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洪娥初二牵手两代6讲
《牵手两代-幸福路上》八年级
第六讲 知识无用厌学症,动机兴趣来纠正
安丘市和平中学 刘洪娥 [教学目标]:
1、帮助家长掌握和提升分析学生学习中一些问题的能力。
2、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和方法?
3、帮助家长明确初二学生在学习上为什么厌学。
4、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兴趣。[教学重点]:
引导家长客观冷静地分析孩子厌学的问题,帮助家长耐心科学有效的指导孩子培养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故事启迪 共同讨论 问题分析 总结归纳 专家课堂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的到来!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走进我们家长学校,来到家长课堂。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话题是知识无用厌学症,动机兴趣来纠正。在讲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王某,男,现年17岁,高三学生。身高1.75米,体格健壮,喜好运动和绘画,假期参加过素描培训班。
无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病史。
父母从事米粉生意,晚上做米粉,半夜才睡觉,白天父亲卖米粉,母亲在家收拾家务,泡豆子,泡大米,推磨,家务繁忙。
父母对他寄予厚望,生活百依百顺,也经常过问学习。而该生学习一般,父母非常不满意,责备、批评、抱怨、训斥多,鼓励、帮助、辅导少。
特别是高二以来,该生上课分心,做小动作,作业拖拉,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成绩下降,失去学习信心,情绪低落,精神萎靡,意志消沉。这段时间以来,该生坐立不安,课堂上心绪不宁,经常走神。晚上睡不好觉,产生了退学的念头。当发现孩子有厌学情绪时,父母虽然着急,也没有好的办法,只好放任自流。
二、案例分析 家长讨论1:
1、各位家长您从上面这个故事里看到了什么问题?
2、如果您面对这样的问题,那么您怎么去解决这些题的? 分析总结1:
该生症状属于心理失调,主要以厌学及情绪问题为主,认知观念错误,自我评价低,人际关系障碍,属于心理障碍的萌芽。如果任其发展,学生会长期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
问题主要表现在:该生学习不专心,注意力分散,缺乏学习自制力,缺乏有效地学习方法,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情绪偏低,主要是消极情绪对学习活动的干扰。其次,父母不正确的教育方法,使该生有抵触情绪,自尊心受到伤害,自信心下降,自卑感严重。再加上自身因素,该生不善于与同伴交流,朋友不多,羞于求助老师和同学,面对父母的期望,他感到束手无策,失去信心,失去学习兴趣,结果造成学习成绩更加落后。家长讨论2 1.各位家长你能给这位家长出出主意吗? 2.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分析总结2: 1.分析造成心理问题的根源,正确认识与父母的亲情关系、与师生的友情关系,改变其不合理的认知观念,加强与父母、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与沟通。2.端正学习态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习兴趣。3.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正确处理好亲子关系、师生关系,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清醒认识到,孩子身上承载着父母和祖国的希望,而孩子的成长就这么几年的功夫,一旦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想弥补就很难了!所以天下的父母一定要理性地教育孩子,不要剥夺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更不能代替包办孩子成长,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为自己的成长负责.家长的片面的引导使孩子从心理和精神上受到压抑,致使孩子错误认为只要名次好考上名牌大学就有了保证.这种强化心理意识,使孩子很难承受的了学习中的挫折.还会因承受不了这种失败而导致惶恐和抑郁.从而会影响到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我们也经常在一些媒体上看到,一些著名学府的学生,几乎每年都有走上自毁灭亡的道路的.可见,一个人好的出路并不是非要考上什么名牌大学,而是在于她有没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的自我认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四、教师归纳、总结
从以上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着很多共同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孩子为什么会厌学?
1.学习本身的局限性。2.学习动机不明确。3.学习压力过大。4.学习兴趣的转移。
5.学生意志薄弱,耐挫力差。6.厌屋及乌
(二)孩子厌学,父母方面的影响有哪些? 1.重言教、轻身教。2.期望过高。
3.溺爱滋生惰性,惰性导致厌学。4.娱乐被剥夺导致厌学。
5.家庭不和睦,寻求情感寄托。
(三)家长应对之策有哪些? 1.正视归因,共同成长。2.正确归因,助力成长。3.客观估计,合理期望。4.帮助子女树立必胜的信心。
五、家长作业: 1.孩子为什么会厌学?
2.孩子厌学,父母方面的影响有哪些? 3.家长应对之策有哪些?
