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原哲学原理知识体系(新课标)
马原哲学原理知识体系
哲学生活部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其中,辩证唯物主义包括辩证唯物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唯物辩证法三个组成部分。历史唯物主义包括历史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组成部分。
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论
8、唯物辩证法
19、认识论3)(共30条原理)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物质和意识、规律和主观能动性)(共8条原理)★
一、世界的物质性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是物质的。意识是物质的派生。因此,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认识和客观实际相符合。
3、〖反对〗:反对实际工作中,违背世界物质性原理的表现是主观主义。
二、物质决定意识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2、〖方法论〗: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3、〖反对〗:反对不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经验主义。
★
三、意识能动作用原理(或意识反作用于物质原理)
1、〖原理内容〗:(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人的意识不仅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而且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以认识之物。
(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①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②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则会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3、〖反对〗: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观点和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四、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又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反对〗: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和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
五、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
2、〖方法论〗: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即坚持实事求是),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反对〗:反对否认规律的客观性和企图创造规律或消灭规律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盲干的主观主义。
六、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简而言之,即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认识和利用规律的必要条件;尊重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
2、〖方法论〗: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3、〖反对〗: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的客观性、盲目蛮干的唯心主义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规律的客观性,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无所作为的机械唯物主义错误。
七、物质和运动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2、〖方法论〗: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3、〖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既要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离开运动谈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八、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变化中,没有不运动的物质,因而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和暂时的,是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2、〖方法论〗: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坚持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3、〖反对〗:反对割裂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只承认静止而否认运动的形而上学的不变论,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把事物说成是不可捉摸的不可知论、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第二部分:唯物辩证法(联系
6、发展
4、矛盾7 + 创新2)(共19条原理)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三个重要范畴:联系、发展、矛盾。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由矛盾决定,所以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6条原理)
★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一幅由种种联系交织起来的丰富多彩的画面,其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
2、〖方法论〗: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又要看到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联系。
3、〖反对〗:反对切忌割裂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形而上学孤立的的观点来认识和处理问题。
(二)、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自在事物和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
2、〖方法论〗:①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②联系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反对〗:反对否定事物的联系,或主观臆造联系,把本来不存在的联系强加给事物。
(三)、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事物千差万别,事物的联系也是多种多样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3、〖反对〗:反对以一种联系概括事物之间多种多样的不同联系,否认联系的多样性。
(四)、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1、〖原理内容〗: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2、〖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
3、〖反对〗:反对忽视联系的条件性,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是错误的。
★
(五)、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1)整体和部分是相互区别的: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②整体和部分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各不相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2)整体和部分又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①相互依赖。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了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部分。②相互影响。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2、〖方法论〗:要求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立足于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同时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考虑整体利益,忽视局部利益的做法;又要反对只重视局部、部分利益而置整体利益于不顾,把整体和部分割裂开来的反对。
(六)、系统和要素关系原理
1、〖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方法论〗: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从整体出发认识事物和系统,又要把事物和系统的各个部分、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统筹考虑,优化组合,最终形成关于这一事物的完整准确的认识。
3、〖注意〗: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但整体和部分与系统和要素并不是完全一样的。
二、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3条原理)
★
(一)、世界是发展的原理(发展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方法论〗: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即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3、〖反对〗:我们应反对认为事物是一成不变的静止观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抱残守缺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
(二)、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相统一原理(发展的总趋势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这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2、〖方法论〗: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成长,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问鼎事业的辉煌。
3、〖反对〗:既要反对把事物看成是一帆风顺的盲目乐观主义;又要反对看不到光明前途的悲观失望思想。
★
(三)、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发展的状态)【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就是这样由量变到质变,又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如此循环,不断前进。
2、〖方法论〗:(1)我们在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重视量的积累;不失时机地促成质的飞跃;坚持适度原则)
3、〖反对〗: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乱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畏缩不前。
三、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7条原理)
(一)、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辩证关系原理(即矛盾的对立统一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矛盾即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是始终不可分割的。矛盾具有斗争性和同一性两种基本属性。
2、〖方法论〗:矛盾的观点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即既要看看矛盾双方的对立关系,又要看到矛盾双方的统一的关系;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3、〖反对〗:反对片面看问题(一点论),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
(二)、矛盾的普遍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每一事物从产生到灭亡都存在着自始自终的矛盾运动,即时时有矛盾。矛盾的客观性是指矛盾是一切事物所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承认矛盾的普遍性是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还要坚持一分为二,两分法。
3、〖反对〗: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又要反对片面地看问题的观点(一点论,绝对化,片面化)。★
(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的矛盾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三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也各有其特殊性。
2、〖方法论〗: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3、〖反对〗: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①两者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世界上的事物无论怎样特殊,它总是和同类事物中的其他事物有共同之处,不包含普遍性的事物是没有的。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由于事物范围的极其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在一定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特殊性。反之,在一定场合是特殊性的东西,在另一场合则是普遍性。
2、〖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补充:这一原理是马列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坚持这一原理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掌握“由特殊到普遍,再由普遍到特殊”的认识秩序;有助于学会“解剖麻雀、抓好典型,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等科学的工作方法。)
