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腾一中电教工作汇报
腾冲一中教育信息化建设与管理汇报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现在我就我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进行汇报:
一、学校现代技术教育的基本情况。
我校校园占有土地面积225亩,建筑面积46060m2,校园绿化面积27210m2(其中自然林地4610m2,人工林草地22600m2)。学校现有53个教学班(其中高中36个班、初中15个班),在校学生3200多人,教职工202人,专任教师171人(其中特级教师5人,高级教师47人,一级教师67人)。
我校现配有70座的电脑教室三间、多媒体教室三间、语音教室四间(其中有两间是多媒体数字语音室)、40座电子阅览室2间、25座电子备课室一间、远程教育卫星接收设备2套、电教服务中心一个、教学区内所有电脑组成了局域网、有办公用电脑十余台,教学用电脑290台、与学生的比为1比12,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形成了较好的信息化发展态势。
我校电化教学工作是于1985 被确定为省电化教学试点学校后才逐步开展起来的,当时主要是以投影、电影、录音、电视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在教学中加以利用的。师生根据当时条件、制作各学科投影、幻灯片、乡土教材使学校电教工作取得很好效果、得到上级部门的表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被广泛引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近几年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我校共投入资金近二百万元进行硬件设施的配置、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有了一定的规模,现已将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电教室联成局域网,实现了教学区内部各终端计算机的信息交换和资源的共享,完成了校内网络与远程教育卫星宽带网、互联网(宽带业务――ADSL)的联接;现已基本具备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网上共享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活动,多媒体课件制作开发的基本条件。2002年被省电教馆认定为“云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2003年被省电教馆评定为“先进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二、采取的措施。
(一)、充分认识、建全机构,加強领导。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将对传统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内容、授课方式的变革将产生巨大推动作用。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使各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有一个良好的空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把普及现代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就必须抓紧广泛应用当代信息技术最新成果,加快学校教育信息化步伐。学校要把教育信息化作为学校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来抓、来认识、落实。
近年来随着学校电教设备的配置、学校建立了领导小组,小组由分管副校长负责。小组负责贯彻落实电教工作的方针政策,学校组建成立了信息实验组,聘用专职教师,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学期电教工 作计划和近期规划;检查督促电教工作的深入开展,及时解决存在问题;组织落实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激励教师运用现代媒体深化教育,领导以身作则,课堂上自觉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总结交流电教工作经验,积极参于现代教育技术课题实验研究。多渠道筹措资金,确保电教经费的落实,不断完善电教硬件、软件设施、落实措施,确保安全无事故。
(二)加强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合理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
现代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将视频、音频等多种媒体有机组合,变模拟信号为数字信号,通过数据压缩,便于加工,传输,还原。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像的特点,所以它能提供最理想的教学环境,满足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适应于现代教育(素质教育)需要。借助网络它可以得到各种信息,它必然会对教育、教学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自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迅速发展,其应用已遍及国民经济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正在对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带来巨大的变革。对于教学资源匮乏的边远地区就更能体现它的优势。
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是现代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未来教育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合理使用技术手段是教师备课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这引发了老师们对信息化教学的思考、认识。合理使用是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使用中我们的做法是:
1.明确了基础教育过程中,学生学得知识的主要途径,除了身体器官直接感知外界信息以外,还有感悟、记忆过程,在学生难以理解的微观和宏观世界里,我们利用电教,网络的技术手段将这些难点具象成学生更容易获取的视频信息,帮助学生感知、记忆,提高学习质量。2.利用网络技术和环境,扩大学生的视野,提高信息收集质量,通过网络笔谈,提高信息处理的能力和纯度,把信息转变为学生习得的知识。
3.决不滥用视频和电脑模拟信息,不用电脑多媒体动画代替教师课堂演示实验、不用视频资料代替应该由学生自己动手的学生实验,决不用多媒体技术取代本应该学生身体力行,亲身感受、亲身体验过程,将课堂教学与学生自身感悟的学习过程转变为学生的学习能力。
