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诗意 享受语文业务学习(范文大全)

时间:2019-05-13 03:54: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感受诗意 享受语文业务学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感受诗意 享受语文业务学习》。

第一篇:感受诗意 享受语文业务学习

感受诗意 享受语文

——《观潮》一课教学案例

【案例背景】

语文教育是感性教育。因为语文本身就是一种感性的存在,学生又以感性的方式掌握语文。而大量的语文教育却是理性泛滥,含义解释、情节分析、要点归纳、主题概括、文法梳通、语料记忆、机械练习,凡此种种,不胜枚举。教师纯理性地教语文,学生纯理性地学语文。其结果是:语文的形象被淡化,语文的情感被稀释,语文的直觉被斩断,语文的想像被禁锢,语文的灵性被扼杀。一言以蔽之,感性干涸。

因此,“强化感受,淡化分析”将是新课程背景下小语课堂的主旋律。这种感受不同于一般层面上的感知,也不同于一般的观察,而是以精神为家园,以情感为纽带,融情感、感知、想象、思考为一体,可以说,这种感受富有美感和诗意的。在这样的感受中,才能唤醒语文感性的时空。

【教学案例】

一、在感受中激发兴趣。

课堂伊始,我就激情导语:“同学们,秋游、春游我们都到过江边。当我们在江边嬉戏赏景时,你会发现江水不知不觉漫上江滩的一块块石头,那刚才还裸露在江上的石头悄悄地被淹没了。你们说这是为什么?”生答——“涨潮了。”“对呀,由于月亮和太阳的作用,水面回发生定时的涨落现象,这就叫‘潮’。我们浙江杭州的涌潮尤为壮观。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观潮》,去领略一番钱塘江的大潮。” 学生的愉快记忆被激活了,又被新景象所吸引,立时进入兴奋状态。紧接着,我韵味十足地配乐朗读课文,并让学生畅谈感受。

【评析】

〖“感人心者,莫先夫情。”而激趣的萌发,则常始于对具体情境的感受或感触,即所谓“触景生情”。为了将学生带入钱塘胜境,引发其审美情趣,我首先调动学生春秋游的情绪记忆表象。在音乐声,在感受声中,在学生的眼神中,充满了对钱塘江潮的神往。〗 这时,我因势利导,激发学生进入“角色”:“‘天下奇观’谁不想亲眼目睹?假如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观潮日,我们学校将组织‘爱我中华’雏鹰考察团赴海宁观看这一‘天下奇观’,你们想不想去?”学生当然兴趣盎然。“现在你们就是考察团的成员了。为了尽情观赏这一壮丽景观,我们还带了摄相机。汽车似乎理解我们急切的心情,经过几个小时的快速行驶,于清晨到达了海宁的盐官镇,我们随着人流登上了海塘大堤。”

【评析】

〖儿童是感性的,儿童是直接的。他们喜欢担当、扮演角色,角色体验是一种比一般的观察更直接更内在更直接的感受。它最容易激发儿童内在冲动和渴望。所以,当孩子们听说自己成为“考察成员”时情绪特别热烈而高昂。进而为全面深入的感受课文情境奠定了最佳的动力基础。〗

二、在感受中丰富意象。

在欣赏钱江胜景时,我播放自己精心剪接的录象,我“领”着“考察团成员”们“站”在“大堤”上放眼望去,看到江水由平静如镜到白浪翻滚,再到以排山倒海之势浩浩荡荡飞奔而来的戏剧性变化,听到江潮如闷雷滚动,山崩地裂的巨响。学生纷纷发出了由衷的惊叹和赞美。“这真正是天下难得一见的奇观呀!”“简直太雄壮,太惊心动魄了!”有的甚至摇头晃脑吟起了诗:“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见?”

【评析】

〖“只有感觉了的东西,才能理解它。”但并非任何意义上的感觉都为儿童所喜爱,更非任何意义上的感觉都能产生对课文内在意蕴的真正把握。感受虽然包含了感觉,但又超越感觉,它应是情感性的、体验性的、审美性的。只有这样,方能丰富学生的审美意象,为真正的“人文性”的理解创造条件。为此,我在课前从音像资料库中收集了有关录象资料,根据课文内容和学习目标,按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加以剪接,使之符合美育原则,让学生不仅获得了大潮由远及近的变化发展的完整、连贯、深刻印象,而且产生了震撼心魄的审美感受。〗

接着,我一改传统语言教学抽丝剥茧的分析策略,以读代讲,真切引导、鼓励学生反复诵读:“你觉得最能表现大潮壮观的句子,或者你喜欢的句子就多读几遍,尽量读出自己的感受来!”;“多少词语都似乎难以形容那潮声。也许只有山崩地裂才会有如此大的声音,你能读出大潮雄伟的气势吗?”;“潮头很快地移过来,气势也逐渐显现出来,你能读好吗?”;“等了那么久,盼了那么久,终于看到潮头了,你的心情怎样?那就把你的惊喜、兴奋读出来!”„„学生兴致勃勃地练着、读着,他们边读边揣摩,然后互相交流、感悟、品味,在反复练读。

【评析】

〖仅仅让学生感受画面当然不够,要促使学生感受向更深层的领悟飞跃,还必须利用语言文字的功能,通过反复诵读,来强化感受。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再现大脑中大潮蔚为壮观的表象,并自动与相应的课文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更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神韵的领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得越充分,感受就越强烈,领悟也就越深刻。〗

三、在感受中获得感悟。

在学生练读时,我启发学生:“看到这汹涌澎湃、波浪滔天的景象,你联想到什么情景?”“听着这浪涛隆隆的巨响,你想到了哪些词儿?”

然后,我再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把潮来时奇异壮观的景象生动地描写出来的。学生再进入文本,细细品读,把自己的语言表达与课文语言进行比较,然后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最后全班小组反馈,学生有的从课文布局整体谈感受,有的从遣词造句局部体味,有的还敢质疑课文语言的矛盾处,学生思维活跃,课堂生动活泼。

【评析】

〖感受是感性和理性的一种诗意结合。感受的最终目的也是达到理解和感悟,内化语言,积淀语感,进而运用语言。因此,我在学生感受课文情境后,并没有“蒸发”或“抛弃”感受,进行孤立、片面分析讲解,而是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获得的丰富意象,去品味课文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在推敲、比较、体验中感悟课文语言的神韵,不断内化、积淀、运用,从而使语文课“语文味”浓。〗

四、在感受中拓展视野。

在备课前,我翻阅了有关钱塘江大潮的许多资料,并制作了《观潮》这一课的课外阅读资料卡。卡片上有描写大潮的“片段赏读”,有“趣闻传说”,有“古诗选读”,有“形成原因”等等。我在课即将结束前将卡片发给每个学生课外阅读,并发两张空白卡片,让学生课后去书刊查阅或网上查找,记录下来。

【评析】 〖新课程标准倡导语文阅读要向课外拓展,向生活拓展,向社会拓展。卡片上的资料开拓了学生语文学习的立体空间,加大了学生的阅读信息量,丰富了学生的感悟;同时,空白卡片资料的补充,调动的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地去阅读、积累,使“封闭”走向“开放”,“师牵”走向“自主”,真正做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育即生活”。〗

