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抒情散文精选
抒情散文精选
家园如梦,温馨醉人,如钩的弯月悬挂于情感的枝头;薄暮化开,秋色袭人,惊动那迷离神秘的连绵群山;天穹茫茫,蛙鸣鸟叫,聒噪贪恋的圆舞池塘。二十青春忆年华,光影流转瞬飞逝。生态环保久不衰,文明保障需行动。生态平衡被打破,环保意识逐减弱。山、不再是那山,水、不再是那水,而人、亦不再是那人;儿时幻影荡无存,怎祈天人享尽福。那因生态、环境而逝去的年少记忆和那已故的至亲,永存心间,只是那山、那水、那人??
九九重阳,相思倍增,人们总是会会登上山峰,踏着凌云的山顶对天空高喊,亲人们,我想你们。在家乡,也有这样的一座山,我们总是会亲切的称之为嘉山。听老一辈的人讲,说是嘉庆年间,嘉庆皇帝来到此处,见其山雄壮伟岸而得名,此地也便称之为嘉山,山下的寺庙随之称为嘉庆寺。每年的阴历三月初一,是家乡一年一度的嘉山庙会,又适逢清明节前期,不管得不得闲的人们都会来到这里,爬爬嘉山,扫扫嘉山下面的烈士陵园墓,来到嘉庆寺拜拜佛,烧烧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三月初一的嘉山也总是阴雨绵绵。运河水位上涨,通过此处的小运河上运货的商船别有一番景象。
依旧记得儿时的嘉山很美,山是那样的雄厚壮丽,天也是那样的蓝澄开阔。幼时的自己则是格外的喜爱画画,碧海、蓝天、高山则是最爱,因此每年暑假父母都会把我送到离家不远的嘉山姨爷爷家。外婆外公年事已高又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姨爷爷变成了我记忆深处的小外公。姨爷爷年纪很轻,叔叔也就比我大几岁,那时候自己还没有上学,叔叔也就才上初中,那时姨爷爷对我的疼爱可见一斑。每年最期待的就是三月初一,无论是站在小桥上看那碧波荡漾的运河水位,还是站在那河坝岸上那来来往往的商船,便觉得那都是福气。
家园如梦,点滴存于心头。嘉山的山并不算高,149米的海拔最多算是个丘陵山地,但它在我们丹阳访仙人心目中的地位一点也不差。每逢农历三月初一前后,大大小小老老少少,结伴而行,走着那唯一通向山顶的小道,有说有笑。在姨爷爷家吃完午饭,边就是前行出发之时,拿上镰刀和方便袋子,上山挖野菜野葱去罗。据说那样的野葱做饼很是好吃,路山你总会看到那样的人和你拿着一样的刀具。上山本没有路,行走多了自然成了山间小道,上山有些辛苦,但也乐趣无穷。一路的花花草草,绝对是你在城市没有看到的魅力美。各种野花、野菜、野草、野树,看的你是心情大好;各种奇形怪状的石头让人不得不惊呼大自然的巧夺天工之处。环绕北边山的蓝色水池有如游泳池般的天蓝干净,站到山顶,环顾四周美景,正在盛开的油菜花,金灿灿很是夺人眼球;绿油油的小麦站在山顶看去像扑在大地的绿色地毯;金顶嘉庆寺,佛家圣地的家园也是春色缭绕。悠然山下来,花花草草,很是美丽。山顶的野葱绿绿幽幽,带镰刀的人们忍不住割了起来;山顶处往下一点的白色梨花开的正茂,引得无数情侣想要将之摘下,作为爱情的一个见证;半山腰的桃红色桃花,艳的美不胜收;山底下的大树长得高大茂盛,貌似要与这雄伟的小山丘比个高下。烈士陵园处的树木们长得高大挺拔,为守护这圣灵的灵魂得以长存于世;嘉庆寺门前的农田也是生机盎然,别有一番景象。运河蔓绕,轮船开行,商人有笑有愁;庙会上的买家与卖家上演讨价还价之战。