4. 科学使用现代教育教学设备,确保教学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设备科学合理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的降低使用成本。开源的同时注意节流,在不用设备的情况下,及时关闭电源,使之成为学生平时身边最好的勤俭节约的品德教材。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也在节约型社会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学校也于去年被评定为云南省省级绿色学校,下一步将申报国家级绿色学校。
5.实事求是地面对公开课比赛,在公开课比赛上提倡使用多媒体但不强求,使用多媒体与不使用多媒体,不影响公开课的评选质量。
6、强调集体备课中关于授课中使用媒体的合理性探讨,在提高运用各种电教手段技术同时,提高运用媒体的理性思考。
(三)、教师队伍的培训与建设。
随着信息时代的降临,在人材培育目标中,信息素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并逐步深入到中小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中,成为评价人材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也日益为各国教育界人士所关注。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现代教育的必然,是培养高信息素养人材的必然。教师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前提、是我们的当务之急。
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质、建设一支适 应教育信息化的师资队伍,是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学校把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面向全校教师,进行培训,使之顺利完成现代教育技术的考核。对全校教师进行多次计算机知识的培训,进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理论及其应用模式的介绍。结合我校实际,1998年学校就组织了教师的计算机培训班,教材主要选用云南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教材《计算机应用基础》。按不同要求分期分批对教师进行培训,至今已开办培训班十多期。使广大教师的计算机操作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开启了教师应用信息技术之门。
要求教师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相关信息技术研究活动。1998-1999年语文教研组、1998-2000英语教研组、数学教研组、各申报实验课题一个、2003年得到相关部门的验收。2003年学校有十一个教研组申报了信息技术与学科相结合实验课题、现已做好了结题准备。2003年、2004年有9位教师制作的课件和撰写的电教论文受到省电教馆的奖励和表彰,2003年学校信息组申报的《经济欠发达地区教育信息化建设资源的建设与管理》课题被评为一等奖。几年来通过多方培训增强了教师的现代教育意识,提高教师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进行整合的能力。从而造就一批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教师。培养了一支有信息技术专长师资队伍。
三、设备使用情况。
学校现有的三个电脑教室、三个多媒体教室、四个语音教室、2个电子阅览室、一个电子备课室、2套远程教育卫星接收设备、电教服务中心。设备完好率都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在设备不足的情况下保正了学校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和各学科多媒体教学活动的开展。
所有设备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都发挥了应有的和积极的作用。每个电脑教室承担的周课时量不少于16课时、每个多媒体教室周课时不少于6个课时,每个语音教室周课时量都在12-16课时。全校师生每学期使用信息技术设备的课时都在2400多课时。电子阅览室一个、电子备课室每天开放时间八个小时。其它电教设施、办公用机也同样具有较好的使用效率。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效率的同时,也使学校教职工对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教育教学模式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初步的实践、体验。为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为教育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未来教学模式,作了准备、锻炼了教师队伍。
由于我校地处边远地区,对外交流有限,信息渠道狭窄,软件资源相对匮乏等客观原因,加之多数教职工对计算机知识的缺乏,对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学习不够重视,对现代教育教学模式认识还不充分,应用水平还处于较低层次。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主设备的应用。学校计划在学习条件和应用机制上给予适当完善,积极做好教职工教育观念的转变工作,抓紧进行教师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达标培训,并进行严格考核,使全校教职工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逐步完善的同时,应用水平也上一个新台阶。
四、几年来的成效与不足。
我校在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应用方面,虽起步较晚,但在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在全体教师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的了很大的成效。首先在现有设备情况下,我校教职工得以接触和认识现代教育模式的运行载体和运作方式,认识到传统教育观念已无法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需要。随着信息时代的推进,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 化学习必然促使学校教学模式的变革。在数字化环境下,网络教学与网络学习、更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而作为知识的传播者,我们自身应该作什么样的准备,方能胜任未来教育教学工作,现在应该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方式参与到终身学习群体中,确立的目标是什么等等,这些都应引起我们的认真思索。学校教学模式的更新,教师观念的转变是有赖于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场地、软件、硬件等各种资源的充分配备和使用的。通过几年有序的设备配置,我校现代教育设备有了较好实用价值、锻炼并培养了教师队伍。为提高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产生了很好的宣传效应,成为了学校对外交流的桥梁和宣传的窗口。
现在学校在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中的不足,主要为:一是教师观念的更新不足;二是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应用能力不足;三是学校培训工作开展的力度不足;四是对已有软硬件资源的有效利用不足;五是管理制度、人员配备、设备配置还不足;六是应用设备及学习、制作场所等条件不足。