【分析讨论】

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席勒曾经说过:“感受能力的培养是时代最急迫的需要,这不仅是因为它是一种改善对人自身洞察力的手段,而且因为它本身就会唤起洞察力的改善。” 理性化的语文教学虽然也曾为改善人的理性品质有所助益,但它却贬损了人的心灵世界中最富有诗意、情趣和生命灵性的那些东西——人的情感、感受、对生活的洞察力或悟性的健康发展。是到了应该将丰富深刻的感性生命归还给儿童的时候了,每门学科都负有这样神圣的历史使命,尤其是语文教学更应率先提倡,因为语文是生活的,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精神的,语文是诗意的,语文是感性的。“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让语文课堂上充满这样灵动的感受,可以丰富学生的意意象,强化其体验,提高其悟性,张扬其个性,从而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形成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崧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 王崧舟 山西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研案例论》 周一贯 宁波出版社

我心中的语文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语文教师正在努力追求真实、扎实、有效的语文课堂教学。怎样的学习更有效?我觉得语文课,不光是为了会认几个字,会解几个词,能背诵出文章的几个片段。语文课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为了精神的享受,情感的熏陶,思维的拓展,意志的强化,心灵的滋润,人格的升华。肖川先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当我们能以美好的心情对待学习,春日的鲜花、夏日的小溪、秋天的明月、冬天的残阳,都将以更为美好的风姿走进我们生活。他的话让徜徉在新课程改革中的我,对语文课堂教学境界又有了一种新的认识与追求——我心中的语文课堂是什么样的?

一、语文课堂,让生命诗意流淌

我们的语文课,不乏知识,缺乏的是激情,缺乏的是感染,缺乏的是“语文味”,语文课需要激情,需要诗意,需要洋溢浪漫主义情怀。使学生在激荡的情感中受到感染、熏陶和激励。要让语文课充满诗情画意,教师就要成为一个有诗意的教师,必须要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人文情怀和诗意的心境,从嘴里流淌出来的思想、睿智能让人豁然开朗,让人柳暗花明,让人峰回路转,让人如沐春风。

诗意课堂,需要诗意教师创设优美的诗境,让课堂“未成曲调先有情”。记得教学《鸟的天堂》这一课,在揭示课题后,为了让学生尽快进入文本的优美意境,给他们以美的感染与熏陶,我又用充满激情的、诗化的语言和着和谐的音乐以及动态的课件吟颂道:“夕阳西下,天边只留下一道灿烂的晚霞,随着船桨轻轻地划动,我们来到了一棵有着500年历史的大榕树下。这棵大榕树枝叶繁茂、根枝错综、硕大无比,远远望去,像浮在水面上的绿洲,具有独木成林的神奇景象。1933年,巴金到新会访友,用文字记录了这一壮观景象。今天就让我们跟着作者,去一次天堂之旅,到文中去寻找美,发现美,探寻这个天堂的梦。” 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震撼学生的是情!我的一番诗情画意的渲染,旨在营造一种诗性的语境,让学生以诗意的心境融入文本,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指教《桂林山水》,根据课文内容编辑录像材料,并设计一段生动形象的导语。我饱含情感的叙述再加上美丽的画面,把学生引进美如诗画的桂林山水,并适时地引导学生把这种独特的旅行感受通过自己的朗读表现出来。这样学生的心就会随着那美丽的画面,飞到那山水“甲天下”的桂林,激起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再如《长城》、《颐和园》等一些参观、游记的文章,我让学生以导游的身份向他人介绍。这些都是一举多得,既完成了对课文的学习,也锻炼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虽然,这些看似很简单,但课堂上流淌出来的那份诗情,正是真情、入情、深情感悟、品味、想象后的流露,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与文本的诗意对话。

二、让“读”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如果离开了一个“读”字,就什么都没有了。反过来说,抓住了一个“读”字,什么语文能力、思想教育、情操的陶冶等等便都在其中。所以要用多种形式训练学生朗读。

1、创设氛围,体味“读”

课堂上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交融的氛围,这样,孩子们朗读时才能感情投入,真正感悟到语言美、意境美。教《桂林山水》一文时,学生对于桂林山水的美丽景色较生疏,自己难以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指导朗读时,我边用多媒体展示画面边入情入境地范读,诱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调动他们的生活体验,学生在视觉、听觉的记忆中感悟到了语言之美,并读出了那种感觉。

2、创设情境,想象“读”

情境的创设非常重要,这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想象,同时更有利于促使学生去感悟文中的情和景,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把学生一下子带到课文的情境中,再启迪想象,不仅能激起学生愉悦的情绪,还有利于引导学生准确把握文章深层的含义。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一课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象最后三个自然段所描绘的景象。学习时,引导学生边看插图边想象课文中有关段落所描绘的情景。边听音乐边想象,感受意境,体会志愿军和朝鲜人民此时的情感。学生的感受,通过时而轻柔时而激昂的语调在朗读中充分表达,促进了学生对课文所表达情感的理解和把握。

3、变换形式,常读常新

人经常吃一种饭菜,即使做得再香,也会感到腻味。同样,指导学生读书,如果只用一种形式,一个腔调,长此以往,学生也会感到乏味。为了让学生对读书永远保持极大的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应根据不同教材的不同要求,做到“堂堂有新招,篇篇有花样”。采用默读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采用轮读课文的方式讲故事;采用师生赛读的方式比输赢;采用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学生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在琅琅的读书声中,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同身受,表达着自己那份内心的激动。通过朗读不仅能够感受和再现作品的情思美感,还能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

三、让语文课“有滋有味”

所谓的语文味即是语文的文学藴味,也即是语文美。所以,语文课就要应有浓厚的语文味。特级教师王崧舟说:“语文味表现在动情诵读、静心默读的读味;圈点批注、摘抄书作的写味;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而语文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的过程。

1、真切的“情味”

“情味”我感觉首先是人情的“情”,语文课要以人为本,老师对学生要充满人文关怀,尊重其人格、理解其需要、赏识其个性、激励其潜能。再是情感的“情”,是“激情”的“情”,我们要挖掘教材中的“燃情”点,倾情课堂,让课堂“情深深,意浓浓”,焕发生命的美感。要让课堂有情有趣、有情有美、有情有理。学《再见了,亲人》说说大娘、小金花、大嫂可能会说些什么,体会志愿军战士和朝鲜人民浓浓的民族情;学《秋天的怀念》想想清明节到了,作者会对母亲说些什么,体会深深的母子情;学《地震中的父与子》可以编写小剧本体会那份深沉的父子情„„老师情真真、意切切学生才能情深深、意浓浓,才能兴趣盎然、思接千载、沉浸其中,这样的语文课才是最美丽的。

2、扎实的“写味” 张庆先生这样认为:“学习语文无非八个字,‘读读写写、写写读读’罢了。”语文教学重视“读”,也要重视“写”。王崧舟老师也说:“语文的本体是什么?显然不是语言文字所承载的内容,即‘怎么写的’。语文要学的就是‘这个’。”精选典型例文,品其精妙,得其“诀窍”,模其形仿其神,久而久之,学生的表达能力一定会芝麻开花节节高。学完《白杨》让学生写写还有哪些人像爸爸妈妈那样的祖国建设者。学完《古诗词三首》让学生从课文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成一篇短文。学了《我的发现》写写自己的发现„„有人说:“写是读的孪生兄弟,读是接受,写是释放,读是充实,写是升华。”倾注于笔端的“语文味”是阅读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恒久而悠远。

