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
摘要: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力度的不断加大,人们对于教育的要求也越发的增多。教育不在局限于知识的学习,而是丰富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自发的寻找问题的答案。这就需要教师必须能够学会对教学方式进行合理创新,游戏化教学正是适应这种教育变化发展的最佳教学形式。本文就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要的谈一谈对于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思考和实践。
关键词:小学教育
数学教学
游戏化教学
学习思考
学习实践
教学方法
创新小学数学教学方式,增设游戏化教学形式,让学生能够在最适合自己身心发展的环境下进行有效的知识学习,这不仅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更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及其综合素质。鼓励学生能灵活的使用所学知识,真正的做到“举一反三”。那么,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教学方法呢?
一、创设情境,在做中学
游戏教学的最重要的一个基本点就是,让学生能够感受到知识存在于生活,甚至是存在于游戏。从而让学生能够主动的去接受知识。新形势下的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基础知识和成绩的提高,而是多种人文能力的综合。尤其是发展性的提高,即学生有没有兴趣继续学习。对于数学学科这种集理论性和实践性为一身的学科来说,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对于萌芽阶段的小学生来说,这样的“半被动式”内驱力不容忽视。所以,要想成功的开创数学教学的游戏化,势必要首先对课堂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的进行体悟感受。情境的创设在数学学习上还是比较好开展的,举个例子来说,在小学讲到《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部分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知识和生活实际进行完美的结合。可以将生活中分月饼和分蛋糕的场景来引入分数的概念。我们有两块蛋糕(或月饼)分给两个人,那么就是一个人一块。那么,如果我们只有一块蛋糕(或月饼)呢?当学生们提出“从中切一半”这个想法的时候,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说,我们用数学语言应该怎么表示呢?从而最终引出“分数”这个概念。当然,这个“分蛋糕(分月饼)游戏”就是建立在创设情境之上的游戏教学。出于对小学生的特殊群体的心理成熟度的考虑,可以说,基于情境式的游戏式教学方式是快捷有效的。
二、优化课堂,和谐民主
师生关系历来都是教学活动中亟待处理的问题,师生之间相处融洽,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这会令整个教学活动完整顺畅而富于活性;师生之间矛盾丛生,教师和学生之间剑拔弩张,对于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十分不利,这种于人于己都有害的教学模式极不可取。正因如此,教师和学生之间更是应该多注意沟通交流,争取建立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况且,游戏教学的顺利开展,就是需要教师和学生之间有着良好的和谐关系。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共同努力。对于教师来说,要深入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及性格特点,对学生要做到一视同仁,要以和蔼亲切的教学态度,风趣幽默的语言魅力吸引学生;从而使学生爱上教师,爱上数学学科。就是要求教师要放“低”,而学生要崇“高”,两方要架设沟通的桥梁,要做到换位思考。尤其是涉及到游戏过程中的和谐民主教学形式。更是要注意到个别同学的性格和客观不同因素,不能为完成任务而对学生的身心进行“强加”。要知道,我们做游戏的目的是让学生从中学到一些东西,而不是对游戏产生畏惧心理。
三、多样游戏,吸引兴趣
游戏化教学的教学活动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游戏”。传统意义上,教师常常把有效果的教学游戏当成是有效教学手段,但是六年制的小学教学中一味的采取一样的游戏手段,难免会让学生产生厌恶心理,从而降低游戏教学的效率。笔者就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提出两点比较可行的教学游戏设计。
第一,益智闯关类。这一类型的游戏主要是让学生依靠自己学到的知识,进行问题的回答,回答正确则有可能进行更高层次的比赛;而回答错误则被无情淘汰。最终闯关到最后的学生将会受到一定水平的表扬,而最初就被淘汰掉的学生将受到一定程度的惩罚。这就是闯关的实质,也就是运用自己的全部所学知识,对问题进行最短时间内的攻克。这一类的游戏最适合需要练习才能掌握的知识,教师可以应用在“乘法口诀”部分的教学;或者是“四则运算”这一部分。总而言之,这样的形式能够很有效的降低学生的厌烦心理,让学生更易于接受,这类题目的适用性在于大量的重复训练。
第二,小组合作式。这一类型的游戏主要是依靠几位同学的共同努力,通过大家一起动手和运算,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掌握数学知识。这一部分的游戏需要教师事先进行完整的设计,既不能让学生讨论研究的场面失控,又不能让学生“跑题”。所以,这一部分游戏设计,必须要与动手实践进行紧密结合,通过两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运用这一设计的游戏教学内容可以是《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或者是《平行四边形》之类,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和理论结合才能得出结论的课程。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让游戏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连合,真正的做到“生活化教学”。就比如在涉及到《百分数》这一部分的数学教学来说,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查找有关于“银行存息”或者是“纳税缴税”这一部分的资料,将百分数运算与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变换形式的游戏教学,就很容易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能动的参与教学。
结束语:所谓游戏教学,简单说来就是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实践,完成“做中学”的知识掌握,从而让教学效率得到提高。而这里所指的教学效率,绝不仅仅是知识的提高,还包括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多项能力的综合。这也就一再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根据实际的教学情况,制定一套属于自己学生的教学策略,完善教学方法,创设新形势下的教学形式。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讲学习当成是一种乐趣,不断的用知识填充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辉煌。
参考文献:
[1]李琼,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导刊月刊》,2014(08).[2]陈文胜,小学数学活动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电化教育》,2012(10).[3]李永梅,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思考,[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1(11).
