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牟宗明2011-2012上-“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总结-课堂留白
2011-2012学年下学期“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总结
关于课堂留白
——“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体会
地理组 牟宗明
“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本质上是要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于是,合作探究、交流讨论等形式应运而生。
常见这样的课堂,教师抛出一个问题要求学生讨论可又不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往往三两分钟就会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成果的交流展示。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还没有等学生思考成熟,就急于请一位学生答问,匆匆走过场,导致学生浅尝辄止,思维肤浅;布置几个习题,学生刚刚读懂题目意思,尝试思考,老师却已开始点拨提示,于是学生的思路被打断,反应稍慢的学生因此不再思考,坐等老师讲解;学习一篇课文,学生还没有读熟、把握课文内容,老师就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急于拓展阅读;小组讨论时,不少学生还没来得及发言,教师就已经在说:“讨论好了吧,哪个小组先说?”这些都属于课堂中空白缺失的现象,反映出课堂上教学艺术的缺失。不可讳言,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有的时候其实是为了探讨而探讨,并没有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我不禁疑惑,这样表面繁华的讨论意义何在?
教学中经常听到老师有这样的埋怨:“我都讲清楚了,学生要是再不懂,那我也没有办法了”。“这么简单的题目都做不出来,我已经讲了三遍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或许与课堂中没有空白、学生没有积极思考有关。学生没有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就不能真正扩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学生的思维停留在浅层次的位置上,知识内容就没有真正得到内化。因而,课堂中要留点空白,以激发学生思维,促进知识内化。
2011-2012学年下学期“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总结
个人感觉,任何一项讨论或者交流,都要以形成个人见解为前提。如果我们能给课堂适当留白,就可能给学生一个充分的思维空间,让思想的高速运转与思维的波涛汹涌在这留白中呈现,形成自己独有的认识。我想在此基础上的交流可能会更有见地,更有成效。
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揭示真知,告诉结果,更要赋予方法、启迪思维、体验过程,给课堂适当留白就有可能给学生一个思维、体验的媒介。我想一个好的课堂不一定要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不一定要学生踊跃举手、完善答题,更重要的应该是给学生留有充分思维的空间,让他们自由舒展,因为,有些知识,在学生慢慢地品悟中会自然生成。
当然,课堂留白不能程式化。不可太多,若一节课毫无原则的留白,看似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了热闹的课堂,但是,这热闹的背后有可能是学生不知所措的茫然;不可太长,教学中固然要考虑学生思考的时间与空间,但也不能因留白时间过长而失去了课堂原有的连贯性;不可太虚,即留白不能没与价值,不能让课堂交流流于形式。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曾说:“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将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有经验的教师总喜欢卖点关子,在关键的时候点到为止,有意留白,有意留出相当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去思考,鼓励他们勇于思考、勤于思考,大胆想象和联想,这样就会使学生课堂上的思绪不再游离,学习主动起来,思维活跃起来。这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激起学生对学习知识的追求,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践证明,课堂需要含蓄,需要留下空白,让学生参与到填充空白的过程中,从而钻研知识,发展能力,获得自主发展。由此可见,课堂留白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智慧。只要我们能够做到课前的充分预设以及课堂上的有效驾驭,我 2011-2012学年下学期“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总结
们就有可能恰到好处的给课堂留白。
为人师者,要多一分耐心,多一些等待,适当给课堂留白,也许学生会给我们带来许多惊喜。
第二篇:关于推行“三步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
开发区中学关于推行“三步五环节”教学策略实施方案
“三步五环节”教学策略的基本内涵 “三步”:是指“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拓展”三个步骤。“五环节”: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科学导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总结归纳—有效训练”五个环节。
(一)三步的总体架构
1、课前延伸(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预习中发现什么问题?
