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三年级作文教学浅探
三年级作文教学浅探
摘 要: 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这一阶段就犹如打地基。地基打得好,建起的大楼结实耐用;地基打得不好,后果不堪设想。
关键词: 三年级 作文教学 教学方法
我在三年级作文教学中,通过学习、思索与实践,得到了很深的体会,即三年级的作文教学应做到五重视。
一、重视说的训练
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必将带动书面表达能力的发展,因此由说到写,一直以来都是作文教学的最佳途径。特别是在三年级,学生的作文刚刚要转入书面作文阶段,更应该以“说”为基础,这有三大好处:第一,以说促写:第二,学生先口述作文内容,便于教师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有利于提高作前指导的针对性;第三,由程度较好的学生口述,还能起示范作用。那么怎么进行说的训练呢?
首先,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改变过去一言堂的现象,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在质疑、释疑、讨论等过程中,既锻炼思维能力,又畅所欲言;既保护他们的口头表达欲望,又培养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教师要紧扣课文的教学,设计“说”的训练。如:教学完《富饶的西沙群岛》可进行复述课文的训练;教学《小摄影师》可让学生进行续编故事的训练;教学《一定要争气》可让学生进行想象性的说话训练,说说窒第周接到成绩单之后与校长、父亲见面的情景,说说童第周成功地把青蛙卵的外膜剥下后,瞧不起中国人的外国学生的表现。学生边说,老师和其他学生边评,既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又及时针对学生思维条理较差和语言表达的不足给予帮助。
再次,教师除了要充分把握基础训练中的说话材料进行训练外,还可通过组织讲故事比赛、“说说我的理想”的演讲比赛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表达空间,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写打下坚实基础。
二、指导观察、体验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但现在的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父母的娇纵,商品楼的住房格局,等等,使一部分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鸽子式的封闭生活,他们生活经验匮乏,缺少体验,对生活中的事情都以不经意的态度去对待,所以常常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说。针对这一点,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观察、体验,布置一定的观察作业,让学生通过看一看、闻一闻、试一试、摸一摸、听一听等全方位地感受生活。如:在教学基础训练2的作文《记一次家务劳动》之前,我预先布置作业,让学生自己选择一种家务劳动,然后观察家里的人是怎么进行这一家务劳动的,最后自己动手做一做,又如,在教学《周总理的睡衣》时,我布置了观察并实践怎样缝衣服的作业,一学生在经过观察后,是这样描写“她的奶奶为爷爷补衣服的情景的”奶奶林针线包中拿出针和线团,她先从线团上扯下一段线,把线头放进嘴里,用唾液沾湿,接着捏住线头,眯着眼睛,小心地把线穿过针眼在线的尾端打了个结……让学生与生活接近,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积累丰富的生活材料,必将为学生有物可言,写出真实的作文,打下良好基础。
三、重视练笔
教学大纲指出:“作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多练笔,不仅要求有一定的练习次数,还要求每次练习有一定的质量。”学生的作文能力是靠平时的不断训练培养起来的,可减少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是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练笔除了要抓好课本中的作文训练项目外,还可结合阅读课文的教学,争取每课一练,让学生切实把说写结合起来。如:教学《晨读》时,我在学生学完第二自然段后,让他们暗中认定一个同学作观察对象,仔细观察他读书时的神态、动作,让他们模仿第二自然段用一段话说给同学听,在师生共同评议后,再把这段话写成书面作业。
练笔,要让学生放开胆子,无拘无束地写。最好是能让学生设置一本日记本。老师要鼓励引导学生,把看到的好词佳句摘录下来,把一天之中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事物,用一段话写下来。练笔除了以上方法外,还可鼓励、引导学生在每一次作文训练之后写后记。所谓写后记,就是让学生在作文讲评后,把自己受到的启发、得到的领悟,以及对评改的不同看法、疑问,或想改写某些段落甚至重新构思作文等写在本子上。后记不拘形式、不限长短,可畅所欲言,鼓励写后记有三大好处:(1)督促学生认真阅读老师的批示;(2)让学生能根据老师的批语有针对性地修改习作,培养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3)便于师生之间进行反馈、交流。如:有位学生在后记中写道:希望老师能多念一些好作文给我们听:有位学生写道:自己通过读老师的批语,已经知道自己的标点符号用得很不好;更有多数学生针对自己某一句、某一段的不足进行修改,相信学生经过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作文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对于教师来讲,批改那一次次作文,已是沉重的负担,当然已没有时间批改学生的练笔作业,那么怎么办呢?我认为有以下方法可用。