五、发展规划。
(一)师资队伍和软件建设:
信息技术的硬件建设仅仅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物质基础,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人、则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因素。作为一名教师,必须掌握运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表的能力、在网络上搜寻查阅资料的能力、对学生基本情况的数据处理能力以及使用和制作简单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能力,必须掌握多媒体综合平台操纵等现代信息设备的操作使用。基于这种认识,学校将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的形式,分门类、分层次地组织教师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设备的应用,培养一支初步掌握信息技术设备应 用的教师队伍。
计算机校园局域网的建立,对我校创造教育整体改革有着良好地促进作用。为了便于现代信息化教学,我们在校园局域网上建立了部分学科的教学资源库,资源总容量已达500G。有各科试卷、优秀教案等文字资料库,有教学图片、视频片断、音乐音效、教学动画和教学课件等,供教师在计算机上调用。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力度对学校资源库进行建设。组织人力从远程教育卫星宽带网、国际互联网、利用其它方法,收集各种有用教学资源、丰富学校教学信息资源库。
(二)信息环境硬件建设与管理、1、学校现配有教学用电脑290台与师生的比为1:13。学校地处偏远,资金渠道有限,致使在网络资源、信息技术等软、硬件环境的建设上有所滞后。现虽已将教学区的电脑室、多媒体教室、电教室联成局域网,实现了教学区内部各终端计算机的信息交换和资源的共享,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学校形成了较好的信息化发展态势,但还无法适应学校教育教学信息化的要求。学校将尽快争取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各界给更多的投入与支持。尽快建设学校校园网使 “三机一幕”进入教室,使每间教室都成为多媒体展示教室,更加方便教师利用信息技术组织教学活动,促进质量的提高。
2、在信息化建设中、尽快完善管理制度,优化软件资源的建设与管理、(1)尽快完善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促进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建立建全一支适应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师资队伍。这才能完成对信息技术软、硬件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2)、进一步解决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问题。现有的信息资源仍然有限,但系统收集、整理、推广、使用等运作机制有待完善。校内各信息终端急待进一步整合;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管理、应用软件仍感不足,需要在今后不断增加与开发。
(3)、加快实现教育资源由支持“以教为主”向“学教并重”转变,以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目前,无论是外界开发的教学资源,还是我校收集、整理的大多数资源内容都围绕着教师的“教”,而面向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源相对较少。需在今后加强建设。
(4)、努力解决分布式资源的有效管理及资源管理系统之间的相互操作问题。目前学校因网络集成不够,许多优质资源都是分布存储在各区域或教研组的计算机内。采用何种管理机制有效管理分散存储的资源并加以共建共享,是目前信息资源管理的焦点。另外现有的许多教学资源内容与其专门的使用系统往往捆绑在一起,由于系统之间无法实现互操作,这给教学资源的使用带来诸多不便,也有待解决。
(5)努力做好和完善信息化校园的规划,一旦学校能够筹措到适合的资金,多媒体终端将尽快进入教室,实现我校信息化校园建设的又一步飞跃。
六、我校目前正在进行的项目
十一·五期间我校申报的课题《中学学科专题学习网站的建设与应用研究》已经批准,现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此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是:
1、在网络环境下,利用已有资源,加上有选择地引进、自己研制开发,在学校网站的基础上建立中学学科专题学习网站,并逐步丰富和完善学校原有网络资源库;
2、通过学科专题学习网站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索在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和教 学方法,尤其探索和总结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自主学习,获得、处理、分析、加工、创造信息的方法途径;
3、通过学科专题学习网站课题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过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方法;
4、通过学科专题学习网站课题的研究,探索指导学生利用本网站初步学会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和利用信息工具平台进行创造性学习,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使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发展的新型学法指导模式。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通过本专题的研究与实验,探索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和应用的有效模式和与中学各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方法和模式;
2、通过本专题的研究与实验,探索并总结信息化时代如何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
3、通过本专题的研究与实验,探索如何获取、处理、分析、加工信息、构建知识的方法和途径。
相对于我们学校这样一个拥有90多年办学历史,3000多学生的学校来说,我们现有的信息设施、场馆还相当有限,还只能开展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及其它学科的一些探究型信息化教学的尝试活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广泛运用与普及还有待信息环境的根本性完善。加强项目建设与理论研究,以改善学校的信息环境,完善与教学考评相联系的激励机制,学习先进地区的建设和管理经验,总结经验,加强管理,促进学校与先进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实现集体攻关,资源共享。以形成校园信息化教与学,进行素质教育的良好环境。谢谢大家!