2、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学生已经学会了的不讲,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学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要科学设计老师讲与学生学的时间;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归纳环节如何归纳?如何体现教学过程中的有效训练等。
3、课后拓展: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布置发展学生思维的作业,布置引导学生探究的作业,布置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不布置惩罚性作业,不布置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作业);要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
(二)课堂“五环节”流程要求
1、科学导入。或创设情境,运用漫画、故事、音乐、视频、情境表演;或由社会现象、生活现象切入,激发情趣,设疑激思,巧妙导人;或通过梳理以前知识,引入新课。
在导入的同时,展示本节课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感悟本节课所要解决的问题。
2、自主学习。学生根据教师设计、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个体思考,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3、合作探究。这是一节课的核心部分。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探究知识,形成能力,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
(1)确立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均强弱搭配,每组6-8人,采取“一拖二”的方式再分成两个小组。小组的成员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构成。在讨论、探究中,尽量使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言。
(2)创设问题情景,设计问题。紧密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通过各种教学活动形式,引领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设计要坚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且有梯度性、层次性、探究性,力求使教学内容活动化,课堂活动内容化。
(3)合作探究。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每个学习小组成员间合作互动,学生能有比较充分的时间讨论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既有教师设计问题的研讨交流平台,又有学生课前预习中的疑难问题解决,保证课堂探究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4)展示交流。在学生小组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每个小组选出中心发言人,对探究的成果作以展示交流。
(5)评价点拨。师生对小组发言情况进行评价。在评价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肯定不同见解的合理性。要适时引导、点拨,解答学生的迷惑,及时捕捉、提炼新的教学资源。
4、总结归纳。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归纳知识点记忆法、答题方法与思路等。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我们一直倡导的“三讲三不讲”原则。
5、有效训练。有效训练不是简单做题,而是根据学生有效学习的要求进行同步的有针对性的训练,以达到精选、精讲、精练的目的。这一环节应由以下几方面组成:(1)基础知识练习,关注本节课的知识点。(2)变式训练,形成基本的知识和技能。(3)联系生活实际,综合运用,分析解决问题。
在学校制定“三步五环节”的基础上,要求教师根据不同课型,不同学科进行内化,确定符合本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造“自主、互助、学习型”优质高效课堂。
三、“三步五环节”教学策略的方法支持
1、为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本策略要求每个班级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平均分到各组,每组6-8人。各班级、各小组设计激励 学习的措施和评价标准,以确保小组成员互相帮助,均衡发展,共同提高。
2、“三步五环节”教学策略为我校新授课课堂教学基本框架。“教有模式”、“教学有法”是“不唯模式”、“教无定法”的前提和基础。各教研组要根据学科特点,认真研讨,有效借鉴先进教学经验,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学科教学模式,并不断改进和完善,为我校的新课程改革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有益的探索。
3、教师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三步五环节”教学策略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方法。要深入理解、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挖掘知识能力间的内在联系,精选开发素材,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情感需求。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激励、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探究意识,营造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恰当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指导学生学习方法,让课堂充满活力。要树立“当堂达标”的课堂教学效益观,力求达到“低耗高效、减负增效”,实现“当堂清”目的。
4、本模式还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课堂学习中积极参与,勇于展示自我;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学会课前有效预习,课堂上注意作学习方法和规律的笔记,课后归纳整理,延伸拓展等。
四、“三步五环节”教学策略的分项实施、重点突破
1、课前延伸——教师备、批环节
教师备课在以往要求标准的基础上,重点要求突出备任务、备学情、备方法、备作业,备课的过程要求做到议课(集体研究)、洗课(针对本班学情和教师个人风格去粗取精)、磨课(重点课请同科教师提出修改参考意见进行再修订)、默课(课前将本节的目标任务、知识点、学法指导和导学流程在心里整理一遍)、省课(课后反思得失);提倡备超周课,杜绝备超月课。教师批改作业要求:书面作业全批全改,且批处信息及时反馈处理;提倡创新作业批改的方式方法,提高作业批改的效益。
主要措施:挂科领导及领导小组要加强常规检查力度,及时查看各备课组成员的备课、作业,开展优秀备课组评选、优秀导学案展览和评选等举措,全面提高教师备课和作业批改质量。