1.把学生的练笔作业收上来,教师通过浏览,把其中的佳作或较有代表性的反应普遍问题的习作,利用合适的时间,拿到班上评点,指出优点与问题,然后让学生互改自改。
2.让学生把练笔作业拿出来,指名到台上诵读,然后师生共同评议,再进行互改自改。
3.让学生把练笔作业拿到小小组中交流、讨论、且评互改,教师通过听取各小组长的汇报,进行评点。
四、重视阅读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一方面学生可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另一方面,可让学生接触各种各样的写作模式,开拓自己的写作思路,提高自己认识事物和表达事物的能力。这一点对于三年级学生尤为重要,他们刚接触作文,生活经验少,脑中积累的词汇也少。如果在此时未能及时补充营养,让他们觉得作文是一件苦差事,则必然会从此让他们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针对这一点,首先,教师要充分发挥语文课本的功能,要求学生多读多背。教师可通过组织诵读比赛,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其次,教师要时常向学生推荐一些优秀读物,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并让学生把读到的妙词佳句或精彩片断,抄到日记本上。再次,教师要抓好每周一节的阅读课的教学。在这节课中,教师既可拿出某篇文章诵读,全班同学就这篇文章进行探讨,说出自己喜欢的语句,说说自己想了解的问题,又可让学生自带材料到班上阅读,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读了某篇文章的感受,或让学生把以前读到、记下的妙词佳句或精彩片断拿出来互相交流。
五、重视鼓励的作用
三年级是学生作文的起步,水平较低是必然的,此时他们就犹如咿呀学语的幼儿,更需要及时鼓励、肯定、引导,教师一定要处处留心,重视鼓励的作用,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因此,不论是作文训练后的批语,还是对学生口头作业的评点,或是对学生练笔作业的评议,等等,教师都应及时肯定其中的成功之处与闪光点,给予学生热情的鼓励或表扬,让学生的表达欲望与写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
第二篇: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浅探
三年级作文教学方法浅探
李小英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已成为许多语文教师都很头疼的问题。因为作文教学是一项繁重的工作,一篇作文的指导从单元的写作要求到讲授写作方法及技巧,再从学生自行写作到教师的精心批阅,最后评讲作文,前后要经历两周的时间,教师花费大量的精力,但效果甚微。学生怕写作文,一到作文课就怕,怕挤不够字数完不成作文作业,怕写不好老师责怪。为了完成任务,学生往往东拼西凑成文,写出来的作文空话连篇,没有真实可信的东西,缺乏孩子所应有的童真童趣。甚至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有的教师叫学生把一些优秀范文背下来,以备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这真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教育的失败。
三年级是刚刚学写作的时候,这时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是最佳的时期,如果这时引导不当,将又会让学生重蹈覆辙,留下许多后患。那么,如何在这个写作刚刚起步的阶段,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做了一些初浅的尝试。
我把作文教学分为作文课外和作文课内两部分教学。
作文课外:
一、注重指导阅读、积累、运用
三年级作文刚开始,他们不知如何积累写作方法、优美词句,不知如何运用它们把自己的意思详细、生动地表达出来,更不会有创造性的运用。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强调“作文要与阅读教学紧密配合。”所以,在教学中要牢固树立阅读为写作服务的思想,在平时把阅读教学始终贯穿于作文教学之中。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把阅读中的作文知识有效合理的切入,通过导读,课例,读写例话,基础训练这一个个训练环节,来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如在教学B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松鼠》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体会了松鼠的外形描写的方法之后,让学生写了自己最熟悉而喜欢的小动物的外形。但是写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有的学生就寥寥几句,如有的学生这样写:小兔子全身白白的,耳朵长长的,眼睛红红的,尾巴短短的。然而通过要求学生把描写松鼠的句子运用到描写自己的小动物上,进行仿写,就收到良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写道:“小白兔是一种可爱的小动物。它全身雪白雪白的,前肢短后肢长而有力,长长的耳朵,玲珑的小面孔上嵌着一双红玛瑙似的眼睛,身上的毛软软的,摸上去很舒服,雪球似的短尾巴总是随着兔子的一蹦一跳上下的动着,真好玩。”还有课例的各种写句训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的能力。这是课内的阅读后小练笔的训练,课外可在班级建立图书角,让学生运用所学读书知识进行广泛的阅读,让他们把看到的精彩片段或好词好句摘录下来,并进行仿写,积累语言,丰富学生的写作知识。