姨爷爷总是会领着我看那山、那水,童年的记忆真是美好。来来往往的商船,里面住着各种为求谋生而在辛苦奔波的家庭,他们长年累月的居住在船上,似乎忘了在陆地上的生活是什么的感觉。看到这样的情景,姨爷爷总会语重心长,以后找个好人家,好好读书,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似乎每个小孩子在童年的时候都会听到类似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话语。运河两岸的河坝上长满葱茏的大树,在夏日里更多了一丝清凉。
二十一世纪横空出世,全球都是中国制造,民族自豪感崛起的今天,家园却不见了那旧时的摸样。这里开办了石头家工厂,越来越多的工人加入到大石头的行列中来,他们不知道这样的嘉山受不了,与此同时他们吸入的尘埃对他们的身体的伤害有多大。过度的开发,震耳欲聋的打炮声,响彻嘉山底下的居民楼,摇晃的玻璃窗时常会被震碎,震耳欲聋的声音吓得年幼的我会哭的不停。嘉山已被打的只剩下了那么一小座,周围的山丘都被开发完了。农田里的菜、窗户、晒在外面的衣服??只要是裸露在外面的东西或是植被都会被弥漫上一层厚厚的灰尘。嘉山附近的植被也越来越少了,可笑的是被保护下来的嘉山却像极了蘑菇,下面被开的所剩无几,只留得半山腰以上的山了。
运河水位下降、上涨不定,想那事隋文帝修筑运河花费那么多人力物力,如今又如何呢?都说生态环保很重要,水里的鱼虾死伤惨重,河水浑浊不清,坝上的植被被砍的凌乱不堪,难道这就是所谓的环境保护吗?再次漫步嘉山小道,山
上的花花草草多数是野火烧尽后的那个状态,树木被砍伐也是厉害,山顶的垃圾丢的到处都是。有烧烤后留下的各种污渍垃圾,也有人们带零食上山留下的点点痕迹,各种矿泉水瓶比比皆是,阳光强烈照射下凸起的瓶身接受光照,一旦引起火灾,到最后受伤害的还是嘉山本地的居民们。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样的青色不再有。人类无情,山水也闹脾气,最后遭殃的只有人们自己。2011年姨爷爷被检查出肺病,长年累月的石头加工厂生活,导致吸入过多的尘埃而患病。没有了以往的欢声笑语,2011年的那个国庆,姨爷爷去世了,大学会的我接受不了这样的事实,一度想要罢学。无奈只得去学校,却错过了最后的葬礼,到现今,我仍为自己没有能够参加姨爷爷的葬礼而感到自责不堪。
山、不再那样的伟岸,水、不再那样的清澈明净,人、亦驾鹤而去??逝去的青春,再也回不来,家园如梦~嘉山被过度开发后,经常去姨爷爷家的我很少再去了,那山、那水怎么看都不再有以前的感觉了,柔弱的心房似乎再也难以触动。姨爷爷死后我更是再也没有去过嘉山,那样的山、园、寺、水都不再有我儿时的记忆了。天不再像幼时那样澄蓝,水也没有幼时那番清澈,山不再以往那般雄壮巍峨,人也已驾鹤西去。一切回不来的过去,只能向前走,回忆往昔点点滴滴涌现心头,亲人已逝,我们依旧要好好活于当下,笑对每一天。
又是一年重阳时,隐约中,我仿佛看到姨爷爷站在那运河坝上,语重心长到,以后找个好人家,好好读书,做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他那明眸的眼神凝视这浑厚的运河水,远望那矗立的嘉山,那样的专一的注视着通往嘉山深处的羊肠小道。不知是即将入冬的原因,还是??这里的麻雀越变越少,唯一剩下的只有那些枯槁的树木和那被过度开发的“小蘑菇”似的嘉山,而我至亲的亲人却从此离我而去,永远沉眠在嘉山脚底下。怀念家园,怀念家园的某些人,愿远在天堂的姨爷爷能够安息。
家园如梦,那山、那水、那人??儿时最永恒的记忆??