2、课后拓展——学生作业环节
设计、布置学生作业时要坚持“四性”:即选择性(有针对性地 精选作业,减少布置作业的随意性)、适中性(难度适中、总量适合学生年龄特点,每天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层次性(不同层次学生有所不同)、前导性(将新课预习纳入学生课外作业范畴,成为学生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给予书面指导的基础上,使预习成为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坚实基础和必要前提)。
3、课内探究——构建合理的合作学习小组
基本要求:每个班级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分工要明确,一般以6-8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比例平衡,优势互补”的原则。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编号的A、B、C(优、中、差)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三是小组成员应是一定范围内动态的。可以是组与组之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与组之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始终处于控制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主要措施:通过测试成绩的分析和评比,学习先进年级和学科经验,建立激烈机制,及时进行工作总结和交流,在学校建立起高效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和学生发展性评价体系,形成相对固定、有一定特色的合作学习小组。
4、构建合理的师生课堂评价机制
基本要求:建立一个高效课堂教学的师生评价机制,其目的是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和师生的共同进步与发展。
对教师的评价。领导小组结合考核方案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公开公示,促进教师教学艺术的有效提升。
对学生评价。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评出“四星”:小组之星、管理之星、参与之星、精彩之星,月评一次。如此评比,把学生平时课堂表现情况记入成长记录,改变过去对学生单一的学习成绩评价方式,更加注重学生发展性评价。
期中或期末结束,通过每月四星、听课记录、常规考核记录和平时查课情况反馈记录等材料评选出“课改班级之星”(班级)、“级部幸福之星”(学科)、“级部课改之星”(教师)。受表彰的教师和学生名单,学校进行奖励并在校内公示。
主要措施: 挂科领导加强每日常规检查力度,做好记录和资料收集、整理工作。通过层层评选,真实的选出投身第一线课改的教师和学生,以此推动学校课改的发展,带动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5、构建“三步五环节”教学策略的基本要求:
一是课堂上创新教与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有意义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做到“师生互动,以生为主;生生互动,合作为主;书生互动,独立探究为主”的新风貌。坚持“四凡四不”,即凡是学生自己能学习的教师不教;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不导;凡是学生能做出的教师不启;凡是学生自己能说出的,教师不引。
二是要优化教学策略,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提倡“两个高效”,即每一位学生的高效和每一分钟的高效。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关注每一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全神投入,紧张而愉悦地学习。
主要措施:开展各学科、各学段、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观摩、展示、研讨活动。组织骨干教师上示范课等活动。开展全员性的高效课堂教学评比活动。有计划地组织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走出去”,聆听专家课堂。
第三篇:关于课堂教学三步五环节模式的说明和应用
关于课堂教学“三步五环节”模式的说明和应用
玉门三中
贾利军
玉门三中建校运行已经一年半,为了努力实现教育局制定的“一年步入正轨,两年初见成效,三年形成品牌”的发展目标,学校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学习借鉴名校的先进理念,将名校的先进经验和我校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的实践、反思,不断的批判、扬弃,不断的总结、创新,从课堂中来,到课堂中去,在课堂中改进,在课堂中创新,课堂“三步五环节”的教学模式逐步清晰,课堂“三步五环节”中三步即整堂课完成分为“导入新课题、展示新目标、挑战新知识”三步;五环节是指在挑战新知识这一步按照“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评、质疑拓展、总结检测”五个环节组织实施,下面就模式的合理性及具体操作应用加以详细说明。
一、将课堂分为三步走的原因如下:
1、三步走中“导入新课题”让学生明确了“学什么”,是一节课的总体要求;“展示新目标”让学生清楚了“学会什么”,是一节课的具体学习目标;而“挑战新知识”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怎样学会”,是达成本节课目标的思路和方法。“学什么、学会什么、怎样学会”是三个环环相扣、步步紧逼,有内在联系,有先后逻辑关系的问题,它把一节课解决问题的总体思路和线索梳理的清清楚楚,既瘦了身挤了水分,又突出了发展学生的内涵和课堂的重点。
2、从时间的分配要求来看,导入新课题要在2分钟之内完成,展示新目标要在1分钟之内完成,挑战新知识在剩余42分钟之内完成,既避免教师一开课就拖泥带水、穿靴戴帽浪费时间,又从模式上杜绝教师以往的低效行为,不给浪费时间的机会。
3、三步走为达到高效课堂信息容量大、训练量大、思维量大的要求奠定了基础,为做实课堂提供了可能性,课堂教学要求突出两个特点,一、课堂节奏要紧凑;
二、课堂气氛要紧张(本质不是学生心理紧张,而是学生思维紧张)。三步走的安排从一开课就保证教学进
入快节奏的轨道,在短时间内明确学习目标,在紧张有序中切入正题,避免浪费时间。为整堂的节奏紧凑、紧张有序进行奠定了基调,4、三步走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节约时间,给一节课的主体重点“挑战新知识”挤出更多的时间,一二步是做铺垫,一节课成功与否关键看第三步完成效果如何,因此要为第三步争取尽量多的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科学的引导下进行尽可能充分深入的学习、训练和思考,最终高效率的达成课的学习目标。
二、万事开头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更是如此,开课就失败,上课基调没定好,会影响到整堂课的发挥和效果,老师们都有这方面的亲身体验,因此我们要高度重视课的开始部分,精心设计,为成功高效的课堂奠定基础,下面就课堂“三步五环节”中的第一步和第二步如何设计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说明如下。
第一步:导入新课题。