第二篇: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思考及实践
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的思考及实践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推行,教师越来越注重教育的科学化、高效化、趣味化,并为此探寻更有效的教学方法。游戏化学习作为一种教育方法,属于主动学习的一部分,对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都有优化作用,因此得到了诸多教师的青睐。
一、游戏化学习概述
游戏化学习是一种寓教于乐的教育方式,通过创建特殊的学习情境,将学习和游戏结合起来,令学生可以在游戏时获取必要的知识与技能。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动学习奠定基础,提高学生集中注意力,所以对低年级教学非常有帮助。
二、小学数学实施游戏化学习的需求
在小学课程中,一方面,数学属于理论性和抽象性较强的一门课程,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较低。另一方面,小学生的集中注意力较差,可集中精神学习的时间相对有限,而数学学习对集中注意力要求很高。两方面的因素叠加导致小学数学教学能效有限,亟须游戏化学习这种能够同时提升学习兴趣和注意力的教学方法来优化教学体制。
三、小学数学实施游戏化学习的措施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游戏化学习通常是通过实物来实现的,将数字反映为现实中实际物体的数量,然后利用这些物体进
第 1 页 行数学游戏。例如,准备一定数量的盒子和小球,规定分配要求,让学生自行选择分配方法,这样既强化了学生的数学概念,又作为一种游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培训了学生自己动脑的能力。
四、小学数学实施游戏化学习的能效
游戏化学习已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实际应用。根据应用经验可知,这些采用游戏化学习法进行学习的学生不仅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课时进度普遍比普通学生快1~2个课时,而且对知识的遗忘率得到了控制,在学习后两周的测验上,学生的知识遗忘率降低了10~12个百分点。总体来说,游戏化学习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是卓有成效的。但相对的,也有应用模式单
一、缺乏长效性、能效差异显着等缺陷。因此,更进一步地应用拓展和模式改革是有必要的,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
第 2 页
第三篇:浅谈“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
我眼中的“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
初识“小学数学游戏化学习”,是不经意间的一瞥,是与我们小学相邻的幼儿园的一条横幅“让学习回归游戏”。再次相逢,是同事分享的微信“在家玩的亲子数学游戏”,原来数学可以这样玩转;而深入了解“游戏化学习”,是报名参加庄惠芬名师工作室,“游戏化学习”让我有了更多地思考。
游戏化学习,原以为是在游戏中学习,或者说在学习中加入游戏的元素。再深思,如果简单地说让学习回归游戏,那么小学的学习和幼儿园的学习两者又有什么区别呢?显然,将数学的学习变成一种游戏化的学,不仅是为了使抽象枯燥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更是让学习者在游戏中调用多种感官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投入到游戏化学习中。
游戏化学习,这里的“游戏”不再是简单的游戏,更多的加入了“做中学、学中做”、“实验数学”、“数学魔术”等元素。尤其是台湾吴皓如老师的数学魔术,在大陆多次讲学,示范。事实上,我们的教材中,也有很多内容是可以借助游戏来进行二度开发。
例如教材中的《间隔排列》教学时,可以让男生和女生上来排一排,特别是有2个男生和4个女生时,能一一间隔排列吗?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明白一一间隔排列的含义,并为探究数量关系做准备;二上的拼七巧板游戏,三下的计算二十四点游戏,还有六年级的正方体平面展开图的教学,都有游戏化教学的例子。
如何将数学教学与游戏化学习有效地结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开展游戏化学习,我想,这也是我们一线教师需要思考的地方。
(1)整体开发教材中适合进行数学游戏化学习的内容或素材。数学教学,尤其是自身的严谨性与科学性,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游戏性学习。那么,我们就应该有整体的视野,开发适合进行游戏的教学内容。
(2)数学游戏化学习的对象是发展的,因此要关注不同年段学生的特点。例如低段的孩子,形象思维胜于抽象思维,那么,在低段教学中,可能实施游戏化学习的时间可以长一些。高段的孩子,抽象思维逐渐发展,但是遇到如相遇问题等,部分学生抽象化思维可能达不到要求。那么,也可以借助游戏化学习帮助孩子理解。
(3)适度开发适合孩子玩数学的游戏。游戏化学习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也可以让孩子在课后和同学玩,在家里和爸爸妈妈玩。
第四篇:关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
当前,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速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关注学生发展的关键,就是要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是将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一面,我们应转变这种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提倡以弘扬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为宗旨的探究性学习。
新时期,随着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的普及,学生的见识面比较广阔,思维也比较灵活。这些特点更加有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我们本着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性差异,满足不同需要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究学习。
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就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策略的实施作了初浅探究:
一、生活联系,丰富探究内容
1、贴近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生活赋于数学生命,只有在生活中数学才更能焕发光彩。数学教育不仅要使学生获得必备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要为学生的终生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这就要求教育要打破教室的局限,将生活中的数学引入课堂,让学生在生活的氛围中感受数学,学习数学。例如,在教学《认识物体》中我们可以进行这样的练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到校园里找找看,哪是我们刚学习的物体。十分钟后再到教室评讲。这样既开阔了视野,又使学生亲近数学,感到学习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2、回归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
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空间,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要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领悟”出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数学有很强的应用价值这个重要道理。例如,在学《圆的周长》后,可以让学生去测量树的周长、操场的周长、圆形水池的周长、圆形花坛的周长等。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能力,把课堂知识拓展深化于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探究中学会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3、跳出生活,学会拥有数学眼光
如果说能运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是理论到实践的第一次飞跃,那么能运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就是由实践到理论的第二次升华了。它是学习数学的最高境界,但并不是高不可攀,这需要我们在平常的教育中更加注意培养。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加法的初步认识》时,当学生能运用加法时,就出示这样的练习,出示一幅的家庭图,让学生去寻找“明明”家中有什么加法,让学生用数学眼光去找寻加法。接着再由静止画面变为动态情景去寻找。如播放一段学生喜欢的动画片《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片段,让学生去寻找其中各式各样的加法。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动态地、生动地寻找加法,从中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学会用数学眼光去看待生活了。
二、合理建构,完善探究形式
《新课程标准》强调合理建构知识,在知识的建构中学会自主地、合作地、创造性地学习。自主性、合作性是完善探究形式的重要特性:
1、自主性
自主性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当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时,他才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强调让学生接受建立在记忆层次上的数学事实以及形成技能,学生在掌握只是“是什么”,而忽略了主动获取这些知识的过程。教师应当创设让学生自由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自由猜想,独立探索。例如学习《梯形的面积》,老师一反以前通过两个完全相同的三角形拼成梯形来推导,而是出示多种图形让学生自己去拼剪。有的学生把梯形剪拼成了长方形,有的把梯形剪成了两个三角形,有的用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成了平行四边形来计算„„他们在拼剪的过程中不一定都是一帆风顺的,方法也各异。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猜疑、矛盾、困惑、惊喜。学生独立探究的过程,不单单获得了新的数学知识,更学会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增强了克服困难的信心,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2、合作性
当今社会不管是科研活动,还是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合作,合作能获得更大的进步、发展。在小学教育中我们就应该培养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有序地研究并最终达到研究目标。例如:在教学《统计》时,让学生看一分钟录象,播放的是某地段各种车辆的流通情况,同时让学生独自登记各种车辆数。当学生不能完成任务时,老师就让学生想想可以怎么办?这时学生就产生了合作的欲望。通过小组分工与合作,学生很轻松就完成了任务,从中使学生初步体会到了与人合作的优势,学会在需要合作的时候要与人合作。学生在合作的过程中,自身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提高了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新时代所需要的团队合作精神。
三、注重评价,形成探究动力
评价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不是学生的发展为评价服务。合理的、科学的评价是学生继续探究的动力。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功能发生根本性转变: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伴随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评价不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
1、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多元化 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网络与信息时代的来临,仅仅掌握基础知识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的发展的要求。社会需要多元化的人才,因此,教育也必须培养多元化的人才。我们在关注学生学业的同时,更应该关注学生各种才能的培养。同时,学业就不再是唯一的评价指标。例如,评价指标可分为这几项:考试成绩、学习积极性、合作情况、品性与性格等。这样,让评价从更多的角度、更加全面的反映学生的发展情况。
