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学语文课新课改总结
中学语文课新课改总结
鄢陵县张桥镇第一初级中学
王景美
语文教学改革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因为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改革要求: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文教育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面对社会发展的需要,语文教育必须在课程目标和内容、教学观念和学习方式、评价目的和方法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为了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一目标。
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改变多年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立一种崭新的教育观念。这对老师是一次考验,也是一个挑战。如何把新教材教好,提高运用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之中呢?我个人认为,要从语文的本科属性出发,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积极把课改精神贯彻于课堂教学,重点从课堂教学方面去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改革。
一、认清中学语文的学科特点,在此基础上去进行语文教学改革(1)“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这些特点都说明语文学科有多元化的性质特点、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但语文教学主要在于使学生掌握好语文工具,打好语文基础,培养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这是国家颁布的课程标准的宗旨,也是我们进行教学活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2)教师观念要转变,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得到具体的体现。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教师要变课堂的管理者为组织者,改过去独霸课堂的占有者为参与者。教师真正地自觉得解放了自己,走下了“讲”坛,充当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的角色,还时间于学生,学生会的不讲,书上有且一看就懂的不讲。真正落实“精讲精练”,使教师从“累”而不讨好中走了出来,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中学阶段,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渠道,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主阵地,也是将自己的教育理念、教育见解付诸实践的最好舞台。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双边活动,所以课堂教学改革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中心环节,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又是改革的重中之重。
一堂高效率的课堂,应该大部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绝大多数学生获得了输入的信息量,也就是说,以尽可能少的时间消耗师生尽可能少的精力,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在课堂上受到尽可能多的实效。所以,把提高课堂效率落到实处,是每个语文教师积应极探索并实践的一个问题。
三、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当前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内容。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又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列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课堂上要给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的权利,安排合作学习的环节。我认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基础是自主,关键也是自主,没有自主的学习,合作、探究就无从谈起。
要让学生真正的自主学习,首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在思想上确认、在行动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智力的发展,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无法由教师直接教会的,而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学习。换句话说,只有学会的,没有教会的,教师只是帮助学生学会而已。陶行知先生也说过:“与其把学生当作天津鸭儿填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钥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地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的宝藏”。因此,没有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教学就无从谈起。另外,还要树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既然在教学法中,教师起的是帮助学生学习的作用,那么,就不能让学生为教师服务,而应该是教师为学生服务。
四、注重语文实践活动,实行开放式教学
强化语言实践,是修订版“大纲”和《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的一个观点。《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语文实践在阅读教学中,主要是读的实践。要把读贯穿于语文课堂教学始终,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注意让学生充分读,而且注意发挥教师引导、指导的作用。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引导学生学会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感受课文描述的情景上。只要教师正确地进行指导、引导,同时注重引导学生体验、感受,那么,学生就能读得声情并茂,情真意切,感人肺腑。
