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文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一篇有关挤车的作文,看过之后,感觉写得精彩极了。
细节,是一片好作文的基本要素,现在学生写作文,往往只是一个轮廓,至于每个事件的内涵和对人物性格的展示,只能是草草了事。虽说篇幅字数完全合乎要求,可细品起来,总觉得很空洞,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比如某学生为了表现妈妈的伟大,便叙述妈妈雨夜背她去看病的故事情节,可是对于妈妈冒雨的艰难,这位同学却只用“深一脚,浅一脚”六个字就概括了。本来很感人的一个事情,却被写得如此笼统,致使整篇文章也黯然失色。就记叙文而言,如果说情节结构是文章的骨骼,那么细节就是文章的血肉;有了血肉,文章才能丰满,才能愉悦人的心灵。所以说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生动的细节描写,不仅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还有助于折射广阔的生活画面,表现深刻的社会主题。
细节是记叙性文章的最小的描写单位,是表现事物各种感性特征的具体而细小的材料,好的细节描写能把人物或事物最本质的性状鲜明而又逼真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所谓,就是构成人物形象、故事情节或环境特征的最小的组成单位。也就。而细节描写就是对这些细枝末节的描绘。
可以说任何一篇文学作品中,无论是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故事情节的展开,典型环境的描绘都离不开真实而又生动的细节描写。,从而增强作品的真实感和艺术感染力。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突出人物的性格。
例如,《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中,有一处细节是:竺可桢每天早晨一起床就把那支放在铜套子里的钢笔式温度计,拿到院子里放好,然后做早操。做完早操又把温度计拿到屋里,记录当天的气温。这支温度计,他经常插在外衣右边的小口袋里,长久的插来插去,小口袋盖布总是先磨破了。这样,做衣服时,他爱人就请成衣工人多做一块小口袋盖布,留着拆换。
这不起眼的一小块口袋盖布却反映出这位科学家一丝不苟、严谨勤奋的可贵精神。又如,周立波的《分马》之中,作者对老孙头的刻画也有这么一个细节描写:
他狠很地抡起木棒,棒子落到半空,却仍在地上。作者用细致入微的动作细节,刻画出老孙头对马又爱又恨的心理活动。使人物的性格真实而鲜明。这样的细节描写,在文学作品中可以说是比比皆是。谁能忘记阿q临刑前画圈的细节;谁不记得朱自清的父亲爬月台时的背影?至于《变色龙》中奥楚蔑洛夫穿脱“道具”——军大衣的动作,相信谁都会记忆犹新。这些细节描写都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刻画人物离不开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这些常规的手法,但如果在此基础上,再有细致入微的细节,就会使作品锦上添花,使人物的性格特征更突出、更典型。
二、展示故事情节。
话剧《陈毅市长》中,一开始介绍齐仰之的家时,特别提到了墙上那醒目的字条:闲谈不得超过三分钟,本室主人敬白。这个细节的出现为下文剧情的发展埋下了伏笔。开始陈毅市长好不容易“破门”,又受到“三分钟”的限制,而后陈毅市长采用激将法迫使齐仰之“破例”,有“三分钟”而到后来的“秉烛夜谈,三天三夜”。正是这个小小的字条而使剧情波澜起伏,故事情节也围绕这小小的字条而得到展示。人物性格也在矛盾中得到了展示。
三、造典型的环境,渲染人物心情。
还是《卓越的科学家竺可桢》一文,作者在写竺可桢到毛主席住处时,有一处细小的景物描写:雪后初晴,玉树琼枝,掩映如画。寥寥几字就烘托出当时的气氛虽是冬日,却温暖如春。烘托出会见时的融洽气氛,衬托人物的愉快心情。
细节描写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我们作文时又该如何去选择细节呢?
首先,要真。细节的描写必须入情入理,符合生活真实。恩格斯把细节的真实视为现实主义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古今中外的许多的作家都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性。列夫.托尔斯太曾指出高尔基的作品中关于火炉摆法的错误。
其次,是细。一是取材要小而具体,二是描写要细致入微。
三是要精。细节在精而不在多,杜鹏程说:“要从一百个细节中选择一个细节”细节描写贵在传神。
回首许多的文学作品,我们记忆最深的也无非是一两处的细节描写,可见好的细节描写无疑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只有平时深入细致地去观察生活,关注生活的细枝末节,才能在作文时以小写大,见微而知著,给自己的文章添色生辉。文学作品主要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主题的,它要借助各种不同的表现手法才能达到这个目的。无论是戏剧还是诗歌,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就小说而言,无论是长篇小说,还是中篇,既就是短篇小说,也同样要运用各种表现手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某一个侧面,起到文学作品所应起的艺术效果。其中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创作中更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它在整个艺术作品中的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细节,便没有情节的生动性、形象的明显性、主题的深刻性”。它虽然只是“故事情况”中最细小的一部分,但是“描写得出色的细节,且能使读者对整体——对一个人和他的情绪,或者对事件及对时代产生一个直觉的、正确的概念”(康?