二、创设生活情境,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思考的习惯
三年级的孩子对于习作,无从下手,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没有留心去观察注意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是作文的源泉,创设情境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回忆生活中的场景,更好的融入到教学当中,从而更好的掌握知识和技能,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作文教学变得生动、形象。赞科夫曾经说过:“智力活动是情绪高涨的气氛中进行的。”所以,在课堂上模拟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一个场景,展示学生日常所见的事物,让学生在情境中,有了表达的欲望,有了倾吐的需要。如我在课上做了一个“纸可
以当锅烧”的实验,要求他们注意观察。在做之前,我问学生:“纸可以当锅烧开水吗?” “不能!”我说:“能!”学生不信,我当场演示给他们看。他们看了非常的惊奇。我问:“看了这个实验,有什么想说的吗?”学生都问为什么纸没有被火烧掉?我给讲明了原理。问:“这个实验有趣吗?从中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把刚才的现象写写吗?”孩子们还在好奇与兴奋之中,刚才的情境还在他们脑海里,于是不出半个钟,这个实验就被学生记录了下来。但这只是一个契机,我会引导他们用这种观察,思考实验的方法去观察思考生活中许多有趣的现象,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逐步培养他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
作文课内:
通常我会花三课时上习作课。
第一节:集体合作“说”作文,写作文,分层次布置作文
鉴于学生面对作文就犯愁的现象,我选择了全部合作或小组合作“说”作文的教学方法。因为“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集体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开始的审题,立意,取材,布局谋篇,用词造句都是全班学生你一言我一句一起完成的,教师在旁做引导,鼓励。如我在B版的第三单元的习作(观察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写一写)中是这样指导学生的:
课上我问学生最喜欢什么小动物,它长什么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喜欢这种小动物?如果是回答式的写下来,学生就是简单的写几句话,但这符合我们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吗??不.<新课程标准》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写作教学目标有一点规定了学生一般一篇习作要完成300字左右。这样回答根本不到100字,与目标相差甚远。那怎样让学生把事物写具体,生动呢?备课时我了解到了这一点,所以我课前对班上大多数学生喜欢什么小动物进行了了解。如他们多数人喜欢兔子,我就准备了一只小兔子。当我提着装有兔子笼子放在讲台上时,他们的兴奋劲可想而知。接下来,我指导他们按顺序观察兔子的外形,学生你一言我一句,边说边用作文草稿本记录下来,以及后面要写的兔子喜欢吃什么,怎样吃食,喜欢做什么等等都是大家边说边分段写的,而我则把他们说的描写兔子的一些重要词句板书在黑板上,加深他们的记忆,也可以引导学生将我们学过的、看过的好词好句用上,鼓励他们写出与众不同的好句来。就这样一篇布局合理,有血有肉、生动形象的习作在学生地努力,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也许有的老师会质疑:这样教,学生的习作不是千篇一律了吗?这有悖于我们新课程教育的创新理念!对,说的没错。这正是我下面要阐述的习作要求和评价的内容。
对不同的学生作出不同习作作业要求和评价。全班一起完成的习作(以下简称基础篇)只是针对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的,要求他们能在这篇的基础上再加上自己的一两句生动的话就可以了;而成绩中等的学生他们要写出不同于我们说的独特之处。如同样是写兔子,要有自己的特色,不能与基础篇完全一样;成绩上等的学生则要求他们运用基础篇的写作方法写别的小动物,如爱睡懒觉的小花猫,忠实的小狗,美丽的小金鱼,胆小的乌龟。。。这样让成绩差的学生吃饱,成绩一般的学生吃好,成绩优秀的学生吃精。当然他们的角色是相对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写什么样的习作,如果他对自己的要求比老师对他的要求还高并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了,这样的学生就要积极的鼓励,表扬。
第二课时:修改作文
作文完成后要修改,这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做到的,因为这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而必要的途径。传统上的作文修改和评讲都是老师一手包办的,时间精力付出了,但效果却不佳。作文的修改、讲评,如果能在课堂上完成,不但让学生学会了怎样修改作文,提高了写作能力,而且减轻了老师的负担。我上这个的课时首先要求学生自己先通读几次,发现什