再者,要走出课堂,根据教材的特点,适当的到阅览室去上课,到校园中上课,乃至到社会上去上课,冲破课堂的狭隘天地,让学生在语文环境中去视察,去体验,去学语文。把语文课上得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为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为了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为了追求语文教学之道的真、善、美。我们语文教师应认真反思,让新课改的精神深入课堂,真正体现以学生的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第二篇:如何上好新课改语文课
如何上好新课改语文课
时代在进步,事物在发展,语文教学要与时俱进,要不断创新。惟有创新型教师才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惟有教学的创新研究,才会使语文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新一轮的课改就在眼前,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进行课改当责无旁贷。
一、学习新课标,正确理解新课程的目标。
新课标强调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去发展学生,强调学生不是接纳知识的容器,而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采用对话、讨论、辩论、研究、演讲以及其他活动等“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和途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构建一个多维的自主空间,激活每位学生的潜能,让每位学生都能张扬个性,发挥特长,充分展示才华。比如,在分析莫泊桑的小说《项链》的主题时不按传统教法直接把主题交给大家,而是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自己讨论,然后选代表发言。有的可能会认为,小说尖锐的讽刺了小资产阶级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出乎意料的结尾加深了这种讽刺意味;有的可能会认为,作者对她和她丈夫偿还项链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进行了肯定。学生各抒己见,而且都能言之成理,就应视为有理有据的解读。
二、走进新课标,为学生创设开放性课堂。
开放的课堂,需要教师扎实而深厚的基本功为基础。课堂放不放得开,放开后能不能够驾、掌控,都需要我们有广博的知识积累,有充分而有效的课前准备,机智而灵活的课堂应对能力,需要有驾轻就熟的组织技巧。我在教学舒婷的《致橡树》时,通过分析诗歌的众多意象,同学们很快解读出诗作的主旨:歌颂和倡导平等的、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坚贞而崇高的爱情观。可我不满足这种单一的解读,于是启发他们:同学们,舒婷的《致橡树》意象众多,内涵丰富,情感细腻。大家想想,诗作仅仅表现了一种爱情观吗?你能结合诗中的意象说说你的新见解吗?同学们通过一段时间的思考议论,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我认为诗歌除了表现爱情平等、自尊的观念外,还表现了一种亲情观——亲人之间应该相互友爱、团结和睦、息息相通、心心相印、休戚与共。有的同学认为诗歌还表现了一种友情观——朋友之间也需要平等、理解与支持,正如诗歌所说“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棵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同学们的聪明才智是无穷无尽的,同学们的想象力是无可限量的,分析解读得到位。关键在于,我们要为他们搭建起施展才华的宽广舞台,为他们提供发挥聪明才智的大好机会,为他们营造自由和谐、能够充分表现自我、彰显自我的氛围。
三、实践新课标,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语文教学要淡化教师的讲,教师主要是引导,引导的方法主要是点拨。在课文的关键之处、连接之处、过渡衔接之处以及表达精彩之处,教师要善于“画龙点睛”、“指点迷津”,使学生举一反三。让学生在自主的前提下,合作讨论、互相补充,自己去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只要教师教学中能坚持正面教育为学生做学习的主人铺路搭桥,就会逐步形成“要我学”为“我要学”的良好的学习态度,学生不会再感到学习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产生越来越带劲的主动学习氛围。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愿意与同伴一起合作学习,与人分享学习与生活中的失败与成功的体验。变教师发问为学生发问,让学生多质疑,鼓励学生挑战课本,挑战教师,我在讲《敬业与乐业》一课时,有一个学生提出:“作者说凡是业都是可敬的,按这样说,小偷也应该敬业了?”我首先对该生不迷信课本、迷信权威大加赞赏,接下来肯定作者的说法有绝对化之嫌,于是引导学生分析这句话应该怎么理解才对,有同学说:“小偷不能敬业、有同学说:小偷的‘业'不是正当的合法的职业,不能算是业,既然不能算业,何来敬业之说。通过讨论,学生正确理解了 “凡是业都是可敬的”这句话的含义。
四、转变观念
1、转变教师角色,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师道尊严被看得很重,认为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宰,是教育结论的权威。在教学中,教师在很大程度上扮演着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的“传教式”的角色,学生是书本和分数的奴隶,惟师是从,造成了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局面,不利于学生主体性发挥和良好自学能力的养成。在新课程中,我们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和地位,放下架子,放弃教师至上的尊严,拉近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以平常心态和学生交朋友,让教学变成师生共同享有的快乐生活。心理学研究表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敢想、敢说、敢问,乐于发表意见和建议,勇于大胆创新。
2、大胆放手,适时引导,把学生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再一次明确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情感入手,注重学生学习愉快的体验和感悟,把教学看作是具有潜移默化的陶冶滋养过程,并通过创设愉快合作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3、尊重学生个性,优化个性促进学生发展