第二篇:抒情散文阅读
抒情散文阅读
1、理解散文的内容 A、从感知形象入手
一篇散文作品总有表达作者情感的载体——某人或事物,因此感知散文就要从分析形象入手,根据全文内容或某一关键语段,概括文中形象的特征,形象的特征概括出来了,文章的主旨就迎刃而解了。B、从感知关键语段入手 C、从感知重点语句入手
一些哲理散文或一篇文章所蕴含的道理往往也集中在某一关键语句中,只要能把该语句的含义分析清楚,文章的主旨就自然而然的显现出来了。
D、可以快速的浏览全文,将每一段的内容进行整合,提炼主要信息,然后再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即可。
2、把握散文的情感
A、抓住散文的“文眼”
文眼往往是作品中最精彩、最传神、最使人动情、最耐人寻味的语句,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喷发口,是文章思想感情的焦点,同时对文章的结构起着支配,统摄的作用。B、把握抒情散文的基调
一篇散文,从第一个字开始,就已经定下了一个基调。所以,把握散文的情感不能忽视文章的开头。C、还可以从议论、抒情句中分析揣摩散文的情感。
D、联系作者创作背景分析文章的情感也是一种把握散文情感的方法 3、品味散文的语言
A、分析散文的语言具有修辞之美
阅读散文时首先要判断其语句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方法;其次根据每一种修辞方法的特点,准确的进行分析;最后,分析其语句所运用的修辞方法的表达作用,并从全文的感情基础出发,结合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B、认真推敲作品中的遣词造句
作者只有在遣词造句上下一番功夫,选用鲜明生动,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词语,才能完美的表情达意。C、悉心培养对散文作品的审美情趣
散文的语言对人物,事物、景物的描写常常造成一种意境,在总体上给人以美感,为读者描绘出一种情感交融的画面。
D、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品析散文语言 4、揣摩散文的写法
散文的写法多种多样,具体到每篇文章都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去分析写法。我们可以从语言结构上去分析,从语言中抓出作者的风格,从结构上把握文章的中心。5、展开想象,发表感想 一是结合文章的主旨谈
二是结合文章的重要片段谈 三是结合文章的重点语句谈
6、抒情散文的线索A、时空连“线”在许多些人记事及游记类散文中,常有一些表示时空转换的词语,阅读时如果把这些词语连接起来看,就能领悟,把握文章的线索。
B、因物取“线”不少叙事及抒情类的文章,常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事物贯穿全文,作为行文线索以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C、反复出“线”
阅读时可以通过文章中反复出现得抒情议论的语句或富有意味的事物去认识,把握线索。这类线索,抒情,叙事类散文都常用。D、以情导“线”上面讲的三种方法,都因有较明显的外部标志而较易掌握,而感情线索却常常隐伏于记叙的内容之中,这就须要阅读时悉心分析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感情发展变化的轨迹,以此导出文章的线索。E、以“神”定“线”阅读文章时,先从中心思想的高度去审视,把握文章的线索,这种方法适应范围最广
第三篇:端午节抒情散文
端午节的抒情散文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端午节的抒情散文》的内容,具体内容:端午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下面是有,欢迎参阅。:浓情端午粽香飘...端午中国的端午节还有许多别称,如:午日节、五月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诗人节、龙日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们过节的习俗却大同小异;下面是有,欢迎参阅。
:浓情端午粽香飘
年年有端午,岁岁人不同。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当回想起这首传唱已久的民歌时,仿佛空气里都散发着粽叶和艾草的清香。
又是一年端午到。初夏如树,到处充满阳光和生机。红的草莓、黄的香瓜,火红的石榴花、青黄掺杂的枇杷果,犹如风姿绰约的俏姑娘,又像贪玩戏耍的小顽童,藏在枝头,纷纷展露着自已的性情。对于寻常人家来说,端午,就像相熟的老房客,从久已未至的故乡来探望,透着馨香和亲切,轻轻巧巧地步入亭台院落。
时值端午,一些稚嫩和生涩的果实已渐熟,而此时的季节别具意味的却是飘着的浓浓粽香味。这浓浓粽香弥漫在商场、超市,漂落在大街小巷、亭台院落里的餐桌上......,此时的家庭“主角”——粽子,被打扮得“花
样百出”。你看,有锥形粽、有秤锤粽、有枕头粽、还有棱角粽,用糯米包的叫米粽,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粽,掺红枣的叫枣粽,枣粽谐音为“早中”。听老人讲,在北方端午节以吃枣粽为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想必这也是为现在高考的孩子送上的礼物吧!