巴乌斯托夫斯基),短篇小说,篇幅虽小,容量不大,反映生活面比较窄,但是成功的短篇小说,同样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这当然是与作者的艺术表达能力、艺术修养分不开的。但是更重要的就是作者成功的运用了细节描写。契诃夫的《变色龙》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对警官奥楚蔑洛夫的军大衣,这个细节描写就十分精彩,小说中前后四次写到军大衣,每次都有不同妙用。第一次是开头,写“奥楚蔑洛夫穿着新的军大衣,提着小包,穿过市场的广场”,军大衣是沙皇警察的特殊标志,再配一个小包,便活画出了奥楚蔑洛夫耀武扬威、招摇过市、不可一世的态度。第二次是听说狗是将军家时,奥楚蔑洛夫忙叫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暴露了他受到震惊、害怕权势、外强中干、恐慌万状的胆怯心理。第三次是再次听说狗是将军家时吓了一跳,忙叫巡警“给我穿上大衣吧”,露出一副浑身发抖、胆战心惊的可鄙状态。这两次一脱一穿,虽然动作完全相反,却正反映了不同的心理状态,加上奥楚蔑洛夫那种自欺欺人、弄巧成拙的掩饰(借天气变化),更暴露了他虚伪、卑微的心理。第四次是结尾,写奥楚蔑洛夫恐吓了赫留金后,“裹紧大衣……径自走了”,这表现了他虽然得到了充分表演,灵魂得到了充分暴露,但仍然恬不知耻,向群众发泄淫威,然后扬长而去的丑态。这篇小说,作者虽然注重了人物语言的描写,但是加上这四次对军大衣的细节的描写,就把奥楚蔑洛夫那种趋炎附势、见风使舵、媚上欺下的性格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深刻地反映了十九世纪沙皇俄国的黑暗现实,无情地鞭挞了沙皇走狗的丑恶灵魂。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细节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有了典型的、生动的细节,人物才能刻画得栩栩如生。我们这里说的细节,往往是生活中很细微的小事或小人物的细微的神态动作,但由于这些细节选取得典型,描写得细致,能够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尤其是在短篇小说中,这种细节描写的手段和方法,向来受到作家的重视,有些典型的细节描写,能够长久留在读者的记忆里。鲁迅认为,从反映生活来说,短篇小说的作用是“借一斑略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的,如果从刻画人物说,细节描写也同样具有这种作用,虽然着力描写的是“一斑”“一目”,是生活中的细微的小事,或人物的细微的小动作,它的艺术效果却不同凡响。不仅如此,它还可以使作品的主题更深刻,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息,这从孙犁的代表作品《荷花淀》里可以看出。这篇小说里有一处这样写道:一场激烈的伏击战,发生在清香四溢、色彩鲜艳的荷花淀里,发生在妇女们探望丈夫的归途中,这种战争环境的描写是充满诗情画意的。当战斗打响以后,几个妇女“渐渐听清枪声只是向着外面,她们才又扒着船帮露出头来”,寻找着自己的丈夫。这一细节描写是十分生动的。丈夫在瞄准敌人射击,没看妻子一眼,妻子却在紧张的战斗中寻找自己的丈夫,使紧张的战斗充满浓厚的生活气息。在写打捞战利品的过程中,作者对许多细节作了生动的描绘,如“他们又开始了沉到水底捞出大鱼来的拿手戏”争着打捞战利品。这里,作者把打捞战利品与日常生活中的摸鱼揉合在一起了。又如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后,“把纸盒顺手丢在女人们船上”,后来“几个青年妇女把掉在水里又捞出来的小包裹丢给了他们”。这一丢过来,一丢过去的描写,渲染了胜利后欢乐的气氛,表现出了夫妻之间那种相亲相爱稍带戏谑的感情。总之,作者把战斗情景与生活细节揉合起来写,使作品充满诗情画意和浓厚的生活气氛。作者也就是通过这些传神的细节描写,既使作品的情节富有生动性,又使作品的主题得到深刻地显露,真实地再现了抗日战争时期,白洋淀地区广大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同仇敌忾,奋起抗战的英雄气概,谱写出了一曲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赞歌。
再如王愿坚的《党费》里,写黄新的女儿妞儿伸着“细长的勃子”,“瞪着那一堆堆的咸菜”,“她不肯听妈妈的哄劝”,“又爬到那个空空的破坛子口上,把干瘦的小手伸进坛子里去,用指头沾点盐水,填到口里吮着,最后忍不住竟伸手抓了一根腌豆角,就往嘴里填。她妈妈一扭头看见了,瞅了瞅孩子,又瞅了瞅箩筐里的菜,忙伸手把那根菜拿过来。孩子哇一声哭了。”这一动人的细节,看似轻描淡写,着墨不多,但却生动活脱地展现了一个饥饿干瘦、垂涎欲滴的儿童心理和情态,它没有直接描写黄新的慷慨无私,但“无情未必真豪杰”,在“无情”之中显示了革命战士最丰富最强烈的人性和人情,揭示了人物的崇高的精神世界和无私无畏的美德。
由此可见,一个典型的生动的细节描写,能胜过许多的其他笔墨,而且使人物形象传神,使作品的主题深刻。如果没有这些细节描写,就会使作品显得干枯无味,它虽然是作品中一些细微的、渺小的事情,有些甚至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东西,但把它放进作品特定的环境中,却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说,没有无细节的生活,更没有无细节描写的文学作品。从以上几个例子也可以看到,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中,起到了“以小见大,以少胜多”的作用,当然我们是仅就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而言的,短篇小说由于篇幅的限制,如果缺乏这些真实、典型、生动的细节描写,就不能将人物刻画得有血有肉,十分丰满,只有借助典型的细节描写,才能收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不仅能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主题深刻,它还能起到连接故事情节的作用。茹志娟的佳作《百合花》,就能充分得到证实。