首先,教师要做好精神上的准备,调整好情绪,以饱满的精神,昂扬的激情去面对学生,教师的激情可以唤醒学生在课堂上的激情,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导入内容设计要新颖,能给学生在思维上造成悬念,形成刺激,对学生的视觉、听觉等产生较强的吸引力,能将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几秒钟之内就集中到课堂内,引入到学习中。
第三,导入内容暗示性不能太强,不能让学生在导入部分就已经知道了课的重点和主题,从而过早失去了对新课学习的新鲜感,导入部分只能适当流露信息,让学生预感到本节课将要学习什么,但就是说不清楚不明确,将新课学习先蒙上一层神秘面纱,让学生处于愤悱状态,产生持久的吸引力。
第四,导入内容设计要通俗易懂,让学生一看一听就明白,能闻到主题的味道,不要人为设置障碍,转移了学生的注意力,导入方式可灵活多样,可以是妙趣横生的游戏,可以是内容丰富的背景实例,可以是引人入胜的故事,可以是情景对话表演,也可以是简单明了的实验等,当然也可以开门见山,但不管哪种形式,要做到内容和形式的有机结合,要恰当,要发挥导入作用。
第二步,展示新目标。
首先,要搞清楚这个目标是指学生的学习目标,而不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结束时共同完成的教学任务。包括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在教师的教学案上必须有准确的定位和清楚具体的表述。而学习目标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最终实现的目标,实际就指知识和技能目标,在学生的导学案上必须有清晰、简洁、具体的表述,因此教学目标中包含着学生的学习目标,而学生的学习目标应该是教学目标的一部分。二者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设立的,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具有绝对的统领作用。
其次,教师对学习目标的解读要突出目标的吸引力,课堂上学生有效的学习始于让学生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的关键,如果说导入新课题是对学生注意力的一度集中,那么展示学习目标就是对学生注意力的二度集中,通过目标解读要进一步强化学生注意力集中的程度,为挑战新知识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第三,学习目标要求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看清晰、简洁、具体,一目了然,目标表述越精炼越好,但要清楚明白,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反对罗嗦冗长,给学生造成思想负担,明确了学习目标,学生就能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行定向、监控、自我调整,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学习会更主动更自觉,如果老师“独享”目标,不向学生展示,学生只能在学习过程中去体会、揣摩、理解老师的教学意图,无形中分散了学生的精力和注意力,不知道自己的学习目标,学生只能在课堂上盲目的听课,机械被动的学习,缺乏了明确的前进方向,久而久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会丧失殆尽。另外,在学习过程中黑板上的目标始终对学生有一个提醒和警示的作用,同时便于老师随时对照目标检查学生对目标的达成情况。
三、挑战新知识
以上两步完全是为高效完成课的中心任务“挑战新知识”而做铺垫做准备,即有备而来,有备而战,课堂教学绝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五环节是指在“挑战新知识”这一步按照“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评、质疑拓展、总结检测”五个环节组织实施,下面加以说明。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掌握知识。三种学习方式是相互联系,层层推进的。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合作学习是知识进一步的深化和扩展,而探究性学习是知识的突破和升华。教师要创造性的运用这三种学习方式,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课堂教学五环节分别是: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评、质疑拓展、总结检测。五环节中每一个环节的参与主体都是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从学生的认知过程来看是学生对知识从少知----多知-----全知------通透的过程,老师在五环节中所起的作用就是组织、启发、引导、点拨、讲解。下面就五环节的具体要求和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做以说明。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五环节的前提和基础,是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宏观调控下,在老师的指导下,把自己置于主人地位上的学习。自主学习要求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认真、独立、深入的思考,否则,学生就不会遇到自己通过努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学生没有问题,教师的教学就缺乏针对性,会迷失方向,要有独立思考的成果,哪怕是不完备的不正确的结果,这就是问题。这是下面几个环节顺利进行的基础和保证。教师在自主学习的教学设计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自主学习的“问题驱动”。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动力,是学生思维的灵魂和导向,更是师生对话的支点。首先老师备课时要将教材内容问题化,针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设计富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来引领和驱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的学习应该起于问题、源于问题,解决问题是学生学习的目标和动力,有问题驱动的学习才是有目的性和针对性的有效学习,缺乏问题驱动的学习是随意的、盲目的、低效的学习。其次问题设计要有“含金量”,如果问题设计的含金量不足,对学生的思维构不成挑战,就不能激活学生思维,学生就会觉得没意思,说明教师的教学是肤浅的。“含金量”源于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要设计在学生认知能力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到最合适。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可设计几个大问题来统领,大问题要分解成一些的难度较小的有内在联系的问题组和问题串,将问题的起点和切入点与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思维水平对接,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成为可能。另外问题的设计表述要具体化;(让学生一看就明白是什么问题,不要含糊其词,模棱两可)问题的展示呈现要程序化、层次化。(程序化就是问题出示的先后顺序要符合规律和逻辑,否则会扰乱学生的思维,越学越糊涂,层次化就是问题出示要符合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形成坡度,如果一开始就给学生设计了难度很大的问题,阻碍了学生的思维,那么自主学习就会陷入僵局)。