当你拿起一个粽子,一层一层剥开已煮成黄绿色的粽叶时,掺红枣的糯米便露了出来。在碗里蘸一点白糖,放进嘴里,轻轻地咬上一小口,顿时,牙缝里都充满了粽子的味道,更能让人品味到的是粽叶的清香。
当一家人吃着粽子,品味粽叶清香时,老人们总会向晚辈讲起不同版本的端午节来历。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四大节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五月是毒月,五日是毒日,五日的中午又是毒时,居三毒之端。端午节又叫“五月端”。五月是整个热天的开端,五毒蛇开始活跃,鬼魅魍魉也会猖獗,这些都会给人特别是会给无所顾忌又无抵抗能力的孩子带来灾难,必须在五月端这天集中地为孩子消灾防毒,因此,人们又把五月端说成是“小孩节”或“娃娃节”。所以说在端午节临近时,大人们就将五色花线缠到小孩手腕、脚腕,甚至脖子上,寓意平安健康成长,将艾草放置门口或别在门楣,意为辟邪。
是啊!沧海桑田,岁月悠悠。端午的故事不知听了多少回,就像浓浓的粽香从古到今一直飘着,悠悠的,从来就没有间断过。如今手中的粽香,是从老人那一辈一辈传递过来,每次从中都会品出浓浓的母爱和父爱。
一缕粽香,寄托着我们浓浓的思念,五彩花线,裹着我们深深的祝福。愿那翠绿的粽叶给你带去一份安祥与如意,那甜甜的馅儿能给你送去无限
开心与甜蜜,让那长长的五彩花线连同一种朴素的思想,纯洁的情愫,融入浓浓的端午粽香,随风悠悠飘散。
:端午情结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船比赛喜洋洋”。这段民间流传的顺口溜,很形象的描绘出“端午节”的过节内容。
端午节是一个被人们重视的民俗节日之一。
在那一天,家家户户要吃粽子;大门两旁要悬挂艾草;老人会在小孩子的手腕和脚腕上系五彩线,或做些香草荷包佩戴在身上,有驱邪避毒的作用。
再有就是赛龙舟,逛五毒庙会了。
我是喜欢吃粽子的,觉着那菱形的粽儿,总散发出一股经年不谢的香。
那香清远而蚀骨,因为它包起的不光是糯米,还有那触手可及的深情。
以前是奶奶,现在是母亲。青绿的粽叶细长的线,裹起温柔无限,在剥开层层粽叶时,流淌;在吃下去时,溢满身心。
我家一般是在下午包粽子,晚上煮,第二天吃。
在煮粽子的锅里还会煮上鸡蛋和独头蒜,老人说吃了这样的鸡蛋,夏天不生疮;吃了独头蒜,可以去五毒。不管是不是那样,单说从鸡蛋里能吃出粽香来,也是个不错的创意吧!
奶奶的手很巧,她会缝很多花样的荷包,母亲说在她们姊妹小时就带奶奶给缝的荷包。放在胸前,淡淡的香草味流出,幻化成美丽的情节,永远怀念。
现在每年的端午都是母亲在缝制荷包了。她说缝的不及奶奶的好看,但在我看来却是温情生动的待放。
一抹芳香,萦绕在身,徜徉在经年的路口,守望中滑入了永恒的流韵。儿子现在就带着荷包到处跑,不知道这样的荷包,在他成长后的记忆里,可还会飘香摇曳?
龙舟渲染端午。
看那蓄势待发龙舟,一个个跃跃欲试着劈波斩浪;一阵锣鼓喧天响,参赛人员无不奋进的挥动浆,如离弦的箭儿,直飞终点;齐心的号子喊的震天响,你追我赶着,那拼搏的气势大啊!
