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今天有幸见到了全国特级数学教师华应龙老师
今天有幸见到了全国特级数学教师华应龙老师,上午我们在七中听取了华老师的《融错:减负增效之良策》的报告,下午在振兴街小学听了华老师的一节关于《游戏公平》的公开课。聆听了他睿智而又幽默的讲座和公开课,让我受益匪浅。
尤其是华老师关于面对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种种错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采取的态度,让我茅塞顿开。华老师在报告中指出:成功是长叶的时候,而失败是长根的时候。面对学生的出错,作为一名教师,她的态度应该像三部曲那样,有步骤地进行,即:
一、错是错,对是对,教师有一颗包容的心,要宽容仁慈地看待学生的差错;
二、错不是错,要温暖地融化学生的错误,让学生的心灵更好的成长,掌握更好的姿势,习得更好的技能;
三、错还是错,通过错误,最终让学生感到自豪、光荣。
华老师在现场现身说法,他给我们出示了他的学生的两份作业,一份是学生的条形统计图作的很潦草,把图画歪了。华老师给学生的批语是:“你画成了一个比萨斜塔。”还有一个孩子画的左边数轴上的数据太大,所以画出的条形统计图都太短。老师给他的批语是:“哈哈,个个都是武大郎!”面对学生的差错,老师没有呵斥,没有严厉的批评指正,更没有强行令学生改正,而是用这种诙谐幽默的方式让学生从心里接受。在下次画统计图的时候,孩子们会告诉班级里的其他的孩子说:“千万别画成比萨斜塔和武大郎哟!”这样学生对于自己的错误很快就能意识到了,而且还能从心里接纳自己的错误,并积极地改正过来。下午华老师在讲《游戏公平》这一课时,有两个小组在统计数据时出现错误。华老师是这样对学生们说的:“感谢刚才出现问题的小组,因为你们的错误,让同学们在分析问题时发生偏差。”华老师用幽默的话语,让学生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在统计中,数据要说明问题,所以数据是不能出现问题的。
我非常赞同华老师的那句名言:学生正确的作业可能只是模仿,但错误的作业绝对是创新。明白的人明白的算理是一样的,不明白的人却各有各的困惑。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帮助学生不再犯同样的差错是老师的义务。差错的价值有时并不在于差错本身,而在于师生从中获得新的启迪。对教师来说,学生的“差错”是机遇,是挑战,更是教育智慧的折射。所以我们老师一定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们的错误。并从孩子们的错误中查找出错的原因,巧妙地帮助孩子们认识错误并修正错误,这才是我们的为师之道!
最后我想说的:学生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教师错误地对待学生所犯的错误。
第二篇:读华应龙老师
读华应龙老师《我就是数学》有感
蘧爱华
当我写《生活中的比》的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评析时,我真的不知这中间的差别,程翠萍老师推荐给我《我就是数学》这本书,读了这本书收获颇丰。读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华老师不忘初心,爱心永在,在爱的基础上多思考,积累智慧的过程。
我欣赏作者,工作二十几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学习、研究、总结、提升,用数学的眼睛来关注生活,用先进的思想观照课堂,用智慧的实践演绎精彩的人生。
“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这是作者的真切感悟。农民种的庄稼长得不好,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土是不是松得适宜,肥是不是施得及时,有没有及时浇水和除虫。因为他知道庄稼始终是无辜的。我们应像农民那样,经常追问自己:学生上课为什么不专心,作业为何总是出错?多么朴实而又感人的心声!
是的,华老师一直用农民种地的精神鞭策自己,用积极的偷懒敞亮教学生活。他让我们在熟悉的课堂里看到了另类的风景。
本书共有六辑。第一辑——课前慎思。“脑袋磕破后的笑声”,一个数学老师遇到脑袋磕破后,如何化尴尬的事件为有趣的教学资源。而“思维决定视野”一文,作者向我们诠释了《角的度量》新课导入的来龙去脉,为了寻找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作者竟几次三番修改,忍痛割爱舍弃,冥思苦想求证,不凡的经历,让我们了解到一个特级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孜孜以求,这正印证了爱因斯坦的那句话:“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不仅仅取决于你的肉眼,还要取决于你用什么样的思维,思维决定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
第二辑——课中求索
即便“擦黑板”这样的小事,作者也有另类的解读——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温课”,显示了对学生的尊重,同时显现出教师的一种精神,一种气势,它理应成为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可惜,很多教师平时没有修炼这样的人生课。课堂上仅仅传授了知识,忽视了教学生如何做人?