第二,自主学习的相关要求。没有要求,学习就没有压力和动力,学生的学习就会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自主学习要让学生明确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1、学习时间。即用多长时间完成自主学习;
2、学习内容。即让学生明确学什么;
3、学习方式。即要求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算、画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
4、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达到什么程度或要求,目标设置要要切合学生实际,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开始后,老师不要做面向全体学生的提示、暗示、揭示,不要给学生打预防针,这样学生的学习才能独立深入,捕捉到问题,但是对学习困难比较大的学生,老师可以利用
这个机会单独给予帮助和指导。
(二)、合作交流
这一环节是自主学习环节的延伸和扩展,是小组团队为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中共同的任务和合理的分工是合作学习的基础,小组成员间学会互助和支持是互助学习的关键。这一环节要求组织严密,配合紧凑。否则课堂会出现“表面轰轰烈烈,实际一无所获”的尴尬局面,好多学生的思维根本没有真正融入到学习中去,而是在走过场,凑热闹。在合作学习的设计和实施中一定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第一,学生讨论的问题要有讨论价值。
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要进行讨论。那种对学生的思维有挑战性和刺激性的问题最合适。如果是思维含量低的,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可以解决的问题,就不必浪费时间进行讨论,可直接进入展示点评环节,否则会浪费时间,导致课上不完。以下几种情况适合安排讨论交流:
1、教学内容难度大,一部分学生无法通过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这个时候,学生学习遇到了困难,他的内心会产生一种渴望解决问题的冲动,并希望得到同学或老师帮助。这是进行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学生会主动通过“兵教兵,兵帮兵”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老师只需给学生这样的合作机会;
2、对学生来说容易混淆,不易准确理解的问题。常言到真理越辩越明,因此这样的问题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争辩,不但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可以让学生明确是非观念;
3、老师设计的问题让学生的学习陷入僵局、陷入沉闷时,打破僵局的最好方法就是把球踢给学生,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的学习气氛会很快被激活,老师可抓住时机改变教学策略,重新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
4、老师组织学生进入展示点评、质疑拓展环节中,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过程中生成的一些新的有价值的有思维含量的问题,要及时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这样便于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更加有效的激活
学生的思维,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第二,如何使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心理需求。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进行到特定阶段,进入一定状态时自然而然产生的一种心理需求,学生产生这种心理需求时,就是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最佳时机。学生是否进行合作交流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当老师了解到大多数学生完全可以解决问题时,不必组织合作学习,直接进入下一环节;当教师了解到有一半以上学生解决问题有困难,需要及时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如果是40%左右的学生有困难,老师不必组织全体学生都进行合作学习,因为这时有一部分学生正在学习当中,只要学生再努力一把,就能独立解决问题,这时老师千万不要打断他们的思维,只需给他们时间和机会,他们就能完成学习任务。同时,老师可以提示学习困难较大的学生主动请教问题已经解决的学生,满足他们的想要表现的心理,通过兵帮兵、兵教兵达到问题解决或部分解决。
第三,培训学习小组,严格小组管理。
在合作学习这个环节中,搞好小组建设至关重要。首先要选一个有责任心的,综合素质高的小组长。定期或者不定期的进行培训,内容是关于如何管理约束本小组成员,如何组织小组讨论和学习,如何进行小组评价,如何与老师和同学加强沟通,也可以是具体到本节课小组长要回答什么问题,要说什么话,要鼓励那个同学回答问题等等。其次,要对AA BB CC三个不同等级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分工和标准。比如每个等级的学生具体要达到那些要求,至少要完成什么任务,最少要回答几个问题等等。第三,小组要有组名,组歌,小组宣言,组内评价和奖励机制,小组之间要有有序的竞争和奖励机制。
第四,务必在课堂教学中控制好小组合作讨论的次数。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过多一方面会妨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形成,另一方面合作过多,过滥,若组织不
当,缺乏合作的有效性,就会流于形式,浪费时间,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学生还会养成依赖习惯。
五、培养学生学会表述和倾听。在讨论之前,小组成员先独立思考,记下想法,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其他人要注意倾听,然后讨论形成集体意见,如果是自主学习中的问题,每个人直接说想法,切记一哄而上都说,那样谁也听不清楚,等于走过场。
(三)、展示点评
展示点评是五环节中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学习成果的机会和平台,特别是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完全暴露出来。对于老师来说则是提供了一个诊断学情的平台和捕捉问题的抓手。教学就是诊断---治疗,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先诊断,问题诊断清楚了,教学的方向就明确了,然后再治疗就有了针对性。展示点评环节就承担了“诊断”的任务。具体做法就是让学生把前两个环节学习的成果通过口述、板演、表演等方式展示给老师和全班同学,然后再把解决问题的想法、思路、过程给老师和同学做以讲解或陈述,特别是原因和理由要讲清楚。这一环节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展示的人数和次数要得当。