这样英勇无畏的胆魄,让岸边的看客们也鼓着一股劲,不断呐喊起来。他们顶沸了端午,推动了节日的喜庆。且不论输赢,参赛者都是英雄。骨子里的豪情,泼洒出一路厚重的色彩。
热情一直延续到庙会。
在这样一个有着文化底蕴的节日里,“复活”了许多民间工艺。一些工艺还是在现场制作的,不仅引来了很多外国人观赏,还唤起很多老年人对以往生活的回忆。怀念,珍惜不觉流露。
端午节,我用心用情的走过,解读出它的心香含蕴,体会着它的牵念深情;愿从此拂去它的沧桑疼痛,牵手幸福,把生活中的美丽描绘。
:端午闲话
端午节又称端阳,龙节,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立。这天,孩子吃鸭蛋,拴彩锦绳,大人们还会河边采些芦苇叶包粽子。有的人还会给孩子缝制些玩偶,栩栩如生。
回忆中的奶奶总是坐在家门口的青石板上,仰望着老天说什么老天要发威了,其实是风云变化而已。哎,人老了,感知生命的能力不强,只会把
这种希冀随天了!奶奶早已过世,唯一留下的是关于端午的回忆,好在,我家心灵手巧的妈妈集成了奶奶的优点,她包的粽子是孩子们最爱。
但是,奶奶不喜欢吃染过大蒜味道的食物,妈却吃的,这种不同有时会引来一些争执,哎,端午的夜在粽子的香味里些许火药味,虽然很淡。看来,奶奶和妈妈对生活的理解不同。我们做小辈的只有观的事情,没别的也不好评价,因为奶奶说了算。
长大了,对这节日的看法多了些自我,节日的那种感动,激动渐渐淡漠了,也许是奶奶不在,妈妈又有新的孩子要带,搞得我们这些大孩子不再巴望过节,过节是大不了看见大人的忙碌,小孩子家享受的时刻。无赖的孩子却不能体谅家长的苦衷。
端午的神奇我老觉得和白蛇有关,是那该死的法海酒中下了雄黄,让她在忘形饮酒时现了真身,妖孽之身。这可吓坏了许仙,一个想爱也浸在爱里的男人,他的体贴温柔让白娘子感受是着人间的男人,理想中的男人。可是,终归都是虚的,假的。许仙不敢接受白蛇的形,就这样一温柔驯良的女人转瞬间变蛇,他紧张啊!说白了,他没有真爱,最起码他幻想的也是月亮之上的神爱。
再想奶奶们,点滴的爱,切实;再想妈妈们,罗嗦的爱,现实;默然想自己,我们,依然在爱中,却觉不现实。怪了!
:品味端午节
岁月的老人在时光的追赶下,无所顾忌地匆匆地来,匆匆地去,把一群群欢乐的同学少年,分别送到了立业有室的天命之年。美好的回忆犹如一部不停转动地录影机,时常把我带回到那儿时的幻影之中。
那时的我,总期望着天天过大年,日日迎小节。吃好的、穿新的、玩奇的,只有那屈指可数的几天,成了我希冀的天堂,放飞的天空。
对中国老百姓来说,端午节算不上什么大的节日。但中国人守时令、重节气、讲传统的规矩,在民间被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传承了下来。于是,端午节在我童年的记忆里也是一个十分甜蜜的梦幻。然而,几十年过去了。这梦也随着岁月的亘迭和时光的轮回,渐渐地让我对端午节的由来和永久不衰的习俗,有了更深地感悟和理解。
从教科书上,我知道了屈原是我国最早的大诗人。曾极力主张彰明发度,举贤授能,东联齐国,西抗强暴,在同反动的贵族子兰、靳尚等人斗争中,遭谗割职,被长期流浪沅湘流域。处于对人民生活的一腔赤情,对黑暗现实愈益不满,加之楚国的政治腐败,迫感无力拯救楚国的危亡和政治理想的无法实现,便投汨罗江而尽。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将一种用糯米做成的食物——粽子投入到汨罗江里,以示慰籍这位让人崇敬的大诗人。