2、质评、量评相结合,实现评价多样化
如果说将学生所有的发展状况全都抽象在一组组数据当中,那么学生发展的生动活泼和个性特点及学生的努力与进步都将泯灭了。教育的评价不仅需要量化,更需要质化。只有质评才能全面、深入、真实地再现评价对象的发展趋势。例如,在平常的评价中可分为纸笔测试、课堂行为记录、书面报告、作业等。将质评、量评相结合,可以更清晰地体现学生的发展情况。
第五篇: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
“五个百”论文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
论文题目: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 姓 名: 韩步有
工作单位: 彭阳县红河镇中心学校 邮政编码:756500 联系电话:***
二0一八年三月二十日
“五个百”论文
小学数学游戏化教学初探
内容提要:
游戏具有多种多样的形式,它可以涉及许多方面的知识,很多普普通通的事物都可以组合成数学问题,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游戏教学能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创设最佳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省时高效地完成任务,同时又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心理素质。本文结合数学教学,阐述了小学数学课堂中游戏教学的优势和数学游戏与课堂教学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提出合理运用集数学和游戏于一体的数学游戏,挖掘和发挥数学游戏的作用,优化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 游戏教学 课堂教学
“五个百”论文
绪论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游戏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在游戏的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班级、团队的认识,提高合作交流能力。因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灵活地添入游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通过学生喜欢的方式来教导学生领悟知识。选择合适的游戏形式和内容往往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给学生提供一个愉快、和谐的学习环境,能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亲身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促进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共同发展。
“五个百”论文
游戏是学生们喜爱的活动形式,它生动、活泼、有趣。作为小学生,他们的机体正处在成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神经系统还不够成熟。特别是对于抽象、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他们往往更加难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对数学产生兴趣的欲望不高。而数学游戏化教学方式,能够补充这一方面的不足。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学习,使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游戏情境结合起来,把数学教育的内容具体化、形象化,使学生易于接受,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千方百计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这样,枯燥的数学知识就会变得有趣,简单重复的练习也因游戏而变得生动起来,使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效果也会更好。同时,小学生具有潜在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的想象力是极其丰富的,数学游戏化教学形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并且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一、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优势
游戏教学是指教师融合特定的教学内容于游戏活动的一种教学模式,目的在于让学生在游戏中回忆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游戏对数学有着深刻的影响,两者之间相互渗透、紧密相连。在低年级数学课堂中合理运用游戏,挖掘和发挥游戏教学的作用,对数学教学具有极大的价值。同时,游戏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让学生感知数学魅力的一种有效教学模式。它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之间形成相互激励、促进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克鲁普斯卡娅说过:“对于儿童来说,游戏是学习,游戏是劳动,游戏是重要的教育方式。”这足以说明游戏是一种教学,更是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法。
(一)以游戏活动促进学生的生理发展
游戏教学侧重人的右脑活动,它与书本知识教学相互交替,有助于儿童左右脑交替地得到休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在课堂上学生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使得学生的部分肌肉一直处于紧张的状态,得不到活动和锻炼。教师适时地将游戏教学引入课堂,有助于使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不仅使得他们的思维能力得到开发,同时肌体也得到了锻炼。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组成时,我设计了一个“碰球”的游戏来巩固10以内数的组成。我先出示数字8,对学生说:“嗨、嗨,我的3球碰几球?”学生可以说:“嗨、嗨,你的3球碰5球,”学生说出的数必须与老师说的数合起来是8。在这样愉快的氛围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迅速地说出碰球的数,于是10以内数的组成很快就被小朋友牢牢
