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守与超越:于漪的生命姿态
坚守与超越:于漪的生命姿态
作者:沈祖芸 董… 文章来源:上海教育新闻网 点击数:183 更新时间:2010-10-9
尽管80高龄,于漪老师依然“一身正气”地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本网资料图片/刘晓晶 摄影
12个年级的全部语文教材和教参,她都字斟句酌地伏案审阅;“语文名师基地”“德育实训基地”,她都呕心沥血地悉心操持;她要进很多课堂,并给予指导;她要读很多论文,并作出评判;她要接很多电话,并给予教师、家长、学生各种帮助……这竟是一个耄耋老人每天的工作状态,她乐此不疲,“我愿意坚守,这是人生的使命”。
语文的核心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教师的重任在于一肩挑着学生的现在,一肩挑着国家的未来;教育的力量在于教师的成长,而教师成长的根本在于深度的内心觉醒……这就是一个从教近60年教师不断发展着的教育理念,她始终故我,“我必须超越,这是生命的姿态”。
她就是于漪,上海市杨浦高级中学名誉校长、语文特级教师。尽管80高龄,依然“一身正气”地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痴迷语文:堂堂都是师生互动的“公开课”
在近60年的教学生涯中,于漪上了近2000节公开课。凡是观摩过她上课的同行,无不为她的教学艺术所吸引、所折服。近50堂公开课的视频被上传点击,已被奉为教师教学研究和培训的经典。
于漪的语文课,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和喜悦。原先看到命题作文就会哭鼻子的学生,在于漪的热情鼓励、循循善诱下转变成写作的“积极分子”;有一个学生在听了她的讲课后,不仅爱上了语文学习,还如痴如醉地写出了上万字的文艺节目剧本。甚至有一位口吃的学生,经过于漪的悉心指导,成了学校演讲队的主力。
一代名师的成长史就是对正确教育理念的认识史。
1951年7月,揣着教育系毕业证书跨出复旦大学校门的于漪,来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工作。先是教历史,后又服从需要改行教语文。“非科班出身”的她认真向语文教研组的同事们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每天晚上,更是挑灯夜读到午夜。经过不到三年的时间,她自修了大学语文的全部课程。从那时起她就认定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打好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底子。
这是于漪的一堂经典公开课,课堂上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场景——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猛然醒悟过来,满脸通红,头耷拉下来,垂头丧气地坐下了。
于漪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
乙同学站起来答:“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
于漪表扬了乙同学,接着问:“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众生沉默不语。于漪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接着,于漪又问了一句:“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获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甲同学,对他鼓起掌来。此时,甲同学又抬起了头,有了自信,不再垂头丧气了。
这个教学案例在上海教学界广为流传。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高超教学机智,加上一颗包容学生的大爱之心,使一个小小的细节显示出了名师真风范、学者大气度、师德高水平。
谁也无法忘怀上个世纪80年代,电视直播于漪的公开课《海燕》引起大上海万人空巷的场面,人们纷纷守在电视机前一睹她的师者风采;谁也无法忘记于漪长达60年的教学生涯所留下的语文课经典教案和闪烁着智慧与人格魅力的教育思想。
于漪的课,堂堂都是师生互动的“公开课”。一位青年教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了于老师的3000多节语文课。她最深切地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伴随着这种高难度、高水平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伴随着“一丝儿累,以至于寸;累寸不已,遂成丈匹”的刻苦自学,于漪想而行,行而思,思而说,说而写,提炼成以语文教育理论与实践为轴心的各类著述。
于漪常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这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有人感叹:“于漪教书简直着了魔!”