其实,真正地让我知晓端午节,还是通过家父家母过节之前那番忙碌。包粽子煮粽子那一定是少不了的大事,另一件从记忆里挥之不去,抹之不掉的事是在自家门口的上角挂一束用红布条捆好的艾蒿,这一习俗潜移默化地印在了我的心中,这些年来我也一直效仿这一传统的习俗,每逢端午节到来,也在家门的上端挂一小捆艾蒿。当时我并不知道它的用意所在,成年后我慢慢地懂得这一习俗曾让多少代人把美好的企盼寄予在这捆小小的艾蒿上。
为此,从我懂事的那天起,端午节就是一个极富神秘色彩的节日。我清
楚的记得,粽子是个奇怪的三角型食物。用一种特殊的叶子,包上一种特殊的米,做成一种特殊的食品。那时,我不知道这粽子是如何加工出来的,更不知道吃粽子还有这样神话般的传说。粽子、艾蒿、五彩线、鸡蛋等很长一段时间让我难以梳理出 A、B、C┄┄。
当我用心地回忆第一次看见母亲包粽子的全过程时,更激起我对母亲的敬仰和思念。当我闻着那扑鼻而来的清香味时,看着那墨绿色的粽子,吃着那口感极好的糯米粽子,母亲那忙前忙后的情景至今在我脑海里时影时现,难以抹去......。
在平日的生活中,家父可以说是典型的男子汉大丈夫,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习性,让我更加敬重母亲日日月月、年年岁岁所付出的一切。但是,有一点我清楚地记得,凡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家父总是想尽各种办法满足我们的物质需求。这不端午节一到先由父亲将糯米、粽叶等物品购入家中。然后,是母亲全权操持,淘米、浸泡,接着是一片一片地洗净那翠绿色的粽叶,再一摞一摞地码好,放入水中,待一切备好后,便一个人坐在米盆前,不厌其烦地一个一个地包着那盛满情感的糯米粽子,也不知什么时辰,我实在无法抵御磕睡虫的袭击,在挲挲地细语中渐渐地进入了梦乡。
第二天清晨,我惊奇地发现,手脖上、脚腕上便系上了一条条多彩的线,桌子上也摆好了已经剥好地粽子和一碟白沙糖,还有按人头分得二个粉红色的鸡蛋。我十分贪婪地吃着粽子,小心翼翼地揣好鸡蛋,心满意足地背上书包,兴高采烈地走进了校园。
真是一场游戏一场梦,顶鸡蛋的游戏战在男女同学间展开了,大家争先
恐后地展示着个人所能,顶破了大头再顶小头,顶破了小头再到嘴里头。最终,我的那枚粉红色鸡蛋成了胜利的王者。
于是,在我童年的追忆里,最期盼过的节日一是盼着春节,能过足放鞭炮的瘾,穿上喜欢的新衣裳,吃上几天白米面的年饭;二是盼着过端午节,既能展示强者风范,又能吃到鸡蛋和品味母亲亲手包的粽子。
如今,母亲离我们而去十年了。每当端午节到来时,我总有一种酸楚之情难以言表。和大家一样没有儿时吃粽子的那份热切感受,象征性的吃个粽子或吃个鸡蛋也算是把节过了。总感觉那粽子含得情不浓,意不深。
当我静下心来,反复追寻着母亲所做的一切,真的是一生的勤劳、一生的无悔、一生的奉献。那满头的银丝,那满脸的皱纹,那佝偻的身躯,不就是母亲一生的写照吗?
如今,一切都变了,没有呼啦的火焰吹起,没有弥腾的热气升起,没有清香的粽味飘起,再无法见到母亲那熟悉的忙忙碌碌地身影;更无法吃到母亲亲手包的粽子。然而,母亲那无私的关爱和慈祥的面孔每每想起,总让我念情涌动,酸楚不禁。
如今,每每见到商店里那各种各样的粽子,两角的、三角的、四角的、扁的、长的;夹肉的、包蛋的、裹什锦的;南来的、北往的,真是应有尽有,满目精品。但它只能勾起我对母亲的思念和寄托,却永远找不回盛满母亲情怀的粽子,也永远吃不到母亲为我剥好的粽子,更感受不到端午节那种亲和感,那份温存感。
多年来,凡是有传统节日来临时,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有母亲相依时那种幸福感觉,有母亲关心时那种温馨体味,有母亲呵护时那种安逸快慰。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要到了,也恰好是母亲离我而去整整十几个年头了。仅借此文,在缅怀自己的母亲同时,也追忆那些为所有儿女操劳一生的——伟大母亲。看过的人还:
第四篇:小狼抒情散文(共)
小狼抒情散文
在那片苍穹之下,是一碧万顷的草原。草原上一匹老狼迎风立于石上,风拂过狼毛,它仰天长啸,俨然一副狼王风范。在老狼身旁还有一匹小狼,只是这小狼身上看不出狼王之风。
黄昏已至,夜幕将临。草原上漫起尘烟阵阵、响起狼嗥声声。只见小狼在与几匹狼激烈的战斗,原来是小狼的地盘被其他狼入侵了。虽无狼王之风,且战斗力低的小狼再弱,它也会尽全力与入侵者战斗,这是它作为一匹狼所具备的本能反应。可它真的太弱了,在与入侵者的战斗中,它负伤累累,嘴里发出疼痛的低嗥。小狼的身上多处毛发已被染红,滴滴血液淌在草上,又顺着草滑下,直到地上。这时一匹狼腾空跃起,凶狠的目光直盯小狼,它将要给小狼最后一击。以小狼此时的状况是根本无法承受这一击的,在这短短的几秒,它想到了老狼,他将要与老狼长久分别,不舍得离开老狼,可这一击又怎么抵挡。在小狼命悬一线之际,一声狼嗥响起,那匹狼被攻击了,它呻吟着。一股王者之风瞬间镇住了那几匹狼,它们后退了几步。此时入侵者军心被震,可它们还不服输,欲与那王者一战。老狼的战斗力可是狼群中最强的,即使连续捕杀好几头猎物都不会喘息,入侵者岂是老狼的对手,便又一次吃了败仗,仓皇逃离。小狼循声看去,是老狼,是它在最后一刻击败了那几匹狼,保护了自己。老狼走到小狼身边,用舌头轻轻地舔舐小狼的伤口,老狼虽不是小狼的父亲,但依旧是那样的舐犊情深。
小狼与老狼的感情坚如金、深似海,它总喜欢依偎在老狼身旁。老狼是唯一一匹能在小狼乱发脾气时不生气,并无限宽恕它自己的狼。可是有一天,小狼并没有回到狼群,甚至连气味都嗅不到了。这时的老狼急了,一声声嗥叫着,它多希望小狼听到后能回来,可事实并不如此。老狼派出一大半狼去寻找小狼,它更想亲自去找,只是它还不能离开自己的领地——若领地此时被其他狼群占领,小狼即使回来了也无家可归,所幸的是由于狼气凛然、威震四方的老狼存在,领地安然无恙。这一夜的草原被陆陆续续,永无间歇的狼嗥充斥着,草被撞的东摇西晃,有时拦腰折断,这是狼群寻找小狼的痕迹。上空挂着一轮孤独的弯月,将朦胧的月光撒落到草原上。老狼看着那月心里就更难受了,这月正如小狼孤身于草原某处,被四周的冷风侵袭着,一片昏暗的草原会给小狼多少恐惧啊。相信那弯月定然找到了小狼,这月在苍穹之上,又怎会看不到这草原的一切。那弯月看到草原上焦急的老狼,多希望将小狼的位置告诉老狼,但是它没办法去告诉老狼。小狼,你在哪儿?
河边溪水旁一双晶莹的双眼泛出了绿光,是小狼。小狼的四周是一片全然不熟的环境,原来是小狼在上游水边睡着了,不知何时掉落水中,被河水冲到了这儿。湿漉漉的小狼再加上寒冷的风和陌生的环境,它心里很害怕,它在发抖着。这时小狼听到了一声声熟悉的`狼嗥,瞬间忘却了这陌生的环境与害怕的内心。小狼对着苍穹一声长嗥,伴着风传到了老狼耳中。老狼心中的焦急消失了,忘记了还要看守领地的任务向小狼飞去,此时老狼的心里只有小狼。
天总有不测风云,具有王者之风的老狼病了。重病的老狼目光暗淡,有气无力地躺在平石上,身上的王者之风已消失不见。当老狼感到饥饿时,小狼就独自去捕杀猎物给老狼,刚开始捕回猎物的小狼鳞伤遍体,带有一丝的狼狈。老狼看到这样的小狼,心里很不是滋味,它总在想自己如果不会生病,就可以和小狼一起捕猎,教它一些捕猎技巧以捕到更多的猎物,还能使小狼不受伤害,这样小狼就不会如此了;如果自己不生病,就……慢慢的小狼就可以在自己不受伤害的同时捕回更多猎物了,可是这时老狼的病更严重了,老狼的嗥声越来越来小,最后都叫不出来了,小狼捕回的猎物也吃不下去了。它只剩下了皮包骨头,眼中没有了一丝光亮,连心中时时挂念的小狼也看不见了。老狼经常在四周安静时哭泣,泪水流出眼角,他心中的难受与放不下又怎样去表达。小狼看到这病重的老狼,心如刀割,它多想再陪陪老狼,可是没有多少时间了。草原上总会响起小狼的嗥叫,悲伤、难过又无能为力。