“五个百”论文
地记住了。
(二)激发学生喜爱数学的情感,促进认知发展
游戏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尤其在学生刚接触数学这一学科时,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数学的情感。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动机的形式是直接来源于兴趣的,他们会主动掌握有趣味性和带感情色彩的内容。游戏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探索性会使学生产生比较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乐趣。如在学习“1-5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我让学生来做一个投球的游戏,设置1、2、3、4、5五个球筐,我读出一个数,让学生将球放入对应的筐中,看哪位学生投得又快又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这样会很顺利地进入到学习中来。在学完这节知识后,我再出一些计算题,让学生计算出结果后,把球放入相应的球筐中。这样的游戏活动,有利地激发和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以愉悦的心态参与,融入了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的游戏中,学得积极,学得主动,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爱上了数学学习。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游戏中密切师生关系
游戏教学可以充分利用竞争与合作的机制,促使学生在小组互助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竞争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让他们充分体验到合作精神的可贵,在团队的合作与竞争中发展自我。“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要真正实施这一理念,教师必须主动亲近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教师主动加入到游戏中去,和学生一起玩,这样有助于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知识并不是教师灌输的,而是他们在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慢慢感知并转化而来。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正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如在学习100以内的加减法时,老师可以按照班级人数设计运算小卡纸,在课堂上分发卡纸上有不同的运算算式,但是只有两个的运算结果是一样的,让学生们依次上台念出算式如:“36+64就是我,我就是100,你们谁是我的双胞胎?”台下另外一个运算结果相同的同学这时候就可以站起来大声说:“22+88就是我,我也是100,我是你的双胞胎。”通过这样一个“数字双胞胎”的小游戏,既让学生学到了课程要求的知识与技能,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感交流,巩固了他们的友谊。
二、数学游戏与课堂教学
“五个百”论文
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在课堂上,我发现,当学生喜欢某种活动时,他们便会全情投入,还会获得最高的学习效率和最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就必须为孩子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以兴趣促进学生乐学数学,达到学习的自动化,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在新概念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
数学概念教学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数学概念是进行推理和判断的基础,清晰的概念是进行正确思维的前提。但也是教学的难点,现行的教材严肃,呆板有余,生动活泼不足,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艺术性的再加工处理,其中在新概念教学中引入教学游戏,不失是一种好学方法。如用呼啦圈引出公因数,在讲公因数时我带了两个大的呼啦圈走进课堂,学生的注意力一下被吸引了。然后我找了七名同学分别当数字1,2,3,4,6,8,12。并把这七个数字卡片分别贴在他们的胸前。我让这七个同学中是8的因数站在左边的呼啦圈中,是12的因数的站在右边的呼啦圈中。这时有三个同学为难了,他们是代表数字1,2,4的同学,因为他们既是8的因数又是12的因数。过了一会儿,我班的马佳骏同学站起来说:“老师,让这两个呼啦圈交叉,代表1,2,4的同学站在交叉的地方。”马佳骏同学说完,同学们立刻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利用这个游戏既让学生理解了公因数,又理解了比较抽象的“交集”。因为有了游戏作基础,而变得较为亲切,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练习题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
在教学中运用游戏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趣”中练习,“乐”中长才干,“赛”中增勇气,游戏必须寓教于教学之中,以正确的思想激发学生的竞争精神。如在练习小数除法时我用了游戏“攀登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在“高耸入云”的山峰两侧贴上题卡,选两组学生当“登山队员”分别从两侧向顶峰挺进。其他学生当裁判员,哪组答对一题就插上一面红旗,表示前进了若干米,先到达顶峰的一组就可以夺得山顶的优胜旗。在游戏中,参赛队员勇往直前,而裁判员们默默地抢先算出答案以便正确评判。全体学生愉快地在游戏中完成了学习任务,还借此了解了一项我国的世界之最。
(三)延伸游戏教学
数学知识是不断更新、不断增加的,教师只有在有限的课堂时间才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父母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教师可以将游戏作为作业的方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放学之后,还能够进行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是有限的,教师也要尽量将延伸的知识
