情的艺术性描绘,让幼儿在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中学习。

作为引导儿童与美术作品对话的中介,教师不应以自己的权威压制儿童,而应承认,在作为文本的美术作品面前,师生双方均有说话的权利。

教师可以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的看法。×

教师可引导儿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通过对教师的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工作的评价,可以及时发现美术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新情况。

通过对教师的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工作的评价,可以验证教师制定的美术教育目标、选择的美术教育内容、活动的组织过程等是否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发展水平。

通过对教师的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工作的评价,可以对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作出反思,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在美术教育活动中,评价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与活动本身是联结在一起的。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美术教育的发展有赖于教师美术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提升。

教师还应根据对幼儿以往发展水平的了解和自己的教育知识与经验来预测儿童未来的发展,并进一步制定新的教育目标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案,更好地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和美术教师教学水准的发展。

美术教育目标是制定美术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主要依据。

教师通过对美术教育规律、幼儿美术活动特点的研究,以及对美术教育方法的改进来提高美术教育质量,实现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

制定美术教育活动评价标准的第一步就是要对美术教育目标进行恰当的分析,以便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评价标准。

因为不同地区、不同幼儿园、不同班级的教师、幼儿环境、物质条件是各不相同的,所以在制定美术教育评价标准时不要单纯追求统一的标准,忽视实际情况。

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最终必须具体化,成为便于操作的评价工具。

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要切合实际,不能要求过高。

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标准应尽量具体,描述明确,为操作者所理解和接受,否则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美术教育活动的评价者可以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获取活动实施的信息。

美术活动中的习惯是多方面的,习惯可以指个人的习惯做法,也可指大家都要自觉遵守的惯例和秩序。

对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进行评价,主要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防止片面性。

教师要全面真实地了解每一个幼儿美术发展的特征,及其在美术活动中所反映的其他身心发展的特质。

幼儿美术学习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的,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教育水平。

对幼儿的美术学习进行评价,可以促使教师对自己以往的教育作出反思,总结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对幼儿的美术学习进行评价的最根本目的还是根据评价的结果,为幼儿今后的发展作出预测,制定下一步发展的新目标,并制定与此相适应的教育方案,以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

将幼儿当前的学习与幼儿自己过去的学习相比较,这种比较有利于教师了解幼儿各方面成长的程度。

作为评价者的教师要注意评价的个别差异性。

将某一幼儿的美术学习与其他幼儿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有利于教师对某—团体中幼儿之间的个别差异的把握。

如果是在幼儿面前将某一幼儿的美术学习与其他幼儿进行比较进行评价,就容易给幼儿带来自卑感或自负感。

将幼儿的学习与理想中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使教师能清楚地把握幼儿在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位置,同时制定今后发展的目标。

在对幼儿的美术作品的评价上,罗恩菲尔德将美术作品中所反映的幼儿的感情、智能、身体动作、知觉、社会性、美感、创造七个方面的发展作为评价的标准。

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个人成长特征时,从感情的成长、智能的成长、身体动作的成长、知觉的成长、社会性的成长、美感的成长和创造性的成长七个层面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

对于儿童美术作品的评价来说,这种发展既包括儿童在身心方面的发展,也包括儿童在美术方面的发展。

幼儿的绘画能力要配合他的身心发展;两者才能得以平衡发展。

幼儿画要能表达出内心心象,并能宣泄个人情感。

绘画对幼儿而言,是一种按照自己的个性,表现自我、主张自我的手段。

色相是色彩的相貌指色彩的种类和名称,也是色彩可呈现出来的质的面貌。

色彩的纯度是指色彩的鲜浊程度。纯度高的色彩鲜艳,在鲜艳的色彩中加黑、加白、加灰纯度就变低了。

色彩是造型艺术的主要语言。

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

色彩的运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并通过颜色的对比、渐变、重复等变化来丰富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不同的色调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表达不同的画面气氛。

线条的基本形态可分为直线与曲线。

曲线包括根据圆弧度的大小、方向转换的不同而呈现的各种曲线。

弧线、曲线、波浪线给人有力、果断、起伏不定的感觉。×

直折线给人以流畅、舒缓、优雅之感。×

断续线比较能够表现开放、自由、柔顺司变的形式。

直线与曲线有长短、粗细的变化,线和线之间可以交叉、并列、重叠、穿插等,线条的变化无穷。

线的变化可以给人一种形式美感,它能用无穷的变化表现出不同物体形象的特点。

不同的工具在不同的材料上也会产生不同的痕迹,形成不同质感的线条。

只要熟练、合理地运用,即使是简单的线条,也具有极强的表现力。

在形状中,规则的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平行四边形、菱形、多边形等都由直线构成,较为简单明确,所以称为规则的几何形状。

方向不定的弧线、曲线、波状线等自由曲线组成的形状称为非规则的自由形状。

非规则的自由形状常见于大自然,如波浪、河流、海滩、花、草、枝、叶等。

和色彩、线条一样,形状本身也具有很强的“表达”能力。

不同的形状会给人以不同的视觉心理影响。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将一些不太规则的形状靠近这些基本形状,以帮助记忆和识别。