古稀之年,于漪对钟情一生的语文教学又提出了更形象的比喻:能通向大海的港湾必然航运兴旺,物如流,人如潮,充满勃勃生气;如果是闭锁的,航道阻塞的,港湾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语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语文教学内容犹如港湾,执教者应熟悉它、研究它,把握它的基本特点与功能,认真地有创造性地引导学生,使港湾通向大海。
当然,最为重要的是要建设港湾。于漪认为,现在的一种常见病是对语文教材本身不认真、深入钻研。一篇课文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学生学这篇文章应达到怎样的目的,在阶段学习中应起怎样的作用,常常不甚了了,更谈不上有独特的感受与见解,而是外围战打得热热闹闹,花样繁多。看起来是学习课文,实际上又脱离课文,究竟学什么,不得而知。
积累了一生的从教经验,于漪深深懂得:港湾不建设好,怎么开辟航线?通向大海怎能实现?应去除浮躁,扎扎实实研究教材,洞悉底里,发挥语文本身固有的多重育人功能。
深爱学子:人人都是“有魂有根”的栋梁
谈起“育分不育人、求学不读书”的应试教育,于漪总是很忧虑。在她眼里,人是最宝贵的,每个孩子的青春只有一次,把时间耗费在无尽的练习题上,忽略了自由阅读,失去了接触社会实践的机会,就是白白浪费了青春。
“在学校十多年的基础教育将奠定和影响孩子的一生”,这是于漪爱学生、对学生负责、愿意为学生的发展奔走呐喊的出发点。漫漫60年的教学生涯中,她抵挡金钱的诱惑、拒绝官职的相邀,哪怕在80高龄依然活跃在教育改革第一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她深爱着学生。在她的眼里,每个学生都是金子,要为国家培养“有魂有根”的栋梁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对象无法选择,只要是生长在这片热土上的孩子,我们都要真心实意、全心全意地爱他们。”这是于漪毕生坚守的信念。
什么是真正的懂学生?说在嘴上,写在纸上,不是真正的懂,要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才是懂。有一年,于漪的儿子患了败血症,天天高烧,嘴唇发焦,最好的药都用了,依然毫无见效。一天半夜,医生找于漪谈话说明病情的严重性,并提出要输入健康男子的鲜血。那一刻,于漪哭了,谁没有亲子之爱?她恳请医生一定要救救孩子的命。可是,另一边恰逢所带的高三毕业班紧张复习。孩子多次病危,于漪就陪下半夜,早晨临走,孩子哭着呼唤着“妈妈”不肯放行。那时候,于漪也思想斗争过,儿子这边舍不得,学生那边正关键。结果,咬咬牙,她决定还是去学校。“我不是医生,不会治病;可我是教师,关键时刻不能离岗”,那时的于漪第一次体悟到师爱是超越亲子之爱的,它虽然没有血缘关系,但却寄托着祖国的期望、人民的嘱托,要像爱自己的孩子那样一个心眼爱学生,尽心尽力地培养呵护他们的成长。从此以后的几十年里,于漪除非自己生病住院,为了家里事,却从没有脱过一节课,请过一次假。她认为,学生的事是天大的事,是教师心上的事,精心培育好他们,不仅是责任,更是她的快乐。
每个熟悉于漪的人都知道,再乱的班级、再差的学生,只要一到于老师手上,都会“脱胎换骨”。1975年,她带了全校最乱的年级,11个班级,几乎班班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班主任只有燃烧自己,才能辐射学生,教育学生”,她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向善、上进之心,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她利用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理想信念,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找同学一个个谈心,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挨家挨户走访学生家庭,争取家长的积极配合。经过于漪和年级组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年级面貌发生根本改变。1977年,这个年级被评为上海市先进集体。其中有两个班的高考录取率达100%。看到孩子们的成长,她觉得她的生命就有了价值,生命和历史使命结伴同行。
上世纪80年代,于漪又被委以上海第二师范学校校长的重任。当时,学校百废待兴,要恢复正常的管理和教学秩序,难度很大。她制订规章制度,整顿教学秩序,在教育经费极为有限的情况下,自己动手,带领师生在校园里种植绿化,美化环境。她非常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针对学生浪费食物的情况,她亲手从泔脚缸里捞出学生丢弃的馒头、米饭带到一个个班级,苦口婆心地讲道理,使他们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年后,学校被评为全国教育先进单位。
对学生的热爱,使于漪不断从研究学生出发调整和改良更好的教学方法。有人质疑于漪的那套带班经验过时了,其实不然。针对时下不少教师感慨“孩子越来越难教、老师越来越难当”的现状,于漪依然坚信研究学生是一切教育的出发点。于漪坦言,从教几十年来,孩子的口味“日新月异”,从最初港台的“靡靡之音”,到时下周杰伦为代表的歌曲风靡一时,她有时跟许多教师一样觉得“欣赏不了”“难以理解”。然而,与许多教师不一样的是,80岁的于漪并未简单批评孩子,而是“赶时髦”买来周杰伦专辑,逐一试听。听罢,她终于找到了周杰伦吸引孩子的原因:不少歌词从诗经等古典名章中找灵感,这样包装传统文化元素,让孩子乐意亲近;现代独生子女独处一室无人倾诉,烦闷时哼哼周杰伦的说唱音乐,如泣如诉也是种很好的宣泄。许多学生得到了于老师的理解,高兴地半开玩笑:“再告诉您第三个原因,周杰伦的歌,好就好在学不像!”老少师生笑成一团。此时,谁还敢说,80岁的于漪与孩子们有代沟?谁还敢说,这样的老师学生会不喜欢?