3、自然的“个人味” 无个人味的语文课,犹如作家笔下塑造的缺乏个性的人物形象,对读者来说总是缺乏影响力和吸引力。一般地说,这样的语文课不可能是“有滋有味”的。我们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扬长避短,即突出“人无我有”,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如有的老师个性豪放,慷慨激昂,那么在教学中,就上出情来,教出意来,让学生在浓浓情意中得到陶冶。有的见多识广、博学多才,善于引经据典、妙语连珠,那么,在教学中就应用开放的教学方法来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其知识面。总之,为了语文课的个人味,每位老师都要善于发现和发挥自己教学上的优势。善画的要运用插画的优势;善读的要运用范读的优势:善唱的要运用吟唱的优势如此等等。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里,“有滋有味”的语文课,应能让听者如沐春风,“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美到极致是自然,我苦苦追寻着理想的语文课堂,语文,要教给孩子什么?“在平实中见锤炼,在质朴中见功夫。”——这正是我心目中的语文课堂。

请欣赏孙老师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精彩的结尾——

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液晶投影显示:充满和蔼慈祥的冰心肖像,走近冰心——“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的醒目字符。在袅袅的音乐声中,孙老师深情解说:“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老人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已永远镌刻在她的墓碑上!她曾说:“我们生命的道路,如同一道小溪,从浅浅的山谷中,缓缓地、曲折地流入‘不择细流’的大海”。冰心老人爱海,冰心老人就是大海!她辽阔、深邃、温馨、博大„„是的,正如冰心老人所言‘有了爱就有了一切’”,爱自然、爱儿童、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是冰心奶奶作品的灵魂。

灵动流淌的音乐,温馨跳动的字符,老师深沉的朗读,把学生带进了一个圣洁的境界,使人久久地沉浸在这优美的情境中。接下来师生一起浏览冰心的作品《雨后》《纸船》,与大师进行跨越时空的对话,把文学艺术的珍贵雨露浸润学生的心田,爱儿童、爱母亲、爱大海的情感伴随着激情的朗读融入学生的血脉。最后,多媒体课件演示配乐朗读——百岁寿星巴金老人这样说,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冰心的书,懂得了爱:爱儿童,爱母亲,爱星空,爱大海,爱祖国,爱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轻人多读一点冰心的书,都拥有一颗真诚的爱心。孙老师也希望你们通过这一课的学习,走进冰心奶奶,多读冰心奶奶的作品,也拥有一颗灵动而又充满诗意的心。

孙老师是一个导师,学生在感悟文本的同时,也感悟了冰心奶奶的其他作品,走进冰心奶奶的心灵,感受到了大师那一颗充满诗意而又鲜活跳动的童心,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孙老师也是一个美的天使,那美的画面,美的音乐,美的语言,美的作品,无不给人以美的熏陶、美的感染,学生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欲望油然而生;孙老师更是一个智者,在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生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文明积淀成人格,课堂也勃发出生命的活力。

穿过复杂,才能走向简单。美丽其实也就是简单的具体体现,简单也是复杂到极点的表达,语文教学需要简单,课堂原本不需要那么的复杂,简单就是一种生活的时尚。多少人和事物从简单到复杂,经历了多少的坎坷,最后,蓦然回首,才发现简单才是生活的最大哲理。课堂因真实而灵动美丽,课堂因真情而富有生命,课堂更因简洁焕发出迷人的光辉。

业 务 学习

城 二 小

第二篇:感受诗意语文

感受诗意语文——听王崧舟老师《长相思》有感

上传:龚舒英 时间:2011年3月18日 点击:370 在美丽的吉安举行的江西省小学语文教师“文学与教学”主题研讨会上,我有幸听了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老师执教的《长相思》。这位“诗意语文”里的情感派大师,把我们带进了他营造的诗情画意般的世界中,形象地感受着那荡气回肠的读、直面心灵的想象和充满情感的写,让我进一步感受到了诗意语文的魅力。现在就让我们走进他那诗情勃发、诗意盎然的课堂里,感受他的诗意,去体验他和孩子们在这篇课文中诗意栖居。

一、在情境诵读中入情

以情带读,读中悟情是“情感派”阅读教学的立身之本。“以情带读”的“情”,是融合了思想、体验、想象、灵性的情,是充满了生命活力的情,是求真、向善、爱美的情。以情带读,带出的是饱含深情的读、是多元感悟的读、是个性飞扬的读、是融会贯通的读、是出神入化的读。以情带读,还自然带出读的技巧、读的节奏、读的韵味、读的神。诗意语文在阅读教学中更是高扬“读”这面大旗。

为了让学生能入情入境,王老师课堂一开始,他就用抑扬顿挫而有磁性的语言进行如诗如画的导语描述——

同学们,当“春风又绿江南岸”的时候,诗人王安石的内心生起了“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思乡之情;当“洛阳城里见秋风”的时候,诗人张籍的内心则涌东着“欲作家书意万重”的思乡之情。那么当夜深人静、风雪交加的时候,诗人纳兰性德又将流露一种怎样的思乡之情呢?请大家打开书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在这番导语过后,学生读出的《长相思》都别有一番风味。

接下来王老师把“读”始终贯穿整个过程,其中有老师声情并茂的范读,也有老师一层层递进式的引读,还有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的一次次想象读,不仅读的形式多,量大,连读的要求也在不断加深,从最初的读得“字正腔圆”到“有板有眼”,从读得“正确”、“有节奏”到最后读出“味道”与“感觉”,学生通过这一层层的读,读出了纳兰性德征程孤独、思念、期盼、伤感的画面,也读出了故园安宁祥和的情景,更读出了作者身和心分离的那种感受、那种心情。正可谓是“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感情读;“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读和悟。

在反反复复的读中,学生读出了意,读出了境,读出了情,读出了韵,读出了心灵的诗意。在反反复复的读中,王老师引领着学生一次次地穿越语言文字,还文字以形象,还文本以画面,还文本以情感,化文境为心境。这就是语文追求的诗意。

二、在想象体验中融情

王老师认为,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显像结构本身没有什么可感性,必须借助人的联想和想象,才能让干瘪的符号化为鲜活的画面。他没有坐而论道,而是身体力行。感悟“征途”时,王崧舟用他那磁性、激情而内敛的声音,声情并茂地将学生引进词的境界,走近词人的生活:“孩子们,你的心和纳兰性德越走越近了,想更近些吗?好,请闭上你们的眼睛,让我们一起随着纳兰性德,走进他的生活,走进他的世界。”随着老师极富渲染力的朗读和背景音乐的播放,学生尽情地展开想象,通过形象再现,让自己走进纳兰性德的世界,走进他的“征途”,在王老师营造的诗一般的境界中,学生想象的“涟漪”在不断地扩散,渐渐地,“征途”这个词丰盈了,活动了,成了一幅幅可观可感的画面。当他们再读诗的上阕时,语调中充盈着作者的孤独与煎熬,浸透着思念与期盼。紧接着王老师又锁定“故园”不放松,步步跟进,层层剥笋,一开始他用舒缓的语言叙述着“假如时间可以倒流,你的心随着纳兰性德来到他的故园,又应该是怎样的画面,怎样的情景呢?展开你的想象,把你在作者的家乡,在作者的故园看到的画面写下来。”学生又在《琵琶语》的伴奏声中展开对“故园”的想象。写话时,教师用舒缓的语调提示词人在家乡的生活有多种可能性:也许是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纳兰牵着儿子的手在绿绿的草坪上放风筝,也许是……王老师借着这些也许来拓展学生的思路。此时,文字的浸润,场景的感染,让孩子们感同身受,似乎他们就是身在征途,心却在故园的纳兰性德,此时的“故园”就写在他们的眼中,就写在他们的心中,就流淌在他们的文字中。读着纳兰性德的故园,写着纳兰性德的故园,经历着纳兰性德对故园的相思,虽然此时学生理解的故园还处在感性的层面上,但是读出来时,却浸透了浓浓的情愫!