么语病,错漏,及时订正,再把作文读给同学听,让听的同学从中发现问题,提出修改意见,根据修改意见再由同桌交换修改各自的文章,修改完以后再从草稿本誊写在作文作业本上。让同桌写上对该篇文章的“评语”。在修改作文,写评语时,学生能用心领悟以前学过的写作技巧与方法,从而促进了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
在这节课里,老师也要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修改,特别是对差等生作文的面批,更要花多点时间和耐心,对于好的习作要及时的和全班交流,分享。等学生把作文作业交上来,老师就要全面的去精心批改。由于有了学生们的修改与认真誊写,作文出现的病句,错漏已大大大大减少了,所以老师的批阅就容易多了。当然对学生的眉批,段批和总批是不能少的,好词好句要圈点出来,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评语多是以鼓励性和商量式为主的。,对于达到了要求的学生的习作要奖励:在其作文本的封面上贴小红花之类贴纸,写的突出多贴一个或两个,小红花积累到了一定的数量就和老师兑换笔、尺子等奖品。
第三课时:评讲、分享作文
在这节课里分为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总评讲作文,表扬写得好的学生,并请其来有感情地朗读自己的作品,全班分享,不好的作文一起评议修改;第二部分学生在班上相互传阅自己的作文,交流。
课后,我会把好的作文展览在班上的学习园地上,并把它们打印成册,向报刊推荐优秀作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调动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这种教学方法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起到一个由点击面、举一反
三、抛砖引玉的效果,这是他们刚入作文写作的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学写作来容易多了,再不会怕写作文,反而易于动笔,乐于写了。这种教学方法我使用了一年,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当然,作文教学还有许多方法,如多读书,作读书笔记积累好词好句,写日记,进行口头作文训练„„,但是任何方法,都不是万能的,这种教学方法只是仁人之见,教学只有结合学生实际,因势利导,多激励学生,让学生多说、多读、多思、多悟,方能让学生热爱作文,提高写作能力。
第三篇:三年级习作指导浅探
三年级习作指导浅探
摘要:三年级是小学作文的启蒙阶段,习作时,我降低要求,让学生对习作有信心;鼓励课外阅读,积累好词佳句;大胆交际,提高口头作文能力;讲究方法,有层次进行习作训练;注重评价,互相促进。
关键词:信心 阅读 交际 方法 层次 评价
三年级是小学作文的启蒙阶段,既是低年级看图说话、写话的延续,又是高年级习作训练的基础.作为作文教学承上启下的入门阶段,如何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让他们以最快的速度接受作文,喜欢作文,写好作文呢?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做了以下一些尝试。
一、降低要求,让学生对习作有信心。
自信是向成功迈出的第一步。学生对写作有自信心,他才会有兴趣去写。我们平常都对学生的作文水平期望过高,要求过多,急于求成,反而效果更差。面对学生不太喜欢习作的时候,作为语文老师的我们更需要有一颗等待幼苗成长的耐心,多宽容学生,允许他们出错,即使他们的习作语句不通顺,错字多,也别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记得有一次,学校上写儿童诗的研讨课,我们设计了两个降低难度,树立学生自信的环节。首先出示一首《写诗不难》(写诗难吗 不难 睁眼看一看 动脑想一想 一首小诗 就流淌在我的笔尖)的小诗,让学生明白写诗并不难,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是一首儿童诗。后来,让学生明白儿童诗格式和写法上的特点以后,以《微笑》为题,用“我把微笑送给(谁),愿它伴着(什么)(怎么样)”这样的句式说话,告诉学生把刚才大家说的合起来就是一首儿童诗。学生克服了畏难情绪,在老师的指导下,大胆地想象,写出来的儿童诗让大家耳目一新。
二、鼓励课外阅读,积累好词佳句。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三年级的孩子没有多少生活经验,更重要的是没有很多语言的积累,也就是肚子里面没货,词汇量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不仅在课堂上重视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让学生在课堂内积累,更重要的是把视野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善于积累的好习惯。
我在班级创办了图书角,开学时让学生把自己读完了闲置着的图书带来,选了两个得力的图书管理员,每天早晨为自由借书时间,中午为还书时间,在学习任务完成的任何时间内都可以看课外书。每一个月,选择10人进行好书推荐。每两个月,举行一次读书故事会;每一学期,评选阅读之星和最佳积累本。这样一个学期下来,大部分的学生都有了阅读的兴趣,父母新买了图书带到学校继续充实图书角,并且积累了好词好句还来和老师分享。
三、大胆交际,提高口头作文能力。
我们现行使用的语文S版的教材,习作的安排重视与口语交际相结合。从说到写的训练方法,也是小学习作教学的一项基本要求。从语言的发展顺序来说,口头语言的发展总是走在书面语言的前面。“说是写的先导和基础”。一个人在将思想写出之前,必须先在头脑中将思想组织成有条理的连贯的内部语言。而小学生内部语言的发展并不完善,所以将思想写出之前必须用外部的口头语言来代替内部语言。