育人先育己。教育学生的工作要收到实效,获得良好的效果,教师自身必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具有高尚的师德和育人的真本领。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于漪认为,言教重要,对学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但身教更重要,“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对学生而言,是强大的“影响源”,既广且深,潜移默化。因而,教师必须有崇高的人生理想,积极的人生态度,完善的人格魅力。
“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这是《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核心理念,于漪深表认同。她说,这是对急功近利教育行为的有力回击,将会起到积极的正面引导作用。
甘当人梯:个个都是“薪火相传”的希望
正值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于漪把世博纳入教学计划,设计了《金色的记忆,灿烂的前景》教案。动感版《清明上河图》的历史底蕴和现代特色,以及延伸开去的人物活动、城市化进程,都可以给学生带去丰富的感悟和思考。她认为,带领学生参观世博,在家门口亲密接触,是百年难逢的机缘。“慢慢走,欣赏啊”,张开灵敏的感官,调动思维的器官,吸取人类智慧的营养。
“活到老,学到老。”60年的教育生涯,60的艰苦探索,于漪没有一天停止过对教育的探索,不断从经验与感悟走向理性与科学。她已发表几百万字的教学研究文章和专著,留下了“学做教师”的探索印迹。
“我宣誓,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已记不清是第几次,每年教师节,于漪总是带领数千名上海新教师庄严宣誓,在共和国的旗帜下作出一位“为教育而生”的师者表率。“每一次宣誓,都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都会让我重温初为人师的承诺,教师的青春智慧与国家的前途命运休戚相关。”于漪告诉记者。
“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于漪用这句话不仅鞭策自己,也勉励着更多的青年教师。“今天怎样当教师”——许多青年教师都问过于漪这个问题。她的回答是,首先必须追求人格的完美。追求人格的完美,于漪的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是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
在第二师范学校任教时,于漪第一次走上讲台非常紧张,组长徐老师来听她上王愿坚的小说《普通劳动者》。课后,徐老师对于漪说:“你虽然在教学上有许多优点,但语文教学的这扇大门在哪里,你还不知道呢!”听了这话,于漪觉得像五雷轰顶:作为一名语文教师,门还没找到,不是不合格了?从此,于漪下定决心不仅要找到语文教学的大门,还要登堂入室,成为行家。于是,她学着用尺子去量别人的长处——白天,她站在窗外,看其他教师是怎么上课的;晚上,她啃着从图书馆里搬来的一厚叠参考书仔细琢磨。教研组里共有18位教师,渐渐地,于漪就把其他17位老师的长处都学来了。
于漪的另一把尺子是量自己的不足。在课堂上,于漪努力做到“要言不烦、一语中的”。她明白当自己讲课最含糊的时候,就是废话最多的时候。教师废话一多,学生就如坠五里雾中,于是她每次都给自己留下“废话记录”。也有时候,学生能够超水平发挥,提出一些超出备课时想象的问题,于漪也都把它们一一记下,记下解答后的感悟,记下解答留下的遗憾。
于漪喜欢给班主任交心,在一次给新班主任的讲座中,她满怀深情地说:“丹心一片是关键”。她说,班主任心中要有一团火,这团火是爱祖国、爱学生的激情。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激情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基本素质。
班主任只有燃烧自己,才能辐射学生,教育学生。在60年的教育生涯中,于漪曾一次次超越自我:不顾腹部刚动过手术,背着一位高烧学生走十几里泥路送医院;接手乱班,把学生一个个找回来上课……而支撑她的是始终充盈胸怀的师爱。“你对孩子是全心全意,还是半心半意、三心二意,孩子心中清清楚楚。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
在教育实践中,爱和严似乎是一对矛盾。于漪告诫青年班主任,严出于爱,严要严在理上。班主任要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这个主心骨,要敢于碰硬,是是非非要向学生说清楚。而要对是非做出正确判断,班主任必须研究学生的生活。严还要讲究艺术。于漪说,板起面孔训斥学生、甚至挖苦学生不是严,以理服人、以情感人才是真正的严,这是教育艺术。“每个孩子都是活泼的生命体,教师要维护他们的自尊,激励他们的自信,并让他们学会自控。”
这些年来,有多少人听过于漪的讲学,又有多少人向她求教,没有人作过统计,但她始终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不速之客”。于漪让越来越多的青年教师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不仅要走进孩子的知识世界,还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只有把课上到孩子心中,对孩子心灵产生震撼作用,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融化为学生素质的一部分。“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一头挑着学生的今天,一头挑着国家的未来啊。”