腾冲县第一中学 2007年6月12日
第二篇:电教工作汇报材料
小学电教工作汇报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的素质及学校的教学水平,我校在开学初在电教方面做了如下工作:
一、加大投资力度,搞好电教配置与利用
今年暑假在县镇各级部门的支持下,我校的电教设备有所补充和更新。其中配备教师机9台,学生机10台,手提电脑1台。学校有专门的学生机房和教师备课室。目前绝大部分教师已学会在网上快速查找资料,下载资料、收发电子邮件、加入网上讨论,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创作电脑作品。
二、确立电教意识,完善电教管理
我们认为:一所学校电教工作开展的好坏,与管理者对电化教育认识水平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开展电教工作首先应从培养和确立电教意识入手。因此,我们在教师中进行“如何运用电教媒体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大讨论,因为教师是电教在教学中最直接最具体的实践者,教师对电教的认识和主观能动性影响学校电教工作的质量。
通过学习和讨论,教师认识到:教育现代化建设是必由之路,旧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是培养不出适应新世纪人才的;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要依托现代教育技术;做合格的跨世纪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为学校电教工作的开展,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为加强电教管理,学校健全了各种规章制度,以保证电教工作的顺利进行。设立专人保管电教设备,做到账、物相符,定期维护。录
音带、录相带、VCD等电教教材按年级、学科,分门别类,专柜保存,保证时刻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学校专门建立电教档案,安排专人负责
电教制度、文件及有关文字材料等的建档工作;教师自制的课件、投
影片等电教处随时收集,随时入档。
为使学校电化教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学校规定:学校每期在学校工作计划中制定经费计划,电教经费为学校各项经费中的重点,不得挪做它用。学校在每学期开学前均要进行一次电教培训,每学期
利用业务学习时间进行电教理论和使用方法培训,确保教师人人会使
用,并达到一定水平;学校每学期举行电化教学公开课、电教经验交
流会各一次,青年教师必须参加,成绩作为职称评聘的依据,凡校级
优质课不使用电教媒体的评选时一票否决,并一律不得向上级推荐参
加优质课评选;鼓励每个教师自制或改进教学软件,对利用自制软件
上公开课的教师实行奖励,电教论文或课件获市级以上奖励的,学校
加倍奖励。
三、今后工作思路
1、积极争取教体局领导支持,继续加大电教投入。为把我校教
育做大、做强,争取在今后几年内把各个教室都配备上多媒体教学设
备。
2、加强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提高小学实效课堂教学的研究。
今后学校将通过加强硬件设备建设、教师技术培训、加快学校资源库
建设、开展了现代教育技术和学科整合的教改实验等工作,构建教学
整合的模式,并制定相应的整合评价体系,使大部分教师能较熟练地
运用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努力形成一个教师兴趣盎然地教、学生积
极主动地学、电教与学科有机整合的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
3、加强对电化教育教学常规工作的管理。电化教育工作纳入学
校工作计划,做到有措施、有检查、有总结。加强对各种常规教学媒
体的使用和保管情况的抽查。对检查情况及时反馈。总之,我校会积极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构建信息化校园,走特色育
人之路,实现我校的跨越式发展而不懈努力!
第三篇:电教工作汇报
代王中学电教工作汇报
一、学校概况
代王中学创建于1969年,学校占地面积4798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349平方米,绿化面积1072.8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106人,其中大学专科以上学历102人,大学本科学历54人,专任教师95人,岗位合格率97.89%,中学高级教师7人,中学一级教师30人。学生1900多名,班级设置28个。近年来、我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取得长足发展,其中电化教学起到了巨大作用,成为主要亮点。
未来的中学教育是由现代化的教育观点、教育设施、教师队伍与现代化教育技术共同支撑的立体化教育。我校多年来进行电化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学校十分重视电教工作,把它列入了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并逐步向电化教育的标准化、规范化迈进。
二、加强领导、建章立制、确保正常运行
为了加强对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领导管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电化教育领导小组,其成员由校长、教导主任、电教中心教研组长等9人组成。下设学校电教中心组,由专职电教人员2名以及各教研组组长和电教骨干教师组成。各班级推荐一名学生为电教课代表。由此形成全校电教工作网络,组织开展电教工作。学校把电教管理列入了《教师全员岗位规范》,设立专业管理员,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建立电教评估标准,从电教意识、电教使用、电教研究、电教成果等方面明确指标,考核评价。通过一系列具体措施,我校电教使用学科覆盖率和教师占有率达100%,电教课开课率达40%。