要根据实际情况控制好,该多则多,该少则少,万万不可一味追求人多,那会造成教学任务无法完成。一般情况下展示内容较多时,请1---2个小组代表展示即可,如果展示内容比较简单或单一,可请3---4个小组代表或每个小组上一个代表展示都可以。也可以让一个小组的意见当靶子,让大家对他的意见发表见解,在思维的碰撞和交锋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将会更加深刻。有几组代表展示要考虑两个基本原则:
1、问题要让学生搞清楚学通透。
2、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
第二,对“点评”的理解要到位。
点评不仅仅是对展示同学的声音是否哄亮,字迹是否工整的一个评价,重点应该放在展示同学的讲解过程上,想法和思路是否讲清楚,理由是否充足。一般理科类的板书展示,在讲解时要求谁的作品谁讲解,不要转移讲解对象。这一环节的重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展示暴露存在的问题,谁做得题思路和想法只有他自己才能讲得完全彻底,问题也才能豪无掩饰的暴露出来,而且能很流畅的讲下去,不会拖延耽误时间。如果转移对象让其他人讲,有可能把解题思路和想法讲不完全,问题的暴露就会大打折扣,而且会出现讲不下去耽误时间的情况,这无疑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口头表达展示,可让其他同学点评,口述本身就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和观点,其他同学点评,更具针对性。另外学生经常听惯了老师的讲课,没有什么新鲜感,不易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上台讲解,下面同学会感到新鲜和好奇,会努力去发现他讲解中的错误和漏洞,因此会容易激起学生的注意力去积极思考。
第三,妥善处理展示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小组代表在展示、讲解过程中如果出现卡壳的情况,为了不耽误时间,老师要及时提示同组成员可去帮助完成,因为在展示之前同一小组内的学习意见基本是一致的,同时可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精神。学生展示完后,老师切记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急于讲解和点评,卡壳时更要管住自己的嘴,关键环节一定要敢于给学生时间和机会,给学生时间和机会就是促进学生发展。因此老师要做到该放手时就放手,该出手时再出手。
第四,选择恰当的展示方式,提高展示效果。
展示方式多种多样,要根据展示的内容选择合适的展示方式,提高展示的效果。常用的方式是口述和板演,展示学生如果是口头表达,有些情况老师可安排学生到讲台上去展示,必要时不允许带学习资料(课本和笔记等),这样做一方面给展示学生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能集中精力,认真对待;另一方面可有效集中下面学生的注意
力,认真倾听,提高了展示的有效性;另外,如果展示学生的成果展示非常顺利,效果非常好,会大大增强展示学生的自信心。
第五,教师要及时诊断学情。
老师要根据学生展示点评的情况很快定位学生存在的问题,(即诊断学情。)是概念不清,还是思路不对,要很快找准问题症结。为下一步采取什么教学策略提供依据。
(四)、质疑拓展
质疑拓展(探究学习)是五环节中最重要的环节,他的本质是解决问题,即解决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之后遗留的问题和展示点评中暴露出来的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达到对知识的通透理解和掌握。具体做法是教师组织引导其他学生对展示学生的展示成果给予肯定或否定的评价,然后说出自己的理由和原因,进行补充、纠正或完善。对于一些重点、难点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员参与探究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发挥好自己的组织、引导、启发、点拨作用,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有价值的问题要多追问“为什么”(问思路、问方法、问依据,要问到知识原形上)。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层次,当学生思维卡壳时,要及时给予点拨,当学生的想法偏离主题时,要及时将他们拉回来。如果老师发现一些问题学生的确不清楚、搞不懂,该出手时就出手,不要浪费时间,赶快叫停学生的讨论,老师讲解,这时学生听讲的注意力最集中,效果最好。通过以上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组间互动使学生达到对知识的通透理解和掌握。这一环节要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老师一定要能管住自己,不要多讲,不要急于告诉学生结果,特别是学生卡壳时,教师要及时给予点拨,而不是完全“告诉”,否则老师的“讲解”和“告诉”就代替了学生的思维过程,降低了学生学习的思维含量。
第二,在学生互动探究的过程中,老师要不断的诊断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整自己的引导方向和策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力求学生能完全彻底的解决问题。
第三,在学生探究互动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超出教师预设的新的问题生成,老师一定不要轻易否定或抹杀学生的思维火花,要给予积极的保护和展示的机会,以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质疑,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四,教师组织引导学生学习的语言要简洁、明了,如:“同意吗?为什么?你来补充。谁来帮助?依据什么?有不同意见吗?”等等,尽量避免长篇大论的表达,那样会给学生增加学习负担,如果表述不准确还会误导学生。学生不举手时,老师可以不等学生举手,直接叫学生回答。这样做一方面可以紧凑节奏,抓住学生思维,集中学生注意力;另一方面可以节约时间,增大课的容量,提高效率。
第五,探究学习到什么程度停止要看学生对知识是否懂了通透了,如果学生清楚了,就不要再罗嗦,否则会浪费时间。
(五)、总结检测
总结检测是五环节的诊断性环节,通过这一环节,教师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要尽量做到全面准确的掌握。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对本节课的知识点和有价值的解题思路、方法帮助学生总结出来;二是紧扣学习目标设计检测题目,通过学生解答,诊断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看学生对知识是否理解掌握,能否解决实际问题,是否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环节要注意以下问题:一是知识点和思路方法的总结要准确精炼,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能编成口诀顺口溜形式最好;二是检测可灵活安排,如果知识点比较多,容易混淆,为了及时巩固学习效果,可在一个知识点进行到质疑拓展环节后安排题目进行检测,以收到趁热打铁的效果。如果知识点少且内在联系紧密,可在所有内容学习完后集中安排题目进行检测;三是检测一定要当堂完成,不要安排到课