六、效果分析
通过案例展示,家长讨论,认识到学生厌学的原因,了解到家长对学生厌学的影响。纷纷表示今后与学生的相处要端正心态,正确归因。为学生的学习加油鼓劲,客观估计,合理期望。不在单方面的给学生压力和打击。
第二篇:初二牵手两代5讲和6讲
《牵手两代-幸福路上》
第五讲 学科偏好难避免,齐头并进赢终点
【教学目的】
1、针对初二孩子的表现,提出帮助家长解决此类问题的对策。
2、使家长进一步认识家教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不断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和水平。
【教学重点】 使家长了解孩子的表现,帮助家长找出孩子对新环境适应不良的原因,帮助孩子尽快适应新环境。
【教学方法】 导入法,谈话交流法,总结讲授法。
【教学过程】 尊敬的各位家长: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全班45个学生感谢大家来参加这次家长课程的学习,感谢大家对我们学校工作的关注和对我的工作的支持。
一、导入新课 在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已经成长为懂事的、有礼貌的有一定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中学生了。面对偏科的困难和挫折,他们有的一时没有了精神支柱,甚至失去了信心,产生自我怀疑的消极情绪,变得心情抑郁;有的遇事难以自控,便采取种种激烈的方式来发泄。我们的孩子在这方面的问题具有普遍性,今天这堂课我们将针对孩子这方面的问题,对症下药,力争帮助孩子解决这样的问题。
引出课题---第五讲 学科偏好难避免,齐头并进赢终点
二、授课过程
(一)家长交流:初中生有哪些学科学习不好? 结合孩子的表现观察孩子有哪些不良心理。教师总结:初中生适应不良的心理表现
1、紧张、焦虑 因为学习难度加大,同学便了,授课教师变了,学生难免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体验。适应力弱的同学 2 有相当长时间会处在紧张、焦虑的状态中。
2、回避、退缩 内向、不善言谈、缺乏自信、没有安全感的学生在进入新环境后容易产生回避、退缩行为。
3、逞强、攻击 有一部分学生由于个性外向、性情急躁以及不安全的心理,在新环境下容易通过逞强、攻击的方式掩饰内心的脆弱。
4、敏感、多疑 因为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环境缺乏信赖感,从而表现的敏感、多疑。
5、寂寞、孤独 一些孩子自己偏科以后觉得得不到教师的关心和关注会感到寂寞、孤独。
一. 初中生偏科的原因,影响学生的因素有哪些? 1.学生人智慧特征对学习的影响。2.不同的学习风格对学习的影响。3.学科兴趣、学习目的不同会造成偏科。4.孩子对某学科的恐惧心理造成偏科。5.学习基础不牢造成偏科。6.教师的原因。7.家庭的原因。8.社会的原因。二.孩子的应对之策有哪些? 1.纠正认识,端正态度。
2.发现知识的价值,提高自信心。3.找到适合自己的科学学习方法。
三.家长应对之策有哪些? 1.帮助孩子认清偏科的危害。
2.关注孩子的学习,如有偏科及时纠正。3.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的实际困难。4.鼓励孩子在弱科上的点滴进步。作业:
1,影响学生偏科的因素有哪些 2,孩子的应对之策有哪些? 3,家长应对之策有哪些?
《牵手两代-幸福路上》
第六讲 知识无用厌学症,动机兴趣来纠正
[教学目标]:
1、帮助家长掌握和提升分析学生学习中一些问题的能力。
2、帮助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特点和方法?
3、帮助家长明确初二学生在学习上为什么厌学。
4、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引导家长客观冷静地分析孩子厌学的问题,帮助家长耐心科学有效的指导孩子培养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故事启迪 共同讨论 问题分析 总结归纳 专家课堂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首先欢迎你们的到来!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感谢你们在百忙之中抽出宝贵的时间走进我们家长学校,来到家长课堂。今天,我们将要探讨的话题是知识无用厌学症,动机兴趣来纠正。在讲课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
二、故事切入:故事一
[家长讨论]:
1、各位家长您从上面这个故事里看到了什么问题?