再次黄昏,老狼西去了,虽没有什么遗憾,但更多的是放不下,可又能做什么,他已经西去了。小狼长大了许多,一天天成长起来的小狼已经和老狼一样了,战斗力极强,目光幽冷、震慑一切。当风再次拂过小狼的狼毛时,它比老狼更具有王者之风,小狼就是王者。
上空那一轮月圆了,望着月亮的小狼想老狼了。小狼发出了一声狼嗥,他想让天上的老狼听到。这一声,响彻草原、响彻一切、久久回响。
第五篇:星光抒情散文
已届深秋,仍不见苦霜,草木凋零泛黄,依旧顽强地生长,北风劲吹,把树叶散落得很远很远,止步在嫩绿的麦田里。天色渐暗,远处的景物慢慢地模糊,十月初一天很短,站在自家的阳台上,眼前就是一片朦胧了。渐渐地天上有了星星,一颗,两颗。。不久便是满天星斗了。
我的天文知识贫乏,只认出不动的北极星,给人希望的北斗星,w星座,它们都在北边,看不见的。牛郎星,织女星在银河的两岸,要是在九月,识别出是没问题的,现在也分辨不出来。七女星团呢?也看清楚,只见满天的星斗呀,在一明一暗地闪烁,多像慈祥深邃的目光,对,就是我已失亲人的目光。
六岁时,常在外婆家住。那时正值文革,家里很穷,白面馒头也只在过年那一天可以吃到。每次去,外婆总是特意给我做几个白面馒头,招待我这个小“贵宾”,而已过古稀之年的他们却不舍得吃一口。白天,我和表哥是满世界的跑,以致连吃饭都给忘了,外婆就拄着拐杖,找呀,唤呀,生怕饿坏了我。
晚上还有一件更开心的事,外公答应带我去看瓜。外公是生产队的瓜匠,社员们都夸他种的西瓜又大又甜。西瓜已经熟了,我求他几次要去晚上看瓜,他就是不允。去看瓜就是想吃瓜,那天晚上我也真的吃到了外公亲手种的大西瓜。吃过西瓜,半夜就尿多,正瞌睡呢也要起床。朦胧中,只见一轮明月挂在南天,天色昏黄,可以看到很远。我又躺到棚子里,看四周一片沉寂,天上的星星不多,虫子在低声鸣叫,外公做在我身边,用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额头,安祥地说,快睡吧,乖。岁月荏苒,时光似水,四十年多年过去,那熟悉的音容早已看不到了,那轻声的呼唤也早已听不到了。
树大分岔,孩子大了分家。在我刚上小学的时候,祖母就与我们分了家。我的新家在老家的南面,相距有150米,中间还隔了一条大路。可我当时不认那个新家,吃住都不在那里,依旧和祖母在一起,但也偶尔去新家玩一下。一天,我正玩的兴浓,连下大雨也没看到,一声惊雷,才知道下雨了。我急忙就往外跑,什么雨具也没戴。我的这个举动,惊呆了在一旁的五姑,她见我往外跑,也急忙追了出去,顾不上带雨具,顺手拿一个簸箕顶在头上,在滂沱的大雨中追赶我。终于追上了,我们也到了家。“你这孩子傻呀,下这么大雨怎么往外跑?”她大声地质问我。“下雨啦,我要回家”我还很有理呢。全家人也没在怪我,都捧腹大笑起来,“那不是你家呀”。
夏天的晚上我就睡在祖母、五姑旁边的枣树下,听她们讲村里每天发生的故事。透过稠密的枣叶,依稀可见到天上的星星,慢慢地就进入梦乡,睡到第二天,清脆的黄鹂把我唤醒。
我已失去的亲人,犹如白天的太阳,由日出到日落,走完了你们光彩的人生。你们没有落下去,你们就在天上,就是天上的星星,在那美丽的天国,正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你们无私的关爱,你们贴心的呵护抚育我成长,激励着我的人生。星光呀,这灿烂的星光,你深远而美丽,指引着我人生的航程,我会牢记你们的爱,并把爱传递下去,我会永远的怀念你们,不止在每年的清明节,农历七月十五,十月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