如今,无论是“语文名师基地”还是“德育实训基地”,于漪甘当人梯,让一个个爱徒从她的肩膀上攀登。她常对“徒弟”们说,“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高尚”。学识渊博、敬业爱岗、为学生鞠躬尽瘁,这不仅是一个教师应该具备的职业品格,更是一个人在追求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历程中所进入的真实的精神境界。如今越来越多的“徒弟”体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层含义,当他们纷纷获得特级教师称号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说:“如果下辈子还让我选择职业,我依然选择教育这片多情的土地,选择可爱的学生,选择永远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于漪学的是教育,教育学给了她思考的头脑;教过历史,历史学给了她辩证的思维;改行教语文,文学给了她丰富的心灵;后来当校长,管理给了她更多的使命和责任。她有太多的头衔和荣誉: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多所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上海市教师学研究会会长、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但她最喜欢大家称她为“老师”,听到这个词,她会感受良知、她会感到高尚。近年来,课标编制、教材审定、德育“两纲“、听课评课……太多的事等着她,而在她的字典里永远没有“不”。或许,于漪是在给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个完满的解答,但是她却用自己的信仰、力量传递给更多青年教师事业的能量;她用自己的坚守与超越,带给更多青年教师追求的希望。
【采访札记】
和于漪交流过许多次,也随着她走过不少学校和地方,但真要写于漪,我迟迟不敢动笔——越是走近,越觉得自己贫乏,我找不到恰到好处的词藻来表现一位大家的思想境界;越是走近,越觉得于漪丰富,她总是在亲切平和的语调中透出深邃和执着。每一次走近,都让人油然而生高山仰止之崇敬。
于漪,是中国教师的形象代言人,是教育改革的创造实践家,是与时俱进的完美体现者。当我还是师范生的时候,于漪的语文课令所有学生折服。她那极富激情的讲课,奠定了她作为中国语文教学界一代情感派大师的地位;她那独特的“三次备课”经验,形成了教师专业发展沿用至今的经典之作。
当我成为教育记者的时候,于漪的为学、为师、为人令我受用终身。退休后的于漪,没有一天离开过热爱的教育事业,她竭尽全力地关注着中国教育的变化与发展,并在各种场合大胆谏言:在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呼声日渐高涨的今天,于漪尖锐地指出,语文教学不能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当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问题受到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的时候,于漪又常常出席各类座谈会,呼吁要切实重视师德,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9月6日,马上就要启程前往北京接受“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奖的于漪,临出发前半小时还在审定教材。81岁高龄还在担任上海“二期课改”语文新教材审定专家组组长的她,每天要花大量时间在语文教材审定和教学上,热情干劲一如她年轻时担任语文教师之时。电话那头,于漪的声音依旧亲切:“如果只是教书,那么你就是一个教书匠、知识的二传手。不能忘记教书的目的是育人,这是大目标。”
回到上海,于漪虽然一直都在被邀请,被各种荣誉和鲜花所围绕,但她最花心思的还是教师和教学。领衔“双名”、关注教师专业发展示范校……她最忧心的是当下课程教学执行力的欠缺。她告诉我:“我们每位老师都想把课上好,但想是一回事,做又是一回事。怎样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呢?实践出真知。课堂教学实践是对教师的教学理念、思维模式、专业程度、教学能力的综合检验。”
再次想起了2005年4月16日那个情景,原本要出席一次中学德育现场会的于漪病倒了。在电话那头,这位名师用虚弱的声音向我致歉,并一再告诉我,“要站在弘扬爱国主义、培育民族精神的高度来审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有魂、有根、有脊梁,才成其为人呐。德育需要找到好载体,需要依靠全社会共同的力量啊!”
那个电话,我许久没有放下,也永久地印刻在我的记忆中。于漪常称自己“忧国、忧民、忧教师”,这些历历在目的片段,让一位大家的人格和风范永不磨灭。
第二篇:于漪读后感
《教育教学求索》读后感