这又是王老师高超教学技艺的又一表现,他引领学生借助想象成功地实现了由文字到形象,由形象又到语言的互现。这一互现,让孩子“见”到了文字背后的那个形象,体会到了那种意境,从而触摸到文本的内核。文字与形象的互现,这是诗意语文教学的理想追求。

三、在拓展延伸中升情

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它有精练而有韵律的语言形式,它含蓄深沉、形象丰富、感情丰妙。教学这课时,为了让学生能更深地走进文本,王老师充分展示构建“诗意语文”的重要手法,进行文本的拓展,对感悟的形象进行巩固和升华。

在学生移情想象完“故园”的丰富意象后,王老师沉思片刻,幽幽地向学生问到:词读到这,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这一问,看似不经意却勾起了学生对词人心灵的叩问。于是“为什么不回家而要去打仗,为什么去打仗了而又牵肠挂肚思念故园”等等一连串的问题由学生追问出来。在学生的追问中,王崧舟独具匠心地把文本延伸到纳兰性德的另一首词《菩萨蛮》,呈现出词人的自问——“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学生的追问和词人自问再次把学生引入“故园”情景的追思中,并由此生发词人的“妻子”“儿子”“父亲”“哥哥”一次次叩问——“问君何事轻离别”?在叩击心灵的追问中“故园”的感悟步步加深,“乡愁”越来越浓。

王老师并没停留在这一层面的理解上,他用一句“轻离别?你们居然说我轻离别?我,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真的对离别无所谓吗?”来引导学生反问自己,反问“父亲”,反问“妻子”,在一次次地反问中引领着学生理解着纳兰的理想与壮志,在一次次的反问中引领学生从词人“不得不离,不得不别”的矛盾中体悟到词人“身向榆关那畔行”并非“轻离别”,而是为了保家卫国,最后在这富有创意的拓展延伸中升情,让学生既立足文本,又超越文本,让学生在诗意的课堂中学会诗意地生活。

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武凤霞

宋代词人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写道:“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著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他用“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十个字来总括洞庭的秋色之美,由实而虚,发挥词境的张力,试图让读者超越自己文字描写的拘囿,更自由地去想象、去领悟洞庭的秋光秋色,真是神妙之章。

特级教师王崧舟的《荷花》一课,恰如这“表里俱澄澈”的洞庭秋色,让人悠然心会,却难言妙处。然妙处虽难言,却总有一种萦怀的感动驱使着我要去表达、去倾诉、去描摹。王老师的《荷花》一课,上得美仑美奂、情趣盎然。整堂课以“美”为主线,让学生在潜心会文的过程中,去发现、感悟荷花的美,将荷花拟人化、生命化、情态化,进而用自己的情感和语言去创造荷花的美,可谓怎一个“美”字了得。

一、在呈象感形中悠然心会

清代理论家叶燮就“意会”的机制总结过这样三句话,“呈于象,感于目,会于心”。意会“荷花”之神韵,首先须将抽象的文字通过外在的媒体和内心的视象转化成鲜明可感的画面。面对画面,学生凝神注目、忘我玩索,久之,必能感悟荷花之美妙神韵。而王老师的教学,正是遵循着这样的机制:

师:今天咱们上《荷花》这篇课文。哪些同学看到过荷花?看过的请举手。还真不少,还想不想再看看荷花?

生:(齐答)想。

师:好!咱们一起来欣赏。看完以后,大家再来交流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师:(播放荷花的课件。)生:(欣赏课件。)

师:都陶醉了,是吧?来,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生1:我看到了美丽的荷花。

生2:我看到正在开放的荷花,还没有开放的荷花,和全部开放的荷花。师:你看到的是各种形状的荷花。生3:我看到了白色的荷花。

师:你注意到了荷花的颜色。但老师有个建议,能不能为荷花的颜色换上一个美美的词语?

生3:雪白的荷花。

师:雪白,哦!比普普通通的“白色”这个词可美多了。要是再加一个雪白,那就更美啦!

生3:我看到了雪白雪白的荷花。

师:听!多美的一个词语。也只有这样的词语,才配得上荷花呀!生4: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美丽的荷花。生5:我看到了千姿百态的荷花。

师:好一个“千姿百态”!比刚才老师说的那个“各种形状”要强一百倍!

生6:我看到了绿油油的荷叶像大圆盘一样,托着美满的荷花。师:好花要有绿叶衬啊!你不但关注了荷花,还注意到了碧绿的荷叶,看得真够全面的。

生7:我看到刚开的荷花露出嫩黄色的小芽。

师:噢,那不叫小芽,叫小莲蓬。(板书“小莲蓬”,组织学生正音。)谁还有话想说吗?

生8:我看到了亭亭玉立的荷花。

师:“亭亭玉立”,太好了!请教一下,这个词语你是从哪儿学来的? 生8:从课外书上。

师:好!只有做个有心人,哪儿都能学到语文。

面对荷花的生动形象,学生陶醉了、沉醉了。是王老师的轻轻唤醒,将学生从恍惚迷离的沉醉中拉回到现实的沉静,让学生在沉静中回味着荷花的情状和韵致。于是,凝视荷花色泽的有了“雪白雪白”的意会,注目荷花丰姿的有了“亭亭玉立”的神悟。学生的悟性和灵性徜徉在言、象、意的水乳交融中悠然心会。

二、在品词悟情中悠然心会

谁也不会否认,“冒”的教学,是本课的一大亮点。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神其韵,都在一“冒”字。这是一个看似平常、实则蕴藉极深的文眼,是一口富含精神和意味的文字的泉眼。稍不注意,就有可能像泥鳅一样从你的感觉之手滑落。但王老师毕竟是大家,一句“我也来读个句子大家听一听”,将大家闺秀“冒”的红盖头掀了起来;又一句“冒还可以换成别的什么字眼”,呼唤出一排以“长”为代表的小家碧玉齐刷刷地站到了学生的眼前;令人击节称奇的却是这一句:怎样地长出来才是冒出来?于是,风情万种的“冒”字在学生悟性和灵性的滋养下诞生了:

师:谁嚼出“冒”的味道来了?你觉得怎么样地长出来才叫冒出来。生1:我觉得比较快地长出来是冒出来,不是很慢地长。师:迅速地长出来。好,这是你的感觉。生2:悄悄地钻出来。

师:悄悄地长出来。有点害羞的味道,嗯,这是你嚼出来的味道。生3:争先恐后地长出来。

师:争先恐后地长出来。这一朵急着要长出来,那一朵也急着要长出来,谁也不让谁。我们从中体会到了荷花的一种心情,什么心情?

生4:急切的心情。

师:冒是怎样地长?冒是急切地长。生5:迫不及待的心情。生6:非常高兴的心情。生7:非常激动的心情。生8:欢天喜地的心情。

师:太好了!迫不及待地长,兴高采烈地长,非常激动地长,欢天喜地地长,这就是冒出来呀!你们还有别样的体会吗?