3、〖反对〗: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
★
(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矛盾,其中必有一种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决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种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办事情要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3、〖反对〗:既要反对办事情不分主次,“眉毛胡子一把抓”;又要反对只抓主要矛盾,忽略次要矛盾。
★
(六)、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看问题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
3、〖反对〗:反对把矛盾双方同等看待,甚至颠倒主次,混淆事物性质的反对。★
(七)、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方法论〗: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
3、〖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四、创新(2条原理)
★
(一)、辩证的否定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既不是简单地肯定一切,也不是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克服的是旧事物中过时的消极的内容,保留的是旧事物中积极合理的因素。辩证否定的实质就是“扬弃”。
2、〖方法论〗: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因此,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还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3、〖反对〗:反对把否定理解为外力作用的结果,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的形而上学的否定观。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原理
1、〖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2、〖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反对〗:反对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思想僵化、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的观念和行为。
第三部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包括实践观和真理观)(共3条原理)★
一、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正确的认识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不符合事实本质规律的错误认识,会把人们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
2、〖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认识;还要重视认识的反作用,特别是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即既要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又要把已有的知识运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科学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
3、〖反对〗:反对脱离实际的夸夸其谈;反对把人们的思想观点作为检验认识的标准;反对不以认识为指导的盲目的实践。反对只承认实践决定作用忽视认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错误,也要反对片面夸大认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二、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方法论〗:(1)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要求我们,如果不顾过程的推移,不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丰富、发展和完善真理,只是照搬过去的认识,或者超越历史条件,把适用于一定条件下的科学认识不切实际地运用于另一条件之中,真理都会转化为谬误。(2)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表明,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的。在人们探索真理的过程中,错误是难免的。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正确对待错误。
三、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认识具有反复性,由于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决定了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认识具有无限性,认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的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2、〖方法论〗:要求我们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历史唯物主义又称社会历史观(历史观
3、价值观
1、人生观4)(共8条原理)把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贯穿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以往在社会历史领域中唯心主义一统天下。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统一起来,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马克思除剩余价值理论之外的又一大发现,是哲学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
第一部分历史观(3条原理)
★
一、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2、〖方法论〗:要树立实践第一的思想,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3、〖反对〗:反对机械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
二、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1、〖原理内容〗:(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2、〖方法论〗:要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矛盾分析方法和阶级分析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
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方法论〗:(1)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2)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
3、〖反对〗:反对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夸大英雄人物的作用,否认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否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宣扬少数英雄人物创造历史的历史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
第二部分价值观、人生观(4条原理)
★
一、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2、〖方法论〗:要求我们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坚持正确的价值观,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3、〖反对〗:反对忽视价值观修养的错误思想。
★
二、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辩证关系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社会、他人以及自己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一方面人通过自己的活动,付出了心血和劳动,满足了社会和他人的需要(社会价值);同时自己也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从而实现了对自我的满足(自我价值)。二者是辩证统一关系,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和源泉,处于首要地位,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前提和条件。
2、〖方法论〗:要求我们把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3、〖反对〗:反对割裂二者关系,片面强调其中某一方面的错误。★
三、个人与社会相统一原理【重点掌握】
1、〖原理内容〗:社会发展是个人发展的基础。社会发展也离不开个人发展。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
2、〖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的价值,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即既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充分利用社会提供的条件,同时又要为社会的进步发挥个人的聪明才智。)
3、〖反对〗:在日常生活中,反对超脱社会,企图孤立于社会的个人英雄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社会条件、社会环境而无所作为的观念和做法。
四、人生价值的实现原理
1、〖原理内容〗:人要在劳动和奉献中体现和创造价值,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2、〖方法论〗: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同时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个人素质,埋头苦干,要有顽强奋斗精神,充分利用好客观条件。
第二篇:马原知识总结
1、马克思主义:(狭义)即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广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集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幅度、范围、限度。
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固有的规定性。是事物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可以有数量表示规定性。
3、物质(列宁物质观):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5、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6、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具有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7、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8、价值:(哲学)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们需要的意义关系范畴,是客体的基本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经济)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消耗。
9、价值观:是关于人们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10、感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最早形式。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现象。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11、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高级形式。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12、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规律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3、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4、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5、社会基本矛盾:是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6、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物理的、化学的性质决定。
17、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互交换时量的比例关系。
18、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9、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因供求关系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0、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21、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22、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23、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成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24、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的二因素包括价值和使用价值。
25、决定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26、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27、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生产资料的总称。
28、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简答题
1、什么是唯物辩证法?