什么是个性?个性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在心理学界,一般认为个性是指一个人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学生的个性就像春天里刚吐出新绿的柳芽,敏感、脆弱而又充满朝气,需要阳光、雨露、和风细雨的呵护。学生都有表现自我、展示自我的欲望。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契机,让学生淋漓尽致的展示个性,呵护个性。一个问题,我们不要给学生定什么标准答案,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感受、体会、体验。教师要充分的开发、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和优势,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让他们成为具有健全人格并各具特长的创新人才。
五、实施方法
1、吃透教材,用好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教材是学生所学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教师教学的媒介,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都应依据教材的特点和要求来进行。课堂教学的基本功能,就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学教材。所以,教师要沉下心来教书,就必须“啃教材”,潜心钻研教材,咀嚼教材,洞悉教材意图,熟悉教材体系,明确教材重点、难点。还要改变自己的备课方式。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鼓励学生大胆地“动”起来,敢想、敢说,努力培养学生自读、自说、自练、自演的习惯和能力.2、教法学法统一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己读书,不待教师讲。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把教法和学法统一起来。首先,要针对长期以来以教法为主线安排教学的现状,探索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的课堂教学结构。学习方法不是靠教师灌输能够得到的,只有让学生在学习中积累经验,不断总结。因此,相适应的课堂结构不能光考虑教师怎样讲的清楚,怎样让生听得懂、记得住,而是让学生有更多动手动脑机会,教师要注重在这些方面发挥作用。其次,要重视引导学生总结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感性经验。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的经验,是掌握学习方法的基础;还要根据学生发展水平,及时引导他们整理这些经验,使它变成规律性的东西。再次,把读写结合作为教学策略,创造机会让生在“用”中提高。
3、创设情境,提高语文素养
在课程改革中,语文比其他学科更显著的一个特点是实践活动。新课程指出实践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堂中许多知识点都是靠模仿、借鉴、发现、创新才掌握的。这就要有个参加实践活动的情境,在有物、有意、有情的情境中,学生置身于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激活创新的思维。一句句佳句,一篇篇美文都是在大量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中感悟、习得的。
总之,无论我们多么习惯和喜欢从前的教学模式,无论有多大的艰难险阻,新课标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只有跟着新课标的方向,我们也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
第三篇:新课改下语文课教什么
新课改下语文课教什么
金秋九月,迎来了新课改下的第一届高一新生,看着学生们饶有兴趣地翻阅着语文课本,心中想着以后的语文课教什么给这些可爱的学生呢?我们高一语文集备组在开学初对“语文课教什么”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讨论。
语文课到底教什么?这似乎不是问题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语文教师,很多教师发出感慨:语文课越来越不会教了,语文课怎么教啊。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存在,原本最能凸现个性的语文教学,变成是师生带着镣铐在跳集体舞。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教师将很多精力花在教学设计上,花在教好教材上,教师的全部职责就是教会学生懂教材所承载的知识,只要学生学会,教师的任务也就完成了。
语文课到底教什么?这个问题应该是新课改下,语文教师在思想上有个明确认识的首要问题。让我们重新学习一下新课标。新课标告诉我们:“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新课改下语文课教什么?《福建省普通高中新课程语文学科教学实施指导意见(试行)》指出:(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高中语文素养包含:语文的积累、语感、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
(二)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高中学生应该掌握语言交际的规范,具备良好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以适应现实生活和自我发展的需要。课程内容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经验、实际需要的联系,注重设计并开展应用性强的语文实践活动。重视审美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觉的审美意识,要帮助他们意识到客观世界、精神世界处处存在美,学习、工作、生活处处需要美,时时注意把实用目标、科学规律和审美要求结合起来,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倡导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的差异以及语文学习基础的差异明显增大。为了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学习内容和目标,为学生的多样化发展创造条件,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增强 “多样性”和“选择性”。为了实现“共同基础”和“多样选择”的高效统一,必须建立新的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和实施机制。