三、加大投入,狠抓硬件设施建设
学校为了推进教育现代化工程建设,多方筹集资金,保证现代教育设备、教学软件有计划、有重点地添置。现在,各班都配备了电教常规武器:电视机、录音机、投影仪;录音磁带每班一套,投影片达到了两班一套,到2000年初,我们已完成每班一套的配置。
学校现有一座配套设施完善的标准化实验楼,2003年投资11万元建成了多媒体教室;微机房二个,电脑121台;2005年投资8.9万元,建成56座位语音室,56座位微机室;2006年投资28.6万元,安装了3套多媒体远教播放设备;安装了电子备课室;完善了计算机课件制作系统,建成了以制作室为中心的局域教学网络,2007年我校注册了网站域名(http://www.xiexiebang.com/dw),保障了网站的正常运行。学校网站在老师的努力和全体教师的支持下已初具规模,资源总容量已达到近60MB。并且为校园接通10兆光纤,每年用1万元维护校园网的正常运行。
四、加大培训学习力度,提高使用水平
我校师资队伍年龄目前已进入中青年化,是一支跨世纪教育生力军。为使他们具有现代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技能,使之适应教育发展的需要,我们认真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各类文件精神,接受现代教育技术知识技能培训,建设一支能熟练使用电教媒体的教师队伍。到目前为止,我们按照计划已经开设了“电教媒体的基本知识”、“常规电教设备的操作与保养”、“媒体教学的基本原则与实际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操作指南”、“多媒体创作软件介绍及使用”等系列讲座。全校教师人人学会操作多媒体、投影仪,30岁以下教师全部掌握微机基本操作,学会了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方法,并开始了自己制作课堂辅助教学课件的尝试。45岁以下教师能够熟练地学会上网查阅、下载资料,制作网页、课件。为此,每学期均要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实施全员培训。同时,在全员培训的基础上,加大信息技术骨干培养的力度,定期举行课件制作比赛及开展优质课比赛,表彰奖励取得显著成绩的教师。杨峰老师的信息课论文《my net网页制作》、韩永明老师的《yoo 365网页制作》、吴云刚、师亚娟、李阿妮等老师的信息课论文均获得市、区级奖励。
我们还通过多种形式的电教活动促进电化教学的普及程度,每学期我们进行教师的电教课设计比赛,电教评优课活动。为了全面开展电化教育,我们采用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全面推广的办法,提高电教使用率和教学效果。在教育教学中,我校要求教师做到“四个尽量”:能够使用电教手段的尽量使用;能够运用多种媒体的课尽量运用多种媒体;能够自制软件的尽量自己制作软件;能够承担电教课题研究的尽量开展课题研究实验。老师们都能自觉地将电教媒体与传统教育结合起来,提高了教学效率。还有不少教师自觉地总结经验,撰写出优秀的教学论文。本学期,进行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公开课活动,这次活动得到各教研组的大力支持,共有12名教师代表10个学科参加了本次活动,这12节课的教学凝聚了各教研组的智慧以及教师个人的大量心血,他们从备课到上课都下了大量的功夫,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学校的多媒体教学的全面开展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五、展望未来,加强现代教育研究,推进电化教育
近几年来,由于学校领导高瞻远瞩,勤勉务实,学校办学水平上了新的台阶,教育教学水平和学生整体素质也逐步提高。本学期组织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区教育局组织的陕西省教育软件作品大赛和市教育局组织课件大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我们意识到,如果停留在已有的水平上而不思进取,则必将被时代抛弃,应该积极探索,闯出新路,形成特色,教育才会赋予生命。我校积极开展了“以电教为突破口,优化教育,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课题研究,加强电教科研力度,做到有目标,有方案,有活动,有检测,有总结。
学校通过电教课,看到了电化教学带来的巨大效益,为此,经过认真讨论研究,我们制订下阶段的工作重点是将科研的初步成果全面铺开,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实验,每个教师都要参与进来。加强实验研究管理,建立合理的结构机制,优化教学过程,提出优化标准,对教学效果进行更科学的评估,保证科研的条件和环境。让电教科研之花开得更艳。
六、有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教学任务紧,电教设备有限,教学强度大,教师们使用电化教学的积极性还有待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率还很低,原创的课件资源少,这些问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逐步解决。我们相信,在全体领导,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工作上会取得更大的成绩。
临潼区代王中学
2007年1月3日
第四篇:电教工作汇报材料
2010年,我校全面贯彻和落实发展电教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特别重视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和电教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电教工作取得显著的成绩。