答: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更本方法。(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2)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3)辩证思维方法
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2、如何理解认识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的摹写性绝不是对对象的直接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像。如果把人对对象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还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3、简述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答: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过活动中式相互制约、相互引导和相互促进的。
4、简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5、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
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合的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6、如何理解社会必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更本动力?
答: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7、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是坚持了那些原则?
答: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着问题;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8、简述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表现。
答: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即调节作用;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激励作用;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即分化作用。
9、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实在哪些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答:(1)私有制原则、(2)“主权在民”原则(3)分权于制衡的原则(4)人权原则
10、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多样性表现。
答: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经营的全球化。
11、简述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
答: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斗争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势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简述社会经济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胜利的原因。答: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第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13、马克思的产生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要求。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9世纪自然科学的突破:达尔文的进化论、细胞学说的提出、能量守恒。
3、马克思在实际中不断发展。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
论述题
1、根据矛盾的普遍联系和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实际说明如何运用该原理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既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
2、列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消极后果,并举例说明。
答:(消极)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三,各国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四,经济全球化是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地全球经济协调体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积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社会分工得意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的优化配置。由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的发展。其中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地位和有利条件,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籍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同时,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影响:一,经济全球化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三,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家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四,发展中国家换可以借贷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3、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答: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这就需要好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就意味着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民主。但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面临许多困难僵尸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下,收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国际资本主义的进攻与阻挠都使社会主义面临更大的挑战,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将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要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实践证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试图一蹴而就是不显示的也是有害的,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闭眼时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材料分析提(仅有知识点,分析略)
1、(1)请说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答:答: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其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体变革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志和行动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具体表现为: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体变革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志和行动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具体表现为: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英雄人物是主要事件的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英雄对历史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甚至有时能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另一方面,必须明确,不管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中发挥怎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
2、(1)评价苏联模式。
答:积极影响: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的告诉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基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这种模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消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集中过多,管的太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3.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为什么?