生9:心花怒放地长出来。生10:快快乐乐地长出来。生11:亭亭玉立地长出来。

师:是啊,同学们,作者不用“长”、不用“伸”、不用“钻”,就用了“冒”这个字眼。为什么?因为,“冒”让我们嚼出了荷花的急切、荷花的激动、荷花的争先恐后、荷花的迫不及待、荷花的心花怒放。

在这里,王老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并怀着各不相同的心情品读着这个“冒”,这个风情万种的“冒”,这个蓄积着荷花的全部生命力的“冒”。学生的悟性和灵性,同样随着对“冒”的解读一起冒了出来。这不仅仅是“冒”之内涵的领悟,更是师生生命智慧的闪亮展现。

三、在移情入境中悠然心会

《荷花》一课,特别讲究对语境的“意会”。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道:“书画之妙,当以神会”,事实上,语言文字之妙,亦当以神会。此处所言之“神”之“意”,其实就是学生的悟性和灵性。课只有将学生的悟性和灵性都充分开掘出来时,才能进入真正的妙境。而这样的妙境,我们惊喜的在《荷花》一课中发现了。

荷花的神韵,全在一“冒”字。对于“冒”的内涵,王老师并没有满足于字面意思的理解和扩展,而是创设情境,放飞学生悟性和灵性的翅膀,让学生直面荷花的精神,抒写内心的意会:

师:(播放课件,随着音乐和画面,教师旁白)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那么急切,那么激动,那么争先恐后,那么心花怒放。看看这一多,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白荷花们仿佛想说些什么?仿佛又想做些什么?

生:(欣赏摇曳多姿的荷花。)

师:同学们,尽情地展开你想象的翅膀。你就是一朵白荷花,白荷花就是你自己。现在,你最想说些什么?最想做些什么?请写在练习纸上。

生:(音乐响起,学生独立写话。)

师:白荷花们,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你想说些什么?你想做些什么? 生1:(读话)我是一朵美丽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让前来观看的游人们更早地看到我美丽的面孔。

生2:(读话)我是一朵洁白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骄傲地说:“瞧!我长得多美呀!”

生3:(读话)我是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小姑娘,穿着洁白美丽的衣裳,穿着碧绿的裙子,在随风飘舞。

师:荷花仙子来了!真是三生有幸啊!(笑声)

生4:(读话)我是一朵招人喜欢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要跟别的荷花比美,你们谁也没有我这样美丽动人。

师:我欣赏你的自信!自信的荷花才是美丽的荷花。

生5:(读话)我是一朵姿态万千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说:“我终于长成一朵美丽而漂亮的荷花了,可以让许多游客来观赏我。”

师:将自己的美献给游客,你不但有一个美丽的外表,更有一颗美丽的心灵。生6:(读话)我是一朵快乐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想说:“夏天可真美,我也要为夏天添一些色彩。”

生7:(读话)我是一朵孤独的荷花,从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我多想找几个小伙伴跟我一起捉迷藏啊!

师:谁想跟这朵荷花交朋友? 生:(纷纷举手。)

师:不孤独,孩子,不孤独。你有朋友,瞧!他们都是你的朋友。在这里,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一种借助文本而又超越文本的教学理念和有效策略,王老师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想象,既发展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又加深理解和丰富了课文内涵,培养了创造能力。

在这里,我们惊喜的发现,荷花已被学生的生活阅历和人生体验拟人化甚至人格化了,荷花已不在是自然之花,荷花成了学生的心灵之花。我们强烈的感觉到,不是荷花在言说,而是学生自己在言说;不是在言说荷花本身,分明是在言说学生自己的思想、情感、体验、悟性和灵性。于是,一朵朵人格的荷花、文化的荷花盛开在学生的纯净心灵中。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一份暖暖的人文关怀。当一个孩子借着荷花诉说着内心的孤独和烦闷时,王老师的感觉是如此敏锐、如此细腻又如此敞亮,一句“谁想跟这朵荷花交朋友”,仿佛暖日冬阳化开了孩子心灵的冰冻;一句“不孤独,孩子,不孤独。你有朋友,瞧!他们都是你的朋友。”更是给这个孩子以莫大的抚慰和真诚的关切。心灵,从此不再孤独!至少在那一刻!

从词语开始,进入一片新天地

作者:沈海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318 更新时间:2012/6/5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往往不把词语教学当作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来处理,更多的时候是可有可无的“语文教学点缀”。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仅借助工具书来了解一下词语本身的意义,似乎也就限制于此。其实纵观语文教学本身,你就不难发现,这一认识是不科学的,至少是片面的。

好的词语教学绝不是简单的认识词语的过程,它应该具备多重功效。在考虑音形义的同时,还应该考虑到词语的意象、意味、意蕴,考虑到词语的拓展、运用,考虑到词语的文化内涵。这样的词语教学才不会显得单

一、单调,它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最好的体现。

一、潜心涵泳,体悟词境

叶澜教授曾说:“学语文要把语言文字变得鲜活起来,变成孩子能够看得见能够理解的东西。”但在课堂中我们发现,大部分老师在品词析句过程中只是停留在“这句话反映了什么,从哪些词语看出来,然后朗读体会”这一层面,仅仅只是从文字到文字进行理解,没有把语言文字转变为很形象的生活画面,这样的理解即使再深刻,也无法触摸作者的心灵。阅读教学中的词语教学应让学生体验词语背后的生活,感受词语背后的精彩,彰显其表现力。

请看王崧舟老师对《荷花》一文中“冒”字的处理:

1、谈体会:你觉得哪个字用得好?为什么好?

2、换词理解:“冒”还可以换成什么字?

3、自己用心读读前后几句话,体会体会,你觉得怎样长出来才可以叫做冒出来?

4、表演体会:荷花是怎样冒出水面的?谁能来表演一下。

5、激发想象:这些白荷花冒出来以后,它们想干些什么呢?

6、师小结:多么可爱的白荷花呀!大家看,一个“冒”字,不但把白荷花写活了,而且使白荷花变得更美了。正像同学们所讲的那样,这是一种喜气洋洋的美!生机勃勃的美!让我们一起,像白荷花一样地冒出来!快冒!快冒!(学生起立诵读第3段)

看,王老师紧紧抓住这一个“冒”字,一连问了五个很有层次性的问题,且每次提问与读有机穿插起来。我们可以明显感到,学生脑海中的“冒”是有着很形象的生活画面的,是很丰满的,有内容的,而且理解了一个词,荷花那不同一般的、丰满的美的形态就形象地展现在了学生面前。“冒”字牵一发而动全身,抓住了它,就把握了全文的精神所在,就能使景语背后的情味跃然纸上。

二、引导想象,凸显画面

我们的汉语非常神奇,有时候一个字、一个词,就是一幅画。像“雪”、“天高云淡”,仅仅凝练的几个字,就有无穷的画面铺展开来。在一些写景的文章当中,这样的词语更是比比皆是。那么执教这一类课文的阅读教学时,我们就可以紧紧抓住一个个生动的词语,引导孩子在反复品词读句的过程中、想象画面。

张祖庆老师在《在大熊猫的故乡》的教学中,出示了这样一组词语:苍绿幽静、鸟鸣声声、郁郁葱葱、泉水清清、箭竹茂密、流水涓涓。然后指导学生品读:“咱们中国的语言很美很美,有时候,一个词语就是一幅画。请你再去读读其中的某个词语,想象一下,你的脑子里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读着“苍绿幽静”,我好像来到了郁郁葱葱的原始森林,树枝相互遮掩,看不见天空,里边很静,很静,偶尔传来几声悦耳的鸟鸣声。

生:我读“流水涓涓”,仿佛看到了清澈见底的流水。

生:我读着“鸟鸣声声”这个词语,仿佛看到了许多美丽的小鸟在树林里边飞边叫,周围满是清脆的鸟鸣。

生:“泉水清清”(学生充满深情,“清清”两个字读得很舒缓)我仿佛来到了清澈澄净的泉水边,里面有很多鱼儿在嬉戏玩耍,还可以望见溪底的沙石,树木的倒影在水中格外清晰。

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张开了想象的翅膀,眼前活现出了一幅又一幅画面,词语的丰富内涵生动地投射在了学生的心湖上。学生读到的不仅仅是一个词,而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婉转的诗,在如诗似画的品读中,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语言的魅力泼泼洒洒地散发着。

三、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许多教师苦苦寻觅词语教学的真谛,殊不知,从叶老的“课文无非是个例子”,到课标的“用教材教”,其本质还是:扎根语言。根深才能叶茂。

我校一位老师在教学《火烧云》时,注意引领学生理解表示颜色的词语,尝试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师:你找到具体描写火烧云颜色变化的句子了吗?,生朗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

师:读得抑扬顿挫的,了不起,大家看得也认真,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1:我发现这句话中有好多表示颜色的词语:有红彤彤的,半紫半黄,葡萄灰……

生2:我发现火烧云的颜色变化非常快。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2:课文中有四个一会儿。

师:变化确实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大家看看这些写颜色的词语有没有重复的呀?你又有新发现了吗?