在指导学生写《我的小发明》这篇想象性习作时,由于此次习作的想象空间非常大,因此,写作前,我先让他们在课堂上围绕自己小发明的样子、功能进行交流,让他们畅所欲言,大胆想象,再在他们的交流过程中对语言表达进行规范要求。这样,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因为他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完全不受老师的限制。每当学生谈到自己的小发明一些特殊、神奇的功能时,他们都听得特别入神,有时甚至引得全班哄堂大笑,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效果非常好。于是,每次习作,我都利用一切时机,让大家自由地说,说连贯的话,说完整的段落,为他们提供一个自由驰骋的舞台,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说的积极性,提高口头作文能力,为学生的习作道路作铺垫。
四、讲究方法,有层次进行习作训练。
学生习作难,难在不善捕捉写作素材,难在没有强烈的表达愿望,难在不能够灵活自由地表达,难在没有领悟写作是交流和表达思想的真谛。万事开头难,三年级的习作起步,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想学生之所想,激发他们表达的兴趣,帮他们扫清障碍,讲究方法,有层次进行训练,指导他们在鲜活的习作实践中体验习作的快乐。
(一)分段牵引,连续训练法。
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开始习作,学生一时还难以进入角色,特别是那些下等面的孩子,更是没有话可写。所以,必须和教小孩子走路一样的,得一步一步慢慢来。我采用了分段牵引的方法,也就是引导学生一段段的说,每说完一段,及时写下来。在指导学生写《我喜欢的一种小动物》这篇习作时,我以学生最熟悉的小狗为例。首先第一部分介绍狗的样子,告诉他们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介绍,并且只要抓住特点就行,不必面面俱到,还指名许多学生说了自己熟悉狗的全身的毛发、耳朵、眼睛、尾巴等的不同的特点,说完后自己快速写下来。第二部分围绕小狗的特点来写。先让学生自己概括狗有些什么特点,学生很容易就说出了看家、贪吃、勇敢、淘气。我重点选取了贪吃,即喜欢吃骨头,引导学生说详细,然后也快速写下来。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选择自己最熟悉的小狗特点再说再写一段,写出真实感受即可,要求不必太高。最后结尾,指导学生点题,学习用最简洁的话表达对小狗的喜爱。这样下来,全班学生人人有话可写,也感觉习作不是太难,并且,许多孩子第一次有了习作翻页的成就感。
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后来我又连续让学生进行了几篇同类型习作的训练,比如猫、鸭子、鸡。这些训练都要求学生按照同样的结构来写,几次下来,学生对写动物的文章有了一个大体的把握,一些基础好的孩子还有了许多自己的想法。
(二)全篇结构,重点引导法
当分段牵引法有了一定的效果,又对许多学生有了束缚以后,我进行了第二步训练,即全篇结构,重点指导法。
我经常对学生说,写文章和建房子是一样的,先搭建框架,然后再装修,也就是先构建文章的结构提纲,然后具体充实内容。在指导学生写《校园新貌》这篇习作时,我们一起先快速搭建起文章的结构,即第一部分开头,第二部分抓住学校操场、教学楼、科教楼三个地方的变化突出学校的新貌,第三部分结尾点题。文章的结构出来以后,在集体通过的基础上,引导大家重点说了教学大楼的一系列变化:一楼的通透式乒乓球场,其他楼层的教室,包括大窗户、窗台上的绿色植物、教室里面的课桌和布置、班班通。在说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习作,效果还不错。
(三)快速片段法
当学生自己能独立地构思,把握习作结构以后,为了让文章更加具体,生动,富有感染力,我接下来进行了第三步的尝试,即快速片段法。比如说,刚才体育课上进行了接力赛,我马上让学生说一说发令枪没响时,拿接力棒的人什么动作,神态,枪响后,是怎么冲出跑道的,大家的反应怎样,后来,有什么意外情况发生,结果怎样?因为是刚才亲身经历的,学生情绪高涨,说得非常热烈,我让大家带着这种情绪,把最激动人心的这一片段记下来,然后展示,评价,修改,最后,让他们把自己最得意的片段练习加个开头、结尾,这样,一篇精彩的好文章就呈现在自己面前了。
五、注重评价,互相促进。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对有创意的表达应予鼓励。在我的作文评讲课中,我常指导学生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再由老师批改后再点评。在点评的过程中,我不仅仅会对那些优秀习作进行点评,几乎全班学生的作文我都会点评。比如,学生通过自评、互评后,在用词、表达、修辞手法等方面写得好的,我就在班上表扬他们。通过对每个学生的点评,他们都会觉得很高兴,开始有写作的喜悦感、成功感,从而就消除了他们对习作的畏惧。另外,我还要求学生写完作文后,把作文本放在班级内设置的作品展栏上,让全班同学将所有的作品全部看一次,并向该同学提出自己的修改建议,再把“成果”发回给学生,这个过程,不但使每个学生都有了写和评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能使每个学生在这个自评、互评的过程中,领悟到写作的道理和方法,同时提高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写作的快乐。
总之,作文教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使学生敢说,敢想,敢写,并从中体会到习作的乐趣,成功的喜悦,教师只有在教学理论中不断探索,在教学实践中获得启发,不断总结经验,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习作的兴趣,才能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第四篇:高中物理教学浅探
高中物理教学浅探