如对步枪筒里插的树枝和野花的描写,在小说中前后出现了两次,这些树枝和野花是生命的象征,它反映了一个年轻战士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优美情趣,同时也表现了通讯员的天真和在紧张战斗生活中的从容、镇定。又如对通讯员给“我”开饭的两个馒头的描写,小说中前后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出现表现了通讯员的细致和对革命同志的关心。第二次出现则更使“我”痛失战友悲愤心情,再如对通讯员衣服上破洞的描写,小说中前后出现了四次,第一次,挂破衣服并高低不肯让新媳妇补,表现了通讯员的腼腆、憨厚和执拗,并略带对新媳妇的愠意。第二次出现,通讯员“已经走远了”而“我”却还能看见撕挂下来的布片“在风里一飘一飘”,这一方面呼应前文,说明这个破洞确实不小,另一方面也说明“我”一直目送通讯员远去,加上下面对“我”的“后悔”心情的描写,简练而又细腻地表现了“我”对通讯员的真挚情感。第三次出现,不仅进一步证实担架抬来的这个重伤员确实就是通讯员,而且说明他从抱扎所回团部后一直无暇顾及这个破洞,并且到最后连这个破洞都来不及补就牺牲了。第四次出现,新媳妇“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这中间包含着对当初使通讯员“受气”的懊悔和内疚,更包含着对烈士的痛悼和敬爱。以上这些前后照应的细节描写,不仅对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起到了上述重要作用,而且使文章各部分的内在联系更紧密,使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加深沉,从而增强了对读者的感染力。这些看来似乎不重要的细节,在小说中,象一条纽带,使作品前后呼应,结构严谨,富有节奏感。
总之,细节描写在短篇小说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任何一部成功的作品,任何重大的主题,任何动人的情节,都不能没有一定的细节描写,“缺乏细节描写的作品,会失去生命力,任何一篇短篇小说读会变成契诃夫所说的熏鲑鱼的干棒子。鱼倒没有了,光剩下了干棒子
” 通常我们会根据描写的对象不同,而将细节描写分成六种类型。
一、景物(环境)细节描写。
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瘦马”既写出了沉郁凄凉之景,更写出游子孤独思乡之情。(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二、肖像细节描写。
如: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藤野先生》)把“清国留学生”的辫子“高高耸起”,夸大比拟为“富士山”,形象突出,凸现了他们的庸俗丑态、腐朽糜烂,同时野流露出作者厌恶反感和鄙夷的神情。
三、语言细节描写。
如:到了年关,掌柜取下粉板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到了第二年的端午,又说:“孔乙己还欠十九个钱呢!”(《孔乙己》)掌柜反复提到“还欠十九个钱”,极其鲜明地刻画出掌柜自私冷酷的嘴脸,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世态炎凉,含蓄地说明了孔乙己悲惨命运的必然性,留给读者无限的思考和想象空间。
四、服饰(衣着)细节描写。
如: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鲁迅《孔乙己》)描写长衫又脏又破,长期不洗不补,既说明孔乙己很穷,只有一件长衫,又说明他很懒,连洗补衣服都不肯动手。不肯脱下这么一件长衫,是惟恐失去他读书人的身份。这个服饰的细节描写,揭示了孔乙己懒惰而又死爱面子的特征,把孔乙己的社会地位、思想性格和所受教育揭示得十分深刻。
五、动作细节描写。
如: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举得很慢很慢,像是在举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挥手之间》)在描写毛主席的这个动作时,用五个“举”字,一个“挥”字,以及比喻、夸张、反复等多种修辞手法,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六、心理细节描写。
如: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都德《最后一课》)当小弗郎士听到学校屋顶上鸽子咕咕的叫声时,内心表现出对敌人禁教法语的卑劣行径的轻蔑、憎恨和珍视祖国语言的深厚感情。
第二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初探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初探》课题研究
开 题 报 告(赵云)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而作文分数在学生考试中所占的比重却是非同小可的,可以说,作文就是语文的半壁江山。时下流行“得语文者得天下”,这样说来,得作文者更是得语文。另外,从培养学生语文素养上来讲,写作是表情达意的最直接的方式,对学生以后的交往与处事也大有用处,因此,写作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但就目前来看,我们的中学生写作中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写不具体,文章只是概述,只是泛泛而谈。由此我们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怎样让学生在教师有意识的阅读指导下、不间断的潜移默化中明白什么是细节描写?怎样利用优秀的文学作品去感染和熏陶学生,使他们明白细节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怎样把教师的写作实践与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模仿和实践中产生写作的需要,学会细节描写?怎样把写作的训练分解为无形的熏陶、潜在的培养,使之最终成为学生自身的技能?