阅读于漪老师《教育教学求索》一书,追寻与感悟于漪老师的人格魅力。书中有那么一段叙述让我记忆犹新:“2000年,我从教50周年,上海东方电视台为此拍了一部专题片。在片子的开头,我几乎不加停顿地报了自己教过的100多位学生的名字,许多人惊奇,一位71岁的老人怎么会保持如此出色的记忆力。实际上,是我几十年来始终把心放在学生身上,是‘目中有人’给了我这个‘特异功能’”。“从教50周年”“几乎不加停顿地报出100多位学生的名字”“71岁”,这些数据组成的似乎是一个奇迹,然而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因为无论从书中哪个章节,我们都可以强烈地感受到:学生,始终是于老师教育教学中放在首位思考的,“生本意识”深深扎根在于老师心田。在于老师的教育观中,她反复强调的是“育人是基础教育的基本任务和根本目的,也是我们所有工作的终极追求”“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所以,一切教育必须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在教师的职业观中,她说“学生没有第二个青春”“国家把自己的希望交给我们,人民把自己的子女交给我们,对我们寄予无限的期望。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必须对学生的终生成长负责,必须教会学生终身发展”,于老师始终站在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高度来审视当今的教育,教师站得更高,学生才能走得更远。于老师之所以能创造出这样的奇迹不仅在于她有高瞻远瞩的目光,还在于她俯下身子爱学生,于老师说“对学生的爱不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而是要身体力行”。在谈到她的“学生观”时,我们看到她是如此平等地对待、理解学生,“要站到学生世界之中用心去眼看耳听”“教师要有眼力,要巨细不漏,越是细微之处,越不让它在眼皮底下溜走”“尽管那些细微的表情或动作瞬息即逝,教师迅速捉住,和彼时彼地彼事联系起来思考分析,就可窥见学生心中的那‘一角’,可以窥见他们对某些问题的所思所想,大至社会、人生,小到一句话语。”所以,于老师会从学生课堂上不以为然的笑中体察到自己教学语言的不妥;会在调皮学生的身上挖掘出闪光点以激励他,于老师说“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活泼的艺术品”“亦师亦友,教学才有针对性”。于老师在理性思考指引下全心投入教育教学,于是,拥有这样的“特异功能”也自然成为了可能。
于老师之所以能以学生为天,又踏在坚实的语文教学大地上的原动力是她强烈的使命意识。于老师努力地践行着自己的人生誓言“让生命和使命结伴同行”。“教师,既是一种职业,更是一种人生理想,是需要以整个生命去拥抱的伟大事业,教师应该拥有这样的人生标杆和生命境界。”这样的追求成为于老师内在的生命需求,这样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让她为钟情的语文教育“消得人憔悴”,却依然无怨无悔。于老师说“我做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一辈子在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教师要真正完成自己的使命,必须终生进步。”“育人,不能一般地理解为培养学生,而是应把它放置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环境中认识。要教在今天,想到明天”。正因为如此,于老师至今还能站在语文教学的潮头上,引领着大家奋力前行。在今天多元经济、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于老师的忧患意识更强烈,“特别在今天这样的多元时代,教师的导引作用就显得特别重要”,于是,我们更理解了一个八十高龄的老人为什么不顾自己年事已高,不顾自己身体病弱,依然充满激情地投身于语文教育的洪流中,关注教改、创设基地、指导教师、观课评课等,每一次,都是全心投入,激情似火,她说“直到今天,我依然不知老之已至,不能也不愿放下我心中的事业,这一使命将伴随我生命的始终,为了我们的下一代,为了我们民族的未来,我无怨无悔。”于老师这么说,更是这么做的,所以,读这样的词句你不会感到丝毫的矫情,在于老师真诚的奉献面前,我们所能做的是无比的敬仰,是虔诚地学习。
愿我们每一个老师都能拥有不假思索就能报出足够多的学生人名的“特异功能”;愿我们每一位老师都能在自己的教学中无痕地渗透学科所特有的人文内涵;愿“让生命和使命同行”成为我们每个教育工作者的人生誓言。
第三篇:于漪观后感
在看完关于于漪老师的纪录片《教师》之后,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更加深入而全面的理解。于漪老师的每句话和每个事迹都深深触动着我,我现在觉得老师不是一个简单的教书匠,更多的是一个人灵魂和思想的引导者,是爱和宽广胸怀的化身。看完整个视频,我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概括于漪老师的思想和品质。
第一,在教学方面。于漪老师给我们树立了最好的榜样,她一生听了2000多节公开课,一生都在三尺讲台徘徊,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可见一斑。没有这样的热爱,是不可能造就如今巨大的成就和影响。于漪老师将她的语文教学看成是一种使命,生命与使命同在,所以于漪老师的每节课都是一堂精心设计的课。她随时向老教师请教,同时她为了改自己的课堂用语,把上课要说的每一句话都背出来和写出来,用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自己不规范的口头语言,她把每节语文课都当艺术作品来上,课后有教后笔记,里面记录了每节课的成功之处以及经验教训。每节课都有新的教法和新的内容,绝不重复。在于漪老师看来,上课的质量影响到孩子生命的质量,教学是用生命在歌唱。只有热爱教学才会有工作的热情,于漪老师总结出了语文教学的三要素:一是有爱国心,二是有文化积淀,三是语言有文化含量。一个好老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正是因为于漪老师在学生时代碰到了好老师,所以她始终对语文有浓厚的兴趣,并且她一直对这些恩师带着感恩的的心。