一、组织建设完善,管理科学规范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电化教育工作,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的电教领导小组,设立电教处,并配备3名专职电教教师。成立了现代远程教育管理领导小组,制定有具体的管理应用制度。
在日常教学中,我校2个计算机房、语音室、电子备课室、多媒体教室实行开放式运行,各室规章制度齐全,每次使用都有记录,并定期进行维护。我校还定期召开现代教育经验交流会,总结在日常电教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在“人人上一节公开课”活动中,要求教师必须使用课件。
二、逐年增加电教投入
2010年,我校投入经费20余万元购置了24台惠普高配置电脑,建成第二个计算机教室;购置了4台移动多媒体,推进了学校“班班通”工程的建设,实现移动多媒体进课堂,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保障;为教学楼每个办公室配置了办公电脑,开通了校园局域网,并通过adsl连接因特网,为教师网上备课、电子备课提供了方便,教师办公信息化、自动化初具规模。
三、学校网络建设完善,网络资源丰富
学校自主运行的校园官方网站(www.xiexiebang.com)于09年1月1日正式运行。网站内容丰富、版面新颖、信息更新及时,运行以来未出现任何技术性错误,成为宣传我校的一块坚实阵地。开通了学校教师博客圈,全体教师人人建博客,成为师生课后交流的主阵地。
在农村远教资源接收方面,我校从未间断,为全体教师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在家在校都可以通过学校网站进行查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软、硬件保障。
今年5月,成功开通了学校数字图书馆,进一步丰富了学校的图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环境。
四、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推进电化教育
为了提高教师的运用电化教学的水平,我校积极安排教师参加各级培训,同时还深入开展“现代教育技术”的校本培训工作。09年3月对全体教师在学校机房进行了培训,培训活动有计划有总结。功夫不负有心人,在5月份由邢台市进行的统一考核中,我校教师无一人掉队,全部通过考核,为今后的多媒体教育整合垫定了坚实的基础。
作为 “英特尔未来教育”试点学校,7月,我校安排两位教师到石家庄参加为期1周的培训,获得省级主讲骨干教师资格证书,并于9月份对全体中青年教师进行了二次培训,提高了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帮助教师利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在每学期的“人人上一节公开课”活动中,要求教师必须使用课件,并进行了优秀课件评比。
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不仅仅应用于课堂教学,我们还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组织学生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安全教育片,积极鼓励学生撰写观后感,并及时发表在学校网站和校报上。
五、电教工作屡获奖项
我校组织教师积极主动地参与省市电教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并屡屡获奖。参加邢台市电教馆安排的“迎奥运知识大收集”活动,作品《福娃幸运星》、《奥运百年》、《龙腾奥运》获得河北省二等奖,其中电子作品《奥运百年》获得邢台市一等奖,我校教师李捧兰、李爱英被评为优秀指导教师。赵丽娟老师的信息技术课《画我的小房子》获邢台市优质课一等奖、《精彩封面巧设计》获河北省优质课二等奖。宋伟霞老师的信息技术课《西游记》获得邢台市优质课一等奖。牛丽英老师的语文课件获邢台市一等奖。
我校电教工作虽取得一些成绩,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化电教改革,继续鼓励教师围绕现代远程教育开展有关的教育科研,为我校教育教学的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创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第五篇:一中工作汇报稿(本站推荐)
振奋精神干事业
鼓足干劲谋发展 高坝店镇第一初级中学工作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
近年来我校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和来自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教学设施不断更新,校园环境不断美化,素质教育不断推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现有关工作汇报如下,请指正:
一、基本情况
高坝店镇第一初级中学校园总面积29680m2,生均36m2,建筑面积9840 绿m2,生均12 m2;化面积6100 m2,生均7.5m2;宿舍1152m2,生均2.8m2,食堂(含餐厅)500 m2,生均1.3 m2;建有200米环道,100米直道,3个篮球场,2个排球场的塑胶大操场,体育场地面积4880 m2,生均6.0m2。现设12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63人;教职工49人,部室设置齐全,设备仪器配置达到了国家及省颁一类标准。实现了校园网、班班通。校园三季有花,四季常青。随着我县“教育强县”工作的顺利开展,我校又新建了两栋高质量高标准的综合大楼,极大程度地满足了我校教学实验、师生餐饮,师生住房等需求,学校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大发展。
二、主要成绩