《指导意见》在“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上给予了宏观上的指导。在新课改伊始,学习讨论新课改语文课程理念,明确“语文课教什么”的问题,是不无裨益的,“教什么决定了育什么才”,只有充分认识到每一节课教什么,才有可能探究每一节课怎么教。一位语文老师,上课时首先要想的是“今天这节语文课我将教给学生什么?”,把语文课教什么放在首要思考的地位,这样才能把语文课程目标细化到每一节语文课堂上。
第四篇:新课改下如何评小学语文课
新课改下如何评小学语文课
评课也称课的分析,是听课人依据一定标准对所听课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果做出诊断。它对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有着积极作用。下面就新课改下如何评小学语文课的一些浅见与同行们作以探讨。
一、评课的原则。
评课是一项严肃的教学研究活动,应该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是指导性原则。评课的目的是对教学进行指导,给执教者或执教者所在学校指出一个明确的教研方向。因此,评课要抓准主要问题与主要特点来评。
二是综合性原则。评课者要凭借评课的各种标准综合评定其所长或所短。
三是分析性原则。评课者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其长处充分肯定鼓励,并委婉指出不足是什么,什么地方还要提高。
四是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教师,不同的课,要采用不同评法。
五是互动性原则。对课的评价不宜搞一言堂,要让执教者、听课者、评课者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在平等、民主的学术氛围中,求同存导,互相借鉴,互相提高。
二、评课的标准。
课的评价标准对教学发挥着教学导向、问题诊断、结果评定等重要作用。传统的评价标准已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借鉴吸收当前教学改革诸多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高屋建瓴地把握小语教学改革的走势和轨迹基础上,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尝试制定新的评课标准。我认为可尝试从下几方面去评。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目标要符合新课程标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本领域教学特点,体现良好学习素质的培养和基础性目标的完成,关注学生发展性目标达成。
2、新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关爱、尊重中下等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课堂,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把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与必要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重视指导学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新课标要求充分落实。(1)识字:遵循汉字构字规律,注重汉字蕴涵的文化信息;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强调识字工具的指导与运用;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意愿,养成良好书写习惯。(2)阅读:强化朗读感悟,注重阅读方法的个
性化;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培养语感,注重积累;学生思维与表现方法多样化,学用结合;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创新精神。(3)表达: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写作中尝试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重视具体过程与方法的指导;重视修改和修改中的合作;关注儿童生活与情感世界。
4、教学方法灵活、具有启发性。根据预设及学生提问设计教学过程,依据学情变化有效地调控教学步骤,以学定教。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基础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真正的启发式。讲授生动、恰当,提问有启发性。对学生课堂上遇到的问题与矛盾,随机采取切实有效的引导与补救措施。
5、教学手段恰当、有效。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使现代教育媒体与教学有机结合。教师使用电教媒体技术熟练,效率高,效果好。
6、教师业务素质良好。仪表端正,教态亲切。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富有启发性、引导性。板书精当,书写工整。组织教学能力强,善于根据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有效开发和拓展语文学习资源,体现大的语文观。
7、教学效果显著。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教学任务完成较好。不同层次学生均有所得,有所提高。
三、评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站得高看得远。精彩的评课应结合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站在教材、课标,站在当前教学的高度,引导听者透过某些教育教学现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揭示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而不仅仅是抓枝节问题,如字错,音错。
2、要摆事实讲道理。评课者在评课前要充分熟悉教材内容,课标要求,听课时详略地记录好教学过程,把随感随想以批注形式写下来,并及时地整理、归纳。便于评课时具体指出哪个环节好,好在哪;哪些环节出现了问题及原因,应怎样改进。以使人心口折服。
3、要体现以师为本。新一轮课改大潮中,无论是教研员,还是教学领导,均应成为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的服务者,协作者。所以除了听评课外,我们还要注意向他们学习。要尊重教师创造性劳动,即使课堂出现偏差,也不要过份批评指责。评课者还要因人、因课而异确定评课侧重点及评课方法。