本研究是在考察了国内大量短、平、快的作文模式教学之后,从研究者二十多年的写作实践、二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思考和认识,将从文学的本体出发、从写作的切身经验出发、从多年的观察和反思出发,从本质上解决学生写作空洞不具体的问题,文学素养的提升问题,模仿与独创的问题。
英国逻辑学家、哲学家、教育学家怀特海说“文化是人类智慧最优美的形式。在文化的基础上,训练专业能力,才能使人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开发。”探讨初中作文中的细节描写就是建立在阅读文学名著的基础上,把教师的阅读与写作经验融入学生的作文教学,教学相长,互相促进,共同进步,共同提高,使教学成为艺术的交流,成为心灵的共鸣。怀特海提出,教学的目标指向生活,在作文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发现生活的美,引起思索,引发写作冲动,从浅层次的记叙走向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受到教育和启迪。
没有文化积淀,就没有对人生的思考;没有对人生的思考,就没有深刻的立意。写作最终指向人类的精神生活,而不是个人情感无病呻吟的抒发,写作承担了智慧的传承,精神的疏通,心灵的交流,而非毫无意义的完成任务。真正的写作,是对自身的完善,对自我的探究,在写作中,完成与世界的对话。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是写作的出发点;传播思想,呼吁人道,应是写作的终极目标。这种精神境界的陶冶,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
不写作的教师,是从写作技能训练的层面出发,在反复练习中形成一种能力,而真正的艺术都是建立在个人体验的基础上,并非是精确的表达。写作的教师,明白写作兴趣的激发点来源于何处,通晓创作的心理体验,了解写作的障碍与通过障碍克服困难的方式,真正使学生体会到书面表达的重要性,体会到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懂得对生活保持敏锐的观察力,重视文化素养的提升,重视自我修养。
我将从最基本的记叙能力出发,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创造写作情境,提取写作素材的能力,与学生同步写作,同步阅读,真正融入到写作教学中,让自己成为活教材,把教学过程变为艺术的交流和探讨,让学生真正做到把自己的意思表达的具体生动。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
细节就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对于作文来说,细节就是指作者笔下那些极具表现力的细小的用笔单位。它可以是一个动作,比如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之“排”;可以是一句言辞,比如祥林嫂讲阿毛的那句固定的开场白“我真傻,真的……”;可以是一个神情,比如祥林嫂的只是“顺着眼”;也可以是一个事物,比如祥林嫂手上拄着的那根下端开了裂的竹竿……成功的细节描写能够照亮读者的眼睛,使作品闪烁起奕奕的神采。所以当代著名作家李准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细节如此重要,焉能等闲视之?那么,到底如何才能写好细节呢?本课题名称建立在教师习作示范的基础上,立足于文化熏陶,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课题承担人有十几年的写作经验,发表过几万字的文学作品,有郧阳区作家协会会员,十堰市优秀教师,省级教学能手。课题意在通过教师的行为示范,让学生初步模仿,通过教师的教学实践和身体力行,通过文学名著、名作熏陶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写作能力,使学生获得真正有益于人生的写作体验。学会细节描写,故名为“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细节描写初探”。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方向是记叙文作文教学,以七年级一个班的作文教学向全校辐射。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一、主要研究问题
1.读写结合的问题。学生阅读面窄,阅读量不足,阅读品味低,对经典作品缺乏鉴赏能力,对优秀的文化传统知之甚少,并且受现代传媒的影响,纸质阅读人群大幅减少,这是学生作文虚假空洞,情感缺乏,价值观模糊的重要原因。
2.模仿与创作的问题。学习首先来自于模仿,学生最直接的模仿对象是教师,在教师的写作示范下,学生会自发产生写作兴趣,克服写作障碍。
3.形式与内容的问题。写作有一定的规范,但是纯粹从规范上来要求学生,2 又会制约创作的艺术性。只有立足于生活实际,对生活有观察,有思考,才能达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4.作文的层次练习问题。立足一种文体,练好写作基本功,拓展写作视角,从宽泛的指导变为有效的引导,从模式化的训练变为生活化的习作。力争写好每篇文章,力争使每篇文章具体而不空洞。
二、解决的方式
1.大作文与小练笔结合。
大作文有详细的指导,有分层次的练习,小练笔结合课外补充阅读,随堂完成。
2.记叙文中描写为主的指导练习。
描写分为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练习五个阶段;环境描写练习三个阶段。
以读书积淀为前提,激发兴趣为主导,鼓励创作为出发点。
3.长期积累,效果对照。
注重课堂积累,课堂教学要体现积累。注重课后背诵,经典诗词要求多背。抽取十名学生作为对照观察组,增加积累量,半学期后考察作文得分。利用早自习,引导阅读课外经典文学作品。
三、阶段目标
1.七年级上学期(9至12月)拓展读书面,读书以散文为主。培养写作兴趣,激发写作积极性,不做高要求,只要求写好片断。完成人物描写的阶段练习,内容初步划分为:人物的外貌描写,人物的语言描写,人物的动作描写,人物的神态描写,人物的心理描写等,可根据教学的实际,可以适当调整。
2.七年级下学期(2至6月)继续拓展读书面,开始读小说。主要练习记叙文的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的描写和社会环境的描写。
3.成果展示:学生作品推荐发表,教师论文发表,教师文学作品发表。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 课题成果包括:
1.结题报告。
2.教师论文十篇以上。
3.教师随笔二十篇以上。
4.教学设计十六个课件。
5.学生作品发表在市级以上刊物上。
第三篇: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
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
关键词:细节描写 作文 引导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这里的“至微”就是指那些显示人情美、人性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成功的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以目传神”的艺术境界。
好的文章之所以感人肺腑,精彩的细节功不可没。细节在作文当中非常重要。很多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当中都会发现,现在的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的一个毛病,那就是空谈。文章缺乏真情实感。一篇文章,恰到好处地运用细节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在日常的作文教学当中,细节描写的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要把握细节描写,首先要知道什么是细节描写。