生3:我发现红彤彤和金灿灿是ABB结构的。

生4:半紫半黄,半灰半百合色是半…半…结构的。

生5:葡萄灰,梨黄,茄子紫前面是东西,后面是它的颜色。

师:同学们真厉害。为了奖励大家,老师给大家看看火烧云,怎么样?

播放课件,学生不时发出赞叹声。

师:火烧云多美啊!你还看到了课文中没有描写的颜色吗?

生1:紫盈盈、黄澄澄。

师:你说了abb的词,好。说说其他形式的词。

生2:半红半紫。

生3:玫瑰红,柠檬黄。

师:一口气说了两个,了不起,好,四人小组再说说火烧云的颜色,越多越好。

小组练习口头表达。

小练笔。课件出示:北仑元宵烟火表演开始了,只见漆黑的夜幕顿时变得五彩缤纷:。

生练笔,3分钟后个别展示。

《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词语教学应着力培养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意识和能力。精选词语训练点,在朗读、理解、感悟、想象、口语、练笔等立体训练中,积累语言,发展语感。

词语是组成文本的细胞,生动有效的词语教学能让学生走近词语本身,走近词语内涵,从而更好地走近文本理解。正如维果斯基所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只有让词语教学真正生动有效起来,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更好的体现,我们在课改中的脚步也才能迈得更实在,更沉稳。

第三篇:走近名师享受诗意语文

走近名师课堂 享受诗意语文 ——读王崧舟的《诗意语文》有感

赣县城关小学 王小兰

也许是日久生情,多年的语文教学生活,让我对语文的爱日益深厚。我深深感受到语文学习是一种感动,更是一种快乐;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气质。如何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享受感动,体验生命成长快乐的乐园呢?去年春天,我校购买了很多名师著作,我认真拜读了王崧舟的《诗意语文》和经典课堂实录,他那荡气回肠的《长相思》,凄凄惨惨的《二泉映月》,安安静静的《鱼游到了纸上》,让我在欣赏之余总有“众里寻它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今年暑假,又有幸拜读了王崧舟钟声愁眠的《枫桥夜泊》,《枫桥夜泊》的精美大气,更让我如沐春风!细细品读后,感受多多,获益多多!

第一感受是震撼!震撼于诗意语文课堂的大气。

诗意语文课堂是文本文化独特解读有效整合的大气课堂。课堂实录《枫桥夜泊》我是一口气读完的,阅读之中只觉是一种享受,一种美美的诗意享受。王崧舟老师的这一课犹如一幅徐徐展开又徐徐卷起的画卷,又如一篇优美的倒叙式的文化散文,它不仅吸引我们走进了诗歌《枫桥夜泊》的意境,分享了诗歌特有的意蕴;还让我们饶有兴致地欣赏了中国一千多年的钟声愁眠文化,感受了经典文化的独有魅力。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千年的经典文化之旅!享受之余,我不禁震惊于课的丰实与厚实,震惊于课浓浓的文化与浩荡的大气,震惊于王老师对文本文化独特的解读与有效整合!

王老师底蕴深厚,解读文本有独到的功力。他解读文本,不是就文本读文本,而是细察文本内涵、还原其本源,从文化的角度拓展文本外延,超越文本。诗人张继留下的诗歌不多,收入《唐诗鉴赏辞典》中仅《枫桥夜泊》一首。这首诗共28个字,诗的前两句意象密集,“落月”、“啼乌”、“寒霜”、“江枫”、“渔火”、“愁眠”,包含了6个意象,形成浓郁的“愁”的审美情境。后两句只写一件事:卧闻寒山寺钟声。意象集中于“钟声”,其意境疏朗空远,愁绪更加浓厚悠长。这首意境清远的小诗之所以家喻户晓,之所以能奠定张继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是因为张继把钟声写进诗里,成为诗歌意境的点眼,成为一种愁眠的文化意象,这是张继的创造。在张继同时或之后,虽也有不少诗人描写过夜半钟声,却再也没有达到过张继的水平,更不用说只借以创造出完整的艺术意境了。(《唐诗鉴赏辞典》)历代文学评论家及我们读者大多认为“愁眠”即诗眼,而王崧舟老师解读时则独具慧眼,抓住了《枫桥夜泊》这一特有的文化意蕴,把视角落在“钟声”上,既抓“愁眠”,更抓“钟声”;并以此诗“钟声”为源,精心收集了唐朝以来历代文人描写“钟声愁怀”的诗句,进行钟声愁眠文化的有机整合。课上以“钟声”为主线,由钟声引出并以此为着力点铺张开去,使学生在浓浓的传统文化的氛围中,不仅感受到“愁眠”的意境,走进了诗人的生命世界,更体会到“钟声”的温暖,享受到经典文化千年钟声的魅力。整节课钟声悠扬,情思流动,纵横变幻,具有“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焉动容,视通万里”的奇丽浪漫之美。“胸有诗书气自生”,人如此,课不也如此吗?于是一节丰实、收放自如、令人荡气回肠的“千年钟声,千年经典文化”的大气课堂便生成在我们眼前,令我们震撼!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啊。走进名师,享受诗意语文.要学习的不是王老师上课的形式,也不是他如诗画般的语言,学的是他对语文教学的爱,学的是他居高临下解读文本的功力。厚积薄发,才能以动情的语言,丰富的感情,传达作者的情思,从而感染学生,课堂才能成为老师、学生、文本对话的诗意课堂。而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要求我们多读书,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第二感受是敬佩!敬佩于诗意语文课堂的智慧。

诗意语文课堂是精美的预设与灵动的生成和谐统一的智慧课堂。如果说文本解读要不厌其大,力争发散思维,那么课堂策略则要不厌其小,尽力聚焦成点,让学生从一个个小的环节中接受大道理、大文化。王老师的智慧就在于他不是把大文化整个灌输给学生,而是化大为小,化抽象为具体,化理性为感性,十分巧妙地把博大精深的文化意蕴浓缩于一首诗,一个个意象之中。王老师的《枫桥夜泊》可谓简约不简单,简约是说课的结构就是一条线、一个点;不简单是说就这一条线、一个点却让学生动情地走进了《枫桥夜泊》的意境,享受了千年经典文化的魅力。简约彰显丰实与自如,智慧令人敬佩!