后去完成,否则检测效果会打折扣,会反馈出一些虚假信息,误导教师;四是检测形式应尽可能是板演或出声表达,学生应具有代表性,通过这些学生的检测展示,达到对全班学生学情的掌握,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
“实”是课堂的灵魂,“活”是课堂的生命,课堂“三步五环节”模式整体突出了“实”和“活”的思想,“实”为“活”的基础,离开“实”,“活”没有任何意义,特别是第三步“挑战新知识”是按“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展示点评、质疑拓展、总结检测”五环节进行的,这其中充分渗透体现了“活”的思想,给了教师足够的发挥空间和创新的空间,“三步五环节,的应用要避免两个误区:第一,不是根据五环节要将第三步机械的分成五段或五部分;第二,学习知识点和解决问题不是要将五个环节一个不少的机械套用进来。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每一个知识点解决每一个问题都是五环节的一个小循环,而且解决一个问题的过程不一定是完整的五环节的应用过程,经过几个环节才能解决问题要视具体的问题而定,有些问题可能只需经过三个环节甚至两个环节就可解决。这取决于教师驾驭教材的水平和诊断学情的水平,应用“三步五环节”提高课堂效率,贵在灵活,关键在教师角色的转变。
第四篇:三步四环节五课型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研究
三步四环节五课型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研究
孙振英
(一)“三+四+五优质高效课堂”的总体构架
“三+四+五优质高效课堂”中的三四五是指“三步四环节五课型”。1.三步:
是指“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训练”三个步骤。(1)课前预习:解决什么时间预习?预习什么内容?用什么方式掌握学生的预习情况?怎样设计预习学案?通过什么方法、手段使学生掌握学习目标等等。
(2)课内探究:要体现“三讲三不讲”;要搞好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要明确哪些问题学生自主学习,哪些问题学生合作探究;如何进行问题点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总结环节如何设计?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课堂检测、课堂反馈、课堂矫正、目标达成和拓展提升等。
(3)课后训练:要体现“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多布置发散思维性、发展提高性和迁移应用性的作业;要适当控制作业的数量。
2.四环节:
是指课内探究的过程中要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四个环节,要研究好设置各个环节目的和作用是什么?
3.五课型:
每个学科结合各自学科的具体特点,设计出五个课型(每个学科的功能和名称不同)。如:①新知探索课;②习题训练课;③检测点评课;④阅读写作课;⑤实验探究课。
(二)模式流程的阐释
1.课前、课内、课后“三步”要求与关系(1)课前预习。
要求教师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编制预习学案,指导帮助学生课前预习与巩固,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有效地检查与诊断,了解学情,为课堂上的学生高效学习,教师精讲点拨作准备。课前延伸的预习学案编写要遵循以下原则:
①基础性。紧扣课程标准要求,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规律、基本内容的设计。②适度性。预习学案所涉及的内容的难度要适中,让绝大部分学生通过预习自己就能解决学案上70%的内容。
③适量性。要求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要适量,每节课课前预习时间控制在半小时左右。坚决杜绝把指导学生预习的学案变成教师抢占学生自主支配时间的一种手段。
(2)课内探究。
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进行自主学习,掌握基础知识,找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小组学习成果的展示,找出难以解决的问题,提交给老师;针对学生在前两个学习环节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教师进行精讲点拨,帮助学生解难答疑,升华提高;教师精心设计随堂检测题进行当堂达标检测,检查学生当堂达标情况。
(3)课后训练。
精选习题,或布置实践性作业,进行拓展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拓展提高。2.课堂“四环节”流程要求(1)自主学习。
学生根据学案上教师设计、问题、创设的情景或导读提纲,进行自主学习,当堂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内容。学生要对自主学习过程中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做好记录,为提交学习小组合作探究打下基础。
(2)合作探究。
学生把自主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提交给学习小组,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探究,共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习小组也可依托学案上教师预设的问题讨论解决,把小组合作探究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教师汇总学生交流展示中出现的问题,准确把握各小组在合作学习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重点问题,为精讲点拨做好准备。
(3)精讲点拨。
教师根据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对重点、难点、易错点进行重点讲解,帮助学生解难答疑,总结答题规律,点拨答题方法与思路。精讲点拨准确有效的前提是教师应具备准确把握课标、教材的能力,能够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力求做到我们一直倡导的“三讲三不讲”原则。
(4)有效训练。
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精编精选当堂达标训练题,进行当堂达标测试。要求学生限时限量完成测试题,可通过教师抽检、小组长批阅、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及时对错题进行讲评点拨,确保训练的有效性。
3.五课型的设计要求
各个学科应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设计五种不同的课型,在各种课型的流程设计要体现课前预习,课内探究和课后拓展三个步骤,同时在课内探究的过程中体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有效训练。要在按照“三步四环节”的相关要求设计每一种课型。
第五篇:基于“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的高效地理课堂构建
基于“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的高效地理课堂构建