第二,在育人方面。于漪老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做了老师,就要淡泊名利,乐于奉献,为他人着想。于漪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在我心里打下深深的烙印。“要使孩子与我们的话发生共鸣,我自身就要与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我们老师要想让学生信服我们,不能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行为来教育学生,而应从学生的角度根据学生的心理和行为特点来慢慢的引导。于漪老师曾经遇到一个不听话的学生,于是一气之下说了一句她的外号,但于漪老师曾经承诺过不会说她的外号,但这次还是说出来了,后来于漪老师发自内心的感到后悔,并对该学生道歉,这种道歉是源于对人性的尊重和自己的承诺。而如今又有几位老师会对学生道歉,对此我也感触颇深。于漪老师没有骂过任何一位学生,没有挖苦过任何一个学生,老师应有宽广的胸怀,包容各种各样的学生,这种包容不是居高临下的,是走在学生心里头的,与学生平起平坐,体会他的情感和想法,只有这样才会有共同语言。于漪老师曾经带过差班,但她通过自己的真诚,告诉学生她讲的对的必须要听,不对的学生可以批评,以这样一种平等的态度使学生开始接受自己。正如她说的那样,对学生要丹心一片,爱自己的学生,只有这样才会受自己学生的爱戴。
第三,在师德方面。于漪老师无愧于教师楷模的称号。曾经于漪老师去一个学生家家访,那个学生得了肺病,无力支付高昂的费用,于是于漪老师用自己一半的工资去给这个学生买药,在她看来这是老师应有的修养。她对孩子有特殊的悲悯。学生的事就是自己的事,她对学生的关心甚至超过了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师爱的最高境界,师爱超越亲子之爱。于漪老师的学生是这样评价于漪老师的: 于漪老师对学生是充满爱和欢喜的,和学生是心与心的沟通。所以,几十年后这些于漪老师的学生仍然背得出老师的话,可见于漪老师在学生心目中有多崇高的地位。即使自己走上管理层,于漪老师也不忘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她自己身体力行,告知其他老师学校的一切要以学生为中心,并激发教师的奉献意识与创造精神,使教师觉得在学校不仅是谋生的需要,更是对价值的追求。于漪老师对教育有信仰般的热爱,别人把她比作教育界的梅兰芳。她不是仅仅口头上说说以学生为中心,而是用行动检验自己爱学生,用自己的言传和身教感受教育的情怀,即使退休后仍然关心教育,爱着学生,爱着教育事业。第四,在教研方面。于漪老师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她出版过《教育的姿态》一书,在语文学习方面发表过《弘扬人性改革弊端》一文,这后来直接影响了语文课程标准的制定。在文革后,语文教学理论一片空白,于漪老师于是出版了教学实录和磁带,语文教学探索,语文备课手册,这些都是不停思索和探究的成果。针对教师素质的问题,于漪老师第一个站出来做了相关研究,她出版了《现代教师发展丛书》和《现代教师学概论》等著作,探讨了教师学的研究方向,学术价值,教师的魅力和文化底蕴。她的梦想就是中国有自己的教师学,所以她专门成立了教师学研究基金,通过对教师的研究提高教师的教学和育人水平。
正如于漪老师的教育理念所阐述的,教育是解放学生,对孩子的未来负责,热爱教师职业,把教师职业当作一个崇高的事业,教育是一个肩膀挑着学生的现在,一个肩膀挑着民族的未来。我为身为一个老师感到自豪,也深知老师任重道远,但老师的目标不会变,就是做一名合格优秀的教师,恩泽莘莘学子。
第四篇:于漪教育心得
于漪教育心得
于漪老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教了一年半历史后改行教了语文。对于不是学中文出身的于漪老师来说,教语文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虽然自问从小喜欢阅读和写作,但是于老师坦言,“隔行如隔山,一捧教科书,难题就来了。文言文可以串讲,过去老师就是这么教我们的,现代文学生基本能看懂,怎么教,教什么呢?”
事实上,新教师常常会有“教学经验浅薄,总觉底蕴不足,功力不深,教学时常有捉襟见肘之感”,为了站稳课堂,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应对方法,仔细想来不同的应对方式导致了教师的不同成长。于漪老师的方法是:第一,自学“高中语文教育涉及的各种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经典作品,为终身从事语文教育而强化专业地基” ;第二,反复钻研教材,备课中吃透教材,力求自己真懂。
如果说刚上讲台的于老师是为站稳讲台努力的话,之后于老师一方面广为涉猎学习借鉴,吮吸其中的琼浆,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为做个名副其实的语文教师打基础”;另一方面反复推敲语文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胸中有书,目中有人。
1.丰富语文素养,“为做个名副其实的语文教师打基础”
于老师夙兴夜寐一灯明,如饥似渴地读、想、实践,探索语文教学的大门。于老师寻寻觅觅,寻找借鉴,从中寻找入门的途径。其中,三种学习方法,让于老师受益匪浅:
到记忆中搜索。当年自己在中学求学时,语文老师时怎样教我们的,哪些课拨动我们的心弦,使我们激动,感奋,引领我们在优美的语言文字、精辟深邃的思想里遨游,使我们享受语文,享受文化,享受欢乐?有些课经久不忘,至今历历在目。神情并茂的朗读、讲解,旁征博引的议论、评析,眼神、手势、神往的表情,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我常顿然有所悟:这就是语文。