一条线,指的是千年钟声文化线。先来品尝一下课的导入和结束环节吧,这两个环节,王老师借用的媒介都是自己精选的几句自唐以来历代描写钟声的诗句,不同的是出示的先后顺序,智慧就彰显在这不同的顺序中。导入是按从今到古的顺序用多媒体出示的,结课时出示的顺序恰恰相反,从古到今。这些诗句仿佛建构起一条千年文化的时空隧道,导入时,学生在诗句的浅吟深咏中循声溯源,自然地转入《枫桥夜泊》的学习,走进一千多年前张继的钟声生命里,感受钟声文化历史的悠久。结课时,王老师引导学生从钟声文化的源头——张继的钟声吟诵到当代陈小奇的钟声,教师用诗意的语言将从唐代、宋代、明代、清代、当代——一千二百多年的诗句串联起来,引领学生深情的吟诵,让钟声在吟诵中一次又一次叩击着每个学生的灵魂,让千年钟声代代相传的无限魅力在吟诵中不知不觉中浸入学生的心灵。在此基础上,教师自然地引出“文化”,引出“经典”,然后课戛然而止。从课堂的生成看,这种循声溯源式的导入和由源探流式的结课,首尾呼应,蕴藉隽永,不仅起到了激趣学文的导入效果和升华情感,令人回味无穷的结课效果,同时还构建了一条千年钟声的文化线,营造了浓浓的课堂文化磁场,增加了课的厚度和广度,生成了课堂浓浓的语文味。

一个点,指的是王老师引领学生解读《《枫桥夜泊》时,抓的“对”字这个训练点。“对”字抓得好,因为它是联接诗意与诗情的桥梁。一位物理学家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起地球。生成的课堂告知我们,“对”字在解读《枫桥夜泊》时,就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出示词典义、换字,理解字表意思,然后创设情境,让学生用“最希望谁来陪他?……没有……只有……”这一句式的反复问答,在想象中感悟“对“字的意蕴。“对”字由表及里的品读,让诗意平面的意象,立体化地呈现在学生的眼前;浓浓的诗情也在品读过程中从画面中流淌出来,涓涓地流入学生的心田,钟声愁眠文化的真正意蕴也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悄无声息地浸入了学生的生命里。

语文教育“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语文课程标准》】语文阅读课堂教学实质上就是为学生搭建情感活动的平台,创设自能阅读的环境。一条线,一个点,阅读的平台便搭建而起;深入浅出,以小见大,润物无声,不知不觉中钟声文化就已浸入学生的心田。短短的四十分钟课堂,千年钟声文化之旅,难道不是简约至极,巧妙至极,智慧至极!

第三感受是向往!向往诗意语文课堂的生成。诗意语文是对语文教育理想境界的一种追寻,也是对语文教育本色和本真的一种深刻自觉的回归。(王崧舟)我喜欢诗意语文课堂,喜欢它浓浓的语文味,喜欢它流淌的文化,喜欢它精彩的生命对话,喜欢师生与文本对话时那飞扬的激情和如诗如画般的语言,更喜欢诗意语文课堂那美如苏州园林般的课堂结构。

诗意语文告知我们语文老师,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与工具性是须臾不可分的统一体。语文学习首先应该引导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承载的思想和感情,在此前提下的知识教学、技能训练,才会有情趣,见实效,才真正有语文味。语文味不仅在于教学内容的语文性,也在于教学方式的语文性。一个充满诗意的语文老师,应该是一个拥有爱的人,爱学生、爱语文教学,立足学生的生命成长,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来上每一堂课。应该是一个底蕴深厚的读书人,如王崧舟在总结自己专业成长的历程中所说“读行天下,有境界自成高格”。应该是一个感官敏锐的人,对学生、对文字、对课堂、对自己的内心,都应有一种敞亮的敏感、烛照的直觉。对学生,要敏于倾听其心声;对文字,要敏于捕捉其意蕴;对课堂,要敏于把握其氛围;对自己的内心,要敏于观照其灵光乍显的智慧。

冰心说,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希望能有一天,我也能成就拥有自己特色的诗意语文,诗意地栖居于课堂,成就自己的诗意人生!正如王崧舟所说:“在促进学生生命和谐发展的同时,努力实现自我生命的和谐发展,让师生在语文的大地上诗意栖居!”

第四篇:诵读经典美文享受诗意人生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今天,正值我校第三届校园读书节开幕之际,我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读书心得。我发言的题目是《诵读经典美文享受诗意人生》。

记得曾经有一位伟人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应该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我想说:“一个崇尚读书的民族一定是一个理性的优秀的民族,一个崇尚读书的社会一定是一个充满无限希望的社会,而一个崇尚读书的校园必定是一个健康、积极而充满活力的校园。”为了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让我们的“校园有书香气,老师有书卷气,同学有书生气”,让我们的学校通过“书香校园”建设而更加“高雅、儒雅、文雅”,让我们的同学懂得“读书是一种习惯、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陶冶、一种人生、更是一种责任”!学校教育处、校团委联合语文教研组举办第三届校园读书节,这实在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在此,让我们预祝长郡双语实验中学第三届校园读书节圆满成功!

下面,我想就我个人读书的一点心得谈三个方面的内容。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读书的目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从“开卷有益”的古训,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劝勉;从“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的激情召唤,到“书是人类发出的最美妙声音”的深情吟唱。我们相信,一切时代的精华尽在书中,书籍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可以丰富一个人的有限人生。书中乾坤大,书中日月长。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起点,但可以改变人生的终点;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变人生的气象。“学习改变容颜,读书造就人生”,每读一本书都是一次精神的体验。正如我的一位学生曾经在她的读书笔记中写道:“有人说,苍茫的天空中,鹰是最美丽的风景;广阔的旷野上,树是最美的风景;愚昧的人世间,书是最美的风景”。我给她的评语则是:“读书是一种文化,有文化才有底蕴,有底蕴才有底气,有底气才有灵气,有了灵气才会有自己独特灵动的美。”

二、读书的方法:我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

有人说:将一个正确的选择坚持到底,是一种境界;将一种好的习惯坚持下去,是一种品德;将一种优势坚持下去,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我认为:坚持阅读,就是坚持一种境界,一种品德,一种优势,它会使自己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阅读,还需边读边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认为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反思的过程,对读书、对学习、对人生的认识就很难进入一种高层境界。我们在读书的过程中,应当思索属于我们自己的知识体系,剔除糟粕,汲取精华,化为己用。

读、写、思的过程就是自己成长的过程,就是回眸凝视、收藏自己文化脚印的过程。

三、读书的态度: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

著名作家陈四益先生有一奇文,曰《站着读还是跪着读》。读书之心态,归纳有以下四种:

坐着读——从从容容、坦坦荡荡,一切以朋友的心态对待之;

站着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一切以对手的心态对待之;

跪着读——顶礼膜拜、俯首帖耳,一切以信徒的心态对待之;

骑着读——横刀立马、针锋相对,一切以敌人的心态对待之。

选择何种心态与文字对话,决定着你的读书品位与收获。我认为“跪着读”,是只知叫好、只知听从、只知鼓掌、只知悦纳,于是缺点成了优点、谬论成了真理,这样的读书心态就是“死读书、读死书”;“骑着读”,则是只知叫阵、只知反对、只知瞪眼、只知革命,于是无字在其眼前,无文在其胸中,这样的读书心态就是“夜郎自大”,不知谦虚无法进步;而“坐着读”呢,则是以平等的观点去看待所读的书,与书的作者进行情感的交流,心灵的对话,或赞赏、或称奇、或意会、或困惑、或质疑、或建议,这样读书最为舒适、惬意。因为读书应是一种诗意的生存状态,一种幸福的生活方式,一种温暖的生命体验。我想我会努力坐着读书或站着读书,去品味那清风徐来,品茗展卷的书韵;体验窗外疏花,暗香入字的美妙;体验大雪无痕,围炉夜读的温馨;体验竹影摇曳,月光照书的意境。

我们知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看得更远;以书作垫脚石,我们可以攀得更高。佛家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春秋”。而我要说,“一书一世界”。因为生命不能承受平淡之轻,需要梦想附于生命的意义与征途,所以让我们怀着梦想继续读书吧;让文字的甘露滋润着我们饥渴已久的灵魂,与精粹的文本对话,与杰出的人物对话,与高尚的灵魂对话。与经典同行,打好人生底色;与博览同行,开拓广阔视野——让阅读成为我们精神生命的呼吸!