近几年来,学校领导班子求真务实、廉洁高效,广大教职工团结拼搏,教育教学质量连年上台阶,教育教学设施实现了质的突破,朱静芝副省长,吕明凯副厅长,杨冠军市长以及省政府教育督导团领导、专家;市人大、政协、教育局、督导室和县委、政府、人大、政协、教育局的等领导先后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亲切的关怀,殷切的期望,巨大的鼓舞。促使我校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取得了优异成绩、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省、市级“体育传统项示范学校”,“市级绿色文明校园”、“学校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山阳县委、政府“文明校园”、“双高普九”先进集体、县教体局“体育先进单位、”316工程督导评估“优秀学校”、教科研“明星学校”、标准化寄宿制“AA级学校”和“提高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教育教学质量连续三年跨入全县前列。今年共有39名 学生考入县中,创历史最高记录。在第十届、十一届《教师报》全国教育论文大赛中,两次荣获集体一等奖;近三年师生个人累计获县级以上奖励100多人次。
(一)、排除万难抓创强 鼓足干劲谋发展
随着我县“教育创强”工作的大力开展,我校始终把高质量、高水平创建教育强县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在教育局召开“创强”动员大会以后,学校立即动员起来,召开各级各类会议,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创建”工作小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广泛宣传,营造“创强”氛围;加强督促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学校克服了资金短缺、房舍紧张、设备陈旧、现代化教学设施落后、硬件设施落后亟待更新等诸多困难,迎难而上,先后投入资金700多万元,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创强”工作已初见成效,基本达到“创强”各项工作要求。新扩建了处处体现人性化的文化广场,中心花园。新制作了安装了“虚心坚韧、团结向上”文化主题雕塑、大型中华灯、不锈钢花坛护栏、读书台、文化石等。新建了教学大楼,阶梯式文化长廊、赏竹苑、赏竹亭、翠竹文化墙。新建了升旗台,小花园,新添置了景观灯,乒乓球台,还有引导学生立志、惜时、勤学的彩绘作品。新建了高标准的环卫厕所等。改建了学生宿舍,新增加了高标准防护栏、硬化了道路、栽植了绿化带、购置了照明设施,改装了钢管床。每个宿舍配备了小储物柜、盆架、方镜、门帘等。我们不断改善教师的办公条件,重新装配了三个电子备课室,更新了办公桌椅,配备了电视机、饮水机、空调,铺设了木地板,把电子备课室直接装配在办公室中,方便了教师备课,提高了教师的的工作效率。更新了学生宿舍钢床架,装配了空调;新装配五个高标准部室;新修建锅炉房一座,并对师生开放。新修操场围墙300余米、硬化操场4200平方米。目前,校园布局合理,楼房气势恢宏,坛中树绿花红,教学环境清幽,古朴,典雅,富有浓郁书香气息的校园文化初具规模。校园四周为坚固美观的砖砌围墙,前院建有一座1600m2的花园,中间雕塑耸立,四周花团锦簇,光滑平整的地板转砌成的小径通向花园四周。校园绿化面积已达到3190m2,校园道路宽阔通畅、平坦坚实,校内硬化率达50%,塑胶操场四周 女贞子树成排,苍松成行,生机盎然,景色秀美。新建的综合实验大楼内设有国标8个实验室及相应的准备室、仪器室、药品室。实验室水、电到桌,消防设备到位。各种设备、仪器、标本、模型、挂图等均将按I类标准配备。工具书、教学参考书、音像资料、计算机教学软件的数量和种类完全能够满足教学需要。学校有2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塑胶大操场,有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有两间体育器材室,设施、器材能够满足教学需要,达到相应的标准。有音美器材室各一间,音美器材充足。
现如今,我校总投资达500多万、占地面积达4050平方米的四层公租房和宿办楼即将全面验收并交付使用。学生宿舍、师生生活办公设施、院落路面、门楼、食堂操作间、绿化美化亮化等附属设施正在改造建设中。
(二)认真落实上级政策,积极推行“营养改善”计划。
我校认真落实上级政策,积极推行“营养改善”计划。我们的具体做法是:深入学习文件精神,认真部署落实,将“营养改善”计划视为学校日常工作的一件大事来抓。成立了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高坝店镇第一初级中学“营养改善计划工程领导小组、工作实施小组、监督小组和家长委员会;落实了管理人员及各类人员职责。建立了领导班子成员包年级、班主任包班、总务后勤包供给制度,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重视宣传工作,全力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使社会满意,家长放心、学生安心;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全程管理、不留死角。建立健全各类档案,实时监测营养改善计划。按照县政府,教体局统一安排,我校积极创造条件,已于4与26日中午起正式对我校学生开始提供午餐,每天中午为每名学生免费提供一顿3元的营养午餐,统一实行集体用餐和监督用餐制,并建立班级管理档案,每班配备一名班主任和一名教师和学生一道就餐,负责领发学生饭菜,监管学生用餐的秩序和监督学生食用全过程。他们能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坚持与学生一起同吃,并能及时向学校报告班级情况。制定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安全防范和应急预案,并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各种表册收缴归档及时、齐全,并严格落实责任追究。设置了营养改善计划办公室,具体负责实施,他们能够及时认真做好 米、面、油、肉、菜等的采购、接收、登记、入库、保管、出库、加工配发及学生用餐环节等的监管工作,他们能够严把采购、储存、加工、发放、用餐五大环节工作质量,建立健全了各种台帐,收集整理了各种档案资料。