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即细微末节。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话、一次心理活动、一个印象等等,都可以成为文章的细节。只要能生动地揭示人物内心,有力地表达文章主题的细枝末节,就可以作为文章的细节。
细节描写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是最生动、最有表现力的手法,它往往用极精彩的笔墨将人物的真善美和假丑恶和盘托出,让读者欣赏评价。
高中语文教材中,我们可以找出许多运用细节描写的例子。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神的描写.由开始的“顺着眼”到“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到最后“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三次对眼神由浅入深的细节描写揭露了凶残腐朽的封建礼教、封建世俗对祥林嫂步步迫害的罪行,以及祥林嫂生不如死的悲惨处境。又如孙犁的小说《荷花淀》“话别”这一情节里,有一个细节,当水生嫂听到丈夫说“明天我就要到大队上去 ”时,“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作者用“放”、“吮”这一动作表现了水生嫂当时复杂的心情。《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中两次写到林冲熄火的细节:林冲要沽酒来吃,离开草料场时,“将火炭盖了……把两扇草料场门拽上锁了”。以及买酒回来看见草厅被雪压倒之后,林冲“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烧起来”便“探身入去摸时,火盆内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些细节的描写就表现了林冲安分守己、办事谨慎的性格,同时也告诉读者,草料场起火的原因并不是由于林冲疏忽,而是有人陷害。这些细节的强化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深刻,给读者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让我们在细节描写中思考美,捕捉美,运用美,从肤浅走向深刻,从枯燥走向生动。
如何才能创作出成功的细节描写呢? 首先,成功的描写语段都离不开作者仔细的观察和大胆的想象。教师首先要赋予学生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要使得描写生动形象,在观察事物过程中,我们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对事物作非常细致的观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所以每个人说话、做事都会以不同的方式体现出自己的性格。我们要做的,就是认真地去观察,然后把它积累下来,作为写作的素材。写人是这样,细节描写用于写景、状物时,则要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和变化。
另外引导学生将平时观察到的生活素材定期进行集中归类整理,使零碎的变为系统的,分散的变为集中的,陌生的变为熟悉的。通过归类整理,使这些素材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认知结构,以便学生在写作时能及时提取。
其次,成功的描写语段都是客观景物与作者主观感情的有机结合。这就好像是诗歌当中的意象,客观物象加上作者的情感就构成了意象,细节描写也应该是这样,于细节中见真情。
课文《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一段细节描写:
“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微笑、温和、和蔼”的刘和珍君何以是暴徒?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作者精心设计的这个反复细节如同电影特写镜头在读者的脑海里缓慢地滚动放映,感情密度大,冲击力强,将悲愤之情最大限度地传递出来。倘缺少了这一处反复细节,艺术表现力势必削减大半。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记叙事件、再现环境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家李准曾经说过:“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真实的细节描写是塑造人物,达到典型化的重要手段。”写人则如见其人,写景则如临其境,细节描写的主要目的就在于此。
细节描写种类繁多,比如场景描写、服饰细节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等。我们在作文的过程当中,细节描写并非单一运用,而是根据文章的具体需求,结合运用。使得文章更加的生动。如下面一个片段:
我重新拿了一块饺子皮,学着妈妈的样子把它平摊在手上,另一只手拿筷子取适量的馅放在饺子皮的中间,然后用筷子头,蘸点清水抹在饺子皮四周,然后把饺子皮合拢,轻轻的给它叠皱。哇!我包的饺子跟妈妈的饺子一模一样,我一蹦三尺高,大声叫到:“我会包饺子了!”妈妈笑了起来,我也跟着笑了起来。
实践证明了,细节描写将同学们身边不经意的事和人写活了,让他们感觉到平淡的生活其实是那样的富有情趣,也让他们找到了打开话匣子的钥匙,在细节描写的训练中,他们尝到了作文成功的乐趣。细节描写,确实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第四篇:作文中人物细节描写
作文中人物细节描写
教学目标:
能够掌握基本的人物细节描写技巧;能够将人物细节描写运用到作文中。教学重点:
1、人物细节描写的类型和技巧;
2、人物细节描写在作文中的运用。
教学难点:在作文中恰当使用细节描写反应人物精神世界。
【导入感知】
1、名人的话
你是在看,而我是在观察,这之间有很明显的差别。---------福尔摩斯
2、名人的事
莫泊桑初学写作的时候,就拜老作家福楼拜为师。有一次他去拜访福楼拜,福楼拜热情地接待了他。莫泊桑说:“我想了几个故事,讲给你听——”“好的。”福楼拜点头说。当莫泊桑讲完了他自以为十分生动的故事以后,等待着福楼拜发表意见。福楼拜想了想,摇了摇头,然后建议说:“我不主张写这些故事。我希望你骑上马,到外边去跑一圈,一两个钟头之后,回来把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记下来。”“好吧。”莫泊桑用这个办法锻炼自己的观察能力,一年以后,果然有了很大的长进。
你知道为什么福楼拜要莫泊桑去做这件事吗? 后来,莫泊桑又将自己的作品十分虔诚地送给福楼拜,请这位前辈指教。福楼拜很快读完了这些作品,他读得很认真。然后,对莫泊桑说: “当你从一个坐在他自己店门前的杂货商跟前走过,从一个吸着烟斗的守门人跟前走过,从一个马车站门前走过时,请你给我描绘一下这个杂货商和这个守门人,他们的姿态,他们整个的身体外貌,要用画家那样的手腕传达出他们全部的精神状态,使我不至于把他们和任何别的杂货商人、任何别的守门人混同起来。还请你只用一句话就让我知道马车站有一匹马和它前前后后五十来匹是不同的,这需要长久地坚持。”
福楼拜又说:“我们无论描写什么事物,要说明它,只有一个名词;要赋予它运动,只有一个动词;要区别它的性质,只有一个形容词。我们必须不断地推敲,直到获得这个名词、动词、形容词为止。不能老是满足于差不多,不能逃避困难,用类似的语句去敷衍了事。”这就是世界文学史上闻名的所谓“一语说”的来源。
3、写作成功的诀窍——细节描写
坚持不懈、体察入微、精心提炼和准确使用语言,是写作成功的诀窍。
【知识精要】
一、什么是人物细节描写?