幼儿在形状的归纳方面却远远强于成年人。

刮画就是利用硬物刮出的痕迹来进行绘画造型的美术活动。

低年龄段幼儿不适宜使用刮画。

纸版画是用各种纸做版材制作印刷的版画,取材容易,制作简单,且具有独特的表现形式和审美情趣,近年来得到迅速广泛的发展,是中小学生和儿童最喜爱制作的一种版画。

在各国的儿童版画教学中纸版画被普遍运用,也是我国儿童版画创作中的主要品种。

纸版画表现力丰富,具有优美的纸质肌理和自然情趣。

纸版画可分为剪贴纸版画、吹塑纸版画、镂刻纸版画、漏印纸版画、凸印刻纸版画、凹印刻纸版画、凹凸纸版画(综合纸版画)等。

泥塑是通过团(球体)、搓(柱体)、压(扁、平、坑)、连接(局部与主体、局部与细部)、拉(拉出细小结构)和捏(方体、加固、细部加工)等手段,塑造成立体形态的物体形象的活动。

泥塑是学前儿童最常见的立体手工造型活动。

泥塑活动的目的在于锻炼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的灵活性,发展儿童手眼协调能力,培养学前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

泥塑的题材,应是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物体结构要简单,形象特征要明显,塑造的技能要简易,使幼儿一学就会,一做就成功。

中、大班的泥塑作业,要求逐步塑造稍复杂一些的物体形象,达到“有几分像”就可以了。

教师引导儿童进行泥塑活动时,要先了解泥塑活动中所使用的粘泥、橡皮泥和面团的特性。

彩塑是具有民族特色的工艺品,因而,在幼儿园大班时,教师可引导儿童对自己制作的泥塑作品进行着色描绘以美化作品。

学前儿童手的动作不灵活,手眼协调能力较差,因此,教师在评价儿童的泥塑作品时不应把重点放在追求作品的精确与细致上,而应注重儿童泥塑操作的过程及作品整体的稚拙感。

泥塑主要是临摹作业,也可有意愿作业。

泥塑作业的讲评与图画作业的讲评一样,达到基本要求的为良好;对有创造性的泥塑作业应表扬。泥塑作业可以从小班第二学期开始。

学习泥塑时,应先引导幼儿欣赏泥塑作品。

线描就是用线条勾画出物体的轮廓,以表现出对象的形态的绘画技法。

线描画画法简单、造型明确、概括性强,是幼儿常用也是最喜欢的绘画方法之一。

线描画对材料的要求不高,可以用铅笔、蜡笔、油画棒、水笔等各种工具画。

线描画要求用线肯定,一个物体可以被分成几段线条来画,但每段线条都要一笔画成,宁可画错,也不能涂改。

国画是用毛笔、墨(国画颜料)和宣纸进行绘画。

毛笔掌握起来比硬笔困难,但画出的线条变化丰富,用习惯后,再画某些东西时要比其他笔容易,三五下就能画一张画,很干脆,又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很适合幼儿的绘画技法。

撕纸是以手指作为工具,利用双手手指的配合来撕出所需形象,再贴成平面的画面,也是学前儿童手工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

撕纸活动的重点在于“撕”,让儿童进行撕纸造型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锻炼学前儿童的手指肌肉动作及其控制能力。

用手撕出来的形象,其轮廓线蓬松、柔软、毛茸茸的,具有自然、浑厚、稚拙的独特美感,这是其他造型手段所无法比拟的。受手撕的局限,撕纸的造型不可能很精细,这也有助于训练儿童对整体“基本形”的把握。

一般来说,撕贴的材料是较薄的软纸,但其韧性不能太强。

撕贴的形式有自由撕、沿轮廓撕和折叠撕几类,开始学习撕纸时,可进行自由撕,逐渐地,教师可引导儿童学习沿轮廓撕和折叠撕。

下载9528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期末复习题word格式文档
下载9528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期末复习题.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

    幼儿园艺术教育专题 1、音乐智能具有( C )。 A、特殊性 B、差异性C、遗传性D、独特性 2、(C )的儿童已经能够从前奏、间奏中轻松地辨别熟悉的歌曲。 A、3岁~4岁B、2岁~3岁C、5岁~6......

    期末复习题

    这是期末复习题: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时间:60分钟分值: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题2分, 共计24分)1. 每年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我们应珍爱......

    幼儿园健康教育复习题

    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幼儿健康:指幼儿各个器官、组织的正常的生长发育,能较好地抵抗各种急、慢性疾病;性格开朗,情绪乐观,无心理障碍,对环境有较快的适应能力。 2.幼儿健康行......

    幼儿园艺术教育教案.doc

    幼儿园艺术教育教案 小班新生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陌生的教师、同伴,一时难以适应,要记住同伴的名字更是困难。怎样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记住同伴姓名,进而逐步融入集体呢?我设计了这......

    幼儿园艺术教育总目标

    幼儿园艺术教育总目标 1、初步感受、欣赏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感受到活动带来的快乐,培养对艺术的敏感。3、掌握一些简单的艺术技能,发展艺......

    幼儿园艺术教育总结

    幼儿园艺术教育总结 我园在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始终突出艺术教育和艺术培养,将艺术教育元素渗透到平时的教学中,从孩子入园的第一天起,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审......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期末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合计23题)1.良好班集体中蕴含的心理教育功能有激励功能、情感功能、培育功能。2.教师的归因偏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自......

    艺术概论复习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艺术的真实包括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反映_________的真实或再现的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