因人而异。对于新上岗教师,评课侧重点要放在备课、上课的基本思路,教学基本功理否扎实上,重在引导激励他们能尽快步入正轨;对于学科的骨干教师,则应在充分挖掘优点的基础上,全面深入指出存在着的问题,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因课而异。课的性质不同,评课侧重点及方法也不同。常规课可抓住制定的相应标准评课;专题研讨课,侧重点可放在专题学术研究方面:观摩课的重点放
在课的优点赏析,教研经验的推广上。
4、要讲求语言技巧。评课态度要平和,语言力求口语化,深入浅出,对于引用的教育教学名言要结合具体教学作以具体解释,避免语言晦涩。对于执教者存在的问题不要冷嘲热讽,建议宜用商量口吻提出,易于执教者与被听者接受。
v如何评课 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评课又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评课,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领导可以推广经验,发现不足,;专家可以了解动态,发展教学理论。
一、当前评课中存在的问题
1、重听轻评
2、敷衍了事
3、平淡肤浅
4、面面俱到
5、参与面窄
二、评课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2、坦率诚恳原则
3、兼顾整体原则
4、鼓励性原则
5、差异性原则
6、方向性原则
第五篇:新课改下如何评小学语文课
新课改下如何评小学语文课
评课也称课的分析,是听课人依据一定标准对所听课的教学水平,课堂教学效果做出诊断。它对促进教学交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推动课堂教学改革有着积极作用。下面就新课改下如何评小学语文课的一些浅见与同行们作以探讨
一、评课的原则。
评课是一项严肃的教学研究活动,应该遵循以下五个原则。
一是指导性原则。评课的目的是对教学进行指导,给执教者或执教者所在学校指出一个明确的教研方向。因此,评课要抓准主要问题与主要特点来评。
二是综合性原则。评课者要凭借评课的各种标准综合评定其所长或所短。
三是分析性原则。评课者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从客观实际出发,对其长处充分肯定鼓励,并委婉指出不足是什么,什么地方还要提高。
四是针对性原则。针对不同教师,不同的课,要采用不同评法。
五是互动性原则。对课的评价不宜搞一言堂,要让执教者、听课者、评课者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独到见解。在平等、民主的学术氛围中,求同存导,互相借鉴,互相提高。
二、评课的标准。
课的评价标准对教学发挥着教学导向、问题诊断、结果评定等重要作用。传统的评价标准已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在借鉴吸收当前教学改革诸多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高屋建瓴地把握小语教学改革的走势和轨迹基础上,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尝试制定新的评课标准。我认为可尝试从下几方面去评。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教学目标要符合新课程标要求,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与本领域教学特点,体现良好学习素质的培养和基础性目标的完成,关注学生发展性目标达成。
2、新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面向全体学生,关爱、尊重中下等生,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激活课堂,师生共同积极参与学习过程,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把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与必要的接受性学习相辅相成;重视指导学法和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新课标要求充分落实。(1)识字:遵循汉字构字规律,注重汉字蕴涵的文化信息;采用多种识字方法,强调识字工具的指导与运用;培养主动识字的兴趣和意愿,养成良好书写习惯。(2)阅读:强化朗读感悟,注重阅读方法的个性化;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与体验,提倡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培养语感,注重积累;学生思维与表现方法多样化,学用结合;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培养创新精神。(3)表达:鼓励自由表达,放开种种束缚;写作中尝试运用已积累的语言材料;重视具体过程与方法的指导;重视修改和修改中的合作;关注儿童生活与情感世界。
4、教学方法灵活、具有启发性。根据预设及学生提问设计教学过程,依据学情变化有效地调控教学步骤,以学定教。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基础选择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真正的启发式。讲授生动、恰当,提问有启发性。对学生课堂上遇到的问题与矛盾,随机采取切实有效的引导与补救措施。
5、教学手段恰当、有效。从教学实际出发选择恰当而有效的教学手段,使现代教育媒体与教学有机结合。教师使用电教媒体技术熟练,效率高,效果好。
6、教师业务素质良好。仪表端正,教态亲切。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富有启发性、引导性。板书精当,书写工整。组织教学能力强,善于根据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有效开发和拓展语文学习资源,体现大的语文观。
7、教学效果显著。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学习积极性高,兴趣浓,教学任务完成较好。不同层次学生均有所得,有所提高。
三、评课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站得高看得远。精彩的评课应结合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站在教材、课标,站在当前教学的高度,引导听者透过某些教育教学现象,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揭示教育教学的本质规律,而不仅仅是抓枝节问题,如字错,音错。
2、要摆事实讲道理。评课者在评课前要充分熟悉教材内容,课标要求,听课时详略地记录好教学过程,把随感随想以批注形式写下来,并及时地整理、归纳。便于评课时具体指出哪个环节好,好在哪;哪些环节出现了问题及原因,应怎样改进。以使人心口折服。
3、要体现以师为本。新一轮课改大潮中,无论是教研员,还是教学领导,均应成为一线教师教育教学的服务者,协作者。所以除了听评课外,我们还要注意向他们学习。要尊重教师创造性劳动,即使课堂出现偏差,也不要过份批评指责。评课者还要因人、因课而异确定评课侧重点及评课方法。