人物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人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或场面描写之中,为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服务。
二、人物细节描写的作用:
1、刻画人物性格;
2、深化主题;
3、推动情节的发展;
4、渲染气氛、暗示社会环境。
三、写好细节的方法步骤: 第一步:发现细节。(细致观察)
第二步:选择细节。(紧扣主题)
第三步:描写细节。(放大放慢)
四、如何进行人物细节描写呢? 在关键处驻足,“慢”说细微之处。
1、方法一:细化动作,延长过程(动作)例1:那天,他在雪地里罩住了一只小鸟。
那天他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例2:我能感觉到妈妈在看我。
„„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好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地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我儿时她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找她自己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2、方法二:细察神韵,善用修辞(神态)例1: 拟人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例2: 比喻
爸爸气极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我的眼泪就流出来了。爸爸左看右看,结果从桌上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子在空中一抡,就发出咻咻的声音,我挨打了!爸爸把我从床头打到床角,从床上打到床下,外面的雨声混合着我的哭声。我哭号,躲避,最后还是冒着大雨上学去了。我是一只狼狈的小狗,被宋妈抱上了洋车——第一次花钱坐车去。
3、方法三:细写外貌,抓住特征(外貌)
例: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① “小”到什么程度?②怎么个“瘦法”?③穿得有多“差”?
——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
4、方法四:细腻心理,具体可感(心理)进行心理描写应注意掌握以下三个原则:
第一,应写特定的人物在特定的环境中必然产生的心理活动。如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的同学在老师选择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时就会祈祷不要叫到自己。
第二,要防止滥用心理活动。在关键的情节、动作、表情出现时的心理描写才更能体现人物的精神世界。
第三,要注意人物细微的感情波澜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例如高尔基的《母亲》最后一章所写尼洛夫娜发现暗探时一刹那的动摇、害怕,以及内心冲突,直到坚定、沉着。常用的简单心理描写方法有两种:
①内心独白:
例:我不停地在心里念叨:“阿弥陀佛,上帝啊,保佑我吧!我再也不听录音机,不看电视,不打游戏机了。唉!都怪我自己,老想着打游戏机,考试前一天还趁父母不在家偷看了一个小时的电视。老师啊,发发慈悲,手下留情,我以后上课一定好好听讲,千万别让我不及格啊!” ②幻觉描写:
例:我好象看见满试卷鲜红的叉组成一张巨大的网向卷来,使我不得动弹,不能呼吸。我又仿佛看到了老师满面的怒容,仿佛听到了父母悲伤的叹息声和旁人的嘲笑声。
5、方法五:细构语言,真准活简 ①语言描写要符合人物的身份
例:一次在清华食堂吃饭,对面坐了两个女生,听到一位对另一位说:“我还没吃饱,想再吃一点。”另一位说:“想吃什么,我去买。”前一女生说:“就是那种扇形锐角饼,你帮我再买两块!” 我暗想:清华的女生确实不一样,我们平时只是称那种饼为三角饼。这样的女人不敢娶,要不结婚以后叫老公吃饭,喂,那个不规则多面体,过来!
清华的教授更牛,我有一次去校医院看眼睛,就听见前面一个教授在跟医生描述症状:“呃......恩......就是那个物体跟它的像不能重叠在一起......”他们大眼瞪小眼了许久,大夫阿姨突然顿悟了:“您是说看东西有重影吧!?”
还有一位医生阿姨,有一次她去买菜,对卖肉的大师傅说:“师傅,来一个猪肾。”搞得师傅一头雾水,没有理她。
这时旁边过来一个人说:“这个腰子我要了。”
于是,肉摊上剩下的唯一一只猪腰子,被人买走了。阿姨郁闷不已。
有一次,献血,某同学和医生的一段对话: 大夫:“同学,请把胳膊弯一下。” 同学:“弯曲角度是多少?” 大夫:“同学,请把手一握一放。” 同学:“频率是多少?”
②语言的描写要符合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同志,你踩了我的脚。”
“我知道,你刚才不也踩了我的脚?” “我也没看见。”
“那现在请你把脚挪开。” “往哪儿挪?”