能经常检查营养改善计划工程实施情况,并有检查记录。自此项工作开展至今无任何因产品质量或加工不到位导致的安全事故发生,深受广大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三)严格依法办学,关爱留守儿童,认真做好“控辍保学”工作 根据就近上学的要求,我校接纳了来自本学区和外来的全部适龄少年,按时入学率达100%。几年来,学校始终坚持“正确办学,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实事求是,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始终把“控辍保学”作为学校管理的一项重点和常规工作来抓。每年暑期我们都要组织班主任、任课教师深入所辖学区,面向广大家长,宣传《义务教育法》、宣传“两免一补”政策,以及“创强”工作的重大意义,通过宣传,使家长们清楚地认识到,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是社会、家长和少年儿童应尽的义务,保证了义务教育的实效性。此外,我们严格执行收费政策,坚决杜绝“三乱”现象的发生,保障辖区内少年儿童按时完成义务教育。学校还通过多种途经扶贫助学,对其相应费用予以减免和资助,三年来,学校共为30多名低保、残疾子女减免资助费用共5800多元,校党支部还开展了党员与贫困生帮扶结对子活动,16名党员共为20名困难学生捐助资金、学习用具和衣物;对全校105个留守儿童少年单独造册登记,实行师生结对子帮扶,定期与学生谈话和家访制度等措施,及时关爱他们。通过以上几项控辍措施使我校近三年学生的辍学率都在1%以内,达到国家标准;入学率、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均达到100%。
(四)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全方位打造文化品牌。
加强了学校环境文化建设力度,优化育人环境,使校园处处发挥教育人、熏陶人的作用。我校大到校园的整体布局规划,小到一室、一梯乃至一厕的净化、美化,都作为一种文化内涵的表象来精心设计、规划。使学生在其间耳濡目染、日积月累,最后形成观念、化为行为。设计制作了大型文化墙,栽植了水竹圆、斑竹圆、山竹圆、苦竹圆和紫竹圆五片翠竹林,新建了阶梯式文化长廊和翠竹古亭。挺立的女贞、卵石的小路、方形的草地、仿根读书台是它美丽的风景。美化了校园环境,丰富了学校文化,为全校师生提供融学习、工作、生活、休闲、娱乐、欣赏为一体的绿色环境,使校园的一草一木一石都成为富有哲理的教育诗篇,使校园成为滋养心灵、陶冶情操、充满诗情画意的人文空间。还有那原生态的迎春藤,又为学校添加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开发校本教材,开设拓展型课程,形成以竹子内涵“虚心、坚韧、团结、向上”为核心的学校特色文化理念体系。出版了《竹心竹韵》等四个版本的校本教材和两个分册的资料汇编。大幅翠竹主题文化墙、校园文化用语、校徽、校歌已征集制作完成。创建了师生竹文化书画展、竹文化素质教育成果展。通过一节节竹文化课和素质教育展等,促进学生全面谐发展,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一幅幅经典古诗词吟诵,达到了读诗冶情,读诗铸德,见贤思齐之目的;达到了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学校发展与校园文化建设共同提升的双赢目的。
(五)、高度重视安全工作。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学校成立安全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制度和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二是完善巡逻、值班制度,确保校园人身、财产安全。实行了谁值周、谁负责,日通报、周汇总的制度。三是定期召开食堂管理人员和小卖部工作人员会议,定期和不定期对食堂、小卖部进行食品安全卫生大检查。四是进行了地震逃生演练和消防知识讲座,邀请高坝派出所为学生做法制报告2次。五是加大了管理密度,堵塞了安全漏洞。加强了学校领导、处室工作人员、值班人员的巡视,学生干部协助巡查;六是加强了防火、防盗和不安全隐患的检排,落实了安全巡查日报制。七是强化门卫管理,严格出入门制度,禁止外来人员和社会闲杂人员随意出入校园。对于探亲访友和看望学生的人员进行登记。由于强化安全管理,八月份被命名为县级平安校园,并成为市级平安校园示范点和参观点。并被上级领导定为市级防震演练观摩点。
(五)、今后的工作思路
1、进一步注重学校内涵建设。建设一支师德高尚、敬业爱生、业务精湛、追求卓越的教师队伍;逐步打造书香校园、学生乐园、和谐校园、精神家园和彰显个性的校园;
2、不断强化实施名师带动工程。进一步发挥名师的示范、引领作用,让一批一批的名师、新秀成长起来。学校要创造条件努力搭建名师成长的平台与摇篮。
3、强化科研强校意识。要以科研为牵动,改革教育教学观念与方式,创新工作思路,办特色学校,全力打造品牌学校。
4、继续完善提升学校的软、硬件建设
(七)、存在问题:
(1)教师年龄结构偏大,学科配置不均衡。
(2)高效课堂和课程改革进展缓慢,难以适应学校长期发展需要。
(3)常规管理很到位,但教师工作缺乏创新精神。
(4)学校文化建设未在原有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学校办学品位还有待提高。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腾飞。目前我们学校的班子业务精干、团结务实、开拓创新、勤奋奉献,廉洁高效、迎难而上;全体教师教育思想端正,工作积极主动,勤于教书,乐于奉献。扎扎实实搞创建,一心一意谋发展。我校虽然做了许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组织要求、师生需求、社会满意还相差甚远。我们决心乘着“双高普九”的东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效率,为创建一流的校园环境、一流的教学设施、一流的学校管理、一流的教学质量,实现高坝一中跨越式发展再做新贡献。
高坝店镇第一初级中学 二0 一二年九月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