同学们,请读一本好书,好好读一本书吧!

谢谢大家!

第五篇:关于诗意语文

关于“诗意语文”的三点体会

王崧舟老师的“诗意语文”,一年前我开始感兴趣。于是我在网上找王老师的授课视频、王老师关于“诗意语文”的视频讲座、有关“诗意语文”的文章来学习。一段时间后,感到“诗意语文”离我有点近了——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有个朦胧的印像,又感到“诗意语文”离我有点远——如水中月镜中花一般可望而不可及。这一近一远的感觉,使我对它产生了探究一下的打算,就接着看了更多的资料,但体会还不是太深。幸得今年有机会参加 “赢在课堂”活动,我到现场观摩了王老师的《与象共舞》、聆听到王老师的讲座后,我对“诗意语文”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感觉到“诗意语文”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很美,美得成了艺术品,它的美,来自以下几点:

一是注重教学氛围的保持与加强。按王老师的说法,“诗意语文”注重创设特定的教学的“场”,让学生在教学的“场”里自然地动脑,象铁屑在磁场中受磁力线的影响而自然运动。如《与象共舞》一课,学生在了解到人与象亲密无间后,王老师介绍:“这种场景你在日本看不到,你在韩国看不到,你在美洲看不到,你在非洲也不可能看到!”接下来,产生“磁力线”的话语就来了:“同学们,说到这里,你们肯定有一种疑惑了,肯定有了——”。他这一句“肯定有了”,目的在于提醒学生思考,相当于“只有在泰国才会有这种场面,为什么”一类的问句,但如果用提问的方式呈现这一问题,就撕裂了此前老师已经创设好的学生一直在静悄悄动脑的氛围,而这种提醒学生思考的语句,则有效地保持了此前的氛围,并让氛围得以加强。一学生在这种

氛围里马上就接了一句:“只有泰国才有——奇怪呀!”你看,这学生表述心中的疑问没有用问句而是用感叹句,没有说成“只有泰国才有,为什么这样怪呢”之类的语句。这是沿着王老师的语言方式在进行,更是沿着王老师此前创设的静悄悄动脑的氛围在进行。老师马上以儿童满有好奇心的口吻接上一句:“是啊,奇怪呀!”这句一出,所有学生又紧接着情不自禁地思索:“真奇怪呀!为啥这么怪呀!”你看,静悄悄动脑的氛围又被成功保持,而且再次得到加强——这种连问都舍不得提的课堂怎么会不美呢!

二是注重重点词语的还原。我们的常态教学,也在教学目标中注明引导学生理重点词语,但在教学中不外乎先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这个词语在特定句子中的意思,大不了再加上一点用于能力训练的句子,最后让学生把带重点词语的句子或相关联的句子连起来读一读了事。但“诗意语文”不这样,因为这样太肤浅。在“诗意语文”的理念下,重点词语的处理方法之一是还原。比如在《一夜的工作》中,王老师对“宫殿式”三个字进行了这样的处理:

老师问:“这一宫殿式的房子里,原来住的是谁——你猜一猜。”学生有猜袁世凯的,有猜慈禧太后的,有猜皇上的。老师说:“他比皇上还大,他管皇上呢,他就是摄政王载沣。你想想,一个摄政王的官邸里,有些什么摆设呀?”学生发挥想象,有说名人字画的,有说金银器皿的,有说珍珠玛瑙的。接着老师就问:“可是成了总理的办公室后,里面有些什么?”学生回答:“一个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这样一还原,一比较,总理的简朴就浮在了纸上——这样的课堂又怎么会不美呢!

三是注重技巧的运用。王崧舟老师说过,“诗意语文”从来不回避技巧。在他的教学中,就有诸如《一夜的工作》中用写总理的现代诗、也是歌曲的《你是这样的人》进行首尾呼应;诸如在《枫桥月泊》中用大量写月、枫、钟、寺的诗句塑造课堂张力;诸如在《二泉映月》中用二胡曲《二泉映月》渲染气氛的技巧呈现。但最让我等一线老师

感兴趣的,可能要数复沓手法的运用了。比如在《长相思》中,关于纳兰性德的离别,王老师先引出了纳兰关于离别的一首词中的两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通过引导后,师生进行了这样的互动:

老师:“长亭外,芳草凄凄,妻子眺望远方,问道——”一学生:“问夫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老师:“小楼外,霪雨霏霏,父亲举目远眺,问道——”一学生:“问儿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老师:“中秋之夜,儿子看着明月,问道——”一学生:“问父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

最后,王老师是这样结束教学的:

老师:“山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教师用手指着题目,以下的两处都是这样)——”全班学生:“长相思!”老师:“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全班学生:“长相思!”老师:“爱家乡,爱祖国,字字化作——”全班学生:“长相思!”

这两处复沓手法的用运,都使学生的理解得到了深化,也让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课堂教学纯粹在进行三重奏——这样的课堂,想不美都没办法!

“诗意语文”,就这样美得让我等牵肠挂肚。

下载感受诗意 享受语文业务学习(范文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感受诗意 享受语文业务学习(范文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诗意语文

    荷尔德林,19世纪德国的哲学诗人,一个被誉为“恢复语言活力和复苏灵魂的人”,面对人生和人类的种种苦难,写下过这样的诗句: 如果人生纯属辛劳, 人就会仰天而问: 难道我所求太多以至......

    诵读经典诗文,享受诗意人生(5篇模版)

    诵读经典诗文,享受诗意人生 ——育才小学读经活动总结 以文化认同教育为主旨的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是我县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裁体。活动至今已历时三年。三年来,我校围绕......

    诗意语文论文材料

    语文教学应诗意化 保定清苑中学 王丽娜 语文教学本来是充满诗意的,可是如今却教得这么累,学得这么苦。海德格尔说,“人应该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这话经海德格尔的哲学提升,......

    诗意语文读后感

    2011年教师读书随笔征文大赛 《诗意语文》读后感 龙口市第二实验小学生丽波zhanjie7758@163.com*** 何为“诗意语文”?这是我从教语文而来第一次接触到的一个新的概......

    诗意语文精要

    诗意语文精要 从教语文多年,困惑随着新课标的推行日渐其多,时有不解语文是何物之想,因而也就不知语文如何去教。幸而偶阅王崧舟所著一书,让人有醍醐透顶,豁然顿开之感,现把书中经......

    诗意语文---讲课稿

    讲课稿 诗意语文的显著特征: (1)情感━━诗意语文的“标识”。语文本是充满感性和人文色彩的一门学科,一篇篇经典文章本身流淌着浓厚情感汁水的字符组合而成,但一度甚嚣尘上的语......

    诗意语文教学初探

    诗意语文教学初探 陈仓区贾村镇中心小学 谭芳勇 【内容摘要】 《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学生特点,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

    诗意语文读书笔记

    “诗意语文如何是” 一、举象(诗意语文用到的基本策略或者说最精彩的课堂现象就是举象。) 所谓举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印象、意象。 什么是“举”呢?就是呈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