“你总不能把你的脚一直放在我的脚上吧。” “你也可以把你的另一只脚放在别人脚上呀。” 我实在忍无可忍,一用劲把脚抽出来。
③人物的语言力求简洁,以极简洁语言反映人物心态,揭示主题。例:“爹„„” “恩„„” “学费” “„„”
“爹,今天是限期的最后一天了,老师说再不交学费就停我的学。”
委屈的泪水,在女孩怯生生却充满灵气的眼眶里盘旋。她苍白的脸上写满了祈求与惶惑。“没说过吗,你老子没钱!” “爹,求您了”
泪水,伴着哀求,终于滑落,一滴滴溶进了脚下那片叹息着的土地。“„„” “妈„„”
女孩哽咽着转过头,将残存的一丝希望投向门槛上的女人.可母亲也终于绝望了,彻彻底底,完完全全地绝望了.她无动于衷地坐着,呆滞的目光还是一动不动地望着远方,好象周围的一切都与她无关.【热身练习】
你还记得中央电视台那个《妈妈洗脚》的公益广告吗?选取使你最感动的瞬间或片段,以“孝”为主题,写一段细节描写吧。
参考答案:
一位年轻母亲在给自己的儿子讲小鸭子的故事,讲完后,母亲去给孩子的奶奶端洗脚水洗脚。那个孩子看见了这 个情景,便跑到卫生间„„当妈妈给孩子的奶奶洗完脚,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时,发现儿子不见了,原来她的儿子也去端一盆水来给妈妈洗脚。母亲回头一看,啊?!在昏暗狭窄的楼道那头,儿子正吃力地端着满满的一盆水向前走来。那纤弱的小手显然承受不了水的重量,可他依然固执地用双手紧紧握住盆边,背向后弯,肚向前顶,用胸口抵住水盆,努力地维持着身体和水盆的平衡,就像一 只刚爬出蛋壳的小鸭子般,左右摇晃,步履蹒跚。水盆左右晃动着,水不断从盆里泼洒出来,晶莹透明的水花四溅,溅到他稚嫩的小脸上。他却腾不出手来擦一下,任由水从他细小的肩膀滴下,落在手臂和衣服上。终于来到母亲的跟前,分不清是水还是汗顺着他额头流到下巴,他却毫不在意,一脸孩子气地笑着,奶声奶气说: “妈妈,洗脚!”那满脸的喜悦,仿佛正在做一件伟大的事。是呀,是件伟大的事——它的名字就叫做“孝”。
参考讲解: 儿子吃力地端水来给妈妈洗脚的情节最让人感动,导演特地在这 放慢了节奏,并对努力抱住盆子却被水泼洒一身的儿子端水的镜头定 格画面进行特写。其实不仅这是最动人之处,更因为这是最能劝导人 们关爱长辈,将“孝”的传统美德代代传递的关键之处,当然要作为 细节,细细表现。正所谓“关键处驻足,慢绘细微处”。
【深入精讲】
一、她骂他混蛋。
1、尽你最大的努力,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2、运用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
参考答案:
真是冤家路窄,刚好在操场上俩人不期而遇,由于上次她发现他抄别人的作业,便报告了老师,结果他被老师 狠狠地批评了一顿。今天,当着这么多同学的面,他竟然嬉皮笑脸地拦住她,一个劲地说她是:小报告、克格勃、小内奸„„她对他的挖苦、讽刺装作漫不经心的样子。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 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参考讲解:
学生完成上面的题目后,教师可以不着急将参考答案讲给学生听。可按照下面的步骤来引导学生:
第一步:添加“语言描写”——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第二步:添加“动作描写”——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第三步:添加“肖像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 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第四步:添加“心理描写”——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 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混蛋!”
最后一步:添加“场景描写”——同“参考答案”
【巩固练习】
一、试着在这句话中添入细节描写。
温馨提示:放慢过程,放大细节, 精选词语,妙用修辞。
孩子们手牵手过河去上学,虽然路途很艰辛,但他们还是很开心。
参考答案:
秋风乍起,宽阔的河面漾起了阵阵涟漪。孩子们飞快地脱下鞋子,卷起裤脚,小脚丫刚一碰到水面就不自觉地缩了一 下,然后又坚定地踏了进去。他们手牵着手,谈笑间早已忘了脚下的冰凉,脚步也不觉轻快起来,像跳跃的琴键,弹 奏起一曲水的乐章。
【佳作赏析】 材料1: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太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桔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桔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桔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桔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
——朱自清《背影》
材料2: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
材料3:
园墙在金晃晃的空气中斜切下—溜阴凉,我把轮椅开进去,把椅背放倒,坐着或是躺着,看书或者想事,撅一杈树枝左右拍打,驱赶那些和我一样不明白为什么要来这世上的小昆虫。蜂儿如一朵小雾稳稳地停在半空;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瓢虫爬得不耐烦了,累了祈祷一回便支开翅膀,忽悠一下升空了;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满园子都是草木竞相生长弄出的响动,悉悉窣窣悉悉窣窣片刻不息。
——史铁生《我和地坛》
材料4: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宗璞《紫藤萝瀑布》
材料5:
她每天总是会利用一大部分时间来给他熬粥。用那种最长最大、颗粒饱满、质地晶莹、略带些翠青色的米粒。一颗一颗精心挑选。如果偶尔一不小心手指沾起了两颗,她会将它们重新放进米堆,重新挑选。她把那些米们洗得纯粹而又洁净,然后放进一只棕色瓦罐,倒上沉淀过的泉水,用柴火慢慢熬,火不能太猛,否则粥会受热不均匀。她把火儿侍侯得温顺而精致,宛若一位恬静娴雅的江南女子。
熬一罐粥,通常要花费两个半小时。她小心翼翼地把粥倒进一只花瓷碗,一边晃着脑袋,一边对着粥吹气,吹到自己呼吸困难,粥也变凉了。她微笑着用汤匙喂给儿子吃,可是儿子闭着眼睛,漠然地拒绝了她。她并不生气,微笑如昔。
第二天,继续拣米,熬粥,吹冷,并且接受拒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的手指已经变得粗糙而又迟钝,她摇晃的脑袋已经白发丛生,她的力气也大不如从前往往是粥冷到一半时便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必须借助扇子来完成下一半的降温。可是儿子依然冷漠着拒绝她。她一直微笑着,始终没有流下一滴眼泪。
这种热情与冷漠的对峙持续了八年零七十三天,第八年零七十四天,她正和他儿子讲着他小时侯的故事,儿子突然睁开眼睛,不大清晰的说了声:“妈妈,我要喝粥。”她顿时泪如雨下——那是他自从医生宣布脑死亡后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医生说,像他这样的情况,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机会。
——《母爱如粥》
材料6:
穿过马路就是菜市场了。母亲突然停下来,把菜篮挎在臂弯里,腾出右手,向我伸来„„一刹那间,我的心震颤起来。这是多么熟悉的动作呀!