2、如果您面对这样的问题,那么您怎么去解决这些题的? [案例分析]:
一、我们来分析小明的案例:①的这句话的背后有什么问题出现?说明小明事先就没有提前预习的意识和习惯.我们再看②课业量增加,课堂形式的改变.使没有预习和提前做适应的准备的小明措手不及.我们再看③事实证明了预习对初中学习的重要性.④这样的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解决会使小明恶性循环,使本来想学习,上进的学生,因为方法和不能快速适应学习环境而厌学.二、我们来分析小明家长的案例: 这段话的背后说明, 这个家长自己都搞不清孩子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更不要说有效的指导方法了,在孩子走在十字路口的时候, 这位家长不仅没有很好的正确的呵护孩子的小学到初中的适当转型,反而不负责任的给孩子扣上了“从小就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的帽子和更多的责备.真想问问这位妈妈,难道您从小就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吗?您操心的结果就是包办了孩子的一切,剥夺了孩子自我成长的机会.[家长讨论]:1.各位家长你能给这位家长出出主意吗? 2.分析一下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 [分析总结]: 在这个案例中,主要问题是出在孩子学习目的不明确.我们不难看出孩子在要挟家长,这个孩子属于违拗类型的孩子.那么这种违拗的性格脾气是从哪儿来的?天生就有的吗?当然不是的,大家都知道”人之出,性本善”,那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我们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特别是在孩子反抗期的时候,没有正确的对待孩子提出的不合理的要求和条件时,孩子养成的坏习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样的孩子的脾气会更大,同样提出的要求也会让家长更棘手的.我们就这个案例来分析,本来孩子学习是他自己的事情,可是家长和孩子都习惯了条件的交换,使孩子错误的误认为他的学习是给家长老师学的,所以出现了今天的问题.所以我们做家长的应该清醒了,孩子身上毕竟承载着父母和祖国的希望,而孩子的成长就这么几年的功夫,一旦错过了教育的最佳时机,想弥补就很难了!所以天下的父母一定要理性地教育孩子,不要剥夺孩子自己成长的机会,更不能代替包办孩子成长,每一个孩子都应该为自己的成长负责.我们不难看出这个女同学走入了学习目的误区,对学习的真正目的并不明确.家长的片面的引导使孩子从心理和精神上受到压抑,致使孩子错误认为只要名次好考上名牌大学就有了保证.这种强化心理意识,使孩子很难承受的了学习中的挫折.还会因承受不了这种失败而导致惶恐和抑郁.从而会影响到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我们也经常在一些媒体上看到,一些著名学府的学生,几乎每年都有走上自毁灭亡的道路的.可见,一个人有没有好的出路并不是非要考上什么名牌大学,而是在于她有没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的自我认识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名次,而是为了更好的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从而获得更大的发展,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四.
三.结合讨论,教师归纳、总结 从以上故事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存在着很多共同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了解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五.
孩子为什么会厌学? 1.学习本身的局限性。2.学习动机不明确。3.学习压力过大。4.学习兴趣的转移。
5.学生意志薄弱,耐挫力差。6.厌屋及乌
六. 孩子厌学,父母方面的影响有哪些? 1.重言教、轻身教。2.期望过高。3.溺爱滋生惰性,惰性导致厌学。4.娱乐被剥夺导致厌学。5.家庭不和睦,寻求情感寄托。七. 家长应对之策有哪些? 1.正视归因,共同成长。2.正确归因,助力成长。3.客观估计,合理期望。4.帮助子女树立必胜的信心。作业:
1.孩子为什么会厌学?
2.孩子厌学,父母方面的影响有哪些? 3.家长应对之策有哪些?