从比较中学习。在那个时代,语文教学的要求是落实字、词、句、篇、语法、修辞、逻辑、文学常识;流行的教法是介绍文章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字词解释、疏通文意、划分段落、归纳中心思想,说明写作特点。于老师说:“虽然从报章杂志上的有关文章,从教研组会议的讨论中,对上述情况略有知晓。但究竟怎么教,脑中仍然充满问号。难道语文教学就是这样一种模式?它好在哪里?不足是什么?难道语文教学只有一扇门?我不信。我要占有,挑选,借鉴,走自己的路,绝不依样画葫芦”。当时比较封闭,能看到的资料凤毛麟角,于老师就从外语教学中体悟一二,对选文进行比较,对语法进行比较,对读写训练进行比较。比较中,让于老师对利弊得失,有自己的看法。
第三,到语文教育论述中寻觅。张志公先生的《传统语文教育初探》,朱自清、叶圣陶、吕叔湘先生对语文教学的众多论述,从识字教育到工具书的使用,从阅读教学到作文训练,于老师都认真阅读,逐一推敲,从中寻觅有效的途径。于老师的一段话,对我很有启发,“尽管有些学术著作做大学生时也读过,但那是不懂得联系实际,自己也无多少实际可供联系,空对空,学得浮光掠影,现在带着问题学,效果大不一样”。
为了教好学生,于老师用志向和毅力寻找语文教学的大门,因为,“越学越觉得自己的无知与浅薄,越学越体会到语文教师字典里没有一个„够‟字。”
2.不断推敲,“胸中有书,目中有人”
有一段对于老师的评论,特别能概括于老师的成长特点,也特别让我回味:“在于漪老师下的功夫中,苦读苦练,天天明灯伴我过午夜的板凳功固然令人钦佩,但她的田野功,反思功更为可贵”。
如果说,“勤于学习”是于漪老师做语文教师的一根支柱,那么,另一根支柱就是“勇于实践,不断反思”。于老师自己称为是:不断推敲。我的理解是,在这平实的语言之下,是于老师对语文教学的不断感悟,是于老师不断地将自己认识与想法正确与否,效果怎样,拿到实践中检验,再将实践中获得经验教训,不断补充和修正自己的认识,自己的判断。于老师自己的诠释是:“备好课不等于就能上好课,更何况备课绝不只是课前做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具体准备,而是贯穿教学生涯全过程的学习、积累、反思、改进”。
“教课要一清如水”,是于老师追求的目标,因为清晰,学生学起来就头脑清楚,不仅能学到知识,锻炼语文能力,而且在逻辑思维方面可获得良好的熏陶。然而,“清”谈何容易。于老师说:“教课时,总是有个思想在作怪,多教一点,让同学多学一点!再加上备课钻研所得,更是舍不得丢开”。反躬自省,于老师又做了三件事:
首先是认识上的提高:“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于老师说“教学,教学,教要在学生身上起作用。教师既要吃透教材,又要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为了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于老师和学生交朋友,了解他们,研究他们。于老师常用的方法是:望、问、听、阅和材料跟踪。望:目测,课内课外与学生的接触中察言观色;问:做口头和书面的询问、调查;听:谛听学生朗读、背诵、说话、讲演;阅:看学生各种语文作业及其他书写的有关材料。根据平日了解所得建立每个学生的学习资料,定期填写有关项目。
其次,语言上下功夫。于老师说:“教师讲课所用的语言,既要又经过锤炼的活泼的口语,又要有优美严密的书面语言,有文化含量,教课时让学生置身于语言美的环境中,受到教育与感染”,教课时要做到“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让学生听起来愉快。
语言是思想的影子,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有文化含量,因为语言能反映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情操。“如果语言有吸引力,学生就愿意听。语文教师的词汇要很丰富,既要教学生规范的书面语言,又要让学生在特定的场景下学习活的语言”。于漪老师这样说,也这样做了。
第三,行动上下的苦功。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正确理解与运用语言文字方面对学生起良好的示范作用,我下功夫锤炼自己的教学语言,我的奋斗目标是„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我认真剖析自己教学语言的毛病,首先做到清楚明白,通俗易懂,不含糊其辞,不诘屈聱牙;再进而锤炼,力求优美生动,不枯燥干瘪。我的教案写得极为详细,把所教之课的每句话都写下来,然后认真修改,用比较规范的书面语言改造不规范的口头语言,把多余的字、词、句,不符合逻辑的地方一一删改,纠正,然后背诵出来,再口语化。这样坚持了两年,语言水平提高了,我做到了讲话、交流、乃至做报告,只打腹稿,不打草稿;写文章,也着力于下笔成文。我之所以这样做,因为我是一名语文教师。
“我是一名语文教师”,平实的话后面蕴含的是于老师对三尺讲台的无限的爱,对学生、对未来,对寓含着灿烂中华文化的语文的热爱。
于老师曾经给贵州偏远山区一位中学语文教研员写过一封长篇复信,被认为是一篇美文,信的结尾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当了一辈子教师,教了一辈子语文,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深深地体会到„永不满足‟是必须遵循的信条”。
“永不满足”,这个坚定的信念让于老师不断地“向外,拓展世界;向内,发现内心”。
于老师说:“语文教师要有拼命汲取的素质与本领,犹如树木,把根须伸展到泥土中,吸取氮、磷、钾,直至微量元素。只有自己知识富有,言传身教,才能不断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从《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等通俗选文开始,到《论民族自决权》、《德意志意识形态》、《世界教育史》、《世说新语》、《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于老师广泛涉猎,前后通读了辛弃疾、杜甫和陶渊明的著作等等,叩心扉观性灵,享受读书之乐乐无穷。