【摘要】新课改形势下,高效课堂的概念逐渐受到热捧。教师由传统的课堂讲学模式逐步走向综合化、创新化的多元教学模式,一些新的教学理念渐渐流行起来,并在实际教学中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便是其中的一种,在各个学科中都得到了推广与使用。高中地理课堂作为高中教学中的关键学科,对学生以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其课堂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 高效课堂 三步五环节 提高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165-02
所谓的“三步五环节”中的“三步”是指课前准备与预习、课中答疑与交流、课后训练与反馈三个步骤;“五环节”是指预习、探讨、点拨、练习和总结五个环节。在三步五环节中既需要学生的配合与行动也需要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可以说,是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教学模式,这为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必备条件。
一、理念与原则
新课改背景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一改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将重心转移到学生身上来。“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得到推广与普及,大力发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为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转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将教向着学的方向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二、地理课堂教学实现教学模式的要点及步骤
1.课前准备与预习
对于教师而言,在课前需要对备课内容进行整理与分析,以便于优化课堂教学方式与方法;对于学生而言,课前预习则是课堂效率提高的前提保障。这也是五环节中的第一给环节就是预习。如在讲解高中地理《宇宙中的地球》时,教师要事先准备好星系图片,总星系、银河系、太阳系等,以及太阳系模型、地球仪等教具,方便学生的记忆和理解,从而使得整个课堂具有趣味性与直观性;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预习,可以清楚了解需要掌握的知识点的内容有哪些,从而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提高学习效率。
2.课中答疑与交流
一名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够熟练应对学生的提问,对学生的问题能够全面讲解,更重要的是要能够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在细微之处发现学生的疑点,体会对于学生而言的难点,从而做出相关措施加强学生的理解与记忆。例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之间进行相互交流;通过互动提问的方式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就是五环节之中的探讨环节。作为学生而言,对于自己感觉到的难点和疑点要主动向教师或者同学、组员提出,以便于共同探讨与理解。而对于同学们都解决不了的知识点,教师要给予点拔或者提示,但是尽量不要过多进行讲解,待到学生基本理解之后再进行系统讲解,这样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这就是五环节之中的第三个环节,点拔。例如在高中地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一课时,可以先让同学分组进行讨论,总结生活中不合理利用水资源的现象,从而教育学生节约用水的重要性,以及培养学生节约用水的习惯等。最后教师通过总结学生提到的不合理用水现象进行逐一讲解,使学生弄明白水资源浪费分别是浪费的哪一类型的水资源,还有哪些类型是同学们还没有提到的,相对应的合理利用的措施有哪些等,从而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类型的记忆与理解,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课后训练与反馈
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尽量缩短讲解所占据的时间,在课堂上尽可能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学习与思考。所谓的高效必然会使得课堂教学的时间相对充裕。除去对知识点的掌握与点拔,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进行课堂练习。打铁还需趁热,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就应将本节课题内容有关的练习题准备好,及时对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进行巩固与温习,从而能够加深对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和检验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这也是五环节中的最后两个环节,练习和总结。最根本目的就是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例如在《人口数量变化》一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设定几个城市的人口数值和人口变动数值的相关计算,检验学生对人口密度、人口容量等相关知识点的掌握能力,加强对它们之间相关计算的运用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对知识难点的再复习和强化训练等。
结束语:
总之,三步五环节教学模式中,五环节贯穿于三步之中,任何一个步骤与环节搜是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参与下进行的。高中地理课堂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实施,不仅将原本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与有趣,更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大大提高了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但是,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创新教学方式与模式,进一步提高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林润之.以培养学生阅读探究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三步五环节”探究式阅读教学模式[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3:96-100.[2]童斌辉.“三步”“五段”课堂教学法初探[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2,07:34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