第三篇:新版牵手两代一年级第六讲教案
一年级牵手两代教案
第六讲 儿童嬉戏多陪伴 亲子之爱付时间
一年级 班
一、教学背景:
一年级的孩子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已初步养成自己的习惯,但自控力较差,依赖性较强。班里有部分孩子父亲或母亲长期缺席,个别孩子父母都没有太多时间照料孩子指导孩子的学习。因而需要家长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学习和玩耍。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家庭学习环境的含义和陪伴的重要性,明白学习环境与孩子学习成绩和身心发展的关系,为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
2、通过本次活动向家长宣传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评价观,掌握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流程
一、绘本引入,引起反思
1、课件出示《等一会,聪聪》
2、教师讲解该绘本的中心思想。
3、家长聆听后谈感想。
4、教师总结: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孩子需要父母关心,父母却借口抽不出时间陪他时,他会非常失望,变得烦躁、脾气多变,甚至通过摔打玩具等粗暴行为发泄内心的不满。父母如果不重视与孩子的相处,可能会导致孩子变得性格孤僻、冷漠,甚至行为失控。
但是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压力的增加、工作的忙碌,再加上对手机的依赖性,我们赫然发现,家庭教育领域中多了“失陪”这个一个关键词。而“隐性失陪”和“半失陪”成为孩子心头说不出的痛。
“隐性失陪”主要指精神上的失陪,具体表现为亲情淡漠,缺乏信任,难以沟通等方面。比如说:孩子在室外做游戏的时候,我们并不参与,一边玩手机一边看着;孩子在跟我们交流,我们随口应付或答非所问;有时我们虽然随时带着孩子,但是总是在做自己的事情,孩子成为我们行为的“旁观者”„„其实我们以这样的状态陪伴孩子,孩子感受到的只有敷衍应付,而不是爱与关注。因为孩子缺乏爱与关注,没有足够的安全感与满足感,就会以各种方式去引起父母的注意,从而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因此,这样的陪伴是无效的、低质量的,不可能带给孩子满足感和愉悦感。
曾有位老师分享一个案例,一年级孩子识字量有限,回家后做数学题目常常需要我们帮助孩子读题,可是有个孩子一时间不得空,要等会才能给他读题,于是孩子就生气了,所有的数学题答案全是0,他以这样的行为来引起父母的关注。
这个事例不是说一定是父母的错误,而是透过这件事,我们要知道孩子这样做,是因为他处在一个特殊的年龄阶段。
6-9岁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而12岁之前,非常需要与父母建立亲子情感,那么长期处在隐性失陪环境中的孩子就容易出现性格孤僻、暴躁易怒、交流障碍,这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是极其不利的。如果父母在这个阶段特别关爱和陪伴孩子,孩子一生都会特别有安全感。
二、介绍方法,家长记录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应尽量多陪伴在他身边,给他们足够的安全感,我们失去的只是几年的事业发展,而他收益的将是一生。孩子每分每秒都在成长变化,每个阶段都是永远不会再有的时刻,工作可以重新开始,但是孩子的成长是无法重来的。
很多朋友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认为:只要给孩子提供丰富的物质条件,就尽到了为人父母的责任。他们觉得只要自己拼命工作赚钱,就能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殊不知,当他们拎起包匆忙去上班的时候,那扇门后留下的却是一颗孤独敏感的心。
其实我们真的错了,花钱能投资于孩子的智力,但不一定能让孩子收获智慧,花钱能给孩子换来好的学校,但不一定能让孩子买来好成绩,花钱能给孩子铺平眼前的道路,这条路却不一定能通向光明的未来„„
我们以为自己很爱孩子,但是我们并没有意识到,缺少双亲的“成长陪伴”并且正处于生理、心理飞跃发育关键期的孩子,在独自面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时,他们会按自己的判断来解释遇到的问题,以致于有些孩子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障碍。
孩子理解的陪伴,更多的是在心理上感受到父母跟自己在一起,不光给予自己时间、空间上的陪伴,更重要的是给予自己心灵上的陪伴;是父母能够给予自己爱的信任,适当自己想说话时,有人在听;当自己情绪低落时,有人安抚;当自己遇到困难时,有人支持,这些绝不是物质满足所能代替的。
说了这么多,我们到底该如何进行陪伴呢?哪位家长来说说你的一些做法,哪怕是一丁点都行。我来给大家推荐几个方法:
创造陪伴时间
早晨叫孩子起床,不要大声吼叫,而是有5分钟的亲子嬉戏,既可以帮助孩子醒脑,又能让孩子在亲密的肢体接触中保持一天的好心情。
接孩子放学时,也是陪伴的好时间,我们别急于问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先给孩子一个热情的拥抱,一声幽默的问候,或者说:哟,看样子今天你挺开心的,有什么好玩的事讲给我听听,让我也高兴高兴!我们与孩子交流一天中的喜悦时刻,好好做孩子的倾听者。
还可以把睡前半小时变成一个亲子共读的美好时间,如果我们实在非常忙,不能每天抽时间陪孩子,那么是不是可以在一周内找一个固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呢?就在这仅有的1小时内,做完美家长,不发脾气,不扯旧账,做一回孩子,陪伴孩子做他喜欢做的事情。
不在家的家长朋友可以多跟孩子通个电话,发个短信,在孩子取得成绩时送上祝福,用另一种方式来陪伴孩子,记住,孩子在意的是我们家长的心有没有跟他在一起。
丰富陪伴内容
大多数家长朋友有个疑问:不知道可以和孩子玩什么?会有此疑问是因为我们常常会把陪伴孩子的时间当成是照顾、监督、说教的时间,其实我们可以陪伴做任何孩子喜欢的事情:阅读,拼图、捏泥巴、玩水、散步、运动、看电视、捉蝴蝶、看蚂蚁、旅游„„总之,“关系大于教育”。
上帝创造孩子,是希望我们家长再一次回到童年,再一次体验人生最单纯的快乐。当自己的孩子也长大了,我们才真的长大了,到那时,我们再也没有理由,再也没有机会简单地快乐了。让我们以快乐的心情陪伴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让我们的陪伴拉近亲子关系。让我们的陪伴使孩子活泼、快乐、健康、自信!