事实上,对于老师来说,工作量大,负担很重,要想有整块时间学习是不可能的,但于老师锲而不舍,她说:“把零星的宝贵的时间有计划地用上,天长日久也是可观的”。我发现于老师的读书,有三个要诀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
重要的理论反复学。力求正确理解,学能深入,用能浅出。理论上的模糊必然导致实践中的盲目。
紧扣一点深入学。要弄懂一点知识,必须深入学习,认真钻研,锲而不舍,层层深入。
拓宽视野广泛学。在某个意义上说,语文教师的知识仓库里货物不能不“杂”,但要杂而有章。这就需要广泛地阅读,有条理地储存。
第五篇:于漪的教学风格
于漪的教学风格
1思想性 党的教育方针和“三个面向”是教学改革的依据,于漪牢牢地把握着这一依据。她的全部教学改革活动,贯穿着一条鲜明的红线,那就是“教文育人”。于漪所上的语文课,充分地体现着“文道统一”的精神,在听说读写训练中,结合着思想教育,恰似春风化雨,渗入学生的心灵深处,真可谓教养与教育的和谐统一。于漪语文教学的思想性是很强、很突出的。
2重学性 重教轻学,是传统教学的积弊。于漪主张,教师应把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出发的立足点上来,重视对学法的研究,使教学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此,教师必须“目中有人”,要研究当代学生的新情况、新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进行教学。
3情趣性 于漪主张,讲课要有情趣。教学有了情趣,就能吸引学生产生一种孜孜石乞石乞、锲而不舍的学习愿望,才能产生实效,而效果又会促使兴趣的巩固和发展。为此,教学就须在“得”字上下功夫,学生学有所得,才能对语文学习产生情感和趣味。
4智能性 于漪站在培养开拓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高度,十分重视学生的智力开发与能力培养。只要全面地阅读于漪的教学论文,不难发现于漪全部语文教学活动中,贯穿着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尽力开发他们的智力。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于漪曾写过不少专论,诸如“谈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谈观察训练”“谈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谈把握记忆的支撑点”等等。这些论述启示我们:语文教学要通过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主动、活泼的学习中,逐渐成长为聪明有为的人才。
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于漪主张读写听说全面训练。她深感“重读写轻听说”教学的滞后性,从适应信息化社会的需要角度考虑,她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是十分重视听力与说话训练的。
纵观于漪的读、写、听、说实践,可以从中寻找出另一条重要线索,那就是:在教师主导下,让学生在主动、自觉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地培养起自学能力。
5文学性 人的生活离不开文学。文学修养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应该具有的文化素质。于漪的语文教学,带有浓厚的文学色彩。这只要听听她的学生在发言时能熟练地运用古诗词,能恰到好处地使用成语表达自己的意见,能在课堂上一首又一首地背诵古代诗词,也就可以知道于漪平时是怎样成功地向学生进行文学教育了。听于漪讲课,读于漪文章,文学味浓是一个突出的感受。平时她的教学语言也充满了优美的文学词语,感染力很强,这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把学生带入文学的情趣之中,可以提高语文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必然随之提高。
6整体性 于漪认为,语文教学是个系统工程。它首先应具有科学的序列,然后才能有序有效地传授知识、进行训练。教师对每个学期教学工作的安排,既要全局在胸,又要明确每堂课、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她引导学生遵循文道统一的规律,从整体上去理解、把握课文,使学生不仅理解、把握课文写什么、怎样写,而且理会为什么这样写。学生从课堂教学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而且受到思想教育。
于漪精通于教学艺术,对于一堂课怎么开头,选择什么作突破口以带起全局,怎样展开教学进程,怎样收尾,都有独创的整体设计。听她的课,所感受到的是:教学环环紧扣,节奏鲜明,抑扬顿挫,起承转合,有张有弛,波澜起伏,引人入胜。而且由于她的整个教学能“和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所以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怎样上好一堂课,于漪的主要经验是:
第一,“挖掘文章内在的思想性,揭示其寓含的深意”;第二,“重锤敲打关键词句,使它们溅出耀眼的火花”;第三,“变换提问的角度,选择最佳入口处,激发学生的感情”;第四,“创设情境,带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他们耳濡目染,受到熏陶”;第五,“联系、扩展,增添感情浓度,形成余音缭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