第三辑——课后反思
“一盘没有下完的棋”孩子害怕老师当众出丑,挑了办公室背人的地方,还说一个车找不到了,让老师一个车,好胜的老师却没有领孩子的这份情。通过这盘棋“外显的是我棋艺高,内含的是我教感弱”,华老师严厉的剖析自己。
第四辑——听课随想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
学生真正从活动的本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和满足,并在活动中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快乐。同时,让学生体会到“只要踏进了数学的大门,你们随时随地都会发现数学上也有许许多多趣味的东西,产生爱学数学的情感。”
让我们一起看看: 课堂上,面对学生回答提问、习题演算、解决问题的出错,很多教师总是责问学生,甚至批评学生,作者却说要“善待差错”“感谢差错”。他告诉我们不能忽视学生出现的问题,课堂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要冷静地分析、恰当地评价、灵活地纠正。华老师对于差错资源的有效利用,不仅保护了孩子的学习积极性,还把“阳光心态”传染给了我们,相信“课堂因融错而精彩!”会得到更多人的理解和认同。
学习这些案例,我感觉也在自行修炼。我向华华老师学习,课堂留错给学生,从而培养孩子们的认真倾听的习惯和质疑的能力。
第三篇:华应龙给数学教师的十条建议
《华应龙给数学教师的十条建议》之我见
今天有幸在网上看到了《华应龙给数学教师的十条建议》,看了之后,感触很深,下面就谈一谈我对这十条建议的理解: 一是要居高临下驾驭教材;
“居高临下驾驭教材”绝不是居高临下的对待学生,这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要教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而且这一桶水必须是长流水、是活水,不能是死水。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对课程标准、对教材做到心中有数,能整体把握,无论是在“点”上还是在“面”上,都能应对自如,灵活驾驭。
二是要每天让学生进行5分钟的口算;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没有一天不用到口算,尤其是一些简单的小数目的计算,用口算方便易行,灵活快速。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口算能力差,势必会影响到估算、笔算的正确和速度,影响计算技能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不但能提高学生思维品质,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还可以为以后学好数学打下良好基础。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口算能力的培养,应当贯穿于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全过程中。因此,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们每天要保证让学生进行5分钟的口算。
三是要每周让学生写一篇数学周记;
数学周记是教师教学的一面镜子。学生的周记,在一定程度上客观、公正地反映出教师各方面的情况。每周让学生写一篇数学周记,有利于学生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学生通过归纳、整理一周所
学的知识要点,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而且提高了学生综合概括的能力。另外,学优生讲出了自己的好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全班共享。学困生讲出了学习困难,使教师辅导有的放矢。因此,要每周让学生写一篇数学周记好处多多。四是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爱因斯坦也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有价值”。鼓励学生自己提问题,有利于学生增强主体意识,发挥主体作用;有利于因材施教,以学定教;有利于学生掌握质疑问题的良好学法;有利于在课堂上形成一种“共生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且还要善于引导并给出积极地评价,让学生想提问题、敢提问题、提有价值的问题。五是要倡导学生的个性思维;
思维——是数学教学的核心所在。著名已故数学家陈省身教授也说过:“数学,是自己思考的产物”。因此,每一节数学课,我们教师都要积极地倡导学生的个性思维。
六是要重视学生的动手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就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动手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示学生思维过程,丰富学生的想象力,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因此,教师要从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出发,精心设计每一节数学活,让学生 “ 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 ”,真正体现以学生主体实践活动为基础的有效课堂教学。七是多让学生表达交流;