由陪伴深化并出示问题:各位家长您认为良好的学习硬环境是什么样的?家长们针对各自家庭的情况进行讨论交流。并使家长主动说出以下几点:
1、尽可能抽出时间陪伴孩子
2、有一个安静的家庭学习环境
3、给孩子一个专门的学习场所
4、布置一个有助于孩子成长的荣誉环境
三、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在陪伴孩子的前提下,教师结合家长的讨论达成共识:创设良好的学习硬环境必须具备:
1、家庭作风民主
2、不要过分的溺爱孩子
3、尊重孩子的爱好
4、孩子在学习生活上碰到困难时对孩子进行鼓励
5、工作再忙,也不要忘记抽时间与孩子沟通交流。
6、不要滥施权威,简单粗暴,棍棒加唠叨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一)播放歌曲“爸爸,妈妈,你听我说”
你对我好 我心里都知道 我学学这个 学学那个忙得不的了 我的烦恼 又有谁会知道 学的太多学的太杂消化不了 你对我好 我心里都知道 我学学这个 学学那个忙得不的了 我的烦恼 又有谁会知道 学的太多学的太杂消化不了 爸爸听我说 妈妈听我说 我喜欢和小朋友蹦蹦跳跳 爸爸听我说 妈妈听我说 我也喜欢和你们打打闹闹 你对我好 我心里都知道 我学学这个 学学那个忙得不的了 我的烦恼 又有谁会知道 学的太多学的太杂消化不了 爸爸听我说 妈妈听我说 我喜欢和小朋友蹦蹦跳跳 爸爸听我说 妈妈听我说 我也喜欢和你们打打闹闹
(二)家长交流总结,留给家长思考的时间与空间。
五、教学效果
部分家长在家长课程结束后已经有所行动,周末陪同孩子踏青,作业监督情况有了明显的进步,孩子们的笑容更多了,更加积极了,我想这是本次家长课程最大的收益,希望这些家长能够持之以恒。还有个别家长没有很大的改观,改变总是需要慢慢进行,教育慢慢渗透,我会保持与他们的沟通,相信假以时日他们一定能够有所行动。
六、反思后鉴
总体来说我觉得这次家长课程较为成功,班里有几个单亲孩子,性格普遍偏执内敛,父母中一方缺席,另一方忙碌实在是太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在家长会后,这些孩子的家长积极找我交流,一块商讨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次课程开始的案例是反面案例,有些沉重,如果下次,我会再举出正面案例。正反对比,可能会更有成效。活动对象:一年级学生家长
第四篇:牵手两代教学计划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以素质教育为导向,以促进孩子在德、体、智、个性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为内容。引导读者认识到,培养教育孩子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全面关心、培养孩子,努力克服片面的“一半的教育”和畸形的“单打一”培养的倾向,为孩子身心协调发展和积蓄发展的后劲奠定基础。
该书自始至终引导读者要认识到,培养教育孩子是一门科学,必须要了解、掌握、尊重孩子身心发展和家庭教育的规律,重点关注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思想观念问题,学会动脑筋进行教育的思考,努力提高家长的素质;不要把培养教育孩子看成是单纯的技术性的问题,不要只是关注培养教育孩子的具体做法和手段。
这套课程以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和马斯洛“需要层次说”的心理学理论为依据,以造就“因教育而幸福”的亲子及“因教育而美好”的家庭为最终目标,围绕着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不同发展需要和家长的期待与无奈,用自然而深情的心灵独白、真实的生活场景下深刻的心灵对话、美好而耐人寻味的亲子教育故事、典型的教育案例分析和点评,自然揭示并深入解决相应年龄阶段家庭教育所可能出现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孩子与自己、孩子与他人、孩子与家庭(家族)、孩子与学校、孩子与社会、孩子与自然等关系和相应的生活情景出发,帮助不同经济条件、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环境下的家长系统地设计出一系列立足于家庭生活本身、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的家庭教育活动。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家长认识到相应年龄阶段家庭教育可能出现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