“五个百”论文
讲授给学生,让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利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难题。
小学生的课业压力越来越大,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极大地降低了,不仅是课堂上的教学可以利用游戏法,作业也可以利用游戏的方法,“可能性”的学习本来就是比较有趣的章节,在布置作业时,可以让学生邀请家长参与,帮助学生学习,更好地完成作业。回家之后家长做的饭会有什么样的可能性都可以成为一个小小的游戏,家长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小题目,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比如,家长将糖、水果和饮料同时放进小盒子中,让学生说出拿出糖的可能性是多少等类似的问题。
还有“克与千克”等单位的学习,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单位,家长可以把不同的物体拿出来,让学生利用教师讲解的知识说出来,比如,一颗糖、一杯水、一扇门和一张纸等等,生活中的许多东西都是需要用数学知识来解释的。家长和学生的互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学习,还能够增进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情感,让家长更好地关注学生的成长,不仅仅是学习对学生很重要,健康的成长也是必不可少的。
将游戏融入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放松的学习手段,在一种愉悦的环境中学习,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去,发现学习中的难题。利用游戏教学的模式,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三、小学数学游戏教学中应注意问题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游戏教学也是如此,用好了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反之事倍功半。因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运用游戏教学时,一定要注意一下几个问题:
(一)游戏的目的要明确
游戏教学,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也就是经历一个丰富、生动的思维活动过程,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数学游戏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所以教师应根据课堂上学习内容的需要来确定是否开展数学游戏,游戏要有助于突出知识重点,突破难点,启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会思维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游戏形式要简单
游戏中教师要发挥组织、引导和调控作用,使活动具有可操作性,这样才能保障学习过程顺利进行。一是要合理分配课堂教学的时间,随机调控课堂节奏;二是要考虑每个游戏的注意事项,游戏前要提出要求;三是设计的教学游戏要简单易学、省时高效、适合班级条件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便于操作,有客观的评价标准。
(三)游戏过程要面向全体
“五个百”论文
数学游戏时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游戏活动中,进入游戏角色,获取过程体验。如果在课堂上只让少部分学生参与游戏,其他大部分学生充当小观众,那么学生的参与面就太窄,游戏活动也就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地为教学服务。因此,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尽量设计能让所有学生参与的游戏。在学习了“加、减、乘、除”四则混合运算后,我设计了一个“凑24点”的游戏,学生每四人一组用扑克牌计算,全员参与动中有静,静中有思,学习效果令人惊喜。
(四)游戏过程要有严格的组织性。
运用游戏教学,游戏过程要有严格的组织性,如果课堂游戏组织无力,学生活动的秩序较差,就会收效甚微。小学数学教学是一门科学,也同样是一门艺术,它是富有情感性、形象性、独创性的特殊艺术。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恰当的利用多种形式的数学游戏活动,使这把教学内容融于游戏之中的教学形式更贴近孩子们的心,给小学生带来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了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他们能够主动去学习,发展了小学生的智力,培养了他们的团结合作的精神,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游戏教学不仅是小学生渴望的、教师追求的一种教学方法,也是现代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初中数学教学反思需要的一种教学手段。
总之,游戏作为一种学生普遍喜爱的活动,小学数学老师要“用心”去关注和“用脑”去设计数学游戏,并科学合理地运用,激发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积极调动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等积极因素来参与教学。游戏教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自主探究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学生在游戏中学到了知识,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这样的教学真正实现了以小学生为主体,以开放为本位,因此,让游戏教学巧用于小学数学课堂,也让孩子们从此快乐地遨游在数学之海吧!
参考文献:
[1] 曹洪辉.汪东兴.寓教于趣寓学于乐-数学游戏在小学教学中的作用。现代小学教育,2000(1).29
[2] 杨菊青.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贵州教育,1997(2).40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4]《数学课堂中的魔术师——数学游戏教学法浅析》,陈筱娟,《小学时代(教师)》2011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