上小学时,我每天都要穿过一条马路才能到学校。母亲担心我的安危,总是要送我过马路才折身赶去上班。横穿马路时,她总是向我伸出右手,把我的小手握在她掌心,牵着走过马路,然后低下身子,一遍遍地叮嘱:“有车就别过马路。”“过马路要和别人一起过。”
二十多年过去了,昔日的小手已长成一双男子汉的大手,昔日年轻母亲的细嫩软手,已成为一双枯干节深的粗手,但她牵手的动作依然如此娴熟。她一生吃了许多苦,受了许多罪,这些都被她像掠头发一样一一掠开,但对儿女关爱的情肠却永远也掠不去。而她的儿子,却对她日渐淡漠,即使一月半载回来看她,也是出于一种义务,只为了不让别人指责自己不知孝顺、忘恩负义,不只缺乏诚意,更带着私心。
我没有把手递过去,而是伸出一只手从母亲臂弯里取下篮子,提在手上,另一手则伸出来轻轻握住她的手,对她说:“小时候,每逢过马路都是你牵我,今天过马路,让我牵你吧!”母亲的眼里闪过惊喜,笑容荡漾开。“妈!你腿脚不灵便,车多人挤,过马路千万要左右看清楚,别跟车子抢时间。家里有什么难事,不管多忙,我们都会回来的。我是您一泡尿一泡屎养起来的儿子呀,你还客气什么?” 母亲便背过头揩泪。
——《我牵母亲过马路》
【当堂总结】
1、请回顾本节课所讲的知识重点。
2、请把存在疑惑的地方提出来。
【自我测试】
一、运用你的想象,可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场景等(200字左右)
1、写出一个老师暗示我上课注意听讲的一个细节。
2、写出一个家长安慰我考砸的一个场面。
3、他对老师说“我错了”
(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告诉学生写作时要服从文章主题的需要:当细则细,当简则简;或用墨如泼,或惜墨如金。)
第五篇:初中作文教学中的细节描写
细节,让你的文章更动人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动刻画细节的方法。
2、能写出生动的细节。
【教学重点】
传授生动刻画细节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所学的方法写出生动的细节,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感性认识
通过两组文段的比较明确细节描写的作用。
第一组:
片段A:那是一个寒冷的夜晚,下着雨,爸爸来学校接我。一路上,冒着风雨,爸爸尽力照顾着我,我知道,这就是父爱。
片段B: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爸爸来学校接我。一路上,风呼呼的刮着,冰冷的雨点击打在我的脸上,像刀子割了一样生疼;凛冽的寒风直往领子里钻,冷得我直打哆嗦。爸爸见了,一手用力的撑着雨伞,一手紧紧地握着我冰冷的手,还不时把我的头搂进他温暖的胸怀,“儿子,把腰杆挺直一点„„再看看路灯,呵呵,暖和多了吧!”看着被灯光包裹的爸爸的脸,我感到格外的温暖。爸爸,有您在我身边,我暖和多了!第二组:
片段A:第二天,我的病有好转了,头也不疼了,烧也退了。可是妈妈却因没有休息好,眼睛多了两个黑眼圈,脸色枯黄,好像整个人都老了很多。“妈妈真对不起!”
片段B:当清晨的第一缕晨曦把我唤醒时,我张开眼就看见了妈妈那双由于整夜为我的病操心的黑眼圈,但那双眼睛那样温柔的注视着我。妈妈看见我醒了,高兴地对我说:“烧退了,我去为你准备早餐了。”看着妈妈脸色枯黄,好像在一夜之间她变老了许多,我的眼睛在瞬间被酸酸涩涩的液体充盈着,我低低地说:“妈妈,真的对不起!”
引出课题:细节,让你的文章更动人
二、重温经典
经典片段一: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山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节选自朱自清的《背影》)
经典片段二:我几乎还不会作文呢!我再也不能学法语了!难道这样就算了吗?我从前没好好学习,旷了课去找鸟窝,到萨尔河上去溜冰„„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我这些 课本,语法啦,历史啦,刚才我还觉得那么讨厌,带着又那么重,现在都好像是我的老朋友,舍不得跟它们分手了。
(节选自都德的《最后一课》)
经典片段三: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散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的夜气里。
(节选自鲁迅的《社戏》)
三、方法指引(板书)
1、细化人物描写:把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语言写具体。
2、添加景物渲染: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味、听、嗅、触、视)细腻描摹。
3、注重美化语言: 锤炼词语(如动词等),运用修辞等,美化文字,增强感染力。
四、堂上练习(10分钟,分组选题,推荐展示)
1、当你被批评后,你的心情怎么样?(兴奋、紧张„„)
2、母亲怕我累着,催我早睡觉,遭我拒绝,母亲不但没有责怪我,还端牛奶给我,这让我非常后悔。(要求:把上述的材料扩写成一段话,200-300字左右。)
五、课后作业
1、用本节课学过的方法写一篇作文
2、摘抄3个片段(仿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