2、家长能根据相应的家庭环境和孩子性格特点,设计出简单易行而效果显著的教育活动。
3、能正确认识孩子,进行科学而行之有效的方法
三、运用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中引起家长情感的共鸣
2、情境感受:创设生动情境,加深对事情的反思和感悟
3、讨论交流:在交流中对孩子形成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4、讲述:结合“专家支招”部分,让家长形成科学而准确的方法
《牵手两代——家长课程》教学计划
南邵小学
六年级
第五篇:牵手两代教学计划
六年级《牵手两代—亲子课程》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处在六年级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大约在12——13岁之间,已开始进入青春期。这一时期的孩子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表现出了许多弱点:善于嫉妒、爱攀比,撒谎现象普遍存在;在和同伴的交往中,不知谦让,以自我为中心,异性间的吸引也初见端倪;在和父母的相处中,他们无端的拒绝父母,动辄对父母大吼大叫,不听父母的话,出现了一些逆反情绪;和老师之间的关系也有些紧张,不同程度的有考试焦虑心理;平日衣来伸手,饭来张开,缺乏爱心,不知感恩等。他们也由此常常感到莫名其妙的压抑,内心产生了许多烦恼和困惑。针对这一时期孩子的特点,教材选取了生活和学习的片段,安排了八讲内容,分别是《为孩子解读青春的奥妙》、《接纳自己 完善自己》、《教育孩子需要艺术》、《道德意识需要培养》、《失败面前不言弃》、《正确交往有学问》、《帮孩子打开心结》、《让孩子带着梦想起航》。每一讲都用自然而深情的心灵独白,真实而深刻的心灵对话、美好而耐人寻味的亲子教育故事,系统地设计出一系列立足于家庭生活本身、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的家庭教育活动,自然揭示并深入解决对待这些困惑的策略——其主旨就是家长们要努力转变教育观念,在充分尊重孩子身心发展和家庭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家庭教育本着“交流疏通”的原则,“用爱导航”,循循善诱,耐心交流,合理疏导,以解除孩子的烦恼,促进孩子在德、体、智、个性几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使孩子健康成长,实现“因教育而幸福”的亲子和“因教育而美好”的家庭的最终目标。
二、教学目的:
1.通过教学使家长认识到相应年龄阶段家庭教育可能出现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
2.家长能根据相应的家庭环境和孩子性格特点,设计出简单易行且效果显著的教育活动。
3.家长能正确认识孩子,运用科学而行之有效的方法进行教育。
三、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从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案例中引起家长情感的共鸣。2.情境感受法:创设生动情境,加深对事情的反思和感悟。3.讨论交流法:在交流中对孩子形成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4.系统讲述法等:结合“专家支招”部分,让家长掌握科学而准确的方法。
四、教学内容
《教育孩子需要艺术》、《帮孩子打开心结》
五、预期效果
1.希望家长们,通过看剧情、听录音、听故事、听教师的讲解与点评,更深刻的理解,惩罚孩子的情形;怎样惩罚孩子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惩罚孩子要注意的问题;惩罚孩子的原则等。并通过学习讨论后,能够应用于实际生活在孩子面临困境的时候,家长的一句温馨鼓励的话语,有时能改变孩子的命运,让孩子扬起理想的风帆,希望家长对孩子,不要吝啬每句鼓励、表扬、赏识的话语。
2.做好小初的衔接教育。即将毕业的孩子都要面临来自身心理上的、身体上的、环境上的、学业上的、人际关系方面的变化与适应。衔接阶段孩子们能否顺利过渡,能够真正的适应初中的学习与生活直接影响今后的发展。在衔接过程中家长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要了解孩子方方面面的变化,家长要用科学的理念、有效的方法、到位的行为引导孩子、帮助孩子,为孩子铺就更好的成长道路。