《数学课程标准》在阐述思维能力中指出,“要求学生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解决问题能力中“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在阐述能力培养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的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和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交流的能力”。因此,数学课上我们必须要积极地创设机会和条件,多让学生表达交流。具体来说,就是要营造良好的交流情境;重视动手操作过程的语言表述;把握住“生成”,让学生有充分讨论沟通的机会;重视学生表达能力与思维能力协调发展。
八是在组织学生合作时要突出思维碰撞;
在数学课堂上,要让学生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在自主探索、亲自实践、合作交流的氛围中,解除困惑,更清楚地明确自己的思想。从而在碰撞中擦出智慧的火花。
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质疑问难、发表不同意见,特别是当学生的见解出现错误或偏颇时,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我矫正,将机会留给学生,不要代替学生自己的思考。
九是要加强对少数差生的辅导;
在每一个班级中,都有一些在学习上、思想上后进的学生,他们表现在学习主动性差、成绩偏低,自我约束能力弱,经常违反校规校纪,思想不求上进,常常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常常令老师感到头疼,这些人不是很多,但对班级影响不小,是班里的消极因素,影响着班级整个学科整体水平的全面提高,因而教师必须要加强对少数差生的辅导,努力提高后进生的学习成绩——这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十是作业设计要新颖有效。
作业内容是否新鲜、有趣,很大程度上就能吸引学生对作业是否敢兴趣。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作业题型要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奇”一点,通过多种渠道,把丰富知识、训练和发展创造性思维寓于趣味之中,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让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取代重复呆板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使之产生一种内部的需求感,自觉主动完成作业。
以上就是我对《华应龙老师给数学教师的十条建议》的理解。不当之处,还请各位博友多多批评,欢迎吐糟„„
第四篇:特级教师华应龙给数学教师的十点建议
特级教师华应龙给数学教师的十点建议(转载)
1.居高临下驾驭教材;
2.每天5分钟的口算;
3.每周1篇数学周记;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5.倡导学生个性思维;
6.重视学生动手活动;
7.多让学生表达交流;
8.合作突出思维碰撞;
9.加强少数差生辅导;
10.作业设计新颖有效。
第五篇:特级教师华应龙给数学教师的10点建议
特级教师华应龙给数学教师的10点建议
1.居高临下驾驭教材;
2.每天5分钟口算;
3.每周1篇数学周记;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5.倡导学生个性思维;
6.重视学生动手活动;
7.多让学生表达交流;
8.合作突出思维碰撞;
9.加强对少数差生的辅导;
10.作业设计新颖有效。
点评:
1.我们要建立的是一种“大数学观”,俯视我们的数学教材。教师对于教材,既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观之;出乎其外,故能驭之。
2.我校已沿用多时,引导学生养成的是一种习惯,力求“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3.文学与数学的结合,文理沟通,将自己的思考、疑惑表述出来时一种能力,值得从小培养。
4.提出问题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前提,我国的学生比较注重解决问题,但须知提出问题才是前提。
5.我们的教育不是造就整齐划一的标准件,而是塑造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体,每个人都应该具有这个人的特征。一花怒放诚可喜,万紫千红才是春。
6.动手与动脑应该相结合,心灵才能手巧,儿童的智慧在指尖上。这也是一项生存技能。
7.当今社会,与人交很关键,说出你的想法,可与3互为表里,3为写,7为说,再辅以听和读,基本感官协同合作。
8.我们合作的实质所在,一个思想和多个思想交融,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是我们课堂教学异彩纷呈的追求。
9.多好的草地也有瘦马,好农民不让一块庄稼枯萎,好老师不让一个学生自卑。在由衷地喜爱优等生的同时,让我们也将目光甚至是多将目光停留在那些学困生身上吧!也许你会发现,他们正渴望着我们的关注,他们更期待我们和他们的目光交流,他们很需要我们的呵护和帮助。
10.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如何使“习”成为学生之“乐”,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思考的大事,让我们在将着眼点放在新授的同时,也着力打造练习和作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