因人而异。对于新上岗教师,评课侧重点要放在备课、上课的基本思路,教学基本功理否扎实上,重在引导激励他们能尽快步入正轨;对于学科的骨干教师,则应在充分挖掘优点的基础上,全面深入指出存在着的问题,为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
因课而异。课的性质不同,评课侧重点及方法也不同。常规课可抓住制定的相应标准评课;专题研讨课,侧重点可放在专题学术研究方面:观摩课的重点放在课的优点赏析,教研经验的推广上。
4、要讲求语言技巧。评课态度要平和,语言力求口语化,深入浅出,对于引用的教育教学名言要结合具体教学作以具体解释,避免语言晦涩。对于执教者存在的问题不要冷嘲热讽,建议宜用商量口吻提出,易于执教者与被听者接受。
5、如何评课。评课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经常开展的活动,有同事之间互相学习、共同研讨评课;有学校领导诊断、检查的评课;有上级专家鉴定或评判的评课,等等。
评课又是教学、教研工作过程中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通过评课,同事之间可以相互学习,相互促进;领导可以推广经验,发现不足,;专家可以了解动态,发展教学理论。
一、当前评课中存在的问题
1、重听轻评
2、敷衍了事
3、平淡肤浅
4、面面俱到
5、参与面窄
二、评课的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
2、坦率诚恳原则
3、兼顾整体原则
4、鼓励性原则
5、差异性原则
6、方向性原则
一节课的评价标准
评课作为一种质量分析,首先应该有一种质量标准。这就如同一种产品的质量验收,在验收前应有质量标准一样。要评析好一节课也是这样,评课者首先要熟悉和掌握评课的一般标准。什么是一节好课的评价标准,因为学科不同,年级不同,地区不同,每次评课的目的任务不同,很难有一个通用的标准。近些年来,各地区教研、科研部门,各基层学校根据需要,结合当地或本校实际情况,区别不同学科,因地制宜地制订了许多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或课堂评价量表,这些就可以作为评课的参考。下面这个评价标准是我们经过多年教研实践总结出来的,可以为大家评课提供参考。评价项目与现代教学观 评价标准
一、教学目的(体现目标意识)
1、教学目标全面、具体、明确、符合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
2、重点难点的提出与处理得当,抓住了关键,能以简驾繁,所教知识准确
3、教学目标达成意识强,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二、教学程序(体现主体意识)
1、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
2、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3、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突出重点,抓住关键
4、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
5、体现知识形成过程,结论由学生自悟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体现训练意识)
1、精讲精练,体现思维训练为重点,落实“双基”
2、教学方法灵活多样,符合教材、学生和教师实际
3、教学信息多项交流,反馈及时,矫正奏效
4、从实际出发,运用现代教学手段
四、情感教育(体现情感意识)
1、教学民主,师生平等,课堂气氛融洽和谐,培养创新能力
2、注重学生动机、兴趣、习惯、信心等非智力因素培养
五、教学基本功(体现技能意识)
1、用普通话教学,语言规范简洁,生动形象
2、教态亲切、自然、端庄、大方
3、板书工整、美观、言简意赅,层次清楚
4、能熟练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5、应变和调控课堂能力强
六、教学效果(体现效率意识)
1、教学目标达成,教学效果好
2、学生会学,学习生动,课堂气氛活跃
3、信息量适度,学习负担合理,短时高效
七、教学个性(体现特色意识)
1、教学有个性特点
2、教师形成教学风格评课原则所谓评课原则就是评课者在评课时应遵循的指导思想。针对当前评课存在的问题和评课的需要,评课者在评课时应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实事求是原则
二、坦率诚恳原则
三、兼顾整体原则
四、激励性原则
五、差异性原则
六、讲究方法原则评课形式
由于听课评课的目的不同,执教者水平又各异,评课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通常,评课形式有这样几种。
一、个别交谈式 这种形式是在听课人数较少的情况下所采取的。也有在集体听课后,觉得某些问题不便在众人的公开场合谈,而采取个别交谈的方法。这种方法是由评课者一两个人与任课教师个别交谈,先由执教者比较详细地谈谈自己的教学设计,然后由评课者交换对课的看法和建议。
二、集中讨论式
这种形式多是适用于公开课、实验课和观摩课。通常,这种课听课人数比较多,有领导、教师,有时还有校外的同行,乃至上级行政领导和教研人员。
集体评议,主持人的主持工作很重要,他应适时的归纳、启发引导,努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气氛。一要少做结论,多做探讨,发扬民主,集思广益。二是营造一个争鸣气氛,使参评者能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不要强求统一,可以允许不同意见的存在。
三、书面评议式
书面评议法由主持人限制在一定时间内,让每个听课者写出一份书面评析材料。书面评议有很多好处,由于听课者经过深思熟虑形成的意见,见解说得透彻、中肯,态度上也比较开诚布公,另外,这也是个很好的总结,使之形成为规律,升华为教学理论的高度。当然要想达到上面的要求,主持人必须要求每个评课者,真正的动一番脑筋。一是要把听课的情况做认真回忆和整理,二是要切实用教学理论来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防止草率从事。
四、师生互评式
师生互评法即是评教评学的过程。是由师生共同参加评课。这种形式的优点在于及时把握反馈信息,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体现教学民主。但由于带有一定的随意性,故不可多用。运用时不可完全听其自然,应该加以必要的引导。
五、抽签答辩式
这是以抽签形式选项出评课者几名登台评课,然后由教育行政部门和业务部门组成评委;当场打分。答辩的内容分为必答题、抽答题和评委提出的即兴题。在领导答辩前也可以先请教研部的同志先进行评课、示范。这种评课方法是把教学、评估、管理、经验交流融为一体。形式新、触及深。也是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经验交流会、研讨会。
六、庭辩式
它是模拟法庭辩论的一种评课方式。这种评课方法能打破以往评课的模式,改变授课与评课的脱离现象,避免评课的片面性和主观性,尽可能公正、客观地评价。
七、自我评议式
自我评议就是教者课后做总结与反思,包括广泛听取评课者意见等。通常,有经验的教师,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效果,通过感觉能够做出一个初步的自我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