高中物理教育,是与九年义务教育相衔接的高一层次的基础教育,高中物理的教学宗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文化科学知识、审美情趣和身体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如何在新课改的前提下搞好高中物理教学,构建和谐的人文课堂?高中学生都普遍感到物理难懂难学,思想负担较重,减轻学生负担,注重物理的学习方法,变革考试制度、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上述几个方面浅谈笔者的见解,以求教于方家。
一、关于物理的学习方法
所谓物理学习方法,简单的说就是研究或学习和应用物理的方法。方法是研究问题的门路和程序,是方式和办法的综合。首先,学好物理要识记、理解物理概念、规律及条件,要解决描述物理问题,就要会对物理问题进行唯象的研究,然后进一步研究它的原因、规律,再寻求解决的方法。在中学物理课中我们只要注意到参考系、速度、质量、力、动量、能量、功等概念和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规律,以及时空观、物理模型、数学工具(矢量、图象、变化率)等在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学中的应用和分析、解决的方法,就会对此有所体会。研究物理的规律,也要从历史上看,学会从描述物理过程开始,判断什么物理问题说明用什么物理概念、物理量去描述物体的状态,用什么方程可以描绘物体的运动状况,变化关系,从而可以解决控制物理的问题。如:质点的位置、速度、加速度及其时间是描述运动学的物理量,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抛体运动公式,匀速圆周运动公式等,都是我们在研究运动学动力学问题时常常要用到的。从动力学角度看运动学概念、规律能加深理解,能知道它的本质。如:加速度是力产生的,它建立了运动学和动力学的联系;抛体运动是质点在恒力作用下的加速度恒定的曲线运动;简谐运动是质点在线性回复力作用下的运动等。又如:从动力学角度能判定运动独立性原理不存在,分运动的独立性是有条件的。可见,明确题设的物理情境,理解物理过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教学过程必须始终贯穿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这是授之渔和受之渔的根本。方法是沟通思想、知识和能力的桥梁,物理方法是物理思想的具体表现。研究物理的方法很多,如有观察法、实验法、假设法、极限法、类比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变量控制法、图表法、归纳法、总结法、发散思维法、抽象思维法、逆向思维法、模拟想象法、知识迁移法、数学演变法等。对于上述各方法的灵活运用需要学生们在解题过程中加以揣摩和总结。
二、减轻学生精神负担,变革考试制度
学校的考试制度不改变,学生精神上的压力就不会减少,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就不会得到应有的放松,能力就不会得到较好的发挥。传统的考试制度、形式、内容及评估方式,对学生精神压力太大,以分定位,一榜定论,像一具精神枷锁枷走了年青人的朝气,锁住了孩子们的兴趣。重知轻能使同学们钻入了“高分低能”的怪圈,个性得不到发展,特长难以发挥,总是围绕高考指挥棒游来转去:凡是考试内容,深挖细究,猜题押宝,填鸭硬灌,反之一略而过,甚至置之不理,纯属应试教育。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我们摸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考试方式和新评估模式。
实行“两种考试并行,三种活动辅助”的新方案。开卷考试(占40%)与闭卷考试(占60%)并行,概念的形成,规律的推导,物理学史实,实验操作,实践应用等方面进行面试和开卷考试,可以查阅资料,可以相互研讨,但最后师生必须共同讲评,这样面向全体学生,人人积极主动探究,个个动脑思维进取,为进一步掌握高层次科学技术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对于开发智力,培养能力,提高思维素质的题目进行笔试,试题设计要有层次,有梯度,有大有小,新颖脱俗,波浪起伏,不拘一格,有效度,有信度,有难度,有区分度,让每个同学在自己的起跑线上再大跨一步。更重要的是不论哪种考试,取消百分制,实行等级制,淡化分数,使每个同学心悦诚服,欢畅乐学。
三种活动指的一是章一活动,一编一竞赛,一年一答辩,以此作为检验同学们智能的主要途径,通过这些活动,一可增强师生竞争意识,二可充分展现自我,三可加重智能检测比例,四可突出物理知识在实践中的意义。例如高三学年总复习前,我们拟定了“高中物理学基本思路与方法探讨”的答辩论文题目,同学们积极准备,踊跃答辩,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一位同学从“合成与分解”,“整体与隔离”,“宏观与微观”,“力与运动”,“图象”,“能量转化与守恒”等七个方面基本完整总结了高中物理所涉及的思路与方法,为全面复习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创新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战场,要打破“堂上尽由着老师灌”的僵局,实行“四主”“三同步”教改新路。四主是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为主攻,练为主线,把学生完全推向教学,让他们在学习中参与,参与中学习。思、看、读、做、听、议、写、评,在教师指导下,交错进行,步步深入。三同步指的是知识、方法、能力一起抓,同步走。教师的备课、讲课、辅导,学生的领会、理解、记忆,都要把知识的核实,智力的开发,能力的提高当做基础工程去抓。像遇到习题教学时,首先做好习题的分类归档工作,海水舀不尽,习题做不完,但类型毕竟有限,所以狠抓典型,翻透弄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真正做到攻克一点,解决一片。