答: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共有制代替私有制,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并且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这是因为,社会制度能够从更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前景;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答: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足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在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道路。(2)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答: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斗争建立在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第三篇:马原考试知识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他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有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他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条件的学说。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变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论述(全部)---1.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实践是人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和社会性。最后,实践是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2.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简单---开、、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时间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3辩证法的总特征
1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2事物的永恒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2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3是贯穿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是一把钥匙。
5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性,揭示的是事物的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客观的。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作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他的本性在于客观与主观相符合。2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2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7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8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与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9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首先,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性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其次,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积极性的伟大作用,最后,为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集中表现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催进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科学技术是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首先,对生产力的影响,改变了其生产力的构成因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使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2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也具有两重性。10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1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这里有三个要点。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2)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3)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在于,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的原则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12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二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两个方面。商品的二重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二重属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属性决定的,具体劳动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1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指导 14剩余价值
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他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雇佣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5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表现:1生产的全球化2贸易的全球化3金融的全球化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动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2各国经济体制的改革3跨国公司的发展,后果:1积极地: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以便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2消极的: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大,2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国家面临全球化的冲击4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是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16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五)政治制度的变化。新变化的原因: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力量;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影响;改良主义政党的改革促进。新变化的实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表现。这种新变化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因为它没有改变:(1)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2)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3)工人阶级受雇佣的阶级地位;(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7社会意识形态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政治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在意识形态中据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18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功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构成要素:实体因素------劳动者、生产资料。渗透性因素---科技、信息、教育。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两种基本类型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②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反作用:适应→推动;不适应→阻碍 运动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运动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第四篇:马原课知识要点总结
1.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2.对立统一规律 3.质量互变规律 4.辩证否定 5.认识运动规律
6.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资本原始积累 9.价值规律
10.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11.产业资本的生产和循环 1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3.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第五篇:马原简答题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总体有广义与侠义之分:
从狭义上讲:马克思主义是指由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讲: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和思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后人对它的运用和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
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有其深刻的经济社会根源、思想渊源和实践基础。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马克思恩格斯个人条件。
3、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基本内容及其重大意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简言之,物质是不依赖于我们的意识而存在,并为我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列宁的物质定义言简意赅,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具有多方面的重大意义。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第三,体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使唯物主义成为彻底的、完备的、真正科学的理论。
4、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为 三个方面: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5、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极其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意识的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6、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 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7、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
在由一系列规律和范畴构成的唯物辩证法的体系中,对立统一规律是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这个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发展的问题;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其他规律和范畴的“钥匙”;对立统一规律还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与斗争的焦点之所在。
8、简述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9、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唯物论;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论上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10、简述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对社会发展的决定作用表现在: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活动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11、简述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性作用。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是社会成员的大多数。
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也是社会精神财富的源泉;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12、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和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及其意义。
群众观点包括四个基本观点:一是相信人民群众能够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三是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四是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以即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认识方法和领导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部分自由发挥。
1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由于社会分工的存在,使得每个生产者都被固定在某一生产领域专门从事某种产品的生产,其生产的产品并非自己消费而是供他人和社会消费,因而其劳动是社会总劳动的一部分,具有社会性质,是社会劳动。私有制的存在,使得生产者的劳动成为私人事情,生产什么、生产多少以及怎样生产都是生产者自己的事情,劳动具有私人性质,是私人劳动。
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内在各种矛盾的总根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全过程。
14、简述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货币本身不是资本,只有在它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时候,它才转化为资本;只有在劳动力成为商品之后,货币才能买到这种商品并利用这种商品带来剩余价值。
15、简述把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用于购买生产资料的那部分资本,叫做不变资本。用于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叫做可变资本。
马克思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说明剩余价值不是由全部资本产生的,而只是由可变资本产生的,只有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为我们考察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依据。
16、简述垄断形成的原因。
所谓垄断,简单地说就是“独占”,是指资本主义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联合起来独占生产和市场。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生产集中发展到—定阶段必然走向垄断,这是因为:当生产集中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具备了产生垄断的可能性;生产的高度集中,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竞争的困难,从而导致垄断的趋势;生产高度集中后,也产生了垄断的必要性。
17、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和形式。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运动。具体表现在:大规模生产建设需要巨额投资与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发生了矛盾;现代生产和现代科技的社会化发展,遇到了私人垄断资本单纯追求自身利益和眼前利益的矛盾;生产力社会化的高度发展同私人垄断资本盲目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矛盾加剧了;生产力的迅速增长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加深了。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具体形式有:国有垄断资本,即国家作为垄断资本家的总代表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国家和私人共有的垄断资本,即国有垄断资本和私人垄断资本在一个企业内部的结合;国家和私人密切联系的垄断资本,即国家垄断资本与私人垄断资本在社会范围内的结合;
18、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作用和实质。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因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社会化程度较低的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从垄断资本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和全局观点考虑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问题,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只顾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局限性;国家垄断资本的实力雄厚,从而在相当程度上克服了私人垄断资本数量相对不足的矛盾;国家垄断资本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和计划管理,也在相当程度上克服或抑制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无政府状态和盲目性。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阻碍作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以私人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并为其获取高额垄断利润服务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经济调节本身有着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垄断资本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以维护其垄断统治并保证获得稳定的高额垄断利润。
19、简述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根据已有的社会主义各国的实践经验,特别是根据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经验,可以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作如下的概括: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即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0、简述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和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实行社会公有制和按需分配;经济的计划调节管理和商品经济消失;阶级的消灭和国家自行消亡;精神境界极大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全人类的彻底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