在课堂上争取把知识落到实处,多给学生方法,多指点学法,从能力上、素质上、根本上解决问题,提高效益,从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基本训练包括两个方面:⑴运用已掌握的物理概念和规律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⑵物理实验技能的训练。通过基本训练可以深化、活化学生已掌握的物理知识,它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成败的关键在于精选好例题和练习题。精选的例题和练习题,应该有代表性,能收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有针对性,能针对知识的重点、关键和学生的水平;有启发性,能激发学生思维。对学生分清正确与错误并灵活运用知识有较大补益。
下面谈谈例题教学与定时练习两个问题。
例题教学,侧重在开拓思路,放手让学生搞一题多解、一题多思,在“解”、“思”中“自悟”,以期形成深刻的记忆和能力。教师在例题课上的讲解,是在学生“悟”不出的时候,侧重在物理模型的分析上花功夫,教给学生如何针对所研究的问题,应用物理模型、构造物理模型的方法,例如在复习动量守恒与机械能守恒时,通过小球在圆弧槽中滑下,不计摩擦的例题分析,构造了这类问题的物理模型:⑴不计摩擦,水平方向又无其它外力,系统动量守恒;⑵小球和圆弧槽系统,只有重力做功,无机械能与其它形式能量转化,机械能守恒。由于重视物理模型的分析,学生很自然的把上面所讲物理模型与平抛运动的物理模型结合起来,顺利的对此类题型作了正确的解答。
单元例题教学以后,安排二课时的定时练习,题目是精选了的,题型较活,有浅有深。要求学生按时完卷,教师及时进行批改评分,根据反馈信息,上好评讲课。对难度大的题一般不在课堂评讲,原因是评讲这类题花时较多,针对性不强,可做好答案,让有能力的学生自己去钻研,评讲的重点是那些错误较多,难度不太大的典型题目。评讲侧重分析物理模型,因为这是正确解题的关键。模型错了,结果肯定不对。对于多数学生已掌握,少数学困生未掌握的题目,则只进行个别辅导,根据题目的重要程度与考试情况,把答案分别做成“详解”、“略解”和“一题多解”,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依据,让他们自己去对照、思考。
在此基础上,以练带讲,帮助学生纵观整个知识体系,在头脑中形成三条清晰的主要线索,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⑴力的线索;⑵能的线索;⑶动量的线索;结合知识跨度大的综合性例题进行分析,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总之,在“新课改”的前提下,作为教师应该紧跟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大力开展课改创新,优化课堂教学,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为国家的教育和教研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
第五篇:浅探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浅探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摘 要]小学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传统的语文教学往往是从小学中年级开始进入作文教学,其实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就应开始重视作文教学。然而小学生的语文功底差,观察能力低,更没有组织和驾驭语言能力。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 教学
在整个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作文教学既是个重点也是个难点。小学语文作文教学该如何下手,是许多语文教师感到非常头痛的问题,毫不夸张地说,从一个学生的作文就可以看出其语文水平,因为作文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小小的一篇作文就囊括了语文的许多知识点:字词句的应用、标点符号的用法、修辞手法的使用等等。由此,作文教学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素材匮乏,写作思路狭窄
正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生活体验少,阅读量少,从而导致了在写作时出现没有思路、不知怎么下笔等弊病。这种由于缺乏写作素材积累而导致的“巧媳?D难为无米之炊”的写作空白区,在很多程度上制约了小学生们写作才能的发挥和提高。此外,很多小学语文教师为了完成高额的语文作文教学任务,通常采用“三点式”即“开头――过程――结尾”的格式来规范小学生的作文。更有甚者会细化到作文的句型、篇幅、结构等方方面面的讲解。这种死搬教条、墨守成规的作文授课方式,不仅会阻碍小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会使得小学生的作文变得千篇一律、毫无灵动性、活泼性可言。
2.忽视技巧讲解
古人云: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由此可见,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关键在于向学生们传授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而并非一味盲目追求语文作文的高产量。然而,小学语文考试中作文的分值也随之攀升。这也导致了小学作文教学中,出现了讲解和练习“两层皮”的现状。为了提高班级学生的应试成绩,很多小学教师在作文课上只训练作文的应试内容,而忽视了作文技巧的讲解。通常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会硬性要求小学生每天写多少遍的典型案例、背诵多少文章、写几篇作文。但是,这种“插秧式”教育方式,从根本上违背了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重实践、人性化的教育理论。并且,盲目追求高产的授课方式,在增加小学生门内课业负担的同时,阻碍了其写作兴趣的培养。老舍在《最难写的文章》中写道 :“什么文章最难写?答,自己不愿意写的文章最难写。”由此可见,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心理特点,培养小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其写作能力,是优化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二、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1.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先激发起学生写作的兴趣,才有可能将作文教学顺利有效的进行下去。例如教学小学四年级的一个习作,是关于建议班级举行一次春游活动的,写一篇关于春游的《我的建议》。在教学这一内容时,笔者先将春天万物复苏、鸟语花香、万紫嫣红的景象做了一番精彩的描述,然后问同学们是否有一种想显身于大自然领略其优美风光的冲动,答案是肯定的。接下来笔者告诉大家:班级欲进行一次春游活动,可是去哪儿还没有决定,想听听同学们都想去哪儿,然后再做定夺。然后笔者要求,要将自己认为值得一游的地方写出来,进行全班性的交流,然后看哪个同学的建议最好,谁所说的地方最值得春游就选谁推荐的景区,以《我的建议》为题。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要想别人采纳自己的建议,必须写清楚游览之地的景物特征,建议的理由要充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作文与生活相结合
“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语),这就告诉我们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思维”十分重要,大量地背范文、套模式,期望通过模仿提高写作水平,是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的,这是因为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思维训练,没有开拓思路。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笔奕生辉。例如,教师要带领我们的小学生走入广阔的生活,以拓展思维领域。法国雕塑家罗丹语曾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一些学生的作文。往往千人一面,百景一样,写不出新意来,就是因为缺少细致的观察、发现,观察本身就是一种“沉默”的思维。由于生活面比较窄,圈子又小,出了家门就迸校门,缺少社会实践,视野不开阔,活动领域不宽广,导致对周围生活了解非常少。根据目前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地带领学生走入生活,不仅是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广泛接触社会。更重要的是引导他们学会观察社会、观察生活、认识事物的方法。事实证明,往往是参加了社会生活实践活动后,写出的作文要好多了,具有文采。也显生动、有形,也就是说,教师要让学生在生活中找到思维的起点。
3.引导学生积累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渠道,在阅读中进行有效的语言积累,丰富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才能在写作时文如泉涌,下笔如神。没有语言积累,学生的作文将是:“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有情而不能抒发。所以我们要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课外书籍,多读书,读好书,不断获取间接经验,积累语言。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教材中.有许多优美的文章和片段.这是写作教学的好材料。课文中大部分是名家名篇,语言生动形象,易感易学,很适合学生阅读。对于这些课文,我们应该让学生多读多记,必要时背下来,积累的东西多了。到写作文时语言就会像涓涓细流,自然而然地从笔下流淌出来。要写出好文章,不但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还要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报刊,阅读名家名篇,汲取其中丰富的写作营养――只有做到读书破万卷,才能达到下笔如有神。
三、结语
在作文教学中,只有培养和发展学生对作文的兴趣,才能使学生对作文由“厌写”变成“乐写”。论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作文达到“乐之”的痴迷程度,其他一切均可迎刃而解,水到渠成。这样,教师可以从繁重的负担中解放出来,作文课堂成了思想者欢乐的海洋。
参考文献:
[1]王鸿.优化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策略探讨.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2011(10).[2]刘丽霞.浅谈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